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范文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篇1

Key words: rural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tendering mode;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036-03

0 引言

现有法规和政策文件,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没有提出明确的技术标准,甚至连污水排放标准也没有具体的说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缺少系统的质检、验收、运维等制度,缺乏技术队伍和专业管理机构,一般由村民自行维护管理,导致已建成的部分设施运行维护和管理水平较低,一些设施甚至处于“零管理”状态。合理的招标策划,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从设计、建设到运营的一系列问题。

1 工程招标中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统一的招标标准,监理招标环节缺失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刚刚起步,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招标尚处在摸索阶段。而现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没有提出明确的技术和污水排放标准。这直接导致招标单位在相关方面无据可依。有的地方干脆直接参照城镇污水厂建设模式招标。在招标策划环节,更鲜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监理招标。这种无序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招标实践的发展。

1.2 重建设工程招标,轻视运营管理招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前期建设是基础,后期管理更是关键,正所谓“三分在建、七分在管”。但是,全国大部分农村对新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如何进行后续的管理、运行和维护普遍存在困惑。这是传统的重建轻管思路的直接后果。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招标策划时,根本没有将运营管理招标作为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用”和“长效”的重要环节予以考虑,更谈不上安排专项资金向第三方购买服务了。这必然导致后续运营管理出现真空,使前面的工作前功尽弃,许多地方设施经过两三年后就瘫痪了。

1.3 重建设工程招标,忽略规划设计招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规划设计则居于这项系统工程的顶层位置。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舍本求末,在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时,没有综合考虑各地区的自然条件、村庄分布及资源环境的现状,更没有以县域范围来统筹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体规划。如果能因地制宜地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然后再根据规划进行招标,就能很好地解决城乡规划脱节的问题,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成为真正实用的受人欢迎的工程。

1.4 多零散招标,少集中采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标的额小、施工场所分散、技术和标准不统一以及财政支持体系不一致,全国各地普遍以土建施工模式为主,个别地方甚至以村为单位组织施工。因此在选择招标模式时,较多采取“以大化小”方式,分散组织招标,没有将其上升到政府采购层面,因而较少实施集中采购。

1.5 多头管理,职责不明 目前全国各地涉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招标的部门包括农办、环保、水务、城管、建设等,多头管理,职责不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这样的民生工程,全国竟然没有统一归口管理部门。这直接导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设备、运营等招标环节缺乏系统的管理程序。

2 工程招标模式案例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2.1 宁波市的世界银行贷款模式

2.1.1 工程概况 2010年7月,浙江省宁波市与世界银行签订协议,由世行贷款2000万美元、市、县(市)区财政各配套2000万美元共计6000万美元,实施新农村发展项目子项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计划到2015年底前完成150个村左右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2.1.2 模式特点 ①设置独立法人,统一组织管理。该项目针对多头管理、资金分散、职责交叉、相互推诿的实际情况,专门设立了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办公室,对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采购、统一管理。这个办公室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项目涉及的县(市)设立子项目办,重点抓好计划落实、设计组织、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等工作。

②重视规划设计,保证工程质量。世行对每一个项目均出台可行性调研报告和成本测算清单,并落实运行维护方案。设计单位在地形测绘阶段同步实施前期调查,初步确定管网走向、处理工艺和处理终端位置;设计方案通过评审后,就着手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落实材料堆放场地;施工单位一旦确定立即进场施工,施工准备前置的做法保证了设计方案的真正落地。设计要求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符合农村实际,并要进行严格的设计审查。

③注重长效管理,确保项目实现最佳效能。世行贷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竣工验收后,工程承包商还需要维护运行18个月,并负责做好对相关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所发生的费用计入工程承包总价。之后,根据项目进展和分布情况,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由县(市)子项目办采用公开招标形式,择优选择专业环保公司,统一负责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项目实现最佳效能。

2.2 德清县的第三方模式

2.2.1 工程概况 浙江省德清县对全县151个行政村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供应商统一提供设备并承担全县污水设施的运营工作这种统一打包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的做法为浙江首创。

2.2.2 模式特点 ①五位一体,长效运行。德清县建立“县―乡镇―行政村―农户―第三方”五位一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模式,加强对已建设施的正常运行与长效管理,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规范化、专业化。五位一体长效管理模式,“将老百姓和第三方纳入责任主体中,既“包干到户”,又有专业团队解决技术难题,在全省范围内,也是一种创新和尝试。”①

②统一标准,高效推进。德清县对终端处理设施统一采用一体化处理设备。传统做法是终端设施采用土建工程由各地分散建设,由于各自施工导致质量参差不齐,隐蔽工程多,单点投资小,站点数量又多,难以有效监管,影响质量又延误工期。德清统一采用一体化终端设备,由工厂标准化生产确保质量,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投资方面与纯土建方式基本持平。

③第三方治理,率先示范。终端设施运行维护由德清县统一委托第三方采用物联网平台进行统一管理。站点建好后,传统的做法是把站点的维护交由当地村民兼职管理,由于无法有效对其考核,加之责任心与专业度的原因,致使管理不善。统一委托第三方进行物业化管理后,县各级管理部门通过物联网信息化监管平台可有效对其进行考核与监督,降低管理成本,打造农村污水的移动物联管理新模式。

3 工程招标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3.1 健全法制法规,严格规范采购行为 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招标标准体系。地方政府应在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的统一指导下,借鉴美国、日本等法规体系比较健全的国家的经验,积极探索制定全国性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招标管理办法。建议将公开招标作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首选采购方式。同时,要严格招标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做到公开透明。要建立分工协作、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重大金额采购项目应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参加,进行现场监督。参与采购的工作人员要增强依法采购的观念,严格遵守政府采购各项规定。应将监理招标和运营管理招标统一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招标环节,从制度环节和经费保障环节确保招标工作的完整性。应该通过立法程序,尽早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排放和技术标准,为招标工作提供可信的政策依据。应通过法律法规健全规范招标过程,明确监管、责任、实施和考核主体,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长效管理机制。

3.2 引入国际工程招标思路,提高招标工作质量 国际上有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管理的先进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比如,宁波市世界银行贷款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从项目的选定―准备―评估―谈判―报批,从项目的执行到监督,到项目的后评价,工作过程十分周密。更让我们看到了国际工程招标模式的生命力。

受宁波模式的启发,2014年8月,浙江省发改委外资处确认世界银行贷款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谈判成功。该项目总投资24.6亿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亿元),主要用于浙江安吉县、富阳市、天台县、龙泉市等四个县(市)578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受益农户达22.02万户。②

3.3 推行统一招标模式,提高招标效率 宁波市世界银行贷款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专门给成立了独立法人统一招标组织管理,这种统一招标模式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而言是一次指导思想的革新。虽然无法像宁波模式一样,每个地方政府都另行建立相应的独立法人来统一组织招标管理工作。但至少可以充分发挥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作用。要通过使用共同财政资金,建立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实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集中采购,充分发挥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可以预见,集中采购,统一招标将成为未来几年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主流做法。

3.4 发挥“第三方”优势,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由政府自己负责管理数量庞大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话,成本太大,收效也比较小。较好的方式是通过招标将其委托给第三方专业化公司,浙江省德清县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国外经验看,日本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在日本,一类第三方服务公司负责日常维护清理,一类第三方服务公司负责定期检查,相互补充。③这样对于日常维护工作的评估更为客观。各级地方政府应组织专业培训,并委托社会组织对第三方专业人员和服务公司的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定级。就国家政策导向来看,从十开始,环境治理领域的第三方服务已经提高到国家意识层面。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2015年4月,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计划》(俗称水十条),万亿级治污市场启动。浙江省的德清县以及西部地区的四川省特别是成都市和南充市,近两年推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第三方委托管理打包招标,取得很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4 结束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招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新的现实课题。我们必须本着遵循其自身特点和规律,针对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研究剖析国内先进做法,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浙江省宁波市、德清县的做法,为我们构建一种全国性的共性做法提供了宝贵经验。

我们要依靠健全法制法规,借鉴国际工程招标经验,推行政府统一采购,发挥第三方服务优势等创新举措来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招标工作,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既“常用”又“长效”,真正服务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注释:

①张骥鸿,陈炜:《村民俞掌荣的“清水”生活》,载于《杭州日报》,2014年09月29日。

篇2

关键词: 河网型农村农村污水人工湿地分散处理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rough a practical project example with rural sew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difficulties and rural sewage treatment principle,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scattered sewage collecting way and the artificial wetland technology, combining examples to wetland design parameters and operating costs selected,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shows that constructed wetland in rural sewage for application.

Keywords: with the artificial wetland sewage type rural scattered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R1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整体目标,我们在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同时,不得不重视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现阶段广州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农村的生活污水日渐增多。据统计,广州市约有7000多个自然村,约300万农村人口,加上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农村污水量渐渐超出附近水体的承载能力,农村的水环境严重恶化。

为全面改善水环境,广州市政府在全力整治城镇污水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开展农村污水的治理工作。要完成全市7000多条自然村的污水建设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本文所述案例作为河网型农村的典型,房屋沿涌分散分布,污水就近排入河涌。笔者仔细踏勘现场,根据污水排放情况与地形地貌,提出采用人工湿地的污水分散处理方案,力求改善农村原有水环境,建造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1工程背景

该农村面积约为445公顷,村民及外来流动人口共有5000人。河涌遍布村内每一个角落,村民以种植农作物与养鱼为生,大部份土地用作农田与鱼塘,只有一小部分为小型加工厂。该村是一条典型的河网型农村(见图1),村民房屋基本是沿河两岸建设,因历史习惯,村民的生活污水基本就近排入河涌,现状没有任何的污水收集管道。污水包括粪便及洗涤污水,在旱季,河涌水质已为劣V类水质。村内道路、村屋等经过建设已焕发新貌,但贯通全村的河涌污染严重,与村容形成强烈的反差。本工程的建设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更高的高度,是一个很有示范意义的工程。

图1 村河网及人工湿地位置示意图

2 工程设计方案

2.1 设计依据

作为河网型农村,村民居住地分散在河涌边,排水分散,全村面积较大,地势平坦,污水收集集中处理难度大,管网敷设的长度与埋深都较大,投资金额高。因此我们考虑进行划分区域,分区域建设污水收集管道与处理设施,降低建设成本与运营成本。

(1)污水量

村内常住人口3500人,流动人口1500,统计实际用水19000m3/月,共计用水量633m3/d,排水量以用水量的80%计算,实际统计污水排放量为633×0.8=507 m3/d=21.2 m3/h。考虑随着经济发展,预留20%远期人口增长空间,本项目的污水排放量以600m3/d计算。

(2)污水进出水水质

农村生活污水包括厨房、洗涤、洗浴废水及厕所和家禽养殖废水等,污染物主要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相对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分散、污染物成分简单、易处理,水量变化大等特点。现场抽样检测村民生活污水水质,并考虑随着建设的发展,排水系统将逐步完善,进水浓度将进一步提高,推荐设计进水水质如下表示:

名称 BOD5 (mg/L) CODCr(mg/L) SS

(mg/L) NH4+-N(mg/L) TP(mg/L) PH

平均值 150 240 250 40 5 6.0~9.0

本工程排放口水体为IV类水体,处理后出水水质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出水标准要求执行二级标准(GB18918-2002)。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见下表:

名称 BOD5 (mg/L) CODCr(mg/L) SS

(mg/L) NH4+-N(mg/L) TP(mg/L) PH

平均值 30 100 150 25 3.0 6.0~9.0

2.2 污水收集管道设计方案

我们考虑把该地区划分为四个区域,不同区域的污水单独收集处理,管道建设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同时也降低日后运行污水提升的用电量。

建设村内污水收集系统,将每户污水接入到该系统中,最大程度地完成村内的雨污分流系统建设。对于目前已经建有雨污合流的沟渠,大部分紧贴化粪池和房屋外墙而建,村内的巷道上除了化粪池和雨水沟外,几乎没有空间来建设新的排水管道,考虑到这个因素,污水管道宜按以下两个方式建设:

(1)当巷道内有位置敷设污水管道时,宜将污水管紧挨现状雨水排水沟建设,并且在满足排水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减少埋设深度。

(2)当巷道没有位置敷设污水管道时,可考虑将原有合流沟渠改造为污水收集渠,雨水采用地表漫流的方式排放。

污水管道的设计要根据农村排水的特点,增加个性化的设计,以确保最大量收集污水:

(1)连接每户卫生间出水的管道不应小于DN100,坡度不小于1%,出户后首先接入化粪池,化粪池有效容积2~3m3。

(2)连接每户生活洗涤水出水的管道不应小于DN100,坡度不小于2.5%。

未经化粪池的生活污水在排入收集系统前应设置格栅或格网,拦截固体物。

(3)污水管道宜根据地形沿道路铺设,在满足排水标高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减小埋深,管道规格采用DN150~DN300,车行道下管道覆土不小于0.7m,非车行道下采用浅埋方式,覆土不应小于0.6m,管道坡度不应小于3‰。

(4)管材采用UPVC管。采用检查口替代检查井,每隔30~40m设置污水检查口,在管道的交汇点,选用D700或者600x600的检查井。

2.3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近年大量应用到污水处理中。人工湿地净化机理就在于充分利用湿地环境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的综合效应来净化污水,它们包括沉淀、吸附、过滤、溶解、气化、固定化、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硝基化、反硝基化、营养元素的摄取,生物转化和细菌、真菌的异化作用等具体过程。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是在原来水平潜流与表面流人工湿地改良过来,它创新地把下渗流与上渗流相耦合,形成复合水流方式,更高效地处理流经的污水。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从湿地表面纵向流向填料床的底部,床体处于不饱和状态,氧通过大气扩散和植物传输进入人工湿地系统,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硝化能力高于水平潜流湿地,可用于处理氨氮含量较高的污水。

(1)工艺流程

污水先经过格栅处理,隔离塑料等较大的杂质;格栅池出水通过泵井提升流入一级植物塘,植物塘是一个升流式厌氧池,将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出水再自流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利用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降解、填料过滤吸附等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经过两级碎石过滤后,最后是采用细颗粒的砂过滤,这样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标排放。处理工艺流程图如图2:

图2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图

(2)湿地构筑物设计

本设计处理规模为600m3/d,按区域划分为四个人工湿地,分别编号为1#、2#、3#、4#人工湿地,根据接入的污水量,1#和3#湿地的处理规模可达到为100 m3/d,2#和4#湿地的处理规模可达到为200 m3/d。1#和3#湿地具体构筑物分别如下:

格栅井,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尺寸0.6m×0.8m×1.0m,设置两道格栅,第一道10mm粗格栅,第二道5mm细格栅,人工定期清渣。

提升泵池,总占地面积:12m2,设计尺寸3.0mx4.0mx2.5m;内设50WQ10-15-1.1潜水污水泵2台,1备1用。

一、二级植物塘,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级设计尺寸4.8m×12.8m×2.2m;

一、二级碎石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级设计尺寸8.5m×12.8m×1.7m;

砂滤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尺寸7.3m×12.8m×2m,。

2#和4#湿地的具体构筑物如下:

格栅井,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尺寸1m×1m×2m,

设置两道格栅,第一道10mm粗格栅,第二道5mm细格栅,人工定期清渣。

提升泵池,总占地面积:14m2,设计尺寸3.5mx4.0mx3m;内设50WQ25-10-1.5潜水污水泵2台,1备1用。

一、二级植物塘,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级设计尺寸5.8m×19.8m×2.2m;

一、二级碎石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级设计尺寸12.8m×19.8m×1.7m;

砂滤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尺寸6.8m×19.8m×2m,。

关于湿地的填料和植物:

一级碎石床碎石粒径为30~50mm,二级碎石床碎石粒径为25-30mm,砂滤池用碎石和粗砂,池底先填100mm厚碎石,碎石粒径25-30mm,再填1500mm厚粗砂,砂粒径为5-10mm。

植物种植:花叶芦荻、凤眼莲、风车草、芦苇等耐污性强、净化效果好的植物,并根据实际情况种植少量观赏性植物,既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又产生美化环境的效果。植物塘每平方米种植30棵植物,碎石床与砂滤池每平方米种植10棵植物。

2.4人工湿地运行管理措施

(1)一级植物塘底部设有排泥管,每月排一次泥,排泥时可人工清理。

(2)人工湿地进水时应尽量做到均匀进水,碎石床的水位控制在碎石床面以下2公分处。

(3)人工湿地中植物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水位调节、补种、杂草控制、病虫害控制,收割。严格养护好各系统中的高等植物,缺苗时应及时补苗,及时清除人工湿地的杂草和凋落物。无论水位如何调节,绝不可将植物完全暴露在水位线以上。

3 运行成本

为了保证工程将来的正常运行,应对湿地系统进行适当地管理,但是由于湿地系统管理简单,维护方便,故整个工程劳动定员为1人,由村内人员培训合格后兼管湿地。产生的费用如下:

管理费:湿地设备管理员1人(工人),管理费800元/月,则800×12=9600元/年;电费:以一千瓦时0.8元计费,提升泵::每天工作20h,一台工作,产生电费5.2×20×0.8×365=30368元;

本工程综合运行费用:39968元/年,年处理水量219000m3,折合处理成本为0.18元/ m3。其它污水处理工艺在同样出水水质条件下的运行费为0.4~1.0元/m3,故本项目的经济性、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

4 结语

采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有节省投资成本,运营费用低,管理要求低等优点,适合推广到其它类似的工程项目中去。本项目投入使用后,村内的水环境得到彻底的改变,污水不再随意排放,河涌也不再黑臭,慢慢恢复往日生机。

参考文献:

[1] 张克强,杨鹏,李野,等,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专项行动,以发挥水优势、治理水污染、美化水环境、恢复水生态、严防水灾害、倡导水文明、建立水机制为着力点,以“村点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设施运行常态、治污效果良好”为标准,坚持全面治理与扩面改造并重,全面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标准低、自然村覆盖率低、农户受益率低、运行负荷低和设施正常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花最少的钱、尽最大的努力、发动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建设质量最佳的民心工程,确保完成三年和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加快建设“魅力毛垟,边界集镇”。

二、工作计划与目标

全乡7个行政村中全部列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分三年(2014-2016年)完成,第一年实施三个村;第二年实施炉西、两个村;第三年完成、两个村(具体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度计划安排表)。地处偏僻且在家人口较少的村、以实施农民异地搬迁工程为主,部分不异地搬迁的农户,按以奖代补的方式补助其做卫生厕所,或集中连片以稳定塘的形式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面完成全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提高到100%,农户受益率提高到8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象得到根本改变,洁净村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工作任务

(一)新建一批,提高美化水平。乡农村污水治理办公室按照工作计划中的时间节点完成年度治理任务,全面推进新建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人口聚居区建设生活污水处理池,纳管户数大于50户,可选用微动力处理模式;纳管户数在10户至50户,可选用人工湿地和无动力厌氧组合模式;在个别人口散居区、纳管户数少于10户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无动力厌氧处理模式。污水处理池建设和管网配套应符合规范,雨污分流,出口水质达标排放。)污水处理池建成后,做到污水净化、村庄绿化,人工湿地种植亲水性植物,对池面进行覆土、绿化,美化环境。

(二)整改一批,提高处理效果。⑴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对于毛垟、沙垟、库头、炉西四个村,建设污水管网并实现纳管排放。⑵修复原有处理设施。对原有处理设施存在管网破损、污水池内无水或水量较少、处理效果较差的毛垟、库头村及沙垟的移民点,完成管网修复、窨井防渗、配套管网建设等,并达标排放。⑶对毛垟、沙垟、库头村(按照上级环保部门的要求,纳管户数大于50户的已建无动力厌氧设施,对处理效果较差的、位于环境敏感区的村庄),增加人工湿地或微动力,提高处理效果。

(三)维护一批,落实长效管理。⑴各村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⑵各村住村干部既为本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指导员,综合指导农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⑶清掏沉淀池、管道和窨井内杂物,对缺损的人工湿地亲水性植物进行补种、修枝等养护,保持人工湿地不堵塞,保障治理设施完好、正常运行。

四、工作计划与步骤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分三个阶段来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4月)

每年度,列入年度计划的村要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入户调查,配合设计单位完成工程施工图设计,同时,要对全村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清扫,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养、乱占、乱排、乱丢”等“八乱”现象进行全面整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洁净村庄、卫生家庭创建活动和“好媳妇”评选活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5—6月)

乡政府于6月份之前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各村要配合施工单位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并发动群众积极主动地“截污纳管”,把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工程管道,没有完成卫生改厕的农户必须加快改厕进度,确保与总体工程施工同步进行。

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向乡政府申请改栏、改厕、改路、绿化、清水绕村、阴水沟治理等以奖代补项目资金,并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施这些惠及面广、影响深远的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村容村貌发生根本变化,为建设美丽乡村、洁净家园打好基础。

第三阶段:验收阶段

每年度12月,乡政府对实施村工程进行验收,各住村干部指导施工单位做好验收工作,并制作好工程项目验收材料,报县农办统一备案。对以奖代补项目,乡政府根据各村实施的工程量,综合考虑资金量大小、重要性和绩效高低等方面因素,统一报县农办争取以奖代补资金。各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后,要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

五、工作要求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的民心工程。乡政府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导小组,由乡长陈勇同志任组长,党委委员吴丽平同志任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叶吉祥同志为联络员,负责实施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和推进农村“五水共治”。各村要建立相应组织,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认真做好相关政策处理工作,政策处理原则上采取“零处理”。各村要加强对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惠及每家每户,确保工程质量不出问题,确保本村干部不直接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工程实施时间进度。各村要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认真落实门“前三包”和垃圾户收集制度,修订村规民约,广泛开展“好媳妇”评选活动,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农村日常环境卫生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确保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后,村容村貌有明显改观,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有明显改进。各村每月3日前向乡政府上报建设进度,由乡政府统一汇总报县农办。

篇4

【关键词】农村污水处理;“生物法+生态法”;村居环境

1、农村发展带来的水污染问题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生活污水、废水产生量与日剧增。未经处理的农村污水肆意分散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

据介绍,城市的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低于50%,21个城市的饮用水水源水质尚达不到标准;22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大部分饮用水水源地(189个,占总数的84.4%)未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还有几个地级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零;全省城市地区出境断面水质12个月全部为Ⅳ 、V类。

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1世纪议程》中指出:与水相关的疾病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健康问题,特别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和三分之一的死亡率与受过污染的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

2、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农村污水处理的重视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意见日前出台,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大型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和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等方面明确为十二五的环保产业发展重点。

粤十二五规划建议: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加快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力推进村村通自来水。改善农村卫生条件,着力解决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问题。

根据政策的指引与鼓励,各城市已经在大力推进农村污水处理项目。

篇5

一、丽水市五水共治工作责任书一、治污水

(一)工业污染治理。完成1家领跑示范企业创建,完成1个小散企业集聚工程,计划搬迁入园5家。

(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污水管网90公里;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一级A)1座;开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一级A)6座。

(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上养殖场生态治理扫尾工作;完成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下和水禽1500只以上养殖场的扩面整治;完成9个县畜牧业县、乡镇、村三级畜禽养殖污染线下网格化巡查机制和禁限养区调整划定工作。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85%,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37%。氮肥使用量比20XX年减少2%,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减少1.5%。

(四)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完成水产养殖塘生态化改造385亩;稻鱼轮作共生减排34340亩;禁养限养区划定和整治16900亩。建设1个市级渔业环境监测信息平台,集成1个县级终端和1个自动监测控制终端。

(五)河湖库塘清污(淤)。完成河湖库塘清污(淤)年度工作任务。

(六)河道综合整治。完成河道综合整治195公里。

(七)饮用水源保护。完成20XX年度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完成日供水规模1000吨或服务人口10000以上水源保护区,以及日供水规模200吨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划定工作。

(八)落后产能淘汰及节能降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5%以上。清洁生产审核企业25家。

(九)湖泊生态保护。实施云和县紧水滩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施遂昌县钱塘江流域湖山湖(乌溪江库区)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村数413个,新增受益农户数55380户。

二、防洪水

(一)丽水盆地易涝区治理工程。实施好溪堰水系河道建设2公里,完成投资0.7亿元。实施丽阳坑水系河道建设3公里,完成投资1.3亿元。

(二)六江固堤工程。实施瓯江大溪治理工程6公里,完成投资7066万元;实施龙泉溪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5.5公里,完成投资6000万元。实施云和县龙泉溪治理工程,完成投资1300万元。

(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莲都区高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1500万元。全市计划实施水库除险加固10座,完工8座;山塘整治开工28座,完工25座。

三、排涝水

(一)综合整治城市河道5条。

(二)新开城市河道1条。

(三)改造易涝积水点2处。

(四)建设雨水管网60公里。

(五)提标改造管网40公里。

(六)雨污分流改造管网34公里。

(七)清淤排水管网1000公里。

(八)增加应急设备0.1万m3/小时。

(九)落实暴雨预警工程。

四、保供水

(一)完成庆元县兰溪桥扩建工程可研批复,完成遂昌县清水源水库可研批复;完成景宁县金村水库及供水工程可研审查、完成丽水市滩坑引水工程可研审查、完成龙泉市瑞垟引水工程可研审查。

(二)加快推进缙云县潜明水库、青田县好溪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松阳县黄南水库。

(三)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1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2.26万亩。巩固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成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改善11.5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条件。

五、抓节水

(一)建设屋顶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统300处。

(二)改造节水器具2500套。

(三)改造一户一表20XX户。

(四)继续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全面实施非居民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和差别化水价政策。

二、湖州市五水共治责任书一、治污水

(一)清淤泥治污泥

完成河湖清淤900公里1800万立方米以上;完成重点航道疏浚30公里54万立方米,京杭运河(湖州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建成一批淤(污)泥资源化利用、规范化处置的试点项目。

(二)工业污染治理

创建1家以上领跑示范企业;完成危重企业消减工程3个,计划完成整治企业132家;完成小散企业集聚工程1个,计划搬迁入园80家。

(三)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新增污水管网185公里以上,新增污水处理2万吨/日;按照省建设厅要求,完成城市污水处理率、负荷率、达标率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减排、城镇污水处理厂投运等年度任务;全面推行污水处理厂第三方运行,切实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考核管理。

(四)农业污染治理

组织开展关停养殖场废弃沼气池安全清理。完成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下和水禽1500只以上养殖场的扩面整治,其中生猪户均存栏5头以上的2个县(市、区)需制定一县一策整治方案和验收办法。完成5个畜牧业县、乡镇、村三级畜禽养殖污染线下网格化巡查机制和2个生猪重点县线上智能化防控网络建设;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以及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环保农药替代等集成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77%,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肥料利用率达到37%。氮肥使用量比20XX年减少1.3%,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减1.5%;

水产养殖塘生态化改造2.6万亩,稻鱼轮作共生减排9000亩,禁养限养区划定和整治5000亩,淡水增殖放流8500万尾。

(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完成治理村数110个,受益农户数24963户。

(六)河道综合整治完成

实施中小河流及县乡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完成河道综合整治270公里。

(七)湖泊生态保护

实施老虎潭水库、对河口水库、合溪水库和赋石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完成年度生态环境保护任务。

(八)落后产能淘汰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5%以上;清洁生产审核企业50家。

(九)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和防渗

完成22个加油站90个地下油罐更新任务。

(十)监测监管能力建设

推进市环境监察支队标准化建设;实施1个应急监控中心改建项目;新增2项水环境指标监测能力;完成1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力提升工作。

二、防洪水

(一)扩排工程

苕溪清水入湖工程:完成疏浚29.2公里,计划投资13.2亿元;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完成疏浚20公里,投资1.7亿元;太嘉河工程:完成拓浚6.9公里,计划投资2.85亿元;环湖河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计划投资0.5亿元。

(二)千塘加固工程

实施4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安吉赋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开工建设;完成城西水闸、七里亭排涝站的除险加固;万方以上病危屋顶山塘标准化整治30座;圩区标准化整治13万亩。

三、排涝水

(一)综合整治城市河道1条;(二)改造易淹易涝片区6处;(三)建设雨水管网60公里,提标改造管网3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网29公里,清淤排水管网1000公里;(四)新增应急排水设备0.3万立方米/小时。(五)开展海绵城市试点不少于1.5平方公里。

四、保供水

(一)太湖水厂投入使用,新增供水能力20万吨;(二)新增供水管网50公里,改造管网45公里;(三)完成农村饮水条件提升7.32万人;(四)新增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德清县湘溪灌区改造工程完工,老石坎水库灌区完成改善灌溉面积1.2万亩。

五、抓节水

(一)建设屋顶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统500处;(二)改造节水器具0.3万套;(三)改造一户一表0.2万户;(四)开展2个县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五)新增高效节水面积1.45万亩。

三、杭州市五水共治责任书一、治污水

巩固提升地表水环境质量,全市地表水水质稳中有升,省控劣Ⅴ类断面水质持续改善,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劣Ⅴ类断面消除年度任务。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巩固提升重点行业和地方特色行业整治成果。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全面实施农村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加强溪、沟、渠、池水环境治理及水面长效保洁管理,完成河道综合整治210公里。完成小水电生态示范区建设8座。完成河湖清淤(污)1000万立方以上。新增污水收集管网180公里;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完成7座,污水处理厂扩建投运4座,开工扩建污水处理厂4座,开工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1座;20XX年市本级污水处理率比20XX年提高3.65个百分点;完成省下达的污水处理率、运行负荷率、COD、氨氮等污染物减排计划。完成全市余下的16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新增受益户数38450户。年存栏生猪10万头以上县落实规模养殖场线上监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25万亩、配方肥3万吨、商品有机肥17万吨、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56.4万亩次、农药减量技术应用面积135万亩次,实现化肥减量2700吨、农药减量105吨。完成水产养殖塘生态化改造和生态养殖模式技术推广面积13600亩,推广稻鱼共生轮作面积7330亩,实施增殖放流10630万尾。

二、防洪水

实施强库工程,全市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5座,万方以上山塘除险加固92座。实施固堤工程,全市完成海塘河堤加固20公里以上,继续实施萧围东线二十至外十八工段标准塘建设工程、富阳区富春江治理工程、建德市新安江兰江治理一期工程、萧山区浦阳江治理工程。实施扩排工程,全市新增强排能力50立方米/秒,完成七堡排涝泵站扩建工程、西湖四五排灌站改建工程,继续建设滨江浦沿排灌站、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富阳区皇天畈区域鹿山闸、青云桥闸、受降闸除险加固工程。

三、排涝水

推进城市防汛排涝工作,完成管网清疏20XX公里;增加应急设备0.4万立方米/小时;综合整治城市河道18条;改造易涝积水点20处;新建雨水管网90公里;提标改造管网7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26公里。

四、保供水

新建供水管网60公里,改造供水管网35公里,完成祥符水厂改造25万吨/日。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提升7.22万人;全市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51万亩,新增高效节水面积1.92万亩。

篇6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污染;连片治理

中图分类号:X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7003

1引言

目前宁安市农业污染与工业污染相比较,日益加重,而且治理难度极大,在农业污染源中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污染源的95.8%、37.9%和56.3%,数据表明,地表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污染,畜禽养殖则已经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而畜禽养殖业污水以养猪业粪便污水污染环境最重。

2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的必

要性(1)养殖业严重污染环境质量。2012年畜牧口数据显示,宁安市生猪存栏68万头,出栏80万头;肉牛存栏6万头,出栏3.2万头;羊存栏11万头,出栏10.5万头;肉鸡存栏210万只,出栏614.9万只,蛋鸡存栏71.3万只。年排放养殖污水627496t,年排放畜禽粪便912165t,年排放COD111615t,年排放氨氮2880t,均未得到有效处理。这些使农村生活环境恶化,居民身体健康受到较大影响。

(2)养殖业威胁饮水安全。养殖村污染农村水源时有发生,周边村屯也普遍受到威胁。养殖污染不仅影响宁安市区10万居民饮水安全,更对牡丹江市区9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造成影响。宁安市处于牡丹江上游,养殖业污水、粪便未经处理直排入江,严重影响了牡丹江水质,从而威胁到牡丹江市区饮用水安全。

(3)连片治理是畜牧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了使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把住畜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关,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而畜牧业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是重大动物疫病流行蔓延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对养殖业相对集中区重点治理。

(4)打造“公园经济”、发展特色旅游胜地和最佳宜居城市、全力建设美丽宁安,迫切需要进行集中整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迫切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而环境的改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也必将增强人民对政府的向心力,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小康目标的实现。宁安市是文化及旅游胜地,村屯环境的污染、江水的污染阻碍了该市打造“公园经济”、发展特色旅游胜地和最佳宜居城市、全力建设美丽宁安的进程。

3治理思路及2013年治理重点

3.1治理思路

以宁安市重点养殖区域确定集中整治区域;以行政区划划分集中治理分区;以分区中的重点村屯确定村屯重点;以运距和土地性质考虑中心村及场址;以大户及散户规模确定工艺路线。双促治理思路:大户采取材料投入与资金引导模式促建干粪收集系统和尿液收集系统;散户采取材料投入+垫料+管理服务模式促建生态发酵养殖模式。推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鼓励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污染物统一收集和治理,完善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系统。改进养殖方式,大力推行清洁养殖,推广干清粪,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有机肥、沼气生产利用。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一批示范工程,带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完善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对畜禽养殖小区和畜禽散养密集区实施连片治理,资源化利用。

3.22013年治理重点

按照国家及黑龙江环保厅、财政厅有关要求,结合宁安市实际,拟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最严重的6个区域进行连片治理,筛选了连片整治项目6个,列入2013年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库。6个项目分布在6个乡镇20个村:石岩镇的幸福村、东和村、平安村;卧龙乡的勤劳村、卧龙南沟村、罗成沟村、爱林村;兰岗镇的新农村、自兴村、永政村;渤海镇的东珠村、莲花二村、莲花三村;江南乡的清泉村、缸窑村、宁东村、永乐村;宁安镇的利民村、伊家村、范家村。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张晓霞:宁安市畜禽养殖业连片治理的可行性分析环境与安全

4工艺流程及建设内容

连片治理选用动态好氧发酵工艺处理畜禽粪便,畜禽粪便好氧系统固定投资、运行费用、维护费用相对较低,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处理过程,因此广大农村和城市郊区均适用,并且好氧发酵堆肥处理后的产物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施肥后有利于提高土壤品质,对于宁安市发展绿色农业及有机农业,可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

4.1工艺流程

畜禽粪便通过干清粪方式收集,利用运输车运至堆放场内储存区进行脱水,然后将畜禽粪便运送到发酵槽,启动搅拌机将畜禽粪便与一定比例秸秆、有机肥发酵剂等辅料混合均匀后,进行好氧发酵。每日对物料进行翻堆,发酵结束后,有机肥运至成品堆放场进行晾晒,并存放至运出。

由于存放在堆放场内的畜禽粪便在堆放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污水,所以在堆放场内设置排水沟用于收集污水,收集到的污水自流至新建调节池当中,进行水质、水量调节,污水内含有粪污。粪污泵送至固液分离机进行固体分离,分离出来的固体粪污运到动态好氧发酵槽内进行好氧发酵。污水排至储液池内,吸污车定期吸取外运至农田,充当液态肥使用。

添加秸秆调节物料的C/N值,并视粪便的湿度添加少量水调整物料湿度,投料至发酵槽内。发酵槽内物料堆积高度为0.8~1.0m。每日启动翻堆机对发酵物料进行翻抛搅拌,保持粪堆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发酵,并达到散热、腐熟均匀的作用。搅拌过程中搅拌机的行进速度一般在0.8~1m/min,搅拌机边搅拌边将发酵物往搅拌机后方抛出,空出发酵槽中投料区的空间,方便于继续投料,连续生产制作有机肥。

在第一次发酵阶段的1~2d,粪堆会升温到55℃以上,维持5~7d,此阶段可杀死大部分寄生虫卵和有害菌,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经过10d左右,发酵物被搅拌移动到二次发酵区,这时要再次加入菌种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发酵,加入的菌种混合物为发酵物的2‰。经过14d左右,发酵物已经制成了有机肥,并移动到出料区。这时,就可以将有机肥出槽了。出槽的有机肥还不能直接使用,还要运到堆放场地,最后经过10~20d左右的后熟。自然堆放开始时,温度还会上升到50℃左右,当堆内温度下降到40℃以下,有机肥有颜色变为深褐色或黄褐色,堆肥内部的有机肥表面附着有大量的白色菌丝,带有轻微的氨味,动态加工技术制造出来的有机肥就达到腐熟标准了。熟好的有机肥,水份一般在40%~50%左右,可直接在田地作基肥或追肥使用(图1)。

图1有机肥动态好氧发酵生产工艺流程4.2执行规范和标准

4.2.1工程规模确定依据

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附录A表A.2 不同畜禽粪污日排泄量中[1],确定项目处理规模为年处理20000t粪便。

4.2.2有机肥产品质量标准

该工艺生产的有机肥料产品质量应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肥料》(NY525-2012)[2]。

4.2.3建设标准

该项目依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5.1.10条款的规定,根据养殖规模建筑物用途、建筑场地条件等需要而确定,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设计建设。项目建成后畜禽粪便得到有效处理且综合利用率≥70%[1]。

4.3建设内容

在宁安市养殖业相对集中的石岩镇、兰岗镇、卧龙乡、渤海镇、江南乡、宁安镇,以养殖量最为集中的村为中心村,辐射周边2个以上村屯,由中心村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化有机肥。处理方式:由村统一收集粪肥,运送至中心村发酵车间进行发酵制肥。表1、表2是 6个连片项目的建设内容。

4.4项目选址

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选址按《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的要求执行[1]。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应与养殖场生产区、居民区等建筑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设置在畜禽养殖场的生产区、生活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应有利于排放、资源化利用和运输,并留有扩建的余地,方便施工、运行和维护;其他要求参照《城市类便处理厂(场)设计规范》(CJJ 64-1995)第2 章、《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第5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5工程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成立宁安市畜禽养殖业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市长担任。成员包括财政局、环保局、审计局、监察局、畜牧局及宁安镇、石岩镇、渤海镇、兰岗镇、江南乡、卧龙乡人民政府等单位。

(2)优化工程设计,降低建设成本。农村环保建设单位更需要不断研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工程施工成本的具体措施,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实行目标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制定健全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4)规范运作程序,建设优质工程。根据项目完成时序,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对项目建设进度和完成情况各个环节督查,监管各责任单位切实做好每一环节。

(5)拓宽融资渠道,管好用好资金。积极发展与民办企业合作,依托企业多方筹措资金。建立专用账户,履行审批程序,严格资金支出管理。加强对项目资金监管力度,制定有关责任追究制度和内部审计办法。监察和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检查。

(6)采取依托第三方企业运营。连片项目由宁安市人民政府监管,采取分区建设,集中运营。建成后依托第三方企业运行。第三方企业在黑龙江省连片治理运营企业的备选库中选择。

6工程建设效益分析

6.1环境效益

连片治理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带动周边乃至整个宁安市乡镇养殖户畜禽养殖业的规范化,使农村的废弃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一是根治畜禽养殖业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二是增加农业资源供应,优化农村资源结构;三是减少疫病传播发生,促进人畜健康;四是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废弃物的多层次利用;五是有机肥还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六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6.2社会效益

该项目是采用动态好氧发酵工艺技术,将畜禽粪便转化成为对社会经济有益的商品,为农村提供生态有机肥,这对促进生态农业发展、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宁安市农村环境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为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开拓一条新的途径,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生态乡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6.3经济效益

该项目建设完成后,经营期间年平均收益1505.1万元,收益年均成本524.28万元,利润约为980.82万元。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同时可避免畜禽粪便、污水等污染造成行政处罚或罚款,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继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养殖污染整治、河道保洁、防洪堤建设等工作,有序推进河道水环境治理,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深化河长责任,完善常态机制。

进一步落实各级河长的“管、治、保”职责,建立完善镇河道“河长制”工作制度,按要求开展河长巡河、监督、指导等工作。建立健全“河长制”管理网络,各村要落实河道的日常保洁维护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跟进解决。推行镇、村两级河长工作例会制度、巡查会商等制度,完善“病历卡”内容,做到年初有计划、每月有动态,每季有推进,年终有总结。

(二)推进河道全流域全面治理

1.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各河道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建成村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和维护,2016年完成六村下街滩、七村、黄圩村、源口村、十五里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2.加强河道日常保洁和清淤工作。建立完善河道保洁长效机制,落实保洁人员和经费。加大对各河道的整治力度,及时清理河道淤泥。加强各级河长巡河检查督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确保河道水环境良好。

3.加强养殖污染治理。加强流域内养殖场污染整治工作,加大对整治验收后养殖场的监管力度,确保整治效果不反弹。

4.完成小流域治理工程工作。全力保障河段防洪堤等重点治水项目建设,大力营造健康有序的项目建设氛围,保证治水项目顺利推进。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河长制”。及时调整更新各级河长,落实镇、村两级河长责任制。成立河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河道治理工作。

2.强化全民参与。通过治水宣传单、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形式大力开展治水宣传,积极劝导村民爱护水环境,广泛动员全民参与,逐步形成共同关心河道环境整治、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3.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庄及河道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完善“河长制”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河长巡查、重点项目推进、例会和报告、上下游协调等机制,落实各级河长责任。镇村级“河长”要各司其职,定期开展河道巡查,对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整改。

篇8

关键词:长潭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1-60-02

生态补偿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在改善物质能量流向,理顺生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态补偿机制既是连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纽带,又是解决相邻区域之间以及更高层次上生态保护问题的关键[1-2]。长潭水库作为浙江省台州市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3],台州市政府和黄岩区政府高度重视长潭水库集雨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台州市人民政府自2009年起,建立长潭水库库区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给予长潭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很大的支持。并且近年来生态补偿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本文介绍台州市黄岩区政府关于长潭水库生态补偿项目与资金安排情况,以期为浙江省山区饮用水水库集雨区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1 长潭水库生态补偿项目与资金安排情况

1.1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及运行维护费用 5大入库溪流生态湿地建设费用29 745万元。为了更好地保护入库溪流水质,计划建设库区内黄岩溪等5大主要入库溪流生态湿地工程,对上游的垃圾和污水进行有效的拦截,可达到整治水环境污染,改善水质的效果,显著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对长潭库区瑞岩溪生态湿地工程的运行维护每年补助150万元。2010年,长潭库区瑞岩溪生态湿地工程启动建设,2012年完成竣工,项目建成后对湿地内植物、垃圾等进行修整维护清理。

库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费用1 500万元。截至目前,长潭水库库区125个行政村已采用人工湿地模式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预计至2015年底,建成150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运行维护每年补助100万元。长潭水库库区内已建成上乡、宁溪镇、屿头乡、富山乡、上郑乡和平田乡等6个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行管理费用每年补助150万元。

1.2 库区林业建设维护费用以及上游农田退耕还林还草费用 库区林业项目建设费用1 793.5万元。一是库区0.67万hm2阔叶林改造和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57.9km,建设费用1 290万元,分5a实施;二是库区内33~36m线营造水杉、池杉、落叶杉等耐水树种的48hm2人工湿地,建设费用138万元;三是库区森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设立监控前端10套,中继系统5套,监控中心1个,建设费用约245.5万元;四是库区全面推广应用绿色防控和有机水果生产技术,一次性投资杀虫灯设施建设费用120万元。

库区林业项目建设维护费用每年补助1 624.1万元。一是库区全面推广绿色防控和有机水果生产技术,年补助资金1 030万元。二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程,每年共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135.5万元;三是库区森林管护队伍建设每年需经费239.6万元;四大寺基林场生态建设经费每年219万元。

库区上游水田和旱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需建设费用1 200万元。政府实施补贴方式,对库区内0.72万hm2农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彻底解决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每年需补贴资金14 000万元。其中0.18万hm2水稻田需补贴500元/667m2,计1 350万元;0.21万hm2旱粮田补贴1 000元/667m2,计3 100万元;0.19万hm2蔬菜地需补贴

3 000元/667m2,计8 700万元;0.05万hm2马铃薯地需补贴1 500元/667m2,计1 200万元。

1.3 库底清淤工程费用 库底清淤需工程费用27 620万元。根据台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于2003年对水库库容复核的数据来看,目前长潭水库库底淤积达1 000万m3,主要高程大约在12~22m。该项工程经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初步测算,工程费用约需27 500万元(1 000万m3×27.5元/m3=27 500万元),长潭水库库底清淤研究报告费用约需120万元(包括报告的编写、地质勘测、底泥的化验等),合计需费用27 620万元。

1.4 农村生活垃圾配套设施建设资金 农村生活垃圾配套设施建设资金252.35万元。为完善水库上游乡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加大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力度,建立“户集、村收、乡镇运、区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还需建设垃圾中转站3个、垃圾收集点541个、配备保(下转72页)(上接60页)洁车辆73辆、保洁人员77人,需建设资金252.35万元。

1.5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费用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费用1 563.91万元。为切实改善长潭水库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长潭水库饮用水源水质,预防水土流失,对长潭水库上游黄岩溪等12条小流域作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域,治理水土流失总面积37km2,分3a实施,治理资金约需1 563.91万元。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12.78万t,增加蓄水量326.68万m3。

1.6 铅锌矿治理工程费用 铅锌矿治理工程费用1 257万元。黄岩铅锌矿于2000年关闭,其生态修复环保治理等工程一直未完工,对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长潭水库的水源保护存在着严重威胁,全面完成治理工程迫在眉睫。目前,3#尾矿库已完成闭库工程并通过验收,1#、2#尾矿库至目前治理仍未彻底,未按设计要求施工,存在安全隐患,总治理资金需1 257万元,目前投入资金566万元,筹集资金300万元。

2 今后水库生态补偿发展思路

要使长潭水库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建立水库集雨区生态补偿机制,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维持地区间和群体间的公平性,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4-5]。

为此,建议今后该项目的生态补偿费用可根据以下方式进行调整:(1)生态补偿额度可参照台州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以及台州市GDP增长率来确定。(2)提高原水价格及生态补偿资金提成比例,从台州市供水公司所缴纳的税、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生态补偿资金。(3)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受益区县地方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4)积极推动飞地补偿政策。就长潭水库而言,周边大量村镇位于划定的水源生态保护区范围内,严格禁止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建议台州市政府统一协调和安排,在整个台州市范围内寻找更具产业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地区,实施跨区(县)飞地补偿。

参考文献

[1]关琰珠.关于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J].厦门科技,2007(6):17-18.

[2]陈蕾,邱凉.赤水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研究[J].人民长江,2011,42(2):67-70.

[3]钟一铭,曹瑛杰.土地利用方式对浙江省长潭水库富营养化程度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110-113.

[4]欧阳志云,郑摇华,岳摇平.建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与措施[J].生态学报,2013,33(3):686-692.

篇9

关键词:永吉县;农业;生态环境规划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13-1

1 指导思想

本文以现有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发展生态环保型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再造秀美山川”为目标,从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工程建设、绿色产业化基地建设、绿色家园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地力培肥等方面讲解了未来5年永吉县农业生态环境规划治理做法与目标,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努力把永吉县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美丽的生态县。

今后一段时期,永吉县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以“再造秀美山川”为目标,以现有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中心,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大力抓好农村能源、生态工程、绿色产业化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2 奋斗目标

永吉县生态农业建设总的目标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档次,深加工层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努力把永吉县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美丽的生态县。

3 采取措施

3.1 生态绿色家园建设工程

计划2011年-2013年,在口前镇建设生态农场绿色家园一处,主要内容是:建设太阳能采暖房300栋;太阳能畜禽舍800m2,太阳能淋浴室100m2;标准“四位一体”生态温室10栋;养殖畜、禽、鱼,种植经济林、绿色蔬菜等。年可出栏肉牛50头、猪300头、鱼20t、无公害绿色蔬菜45吨,节约优质煤150。总收入50万元。

3.2 星星哨水库灌区节水灌溉工程

对星星哨水库灌区进行渠道护砌、整修和示范区建设,2011年-2014年完成。工程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水250万立方米,多灌田500多公顷,直接经济效益416万元。

3.3 地力培肥工程

计划 2011年-2015年,在全县实施地力培肥工程。通过秸秆直接还田和饲料过腹还田、过池还田,广积有机肥,五年培肥3万公顷农田。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

3.4 永吉县“沼气工程”项目

计划于2011年-2015年每年建设农村沼气池1000个,县级沼气服务网点1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26个,加强沼气建设后续管理工作,保障农村沼气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3.5 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计划于2010-2011年在永吉县岔路河镇建设一座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购置安装设备仪器88台(套)。项目建成后年处理各种污水540万立方米,处理生活垃圾7万吨,生产有机复合肥3万吨。

3.6 永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

2011年投入300万元,完成建设永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对全县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进行监测。

3.7 大力发展以无公害、绿色、有机为主的现代农业

按照“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的要求,引导农民积极、有序的发展“三品”产业。使粮食生产持续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遵循“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方针,认真抓好“三品”认证和监管工作。

3.8 搞好永吉县西阳镇狼头村狼头屯农村清洁工程建设

2010年-2011年,把永吉县西阳镇狼头村狼头屯建成农村清洁村,建设内容包括家园清洁设施、田园清洁设施和村公共清洁设施三个方面。建设目标为把“三废”变“三料”形成“三益”,以“三节”促“三净”实现“三生”目标。即:以村为单位,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三废)向肥料、燃料、饲料(三料)的资源转化,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通过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实用技术和工程措施,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和清洁家园,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三生)的目标。

篇10

    朝阳位于辽宁省西部,区域范围为东经118°50′至121°20′,北纬40°35′至42°20′,地处冀、蒙、辽三省(区)交界处。朝阳境内主要有大凌河、小凌河、青龙河和老哈河等四条河流。大凌河流域总面积为12963平方公里,最大径流量为15600立方米/秒,最小径流量0.09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为8.82亿立方米,可利用水总量为6.5549亿立方米。境内共有大凌河支流22条,主要支流有大凌河西支、老虎山河、牤牛河等。

    2 水环境状况

    2.1 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0年,在朝阳市境内三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中,只有南大桥断面水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良好;长宝渡口断面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重度污染;章吉营断面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重度污染。大凌河主要支流的大凌河西支、第二牤牛河、老虎山河和凉水河子河水质均为劣Ⅴ类,污染严重。

    2.2 水资源状况

    全市水资源相对不足,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2左右。2010年,朝阳市水资源总量为118476.8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0350.1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2769.4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52410.8万立方米。朝阳市总用水量呈逐年递增长趋势。在各行业中,除农田灌溉各年度用水量基本保持稳定外,其它各行业用水量均呈逐年递增长态势;2005-2010年,全市用水总量由36706.1万m3增长到53882.8万m3,年均增长4.9%;随着朝阳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市用水量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将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

    3 水环境治理

    针对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的状况,朝阳市提出了多项举措,对水环境进行治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1 点源污染治理方面

    (1)工业废水治理情况。大凌河水污染防治规划共安排朝阳造纸废水治理等12项工程,已关停造纸行业草浆生产线2户(朝阳、凌源造纸厂),完成治理任务的5户(喀左陈醋厂、凌钢综合污水处理、凌钢焦化水处理、朝阳工业纸板厂、朝阳酒厂),停产整顿2户(朝阳制药厂和朝阳阳光纸业有限公司),企业倒闭1户(建平华伦造纸厂);(2)畜禽屠宰废水治理情况。畜禽屠宰污水治理安排5项,主要安排在各县(市)。已完成2项,朝阳益康食品已关屠宰生产线;(3)医疗废水治理情况。全市共安排医疗废水项目17个,已完成市区及[提供和服务]各县(市)区中心医院的医疗废水治理工程10个。(4)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十二五”期间朝阳市将建设城市(镇)污水处理厂5座,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22.5km。(5)乡镇污水处理。分为两类:矿山污水综合治理和原有乡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6)生态移民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库保护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保护和修复库区生态环境,需要对保护区内居民进行生态移民。将保护区内居民全部迁出,建立移民新村,并对村民耕地、房屋等进行补偿,完成各种安置项目,并配套建立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新能源及集中供热系统。

    3.2 面源污染治理方面

    (1)生物综合利用工程。一是推广“一池三改” 农村户用沼气1.5万户,每年建设5000户。二是沿上游及库区乡镇建设生物质固化厂10个。三是建设生物有机肥厂2座。(2)畜禽粪便治理工程。加强畜禽养殖管理,进行圈养和收集粪便,同时严格管理粪便堆积和趋向,降低粪便污染,形成良好的粪便收集、处理模式。(3)村落环境整治工程。加强区域农村村落环境整治,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3.3 水环境治理环境保护方面

    (1)库区拦污工程。在水库库区内设置隔离网来隔离固体漂浮污染物,及时打捞及运输库区内的生活垃圾等固体污染物。(2)河流入库口湿地工程。十二五”期间,将在大平房大凌河入库口、建平县深井河与第二牤牛河汇合处、大凌河喀左县城以下的吉利玍各建一块不少于10km2的人工湿地,以对入河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计划总排资4000万元。(3)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工程。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自1993年列入全国八片水土流失重点区以来,已连续实施了20年,大凌河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也被纳入中央水利水土保持项目的支持重点。

    第一、坝址两岸生态保护工程;计划在2013年-2015年完成重点迎面山宜林荒山造林5万亩,平均每年1.66万亩,重点栽植适合我市气候特点的油松、侧柏、山杏等乡土树种。第二、退耕还林工程;阎王鼻子水库入库口坡耕地。完成15度以上坡耕地造林0.2万亩,重点开发大枣、南果梨、苹果等经济林树种,并通过采摘园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第三、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小流域“金字塔”综合治理模式、沟壑梯级治理模式等行之有效的科学治理方法。第四、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在库区范围内对停产关闭矿山的生态修复、正在生产矿山的生态修复、尾矿库的生态修复;同时增设生物预警系统,增强对突发水事件的预警能力。主要进行排土场清理、安全处置、植被修复。进行综合监测及预警,防治突发性污染及安全恐怖事件发生,保证水质安全。

    4 结语

    经过治理,大凌河流域朝阳段水环境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从而切实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与水环境安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破解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制约朝阳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 水环境 状况 治理

1 概况

朝阳位于辽宁省西部,区域范围为东经118°50′至121°20′,北纬40°35′至42°20′,地处冀、蒙、辽三省(区)交界处。朝阳境内主要有大凌河、小凌河、青龙河和老哈河等四条河流。大凌河流域总面积为12963平方公里,最大径流量为15600立方米/秒,最小径流量0.09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为8.82亿立方米,可利用水总量为6.5549亿立方米。境内共有大凌河支流22条,主要支流有大凌河西支、老虎山河、牤牛河等。

2 水环境状况

2.1 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0年,在朝阳市境内三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中,只有南大桥断面水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良好;长宝渡口断面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重度污染;章吉营断面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重度污染。大凌河主要支流的大凌河西支、第二牤牛河、老虎山河和凉水河子河水质均为劣Ⅴ类,污染严重。

2.2 水资源状况

全市水资源相对不足,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2左右。2010年,朝阳市水资源总量为118476.8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0350.1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2769.4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52410.8万立方米。朝阳市总用水量呈逐年递增长趋势。在各行业中,除农田灌溉各年度用水量基本保持稳定外,其它各行业用水量均呈逐年递增长态势;2005-2010年,全市用水总量由36706.1万m3增长到53882.8万m3,年均增长4.9%;随着朝阳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市用水量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将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

3 水环境治理

针对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的状况,朝阳市提出了多项举措,对水环境进行治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1 点源污染治理方面

(1)工业废水治理情况。大凌河水污染防治规划共安排朝阳造纸废水治理等12项工程,已关停造纸行业草浆生产线2户(朝阳、凌源造纸厂),完成治理任务的5户(喀左陈醋厂、凌钢综合污水处理、凌钢焦化水处理、朝阳工业纸板厂、朝阳酒厂),停产整顿2户(朝阳制药厂和朝阳阳光纸业有限公司),企业倒闭1户(建平华伦造纸厂);(2)畜禽屠宰废水治理情况。畜禽屠宰污水治理安排5项,主要安排在各县(市)。已完成2项,朝阳益康食品已关屠宰生产线;(3)医疗废水治理情况。全市共安排医疗废水项目17个,已完成市区及各县(市)区中心医院的医疗废水治理工程10个。(4)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十二五”期间朝阳市将建设城市(镇)污水处理厂5座,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22.5km。(5)乡镇污水处理。分为两类:矿山污水综合治理和原有乡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6)生态移民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库保护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保护和修复库区生态环境,需要对保护区内居民进行生态移民。将保护区内居民全部迁出,建立移民新村,并对村民耕地、房屋等进行补偿,完成各种安置项目,并配套建立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新能源及集中供热系统。

3.2 面源污染治理方面

(1)生物综合利用工程。一是推广“一池三改” 农村户用沼气1.5万户,每年建设5000户。二是沿上游及库区乡镇建设生物质固化厂10个。三是建设生物有机肥厂2座。(2)畜禽粪便治理工程。加强畜禽养殖管理,进行圈养和收集粪便,同时严格管理粪便堆积和趋向,降低粪便污染,形成良好的粪便收集、处理模式。(3)村落环境整治工程。加强区域农村村落环境整治,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3.3 水环境治理环境保护方面

(1)库区拦污工程。在水库库区内设置隔离网来隔离固体漂浮污染物,及时打捞及运输库区内的生活垃圾等固体污染物。(2)河流入库口湿地工程。十二五”期间,将在大平房大凌河入库口、建平县深井河与第二牤牛河汇合处、大凌河喀左县城以下的吉利玍各建一块不少于10km2的人工湿地,以对入河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计划总排资4000万元。(3)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工程。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自1993年列入全国八片水土流失重点区以来,已连续实施了20年,大凌河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也被纳入中央水利水土保持项目的支持重点。

第一、坝址两岸生态保护工程;计划在2013年-2015年完成重点迎面山宜林荒山造林5万亩,平均每年1.66万亩,重点栽植适合我市气候特点的油松、侧柏、山杏等乡土树种。第二、退耕还林工程;阎王鼻子水库入库口坡耕地。完成15度以上坡耕地造林0.2万亩,重点开发大枣、南果梨、苹果等经济林树种,并通过采摘园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第三、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小流域“金字塔”综合治理模式、沟壑梯级治理模式等行之有效的科学治理方法。第四、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在库区范围内对停产关闭矿山的生态修复、正在生产矿山的生态修复、尾矿库的生态修复;同时增设生物预警系统,增强对突发水事件的预警能力。主要进行排土场清理、安全处置、植被修复。进行综合监测及预警,防治突发性污染及安全恐怖事件发生,保证水质安全。

4 结语

经过治理,大凌河流域朝阳段水环境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从而切实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与水环境安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破解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制约朝阳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12

(1)建立组织保障一是建立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领导小组,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建立规划编制工作指导组。组建由党政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分工协作,乡镇(街道)相互配合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县域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小组,负责规划编制的组织、审核和业务指导。三是成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办公室。抽调财政、环保、建设、卫生等资金整合和业务指导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业务指导和督查考核等工作。

(2)加强规划引领一是科学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体规划。按照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县(市、区)域规划编制要求,制定规划编制总体方案和规划设计委托书,委托具有市政、环保、城乡规划等方面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总体规划。二是因地制宜编制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委托市政、环保等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根据村落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居住状况、生活规律、排放系统等,选择合适的终端污水处理模式,编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三是把好村庄新建区块规划关。对于新建或改建的农村住房或拆迁安置房,要把生活污水处理作为建房的一个前置条件,同时配套完善周边污水管网和设施,防止先建后治。

(3)强化政策激励一是努力争取上级资金。省里初步拟定以户为单位,以总投资的30%+奖励10%政策来补助。这块资金是必须争取到的。二是尽量配足县级资金。县配套资金是否充足,也是省确定重点县的考虑因素之一。如果能争取到省补助2.97亿元,剩下的4.46亿建议县里以总投资额的30%来配套补助(包括整合资金在内),其余的30%资金由村集体和农户自筹。据测算,需县配套资金约2.23亿元。三是有效整合原渠道资金。

(4)适选处理模式一是进厂处理。对于少数城中村及城区周边村庄,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的,农户污水经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后,可统一接入邻近市政污水管网,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二是集中型生态化处理。对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可采用无动力厌氧处理方式集中处理,即对所有农户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建设处理设施,统一处理村庄全部污水。三是区域型、联户型、分户型等分散式处理。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可采取分散处理模式。将农户污水分区收集,每个区域单独处理,采用厌氧池+人工湿地等处理模式处理村庄污水。居住村点农户分布较为分散,采用区域型处理模式有困难的,可采用联户型处理模式。农户布局极度分散,接入集中处理管网有困难,单家独户的,可采用分户型处理模式。

(5)推进长效管护一是“一池一档”。污水治理专项整治办公室要以“一池一档”的原则,为每个污水处理设施建立档案,统一管理,做到每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料和照片齐全,管理人员培训到位,及时了解每个污水处理设施的情况,一旦工程产生问题,即可分析原因着手整改。二是委托管护。采用农村污水数字化监管试点等形式,委托相应的中介机构,对少部分有条件的村实行污水数字化监管,运用3G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小、多、散的污水处理站点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实时掌控站点信息,保证设施的长效运行。三是专人管护。尚未实行数字化监管的污水处理站点,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清掏、维护,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并将运行维护措施落实情况一并纳入乡镇、部门年终业绩考核,明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长效运行的奖惩办法。

篇13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责任、健全机制

根据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年)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编制了《乡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和我村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年度工作要求。明确了近期的目标任务,以实施“净化工程、绿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居民行为规范工程、建设秩序规范工程”为重点,以开展创建文明乡村、卫生乡村、环保模范乡和园林乡村、环境优美乡村活动为载体,切实改善城乡环境,不断提高全民素质,推动我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健全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责任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各自然村,签订责任书。制定了《“门前五包”管理制度》、《卫生检查评比标准》、《马安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细则》、等管理考核办法,同时增加经费投入,提高清扫保洁人员的工资,并纳入财政预算,建立长效机制。

(二)注重实效、强力整治

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组织我村7个村干部、11名清扫保洁人员和志愿者40余人,对马安村的公路沿线以及鄱阳湖的周边垃圾,及卫生死角开展了多次集中整治清理活动,共清运垃圾140余车,整治卫生死角50余处,清理“牛皮癣”120余处。按照“属地负责”原则,落实目标责任。各村民落实“门前五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到位率100%,共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200多份,“门内达标”责任书100份,在农村开展了“三清”工作,即: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严格治理“污水乱倒、垃圾乱放、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和秸杆乱烧”的现象。同时在各自然开展了最清洁、清洁、不清洁评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开展了对学校周边环境的专项治理,出动执自查人员30人次,对辖区单位、居民住户、公共场所进行春秋两次灭鼠、灭蟑和环境消杀活动。除“四害”灭鼠工作通过了省爱卫会的达标验收。认真开展了全村的污染源调查工作,按要求完成了各项调查任务,

民房道路美化、亮化、净化等工作情况: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规划科学合理,符合村庄卫生标准。

一、村庄整治情况

1、村庄改厕、改水率达100%。村内主干道已全部实现硬化。

2、修建垃圾池10座。

3、洁净能源、有线电视、电话普及率达100%,太阳能普及率30%。

4、村庄内的道路两旁、水塘四周、屋场空地、住户庭院种植了桂花树、广玉兰、四季青、桔树、树苗,绿化面积近千平方米。

二、项目建设完成工作;

1、村里每户都建设化粪池,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奠定了基础;

2、胡勇自然村已建下水道7500米。排头戴工程在待建中;

3、以前我们村是吃鄱阳湖的水现在我们共花费10多万元打了个深水井,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三、组织专人负责,分工如下: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1、各自然村都组办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板报(墙报),完善和制定了《马安村村民文明卫生公约》、《马安村村民文明卫生公约》。

2、狠抓街头宣传活动,环境综合治理义务宣传员共50余人次举行了“爱护环境、规范行为、我是马安文明人”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同时以片区为主,综合治理观念做到深入人心。

3、以小学生为主动点,积极的参与环境综合治理,并要求学生要把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宣传到自己的家长、兄弟、姐妹,大家一起来做文明开放的马安人。

4、召开村民会议,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到家喻户晓,做到人人参与。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宣传到田间地头和村民家里。

(四)公共场所。全村农村养猪户基本上实行了拴养和圈养,禁上敞放家禽。规划区内企业全面达标排放。

(五)马安村周绿化面积300多亩,共15000株。

(六)狠抓干部教育

切实抓好村干部的宣传教育。自去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展以来,先后多次组织村干部胡永自然村,排头戴自然村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意义和目标任务,提高认识,增强参与的自觉性,起好表率作用。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政策法规及《市民行为规范》纳入干部与群众关系和蔼相处的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如胡永自然村的人行道硬化、路灯安装,下水道直排,氧化塘的建设,排头戴自然村的垃圾池建设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2、无经费来源。村委会无收入,严重缺乏经费。

3、村民爱卫保洁和遵守交通规则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村民教育难度大。

4、长效机制建立难,特别是保洁员的安排。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和压缩一切非生产性支出,挤出资金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落实责任,确保进度。安排分管领导和专人对进度进行督查。

篇14

1、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全面启动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按照统筹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区域发展的要求,抓紧编制和启动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二期工程,谋划一批项目,提升生态保护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推动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努力将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加快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继续抓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野生动物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等重点工程,争取启动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完善和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推进柴达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前期工作。完成人工造林75万亩、封山育林80万亩。

2、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抓紧制定出台《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严禁高于行业能耗标准的项目立项建设。在燃煤电厂、水泥、铁合金、碳化硅等行业,推进锅炉改造、余热利用、电机节能、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改,完成现有全部矿热炉烟气余热发电改造,从源头强化节能减排。全面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节能减排科技行动,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制定完善鼓励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的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发展节能环保的墙体材料。继续实施一批节能示范项目。力争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以内。

3、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加快推进湟水流域水污染洽理、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城市大气环境整治等一批重点环保项目。开工建设再生水利用一期工程,全面实施湟水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提标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完成湟水流域排污口截污纳管,实现“全测控、全收集、全处理”。探索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重点支持甘河、东川、大通北川、格尔木等四个工业区的重金属污染防控。加快城镇及人口集中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在、大通、甘河工业园等重点区域开展大气和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努力提高水质达标率、人均绿地率、污水无害化处理率和垃圾资源化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