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提高演讲的技巧范文

提高演讲的技巧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31: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提高演讲的技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提高演讲的技巧

篇1

10-20-30原则

这是GuyKawasaki湾区著名的风险投资家,同时也是位充满激情、睿智和幽默的演讲家,

他提出的一个幻灯片制作和演讲原则,即一个Powerpoint不能超过10张幻灯片,演讲总长不能超过20分钟,而且幻灯片的字体要大于30号。

他说,不管你的想法是否能够颠覆世界,你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用较少的幻灯片和精炼的语言将其精华传达给听众。

有趣的演讲

演讲要讲求寓教于乐。我不是指做演讲时要像猴子一样又蹦又跳,但是同文章或杂志相比,人们期望在演讲中感受到你的激情,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背诵。

放慢速度

紧张或没经验的演讲者更容易在演讲时像打机关枪一样说个不停。试着放慢你的语速,并且通过增加一些停顿来达到强调的效果。

眼神交流

与所有听众进行眼神交流。销售人员都知道,你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盯在做决定的人身上,因为秘书和助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板做决定(弥缝注:总是将注意集中在一人,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

用15个词做总结

你能把你的想法用15个词总结出来吗?如果不能,那就再总结。

演讲对信息的传递并非理想中的那么强有力,所以在演讲中不断重复这15个词的总结可以达到强调和加深记忆的效果。

20-20原则

另外一条幻灯片制作原则。这条原则指的是,演讲中你要有20张幻灯片,并且每张幻灯片只演讲20秒。

其目的就是逼使你做到简练,避免听众听得不耐烦。

不要读幻灯片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可以脱稿演讲,可事实上却常常回头看屏幕。

读幻灯片,只会不断打断你的演讲思路,这也间接地告诉听众你根本就不理解自己要讲的内容,从而对你的演讲失去信心和兴趣。

演讲就像讲故事

如果你的演讲比较长,那最好加入一些小故事、双关语和奇闻轶事等来串联整个演讲,

同时也帮助阐述观点。优秀的演讲者都知道怎样将小故事和要阐述观点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提高音量

演讲最忌讳听众无法听到演讲者在讲什么。虽然现在都有麦克风和扩音器了,但是你仍然要确保使所有听众都能听到你。提高音量不是说要你喊,正确的做法就是挺直身体,从肺部而不是从喉咙里发出更为清晰的声音。

不要事先计划手势

演讲中的任何手势都应该是你要传达的信息的延伸,它是帮助你传递信息中的情感来。事先计划手势会看起来很不自然,刻意为之时还会和其他自然的肢体语言不搭配。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什么手势,那把手随意地放到身体两侧就好了。不要用手指着听众!。

“这是个不错的问题”

通过使用“这真是个不错的问题”、“我很高兴你提出这个问题”等语句来为自己争取时间以组织回答的时间。听众一般不会察觉这样客套的话,而且你要避免“恩”、“啊”等等口头语。

吸气而不是呼气

当你感觉要说“呃”、“啊”等语气词时(过多语气词只会让演讲变得糟糕),可以停顿一下或者深吸一口气。虽然停顿会显得有些尴尬,但是听众会很少注意到的。

提早到会场(尽可能的早)

不要等到听众都坐好了,你才慢吞吞地调试好投影仪和幻灯片。提早到达演讲地点,熟悉一下场景,检查电脑和投影设备,确保不会出现异常的境况。而且这有助于消除紧张感。

熟能生巧

参加水粒方私塾一样的提高和锻炼演讲和交谈技巧的组织。这些锻炼会使你上台演讲时显得更有能力和自信。

避免道歉

只有做错事情时才需要道歉。

不要为自己的能力不足、紧张和准备不充分道歉,这只会使听众觉得你没自信。

再者,多数情况下,听众并不会注意到你的紧张和小错误。

当你错误时一定要道歉

虽然要避免道歉,当你在传达信息时包涵了错误的观点时,或者有其他明显错误的地方,一定要道歉。保持自信是当然的,但是过度自信就会出问题了。

以听众的角度出发

要从听众的立场来撰写演讲稿和思考问题。哪些内容对于听众比较难理解;哪些内容会使听众感到繁琐?总是要记得,对听众来说,这里面表达的内容有什么意义。

篇2

1.熟悉场地。争取熟悉你要发表演讲的环境。提早到达并巡视讲台,练习使用麦克风和其他辅助视觉设施。

2.熟悉听众。在听众进入会场时向他们致意。向一群友好的人演讲总比对一群陌生人演讲来得容易些。

3.熟悉你的讲稿。如果你不熟悉你的稿子或者对它不满意,你的紧张感就会增强。演练你的演讲稿,并且做必要的修改。

4.放松自己。做些准备活动松弛紧张的神经。

5.设想你自己演讲时的情景。想象你自己在侃侃而谈,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充满自信。倘能设想自己成功,你就一定会成功。

6.要意识到在场的人们希望你成功。听众希望你的讲话兴味昂然、催人向上、旁征博引且风趣幽默。他们不愿看到你把事情搞砸。

7.不要道歉。假使你说到你的紧张或为你觉得任何讲稿中感到不妥的地方表示歉意,你就可能是在提醒听众注意一些他们其实并未意识到的东西。对此绝口不提就是。

8.集中注意力于内容上,而不是形式。把你的注意力从内心的焦虑上解脱出来,转向外在的演讲内容和听众。然后你的紧张感就会逐渐消失。

9.把紧张转化为积极的动力。要控制你的紧张情绪并把它变成活力和热情。

10.积累经验。经验会带来自信,后者是演讲取得成效的关键。加入司仪俱乐部你就能学到你需要的经验。

有过公众演讲经历的人都知道,很少有人能心情平静信心十足地登上演讲台。即使如鲠在喉,即使深感荣幸,或毛遂自荐,随着演讲日期的临近,绝大部分演讲人都会心中忐忑不安:我是否已准备充分?听众会喜欢听吗?我会不会一上台便会把演讲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

造成怯场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往往也因人而异。但下面几点原因却带有极大的普遍性:

1、评价忧虑。

这是造成怯场心理的最主要的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任何存在评价的场合,人们一般很难发挥自己原有的水平。大多数人对自己在初次约会中的表现不十分满意。在演讲中,由于评价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听众在“裁判”演讲人,所以演讲者的忧虑更多,心理负担更重。

2、听众的地位。

如果我们面对的听众比我们的地位高,或者我们认为比我们重要,我们讲话时便感到特别紧张。求职者在评估小组面前的表现往往很不自然,这一方面是因为评价忧虑,另一方面也无疑是因为评估小组“大权在握”。

3、听众人数。

一般人都愿意在“小范围”内讲话。如果听众人数很多,演讲者便会倍加谨慎。因为他们觉得一旦出错或表现不佳,“那么多人”一下子都知道了。过分的小心谨慎加大了怯场的可能性和程度。

4、对听众的熟悉程度。

大多数人在“熟人”面前讲话比较自然。面对陌生的听众我们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几乎一无所知,而他们在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内便会对我们作出评价。

5、听众的观点。

如果你知道听众或大多数听众所持观点和你的观点一致,那你便会信心十足。反之,你便会有很多担心。

6、准备是否充分。

若演讲者自己心里觉得自己对演讲准备得不充分,觉得有“出丑”的可能,那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可能出卖他。

上面我们分析了造成怯场心理的主要原因,下面是几种“药剂”。

1、充分准备。

对付怯场心理最有力的武器是诚心实意地告诉自己你对本次演讲准备得十分充分:你的选题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听众很有吸引力;你对该题目已深思熟虑,而且收集到了所有所需资料;你的演讲稿紧扣主题,安排有序;经过反复演练,你已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演讲时间;你对自己的仪表和临场表现有充分信心;你有能力很好地对付讲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2、适应变化。

如果你原计划给二三十人作演讲,到场后发现听众有二三百人,你会怎么办?你准备了一份非常正式的演讲稿,走上演讲台你却发现大家都穿着牛仔服和T恤衫之类的衣服,你将如何想?你准备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内容,可上场前主持人告诉你你只有十五分钟的演讲时间,你又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演讲中绝非偶然事情。所以,如果你被邀去演讲,不要忘了事先收集如下信息:

1有无固定论题?论题范围?

2听众成分(包括人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以及参加演讲的原因等);

3演讲地点(包括其地理位置、场地大小、有无话筒等内部设施),如果有可能,最好亲自去演讲地点看一看,作到心中有数;4演讲时间;5有无听众提问。

3、练习放松。

演讲前,如果你仍感到紧张,下面几种方法有助于你放松:

(1)深呼吸。

作深呼吸的目的是供给你充分的氧气,帮助你在演讲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这里所讲的“呼吸”当然指的是腹呼吸而不是肺呼吸。歌唱家和演员们都知道腹呼吸在控制声音方面的重要性。

(2)肌力均衡运动。

肌力均衡运动是指有意识地让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有规律地紧张和放松。比如你可以先握紧拳头,然后松开;你也可以固定脚掌,作压腿,然后放松。作肌力均衡运动的目的在于让你某部分肌肉紧张一段时间,然后你便不仅能更好地放松那部分肌肉,而且能更好地放松整个身心。

(3)转移注意力。

演讲前要积极听取主办人和听众意见,这样你便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更好地放松身体和思想。

4、带点幽默感。

篇3

【关键词】演讲 口才 教学 多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越来越多,社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各行各业对口语交际要求越来越严。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培养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有较强口语表达能力的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现实职场显示,在求职过程中,口语沟通能力显得比专业知识更重要。“有人说,当今世界有三大武器,即原子弹、电脑和口才。我们说,口才是未来社会最重要的武器,甚至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武器。”

高职院校开设演讲与口才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沟通表达能力。“重点突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有目的地培养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口语交际场合中的语言应变能力。”本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演讲与口才教学,积累了一点微不足道的见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成为一个人积极活动的力量,成为在实践活动中树立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在教学中,首先讲述国际演讲、口才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都重视对学生进行演讲的训练。美国的大学,无论理、工、农、医,还是政、史、经,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都把演讲学规定为必修科目。社会职业教育中也很重视这个问题。美国国务院规定报考外交官“必须有较高的写作和讲话的能力。”西欧、日本等国也同样如此。例如,日本、新加坡等国规定,政府工作人员要进行三个月到半年的演讲训练,才能从事工作。在美国还有专门提供演讲的服务公司。有些职业演讲家凭“三寸不烂之舌”而获得巨额酬金。1984年美国国务卿黑格的演讲收入为27.5万美元、基辛格演讲收入25万美元,从中可见美国对演讲的重视程度。美国口才教育专家戴尔・卡耐基说:“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在现在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口才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并提出‘知识就是财富,口才就是资本’的新理念。”

二、教学训练循序渐进

形式训练学认为,人们的心理是由若干不同基本能力(记忆、推理、注意等)所组成,只要经过练习就可以得到发展。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演讲家邵守义说:“没有演讲的实践,就不可能有演讲的理论。每一位研究者,都应投身于演讲的实践中去,以极大的热情去学习、去观察、去研究、去比较、去探索,从演讲实践中发现演讲的本质规律,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得出科学的结论,然后再拿到实践中去检验,从而指导演讲的实践活动。”

在演讲与口才教学中,首先,给学生讲授演讲的概念、特点、作用、分类等理论知识,重点讲授演讲稿的写作技巧,为了帮助学生写作演讲稿,播放优秀演讲录音 。

三、演讲与口才教学,贵在多练

演讲与口才的教学,功夫在“练后。”这里所指的“练”,是专指“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一个新老师上第一堂课,不管学历多高,花多大工夫,手头有多少资料,讲课总是不那么成功。主要原因是没有讲课实践,没有“练后。”同样一个学生第一次上台演讲,不管有多么充分的准备,演讲稿写得如何好,也不一定成功,原因就是没有演讲实践,没有“练后。”由此可见,演讲与口才的教学,关键在于训练。“为了提高演讲能力,演讲者必须结合演讲实践经常注意培养训练自己的记忆功能,储备丰富的信息,并能随时调用。”“说话天才,不是天生的,是从现实中锻炼出来的,是一分天才,九分努力。”

培养学生演讲、口才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笔者教学多年尝试,在学生学完演讲与口才课程之后,学习应用文写作,课前可设计演讲训练,每节课前安排三个学生上台演讲,按学号顺序,每人演讲一分钟,内容不限,可讲新闻消息、名人轶事、花鸟草虫、古今中外、名山大川、家乡风景、无所不可。在训练学生演讲、辩论的同时,让学生轮流当主持人,使每个学生都有练的机会。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胆识、口才、演讲技巧,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要提高演讲与口才的教学效果,就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攻”的教学指导思想,加强基本技能、实践技能、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成为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口才卓越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鞠春,赵修琴.口才・演讲.航空工业出版社,1997:2-7.

[2]程在伦.讲演与口才.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

[3]凌空,盛沛林.简明演讲学.出版社,1988:20-21.

[4]何书宏.演讲与口才知识全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2.

篇4

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者,除了要有自信心,还需要多加练习,以精益求精。这是一些可以帮助你提高演讲水平的小技巧:

1.“10-20-30”原则

这是一位充满激-情、睿智和幽默的演讲家提出的一个幻灯片制作和演讲原则,即Powerpoint不能超过10张幻灯片,演讲总长不能超过20分钟,而且幻灯片的字体要大于30号。他说,不管你的想法是否能够颠覆世界,你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用较少的幻灯片和精炼的语言将其精华传达给听众。

2.有趣地演讲

演讲要讲求寓教于乐。当然不是指在演讲时要像猴子一样又蹦又跳,但是同文章或杂志相比,人们期望在演讲中感受到你的激-情,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背诵。

3.放慢速度

紧张或没经验的演讲者更容易在演讲时像打机关枪一样说个不停。试着放慢你的语速,并且通过增加一些停顿来达到强调的效果。

4.眼神交流

与所有听众进行眼神交流。销售人员都知道你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盯在做决议的人身上因为秘书和助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板做决议(总是将注意集中在一人,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

5.用15个词做总结

你能把你的想法用15个词总结出来吗?如果不能,那就再总结。演讲对信息的传递并非理想中的那么强有力,所以在演讲中不断重复这15个词的总结可以达到强调和加深记忆的效果。

6.“20-20”原则

另外一条幻灯片制作原则。这条原则指的是,演讲中你要有20张幻灯片,并且每张幻灯片只演讲20秒。其目的就是逼着你做到简练,避免听众听得不耐烦。

7.不要读幻灯片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可以脱稿演讲,可事实上却常常回头看屏幕。读幻灯片,只会不断打断你的演讲思路,这也间接地告诉听众你根本就不理解自己要讲的内容,从而对你的演讲失去信心和兴趣。

8.演讲就像讲故事

如果你的演讲比较长,那最好加入一些小故事、双关语和奇闻轶事等来串联整个演讲,同时也帮助阐述观点。优秀的演讲者都知道怎样将小故事和要阐述的观点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演讲最忌讳听众无法听到演讲者在讲什么。虽然现在都有麦克风和扩音器了,但是你仍然要确保使所有听众都能听到你。提高音量不是说要你喊,正确的做法就是侹直身体,从肺部而不是从喉咙里发出更为清晰的声音。

10.不要事先计划手势

演讲中的任何手势都应该是你要传达的信息的延伸,它能帮助你传递信息中的情感。事先计划手势会看起来很不自然,刻意为之时还会和其他自然的肢体语言不搭配。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什么手势,那就把手随意地放到身体两侧就好了(不要用手指着听众!)。

11.“这是个不错的问题”

通过使用“这真是个不错的问题”、“我很高兴你提出这个问题”等语句来为自己争取时间以组织回答的时间。听众一般不会察觉这样客套的话,而且你要避免“嗯”、“氨等等口头语。

12.吸气而不是呼气

当你感觉要说“呃”、“氨等语气词时(过多语气词只会让演讲变得糟糕),可以停顿一下或者深吸一口气。虽然停顿会显得稍稍有些尴尬,但是听众很少会注意到的。

13.提早到会场(尽可能的早)

不要等到听众都坐好了,你才慢吞吞地调试好投影仪和幻灯片。提早到达演讲地点,熟悉一下场景,检查电脑和投影设备,确保不会出现异常的情况。而且,这有助于消除紧张感。

14.熟能生巧

有条件时,参加一些锻炼、提高演讲和交谈技巧的组织。这些锻炼会使你上台演讲时显得更有能力和更自信。

15.避免道歉 上台演讲技巧

惟独做错事情时才需要道歉。不要为自己的能力不足、紧张和准备不充分而道歉,这只会使听众觉得你没有自信心。再者,多数情况下,听众并不会注意到你的紧张和小错误。

16.当你错误时一定要道歉

虽然要避免道歉,但是当你在传达信息时包涵了错误的观点时,或者有其他明显错误的地方,则一定要道歉。保持自信是当然的,但是过度自信就会出问题了。

17.从听众的角度出发

要从听众的立场来撰写演讲稿和思考问题。哪些内容对于听众比较难理解;哪些内容会使听众感到繁琐?总是要记得——对听众来说,这里面表达的内容有什么意义。

篇5

您知道演讲语言有哪些特点吗?

演讲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工具。演讲语言运用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演讲的社会效果。所以要想提高演讲的质量,就必须研究和掌握演讲的语言特点。那么,演讲的语言有哪些特点呢?

1.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揭示出它们的本质和联系。只有准确的语言才具有科学性,才能逼真地反映出现实面貌和思想实际,才能为听众接受,达到宣传、教育、影响听众的目的。

要想使演讲的语言做到准确,应当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1)思想要明确。演讲者如果对客观事物没有看清、看透,自己的思想尚处于模糊状态,用语自然就不能准确。所以只有思想明确了,才能使语言准确。

(2)具备丰富的词汇量。词汇的贫乏,往往会导致演讲语言的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要想使演讲语言准确、恰当,演讲者必须占有和掌握丰富的词汇。为了准确地概括事物,就需要在大量的、丰富的词汇里,筛选出最能反映出这一事物、概念的词语来。

(3)注意词语的感彩。词的感彩是非常鲜明而细微的,只有仔细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例如,一个人死了,由于感情不同,用词也就不同,如可用“牺牲”、“去世”、“走了”、“死了”、“完蛋了”、“见上帝去了”等等。这些词表现的虽然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其感彩却是截然不同的。

(4)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在这方面,同志堪称代表。他在演讲中经常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比如在《反对党八股》、《学习和时局》这两次演讲中,就用了“再思”、“行成于思”、“心之官则思”等文言词语。

2.简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要做到语言的简洁,必须对于自己要讲的思想内容经过认真地思考,弄清道理,抓住要点,明确中心。如果事前把这些搞清楚了,在演讲时至少不至于拖泥带水,紊乱芜杂。还要注意文字的锤炼和推敲,并做到精益求精,一字不多,一字不易。

3.通俗性。如果演讲的语言不通俗,听众听不懂,就要影响演讲的效果。为了使演讲的语言通俗平易,我们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不要一动笔就往书面语言上靠。写完后自己照稿念一念,看看是否上口,然后把那些不适合演讲的书面语改为口语化的语言。其次,要注意选择那些有利于口语表达的词语和句式。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词语比单音节的词语容易上口,而且也好听。如“当我要写演讲稿时”就不如“当我要写演讲稿的时候”好听。

(2)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马克思曾经说过:“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它告诉我们,不管“说”也好,“写”也好,都要用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别人的语言或现成的语言。

(3)要说自己的话。有些演讲者,爱使用一些“时髦”词,或是套话,或是从报刊、书籍上摘抄下来的,生硬地拼在一起的话。这样的语言听起来挺“新鲜”,究其实却内容干瘪,缺乏生活的真实。用自己的话讲,可能看起来很朴素、很普通,但却更真实自如,更富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