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实践基地建设规划范文

实践基地建设规划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实践基地建设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实践基地建设规划

篇1

Liu Shaojun

(Xi'an Aeronautical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 710089,China)

摘要: 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基础,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科学研究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将使学院实训体系更加优化,实训资源更加丰富,实训管理更加科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Abstract: Th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i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ining high quality personnel. Studying and developing plans of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will make training system more optimized, training resources more richer, training management more scientific,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关键词: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Key words: training base;building;planning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187-01

1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实施意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是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结合学院现状,经多方筹集资金同步投入,将逐步建成与12000名在校生教学、实训规模相匹配,以航空、机械、自动化、汽车类专业为重点,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为一体,具备社会技术培训及服务的区域共享实训资源。

2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2.1 围绕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专业实训基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在规划实训基地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建设发展及课程改革的需要,充分挖掘原有实训室潜能的基础上,实现相近实训室功能上的重组。从提升实训基地整体功能,满足人才专业技能培养,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培养上规划新建实训基地,完善“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习”能力训练体系。

2.2 内筹外引,多途径建设实训基地,拓宽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渠道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拓宽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建设实训基地,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争取企业与各界的捐赠、支持,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依托专业人才建立产学紧密结合的实体,依托实体办专业,形成多模式、多特色的建设思路。

2.3 师资配备相当结合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组建与实验实训教学相应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满足教学和培训需要。各系部成立实训教研室,成员应是“双师型”教师。基地教师总量按规划配置,教学选聘等有关制度办理。组建实训教师梯队,形成骨干名师群体和后备队伍。

2.4 规划变更有序规划审批后,专家组在新提出的改进建设初步审议中,对确有重要价值的改进意见向教务处提出变更立项报告;教务处负责人及相应系部负责人就实训基地变更方案向院长办公会上的各位委员汇报,在取得各位委员一致认同的情况下,方可审批通过,并将审批结果通报国资、财务、审计、系部等相关单位。对已采纳的变更方案在原规划中相关内容的修订和实施,由系部实训基地建设领导组按规定办理。任何人不允许擅自对规划进行变动。

3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点

3.1 建设健全全国高职示范型实训基地在2011-2015年期间,学院将与新开专业同步实施学院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将其建设成为与学院“国家级重点示范高等职业院校”规模相当、水平相乘、配置一流、高效运作的基地。贯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用雄厚的办学实力适应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质量的要求;用充足优质的实训条件适应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和快速增长的培养规模。

3.2 建立实训(室)基地网络信息教学平台高校实验教学网络信息平台是高校实验教学实现实践资源和教学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平台。平台应由实验室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实验精品课程网、实验教学课件、实验课程中心、实验室运行查询系统、实验数据管理系统、学习系统、实验考核系统、设备和器件耗材管理系统等组成。高校实验教学网络信息平台其主要功能是:安排实验实训、课程设计课表;实验报告提交、评阅;实验数据存储;实验成绩考核评定、管理;实验现场指导和开放实验教学管理等功能。学院青果教务管理软件已经实现全院实验课表的网络系统安排,极大地规范了实验教学秩序,有利于学院监督、督促各教学单位实验、实习的执行情况。

3.3 基地为校企合作、校际联合、资源共享搭建优质平台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以双方互利双赢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院“合作基地”是以高校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即“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对象培养任务。如学院“中锐汽车实训基地”即是以这种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学院为“中锐”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企业提供教学仪器设备,配合学院建成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合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队伍,共同研究制定适合该专业人才发展的培养计划。

3.4 西航工业生产训练中心为生产性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西航工业生产训练中心是学院投资创办的校办企业, “训练中心”完全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实战性,这是其它校内实训基地所无法替代的。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训练中心”自身的实际确定如下的建设方案。①学院兴办企业,企业回馈学院。“训练中心”作为学院重要的实训中心,提供着真实的工作环境,每个学年度承担学院各专业学生实训近200班/周。②发挥“训练中心”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将毕业生就业与校办企业紧密联系,通过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工厂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

4学院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注意的问题

①根据全院专业建设的规划,对实训基地坚持统筹规划,分五年实施的原则。②实训基地的各实训环节,应考虑各自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实训功能模块。③立足于本地区,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④为避免实训基地重复建设,实训设备较低使用,且考虑为学院减少投资成本,提高办学效率,要做到一机多用,一室多用,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实训基地建设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农林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设计方案;永定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中图分类号 TU98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159-03

建设现代农林实训基地是全方位培训掌握农林生产市场化、专业化理论和实践操作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永定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是为培养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场所,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具有重大意义[1]。该实训基地的建成,是永定县职业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对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扩大办学规模、提升社会贡献份额将起到极大的示范辐射作用。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永定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种养等农林实训基地位于永定县仙师乡务田村葛布段,距永定县城12.0 km,距仙师乡2 km。地理坐标东经116°25′~117°05′,北纬24°23′~25°05′。基地总面积23.33 hm2。

项目区属于低山山地,海拔175~340 m,相对高差165 m,区内大部分山地的坡度在25°以下,地势较平缓,仅局部山地坡度在30°左右,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境内属永定河水系。

项目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不酷热,冬短而不严寒,干湿季节明显,雨量相对集中。年平均气温20.1 ℃,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霜期10 d,年降雨量1 400~1 80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1 742.8 h,适宜植物生长。原生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目前经采伐已演变为次生针叶林、竹林、灌丛,有部分林地人工栽植了经济林,但已失管进入衰退期。

1.2 社会经济情况

永定县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144.95亿元,全社会从业人员29.45万人,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48亿元。仙师乡位于永定县西南部,东与金砂、城郊乡相接,南与广东大埔县长治乡相连,西与峰市镇、洪山乡毗邻,北与上杭县稔田镇接壤,面积146 km2。乡政府驻地仙师村,距县城14 km。辖16个村民委员会,164个村民小组,有66个自然村,其中有15个革命基点村。全乡有人口2万人,均属汉族,讲客家方言。境内交通便利,高速公路、铁路、省道贯通全县,集镇主道及村主道已实现路面硬化,促进了大小交通的接轨,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1.3 作业区林地概况

作业区设计总面积23.33 hm2,均为林业用地。林业用地面积中,疏林地面积5.73 hm2,占24.6%;竹林地面积2.27 hm2,占9.7%;林分面积15.33 hm2,占65.7%。林地立地条件较好。疏林地、林分树种以马尾松为主,树种单一,树种结构不合理,且林分质量较差,林地生产力较低,现有植被与实训基地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对其实训基地工程要求进行设计,提高基地工程作业质量,以改善实训基地环境,提升学校形象。

2 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必要性

一是现有校内实训基地的缺乏,不能完全满足全校职专学生学习的需求。二是扩建后更好地发展成人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三农”,为建设新农村、培训新农民做出贡献[2]。三是学校绿化美化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学校环境育人的基础。四是随着当前学校管理模式的变革、人事改革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综合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兼顾的压力日渐增大;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的瓶颈制约开始显现等,校园建设对学校事业发展至关重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 可行性分析

一是学校后山的林业使用权属永定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永定县仙师中学所有。二是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自然条件良好。该校位于永定县仙师乡葛布段,毗邻龙湖,依山傍水,树木葱郁,境内生态环境和自然气候良好、地势平坦,土层肥厚、雨量充沛、水源充足,适合各类果树繁育,符合果林苗圃建设的立地条件。三是有县政府、县教育局、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四是通过场地绿化、道路绿化、渠道绿化、生态林带等生态建设,将形成大面积的绿色植被,校园植被覆盖度达到85%以上,形成“校在园中、园在校中”的校园景观,实现校园“园林化”。五是为学校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又为永定县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加快永定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六是为学校职专学生、全体教师提供一个很好的实习基地,为种植专业的学生创造一个种植、田间生产管理、苗木的病虫害防治等实践的平台,同时把环境教育、绿色教育、生态教育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成为一种绿色文明理念的渗透,提升学校管理品位,打造品质绿色学校,实现学校内涵发展。

3 种养等农业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福建省永定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和初中部学校,学校创建于1968年,学校位于永定县仙师乡葛布段,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校园面积占地5.53 hm2,后山林权使用面积35.33 hm2,校园建筑面积1.2万m2,目前在校生超过700人。自职校复办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更新日益加快,每个人都在不断“充电”接受教育,从而达到一专多能。目前,学校有种养殖专业学生508人,由于实训规模的限制,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实践操作需求,一是学校后山35.33 hm2的林地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二是缺乏专业实训基地;三是学校运动场与后山的布局不合理;四是基地所在地的现有森林景观效果差,植被以低产低效经济林和残次林为主,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仍然存在林中林缘空地、地力衰退、山林的自身繁殖能力下降的现象。因此,采取积极措施,强化森林保护,将学校后山建成休闲式林果园,为种养殖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较完整的实训基地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项目建成后将更好地发展成人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三农”,为建设新农村、培训新农民做出贡献。

4 规划设计方案

4.1 指导思想

基地建设要发挥好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专业特色优势,以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技能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为指导,以一流的设施设备为基础,以高质量的学生技能训练、公共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为中心,以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层次需求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以科学的管理运行模式为保证,建设成多功能、集公共性、示范性、服务性和开放性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开展应用项目研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满足教学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当地的现代农业行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服务。

4.2 设计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原则;二是真实性原则;三是超前性原则;四是开放性原则;五是通用性原则;六是开发性原则。

4.3 范围与布局

永定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种养等农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设计范围包括永定县仙师乡务田村2006年二类调查林业基本图35林班7大班2、3、8、9小班,35林班8大班1小班,面积23.33 hm2。总体布局为“一区一圃五园”,“一区”:原生植被保育区,学校后山中上部林地,面积13.13 hm2。“一圃”:农业实训植物资源圃,面积2.47 hm2。“五园”:①竹园:以小径竹为主的竹园,面积2.47 hm2;②花椒园:种植花椒,面积0.4 hm2;③果园:种植柚子、枇杷、桃、李、杨梅等果树,面积1.67 hm2;④油茶园:种植油茶,面积3.07 hm2;⑤樱花园:种植樱花、碧桃等,面积0.13 hm2。

4.4 内容与规模

种养等农业实训基地总面积23.33 hm2,总体布局为“一区一圃五园”。设计内容与规模详见表1。

4.5 种植技术设计

4.5.1 原生植被保育区。①现状:位于实训基地中上部,面积13.13 hm2。原生植被为天然马尾松,为用材林地,郁闭度0.5,生长良好,林相单一较整齐。局部地块为低郁闭度或疏林、林中空地,以Ⅲ类地为主。②设计思路:调整树种结构。在保留原生植被条件下,对原生植被进行劈草、施肥;林中空地选择彩叶树种进行补植。改造成为有季相变化的针阔混交林[3-4]。③主要技术要点:在保留原生植被条件下,对原生植被进行劈草、施肥;林中空地选择枫香、山乌桕、黄花槐、三角梅等彩叶树种进行补植。枫香、山乌桕、黄花槐株数各占1/3,株间混交,采取见缝插针式的零星补植,平均补植450株/hm2;三角梅点缀75株/hm2。

4.5.2 农业实训植物资源圃。①现状:位于实训基地中下部,面积2.47 hm2。原生植被为天然马尾松,局部散生杂竹,为用材林地,郁闭度0.2~0.3,生长一般,林相单一,景观效果差。局部地块为低郁闭度或疏林、林中空地,以Ⅲ类地为主,部分Ⅰ、Ⅱ类地,立地条件相对较好。②设计思路:引进和丰富学校本部现有园林植物资源圃(0.67 hm2)的植物种类,合理布局,科学分类和挂牌,建成园林实训植物资源圃,以满足园林植物识别的需要,同时为科研生产提供一定的种质资源。③主要技术要点:选择香樟、南方红豆杉、苦楝、山杜英、乳源木莲、紫薇、深山含笑、桂花、银杏、罗汉松等花木,各占10%,块状混交,大苗移植平均300 株/hm2。

4.5.3 竹园。①现状:位于实训基地右侧下部,面积2.47 hm2。原生植被为人工苦笋竹,为笋竹两用林地,平均3 000株/hm2,生长良好。以Ⅰ、Ⅱ类地为主,立地条件相对较好。②设计思路:深入竹林使人处于竹林内部所感受到的景观形象,其中大体量竹子的存在是形成理想的林内景观的基础。林内景观的经典形式是古典园林中的“竹里通幽”。竹林中搭一茅屋,养心畅情,“独坐幽览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即为竹里通幽的理想模式,体现竹文化、展现竹园林艺术。③技术要点:在保留原生植被条件下,对小径竹林进行劈草、施肥。通过景观设计,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依托巧妙的植物配置手法,合理的植物造景。

4.5.4 花椒园。①现状:位于实训基地山凹下部,面积0.4 hm2。原生植被为天然马尾松和人工杂竹,为用材林地,郁闭度0.2~0.3,生长一般,林相单一,景观效果差。局部地块为低郁闭度或疏林、林中空地,以Ⅰ、Ⅱ类地为主,立地条件相对较好。②设计思路:花椒树耐干旱瘠薄,特别适宜于梯田地、边隙地、荒地、果园四周等栽植。科学栽植花椒树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围绕城乡火锅市场,立足农村产业现状,打造实训基地绿色、有机、无公害精品花椒园。通过种植示范,学生体验创业,促进就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③主要技术要点:花椒树移栽,冬春皆可。连片种植的田块,移栽前1个月必须按行距2.5 m、株距2 m的规格打好穴。穴的规格为30 cm×30 cm×30 cm,栽植密度10 005株/hm2。无论是冬天移栽还是春天移栽,移栽时都必须灌足水,四面压实。

4.5.5 果园。①现状:位于实训基地中下部,面积1.67 hm2。原生植被为天然马尾松,局部散生杂竹,为用材林地,郁闭度0.2~0.3,生长一般,林相单一,景观效果差。局部地块为低郁闭度或疏林、林中空地,以Ⅲ类地为主,部分Ⅰ、Ⅱ类地,立地条件相对较好。②设计思路:要突出特色的果树品种和果园环境,满足学生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充分展示果树的新、优、奇、特、色、香等美学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分片规划,种植不同花期和果实成熟期的果树,设置赏花区、观果区、体验区等。③主要技术要点:选择柚子、枇杷、桃、李、杨梅等果树品种,栽植小区每种各0.33 hm2,栽植密度600株/hm2。设计道路排灌系统,包装场和建筑物的设置以及防护林的营造。

4.5.6 油茶园。①现状:位于实训基地左侧全坡,面积3.07 hm2。原生植被为天然马尾松,为低郁闭度或疏林、林中空地,景观效果差。以Ⅲ类地为主。②设计思路:要突出特色的油茶品种和油茶园环境,满足学生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充分展示茶树的新、优、奇、特、色、香等美学特点。通过种植示范,学生体验创业,促进就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③主要技术要点:选用福州地区选育的省审定优良无性系(闽43、闽48、闽60)良种,培育壮苗。提早1个月整好造林地,林地坡度大于10°时,最好按等高线开挖水平带,以利于水土保持。为保证早实丰产一定要适当密植,栽植密度1 650株/hm2。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适时栽植,及时抚育,加强保护和病虫害防治。

4.5.7 樱花园。①现状:位于实训基地入口,面积0.13 hm2。山脚路边空地,立地条件较好。②设计思路:通过樱花园建设,改善校园周边环境,进一步推动学校打造兼具生态性、景观性、标志性的特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为学校的园林绿化事业烙下一个源于乡土、融于乡土的特色印章。③主要技术要点:选择樱花、碧桃品种,各占50%,块状配置,栽植密度600株/hm2。

5 结论与建议

(1)项目区具备项目建设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林地使用条件;学校位于永定县仙师乡葛布段,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校园面积占地5.53 hm2,后山林权使用面积35.33 hm2,学校种养专业学生508人,由于实训规模的限制,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实践操作需求;该项目实施后,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绿地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对周边环境绿化、美化能起示范与推广作用,促进种植职业教育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有利于种养专业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提供实训条件。因此,项目建设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2)项目建设注重生态优先与森林景观资源保护,做到绿化、美化与香化相结合,同时提高了风景旅游资源的价值,为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创造了条件。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实训基地及学校周边环境,为种养殖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较完整的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更好服务“三农”,为建设新农村、培训新型农民做出贡献。建议进一步探索农林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并将成果运用到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中,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教学改革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发展模式[5]。

(3)项目总投资428.1万元。实训基地项目的建设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一般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其效益很大部分是间接的、无形的、无价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因此,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项目实施。

(4)设计方案对实训基地工程建设的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加以明确的阐述,提出了“一区一圃五园”总体布局和技术措施,并对项目投资及效益等进行了科学的概算与评价,必将对实训基地工程建设将起指导作用,作业设计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6]。因此,建议严格按设计施工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建设成效。

6 参考文献

[1] 陈晖,李国春.农业类高职学院创办实训基地的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6):286-288.

[2] 张盛钟.汀江流域森林生态修复对策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0(1):51-53,66.

[3] 卢春英,郑建英,张盛钟.龙岩市重点生态区域提升封山育林措施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1(6):71-74.

[4] 将和平.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篇3

法律援助规范化就是建立一套符合法律援助职能要求和工作特点的标准体系或长效机制,确保法律援助各项业务都按照既定的机制要求进行,避免主观随意性,追求运行程序的规范性。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法定性。从规范化的依据看,法律援助的基本依据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应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依法履行法律援助的职责。二是系统性。从规范化的内容看,涉及法律援助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机构定位、人员队伍、业务开展、内部管理到经费保障等方面,这些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规范对象的系统性决定了规范化的系统性。三是制度性。从规范化建设的过程来看,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法律法规,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要通过制定和运用一整套严格、明确、标准的制度和操作程序来保障法律援助的有效实施。

二、地级市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机构定位比较混乱

地级市法律援助机构目前有三类性质:行政性质、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性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性质。从浙江省的情况看,行政性质的占大多数,浙江共11个地级市,其中行政性质的有10个,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1个,即杭州。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援助机构从事业性质向行政性质转变的逐渐增加。同时在机构体系上,又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两块牌子、两套班子”混合编制的模式,例如北京。二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行政模式,例如温州。三是“一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行政模式,例如嘉兴。四是“一块牌子、一套班子”参公事业模式,例如杭州。

(二)业务管理各自为政

虽然国务院和地方的《法律援助条例》对法律援助的范围、申请和审查、法律援助实施作了规定,但从调研情况看,这些规定还比较原则,缺少细化的操作标准,从而出现业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法律援助的行政管理上缺乏统一标准。例如一些地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对法律援助范围的理解存在偏差、咨询接待行为不规范、审查批准随意性大、数据报送口径不统一、案卷归档缺乏统一标准、援助机构对案件监督不到位等。二是援助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法律援助条例》仅对此作了原则性规定,司法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虽然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但仍缺少细化的操作标准。在实践中,由于案件补贴标准低等原因,很大一部分援助案件是由执业年限较短的年轻律师办理。这些律师缺乏经验,遇到业务问题缺少可以遵循的规范;还有一些援助律师,虽然有办案经验,但不履行必要的程序,使办案质量大打折扣,亟需建立一套统一的案件质量标准。三是工作站建设缺乏明确标准。近年来,各地法律援助机构为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案件受理体系,在乡镇(街道)和相关行业部门都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各工作站建设程度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工作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工作站作用的发挥。

(三)经费保障差异较大

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实行的是地方财政保障的经费模式,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全国各地区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差异较大,不仅东西部有较大差别,即使是东部沿海各地级市的经费保障也有不少差距,各城市之间案件补贴标准差距较大,且总体补贴标准过低,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三、杭州市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探索

近年来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致力于规范化建设,通过实施“六化”,即工作流程标准化、业务管理网络化、案件指派规范化、内部管理精细化、质量监督常态化、工作站建设统一化,促使杭州法律援助“量质齐优”。

(一)工作流程标准化

为解决法律援助工作流程不一致问题,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在总结近年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杭州市法律援助工作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共分9章174节,近6万字,涵盖了法律咨询、援助案件申请、受理、审批、办理、结案、评估到费用发放整个工作流程,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职责、任务、程序、方法、完成期限及质量要求,不仅对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还对法律援助律师承办各类法律援助案件进行了规范和指引,既有利于支持律师办案,也有利于案件质量监督管理。以同行评估为例,共有11个程序要点,其中的指标体系再作进一步细化,分列一级指标10项,民事、行政案件细分指标27项和刑事案件24项。《标准》关于法律援助的各个环节,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每个阶段做什么、怎么做,使从事法律援助的工作人员对具体工作流程了然于胸,从而避免出现以往工作人员无所适从的状况。

(二)业务管理网络化

为缓解案件激增带来的管理压力,进一步方便当事人申请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规范法律援助各项工作,实现申请便捷、审批简捷、服务快捷的法律援助目标,自2013年起,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法律援助网上办公系统。该系统分为内网外网两个通道。法律援助申请或者咨询者可以通过外网登陆,工作人员通过内网反馈、指派案件、发送电子文书,律师通过外网专门账户进入,下载文书,反馈工作进展,通知辩护单位通过外网专门账户进入,查看工作进展。法律援助网上办公系统集咨询、申请、指派、监督、统计、检索、工作协作等功能于一体,有效规范了法律援助的业务工作,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办案质量和效率。

(三)案件指派规范化

为了确保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形成相对固定的法律。援助服务资源,规范法律援助案件的指派工作,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积极筹建全市法律援助资源库。资源库按照“自愿申请、择优录用、优先分配、动态管理”的原则,积极吸收法律理论及实务专家、优秀律师事务所和优秀律师参加。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和筛选录用等步骤,最终确定了27家律师事务所和259名律师为杭州市法律援助资源库首批志愿律师事务所和志愿律师。259名志愿律师平均执业年限7.9年,既有从业20年以上的资深律师,也有刑辩、医疗、专利等领域的专家律师。志愿律师按专业特长分为刑事、民事(行政)两大类,再按律师事务所名称、律师个人姓氏笔画排序。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案件在资源库志愿律师名册中依排序指派。

(四)内部管理精细化

为厘清各岗位工作职责,落实好各项具体工作责任,逐步实现市法律援助中心内部岗位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细化,中心制订了《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清单》。《工作清单》将中心各岗位的职责进行了细致的罗列,使每个岗位“干什么”一目了然。为进一步解决每件事“怎么干”的问题,中心又制定了《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管理清单》,内容涵盖主任办公会议、会务组织、培训管理、日常考勤、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27项。《管理清单》对每个管理事项进行了细致的罗列和说明,一方面细化了责任,做到职能清晰、职责明确,另一方面为客观准确考量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质量监督常态化

为保障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起“全程跟踪、旁听庭审、征求意见、质量评估”常态化的质量监管体系。每个法律援助案件从申请、审批、指派、承办、结案、归档都有专人负责监督,实行“全程跟踪”监督。通过随机抽查、大案要案重点关注等方式,认真开展“旁听庭审”工作,及时记录律师在法庭上辩护、质证等情况,并作为案件质量评估的依据。建立当事人和法官的“征求意见”机制,通过电话回访、发放意见表等方式,向受援人和法官了解律师在会见、阅卷、庭审等阶段的工作表现。开展“案件质量评估”试点,制订《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组成评估专家组,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对一定数量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质量评估,作为全市案件质量监督的重要依据。

(六)工作站建设统一化

结合全市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实际发展情况,市法律援助中心重点开展全市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创建活动,制定了《杭州市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标准》和《杭州市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考评细则》,通过创建活动做到全市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五个统一”,即:统一名称、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工作职责、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评价模式,并确保行业部门工作站的规范运作达到“十项标准”,即:依照程序设立,外观整齐统一,基本设施齐全,队伍建设到位,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内容有量,业务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正常,亮点特色明显,社会影响较好。

四、加强地级市法律援助机构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为进一步推进地级市法律援助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应逐步实现六个统一:机构性质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管理软件统一、工作站建设标准统一、经费保障统一、内部管理制度统一。

(一)机构性质统一

地级市法律援助机构应认定为何种性质?从职责承担、事业单位改革趋势和国外法律援助发展趋势来看,应逐步统一为行政性质的机构,定编制、定职能、定岗位、定人员。如此定性的原因在于三方面的考量:一是从职责承担考量。法律援助机构承担的主要是受理、审查、指派以及指导、协调、监督的职责。这些都是行政职责。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则,理应由行政机构承担。二是从事业单位改革趋势考量。《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因此,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性质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在此次事业单位改革大潮中,逐步转为行政机构。三是从国外法律援助发展趋势考量。考察英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在法律援助的管理上都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责任。从律师协会到独立的公共机构再到政府内设机构的变化,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家法律援助管理的行政化趋势。其目的在于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责,防止法律援助经费被滥用,提高法律援助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机构体系上,借鉴国外的做法,结合我们的实际,建议地级市法律援助机构采取“一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机构模式,取消同一层级法律援助管理机构和法律援助机构的区分。在具体职能设置上,应考虑如何在不同层级的法律援助机构之间划分事权。在职能定位上,同一层级的法律援助机构要统一职能设置,地级市法律援助机构具体负责法律援助申请的受理、审查、指派,支付费用以及对区县级法律援助机构的业务指导,区别于省级机构制定政策为主的职责,较区县级机构又多了业务指导的职责。

(二)质量标准统一

从现实情况看,现有的质量评价标准往往侧重于办案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形式程序的完整性,比如办理法律援助手续是否及时;会见、阅卷、开庭是否及时;是否与受援人及时沟通意见及办案进展情况;对受援人的权利是否及时履行了告知义务;各种法律文书的制作质量等。至于涉及案件实质内容的评判和监督,还较欠缺。下一步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既要考虑形式和程序的完整性也要涵盖实质指标,主要指法律服务技能的细化指标。其中,形式、程序性指标包括(:1)会见受援人及提供咨询情况;(2)阅卷情况;(3)法律文书制作情况;(4)告知与报告义务履行情况;(5)办案效率;(6)服务态度等。实质性指标主要指法律技能、与当事人打交道的技能、与法庭的互动、与对方的互动,具体包括(:1)辩护或的观点是否正确;(2)适用法律是否正确;(3)辩护或意见是否被采纳;(4)是否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5)决定案件胜负的关键证据是否取到;(6)受援人的诉讼风险是否得到控制;(7)庭审中的表现情况;(8)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9)当事人评价和相关机构反馈意见等。

(三)管理软件统一

目前,不少地区的法律援助机构都开发并应用了法律援助的网上办公系统,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管理软件不是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开发,不同机构之间管理软件中的数据无法交换、衔接。因此,应逐步建立和推行全国统一的业务管理软件。首先,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开发小组,其中既要有精通法律援助业务的人员,也要有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他们应对法律援助业务有深刻的理解,对网络信息的前沿技术比较熟悉。第二,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要进行需求分析,但是指望一次性把需求交代清楚,而后全盘托付给软件开发商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提出需求一方必须以不同的用户身份进入系统,对各项功能反复演示,测试数据的关联性和准确性。第三,要让基层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参与测试,听取他们的意见,在不同地区试行的基础上再正式投入运行。当然建立、应用完善的全国统一的业务管理软件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在统一的管理软件应用前,一个比较现实的办法是,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让有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开发管理软件,并在本行政区域内联网运行。

(四)工作站建设标准统一

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要在发挥其实际作用上着力,这就需要对工作站的设立、职责、人员、经费、制度等关键性因素进行规范,避免其徒有虚名。一是设立程序统一。工作站一般按照“行政级别对应、统一布局、按需设置”的原则设立。具体包括两方面要求:一要有设立需求。即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为法律援助的工作对象,对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较大。二要按程序设立。所在行业部门向同级法律援助机构提出书面申请,法律援助机构自收到书面申请后进行书面及实地审查,作出是否同意的批复。二是工作职责明确。设在乡镇街道和行业部门的工作站在职能设置上或有不同,但从基本职能上看,应有较为统一的标准。工作站主要负责接待群众的来访、来电、来信,解答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负责接受申请并进行初审,并按规定转送援助机构;及时向主管行业部门和本级法律援助机构报告工作情况等。三是人员配备合理。为保障工作站有效开展工作,工作站应当配备具有法律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和兼职工作人员若干名,有条件的地方应聘请一支相对固定的法律工作者队伍为主要依靠力量。四是业务制度健全。有值班接待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数据统计制度等各项内部运行机制,以确保工作站规范、有序运行。

(五)经费保障统一

建议探索分级拨款的经费保障模式,减少因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导致经费保障的巨大差距。进一步探索费用分担制,解决财政负担沉重的问题。具体举措如下:一是探索分级拨款经费保障模式。由于法律援助经费由地方财政保障,因此会出现经济发达地区的法律援助经费多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费少的情况,这不利于资源的公平分配。考察国外经费管理模式,不少国家采用了分级拨款的方式,例如英国,其法律援助的全部经费几乎都来自中央财政,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经费完全由中央财政承担。地方财政有少量投入,用于社区服务。在加拿大,有联邦政府和省政府拨款,是两级政府拨款。参考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议进一步探索分级拨款的经费保障方式,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其中中央财政主要用于支付刑事法律援助经费,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主要支付民事及其他的法律援助经费,包括法律援助机构的办公经费。二是探索法律援助费用当事人分担制度。费用分担制度有利于提高法律援助经费的有效使用率,使有限的法律资源能让更多困难群众享用,从而促进法律援助范围的扩大,同时也能有效解决财政负担沉重的问题,有利于实现经费保障的统一。费用分担一般限于民事、行政领域的法律援助;就刑事法律援助而言,世界各国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一般都由国家承担费用。

(六)内部管理制度统一

篇4

Abstract: In general, compared to the extra large city, the development motivation, targeting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underground space of the large citiy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resent, the current level of attention to the planning is not enough, which lead to underground space facing the situation of "marginalized" in the system of urban planning.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cases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of the central Bengbu city and Yancheng City,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with economic moderate, three-dimensional public, local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objective needs, proposed systematic measures from the macro layout to the microcosmic design in o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these large and medium cities.

关键词:地下空间;大城市中心区;综合开发

Key words: underground space;city center;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088-03

1问题的提出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空间资源,已成为城市综合体开发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绝大部分城市仍难以达到建设轨道交通要求的现状,许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持续的零散化、片段化的状态,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问题的出现,导致了各级政府在新一轮的旧城改造大潮中,无法对日渐高涨的“向地下要空间的需求与呼声”做出迅速回应。即使有所应对,这些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也在缺乏诸如轨道交通建设此类地下空间开发的强力“触媒”下,更多地倾向于从多方位的需求要素研究入手,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规划原则和策略,以使其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更加系统、有序,从而有效缓解中心区的各种矛盾和提升空间环境品质。从这种意义上而言,如何更加合理而完美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使现实中的城市集聚与低碳生态发展的长远目标或需求相吻合,并保持一致,是一个值得重视并须认真探究的问题。

2规划编制的层次与原则

我国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防工程,长期以来虽已形成相对独立的管理与领导系统,但在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和协作方面仍存在严重不足。鉴于此,我们在盐城市和蚌埠市中心地段的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尝试以系统化的方式,整合不同权属地块空间,结合地下街综合体及城市重要空间据点的规划设计,加强地下空间的公共性和连通性,以构筑整体、高效、低碳、立体的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善城市中心区的功能、交通及设施的有效措施,同时对城市人防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既能有效增强城市各类地下空间设施的连通整合,同时也是实现地区发展定位,提升城市防灾抗毁能力的最有效及可持续的途径。

2.1 规划编制的层次

2.1.1 宏观层面的系统性规划宏观层面的系统性规划解决的重点是:依据上位规划要求,从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等方面明确核心区各类地下空间及设施系统,具体包括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公共空间设施,地下市政设施,地下防灾设施,地下仓储物流等设施的开发目标、总体规模、空间布局、竖向关系和管理模式等内容。盐城市老城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控制性规划是关于城市重点地段的综合性专项规划,规划主要以核心区商业的提升改造为契机,以促进该地区的城市交通、综合防灾、公共服务、市政公用等设施的部分地下化与集约化为目标,对老城地下空间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总体规划布局。

2.1.2 微观层面的详细规划与设计微观层面的详细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地区地下空间发展结构及竖向层次,预测各项功能性地下空间设施系统的规模、布局、形态,对公共系统及非公共系统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提出控制要求,合理统筹建设分期,为地区地下空间的有序发展提供保障等。

规划解决的重点是:以人防商业地下街项目的开发为契机,整合周边商业网点、空间环境、历史人文等公共资源,综合解决交通、商业开发和人防的矛盾,同时创造多样宜人、立体优雅、富有生机活力和地方人文色彩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2.2 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

2.2.1 基本理念针对城市中心区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在系统规划中始终以公共性和地方化作为主题,秉承适度超前、整体协调、网络连通的规划理念;在地下街的具体设计中始终遵循“适度性”理念,采用能实现低碳化、立体公共化的适用性技术,并在空间处理和景观设计中尊重和展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

2.2.2 适度性原则特指在规模上和经济上的双重适度性。对于盐城和蚌埠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的大城市,要实现城市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开发地下空间势在必行,但需结合自身的社会经济特点、空间尺度、城市的地质环境特点和实际需要,做好科学的规模预测,将适宜的城市功能引入地下,而不宜一窝蜂地盲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进行大规模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造成高投入、低回报的不利局面。

2.2.3 立体公共性原则公共性是在系统性规划和地下街规划设计中所贯穿始终的理念。在我国,一般大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建设本身就是平战结合的产物,是城市公共职能的重要空间载体,在满足城市战时防空、避难的基本前提下,同时满足如公共停车、交通转换、商业开发等其他公共功能的需求,实现功能性与经济性的效益最大化。在缺乏系统性规划指引下的地下空间建设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片段化、零碎化倾向,单独开发的各个地块除了满足地块本身所需的地下空间建设量以外,极少考虑与外部地下空间的贯穿性和联通性。因此,规划设计中将片段化的地下空间采用立体公共系统整合起来,使之与周边地块真正顺畅贯通、连成一体。

2.2.4 地方人文性原则由于地下空间特殊的环境,其建筑形象和空间表达不像地面建筑那么突出,规划中我们将重点放在了能突出其公共性的地上地下过渡空间,如转换中庭、下沉广场和出入口等,采取灵活富有创意的设计手法处理景观衔接,将地下街与城市发展带交会处的空间资源进行融合,以空间构成、景观塑造、建筑设计等手法来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2.2.5 低碳与生态化的技术性原则建筑设计中低碳和生态化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在建筑技术领域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地下空间的建设因其建筑维护结构的热传递小,因此具有应用低碳技术的天然优势。采用能降低碳消耗的自然光引入、建筑规模优化、建筑面积控制、设计容量和设备减少等设计方法不仅能有效减少能耗,同时对地下空间的安全经济和低碳高效地开发利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规划策略

3.1 系统性规划:以盐城市老城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控制性规划为例。

3.1.1 现状盐城市老城核心区地处城区中心,是盐城最繁华、最具活力的地区,其范围西起先锋岛,南至串场河,东到小洋河,北达毓龙路,规划用地面积约174.4公顷,现状交通矛盾突出、购物环境不佳。目前规划范围内已有或在建或规划拟建的地下空间,现状功能上均以商业、仓储和车库为主。这种建筑下独立建设地下空间的开发模式,造成彼此连通整合方面严重不足。由于地处中心区,建军中路的交通压力非常大,交通拥堵、停车位不足、路边占道停车等问题十分突出。

3.1.2 总体策略协调上位规划、既有规划和相关规划的落实与衔接,基于对地下空间的功能定位、规模需求及开发形态分析,确定规划范围内的地下空间的总体布局,包括平面布局及竖向分层,沿建军中路形成地下街开发主轴,联系两侧建筑地下空间,呈现带形“脊状”网络发展结构。

3.1.3具体策略

3.1.3.1 合理组织垂直水平交通,合理划分地下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构建安全高效的地下商业、步行通道、停车、人防等综合防护网络。在地面地下协同、强化公共空间职能的原则指导下,根据用地供给与需求预测,结合土地使用功能,将地下空间按照商业、居住/商住、文娱设施、公共绿地、医疗卫生、道路等用地功能的划分,构建与之相对应的不同开发利用模式。建设建军中路地下商业街,连通道路两侧新建或改建建筑地下层,预留与改造地块的连通接口,形成连续安全且不受机动车空间的分割与干扰的地下步行系统网络,实现与地下停车及BRT换乘的无缝接驳;补充地下公共停车位,解决城市中心区停车空间不足的矛盾,形成地下停车网络,实现地上地下停车资源的集约化与共享利用;引导人行沿建军中路下沉广场等过渡空间进入地下街,分流地面过往人流量,减缓地面拥堵;构建地下过街通道、人防、救援中心等综合防护网络,增强城市总体综合防护能力。

3.1.3.2 合理分配规划基地内有限的地下空间资源,在竖向层面上明确地下空间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以及分期分层开发的原则。地下空间一般来说都是按照消防安全与确保安全逃生等基本设计原则,按照道路下、非道路下两者进行竖向空间的功能布局。非道路下竖向利用通常遵循“浅层人行、深层设施”的原则,即将用于人活动的地下空间设施设置在较浅的地层,如地下商业设施、地下防灾设施等,将无人或人短期活动的功能性设施置于较深的地层,如地下道路、地下物流、地下仓储、地能利用等设施。道路下竖向空间的利用主要分为表层空间、浅层空间、中层空间和深层空间四个层次,分别满足市政管线埋设、地下商业、地下交通与停车和人防工程等不同用途空间及其他远景设施预留。

3.1.3.3 创造特征鲜明的地下空间环境引导系统由于地下空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与地面环境的共同设计与引导,才能形成真正的地面、地下环境空间系统一体化的运作体系。因此,应重点处理地面、地下人行出入的自然衔接及过渡,出入口、转换节点的景观,以及与周边现状建筑及景观相协调。在材料、色彩使用上综合考虑质量、环保及心理等因素,与城市发展文脉、地上空间氛围和自然环境的相协调。同时设置系统化的特色标识,如安全、导向、特殊人群专用、设施、乘车信息和广告标识等。

3.2 详细规划与设计:以蚌埠市淮河路商业中心区地下街为例

3.2.1 项目背景项目位于蚌埠市乃至皖北地区最著名的商业聚集区域内,在淮河路、胜利路、小南山儿童公园和蚌埠市科学文化宫的地下,整体空间形态呈倒L字形,共由3个单项工程(即淮河路、胜利路、小南山人防地下商业街)组成,地下街主体设置在淮河路路面地下,总长度1395.2米,面积约29197.8m2。项目以建设地下街及地下停车库来整合城市道路、绿地、广场下的地下空间资源,以期达到缓解因城市基础设施不足所带来的城市中心区域动态、静态交通混杂的矛盾,合理组织车流、人流,从而改善老城区商业购物环境,提高城市中心区土地开发和利用的集约度,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发展。

3.2.2 总体策略本设计以现代商贸新城为战略目标,以“扩大城市便利性”为核心设计目标,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要素创造新型宜居的城市地下空间,其设计特色在于摒弃传统地下街“设施全套地下化”的一贯作法,立足于全新的地上地下一体化共同发展的设计理念,使地下街成为真正的城市公共空间,并因而创造出新的城市功能。

3.2.3 具体策略

3.2.3.1 将地下商业与周边下沉广场、周边商业以水平对接,并打开城市基层面,将城市的活动与景观置于地下街与城市交汇处,使城市的主要活动界面能够以地下街为新的活动载体,改变传统地下街纯商业功能的性质,让地下街成为城市聚集的生活广场。

3.2.3.2 确保地下街开发的活性化,扭转道路两侧各商业地块独立发展的状况,让地下街与地面商圈共存共荣,确保彼此间人流量与商业引力的制衡。

3.2.3.3 将地下街主要疏散通道均面向开敞的下沉广场,以消除封闭感达到地下空间地面感的目标。

3.2.3.4 组织地上与地下的商业空间,使地下街形成地上地下一体的商业连续界面,保证全天候的空间连续性。

3.2.3.5 在区域道路的主要交叉口设置地上、地下连通道,确保人员上、下进出便捷,利用城市绿地的地下空间合理设置地下停车空间,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停车难的现象。

3.2.4 节点设计

3.2.4.1 节点A:淮河路与升平街交会段与西南角的城市绿地

作为整个地下街工程的起始端,节点A是整个项目西侧最具特色的景观绿带。设计以融合地下街的商业和城市休闲活动为目标,以地下街为纽带,将城市景观和地面步行系统联系起来,同时在不同的转换空间将蚌埠地方历史文化内涵融入景观设计和建筑意象中,体现地方化和本土化的城市精神。

城市绿地作为重要的转换节点,不仅起连通地下停车库以解决淮河路停车难问题的功用,同时将地面休闲娱乐与地下停车、地下商业的集聚区相连,共同构筑深受市民喜爱的各种规模聚会和交流的城市活动公共平台。节点A以“蚌山之绿”及“淮河之水”为主题进行立体人文景观设计,并作为地下街的主要出入口广场展现蚌埠市源远流长的地方文化。对应地面原有古树设计“落叶”以传递“历史如镜”“文化常青”的意象,在不破坏古树的前提下让地面动线环绕古树缓缓流动,将绿与自然光导引至地下空间。

升平街与淮海路交叉口正下方的地下商业的集聚区是A节点的另一个亮点,此节点广场以主题“蚌埠含珠”将蚌埠市的人文精神与商贸氛围进行了充分融合。

3.2.4.2 节点B:淮河路与国货路交会段南端区域该节点本着商业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将地下商业街与地面商业街及周边地块的空间融合在一起,以整合淮河路与国货路地面景观资源的设计手段改变区域发展相对失衡的问题。通过打开地下街顶盖、整合下沉广场的设计方式,让大量的人流能够直接出入,使地下街与周边地块在此处区域形成城市与商业活动聚集,让自然光线能透过侧墙的开放而有效引入,也同时解决了城市人防及综合防灾等问题。设计致力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传承,以大禹文化为核心创意点打造具备城市精神的重要地标。国货路与淮河路的交会点采用钢结构与膜构造相结合的节点空间设计,配合半开敞的下沉广场处理,以“蚌壳孕珠”的意象形成国货路与淮河路的共同地标。出入口与下沉广场的共享方式,不但扩大了商业面的使用,电扶梯与观光电梯的搭配设计也形成了此区域的视觉焦点,同时隐藏在地块上的风井、冷却塔等设施的存在,也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城市的景观水平。

4结论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交通、商业、金融、文化等各种要素最为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各种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常常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和起点,在这些地段,传统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公共开发一般包括防空需求和商业开发需求,而不同权属地块内的地下空间的开发则往往具有封闭、满足自我需求的特点。在此背景下,以公共性的地下空间开发为契机,整合多方的利益诉求实现政府、商家、公众多方共赢,从而达到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尤为重要。

在盐城和蚌埠的实践案例当中,本着适度性、公共性、地方性的原则,根据欠发达区域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藉由强化编制重点的方式,在优先解决城市现有突出矛盾的基础上,对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同时在具体的空间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技术运用等方面强调适应性的低碳环保设计理念,反映地方历史文化与传统,并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地下空间开发方案,以期给同类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志龙,王玉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束昱.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开发与利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3]刘皆谊.城市立体化视角:地下街设计及其理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5]毛丽敏.刘世明.丽水市地下空间开发策略与规划设想[J].上海城市规划,2009.6.

篇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现代化面临的问题的步伐日益突出,同时伴随而来的城市建筑用地问题越来越紧迫,向耕地要空间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约用地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当前建筑用地发展面临的现状以及当前建筑规划设计的具体节地措施,为今后的建筑规划设计的节地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建筑规划、节约用地、建筑用地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题记:

建筑用地利用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各区域土地利用情况有很大不同,不同的专家针对不同的研究区域建立的评价体系和方法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己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人口众多土地缺乏,城市土地供给总量有限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难题,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这严峻事实和紧迫的保护耕地的任务面前,我们应竭尽全力节约每一寸土地。

一、当前建筑用地发展的现状:

1.我国城市土地的利用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为0.79hm2,仅为世界平均人均占有量的33.9%,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仅为o.lhxnZ,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但产生的问题不断增加。其主要问题有:城市用地不断增加使城市土地利用失控,造成耕地大量流失;城市结构空和间不合理,造成城市用地紧张与浪费并存;由于一些城市之间结样式趋同、重复建设,造成土地资源和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扩张用地,大部分是地理位置优越,土质肥沃,交通方便,农田基本设施较完善的菜地和高产农田。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增加快,城市占地增多,所占地中的耕地比也相应增重加。这些问题使城市与土地的问题更加尖锐。

2、国内对于建筑领域的节约用地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建筑领域的节约用地研究不是很多,只是单纯在一些个别项目的具体方面上有一些研究,没有一个全面整体的研究,单方面的研究也不是很深入。这也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关。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大搞经济建设,九十年代开始大量引进各种高科技产业,近几年开始兴建各类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随着各地大搞经济建设,各种大小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城市的出现,直到近几年,建筑的节约用地问题才被充分的认识到。

二、当前建筑规划设计的具体节地措施:

1、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节地措施

(1)围合的居住空间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因地制宜地将行列式的布局改进为院落式围合,使住宅的外部环境成为院落内居民的共享空间。行列布置的东西缺口的适当围合,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可以密切邻里交往,增强居住安全。

(2)集中布置配套公建集中布置可方便管理和使用,又节约用地①分散、沿街的商业设施,集中布置成独立的商场建筑。②机动车库与自行车库,集中设于半地下室或架空层;必需的地面停车场,推广植草砖铺砌地面,增加绿化面积。③燃气调压站、水泵房、变电室等公用设施,在负荷距离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集中设置。④集中设置居住区垃圾中转站;为居住区服务的公共卫生间,附设于会所或商场内等措施。

(3)综合使用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城市中心地段的居住区,集多种使用功能于一体,建造综合楼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好办法。①集住宅、商场于一楼;②集住宅、商场、办公于一楼;③集住宅、商场、办公、文娱活动、车库于一楼等。综合楼可以提高土地使用率,但是,设计难度大,结构和设备管道系统复杂。

(4)合理利用各种基地地形在北高南低的向阳坡地形上,应顺着坡向平行布置住宅,既能获得充分日照和良好的通风,且正面视野宽广,可减少住宅之间的日照间距。在南高北低的坡地上,要调整前后排住宅的层数,避免过多拉大日照间距。还要尽量利用高差所形成的、住宅底部的半封闭空间,作为停车、储藏等辅助空间。在东、西向的坡地上,应垂直坡地的方向布置住宅,并跟随坡地的高差改变住宅层数和高度,可以做南向退台的跃层住宅。保持合理的日照间距,节省用地。在平坦的地形上,应布置成正南、北向(可适当偏角),既能顺应风向,又可获得较好日照,是减少间距、节约用地的最好办法。在边角地区,根据基地形状,布置塔式、单元式高层住宅;在基地的北侧,布置高层住宅,也是节地的好措施。

2、住宅单体设计的节地措施

(1)适当缩小面宽加大进深单体住宅的建设用地面积= (住宅进深+日照间距)×住宅面宽。因此,住宅面宽对土地用量的增大或缩小非常敏感。通常采用加大进深、缩小面宽,达到节约用地的效果 加大住宅的进深,必须有效地减小面宽,否则,反而会更增加用地。加大住宅进深,还会明显地提高住宅室内的热惰性,有利于节约能源。但是,应解决好对中间部位功能空间的采光与通风。

(2)适当降低住宅层高《住宅规范》规定的室内净高:居室不低于 2.4m,厨卫不低于 2.2m。只要确保《住宅规范》规定的净高,适当降低每层的层高和住宅单体的总高度,就可以直接缩小日照间距。降低住宅总高的节地效果,在高纬度地区尤为明显。住宅层高的确定,当然还应综合考虑室内空间效果、居住习惯、日照和通风质量、心理感受等条件。降低层高后的室内净空,也要由室内装修、结构厚度、通风方式等技术措施的协调配合。

(3)处理好屋顶空间屋顶是住宅第五立面,对建筑造型起着重要作用。住宅做斜坡顶屋面,可借助屋面坡度与日照斜率相接近的特点,可再降低住宅顶层的层高。在维持平屋面住宅日照间距的条件下,既取得了改变建筑轮廓、有效地解决了屋面防水和扩大屋顶部位使用空间的效果;也减少了住宅之间的日照间距,节约了建设用地。平屋顶可采用北向的退台,既获得露天活动空间,也可缩小日照间距。

(4)适当提高住宅的层数提高住宅层数与提高居住区的容积率,成正比关系。但是,节地的曲线,并非始终呈直线上升。当住宅达到一定数量的层数,容积率增加就显得缓慢,因为住宅用地由住宅基底用地和住宅日照间距用地两部分组成,住宅层数增加只能重复利用住宅基底用地,随着层数的增加,日照间距仍要扩大。所以,一般由低层升至多层,节地效果最为明显,至中高层,效果尚可,至高层,节地效果并不明显,节地曲线呈平缓状。不同层数住宅,优缺点的比较。在城市边缘地段、山坡地、风景区宜建低层住宅;中小城市宜建多层住宅,少量中高层住宅;中大城市宜建中高层住宅,少量多层住宅;特大城市宜建高层和中高层住宅。

(5)多户单元的组合多户单元的组合,能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塔式高层住宅,过去做到一个标准层布置8户~l0 户,显然使每户功能质量下降;当布置 6 户,既能达到多户单元组合的目的,又有较好的光照和通风,户内组织合理,不会出现死角和暗房,节地率较高;当布置3户~4户,功能改善,但节地效果明显下降。板楼高层住宅,常规布置成 2 户,布置 3 户~4 户时,可明显节地,但中间户通风较差。

(6)做好东西朝向和尽端户型住宅单元的设计东西向住宅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提高用地效率,但必须解决好东西朝向房间的日晒与通风问题。住宅单元的尽端户,由于三面无遮挡,可较自由布置并加大住宅进深,不影响前后楼的日照间距,有效达到节地的效果

三、结语

一个现代化的建筑区域不仅仅是一个节地型的建筑,它必然是集节地、节能、环保于一身的生态型工业综合体。同时,节地、节能、环保这些问题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是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所以我们要灵活的看待建筑节地问题,将建筑节地概念扩展开来,把建筑节地问题同节能、环保、生态问题结合起来,统一考虑。建筑节地问题不是简单的节约用地、少用土地,它是科学、合理、环保、可持续的利用土地。

参考文献:

[1]蔡洪明,吕炳林.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J].社会科学,2005(6).

[2]谈明洪,王昌河.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J].自然资源学报,2005(1).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完善城市的各种服务功能,可以发挥其综合效益,如建设地铁、地下商场、地下商业街等可以创造一个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的现代化中心城市;而通过建设地下管线综合管廊、人防工程建设等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可以更好的增强城市的总体的防灾减灾能力,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拓展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形态

(1)地下交通方面: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城市交通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修建轻轨交通、城市快速路、地下停车场、地下人行街等。从外国一些大中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利用都是与城市地下交通一起发展的,世界上第一个地下空间是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地下街),再到地下城(与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相结合的地下街系统),地下建筑在旧城的改造再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下空间的城市功能最突出的表现是城市轨道交通及由此产生的安全防护功能,这是地面功能所不及的,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功能上以地下交通为主流。

(2)娱乐商业方面:结合交通建设修建集商业、娱乐、地铁换乘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地下综合体,与地面广场、汽车站、过街地道等有机结合,形成多功能、综合性的换乘枢纽。如地下商业城、地下游泳池、地下休闲娱乐场所、地下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1930年,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地下步行通道两侧开设商业柜台形成了“地下街之端”。至今,地下街已从单纯的商业性质演变为包括多种城市功能的、有交通、商业及其它设施共同组成的相互依存的地下综合体。

(3)基础设施方面:如给水、排水、煤气等各种管道系统,供电、供热、通讯等专用电缆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地下项目主体依然是人防工程。

(4)防灾系统:包括人防工程、防震、报警等各种设施。

(5)其他设施:如地下工厂、地下实验室、地下住宅等。

二、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

2.1 规划原则

(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从实际出发,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贯彻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规划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相结合,使地下空间成为城市的景观,打造生态文明的现代城市。

(2)要以地下交通为依托,着眼当前,考虑长远。城市交通便捷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发展,纵观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较快的城市,几乎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交通优势。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也是同理,首先要选择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的区域作重点开发。因此,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第一要点是决策城市地下动态交通建设的可行性和在可行的前提下的各类设施选线、选择站点等工作。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要不失时机地结合地铁站建设,开发其周边的地下空间,形成地下空间开发的各类中心。

在考虑近期地下工程规划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放眼于城市的发展需要,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地下快速路等远距离地下快速交通,排水管道等预留出建设空间,避免由于任意占用而造成的地下空间的发展受阻。

(3)地上地下,统一规划。地下空间的规划必须统筹地上和地下空间的规划,实行纵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水平方向相关的空间互相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必须服从于城市总体规划,可以将地面规划看作地下规划的基础,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与地上资源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在制定规划应综合考虑同地区地上地下空间的多种功能,做到开挖空间与现有空间有机整合,在充分体现土地价值的同时,保障城市空间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且要做到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去弊存利,需要建设在地下的就规划建在地下,适宜在地上建设的就规划在地上。

(4)系统综合,相互制约。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大部分是按专业分别进行规划,如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给排水、电力电讯、人防、地下交通等,缺乏综合相互制约,由于设计规划脱节,使之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即使是同一路段的规划也难以一次完成实施。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在满足各专业规划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修建共同使用的综合管道廊沟--“共同沟”,修建共同沟不仅可与人防疏散干道、地下交通或是地铁相结合,而且使各种管网设在其中,既能节省投资,又便于检修各类管道,使其在坚固的外壳保护下,提高防灾、防空能力。

2.2 规划设计内容

(1)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规划阶段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是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部署,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规划内容包括:通过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情况和发展条件,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可开发性和适建性评价,从而在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阶段重点解决: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地下空间的功能与规模;地下空间的形态布局;地下空间的近期建设安排等问题。地下空间规划应基于对地

下空间现状的研究以及对城市一定期限内地下空间发展的预测,提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发战略,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规模与形态作出科学的规划,同时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施步骤,以使与城市保持系统协同发展。

(2)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规划阶段

①根据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地下空间设施系统的总体规模、平面布局和竖向关系等,包括地下交通设施系统、地下公共空间设施系统、地下市政设施系统、地下防灾系统、地下仓储与物流系统等。

②针对各类地下空间设施系统对规划范围内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要求,提出城市公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规模、布局等详细控制指标;对开发地块地下空间的控制,以指导性为主,仅对开发地块地下空间与公共地下空间之间的联系进行详细控制。

③结合各类地下空间设施系统开发建设的特点,对地下空间使用权的出让、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建设模式、运营管理等提出建议。

(3)城市地下空间修建性规划阶段

①根据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和所在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确定规划区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功能定位、开发规模以及地下空间各层的平面和竖向布局。

②结合地区公共活动特点,合理组织规划区的公共性活动空间,明确地下空间体系中的公共活动系统。

③根据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功能特征,进行地下空间的形态设计,优化地下空间的景观环境品质,提高地下空间的安全防灾性能。

④根据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公共性地下空间的各层功能、与城市公共空间和周边地块的连通方式;明确地下各项设施的设置位置和出入交通组织;明确开发地块内必须开放或鼓励开放的公共性地下空间范围、功能和连通方式等控制要求。

篇7

地下空间商业空间空间开发空间利用

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

我国可供有效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总量非常大,地下空间在扩大人类生活空间容量上能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下空间是城市的战略性空间资源,是新型国土资源。

我国地下空间开发早期以人防工程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起一些城市建设了大型的平战结合工程,如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街等。90年代,地铁成为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

二、西安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

1、城市地下空间可利用资源

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主城区延续了唐长安城棋盘式格局,受古城建筑布局,特别是明城墙的限制,不能修建快速路及高架路,地面道路资源十分紧张,道路供需矛盾尖锐。无论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解决城市道路资源供需矛盾,还都迫切需要通过建设轨道交通等一大批城市重大项目,支持和保证西安快速和健康发展。

2、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

西安市地下空间开发早期以缓解交通为主,目前西安市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类:交通运输方面:如城市地铁路网、地下人行街、地下停车场、城市公路隧道等;商业娱乐方面:如地下商业城、地下休闲娱乐场所、会议中心、体育等公共设施;基础生活方面:如给水、排水、煤气等各种管道系统,供电、供热、通讯等专用电缆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共用地沟等;防灾系统:包括人防工程、防震、报警等各种设施;其它设施:如地下工厂、地下实验室、地下住宅等。

三、以西安市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为例

1、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07年夏季,骡马市正式被改建开放为西安地区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地下空间为商品市场,成为西安地区重要的商业购物中心之一。骡马市地下商场功能布局分析:北区为大空间百货商场,中区为演艺中心、民俗商铺和写真区,南区为小空间商业精品屋以及配套休闲娱乐项目,百货商场地下为精品服装及大型超市,餐饮,地下二层为地下商业街和停车场。

地下商场交通流线分析:地下商业空间主要是由中央大街把整个商场分为两部分,其中有三条主要道路:中央大街、时尚北街、时尚南街。但是在时尚街区的道路由商铺街道分成两部分,很容易使人们把宽大的街道分为两部分,各个不同功能分区之间通过走廊连接在一起。

地下商场景观绿化分析:整个地下商场除了在主入口处有室内盆栽以外就没有更多的绿化,但是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通过绿色装饰缓解地下商场的气氛。

2、地下商业空间的上、下部空间的协调分析

城市的上、下部空间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不可能分割和独立地进行发展,地下空间作为城市上部空间的补充和延续,是上部空间的发展与建设的基础。

骡马市下、上部空间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在一起:

(1)出入口设计的连接:出入口设计具有可识别性,在北面中心区通过中庭与兴正元商场联系一起;在商场的主入口有通过自然景观与地下步行街联系,南面通过地面商场与沃尔玛超市入口的自动扶梯相连接。

(2)内部环境设计:在地下商业空间的主入口通过植物景观、灯光效果和室内音乐吸引着人群,创造氛围。

(3)与地面商业中心相联:骡马市地上商业中心对人们的吸引力很大,为了避免地上商业中心与地下商业的脱离,在商业空间通过各种标识引导人们了解地下商场。

(4)结合地铁交通发展:钟楼附近的地铁开通,但是商业中心的发展与大量的人流相结合,适当的可以扩大地下商业空间的规模和活动种类。

3、地下商业空间的空间安全性分析

由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不可逆转性,地下项目的建设应在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指导下有序进行,与地上空间的开发相结合,保证功能与空间的连续性、已建设施的安全性以及新旧设施的兼容性。

骡马市地下商场主要人群为年轻人,尤其是节假日休息,人流很多并且很拥挤。这个时候的安全是相当重要,尤其是突发性事件,要使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寻找出路,在各个处入路口有消防指引图,商场里面还有各种消防栓和手报警,可以帮助人们面对消防灾难。

4、保持规划总体布局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发展弹性

任何城市规划都应是动态的,在规划工作中对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分析预测不可能都是百分之百充足而精确的,在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规划中,应尽量考虑一些不可知的因素,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成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动态规划。随着地铁的发展,在骡马市地下商城可以建立与地铁、车库相连接的通道,方便人们的上下班或着购物,缓解地上交通压力。地下城市的建立必须要考虑到消防、地下空气质量等问题;同时在西安市人口密集的地区人防工程的考虑是必要。

四、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存在的问题

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处于地下,呈封闭状态,人们长时间极易产生恐惧,不适等心理反应;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消耗的能源较大,如通风、照明等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交通流线不够顺畅,在疯狂区和风尚区之间的连线不容易让人们找到之间的道路;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休息设施不完善,在地下商业空间的人很多,但是休闲座椅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五、总结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兴建起地下商业街、地下购物广场、地下文体空间等等,而地下公共空间作为特定的人工环境,与地面建筑相比,在具有一定优势的同时,在地下空间环境的创造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使用者容易产生许多消极的心理反应,无法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是集约化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能源与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解决各种城市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对于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2]陈志龙,王玉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

[3]段进.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4]王宝勇.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因素分析.同济大学出版社.

篇8

Abstract: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health of the cit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o ea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demand and the limited supply of land,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must walk the road of intensive conservation. Using inductive analysis,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intensive use of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to build a resource-saving society,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and to enhance the overall value of the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and identify the problem of including the main management is not the actual performance, lack of planning system, the lack of systemic issues.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at we need carry out intensive use of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from the clear targeting, preparation work, improv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case studies, and improving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establish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

Key words: city;land for construction;intensive use;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4-0007-02

0 引言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1-5]。但现行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研究多侧重于从评价方面进行[6-8],而对于规划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

目前,国内仅上海市和湖南长沙开展了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的相关探索,但未从系统、全面的角度进行研究。

基于此,本文拟通过论证开展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的必要性,分析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在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开展城市建设用地集约的对策建议,以全面推动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

1 开展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1.1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国发〔2008〕3号文件指出“将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落实在政府决策中,落实到各项建设中,科学规划用地,着力内涵挖潜。”2012年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国土资发〔2012〕47号)提出了“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标准控制、市场配置、政策鼓励、监测监管、考核评价、共同责任”八项制度。通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够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来实现较大社会经济效益,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完善城市建设用地管理的需要

城市建设用地管理是一个宏观复杂系统,实现对城市建设用地管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开发的过程,现行管理制度下对城市建设用地实施有效管理包括对建设用地组织、利用、控制和监督等几方面内容。

现行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主要是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控制高度等相关指标进行管控,侧重于上限控制与外延限定,而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注重下限控制与内涵挖潜,对建设用地业态和时序进行科学调控,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的精细化管理。

1.3 提升城市建设用地总体价值的需要

城市土地是土地物质和土地资本的综合体,有价值的土地资本与无价值的土地物质相结合,使得城市土地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得到提高,土地资本的含量越多,城市土地的价值也就越大。

城市产业的发展需要确定合理的开发强度,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的开发价值,确保每寸土地的最佳利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通过优化功能布局、拓展立体空间、控制发展密度、优化物业形态等措施,有效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城市建设用地的总体价值。

2 现行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集约利用管理未实际履行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作为国土部门的基本职能职责,应由国土部门严格管理。

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建设投资多元化,各个集团的利益纷争,以及不适当的行政干预下,导致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管理呈现多头管理,现行集约利用管理的部门包括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多头管理造成城市建设在集约利用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对集约利用管理的组织、控制、监督缺乏合力,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2.2 集约利用规划体系缺失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侧重于建设用地指标控制,更多的是偏重于物质建设规划,注重确定的规划期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基本上仍沿用功能分区的原则,而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结构、布局、规模、时序缺乏综合考虑,造成城市建设用地闲置浪费、低效利用,难以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2.3 集约利用缺乏系统性

现行集约利用侧重于评价,大多通过构建集约利用评价模型,测算不同区域集约利用度来评价集约利用程度,再提出集约利用的建议,而缺乏集调查、评价、规划、监测于一体的集成技术,难以实现全程化的集约利用;同时,现行集约利用侧重于平面开发,缺乏地下空间规划,未对立体空间进行相关集约利用规划,难以实现立体化的集约利用。

3 开展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的建议

3.1 明确规划目标定位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是一项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法定规划为上位规划。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核心是以“已开发”土地为对象,以上位规划对土地利用强度、投入强度、经济效益的规划值为标杆,以土地利用状况的现状值与规划值之差评价集约利用度,提出土地利用强度及效益的下限性目标,是对存量建设用地实行改造升级的基础。

3.2 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建议将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上升为政府行为,由各级政府组织编制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

一是遵循“全面探索、局部试点、封闭运行、结果可控”的原则,在全国选取一个城市的主城区进行规划编制试点;二是在试点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完善规划,逐步在省(市)层面进行推广;三是待时机成熟由各省(市)组织编制省(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并最终推动全国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的编制。

3.3 完善规划组织管理

由政府牵头国土、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规划编制队伍,提出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启动重大课题研究和专项研究工作。

规划编制经费由各级财政启动专项资金进行下达,实行专款专用,并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集约利用资金,采取银行贷款、引进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保障规划编制的顺利进行。

3.4 加强规划专题研究

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研究》、《城市存量土地挖潜与集约利用规划研究》、《地价与城市建设用地集约作用机制研究》、《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研究》等重大课题和专题研究,并在规划编制中广泛采用实地调研、座谈访问、专家论证等多种形式,充分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增强规划编制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3.5 健全规划监管机制

建立集约利用规划实施的动态监管和监督机制,充分运用3S技术和互联网等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测,依法监督和查处城市建设中的违法用地行为;同时,加强建设项目用地的批后监管,加强规划执法队伍建设,建立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规划实施跟踪管理。

3.6 建立规划考核体系

建立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考核机制,对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并公布结果,作为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开发区升级扩区等的依据;同时,建立土地供应与集约利用规划考核结合的评估机制,将增量用地计划指标和存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挂钩,建立长效的评估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林坚,张沛,刘诗毅.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J].中国土地科学,2009, 4(4):4-10.

[2]吴伟伟,雷国平,李宁.试论新时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可行性措施[J].商业经济,2010, (9):29-31.

[3]马涛.产业规划: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实现途径及其经济机理分析—基于土地空间特性的视角[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6):75-80.

[4]姚惠.城市存量土地挖潜与集约利用规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5]张艳,梅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影响因素[J].科技信息,2010,(1):309.

[6]陈晓军,涂建军,李宽等.重庆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 6(25):1-5.

[7]曹银贵,袁春,周伟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全国建设用地集约度评价[J].生态环境,2008, 17(4):1657-1661.

[8]刘宗强,付梅臣,张翼等.承德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1, 13(1):55-60.

————————————

篇9

关键词:城市 地下空间 规划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046-02

地下空间只有单一的环境特点,缺乏自然空间,缺乏人与自然相互的“对话”机会。由此产生的内部环境与地面空间也各有不同。规划中应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要求为基本出发点,根据地下空间的不可逆性、低可视性以及公众文化、心理、活力等因素,给予引导性设计。

1 地下公共空间的空间形象

广义上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是位于地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地铁车站、地下商场、娱乐、餐饮等供公众使用或活动的地下空间。由于地下空间是通过“挖”的方式组成相应空间,其内部空间可分为实体空间和心理空间两类。实体空间的特点是空间范围较明确,各空间之间有比较明确的界限,私密性较强。心理空间的特征是空间范围不太明确,私密性较小,处于实体空间内,因此又叫“空间里的空间”。

地下空间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在地下空间利用中,心理方面的问题是最主要的障碍。人们在地下活动时,由于与户外隔绝,地下空间与地面环境只能由有限的洞口联系,造成空气不流通,湿空气难以排除等,人们对地下空间常有一种恐惧心理,当他们进入后,难免会产生压抑感。

为了消除地下公共空间环境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因此特别需要创造一种具有魅力的内部环境。通过巧妙的设计与处理,人们进入地下后会有一种新奇、舒适感,并与大自然浑如一体,忘掉自己身置地下,从而有效地减轻了人们的地下心理压力。

2 通道系统设计

似乎任何一个空间,都存在一个由许多人意象复合而成的公众意象,或者说是一系列的公共意象。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同城市地上公共空间有很多的相似处,城市地上公共空间的很多理论和方法都可以在地下公共空间中加以发展和应用。美国著名的建筑理论家凯文・林奇 (KevinLynch)的 1959年写的《城市意象》中的很多理论运用到了今天,在此我们依然应用凯文・林奇的关于城市意象的原理对地下公共空间的形态和其中的景观设计加以分析和阐述。对地下公共空间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也可以归纳为五种元素―通道(Paths)、边界(Edges)、区域(Districts)、节点(Nodes)和标志物(Land-Marks)。这些元素在地下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很为普遍,它们总是不断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环境意象中,我们对这些空间形态的定义多数是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他们最经常的使用,也最有资格评价地下公共空间。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五要素中把道路放在各要素之首进行描述。是因为通道是使城市更形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地下公共空间中各功能之间联系的纽带。建于地下的多条供公共使用的步道,有序的组织在一起,形成地下步行系统。

地下步行道路由于缺乏周围的自然空间容易给人造成压抑和闭塞感。如果仅仅将长长的走道作为地下建筑水平的联系空间,容易给人一种压力,这种感觉无法让人停留。因此,设计上更应该从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在通道设计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l)由于地下通道环境较单一,行人在通道内作水平运动时,一般人的视线会集中于仰视为30°范围内,在超过30°的仰视部分,虽在视野之内,但已退居为背景地位,所以步行道的景观应以靠近地面的视线为主。(2)从生理因素方面考虑,步行街的长度以500 m以内较为适宜,人在步行街长度距离超过1000 m时更愿意借助交通工具,在环境适宜、优雅的人工气候调节控制的室内步行街中一般可达1500 m。通过铺地材料、色彩、图案,商店性质等差异处理,构成不同的步行空间,使人不断交换印象,减弱长距离感。(3)地下商业街人流主通道宽度要根据人流预测计算出适宜宽度,一般至少6m宽,通道要简洁、明快、方向感强,不要曲折拐弯,不要有袋形走道和死胡同,并确保有两个方向的疏散通道。(4)构建地下走道与地面道路的整体形象,地下通道应尽可能是外部街道的延续,其入口易于识别和进入。尽可能避免过多的转折,减少零散的通道,使建筑中的所有空间都能直接从室内大街或是室内大街相连的中庭空间进入。(5)由于地下建筑较为封闭,设计应充分考虑“犯罪和安全”的问题,通过环境设计来预防犯罪,避免空间的死角,保持视线的通畅。把夜间活动集中在那些相对安全的空间中,安排有组织的活动,提高这些空间和通向这里的道路沿线的照明标准,不要让景观设施阻挡光线。

3 边界设计

人在城市空间中获得的直接信息,来自空间的视觉界面、界线和空间中的形体。这些限定空间的界面和界线本身不是空间,但离开他的空间就不能成立。活动往往从边界开始继而向中心展开。边界容纳双倍的信息量,两相邻界域在边界处相互融和渗透,处于临界的混同。界面由于围合物质的可塑性不同可分为硬质界面和软质界面。硬质界面是指由砖、石、混凝土等物质构成的界面,软质界面是指由木材、绿化、水体、镜面等物质界面所构成的界面。由硬质界面所构成的,显示永恒、生硬与端庄感的空间为硬质空间,由软质界面所构成的空间是软质空间,具有自然的、活泼的、安全的、温暖的、消遣的感觉。

4 节点空间设计

节点是在空间中使用者能够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集中焦点。它们首先是连接点,交通线路中的休息站,通道的交叉或汇聚点,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转换处,也可能只是简单的聚集点,由于是某些功能或物质特征的浓缩而显得十分重要。节点是组成城市印象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道路、街道、广场、码头、车站、建筑物等的出入口、交叉点、标志物或是控制整体空间环境的视觉中心。由于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形态的复杂多样性,且其不同功能空间之间往往没有严格的间隔,而且相互渗透、流动和引申,因而它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有组织的、明确的交通系统和空间结构,有突出的视觉中心,并且有其自身的特色。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l)节点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连接性节点和主题性节点。连接性节点是指在城市中对人们具有强制性的作用的连接点或交通的站点,因为人们到了这些地方必须做出选择。因此,人们到这里会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比平时更清楚地感知周围的环境。正因为如此,连接点处的构成因素所特有的显著取决于它们所处的位置,比如地铁站、地下商业街交叉口、地下交通枢纽。此类节点应通过清晰的空间印象和可识别性利于人们在空间中定向,找路和交往。(2)主题性节点应具有特色,由于人们在地下的方向感很差,应强调其使用上和视觉上的联系。创造有序列的空间,入口一般是鲜明的标志性节点空间,通过入口进入街道,行进至中庭、下沉式广场,体现其连续感。在一点上日本的地下街处理很妙。大阪虹之盯地下街长800 m,在该街内设计了5个休息广场,并以主题进行构思广场内的艺术效果:如:“水之广场、绿的广场、光的广场、晶的广场、爱之广场”,作为地下街可识别性的节点。(3)下沉式广场的大小会因为广场位置和环境各有不同。凯文・林奇建议40英尺(约12 m)是亲切的尺度,围合广场不超过450英尺(约135 m)为宜,下沉式广场面向人行道的边界处理,应使越多的人觉得广场是道路红线范围的拖延,通过绿化、小品的设计的延展,暗示对人们的欢迎。(4)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地下空间中某些消极因素,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天窗、下沉式广场、采光天井等直接引入自然光,尽量创造一种明亮、开放、舒适的地下空间环境。创造宜人的环境,促进人们的接触与交流。(5)下沉式广场、厅、中庭设计应注重主题和个性的塑造,通过环境小品,绿化、座椅、电话亭的设置,创造多样化、人性化停留场所。(6)节点空间的设置不仅仅是出于视觉和心理上的考虑,也是灾害发生时人群安全疏散的主要出口,所以建议每隔50~70 m设置一处中庭或下沉式广场。(7)出入口设计反映“孤立但平等”的思想,对入口、区域的设计标识、场地设施作整体考虑,通过精心的设计,不仅为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同时为所有人使用。

5 区域系统设计

区域是地下公共空间内中等以上的分区,是二维平面,使用者从心理上有“进入”其中的感觉,因为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这些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物。在一定程度上,大多数人都是使用区域来组织自己的空间意象,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把通道还是把区域放在主导地位,这一点似乎因人而异,而且与特定的地下公共空间有关。在区域系统设计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l)不同场所的独特性。有时候地下公共空间会存在一些主题的混淆,同样是商场的购物空间,各部分之间会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都容易模糊地下公共空间的意象,这就需要用独特的景观来强化主题单元的意象。所以设计中应增加各地下场所的差异性和特色,极力避免活动之间的鸿沟,人们有从一个区域去往另一个区域的可能和欲望,各种活动应当像网络一样分布在整个区域内。

(2)呈现不同地文化特色。地下空间同地上建筑一样,应当反映出城市文脉与文化特色。一个没有特定文脉的地下公共空间无法给人一个整体的意象。因此,可以通过一些雕塑、壁画等艺术作品来加强其文化氛围,突出个性。还可将地域性的文化特色融于区域的设计中使之更为个性化。

(3)区域内边界的特征具有相似性,边界地无序设计,容易使地下公共空间呈现无组织状态,阻碍区域之间的过渡,给人更增添混乱的印象。可通过相似的装饰设计、不同的人工照明设计,增加可识别性。

6 标志物设计

标志物是使用者的外部使用参考点,有可能是在尺度上变化多端的简单物质元素。似乎存在一种趋势,越是熟悉地下公共空间的人越要依赖于标志物系统作为向导,在先前使用连续性的地方,人们开始欣赏其独特性和特殊性。由于标志物是从一大堆可能元素中挑选出来的,因此其关键的物质特征具有单一性,在某些方面具有惟一性,或是在整个环境中令人难忘。因此,在标志物设计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l)独特性。标志物应有清晰的形式,通过与邻近元素退让或高度等变化,建立起局部的对比,更容易被识别,被当作是重要事物。图底对比似乎是最主要的因素,衬托一个元素的背景并不局限于其邻近的周围环境。在另一方面,被访者挑选标志物还可能会因为它在环境中显得非常独特,或是在地下公共空间中显得十分新潮。(2)位置显眼。占据突出的空间位置,在很远处都能够清楚地看到。(3)在标志物附近添加可让人歇坐或倚靠的台阶、凸台或栏杆。感觉体验(可触摸的雕塑所具有的质感、喷泉所具有的声响和感觉)可能带给人一种短暂却愉悦的感觉。

7 标识系统设计

人们在地面空间环境中时,都有一定的方向感和时间感,这也是人们适应大自然而形成的一种生物钟和生物罗盘功能。但在地下空间环境中,这种本能受到较大的削弱,人们这时更要依赖各种符号、文字、图案和地图来辨识自己的方位,但调查表明,目前地下空间各种标识远未能满足需求,因此需加强引导和控制地下空间标识,其设计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

一种是空间导向系统的设计,在建筑设计上创造一种简洁而稍有变化的空间,对增强地下的方位感就显得十分重要;另一种是方向诱导标识系统的设计,即通过对各种视觉导向标识的设置,帮助人们在地下空间定位定向。它包含符号、图形、文字、地图等等内容,其主要设计原则如下:

(1)标识系统设置位置适当。要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设计出来的设施能够合人所用,宜人所感。标识系统应设置在能够看到、预测到的位置以及出现岔路的地方,如出入口、交叉口、楼梯等人流必经之处,通道对面的墙壁上和容易迷路的地方,路标设置高度与人平行;同时,要考虑到当发生火灾产生大量烟雾时,墙上、天花板等高处的标识被烟雾遮住,就需要在主要疏散线路的地面上或低些的墙壁上设置出口标识,这时可以利用地面铺装拼贴出丰富的地面景观,而且铺装通常表现和加强既定地面的场地物性(材料、质感、形状等),或通过地面图案的设计,给顾客以方向感,也起一定的引导作用。(2)信息表达的清晰性。除了设置位置、数量外,其所要表达的信息还必须要做到清晰、准确、全面,让人一目了然,容易判断。在人流密集的交叉口,仅仅依靠二维的地图不能让行人判断去向,立体化的信息指引,便可以令游客较为容易找到他们的去处;标志应醒目亮眼,对人的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效果,利用独特的图案和颜色标志,突出标识强烈的视觉效果,以有效、快速地吸引人们注意力;同时,也要注意标识文字、符号的大小要与人们阅读距离相协调,不仅仅起到标识的作用,而且要求美观,以免造成视觉污染。(3)规范性和国际化。设计时要考虑到人们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以及有外国人使用的可能性,因此所用的标识文字、语言、符号等等,必须采用国家的统一规范、标准及国际惯用的符号;另外,同一地区、同一类型的路标、指示牌应该有一个标准化的设计模板,对其外形、色彩、尺寸、字体、制作材料等进行统一的处理,令整个地区的道路指引系统格调统一,井然有序,从而增强信息传达的整体效率。(4)区别性。方向诱导标识必须同其它类型的标识,比如广告、告示、宣传品、商业标志和标识符号区分开来,以免影响到人们方位方向的确定。

参考文献

[1] 郭彦国,仝振兴,任文君.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研究[J].科技资讯,2004(1).

[2] 赵俊玉,陈志龙,姜韦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立法和管理体制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0(2).

[3] 杨延军,姜韦,郭东军.城市人防工程总体规划理论初探[J].四川建筑,2002(1).

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地下管网给水排水工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L353+.2文献标识码:A

城市的地下管网主要包括下水道、管道、地铁、通道、污水处理系统、蓄水池,对一个城市的正常运转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我国的各大城市中出现了很多隐蔽的问题,例如城市内涝等,在平常不显现问题,如遇到暴雨则会爆发出非常严重的灾害,威胁着城市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也使人对城市的给水排水系统产生质疑。完善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加强对地下管网的规划就成了当前各城市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地下城市管网存在的问题

缺乏详细的规划

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也意味着地下管网密度和面积都日益增大。从整体上来看,各个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对城镇体系建设、用地规模、景观风貌、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的建设都比较全面,但是地下管网的建设和规划还是不够充分,使得地下管网的使用效率地下,无法达到城市排水、给水的基本作用,为管网事故埋下了定时炸弹。

地下管网规划建设起步较晚

在城市地下管网规划的理论方面己日渐成熟,但是在规划工作上缺乏实践经验,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网规划没有紧跟城市规划的脚步,使得管网规划和建设一直处于被动的阶段。

管网系统质量较差

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和建设往往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型的,无论是规划的深度还是精度,还是管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都难以得到保障,对后期地下管网的使用和维护都有着很大的隐患,影响着管网系统的使用质量。

完善城市地下管网规划,科学建设地下管网系统

建立完善的地下管网法律法规,确立地下管网的主体地位

地下管网是城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整个城市的运转,也标志着整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由于城市地下管网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现阶段出台了很多有关城市地下管网的政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都有关于城市管网的相关规定,制约着政府的行为,使其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在地下管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应明确地下管网的重要位置,体现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好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加大对地下管网的规划力度

针对当前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和规划中的问题,有关人员应及时对地下管网的缺陷进行详细的调查,完善与地下管网有关的信息、数据、政策等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建立相关的档案信息库。在对基础信息进行掌握之后,要加大力度进行规划的落实,确保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工作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在规划的过程中,要注重地下管网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之间的关系,确保其互相协调,提高地下管网规划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完善城市地下管网的信息建设

现阶段,信息技术走入千家万户,城市地下管网的信息建设也成为大势所趋。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和建设中的数据、资料等大多以图纸、图表的形式进行记录,操作过于复杂,且准确性较低。将信息技术引入地下管网的规划,能够有效的提升规划的效率和准确性。笼统的说,当前的信息化地下管网系统主要有二维和三维两种。

二维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

当前大部分的二维地下管网系统都是在GIS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的。GIS系统即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获取、处理、管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GIS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方法和技术;从学科的角度,GIS是在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从功能上,GIS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从系统学的角度,GIS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三维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

二维地下管网信息系统主要为地下管网的规划提供管线编辑、查询、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而三维地下管网系统可以直观的显示出地下管网的空间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三维地下管网系统将成为城市地下管网规划的主流,是未来开发和应用的重点信息系统。在三维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的开发中,主要使用Arcinfo和Maplnfo进行开发。ARC/INFO软件是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当前众多的GIS软件中,其功能最强、市场占有率最高,影响最大,对GIS技术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作为一个图形-文字信息完善结合的软件工具,能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形象、直观地与地理图形紧密地联结起来,能提供大量常用的分析、查询功能,能将结果以图形或表格的方式显示出来。

由于地下管网信息系统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较高,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增加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人才,来充实整个城市地下管网规划队伍,使信息化能够得以正常的运行和维护,加速地下管网的建设。

完善地下管网档案制度

地下管网的档案是规划和建设的基础,只有完善了地下管网档案制度,才能准确的掌握地下管网的有关数据和信息,提高整个规划流程的工作效率。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加紧建设和健全地下管网档案制度,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将地下管网的有关数据、资料、文件、政策等信息进行详细的分类和整理,并由专人进行看管和保存,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防止资料的泄漏和损坏。

加快建设规划专业团队

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和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只有吸收了更多的城市规划和地下管网的专业人才,才能保证规划方案符合城市发展的方向,确保其质量符合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对于城市规划和给排水专业的人员的引进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吸收具有城市规划和给排水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确保其的专业素质符合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的需求;其次,要定期对当前团队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提升,通过对理论的讲解、案例的分析、专业知识的培训、团队力量的训练来增强团队中成员的集体意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确保其专业素质能够符合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和建设的需求。最后,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最新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传递给规划和建设工作中的每一名员工,使其具备先进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

结语

长久以来,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建设一直是各城市较为忽略的问题,近几年的夏季暴雨给城市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和建设应得到广泛的重视,有关部门应找出当前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迅速提出创新和改善方案,快速启动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和建设工作,使地下管网日趋完善,以提升城市的整体水平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乔淑娟,王华,崔阳. 城市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模型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17:3201-3203+3212.

[2]路玲玲,吴晓明,任杰. 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管理问题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02:47-50.

[3]王君泽. 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J].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46-49+78.

[4]李金平,薛泮成,孟祥来. 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 测绘工程,2004,04:25-27+39.

篇11

一建设的意义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同意上海市市属本科高校校外实习基地重点建设项目和上海高校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沪教委高〔2011〕54号文件),此次共有33个项目获批为上海市市属本科高校校外实习基地重点建设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校外实习基地”位列其中。以此为契机,要进一步优化实践环节大纲,积极推进“卓越教育计划”的实施,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与上海地铁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更好地创建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而积极实施,确保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院学生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顺利完成,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院系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双方“教学、科研、生产”共赢一体化发展。

目前,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突显出两大矛盾,即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与技术管理不适应的矛盾以及企业员工认同与企业愿景之间的矛盾,要通过细化和优化实习带教大纲,从地铁职业培训师的培训带教、带教内容细化等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应急处理能力,学习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准职业地铁人。

二建设的思路

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行车组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思路按照前期工作筹备、计划建设进度、预期建设目标等方面内容,主要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的硬件投入及软件优化升级,强调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双导师带教等工作,确保校外实习基地在行车实习和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上海地铁9号线大学城站作为全国首个大学生自管站,发展到如今9号线全线的大学生自管线,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行车组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强调地铁9号线在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践现场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此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将以9号线洞泾站以及上海地铁龙阳路培训基地为基础展开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校外实习基地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地铁车站FAS和BAS系统,清楚把握地下站和地上站在行车及客运组织方面的差异。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行车组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期间,应当合理排班,并能参与到诸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的大客流阶段中,去切身体验地铁运营应对大客流时的具体操作,针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双导师制,通过进一步细化,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行车组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外实习基地的积极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行车组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从校外实习基地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大学生的自管线以及大学生地铁志愿者角度出发,以地铁人角色在地铁一线顶岗工作,采用相应的证书形式,加强工作的认同和工作成果的肯定性,以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行车组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契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将把相关资源进行同步和整合,强调职业导航等方式,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的校企联合培养。

三基地的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行车组织校外实习基地,应当围绕培养学生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实践能力这一目标来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室与实习基地、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等方面的资源,提高实习效果。实习基地建设不仅要加强设备等硬件的建设,还要注重学生能力训练、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等相关功能的有机融合。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行车组织校外实习基地是一项涉及面较为广泛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创新管理体制。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行车组织校外实习基地的设立,需要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院系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签订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行车组织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并挂牌,协议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双方合作目的、基地建设目标与受益范围、双方权利和义务、实习师生的住宿、学习、交通等安排,基本收费标准、协议合作年限等。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行车组织校外实习基地运营应当明确规范化目标管理制度,成立由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院系领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负责人参加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邀请经验丰富的校外实习基地技术骨干参与实习课时安排、实习阶段实践教学实施方法、课程(含实习)优化设置等相关讨论,不断优化学生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行车组织过程中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使之更加符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同时安排专人来负责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效果督导、问题反馈与解决等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考核的方法是由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院系安排的指导教师和校外实习基地派出技术骨干联合组成考核小组,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现场进行考核,注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探究过程,注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着重考核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在行车组织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行车组织校外实习基地在学生行车实习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由在校学生到职业地铁人的零对接,增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行车组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院系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校企双方应当强调“互惠互利、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高”,校企双方就如何细化大学生校外实习培养方案、本科生毕业设计项目方案具体实施、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具体指导、建立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探讨具体的合作建设细化方案,并确保有效执行。同时,使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院系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在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工作进一步细化深入,共建范围进一步扩大,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校企双方共建工作深入持久可持续发展会起到深入有力的推动作用,使共建工作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使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建设和发展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jyb. cn/high/tbch/2010/zygcs/.

篇12

关键词 农产品检测;仪器设备;配置

中图分类号 F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285-02

地市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对实验室仪器设进行合理地配置规划,是检测机构有效实施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2012年,农业部印发的《关于的通知》,提出建设全国329个地市级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主要承担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验、市场准入检测、产地认定检验、评价鉴定检验、质量安全事故、纠纷调查、鉴定和评价等任务,并对县级质检机构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每个地市级综合检测中心将投资1 000万元,重点配备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畜水产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有害有毒物质、有害微生物等定性定量分析检测仪器。截至目前,安徽省16个地级市已经全部建成地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其中8个地市级通过了实验室资质考核和计量认证。

1 安徽省地市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

尽管安徽省地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检测人员技术缺乏

检测人员技术缺乏是目前安徽省各地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面临的主要问题。农药残留分析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近十几年才在我国开展,很多负责检测中心建设、管理的人员甚至是初次涉足这个领域,可谓是“赶鸭子上架”。同时,受限于目前安徽省事业单位的招聘方式,通过正常渠道招聘很难招到专业对口的人才,而从其他部门抽调的人员又大都是“门外汉”,仅依靠短时间的培训和自学很难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此外,目前安徽省地市级检测中心集中培训工作还尚未展开,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各检测中心检测技术员达到符合检测任务要求的能力,是当务之急。

1.2 运行经费不足

“重建设轻管理”是目前我国地市级检测中心建设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少地市级检测中心在建成或过“双认证”后,由于上级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存在运行经费不足的情况。食品安全检测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试剂、耗材的行业,而且由于对试剂、耗材的要求较高,往往购买进口产品,因此花费往往较高[1];同时,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维护工作同样花费较大。检测行业可以认为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大多数检测中心由于经费缺乏,检测技术人员较少,无法满足检测任务的要求。尽管如此,大多数政府仅将检测中心作为一个普通的事业单位对待,导致运行经费的不足问题更加严重。此外,由于运行经费不足,检测人员待遇和其他事业单位行政人员待遇没有区别化,导致很多检测中心花费大力气培养的技术骨干往往由于待遇而流失,这也是地市级检测中心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1.3 仪器设备配置不科学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一样,很多负责检测中心建设规划的负责人大都是初次接触检测行业,对于该行业的认识了解还不够深入,部分检测中心在建设伊始又没有做好足够的调研工作,因此在实验室空间设计和仪器设备配置方面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例如,很多地市级检测中心在大型检测仪器设备配置上花费了大量的经费和精力,而忽视了前处理设备的规划配置,而检测分析却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这导致了由于前处理设备不齐全,样品前处理速度较慢,检测设备往往是停滞的状态。

2 农产品检测机构前处理仪器设备配置规划

以往在建设实验室时,过分强调大型检测仪器设备而忽视了必备的中小型常用仪器设备的配置规划。然而,农药残留分析是一个从样品采集制备到检测全过程环环相扣的工作,忽视前处理环节仪器设备配置规划,造成了前处理环节自动化、标准化程度较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大型仪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农产品检测机构应当重视对前处理仪器设备的配置规划。

农药残留前处理工作通常包括称量、提取、净化、浓缩、定容等步骤,因此在配置时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2.1 称量设备

称量设备是农药残留分析首先使用的仪器,也是决定最终结果准确性的源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很多检测中心在购买天平时往往没有注意天平的精确度,一般农药残留分析试验,被检测样品的称量精确度要达到0.01 g,要配置相应精确度的天平。此外,根据工作需要还应当配置其他规格型号的天平。

2.2 提取设备

提取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将目标物从待测样品中提取出来,同时减少杂质的提取率。常用的提取设备包括机械振荡器、高速组织匀浆机、涡旋振荡器、超声波清洗器等。其中,高速组织匀浆机是目前农业类检测机构最常用的标准NY/T 761-2008、GB/T 20769-2008、GB/T 19648-2006等标准中指定的提取手段,因此必须购买。但是考虑到匀浆提取耗时耗人工,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替代。此外,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在售的多功能组织匀浆机,大大提高了匀浆提取的效率,虽然售价较高,但是依然值得购买。

2.3 净化设备

净化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保留被分析物的同时去除干扰分析或影响仪器正常运行的杂质。常用的净化设备主要包括凝胶色谱GPC、固相萃取仪SPE等。凝胶过滤色谱一般用于分离水溶性的大分子,固相萃取仪将固相萃取的各个步骤有效地集成于一个平台,可完全实现整个固相萃取过程(活化、上样、淋洗、干燥、洗脱)的全自动操作,大大提高了样品前处理的效率,将分析工作者从繁琐的前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使样品前处理更快捷、高效。此外,离心机虽然主要功能是将提取液和样品残渣进行分离,但是相对于自然沉降和抽滤等方式,高速离心机既节省人工,也能获取纯净度更高的提取液,因此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净化设备[2]。

在提取和净化过程中为减少人工操作造成的误差,提高移取溶液的准确度和效率,可以购买一批适当规格型号的瓶口分配器和移液枪,来代替以往的量筒或移液管。

2.4 浓缩设备

常用浓缩设备主要有氮吹仪和浓缩仪,其中浓缩仪适合于大体积提取剂或净化液的浓缩,而氮吹仪则更多地应用于小体积提取剂或净化液的浓缩。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浓缩仪一次只能浓缩1个样品,虽然浓缩量大增加了分析物响应,但是浓缩所消耗的时间和人工较多,因此,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当配置多台浓缩仪,或者配置可以一次性浓缩12、24个样品的平行浓缩仪。

2.5 其他设备

此外,应依据不同中心所确定的任务和功能要求,有针对性地选配一些其他类型的中小型仪器设备,如可见光/紫外光谱仪、酸度计、样品粉碎磨、恒温水浴、干燥箱、加热板、离心机、搅拌器、纯水器、冰箱、冰柜、样品柜以及与任务适配的显微镜等。我国有许多企业生产这些仪器,性能也大有提升,已能满足实际要求,可侧重选用国产品。个别要求高的中小型仪器设备,也有众多国外产品商[3]。

3 农产品检测机构检测仪器设备配置规划

目前,我国地市级农药残留检测机构常配的检测仪器包括气相(GC)、液相(LC)、气质(GC/MS)、气质质(GC/MS/MS)以及液质质(LC/MS/MS)等,各检测中心可以根据自己所需检测的项目或者常用的标准进行配置规划。

3.1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是目前农药残留分析领域应用最广的检测仪器,主要用于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农药的检测分析,配置不同的检测器可以分析不同种类的农药:配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可以分析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含卤族等电负性元素的农药;配火焰光度检测器(FPD)主要用于分析有机磷类农药。很多实验室通常会选择购买1台气相,同时配置ECD和FPD 2个检测器,对于检测任务并不太重的单位来说,这样是可行的,但是对于检测任务较重的单位来说,还是应当选择气相色谱单配检测器,以减少更换色谱柱浪费的时间以及共用进样口带来的交叉污染。

3.2 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是对气相色谱的一个重要补充,它主要用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及强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目前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又分为紫外吸收检测器和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以可及时观察与每一组分的色谱图相应的光谱数据,从而迅速决定具有最佳选择性和灵敏度的波长。荧光检测器是一种高灵敏度、有选择性的检测器,可检测能产生荧光的化合物。某些不发荧光的物质可通过化学衍生化生成荧光衍生物,再进行荧光检测。NY/T 761-2008标准中就采用了荧光检测器来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此外,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菊素等常检测农药项目也可以用荧光检测器来检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衍生化过程使用的试剂具有较强的毒性,有条件的单位应当配置柱后衍生系统,以减少衍生化过程对检测人员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

3.3 质谱检测系统

质谱检测系统相对于常规的气相或液相检测器而言,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是多种复杂基质中农药多残留分析的首选。以往,由于经费不足,人员水平限制、标准缺失和仪器本身还不够成熟的原因,质谱联用仪一直很少被地市级检测中心购买使用,而此次《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中则明确指出地市级检测中心应当配备液质联用仪和气质联用仪。据了解安徽省很多地市级检测中心已经配套质谱联用仪或正在购买质谱联用仪,然而,我们也发现很多检测中心根据农业部的推荐,购买了单四极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单四极杆气质相对于气相色谱来说,具有更强的选择性,但是其选择性还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化的样品基质和日益复杂的检测项目要求。考虑到目前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C-MS/MS)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并且相关的国家标准正在制定出台中,因此,建议地市级检测中心应当配套GC-MS/MS设备[4]。

目前,购买大型检测仪器设备还是应以进口仪器设备为主,虽然国产的仪器设备已经逐渐成熟,一些厂家生产的仪器设备也确实能够达到我们日常分析的需求,但是总体而言,国家大型检测仪器设备跟进口仪器设备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尤其是在售后技术支持和维修维护方面。

4 结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责任重大。然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亟待解决的问题依然较多,这就对地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规划,对于实验室日常检测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4]。

5 参考文献

[1] 翟云忠,蒋治国,朱佳明 ,等.地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5(20):102-103.

[2] 马建奎,余伟,董兵.昌吉州实施国家地市级检测中心项目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24):281.

篇13

关键词:城市规划;地下建设规划

Abstract: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 development affected by geological conditions, technical level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ny other factors, therefore, in a particular urban are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 is limited.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restricted factors of underground space is more, in its development is completed, to do again planning adjustment technology difficulty and investment is far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urface and the floor space planning and adjustment. And the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 some of the city's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lack of scientific planning guidance, cannot guarantee that resources of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which severely re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the city.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urrent urban undergroun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ome real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and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measures, in order to offer you correct academic exchange.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及经济的进步,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目光由传统的地表空间、地上空间开发越来越多的转到地下空间的开发。由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是城市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增强城市功能、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城市地下规划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发规划正由传统意义上的小规模、无序性开发转向对于城市整体规划有着举足轻重意义的综合性系统开发。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全面认识我国目前城市地下建设规划现状,正视其中存在的弊端及不足之处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保护与开发并重,正确认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有限性

一般而言,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包括了城市地表以下的广阔空间,资源丰富,开发潜力无限。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受制约因素较多,例如:地质条件,已有地下兼职设施、地面建筑设施、技术水平以及城市整体经济水平等。因此,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城市地下资源是有限的,更由于城市地下资源开发的难度及资金投入都远远高于地上开发,因此,城市地下资源开发建设必须着眼长远并在科学的规划指导下有序进行,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注重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保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我国以往的城市发展建设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往往规模较小、功能相对单一且各自为阵,开发态势上一般以:道路发展、市政管线建设及民用空间为主。传统模式下的城市地下资源开发导致了空间开发的粗放性与无序化,这严重阻碍了地下空间建设开发的进一步发展。而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日益凸显,底线空间开发建设一时间成为各大城市建设的热点,在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的驱使下,城市地下资源开发呈现了遍地开花的态势,难以形成统一的规划指导,长此以往必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的城市地下建设规划中,应当具备大局观及全局意识,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建设发展保持一个长足的健康态势。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规划建设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城市地下交通的发展,对于城市地下规划建设的思考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众所周知,城市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规模、功能性及整体规划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发展必然会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向,前瞻性的城市发展指导又将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立足当地实际并着眼长远做到有序、有效、可持续开发。城市地下规划建设是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城市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正处于初期阶段,一方面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我们队城市地下资源做有效开发,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城市地下资源开发经验及理论基础不足以支撑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的需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目前我国城市地下规划建设存在的一些弊端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体系,使城市地下规划建设以一种健康的态势取得长足发展。

篇14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general ideas, principles and processes ofprogramm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rack laying base In the newly-built International railway project. As common practice of track laying base In the newly-built International railway project,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features of this project, may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 Experienc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imilar projects.

关 键 词:国际工程;铺轨基地;设计规划;施工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project, Track laying base, Programm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总体铺轨方案

本项目轨道工程超过500公里,采用标准轨焊成500米的长轨条,长轨运输车运至铺轨现场,DGP500铺轨机组单枕连续法单面铺设。现场采用铝热焊,采用K13风动卸碴车上面碴,MDZ机组进行整道,整道完毕后进行应力放散锁定。道岔采用人工现场预铺,轨枕由设于铺轨基地内的轨枕厂集中预制。沿线路每隔80公里设一处存碴场。铺轨基地的设置对轨道工程能否按期完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铺轨基地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原则

铺轨基地和相关线路的实施应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工期目标的基础上,先进行总体设计,而后按照工程量,充分考虑轨枕和长轨的及时供应,标准轨的储量和铺设轨道期限要求,安排铺轨基地和相关线路的修建。

本着少占用地和永临相结合的原则,注意保护环境,并充分利用现有水源,电源和运输道路。铺轨基地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各功能区的大小符合铺轨进度要求即可,不宜过大,略富余生产能力即可,以保证合理用地,避免浪费。

与新建正线连接线最短,基地功能分区明显,各项作业互不干扰,调车编组顺畅,进出道路方便。

经济合理,方便可行。

规划设计流程

收集资料 计算基地各参数基地选址 地形测量及管线调查

基地总体布置和功能分区 股道布置功能区规划及设备配置 其它设施布置 否

总体评价结束

规划设计

基地内轨道标准、股道布置、线路平纵断面和建筑限界,应满足大型机械设备和机车车辆作业,调车运输,停放和检修等要求。

计算基地各参数

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和总体施工组织安排,计算平均每月铺轨进度和最大的月铺轨进度,折算成各种材料的平均每月需要量、最大月份需要量和每日编组列车对数。各种材料的存储量应介于最大月份需要量和2.5倍左右的平均每月需要量,并据此计算各种材料存储区的占地面积。根据每日编组列车对数和存储材料的规模,计算基地的股道数和各股道的有效长度。

选址

一般的铺轨基地设置于车辆段和停车场,利用其便利的场地条件集中进行轨料储备、堆放,焊接长轨条等需要较大面积的作业。本项目铺轨基地设置在车站内,毗邻铁路正线,由铺轨基地设置临时引入线,进入铁路新建的线路。所处位置地势平坦、排水顺畅,填挖基本平衡,土建工程量较少,具备设置龙门吊条件,周边道路能通行运输物资车辆,具备连接市政电网和水网条件。

功能分区

铺轨基地具有轨枕预制,焊轨,存放轨枕,存放标准轨、存放长轨、存放扣配件、存放道岔,机车整备和检修区的功能。可以分以下几个系统:生产系统,包括轨枕生产、长轨焊接;存放系统,包括轨枕、标准轨、长轨、道岔,以及装卸与组装设备;工程列车的编组、检修场站,包括牵入牵出线、调车线、联络线、机修线、装卸线及相应设备;指挥调度中心和辅助生产生活基地。铺轨基地规模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由各工区的生产能力和轨枕、长轨的存储量所决定的。铺轨基地占地长度为,宽度为。

铺轨基地的主要能力

轨枕预制及存放区

轨枕预制区设立轨枕厂,采用框架轻钢结构,轨枕厂规模为108米*34米*9米。

轨枕年生产能力为60万根,三班生产,月最大生产量为6万根,流水线生产方式,配置380套钢模,钢模周转18小时/次,蒸汽养护仓面积为40米*7米。成品存放区为580米*30米,最多可堆至20层,可供40万根轨枕的存储,相当于设计数量的50%。

焊轨及长轨存放区

铺轨工程量大,工期紧,焊轨及存轨区占地广。焊轨区长约1200米,存长轨区长约600米。

焊轨生产区生产能力参数为:接头焊60个/工日,相当于焊完3根500米的长轨和1根长轨焊完200米;实行2班制作业,每日可完成长轨焊接3.2公里;一年按300个工作日计算,年焊接长轨能力可达960单线公里。

股道布置

铺轨基地股道应满足机车、铺轨机组、长钢轨和轨枕运输车、移动焊轨车、道碴运输车、机养车及轨道检测的停放、作业和养护需求。根据工程量和工期,共设8股道、8组道岔,其中基1股道为焊轨线,基2股道为轨料线,基3股道用作机车整备,基4股道为检修线,基5股道为机车存放线,另外考虑基地调车作业的需要,基6股道为机车调头线,基7股道为碴车停留线,基8股道为装碴线。

铺轨基地作业量

铺轨基地的主要作业内容包括每日进出运轨枕、长轨列车,日均1.5对,每列车为18辆N16型平板车及一辆内燃机车,编组长度为300米;进出铺架设备,包括铺轨机组、大型整道机等;基地设备卸车。

铺轨基地轨道标准

采用60KG/M钢轨,混凝土枕1440根/公里,与正线铁路连接处用异形轨连接。基地联络线的坡度和曲线半径,应根据地形、运量和作业方法确定。有长轨列车通过的线路曲线半径不宜小于300m,道岔不宜小于8号,最大坡度不宜大于正线的最大坡度。

铺轨基地及其主要功能区施工和设备配置

施工工期要求。各工序优化组合,穿行,以确保工期。

施工顺序:施工准备、场地平整、测量放线、硬化路面、制作龙门走行线、铺设龙门走行轨、组立龙门架等。

铺轨基地

基地内临时设施的设置,尽量避免影响站后工程施工。基地内尽头线设车挡。电器设备加装安全保护装置。管线应采取防磨损、防撞击措施。起重设备使用前通过安全检验。铺轨基地修建消防通道,相邻堤料间,根据作业需要不小于0.5m的距离。场内堆置物与执道及龙门吊走行线问留有安全距离。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

所有施工人员、机具整备到位,待施工条件具备后,立即进场着手建设,在施工前先将场地四周用彩钢板围档搭设起来,确保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会同业主、监理及相关单位,对原始资料和控制桩进行现场交接,办理相关的手续。及时组织测量人员对有关的控制桩、水准基点进行测量复核、上报。

硬化路面、制作龙门走行线

根据已定出的龙门走行线外移桩方向与高程,在待硬化路面外侧拉挂钢弦线、立模,每10m设置支点1处,并在两端用加紧器将弦线拉紧。利用混凝土搅拌车将商混运至施工现场,采用人工振捣并抹面平整实,并复测其平整度。

铺设龙门走行轨

人工搬运60cm短木枕沿龙门走行线方向散布,租用汽车吊将25m 60kg/m钢轨依次吊运至铺设位置后,人工用撬棍将钢轨拔至短枕上进行组装,轨枕间距为600mm。走行轨组装铺设完成后,必须严格按照所测设的桩位对线路进行方向拨正、起道高程。

组立龙门架

利用大型运输汽车将分解后的龙门架运至施工场地,在预立龙门架现场左右预留60m空间位置连接主梁后,再将走行梁用吊车放于距主梁30m龙门走行轨道上,用夹轨钳将减速箱打死,将钢丝绳穿于主梁上,吊车开始吊装主梁到一定高度后找平主梁,将走行梁两边用吊链捆住人工配合一边松吊链一边提升,吊车将主梁放至与走行梁高度位置后电工开始上支腿并布置灯线,对法兰盘眼上螺栓,组装龙门架整个过程必须一次性完成。

轨枕预制和存放区

轨枕厂采用环形轨枕生产线,各工序的钢模通过滚道,升降横移小车进行输送,钢模的出入养护仓通过2台10吨的行车进行。脱模后的轨枕由码垛机在堆码小车上进行码垛,码垛好轨枕的小车通过卷扬机牵引至成品库的轨枕起吊入存放区,由存放区内跨度为30米的2台龙门吊进行装卸,轨枕的发运由存放区内的龙门吊装至运枕轨道车上。

焊轨及存轨区

采用基地焊轨时,设置焊轨生产线和标准轨、长钢轨存储场地,以满足长钢轨生产需要。30台2t的群吊,10t走行龙门吊2台,用于满足基地内轨料装卸、轨排拼装及装车等装卸施工之需要。长钢轨存放台位一个,短轨存放台位一个,均采用混凝土基础。

标准轨存放区建立2台龙门吊装卸钢轨,其后的长轨焊接区应设置用来配轨、测标、调直、锯轨、轨端除锈、焊轨并推镏、正火、粗打磨、冷却、焊接接头四向调直、精打磨、超声波探伤等工作区,每个工作区设置彩板房,用于存放设备及进行相应的工作。轨端抛光机、焊轨机、四向调直机固定于混凝土基础上,并预进而地脚螺栓;仿形抛光机、精密轧机采取履带式基础。滚轮标高要控制精确,导轨保持在同一直线、同一水平。详见“长钢轨焊接工艺流程图”。长钢轨采用长钢轨运输列车进行运输,一次可装6对500m长轨条。

图1 长钢轨焊接工艺流程图

结语

由于本铺轨基地内容丰富,涵盖了轨道工程中主要材料的生产和储存,包括轨枕和长轨等等,因此,它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保证满足业主对永久性轨枕预制生产厂的各种要求,又要综合考虑铺轨基地的地形地貌,基地的生产方式,铺轨工期,均衡存料、供料,节约成本等因素。

参与文献:

[1]卢春芳、刘订凡等编,铁路工程铺架施工与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