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范文

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要依法管理,尤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更应加强法制建设,要健全法制、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建筑法》为核心的建筑法律体系,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走向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法制轨道;要继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招投标法、施工合同法、质量管理法等法规制度;要明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法制建设要结合实际,便于操作,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约束机制。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 市场供求关系失衡,造成市场竞争不规范,影响了合理定价。近几年来,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从事建筑施工的队伍却以更大幅度增加,供不应求局面使得本己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争得施工任务不得不面对难以接受的招标条件,面对这些不规范的市场交易,施工企业只有压低价格承包工程,长此下去,企业缺少更新改造的劲头,冲击了正常的工程造价管理,而现行的政策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这样也就更加助长了建筑市场竞争中的不规范行为。

2. 造价管理观念落后,政府过分干预。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造价管理与控制上,存在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对建筑工程造价缺乏整体概念和认识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对材料市场价格的监管,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转为市场调节,市场现行材料价格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市场起主要的调节作用,但是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其自身调节机制不是万能的,完全依靠市场不可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要求政府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的价格调整上,改变落后的观念和思想,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杠杆作用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干预,这是防止建筑工程造价市场混乱的必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地方的市场观念淡薄,当地政府市场价格过多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对建筑工程的造价上沿用老套的方法,严重阻碍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 工程肢解发包,行业垄断严重。由于建筑市场缺乏规范的法制管理,某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中不是从工程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肢解工程多方发包。也有某些行业依靠特权垄断发包。造成现场的总包单位无法协调安排进度和对现场的统一管理,造成施工中的浪费。工程肢解发包和行业垄断增加了中间环节,抬高了工程造价,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4. 法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款,对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问题进行规范。但事实上出于各种原因,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在许多方面还不能应对市场经济下复杂多变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许多法律法规条款没有涉及到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内容,出现法律法规盲区,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此外在法律法规的执行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法制的不完善严重地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的真实、合理、有效。

5. 对造价中介组织管理力度不够。近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工作的中介组织发展很快,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各种中介组织的资格认定和审批未能严格执行,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不一。某些中介组织不按规定办事,缺乏公正性。中介组织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也没有完善的赔偿制度和回避制度。特别是标底编制中,错算、漏算时有发生,影响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过程中主要费用的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直接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使用费和机械费,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部分。

人工费。

人工费支出是工程直接费的基础性支出,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7%左右,且随市场供需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对人工单价在整个施工期间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预测和控制,是施工过程控制人工费支出的基础性工作。

2.材料费。

材料费用在整个建筑工程造价中占有最重要的比重,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63%左右,是工程成本控制的重点。材料费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形式不同,材料供应方式也有所不同。如业主限价的材料价格如何管理,主要可从施工企业采购过程降低材料单价来把握。首先对本月施工分项,把材料用量清单下发到采购部门,在保证材料质量前提下货比三家。

机械设备费。

随着施工中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费的开支在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地上升,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7%左右,控制其指标,主要是根据工程量清单计算出使用的机械控制台班数。在施工过程中,每天做详细台班记录,是否存在维修、待班的台班。

四. 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举措

1. 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制建设。

2. 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建筑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是建筑工程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它不仅是优质、高速完成建设任务,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方法,也是合理确定造价的科学依据。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由于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并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全过程进行多次性计价,即按基本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

3.建立约束机制,规范业主行为。

在建设工程的全过程中,业主贯穿于建设全过程的始终,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离不开业主的参与。因此,业主的行为对工程建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政府各主管部门应对业主在建设阶段的行为依法加以规范和约束,要强化施工总承包职能。总承包单位有能力和资质的,严禁建设单位强行分包工程任务。

4.规范管理,建立有形工程造价咨询市场。

成立有形市场后,由于工程结算审核要进入该市场,政府代表的监管力度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监管机制;企业如不自律,政府可绳之以法 ,从而更充分的发挥政府对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职能,真正起到维护造价咨询工作严肃、公平、公正性的作用,确保实现高质量的工程造价控制。有形市场的建立不仅能为所有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五.结束语

建筑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制定咨询服务机构的行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业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以优质的服务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共同搞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勤学,徐广飞.工程现场管理对工程造价影响的研究[J].包钢科技,2012年2期.

[2] 韩忠.试述工程现场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16期.

篇2

关键词: 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管理方法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ity advancement, people'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 day by day, people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to protect environment, also will raise awareness, garden construction will continue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requirements, new changes, new problems. The significance and effect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Keywords: Landscap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园林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施工企业为了既创造效益又被建设单位接受,必须推行有效管理,控制和降低成本,才能促进企业发展。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和过程

1 施工项目管理内容

施工项目管理是指园林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的管理,其管理对象是施工项目,主体是施工企业或其授权的项目经理部, 采取有效方法对施工全过程包括投标签约、 施工准备、 施工验收、竣工结算和用后服务等阶段,以及对各生产要素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教育和激励。其主要内容有:建立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制定管理规划、按合同规定实施各项目目标控制,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

2 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

在整个园林建设项目周期内,施工的工作量最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多,施工项目管理的难度最大。其最终目标是:按合同规定,按设计要求建造园林,并获取预期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可分为:投标签约、施工准备(从组织机构、人力、物力、技术等确保施工)、施工(完成合同规定到竣工)、验收与用后服务 5 个阶段。

二、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

1 树立施工项目管理的科学管理意识

园林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项目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控制和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的最终目标成本的要求,获取最大收益。因此,要搞好园林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管理教育并采取措施,只有在园林施工项目管理中培养出强烈的管理意识,让参与园林施工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每个人都意识到管理出效益,才能使施工项目管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得到贯彻落实。园林施工项目管理其根本任务是对进行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控制,其科学管理的基本方法就是使用目标管理方法。将每阶段、每项内容分解,确立管理目标,加以实现和控制,通过目标的实现,完成经济管理任务。

2 园林施工项目组织管理

国内园林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至使一些绿化工程粗制烂造。在实践工程中,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施工管理措施的不周全而造成的,由于园林施工工程有多项内容,施工工程中往往涉及到各项园林工程的协调和配合,若管理环节出现问题,则会影响施工进度,拖延工期,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做好组织工作,统一领导,各部分、各项目要协调一致,使工程建设能顺利进行。

(1)精心准备,合理规划

如果在工程绿化工程中,管理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 工序的质量控制和后期的养护管理措施也不到位,也会给绿化工程造成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取得园林施工工程的项目后,必须认真掌握施工规范和合同条款,明确承包人义务和责任,全面完成组织准备工作。根据设计要求,优化组织设计方案,按照工序、工艺合理划分施工段,在互不干扰情况下组织施工作业,计划好工程进度,保证能连续施工。这就需要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保证。要做到工程的合理规划和精细化程度,就必须对园林工程各分部工程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规范,同时也应该制定项目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做到有章可循。只有项目部的所有人员都应遵守这种规范,才能让工程施工做到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2)施工组织机构管理

政府部门应该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绿化工程,必须实行公开招投制度,要让具有一定绿化施工资质,在绿化施工领域有一定业绩的施工单位参加,在招标时实行优胜劣汰制,要让那些施工质量差,信誉不好的退出绿化施工行业。进而组织建设的机构。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整体管理水平,达到项目管理最终目的。这样才能建立气一个能完成管理任务,指挥灵便、运转自如、工作高效的组织机构,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变化,使组织系统正常运转。也不负政府与建设机构同心协力建设城市的决心和信心。只有二者相互帮助,互为犄角,才能对项目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做到心中有数。

(3)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园林工程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有些园林企业忽视经营管理,更不重视现场管理,因而企业管理较为落后,在一些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技术不求进步等问题。从施工现场管理来看主要反映出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操作不严格执行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故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应坚持现场标准化管理,堵塞浪费漏洞,根据现场工程特点合理安排施

工现场进度,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节约人力物力,控制成本。

3、园林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尤其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降低工程造价, 也就是对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通常是指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能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协调和限制,力求将成本、费用降到最低,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园林工程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是人工、材料、机械费和其它直接费;间接成本是现场经营管理费。这就需要在园林施工项目过程中实行成本全员、全程、中间控制原则,进行目标管理,开源节流,合理安排资源供应,加强园林工程进度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培训,使之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及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

其中,推行化工程项目监理制,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任何园林建设工程在施工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程度不同的质量问题,因此,监理工程师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时就要立即进行处理,凡进场材料均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技术说明书,并应提供准用证等文件,同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抽样和封样送检。对进场后的园林植物,监理工程师应携带量具进行复检,若发现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植物材料,立即通知施工企业将不符合要求的植物材料自行处理,坚决退回并补足合格的植物材料,严格把关,严禁任何不符合规格的苗木进场。园林绿化监理人员必须要做到全过程跟踪,如果发现不合格材料、工序、产品做到及时整改,保证园林绿化工程中每个环节不出问题。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监理制度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的基础。从而,总入口处做到成本的有效管理。

4、园林施工项目的管理技术应用

林工程的技术应用多集中在工程的前期设计、资金预算、施工工艺、安全防护、竣工验收等阶段,而相对忽略了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在一项园林工程建设工程项目中,无论拥有多么具体、完美的设计方案,都只是预想图片的材料,只有通过施工人员的具体操作,才能建造出实实在在的园林景观,施工管理过程与必要的技术支持是不可分的。而绿化施工队伍质量的良莠不齐,很难全面体现在工程设计理念园林工程项目中,这样,对于专业施工人员素质的管理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社会上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园林工程项目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施工人员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和能力。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精良的施工。由于园林绿化施工是把园林从图纸变成现实的一个环节,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人为、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要正确意识到施工管理中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园林绿化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是供人们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同时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绿化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且美观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建筑行业现已成为我们民生行业,一个建筑物的形成所带来的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是值得我们去重视并需要对施工项目质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因此对于这方面的人员、技术、政策等等的各方面都需要共同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严格把关。

1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现状

在工程建筑项目不断实施和完善的过程中,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面受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高,面对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大多主营业务都是来自各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因此工程项目成为利润所发展的主要方向,而面对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就是建筑企业在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管理标准并且全面的实施该标准,这是每个建筑企业最根本的要求。

2 制约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2.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在这里主要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者两方面。在建筑施工方面主要是指直接参与工程施工的组织人员,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都是需要现场管理控制的主要因素,这些工作人员相当于控制变量,为了避免产生失误,因此在现场管理人员应该调动各方面因素,除了做好控场职责外,还要主动发挥积极性,协调现场秩序。

2.2 材料因素。在材料因素方面,一般是从工程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结构配件等等的建筑材料方面的控制,除了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外,也需要技术人员对这些材料有正确的使用方式,各建筑项目材料是工程项目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因此对材料进行质量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工程项目有一定的质量保障。

2.3 机械设备因素。建筑工程项目少不了对各项相关的机械设备要求,现代化的施工模式更离不开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因而建筑机械设备的质量好坏,维护情况都是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因为机械设备的针对性强,技术操作人员对设备应该具有一定的认识,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运用正确方式,发挥机械最大功效,最后还要做好机械的维护工作,定期对机械进行维护,确保机械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2.4 部门项目因素。一个建筑物的形成依靠的是多个项目的完整组合,因此,要恰当处理好承包商、设计安装、质监、监理等各项部门工作,多进行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技术上问题的协调,增加各部门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机会,做好配合工作,才能够增强施工现场的应急能力,加强各项部门合作的程度。

3 目前施工项目质量存在的问题

3.1 人的问题。工程人员作为项目的支配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协调好各项目的完整实施,只有各个项目的参与方能够了解到施工项目的重要意义,在意识程度上做到了,从而支配参与方尽可能将自身负责的项目完成的最好。

3.2 技术问题。技术操作方面是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基础。有了先进稳定的技术条件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性效率。在目前大部分的施工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技术操作人员并未意识到技术操作对工程的影响程度,因而在中国长期的建筑行业发展以来,粗放式的经营方式使得建筑水平不高并且在科技研发和投入方面相对较少,从而导致机器设备更新换代的能力差从而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加上对建筑方面的只是了解较少,缺乏专业化培养以及相关配套技术的条文缺乏理解,为日后的施工留下了一定安全隐患。因此在技术方面上需要提高相当部分的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提高机械设备的重视程度。

3.3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虽然我国在不断完善建筑施工项目质量体系,但在实际运用上却缺乏一定的执行力度,部分程序文件并未能够得到贯彻执行。导致材料运用、工程技术上都过于模式化,并未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而在监理人员监理过程中并没有负责准确的对现场进行监控和验收,导致作业人员忽略对施工项目质量,施工积极性有所降低,使得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缺乏保障性。

4 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研究对策

4.1 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整个建筑管理队伍的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质量,在进行人员规划的过程中,清楚了解各项目所需的人员要求,在通过各项测试,对人员进行严密的考察,才能够在意识上提到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除了都要持证上岗外都需要提高所有参与工程的施工人员质量保证意识,在工程队伍里需要树立“质量第一、预控为主”的观念,才能时刻警惕着施工人员,并且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方式对技术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提升了员工们的综合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工程的质量。

4.2 培养预防控制意识,采取技术措施先行方法。在进行工程施工的同时,通常会针对常见的质量通病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方案。如在屋面节点做法方面,由于施工单位的施工方式和地域性的问题,导致产生各式的质量问题,而通过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为了能够准确的对问题进行预防,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有足够的认识和施工方案的严格审批,做好技术交底,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严密的施工监控,使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意外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

4.3 严格按照技术执行标准,完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相应的工程技术标准在也是工程质量安全基本保障,对于工程领域的技术条文,除了认真执行还需要对各阶层的工程人员进行各项标准的培养,进一步了解建筑行业相关的执行标准,监管人员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对各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监控,并且要将健全和完善建设各种工程质量技术保证体系作为强化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再对相关的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使得质量管理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程度,努力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技术水平,做好对工程质量水平的人员把关,再依靠相应的科学技术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确保工程结构使用功能和施工项目质量安全保证。

4.4 加强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在施工前应该严格对图纸进行把关,及时提出不合理的设计方案,这是工程首开始的关键一步;另外针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面,需要严把材料质量关,将不合格的原料及时进行处理。在施工阶段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对各项工序进行严格审查,在对各项工程质量进行质量分析,做好工程各个阶段的严密控制,这是施工阶段的所具备的基本要求。再到工程竣工阶段,对于工程使用效果进行严密审查后,做好工程汇报,使得建筑单位对该建筑有正确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工程质量需要改进的地方。

5 结语

建筑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是纵观整个工程不可忽视一个内容,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也慢慢偏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因此在质量管理方面,除了上述所说的建筑项目工程现状、问题和相应解决措施外,还需要工程队伍结合各个方面的力量对质量管理实行全方位的控制,才能够确保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真正达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叶青,王燕刚.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1(5).

篇4

关键词:施工;合同管理;技术管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of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are common problems are analyzed measures, and tells the story of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ractice of differences. Of technical management in the role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were introduced, the influence of project performanc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contract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the contact briefly.

Keywords: construction; Contract management; Technolog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71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合同管理

1.1合同管理的定义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建筑市场的重要内容之一。

1.2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育成熟,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1)加强合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2)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加强合同管理是进行有效项目管理的需要。

(3)加强合同管理也是规范各建设主体行为的需要。

(4)加强合同管理是我国迎接国际竞争的需要。

1.3合同管理的特点

1.3.1合同管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由于合同文件的要求决定项目的合同管理必须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合同的履约过程中,承担施工作业分部或工区应共同履行合同赋予的义务,享受合同赋予的权利,项目部在履约中将承担统一指挥、策划、布署、协调的职能,各作业分部或工区的合同行为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约束和安排,从而也要求项目挥部在合同的策划中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全面地、系统地站在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思考问题。

1.3.2合同管理的多样性

合同管理涵盖的内容多,施工合同管理主要包括验工计价、设计变更、工程索赔、保险理赔等内容。验工计价是施工效益的直接体现,贯穿施工全过程,资料繁多,支持材料复杂;设计变更有严格的程序限制,按权限层层审查、批复;工程索赔是对非承包人的过错而造成承包人利益损失的经济和(或)时间的补偿,但要求基础资料完整,理由充分且具有严格的时效性,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艰辛劳动的系统工程;工程和雇员保险是一种引入社会机构参与的风险共担的行为,对于承包人来讲,实际上无本经营,但要求必须有极强的保险意识,掌握保险程序、保险技巧和保险范围。

1.4合同管理中常见的若干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大家都能认同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建立和维持良好建筑市场中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同时它也在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和缩短工程工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相关法规还很不完善,加之一些思想观念及管理体制存在的深层问题,使得建设施工合同执行过程步履艰难。

1.4.1施工合同背离招标文件和投标书内容

在工程项目招投标中,招标文件是建设单位向施工企业发出的订立施工合同的要约,投标文件是施工企业回复建设单位要约中全部条款的承诺,是施工企业向建设单位做出按要约签订施工合同意思的表示。由此看来,招投标文件是签订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有一些业主存在着买方市场优势地位,或者要求附加条款,或者强调施工企业一次包死,不计风险包干费,使最终签订的施工合同与招标文件及投标书出现较大的背离,从而为施工合同的执行带来很大困难。

1.4.2管理措施不配套

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而当前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规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系统性;二是涉及施工合同履行的有关法规修改和调整工作滞后。近年来,发包方对优质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工期越来越短,而目前的工期与质量奖罚的具体办法和标准却没有相应的调整和出台,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建筑市场和施工合同管理机制的需要。

1.4.3“口头协议”、“私下合同”屡禁不止

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承包商经常为迎合业主代表或工程监理要求,存在并执行着“口头协议”、“私下合同”。所谓“口头协议”、“私下合同”,是相对于‘正规合同’而言的,在同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中,往往合同与私下协议并存,正式合同用《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但双方当事人并不履行,只是用作应付各级管理部门的检查。实际执行是以合同补充条款形式或干脆用君子协定(口头协议),这样把投标产生的中标合同部分或全部,换成违法或违反国家及政府管理规定的内容。

1.5施工合同管理在国内与国际管理中的差异

对合同进行管理,是国际工程承包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国内施工合同形式比较简单,内容比较单一。而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一般是按照国际通行的FIDIC条款编制,内容详细而复杂。从FIDIC 条款可以看出,里面的很多事项是有利于业主的。

在国内建设中,施工过程如果出现分歧,习惯上通过协商解决或由上级领导裁定。而在国外,承包商和业主只是一种买卖、契约关系,业主对承包商的制约通过合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施工过程如果出现分歧,都通过合同解决,合同成为业主与承包商行为的指南。

1.6改善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办法

1.6.1加强对合同的法律认识

通过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力度,通过不断的宣传、学习培训,使合同的承发包双方切实认识到法律是保障施工顺利实施,保护双方合法权利的必备工具,是走向市场经济中科学管理的坦途和桥梁。依法运用施工合同监督、评审等管理手段在施工进程中可以减少或避免施工进度、质量、造价等方面出现的偏差和问题,从根本上避免可能引起的合同矛盾纠纷,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

1.6.2推行示范文本,规范合同表述形式

篇5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摘要:由于盈余管理是企业通过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者调整,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本文通过对2009年到2011年沪深股市的820家企业的研究,考虑到管理层特征,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以及股权构成特征等因素,用操作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盈余管理的量度,并通过一种更加合理的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来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 :应计利润;治理结构;修正的Jones模型;盈余管理

一、引言

随着会计信息误导投资者是越来越严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盈余管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也对此重点研究。Warfield等研究股权结构方面发现:管理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Beasley通过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成正相关。张兆国等认为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成倒U型关系。雷光勇,刘惠龙通过研究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成正比。

通过对上面文献的综述,发现如今大多数学者只是研究治理结构中单一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往往会有片面性和偶然性。本文运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选取管理层特征,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以及股权构成特征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二、模型的建立

目前学者们把非随意性应计作为盈余管理的量度。Jones模型是被公认的用来衡量它最准确的方法。但是后来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发现,Jones模型里面没有考虑到赊销方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加准确的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将运用截面修正后的Jones模型。模型如下:

其中TAi,t为i公司在t年度总的应计利润,Asseti,t-1为i公司在t-1年度总资产,Salei,t为在t年度收入变动,FAi,t为第t年度固定资产,εi,t为随机误差,ARi,t为i公司在第t年度应收账款与在第t-1年度应收账款之差。当把当年度的值代入上式,就可以得到三个系数的估计值分别表示为将三个系数估计值代入下面公式:

可以得到非控制性应计利润NDAi,t,然后再把非控制性应计利润代入下面公式:

可以得到控制性应计利润NDAi,t,由于盈余管理有调增利润和调减利润两种情况,因此采用控制性应计利润DAi,t的绝对值来度量盈余管理比较合适。

三、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盈余管理,从会计学角度来看,目前广泛应用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本文用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来衡量盈余管理。

(2)解释变量。本文中的解释变量是指影响盈余管理的变量,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包括:董事会的特征,监事会的特征,管理层的特征和公司股权构成特征,为了更加准确的分析盈余管理的变动,本文把四个大的方面又分为如下变量:

(3)控制变量。公司的盈余管理还要受到除解释变量之外的额外变量的控制,为了能够得到更加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还引入了三个控制变量是:公司规模,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如表2所示:

四、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

运用SPASS软件对解释变量做回归分析,以操控性应计利润为因变量,以解释变量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首先对方差做回归分析,得到F=4.172。显著性水平为0.001远小于5%,所以回归系数有意义,回归系数描述表如表4所述:

通过表3,可以发现流通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公司规模,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通过5%的置信水平,而监事会规模和管理层持股比例通过10%的置信水平。每一个公司治理结构的解释变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分析如下:

(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但是相关性不是很强,因为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说明控制性股东的所有权集中会导致利润的信息质量降低,所有权越集中,利润的信息质量越小。

(2)流通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因为当流通股比例比较大的时候,就会导致管理者持股太多,很容易操控一个公司的战略抉择,而公司内部管理者实施盈余管理控制的可能就会很小,

(3)董事会会议频率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一般来说董事会越频繁,说明董事越有责任心,董事之间的交流就会越多,就会花更多的精力来履行职责,而且董事会次数越多,就会制定出更加缜密的战略抉择,从而避免盈余管理的产生。

(4)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是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是特别强,因为独立董事所占比重越大,公司财务就会越透明,报表信息质量就越高,独立董事在财务报告质量控制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5)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审计委员一般由独立董事组成,他们能加强对内的控制和对财务信息质量的控制,而且能够降低公司没有披露的信息。

(6)监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因为监事会能够更好的监督公司没有被披露的财务信息,当监事会规模越大,说明公司的财务信息越健全越真实,进而盈余管理程度就会越小。

(7)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当管理层持股越大,管理层对公司内部的控制权就越大,导致公司的信息质量下降

(8)CEO与董事长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如果两职分离,就会多一层的监督,这样更有利于控制盈余管理的发生,两职合一就会导致权力集中,不利于财务信息的披露。

(9)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公司规模越大,相对就会越难管理与监督,信息的不完整性就会增加,进而就会导致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加。

参考文献

l.Warfield T D, Wild J,Kenneth L W. Managerial ownership, accounting. choices, and in formativeness of eamings.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20).

2.张兆国,刘晓霞,刑道勇,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中国软科学,2009(1).

3.雷光勇、刘慧龙,大股东控制、融资规模与盈余操纵程度,管理世界,2006(1).

4.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3(2).

篇6

关键词:工程建筑;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单位的重要管理内容,施工现场的管理活动牵扯面广,施工建设繁杂,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存在复杂性、不确定性,如出现失误或者差错则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影响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必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整体性、基础性及实践性。管理效率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也影响到企业经营目标能否达成。因而,在开展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必须结合相应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开展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

一、工程建筑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

1、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的管理核心和重点。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进度、质量等直接影响到成本的高低,对工程投资收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优化施工现场管理。

2、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对外形象展示的窗口。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情况直接的反映出施工单位的形象、面貌等,科学有序的管理,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知名度,更为企业增加经济收益。

3、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内在要求。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选择何种管理手段和方法,直接的影响到工程质量。科学、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可有效保障安全与消防工作,促进施工效率的提高。

二、工程建筑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不足

1、团队建设未得到充分重视

目前,大多数的工程建筑规模较大,需要很多人参与建设,而建设工程的技术性要求各个人员的分工必须明确并有序的配合。但是,团队中的成员存在个体性差异,在性格、专业、擅长领域等都不一样,且工作能力也不尽相同,使得不能控制成员的有效性;另外,施工人员没有得到专业性培训,影响到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

2、质量管理不完善健全

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同时因施工过程的工序繁杂,涵盖的范围广,使得不能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在实际的质量管理中常采用抽样检测,如此不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会出现遗漏的质量问题。

3、施工管理的目标有待明确

在实际的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管理目标的不明确问题。主要表现在:施工管理的目标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在施工管理中,未能够应用科学、系统、全面的管理控制技术,未制定严谨的施工计划;没有按照合约规定实施施工进度;在现场管理中当依靠于以往的经验,管理和成本的控制不够严密。

4、材料选择和使用管理不够合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然而在施工管理中对于材料的选择、采购、使用都不够重视,未能够有效的检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没有对材料进行分类管理,使得材料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不能保证材料的质量。

5、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问题是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重点内容,安全是建筑单位的形象的具体表现,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发展的基础,也是建筑工程单位提供经济收益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管理中,相关单位和人员没有重视安全重要性,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三、强化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

1、逐步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体制

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想要顺利的进行,就必须先有一整套科学且完整的管理体制的建立作为基本,这样才能够使得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得到保障。最开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目标的制定必不可少,如此才能够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明确的指明道路,真正的给各个部门的每个岗位分配所属的安全目标,使得每一名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度都得到明确。而且还要定期的考核检查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只有考核成功的施工人员才能去进行相应的施工。此外,可以实行并操作的安全目标才能得到确立,只有如此安全责任值得的推行才能得到确保,才能更好的使得每一个建筑施工现场人员更加注重安全责任。

2、加强工程施工监管的执行力度

任何一项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时都需要向当地的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单位提交一份工程质量监督的申请,然后质量监督单位就会派遣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对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实施监督。在工程正式施工前还应分别审核负责施工和监理的单位的相应资质,以及考察、核对施工单位准备采用的机械设备是否合格、相关技术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是否达标等内容,如果存在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决不姑息。进行工程质量监理的工作人员应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制定一份详细的监督检查计划,要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工作交叉进行,这样能够提升检查结果的真实性。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都应尽快进行整理然后通报,之后再将整改意见反馈给施工单位。

3、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

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有助于正确地指导现场施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生产活动的有效控制,是保证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和资源以及设备合理调整的重要依据。应该根据场地空间,设计出相应的平面施工图,并且需要放置在显眼的位置,从而能够对临时设施的搭设、机械设备的安装、材料构件的堆放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并且需要在平面图上进行明确的标识。在项目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地配置,有效地保证项目施工现场能够保持动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各个阶段性施工任务能够达到最佳组合,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材料和设备都是不断变化的。在进行资源合理配置时,需要保证关键施工工序的完整、全面,并且应该根据具体的施工进度,编制合理的人力、材料、设备进场计划。

4、加强施工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成为了施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项目的管理人员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增强建筑施工进度的意识,还要正确处理好建筑施工的质量和进度的关系,加强进度控制力度和控制措施,对建筑施工的计划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审核,对于在施工中的各阶段的材料的用量、资金的流动,做好详细的预算,并及时的跟进,做好对施工计划和审核制度。当出现不合理不完善的时候,及时的修改,鼓励一些新的理念出现在建筑施工中。很多建筑施工单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建筑施工之中,提高工程的进度控制,加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检验和监督,让施工单位和单位都要端正思想和态度,树立好时间概念,提高了建筑工程效益,明确好建筑施工进度控制的重要性,充分的做好监督和指导的工作。

5、加强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质量管理也是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标准。所以,必须制定科学的工程质量标准,并且需要技术的掌握材料的变化情况。坚持预防为主,做好施工过程中前期和中期的控制,将质量管理贯穿于现场施工中,严格检查和控制质量,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达到优良的质量标准。并把质量管理责任制度落实到位,杜绝任何质量问题的出现。

6、强化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工程施工需要的材料优劣直接决定着工程的优劣。必须做好质量管理:首先应该确立严谨周密的材料保证体系和方案,并制定材料质量责任制,对材料管理进行系统化组织,保证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其次,对于材料的安全问题,需要强化员工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并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制定科学、系统、有效的安全管理规则,落实具体的责任;另外,对于材料的管理,应该层层把关并选择合适的地方放置;最后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表,并严格执行该表,确保材料充分的利用。

结束语

对于工程建筑项目施工而言,需要有一个全面有效的管理机制进行管理,所以建立科学有序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体制一项重要的工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利于节省建筑材料和资金,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所以必须强化材料管理和质量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安全管理意识,优化现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人员和建筑材料的安全,最终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苗伟忠.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高策略探讨[J].煤炭技术,2012(26):212-213.

篇7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研究

房屋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项目的质量管理。

一、建立健全项目组织机构密切

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领导班子,实施项目管理,对工程施工进行组织、指挥、管理、协调和控制。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选派具有改革开拓精神、丰富施工经验、良好服务态度、正直、勤奋、实干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本工程的项目部。

为加强项目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在成立项目施工领导班子的同时,成立项目党支部,以加加强项目政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保证以最优的质量、最快的速度、一流的管理干好该工程。同时,在工程施工管理上将严格按项目法组织施工,执行全面承包责任制,在部门设置上将配齐从开工到交工所有的职能部门人员,以确保整个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连续性,从而为全面管理、全面协调创造有利条件。

二、施工工期计划

(一)制订人员及部门职责

1.项目经理的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设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项目经理要向项目管理人员解释和说明项目合同、项目设计、项目进度计划配套计划、协调程度等文件。做好施工准备,落实具体计划,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系统。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遇见问题处理矛盾。建立高效率的通讯指挥系统。注意在工作中开发人才、培养下属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对承包工作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和场容等进行监督管理、考核验收、全面负责。组织好项目生产调度会、项目经济活动会等关键会议。组织、制定项目经理部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各项规章制度,搞好与建设单位各职能部门的业务联系往来,每月向建设单位领导报告工作。严格财经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管理,推行项目内部承包责任制。严格履行全部承包合同条款。

2.项目总工程师工作职责。项目总工程师是工程项目技术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对工程项目技术工作负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并督促在工作项目上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有关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及技术管理制度。负责建立健全工作项目技术工作岗位及责任制,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制度,有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将科技工作纳入领导的议事日程。参加工程项目的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以及技术交底工作,运用全面质量管理IS09001质量管理模式、网络计划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负责工程项目科技开发与推广计划和决策,大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负责解决科技开发与推广项目所需的经费和人员;负责组织编写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组织对分部工程进行定期评定工作;参加单位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

3.各部门工作职责。工程部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技术措施、施工进度等进行管理、协调、调度。解决图纸设计上的问题,编制单项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交底工艺卡、编制周、旬、月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并对施工档案资料进行整理。机械材料部:对施工机械设备、临时用水、用电进行管理协调。完成工程材料的采购、保管、发放等管理工作。经营核算部:对工程用款进行计划、测算,并进行成本控制,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预决算、报价进行审查,对工程合同进行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公关、接待、后勤保障及消防保卫工作。对工程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进行调配,并保证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有相应的技术素质。质监部: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进行综合管理。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控制,对工程施工进行测量放线、沉降观测及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验、计量管理。

(二)施工部署

从准备工作开始,我公司建立严格的管理措施及检查考核办法,并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勾,同时加强班级建设,制定班级考核办法。施工方案着眼于从全局统筹安排,注重整体效果,忙而不乱,以理清施工步骤。运用IS09001质量保证体系对本工程进行过程控制,采取分区分片管理,做到区段有人管,片片有人抓,认真把我公司的质量方针落实到实处。施工中以施工程序为主线,分阶段、突出重点、明确控制目标。项目的施工程序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重点完成承包合同谈判签约;做好场地交接,调集人、材、物等施工力量;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平面布置、图纸全审,开展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工作。尽快办理开工有关手续,争取早日开工。第二阶段:基础施工阶段,施工重点是基础处理及施工,同时对给排水部分进行施工。第三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本阶段主要为钢筋绑扎、砼模板支设、浇捣、墙体砌筑,适时进入室内粗装修,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防雷接地等工作。第四阶段:装修阶段,该阶段以室内外装修、屋面防水为主,建筑安装预埋为辅,这是工程竣工的关键时期,是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较难控制的阶段,重点是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及成品保护工作。第五阶段:建筑安装阶段。该阶段主要为给排水管道、试水、试压、防雷接地试验。第六阶段:扫尾阶段,该阶段主要为“三查四定”,清理现场,准备交工验收。

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及施工准备

1.管理机制。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实行二级管理,各专业班组负责设备的进退场的运输、保管、保养、修理、保证机械的完好;项目经理部物资供应部门行使公司物质供应部的职责,负责施工机械的购置、使用、维修管理。

2.进退场管理。所有施工机械的进退场经项目经理同意,并报项目经理部物质供应部备案方可进行。各专业设1名专职或兼职机械设备管理员,建立机械设备进出场台帐。掌握现场机械数量及技术状况,机械设备进出场有验收记录,进入现场的机械设备必须完好,经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所有设备的进场由各专业根据施工计划提出报告,报经理部施工经理审批后,由经理部设材料设备管理员统一向监理提出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场。所有设备的退场必须由各专业提出报告,报经理部施工经理审批后,由经理部设材料设备管理员统一向监理提出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出场。

3.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现场使用的机械要严格执行“三定制”即定人、定机、定岗和操作证制,严守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准确、全面、清晰地填写动转记录;正确使用机械,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否则按有关条例进行处罚。主要机械设备按照管理目录严格执行机械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使用责任制和操作证制。取得操作证后的操作人员应做到“四懂三会”(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维修、会排除故障)。及时、准确、全面、清晰地填写机械设备运转、保修、消耗等原始记录和交接班记录。机械设备应按规定的技术性能正确使用,不得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做好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运转良好、高效、低耗、安全生产。

4.施工机械的保管、维护、保养。机械使用单位要配备相应数量的机械维修保养人员和工机具,承担修理任务。严格执行“十字”作业法即:清洁、修整、紧固、防腐、,“五定制”即定人、定质、定点、定量、定时的制度。加强机械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按间隔期与施工生产任务相结合,编制保养计划并实施。绝不允许只使用,不保养,拼设备的现象发生。

5.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大型施工机械的使用由项目经理部统一调配,统一使用。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实行挂牌制,标明机械的操作人、维护人、以及维护时间。现场机械要排列整齐、保持整洁。对焊接设备专管率为100%,完好率不低于95%,在开焊前各专业队应对焊接设备进行评定,确定是否满足焊接工艺的要求。经评定的焊接设备连续使用时间超过六个月应重新评定。对特殊的工序设备应按“特殊工序设备认可表”进行确定,确定是否满足施工和保证质量的要求。

四、成品保护措施

对已完成的成品,如果没有一个妥善的安排和具体的措施加以保护,则必然造成花费大量的人工材料进行修补,而且会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所以,施工前必须编制好保护措施,认真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1.组织措施。包括建立成品保护组织,由技术领导负责,组织主要工种的工长、班组长及材料部门的人员参加,在竣工收尾阶段增设必要专职成品保护员,负责开关窗户、锁门和监督成品保护工作。建立成品交接检查制度等。

2.保护措施。包括遮挡、包扎和封闭等。遮挡:就是对可能被下道工序施工污染甚至破坏的部位,采取遮盖或挡护的措施。如在外脚手架处或雨水口处对外墙面贴报纸等加以保护;为防止油漆污染对窗台、门窗等处用报纸等加以保护;包扎:就是对易碰、易损、易脏的部位,如梯踏步、门口、玻璃、扶手、管线等处进行包裹、捆钉保护。封闭:就是对已完成的某一层、某一个房间或某一个部位临时进行封闭。

3.合理部署、周密安排。首先,在施工部署上,合理安排施工与设备安装的插入时间,在保证总进度计划内的前提下,减少工种之间的交叉作业,避免后期集中抢工,以达到保护成品的目的;其次,要周密安排工序之间的搭接,不颠倒工序,尽量考虑湿作业在前,干作业在后,先室外后室内,先上层后下层,屋面防水未做之前,无妥善保护措施不进行下层施工。

4.坚决执行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成品保护值班人员,按项止领导指定的保护区或楼层范围进行值班保护工作。成品保护专职人员,按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质保计划和中规定的成品保护职责,制定办法,做好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成品检查工作。专职成品保护值班人员工作到竣工验收,办理移交手续后终止。

参考文献

[1]张广贺.浅谈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施工工艺[J].科技信息.2010(29)

[2]孔繁鑫.浅谈冬季房屋建筑的施工[J].科技资讯.2010(9)

[3]王艳彬.浅议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项目管理[J].科技传播.2010(12)

篇8

【关键词】合同管理;工程造价;合同模式

1.引言

建筑工程合同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管理,实施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的协议,是一种有偿的双向合同,发包方与承包方在合同中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施工合同一般包括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分包、提供劳务等内容。合同在项目管理过程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合同管理是保障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同时也是工程投资、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手段。签订的合同文本是否规范、细致、严密,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按照合同价款约定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固定价格合同、可调价格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三种不同的合同存在着不同的风险,在管理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2.不同合同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

2.1 固定价格合同模式

固定价格合同其合同价是以明确的设计图纸及准确的工程数量为计算依据,合同价格固定不变,如遇到意外事件使工程总价增加时,承包人不得要求补偿。该种合同适用于小型项目、工期短、合同实施时设计变动很少、设计图纸齐全、工程范围和技术经济指标规定很明确的项目。其优点在于合同签订后工程变更将比较少,利于投资控制,施工过程中方便于管理人员将重点放在质量管理上。缺点是要将设计图纸及各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完善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考虑因素多将导致招投标周期长,对发包方来说,由于竞争力不够或是有经验的投标人会把将来可能或是不一定发生的风险费用全部摊入投标价格中去,造成工程造价偏高;而对于承包方来说合同履行期限的长期性、建筑材料、工作量大等因素,而总价固定,这将带来极大的风险。

2.2 可调价格合同

可调价格合同,又称为单价合同,在合同中只是明确了单价,但是工程量没有明确,适用于工期要求比较急,施工图来不及完善或该准备发包的工程项目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一时间不能明确,而要求立即上马。其优点是可以一边招标一边进行施工图纸设计,这样招投标周期短,由于没有办法精确计算工程量,采用可调价格合同可避免发包方或承包方中某一方单方面承担过大的风险。其缺点则是由于合同对工程量、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留下的变动空间极大,某些承包方为了追求利益而致力于寻找价格增长的漏洞, 同时也要求发包方的管理更严密,否则容易造成投资的失控。我国的很多大型的公共设施为了尽快上马,在建筑设计时提出一个宏伟的目标,然后一边进行结构设计一边施工,后来发现价格太高了而进行消减支出,这种现象主要就是在设计时没有进行详实的预算,施工合同采用的是可调价格合同。

2.3 成本加酬金合同

成本加酬金合同主要适用于因某些特殊的要求工程内容及其技术经济指标一时没有办法完全确定,设计图纸不完全,投标报价的依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发包方由于工期要求紧迫, 必须发包的工程,例如救灾抢险、灾后重建等;或者承包方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特长且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具有高度的信任。这种形式的合同中发包方因为对工程不熟悉等原因对造价不能实施有效控制,而另一方面承包方因为与自身利益不相关或是为了那多一些工期对降低成本也不太感兴趣, 使得该种形式的合同管理较为松懈,最后工程的成本较高。某部队后勤棉服仓库建设工程采用的成本加酬金合同,施工过程中明显发现施工方将一些不需要贯穿的钢筋都采用贯穿而不进行截断,一方面自己省事另一方面工程造价不关自己的事情,反正干一天活拿一天的工钱的思想很严重。

3.合同管理过程中对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3.1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做到全员参与合同管理

为了加强合同管理,对于大型公司应当设立合同管理的机构,配备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小型公司也应该有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某些单位的合同管理人员都是其他岗位人员来兼任,这是不合理的。合同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应选好合同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现代化管理知识、熟悉电脑办公操作、精通合同法律法规、熟悉工程实施全过程同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作风正派;其次实行岗位责任制。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成绩合格取得从业资格后方能上岗;三是继续教育。随着建设市场的发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不断完善,不进行继续教育很有可能会与时代步伐脱离,因此应该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此外,应该加强全员的合同管理学习,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达到全员管理合同。

3.2 加强合同管理的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主要是要了解、理解国家的政策和行业规定,收集同类工程的工程量、机械设备、周围市场材料价格等资料,深入市场调研,对有关的技术指标了解清楚,方便进行工程造价的确定以及对日后的工程索赔和反索赔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业主、承包方、监理方及设计方之间的沟通等都应该用书面的形式将内容保存下来,让工程活动有据可依。这些工作是琐碎的、长期的,最好建立档案进行管理。这项工作做的越细致,漏洞就越少,双方的纠纷就会减少。

3.3 建立合同管理目标制度,控制变更

合同管理目标是指合同管理活动应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最终目的。合同管理应当设立管理目标并将管理目标落实到位,其关键在于控制合同变更。目前一些施工单位将施工人员的奖金待遇与索赔挂钩,导致部分施工人员致力于寻找合同漏洞、想方设法要求变更。控制变更在于规范程序,由承包商提出来的设计变化,应由提出方以书面形式提出,表明变更原因、地点、内容及变更后对工程的影响分析等内容,由监理方审查必要性并同意后,再由发包方审查批准后执行。

3.4 推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制度

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一方面可以帮助当事人了解并掌握有关法律、法规,使具体的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避免出现显失公平和违法条款;另一方面便于合同管理机关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合同的履约率,维护承包方与发包方双方的利益和维持建设市场次序。在我国和国外承包方签订的很多合同中都出现了“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怪现象,甚至有些工程索赔远高于中标价格,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双方签订的合同不规范、存在很多我方不知道的漏洞。目前,我国相关管理部门根据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并结合我国建筑业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编写出的示范文本,是一份非常严谨、便于执行操作的合同示范文本。

3.5 对合同履行情况实行统筹

在一些大型工程中,会有很多承包商参加建设,如某歌剧院的施工有十几家单位同时进行施工,这种情况下各个工程之间的衔接、发包方与各个承包方、工程所在地各管理部门之间的配合都需要进行统筹协调和综合平衡。统筹管理时要检查各方是否按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合同,履行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些方面的变更情况,如有变更应严格履行变更签证手续,并要求各方保存书面证据,检查各方是否存在违约情况,然后根据检查的结构进行综合平衡,要求各方自己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偏差要及时纠正。

在工程建设中,没有有效的合同管理作为保障,就不可能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有效的合同管理是实现建设目标、确保造价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达发.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J].科技资讯,2005(22):85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建筑工程企业在不断发展技术及质量的同时,更要不断完善建筑管理的内容方法,以便从制度管理上加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状态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仍没有做到完善健全,同样也没有根据我国建筑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改善创新,所以说加强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我国大部分的建筑施工单位,在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对自身的工程项目进行细致掌握,只是根据其他企业在大致模式上进行模仿,管理理念拘束在僵硬的框条之中。但时代在不断进步,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也在跟随实际需求不断变化,所以落后的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项目管理的创新性研究能够帮助企业找到自身不足,在制度上进行弥补,使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更加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从而保障整个工程有序地进行。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能够符合时代的潮流发展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体制也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日益完善,对建筑工程企业来说,如何抓住发展机会赢得市场先机,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得以生存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建筑企业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项目管理模式,以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抵制自身及外来的风险,不断创新、跟上时代步伐。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不断创新完善能够帮助其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能够补足建筑市场的需要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也越来越迅猛,所以建筑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根据时代及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完善,使得建筑行业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是新的形势下进行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进程。所以要运用创新的项目管理模式来补足建筑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原则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项目管理的手段方法能够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们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只有在两者关系上寻求平衡,才能保证劳动对象、劳动者及劳动工具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市场发展的要求下,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要能够促进生产要素高效有序地配合,以保证生产力的最大化,从而促进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这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要适应市场的要求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创新要能把握住市场的发展动向,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市场发展,只有这样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才能够促进企业朝着经济发展需要的方向改进,以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样的创新管理才能够强化企业的管理,以正规化模式来应对市场风险及挑战。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提升企业文化的品牌效应

一流的企业注重的是文化及品牌带来的市场效应,只做工程质量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人们在选择施工方的时候,更加看重的是企业的内在文化及品牌,所以不断改革创新项目管理,以提升企业品牌效应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对策

根据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建筑工程行业的项目管理也应跟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以创新的方法模式来满足更多的企业及市场需求,所以本章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手段进行分析,以便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

1、制度层面的创新

首先,应当创新工程项目的承包评估机制,将责任考核指标不断细化,将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进度、安全生产、材料设备管理、人员管理、造价控制等各项指标全部合理地纳入到承包评估机制中来。在此基础上,还需制定专业化的评估考核机制,从而加强了项目责任人及施工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责任意识。

其次,应当创新风险抵押机制。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很多建筑企业都突破了原有的模式,构建起了“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体系,这种模式下的运行管理主要是对项目进行全责经营,自己承担企业的盈利与亏损,所以创新企业的风险抵押机制,完善及加强风险抵押机制对企业的经营协调管理,保证其发挥应有的效果来帮助企业抵制风险危机。

2、造价控制层面的创新

首先,应当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造价管理体系。构建包含法人、项目负责人以及基层作业队伍三个层次在内的造价控制体系,并科学有效的对待三者之间的关系。内部的体系管理中法人是项目决策的核心人物,第二位的是项目负责人,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质量、资金的监控管理工作,接着是基层的工作人员,是保证工程实施的重要基础。将这三个方面的造价控制体系进行完善创新,才能够使整个项目管理达到应有的造价控制。

其次,加强企业目标成本管理。要想使企业的经营效益不断提升,就要保证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到有效地监控,由于企业的建筑工程项目产品成本的目标确定与产品的价格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目标成本的确定要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根据项目管理的不同作业部门进行分层测评,分析统计出造价较低的项目来进行目标成本的确定,并且根据市场的接受能力进而测算出企业的成本指标。

3、人员管理层面的创新

首先,应当明确整个项目组织的目标。并且对目标进行分解,以便建立层次化的目标责任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责任绩效考核机制,对企业内的全体员工展开目标责任考核,以便帮助员工了解自身在工程中需承担的责任及任务,强化人员素质、明确落实人员责任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措施手段。

其次,应当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各级的项目管理人员除了要对建筑工程中的各项技术及专业技能熟练外,还要有实际的操作经验,有能够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在工作过程中要具备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利于保证项目管理实施过程顺利运行,以及人员之间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协调组织能力也能够激发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激发员工工作及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了项目的组织效率。

再次,应当加强法制观念教育。法制观念淡薄是造成重大事故的重要隐患。如果管理及操作人员没有健全的法律意识,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疏忽现象,就会造成人员及财产的双重损失,不但给企业自身带来重大灾难,同样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

4、确定需要改进和创新的目标

对项目管理进行创新改进,首先要确定需要改进和创新的目标,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手段及措施。通过对改革目标的统计及划分,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量化目标,分层分类对锁定目标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便使其发展进化成为更加完善的项目管理模式。

小 结

项目管理的创新是建筑工程不断进步发展,以及适应市场的基本动力。通过加强与完善项目管理的方式方法的创新可以让企业内部机制协调发展,并且帮助企业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来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篇10

以FID1C条款为基础,根据公平与效率原则阐述了工程变更过程中造价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并以示例进行了说明。

关镇词:工程变更造价管理FIDIC条款

一、工程变更的涵义

FIDIC条款中的工程变更是指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修改而引起的合同变更。它在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且以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工程变更令为存在的充要条件。在表现形式上它有以下类型(文1):

(1)因设计变更或工程规模变化而引起的工程量增减;

(2)因设计变更而使得某些工程内容被取消;

(3)因设计变更或技术规范改变而导致的工程质量、性质或类型的改变;

(4)因设计变更而导致的工程任何部分的标高、基结、位置、尺寸的改变;

(5)为使工程竣工而必需实施的任何种类的附加工作;

(6)因规范变更而使得工程任何部分规定的施工顺序或时间安排的改变。

从以上类型可以看出,FIDIC条款中的工程变更范围很广,这些变更均涉及到设计图纸或技术规范的改变、修改或补充,只要有监理工程师的工程变更令,承包商参必须进行工程变更,而没有监理工程师的工程工程变更令,承包商就不能进行工程变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工程变更超出上述范围时,随之也超出了监理工程师的权力范围,此时的变更应由业主和承包商平等协商,签署变更协议,之后方可由监理工程师按变更协议执行。另外,为便于合同管理和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性质或类型改变引起的工程变更在实践中是有限制的,即通常要求变更后所出现的新的工程类型应是原承包合向中本己存在的工程类型。例如,将当合同中本已存在桥梁工程时,则将高路堤改成高架桥的工程变更才是可以考虑的,反之,这种变更是要限制甚至是不允许的。这是因为:

第一,这种变更会使得质量控制难度加大,甚至会出现重大质量责任问题。

因为当原合同中无桥梁工程项目时,意味着招标或资格预审时,并未对承包商的桥梁工程施工业绩和施工能力进行审查,承包商不一定能胜任桥梁工程的施工。

第二,这种变更会引发大量施工索赔。

因为,在这种变更下意味着承包商要重新更换已进场的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甚至要为此添置新的施工机械设备,承包商的施工队伍调遣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为此增加,索赔因而不可避免。

第三,这种变更会增大工程结算和投资控制的难度。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量清单中不可能有相应的计价项目和计价依据,变更工程的单价被迫要重新协商,原有的招标成果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工程变更的审查和管理

工程变更是监理工程师的一种权力,但监理工程师只有在满足独立、公正的前提下才能享有和行使这种权力。因此,FIDIC条款规定,当监理工程师的业务素质或道德素质无法满足这种要求或监理模式改变时,可以通过专用条款对监理工程师的上述权力进行进一步限制或通过业主的监督和审查来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在变更工程的审查过程中应本着控制投资、保证质量、加快进度、提高效益的原则来确定工程变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当上述原则在实施中存在着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时,应加强变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评审,并贯彻分级审批和互相监督的审查原则,避免滥用权力的现象发生(文2)。监理工程师在变更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应贯彻合理定价和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即变更工程的结算一方面要有合同依据,另一方面又要公平合理,即客观地反映施工成本以及竞争、供求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且总造价原则上应控制在概算或投资估算的范围之内。

三、变更工程的定价方法

3.1合同中有相应计价项目时的变更工程定价

3.1.1定价原则

l、以合同单价为计价依据

根据FIDIC条款第52条的规定,当合同中有相应的计价项目时,原则上应按其相应项目的合同单价作为变更工程的计价依据。此时,可将变更工程分解成若干项与合同规定相对应的计价项目,然后根据其完成的工程量及相应的单价办理变更工程的计量支付。

实践中工程任何部分的标高、基线、位置、尺寸的改变引起的工程变更以及设计变更或工程规模变化而引起的工程量增减均可按上述原则来定价。这样能保持合同履行的严肃性,有效地发挥通过招标而产生的合同价格的作用,同时能有效地避免双方协商单价时的争议以及对合同正常履行带来的影响,且只要合同单价公平合理,则这一原则也是公平合理的。

但当合同单价不合理时,则按上述原则计价时可能给业主或承包商带来不利影响(单价偏高时对业主不利、单价偏低时对承包商不利)。但只要不损害公平原则或出现显失公平的现象,则上述计价原则是仍应坚持的。

造成单价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承包商有意采用不平衡报价,将开工早的工程细目报价高一些,而将开工晚的工程细目报价低一些;或者将工程量可能增大的工程细目报价高一些,而将工程量可能减小的工程细目报价低一些等等,详见文3.除此之外,还因为现行的招标文件中各工程细目的工作内容或单价构成并不十分明确,因而使得承包商无法将某些工作费用准确地进行分摊。例如,路面施工中要进行拌和场地的建设工作,当合同中对该工作的费用分摊方式有明确规定时,承包商在报价时可以明确地按规定分摊,但如果合同规定不明确,则承包商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分摊方式,他可能将其均摊到路面工程的报价中,也可能将其放入开办项目的报价中等等,由此,也会相应地产生单价偏高或偏低的现象。

为避免单价不平衡现象,在招标时,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现行招标文件的计量支付规定,对每一个工程细目的单价构成(包括计价内容和费用构成)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在评标时应对承包商的不平衡报价现象进行限制。

2、合同单价的变更原则

当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变化较大或工作性质有重大改变使得继续沿用原有不合理合同单价计价会损害公平原则或出现显失公平的现象时,原有的合同单价应进行变更。FIDIC条款规定了变更合同单价的双控条件。其表述是:“合同内所含项目的费率或价格不应考虑变动,除非该项目涉及的款额超过合同价格的20%,以及在该项目下实施的实际工程量超出或少于工程量表中规定之工程量的25%以上”(见文1)。

但由于该条件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以及翻译的原因,因而导致出现各种不同的理解,以及执行中出现各种不同的做法。如规定中的“项目”一词,有的理解为被变更的项目,有的理解为变更后出现的项目(文6)。实际上这些理解均不符合FIDIC条款原文之精神,见文4.在这里,由于讨论的是合同单价,即工程细目的单价,因此,规定中的“项目”一词指的应是工程细目(Item),文5对此作了更清楚地规定。即当工程变更使得工程量的变化超出工程量清单中所列工程细目的工程量的25%以及该细目的合同金额超出合同总价的2%时,应对超出部分的工程量按新的合理单价办理结算。新的合理单价的确定原则是:原单价偏高,应相应降低,反之,应予以提高。

3.1.2单价变更方法

变更单价的确定方法是较复杂的,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下以一示例予以说明。

某合同中有一“挖方”工程细目,按其工作内容以及当前的市场价格(考虑成本、供求及竞争因素),其合理的价格组成应为:

(1)直接成本:6.5元/M“;

(2)间接成本:1.5元/M3(3)利润:0.5/M3所以其合理的价格应为8.5元/ M3.(假定该价格为标底价)。但在报价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报价:

第一种报价:8.5元/M3以上,即报价与标底相当甚至更高。

第二种报价:8.0元/M3,即报价中采取了让利策略,利润为0.第三种报价:6.5元/M3,甚至更低,即在第二种报价的基础上采用了不平衡报价法或将管理费分摊到了其它工程细目的报价中,此时的单价为一亏损价。

现假定因工程变更而使得挖方工程量有较大的增加,且超过了合同规定的“双控”标准。此时单价的变更方法会因以上三种不同的报价方法而不同。

对于第一种报价。由于工程量的增加,承包商增大规模效益,其增加的工程量部分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均会降低,因此,原有合同单价应予以降低,当单价因不平衡报价而超出8.5元/M3时更应如此。

对于第二种报价。尽管承包商并未承诺对变更工程继续向业主让利,但由于规模效益的增加会使得承包商获利,因此其单价可维持不变。

对于第三种报价。由于其单价为一亏损价,因此继续使用原单价对超出“双控”的工程量计价是不公平的,此时应对超出部分的工程量宜采用8.5元/M3或8.0元/M3的价格来计价。

3.2合同中无相应计价项目的变更工程定价

3.2.1定价原则

l、以计日工为依据定价这种方式仅适用于,一些小型的变更工作。此时可将这些小型变更工作进行分解,并分别估算出人工、材料、以及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然后由监理工程师发出指示,最后按计日工形式并根据工程量清单中计日工的有关单价计价。对大型变更工作而言,这种计价方式是不适用的。因为一方面他不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发生的计日工数量的准确确定会有一定难度。

2、协商确定新的单价这是合同中无相应计价依据时的常见做法,协商确定单价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以合同单价为基础的单价确定法,另一种是以概预算方法为基础的单价确定方法。

3.2.2定价方法。

1、以合同单价为基础定价

例:设某合同中沥青路面原设计为厚4cm,其单价为80元/M3.现进行设计变更为厚5cm.则按上述原则可求出变更后路面的单价为:

5/4×80=100(元/M3)

该方法的特点是简单且有合同依据。但如果原单价偏低,则得出的新单价也会偏低,反之,原单价偏高,则得出的新单价也会偏高。所以其确定的单价只有在原单价是合理的情况下才会相对合理,当原单价不合理(有不平衡报价)时,该方法对增加的工程量部分的定价是不合理的。

2、以概预算方法为基础定价

仍以上例说明之。先确定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进行资源价格的预算,之后按《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及相应的编制办法,确定其预算单价。该方法的优点是有法律依据,产生的价格相对合理,能真实的反映完成该变更工程的成本和利润。其缺点是不同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会有不同的单价,另外该方法无法反映竞争的作用以及原有招标成果的作用,特别是当承包商有不平衡报价时,该方法会加剧总造价的不合理性。例如:假定本项变更发生后沥青路面(5cm)的预算单价为120元/M2即比前述方法确定的单价(100元/M2)高出20元/M2,它表明原合同中沥青路面(4cm)的单价80/ M2偏低。其偏低的原因可能是承包商的报价普遍较低(即合同总价也偏低),也有可能是承包商在该单价上采用了不平衡报价法(即合同总价不低,但单价偏低)。

对于前一种情况,采用预算单价后会使投标竞争所产生的积极成果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使合同的结算价回复到预算价。对于后一种情况则不仅不能使投标竞争所产生的积极成果发挥作用,反而提高了合同的结算价格,使合同的总结算价超过预算总价。下面以示例说明。

设某项目有挖方、填方以及路面三项工程,其工程量和标底价格如下表。当承包商采用平衡报价或不平衡报价时,其报价结果有所不同(承包商采用不平衡报价是基于路基工程开工早,适当报高有利于资金周转及提前受益)。

现假定路面在施工中由4cm变更为5cm;则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时会有不同的结算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如果未采用不平衡报价,则采用第一种方法定价时其结算总价为3965万元。该价格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对增加的路面(1cm)工程量同样要求承包商向业主让利(10%),而承包商在投标及签约时并末作此承诺。而采用第二种方法结算时,其结算总价为4420万元。该价格的不合理之处在于,由于采用路面的预算单价作结算价,使得承包商在投标及签约时作出的让利l0%的承诺没有真实执行(承包商的路面报价是90元/ M2,标底100元/M2,故让利10%)。

如果合同单价是一种不平衡报价,则采用第一种方法结算时其结算总价为4300万元。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对增加的路面(1cm)工程量同样要求承包商以低于标底20%的水平结算,而承包商在投标时并未作此承诺。而采用第二种方法结算时,其结算总价为4820万元,其结算总价已大大高于预算(标底)总价(4520万元)。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原合同路面(4cm)的降价和不平衡报价因素使得其单价偏低的现象被新确定的单价完全消除,而挖方和填方报价偏高的现象仍在继续执行价。

变更工程造价分析表

工程细   单位   数量

(万)   标底   平衡报价   不平衡报价   备注   单价   金额(万元)   单价   金额(万元)   单价   金额(万元)   挖方   3   100   8.5   850   8.0   800   10.0   1000     填方   M3   100   5.5   550   5.0   500   7.0   700     路面(4cm)   M2   26   100.0   2600   90.0   2340   80.0   2080     合计         4000     3640     3780     变更路面

(5cm)   M2   26   120   3120   112.5   2925   100.0   2600   以第一种方法定价时   合计         4520     3965   4300       变更路面

(5cm)   M2   26   120   3120   120   3120   120   3120   以第二种方法定价时   合计         4520     4420     4820     变更路面

(5cm)   M2   26   120   3120   114   2964   104   2704   以加权定价法定价时           4520     4264     4404

总价合理性分析一览表

工程细目   单位   数量

(万)   实测数量(万)   平衡报价   不平衡报价   备注   单价   金额

篇11

关键词: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空间模型

1引言

在大型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中,主要使用甘特图、单代号网络图、单代号时标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双代号时标网络图等工具。甘特图最大的不便之处是一维表格,往往一个项目的分解表很长,占用很多纸张图面空间,不能一目了然。单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时标网络图以及双代号网络图和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虽然以图形化表示,但难以表格化。而在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大量使用各种表格,这就阻碍了它们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大型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基本原理分为以下两种

2.1多级计划

大型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一般使用三级管理计划。第一级为项目总进度计划,一级计划一般称为里程碑计划,一般反映重要的形象进度控制点。第二级为项目各阶段进度计划,二级计划分为指导性计划与控制性计划,其中指导性计划由业主工程部门编制,其编制依据是里程碑计划及项目的投资与单位工程的轻重缓急编制,第三级为各承包单位的实施进度计划。三级进度计划是由承包商根据二级控制性计划编制,反映承包商对所承包项目内容的总体安排。而四级计划则是三级计划的作业实施计划,是对三级计划的进一步分解,通常用滚动计划。滚动计划是在同一个计划上,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根据输入的实际进度,推算将来的进度。而每一次提交审批的,都是从这个计划内,抽取部份内容更新后提交。《年滚动计划》就是每年提交整个计划。《季滚动计划》就是每季提交数据日期后180天的推算。《月滚动计划》就是每月提交数据日期前30天的进度和数据日期后90天的推算。《周滚动计划》就是每周提交数据日期前7天的进度和数据日期后35天的推算。

2.2 多层计划

多层计划的编制是在里程碑计划完成之后,由各个应用单位编制自己的基于里程碑计划的独立计划,由业主项目控制部汇总后形成。它是自上而下编制的计划,由下而上地汇总实际进度。多层计划是由参与各方共同编制完成的,各个利益不同的参与方,分别编制自己的计划,而业主(或业主的项目管理单位)对该计划进行平衡。

由此,我们可将项目目标分成多级层叠、多维分解结构系统:项目总目标大目标小目标阶段合同包步骤工序……成百、上千、上万个工序和步骤。这些众多的工作均是以时间为测量尺,以逻辑关系或组织关系的前后顺序编排而成。按照以上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将项目进度计划管理,建立成一个多层、多维管理工作模型

3.1工程项目结构分解的新形式

工程项目结构分解是将项目行为系统分解成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工程活动,国外的项目管理中人们将这项工作的结果称为工作分解结构。

3.2 基于WBS二维矩阵分解表的进度计划模型

将上述矩阵表中各单元放在进度计划网络图中,按工序的逻辑顺序连接,再辅以时间坐标,就形成一般意义上的单代号时标网络图:横向是每个技术系统的实施过程各阶段,纵向是项目每个阶段中并行工作着的各技术系统。而且,此图亦符合日常的工作安排――即从图的横向看,项目各系统专业均有一个实施过程,比如建筑、结构、机电、装修等技术系统均有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等实施过程,从图的纵向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的每个实施过程均有项目各技术系统的人员在并行工作。

在该时标网络图中,各单元项被放置在时间坐标中,则其承载数据也就随之被放置在时间坐标中,进而随这得到有时间坐标的人员计划、图纸计划、材料计划、设备计划、场地计划、资金计划、机械计划、施工计划、验收计划等。我们可以按照矩阵表的纵横两方向进行统计,进而可以得到有时间坐标的设计、招投标、施工等各阶段计划,或者有时间坐标的项目各技术系统的分包实施计划,其中包括各技术系统的设计、招投标、施工等工作。

4 大型工程项目多层进度计划的空间模型

4.1多层进度计划的空间实现

在实践中,大型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仅用一个二维矩阵难以表示清楚。如果将前述的二维矩阵视为各层进度计划的表现形式,则多层计划可以视为一张张表格集合并相互嵌套。可以引进电子表格EXCEL的表现模式,将三维的项目模型,用各表格嵌套的表现和计算模式,进行项目管理。即一个项目进度计划为一个工作簿,簿中有许多工作表,其中第一张表为项目总进度计划表,以后的表为各阶段多层进度计划表或各承包单位的实施进度计划表;而且各表格中的单元格可以相互关联数据,以实现大型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分级多层管理的目的。

4.2 多层进度计划的空间模型

建筑设计的过程是用二维平面图来表现三维建筑物的过程(目前也可以在电脑上用动画形式表现建筑物的三维空间)。在用二维纸张表现三维建筑物时,一般将建筑物分解为数个楼层、然后是各楼层平面、再者是楼层平面中的各建筑要素平面图。然后,根据此模式与需求分别编制平面图、立剖面图、大样图。参照上述建筑施工图的表现模式,可以将大型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层次视为“楼层”,将项目实施过程与项目技术系统组成的二维矩阵表视为各“楼层平面图”,将项目管理各要素视为楼层平面图中的“各要素”。如此,组成了一个四维空间模型,如图2。所以,可以用二维表格来分别表现多维项目管理模型的各个侧面,并可以建立项目各管理层的进度矩阵计划,相当于上述多层进度计划模式,还可以按剖切面的方式建立项目各阶段的进度计划,或建立项目各专业系统的跨阶段工作过程进度计划。同样,还可以针对项目中各工作包建立详细工作步骤,建立并下发工作任务单。各《工作任务单》的各要素可以向各工作包汇总,再向各项目阶段汇总或向项目各专业系统汇总,再向项目各管理层次汇总,最后汇总成项目总状态数据,例如,最终汇总为项目的技术总状态、总工期、总投资、资源总需求等。

5 结论

结合单时标网络图建立WBS二维矩阵分解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型工程项目多级进度计划空间模型,这样既发挥了单代号网络图或双代号网络图的优势,并克服了WBS无表格化的缺陷,同时解决了多层进度计划模式问题,以期提高大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效率。

参考文献:APPENDIX ,REFERENCES

[1]成虎 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

篇12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信行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期,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更新就成为当务之急。作为通信工程项目的管理者要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通信工程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通信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1、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中国入世后就加剧了国内国外的竞争压力,加上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电信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仍然如履薄冰,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1.1外部环境的高标准。现在的项目不但要求低成本和低风险,而且面临着短周期、创新性、时效性的高要求。为了发展业务满足时代的需求,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利用已有资源逐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另外,项目管理的世界一体化趋势又要求项目管理制度达到国际标准。由此可见,在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下,对项目管理必须有足够的重视才能使通信公司保持优势地位。

1.2内部管理的高要求。随着工程项目难度的不断加大,对项目的计划、实施和考核有了更多的需求,同时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协调相关部门,更需要一些项目管理的考核和评估措施。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和现实有冲突的地方,因此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不断完善。

2、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进度管理。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进度、质量与投资三个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三者的矛盾。实际工程实施中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可归纳为人的因素、材料因素、技术因素以及其它难以预料的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影响最多也最严重。从产生的根源来看有运营商本身及上级主管机构的因素,也有来源于设计单位、集成商及设备供应商的因素。

进度管理的具体问题表现在项目人员到位不及时,缺乏相适应的项目组织结构。工程项目计划编制不合理,缺乏项目计划变更制度,项目范围不明确,项目方案制定不完善,软硬件设备到货安装进度控制不利导致工期严重拖延。另外,工作分解不系统不完善及工作衔接不畅顺都会导致进度控制措施不力。

2.2沟通管理。项目是由项目团队成员共同协作完成的,因此项目团队是否能够有效沟通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电信运营商的工程项目中存在大量的异地管理项目,存在着沟通效率低下和沟通有效性差的问题。工程建设管理中,由于很难建立良好的沟通,导致团队的凝聚力不高,团队效率低下。从现有的人力资源分配方式看,多是人工分配项目资源,电话通知相关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和相关厂家。工程进度必须电话询问才能准确掌握,工序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主要靠人工电话通知而且无据可查。

目前,工程进度管理主要依靠工程管理人员通过电子邮件或纸质传真的方式,每天与各分公司和施工人员交换报表信息还靠手工操作来统计报表,而且常常由于施工人员发来的报表由于格式的不统一致使工程管理人员还需逐个核对更新,可以说工程进度报表的汇总统计是工程管理人员最为繁重耗时的日常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准确性也无法保证。由此导致项目团队内外部沟通不充分使得系统各子项目进度不协调最终影响了项目整体进展。

2.3风险管理。通信项目的实施中存在很多风险,风险发生的后果可能导致项目的进度拖期,造成成本超支及质量或安全事故,客户不满意或项目取消等。

从人员结构上分析,经常会发生来自于项目组成员的风险。新组建的项目组成员之间往往在工作上是首度合作,虽然各自都有丰富的实施经验,但是这些实施经验缺乏在彼此之间进行充分地沟通,从而由沟通不充分而导致的很多类似的问题可能在该项目中重复出现。从外包方来看,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常常缺乏项目风险管理意识,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在项目管理和具体实施的工作上进行分工,有的项目经理由技术骨干兼任,由于技术骨干必须应对大量的具体技术工作,从而不能及时处理项目管理工作,导致项目管理混乱。还有的厂商为项目设立的专职项目经理对这类工程实施的过程及其技术不熟悉,无法结合实际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从而导致项目管理流于形式。

另外还有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也应纳入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从而提前准备预案,及时应对风险发生。

3、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策略

3.1认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项目管理包括丰富的内涵和知识,是一门多结构的有极强应用性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都在不断寻求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来提高竞争优势。而这些都是需要通过项目的管理来实现完成的,可见项目管理的重要程度,也反映了移动通信公司认识项目管理重要性的必要程度。所以可以组织一些培训,使员工对项目管理的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加强整个公司的项目管理意识。

3.2提高项目管理的时效性。移动通信工程的时效性及其重要,不但对战略的发展有严重影响,也会波及到网络服务的质量,投资和收益。由于移动公司项目具有复杂及施工地点分散而施工时间又很紧迫的特点,所以可以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来实现管理的优化。但是一些员工开始可能不习惯,所以需要做一些推广和培训,让员工们意识到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减低工程的复杂度,适合于公司长远的发展。

3.3完善项目管理的制度化。应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来配合项目的发展,使项目的实施有一个参照的标准和良好的秩序。从项目的计划、实施到完成都有一个科学地管理体系,减少了工期中不必要的变动,保证进度、资金及质量等方面的一致性。因为项目管理的开放性,在实施阶段需要不同部门和企业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和支持,规范的制度体系有助于大家的合作从而顺利地完成项目。

3.4降低项目管理的风险性。风险的不确定性对项目的顺利完成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对于可以预料的风险,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处理,但对于不可预料的则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辨别、分析、处理项目的风险过程,具有系统性。因此,为了降低风险必须计划好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

结 语

目前,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出现了全球化趋势,我国也正在逐渐与世界接轨步入了全球化的发展时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移动项目管理的全球化进程。随着项目管理进入各行各业,其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项目管理的实用性将使移动项目的管理逐渐条理化、系统化及专业化。

参考文献

[1]孟力,张宏宇.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组织模式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 2009(01)

篇13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建筑工程管理作为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的重要措施,现已渗透到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因此,提高工程管理与控制对于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变得至关重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立足之本。按

一、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的因素,管理方法的因素,施工质量的因素,物质因素,制度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等。严格这几方面的管理,是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

1、人的因素在施工中,占主要地位,施工过程中领导者一定要在用人上要考虑到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问题,采用合理搭配的方式,以增强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应当树立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质量第一”的观念,把施工人员作为控制施工质量的核心,做好人员的管理工作,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项目管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以适应管理发展的需要,建设单位必须完成对技术人员的培训,聘请专家领导的工作,建立激励机制,从而达到高素质人才梯队。

2、物质因素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它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实现质量控制的前提。确保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材料不得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工程对国家、企业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其次是合理组织材料供应,充分利用可用的材料,避免资源的浪费,在确保施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做到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配置。

3、环境因素影响工程项目质量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质量责任关系不严密

建筑质量责任的关系不严密的主要表现是:当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个人责任没有特别的规定,其施工的责任与质量没有挂钩,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施工人员对自身负责的项目的责任感逐渐变薄。另外,很多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奖惩制度,这就造成了施工人员在工作中敷衍了事、违规操作心态的滋生。

2、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的表现是:很多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大多是从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因此,他们不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施工技术与技巧,安全施工的意识较弱。再加上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压缩培训员工的经费,仅对这些人员进行简单地岗前培训就让其上岗。这两种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低下,安全施工的意识薄弱。

3、国家制定的工程建筑管理制度难以深入基层

国家制定的过程建筑管理制度难以深入基层的主要表现是:国家根据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与文件。但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地方的企业虽然也组织学习该文件与制度,但却没有真正地运用到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三、建筑工程管理的应对策略

1、采取措施强化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监理力度

要强化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监理力度,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在施工企业的内部建立健全动态的工程质量监理制度,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问题与质量问题,监理工作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实时记录工程的施工进度,一旦发现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就要及时地反馈给上级领导,并限期施工人员整改;二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建立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信息网,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变化与质量变化数据进行系统化地统计与分析,为后续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提供专业的数据资料;三是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监理制度,并配置专业的工程监理人员,全程跟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对施工的进度、质量、人员配置、原材料的质量与进入、施工成本与人工成本等环节进行监理,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提出解决措施,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采取措施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施工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工作,努力提升他们的专业施工技术与安全施工意识;二是要聘请具有丰富经验与技术的专家在企业内部开展有关如何安全施工的讲座与演讲,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全体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要在施工企业内部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与资格认证制度,对于没有资格证书或者上岗证书的员工,要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施工技术的培训工作,努力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3、采取措施强化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要强化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安全保障体系,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贯彻落实,并配置相应的安全保护用品与措施;二是要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加强安全施工技术与自我保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三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做好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与建设企业的安全施工管理的监督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地找出应对之策,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

4、采取措施强化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

要强化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宣传建筑工程管理新理念创新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新管理理念的认识与认同感;二是要将传统管理理念与模式和新型管理理念与模式进行优劣势对比,找出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三是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经验与技术,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从而找出符合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新型理念与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包括对于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造价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而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一定要引起相关领导重视,企业应坚持依法建设、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加强管理力度为建筑工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竞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促进了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提高自身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避免管理过程中相应问题的产生是相关工程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涉及到工程项目中的方方面面,同时还需要多专业、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可以节约工程成本,加强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高水平的工程管理工作可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品牌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黄波.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才智, 2011,(10) .

[2] 李文龙,赵飞. 住宅施工过程中应规避的若干问题[J]. 才智, 2011,(10) .

篇14

资产管理业务 现状分析 影响研究

一、资产管理业务的概况资产管理,顾名思义是委托人将自己的资产交受托人,由受托人提供理财服务的行为,是金融机构客户资产在金融市场进行投资,为客户获取投资收益。资产管理业务起源于美国,最初是投资银行管理其合伙人及相关人士的资产,后逐步演变为机构或个人委托专业金融机构管理资产的金融业务。资产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个人和机构资产(货币或非货币资产)的保值增值。本文所研究的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指后者。根据《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2012]81号),所谓资产管理业务是指期货公司接受单一客户或者特定多个客户的书面委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委托合同约定,运用客户委托资产进行投资,并按照合同约定收取费用或者报酬的业务活动。2012年11月16日我国期货资产管理业务正式开闸。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4月底,具备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中签约资产管理业务的客户仅128户,其中机构投资者16户占比约13%,个人投资者112户占比约87%;已开发的产品47只,平均每只产品签约客户2.72户,单只签约最多签约客户18户,管理账户的初始总资金规模5.1亿,最大单一账户资金管理规模6000万元。目前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已经在市场上运行一年多了,截至2014年1月我国已有30家期货公司获准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但是据统计该项业务市场资金规模仅10亿元左右,2013年上半年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两项创新业务总收入为2380.32万元,其中投资咨询收入为2050.86万元,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不过329.46万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

二、资产管理业务对期货公司的影响分析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项业务给期货公司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对期货公司的收入、管理、投资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任何事物都需要辩证地去分析和理解,资产管理业务也不例外,它给期货公司带来各种有利因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一)积极影响1.改变期货公司盈利模式单一的现象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改善和优化期货公司的业务结构。期货公司在没有开展创新业务以前,一直以经纪业务为主,导致期货机构盈利途径仅依靠单一手续费。据了解,单一盈利模式下多数期货公司营业收入中90%以上是靠手续费。由于盈利模式单一,最终导致一次又一次的手续费大战,而手续费竞争不仅在小期货公司存在,很多大型期货公司也存在在压低手续费招揽客户现象。手续费大战的背后,实质上是反应了期货公司业务同质化的问题。由于期货市场尚未成熟,同时期货行业风险较大,市场监管严格,导致创新业务迟迟没有在我国期货市场中出现,从而形成价格战和同质化问题。如今我国期货业已经允许开展投资咨询和资产管理两项创新业务,虽然从已经运行的情况来看,尤其是资产管理业务并非十分理想,但是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期货公司单一的盈利模式,逐步形成多元化的业务体系,遏止手续费大战的产生,真正实现期货公司的创收。2.促进期货公司优秀人才培养一直以来期货业“挖墙脚”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实质上反映期货业对人才的渴望与需求,尤其在创新业务开展以后,对人才的需求将显得更加迫切。期货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需要从研发、销售、交易、管理等环节的优秀人才,人才需求量大,不可能全部都通过“挖墙脚”的方式从其他期货公司获取,而且这种不注重内部人员的培养,盲目招揽外来人才的方式,将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人才优势,无形中还会打击原有人才对于公司的忠诚度。如果员工对企业没有忠诚度,企业对于员工没有安全感,期货公司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为了解决资产管理业务人才紧缺的问题,期货公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只有培养优秀人才,增强员工的忠诚度,提升服务能力,才能培养出优质的客户,从而提升期货公司发展空间。3.完善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期货市场以杠杆高,涨跌幅度大、行情变幻莫测为特征,在金融业领域当中监管要求相对严格,期货市场“五位一体”的风险控制体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对期货公司各方面制度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包括业务管理、人员管理、业务操作、风险控制、交易监控、防范利益冲突、合规检查等制度,力求降低资产管理产品的非系统性风险。获批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期货公司不管是资金实力,还是各项制度,都必须满足监管要求。因此,该项业务的开展,逐步完善和健全了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降低和较少风险事故的产生。4.发挥期货公司的自身优势从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范围来看,包括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品;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等,期货公司最大优势是熟悉金融衍生品,因此,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将极大地发挥期货公司的优势。由于期货公司相较基金、券商、信托、银行等更了解期货市场,并且更具全球视野。目前全球金融市场联系更加紧密,而期货市场是国内目前重要的能够同时联系国内外金融市场环节。这种联系一方面是通过内外市场相同或相近品种的套利,更多则是因为大宗商品价格的全球化,令期货公司对全球宏观环境和经济周期等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使期货公司在产品设计上更加合理,最终获得丰厚收益。(二)消极影响1.加速期货公司两级分化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4月我国有期货公司160家。从股东类别看,主要有传统期货公司(股东具有产业背景或雄厚资金实力)、金融机构参控股期货公司(股东具有券商、信托公司背景)和中外合资期货公司(股东为中外合资)。截至2014年1月,各类期货公司中只有30家期货公司获得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占比不到20%。在这种局势下,获批的期货公司寻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而剩下的期货公司由于资金、评级、人员等方面不符,而被拒之门外,仍然依靠单一的经纪业务来维持公司经营。从2012年六家期货公司的资本来看,期货公司之间的净资本差异十分明显,和合期货与中粮期货的差距达到100倍以上,即使在期货资产管理业务的初期阶段,这种两级分化的局面就已经凸显出来。未来在这种优势、资源倾向的前提下,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公司将在其中获取丰厚的利润,最终导致期货公司两极的现象继续恶化。

2.导致期货公司竞争压大期货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当中最后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领域,当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公司已经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逐步积累了经验、人才时,期货公司才刚刚起步,这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是不言而喻的。其实,在没有放开期货资产管理业务之前,私募期货投资公司实际上之前承担了期货资产管理的角色,这就导致期货资产管理先要在行业内竞争。当期货公司的创新业务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时,国内的私募期货投资公司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研发水平、实战能力方面,都取得较大的成功。由于私募基金不受监管,无论是资金来源,还是人才资源,都有较好的基础,同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期货公司发展资产管理,首先面临来自私募机构的竞争压力。特别是目前期货公司只允许开展“一对一”的资产管理业务,而实际上私募机构一直以来就是在运作“一对一”和“一对多”的资产管理,从允许开展的业务类型开看,期货公司处于弱势一方,面临的业务压力极大。3.限制期货公司宣传渠道我们从理论上来看,期货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一方面可以吸引许多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到期货交易中来,比之前要方便的多,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投资基金的方式,把大中小散户的资金集中起来,由资产管理人代为投资,从而形成稳定的市场投资主体,改善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但是期货公司却要求不能通过公开媒体向公众推广、宣传资产管理业务预期收益或招揽客户,客户也不能查看期货公司模拟交易数据,这种要求直接阻碍了期货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此外,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对投资者的资产要求严格,能够参与该项业务的群体有限,再者不能通过媒体渠道宣传,即使期货公司设计出优秀的产品,但是缺乏有效、便捷的宣传渠道,在信息传达不畅前提下,难以扩大期货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期货公司营业收入也将会受到影响。

三、期货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建议期货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对期货公司来说是发展的一大步,带来了许多有利的影响,但是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仍是不可忽视的。期货资产管理的发展可能不会非常快速,但是期货公司要想做大做强,必须与期货市场共同经历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一)丰富资产管理业务类型目前期货资产管理业类型为“一对一”的理财模式,要求客户应当具有较强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单一客户的起始委托资产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于高净值客户,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将无缘参与资产管理。“一对一”的专户理财总体上可能导致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有牌照无业务或少业务的局面,也不利于期货公司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从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来看,是首先开展“一对超多”模式,再逐步放开“一对多”和“一对一”的业务类型,这种发展顺序有其内在意义,认为资产管理业务的专业性要高于普通散户投资者,因而首先推出“一对超多”,即通过设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形式,募集众多散户投资者的资金,由专业人士进行资产管理;然后为适应当前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的需求,再进一步推出“一对多”和“一对一”的业务类型。并且,从我国目前投资者的结构来看,仍然是个人投资者为主,其占比达90%以上,这种散户比例过大、专业机构投资缺乏的局面,势必不利于“一对一”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因此,我国期货市场应尽快推出“一对多”或“一对超”的业务类型,加快期货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二)明确产品定位期货公司面临着业内外多重竞争,因此其发展只能通过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是需要明确自身的产品定位,重点捕捉具有优势的细分市场,走差异化之路。期货公司资产管理在期货等衍生品投资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和证券、基金、银行的理财产品形成差异与互补。在期货资产管理业务中,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设计上应该要立足于金融衍生品,充分利用在套利策略、量化策略等方向上的研究优势,并对投资者的需求进行分析,结合经济周期和当时主流的风险偏好进行产品设计,从而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风险对冲、趋势跟踪等投资产品。(三)拓宽宣传渠道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宣传渠道受限,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项业务的发展。期货公司作为金融行业中较弱小的机构,通过自己设计及发售资产管理产品时间短,在市场和客户心中的认同度较低,这需要有效的宣传渠道使投资者对期货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解和认识,尤其是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意义重大。虽然中小投资者单个资金量小,但是一旦“一对多”资产管理业务放开,那么通过期货投资基金的形式,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就可以参与期货资产管理业务。中小投资者通过参与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既可以借助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力量,使其投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提高了获取收益的可能性,也拓宽了期货市场的资金流入渠道,提高了期货市场的资金规模。因此,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要不断做大,必须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使更多的投资者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资产管理业务的信息,在理性思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1]李志杰.期货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分析和思考

[J].经济论坛,2011,(322):121.

[2]王聪,于蓉.美国金融中介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及启示

[J].金融研究,2005,(7):163.

[3]姜再勇.关于国内资产管理业务发展问题的思考

[J].金融监管研究, 2013,(11): 37.

[4]邹功达.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现状

[N].期货日报,2013-11-27(4).

[5]李刚.我国期货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