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控制的特征范文

社会控制的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控制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控制的特征

篇1

一、前言

上世纪末,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且人口老龄化还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由于现代社会成年子女倾向于独立生活,许多老年人因此与子女分开居住,空巢家庭的比例显著增加。资料显示,目前城乡空巢家庭数超过老人家庭总数的50%,部分大中城市甚至达到70%。这就产生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空巢老年人。空巢老年人既要经历从中年到老年的转变,经历从工作到退休的社会角色转变,还要经历从家庭核心(或群居家庭)到家庭附庸(或空巢家庭)的转变,如果转变过程中发生适应困难,很容易引发身心问题。而随着空巢家庭不断增多,空巢老年人的健康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

作为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空巢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课题。本文通过回顾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特点,并结合现有的心理学理论和干预手段,探讨解决空巢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对策。

二、空巢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我国学者对空巢老年人和非空巢老年人进行了大量的对比研究,总体来说,非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夫妻同住的空巢老年人次之,独居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同时,空巢老年人和非空巢老年人在心理活动的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空巢老年人情绪与情感的演变

1.情绪:失落感和孤独感突出

虽然老年人经历了数十年的人生沉淀,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刺激事件时情绪状态一般比较稳定,不会轻易因外界影响发生较大的起伏波动。但是老年人群中常常存在一些具有共性的消极情绪,需要予以关注,而对于“空巢”老年人,失落感和孤独感尤为突出。

首先是失落感。老年人体验着各种的“丧失”,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以及健康、容貌、配偶等的丧失,这些“丧失”都是激发老年人失落感的重要刺激,而对于“空巢”老年人来说,子女不在身边更加重了他们的失落感。对于子女在身边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可以有子女的陪伴,可以在与子女互动的行为中体现自己的某些“权力”,同时担当一定“社会”角色(如照料子女日常生活等)。而对于空巢老年人来说,他们在面临着各种“丧失”的同时,不仅没有子女的陪伴,无法分担“丧失”带来的消极感受,而且无法寻求角色转换的“着陆点”,从而造成强烈的失落感,即心理上感到有所失去,有遭受冷落的感觉。

其次是孤独感。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现代社会很少出现过去那种几世同堂的现象,子女更倾向建立自己独立自由的空间,从而造成越来越多的“空巢”现象。有研究者发现,在情感性孤独感这个维度上,空巢老年人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非空巢老年人。[2]老年人在退休后本就人际范围变窄,人际交流的频率降低,再加上子女不在身边,从而产生了封闭的心理状态,感到孤寂、被遗忘或被抛弃。同时,他们的喜怒哀乐没有人分享,正常情绪找不到发泄途径,久而久之,过分压抑容易造成抑郁心理。中国自古以来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而现念中许多年轻个体或家庭寻求自己的独处空间,空巢家庭的高速扩张与传统观念上的冲突,造成空巢老年人无法及时适应这种不协调,从而引起他们心理上的消极反应。

还有其他情绪反应。与非空巢家庭相比,空巢家庭的老年人还有其他的情绪反应。如周荣山等人通过对600例空巢老年人和600例非空巢老年人研究比较发现,空巢老年人中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空巢老年人。[3]李金晏通过对社区210例空巢老年人和200例非空巢老年人研究比较发现,空巢老年人在过分担忧、莫名感到害怕两方面显著多于非空巢老年人。[4]“空巢”是家庭结构的一种变化,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由于老年人适应力下降,最初会表现出分离焦虑和不适应障碍,严重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尤其在传统的团圆佳节,我国传统观念中合家欢聚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些消极情绪会更加强烈。

2.情感:主观幸福感逐步减弱

情绪具有情境性、暂时性,而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能够代表老年人整体生活质量进行情感性评价的主观幸福感。我国老年人整体上的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较高。但仍有一定数量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他们对幸福的体验较多的是消极情感。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主要受到人格特征、控制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等主观因素和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家庭生活及经济收入等客观因素影响。[5]对于空巢老年人,尤其缺失的是家庭生活中的亲子支持。有研究者对我国北京等四省市288名老年人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亲子支持通常影响老年人的自尊感、孤独感和亲情感进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6]可见,子女给予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很大影响,并且老年人接受子女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大于老年人给予子女的社会支持。由于“空巢”家庭中老年人与其子女产生的空间阻隔,造成老年人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和行为互动较少,在接受子女的社会支持的频率和质量上势必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主观体验。

空巢老年人情绪情感上更脆弱,更加渴望外界的支持与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这些心理问题归纳起来称作“空巢综合征”(empty nest syndrome)。[7]空巢综合征可导致内分泌、中枢神经的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易诱发或加重冠心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生理疾病。[3]可见,无论是心理健康还是生理健康,老年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社会空巢化的消极影响。

(二)空巢老年人社会性与个性的发展

1.社会性发展:亲情关系淡化

老年人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夫妻关系、与子女关系、与朋友关系上。这些人际关系构成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直接影响到个体对生活质量的主观体验。而空巢家庭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老年人与子女间的关系纽带强度的弱化。在这个纽带中,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势必会经历消极的心理过程。

跨文化研究显示,子女的住所及其与父母的物理距离是影响子女向父母提供支持的关键因素。同时,老年人得到社会支持越多,空巢老年人的孤独感越少,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越高。[8]缺少子女的情感和精神危机是引发空巢老年人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老年人对子女孝顺行为的期望方面,刘靓等人的研究表明,孝顺期待直接影响孤独感,同时还通过给予亲子支持、接受亲子支持间接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产生。老年人孝顺期待以及与亲子之间的互动支持对老年人孤独感有显著影响。[9]可见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人际互动会影响老年人的情绪情感,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通常情况下,子女通过亲自探望、电话慰问等方式进行人际互动,体现自己孝顺的一面,有研究对社区老年人调查发现,空巢老年人在是否认为子女探望次数过少上与非空巢组有显著差异,空巢老年人更希望子女能更多地来看望自己。[10]可见,空巢老人普遍具有强烈的与子女增加见面次数的需要。

2.个性发展:自我价值感弱化

自我价值是指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包括人的尊严和保证人的尊严的物质精神条件。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要以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人对自我价值的寻求和确立贯穿一生,自我存在有价值,生活与生命才是有理由的,世界的一切对于主体才具有价值。自我价值定向决定人与自身及环境的关系。[11]

在老年人个性发展中,空巢家庭与非空巢家庭对老年人自我价值感影响的差异尤为明显。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离、退休使社会角色和人际圈发生变化,老年人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体验到一种“意义感”的缺失,即自己不仅失去了某些权力,更重要的是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意义性”突然减弱。而对于子女在身边的老年人来说,他们会通过“转移”的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子女的照顾和关心上,如关注子女的婚姻问题,关心子女的工作状况,给子女在生活琐事上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

李金晏等人研究发现,空巢老年人在自我价值肯定上得分显著低于非空巢老年人。[4]对于空巢老年人来说,他们希望能够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是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这种价值体现的期望受到一定的阻碍和削弱,他们无法直接寻找发挥自我价值的着陆点,从而产生消极的心理体验,由此而变得悲伤、焦虑、抑郁、失去信心、自我否定或降低自尊等。有研究者经过调查发现,对城市非空巢老年人来说,给予子女的情感支持越多,抑郁水平越低;对城市空巢老年人来说,给予子女的情感支持越多,物质支持越少,抑郁水平越低。[12]可见,老年人的抑郁水平与老年人给予子女的帮助有一定关系,在给子女提供帮助的同时,体现了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积极应对家庭“空巢化”的心理学攻略

面对当今社会空巢现象的普遍化,对于空巢老年人情绪上的失落感、孤独感增强,情感上的主观幸福感削弱,个性上的自我价值感缺失以及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人际关系变化,可以从老年人自身、老年人家庭以及社会群体三个层面进行积极应对和心理干预。空巢老年人自身的态度和认知需要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社会支持是维护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层面里成年子女对空巢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尤为重要。同时,社会层面中良好的邻居关系对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年人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各种民间组织的活动也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改变个体的信念认知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诱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诱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也就是说,要改变空巢老年人消极的心理体验,首先要改变他们的信念和认知,即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和全新的态度对待自身以及社会的空巢化问题。

空巢老年人应当积极对待老化问题和空巢现象,应该理解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而不是子女或自身问题造成的。同时学会自我调节,将注意力从与孩子的分离焦虑中转移,而在其他方面进行发展(如绘画、书法、音乐、运动等文娱活动上),积极参与活动以获得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充实感、幸福感,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消除孤独,同时在这些活动中寻求自我价值感的自我实现。

西方心理学家提出SOC模型,成功解决老年人晚期适应的理论模型,[1]即选择(selection)、最优化(optimization)和补偿(compensation)三个过程。选择是指确认最有价值或最重要的机遇或活动领域;最优化指有限地分配和提炼资源,以便在所选领域发挥最高水平;补偿指在资源减少的情况下,确定一些可以弥补损失和将其对功能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小的策略。也就是说空巢老年人想要获得满意的生活,首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某个具体目标(如健身、书法等文娱活动)作为其发挥自身作用,实现自我价值观的重要领域。然后投入心理资源,专注于这个领域,把注意力从消极事件(如与子女分离、退休)上转移,同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如政府、社会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

这是一个个体与社会积极互动的过程,不仅需要空巢老年人自身的精神投入,还需要社会支持和完善的体系建构。积极引导空巢老年人进行认知重建,同时结合心理学模型进行应对干预,通过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互动来消解消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增强家庭的情感维系

亲子支持是维护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子女与父母在多年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彼此的依恋情感,这种依恋情感对两代人之间的人际互动和相处产生很大的影响。尽管父母与子女的物理距离影响亲子支持的效果,但我们无法逆转历史潮流,回到过去儿孙满堂、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情景。

根据Bowlby的理论,依恋系统使个体维持对重要人物(依恋对象)的亲近(proximity),从而作为处理压力事件和应对危难的一种途径。依恋对象作为安全的避风港,使个体能够在一个有支持的环境中探索世界和发展个体。[13]依恋系统贯穿人的一生,依恋对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感有重要作用。[14]与婴幼儿和成年人相比,老年人的依恋对象更为复杂,其中包括配偶、兄弟姐妹、成年子女和象征性依恋(故去的父母、上帝等)。其中,成年子女与老年人在相互依恋过程中产生的紧密联结,使得依恋个体有较高的自尊、自我效能、且较能接纳别人,少有寂寞感,拥有较多的社会支持网络。随着老年人与子女的分离,很可能带来老年人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同时,随着年龄增长,面对慢性疾病的日益增加,老年人的安全感下降,脆弱感增强,这就需要子女在这个依恋体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把依恋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研究成果相结合,进而推进依恋研究成果在实践领域的应用,是未来一个重大的研究方向。[15]“情绪聚焦疗法”(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简称EF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可以帮助打破人际关系中(如父母与子女)消极的互动循环,相互提供更有效的情感支持,发展出信任和安全感。这些技术对于老年生活的干预也有一定的潜力。[14]目前正在国际临床心理治疗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另外,饲养宠物也是缓解与子女的分离焦虑,分散老年人依恋对象,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郑日昌、傅纳和Headey的一项调查发现,是否拥有宠物犬与空巢父母身心健康显著相关,饲养宠物犬能使空巢父母的身体更健康,就医次数更少,生活满意度更高。[16]同时,进一步验证了饲养宠物犬的空巢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优于不饲养宠物犬的空巢老年人,饲养宠物行为确实有效地提高了空巢老年人的生存质量。[17]空巢老年人在家中喂养宠物,从而寻求、替代、填补感情空白,排解孤独感,这些宠物可以给老年人带来乐趣,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支持。

也就是说,对于空巢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家庭治疗方面专注于依恋情感。子女尽量多抽出时间与父母进行互动与沟通,物质上的辅助远没有精神上的交流作用大,因此要注重精神上的支持。同时,可以通过心理疗法进行干预,也可以通过饲养宠物获得依恋上的情感支持。

(三)强化社会的心理干预

除了老年人自身和家庭影响外,社区、社会团体组织有效的心理干预,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团体干预是多向沟通的过程,每个成员都存在多个影响源,在参与中增强彼此关系,从他人行为中审视自己,从多元化价值的信息交流中探索与自我成长,从而将这些心理上的改变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当团体凝聚力形成并增强时,会让团体成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消除孤独感和失落感。罗茜根据存在主义的基本理论,关注困扰空巢老年人的现状,并进行一系列团体辅导。[2]其中一个案例总共进行五次团体辅导,每次活动1.5小时,共5周。目的是:一、通过个体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唤起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追求。二、通过培养团体氛围、审视过去、认识自我、重塑信心等方式有效缓解空巢老年人的孤独感。追踪调查证实,团体干预有效缓解了城市空巢老年人的孤独感体验。

个体辅导具有针对性和私密性,针对每个人不同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并根据个人心理特点和所处环境制定个性化的咨询方式。汪星等人运用个体咨询,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以循序渐进地引导老年人回忆过去的方式,进行了8周的个体怀旧治疗。结果显示,老年人的抑郁情绪明显减弱,幸福度明显增强。[18]

杭荣华结合团体干预加个体干预,对有抑郁情况的空巢老年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有效辅导。[19]团体心理干预主要有讲座和团体训练,学习正确宣泄情绪,寻找自我认同感,相互支持和沟通,保持心理平衡等。个体心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干预和行为治疗等。结果发现心理干预后抑郁孤独感降低,幸福感增强,可见,心理干预可以大大改善有抑郁症状的空巢老年人的心理状况。

对空巢老年人进行心理干预的方法在研究领域已经硕果累累,重要的是给这些科学研究一个展现其应用价值的平台,从而更好地为人们服务,这就需要加强NGO组织、社会工作者等民间团体的服务作用,还需要政府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为空巢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一个温馨的环境。

四、结语

随着老龄化社会步伐加快,空巢家庭越来越普遍,对于空巢老年人的关怀,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现代社会把老年人视作弱势群体,对老年人的衰退进行各种形式的消极渲染,从而使人们对老年人产生消极刻板印象。这不仅影响到人们对老年人的行为和态度,同时也影响到老年人对自己的认知和因此而产生的行为。

根据巴尔斯特的毕生发展观,心理发展贯穿于一生,老年期心理变化不能仅仅用“衰退”来概括。人到老年,虽然某些心理功能(如感知觉、记忆等)有所减退,但另一些复杂的功能(如抽象逻辑思维等)非但没有减退,甚至还继续增强。如流体智力(主要与神经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如直觉整合能力、思维敏捷度等)虽然随年龄增长减退,但是晶体智力(后天获得,主要与文化和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词汇的理解能力)仍然保持较高水平,那些在国家重大事件和企业高层中起重要决策的老年人,很好地运用他们高水平的晶体智力实现了自我价值感。

也就是说,不仅是老年人,整个社会都需要用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对待社会老龄化,对待老年人以及空巢老年人面临的各种心理变化。整个社会需要关心他们心理上软弱的地方,不要过分强调消极方面,而要强调他们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他们被社会所需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充分体验自己存在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从而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和心理发展。

此外,长期空巢除导致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外,也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老年人的生命安全、经济供给、生活照顾、医疗保健等问题。因此,空巢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帮助空巢老年人解决身心问题必将成为政府、社会及家庭子女面临并解决的重要社会课题,值得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丽珠,刘文,胡金生.毕生发展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罗茜.城市空巢老年人的孤独感及其团体辅导干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3]周荣山,潘忠德,谢斌,等.上海市黄浦区空巢与非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及主观幸感比较[J].上海精神医学,2009(6).

[4]李金晏,张文谦,王伟芹.城市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20).

[5]袁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

[6]王大华,佟雁,周丽清,等.亲子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心理学报,2004(1).

[7]卢慕雪,郭成.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3(2).

[8]陈传锋,严建雯,O’Leary E, et al.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期望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6(1).

[9]刘靓,徐慧兰,宋爽.老年人孤独感与亲子支持,孝顺期待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9(5).

[10]妍,边文鑫,龚茴茴,等.天津市空巢与非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老年学,2009(14).

[1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2]彭华茂,尹述飞.城乡空巢老年人的亲子支持及其与抑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6).

[13]Bowlby,J.Attachment and loss: a secure bas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ttachment theory [M].London:Routledge,1988.

[14]李春花,王大华,陈翠玲,等.老年人的依恋特点[J].心理科学进展,2008(1).

[15]Johnson S M. The practice of emotionally focused maritaltherapy[M]. New York:Brunner/Mazel,1996.

[16]郑日昌,傅纳,Heady B.宠物犬对“空巢父母”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6).

[17]李沫.饲养宠物犬对空巢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9.

篇2

关键词:直接报告;行为或过程审计;内部控制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审计鉴证业务按其业务的特性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对审计客体的陈述或声明发表意见的审计,称之为信息审计;二是需要对审计客体的行为、过程以及系统发表意见的审计,称之为行为或过程审计。从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来划分同样也可以有这两大类,即:一是针对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提出结论,那么内部控制审计则是“信息审计”;二是直接针对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用的有效性提出结论,那么内部控制审计则为“行为或过程审计”。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提出的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指引”将内部控制审计界定为“行为或过程的审计”。

一、内部控制审计属于“直接报告”业务

“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的评价或计量,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的信息。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中提及的: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企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应当提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并非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鉴证并提出审计意见,而是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中的重大缺陷进行鉴证和评价,因此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存在责任方,但并非“基于责任方认定”,预期使用者必须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来获取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信息。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内部控制审计属于“直接报告”业务。

二、内部控制审计应该是“行为或过程审计”

长期以来,我们所认识的财务报表审计是属于“信息审计”,注册会计师一直所从事的审计鉴证业务主要也是以“信息审计”为主,而内部控制审计却属于“行为或过程审计”,这对于注册会计师将会是一个新的领域,但实际上从起源来说,过程和行为的审计是在信息审计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的,因此内部控制审计是“行为或过程的审计”,实际上是审计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下文将具体分析一下内部控制审计的这个业务特征。

首先,就内部控制本身而言,它是一个制度的集合和安排。我国2008年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所称的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其目标的一个过程,所以将内部控制审计界定为“行为或过程的审计”是由内部控制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其次,将内部控制审计界定为“行为和过程的审计”可以降低审计成本,这是美国经过三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后得出的。美国PCAOB NO.2(2004)中将内部控制审计界定为“信息审计”,PCAOB NO.5(2007)则将其修正为“过程或行为的审计”。将“内部控制审计”界定为“信息审计”,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还要对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进行审计,而界定为“行为或过程审计”,注册会计师就仅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因此大大降低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本和审计责任。

三、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特性理解和执行上可能产生的误区

1、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而言。长期以来,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审计业务以“信息审计”为主,如财务报表审计,从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上来说要转换成“行为或过程的审计”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另外,由于执行内部控制规范的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报告,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时,容易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误操作为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审计,从而又陷入了“信息审计”的误区中。因此,我国应该及时出台更为细化的《内部控制审计指南》,指导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当然,《指南》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建议可以认真地汲取已有实践经验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的经验和教训。

2、从社会公众的角度而言。上市公司的一切对外披露的信息要直接对社会公众负责,因此当赋予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同等的地位时,社会公众将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将报以同等的关注,社会公众对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特征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期望。《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明确地指出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将“披露自我评价报告”与“出具审计报告”并列在一起容易引起原本就存在“信息审计”思维习惯的阅读者的误解: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审计,因此也就将内部控制审计的业务特性误解为“信息审计”,同时提高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当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发表无保留意见时,并不代表上市公司的自我评价报告不存在问题,对于这一点应该让社会公众有足够的认识。

内部控制审计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对于我国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执行之初必将是一个不断认识和修正认识的过程,因此不论是理论界、实务界还是社会公众,对内部控制审计的争论还将持续下去。

(作者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爽,吴溪.内部控制鉴证服务的若干争议与探讨.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5.

[2]张龙平,陈习作.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理论分析(下).审计月刊,2009.1.

[3]刘明辉.内部控制鉴证:争论与选择.会计研究,2010.9.

[4]阚京华.美国强制性双重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解析与启示.经济管理,2007.22.

[5]毛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财会通讯,2006.1.

[6]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7.

[7]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2006.2.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对策

一、生态文明观的科学内涵

成都市与我国其他城市一样正处于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中,而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第十届西博会上指出:“如今,全世界50%以上的新增能源消费……来自中国,中国新增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世界新增排放量的50%。”[1]我国已进入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高速增长阶段,面临着社会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和强大的国际压力,在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2]为此,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五大目标之一。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最朴素的文明,也是最高级的文明。”[3]

本文为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成都市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项目编号:ST11-09)的研究成果。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其科学内涵是: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4]

二、生态文明观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新要求

(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

1.成都市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成都市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明确指出成都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生态市建设工程,是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成都市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文明高度发达”。①

2.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组成细胞和对环境污染应负主要责任的企业(目前自然环境所接受的污染物中有80%来自企业[5]),加强环境成本控制,保护生态环境责无旁贷。[2]因此,成都市要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目标,企业就必须将生产经营过程所发生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损耗计入成本,并实施有效控制。可见,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全面核算环境成本,并实现有效控制,以优化协调环境成本与环保效果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即实现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合理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6]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原则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在控制活动中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有效控制原则,即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及其效果必须遵循国家环保法规;二是成本效益原则,即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不能为实现环境成本控制而控制,而必须兼顾经济利益,甚至必须以提高企业长期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否则,没有任何企业会有效实施环境成本控制。[2]

(三)生态文明观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新要求

结合前述生态文明观的科学内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与原则,可将生态文明观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新要求概括为:实现企业环境成本的全面、持续、有效控制,即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与共赢。

三、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

目前,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取得了国家环保法规体系正逐步完善、社会环保意识正逐渐树立、基本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甚至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监管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制机制、部分社会责任领先者企业实施了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正逐步改善等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环境成本控制意愿不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控制主体缺位、观念落后、控制方法单一、控制范围狭隘、存在“时滞”现象和成本锁入效应、信息披露不充分和社会监管不力等问题。[7]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的成因分析

篇4

一、信息与信息资源

(一)信息的概念。“信息”这个概念最早应用于科技通讯领域,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使用最多、最广泛、最频繁的词汇之一。

信息论的创始人C.E.香农从通信工程的角度去研究信息的传递与度量问题,他对信息的定义是:信息就是两个不确定性之差,是信宿对信源的统计不确定性的消除或减少的量度。控制论创始人N.维纳将信息概念与人的知识、动物的感知活动联系起来,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客观世界,并使这种适应被客观世界感受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阿罗则从数理统计的角度,指出所谓“信息”,就是根据条件概率原则有效地改变概率的任何观察结果。八十年代哲学家们提出广义信息,认为信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也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知识,从而把信息作为与物质并列的范畴纳入哲学体系。比如,1981年克劳斯提出“信息是物质和意识成分以一种完全特殊的方式融合起来的形成物”。情报学领域的专家则认为信息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和资料,广义的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或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可见,由于信息的应用较为广泛,人们至今尚未对其内涵与外延形成共识。

(二)信息资源。虽然信息还没有一个能够为人们所公认的概念,但普遍认为信息是一种资源,即信息具有价值。信息之所以存在价值,其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所具有的重要性质,以及建立在这些性质基础上的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信息经济学、情报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对于企业而言,信息是企业决策的依据,是管理的基础,是控制的灵魂。企业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反馈。只有建立充分信息的基础上,企业才能更加科学地进行决策,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首先,信息能够消除人们对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帮助人们改善决策环境,进而获得预期收益。由于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种因素在市场中风云变幻,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由不确定性所引发的风险是企业无法抗拒的,这就迫使企业必须获取充分适当的信息,以降低和消除决策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信息贯穿于企业经营决策的整个过程,并且渗透到决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及时获取决策所需要的准确、可靠、充分的信息是保证企业决策成功的前提条件。企业只有迅速获取充分适当的信息,并有效地利用信息,才能把握市场机会,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其次,信息是企业控制活动的灵魂。企业的管理活动就是对企业所拥有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动的控制行为。控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选择和运用的过程,信息贯穿于企业控制过程的始终,是一切控制活动赖以存在和实现的基础。信息是有效控制的灵魂,控制是信息运动的重要目的。

再次,信息资源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在传统的经济社会中,土地、劳动和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然而,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且不是靠个体劳动生产者就可以加以利用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到加强。信息作为生产要素,不仅可以缩短生产周期,而且可以带来其他生产要素的节约,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随着信息的价值被人们认识,信息商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息商品已进入社会商品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领域,而且其速度越来越快,逐渐形成信息产业。信息产业的形成加速了信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企业应用于生产的速度。

二、信息资产

(一)资源与资产。所谓资源,通常被解释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也越来越广泛,众多新的资源形态被纳入资源的概念之中。普遍认为,资源在本质上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能够被人类所开发和利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财富或财产的各种要素。

资产是会计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最基本的会计要素。通过一百多年的讨论,资产在会计学领域的概念逐步清晰。FASB对资产的定义是:“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以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IASC对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作为以往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的,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指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对资产的概念作如下理解:(1)资产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资源,它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是某个企业实体所拥有的或者控制的资财;(3)资产可以是有形的物质实体,也可以是无形的物质或权利;(4)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能够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计量。

由此可见,资源与资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并不能认为资产就是资源的别称,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资源是创造资产的源泉,而资产是经由劳动创造出来的现实财富。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意味着,资产既可以用于满足消费需要,也可以作为生产要素重新投入生产活动。一旦资产被用来创造新的财富,就由资产转化为资源。总之,资源和资产是相比较而存在、相转化而发展的。

(二)信息资产。信息的有用性决定了信息可以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成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目前,“信息资产”这一术语已经为社会普遍接受,但是如同人们对“信息”的定义尚有争论一样,信息资产概念同样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们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目的,对信息资产的理解、分类和描述也不尽同。

本文认为,信息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信息资源。其本质是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减少和消除了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风险,为企业的管理控制和科学决策提供合理依据,并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取得的信息资产正式投入生产经营运作以后,由于合理利用了现有的生产资源,充分发挥了资源的整合效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经营周期,提高了组织的管理效率,减少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费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产品的产销量,实现了更多的实际收入,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营利润。

根据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信息资产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科学技术信息资产、市场信息资产、生产信息资产和外部宏观信息资产。其中,科学类信息资产是第一大类,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科学实验等创新过程中,所发明创造的高新技术和技术诀窍,而形成的一种产权形式。主要包括专利权、版权、技术机密、计算机软件等。第二大类是市场类信息资产,指一个企业通过其所拥有的与市场相关联的信息资产而可能获得的未来经济利益,主要包括品牌、客户关系和合同等。生产类信息资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生产情况记录形成的信息,这类信息资产对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包括原材料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等。外部宏观信息则是指企业针对其所生存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所获取的信息,包括社会发展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和技术经济信息等。

三、信息资产的特征

信息资产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一项特殊资产,既具有一般物质资产的特征,又兼有无形资产和信息资源的双重特征。概括来说,信息资产特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资产的首要特征是其共享性,即使用的非排他性。信息资产的共享性来自信息本身的非占有性。信息资产持有者不会因为传递信息而失去它们,信息资产的获得者取得信息资产也不以其持有者失去信息资产为必要前提,二者在信息使用上不存在竞争关系,因而信息资产可以被反复交换、反复使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作用的不断增强,信息的共享性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即使是这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信息资产在一定的范围内和一定的条件下也具有非排他性。这是因为,信息资产持有者可以通过收取使用费的方式允许他人使用而自己并不一定失去该信息资产。再者,由于社会知识产权制度只是对知识产权进行有限保护,使得信息资产不能被永远地独占使用,而在保护期结束之后的信息资产就会被全社会无偿使用,从而更加表现出其非排他性。此外,也会出现其他组织不遵守知识产权制度而窃取、仿制、传播信息资产的行为,使得信息资产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被独占。

(二)信息资产具有高附加值。信息资产一旦被企业应用,就能创造出巨大的潜在价值,其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将不可估量。信息资产带来经济利益的规模,通常不是受到生产规模的约束,而是受到市场规模的约束。比如计算机软件,一旦研究与开发成功并投入市场,用于承载该软件的磁盘的边际成本微乎其微,生产、销售越多,其所产生的利润就越高。

(三)信息资产具有高风险性。信息资产的高风险性源自于信息资产使用的高附加值和传播的低成本性。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信息资产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信息资产经常处于公共的介质中或处于流动状态,这就使信息资产的复制成本较低,从而导致企业拥有和控制的信息资产的安全性很差。没有安全保障的信息资产,谈不上资产价值。

(四)信息资产具有强烈的时效性。信息资产比其他任何资产更加具有时效性,对于一些流动性极强的信息资产来说,比如市场类信息资产,如果不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加以开发利用,机会就会稍纵即逝,此后再对该信息资产进行利用,也不可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完全失去其效用;另一方面,即使对于流动性相对较弱的信息资产,比如受到产权保护的科学技术类信息资产,其效用的发挥同样具有时效性。一般而言,科学技术类信息资产的产权保护期限都在十年以上,其时效性表现在,一旦过了保护期,这些信息资产不再受到保护而充分显示其共享性的特征;另外,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其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即使在保护期内,信息资产也可能由于技术进步而很快被取代或者淘汰。

篇5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财务控制

一、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及其范围界定

非营利组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种类型的非营利组织几乎提供了从教育到科学、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环保及公用、农业等方方面面的服务,在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非营利组织运行的目的通常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而是为了满足社会及其成员各种社会性的需要。非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其建立与运营的动机不以营利为目的。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动机,既包括形式上的,也包括实质上的;既包括组织活动开始前的阶段,又包括组织活动过程及活动结束后的阶段。具体来说,这种非营利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营目的。非营利组织业务运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追求利润或利润等同物。虽然有的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收支也有差额,但总体上不是以微观的经济效益而是以宏观的社会效益为目的的。

2.资财的来源。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归纳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时,指出非营利组织“大部分资财来源于资财的供给者,他们不希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利益”。在我国,非营利组织所需要的资财,全部或部分来自各级政府的预算拨款、单位收支结余以及接受捐赠等,政府或捐赠人并不期望按期收回所提供的资财,也不约定按所提供资财的一定比例获得经济上的利益。

3.所有者权益。非营利组织不存在可以明确界定并可以出售、转让、赎买的所有者权益,即使非营利组织解体,资财提供者也没有分享一份剩余资产的明确的所有者权益。

4.纳税。美国国内税务署规定,如果非营利组织取得了免税身份,除特别指明的情况外,可以免交联邦所得税。在我国,有经营性收入的事业单位仅就其经营结余部分计算交纳所得税,通过预算拨款的非营利组织无需交纳所得税。

(二)非营利组织的范围界定

1.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类型。目前国外对非营利组织的称谓并不统一。有的国外学者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并称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有的则统称为非营利组织。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将类似于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组织称为公立单位或公共部门,其在1994年10月的第4号研究报告《利用其他审计人员的工作——公立单位观》中认为:“公立单位是指中央政府、地区(例如州、省、区域)政府、地方(例如城市、城镇)政府以及相应的政府主体(例如机构、局、厅、部、委员会和企业)。”

尽管称谓不统一,但其中包含的组织类型却基本相同。这些组织或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政府单位:包括联邦(中央)政府,州、县、市、镇、村等地方政府单位;(2)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3)卫生福利组织:包括医院、诊所、护理所、福利组织、疗养院、红十字会等;(4)各种宗教组织与机构;(5)各种慈善组织与机构;(6)各种基金会;(7)政府企业(即国有企业)。

在上述组织或单位中,通过将诸如教育机构、卫生福利机构、宗教机构、慈善组织和各种基金会等组织并称为非营利组织,而且还对它们按照所有权性质区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对于公立非营利组织和公立企业,通常也将它们视为政府的一个组成单位。虽然从组织职能和业务运行目的来看,公立非营利组织和私立非营利组织还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它们事实上也可以成为一类较为特殊的社会组织。但国外还将政府、公立企业和公立非营利组织归属于一类组织,它们基本按照政府管理社会的目的行使职能,业务运行不以营利为目的。在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这类组织,统一执行由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会计规范。私立企业和私立非营利组织属于另一类组织,它们不执行政府职能,业务运行以营利为目的,或需要依靠其自身的业务活动维持持续运行。美国目前的这类组织统一执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会计规范。

鉴于国外例如美国目前由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有关政府会计规范统一适用于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以及归其所有的公立诸如学校和医院等非营利单位,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公立单位委员会也将其研究报告的适用范围定位于中央政府、州和地方政府及其公立非营利单位。

2.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类型。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名词。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可以取得法人资格,从而确立了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如前所述,西方国家通常采用非营利组织一词。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内涵上近似于西方的非营利组织,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为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我们对事业单位的范围需要作一些具体分析。所谓事业单位通常可理解为不具有物质产品生产和政府事务管理职能,主要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的单位。其范围习惯上涵盖较广,包括不同的行业和经济类型。从行业来看,可以分为24类;科学研究事业单位;教育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勘察设计事业单位;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广播影视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体育事业单位;农林牧水事业单位;交通事业单位;气象事业单位;地震事业单位;海洋事业单位;环保事业单位;测绘事业单位;信息咨询事业单位;质量监督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事业单位;物资仓储事业单位;房地产、城市公用事业单位;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经济监督事业单位;机关后勤事业单位;公证服务等其他事业单位。

我国事业单位的范围是应该而且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市场经济推动了事业的发展,过去事业单位的范围较广,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单位逐步由社会性、公益性为主转向营业性、开发性,资金供给的自给率不断提高,经营的目的和单位的性质实际上发生了变化。一些事业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如体育事业的产业化已经率先实施。

事业单位的发展从近期看有如下的趋向:有些单位,如大多数的中小学、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兴办的文艺团体、图书馆、博物馆等,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公益性,主要由国家财政供应资金,以社会效益为目的,这些单位就应该按事业单位进行登记注册,按事业单位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财务管理和控制;而有些单位,如会计师事务所、应用型和开发型科研院所、民办的文艺团体、体育场馆等,具有较强的营业性、开发性,而且以营利为目的,这些单位不妨按企业进行登记注册,并按企业财务规则和会计准则、制度来进行财务管理和控制。如果这样,我国事业单位同西方公立非营利组织在范围上就可以基本上一致起来。

在我国,习惯于将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放在一起并称行政事业单位。这主要基于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往往依附于行政单位,而一些行政单位也在办事业。部分行政单位基于机构、人员编制等诸方面的限制,将行政管理职能转到事业单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政事不分。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均由财政拨款,所不同的是,行政单位的经费全部由国家拨款取得,通常走的是“行政经费”科目,而对事业单位在管理形式上虽然不同,有的经费也全部由国家财政供应,有的则实行定额或定项补助(预算拨款走的是“事业经费”科目)。现时行政事业单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这种区别。

综上所述,尽管各种类型的政府机构与诸如教育事业单位、卫生福利事业单位、各种中介组织等在组织职能、运行机制、以会计主导财务报告的要求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本文还是将那些应该被排除在财政供养范围之外的事业单位剔除出来。因此,本文以下研究中所指的非营利组织,是指经费全部或部分通过政府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并且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并未完全到位,国有企业尚未退出竞争性领域,因此我们的研究也将国有企业摒弃在外。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特征及其内涵分析

从财务的概念上来理解,财务的本质是指社会财富方面的事务(或业务)。货币出现以后,人们便开始用价值来衡量财富。由于价值运动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体现为资金运动,因此,财务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资金运动。在营利组织中,资金运动从货币资金开始,经过若干阶段,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完成一个周期的循环。营利组织的资金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循环,即为资金周转。资金的循环、周转,都是营利组织资金运动的具体形式。营利组织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分配五个方面的经济内容。而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动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特征。

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及其运转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它的任务是按政府发展计划的要求,开展业务活动。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供应,部分来自自身的其他业务活动,其资金运动主要表现为经费的筹集、领拨、使用、报销等事项。因此,非营利组织财务实质上是非营利组织在执行国家事业发展计划、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有关经费的筹集、运用、管理和监督的活动。

从会计体系来看,我国政府把事业单位会计作为预算会计的一个分支而单独制定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为我们与国际惯例转轨,根据非营利组织财务的特点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设计财务控制规则并实施财务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它有助于适应形势发展而加强政府财政部门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同时更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内部财务控制和管理。其所以要确立非营利组织财务和会计的相对独立分支地位,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阶段非营利组织财务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项:(1)部分非营利组织除财政拨款外还有自己的事业收入。(2)非营利组织虽然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但却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并要实行经济核算,其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大都与业务活动相联系,因而其可通过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增收节支,争取改善自身的运营条件。(3)非营利组织虽然不提供物质产品,但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即知识形态的产品)和劳务,它具有一定的生产性。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种非营利组织,大都属于第三产业中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有人把这种提供精神产品和劳务的行为称为第四产业)。这些部门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高,智力劳动和智力开发的作用就越显著,物质产品再生产的发展就越依赖于精神产品再生产的发展。正是非营利组织经济活动的特殊性,使得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成为预算会计中的一个单独的分支,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也成为政府财政对单位控制的一个独立的分支。

从我国目前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状况来看,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包办事业已成过去,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及社会共同需求的标准,应重新确定财政对事业单位供应资金的范围和标准,并体现多渠道筹集事业发展资金、多种形式办事业的特点。第二,树立统一的预算概念,彻底改变以前将事业收支分解为预算内、外两部分,事业单位只反映财政拨款的收支情况,其他收入与支出相脱节的状况。将财政补助收入和非财政补助收入以及包括事业支出和其他支出在内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建立一个能够全面反映非营利组织财务收支的财务体系,以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第三,借鉴企业财务的一些管理概念和方法,运用经济手段,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我们研究我国目前的非营利组织财务的特征,是为了按照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地制定法规制度,使之更好地适应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工作的需要。但是,这决不意味着非营利组织财务已经企业化了,已经按企业财务的规则运行了。这是因为:

首先,我国目前的非营利组织财政拨款并非资金来源的唯一渠道,但是财政拨款在非营利组织收入中还占据着重要地位。从总体上说,其他资金来源仍处于辅助地位。个别非营利组织虽然能做到日常收支相抵,但重大工程项目依然要依靠国家财政扶持。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活动同政府财政资金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应该受到国家财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约束,而且其财务会计法规制度的建设也主要由财政部门负责,内部控制制度也需要报财政部门备案,财政部门在财务控制中有责任纠正其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缺陷,使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和外部财务控制很好地衔接起来。

其次,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及资金来源,决定了绝大多数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水利、林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均是公共产品,而追求利润必须会使其业务活动偏离政府事业发展的方向。这里还要指出,一些单位虽然能够实现收支相抵后还有结余,但这是它们加强管理、量入为出的结果,绝不等于在主观上就是以营利为目的。

三、对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的基本运作

(一)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的本质

控制(control),可以看作是修正、影响、操纵和调节的同义词,而不是强制(特别是现代控制)的同义词。高级汉语大辞典将控制定义为:“掌握住对象不使其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控制的这一定义明确了控制是由控制主体、控制客体、控制目标、控制方式等要素组成。控制主体,即控制者;控制客体,即控制对象;控制目标,即控制者的意愿;控制方式,即控制的实现形式。

通常而言,财务控制是指财务监管部门及其人员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进行指导、组织、督促和约束,确保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财务控制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在财务管理中,如果仅有财务计划(预算),但对实现目标的行动没有控制,就难免出现财务失控现象。从三者间的关系来看,预算是为财务控制指出方向,提供依据,而财务控制则是预算落实的保证。正是从上述意义,可以说,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

对于营利组织来说,财务控制的核心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通过对资金运动的指导、组织、督促和约束,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加企业的财富,也就成为其财务控制的核心目标。对非营利组织而言,控制的目的是保证其财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由此,我们可以把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定义为以制度、预算等为主要手段,通过规范和约束非营利组织及其内设机构的财务行为,保证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事业发展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从机制的角度分析,财务控制以消除隐患、防范风险、规范管理、提高效率为宗旨和标志。由于任何个体都有其目标,财务控制从内部而言,首先就是要减少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冲突,同时从外部还要减少组织行为与政府财务管理目标的冲突。因此,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是一种管理活动。财务控制是一种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控制。它在非营利组织经济控制系统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起着保证、促进、监督和协调等重要作用。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的主体

财务控制的基本功能是限制委托人和人之间的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和财务责任的不对等性。根据委托——理论,关系存在于一切组织、存在于经济组织的每一个管理层次上。前面我们已经得出结论,存在于非营利组织中的委托——关系具有三个层次,因此,其财务控制也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进行的财务控制,由于它来自组织以外,我们把它作为外部财务控制来研究;第二个层次是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对其内部各职能部门的控制;第三个层次是其内部职能部门对员工的控制。由于第二、三两个层次的控制来自于组织内部,属于内部财务控制的范畴。因此,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来自于两个层面:一是来自于组织以外的控制——主要是政府财政部门的控制;一是来自于组织内部的财务控制——这一层次控制主体主要是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而财务人员的作用是最基础的。

虽然外部财务控制与内部财务控制都不可偏废,但就大部分非营利组织而言,外部财务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财政部门是政府专司国有资产和财政性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通过财政政策及其他手段,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制度相比,执行财务控制制度同样重要。一项制度如果没有人执行,则形同虚设,不建立制度和不执行制度在效果上是一样的。因此,内部财务控制也不可偏废。

相对而言,在非营利组织建立起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目的,首先是执行外部财务控制制度,为外部财务控制的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从一定意义上说,其外部财务控制目标实现了,也部分地实现了内部财务控制的目的。当然,在围绕外部财务控制实施内部财务控制的同时,内部财务控制也要为实现内部管理目标服务。

从机制的角度分析,财务控制决不只是财政部门和组织内部财务的事情,也不是非营利组织管理者的责任,而是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的综合的、全面的管理。在非营利组织,一个健全的财务控制体系实际上是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的体现。反过来,财务控制体系的健全也会促进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

(三)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的目标

1.总体目标。目标是系统所希望实现的结果。财务控制目标是财务控制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评价财务控制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的目标是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所要达到的目的。如前所述,财务控制的对象是非营利组织及其内部机构的财务行为。应该说,非营利组织外部财务控制的目标与内部财务控制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即促使其单位内部建立和完善符合管理要求的财务管理结构;依法、科学地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收支行为;督促非营利组织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履行职能过程中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通过财务控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财务、财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非营利组织外部财务控制的目标。非营利组织外部财务控制的实现除总目标之外,还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非营利组织属于非物质生产领域,但也同样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营利组织一方面为社会提供科学、文化、教育等等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又是商品、劳务的购买者和消费者。非营利组织必然要介入市场,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去办事。

(2)市场经济要求非营利组织要引入竞争机制,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实践证明,非营利组织仅仅依靠政府投入谋求发展是不够的,只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建立自我发展的新机制,才能持续存在,健康发展。因此,客观上要求不断改革和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制度,在财政政策上为非营利组织降低成本,合理利用组织内部的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为了在市场经济的机制下获得良性发展,非营利组织必须摆脱依赖思想,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项事业基本由政府包办,财政是资金的唯一供应者,单位需要多少钱,财政就供多少钱,由财政来平衡单位的预算。这种体制不利于有效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助长了非营利组织的依赖思想,加重了财政的负担,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也缺乏内在的生机和活力。因此,财政部门必须规范资金供应范围,改革资金供应方式,建立起一个有利于非营利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财务控制体制。

3.非营利组织内部财务控制的目标。非营利组织的内部财务控制的总体目标是保证组织内部的财务活动规范、高效,并保证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具体说来,必须达到以下目标:(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政、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组织收入和支出活动。(2)建立和完善符合管理要求的财务机构,形成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3)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各项财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和财产的完全完整。(4)依法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的主要方式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组织控制的实现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控制方式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对组织的控制,而且通过组织控制方式的改变,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控制。传统的控制是通过一条指挥链来行使控制权,即控制权人逐层向下级被控制者指令,并要求下级必须服从的强制性控制。这种控制方式中的关键要素是严厉的纪律,并且需要通过强制性的实施细则加以实行。这种控制方法与官僚政治体制相匹配,目前在西方市场化国家已经不作为控制方式使用的重点。

目前公认的较为有效的控制方式有以下几种:(1)制度控制。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程序的建立,使对组织的控制有了明确的依据。这种控制方法将传统的以纪律为核心的指挥链式的控制融于其中。其核心是通过制定严格的制度(当然也包括政策、程序等),确立组织及其内部岗位人员的行为规范。有效的制度不仅可以约束被控制者的行为方式,而且可以限制控制者滥用控制权,由于制度控制方法与法规社会相匹配,而成为现代社会实施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2)技术控制。这种控制通常指的是通过控制作业程序而进行的控制。它的另一个意义是通过对业务运转程序的改革,增强业务运转程序的可控性,使业务运转程序更加科学、合理并有效率,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3)激励控制。激励控制提供了一种进一步控制的机制。为了降低成本,实现管理目标,必须设计一套完整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是与业绩紧密相关的。由于大部分组织的业务是可以考核的,如果将组织的管理者及职工个人收入水平、晋升机会与业绩联系在一起,管理者与普通职工的工作质量与个人利益就形成了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从而达到控制组织的管理者及其员工行为方式的目的。

结合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上述几种方式在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中,可以具体化为预算控制、制度控制、收入控制和支出控制。其中收入和支出行为是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的主要对象,而财务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预算以及用以规范收支行为的各种法律、法规、行政组成的制度体系。

1.预算控制。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非营利组织的预算是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在财务上的体现,也是政府分配资源方式的具体体现。因此,它是搭在政府财政部门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桥梁,也是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财务控制所使用的主要手段。通过对预算管理方式的改革,可以增强预算管理方式的合理性,增强政府财政部门控制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收支行为的能力和效率。

2.制度控制。制度控制是控制的基础。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在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制度非常广泛,但核心是两大制度体系:一是预算管理方面的制度,一是财务收支方面的管理制度。

3.收入控制。经费筹集是非营利组织财务行为的起点,也是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的起点。在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当中,收入控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决定着预算、支出控制的有效性。

4.支出控制。支出行为是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的重点,财务性资金的分配和有效利用是包括非营利组织在内的公共支出管理的核心问题,如果说预算控制主要控制的是资源的分配方式,那么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则是支出控制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j.斯蒂格里茨。1988.政府经济学。北京:春秋出版社。

2.詹姆斯。m.布坎南等著。类承曜译。2000.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郭复初。1998.财务专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4.冯建。1999.财务理论结构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5.冯巧根。2000.会计控制与委托分析。会计研究,11:20.

6.罗飞。2001.论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会计研究,4:4.

7.王庆成等:论事业单位会计的地位。中国财会网。

8.宋德福主编。1998.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中国方正出版社。

9.汤谷良。2000.财务控制新论。会计研究,3期。

10. r.威尔逊著,苏通等译。1987.实用成本会计控制指南。北京:北京在学出版社。

11.夏恩。桑德著,方红星等译。2000.会计与控制理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2.李斯特。1983.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

13. robert simons.1995. control in an age of empowerm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14. john fanning.1998.budgeting in the 21sl century. management accounting.11.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

一、内部控制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发现、防止、纠正错误与舞弊,实行的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互相约束、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机制和方法。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的建立,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财务管理,以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的作用在于促使企业有效率地达成经营目标,提供可靠的财务报表与信息,并确保一切程序符合相关的法令与规章。就网络环境而言,企业交易的处理与相关作业程序都必须仰赖良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因此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营运与发展。同样,会计经济业务中,内部会计控制也是尤为重要的。

因此内部控制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理论,而内部会计控制是其中重要内容。下面对会计控制理论与内部会计控制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范围不断扩大,会计方法也日趋复杂,但其根本的功用却始终如一,那就是:控制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控制的最基本特征是:(1)控制者必须是被投资者的普通股股东。(2)投资者对重要经济问题有决定权。(3)控制作用的对象主要是被投资者的重要财务决策与经营决策。因此,会计控制可以说是企业所有者利用会计这一重要经济手段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等情况,并根据会计提供的信息来对企业的情况进行控制并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决定的一种手段。

会计的记录过程是一个控制的过程,因为:(1)会计的记录过程即是基本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这一过程要求不断剔除各种可能的错误、舞弊及不经济因素,具有直接的控制意义。(2)利用记录资料可以对业务过程及时进行各种修正,也可以通过对资料的进一步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未来的行动进行更好的控制,这其实是标准的反馈控制。所以,从记录过程的分析来看,会计是一个包含了实时控制和反馈控制的一个双重控制过程;会计的计算、分析及预测,一方面是显了对已经发展的事务进行较好的评价和总结,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较好地把握未来,而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未来事项的控制,争取较好的未来效益。

现实中的会计,实际上处处都表现出控制的特征,只是一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已。现代管理会计应该说最能够代表会计对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的特征,一般认为它更具有信息系统为管理服务的功用,而实际上,它所体现的更多的是控制功能。所以说会计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控制的目的。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统理论将会计看做一个信息系统,实际上只看到了会计提供信息的表象而忽略了提供信息的目的在于控制这一基本事实。今天的会计核算中,严格的核算制度下提供出来的往往是失真、无用甚至被严重歪曲了的信息,即是由此所致。明确了会计控制的实质,则可看到:提供信息只是会计系统的一个基本环节,而非会计系统的全部。信息是一种手段,是达成控制目标的工具,提供信息只是实现会计控制的一个基本环节。将会计概括为信息系统,一方面不能反映会计系统的本质特征,容易使人忽略会计的控制功用,造成会计组织系统的目标迷失,控制弱化;另一方面,容易使人们从信息系统的特点出发去规范安排信息的产出,而不是从实际控制的需要出发收集。表现在:对业务和过程的实时控制和对未来事务和行为的反馈控制上。

二、我国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控制的作用不可忽视,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可以协助企业管理,成为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在我国,目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整体薄弱,大多数公司还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有些公司把内部会计控制看成是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和规章制度,未能起到规范经营活动的作用。更为严重的是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在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中,以强调灵活性为理由而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同时,也说明我国公司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没有从源头做好此项工作。这就迫切要求从更深层次、更高角度来思考我国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层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观念落后。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企业大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有的企业甚至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存在很大的问题,造成内部控制严重失效。由于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对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的作用不甚了解,尚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故而对建立内部控制不重视。

2.信息系统失真,信息不流畅。在我国企业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企业的信息不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流通都十分不畅,许多有关企业的信息被管理当局控制,而企业的员工对此一无所知。还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与部门的信息沟通缺失,员工对企业信息了解微乎其微,往往局限于自身所处的部门。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应能确保组织中每个人均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务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自己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而目前我国企业的员工对此并不清楚,一切以企业管理当局要求为准,管理当局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问其行为是否合理合法。会计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也较为严重。

3.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得力,控制薄弱。目前,我国有些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但只是形式,没有人认真地去考核检查执行的效果,无论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而且,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并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问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很薄弱,管理控制的方法不够先进,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虚设,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不完善,公司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经常只有一个“虚职”,且缺少必要的常设机构,公司仅仅具有了现代企业的外壳。

4.企业制度不健全。(1)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2)人事政策和实务不完善。(3)企业制度不全面,没有针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顾此失彼现象严重。

5.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旨在帮助企业保证其针对“使企业目标不能达成的风险”采取了必要行动,旨在帮助企业管理当局保证其控制目标的实现。而我国目前许多企业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造成了大量的造假行为,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从而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

6.风险评估不足、意识薄弱。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从我国企业现状来看,其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企业管理层人员的思想中缺乏风险概念,许多企业没有设置风险管理机制,因此抗风险能力低下。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管理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经营风险,如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开拓市场的风险、担保风险、信用风险等。然而,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上,没有形成风险意识,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7.人员素质较低、诚信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管理人员素质较低,诚信度低,许多管理人员普遍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企业亦未对这些管理者进行管理培训。这样的管理者即使有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也因其能力所限而无法真正地管理好企业。由于企业常常把企业的盈利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好坏进行紧密的挂钩,致使许多经营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虚列成本、虚计收入、虚报盈余。(2)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差、诚信度不高。有些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够重视,致使财务人员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的概率大增,如乱用会计科目、随意改变账户对应关系、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等。尤其是近几年会计制度中增加的新内容较多,给会计核算增加了不少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人员诚信不足并非其心甘情愿造假,而往往是由于利益驱使或其身份地位和权力的限制,依赖于单位负责人而不得不违心地制造、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中小企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职能的调整、人员的更替、管理手段的更新,都可能造成内部控制的某些失效,现在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可能三、五年后会不再适应。因此,应该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适时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修改、完善,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控制功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取得更大的效率和效果。总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从本质上来说,是企业内部的问题,其根本动力应当来源于企业自身。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企业这种加强内部控制的动力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内部控制的示范体系,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促使企业加强内部控制。

参 考 文 献

[1]张丽荣.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9)

[2]于峰.浅析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10)

[3]曲亚杰.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7)

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质量控制;会计管理

一、前言

会计信息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体现企业的基本财务经营状况,使投资者能更加详细的评估企业运行情况。在现阶段,做好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前工作中,需要保证快升级信息能够作为依据进行各种决策,但是在是操作中,会计信息质量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出现信息失真问题。因此,如何做好会计信息质量全面控制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立足于这个背景对该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二、会计信息问题分析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会计信息质量,就是指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特征的综合,即会计主体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满足使用者的所有使用要求。随着社会对会计信息需求量增加,会计信息质量也发生了变化。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就是要保证财务报表中能包含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相关属性,是财务目标具体化的一种表现,其中应该包括真实性、中立性、可比性等特征。

(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因素

总体而言,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主要指国家相关政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在不同的政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目标、职能、作用等都会发生明显变化。2.经济因素。经济制度、经济的稳定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等不仅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还能通过其他经济因素对会计信息产生间接影响。3.科技因素。主要指科技发展水平,随着新技术的推出与利用,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及相关先进技术在会计信息质量管理上的运用,都会直接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出现差异。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作为社会政治与经济的最直接反应,对于会计信息质量也具有重要影响,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会计信息质量所需要表达的内容也存在明显差异。除了上述因素外,理论因素、教育因素、制度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等都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

三、会计信息质量全面控制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主体控制

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以及会计人才队伍整体结构的优劣性情况。因此在当前工作中,为了切实保证快会计信息质量就需要加强主体控制,强调会计队伍建设,努力以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进行人员培训,将会计信息质量观念印入到财务人员脑海中。同时,需要强化实践训练,重视积累执业经验,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完善教育制度,鼓励本单位会计人员积极参加再培训、再学习活动,通过二次培训与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使其能更好的开展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全面控制思想。

(二)加强制度建设

需要加强本单位会计制度与会计规范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明确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内容,对会计工作进行指导,构建严格的不相容职务锋利制度。建立重大错误追究制度,明确全体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定期做好检查、监督,保证每个工作人员都能严格按照既定的制度开展财务工作,保证整个单位能快速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工作效率;构建举报与曝光机制,并将会计信息质量全面控制与奖惩机制联系在一起,对于质量全面控制工作中的表现优异者,实施嘉奖;对于没有达到工作标准的员工进行惩罚,督促其改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水平。

(三)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

完善快升级信息质量监督体系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高监管主体的工作效率与水平。需要对监管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通过相关制度对监管人员进行制约与监督,之后要求监管人员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对会计信息全面控制工作进行干预,时刻监督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避免风险扩大。二是强化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为了保证单位会计工作相关制度能顺利落实,在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并按照财务管理质量,对财务控制制度进行调整与优化,使本单位的财务工作能够在全面控制的框架下实施,最终保证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能达到预期水平。

(四)强化信息控制

会计电算化是单位进行财务控制的信息手段,要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管理,就必须首先使操作者对于这种信息工具有足够的认识和掌握。单位可以根据员工的不同基础情况安排实操或其他教育课程,帮助员工了解会计电算化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依据单位的需要,还应当不断升级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相关程序,提高财务控制效率和效果。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于信息操作者的监督管控节,确保信息对于监督平台的透明公开,避免出现财务舞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单位需要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并根据本单位的具体要求,对会计系统的相关功能进行完善,保证其运行质量能达到预期水平。

四、结论

本文重点分析了会计信息质量全面控制的相关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对如何实现会计信息质量全面控制进行阐述。总体而言,会计信息质量全面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力资源、制度建设、技术完善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在当前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全面控制的研究,严格按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会计信息质量全面控制内容进行完善,确保其能有效满足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好的服务于单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刁盛梅.探析内部控制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对策[J].时代金融,2015,05:141+143.

[2]陈宏桥.基于内部控制的角度浅析会计信息质量发展[J].品牌(下半月),2015,07:165.

篇8

【关键词】 价值导向; 内部控制; 目标

一、引言

斯蒂芬·P.罗宾斯称管理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作为管理活动要素之一的内部控制,也为这一目标服务。相对于虚假财务报告而言,价值创造的业绩不佳更容易导致企业失败。与财务报告质量相比,与价值创造相关的商业战略及其有效实施更应成为内部控制关注的重点。COSO中内部控制战略目标实现的引入,进一步说明了内部控制作为组织内部的控制机制在企业价值实现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内部控制目标的历史演进

为降低财产物资实物风险而采取的内部牵制措施是内部控制最初的思想。193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并在1949年将提高经营效率,以及促使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等所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措施也列入内控的范畴。1958年,SAP第29号明确将内部控制区分为包括以会计为特征和以管理为特征的控制活动。内部会计控制包括组织的计划,以及与保证资产安全、财务数据的可靠性有关的记录和程序。内部管理控制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管理控制活动,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一些大型公司的相继破产引出控制的本质可能不仅在于控制风险,而是如何实现企业既定的目标,以及如何设定目标,并对目标实现过程进行控制以促使企业价值的实现。2004年的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一是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二是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三是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四是战略目标的达成。

我国现行的内控规范中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在最终促使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方面的功能体现已得到理论界及政策制定者的认可。但是在具体的内部控制目标定位上,我国现行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以下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明确:一是目标界定交叉,边界不够清晰。在我国,财务报告的编制是标准化的,公司只要是在政府所颁布的会计法规或会计标准的界限内编制财务报告,就是“合规”的,因而也是能够满足财务报告质量要求的。资产安全性以及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的要求已经内化在了合法合规的要求之中。二是内部控制的职能定位。内部控制的本质是一种偏差控制,合理控制某项活动不偏离预期的目标,其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把“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作为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相对夸大了内部控制的职能。另外,COSO解释报告中指出当财务报告有关的控制目标与管理者的目标有冲突时“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对企业呈报目标和遵循性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程度优于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该解释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各要素间发生冲突的可能。而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对此并未给出相关解决方案。

三、价值创造导向内部控制目标定位及分层

(一)价值创造导向内部控制目标定位——控制决策的价值偏差

根据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赫伯特·西蒙的观点: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离不开决策。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满意的结果。管理理论中关于控制表述是监视组织的各种活动以保证他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管理控制强调基于控制主体某一目的的偏差控制。

笔者认为,对于企业而言满意的结果就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实现,企业的各项决策应该是价值导向的。控制的存在就是为各项决策引出的企业的各项活动的价值导向提供合理的保证。因此,把两者结合起来,以控制决策的价值偏差作为内部控制的总目标,符合内部控制的本质,也能够涵盖企业的全部管理活动并内化于企业管理之中,从而实现基于财务报告导向的内部控制与管理控制的统一。

(二)价值创造导向内部控制目标分层设计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为了能够让企业健康有序的进行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定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是将企业之中拥有的各项经济因素例如资金、人员、设备等汇总起来的粘合剂。通过企业内部控制将各项经济因素粘合在一起,将其中蕴含的能量发挥到最大的作用,为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作用。而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健全的内部控制会避免一些会计造假等不利于公司经营发展的现象的出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特别是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不止为企业对自身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完全的掌控,还能够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指引决策方向。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针对这些缺陷提出改进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状况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实质性漏洞主要有职责划分不明确、会计政策不完善、会计培训缺失、会计对账方式不正确以及技术问题,而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账户特定式实质性漏洞的产生主要与企业风险资产管理不当有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首先,公司财务特征。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石将内部控制缺陷划分为账户特定式、收入计量、报告与会计政策、职责划分、培训、高管治理、子公司问题、对账和技术问题九类,并对每类缺陷的特征进行说明。这种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不仅更加深入的对中小企业特征和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还为中小企业认识公司缺陷提供了方向。并且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形成总结出三个要件,即:管理层识别内控缺陷;内控缺陷存在;管理层披露内控缺陷。这种模式下公司的财务特征具有复杂性、近期组织结构变更、审计师辞职频繁、会计计量风险高和内控资源投入少的特征。

其次,公司治理特征。在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特征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关系之中表明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审计委员会对企业财务和企业发展方向提供的指导性建议。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以及审计委员会之中会计专家、财务专家的构成比例与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审计委员会中财务专家比例越大、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越少的公司不易披露内控缺陷,而与之相反的情况下更统一披露企业内部的控制缺陷。

最后,外部监管特征。由外部监管的方面来看,外部审计师的质量高低对中小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形成了外在的压力。当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比较薄弱并且不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源对内进行修正、控制的时候,外部审计师的作用就会凸现出来。而且当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薄弱时,审计师会意识到审计业务的成本大大高于预期成本超过收益,就去辞去工作,这也正说明了中小企业内部存在着控制的缺陷。另外相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外部的高质量审计师在面临高额的诉讼成本和名誉损失的时候会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发面投入更高的技术,因此外部监管更容易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状况的经济后果

首先要注意的经济后果是披露内控缺陷数量与审计费用。其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在审计师的工作之中损失越多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就会越多,也就会加大审计师工作的难度,增加审计师和其工作的事务所承担的审计风险,使得审计师要求的审计费用越来越高。因此,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数量与审计费用的关系是正相关。其次需要引起注意的经济后果是披露内控缺陷数量与审计师辞职的关系。审计师的频繁更换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因为企业频繁更换审计师会造成企业的财政报告的可靠性受到质疑,会导致公司财务的发展不稳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数量越多就会导致中小企业的审计师承担较大的审计风险,就会使得审计师辞去工作以规避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孙永波,于清.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2).

[2]安体富.中国中长期税制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

[3]李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0(8).

篇10

〔论文关键词〕儿童;延迟满足;心理素质 

 

一、延迟满足 

 

自我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也是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预示个体成熟、社会适应、健康发展的一种积极的人格变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二、延迟满足的心理机制 

 

1.认知 

(1)注意能力的发展。注意机制的成熟是自我控制发生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研究表明,对奖励物的注意会缩短延迟的时间,而奖励物没有在场或者个体不去注意奖励物,那么延迟时间将会加长。mischel在认知神经研究的基础上,用冷/热系统结构框架来说明策略性注意调配对延迟满足的作用机制。“冷”系统是认知的、中性情绪的、凝神的和策略性的注意调配,主要表现为儿童的各种注意分心活动,它可以延长延迟满足的时间。“热”系统,是情绪和恐惧的基础,是由先天释放刺激所控制的注意调配,主要表现为儿童持续将注意力固定在奖励物或奖励物的唤醒特征上,它可以削弱延迟满足。“热”系统发展比“冷”系统早,在人生最早的几年里,热系统发挥主要功能作用,因此儿童表现为十分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冷系统发展起来,开始在延迟满足中具有优势作用,儿童也意识到自发地使用冷注意调配策略有利于延迟。 

(2)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更直接地测试对奖励物的思维所产生的效果,mischel等人在研究中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思维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结果表明:不管奖励物出现还是被遮盖起来,学前儿童在等待期间如被指引思考奖励物,那他们延迟等待的时间都将很短,不足5分钟;但当儿童被指引思考一些有趣的事情时,不管奖励物是否在儿童注意视线内,平均等待的时间都在10分钟以上;而当儿童没有任何分心思考的指引时,出现奖励物的情境儿童延迟的时间最短,不足1分钟。显然,认知的思维过程充当了分心的角色,某种程度上抵消了暴露于实际奖励物的强大刺激影响,使延迟等待的时间加长。 

(3)抽象认知能力的发展。抽象(abstraction)的策略似乎比分心(distraction)更为有效。mischel和moore(1973)发现:当儿童直接暴露在真实刺激物的情境中,他们很难做到较长时间的等待;而当儿童出现在以幻灯片呈现的刺激物影像(抽象表象)情境中,他们则较容易做到长时间的等待。可见,不同抽象程度的刺激呈现模式影响着儿童的延迟满足行为。在此基础上,moore等人教导儿童对刺激物作心理的认知转变,结果表明:儿童在面对奖励图片时,如果将图片假想成真实奖励物的话,延迟等待的时间将大大缩短;相反,如果把真实奖励物想象成图片时,能够等待很长的时间。另外,在认知上注意刺激物的抽象的、 “冷”(cool)的属性,而不是注意刺激物诱人的、唤醒特征的“热”(hot)的物质,也会促进延迟等待。 

简言之,个体如何对依随关系中的奖励物进行认知编码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延迟等待的时间。显然,对奖励物的抽象认知表征对于延迟行为起到更为强大的决定作用。 

(4)元认知策略的发展。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对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的了解与意识。mischel &mischel(1983)对学前至小学6年级的儿童进行了延迟策略元认知知识的研究。研究表明,4岁儿童通常偏爱那些对于自我延迟效率最低的策略,因而自我控制极为困难。到5岁,儿童开始理解对于延迟满足有效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避免注意奖励物;二是选择有效的分心策略。对于那些更有效的认知抽象和转换的策略,直到小学3年级,才逐渐开始能够使用;到6年级,儿童已显著地采用认知抽象和转换的策略。 

2.语言。语言发展水平和不同语用策略的使用都会影响到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在两岁儿童的延迟满足实验过程中,儿童经常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并且是作为一种延迟的策略出现。 

维果茨基认为,学前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利用自我言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最终完成任务。其对言语的调节功能及言语形式的简述得到了不少研究支持:一方面显示自我言语确实在4~10岁儿童身上表现明显,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语形式由外部言语逐渐内化为内部言语思维,当个体在面临挑战性的任务时,内部言语思维又会外化为外部自我言语的形式;另一方面,儿童自我言语的使用可以预测自我控制的行为和任务的完成,从而起到调节的作用。 

鲁利亚发现言语控制的来源及形式(声音运动/语义内容)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行为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并将儿童社会化中言语调节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5~3岁),只有成人的外部言语能够控制儿童的行为,而且成人言语只具有控制的启动功能,显然这一阶段控制行为的言语是其运动形式而不是语义内容;第二阶段(3~5岁),成人言语具有控制行为启动和抑制两种功能,儿童自己的言语只具有启动行为的功能,说明这一阶段言语的语义内容开始发生作用;第三阶段(5岁左右),儿童内部言语充当自我指导的功能,从而实现由外部言语调节向内部言语调节的转变。 

在传统的延迟满足行为控制的实验研究中,言语的调节作用得到了有力支持。对于幼小的儿童,产生言语的自我指导要有利于延迟满足,但言语指导的语义内容并不重要,与任务相关或不相关的言语都同等有效;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言语指导的语义内容就显得很有意义,只有与任务相关的言语指导才能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3.情绪。smith& lazarus(1990)曾指出,任何意味着重要结果的事情,无论是对个体有害还是有益,都能触动情绪反应,人们感受到的情绪和情感对自我调节的努力和目标追求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可提高延迟满足的能力,而消极的情感则破坏自我控制的努力和采取目标行为,消极的情绪降低了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和自我效能感。 

4.个性特征。 block j.h and block j.(1983)研究了延迟满足与个性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男孩被描述为:深思熟虑、注意力集中、讲道理、合作,对动机和情绪冲动的控制;能延迟满足的女孩,其个性特征是:聪明、有智谋,同时与延迟满足相关的这些个性特征具有跨时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funder and block(1989)延续了青春期儿童延迟满足的研究,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更有责任感、有能力、对智力问题感兴趣、过度控制;在反抗性、不可预测性、自我放任、敌意等个性特征上反应较低。延迟满足与智商、自我控制、自我韧力存在正相关,说明延迟满足能力与基本的认知技能和冲动控制能力有密切关联。 mischel, shoda, peake(1988,1990)对学前期儿童延迟满足行为的长期预测性进行研究,发现在学前阶段就能延迟满足的儿童,十年之后,在父母的评定中与延迟满足相关的特征有:不易受挫折的打击,在挫折情境中更易展示自我控制;受到激励时,学业表现很好;不易受诱惑,当面临选择时,朝向自我追求的目标,而不是追求即时满足;聪明、有智慧;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注意力集中等。 

 

三、幼儿自我延迟满足与其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素质是指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的刺激转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性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三个基本维度。 

1.幼儿心理素质的成分。 梁运佳的研究发现,幼儿的心理素质并未完全分化为三个清晰的维度,这说明幼儿时期的心理素质处于萌芽状态,各心理素质的成分之间并未清楚分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幼儿心理成分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混乱到各种心理成分逐渐产生的过程。随着幼儿的成长,活动范围扩大、经验日益丰富,幼儿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认知水平的提高帮助幼儿逐渐认识自我和周围的环境。前者使幼儿发展起自信心、自主性等与个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后者使幼儿慢慢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适应能力逐渐加强,同情心、合作性等适应性成分发展起来。而适应性能力的加强又促进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幼儿心理素质是相互促进的整体,在这种相互促进中,幼儿心理素质逐步发展、丰富和完善起来。幼儿心理素质未完全分化为三个清晰维度,具有整体性与发展性的特点,包括16个基本成分: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情绪情感、自主性、敢为性、想象力、表达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操作性、同情心、合作性、交往礼仪、解决冲突、环境适应。 

2.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高。自我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一个人的自控能力是衡量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自我控制能力与心理素质中的个性维度关系密切。在儿童的心理素质成分中包含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控制直接、短期的欲望和控制冲动的能力,通过控制自己来达到某种目的。mischel的“糖果实验”表明,自制型的孩子成人后社会适应能力较好,自信,耐挫折,不易放弃,人际关系较好。因此,适当延迟对儿童欲望、要求的满足,让他们学会等待和控制情绪,这种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高。 

3.心理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促进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情绪情感是儿童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之一。有研究表明,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可提高延迟满足和抵抗诱惑的能力,能够使儿童更乐于参与活动,与周围人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而消极的情感则导致更加消极的自我评价,从而破坏自我控制的努力和采取目标行为。 

想象力是儿童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它与认知维度密切相关。想象是指在外界现实刺激影响下,在人脑中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moore等人(下转第18页)(上接第15页)的研究表明,儿童如果把真实奖励物想象成图片时,能够等待很长时间,这表明想象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思维力也是儿童心理素质的成分,它与认知维度关系密切。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儿童心理活动发生质变,让儿童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出现了比较复杂的社会性行为。mischel等人在研究中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结果表明,思维过程充当了分心的角色,使延迟等待的时间加长,换句话说就是思维力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儿童延迟满足能力提高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内部控制 内部环境

一、资源型企业及其经济学特征

资源型企业,是指集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开发矿产资源为主,为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初级品,以赢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其特征如下:第一,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型企业较短的生命周期。资源型企业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由自然资源的特征所决定。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为耗竭性资源,这就影响到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企业的寿命。第二,经济效益波动性大。资源型企业的产品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上游产业产品,始终受制于下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受制于最终消费的层次和数量。无论价格还是产品的需求,都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波动及景气状况、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动等都会引起资源型产业的剧烈波动。并且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经济效益的高低,当储量较高时,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反之,当储量较少时,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第三,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负外部性。一般制造业也存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但资源型企业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开发和初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也是地面沉降、坍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潜在诱因。第四,资源配置中自然资源所占比重较大,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边际收益递减。与其他加工型、服务型、知识型产业相比,资源型企业是追求规模经济的,它需要追加大量的资本、设备以及人力等,特别是前期勘察费用多,采掘成本高,设备投资比例大,其相对收益呈逐步下降趋势。特别是采掘业,大量的投入是一次性的,无法持续地发挥投资效益。

资源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恰是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很高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危机事件的高频率发生期,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必然会遇到资源瓶颈。因此,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被视为是解决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方法,而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内部控制环境构成概述

1、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研究情况

(1)国外。随着对内部控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环境研究发展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内部牵制阶段:从原始社会出现管理需求的时期开始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还没有对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的研究;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控制环境构成内容问题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认为内部控制的研究范围必须包括控制环境问题;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出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三要素之一。1988年5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 NO.55)第一次提出内部控制范畴包括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提出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一。美国COSO委员会1992年,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提出内部控制由五要素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同时指出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构建的基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内部环境”概念提出,提出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八要素之一。2004年9月,COSO又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提出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以风险管理为中心,不再是以内部控制为中心。在内涵界定、目标体系、构成要素等方面都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提出“内部环境”的概念,取代了“控制环境”。将内部控制的组成内容增加到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

(2)国内。国内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也是根据内部控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描述主要包括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董事会,组织结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管理控制方法及外部影响八个方面。其代表观点主要有:王世定(2001)认为控制环境包括管理者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体系,董事会,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及管理控制方法等内容。阎达五、杨有红(2001)认为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应包括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李心合(2008)认为内部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管理因素(包括公司治理、内部监督与内部审计);人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政策、管理者素质);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新增因素(包括会计信息、流程再造)。

2、政府等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环境的规范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都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都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了定义。其中上交所更关注公司的组织文化以及其他影响员工风险意识的综合因素,深交所则更侧重于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运行及效果的各种综合因素。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于2008年6月28日制定并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其中明确提出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等。《基本规范》被看作是“中国萨班斯法案”,主要是因为它是以美国的《萨班斯法案》为蓝本制定的。五部委于2010年4月15日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简称《配套指引》),将《基本规范》里的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并入组织架构中,新增了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两个内容。即将内部控制环境界定为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五要素。《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出台,要求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由此将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分析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COSO还是国内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都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而忽视了企业的外部环境。事实上,企业的内部控制同时受着内外环境的影响。内部控制的环境既包括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也包括内部控制以外的对内部控制系统有着影响作用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外部环境是企业不可控制的,比如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本文暂不讨论外部环境。

美国COSO更强调“人”的重要性和“软控制”的作用,认为内部控制受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员工的影响;同时它主要指那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事物,如高级管理层的管理哲学、管理风格、内控意识、公司文化等。我国政府制定的内部控制规范引用了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等热点词汇,对控制环境内容的划分主要借鉴美国COSO框架的观点。

可以说,《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是框架性、原则性要求,如何把这些要求细化成为各行各业的可操作性标准及做法正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资源型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除了具有一般企业所具有的特点外,还有一些特殊性。对其内部控制环境内容的界定既有一般企业共性的一面,也有一般企业不同的一面。我们认为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内容应当设定为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

1、组织架构方面

《配套指引》在《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引入了组织架构的概念,范围比原来宽了很多,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及权责分配和内部审计三个方面。其中把组织结构及权责分配合并在一起,这种处理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因为两者都以企业为责任主体,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总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两者密不可分。组织结构是权责分配的基础,同时组织结构要靠权责分配来落实;而权责分配要以组织结构为框架。对资源型企业来说,要实现发展战略,必须将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放在首位或重中之重。组织架构存在缺失或缺陷,其他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会受到影响。资源型企业的组织架构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其中,核心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发展战略方面

《配套指引》将发展战略纳入内部控制环境内容比较科学的。由于资源型企业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依托,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其生命周期,所以发展战略在企业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企业各种战略的总战略,是统率其他企业战略的最高战略,其整体性在企业各种战略中更加突出。发展战略与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判断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及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其中一个根本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有效地保证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如果没有发展战略或者发展战略不科学,就是盲目发展。可以说,资源型企业发展战略是该类企业实现发展的纲领与灵魂,它也决定着要实施控制活动的范围及如何实施这些控制活动。反过来说,控制活动的建立和实施必须保证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所以,发展战略应作为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重要内容之一。

3、人力资源政策方面

人力资源政策是招聘和保留有能力的人员,以使公司计划得以执行,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政策。COSO报告认为,人是控制环境中一个最活跃的控制因素,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任何企业都应该始终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控制,营造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型企业也不例外。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内存源泉;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

4、企业文化方面

资源型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企业文化对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有直接影响,并且会越来越多。对于资源型企业这种非持续性企业来说,建立合适的企业文化尤为重要。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站在战略高度精辟指出,“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作用。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也表明,世界500强之所以强,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以文化力制胜。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资源型企业只有企业文化实施到位,才有利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健康发展,从而才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最后,本文并不赞同将社会责任纳入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内容。其包括的内容很多,既有企业内部的,比如要处理好企业内部投资者、管理者、职工方面的关系;又有企业外部的,如要主动承担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义务。可以说社会责任是一个较大的范畴,任何企业都该履行的职责,更何况资源型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禀赋,理应担当起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我们认为用社会责任来概括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过于宽泛,而且不好把握,过于宽泛的概念很难具体明确、很难制定规范,也不便于执行规范。并且COSO、法国的内部控制环境都没有包括社会责任。因此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不包括社会责任。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项目编号:JA10276S;龙岩学院校立服务海西项目,项目编号:JBS10200。)

【参考文献】

[1] 谭秋贤:资源型企业周边地区稳定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师,2001(11).

[2] 田翠香、蔡炯、郭兰英:试论纳入环境因素的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2008(5).

[3] 徐玉德: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报告)[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 王世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6]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

[7] 李心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M].大连出版社,2008.

篇12

关键词:内部审计特征;内部控制质量;影响

一、对内部审计特征的解释

(一)内部审计服务具有内向性

内部审计一般是在本企业、本部门、本单位下进行工作,旨在促进内部管理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内部审计服务的范围局限于内部,只向内部领导负责。

(二)内部审计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

内部进行审计过程中,必须是建立在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之下,对内部的财务状况及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独立的审查与评价,保证企业或单位部门的合法经营。同时,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挝唤行负责,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来自于本单位,这易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收到制约。

(三)内部审计的程序相对简化

内部审计经历规划、实施、终结、后续审计等四个阶段。内部审计的主体是本企业或单位,审计工作的程序较简化。一是在规划阶段的工作,往往是可以结合日常进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审计的工作量,缩短了审计的时间;二是审计过程效率高,针对性强。工作人员收集数据信息速度快,了解部门内部经济活动且平常都有收集积累,收集的信息针对性强;三是内部审计提出审计报告后,通常是由所在的部门直接出具意见进行调整,经历的周期短,耗时少,效率高,且被审计的部门如有意见也可直接提出,不用进行复杂的请示。

(四)审计实施的及时性

内部审计可在短时间内对部门的财务进行审计,可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将要萌芽的问题,从而向有关部门进行反应,以便管理者及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防御措施。

二、内部审计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财务的核查,对内部控制的质量及经营管理过程的审查,可快速找出其中的不足及与其他部门或企业、单位的不足之处,积极改革管理方案,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与内部控制的质量息息相关

一是内部审计部门规模庞大,则意味着审计部门可吸纳了许多具有财务的专业知识,就有审计的的能力与经验及兼具管理性的综合人才。在当今,人才的竞争即是企业的竞争。审计部门具有许多专业型人才,不仅可以提高审计部门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为监督及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企业的管理积累丰富的经验;二是内部审计的人员多,代表着其关注度越高。这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度越高,企业内部长期存在的管理问题更容易暴露,有利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内部存在的问题,如是否规范了经济活动,是否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效益,有没有将事情的管理办法复杂化,可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这大大加强了内部控制管理的监督,提高了执行力度,真正为企业、单位的发展着想。

(二)内部审计负责人专业能力是内部控制管理成功的重要保证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起步晚,其具有的经验与技术远不如国外,就必须具有专业的人才对其进行改革实施,而内部审计负责人专业能力是内部控制管理成功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负责人是审计部门的核心,其具有的专业能力及审计的丰富经验、审计的素养直接决定了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及审计部门是否起到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质量。内部审计负责人能力的高低是由其接受的教育水平,丰富的工作经验及其善于改革创新的理念所决定的。负责人不断接受新的事物,不断完善固有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制度,以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审计负责人的能力愈高,其发现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愈快,内部控制管理的进程也会加快,为内部控制的管理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大大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质量。

(三)内部审计的好与坏是评价内部控制管理质量的重要办法

一是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审计办法,用于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方法。内部审计人员在其进行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内部的控制管理系统进行核查,识别出内部控制点是否与收益成正相关,控制点与项目审计的关系等,同时评价及暴露出内部控制管理的不足,以加强对其的管理;二是内部审计评价的本身就是审计的项目,内部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及内部控制的管理流程进行逐一的检查,有效的审计,以强化内部控制的流程,并制定标准的规则对其实行规范化的管理,逐步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的系统,提高经营管理者的水平。

三、总结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内部审计的质量是内部控制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内部审计的实施流程短、高效率、大规模、高素质人才可以快速找出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同时为内部控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提高监督内部控制管理的执行力度,督促其不断完善制度,管理流程,是内部控制管理的方案与实际的生产活动相符合。这有利于企业积累内部控制的管理经验,加快企业经济的发展,适应现代化激烈的竞争。

参考文献:

[1]王兵,张丽琴.内部审计特征与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01.

[2]徐虹,林钟高,余婷,何亚伟.内部控制有效性、会计稳健性与商业信用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03.

篇13

关键词:房屋建筑;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房屋建筑的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内容,通过项目的管理能对整体的施工质量水平得以有效提升,有助于实际的施工发展。通过从理论层面对房屋建筑项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加强研究,就能对实际的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这对建筑企业在市场过程中的良好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1房屋建筑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作用和特征分析

1.1房屋建筑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作用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加强项目管理以及质量的控制就比较重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的内容上对施工的材料以及机械和气象等层面的管理,对房屋建筑的质量就能产生直接性的影响,通过项目管理措施的科学化的实施,就能有助于这些管理内容的质量保障。有效为房屋建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房屋建筑工程作为工程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其在施工中的复杂性以及系统性也比较突出,在对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比较多,这就需要能从多方面加强重视,对这些影响的因素加强管理,保障施工的整体质量。

1.2房屋建筑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特征分析

从房屋建筑的项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的特征来看,主要就是在生产的流动性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生产的流动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在这一流动性方面主要是受到施工的地点的影响,在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物料等管理方面体现的就比较突出。还有就是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相对比较多,这也是比较突出的特征。在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方面对施工的整体质量都有着影响。另外,房屋建筑的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特征体现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有着比较大的难度。在这一方面主要就是施工管理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在具体的措施实施方面就有着比较大的难度[2]。还有就是一次性的特征体现的比较突出,工程项目在进行管理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是一次性的,一旦建筑施工的工作完成,再发现质量问题就不能有效的解决。

2房屋建筑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2.1房屋建筑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房屋建筑项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的现状来看,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就是施工人员对质量意识方面没有加强。我国的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没有在质量意识的加强上得以重视,只注重经济的收益没有注重社会的效益,这就比较容易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再者,对房屋建筑项目的实际管理过程中,没有注重对细节的处理,以及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上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在对施工的质量管理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只是口号式的,对质量的管理并没有得到实际的落实,在对施工的进度上比较注重,从而在施工的具体质量管理方面就存在着诸多问题[3]。还有是在具体施工中存在着一些粗制滥造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整体的施工质量就有着严重影响。

2.2房屋建筑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从实际的施工项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的问题来看,就有着诸多的因素影响,从而造成了质量问题的出现。实际的施工中影响项目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例如在施工人员的因素方面就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施工的主体,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就对施工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化培训,让施工人员能够有专业化的水平,这样才比较有利于实际的施工质量保障。影响房屋建筑项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的因素,还体现在施工的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方面。在这一层面主要就是在具体施工中机械设备和材料是对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提升保障的基础,在这些方面如果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就必然会影响房屋建筑的质量以及效率水平[4]。除此之外,影响房屋建筑项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的因素还体现在施工的方法上,在具体的施工方法上如果没有得到加强重视,就必然会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

3房屋建筑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优化策略探究

为能对房屋建筑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效率得以提升,就要能在相应的策略上进行有效实施,只有如此才能有助于实际施工的质量保障。笔者结合实际对房屋建筑项目管理以及之狼控制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究,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对房屋建筑的项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的效果良好呈现就有着积极意义。第一,对房屋建筑的项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进行加强,就要能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进行完善化。通过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实际的指导就比较有利。企业在项目管理的工作开展前,就要能聘请有经验的项目经理,通过有着责任感以及组织能力强和有着过硬技术的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对整体的管理水平提升才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要能对各部门的岗位设置要能科学化,并要能够按照质量控制的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化建立,这样才能有助于实际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对房屋建筑项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的加强,就要能充分注重对监理单位的质量行为监控得以强化。作为建筑的监理单位,对建筑施工质量的保障就有着很大的责任,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就要能从多方面得以充分重视,将工作职能要能充分化的发挥,对建筑施工的一些情况要能详细的了解,将工作的任务得以有效落实等。只有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监理工作得到了加强,才能为质量控制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第三,项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的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对各项的资源完整性能得以有效保障,还要能在施工的经验上能得以广泛化交流。在施工资料的完整度上得以保障,能够为后续的施工质量保障提供有利的条件支持,对施工的经验进行交流就比较有利于施工的质量保障[5]。通过对其它的一些项目部门的学习管理体系的建设经验借鉴,以及加强各部门的联系沟通等,就能为实际的质量控制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第四,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控制就要在施工的材料质量控制上得以重视,以及要能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加强。在实际的质量控制中,施工材料是比较重要的,保障了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机械设备的完好施工,才能有助于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除此之外,就要能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得以充分重视。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要能得以完善。

4结语

总而言之,对房屋建筑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就要能从多方面得以充分注重,对施工的各个方面都要能充分的考虑,只有如此才能对施工的项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的效果良好呈现。此次主要从理论层面对施工的项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探究,希望对实际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马晓彬 单位:四川信元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辉乐.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4(06).

[2]徐聪,朱庆亮.建设工程质量再思考:一个质量链的视角[J].工程质量,2014(01).

[3]李高锋.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5(18).

篇14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4)01-000-01

摘 要 通过阐述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分析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再是提出关于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评价中的几个问题和看法。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的治理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以下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内在关系

1.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内部控制既是企业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和考核的重要工具,也是用以确定内部审计程序的重要依据。相反,内部审计又能为改进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各类意见和建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是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和信赖,才加速了现代审计的变革,促进了审计效率、效果的提高。

2.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和改变的,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而得,内部审计是内部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就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之一。

3.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特殊方式,其在内部控制框架中具有独特的身份,既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相的对独立身份,肩负对其他内部控制要素进行再控制的职责,主要通过内部审计利用自身相对独立性和对本企业的情况了解优势,以及在长期审计中积累的经验,通过监督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针对内部控制中的薄落环节及时提出建议,促使以合理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达到改善组织内部管理状况的目的。

二、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

1.对内部控制有效咨询评价

随着风险管理和治理结构的完善,内部控制被提升到公司战略高度,与经营管理融合在一起,其充分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财务与运营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运营的效率与效果。由于内部控制具有内在的局限性,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由于不能涉及到临时性或未预计到的业务等导致其不能发挥作用,这就需要第三方对其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而内部审计恰恰可以填补空缺,又是相对独立性,具有特殊地位和优势,更能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咨询和评价。

2.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主导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风险管理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到来,企业更加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治理结构。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这个关键流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一是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点,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管理的风险,往往不是由其承担,而是会传递到其他部门,这样最终会导致整个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对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需要全局考虑,各个业务部门很难做到这点,也恰恰只有内部审计能从客观和全局出发进行风险识别,提出防范措施建议。二是控制和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内部审计可以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决策的协调人,进而控制和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

3.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控制活动方式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在企业最高权力机构的授权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防范各种舞弊、差错的发生。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重要控制活动方式,就是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风险应对策略,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设计和实施,以合理保证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之内。

4.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监督力量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监督检查主体。内部审计人员定期组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和评估。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大风险,应当分析其缺陷或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和实施改进方案,及时向董事会及相关决策机构报告。

三、关于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中的几个问题和看法

1.对内部控制审计中风险控制问题

随着风险管理导向性内部控制发展,对其内部审计评价也必然按风险导向方式进行。风险导向审计中主要通过重要性水平进行审计风险控制。由于内部控制以流程控制、互相牵制为主,其内容以事项、控制点为主,但没有具体金额也就是很难进行量化。在对某一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评价中,审计重要性水平以业务关键控制点的性质为主,以财务报表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为辅,即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双重标准作为内部控制审计重要性水平。这样有效解决了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审计风险控制问题,也是符合现代风险管理导向的企业特点。

2.对内部控制审计中审计程序问题

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评价应深入到业务内容中去。由于每个企业的行业特征不同,也就存在不同的业务内容,其业务流程和制度设计都会千差万别。在对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中,可以通过描述、问卷、流程梳理等方式进行,也就需要对审计程序进行恰当的设计,才能符合审计目标和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内容、特征。在对某一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中,按照房地产行业特征和具体单位特点,结合业务实际,重新设计了内部控制审计调查程序和具体问卷,取得了良好的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

总之,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存在着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探讨和实践了在内部控制的审计评价中客观性、层级、审计风险控制和审计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