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

篇1

【关键词】人本管理;安全发展;提升素质;本质安全人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安全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人在安全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大平矿紧紧抓住实现人本管理这一关键,始终坚持把提升员工素质摆在谋求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不断出台以人为本管理新举措,着力培育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人,收到了以本质安全人保障班组安全、以班组安全促进区队安全、以区队安全推动矿井安全发展,以矿井安全发展提升矿井经济效益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建成“五优”矿井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以企业安全理念引导人

安全理念是安全生产的先导,是保证矿井长治久安的最持久因素。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没有对安全理念的深层次认识,培育企业安全文化,提升员工素质就是一句空话。近些年来,大平矿坚持用正确的安全文化理念引导人,精心设计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活动载体,广泛吸引员工参与其中,造就了一支思想统一化、行动军事化、作风严谨化、工作标准化的员工队伍。

开展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坚持月评安全诚信员工,根据安全情况、三违情况、隐患整改、工程质量、安全活动等方面,将员工分为诚信、可信、失信三个等级,月评100名优秀安全诚信员工和50名安全失信员工,引导广大员工树立“安全诚信为荣、安全失信为耻”的价值观。选准“三种人”,因人施教。每月把基层区队的上班不足100天新工人、“三违”人员、安全失信员工确定为安全不放心的三种人,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定期组织学习事故案例,使“一举一动,规章至尊”的安全行为观入脑入心。强力推行了“两述一化”工作法。先后完善了公司57个工种的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开展全员军事化训练,旨在让员工熟悉掌握操作要领,践行“精心、精工、精品”安全质量观,锻造军人的良好作风,形成“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工作习惯。推行班组安全网络建设。将员工划分若干个小组,由各个小组自主开展学业务、查隐患、反三违等安全活动。通过开展班组安全网络建设,引导员工践行“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道德观,树立自保、互保、联保的意识。

二、以安全宣传教育感化人

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艺术就要掌握方式和方法,就要如春风化雨,给人以如啖如诒的精神享受。大平矿安全宣传教育围绕安全管理,思想认识,行为管理,影响带动,人物激励等各个方面入手,做到丰富多彩,方法创新。一是将安全宣传教育融于心。围绕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开展丰富多彩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常态化,做到警钟长鸣。重点对员工进行案例教育,明白事故的诱发原因,知道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增强员工处理和应对各种安全隐患的能力,让员工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二是将安全宣传教育融于眼。在员工宿舍、入井长廊、副井底候罐室、轨道上山以及工作面巷道等地点醒目位置设有安全宣传标语、警言警句、安全常识以及安全标识等。同时,还利用LED播放安全宣传教育片,举办安全文艺演出、事故案例展览、安全漫画展、安全板报展,时时处处提醒员工,营造安全生产浓厚氛围。三是将安全宣传教育融于口。坚持班前安全宣誓制度,组织开展“员工上讲台、主人话安全”、班组长讲安全、区队长安全承诺,举办安全演讲比赛等,使安全人人讲、时时讲、处处讲,安全意识强化做到常规化。

三、以安全知识培训造就人

矿井安全系于人,人的安全系于自身的安全素质。大平矿石是高突矿井,对员工队伍要求高,为提高队伍的对矿井的适应性,大平矿牢固树立抓好安全培训的实质就是在治理不安全隐患的理念,坚持“素质在培养,技能在训练”的培训观,在提升培训针对性上下功夫,在增强实效性上做文章,有力提升了全员素质,在较短时间内打造一支适应矿井的干部员工队伍。坚持根据各自不同工种、不同特点、不同内容,着重抓好“薄弱点”、“特殊点”和“困难点”,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安全培训工作格局,培训出采、掘、机、运、通五大系统现场的高水平组织者、管理者和操作者;坚持增强培训工作的灵活性,做到“三个结合”(全员一般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安全业务培训与新技术普及教育相结合)和“四个不同”(不同时期有不同重点,不同工种有不同内容,不同对象有不同方法,不同层次有不同要求)。同时,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使员工学习理论在现场得以应用,大大提升了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坚持培训工作重心下移,明确基层区队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为基层区队购买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培训中心与西安利德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发展的《煤炭主干专业多媒体教学系统》软件,安装在区队电脑上,利用会议室投影系统对员工进行培训,形象逼真,重点突出,易于理解,便于掌握。坚持为员工搭建“学知识、钻业务、增技能”的平台,投资20多万元购买50多台计算机,建立煤矿各工种题库,实行每月一次上机考试制度,考试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与风险抵押金挂钩,促使员工由“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坚持突出重点抓现场,把课堂办到井下,做好井下一线作业人员现场培训,每月对特殊工种和关键岗位人员现场考核一次,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现场操作技能。坚持每周五举办科室管理人员、区队管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素质教育课,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以管理机制创新激励人

大平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推出了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新机制,使安全管理逐步实现了从“他律”到“自律”、“互律”和从“外控”到“自控”、“互控”的良性转变,收到了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效果。

篇2

【关键词】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考核预警;对策措施

露天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不仅有别于井工矿,而且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安全管理。露天煤矿安全运行具有变动性、季节性、开发性和机动性等特点。季节性表现在露天煤矿生产是在露天场所进行的,受季节气候影响;作业地点和环境始终处于动态的状态,如排土场道路频繁变更、采掘线推进等;而且由于露天性质,生产很难成为封闭式或工厂式,具有开发式特点;煤矿生产采用大量大型机械,如运输卡车及指挥车等,具有很强的机动性。

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露天煤矿的特点而开发的系统,采用内外因理论体系以及PDCA闭环管理流程,实现露天煤矿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系统管理保证露天煤矿的安全化管理。

一、露天煤矿作业过程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预控体系理论

(一)内外因理论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通常都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所谓内因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危险物质或危险能量,是生产系统固有的属性,不受外部因素影响的客观存在,可称为危险源。内因演变为事故需要外部触发因素,即不安全因素。之所以会发生事故,是内、外因同时存在,且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内、外因素和事故的辩证关系

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内在根源,人、机、环、管的不安全因素是导致事故的外在条件,其中人、机、环是直接原因,而管理缺陷是深层次的原因,关系如下:

危险能量、物质是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是事故发生的内因,危险能量越大、危险物质数量越多,则其破坏力也越大,后果也越严重。因此,内因决定着后果的严重程度。外因危险源是触发系统能量意外释放的不安全因素,不安全因素越多,触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外因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二者共同作用,决定系统中危险源演变为事故风险的大小。

根据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系统中的危险物质或能量通常不可或很难避免,而触发内因演变为事故的外部因素,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消除和避免。

(三)PDCA闭环管理流程

PDCA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按照PDCA流程不停顿地周而复始运转。一个循环完成会解决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其他问题尚未解决,或者又出现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轮。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同样使用该理论。一下安全管理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执行PDCA流程后,会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解决一定问题,分析当前存在隐患及制定隐患处理流程,查找危险源并减少危险源的产生等等,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并不能一次性得到解决,那我们将PDCA再执行,对当前安全工作再分析,最终将安全问题降到最小,减少人员、设备的损失。

二、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

露天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将内外因理论融入到信息系统中,通过现场考核的方式,将外因的实际情况及时预警,把外因危险源扼杀在萌芽阶段,防止事故的实际发生。

(一)基本设计概念

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露天矿特有的内外因风险管理表为基础,以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依据,以网络信息化为依托,形成的一套切合实际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现在流行的B/S方式在企业局域网中运行,极大的提升了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主要功能模块

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分为五大块:

1、安全考核检查模块

安全考核检查是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主要工作。监察人员通过现场检查的方式查出问题,并对照系统中已有风险管理表的具体情况将问题录入系统,系统自动生成预警。

不同于传统纸质传达的方式,各基层部门通过系统便可查询到自身单位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加以整改,整改完成后将整改经过反馈到系统中,以供监察人员及时复查。复查合格后系统自动销警,复查不合格预警升级并重新进入整改阶段。

2、隐患处理模块

隐患是指有导致未来发生事故可能性、具有潜在的事故危险性设备和环境方面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对有着特殊要求的露天煤矿企业而言,隐患的消除是至关重要的。

隐患的发现在基层和安监两个方面,基层是安全工作的排头兵,基层发现隐患重要性尤为重要。

基层职工及安全监察人员发现隐患后及时填报该系统,系统可针对隐患的危险程度做出预警,进入隐患处理流程。机关责任部室对隐患进行快速审查并针对隐患做出整改意见,安排责任部门进行整改。责任部门实施整改,将整改阶段具体情况反馈到系统中,供机关责任部室掌握隐患处理过程。隐患处理完成后,相关部室组织人员对隐患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系统自动销警,复查不合格预警升级并重新进入整改阶段。

3、事故处理模块

本质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人、机(物)、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到人们期望和社会可能接受的水平。

事故处理模块中,可按照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如实填入系统中,并及时形成事故预警。同时按照扣分规则及轻重程度对二级单位进行扣分,达到预防警示的作用。调查小组在事故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形成制度,预防同样事故的再次发生。

4、督办工作模块

督办工作模块是将安全日常工作信息化的一个过程。起主要工作流程为:工作提报领导审核具体工作安排工作反馈复查备案存档。

工作提报:安监部门发起工作任务,例如上级交办的工作,常规性工作及临时性工作,各二级单位上报工作。任务发起人详细说明工作的具体内容:

领导审核:安监部门或各二级单位领导对工作任务进行审核批示

具体工作安排:相关责任人员按照一定原则对工作进行布置

工作反馈:相关工作责任人对工作进展进行反馈,直到工作完成

工作复查:任务发起人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任务结束

备案存档

5、统计报表分析模块

统计报表分析模块是对考核检查数据深层次分析加工的一个过程,在安全考核检查结果的直观体现。

日常报表包括年度统计报表、季度统计报表、月安全考核统计报表、个人统计报表以及检查人统计报表等日常报表。

分析报表包括危险源趋势判断,煤矿可靠性分析。危险源趋势判断是对安全考核检查的历史数据按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环境方面的缺陷三个方面进行的分析,得出当前或者某个阶段各类问题出现的频率,指导安全工作的稳步实施。煤矿可靠性分析是对煤矿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指导整体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为了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通用性,整体架构设计为三层架构模式: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

表现层: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系统呈现给用户的信息。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EBFORM方式。本系统中涉及到的考核预警信息、隐患预警信息、新闻通知、文档下载等,都通过网页的形式直观展现,针对不同用户将信息直观展现。

业务逻辑层:针对具体事务的操作,包括对数据层的操作以及业务层的操作。如果说数据访问层是积木,那业务逻辑层就是针对这些积木的搭建。本安系统中考核统计、整改流程、隐患处理流程等操作都能够在业务逻辑层实现。

数据访问层:对事务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对数据操作(增添、修改、删除、更新等),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服务。

三层架构的使用具有很多优点: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某一层;实现用新的实现替换原有层次相对简单;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性;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结构更加明确;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极大降低。

四、系统实现技术

(一)系统开发技术

本系统采用技术开发,使用C#为开发语言。是微软推出的WEB开发技术,它提供了一种基于组件、可扩展且易于使用的方式来构建、部署及运行面向任意浏览器和移动设备的WEB应用程序。它具有将业务逻辑代码与显示逻辑分开处理、高效的可管理性、易于配置和部署等优点。系统采用B/S架构,用户界面采用通用WEB浏览器,结合多种Script语言和ActiveX技术,利用浏览器来实现原需要复杂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的载荷,降低了总体成本。数据库采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 2005,它是一个具备完全Web支持的数据库产品。系统采用IIS服务器网站。

(二)关键技术是实现方法

1、C#开发语言

C#开发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它具有安全、简洁的特点,而且功能语法强大、数据类型丰富、支持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概念,是目前.NET应用程序开发的主流开发语言。C#开发语言同Java一样,也是一种跨平台的编程语言。C#在执行过程中首先编译成中间语言,然后再由编译器编译成代码执行。.NET编译器可以编译任何支持.NET框架的语言编写的程序。

2、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2005能够支持大型企业进行联机事务处理、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和网站服务。利用它可以快速的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同时在企业级数据管理方面增强了性能。SQL SERVER 2005支持多种设备的接入和不同平台的交互,通过协同操作,能够为不同的接入设备中应用程序提供数据支持。

3、数据库访问技术

是一组用于和数据源进行交互操作的面向对象的类库。它可以和不同类型的数据源进行交互,主要包含五个对象:Connection对象、Command对象、DataAdapter对象、DataReader对象和DataSet对象。提供四种方式进行连接:使用SqlConnection对象连接SqlServer数据库;使用OleDbconnection对象连接Access等数据库;使用ODBCConnection对象连接控制面板中配置了数据源的数据库;使用OracleConnection对象连接Oracle数据库。本系统采用SqlServer,所以使用SQL ServerNet 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中的SqlConnection对象进行数据库连接。

4、AJAX异步JavaScript和XML技术

AJAX是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它的技术是JavaScript对象XMLHttpRequest,该对象是一种支持异步请求的技术,也就是说该对象可以使用JavaScript向服务器提出请求并处理相应而不阻塞用户。同时AJAX在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采用异步数据传输,这样可使网页从服务器请求少量的信息,而不是整个页面。本系统在网页上同样采用AJAX,在预警信息量比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刷新信息,保证预警内容的及时更新。

五、总结

本文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进行设计,以及C#开发语言进行开发,SQLSERVER2005作为数据库,针对露天煤矿的特殊行业性质,开发实现功能上集安全考核检查、隐患处理、事故处理、督办工作及统计分析功能为一体的系统。将露天煤矿的安全工作系统化、信息化,实现了合理的系统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玉林.煤矿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7

[2]张嘉勇.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唐山.河北理工大学,2005

[3]陈天龙,王直亚,汪卫东.本质安全性矿井指标体系[J].煤矿安全,2007

[4]刘利.煤矿安全智能客户端体系结构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6

篇3

关键词:创新 班组长 培养机制 班组整体素质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煤矿企业各专业管理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安全管理的基本环节,是有效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孙村煤矿一直注重班组长培训管理,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班组长素质进一步提高,在安全生产的最前沿形成一道可靠的安全防线。

一、加大外出培训的力度,采取“走出去“培训方式,安排全矿的正班长到省三级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安排矿优秀班组长到省二级培训机构参加培训。为了保证培训效果,采取电话了解和抽查的方式全面掌握班组长外出培训的情况,同时采用培训结束后回矿复考和汇报学习情况的方式检验培训效果,提高班组长的学习积极性。

二、采取“引进来”的培训方式,年度内由培训中心利用“周五工作制”的时间聘请专家教授集中对全矿班组长、安监人员进行管理理念培训;利用每月班组长例会的时间聘请矿领导进行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每周利用二三四班前学习的时间工区管理人员利用学习材料和远教网对班组长及职工进行安全基本知识的自我培训。

1、利用“周五工作制”的时间聘请专家教授分期分批的对全矿班组长、安监人员进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班组管理知识、防灾避灾及现场急救知识的培训。并采取了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每位班组长都能够参与其中亲自实践,不仅学习现场急救知识,而且掌握了急救方法,提高了自救互救的能力,更有利突发事件的应变与处理。

2、利用每月班组长例会的时间聘请矿领导进行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一方面,矿每月召开一次班组长例会,由矿领导对本月全矿各班组的安全及生产情况进行通报,对班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纠正,对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进行培训。在表彰奖励先进班组及个人的同时,让先进班组长介绍经验。另一方面,在孙煤信息港上建立班组交流园地,摘登班组管理的经验供大家借鉴。各基层单位利用不同形式组织班组长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每周利用二三四班前学习的时间工区管理人员利用学习材料和远教网对班组长及职工进行安全基本知识的自我培训。由各单位技术副区长负责组织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每周集中学习三次,培训中心负责每周对学习情况抽查一次,对不按要求进行学习的工区进行考核。同时,为检验各单位的学习质量和培训效果,积极开展“以考促学”活动,每月各工区抽一名班组长参加矿上组织的抽考,考试成绩纳入绩效考核,奖优罚劣,重奖重罚,形成了“争创学习型班组”和“争当学习型个人”的良好氛围。

三、采取后备人才培训方式,建立班组长后备人才库,利用培训考核和优胜劣汰方式,对素质低、考试成绩差、管理能力低的班组长进行及时的更换,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班组管理队伍。

1、提升五种能力。即抓好班组长选拔任用,提高班组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力;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班组职工自觉抵制“三违”行为的能力;强化班组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的技能培训,提高业务保安能力;严格班组现场安全管理,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能力;搞好班组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提高防灾、避灾和自救等应急处置的能力。

2、实行激励机制。按照既评先进、也评后进的原则,在物质上、精神上、政治上给予双向激励。对班组严格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市场化结算,对月度、年度评选出的先进班组、优秀班组及红旗班组给予奖励。特别要加强对班组长的考核奖惩。对表现突出的班组长在入党、评先树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有一定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班组长大胆提拔。

篇4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共作小组通过平时的村干部会议、科技下乡、送法下乡、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积极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发放《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手册》等宣传手册,发放识假辨假、质量安全管理及种养殖技术等宣传材料,使广大群众增强了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除此之外,镇政府还利用广播对农户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讲解,重点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进展情况、典型经验、基本知识等。

2、治理源头,强化监管

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共作小组与工商所、派出所、农技站、畜牧站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加强了对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环节的管理,特别是加大了对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等禁用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和生产环节,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开展主体资格审查,对进入本镇的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种子等农业投入品,实行备案登记制度,严格市场准入。严格规范农业投入品经营行为。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进销货台账制度,认真登记产品的销售流向。同时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小组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严格监管。逐步从产品认证、产地证明、产品检测检疫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村委会和各类农产品生产主体为依托,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不合格农产品清退制度、并进行生产台账的登记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等责任机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生产单位和农户,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地准出关。通过加强监管,规范了农资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加强引导,规范生产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三个服务”,实施交通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人本化“四化”管理,为本质安全型和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该教育培训计划,深入开展“四化”管理,为全市交通行业培养一批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科技管理人才,更好地提升交通行业“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培训内容

(一)交通安全管理、事故统计的基础知识;

(二)交通质量管理、QC小组建设的基本知识;

(三)交通科技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四、实施步骤

(一)5月份,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管理统计人员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各县市交通局、各交通企业安全管理统计人员。

(二)6月份,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开展一次以弘扬交通安全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初赛由各县市交通局自行组织;复赛由市交通局组织,各县市交通局和局属各单位各选送一名选手参赛。

(三)9月份,结合质量月活动,组织开展一次质量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各县市交通局和局属单位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和QC小组负责人。

(四)11月份,结合百日安全生产竞赛活动,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对象为为各县市交通局、各交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

(五)12月份,结合年度交通科技项目申报,组织开展一次全市交通科技创新项目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各县市交通局和局属各单位科技负责人、市局交通科技人才库组成人员。

五、培训要求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年度教育培训工作,把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实现交通“四化”管理的主要措施,提升交通“三个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纳入交通事业全局中统筹考虑,使教育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为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体制保证。

各单位要根据市局培训方案,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订好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选派合适人员及时参加培训,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时效性。

篇6

本书共分为十章,依次为储油罐、输油管道、油库用泵、油库用阀、油品的装卸设施及作业、油库工艺与油库调度常识、散装油品人工计量、流量计计量、油品损耗及其管理、油库安全技术知识等,基本涵盖了油品储运工应知理论的全部内容。

《车用燃气与加气站建设》

需要说明的是,燃气汽车在我国问世时间不长,正处于技术发展、完善阶段。本书所介绍的内容,除了综合一些国外燃气汽车资料外,国内的资料主要是作者近几年工作经验的积累。

本书共分为七章,依次为总论、车用天然气、车用液化石油气、燃气汽车加气站系统、燃气汽车技术及其配套装置、燃气汽车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液化石油气摩托车等,本书的各位作者都是各专业领域的资深专家和教授,他们所编写的内容相信对读者们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油品储运技术》

本书从石油库油品储运工技师的工作要求出发,着重介绍了石油库油罐的合理使用、石油库管道工艺、气阻和气蚀的控制、泵的泄露与密封、阀门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石油库生产安全管理、石油库电气安全等内容,可作为油品储运工技师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石油库储运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既兼顾了石油库油品储运技师和高级工的实际工作需要,具备可读性,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石化销售企业安全管理》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171-02

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短,时间紧,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许多高职院校尚无完善,成熟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体系。高职院校大多紧跟劳动力市场变化,重理工,这种培养模式使得高职院校提供的教育与人本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发生严重偏离。

根据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工作特点,校企合作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和素养的分析,开发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核心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生产安全的“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积极推行以职业活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建设生产安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1)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模式,构建以安全职业能力为模块的课程体系。

(2)制定按职业能力和素养来培养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

(3)突破了传统的课程结构,实现了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4)要求对主要专业课程,贯彻以工学结合的理念,加强课程设计与开发。

(5)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达到“教、学、做”一体的效果,并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1、课程体系设计理论依据

为优化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首先明确安全岗位职业能力。本专业技能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核心能力,包括基本操作能力及安全管理能力;第二层次为行业能力,主要包括:土建安全技术、交通安全技术管理、化工安全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消防工程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安全管理能力强调的是处理安全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论,其所对应的安全理论知识体系也是安全科学与技术的核心部分。这两部分构成了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平台,可以和不同的行业能力进行任意组合,从而形成以核心能力平台为基础、具有不同行业特色的安全技能。每种行业能力由3-4门安全技术与行业技术相结合的特色专业课程支撑,改革形成了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基础、以行业能力为支撑、根据社会需求灵活调整支撑点、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基本操作技能强调的是动手能力,主要由一些有特色的实训课程《安全检测与监控实训》来实现。

2、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教学计划中包括下列四类课程体系:公共必修课程体系,专业必须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能力课程+行业能力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体系和实践课。

2.1 公共必修课程体系

公共必修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和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主要围绕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先导课程学习两大目标,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

2.2 专业必须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无机分析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及AUTO-CAD、机械基础、电子电工技术等课程,是专业能力的先导课程。

(2)核心安全能力课程

安全理论知识体系和安全科学与技术的核心部分,

(3)行业安全能力课程

各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及市场需求情况自行设置行业安全能力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名称。

2.3 专业选修课程体系

各校可根据自身优势和所属行业特点,在满足学分与课程基本要求的条件调整课程的设置与内容,办出特色。

2.4 实践课

(1)课内实践(实验)

主要为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其中重要实训可采用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

(2)综合性实践(一)

对于“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课程结束后,安排综合性强化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做到真实体验。

(3)综合性实践(二)

对于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开展校内的课程设计,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环节。

(4)校外实习

主要包括安全认识实习、危险辨识和评价实习、企业安全管理实习及部分行业安全能力课程的实习。

(5)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要求学生以企事业单位员工的身份顶岗实习来实施,通过企业兼职教师指导、企业岗位考评,以及学校教师的监督考评综合评定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

3、主要课程

3.1 专业基础必修课

(1)《工程制图与CAD》

主要学习国家标准《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点、线、面的投影及基本几何体,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学习Auto CAD的基础知识,平面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2)《安全工程化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易燃、易爆物质的特征。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理解和掌握易燃易爆物品的特性、燃烧和爆炸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3)《采矿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山建设、生产过程和开采设计的基本知识。具备指导矿山基建施工和采矿的能力:具备矿山采掘工程管理的能力;基本具备矿山安全管理的能力。

3.2 专业技术必修课

(1)《工业防火防爆》

通过本课程主要了解火灾和爆炸的基本知识,掌握这类事故的一般规律,具备火灾与爆炸事故管理和火灾与爆炸事故的现场处置能力,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2)《安全系统工程》

本课程主要学习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劳动安全科学管理方法,能够对系统或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及预测,并采取综合性安全措施予以控制,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3)《企业管理与安全管理》

该课程在于使学生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与实践动手能力,安全评价,具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等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事故统计与分析能力,熟悉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掌握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技术方法,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4)《工程爆破》

熟悉爆破基本理论、爆破器材及管理办法,掌握爆破起爆方法,能够组织实施露天、地下一般爆破、深孔爆破、控制爆破、拆除爆破,熟练掌握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参数计算等能力。

(5)《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本课程以单元工作任务基本学习情景,以重点、难点工作过程的情景变化作为学习的内容展开。单元工作的任务是由结构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来完成,并由相近的工作对象、施工

工艺、材料、机具和专业工种构成的。

(6)《电工技术与机电安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电工测量能力等。具备电气安全、机械安全,掌握金属冷加工、机械安全技术和重大危险机械安全技术等知识。

(7)《矿井通风与安全》

本门课程介绍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矿井通风设计方法、矿井安全管理及治理措施。具备从事地下开采通风管理的能力。

(8)《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

本课程介绍安全检测的原理及方法,介绍安全检测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噪声与震动的测定、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与监测。

(9)《矿山安全技术》

具备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的能力;具备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的能力;具备矿山环境评价的能力;掌握矿内空气中有毒、有害、噪声监测的能力:掌握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方法与运用的能力;具备组织开展科学研究、总结、推广安全生产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的能力。

3.3 专业限选课

(1)《安全生产法规》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对法学基础知识及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安生生产法律意识;掌握相关法学理论及原则。

(2)《OHSMS认证与安全评价》

通过本课程主要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常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进行综合运用:具备进行安全评价的能力,并能撰写安全评价报告。

(3)《职业卫生》

具备保护好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的能力。

3.4 实践课

(1)《机械加工工艺安全实习》

具有初步的实践动手能力,会操作主要的设备和工具加工简单零件:对简单零件具有选择加工方法及制定工艺过程。进行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初步培养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2)《安全生产技术实习》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掌握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方法和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3)《安全检测技术实训》

掌握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大气参数的测定、噪声与震动的测定、粉尘的收集与测定、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与监测,

(4)《安全技术课程设计》

了解矿山生产的工艺特点、掌握露天矿山和井下矿山的开采方法、使学生具备矿山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和管理能力、能够独立进行专业课题的设计。

(5)《毕业实习》

通过毕业实习,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对生产单位的资料收集,学生对所学课程加深理解,并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检验学生综合能力。

4、课程设置与学分结构

在上述课程体系中着重强调了生产工艺等这些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基于生产过程安全的设备安全运行和事故的分析,都离不开上述的基础知识。为了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开设了安全评价、相关的安全生产技术等课程为职业的继续教育储备相应的知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仅限于高技能人才,还必须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除了上述的理论课程和相应的实验之外,还专门开设了相应的实训,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004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曲方,郑颖君,林伯泉,安全科学体系建构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08)

[4]牛金成,韩秋莹,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微探(续)[J],安全,2008,(03)

[5]傅新民,“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释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6/34教科版

[6]郭和平,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03)

篇8

关键词:高职;安全管理;法规;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60-02

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

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安全管理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核心。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专业开设安全管理这门课程,其宗旨是为培养这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掌握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为其将来毕业走向中直、省直等大中型公路施工企业中的测量、试验、施工、检测等岗位一线工作,并在工作岗位上科学而有效地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正确而全面地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手段,对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控制,预防事故发生,促进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开设安全管理基础类课程时间已经不短,但其包括的内容对道路与桥梁专业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路桥施工方面遇到的安全管理问题具有其特殊性,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与管理理念双重保障才能做到安全施工与管理。作为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专业安全管理类课程,其教学目标是结合道路与桥梁的专业特色,结合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案例教学方式方法搞好安全管理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使高职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消化课堂所学到的施工安全管理知识,成为未来岗位工作一线安全管理+技能型的应用复合人才,在工程实践中有效预防和避免企业和自身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二、教学主要内容

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26学时,案例分析22学时。第一部分讲授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计划2学时,采用理论授课形式。第二部分讲授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与制度,计划10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安全生产法规;②安全生产责任制;③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第三部分讲授事故预防、控制及应急救援预案,计划8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安全技术对策;②安全教育对策;③安全管理对策;④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演练、实例。第四部分讲授安全检查的基本知识,计划6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安全检查制度;②工程项目安全检查;③安全检查表及实例;④现场管理与急救。第五部分讲授事故调查与处理,计划10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事故调查的目的及意义;②事故调查的准备;③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④典型事故的现场勘查;⑤事故分析与处理;⑥事故调查报告。第六部分讲授劳动保护,计划8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工伤保险;②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③职业病危害与防治。第七部分为复习及考核,计划4学时,主要形式为过程考核、实践考核及期末考试。综合以上《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不难看出,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专业学生能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学目标,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典型案例进行学习、分析、协作进而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相对于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体现的是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思想,把道路与桥梁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加深对安全管理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工作作风、成为安全管理+技能型的应用复合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案例教学行之有效。

三、“案例”教学设计与实践

《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按课前备课准备、课上导入以及动态评价,可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始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居于次要地位;而学生是参与者和思考者,是主要角色。论文接下来按照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来具体介绍这几个环节的实施安排和遵循原则。

1.案例的选择、编写和设计。从《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论出发,收集、筛选、编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并保证其真实性或拟真性。为此应遵循以下标准与原则:①典型案例,选择和编写适合路桥建设工程中发生概率高的案例;②知识点涵盖,设计与章节内容相关度高的道路与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与法规案例;③案例难易度,将案例改编为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④案例长短,满足教学学时要求和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根据以上四条原则以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与制度第三次课安全生产法规为例,确定如下案例:“某城市环路立交桥工程,长1.5km,其中跨越主干道部分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跨径47.6m,合同价1500万。鉴于吊装的单节钢梁重量大,又在城市主干道上施工,承建该工程的施工项目部为此制订了专项施工方案。”

2.案例导入。《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案例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两种:陈诉法和问题法。所谓陈诉法,就是把案例一字不差的展示给学生,这种展示可以是PPT,也可以是视频,还可以是以学生朗读的方式。很显然,这样的方法优点是信息量大、内容详实。除视频案例相对生动以外,整体来看,陈述导入的办法比较沉闷。与之相对,问题导入法,就是结合案例分析问题,一步步将案例如同剥茧般展示给学生。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分析案例情境中的解决办法,与实际道路与桥梁工程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问题导入法的一大优点是,基于同类案例通过问题来设定不同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找出解决办法。

3.案例导入问题的设置。最大限度发挥问题导入法的优势,首先要确定案例导入问题的设置标准,据此提出案例分析的分析问题。①有针对性,案例导入问题的设置既要与知识点环环相扣,又要具有针对施工安全管理与法规的启发意义;②突出章节重点,问题不能偏离章节教学的主要内容;③问题设定不易过难,提问语言不易过偏,更不要引起歧义;④问题长短以一句话为宜。根据以上四条原则,针对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与制度第三次课安全生产法规已选定案例为例,设定问题如:“该工程项目应当至少配备几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说明理由。”以上案例我们还可以通过变化问题的方式,扩充案例情景内容,用在讲授第六章劳动保护第二次课工伤保险时的案例:“某城市环路立交桥工程,长1.5km,其中……。若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组甲工人在施工期间忽发心脏病,即刻被工友送往医院,但经抢救无效于当天死亡。该事故可被认定为工伤事故吗?说明理由。”

4.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分组讨论。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每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自己发言结束后,要认真听取他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新观点。小组讨论结束后形成统一的意见或认识,并指派代表向全班对案例作分析、阐述观点、作小结发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及时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把握讨论方向,避免偏题。教师在讨论过程的始终都不能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造成干扰。当学生的观点不一致时,可展开讨论;当学生的分析判断有误时,教师可采取间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加以修正。例如,在讲授第六章“劳动保护”第二次课“工伤保险”时,学生根据案例的具体实际情况展开充分的分析与讨论,甚至还可能是辩论。有的学生认为突发心脏病与劳动无关,是当事人个人身体的问题;而有的同学则认为应当算作工伤,因为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5.案例点评和知识点总结。这一环节是对案例导入、问答互动环节、学生案例分析与分组讨论环节以及专业知识的经验性总结和归纳。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本次讨论。总结理清案例讨论的思路、讨论的重点难点和主要问题,达到熟练应用道路与桥梁工程安全管理及法规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目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应及时进行评定和考核,完善对这门课的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在平时成绩过程管理与考核中重点加以体现、记录在案。采用这种平时成绩实行动态管理和过程考核,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法规知识点和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进行考核评定。

四、案例教学评价

《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案例教学,是教学双方所作努力的集中体现,是一种互动式教学的探索过程,是需要师生相互配合才能予以完成的,因此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为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应当侧重启发式互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独立思考,彻底改变过去课堂上死啃书本的传统方式,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大道路与桥梁工程实践真实案例情境容量,提高学生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安全管理与法规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正文,周波,李薇.安全管理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桥梁施工 安全管理 控制

0 引言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是指实施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构成的整体。HSE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和评价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模式。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是HSE管理核心,HSE管理体系突出强调了事前预防和持续改进,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作用。因此HSE管理体系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

1 应用

1.1 建立项目安全组织保障体系

安全组织保障体系是保证桥梁工程项目实现安全生产的人力资源保证系统。在建立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又要保证安全管理能够作为一个业务系统从上至下贯穿始终。同时,安全业务管理系统既要与施工生产工作紧密联系,又要相对独立地实施管理,特别是应该尽量减少安全管理人员的收益与施工生产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证安全管理人员坚持原则,果断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进而保证项目的安全生产。具体讲,项目经理部要建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主管生产、安全副经理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施工队长任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用以计划和决策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设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牵头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贯彻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决议,检查指导各施工队兼职安全员的工作,处理日常工作。各施工队负责人和兼职安全员要监督、指导好所属全体作业人员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正确运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履行好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

1.2 安全培训

桥梁建设项目进行HSE培训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般包括通用安全知识,本岗位基本操作技能,HSE知识、方法与工具四个部分。

一是对所有进入项目人员进行HSE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培训,培训目的是使他们了解桥梁工程建设中基本的HSE知识,让所有现场人员了解与生产生活及本岗位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及基本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①安全用电、用火常识。

②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③急救及应急处置知识。

④典型案例分析等。

⑤高空作业等15项规章制度。

⑥危害因素分析、识别知识。

⑦安全标志标识。

熟悉本项目HSE管理目标、程序、作业指导书以及管理控制方法和措施,具备HSE管理体系监督和管理能力。

二是施工人员都要学习HSE管理手册,确定HSE监督的工作重点和关键工序。培训目的是使全体人员对桥梁工程项目的HSE管理有一个全面、一致的认识,以确保严格执行。

二是项目经理部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批培训方法,在项目正式开工前项目部制定培训计划、收集培训资料、聘请培训教员、组织集中培训,对参加桥梁施工的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员工掌握本岗位涉及的操作技能、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控制方法、应急处置程序等,考核合格后签发培训HSE上岗证。对临时增加的施工工序,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操作规程、施工要点培训,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三是聘请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HSE知识、方法与工具培训,通过培训使各级管理人员了解国家、行业、企业有关HSE要求,熟悉并能够应用HSE管理方法与工具开展日常HSE管理工作。

随着桥梁建设的进展以及施工条件的变化,项目经理部不定期提出HSE管理、监督和巡视新的要求,结合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培训,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地提升了施工人员HSE理念和操作技能。

1.3 风险分析

在桥梁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项目部HSE管理人员采用风险分析方法对每一个重要工程和工序进行不安全因素的识别和评价。通过风险分析找出最大最主要的不安全因素,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文件审阅及其他各种不安全因素信息收集,再经过整理分析排出与当前工程项目有关的不安全因素,制定风险消减措施,从而消除HSE隐患,防止HSE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的安全。

通过对项目安全管理的风险分析,逐步建立路桥企业桥梁施工HSE管理的风险因素清单,逐步积累为建立风险因素数据库打下基础。

1.4 安全过程控制

1.4.1 必须严格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桥梁每道工序开工前,项目部要由安全人员、技术人员组织上一道工序和下一道工序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施工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从施工技术方案选择上保证施工安全,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在施工方案编制、审核上就重点突出安全防范措施的制定。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清楚,保证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该作业项目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减少因违章操作而导致事故的可能。安全技术交底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不交底不能开工。

1.4.2 桥梁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是桥梁工程安全施工的关键,伴随每道工序的开工,安全控制随之开始,针对每道工序的施工特点编制详细的安全控制措施,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要从工序、工序衔接、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等具体环节制定。也就是说,桥梁施工安全技术要点均应定在相关项目的施工安全保障措施中。

篇10

关键词 电气 安全 管理

一、提高电气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所谓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害的伤害,安全的目的就是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的本质就是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生产、以人为本”。

安全是一种尊严,尊严是每一个生命的价值所在;安全是一种文明。安全生产要靠科学技术,靠文化教育,靠经济基础,一句话,靠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安全是一种文化,是每个优秀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安全、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先进企业安全文化的体现;安全是一种幸福,是长久地享受幸福生活的保证。平平安安上班,高高兴兴回家。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是具有一定危险的,是一种事故多发的工程项目。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事故并不主要是由于作业人员业务能力不足而造成的,更多是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而导致的。由此可见,工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强弱是保证电气工程安全生产的关键,而安全管理则是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必要措施。目前,我国多数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往往都是侧重于施工的质量与成本,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缺乏重视,以至于停水、断电、火灾等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威胁了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阻碍了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若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巩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需要,构建长效、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与制度。工程项目的监管部门,应充分行驶其职责,对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的业务操作与个人行为采取实时监控,加大执法力度,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阶段,以此保证生产安全,全面提高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与安全系数。

二、提高电气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的策略

1、安全技能,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

安全基本技能表现为对《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的把握程度。《安规》作为整个电力系统安全工作的准绳,是每个电力员工都必须把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然而据安全事故通报,事故主要原因是作业职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纵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负责人现场查勘不到位等,违反《安规》而引起的责任事故。

在进行培训时,培训教师要尽量让安全技能教育显得生动、形象、深刻,让安全意识、知识、技能真正进脑进心。采取让学员更能听得进往,接受得了的方式进行。一是采取现场实践操纵演练演习的形式,假设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故意外,提出一些快速处理方案,示范正确操纵方法,让职工现场学习马上实践,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引导遵章作业,可以肯定这个过程会在职工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在以后实际生产中假如再碰到类似情况,学员就会很自然地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处理。二是“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把本地近年出现的违章行为及造成的后果,汇编成集,并与学员共同剖析事故成因,实施例证教育,让血淋淋的铁的事实让学员深刻体会到违反《安规》而引起的责任事故的沉痛教训。促使学员都能保持较高的安全意识,熟练把握必要的安全操纵技能和在生产作业中有意识地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实现安全生产。

2、建立电气安全岗位责任制

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加强电气防火管理,建立电气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电气安全管理负责人。建立、健全电气操作规程,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学习、掌握这些操作规程。电焊及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电工等从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加强电工的技术培训,定期举办电工培训班,学习基本知识、安装规程和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管理,解决安全技术方面的难题,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单位所有的电工必须经过考试取得电工证后方能从事电气工作,严禁无证电工从事电气工作。要建立严格考核制度并与单位的奖惩制度相结合,对于违反操作规程,并造成责任事故的,要追究责任。

3、规范管理 严格考核

安全培训的管理在安全培训中决定着安全培训质量的高低。每个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必须按要求严格管理与考核。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有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总感到制度有缺陷、有不足,总要寻找这样那样的借口不去认真落实、不认真管理或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在安全管理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因为借口的代价是无比高昂的、甚至是惨痛的。如果允许一些看似冠冕堂皇的借口而放松管理,即意味着允许我们的操作人员可不按章操作,不遵守劳动纪律,而是凭着所谓的经验或喜好进行操作。“严格管理与考核”是一种工作作风,如安全管理人员简化程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该检查的不检查,该监督的不监督,该考核的不考核,或检查、监督、考核都流于形式。这种工作作风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将带到工作中去,“三违”行为就难以得到有效整治和消除,将导致事故的屡屡发生,甚至重复发生。

4、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

培养员工正确良好的工作习惯,促使员工养成善于控制感情,克服不良心态,始终保持健康乐观、奋发向上的情绪,科学、冷静、理智地处理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杜绝个人的不良行为。在电力安全事故中,因人为因素引起的违章大致分为习惯性违章和侥幸心理性违章。

篇11

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专业开设安全管理这门课程,其宗旨是为培养这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掌握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为其将来毕业走向中直、省直等大中型公路施工企业中的测量、试验、施工、检测等岗位一线工作,并在工作岗位上科学而有效地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正确而全面地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手段,对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控制,预防事故发生,促进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开设安全管理基础类课程时间已经不短,但其包括的内容对道路与桥梁专业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路桥施工方面遇到的安全管理问题具有其特殊性,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与管理理念双重保障才能做到安全施工与管理。作为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专业安全管理类课程,其教学目标是结合道路与桥梁的专业特色,结合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案例教学方式方法搞好安全管理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使高职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消化课堂所学到的施工安全管理知识,成为未来岗位工作一线安全管理+技能型的应用复合人才,在工程实践中有效预防和避免企业和自身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二、教学主要内容

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26学时,案例分析22学时。第一部分讲授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计划2学时,采用理论授课形式。第二部分讲授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与制度,计划10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安全生产法规;②安全生产责任制;③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第三部分讲授事故预防、控制及应急救援预案,计划8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安全技术对策;②安全教育对策;③安全管理对策;④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演练、实例。第四部分讲授安全检查的基本知识,计划6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安全检查制度;②工程项目安全检查;③安全检查表及实例;④现场管理与急救。第五部分讲授事故调查与处理,计划10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事故调查的目的及意义;②事故调查的准备;③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④典型事故的现场勘查;⑤事故分析与处理;⑥事故调查报告。第六部分讲授劳动保护,计划8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工伤保险;②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③职业病危害与防治。第七部分为复习及考核,计划4学时,主要形式为过程考核、实践考核及期末考试。综合以上《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不难看出,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专业学生能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学目标,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典型案例进行学习、分析、协作进而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相对于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体现的是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思想,把道路与桥梁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加深对安全管理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工作作风、成为安全管理+技能型的应用复合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案例教学行之有效。

三“、案例”教学设计与实践

《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按课前备课准备、课上导入以及动态评价,可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始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居于次要地位;而学生是参与者和思考者,是主要角色。论文接下来按照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来具体介绍这几个环节的实施安排和遵循原则。1.案例的选择、编写和设计。从《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论出发,收集、筛选、编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并保证其真实性或拟真性。为此应遵循以下标准与原则:①典型案例,选择和编写适合路桥建设工程中发生概率高的案例;②知识点涵盖,设计与章节内容相关度高的道路与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与法规案例;③案例难易度,将案例改编为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④案例长短,满足教学学时要求和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根据以上四条原则以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与制度第三次课安全生产法规为例,确定如下案例:“某城市环路立交桥工程,长1.5km,其中跨越主干道部分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跨径47.6m,合同价1500万。鉴于吊装的单节钢梁重量大,又在城市主干道上施工,承建该工程的施工项目部为此制订了专项施工方案。”2.案例导入。《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案例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两种:陈诉法和问题法。所谓陈诉法,就是把案例一字不差的展示给学生,这种展示可以是PPT,也可以是视频,还可以是以学生朗读的方式。很显然,这样的方法优点是信息量大、内容详实。除视频案例相对生动以外,整体来看,陈述导入的办法比较沉闷。与之相对,问题导入法,就是结合案例分析问题,一步步将案例如同剥茧般展示给学生。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分析案例情境中的解决办法,与实际道路与桥梁工程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问题导入法的一大优点是,基于同类案例通过问题来设定不同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找出解决办法。3.案例导入问题的设置。最大限度发挥问题导入法的优势,首先要确定案例导入问题的设置标准,据此提出案例分析的分析问题。①有针对性,案例导入问题的设置既要与知识点环环相扣,又要具有针对施工安全管理与法规的启发意义;②突出章节重点,问题不能偏离章节教学的主要内容;③问题设定不易过难,提问语言不易过偏,更不要引起歧义;④问题长短以一句话为宜。根据以上四条原则,针对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与制度第三次课安全生产法规已选定案例为例,设定问题如:“该工程项目应当至少配备几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说明理由。”以上案例我们还可以通过变化问题的方式,扩充案例情景内容,用在讲授第六章劳动保护第二次课工伤保险时的案例:“某城市环路立交桥工程,长1.5km,其中……。若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组甲工人在施工期间忽发心脏病,即刻被工友送往医院,但经抢救无效于当天死亡。该事故可被认定为工伤事故吗?说明理由。”4.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分组讨论。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每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自己发言结束后,要认真听取他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新观点。小组讨论结束后形成统一的意见或认识,并指派代表向全班对案例作分析、阐述观点、作小结发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及时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把握讨论方向,避免偏题。教师在讨论过程的始终都不能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造成干扰。当学生的观点不一致时,可展开讨论;当学生的分析判断有误时,教师可采取间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加以修正。例如,在讲授第六章“劳动保护”第二次课“工伤保险”时,学生根据案例的具体实际情况展开充分的分析与讨论,甚至还可能是辩论。有的学生认为突发心脏病与劳动无关,是当事人个人身体的问题;而有的同学则认为应当算作工伤,因为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5.案例点评和知识点总结。这一环节是对案例导入、问答互动环节、学生案例分析与分组讨论环节以及专业知识的经验性总结和归纳。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本次讨论。总结理清案例讨论的思路、讨论的重点难点和主要问题,达到熟练应用道路与桥梁工程安全管理及法规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目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应及时进行评定和考核,完善对这门课的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在平时成绩过程管理与考核中重点加以体现、记录在案。采用这种平时成绩实行动态管理和过程考核,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法规知识点和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进行考核评定。

四、案例教学评价

篇12

“10.5”事故之后,公司对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计划会要求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为根本,强化安全监管,推行精细管理,依靠深入细致的工作,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所以在各级安全教育上,做好新员工的各级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安全责任,是避免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保证公司安全生产,降低事故频率,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措施。

1.1公司级的安全教育,以提高新员工安全意识为主要目的

良好的安全意识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首要前提,只有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才能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安全意识不强,违规操作、建章作业现象就会发生,违章指挥现象就有机可乘。在进行新员工安全教育时,安全部门要把握重点,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形势,劳动保护用品基本知识,公司内特殊危险地点(重大危险源),一般的安全技术知识和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事故教训的教育,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讲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使新员工受到安全生产的初步教育。组织新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通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使他们知道自己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因违章而发生事故所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懂得任何“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强令冒险作业”等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从而提高他们在作业过程中的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安全培训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分厂级安全教育,以提高新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为主要目的

在分厂的安全教育上,应通过对新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使他们掌握安全技术基本知识,提高实际安全操作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为了做好安全工作,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对新员工要进行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安全职责的教育。结合相关的事例使新员工认识到这些规程、制度和纪律,都是保证安全生产所不可缺少的。

1.3车间班组级安全教育,以提高新员工参与班组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遵守安全规程的习惯为主要目的

新员工刚成为车间班组的一员,只有让他们确实感到搞好安全生产是他们切身利益之所在,是与自己本身和家庭幸福,与他人生命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的大事,他们才会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地参与安全管理。在教育上,要对新员工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安全生产的思想深入其内心,唤起新员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把安全管理工作树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中,确保安全生产,杜绝事故的发生。车间安全培训主要引导新员工遵守车间班组的劳动纪律和应该重视的安全问题,车间内危险地区,有毒有害作业的情况和安全事项,本车间安全生产情况,以及安全生产的好坏典型事例。

2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要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做到效果突出

新员工的安全培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各级安全培训主旨目的明确,各级安全培训方案明确,培训效果更容易实现,这样公司的新员工安全培训工作才能得到持续改进。同时也为其他各种安全培训提供好的建议或方法。

2.1公司级的培训,主要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提高实用性

为搞好公司级教育培训,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制定了规范的培训制度。培训方式由简单化向多样化、科学化发展。目前公司采用电化教学法,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制作PPT课件,通过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了传统培训方法。提高了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将枯燥的安全管理知识与真实的事故案例、血的教训有机结合,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剖析深奥的安全理论知识,给新员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有效的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

2.2分厂级的培训,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和案例示警法

在安全生产中常有一些安全生产先进车间、班组和个人,要及时把他们的先进经验总结出来,使其经验做法更具有可操作性,作为安全培训中的教材,在讲课时把这些先进个人或班组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安全培训中的例证一一介绍给新员工,使讲课更加有说服力,同时也使大家学有目标,有方向,操作起来也方便。例如,我们在推行安全目标管理,创建卓越班组和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的班组,我们及时把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出来,在安全培训中进行典型示范法教学。因为都是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事,通过安全人员的总结归纳,使其更具有条理化、知识化。可考虑引进案例警示培训法,利用分厂安全优势,对新员工进行安全事件汇总学习。众所周知,每一起伤亡事故案例都是员工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安全培训教材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所以在新员工安全培训中,充分利用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讲解,一是可以强化新员工的安全意识;二是可以唤起新员工对有关规程安全措施规定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三是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四是给新员工积累了实践上的经验或教训。使大家真正理解“条条规程血染成,不可再用血验证”的含义。在新员工安全培训上采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车间班组级安全培训的方式可以引入实际操作或现场演练并开展“新员工看安全”主题活动,对安全教育培训进行一个评估

目前,公司正在逐步规范新员工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求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由师傅传、帮、带,强调了安全规程的重要性。新员工上岗前,各车间必须为其安排有安全工作经验的员工当师傅,签订师带徒合同,并由师傅带领其工作满4个月,然后经再次考核合格,方可独立上岗工作。通过不断创新新员工的安全培训形式,实行安全员、师傅和同岗位先进员工共同组织考核上岗,不定期检查,把新员工培训关口前移。“新员工看安全”主题活动,通过班前会、生产现场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技术人员参与新员工安全培训教育的积极性,促使我们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尝试在班前会进行互动式安全培训,其优点主要是充分调动新员工的积极性,通过新员工看现场、看问题的角度,让新员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有利于深化班组安全管理,提高班组员工对某一问题新的认识程度,同时也提高了新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篇13

通讯作者:梁虹

【摘要】 目的 运用五常法提高病区药品物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更好的安全服务。方法 运用Excel电子表格制定病区药柜药品物品目录和有效期,再运用五常法对病区药品物品的有效期、标识、分类放置、药柜的清洁卫生进行安全管理。结果 病区药品物品管理更趋规范,摆放合理,标识统一清楚,取用方便,尤其是确保了病区药品物品和抢救药品的安全使用,杜绝病区药品物品的过期和浪费。结论 实施五常法,既能提高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管理意识,又能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用药的环境,值得推广。

【关键词】 五常法; Excel电子表格; 病区药品物品; 安全管理

五常法是源于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方法,它的目标是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1]。五常法是各种机构、单位中用来提高安全意识、改善品质环境、增加效率、减少故障、提升企事业单位形象及竞争力的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2]。安全用药是护理安全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笔者所在科运用五常法进行病区药品物品质量安全管理,经过1年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方法及实施

1.1 方法 见表1。

表1 病区药品物品安全检查

1.2 具体实施

1.2.1 运用Excel电子表格制定病区药柜药品物品目录和有效期 由主班护士运用Excel电子表格,将全病区药品物品的有效期进行整理并分类制表,每月第4周的周六下午,利用Excel电子表格的“查找”功能对药品物品进行有效期检索,及时将下两月份失效的药品物品找出,查看药品物品质量,并根据需要请领或清理药品物品。

1.2.2 运用五常法对病区药品物品进行安全管理

1.2.2.1 五常法的基本知识 五常法的活动对象是现场环境,它包括常组织(全面检查和整理病区药品物品)、常整顿(将病区药品物品明确分类,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常清洁(清除病区药柜内的一切污秽)、常规范(规范病区药品物品的检查和储存)、常自律(病区护士清楚自己的责任及工作范围,依规定行事,律己律人)。

1.2.2.2 五常法的理论学习 组织培训,让全体护士掌握五常法的基本知识,了解为何要做和如何去做,激发大家的参与感和投入感[3],提高开展五常法科学管理的认识,提升管理药品物品的能力,确保五常法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1.2.2.3 五常法的实施 (1)常组织。根据病区药品物品的使用频度设定药品物品的基数,其整理原则是尽量减少病区内药品物品的保存种类和数量,但抢救药品必须准备齐全,布局合理,便于护士取用,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专管护士对于每天出入药品物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部分不用或少用的药品物品,予以撤销或精简品种。加快药柜药品物品流通,所储存的药品物品应在不断应用中得到更新,确保药品物品质量。(2)常整顿。将整理后的药品物品分门别类进行放置:①抢救车的急救药品实行定点放置,专人管理,每日检查,使用后及时整理并补充。②药品放置严格按有效期的先后顺序排列,做到先进先出,用旧储新的原则。③明确的定位并加醒目标识,严格按抢救药品、、品、备用、长期治疗用药、外用药、大型输液、一次性无菌物品等分类放置,并用清晰的标签标识药品物品所在的药柜,确保药柜内的药品物品与标签绝对相符。④品由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册管理,定期检查,钥匙随班随人保管,实行药品、钥匙班班交接。⑤高危药品单独药柜存放,药品放入原包装药盒并有醒目标记。⑥对容易混淆、容易遗忘的药品重点标识,反复强调。(3)常清洁。划分病区药品物品检查责任区,人人参与,专人负责,药柜定期清扫,保证药品物品摆放整齐,防止药品性质发生改变。(4)常规范。通过制度化和定期检查巩固上述内容,每人每天对所管辖的药品物品进行规范整理,每月进行大检查一次,发现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制度的不断完善。(5)常自律。病区每位护士明确自己的职责及工作范围,人人按规章制度执行,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4]。

2 结果

病区药品物品规范管理,分类放置,摆放合理,标识统一清楚,取用方便。病区药品物品的失效率见表2。

表2 病区药品物品的失效率(n,%)

3 结论

3.1 运用Excel电子表格对病区药柜、急救车药品、大型输液、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有效期进行管理,使药品物品在规定时间内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效。坚持先进先用,近期失效先用的原则,避免药品物品过期失效。既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又可杜绝备用药品物品积压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也避免了使用过期失效药品物品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后果。

3.2 通过五常法的知识培训和实践,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药品物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增强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树立物品归位放置的好习惯,促进护理人员品质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3.3 通过五常法的实施,使药品物品管理更趋规范,摆放合理,标识统一清楚,井井有条,取用方便,减少护士取用药品物品所需的时间,尤其是确保抢救药品、、品的安全使用。

3.4 通过五常法的实施,树立病区护士安全用药意识,养成良好的取用药习惯,且能熟练掌握专科药物的性能、作用及不良反应,进一步确保用药安全。严格管理高危药品,杜绝差错事件的发生。

3.5 通过五常法的实施,提高素质,实现自律。护士不仅在药品物品管理中规范工作作风,而且能将这一行为规范落实到其他护理工作中,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

病区药品是药品流通中的最后一环,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身体健康,对其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尤为重要。只有加强监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病区药柜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保证药品质量及医疗安全。实施五常法,既能提高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管理意识,又能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用药的环境,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何广明.现代管理五常法.香港: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1-39.

[2] 李晓霞,徐广益,梁静,等.我院预防保健科推行五常法的实践体会.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A):70.

篇14

【摘 要】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提高现场自控能力,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长期稳定的有效途径。明晰并强化班组责、权、利的统一对等,重视班组长的选拔任用,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强化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安全文化的合力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班组;管理;自控能力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的手段是对安全生产过程中,对人员、设备、材料、作业过程、作业工况等要素的有效管理,提高现场自控能力,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班组以强化并提高独立管理能力,是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1.明晰并规范班组责、权、利的对等与规范

强化班组安全管理,确保班组安全的有序可控,首先要明晰班组责、权、利的对等与规范。目前对班组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统一明确的,但如何加强,多考虑的仍是如何强化班组的安全责任,在班组履职尽责不到的情况下怎么样去考核。现在的班组是干的越多,出问题的就越多,被考核的也就越多,且站段对干部每月稽查发现问题都有量化要求,班组无疑成为考核之的。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班组作为基层组织,在承担必要职责的同时,必须有对等的权力来支撑其履职,以合理的利益驱动来强化尽责。有责无权,将导致责任的落实不力;有责无利,短期或行,长时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要解决班组安全管理中的责、权、利问题,应重点解决:①规范明晰班组安全责任与职责,减轻班组日常事务;②赋予班组安全生产必要的权利;③提高班组待遇。班组是安全生产的担当者、践行者,利益分配、培训评优应向班组倾斜。

2.选用能、技、责兼备的班组长

(1)选用好班组长。必须把业务精、管理能力强、担责挑担的优秀员工选用道班组长的岗位。对其赋予权利和利益,对在班组长岗位干得好的,可调整到站段技术或管理岗位,从而激活班组长管理能力动力,打开班组长上升的通道,抓住了班长这个关键中的少数,带动关键中的多数,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培养好班组长。不仅要选用好班组长,更要从人员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综合培训,如当日生产、重点卡控、预防预想、突发应急、环节衔接、民主管理、班组例会等,都要制定计划、专门实训,使班组长成为攻坚克难的带头人。

(3)管理好班组长。在班组长的选拔、培养、使用、考核、激励等方面形成创新培养,闭环管理。现在对班组长培养措施单一,效果有限,有效的管理必然是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

3.提升班组管理水平

(1)在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是车间、班组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奋斗的目标。在诱发事故的人、机、管、环“四要素”中,管理是最为突出的薄弱的环节。现在的班组长,多以技术突出而选用,对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掌握不多,管理方法大多是就事论事,忙于日常事务管理,虽然有愿望学习现代安全管理基本知识,但缺乏系统培训,重业务、轻管理等诸多原因,较少接受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虽然公司每三年对的班组长进行提升性培训,但缺乏现场管理技能和安全管理的系统培训,从培训的实际效果看,都不尽如意。

(2)提升班组管理综合水平,促进班组管理规范创新。站段把班组长的培训和普通员工的培训同步管理,一同进行,从对一线生产班组长的调查分析可知,绝大多数的班组长都是业务方面的骨干,平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业务知识,但要把安全生产管理上升到综合性科学管理,很多班组长感到无从下手。可考虑对班组长进行管理理论、沟通技巧、有效管理等方式方法的培训,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规划,定期对班组长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把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技能运用到日常班组管理中,突出培训的实效性。

4.全面实施班组目标管理

在企I,推行班组承包目标管理仍然是班组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实践中,并不是没有实施目标管理,而是不系统、不全面,缺乏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安全目标的实现,是人、机、管、环“四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的闭环管理,班组实行目标管理,就是要努力构建以安全为核心,以管理为主线。在日常管理中,上级管理千条线,汇集班组一根针,日常检查、考核、评比的项目繁多,每个班组的台帐、资料一大堆,仅每天填写好这些记录、台帐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过段时间,班组反应资料太多,领导安排经管部门集中清理、简化班组资料,为班组资料减负,可最终每个科室都说这个资料重要,这个资料不能减,最终班组资料不但没有“瘦身”,反而“长胖”,如此循环,挫伤班组长对减负的信赖。

对班组的评价标准要有激励性。各站段每年初都和上级签署经管、安全目标合同,站段根据上级要求,又将经济、安全等指标分解到班组,以期将压力传递到班组,传递到每一位员工,从而实现全员参与,确保站段目标管理的实现性,这本无可厚非。但缺乏激励措施,调动不了班组全员的积极性,导致班组各项经济、安全指标流于形式。每年底进行班组评价验收,评价标准单一,个别指标硬性要求,很难调动班组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5.创新班组安全文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