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学科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综合性;区域性;方法的多样性;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地理学家在传统上被视为和地图学家同一类,认为两者都研究地名与数字。虽然很多地理学家都经历过地名学及地图学的训练,但两者都不是他们的关注重点。地理学家研究众多现象、过程、特征以及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空间及时间上的分布。因为空间及时间影响了多种主题例如经济、健康、气候、植物及动物,所以地理学是一个高度跨学科性的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地理;关注;关键;提高
构建科学的地理思维体系是形成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结合我多年从事地理教学的经验,简要介绍一下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做到关注地理学科特点实施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与提高的。
一、通过图文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要求学生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信息来解题已成为目前地理试题的重要模式。因此在教学中要图文并茂。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将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如中央电视台每天播出的天气预报,就是通过地图说明天气变化的。图的选用和引导学生读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把抽象的内容,如地理事物在空间的分布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直观化、形象化,起到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作用。地图和各类地理图表是许多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各种地理图表在教学中的使用,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色。地理课本上几乎每个章节都涉及地图和地表的运用。地图也是地理考查的核心,许多地理问题是围绕地图编写的。可以说地图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都可以集于地图一身,掌握了地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
二、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地理热点”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和时效性,热点可以通过案例的形式将地理事件展现给学生,学生进行分析、判断与探讨,从而让学生的地理学习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的魅力。地理教学需要关注时事热点,从而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学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在导入时联系今年热点雾霾:中央电视台2013年1月15日报道,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至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的程度。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在当地的医院,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大幅增加,北京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甚至改在了室内进行。这样的天气下,很多人希望空气净化器和品种繁多的口罩能带来一些帮助。2011年,北京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500万辆,到2015年,突破700万辆;同样在2011年,我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相当于709艘“辽宁号”航母的状况。这一年中,我国火电发电占全部发电量的82.54%,几乎全是燃煤的发电。提供材料,设置问题,可以问“形成原因”、问“影响”、问“解决方法”。这节课关注热点,可以增强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地理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地理学科的发展之路,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提高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解决地理问题往往就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地理就不再难学,而且学习地理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三、通过讲练相结合来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满堂灌”“一言堂”,就怕学生不懂。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唾沫横飞,一节课讲到底,结果呢?学生反映说:上课听得懂,但作业做不起来。原因在哪里?答案很简单,老师讲得太多了,没有让学生自身去体会、去领悟。所以说在课堂上要通过典型题目或通过学案,讲练相结合,以讲促练,以练促讲。不能刚刚发下去就马上开始自己直接讲了,草草了事,要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找出疑惑,提出问题,在课堂上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要么在课堂上留出5~10分钟时间让学生来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点评以及纠错。当然学生的错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从而了解学生哪些知识点已掌握,哪些知识点没掌握,老师这时候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找准学生知识结构中的欠缺点、思维活动的疑惑点,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在课后,布置的作业尽量做到全部批改,及时反馈易错习题,还要在讲评上下工夫,要做到先让学生做,老师再讲,也就是学生的练与老师的讲相结合。如对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上,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①请说明划分的依据;②各个区域的特点和民俗都有什么不同;③区域是否有多重“身份”。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设疑,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性被极大地诱发了。
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打造和谐宽松自由的地理课堂,应该先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以说是学习的驱动力,因而,当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一定会竭尽所能认识它、理解它、掌握它。在地理学科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把学生学习的动力化为原动力,课堂自然就兴趣盎然,宽松和谐,富有成效。由此,在课堂上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构建宽松、和谐、自由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样的话,怎样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
1.巧借课件妙导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
以往的新课导入往往是开门见山式,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学习内容的位置,感知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终究较难从心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难以达到启发其思维与调动其积极性的目的,进而,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所以,在地理学科课堂教学中,我会适时采用一些新的引入方法打破传统课始引入的局限,主要以学生的求知、心理、生活为触点,用一些相关的富于新颖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授“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时,用课件的《沁园春・雪》展示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国风光奇异的景象。再切换另一个画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如此,同学们立刻分辨出南中国与北中国的不同景色。在兴致盎然中,我和同学们一起神游祖国的大江南北。所以,新课导入的妙诀更应着重于激起学生学习思维和求知欲望,从而寓教于乐,而不是直捣黄龙府――学习内容。
2.巧借生活用途激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1)可巧借历史典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草船借箭”的故事,告诉学生理解诸葛亮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够取得成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2)汲取民间故事,拓宽地理知识的视野。如让学生学习安溪县城西民俗小说《梅影仙踪》,从这民俗故事中,拓宽了学生对于我县的城西范围的地理知识的认知,激发了其探知家乡地理的兴趣,扩大了视野,增强了对家乡的情感。
3.巧借课堂游戏激趣,增强学生求知欲望。
诚然,游戏活动、综合实践具有吸引人的特点,尤其对于天真活泼的学生来说,其诱惑力更强大。如果能够在地理课堂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佐料,那么无疑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通过联想和想象的说图游戏,能很快掌握意大利的地图就像高筒的马靴;再如,识记我国省级行政区知识时,我让学生扮演导游,引领同学们“周游”各省,等等。
二、贯彻新课程理念,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1.充分备课,因人施教。
要认真、充分。要真正搞好地理课堂教学,就必须认真备好教材、学情。备课不单单要把握好教学大纲和教材,更要了解清楚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应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学生情况,按照学生实际水平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不可年复一年地“复制”以往的教案,“年年岁岁皆如此”切不可行。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引入新鲜的教学血液,比如,在授课“黄河”时,我没有因循守旧,而是综合诸多因素之后,设置了一些栏目:走进黄河、关注黄河,同时,依据所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其中,如黄河诗文颂、黄河历史钩沉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更进一步提高了。
2.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促使知识易懂化。
关键词:新课程 活动 特点
新课程所有教材都加大了学生活动的力度,特别是摒弃了过分追求知识点记忆和应试要求,转而设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地理技能的学生活动。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以湘教版为例,地理必修1活动内容占全部内容的25%)。新课程地理活动教学和旧课程相比较,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实践活动的场所从“课外”发展到“课内”
目前开展的地理活动教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传统的地理实践活动大都游离在正规课堂教学之外。近几年的地理活动教学实验也表明,只有将活动教学与常规课堂教学很好地整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既然是与地理课程融合的活动教学,活动的形式也就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实践活动多以野外室外活动为主,现在室内的大型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多,例如,角色扮演的模拟学习、制作活动如制作地球仪、堆塑地形等、简单的实验或验证活动等。这是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转向课内的必然结果。
二、实践活动的主体从“课外小组”发展到“全体学生”
实践活动从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到与课堂教学整合,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参与者由过去的少数学生变为全体学生。现在的地理实践活动示范课,大都是全班同学共同参与,使每个同学都能有机会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学习并得到提高。
三、从强调获取直接经验转向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过去的实践活动强调“直观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目前的地理实践活动除了这两个目的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控制学习过程,从而增强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从知识系列转为问题导向
当今的地理实践活动教学与传统的课外活动的另一个显著区别是更多地采用问题导向,而不再是单纯的地理知识的深化。问题导向的活动教学使得学习过程有类似进行科学研究项目的过程,而不再是简单地验证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实习”。同时,也使活动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了更多的联系。
五、从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主发展到地理学习的各个方面
地理课程因其学科特点而特别重视实践活动,传统的地理课外活动多以对自然地理方面的探索为主.随着课程中人文地理内容的增加和环境教育内容的渗透,对环境保护的调查、人口的调查也逐渐增多。近些年,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表1中列出的活动主题也能够说明这一点。
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既要自觉综合自然和人文各要素,又要灵活地将已学的相关学科知识运用到地理学习中来,以获得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这一学习过程有利于使学生在知识和认识联结时产生出创造性的“火花”。另一方面,地理学又有鲜明的区域性。虽然,地理环境的区域特点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但也有些区域特点是在特殊规律作用下而生成的,这些表现特殊性的地理现象是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创新思维的绝好素材。当学生能独立发现“新”的地理现象,进而用自己的理解分析、解释它们时,便是最生动的创造性学习。因此,地理学科实施创造性教学具有极其广阔的舞台。
地理创造性教学的成果是诱人的,但获得成果需要众多的条件和脚踏实地的实践。
地理教师要创造教学的各种措施和途径,首先离不开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理教师的实践和努力。但是,只有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师才更懂得,现代地理教育再也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仅仅知道“这地方是什么”“那地方有什么”的再现型人才,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乐于探究“这地方为什么是这样”“那地方怎么办才可以更好”的创造型人才。观念的更新常常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
一、 教师要巧用课堂引言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 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在讲生物资源时,我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乱哄哄的,学生还在热烈讨论刚才的考试。我趁机一本正经地说:“教室里有这么大的噪声, 本人建议在此植些树吧!”学生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摸不着头脑:树与噪声有何关系?此刻,我在黑板上快速写下“生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区”,讲:“森林其中的一个作用就是减弱噪声。”学生马上集中了注意力,开始认真听课。在讲“日界线”时,我这样导入:“有一双胞胎姐妹,妹妹却比姐姐大一岁,这是为什么呢?”提出这种悬念、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寻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 课堂教学中可巧用古诗文
把古诗文中的优美诗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地形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时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讲森林美化环境时用“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丘陵时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庐山),这些诗犹如“味精”一般使地理课堂更增添了一番风味。
三、 课堂教学中可巧插趣味故事
在地理课堂中可以用地理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西亚”一节时,讲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白色长袍。讲完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西亚气候干燥,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故吸热少。从而使学生对西亚气候形成长时记忆。
四、合理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
当然,高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地理问题不可能是类似天体演化、地壳运动、气候变迁等地理科学家研究的高难度的纯地理理论,也不可能是大空间尺度范围的国家或省区工农业区划问题,而应该是与学校所在地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和社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与保护,地方小气候,城市工业及交通布局,城市商业网点,住宅小区与楼价因素,公园绿地,公交路线等与群众生活、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社会热点与焦点。学生通过课题确定、方案设计、问卷调查、访问与查阅资料、取样化验、互联网查询、统计分析、模拟体验等多种形式,研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地理现象与问题。比如我在讲“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把班里的同学分小组调查学校附近的天沙河的水污染情况,其核心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从而形成一种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习得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激发出潜在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五、 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
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从某种意义讲,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大小。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地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还可以采用特殊地理语言,如地理谜语、谚语、成语、别称、诗歌、歌曲等。另外,教师要注意自己对学生的语言,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以关爱、欣赏的态度及语气给予学生肯定或引导。再且,教师有时候也可适当引用学生的语言习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新加坡计划小组设定的中学地理教育目标为:
①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和技能。
②培养对环境欣赏和负责的态度。
③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理解容忍的态度。
④通过教学活动,发展思考和观察能力。
除上述目标外,在第三、四册的地理课程中,除强调地理知识的获得,另外增设了五项教育目标:
①理解学生自己居住地区的基本地理特征。
②从地理空间上的系统观念,理解乡土区域是更大区域的一部分。
③从地理本质来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④应用原则和概念于乡土区域和更大区域的主题上,做有系统的研究。
⑤通过日常生活的各层面,理解地理和日常生活的关联。
其中的所谓更大区域,是一个世界体系的观点,借以强调新加坡的位置。区域地理没有单独安排主题或单 元,而是安排在各册的单元内容中,并注意由浅入深的设计。
教材大纲以主题式的课程结构来规划,如表6和表7。
表6:新加坡中学地理一、二年级两册的主题与单元 主题 单 元 第 地图判读 1.地球行星。2.座标与方格网。3.纬线与经线。
4.距离。5.方向。6.比例尺和图例。7.等高线。
自然景观 8、我们居住的陆地。9、地形与地球运动地壳变动。
10、地表的变化。 一 天气的要素 11、天气:温度。12、天气:雨量。13、天气:风。
天然植物 14、天然植物
人文景观 15、人文景观
新加坡的都市景观 16、中心商业区。17、中心商业区的都市更新。
18、作为国际港、航空中心和世界性城市。
19、工业景观。20、住宅景观。21、新市镇 册 新加坡的城乡边缘 22、农业。23、渔业和水产养殖。
24、水库和休闲设施 第 环境 1.环境和它的要素。2.人类和它们的活动。
3.人和环境。
交互作用 4、交互作用。5、移动和流动的交互作用。
6、移动、流动和网络。 二 成长与改变 7、成长与改变。8、聚落的成长与改变。
9、成长的结果。
阶层 10、阶层:一个良好的组织方式。
11、商业的阶层。12、聚落的阶层。
决策 13、景观和决策。14、农业和工业上的决策。
15、计划和决策。 册 统一性和杂异性 16、统一性和杂异性。17、杂异性的意义。
18、杂异性中的统一性。
表7、新加坡中学三、四年级两册地理教材的主题与单元 主题 第三册单元 第四册单元 自 1、地理学中的生态系统 1、地形(四)海水作用 然 2、地形(一)地壳运动 2、气候及生物(二)温带 地 3、地形(二)风化 理 4、地形(三)河流作用 的 5、气候:天气的研究 要素 6、气候及生物(一)热带地区 乡 7、农业(一)热带地区的农业发展 3、农业(三)热带栽培、集 土 约式农业、渔业 区 8、农业(二)农业类型 4、制造业(四)煤和石油的 域 的 提炼钢铁及炼油工业 及 产 9、制造业(一)工业的区位 5、制造业(五)日本工业的 更 业 分布和发展 大 10、制造业(二)原料的提炼 6、制造业(六)森林及木材工业 区 11、制造业(三)工业类型 域 12、服务业:观光 聚落及 13、聚落(一)人口 7、聚落(三)聚落的成长与阶段 人口 14、聚落(二)乡村 8、聚落(四)都市结构
的都市聚落 9、聚落(五)人口分布 地图 15、地图判读(一) 10、地图判读(二)土地利用与 判读 基本技术 照片的判读
注:以上是中学特别课程和快捷课程三、四年级所学的地理教材单元。而中学普通课程三年级只学第三册 2、3、4、5、7、8、9、13、15等单元,四年级只学第三册的其余单元及第四册的3、10两单元 ,五年级才学第四册的其余单元。
(二)各国中学地理课程纲要的特点
1、地理课程纲要的灵活性较大,多纲多本现象普遍
一个国家,特别是幅员辽阔的国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比较大,因而教育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也 有差异。如果用一个标准去统一要求,有时不一定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不 同的地理课程纲要很有必要。国外多纲多本现象很普遍,如前面提到的英国历史上就曾长期地没有统一的标准 和学大纲;德国不同州有不同的地理教学大纲,就是同一个州,也不止一个大纲。另外象美国、加拿大 、法国等也都不只一个大纲,世界各国的地理课程及纲要或标准,多样化仍是主流。
2、大多数国家课程纲要的指导思想都是从培养合格的公民出发,注意能力培养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的主要目标中,三项就有两项是关于能力方面的。由此可见,英国地理教育极为重 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国家地理课程》对于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不同年龄和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不 同的要求,以适应广大学生的实际。同时具有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特点,将能力培养自 始至终贯穿在中小学地理教育的全过程中。例如,一开始学习地理时的要求是学生能够说出一些地理事物和地 理名词、术语。然后,要求学生能描述一些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 释和说明某一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与可能产生的后果,分析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对 于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决策的能力,以及进行概括特征、综合归纳、评估 相关的政策与决策的能力等。
德国的地理课程采用专题式的方式,打破系统和完整性的束缚,抓住地理学科的关键问题,特别是现代地 理学的实际问题(如社会地理学专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进行教学。在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和分析解 决实际问题方面,占有很大优势。
俄罗斯普通教育部分地理教学纲要也很重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如地图学中利用平面图和地图确定方向 、距离、地物和绝对高度,利用地图在地面定方向等等,对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 力等的提高十分有利。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地理、资源和环境地理及俄罗斯地理中都穿插有能力的要求。
日本现行的中学课程“地理分野”中规定的教育目标注重培养以直接接触地理事象来进行正确考察所必要 的能力,及根据适当的资料对地理事项给予恰当评价的能力。另外,在低年级对地图能力也有较高要求。
印度的中学地理教育中明确把天气观测和地图实习列入大纲,对能力的要求具体并且较严格。如记录天气 数据,以统计图的形式描出统计数据的曲线图、环形图和条形图等,地图野外实习和实物模型制造。
从新加坡的中学地理课程纲要来看,对野外实际考察、地图判读、决策等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地理能 力的章节也较多。要求详细具体,如作业簿中对野外考察作了四个部分的要求:
①问题:讨论圣陶沙(Sentosa)成为观光胜地的原因,并将这些原因列为待验证的假设。
②实察前:以收集该地有关的资料为活动的重点。
③实察中:透过实际的实察所得到的资料,由此检验假说。
教师手册中对这次活动的具体建议为:
①实察前:帮助学生建立假说,并提示收集资料的方法。
②实察中:建议将班级学生分组,以展开访谈工作;在过程中则不要忘记检验假设这一实察的目的。
③实察后:就所收集的资料,引导学生检验假说。
从课程纲要中,发现其主题或单元的名称有关地图判读的就有9个,如关于土地利用与照片的判读、地图 判读基本技术等。
3、普遍重视乡土地理和环境地理教育
英国大纲虽然没有集中安排乡土地理,但是有关乡土地理的知识还是较多。特别是在各个教学目标和一些 重要专题中,都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这有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特征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环境地理,英国大纲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将环境地理列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从教学 内容方面看,英国大纲的环境地理既涉及认识和了解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又涉及到全球性的森林剧减、酸雨 、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等重大环境问题。通过让学生设计改进当地环境方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德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中,乡土地理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如巴伐利亚州普通中学地理大纲中,5年级讲授 的就是巴伐利亚地理,然后再由近及远讲述德国、欧洲和世界。有关环境地理,人们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挑选内 容,如垃圾处理站的地址,过多施肥而引起对土地的危害问题等。同时也吸收全球性的问题,如热带雨林的破 坏,废气所引起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等。
俄国的中学地理课程纲要对于环境地理也开辟了单独的一部分——资源和环境地理(利用自然及生态学) 。另外,在俄罗斯地理中,也不乏环境地理内容。
新加坡中学地理一、二册纲要中,有关新加坡地理和环境地理的单元占有较大比重,如新加坡的都市景观 、新加坡的城乡边缘和环境等主题。
4、从各国实际出发,内容选择紧密联系国情和为己所用,并且注重本国与世界的比较
日本国土面积较小,人口多,相对地资源对外依赖性较大,因此提出“基于广阔的视野,培养对我国国土 的知识”,“从理解各区域的相互关联中,思考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从中学课程纲要的三个组成部分 也可以体现这些目标来。以“周围、日本、世界”三个区域为范围,并特别重视自己国家的学习。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和多民族国家,强调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理解和容忍的态度;培养对环境 欣赏和负责的态度。在课程纲要的主题和单元之中,有关新加坡城市地理方面的内容占较大比重。另外,还有 一些特殊的内容,如新加坡的水库和休闲设施、都市结构等,与新加坡这样一个城市国家是相一致的,就是区 域内容的选择,也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所谓更大区域。
印度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中学地理中十分注意自然地理和农业地理的学习。
1.设计理念先进――分类分阶,因材施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同时强调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这种需要,有的是探索自然奥秘的需要,即“文化的地理”;有的是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即“生活的地理”;有的则是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的需要,即“科学的地理”,每一种学习需要都是合理且需要教师、教材给予支持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充分把握学生的多元需求,深刻领会这种教育新理念,并把它贯彻到教科书的编制中,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基础、不同目标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这种分类型分阶段、因材施策的理念不仅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教学理念的传承,完全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也是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最大亮点。
2.设计方式科学――强化动手,提升能力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注重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学生多样化的能力,如终身学习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等。每节课正文前都用“探索”的方式提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并解决问题。每节课后教材又用“案例研究”的形式丰富学生知识,对正文内容进行扩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非常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教科书这一特点,先安排学生预习或课堂自学,再对点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则起到答疑解惑、订正、补充和拓展的作用。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获取信息能力、阅读图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实现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设计结构合理――主辅对照,互有补充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正文结构严谨,个性突出,其中包括文字系统、图像、图表、图文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每章开头有一个课题,正文中除基本的文字和图表外,还安排了众多特色栏目,有“探索”、“学习指南”、“阅读材料”、“名词链接”、“讨论”、“活动”、“比较”、“案例研究”与“复习题”等。“探索”重在利用新鲜的内容冲击学生头脑,利用第一印象帮助学生接触、熟悉新情境,尽快导入新课;“名词链接”、“阅读”、“案例研究”侧重从科学层面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了解背景知识以更好理解所学习内容;“学习指南”中既列出了学习要点,又包含学法指导。这种主辅对照的教材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辅助内容对知识点进行二次加工吸收,使“教”的内容转化成学生“学”的内容,满足学生学习成长需求。
4.设计版式新颖――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有大量的图表、插图,类型多样、丰富多彩。从图像类型看,地图、地理示意?D、地理景观图、地理分布图、地理统计图、遥感影像、漫画等应有尽有。从原创角度讲,很多示意图设计得精致美观、极富创意和新意。大量插图的引入不仅“亮化”了教科书的形式,而且还活化了教科书内容,大大增强其使用功能。相比其它版本教科书,中图版教科书明显增加了插图数量、改变了插图形式、丰富了插图内容、密切了插图与文字的关系等,使其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更为突出,图文并茂、富有生机,学生理解起来非常直观。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与其它版本高中地理教学教科书互有长处、各有千秋,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也都是在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科书编写的探索。与其它版本相比,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更注重能力培养,更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对知识的处理还可以改进,如知识点较多、结论较多,但知识网络编制不够,在知识点的互相链接上有待提高,学科知识系统性有待完善;同时,材料、案例的更新速度还可以加快,新鲜时尚的话题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及时纳入教科书中。
二、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教学建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学理念下,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更符合这种趋势、理念,有着更多学生参与、实践、分析、讨论等主动学习的方式,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要最大化发挥本套教科书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小组研讨,重视团队协作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设计的“探索”、“活动”、“阅读”、“案例研究”等版块是用于教师讲解正文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团队或小组的方式进行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载体,要充分重视它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课堂上师生的地位,重视学生的收获及疑问,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小组合作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练习中的独立思考以及在遇见困难时学会及时主动寻求帮助。还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位学生意识到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在同伴遇见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在自己遇见困难时不退缩、不逃避,主动解决问题。但同时,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5~6人为佳,人数过多不利于实践性课题的操作和培养每位学生的动手能力。
2.发挥教师作用,及时点拨指导
虽然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内容丰富、知识全面,但也有不足之处。因此,教师不应局限于教科书,应有意识进行拓展,如依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借助辅导资料和习题或者音像资料等给学生“加餐”,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扩展知识面。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但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放任自由,应注意检查进度。有些课题在学生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根本差错或者其它问题,有些课题本身需要较长时间,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进度,以便监督学生认真实施课题和发现问题后及时得到指导。遇到难题后师生可以一起研究,一步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努力,帮助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摘要
以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三维目标,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地理以新的任务和使命,使新课程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具有有魂、有理、有用、有趣和有序的新特点。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地理实验教科书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高中地理课程逐步从恢复走向了正常的发展道路。地理教材也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地理课程和教材的重建,确立了在地理教材中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讲授人与地理环境的内容;第二次是90年代中后期,编写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教材的主旨不变,只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强调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进入新世纪,我们又在进行新一轮的高中地理课程和教材改革。作为对公民素质培养又重要意义的基础课程,地理课程讲述人地关系的主旨没有变,素质教育的方向性没有变,但是我们的脚步不能仅停留于此,我们要赋予地理课程以新的意义,而其起点,就是赋予新课程地理实验教科书以新的特点。
二、新课程高中地理实验教课书的特点分析
新课程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的特点可以从教育改革的理念与目标作为出发点,教育改革的理念与目标决定了新课程下地理教材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科学、人文有机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终身教育、创新教育。新而课程的基本理念则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和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 的结合。
而地理新课程目标与以往也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重视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不强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淡化了组织结构,突出了实用效应;另一方面,强调了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参与到地理探究中去,在探究中学习、求知、寻找快乐;再一方面,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扩大了思想教育的内涵,让学生从小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强化全球意识、整体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编写要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地理课程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的特点。
下面以湘教版地理必修1为例说明地理新教材的特点。
1、强调地理思想 ,使教材有“魂”。地理思想是人们的在长期的地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意识 ,是教材的主线。地理学的这些基本思想,蕴涵在教材的不同领域。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装上了“地理的头脑” ,尊重自然规律 ,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的选取教材内容;强调综合分析 ,使教材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如这本教材在开篇便引用了一首诗“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报答你的恩情?”这诗句表达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和我们对地球应有的态度。在学习地理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转贴于
2、注重问题探究 ,使教材有“理”。在讲述地球自转时,教材中就安排了一个小活动“动手演示昼夜更替”,用一个台灯模拟太阳,照射旋转的地球仪,由这个活动,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地球的自转运动,也可以很好的理解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和原理,使得学生学的轻松又学的透彻。并且问题难度设置的较为合理而且有意义,符合学生的心理,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问题探究的收获不仅仅局限在这一次活动中,而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受益终身。
3、联系身边实际 ,使教材有“用”。新教材注重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 ,尤其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 ,以小见大 ,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无处不在 ,地理无时不有”。在地球自转这一章节,提供了阅读材料“地转偏向力”、“地方时”以及活动“观察日影”、“计算区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解释它们的原理,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的必需性和有用性,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与兴趣。另外,通过不断的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也使学生不断的培养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运用多种表述 ,使教材有“趣”。新教材在语言上 ,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 ,追求平实、生动的风格 ,在表达方式上追求多样化 ,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 ,力求增加趣味性。如在开篇引用的诗句,通俗易懂而又饱含蕴意;在教材中,大量的插入彩色图片,教材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也能更清楚的讲述地理问题;书中的表格使要表述的问题更加的简洁明了。又如在讲述“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中,以两位同学对话的形式来提出问题。丰富的表达方式,使得教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5、合理的知识逻辑,使教材有“序”。教材的章节设置是“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总体的设置是由整体到局部,由抽象到具体,由浅到深,先使学生构建一个学科框架体系,了解地球的整体环境,而后逐步深入,逐步细化,符合了学生的发展步骤,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消化所学知识。
三、结束语
教科书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媒介与参考,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对教材有所侧重,有所补充,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新课程的教科书依然是教师进行改进和自我提高的参照和依据,新课程下的地理教材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也为教师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韦志榕.继承 发展 创新.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0)
【关键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3-0028-02
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及地球科学学院概况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以下简称ANU)于1946年由澳大利亚政府创建。该校拥有教职员工3600多人,学生13500多人,学生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较少。ANU是一所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均卓有成效的世界一流大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ANU始终以研究为主,同时又不忽视大学的教学工作。教学及研究水平获得了国际认可,享有很好的声誉,曾两度被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品质保证委员会评议为第一等级大学。全校有大小图书馆10个,藏书量超过100万册,为本校师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ANU地球科学学院是前地球科学系和海洋科学学院与2008年1月合并形成,该院主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同时培养少量的本科生。ANU地球科学被评为澳大利亚国内大学同类学科中最优秀的学科,在世界同类学科中排名前十。地学院在物理、化学、材料性能和地球环境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该院地球科学研究主要涉及四个研究领域:地球化学、地球环境、地球材料与工艺和地球物理学。该院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中贯彻学校“发现”的文化,并且渗透到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从而使该院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有新的突破。
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教育发展特点
致力于建立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中一流顶尖大学,ANU地球科学教育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以下独特的特点:
1.广泛的地学研究视角
ANU地球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地球的形成、演化、目前的性质和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强调在全球范围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和教学,同时就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提供一个独特的南半球的观点。另外,地球科学学院还负责从全球的角度来研究澳大利亚大陆及其周边海洋的历史、地理和独特的环境条件。
2.独特而优越的研究条件
学校为研究提供了大量设施,包括核磁共振观察仪、高清晰度显微镜、多功能望远镜。同时,它还在堪培拉的Mt Stromlo和新南威士州的Siding Spring设置了观察中心。学校拥有大量的现代化设施,其中包括设备优良的演讲厅和实验室,全澳洲大学中最先进、容量最大的超级计算机设备。作为主要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领域,ANU的天文台分布范围从喜马拉雅山到南极洲,涵盖了地壳最古老和最干旱的部分,包括三个主要的海洋,从热带到极地的气候体验。
3.系统性和交叉性的研究课题
ANU地球科学还研究商业和社会的发展对地球的影响,如自然资源的形成、景观和环境的变化和演变。该领域是国家研究中心的优先项目,主要研究我们居住的地球如何形成、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居住在澳大利亚的人类的过去和现在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关注未来全球变化的可能性。随着人口和经济持续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社会对地球科学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增加,要求其提供知识丰富、信息灵通的毕业生。
4.各系统平衡性的研究
为了使研究更加全面、系统,2008年1月地球科学系和海洋科学学院合并形成了现在的地球科学学院。过去几年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固体地球”,目前注重“固体地球”和“海洋与环境”之间研究的平衡。研究也关注地表的变化过程,景观和气候变化。自从原地球系的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以及原海洋科学学院的古海洋学的引进,通过对现有工作人员、化学海洋学、海洋碳循环等研究课题的不断整合,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更加具有系统性和平衡性。
5.影响较大的地球科学研究
ANU的地球科学计划在世界综合性大学同类计划中是一致公认的前十名大学之一,它出版刊物的影响在澳大利亚全国大学出版刊物中名列前茅。该院物理、化学和地球材料特性研究以及环境条件和气候变化研究在澳大利亚首屈一指。由于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该国环境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土地过度利用,国家对自然资源严重依赖,以及澳大利亚作为该地区最发达国家,ANU必须通过在地球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领先项目为国家做出贡献。该院将致力于保持其在该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将资源转移到日益重要的新的地球科学领域并表现出灵活性。
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学院学生培养特点
ANU地学院允许学生同时选修多个学位课程,这形成了ANU与其它学校不同的特色。因为地球科学是一个综合性领域,需要广博的学科知识。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获得技能,并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全球公民而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该院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至少选修一门选修课程。此外还要求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修一些针对性的课程。该院把基础知识延伸到专业的职业化教育中,复合学位的选择和灵活的课程设计使学生的学习能跨越基础和专业的各领域,让学生探索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强调团队合作和跨学科研究是该院在地学研究领域能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的关键。
1.本科生教育培养特点
(1)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本科生除了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外,还要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知识,此外还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修一门针对性的课程。该院要求每位本科生在第一学期至少选修一门以上的选修课程。学院从新生入学就对其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2)进行鼓励教育,树立学生信心。本科学生在其接触地球科学的最初阶段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学院这时会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他们信心,发挥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该院还同国际社会的学者合作,探索并解决澳大利亚和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会议上发言提问。由于一直被鼓励获取更多的知识,该院的学生培养了信心和能力,这样在以后的学术和专业生涯中,他们可以对自身所遇到的一切问题进行解答。
(3)强调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除了基础课程学习之外,教师会指导学生参加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创造野外实习或实验的机会,促进师生之间建立起团队意识和互动关系。目前,ANU地球科学学院经常在夏季暑假期间对学生开展短途野外实习、对研究和职业生涯进行指导、外出郊游远足、进行简单的野外观察和样本采集等丰富的活动。
(4)加强教师指导,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本科生在开学之初就有固定的教员带领,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由于获得了学校和国家更多的资助,该院还计划和其它院系合作,引进更多的其它学科的优秀教师和研究人员,一方面减轻了每位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来自于与地球科学相关的更多专业或研究方向的老师那里获得新信息、拓宽知识范围、启发新思路。
2.研究生教育培养特点
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地球科学研究院,ANU地球科学学院实施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教育发展战略:创建以学生培养为中心的地球科学专业、引进更多优秀的教职人员尤其是那些能够有效实践该院发展目标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拓宽和深化研究团队的研究领域,逐步建立有着良好科研氛围的机制。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培养教育模式。充分围绕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个性化的教学是该院教学活动的一个特色。该院发展战略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一个最大程度上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球科学院系。
(2)贯彻“发现”理念,促进学生探索创新。该院秉承学校“发现”的文化和“重要的是发现事物的本质”的校训,在教学和科研中要求学生不断去发现新事物,探索事物的本质,并且渗透到一切教育和科研活动中,使“发现”的理念深入人心,培养学生对于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的广泛的新的理解。
(3)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该院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全面的学科知识,因为地球科学研究是一个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它要求研究者具备广博精深的系统知识。为此,该院和其它学院合作,广泛引进不同学科和专业人才,不断探索扩大研究领域,师生可以在其专业和职业范围里研究学习,也可以跨越专业和职业的范围去工作,因此能使该院在研究和教学领域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
(4)注重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该院强调本院教授、研究人员和专职学生事务管理者要从研究生资金资助、就业指导到未来学术生涯规划等给学生以全程指导,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将学习、工作和职业规划很好地结合起来。
四、对我国地球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1.积极吸收优秀人才,加强对外交流。
澳大利亚由于本国人口较少,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外来人口,因此留学生比例较大。ANU地球科学学院每年也招收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在本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如何培养上,该院采取了灵活的培养模式。在入学时间、学制、入学申请和课程的学习上都有不同的灵活方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广,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也逐步加深。外国专家、学者、海外学生来我国交流、学习也逐渐增多。因此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诸如培养模式、学制、入学方式等方面可以借鉴ANU地学院的经验。
2.以“发现”为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方式。
ANU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向学生贯彻“发现”的理念,使这一理念深入人心,鼓励学生不断去探索新事物,发现新问题,这是该院在研究流域能不断创新的关键。该院充分考虑到每位研究生的不同特点,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这样能充分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特点,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建立系统综合的学科知识体系。
ANU地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和其它领域的专家、学科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领域,用新的视角去研究课题。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选修课程,鼓励不同领域的专家到该院交流、任教,这是其在地学研究领域一直能居于领跑者地位的关键。对我国高等地质教育来说,“各领域如地质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等传统学科领域因囿于专业面过窄等原因无法适应当代地球科学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借鉴ANU地学院的经验,加强不同学科、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开阔视野,扩大研究领域,提高我国地学教育和科研水平。
4.积极鼓励参与各种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ANU地球科学学院要求每位研究生除了专业课学习之外,主要跟从导师从事研究工作和野外实践活动。同时,该院积极为研究生创造各种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研讨会议,鼓励学生在会议上发言、提问。校内外各种团体之间也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这种活跃的学术培养模式可以为我们所借鉴。我国有关地球科学教育的高校和专业研究机构间应建立更为紧密的学术和教学合作关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能不断接触到该学科领域的不同观点,掌握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新的理论及研究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我国地学研究发展。
五、结 语
ANU地球科学学院专业的发展规划是基于澳大利亚本国或者说发达国家地球科学研究近年来的发展和变化趋势而制定的。该院一直把实现在地球科学领域世界级顶尖一流学科作为其发展的方向,随着近年来不断发展,该院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在世界的影响不断加强,基本上实现了该院的目标。如何对未来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做出科学的定位,就要求我们将中国地球科学的未来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如何从外部的国家产业和基础科学发展的制度层面,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层面,从地球科学自身发展的层面等多角度综合分析、协调一致”,并积极借鉴ANU地学院及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地质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促进我国地质教育协调发展。
根据近三年的SCL―90心理健康普查问卷的数据、特异体质筛查和心理健康滚动调查的结果显示,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和学习压力这三方面,而其中尤以就业压力最为突出。同时根据近三年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发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农村生源,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对就业的需求远高于其他本科院校。并且我校以医护专业为重,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女生,特别是护理学院,整个学院男生比例只占百分之一,但是在机电和汽车学院,女生比例极低,所以我校不仅整体生源上男女生比例失衡,在有些二级院系当中男女生比例失衡更加严重。我校学生处于问题家庭中的学生占百分之十,包括单亲、离异、重组家庭及孤儿等,比例相对本科院校比较高。在这种大环境下,学生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不良,厌学情况严重,不断的感受到挫败感和焦虑感,成就动机低,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充满悲观想法等,这一系列不良体验和情绪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据以上情况,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心理健康课程可以在大一开设必修课,因为新生来到学校来面临的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快速有效的适应和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而简单的入学教育不可能完全覆盖到人际关系、学习心理、人格完善、恋爱心理和生命教育等新生们需要了解和学习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那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则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让新生良好的适应大学生活,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是三年制专科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只有两年,第三年就外出实习,并且高年级学生逐渐面就业压力和社会适应,所以高年级学生的选修课则应该具有差异化,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来设置差异化的心理健康课,向职业化倾斜。比如在医学院开设《医学心理学》,学前教育专业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护理学院开设《护理心理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开设《消费心理学》等,这些课程虽然都是专业课,但有心理学的知识作为基础,同时又融入了职业教育的内容,很好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湖北职业教育融会贯通起来,符合高年级学生的社会适应需求和就业需求。
2.将团体辅导课程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团体辅导活动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交往中观察、学习和体验。学生之间通过游戏活动、分享经验等方式,学会调整改善与他人的交流方式,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在团体活动中寻找归属感,以发展良好的适应学习生活的过程。同时也从职业发展发展的角度,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活动方案,重视高职学生排解就业压力和理性择业的需求,让学生们在群体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和方向感。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建设思路;体系结构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转变,课程网络化成为教育方式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网络化是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意义与目的
“人文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由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课程资源极其丰富,因此,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对于深化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以及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人文地理学有着复杂的学科体系,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旅游地理、社会地理等,各学科互相交叉,构地理综合体。复杂的体系结构,困扰了很多刚入门的学生,需要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将这种体系结构展示出来。
其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广泛,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第一手资源虽然有着亲身体验,印象深刻,但是人的直接行为空间毕竟有限,通过间接行为空间,获取间接资源,同样很重要。
再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不停地运动中,并且运动速度相对于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要迅速很多,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学习与研究人文地理学,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特定的环境下,而要有时间跨度,这样的学习和研究才更有深度。而传统的媒体资源更新较慢,不能响应更新频繁而迅速的人文地理研究对象,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媒体资源来支持人文地理的学习与研究。
最后,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各种地图、动态和静态的图像以及大量的统计数据等。因此,人文地理研究不能单纯地依赖某一种媒体,要多种媒体结合,使用各种媒体资料。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人文地理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逐步转变为课堂讲授与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模式,扩展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平台,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思路
1 运用多元化理论指导。根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应在现代课程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等多元理论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例如,根据现代课程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因此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与教的具体情况下和在学与教的互动中发展演化的过程。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时坚持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并举。其中,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对象、课程特点,合理地选择和加工教学信息,设计和组织教学环节。同时特别注意网络的教学环境和课程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实时互动的优势,追求创设支持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使课程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教学过程个性化、自主化。
2 体现人文地理学科特色。人地相关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始终贯彻在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一条主线。在选取课程资源、构建网络课程体系、进行授课辅导时要始终贯穿人地和谐的思想,并突出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特点。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学科,不仅研究内容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而且人文地理的社会性还突出表现在其历史性上,比如人口的分布、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与分布等,在教学资源建设时既要突出现状,也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地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区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要突出区域性特点。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综合性,而且体现在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密切联系,如政治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不仅仅着眼于人文地理学本身,还要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核心内容紧密结合,并且利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比如将地理信息技术引入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
3 发挥网络平台教学优势。网络平台具有以下教学优势:一是直观性。网络课程资源具有图文并茂、音画俱全的特点,针对人文地理教学中难懂难教的问题,以地图、图片、图表、视频、动画和逻辑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展现,直观、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是互动性。网络平台具备网上论坛、电子邮件、聊天室等工具,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模式,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随时与教师沟通,答疑释惑。三是友好性。网络平台界面美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提示信息详细、准确、恰当,使师生都能够容易操作。四是创新性。在设计上可以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根据自身特点,自行浏览课程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工具就教师提出的主题进行讨论与思考等。
4 展示自身学科建设成果。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是共性与个性的综合,一方面网络课程需要较为稳定和规范的结构,涵盖教学必须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特点及自身学科建设及教学与科研成果,设计个性化的内容,体现课程特色。
例如,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地理学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除人文地理总论以外,各分支学科也需要配套的教材与论著作为课程教学的支撑。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自创立之初,老一辈著名地理学家李旭旦、金其铭等先生陆续出版了多部极具影响力的人文地理教材及著作。在课程网络化建设中,将教材建设成果作为一个特色模块,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研究方向和动态,方便学生查阅、比较和学习。
5 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课程网络化建设不仅是以网页形式呈现课程的内容,而且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是网络教学的支撑环境。它可作为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学生的许多学习活动都是在网络的支持下完成的。因此,课程网络化建设除了内容的展示,还必须增加强大的学习功能,保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钻研精神和科研能力,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的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体系结构
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体系结构设计十分重要,它是网络课程整体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的体现。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整体结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整体页面层次和各层页面中内容的组织。学生是通过访问各层次进行学习的,整体层次及各个层次页面中的具体内容及其结构必然对学生的学习直接产生影响。
人文地理网络课程结构分为四大模块,即课程模块、教学模块、互动模块和特色模块(见下表)。
特色模块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系列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导航、实践拓展训练和中外文献选读四大特色栏目。
1 教学资源导航。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就无法建构起理想的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培养营造理想环境的基础。根据人文地理学课程特点,教学资源导航栏目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英汉对照人文地理词汇和国外人文地理学者两个子栏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外人文地理发展和人文地理大师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经历。目前已有国外著名高校34位人文地理学者的简历及其相关网址,涉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专业领域。第二部分为主体教学资源,包括专题地图、实景图、规划图和统计年鉴等子栏目。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语言,用地图说明问题往往比文字更有效。教学资源包括经济、聚落、文化、人口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景观图片、专题地图等,所有图片均使用高分辨率图像;同时,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规划工作的方法与技能,分类搜集整理了国内外众多具有代表意义的规划图件。另一方面,随着数学方法的引入,人文地理研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教学资源的统计数据库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城市、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权威统计年鉴,便于教师、学生及其他研究人员的查阅。第三部分为考研指导,主要是提供国内绝大多数人文地理学招生院校及网址信息,并提供部分院校历年人文地理考研资料。
2 实践拓展训练。实践教学与训练在人文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已经建立了南京市城市地理、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黄山与宝华山风景旅游区、庐山区域地理等实习基地。同时,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规划制图、论文写作等实践性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依托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了“虚拟实习”的特色栏目,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地理环境模拟实验室,增设了城市景观三维表现、数字小区三维表现、主要商业区三维表现、城市交通流三维表现与模拟等极具特色的实验项目。
3 中外文献选读。人文地理学科历史悠久,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人文地理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众多的教材和专著。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人文地理的理解,设立中外文献选读栏目,精选各种经典文献,包括国内外代表性教材、中外著作和词典以及国内外人文地理相关资源网站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对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形势下,高校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知识的组织者,也应成为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共同促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丽,从学习策略规律思考高校课程网络化建设[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77-79
[2]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3]贾雪梅,杨改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若干趋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55-57
[4]曾海文,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4):137-138
[5]吴传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4(Z2):4-5
关键词 综合能力 研究性学习
地理科学的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决定了地理科学的学科特点,地理学科不仅知识性很强,而且地理知识与社会、人文联系特别的紧密,即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突出体现在学生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正确的认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及其人地关系。同时地理知识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这就要求地理教学结构与形式向灵活性和多样性发展,教学方法向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有利于培养学生智力的方向变化,所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人人参与动手实践是地理教学的需要,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地理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需要一种能使学生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全新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通过对地理学科特点和研究性学习的分析,我们看到地理教学中所需要的正是研究性学习所能够提供的效果。很多地理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的把握和学习。地理学的很多知识就是社会客观现实,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的事物,如果能在实践中进行学习,效果会更佳,研究性学习就是这样的一种学习过程和方法。那么地理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研究性学习有何关系呢?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地理学科综合能力的运用
1.搜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独立自主地去研究课题,几乎没有或很少有现成的资料,学生会根据需要接触各种信启、资料,从中去查询自己所需数据、事实和实例等。各类信息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面对众多的信息,如何筛选整理取决于学生搜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表达能力是地理思维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经常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探讨或征询与研究性课题有关的问题。如何恰到好处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语言表达能力就尤为重要。
3.读图和图文转换能力。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具有直观、简洁的特点,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和重要工具。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用到各种地图,如何将图中的知识和各种信息提取、深入挖掘和灵活运用,完全由学生的读图能力决定。在读懂图的基础上还需要具有将图中的图形符号转变为文字表述的能力,也就是图文转换能力。如对柱状图、地形图、农业分布图、矿产资源分布图等的读取图文转换。
4.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区域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有关区位的问题已引起世人的关注,此类课题也是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经常涉及的问题。如工业区位的选择、农业的区位因素、商品产地与运输和销售市场之间的区域联系等,所有这些都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开展这些课题的研究,学生必需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5.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重在应用,研究性学习就是一改以往“读死书、死读书”的误区,突出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在研究性学习中,需要学生学以致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应用农业区位理论,调查研究当地发展某种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应用城市区位理论,实地考察、分析形成的区位因素等。
6.团结协作的能力。学生实践活动多是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进行,人际交往面大大增加,团结协作的机会也远大于平时。即使是个人活动也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合作,从这一点来看,研究成果应说是大家团结协作的结晶。
7.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分析把地理事物分解成各部分和各组成要素,然后再运用比较、归纳、综合等能力,把各部分和各要素连接成一个整体,从中考察各部分、各要素间的联系进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使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地理学科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1. 发挥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功能,有利于培养综合感知能力
学习是从感性知识开始的,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感知材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在教学中提供更加丰富、更加真实的感知材料,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如讲述大气的热力作用这一抽象的物理过程时,可从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引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从睛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引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从学生都很熟悉的大棚蔬菜的种植,引伸到大气的温室效应等等,并密切联系初中物理讲过的热对流的条件、热辐射的原理、水的三态变化等知识,从多方面来帮助学生加深认识。为了让学生正确地感知月相的变化,在教学中我注意运用多种媒体,同时将我国古代优美的诗词引入其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2.发挥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功能,有利于培养综合理解能力
在感知的基础上实现对学习材料的理解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中心环节。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借助思维使知识不断“内化”的过程。这就需要通过对感知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以实现知识质的飞跃。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加宽、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
3. 发挥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功能,有利于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促进了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及全球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地球表层开发强度不断加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更加复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矛盾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区域性日渐凸显,地理学科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地理学所固有的与地域事象密切结合的学科特点使地理学科地位不断加强,社会对地理学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地理学的人才结构也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相应的对地理学人才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这不但是地理学科本身的优势,也是时展对地理学本身的必然要求。
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把握区域整体宏观特征的能力
把握区域整体宏观特征的能力是对一个完整区域的总体特征做出明确概括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对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要素有全面的分析、归纳;同时,要有对该区域的尺度层次关系的认知,即所分析的区域在更大区域空间内所具备功能定位的辨识。但是,由于课程设置中“部门”(部门地理)和“整体”(区域地理)授课时数、讲授重点存在偏颇,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建立起区域综合的思维路径。部门地理课时的“缩水”,使学生对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缺乏清晰理解;区域地理的“过繁”,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区域内部结构关系。“树木”和“森林”的关系不能有机融会贯通,学生在面对一个较大尺度的区域特征时,往往不知从哪里入手,提出的观点支离破碎,淡化了区域应有的鲜明特征。
2.解析区域整体结构的能力
解析区域整体结构的能力是对一个区域整体的物质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对某一时空范围内,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结构的空间组合,即反映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在地球表面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进行解析;同时,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和生态要素各组合类型及它们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对位置关系和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集聚程度等进行解析。面对包罗万象、千差万别的区域表象,需要透过这些繁杂表象提炼、归纳出一般区域整体结构解析框架“定律”,一般而言,区域整体结构框架包括三部分:影响区域发展的条件因素、区域主要物质内容(一般重点分析产业结构)、区域空间格局。不论何种类型的区域,都可从这三部分入手解析。但由于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断裂和“就事论事”的局限,部门地理和区域地理中“地理要素”和“区域”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将各地理要素和区域融会贯通,只学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不能很好地将这些“点”串在一起再从“类”上解析,失去了对区域整体结构解析的路径,即对区域的“结构”认知模糊。
3.分析影响区域整体发展过程综合因素的能力
分析影响区域整体发展过程综合因素尤其是主导因素相互关系和作用的能力实际就是全面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结合。在全面分析影响区域发展过程因素的基础上,具备识别各地理要素相互耦合机理以及主导因素对其它各地理要素的影响能力,这是一种因果机理分析过程。由于在地理教学中,过多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缺乏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逐渐淡化了探究知识的“兴奋点”;同时,过多地对地理现象进行描述性识记,缺乏深层次的因果机理分析,使学生不能有效把握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阻碍学生判断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或者是,学生只能找出某一种主导因素,忽略了其它对区域整体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因素,致使片面地理解区域发展因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4.认知和辨析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能力
认知和辨析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能力是对大尺度的地域单元空间格局划分和地带特征认知的能力,包括对自然综合体和人文社会综合体的认知。对自然综合体的认知和辨析,是进行自然区划的基础,也是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重要途径,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人文社会综合体而言,地理事物现象、本质、类型结构、状态和过程等空间地域的比较,可以掌握区域特征,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有引导作用。对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认知需要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高度融合和对地带主导因素的把握,尤其需要扎实的地理基本知识素养和综合自然地理基础以及野外考察能力。由于自然地理基础课时减少,综合自然地理间或不开,野外考察因为扩招学生多而时间无法保障,学生的空间感及对空间分异规律的认知能力不断下降。
三、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1.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基础教学
课程结构的调整在于向学生提供一套比较完整的符合专业需求的知识体系结构,较快地使学生拥有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而课程结构中重点是基础教学课程的调整与完善。部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结构、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影响的地理学分支学科,是地理学基本层次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统称。只有完整和深入细致的部门地理学课程体系,才能使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课程体系设置应符合地理学综合性的特点和各专业的专业特性及发展需求,首先,保证部门地理学课程的门类和课时量;其次,增加地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和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运用的课程,如反映了对空间经济、区域经济和经济地理交叉整合发展趋势的新经济地理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3S”技术等课程,这些都可以作为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地理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第三,高校应根据自身基础和条件,形成自身的学科体系,加强基础教学能力建设,不丢失传统部门地理学的优势,又要反映现代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本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2.衔接知识模块,构建网络结构
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与地理科学内部体系层次息息相关,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是通过地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体现出来的。从地理科学内部体系上,主要体现在部门地理学之间以及部门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相互融会,地理学的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割断了知识点的联系也就忽略了地理学的特性。因此,高校地理教学中,要始终贯穿系统论的思想,把每一个知识点和相关要素、整体联系起来,从各自作用的相互关系入手,理解每个知识点在学科体系中应有的位置和功能。具体到课程就是将要素和部门衔接,将部门和区域贯通。每个“知识点”的拆解为学科体系“链条”上的节点。将部门地理学分析方法和区域地理学分析方法交叉应用,贯穿于地理研究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并运用学科基础知识,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结构,进行人地相关性的研究,并逐步构建自身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3.强化区域地理,搭建分析框架
强化区域地理教学、构建区域分析的一般框架,这是高校地理教学中使学生建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综合体系的必然途径。自然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人文社会地理因素是区域发展的关键,它的各要素也会使区域地理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构建区域分析一般框架,即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主要区域发展物质内容和空间格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辨识主导要素,揭示区域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区域地理学的实用性,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分析。
4.提倡开放教学,拓展学生视野
一、专业定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应从学科特色和学生就业方向两个角度来考虑,定位于地理学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
(一)学科特色第一,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中,地理学一级学科下设地理科学、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二级学科。虽然2012年从资源专业拆分出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但新专业仍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故以地理学为学科特色的高校仍应坚持地理学的基础学科地位。第二,新专业命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事实上是强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结合。实际上,人文地理学正是用地理学的眼光来看待人文科学,属于理学的范畴。而城乡规划在学科划分中曾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授予工学学位,后来在学科调整中提升为一级学科,仍是工学学位,在业界认同其建筑学出身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地理学思维在规划中的应用,所以在城乡规划教学与实践领域中,地理学出身的专业城乡规划人员越来越多,尤其是宏观层面的城乡规划,更加强调地理学的学科背景。另一方面,由于人文地理的理学范畴,使其更偏重于理论研究,在当下的实际应用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较少。同时,旅游学又因为与各类自然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天然的联系而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人文地理学也专门有一个学科分支为旅游地理学。近年来,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强调面向市场的需求,有条件的高校纷纷在地理学的基础上设立旅游学院或在地理学院下设立旅游类专业,其中一大依据即是以地理学为基础的旅游规划与管理。当前的专业目录中并没有旅游规划专业,旅游规划行业的从业人员来源较广,旅游管理、地理学、城乡规划、园林景观等专业都成为旅游规划的相关专业,故从专业性和综合性两方面来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旅游规划行业的切合度还是很高的。第三,在学科发展环境上,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城镇规划与建设领域也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如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三规合一、数字城市等,均对城乡规划的地理学思维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旅游业作为一项无烟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正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和地方均表现出对旅游业的极大热情,旅游规划无论是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层面,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上,都正是用人之际,这其中对旅游地理学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二)学生就业方向从学生就业方向来看,以前的资源专业由于专业定位不明确,涵盖内容太多,学生的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包括在政府部门,如规划局、国土局、发改委、测绘地理信息局等相关单位就业的,另有一部分进入规划设计单位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的。考研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向,即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等。从以上就业方向可以看出,由于专业定位的不明确,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有较少的人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多数从事完全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由此说明,如果能明确专业方向,强化专业教学,将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极大的促进和影响,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方向在应用领域直接表现为城乡规划与旅游规划。
二、课程体系建设
就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最大的三个方面的要求是专业化、实践性与文化内涵。
(一)专业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化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是地理学的专业化。此前的资源专业,虽然归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但又不同于地理科学专业,故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以地理学为基础,兼顾资源学、环境学、管理学、城乡规划等学科,开设的课程很杂,没有方向性,可以说缺乏明确的主干课程。如在某校资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土地资源学、遥感技术、经济地理学、资源科学导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土地评价与管理、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各各领域均有所涉及,但呈现出泛而不深的特点。在当前的专业定位下,地理学的专业化应强调自然地理的基础地位和人文地理的方向地位。首先,不论是城乡规划还是旅游规划,均是以对自然地理条件的深刻认知为工作基础,故自然地理方面的课程必须开足、开实,如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测量与地图学、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地貌水文学、遥感导论等。第二,地理学与专业方向的联系在于人文地理,故人文地理的方向课需要做好,如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计算机辅助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二是城乡规划的专业化。原资源专业中,城乡规划仅作为专业中有限的一部分存在,并非专业的方向,故专业课程的设置很少。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城乡规划成为了专业的方向,虽然从专业性、学制年限、教师配备等方面难以完全照搬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但仍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将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开齐,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市政工程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建筑初步、建筑素描等。
(二)实践性地理学是一门验证性的基础学科,城乡规划则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是该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第一,在综合自然地理方面应延续地理学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有条件在现实中对其进行验证,取得相应的感性认识。第二,在各层次的专业规划上,更应强调其实践性,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主,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在规划思想的表达上,应想办法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手绘技法、色彩运用、CAD等。
(三)文化内涵地理学与文化融会贯通产生了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民俗地理、语言地理等分支学科。同时,城乡规划也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城镇的发展历史、文化变迁、文物保护、人口迁移、地方认同、城市特色等方方面面。正是因为城乡规划超强的综合性要求,仅仅是建筑出身的从业者难以完全胜任城乡规划,也正是由于地理学者对文化大多有一些涉猎,使得地理学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深地理解规划,或者做出更有特色的规划。基于此,为发挥地理学在规划领域的优势,应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强化诸如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文化类课程,这也是城镇、乡村及旅游区特色最直接的彰显之处。
三、与现有教学体系的矛盾及对策
(一)教学课时不足新的学科定位下,要求开设诸多的城乡规划专业课及地理学专业课,这就面临着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与城乡规划专业相比,工科的城乡规划为五年学制,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专业课。与地理科学专业相比,学制相同,但我们要留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开设规划类课程和文化类课程。所以,很自然地,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会遇到课时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有以下两个解决途径:一是尽量减少与地理学、文化类、城乡规划无关的边缘课程,将课时集中于核心课。二是在开设一些专业课时,提出更加明确的教学要求,不一定要按照该门课程自身的课程体系完全讲完,可根据专业定位对该门课程的需求来展开,相应地,该课程的课时也可以缩减。如对于GIS课程来讲,系统地学习该软件需要很多时间,但城乡规划日常使用到的GIS功能主要为缓冲区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日照分析等实用性非常强的部分,其他关联不大的部分则可作了解或直接带过即可,当然具体讲哪些、讲多少需要专业负责人与带课老师深入沟通,要小心把握这个度。三是让公共课为专业课让路。各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大多是大一上公共课,大二、大三上专业课,大四象征性地上课,使得大学四年中真正学专业的时间只剩一半。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已经有高校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将专业课提前至大一,从大一入校即开始开设专业课,公共课则每学期都开设,由学生自己挑选上课时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面临的课时不足的问题较为严峻,对专业课时更有着迫切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是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各高校在师资力量上普遍面临着地理强、规划弱的问题,尤其是在开设规划类专业课的时候,规划专业的师资力量更是显得捉襟见肘。针对该问题,现有可行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如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二是与其他院系合作开设一些课程,如请美术系老师开设手绘课程,请历史系老师开设历史文化类课程,请建筑系老师开设建筑类课程等,既实现了学科交流,也缓解人才不足的矛盾。
(三)实践教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勿庸质疑,当前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将实践教学安排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针对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这也是是简单的方式,但也存在与理论课抢课时的问题;二是在学期中专门安排一段时间用于实践教学,这需要对整个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且因为时间较短,只能组织参观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三是大幅度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出半个学期以上的时间用于集中式的实践教学,这是对实践教学最直接的落实,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以上三种实践教学的安排方式均对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产生影响,需要学校的专业负责人仔细斟酌。
(四)教学资源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下,学校基本都能保证教学资源的投入,但现在涉及到专业教育、涉及到实践教学,对教学资源有了新的要求。首先,对机房的要求。规划专业的各类制图式的实践课程占到了实践课程的一半以上,对机房的使用率很高,需要专门的机房,保证上机时间;第二,对专业教室的要求。涉及到规划方案的教学与讨论、规划图纸的绘制,不仅需要有室内教学空间,而且对教室有专门的要求;第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如果能选择规模适中、有特色、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有全面资料的镇、村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将其作为规划对象,开展实践教学,将对实际的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促进;第四,考虑与地方的规划设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将其建为实习基地,既为设计单位降低生产成本,也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增加日后工作的筹码。以上四项教学资源是当前地理学背景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普遍欠缺的,其中前两项需要由院系争取,学校提供,后两项则需要专业老师的努力。
(五)产学研互动产学研互动是对该专业建设的进一步考虑。产学互动方面,高校在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领域为地方的服务,既加强了高校与地方的联系,又能够为高校的教学提供一些素材,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规划项目中来,对高校和学生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研互动方面,城乡规划在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规划领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城乡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普通高校必须跟上这一潮流。同时,作为四年制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如想在这个行业里取得较高的成就,考城乡规划的研究生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来讲,越早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对其考研就越有帮助。产研互动方面,任何一个规划设计单位想要迅速发展,都必须重视科研,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带科研。在高校里,如果这二者产生了良性的循环,对教学的带动作用将不可估量。该环节对普通高校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不是简单的矛盾问题,是整体水平较低的问题,必须三个角度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