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体育竞技与管理范文

体育竞技与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体育竞技与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体育竞技与管理

篇1

(1.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2.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永吉132200)

[摘要]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高校体育一直运作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之下,主要从生理与教育等功能进行认识与评价,而经济角度的认识却相对较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市场也必须依托于物质经济来完成资源方面的拓展。本文从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意义、组成、策划、管理四个方面,对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与管理机制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校;体育经济;管理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18

1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意义

高校是体育经济市场建立的制定领域,其所提供的也并不完全符合传统“商品”的基本意义,也正因如此,高校体育经济活动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国家计划投入。所以,传统意义上经济活动的三个主要形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高校体育经济中,其主要目的与主要功能也无法完全依照市场经济进行界定。

1.1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

传统意义上进行市场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当前我国教育尚没有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这种条件下,高校体育资源的配置仍然有赖于计划经济,并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改变。所以,在短时间内想要发展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计划经济的体制的制约。但从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现状、体育教育目的、体育市场发展以及体育经济前途来看,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社会效益。

1.2经济活动的主要功能

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主要功能有两方面:其一,“自我造血”,沿袭计划经济的惯性,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经费预算基本都能够保持在计划以内,虽然这种现象表面上看起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实际上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比如,沿袭计划的套路抑制了高校体育发挥创造性;随着高校体育教育内涵的不断扩充,体育经济的负担也日益加重,高校体育已经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发展需求等。在很多高校中,体育教育经费负担重、压力大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二,体育服务由于体育经济活动的环境是高校,加之体育的“商品”特殊性,高校体育经济活动还需要在劳务需求方面满足高校师生。

2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组成

明确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组成,是对高校体育市场与管理机制进行研究的基础,由于高校体育具有特殊性,所以,其发展过程必须要依照现代体育发展与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相关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育的最终价值。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高校体育人口的日渐密集,在物质方面已经为高校体育经济市场提供了应有支撑,只是在运作方面还存在不足,这就涉及了高校体育市场的培育。

2.1消费市场

体育消费主要指的是参加体育活动时付出的成本。如果将体育也看成商品,则体育消费需要提供用品、设施、技术指导、活动机会、观赏机会、相关信息等服务,这也能够看出在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中,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商机。

2.2竞技市场

在任何一所高校中,都存在大量的体育竞技活动,但进行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都不是为了市场机制的形成与运作,绝大多数是高校体育竞技活动只单纯地服务于社会效益,而没有为经济效益服务。高校体育经济市场完全可以以学生为基础,辅以高校教职员工,开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体育竞技活动,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还能以“冠名权”等方式将外来资金吸引进来。

2.3人才市场

高校中的体育人才相当集中,在完成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以外,还可以对高校师生进行有偿的体育指导与组织工作,如竞赛或健身。另外,还可以从当地经济状况出发,对社区体育进行有偿或无偿的指导工作。

3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策划

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策划的主要程序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市场环境的分析也就是对高校中与体育相关的劳务产品和流通场所等因素进行分析,对经济活动进行过程中的可行内容与主要目标进行明确,从而方便决策层将相关决策控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二,对经济目标进行明确。经济效益的提升是进行高校体育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目标,在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以后,便需要分析与评估其经济目标、效益以及手段,从而使得出来的经济数据更加准确,便于更好地指导经济活动。

第三,制订活动方案。在进行完以上内容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作为活动的基本内容,并针对每一项内容完成综合策划,进而制订出最有针对性的操作方案。

4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管理

4.1服务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明确服务观念;其二,有针对性地安排服务内容;其三,完善网点的服务管理等。

4.2资金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强化财务管理,指的是刨除计划资金以外的,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的相关资金管理,需要构建有针对性的资金管理体系,以保证其高效运作;其二,提升经济活力,高校中不是经济专业的相关体育人,也需要明确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并学会运作资金的相关技巧,以保证高效体育市场可以健康运作。

4.3竞赛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竞赛的预算编报,主要目的是明确竞赛经费,也为费用的申请与开支的执行提供重要依据;其二,竞赛的财务审核,需要专业的财务人员,根据竞赛的预算编报进行严格审核;其三,竞赛的执行监管,这个环节需要体育、财务、项目三个部门的负责人共同完成,在管理过程中,切记要依照人性化的管理艺术进行管理,不能太过僵硬,以免影响竞赛的顺利进行。

4.4场馆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操作场馆市场经济要建立在对教学任务不产生影响的基础之上;其二,尽可能降低对学生的收费力度,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有偿服务;其三,对场馆的成本进行严格计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场馆管理。

5结论

本文从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意义、组成、策划、管理四个方面,对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与管理机制进行探索,在面临问题的过程中,高校能够根据自身情况,以高校的特殊性为依托,充分利用管理手段,以求达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双赢,从而更好地发展高校体育事业。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竞技体育专项科研经费管理 问题 应对措施

自提出建设竞技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目标以来,我国各级体育系统单位不断增加对竞技体育项目科研的投入,科研经费的管理和效益问题,也引起了体育界的高度关注。随着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科研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何在建设体育强国的道路上对现有的体育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竞技体育专项科研经费的作用,已成为提高体育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竞技体育专项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自从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实行“举国体制”以来,各级体育系统单位对竞技体育科研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如自2007年至今,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对专项运动训练科研经费每年都在以10%的速度增长。显然,不断增长的运动训练专项科研经费有力地支持了竞技体育科研活动的进行,为我国体育项目在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竞技体育专项科研经费在管理制度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条块分割,缺乏统筹。

经费来源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项目,省市区体育局相关项目,省级非体育系统项目,市县体育局相关项目,等等。这些部门各自制定目标,并都能直接从财政部门获得独立预算。此处,其他政府部门也可根据需要安排相关的项目和经费,如残联项目等。在缺乏有效统筹的情况下,多部门、多渠道、多头分配有限资源,导致竞技体育科研经费分散使用,科研项目重复设置,造成体育科研工作者多头申请,同一个人、同一研究内容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得经费,而同一成果也可以向多主管部门进行结题。这种情况,助长了体育科研工作者到处申请项目,找关系立项的情况发生。条件分割,缺乏统筹安排,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使资金难以共享。有研究认为,竞技体育科研成果的利用率不到10%,而竞技体育发达国家的利用率为20%以上,竞技体育科研经费成为一些体育工作者争食的“唐僧肉”。

(二)分配不规范。

目前竞技体育经费分配模式主要是“项目申报制”,对经费和项目不是分开管理。这种分配方法有两个问题:一是只要项目立项,经费就能拿到手,容易造成申请者重申请轻实际研究的现象,结果往往达不到申请时的要求;二是动用“关系”争取项目经费,这样有“关系”的人,有学术影响的人比较容易立项。

(三)支出管理不严。

超范围支出主要表现在:以购买研究设备,合作研究之名吃回扣;用于运动训练研究以外的消费。

二、应对措施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导致国家投入的巨额资金严重浪费,而且体育竞技事业规划的完成将大打折扣。那么,怎样才能切实提高竞技体育专项科研经费的投入与产出效益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项目为载体,做好经费的统筹工作,做大经费总盘子。

长期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专项科研经费几乎都是单一的行政拨款模式。从目前的竞技体育科研需要来看,不仅要加强统筹,还要进一步拓展筹资渠道,以政府的科研经费为引导,实现多元筹资。总的来说,就是要实现政府经费与社会资金的结合,国家经费与地方经费的结合。具体方法为:(1)实行非政府资金的优惠政策,在财税、规费、利税等方面对专项科研项目的立项、研发、使用实现更大的优惠,使有限的资金能更多地直接用于竞技体育专项上。(2)增加配套,要求使用单位或个人对政府划拨的竞技体育专项科研经费能安比例给予一定的配套。(3)实行科研项目招资,鼓励有较大实用价值的科研项目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筹集科研资金,实行风险同担,利益共享,这样才能给竞技体育专项研究提供新的契机。

(二)量入而出,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尽管这些年我国政府在竞技体育科研的经费投入上增长较快,但与竞技体育发展需要相比,缺口还是较大的,根据财务管理关于资金分配的原则与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有限的经费集中使用,才能在一定时期解决一定的问题。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为21世纪竞技体育做准备的思想指导下,制订了四年一个奥运科技攻关计划,集中在某几项奥运会夺牌项目的研究上,同时,以这些项目为中心,促进与其相关项目的发展战略简称为“0004工程”(即2000年至2004年奥运会发展战略工程),集中使用政府及社会筹集的竞技体育科研资金,以此解决重点问题。这些年来日本的一些竞技体育项目,特别是冬奥会的冰雪项目已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了冰雪运动的大国。这些成功的范例给予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很大的启示。我们的竞技体育科研经费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使经费跟着项目走,实现两个“倾斜”,即向重点项目倾斜;向潜心研究、学术水平高、研究成果丰富、信誉度高的竞技体育科研专家倾斜,把有限的经费投放在某个队或某个人上。在具体操作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申报项目与申请经费分开,申报的项目经评审合格后进入不同层次的项目库,然后把经费与项目一起打捆,把经费安排给中标的一方。

(三)按成本效益原则,加强科研经费运行中的财务监督管理。

成本效益原则,就是指耗用一定的成本能够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以及在保证一定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竞技体育科研经费在体育事业活动的物质投入,其效益集中体现在体育科研工作者对体育科学的贡献上,产生有影响力的成果,提高单位和国家的体育学术地位。因此,首先要把竞技体育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点放在支持项目成果应用实践上,提高竞技体育专项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对科研经费的申请、支付、管理、监督进行规范,健全监督的组织体系,既要避免职能重叠,又要防止出现漏洞。其次在经费使用的内部控制上,要把经费支配权完全交给项目负责人,把事权与人权也交给项目负责人,给项目负责人发挥作用提供空间。并且要对资金流向做出严格规定,有条件的要建立专门的账户,特别是对待国家一线运动员训练的专题研究,这样可以较清楚地反映竞技体育专项科研经费的去向。再次是建立与效益挂钩的经费拨款制度,根据竞技体育科研活动的实际进展情况,特别是竞技体育某一项目训练进展情况,要分批次拨付经费,改变只要项目立项,经费就能一步到位的现象,最后以成绩证明再拨付全部经费。最后是建立由出资人成立的监事会,对整个竞技体育科研过程实施全过程监督,科研单位或项目组织定期向监事会报告该科研情况的经费管理情况。

(四)实现竞技体育科研管理网络化,提高经费管理水平。

在竞技体育大国向竞技体育强国的迈进过程中,社会要求对其科研经费财务信息做到实时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根据专项训练科研地点常常不同的特点,实现竞技体育科研管理网络化。这就要运用会计电子化基础和应用网络技术,使财务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共同建立这个特殊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竞技体育专项科研经费管理水平。这样就使经费管理由事后控制转化为事中控制,由被动代管理转化为主动式管理,确保“多、快、好、省”地使用专项科研经费。

参考文献:

[1]钱华.竞技体育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资源学报,2006,(4):77-81.

篇3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具体表现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现象在很早之前就曾出现过,随着经济危机的不断加重,这一问题逐渐受到了大众的关注。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具体表现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数量出现严重的不均衡,金融经济部门的数量的增长数明显更高,且规模也远远高于实体经济部门,不少金融机构都在不断的扩大兼并行为。随着分离的不断加大,实体经济慢慢丧失了原有的主导地位,金融经济的地位则快速上升。大部分的经济活动都发生于金融领域,大量的资金开始涌入金融领域,实体经济的活跃度逐渐下降,导致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另外,反映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指标包括金融资产比率以及金融交易量比率,当这些指标上升幅度越高时,表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越明显。

二、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诱因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出现分离的原因主要在于金融经济的规模、数量以及地位都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随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将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所以,对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原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致上来看,两者分离的原因主要包括几下点:

(一)金融资产的快速增加

从产生时间来看,实体经济在金融经济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因此,实体经济一直推动着金融经济的发展。换言之,只有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金融经济才能逐渐发展,商业贸易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当产品的数量增加时,商品交易才会产生。而在这个交易的过程中,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更慢,金融的资产比率也在慢慢提升,这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不仅仅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金融管制较为自由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所以会出现分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金融的相关制度逐渐呈现出自由化趋势。金融管制自由化的具体表现为:第一,大部分的国家都先后解除了针对金融经济的限制,导致国际之间的资金交流越来越频繁。另外,随着金融资本的大量涌入,让国内、国际的贸易数量日益增加,而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与吸引了大量的国外资金,促使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我国对于金融的管制越来越宽松,使得国内的金融部门得到快速扩张,不少金融企业为获取市场份额而大打价格战,不少金融企业纷纷出售优惠产品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促使金融的贸易量得到大量的提升。第三,关于汇率的相关要求也先后被解除,汇率并不再一成不变,而是可在一定区间内上下浮动,这也促使商品交易的数量不断攀升。

(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益提升,金融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就逐渐摆脱了对实体经济的依赖,从而使得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出现分离。另外,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技术创新的影响,以此为基础的金融经济的类型日益增加,促使金融经济的领域不断拓展,金融经济得到大力发展,金融资产的比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导致金融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渐凸显。

三、防止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有效对策

就目前情况而言,不管哪一个国家想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必须确保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和谐发展。世界的发展与金融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离不开实体经济。换句话说,金融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实体经济,两者为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一方都无法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当前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看似只发生于金融领域,但究其本质可发现与实体经济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表明世界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是金融经济的发展过快,占据了实体经济原本的主导地位,失去了实体经济支撑的金融经济造就了当前的经济泡沫,随时都面临着瓦解的风险。

所以,要让世界经济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那么必须对金融经济进行正确的定位,同时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在实体经济的带动之下,才能实现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政府部门还需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将金融经济的服务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篇4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竞技体育;灰色关联分析;动力层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2-0117-04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头号竞技体育强国。但亚洲的竞技体育运动在世界竞技体育版图上仍属于落后地区。中国竞技体育在大型的运动竞赛中成绩有时大起大落,这里面虽然有事物发展中的偶然因素,但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原理告诉我们:要想在整个项目中保持优势的长期性,中国竞技体育必须在某个项目或某些项目中具有竞争优势,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竞争优势就是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竞技体育独具的、整体的、持续的竞争能力,是竞技体育取得竞争优势,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力量源泉,但并不是所有的竞争优势都是中国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准确了解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与其整体竞技水平之间的内在关系,本研究以中国竞技体育2004―2008年在世界竞技体育锦标赛、奥运会、世界竞技体育大赛上所取得的成绩为标尺,以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二级指标内容为验证对象,把中国竞技体育2004-2008年之间的每年成绩总分当作一个灰色系统工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对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二级指标内容与中国竞技体育2004―2008年之间的每年成绩总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度,旨在验证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体系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以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和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通过大量收集的期刊、著作中的相关文字和数据资料,运用二手分析,即从他人研究的资料中寻找与本研究有关联的重要内容,在基础上构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体系。查阅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了解和分析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

1.2.2间卷调查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和运动训练学等方面专家对影响中国竞技体育的相关要素进行访谈,拟定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一、二级初选指标,并以此为依据设计第一轮调查问卷,以问卷形式请专家对一、二级初选指标进行筛选和认定;第一轮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处理,结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设计第二轮调查问卷;最后一轮请专家对前两轮专家认定的一、二指标进行排序和权重程度认定。结合问卷统计处理结果,最后确定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表1)。

1.2.3专家访谈法在研究过程中,多次与体育院校及从事体育研究的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个别项目管理中心的主要官员,体育管理学、体育新闻学、体育经济学和体育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在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概念的界定、核心竞争力的一级、二级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获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2.4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二级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

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乏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其研究对象是灰色系统。所谓灰色系统就是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它通常表现为:系统因素不完全清楚;系统中因素之间的关系不完全明确;系统结构不完全知道;系统的运行机制与状态不完全明白。灰色关联分析是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的定量比较与描述,它是指对于两个系统或系统中多个因素之间随时间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步骤:第一步,建立母子序列函数;第二步,对原始数据进行均值化处理(统一量纲),包括对各组数据求其平均值、用所求均值去除各个原始数据得均值化数列两个程序;第三步,计算各子序列与母序列在同一时刻的绝对差值,并列出对应差数列表;第四步,根据灰色关联系数公式Lli(t)=min+ρmax/li(t)+ρmax,求出关联系数;第五步,根据关联系数计算结果,求出关联度。

2 结果与分析

2.1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定义的理论依据第一,以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属性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相关要素为总体方向;第二,以中国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的实际情况和决定中国竞技体育实力水平的相关要素为依据;第三,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第四,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对我国未来竞技体育水平发展的一种预测,而这种预测必须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也是定义核心竞争力的依据;第五,童利忠等学者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案例》一书中认为在外部环境相同、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企业怎样通过有效管理来获取竞争优势,使各构成要素有机融合,并指出核心竞争力包括三个层次,即内部核心层、中间支撑层和外在表现层;第六,罗超毅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的研究》中认为: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太致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动力层、基础动力层和环境动力层。核心动力层主要由教练员、运动员及直接参加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各方面人员(如科技教练、队员等)构成的运动训练实施者群体;基础动力层是指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发展进程有比较大且具有基础性支持作用的各个动力子系统,它们主要有科学技术、科学教育、科学管理和科训结合的各种物质保障条件等因素;环境动力层是指对运动训练科学有影响,其影响力一般、具有间接作用的各种动力要素子系统,主要有国家的政治形势、经济状况和文化环境等影响因素。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度量,包括三个基础的内涵识别:一是竞争力的源动力表征;二是竞争力的支撑表征;三是竞争力的环境表征。三者具有高度的逻辑统一性,只有这三条主线同时包容在中国竞技体育中,中国竞技体育才有厚实的基础,才有在世界竞技体育舞台竞争的实力。因此,本研究认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应包括动力层竞争力、支撑层竞争力和环境层竞争力三个基本内容,这也成为定义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2.2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权重分析采用和积法,以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判断矩阵按列归1,即每列各元素除以该列全部元素之和,得到一个新的矩阵,然后按行求和得到一列,该列归1即为中国竞技体育核

心竞争力一级指标权重(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的权重排序为:动力层竞争力(0.63)、支撑层竞争力(0.26)、环境层竞争力(0.11)。由此可见动力层竞争力是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其竞争过程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其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竞赛主导地位的竞争力。而其动力层竞争力是竞技主体人力资源、科研与训练结合程度和竞技主体参赛能力的组合,是能够使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定时期内保持现实或潜在竞争优势的动态平衡系统,其能力不是几项核心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其组合体共振所体现出来的内在合力,其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独特性)。对其它国家竞争对手而言,动力层竞争力具有越高壁垒,其核心竞争力将趋于更强。所以,动力层竞争力在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中占有主导决定作用。

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形成是其自身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外因存在其系统之外,支撑层竞争力和环境层竞争力就是作用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外部因素,其具有诱导、推动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功能,只有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发挥内部因素的整合协调作用,才能实现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效能a因此,竞技体育只有借助于外部因素的诱导和推动,才能驱使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培育和优化。

根据动力层竞争力、支撑层竞争力和环境层竞争力在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体系的重要程度,依据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层次结构原理,本研究认为三者在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体系中的位置可以用图1来描述。

2.3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权重分析有了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和一级指标对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权重,现在可以计算出二级指标对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权重。二级指标对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权重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的权重排序为:竞技体育教练员资源竞争力(0.328)>政府政策力度(0.144)>竞技体育运动员资源竞争力(0.126)、参赛能力(0.126)>管理竞争力(0.069)>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竞争力(0.065)>科研与训练结合程度(0.05)>竞技体育裁判员资源竞争力(0.025)、后勤保障竞争力(0.025)>媒体宣传力度(0.014)、竞技体育赛制竞争力(0.014)、开放竞争力(0.014)。由此可见中国竞技体育的竞技主体(竞技体育教练员与竞技体育运动员)和国家政府政策,对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相对其它要素来说要大得多。

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具有整体性,形成要素达到最佳或比较合理的动态组合才能形成较稳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不断改变,形成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要素的作用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

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立足于中国竞技体育现实资源,加大培育优秀运动员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对有关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与协调,才能够形成高效的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尽管竞技体育教练员资源竞争力、政府政策力度、竞技体育运动员资源竞争力、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管理竞争力、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竞争力、科研与训练结合程度、竞技体育裁判员资源竞争力、后勤保障竞争力、媒体宣传力度、竞技体育赛制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等要素,不是影响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直接因素,但它们作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形成因素的服务性要素,在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耦合、裂变、系统化、强化等功能,发挥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组织效应,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各个因素的潜力,最后促使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因此,有效地整合和协调各种因素,使其贡献于中国竞技体育整体,切实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水平。其整合与协调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层面,纵向层面的整合与协调,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整合与协调关系;横向层面的整合与协调是每一层级内部之间的整合与协调。单一的资源无法形成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只有经过高度整合与协调的集合资源,才能产生强大的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2.4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与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的灰色关联分析

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二级指标与中国竞技体育2004―2008年之间的每年成绩总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2004―2008年的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指数与中国竞技体育的每年成绩总分建立母子序列函数,即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的每年成绩总分为母序列,2004-2008年的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指数为子序列(表4)。

第二步,对原始数据进行均值化处理。先求各组数据平均值,然后用所求均值去除各个原始数据得均值化数列(表5)。

第三步,计算各子序列(2004―2008年的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指数)与母序列(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的每年成绩总分)在同一时刻的绝对差值,并列出对应差数列表(表6)。

第四步,将上表中的li(t)(相应差数)、min(最小差数)和max(最大差数)代人灰色关联系数计算公式,即:

Lli(t)=min+ρmax/li(t)+ρmax

其中main=0,max=0.68,p=0.1,计算出灰色关联系数(表7)。

第五步,求灰色关联度

将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指数的关联系数相加并平均,即得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指数与成绩总分的灰色关联度;将隶属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灰色关联度相加求和,即得动力层竞争力、支撑层竞争力、环境层竞争力与成绩总分的灰色关联度(表8)。

从表8可以看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对中国竞技体育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竞技体育教练员资源竞争力C1(0.40)>政府政策力度C5(0.29)>竞技体育运动员资源竞争力C2(0.24)、参赛能力C4(0.24)>管理竞争力C11(0.19)>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竞争力C7(0.17)>科研与训练结合程度c3(0.16)>竞技体育裁判员资源竞争力C6(0.15)>后勤保障竞争力C8(0.14)>媒体宣传力度C9(0.13)、赛制竞争力C10(0.13)、开放竞争力C12(0.13)。从表8可以看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

力二级指标权重指数比较高的有:竞技体育教练员资源竞争力、政府政策力度、竞技体育运动员资源竞争力、参赛能力、管理竞争力和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竞争力。究其原因,第一方面,“奥运核力”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中国竞技体育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第二方面,中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人物和青年军的成长给中国竞技体育增加了“显性化”的动力;第三方面,近几年国内竞技体育赛事的主场赛场环境效应的直接作用,对我国竞技体育选手的参赛能力的发挥起到了潜在的影响。最后,通过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结构中二级指标所占的权重对比,我们发现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对中国竞技体育成绩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从表8可以看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对中国竞技体育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为:动力层竞争力(1.04)>支撑层竞争力(0.75)>环境层竞争力(0.61)。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当前世界体坛的格局变化有关,非洲国家中长跑项目的强势和原有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实力的减弱对世界体坛格局影响深刻;另一方面与国家对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布局战略调整有关。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对中国竞技体育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结构中一级指标所占的权重对比,我们发现两者之间保持相同的排序位置。

因此,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结合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成绩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3 结论

1)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即动力层竞争力、支撑层竞争力和环境层竞争力;12个二级指标,即竞技体育教练员资源竞争力、竞技体育运动员资源竞争力、科研与训练结合程度、参赛能力、政府政策力度、竞技体育裁判员资源竞争力、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竞争力、后勤保障竞争力、媒体宣传力度、竞技体育赛制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动力层竞争力是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

篇5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约在4000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写作毕业论文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都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内。美国NBA1997年~1998年赛季的总收入为22亿美元.平均每支球队约7600万美元。1977年美国体育的总营业额超过了1000亿美元.居全美经济各大产业的第22位。美国1998年的体育产值达631亿美元.超过了国内的石油化工业汽车业.占GNP的13%.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超过3000亿美元。意大利的“足球产业”闻名世界.一个星期日举行的“足球日“中.全国足球球迷的总开支就达2000亿里拉。澳大利亚90%的国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运动和休闲创造的产值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国际足联的研究表明.与足球有关的营业额每年高达2500亿美元其中包括运动员的工资、门票.广告、电视转播.运动器材销售、机票.住宿费用旅游以及相关的工业等等。据统计足球运动直接和间接雇用的人数高达45亿人。2002年.日本体育产业的总收入为4.2万亿日元.居十大支柱产业的第六位。可以预见.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体育经济的发展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而且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体育消费已转而成为一种刚性的需求.美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的体育人口比例达到77%.德国为67%.日本是65%加拿人是50%正是这种刚性的需求给了体育经济强有力的支撑。而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市场规模还很小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只有两万多家尽管总投资额超过了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元人民币但体育产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0,3%体育人口比例约为31%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这种差距其实就是一种潜力.那么.怎样尽快地找出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因素.开发这种潜力,使体育经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小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则是迫切需要的。

二、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自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经济改革.被誉为“朝阳产业的中国体育经济发展势头也十分喜人.但体育经济的发展却明显落后于其他行业的发展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表现为:

1体育消费意识相对滞后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束缚.视野不开阔.认识不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两者之间严重脱节。对体育的消费也仅停留在低层次消费上而没有将其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目前.我国除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城市以外.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不强。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体育消费的结构不尽合理。据调查,我国城市居民对体育的投入主要以运动服装等体育用品消费为主占体育消费支出的81%不少年轻人情愿把钱花在卡拉OK娱乐场所或网吧上网聊天方面却不愿花钱参加体育锻炼。

2.传统体制的制约

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在改革过程中.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这一举动虽然带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成分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严重影响了企业投资体育的积极性形成了“居民低收入一政府投资一福利分配一投资萎缩的经济流程。

3,体育消费有效需求不足

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形成体育消费和体育投资热.而中国目前还不能形成这个热点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民消费率还处于较低水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79%。在所统计的36个国家中.只有8个国家的消费率低于7O%.其他国家的消费率均在70%以上.而我国的消费率一直徘徊在60%左右比美国低24个百分点.比印度低18个百分点。这一差距表明.在我国单位劳动成果中.可供消费的部分较少.用在体育消费的部分就更少了。

.缺乏专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

体育产业的开发需要既懂体育.又懂经济和管理的人才,而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和下岗待业人员.他们一般只熟悉体育工作而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深入了解体育管理和经营人才严重缺乏没有形成一个体育产业人才群体。

三,加快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进程,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整个体育行业部门还仅仅处于场地出租和有偿指导等浅层次的经营阶段。写作硕士论文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快速增长解决体育经济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就成为迫切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保障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全民体育消费意识

体育市场是沟通体育消费与生产的桥梁.是满足居民体育消费.推动体育发展的动力。要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和引导.强化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增强毒健身意识,努力倡导健康科学的健身理念,人力发展农村体育、妻社区体育、职工体育、青少年体育和老年体育.加强全民健身苑点建设,提高体育人口比例.培养更多的体育消费群体。积极引妻导居民的体育消费朝合理正确的方向发展。

2.深化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

我国体育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依赖国家预算。这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将逐步消失.体育也处于改革的大潮中。各级体育部门应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将有条件的体育事业单位推向市场,使之从以全额拨款向差额拨;款过渡.差额预算向自收自支过渡.从自收自支向企业化过渡。体育经费的来源,应以国家拨款为主,社会集资为辅.把国家办要和社会办结合起来.开辟多种资金来源渠道.使之有主有从.互:为补充。

3应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群

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政策的扶植力度.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二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三是要在政策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实行土地置换,集中建

设.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4加强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经营、服务和管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经营、服务和管理队伍.有一批优秀的经营、服务和管理人才。写作医学论文缺乏熟谙体育和经济两门学科的经营人才是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努力造就既懂经济理论又懂技术的经营管理型人才。首先是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其次是要对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地加强培育与培养,逐步建设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知识面广结构合理的体育管理、体育经营的人才队伍。

5.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体育市场建设体系是体育经济赖以发展的载体和导向。因此.体育市场体系建设.要以gI导和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等等,要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网络.为体育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缺乏专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

体育产业的开发需要既懂体育.又懂经济和管理的人才,而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和下岗待业人员.他们一般只熟悉体育工作而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深入了解体育管理和经营人才严重缺乏没有形成一个体育产业人才群体。

三,加快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进程,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整个体育行业部门还仅仅处于场地出租和有偿指导等浅层次的经营阶段。写作硕士论文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快速增长解决体育经济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就成为迫切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保障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本文由中国收集整理。

1提高全民体育消费意识

体育市场是沟通体育消费与生产的桥梁.是满足居民体育消费.推动体育发展的动力。要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和引导.强化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增强毒健身意识,努力倡导健康科学的健身理念,人力发展农村体育、妻社区体育、职工体育、青少年体育和老年体育.加强全民健身苑点建设,提高体育人口比例.培养更多的体育消费群体。积极引妻导居民的体育消费朝合理正确的方向发展。

2.深化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

我国体育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依赖国家预算。这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将逐步消失.体育也处于改革的大潮中。各级体育部门应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将有条件的体育事业单位推向市场,使之从以全额拨款向差额拨;款过渡.差额预算向自收自支过渡.从自收自支向企业化过渡。体育经费的来源,应以国家拨款为主,社会集资为辅.把国家办要和社会办结合起来.开辟多种资金来源渠道.使之有主有从.互:为补充。

3应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群

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政策的扶植力度.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二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三是要在政策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实行土地置换,集中建

设.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4加强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经营、服务和管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经营、服务和管理队伍.有一批优秀的经营、服务和管理人才。写作医学论文缺乏熟谙体育和经济两门学科的经营人才是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努力造就既懂经济理论又懂技术的经营管理型人才。首先是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其次是要对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地加强培育与培养,逐步建设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知识面广结构合理的体育管理、体育经营的人才队伍。

5.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体育市场建设体系是体育经济赖以发展的载体和导向。因此.体育市场体系建设.要以gI导和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等等,要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网络.为体育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6

关键词:预算管理;预算机制;环境保障预算是一个企业“实施计划和控制部门的核心管理工具,它也是衡量一个企业运营状况的基本尺度之一”[1]。于任何一个时期而言,企业的健康发展都里离不开财务的强力支持。当下时期,我国进入了“十二五”这一重要的社会发展新时期,在此背景之下,各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都呈现出了明晰的态势,而如何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也成为了保障企业向既定方向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就现况而言,相应制度的欠缺,员工预算管理意识淡薄,以及缺乏预算控制力和执行力等问题,成为了企业建立、建全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环境保障体系的主要诱因。基于如此,笔者特就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对策做出如下浅析。

一、预算管理和预算机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预算是“企业运用控制范围最广的一种技术,其包含营业、财务、资本等各项预算,把这些元素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企业的全面预算”[2](也称:总预算)。做好预算管理,不仅可以对企业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也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运用会计专业化的水平,将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的管理相结合,能够促成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会计理论中的重要理论,财务预算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财务预算管理凭借系统性、战略性以及整合、全面性等优势,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已经成为了企业财务治理工作中的重要制度和途径。综合而言,企业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和预算机制环境体系主要具有以下四方面优点:

(1)确定可行目标

通俗来讲,预算,就是计划。是指任务还未执行之前,通过制定某一计划来确定目标的过程。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管理者及相关人员也能够察觉到企业在下一步发展中,部分所意想不到的情形和问题。所以,预算具有确定可行目标,规避风险的作用。

(2)促进合作与交流

预算一般会包涵多种项目,而如若想要达成这些项目,各个组织和部门之间必须达成统一、协调的意见。如此一来,也能够使管理者站在整体的角度,通盘考量整个链条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预算能够触及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进而成为一种用来协调各个部门的沟通方式和手段。

(3)促使项目目标实现

通过预算,可以使得管理者们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目标,通过组织实施和业绩评价等方式来进行控制和实现。同时,预算还能够使企业的各项目标得到优化和提高,进而形成一种非常好的企业绩效管理模式。

(4)激励员工

在整个预算活动中,对企业前景的有效计划和规划,会使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们看到企业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从而让员工清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带动他们主动参与到企业发展进程中,进而避免盲目行为的发生,促使员工有信心完成既定目标。

通过对预算管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具备的诸多优势。而这也是预算管理能够被很多企业普遍运用的原因。总之,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战略性的目标,在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中,实现了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企业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分析

1. 完善预算管理的专职机构和规章制度

想要保证预算管理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必须有完善的管理机构以及制度的保障。由于预算管理的层面很多,涉及范围很广,人员的参与性程度很高,在执行的过程中时间很长而且数据计算繁琐等特点,这就很需要一些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不能因为人的关系或者别的什么特殊的关系就可以区别对待,让那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一定要使得预算管理制度具备其权威性。在预算管理中,并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是企业大家的事,因此,要把提高企业的效益作为执行的目标,把明确责权利作为管理体制的有效手段,让预算管理步入良性轨道,进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

2. 提高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

员工们在行为以及意识上的提高,不仅能加快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执行的速度,还能提高管理的效果。在这方面,就需要对员工加强培训,使其掌握必备的预算管理知识,和一些相关的法规法律,让员工亲身体会预算管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意义。同时,作为企业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内部网络等一系列的宣传工具,来提高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知。作为企业,还应当清楚的认识到:预算管理是需要整体努力的结果,单单依靠一个人或者几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也不能够完成的。要站在全方位的角度,来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制定切合实际的预算目标

预算,作为企业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着企业的核心目标来制定和实施的。利润,作为企业的核心目标,因此在预算过程中,要做到对目标成本管理的深化,结合实际情况,找出对效益产生影响的关键性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可以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制定符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计划,通过扭亏增效等方式对目标进行成本上控制,以此来促成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作为企业的执行机构,按照企业的发展要求,编制出合理的行之有效的预算是极有必要的。通过预算目标的下达,以指标化和数字化等形式体现,并和各级责任主体予以签订责任书,促成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实现。

4.制定合适的预算配置体系

不管是资金还是人才,对于企业来说,任何一种资源都是极为有限的。为了使企业的发展战略更好地被实施,必须制定相关的预算配置流程体系。也唯有这样,才能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才能更有效地把企业的发展战略做到清晰地传递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之中。故此,企业必须运用统一的方针或者策略,来对预算的分配予以指导,同样是这一时期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环境保障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

5.对预算实施动态监管

在预算的控制管理方面,应紧紧抓住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这两个部分,严格履行管理规章,通过一定的监督力度和必要的强制手段,把企业的策略以及法规贯穿于预算的整个过程,把预算的执行情况做到及时反映,努力做到企业的兴衰和员工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在具体执行的时间周期上,可以按季度和按月滚动进行,并跟踪予以实施。

例如:笔者所在部门每月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内,对各部门上月的实际开支进行梳理,并根据预算目标费用,合理归类;而后再经过编制、初审、复审后发给各部门核对,以达到费用月月清的效果。再将经核对后的实际费用汇总与核定预算数进行对比,根据预算达成率,以提示各部门费用是否超支,进而做到有效控制公司成本,预算公正、透明、有据可依的目标。

可见,通过对预算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可以发挥预算考核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促进预算目标与个人利益的关联程度,提升全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6.加速信息化建设

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效益,因此,在当下时刻,企业如若想建立一个科学、完整且系统的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环境保障体系,就务必要加速信息化建设。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应当以一种共享的方式,将财务部、人事、营销等管理层和各部门凝聚在一起。即:将企业各个部门的预算目标昭然若揭于系统之中,而后各部门都要以此基础,开展工作。

事实也告诉我们:此种公开透明、实时的预算管理环境和机制保障体系,既实现了全体员工切实地参与到企业“节源开流”工作中来,同时也规避了由于地域的限制,管理层不能及时进行于预算管理监督工作。进而使企业在透明、共享的环境中,真正建立起可防可控、有章可循的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环境保障体系。

结语:

以上,结合个人的认识和相关文献,就如何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化向前,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在此环境之下,企业将会面临各种新奇多样的问题,而如何乘风破浪、逆流而上,防控是为关键。于企业的财政领域而言,纳入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和预算控制体系是一条必由之路。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制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是一条充满荆棘和坎坷的征途。而这给我们的警示便是:除了优化制度和环境等硬件设施之外,每一个从业者还应当保持十分情形的头脑和高质量的职业操守。(作者单位: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布鲁克林著.张显东译.《预算管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P(1)

[2]姚春梅著.《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税务》.2012(14):P(71-72)

[3]朱璐璐著.《浅析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J].《财经界(学术版)》.2013(06):P(77-78)

篇7

[关键词]正确理解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关系

为联手应对来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国务院总理在2008年10月14日应约与英国首相布朗通话时表示,要认真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温总理向西方发达国家首脑提出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的呼吁,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不论是深深卷入危机中的欧美金融强国,还是需要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均已成当务之急。

1 实体经济的概念与特点

实体经济并不是一个专用术语,至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词语。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频繁使用实体经济这个词语。与之相关联的是除去房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之外的部分,就美国经济数据的构成来看,其中包括制造业、进出口、经常账、零售销售等的部分被美联储笼统地概括为实体经济。由于不包括房市和金融市场这样的特殊部分,所以实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内市场运行的“流水账”部分,之所以这样来描述,是因为虽然实体经济往往不是要害部门,而是民用普通领域。

尽管不是要害部门,但实体经济显然对于美国市场的日常运行具有关键意义,一旦实体经济出现震荡或反复,往往反映到美国人的生计问题上,像美联储十分关注食品价格指数和消费者核心物价指数以及库存和零售销售等指标,这说明美联储所谓的“实体经济”反映的是市场运行基本面的状态好坏。

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结构是不断调整变化的,既有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也有发达国家夕阳产业苦苦维持起死回生的挣扎,当然还有发展中国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全球化这样一种趋势。那么在这样一个经济结构普遍调整的年代,美联储坚持地盯住实体经济这个概念,并为了维护实体经济的运行态势而在所不惜的答案或许很简单,那就是实体经济尽管不包含要害部门和尖端领域,但它却是一国市场稳定运行的最广泛基础。

实体经济具体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实体经济的主要特点为:有形性、主导性、载体性、下降性等。

2 虚拟经济的概念与特点

虚拟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语。最为普遍的解释,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的概念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他在《资本论》第3卷第5篇中,特别是在论述信用和虚拟资本的第25章及其后,对此进行了详尽分析。他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但它却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这是它与实际资本的共同之处。

虚拟经济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间的商务借贷行为。例如某甲急需购买某种货物,但他本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某乙手头正好有一笔钱闲置未用,于是某甲便向某乙借一定数额的钱,许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某乙手中的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一种雏形,它通过借款与还款的循环活动而取得增值。这时某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

由此可见,虚拟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了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第二个阶段则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将人们手中闲置的货币借人,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用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时人们手中的存款凭证和有价证券也就是虚拟资本。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可以引导资金从不能用于生产、流通等实体经济活动的人们手中,转移到能将其用于实体经济活动的人们手中,并可以将分散在各人手中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较大规模、收益较高的经济活动,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三个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即有价证券可以根据其预期的收益而自由买卖,从而产生了进行虚拟资本交易的金融市场。市场化不仅能使人们手中的有价证券可以随时变现,大大提高虚拟资本的流动性,还能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跨国进行交易。金融市场国际化可以大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还形成了一种新的金融市场一外汇市场。第五个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即各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影响日益增大。随着因美元脱离金本位而导致浮动汇率制的形成、金融创新的增强、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虚拟资本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流量越来越大,从而使得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增大。

虚拟经济的主要特点为: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周期性等。

3 准确把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是和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良好时,虚拟经济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转移市场运作的风险,从而有效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就会产生泡沫经济或者金融危机。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就是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

3.1 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第一,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实体经济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其内部经营环境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这个外部宏观经营环境中,就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而这一切都与虚拟经济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第二,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要运行、尤其是要发展,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资金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向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另一条则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筹措资金。从发展的趋势看,相比较而言,通过第二条途径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问题,会更加现实,也会更加方便、快捷。这样,虚拟经济就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后劲。

篇8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对策

1前言

近几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成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渐的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从而提高了生活水平,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房地产发展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2房地产经济管理中的问题

2.1对目标认识模糊,缺乏相关政策

近些年,为了实现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政府有效控制房价的快速上涨,保证居者有其屋。一方面,由于缺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导致对房地产经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长远的发展计划认识模糊,甚至出现片面和错误的认识。再加上.对目标认识模糊,使得短期的政策和长期的规划思路完全不统一,更严重的出现相违背的现象。缺乏科学、合理的政策,导致房地产行业跟随政策的改变而出现波动,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而且相关政策的不完善给投资者创造了可乘之机,扰乱了市场正常发展的秩序。另一方面.政府对房地产经济管理处于被动的状态,只注重事物管理,然而却缺少长期的规划,对事后的调控较多。

2.2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力度不足

我国房地产是我国政府经济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虽然近些年国家政府为了稳定房价而密集推行了许多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和规定多数流于形式,部分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致使其执行效果不佳。同时,相关实施细则的制定与颁布远远跟不上实施细则的制定与颁布,我国对房地产经济的管理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进行两级监管,但是由于两者之间的管理范围未能明确划分、职责调控不到位,导致我国房地产行业政策的出台都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非合作博弈。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具有高收益、低成本的特点 ,这成为了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成为了地方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地方不断推高地价、拉高房价,从而形成官商相—致的利益链条,使得我国房地产经济的管理难度逐步加大,宏观政策无法落实到位。

2.3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

从全世界各个国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确保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然而,在我国国内。房地产行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房地产行业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规。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应该具备从开发、建设、管理的完整体系,然而现如今我国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房地产市场的法律。事实表明,我国房地产法律法规的建设根本不能满足当前房地产飞速发展的需求,出现了很多法律真空现象。

另一方面,目前对房地产的经济管理主要凭借行政权威,大多数相关文件的颁布都是以国务院的名义颁布的,相关法律缺乏严肃性、普遍性。尽管在某些领域已经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具体的实施要求并不完善,导致土地市场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如果长时间进行下去,必然会形成恶性循环。并且如果现有的各项法律法规没有真正落实,那么将会直接降低法律的效力。

3 解决房地产经济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3.1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指导短期实践

在充分了解我国的特殊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要更加明确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整个思路,发挥短期效应的作用,并且还要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从而进一步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对我国房地产的发展情况作详细的调查。根据市场的调查结果,合理的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计划,而且,这也是保证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的途径,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涨则紧,跌则松’的状态。

3.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难以单纯依靠简单的行政命令予以彻底解决,只有改革现有的房地产管理体制才能有效改善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不足。政府应明确在市场经济中应履行的经济管理职能,调整和优化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正视市场失灵的存在,在充分发挥市场自身调节功能的基础上,依据市场经济的变化给予适度、适当干预,从而建立起有利于房地产业良好运行的合理管理机制,以为促进房地产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创建完善的社会环境。对于腐败和官商结合的不法行为政府要给予严厉的打击,与此同时,还要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典型的负面例子,警示人们,从而营造良好的房地产氛围,保证房地产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

3.3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积累。现阶段,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根据我国国情,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房地产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势在必行,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运行,约束房地产管理行为向合法化、合理化、适度化方向发展。首先,我国应以法律法规体系来有效制约政府对房地产经济管理作用的发挥,以规避由于政府过度的行政干预对房地产市场秩序造成不利影响;其次,运用法律法规体系保障我国房地产全方位、综合、多层次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构建,不断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建筑法》和《土地管理法》加以完善,并尽快出台与此相关的实施细则,将房地产交易管理、开发建设管理、中介机构管理等均纳入到法律法规体系中。同时,提高我国房地产业相关政策规范的严肃性、可操作性、稳定性、层次性,促使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管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 对“国五条”操作细则的一点看法

笔者以为,地方政府对于“国五条”没有选择的权力,只有落实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地方政府与房地产有利益关联,如果地方政府拥有调控选择权,很有可能不是为了控制房价,而是为了土地财政。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认真审视各地细则,甚至有必要启动约谈和问责程序,以维护宏观调控的公信力。一方面,应该对那些没有按期公布房价控制目标的地方,即没有按期出台细则的地方,进行公示或者点名批评,以促使所有地方尽快出台各自操作细则。另一方面,对各地细则进行检查,凡是不符合要求者,理应责令去完善,让细则具有可操作性。当然,必须由国家部门制定的细则,应该早日制定并公布。 总体来说各地颁布的细则比预期要宽松。因为社会对房地产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反应最强烈,从地方出台的细则看,基本上遵循国家的口径,因为国家的细则没有更多的详细的办法如何征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这方面还没有具体到如何收。

5 结束语

总体说来,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对经济的不断改革,使得房地产在经济中的地位也大大提高了,并且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房地产发展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政府和企业只有充分的认识到房地产经济管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必要时采取相关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例如,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指导短期实践、建立并完善各项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典型的负面例子,起到警示的作用,从而营造良好的房地产氛围.保证房地产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罗家鑫.浅谈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的问题[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5).

篇9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遵循教育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研究路径,从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模型和分析工具,为我国教育管理、经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刘志民编著的《教育经济学》是一本别开生面的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著作,也是将经济学原理应用于教学研究的专著。作者以经济学和教育学原理构筑教育学理论模型,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教育学进行系统性研究,阐述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内容涵盖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增长、人力资源、规模经济、制度、投入与收益等。本书也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前沿论著,作者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重、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兼顾的研究论证思路,构建出基于我国教育实践的经济学研究模型,对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教育学发展和经济学理论完善均具有积极意义。

很多人认为,教育是教育,经济是经济,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独立学科,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我们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找到教育的经济属性。教育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支撑,以高校为例,教育活动的展开至少需要教室、教师、教材、学生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就是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必备资源。这些要素均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进行经济学上的计量与评估,建设一间教室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招聘一名教师需要支付一定的薪酬,编写和印刷一本教材需要一定的费用,培养一名学生需要投入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建设教室、招聘教师、编写教材、培养学生与货币资金要素流入市场具有相似性,因此教育活动的展开就是各项要素流入教育领域的过程,概括来说,就是教育领域的“投资”。但是教育领域的产出并不直接以经济要素的形态呈现,它是一种知识形态或其他形式的隐性产出。

当前,我国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教育任务和科研任务。但是无论教育成果还是科研成果均无法直接转化为经济要素的形式进行计量,例如,教育任务的直接目标是人才培养,接受教育的学生以成绩为标准实现毕业,对于成绩我们无法以经济学标准进行计量。但是学生毕业后能够通过转化为劳动力的形式参与到经济发展中。科研成果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转化,成为实际的生产力,进而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教育领域的教育成果和科研成果最终均会经过一定形式的转化,形成经济要素,这就是教育领域的“产出”。

篇10

关键词:党校 经济管理 问题 对策分析

在党校的教学工作中,主要培养的目标是我国现代化的人才,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注重对党校工作的研究,可以对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以党校经济管理课程为例,这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促进党员干部在思想觉悟方面的提升,并且树立起一个科学健康的榜样形象,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因为对课程没有进行合理的设置,所以会造成一些问题的产生。这就需要人们进一步的研究,并且有针对性地对问题加以思考,并且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本文重点在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党校经济管理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将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不断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一、党校经济管理遇到的问题

在当前的党校经济管理教学中,首先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是对党校经济管理教学起到约束性的体系,并且党校经济管理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主要都是采用兼职教师,他们并没有对学员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兼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自己的意愿以及想法开展教学工作的,但是不同学员具有不同的个人情况,所以忽视了学员的具体情况就无法顺利地开展党校经济管理的教学工作。而在课堂上兼职教师通常都将重点放在理论的讲解方面,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较少,所以学员在知识上只注重表面的现象,忽视了对问题自身复杂化的研究,因此也就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相对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这样对学生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打击。在党校进行培训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领域。所以在知识水平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与他们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相一致,所以教学的效果不佳,在经济管理教学的同时,一般都需要建立在对知识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这就需要一段时间,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促进学员的综合水平的提升是当前党校经济管理教学的重点任务。

再有,学员的自身因素没有引起一定的重视。在经济管理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是注重对课程的学习,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却没有注意到学生自身的因素的不同,很多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自身的学习水平都是有所不同的,而对经济管理的认知也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果这些差异性没有被教师所重视,那么就会造成教学过程中个体性的差异不明显,影响著经济管理教学的课堂效果。所以要想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就应该重视对学生自身因素的关注。

最后,在党校开展经济管理教学中,对于课时以及师资力量也是不完善的,很多课程的开设时间较短,所以缺少在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所开展的课程就显得不是十分完善。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中,社会环境的变化是较大的,所以学员需要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方面的内容,不断深化自身的认识,而较短的课程根本无法满足教学方面的要求,造成学生无法全面的掌握知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对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二、党校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开展经济管理教学,应该从以下方面加以重视。首先应该在思想上达到一定的高度,并且将这一思想应用在实际的行动过程中。党校学员的掌握情况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有助于他们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充分的发扬领导才能,所以教师应该对学员所掌握的基础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并且与我国当前实际的社会情况相结合,适当的对课程加以调整,这样才可以满足经济管理教学中所提出的要求,促进我国的发展建设,除此之外,应该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管理教学中的各方面投入力度,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考核制度加以进一步的完善,以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促进学员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应该建立起一个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党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促进师资力量的进步与提高,让党校的教师都具备专业的知识,达到相应的能力,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适当的对授课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学员进行有目的性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其掌握科学化的经济管理知识,并且积极的对学员进行引导,这样学员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亮。

再次,为了能够得到因材施教,兼顾每个学员的不同情况,我们要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转变和创新。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党校经济管理的教学水平能够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步伐。摒弃以往呆板的教学模式,让学员的学习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对于课程的设计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创新式变革,根据学员的视角情况,打造生动高效的课堂,让师生能够良性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大家相互鼓励,相互督促,共同进步,能够让学习积极性的同学得到鼓励,并能持之以恒,对于表现差的进行适当教育和督促,紧随学习进度,不断进步。并根据实际工作和生活的多元素进行任务布置,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真正达到学的进去,学后能理解,理解后能运用的教学目的3、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党校经济管理教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党校经济管理教学,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满足学员个性化需求,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项目预算 管理 项目利润

现在市场上的竞争更加,价格比以前更低,但是成本在增长,企业的负担很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多企业生产经营非常困难。面对难题和压力,需要企业领导认清形势,创新机制和体制,从项目预算管理着手,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要进行改革,企业要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同时,改善本企业的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作用。

一、项目预算管理的强弱, 根本保证是体系制度

如何约束成本管理行为,确保企业项目责任目标的实施,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就要更加完善公司的管理体制和有关制度。例如某些公司实行公司下设分公司,分公司下设项目部这样的三级管理体制,分公司是利润点和管理重心。这样分公司一级的管理就可以取消,另外建立企业项目管理委员会,使得公司职能部门的管理力度加强,工作重心向项目转移。

把项目管理作为主线,推行项目经理制,全方位推广“项目法”施工,把责任成本承包作为主要的施工办法,不断地革新、改进各项管理。使业务流程更加顺利,这样才能实现项目预算管理的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为了把项目责任成本落到实处,就必须实施项目成本测算

在改进管理体制,项目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并且管理效果很好的情况下。因为许多工程项目是一次的,所以就要要求各项目经理部和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在开工建设以前对每一个工程,研究不同的设计和组织施工,确保工期、质量、安全,还要进行不同设计效益的比较,选出一个最优方案,降低成本,项目部要依照选出的最优方案,编制设计和组织施工,并且上报企业的项目管理部门。企业项目管理部门的人员要到现场,根据实际情况、价格组成、价格分析、签订的合同以及编制的设计和组织施工措施,测算项目的成本。最终确定项目成本、上缴的利润和费用、人员设备等内部资源配置计划。

三、依据成本因素,完善成本控制

施工的方案、进度、质量安全等因素严重影响着项目预算管理的好坏,制约着项目成本中人力和物料的消耗。要完成项目预算管理,实现项目责任成本目标,当务之急是做好以下面四项工作:

(一)工资分配是否合理,影响职工的劳动积极

影响工期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它也直接制约着项目直接成本的发生。关心职工收入的同时要考虑企业的承受力,劳动力价格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因素,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已非决定因素。产品市场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科技含量、质量可靠、周到服务、适销对路上,而不完全取决于生产成本。一味压低劳动力价格,确实节省生产成本,但同时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结果生产效率反而会下降。倘若陷入成本与效率轮番下降的恶性循环,企业只能倒闭。

(二)强化现场材料的采购和管理

材料的采购和管理是整个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的采购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耗用资金最多的一个环节,它同时也是目前项目成本管理中普遍失控的环节,也是参与人员损公利己腐败产生的环节;材料采购和管理的优与劣关系到了整个项目成本管理的成败,它已成为对施工项目管理重点关注的领域;怎样做好材料采购管理,成为我们需要正视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做好采购管理,应该从两个层面着手,分别是从技术层面提高业务的执行能力和从系统建设方面创建采购的环境,并不断从这两个方面持续改进,最终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益。

(三)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组织设计

预算成本控制的关键是施工的合理安排,劳动组织与工程进度的速度相结合。与工程进度的加快相结合是最大的节约,反之就是最大的浪费,因为企业的经济活动体现在施工生产的全过程,施工的安排合理与否,劳动组织和技术进步与否,资源的配置科学与否决定着企业的成本水平。

(四)强化分包合同管理,也是项目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

分包工程的合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与项目之间上下联动,使整个管理过程透明化、程序化,形成一套系统的、规范化的操作程序,达到合作双方的双赢。分析分包工程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往往与未能规范合同签订和执行的程序有关。因为一项分包工程管理是否到位,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包工程合同管理的水平。

四、为了保证项目预算管理,要对成本管理检查考核兑现

通过项目管理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项目管理是经营管理的核心工作,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立行之有效的监控机制是确保实现成本目标的必要条件。强化全员的成本核算意识是实现项目经营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因此,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是体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重要环节。

五、推行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体会

科学的项目预算管理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今年,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公司开始推行项目预算管理,机电工程分公司5名财务经营人员按照“突出成本,创新经营,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在兰州、大连、玉门、克拉玛依等15个项目部展开了项目预算管理工作。

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对项目质量、进度与费用的集中控制,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预算范围内,将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在一起,有条不紊地实现项目目标。企业财务经营人员要按照这一思路,使项目预算管理在各个项目部专业施工中有序推进,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乔雪莲著,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北京: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12

篇12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并“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与此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迅速,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等跨省级经济区以及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郑汴一体化、乌昌一体化、西咸一体化等跨市级经济区发展已初见成效。但是,各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不约而同地都遇到了行政壁垒的制约,“非一体化”行政管理体制严重阻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以西咸经济一体化为例,早在2002年两市就签订了《西咸经济一体化协议书》,两年后又合作编制了《西咸实施经济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按照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八同”思路,最终实现城市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和环保一体化的目标。应该说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是明确的,但是截至目前西咸一体化的进程远没有达到预期,与其他经济区比较步伐缓慢,究其原因很大一方面是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为此,认清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冲突问题所在并探索体制改革与创新,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于中国区域合作与行政管理冲突的文献主要集中在1990年代后。Young(2000)[1]的研究注意到在分权体制下,中国实际上为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并认为各项改革推行过程种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成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地区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重要诱因。NaughtonB(2000)[2]的工作论文发现改革开放后中国省际间贸易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为主,生产要素、服务和中间产品流动壁垒仍然很大。Yin(2003)[3]运用R&D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区域合作的激励问题和增长效应,指出区域合作的情况比封闭拥有更高的均衡增长率。林毅夫等(2004)[4]强调中国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很大程度上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这是分权式改革的逻辑延伸。王健等(2004)[5]通过提出“复合行政”的概念,认为造成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尚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周业安等(2004)[6]通过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认为市场秩序与政府竞争秩序的合理构建对地区经济发展十分重要。赵永亮,徐勇(2007)[7]在引入地方政府的消费偏好下,构建了两地区边界效应模型,检验了我国市场分割的程度。他们的研究理论意义重大,但还没涉及最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本文结合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实际,从面临的难题入手,建模分析,得出结论。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难题

从制度上讲,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于政策资源(包括上级政策倾斜、行政管理强度、行政管理方式等)和市场资源(要素丰裕度、市场容量与自由化程度等)两类。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在起步阶段往往表现得如火如荼,这主要归功于政策资源的释放和市场资源的松绑,之后进程缓慢,主要面临以下三个难题:

第一,政策资源的内敛性导致行政壁垒。政策资源的内敛性是说在一个行政区内,以行政力量为中心的政策资源对内的加强与对外的排斥特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体系是垂直运行,地方行政区划之间基本上没有自主的经济联系,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是由自上而下的计划协调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这对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分权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内部的权力转移,其次才是政府向企业、市场和社会的还权。政府职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革,其结果是行政垄断权的大而化小,政策资源仍然超越市场资源,成为了主导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势资源。由于地方政府的偏好是局部利益,使政策资源呈现内敛性,不同行政区划间为争夺优势政策资源而相互抵制[8],在没有相应“秩序”规范情况下,势必出现不合作的“诸侯经济”现象。以西咸一体化前的情形为例,咸阳与西安仅一河之隔,由于害怕被西安“吃掉”,咸阳过去长时间不在渭河以南规划发展工业,而把它列为蔬菜区,以此筑成与西安的“隔离带”,这种政策垒明显不利于区域融合。还有比如在招商引资,争取上级给予的优惠政策等方面两市也是竞争激烈,互不相让,必要时以行政壁垒抵制。

第二,市场资源遭遇非平衡经济增长的冲击。“自由市场力量的作用使经济向区域不平衡方向发展是一个内在的趋势”(缪尔达尔,《经济理论与欠发展区域》,1974年),“增长极”理论与“中心—”理论也表明,市场力量不足以消除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短期内甚至会强化这种不平衡,一体化过程中若完全放任自由化的市场,会导致净优势资源单方面流动,GDP的变化会牵动各行政区首脑的神经,发达地区政府怕受拖累,欠发达地区政府怕吃亏,为扭转这种趋势,各行政区会用政策资源包围市场资源,行政力抵制市场力。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区法治环境与市场制度的梯度差异,增加了法律、政策协调等方面的成本,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来改善这种不平衡,一体化进程就很难进行下去。[9]政府之间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自动实施的协议,保证“合作博弈”能够重复,关键在于能否给那些落后的伙伴一个良好的前景预期,或者通过非市场的力量在合作中尽快缩小差距,这需要通过特定的资源配置和补偿机制来实现,而这种机制正是目前中国缺乏的。

第三,“合作协调人”的缺位和失效。对于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整体经济发展,从长期看这应该也是上级政府的施政愿望。但由于跨行政经济区缺乏与之重叠的行政级别,靠地方平级政府难以合作协调,于是就出现了以上级政府成员为主的合作协调人,但这种合作协调人缺乏权利和法制保障,协调力度大打折扣,加之对各行政区情况缺乏足够的认识,协调只是成了建议,最后变成“东周诸侯不朝觐”,各行政区表面上看同属一个经济区,实际上是各顾各。以西咸一体化为例,两市时常遇到一些诸如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投入等涉及到双方利益分配与成本分摊的棘手问题,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一体化领导机构来确保实施,往往使很多问题搁浅或遗留。

以上难题表明,由于政策资源的内敛性,以及市场资源遭遇非平衡发展的冲击,在缺乏合作协调人的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管理体制面临冲突,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模型分析:两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模型假设

假定地区经济发展手段主要来源于政策资源和市场资源两类,地方政府对这两种资源的偏好关系都具有完备性、可传递性、连续性、单调性和严格凸性。

(二)模型分析

情况1:独立行政区的资源配置

市场资源对政策资源的边际替代率是它们的价格之比,也是各自的边际效用之比。实际上,由于资源的边际效用递减,牺牲市场资源的利用而单靠政策资源推进的发展模式导致的效用水平是不高的,西部某些地区在实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要避免这种“行政过度”带来的低效用。

情况2: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不同行政区的资源配置

政府的短期偏好在于使用政策资源,过度的政策资源使用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资源的边际效用递减,政策资源逐渐演变成保护内部“弱市场资源”的行政壁垒;二是对有限政策资源的争夺,造成两地相互抵制,互筑行政堡垒,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管理体制冲突由此形成。

四、对冲突的进一步解释

政策资源和市场资源在此不能达到优化配置,主要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单一的政绩评估机制和政治晋升中的经济人行为

目前我国的政绩考核依然以经济建设成绩为中心,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主要依据本地区财政税收、本地就业和GDP增长速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种施政观可能会导致两个极端:从时间纬度上,地方政府为实现任期内的跨越式发展往往较少考虑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从空间纬度上,面临同一经济区内的行政区划的边界时,为了保护本地利益,政府往往采用行政手段干预生产要素的流动,人为制造区间壁垒。

地方官员合作困难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的政治晋升博弈的性质[10]。同一行政级别的地方官员,在政治晋升博弈中,参与人面临的是一个“零和博弈”,因为只有有限数目的人可以获得提升,一个人获得提升将直接降低另一人提升的机会,一个人所得构成另一人所失。而在当代的经济竞争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合作优势互补。政治晋升的零和博弈往往会干扰经济竞争的合作双赢。

(二)信息不对称与政府间不信任导致的非合作博弈

即使消除了地方政府经济人的行为,跨行政经济区仍然存在政府间的博弈,同级政府在面对不完全信息表现出来的等、靠、推的相互观望思想本来就很严重,加之彼此之间缺乏信任,担心利益受损,致使非合作博弈的产生,其结果是双方受损。如下例的静态非合作博弈,在缺乏互信情况下,即使双方知道合作双赢,但不能确定对方是否能采取合理积极的合作措施,于是只从单方面利益最大化出发,导致非最优结果。

(三)区域产业同构化严重,缺乏合作的内容即使制止了政府的经济人行为,克服了信息不对称,消除了非合作的“零和博弈”,政府的合作也会面临新的问题。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关注更多地表现为对本地区经济指标的关注,缺乏对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目标进行系统的战略思考,因此,大多地方政府往往对那些被区域内其它地方政府广泛关注的“热线产业”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忽视了区间产业互补与合作,其结果带来的是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11],从而使得区域合作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例如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安、咸阳、宝鸡等地区传统工业产业均以纺织、军工、医药等为主,新兴工业产业又都选择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建材等产业内的相同方面,产业同构严重,恶性竞争和排斥往往对一体化形成威胁。

(四)区域合作的主体不明,缺乏合作的推手政府与企业在一体化过程中也存在博弈,政府会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资源在更大区域内的有效配置,因此区域合作主体是企业,而企业会认为,政府不创造良好条件,消除行政壁垒,要素是无法自由流动的,因此区域主体是政府。在主体不明情况下,一体化的进程显然缺乏推动力,等和靠的思想由此产生。实际上,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应该分前后两个阶段来看,如下图所示,以行政体制改革为过渡,前期以政府为主,主要进行公共设施建设和规划统筹工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后期以企业为主,完善市场机制,政府要从某些领域退出,为企业提供服务。目前西咸经济一体化就面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渡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摇摆不定,一体化实施的主体也就不明确,一体化的进程就会受阻。

五、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要构建合理的地区间利益分配、约束和激励机制,优化行政机构运作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弱化行政区划边界,构建交通信息网络区域经济学中的“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等表明,中心城市和地域对周边欠发达区有经济带动作用,而行政区划的边界是两个中心城市辐射最弱的地区,成为经济一体化的“隔离墙”,要实现要素的充分流动,就必须弱化行政区划边界,在边界区设置经济合作的“通道”以促进经济一体化。西咸共建区就是这一思想的创举,两地在城市的边缘规划建设4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吸引企业进驻和房产开发,使其成为西咸经济一体化的突破口。

交通信息网络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属于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需由政府提供,跨行政区只有具备较完善的交通网络,要素在区间流动才有物质载体,才会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障碍。西咸经济一体化在这方面规划的早但实施的晚,虽然西咸电话并网开创先河,但两地的交通衔接颇费周折,咸阳的世纪大道建成后很长一段时间很难与西安同规格公路衔接,群众反映强烈的直达公交线路也是奇缺,晚晚落后于人们的预期,这是急需改进的。

(二)减少行政区划管理层次,适当增加管理幅度,消除行政壁垒

通过行政区划管理层次和幅度的调整,可以直接解决现存的区间行政壁垒问题,将区间经济矛盾转化为区内经济问题加以解决,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行政区划改革要强化经济中心,规划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层次合理、幅度适当、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区划体系,从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适宜的区域地理空间[12]。

在不能完全破除历史形成的行政区划前提下,通过部门的融合是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之举,它绕开了行政壁垒和法律限制,注重实效,是短期内消除局部矛盾的重要抓手。乌昌一体化在这方面大胆创新,通过合并两地党委,在高层实现战略统一,而西咸一体化这方面比较薄弱,两地部门归属各行政区,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各自主管上级间接沟通,但在渭河污染治理上两市环保部门合作比较积极,为改进渭河支流水质,两市共同制定了《西安咸阳沣河、氵皂河水污染治理规划》,协同关闭造纸等污染企业数家,使水质有所改善,为两地可持续共同发展做好了铺垫。

(三)完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政绩考核制度

要消除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在追求政绩时的经济人行为,须对现行的以经济增长为单一指标的政绩考核制度实施改革,新的考核制度需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考核指标尽量量化,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既要有数量、速度指标,更要有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环保指标、就业指标、对外影响指标等。二是要建立规范的考核方式,对地方政府及官员的考核应将上级政府的考核与民意考核结合起来,考核程序做到公正、公开和透明。三是考虑外部性,建立奖惩机制,在政绩考核中,对于促进本地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政府和官员予以表扬、奖励,以达到激励效果;对于一些只管本地发展而对周边地区进行市场封锁、设置要素流动障碍、转嫁污染等行为予以处罚。

(四)通过法制保障,构建区域协调管理机构

一体化经济区在面临共同的发展问题时,由于无法可依,往往表现为同级政府难以干预,上级政府缺少合理干预的手段,一旦干预又成了独角戏,地方上等、靠、要的思想滋生。可以通过构建法律基础,各成员进行产权的部分让渡,并由超越行政区划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来行使由各成员让渡出来的这部分权力,以制定整体性的合作发展规划,协调解决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国际上依法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例子很多,欧盟的成长就是一个典范,还有美国的例子,美国为促进跨区域问题的解决、调节各地方政府间关系,于1961年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为此在商务部下设立了地区再开发管理局;1965年颁布了《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并相应地成立了经济开发署和阿巴拉契亚区域委员会以及一些州际区域开发委员会。西咸一体化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难度很大,因为这需要上级相关部门立法或授权,现行的协调领导机构很难依法独立行使权力,而面对西咸两市越来越不好解决的难题例如交通、产业的统筹规划与资金投入,土地指标的统筹等问题都需要省级层面强有力的支持。

(五)财税体制的灵活性和统筹性

区域经济中各行政区难以合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利益分配问题,而引导市场经济行为的财税分配政策,对市场、企业和地方政府都有着关键的利益导向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财税分配制度不尽合理,中央与地方税收划分上、转移支付上、区域恶性竞争的税收优惠政策上都不利于推进经济区内行政区划的合作,因此上级政府要统筹经济区财税分制度,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增强政府对地方经济的调控能力;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实施转移支付法律化、弹性化、透明化,同时要解决地区之间的发展均衡问题,逐步使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向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的转移支付发展;适当下放和监管税收优惠权限,更好地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3]。

篇13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分离;成因;防范

1.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分离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只是二者分离的一个集中反映。随着开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又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在危机发生之前的相当一段时期里一些发达的经济体中出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显著失衡,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共同特征。这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大规模的兼并行为在大量大型金融企业中出现,导致经济体中出现高度集中的问题。这种因为大肆合并而导致的高度集中进一步又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一则金融企业因高度集中而为金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带来了追逐高额薪酬的机会,再则是由于高度集中而使得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道德风险,即凭借自身不断扩大的经营规模而无需承担破产风险的忧虑,即使有破产的风险和可能,政府也会因为其规模巨大一旦破产就会给整体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而出手相助,因此,这些大型金融企业就减少了必要的风险防范,甚至会做出一些严重不利于自身发展和整体经济发展的风险经营行为。

第二,由于金融经济大大超过实体经济,导致经济活动中的大量交易发生在金融经济领域,实体经济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致使金融经济中的交易出现纯粹性的投机行为增加,乃至金融经济彻底抛弃实体经济,脱离与实体经济的正常、必要的联系,致使整经济发生恶化趋势。

第三,由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失衡,导致金融经济中的投机因素影响到经济指标,许多价格指数因为实体经济的弱小和金融经济的强大而难以真实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现状,这也进一步致使大量价格指数失去了其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由于金融经济的挤压而受到严重损害,尤其是大量社会资本从创造真实价值的实体经济领域流出,而流向金融经济领域,而金融领域由于其投机而出现出虚假繁荣,这又进一步掩盖了实体经济中的诸多问题,进而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经济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金融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显著提升,这是世界经济结构演变中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这种发展趋势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一方面,由于金融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增加,大量社会资源流向金融经济领域,金融经济在社会经济整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资金配置和流动指引的中介和配合作用,进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如果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出现过度失衡,导致金融经济由于过度集中而缺乏约束,甚至因为金融经济的过度发展而损害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对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金融经济在本质上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是其最为主要的职能,一旦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这对实体经济乃至社会整体经济都具有破坏性影响。因此,如何把握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之间的比例并防止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需要弄清楚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2.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主要根源及其防范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是随着金融经济在数量、规模、地位等方面显著超过实体经济中而形成的,随着这种趋势的延伸,二者的分离必将对社会整体经济发生消极影响。深入分析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这对于防范因二者的分离而损害实体经济和社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总体看来,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根源主要有:

第一,金融资产比率增加,风险扩大。在谈金融经济发展甚至超过实体经济时,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无论是在实践顺序上还是在现实贡献上,实体经济都是比金融经济更具根本性,一方面金融经济必须在实体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之后才能出现,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在任何经济发展时期都是金融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和经济支撑。

因此,金融经济的兴起、发展都是以实体经济的发展、繁荣为基础的。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实体经济的交易需要外汇,这离不开金融经济的支持,金融交易对于世界范围的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一旦出现金融经济,各种风险就不可避免。因此,金融交易的增长会比实体经济增长更快,于是就出现了金融资产比率增加,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机遇,也是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金融经济的过度集中而损失社会经济。

第二,技术和制度因素也是致使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重要原因。在技术方面,技术发展和创新使得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都深受全球化影响而具有国际性,因此金融经济的类型也日益增多,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大大提高,金融交易也越来越大,金融资产比率也相应提高。在制度方面,随着金融经济超过实体经济,金融交易中的短期机会主义、各种非理、跟风行为、短期绩效评价等都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有关,这些行为都是一定的制度因素的结果。

第三,金融管制的弱化与自由化的膨胀,这是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甚至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直接影响因素。这种金融管制的弱化首先表现在国与国之间的金融管制的解除,使得资本的国际流动越来越厉害,另一方面还突出表现在一个国家内部的金融管制的弱化和解除,这加强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导致金融交易量的增加。

3.金融经济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自身发展的立足点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本质上看,金融经济产生自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经济将自身定位于服务于实体经济对于金融经济自身的发展乃至世界整体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在表面上看似是金融领域的危机,其根源仍在与实体经济,即金融经济的过度发展和集中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最终又导致金融经济缺乏实体经济的必要支持,进而出现了全球性质的经济危机。这些金融危机出现的表现是金融机构和企业越来越具有自我满足、自我服务、自我强化的倾向,金融经济已经基本上彻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金融经济还干扰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危机的根源还是在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分离,致使金融机构和企业缺乏实体经济的必要支撑。

因此,世界走出金融危机根本出路还在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并积极引导金融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机构努力改革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根本上是金融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既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金融经济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经济危机走向缓和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网络经济 企业 信息化 竞争力。

网络经济就是基于网络技术发展的,以多媒体信息为特征而形成的一种新经济潮流和形态,并包括对现有经济规律、产业结构、社会生活的种种变革,是信息化社会的最集中、最概括的体现。

一、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竞争环境。

(一)传统的中介作用淡化。

当网络技术成为经济环境的构造基础时,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为网络经济下允许商家和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流,所以再把交易交给第三方来主持或经纪就显得多余。这样,交易过程已经不再需要中介的参与,互联网成为最终的无中介载体。当买卖双方可以进行直接接触时,商就被跳过了;当旅行者可以从几个目的地中选择一个,对费用进行比较和分析,并直接预订最满意的方案时,旅行社就被跳过了;当新闻和信息可以及时地、直接地送达用户时,出版商和媒体公司也被跳过了。市场对中介的需求受到削弱,这给传统的中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那些在传统的充满中介的市场里运作良好的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困惑。

(二)竞争空前激烈。

网络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在网络上,商家若想生存,必须每时每刻都要振奋精神,利用从网上获取的大量最新信息,制定正确的产品计划,推出无可比拟的客户服务,对市场变化迅速作出反应。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网上就会发现它正面对着成千上万个不知名的竞争者,而消费者对此却很满意,竞争的结果使消费者得到了更优的产品、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服务。

(三)空间限制的消失。

信息网络把每一种商业经营活动从其所在的地理范围解放出来,地理范围将不再约束某个公司的愿望或者其市场规模。与此同时,网络经济下的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较低的价格和把更多的财力用在设计比其他地域更受欢迎的销售站点来吸引用户。很明显,一旦那些在网上从事商务的公司,在互联网上推出产品或服务,公司就立即拥有了拓展领地和潜在客户的机会,即使是一家地方性的公司,也将会有潜在的全球性顾客,因为信息将会在任何能接入互联网的地方被用户接受。

二、竞争力在网络经济时代的差异性与来源。

(一)竞争力在网络经济时代的差异性。

1.内部要素优势实现竞争力。在网络经济下的企业营销活动中,体现出速度制胜的原则:即谁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快,谁就拥有了最大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反应速度体现在整个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包括获取有效需求信息的速度,根据有效需求信息生产出相应产品的速度,将产品发送给消费者的速度,以及得到顾客反馈信息的速度。在此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体现了信息控制的重要性。

2.网络规模优势体现竞争力。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面对的是有着个性化特征的客户需求, 需要给予客户更多的选择机会。单个企业的力量往往不能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多元化和个性化。因此, 合作式的竞争将是网络营销环境中企业间竞争的普遍形式。这不仅表现为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而且, 产品服务相类似的企业之间在网络中也会发生横向的联合,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网络规模优势,从而体现竞争力。

3.优质或创新服务体现竞争力。在网络经济环境中“,创新, 被模仿,再创新”将是企业间相互竞争的重要内容, 互联网开放式的环境和实时的信息传递速度的特征, 能够使企业之间通过相互模仿来推动创新的发展。

(二)网络经济下企业竞争力的来源。

1.管理能力、人力资本与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

第一,管理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由于管理能力至少在高管理层次上并不局限于某种产品,因此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更有效率地利用其资产,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第二,企业的人力资本。对于企业的所有者来说,进行怎样的机制设计将人力资本与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特殊人才竭力为企业奉献才能。

第三,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整合更大范围资源、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的重要利器。

2.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

第一,核心技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关键是拥有持久保持和获得核心技术的能力。

第二,创新性研究开发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获得持久制造技术或专利技术从而获得长期利润的源泉。

3.营销技术与营销网络。

第一,营销技术。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技术的网络营销技术和实现营销技术的标准化,有利于企业在更大的范围拓展销售空间。先进的营销技术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消费者主权的时代,营销技术甚至是比制造技术更重要的竞争力因素。

第二,营销网络。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企业一旦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营销网络,将成为后来者进入该市场的壁垒,从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获得超额利润;而后来者只有花费大量的投入与先入企业进行广告和销售网的争夺战,才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三、网络经济下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一)提供差异产品或服务。

信息技术使企业能够不断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差异产品或服务,或者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多品种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不易于被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替代的“独特”的产品服务体系,或者形成互补性产品和服务竞争优势。

(二)改变传统竞争方式。

信息技术几乎彻底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竞争方式。这种改变表现在多方面,但以下三方面尤其重要。首先,信息技术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直接面对中间商(如批发商)的竞争逐步改变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竞争;其次,信息技术使企业从以往的以产品或服务设计与管理为中心的竞争模式,转变为以产品或服务营销为中心的竞争模式;最后,由以往的产品和服务成本与质量的有形竞争转变为争取消费者信心的虚拟竞争。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这种资产通常以股票市场价值的形式来体现。

(三)扩大产品竞争领域。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企业竞争方式,而且极大地扩大了企业竞争领域。一方面,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时空压缩”效应使企业信息交流变得直接和简单,网上竞争日趋隐蔽和变化多端。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时空放大”效应,特别是使企业之间的联合和竞争可以不通过宏观世界的物理接触而仅仅依靠二进制数字信息世界来实现,这种变化既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方式,又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空间。

(四)促进产品与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获取新技术新艺新产品和新想的效率。互联网技术和其他通讯技术使全球知识获得前所未有的跨国界流动,信息流动创造无限商机的同时也培育出许多新知识。信息转化为知识是网络经济时代的难题,同时也是企业如何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变成竞争优势的难题。

企业创新活动将由于信息技术而变得更加频繁和积极。

(五)打破营销地域障碍。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企业可有效地打破政府设置的各种行政性的,或地理性的空间隔离,直接与国际市场保持密切联系,甚至可以绕过海关和税收部门进行跨国交易活动。直接面对数字信息世界的国际市场,使企业长期保持对国际价格波动的敏感性,从而为企业竞争优势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参考文献

[1]黄仙姜。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障碍[J]对外经贸实务,2002,(2)。

[2] 张洪敏。企业管理的中心与重心[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1999,(5)。

[3]汪丁丁。网络经济三个基本原理[J]物资流通研究,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