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31: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健康管理服务专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 根据现代医疗服务领域发展的需要,社会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疾病控制和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等方面的技术训练,具有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卫生保健、卫生信息管理、医疗监督、疾病的预防控制等方面工作的能力。本院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突出中西医结合培养特色,学生通过学习可利用中西医相关知识对服务对象开展健康服务等工作。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适应健康模式转变以及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协调沟通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具备医学、管理学、信息学的理论基础,掌握健康管理与服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服务企业、健康产业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卫生行政机构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现在的健康管理人员就业的主要方向包括健康管理公司、营养保健公司、体检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健康管理师现在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个新职业。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主要是在卫生服务类机构从事健康管理、卫生管理、营养保健等工作;也可以利用中西医相关知识对服务对象开展健康服务等工作。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健康管理学在我国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的健康管理人员就业的主要方向包括健康管理公司、营养保健公司、体检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健康管理师现在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个新职业,选择这个专业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及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亚健康人群和慢病人群不断增长,社会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
关键词:健康管理;专业人才;课程
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健康管理最早诞生于美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条件改善,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日益受到大众关注,因此,健康管理逐渐形成一个产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体检中心、保险公司、健康产品厂商等都需要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在高职院校开设健康管理专业,开展健康管理研究,培养更多的健康管理专业人才,服务于健康产业,有重要的意义。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的学者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即学习领域课程理论,所谓学习领域,是指“建立在教学论基础上、由职业学校实施的学习行动领域,包括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全部学习任务,通过行动导向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本文将尝试通过利用学习领域课程理论,调研健康管理专业的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从而设计或确定职业导向的课程。
一、健康及健康产业概述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种躯体、精神、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该定义清晰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精神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和体格健壮等。而健康产业,是与人们健康相关的产业,范围广,如医疗卫生产业、制药产业、保健产业、养生服务业等。从健康消费需求和服务提供模式角度出发,健康产业可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类,并形成四大基本产业群体,即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的传统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医疗产业、医药产业对于消费者而言多是被动消费,偏重于治疗;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则是主动消费,偏重于预防;保健品产业介于二者之间。
二、健康管理专业定位
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国内开设健康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逐渐增多,如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等。基本都是全日制三年大专教育,培养能开展健康管理相关资料的收集、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健康指导及健康干预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面向主要是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药店、养生会所、养老机构等。根据健康及健康产业的定义,并参考各院校健康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我们可归纳总结健康管理专业应区别于临床医学、药学等专业,立足于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为健康或亚健康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治未病,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可以定位于培养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健康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而非科研型人才。
三、人才能力建设流程
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是以职业为导向,根据专业定位,调研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再依据工作任务明确专业人才能力要求,从而确定学习领域,制定相应的职业导向课程。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只探讨专业技能,对于人文素质等方面不做探讨。
四、专业人才能力建设
为确定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能力要求和课程体系,我们到部分健康管理企业进行了调研,同时通过智能招聘等网站调查了解企业招聘健康管理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技能,主要目的是根据所需要的职责和任务,分析所要求的职业素养与职能能力。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对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岗位主要有健康顾问、健康管理师、健康专员、健康咨询员、健康管理业务主管、健康教育经理、健康市场专员、健康维护师、保险人等等,岗位职责主要是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健康医学解答、提供健康管理咨询服务、提供健康监测的提醒服务以及满意度回访工作、做好医生与用户桥梁沟通工作、为会员制定个性化健康评估和指导方案、健康档案的管理、健康产品的销售、健康中心的管理等等。整理企业对健康管理从业人员的岗位和能力需求后,我们发现可以将健康管理服务业中的职业岗位分为四类: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和经营管理。然后在这四类岗位中,再根据企业的需求,列出岗位工作任务及对应的专业能力要求,再确定学习领域,从而可指出对应的课程或设计相关课程.
五、人才能力建设的对策
1.专业应定位于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健康管理专业属于非医学类专业,而且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以技术技能为主,在专业深度上与本科院校学生差别,因此,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应定位于非医疗产业中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以经营、服务为主,从目前企业对健康管理岗位的职责需求来看也是以经营或管理服务为主。培养的学生会使用简单的体检仪器,检测结果会做初步的解读即可,更重要的了能够胜任健康产品、机构等的经营、管理。2.课程设置应以职业为导向。目前,高职院校的教材大多按学科门类进行编写,因此,健康管理专业的课程多是先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然后学一些技能课程,如了解体检仪器的使用,这种课程的划分或安排,有其优点,但不利于技能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特别是理论教学部分。因此,健康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职业为导向,在目前的学科课程基础上,开发职业导向课程,将理论的教学、技能的培养贯穿于相应的职业课程中。如表1中健康经营管理职业岗位,根据就业岗位,可以设计开发健康产品营销、健康机构管理、健康推广等职业课程,将管理学、营销学等理论融入到这几门职业课程中,以实际的技能需求或案例来教学。
六、结语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根据企业需求分析健康管理专业人才能力,从而设计职业课程,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群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5.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41-142.
[3]匿名.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记录[C].日内瓦:WHO,1946:100.
以县级为重点改革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县级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已经得到中央和省市相关部门的肯定,并且正在全国逐步推广和发展。无数事实证明,县级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发展好对于农业技术普及和推广工作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把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搞好,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这也是农业机构改革的大势所趋。对此,我们应当本着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对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情况、工作内容、服务形式和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建立以县级为中心,通过试验、示范、培训与推广三结合,能够实行多专业,多学科的相互配套。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满足了农村改革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客观需要,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强化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满足千家万户责任制的需要,发展农村经济,注重管理,强化服务,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农村经济管理服务组织的整体功能和替代作用必不可少。
2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的健康发展
实行政事分设,以中心为核心,逐步形成区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网络,保证科技成果的开发和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县农村经济管理中心在县农业局的统一领导下,均作了机构分设,各乡镇有驻地,任务有各自的目标,财政独立,单独核算,成为组织统一、财务独立,人事分开调配自如,工作协调纵横联系的业务实体。通过我们农村经济管理服务部门的人员调配和对科技示范户的承包工作,使科技服务伸展到千家万户,连片成网,初步形成了以县中心为中枢,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为纽带,其他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为基础,科技示范户为桥梁,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体系。实行政事分开,可以克服单一行政型的弊端,其好处:使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摆脱行政事务,保证业务时间;能够真正实行试验、示范和培训三结合,从而能够改变科、教、推三者脱节的局面,能够减少推广中的盲目性,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服务的推广速度;实行各类专业站由中心统一管理,有利于组织各类专业的协同作战,联合攻关,并集中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发挥中心的整体功能作用。由于中心是个技术独立的整体,它具备了试验有基地、示范有样板、培训有场所、经营有门市部,推广有网络,能够有条件改变服务方式和范围,既能有别于行政型的单一产中指导,改为产前、产中、产后系统性的技术服务,改行政管理型为技术服务型,改单纯技术指导为有偿技术承包型,改单一的知识型技术推广为知识物质相结合的推广方法。总之,中心这个新生事物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积多年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大成,工作经验的结晶,它能够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改革之花。
3引起新技术和新成果,大胆进行实验,确保农村经济管理中心的健康发展
在许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引进新技术和新成果,通过大胆实验,系统地积极进行示范活动,通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的管理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使农业早出成果和快出成果,能有计划高效地进行推广,由于中心在业务技术上是个实体,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集多学科学技术人才,信息来源在技术的开发上积各家所长,互相弥补,对于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引进信心足,把握大,能够大胆实验,对于成功的项目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和区间地进行示范和推广,速度既快又稳。在引进新、试验准、示范好、推广成果的基础上,从而加快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步伐。
4结语
关键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社区
Abstract: this paper advance our country enterprise retiree socializ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from the increase of retire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improve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expand capital channel, enhance the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community staff in five aspects such as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to drive our retiree socialization management, with strong targeted and value.
Keywords: enterprise retiree; Socialization management services; community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在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与原企业分离,人员由原来的单位管理现交给城市街道或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街道或者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街道和社区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我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不再由企业来管理而是实行社会化管理;二是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纳入到社区,由社区来负责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
加强企退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和“全面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的号召,符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虽然但是由于我国退休人员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很多问题函待解决。社区服务作为居家养老得以发展的支持力量,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整合有限的资源,不断对其加以发展和完善,促进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的紧密结合,确保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社区中安享晚年。“社区服务”是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推进下,如何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如何做好社区服务的工作,使企业退休人员真正实现“单位人”向“社会人”角色的转换,更好的推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1增强退休人员的社区意识
1.1强化社区退休人员的归属感,增强参与意识
充分认识发展和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一点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显得极为重要,在发展过程中,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积极宣传社区化管理的意义和好处,使退休人员从心理上接纳社会化管理。积极引导退休人员“企业化”管理转向“社会化”管理,逐步融入社会,在社区中找到家的感觉,建立起“社区意识”是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思想基础,这也是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得以顺利发展的因素之一。
1.2.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社会化管理服务在我国现行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体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管理体制上的一种变革。思想认识不到位,就会造成退休人员对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在思想上存有疑虑。
一是从政府到企业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为老年人创造出一个好的氛围。各地政府要根据各地的实际,制定宣传计划,抓好落实,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络等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关政策规定、措施及各地推进这项工作的安排情况等,扎实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宣传工作,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平稳与原企业分离,逐步过渡到社区管理。
二是社区要积极地引导退休人员走进社区。鼓励退休人员积极参与社区的文体、公益各种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水平和质量。社区积极组织开展退休人员文体娱乐活动,开办各种兴趣培训班,引导广大社区群众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和活跃了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企退人员外出旅游、参观见学、老年棋类(球类)赛、九九重阳节等活动,切实做到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新格局。
2建立健全政策法律体系,完善社会化管理服务
2.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基础性、引导性作用,在完备的法律框架内,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规范、持续的发展下去。建立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分工,落实工作目标,就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测评,奖优罚劣,切实把把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贯彻好、落实好。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区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切实履行职责,形成完整的政策操作链。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协商沟通制度定,就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采取期或不定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与各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和探讨,对本地区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讨,充分发挥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单位的作用,特别是要进一步挖掘和发挥社区服务组织、志愿者组织及其场所、设施的作用,广泛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为退休人员提供服务。
2.2.明确企业的责任
作为企业来说,企退人员虽然实行了社会化管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退休人员是由企业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服务的,形成了特有的“企业情结”。企业不能因为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就一下子把退休人员拒之门外,企业就撒手不管了,即便是退休人员进了社区,有些思想工作企业也还要协助做好,继续承担一定的责任,对退休人员遇到的困难要耐心的去解决,加强与社区联系和配合,只有在一步步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才能逐步走上正轨。
3拓展资金筹集渠道,畅通服务渠道
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政府履行其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大量资源、经费的投入是保障工作开展的关键所在,各地政府要积极解决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要探索多方筹集经费的渠道和方式,动员和呼吁社会各界对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要把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费用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一定的比例或标准进行拨款,探索建立财政对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正常支出机制。依照当地社会化管理服务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设专项资金管理,如退休人员档案库建设、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网络平台建设、退休人员活动场地设施建设等,并把专项资金的投入和社会化管理服务项目的进度相结合,增强资金的利用率。在多渠道筹集经费方面,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多方筹资方式,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为了节省开支,要充分利用街道、社区现有的各种服务资源,特别是改制、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在资产处置时,力所能及地把原来用于职工和退休人员活动的有关场地、设施移交一部分作为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办公和活动之用,以便更好地为退休人员提供便捷、良好的管理服务。以山东黄岛社区为例,社区充分利用了其辖区内单位的资源,以“共建共享”的名义,获得了辖区单位在老年活动中的支持,比如场地、活动器材等,这些在开展企业退体人员活动中遇到的难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4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4.1.加强退休人员服务设施建设
针对退休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社区应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基础以供退休老人进行选择。社区基础设施是推行社区养老服务的“硬件”,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便捷安全等特点,比如在社区内的楼道内可以统一安装楼梯扶手和声控路灯,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修理损坏的设施,确保退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更方便更安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在街道、社区以共同筹资的形式,建立退休老年人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福利等方面的设施和活动场地。随着本地区社区建设的发展,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社会化管理服务活动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建设和谐社区的规划中,逐步解决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活动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
4.2.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当前退休老人对社区服务需求的日益提高和多样化,社区要不断丰富和完善退休人员内容,拓宽服务渠道。身体健康对退休老年人非常重要,退休人员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社区应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机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加强老年医疗卫生设施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增加药品种类,建立退休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对高龄、重病、特殊人员定期进行上门义诊活动,减少老年人在看病途中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积极宣传健康保健知识,提高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医疗咨询等意识,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加强自我防病能力。
4.3.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体系
发挥退休人员的作用,盘活社区退休人员人力资源,针对企业退休人员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除了依靠相关保障机构和社区服务人员外,也可以依靠退休人员的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自我管理和自娱自乐活动。同时,对有一技之长的退休人员社区可以积极吸纳进来组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发挥其资源优势,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有偿与无偿服务等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互助服务,提升退休人员参与的积极性。
5加强社区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社区服务中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其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服务行业发展的速度较慢,目前在社区工作的服务人员基本上没有专业服务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多为下岗职工,文化水平较低的非专业者,日常工作中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服务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进展。
5.1.加强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一方面需要一大批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甘于奉献、工作仔细、脚踏实地的同志充实到企退人员工作队伍中来;另一方要选用相应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社会工作者队伍,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通过定期组织和选送在职工作人员到有关高校或培训机构轮训学习、集中学习、现场观摩、工作探讨、经验交流等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社会保障业务知识、服务工作的基本技能、业务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档案管理知识和老年人保健知识,大力开展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提升进入社区工作的门槛,进而从源头上提高专业工作者队伍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5.2.大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和志愿者队伍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倡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弥补政府与相关组织的人力资源不足。通过成立“退休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送爱心小组”等组织,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福利服务,特别是要做好退休老年人特困家庭、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我国很多地区不同程度的成立了志愿者队伍,虽然目前发展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但是从整体发展来看志愿者队伍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较好。同时要适当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的工资收入待遇,尊重和重视他们的工作,倡导和呼吁更多的社会组织和居民组织参与到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共同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总的来说,教育职员职业的专业化定位有以下特点:
一、专职化
教育职员是专门从事学校管理服务工作的职业人员,即教育职员身份的独立性。专职化就是指学校管理人员要成为职能专门化和具有独立身份的职业群体。职能专门化要求管理服务人员的职责、任务和权力,无论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都是专门的管理服务职能。身份独立,意味着从事管理服务工作是一种独立的专门职业,他们将依法行使权力、承担义务,依法享有报酬和福利待遇等。这要求教育职员必须具备管理服务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要了解管理服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把握其中的客观规律,能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来完成本职工作。专职化就是要求管理服务人员必须将管理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职业,不得从事第二职业,以保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二、专业化
专业化是知识和技能上的专业化,即教育职员应当是其从事的大学内部某一专业管理领域或者综合管理领域业务方面的骨干、精英和专家,具备与本职管理服务工作相匹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够“干一行,精一行”,成为本领域业务方面的专家和精英,即所谓“专才”。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效率的源泉。既然职业是基于不同行业及职位的划分,那么不同行业就会有不同的行业要求,不同职位也会有不同的任职资格要求。因此,专业化就是建立在这种“术业有专攻”的基础上,要求人们要有完成工作所必须具有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不仅能够达到工作的要求、能够胜任工作,而且能够建设性地开展工作,它是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一个基本标志。
职业上的专门化是业务上的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但要真正达到业务上的专业化,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更需要制度建设上的保证和促进,达到以制度选人、育人的目的,造就一支高素质、专职化、专业化的教育职员队伍。专业化的核心是具备专业素质,专业素质就是指管理服务人员必须具备胜任管理服务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离开了专门知识和技能就谈不上专业化。
三、制度化
专业化离不开制度化,制度化就是指管理服务人员专业化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因此,制度化是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不仅是管理服务人员建设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专业化管理服务人员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职员作为专业管理服务人员,不仅要精通管理知识和技能,熟悉中学教育规律和管理工作的特点,而且要能自觉运用先进理论进行科学管理。专业素质的形成必须以教育和培训为保证,因此,要建立和实施管理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制定和执行管理服务人员任职资格标准,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事实上,学校内部各类教育职员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其专业化也具有多元性,所以教育职员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界定教育职员、给管理服务人员以合理身份定位的目的在于分离各种职业群体,从而重构教育职员和教师的责、权、利关系,推动教育职员职业的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