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教资的综合素质范文

高中教资的综合素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21

高中教资的综合素质

篇1

关键词:综合素质;改革实践;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建设。

・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家和广东省下达的一系列关于教育体制综合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等文件中,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粤府〔2012〕107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府办 〔2012〕103 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2013年普通高校进行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专业技术素养的训练和技术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也须重视职业岗位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综合素质培育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师资培养、师资结构调配、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构建。

1 高职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

1.1 部分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状况

本研究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NSTL电子期刊数据库等多种途径对中外高校综合素质教育及有关文献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

1.4 我国高职教育综合素质的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受技术理性教育思想的影响较深,在技术理性的视角下,专业活动是一种应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专业知识具有等级性,研究与实践是可以分离的。高职教育学制短、投入少、师资不足、就业压力大,相当部分高职院校过于强调专业、技术教育和知识的工具价值,高职教育显现的教育导向,功利性、工具性、实用性,导致了在教学中重视专项能力的培养、轻视人文教养、重专业技能、忽视素质教育等弊端,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欠缺、适应能力差,引起社会反映高职人才培养水平不高。

2 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

2.1科学设置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人才培养应该是“素质与能力并重”,人才培养的核心必须适应并满足社会需要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必定具备从事职业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素质教育要全面考虑受众的需求,结合职业活动进行。课程设置应结合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提升的综合素质。

广东某高职院校的培养质量调研报告显示,大多数毕业生有过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9%)、薪资福利偏低(32%),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54%)。主动离职会影响学校的声誉,用人单位认为本校毕业生缺乏忠诚度;被动离职反映了毕业生没有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该校2011届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54%,比全国骨干校(46%)高8个百分点[2]。

2.2 优化师资团队

教师无疑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主体之一,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强劲的人格魅力、诚挚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等。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培养计划,其中体现职称晋升、专业培训、道德修养以及年龄梯度等,并在可行政策的保障下逐步实施。

2.3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拓展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进行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基本上均停留在传统的教条化的教育模式上,传授的内容相对滞后,与现实生活和科学社会的发展相距甚远,致使相当部分学生为完成学分采取应付状态,经常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而学生在下面玩手机、发短信、昏昏欲睡,师生互动的场景很少出现,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如今很多学科领域的发展也走在了世界的前沿,可以通过引入中外文化、传承经典与发扬内在精神、介绍前沿科技的发展等方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育成。

2.4 创建完善的素质育成的学校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促进人格塑造的自我完善,是培养整体素质高而同时又具备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学生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的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去或多或少的对精神文化的教育有所忽视,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的风潮,这些现象在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领域都有体现。高职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三观的养成教育中,将会受到不小的干扰。

2.5 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制度及教学评价方法

综合素质课首先是综合各学科体系里内容和基本知识构成的课程,文理农工医的基本知识都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构成元素,各学科领域知识的有机融合呈现在素质教育课堂中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机构架设是必须的。高职院校的“产品”是具备高技术技能型高素质学生,因此,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体系维护的措施和手段,重视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大对综合素质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完善学校综合素质教育设施,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的规划、实施方案及经费保障,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育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学院(或通识教育学院、系),赋予学科化的角色定位,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促成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常规化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实践。

两千七百年前伟大的祖先管子就论述过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关键词―“以人为本”(“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引申一下是,要想成就事业,必须从以人为本开始。现在的评价方法,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上体现不足,学生的潜质难以激发,对学生的发展缺乏指导意见,老师教学手段和方法改进缺失动力。

充分挖掘育人资源、实现育人功能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重点。从教学角度和学生个体角度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应建立一个科学的、常态化的评价机制,确保过程科学、有效,以此进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和人才培养。

3 结 语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提高综合素质教育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就必须不断的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积极探索,紧跟时展步伐,不断总结,汲取经验进一步优化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从而真正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职教育所培养出的学生才是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术高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课程设置;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52―03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便是在以培养学生的高技能为重心的高职院校,同样也有开展相关素质教育的必要。国家相关文件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导致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思想认识上的不足,也有改革步伐的滞后。要想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高素质”目标,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即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进行全新的梳理和创新。

一、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设置创新的必要性。

1 综合素质课程开设随意,效果不理想,现状不容乐观

(1)课程开设随意。应该说,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综合素质课程的开设,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学校设立相应的教学部门,开设思想政治课、体育课、就业指导课、人文艺术类的欣赏课等。但部分课程开设随意性比较大,有因人开课或因需开课的嫌疑。比如,广东科学技术职学院在最初设置了“人文艺术与道德修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方法”等四门极富特色的课程之后,由于学生规模扩大,在每个学生必须选修一门综合素质课的选课压力下,又相继开设了“书法欣赏”、“美术欣赏”、“演唱技巧”等课程内容过于专门的选修课。

这些课程和本校最初凸显综合性和职业性的综合素质课程开课宗旨有所偏离,滑入了与普通高等学校相类似的带有普泛性的选修课的开设轨道,即教师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开设相关的人文艺术鉴赏课程。当然,这种课程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但由于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联系不够紧密,而难以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2)教学效果不理想。选修课一般以大班形式开设,每班动辄都是百人以上,课堂师生互动困难,难以采用比较适合高职学生智力特点的教、学、做一体化以及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满堂灌式的讲授仍是基本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授课方式下,教师的演讲水平和个人魅力就成为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教学效果是否理想的重要因素。但有如此水平的优秀教师毕竟有限,这就导致大部分综合素质课课堂效果差强人意,往往是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再则,由于这些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没有直接的帮助,导致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很多学生纯粹为了得学分而上课。

2 专业课程改革、综合素质课程改革两张皮,前者成果显著,后者严重滞后

在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一般把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截然分开,而且重视专业课,轻视综合素质课,觉得上好专业课、培养学生的高技能才是重中之重,综合素质课只是锦上添花,有没有、学没学好无关紧要。因此,在学校的一切教改活动中,专业课的改革是核心,而且通过近些年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基本改变了原来本科“压缩饼干”式的课程,确立了校企共同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等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新理念。

然而,这些先进的改革理念根本没有渗透到综合素质课程的改革之中,综合素质课程仍然停留在学校单方面设立课程名目、确定讲课内容,并主要由校内教师教授的阶段。

综合素质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大模块,不能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而开课讲课。把它和专业课程统筹起来设计,而且用一以贯之的理念全盘改革,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把学生培养成既有高技能又有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教育工作者应该抓紧这有限的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开设富有针对性的综合素质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毕业即上岗,上岗能工作,真正实现和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二、综合素质课程设置的原则

1 “双主体”原则

目前,随着国家100所骨干院校的申报和建设,在高职教育领域提出了“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理念。所谓“双主体”,就是除了学校这个人才培养主体,企业、行业协会或政府作为另一个主体也要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人才培养过程包括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各环节,其中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建设无疑是重点,在课程体系这一重点之中,理应包括综合素质课程板块。我们必须一改以往由学校一厢情愿为学生开设综合素质课程的做法,联合企业、行业或政府,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以此来确定综合素质课程。

2 综合性和职业性兼顾的原则

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课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文科学素质类的普泛性的课程,另一类是针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谋程。禾同门类的课程,其建设原则也应有所区别。对于第一类课程,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尤其是现在各院校都在践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很多精力都要投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中,加上学生选修课的学分有最低“门槛”,学生一般也不会选修太多课,因此,综合素质课程的开设不可太专门,过于专门不利于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期间比较全面地建构知识系统。鉴于呲,在设计此类综合素质课程时应尽量将接近的科目知识融合在同一门课里。比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设计了“人文艺术与道德修养”、“高新技术与现代管理”等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人文艺术与道德修养”中,不同的教师分专题为学生讲授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等门类的知识。第二类课程的设置要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紧密结合起来。有学者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分析指出,有助于高职生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的重要素质包括“善于学习”、“较强的纪律观念、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人际交往和应对能力强”、“培养团队精神”等。高职教育专家赵志群也指出;职业能力的首要部分是专业能力,其次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就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社会能力就是学生人际交往、沟通协作、自我调节能力等。后两种能力其实就是一种职业通用能力,是职场成功的必备素养,它可以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习得,但重点应在综合素质课程的

教学中予以培养。

3 灵活性原则

考虑到综合素质课程有以上所述的课程建设主体以及课程类别上的差异,因此,在确定课程内容、讲授方式、开课地点等方面都应该因课而异,灵活变通。不必硬性规定所有的课程都要达到一定的学时,或在固定的课室上课,而应设计模块化的课程内容并确定相应的课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为了照顾企业教师来上课可以选择在晚上或周末,教学地点既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既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

三、综合素质课程设置的方法

1 调研走访

(1)发放毕业生调查问卷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毕业生工作的适应性及企业需求。每年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部门都会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放类似的问卷,其调查结果对于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08届毕业生调查报告显示,在“毕业生认为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哪些能力最有利于就业后发展”这一问题的答案中,“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位居前列;在“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养方面的重视情况”这一条目的答案中,“良好的沟通技巧”、“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等位居前列。虽然这种问卷因为设计的科学程度不一,其结果并不能非常准确地反映现状,但其指导意义还是非常明显的。为了给综合素质课程的开设提供更准确的指导,可以对这种问卷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设计,或者请一些专门的调研公司来完成这一工作。

(2)走访企业,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或咨询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了解他们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各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都负有招聘、培训、管理员工的职责,他们对于新近员工的工作胜任情况是最了解的,同时他们还要分阶段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通过对他们的走访,可以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及他们的培训内容,以确定哪些培训可以结合学校的综合素质课程来合作开展。

(3)调研专门的管理咨询机构或员工培训机构,了解他们的课程模块以及培训效果。现在,各种管理咨询公司层出不穷,一些资深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时代光华、澜海原创等都为企业提供相关的员工培训项目,如“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有效的会议管理”、“高绩效团队的建立与运作”、“服务文化”等。近来有报道称:“东莞市还引入企业资源开展职业学校的师资培训、合作开发职业素养课程”,“邀请联想集团对中职教师在人际关系‘破冰’训练、教学沟通技巧、高效团队建设、职业心态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执教能力。”虽然东莞市开展的是师资培训,但这些课程对于即将成为职业人的高职学生来说同样有用。这些管理咨询公司的一些培训内容具有普适性,对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2 研讨分析

邀请相关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以及相关培训机构资深培训师,共同研讨、梳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与专业课程需要细致的岗位任务分析相比,综合素质课程内容的确定要相对容易,大家所要商讨的,主要是高职毕业生所从事的大多数职业所普遍需要的通用能力,或日“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就是在具备了专业能力之后,有效发挥专业能力,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并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铺垫良好基础的能力。

3 确定课程

篇3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 素质教育 实践 探索

实践证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载体――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对提高我国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水平,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实践及存在问题

(一)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配置简单,工作分工不明确

在教育部批准设立的9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各高校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点,分别将其挂靠在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基地办公室大多是合用或借用。基地工作人员少,工作未明确分工,通常是按照上级安排,在做其他工作的同时,兼做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各项工作,导致基地工作人员精力投入不够。

(二)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综合性大学都在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探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途径,忽视了基地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而建立健全基地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达到基地目标的保证。在基地缺乏制度保证的情况下,各项工作的开展没有一套规范的办事流程和行动准则。

(三)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综合性大学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概念界定不清,于是将专业课以外的所有课程,统统划到文化素质课程里,导致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混乱;还有些综合性大学随意拼凑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导致选修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加之学生在专业压力、就业焦虑、市场导向等因素的干扰下,不够重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导致部分综合性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效。

二、加强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建设的理论探索

(一)建立健全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

目前,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经过了试点探索、实施推广两个阶段,进入普及提高阶段,这就对制度的建立健全提出了迫切要求。制度是基地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综合性大学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监督 、管理等配套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保障基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使综合性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真正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提高综合性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

综合性大学应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为依托,为从事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师提供平台,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严格考核,使教师增强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的动力;其次,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申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题,发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论文,出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学术专著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形成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推进综合性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供师资保证。

(三)实行“校中校”的办学模式,全面提高综合性大学学生的文化素质

1.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部署和要求,深入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内涵、可行性教育途径等,指导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鼓励教师从事相关的理论和教学研究,根据本省及学校情况,编写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读物,申报校内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题等,提高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水平,有效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综合性大学可结合自身实际和地方特色,在现有各种艺术节、体育节、学术论坛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实践活动模式,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应开展校际间的交流活动,整合地缘文化优势,争取社会教育资源,与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加强合作,发挥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3. 设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综合性大学学科设置比较齐全,师资比较充裕,应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涉叉学科,完善知识结构。根据本校特色和师资优势,构建一个以心理健康课程、科学普及课程、艺术审美课程、文学经典课程等为主线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相应的学分,要求学生毕业之前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以考核或考查方式结业,并发给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校结业证。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 1998-4-10.

篇4

[关键词] 人文素质;资产评估;渗透;措施

一、引言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等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拥有满足科技与生产力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综合人才所需的人文素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院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在高等院校教育中应该得到同等地位的对待与重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较晚,评估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与执业水平能力普遍不理想,评估人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评估行业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在资产评估课程教学中,应多视角、多方面、多途径的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健康体魄、健全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能力,以适应行业与社会发展需要。

二、资产评估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资产评估教学质量

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迅速发展,越发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评估人才。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可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拥有人文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这些知识对学生成长、适应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它能间接影响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资产评估课程教学质量。

2、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从不同方面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两者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专业素质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生存手段与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质则是侧重人性方面的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高等院校在专业教育中适当渗透人文教育,是对学生加强人文知识积累和人文精神熏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专业知识中渗透人文知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具备完善的专业素质水平,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上产生质变,弥补专业教育所欠缺的人文知识。

3、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目标实现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建议》中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通过不断完善资产评估课程体系设置,系统设置专业课程,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把人文知识学习与综合能力培养列入日程,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实现高等院校教育目标。

三、资产评估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1、在教师队伍中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资产评估教学中,应该改变重科学技术教育轻人文知识教育的思想,在专业教师队伍中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首先,要让教师认识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避免轻视和排斥人文素质教育现象的产生,重构教育思想,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并在资产评估教学体系上得到准确定位。其次,教师要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不能过于狭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关政策,用新思路、新举措推动资产评估教学改革,不能单纯的把人文教育看成是一项工作。最后,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努力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并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实施与体现,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素质能力,提高自身适应性。

2、在课程内容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知识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讲授资产评估课程内容外,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资产评估课中,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融合,而非专门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环节,从而使专业课程内容丰富化,课程教学效果更理想。这和教师本身的素养息息相关,要求教师发掘自身人格魅力,找到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结合点,始终将美好人文精神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领悟教学中的人文知识,鼓励学生开展适当人文活动(如参加人文讲座与活动、社会实践等),支持学生深入社会感受人文力量,感悟人文精神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2]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引导学生树立良好思想品德,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与学生共同探讨热点社会问题等方式来提高学生人文修养。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落实人文素质教育

为了更好地在资产评估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手段,综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例如,可采用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社会教学法等方法进行人文素质教育。[3]讨论教学法,即要在课堂中开展课堂讨论、辩论或对话,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与观点并得出结论,教师则根据整个过程与结论进行控制与引导。教师在此过程中可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思考与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则是根据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引入恰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与讨论,使学生根据具体情境主动思考,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在引入案例时,应尽量选用形象、生动,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案例。启发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资产评估课程中,有针对性提出与人文知识相关的问题,启发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积极主动掌握知识。这要求教师在授课中要设计好启发性问题,注意学生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法则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视频、动画片、声像等教学资料,生动、直观、形象的将人文知识展示给学生,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强人文知识的吸引力。社会教学法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知识,也是学习人文知识的一个很好途径。

4、在实践环节中引导学生培养人文素养

实践是检验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鼓励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并通过实践将人文精神更好地体现出来。资产评估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资产评估工作的开展,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评估理论知识与评估技巧外,还需要学生具备文化、艺术、交际、社会热点等方面的知识。这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从实践当中感受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与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责任感与自信心。教师可以在课内实训与校内实训等实践环节中渗透人文教育,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如参加暑期实践、社区活动等),拓展人文教育空间,塑造崇高人文精神。

5、建立质量监督机制检测人文素质教育

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体系是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得以有效落实的必要保障。通过质量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提高人文教育质量,就要改变过去单一以考卷作为学习成绩的做法,而应建立全方面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能力的创新考核机制。新的考核办法,要重点突出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应变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既要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要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在平时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表现(比如课堂发言、课后探讨、个人素质)要有详细记录,并结合学生个性发挥来综合判定学生综合成绩。课程考核方式应尽量多元化,如可采用课程论文、课件展示、辩论、口试等方式进行考核,把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内容均列入考核范围,构建合理、完善的评估标准,并据此展开教学,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发挥特长、培养能力、探索人生。

四、结语

在科技竞争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富强振兴需要强大的人才储备。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普遍较低,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此背景,剖析人文素质对资产评估课程的重要意义,探讨资产评估课程中如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为今后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强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宗葵,吴丽萍.人文素质教育与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研究[J].广西教育,2011(11).

[2]聂凌燕.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潘劲松.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J].2010(8),237-238.

篇5

关键词:社会发展;综合性大学;自觉定位;特色;和谐创新

为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等学校应当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又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的时刻,这一关键时刻的关键就是提高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当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以实现和谐创新。本文拟就综合性大学依托自身的综合性办学优势,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和谐创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努力形成发展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特色的先进理念

教育要主动地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必须要解决形成和发展特色这一核心问题。就综合性大学来说,主要体现在要倡导和强化以下几种思想观念:

1.科学定位自身多学科融合的综合优势的意识

综合性大学要认识到自身是多学科有机融合的大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多学科性,即具有多个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在联系的学科;(2)科学研究性,即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3)基础性,即教学和研究侧重于基础科学。

2.发展综合办学特色的思想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区域文化优势等外部环境以及在多学科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社会等内部环境方面的综合办学优势,形成在以上方面发展自己特色的意识。

3.树立质量保障观念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其影响进行改革,并积极创新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4.建立、健全综合性大学和社会良性互动机制的意识

在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依法自主办学,运用自身优势建立和健全内部发展和外部监控相协调的机制。

二、积极探索办学过程中挖掘和发挥特色的有效途径

在21世纪这一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是经济与社会的中心,而办学特色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因而,大学必须通过发展特色来实现在社会发展中的和谐创新。大学的特色是学校自身从办学历史、客观环境、主观环境等三个方面内在生发出来的,为此,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区域文化优势等外部环境以及在多学科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社会等内部环境方面的综合办学优势,形成和发展以上各方面的特色。具体说来,可从以下途径进行探索:

1.发挥多学科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

大学最主要的优势是智力资源丰富并集中,综合性大学有一支庞大的高水平的多学科的教师群体与科研队伍。综合的人才结构,才能尽可能地发挥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从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和对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具体说来:

(1)依托学科专业群,大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综合性大学可探索形成以基础学科专业为支撑,以应用学科专业为主体,以交叉性、边缘性、前沿性、综合性学科专业为新的增长点的结构模式和发展态势,形成纹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格局和机制。积极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性特点和学科专业资源优势,构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知识结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相协调,大力提高培养质量。

(2)运用高水平的多学科的科研队伍,提高直接服务社会的

能力

①兴办或支持知识型企业。根据国外以及国内的经验,大学成为高科技园区的中心一般是由兴办知识型企业开始的。综合性大学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运用高水平的多学科的科研队伍,通过技术作价入股等方式兴办或支持知识型企业,以此来壮大经济实力和提高社会地位。②参与政府组织的科学研究活动,起到智囊团和资政育人的作用。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多学科的智力资源丰富、集中的优势,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科学研究活动,扮好智囊团的角色和起到资政育人的作用,以赢得政府的认同和社会的支持。通过自身的智力优势来争取学校发展的有利的外部空间。

(3)依托学科专业群,发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综合性大学要在不断加强校园规划和硬件建设的同时,依托学科专业的综合优势,形成先进的文化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工作,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大力加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具体说来,①要着力营造学术氛围,如通过大力支持师生组织开展学术活动,举办一系列高规格、高水平的大型学术活动,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和讲座等形式。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艺术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和锻炼的舞台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③着力引导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如,通过构建学生自己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道德实践、国防教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大舞台等方式来实现。总之,要促进校园文化的体系化、学术化、规范化发展。

2.依托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或区域文化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综合性大学要依托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或区域文化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1)综合性大学所属地区,大都有自身的区位经济优势

在办学过程中,综合性大学紧密切实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直接服务社会等方面都会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努力发展在区域经济这一客观环境基础上形成的特色。

(2)较多的综合性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要积极将其转化为办学资源优势

首先,要抓住历史机遇,高起点办学,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要转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不断开拓进取的坚定信念和勇气。再次,要将优势转化为奋发图强的精神和传统,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最后,要将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学校推动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我国不同的地区,都有独特的区域文化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所在地的区域文化优势,加强以热爱祖国、学校、家乡、爱亲人为主要内容的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格教育。同时,利用区域文化优势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外部文化环境。

3.依托学科专业的综合性优势,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深层次推进素质教育

大学应当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在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初衷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相对而言,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专业的综合性优势,可更好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能较好地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综合性大学应当树立素质质量观――21世纪需要的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质量观,依托自身优势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和

专业教育的融合,深层次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要力求多样,应当既有囊括古今中外众多学科领域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大型综合课”,又要有与各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还要有对学科知识进行高度浓缩

的专题报告。综合性大学可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综合多学科专业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给学生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深刻启迪,实现文理贯通和理工结合。

(2)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搭建和提升各类实践教育平台,积极建立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学生的实习基地有机

地结合起来。

(3)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现形式,如设立创新创业基金等,积极探索文化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高等教育是在与政府、市场的矛盾统一之中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虽然要对抗市场,但更多的是依靠市场。因此,高校的发展必须在政府与市场统一中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自身的综合办学优势,主动、全面地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挖掘和发展自己的特色,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努力达到在社会发展中实现和谐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5-7.

[2]潘懋元.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5(3):16-17.

[3]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4-5.

[4]李德仁.综合性大学与大学教育的综合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0(4):3-5.

[5]潘懋元.高等教育将走进社会中心[A].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C].上海高教研究,1998(8):1-3.

[6]储召生.办学特色:大学的必然选择[Z].中国教育报,2003(4):7-27.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综合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编号12C0386);湘潭大学第六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众化阶段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 素质教育;图书馆;创新能力

On Approach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in Sports Institu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y Education

WANG Yuan-yuan

(Zho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systematic goal eventually establish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s far as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concerned, the ori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mean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institutions should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humanistic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and that these institutions should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spirit and ability in students as the core of school teaching, with information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Libraries in these institutions should correctly play their role in this part. We suggest that we should invest mo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ies, scientifically plan the development of them, and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in libraries.

【Keywords】 quality education, library, innovative ability,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体育高等院校的发展与繁荣是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与保证,而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导向意味着高等体育院校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强建设,形成推动高等体育院校繁荣与发展的合力。图书馆建设正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体育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也应当以能够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为重要导向和目标。

1 素质教育视阈下的体育院校发展逻辑分析

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系统性目标。所谓素质教育,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层次而言的,因而具有内涵的相对性特点,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育,都应重视素质教育,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基础教育阶段而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强调打破以考试为单一教育目标取向的教育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体系;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素质教育则是针对单一的科技教育、过分狭隘的专业教育而提出的,更侧重于人文文化素质,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培养出高科技与高素质结合的专门人才。

对于体育高等院校而言,素质教育导向意味着体育高等院校从战略层面的发展逻辑上需要实现具有支持导向的转变,为体育高等院校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各方面保证。

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导向下的体育高等院校应遵从的发展逻辑为以下方面:

1.1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提高

体育高等院校是高等院校的一部分,必然承担着实现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然而,长期以来,体育院校的发展往往在功利化逻辑的主导下,强调发展优势专业学科、强调大学生的体育专业化、运动员化的发展模式,将资源和力量都倾注在培育拔尖优质的运动人才方面。这一思路恰恰是对素质教育的背离。一个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必然是具有理想、信念和人文素质的优质人才,否则其技能有可能成为侵害公共利益和制造违法犯罪的手段。

1.2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为迎接日益激烈的国际挑战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而提出的国家战略。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体育产业日益发达,逐渐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支撑和使用。科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研发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使得创新要素重组优化,降低了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成本,提高了效率。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竞争,是造就创新人才能力的竞争。长期的功利化教育逻辑必然导致的恶果之一就是忽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素养的培养。只有积极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迎接国内外的激烈竞争,而成功实现国家的战略转型。

1.3 把信息素质培养作为素质教育中的关键内容

所谓信息素质,其实就是人“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品质和素养”〔1〕信息是当今社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力的保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信息素质教育因而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经济社会的迅疾发展,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潮流的汹涌澎湃,高等院校教育职责的日益深化,都需要不断发展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社会的到来为高等教育发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海量信息日益开始跨边界传播,信息革命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全方位的深刻影响,这就要求体育院校针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2 素质教育视阈下体育院校图书馆建设的功能分析

1975年,国际图联(IFLA)在法国里昂举行的关于图书馆职能的学术研讨会上,对现代图书馆应具备的社会职能达成以下共识,即图书馆应发挥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四大功能〔2〕。体育高等院校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突出信息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就必须积极发挥院校图书馆的作用。对于体育高等院校的图书馆而言,基于培育综合素质人才的定位,应当着重发挥以下功能:

2.1 体育院校图书馆应发挥高等教育的综合知识产出功能,成为高校学生培育综合素质的发展基地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载体和知识文化传统传承的象征性场所,但是必须将其象征性的外表与其实用性的内涵合而为一,否则图书馆就将沦为单纯借用图书的工具性场所。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其需要大量非专业化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并非学院课程、专业教师所能提供,而一些学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内容又普遍较少和泛形式化,这就意味着综合素质教育必然存在一个知识源方面的制度漏洞。而图书馆作为大量综合性图书、信息和各种人文素质教育图书汇集的地方,作为大学生经常出入的活动场所,有充分的资源和能力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这一功能在功利性的教育逻辑下常常被忽略,在素质教育的逻辑导向下,必须充分挖掘图书馆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及人文教育的天然功能,为综合素质教育的普及化奠定坚实基础。

2.2 体育院校图书馆应当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培养提供支持功能

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大量的纸质典藏文献,还有资源丰富的数字馆藏文献。高校图书馆近年来纷纷成为能够直接通过虚拟互联网络进行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加大了对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研究与应用力度,这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先决条件。众所周知,当今的科技竞争是在知识传承和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开始的,任何知识与技术创新的前提在于站在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之上来攻克难题。这就要求高校对科技前沿知识和信息能力的把握必须得到提升,而这一提升的基础在于图书馆的硬件与软件的提高。丰富的纸质文献,以及能够获得最前沿科技文献的知识,是大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创新成果产生的必要条件。

2.3 体育院校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其信息素质教育的突出功能

当前,诸多高等院校的本科学生表现出明显缺乏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具有中枢地位,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各类文献急剧增长,文献信息内容、类型、载体都不断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更新,已经远远超出了高校教师所能掌握的范畴。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管理的核心机构,具有超出一般性知识的权威地位,只有图书馆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提升大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分析能力、加工能力、创新能力、利用能力、交流能力等信息素质〔3〕。

3 素质教育视阈下体育院校图书馆建设的具体路径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外延已从基础教育扩大至高等教育,对于高等体育院校而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完善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的过程。体育院校应担当起为国家体育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学校既培养体育师资队伍,也面向市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复合型体育人才,如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新闻工作者、体育经营实体管理人员、体育经纪人等等〔4〕。这就要求高等体育院校要充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进而对高校图书馆建设提出以下要求:

3.1 加大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投入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载体的信息内容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趋势,知识更新速度和海量信息增长都为高校图书馆提出了调整的任务,也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一些高校图书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图书馆设备陈旧老化、馆藏文献质量不高、信息化装备严重不足,不仅影响了图书馆正常功能的发挥,更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各高校应制定保障图书馆建设和投入的专项资金,加大图书馆建设的力度,着重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提升图书馆的素质教育功能。

3.2 制定素质教育导向的图书馆发展规划

任何组织的发展必须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组织目标的模糊必然会导致组织功能的失常和组织效率的低下。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必须将其功能整合到素质教育发展的整体逻辑框架之中。这也就要求素质教育必须作为其目标融入到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当中。根据“目的―手段”的两分法,只有确定了重要的可操作的目标,才能将目标层层分解并融入到组织成员的行为过程当中。而其根本性的前提,则在于会集高校各部门和各院系意见,科学制定图书馆的发展规划。

3.3 提高图书馆的创新培育能力,从整体上提升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素质

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至高目标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国家体育事业和各种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综合性的、创新性人才的贡献。在将素质教育目标融入图书馆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图书馆应当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图书馆素质教育功能发挥的重心。图书馆应当在科研信息、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等方面加强馆藏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并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针对性的图书馆服务,使培育创造性人才的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3.4 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高校图书馆要想承担起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就必须在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优秀的人才是组织发展的必要保障,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应当着力将其建成信息专业的知识吸纳地和人才集聚地,积极储藏有高信息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大学生由于信息意识的薄弱、信息能力的不足,恰恰需要信息意识敏锐,精通信息管理、加工和使用的专业信息管理者,他们能够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之间形成无缝合作,其服务质量直接决定了图书馆功能发挥的程度,其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素质教育功能实现的程度。

参考文献

〔1〕黄淑娟.论高校图书馆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馆,2003,(2):83-84.

〔2〕王彦.论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的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4):18-19.

〔3〕李春光.从美国信息素质标准谈图书馆信息素质

篇7

关键词:开卷考试;大学理科教学;创新人才培养

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水平介于重点大学和一般本科院校之间,担负着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的双重使命。如何实现两种不同教育模式在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和谐发展,不仅对促进地方综合大学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实现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和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结合的必然性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实力、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差异决定着地方综合性大学必然走精英与大众化结合的道路。

1.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实力使然

地方综合性大学具有地方性和综合性的双重优势,在教育教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这些高校尽管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之列,但由于她自身发展历史的独特性和客观存在的地域性,以及办学类型的综合性,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不同层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她的某些学科处于全国较为领先的地位,完全有能力在某些学科领域进行精英化教育。

2. 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诉求

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高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必然走精英化的道路。高等学校在生源选择、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学运行、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培养规格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自身无论在办学规模还是在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提高,国家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也在不断地加大,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向大众化转变。自1998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朝着大众化方向迅猛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

社会和谐、快速发展需要各级各类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的教育模式向大众化的教育模式转型,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精英教育,而是各类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恰当定位、促进特色发展。如我国的北大、清华等“985工程”高校仍然以精英教育为主,培养各个学科领域的高精尖的理论性、研究型人才;而一般普通高校则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介于二者之间的有一定实力和历史文化积淀比较深厚、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则需要把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培养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高精尖高素质人才,也要结合所处地域特点,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培养具有一专多能、实用性强、实践能力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促进社会发展、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

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才的培养依赖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高等学校的培养。这就要求各级各类高校要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各安其位、特色发展。地方综合性高校具有地方性和综合性的双重优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综合院校文理渗透、综合实力强的优势,紧紧依靠综合院校的师资学科优势、特色专业优势,加快精英式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在地方性上做文章,借助自身的地域优势和地域特色,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修订培养计划、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性人才。从而实现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过履行精英和大众化教育的双重职责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的发展给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对于提高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来看,大众化教育是精英教育的基础。失去了教育大众化的土壤,所谓的精英教育只是无本之木,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影响力。只有在全民素质都普遍得到提高的基础上,精英人才才能有展现其才能的舞台。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大众教育基础上止步不前,虽然人民素质整体有了提高,但社会生产力将不能借助科学技术得到飞跃进展。只有发展精英教育,才能让大众教育的成果充分得到利用。可见,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不矛盾,大众化教育应与精英教育共同发展,正如马丁·特罗所讲:“从精英向大众教育转变时,精英型和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同时存在”。“在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机构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1]

可见,地方综合性大学走精英与大众化结合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时代的选择,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地方大学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结合的意义

1. 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及其在高等教育体系和国家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不仅要求这三类大学之间的和谐发展,而且需要学校内部尤其是作为介于重点高校和一般普通高校之间的地方综合性高校自身的和谐发展。以河南大学为例,河南大学虽然属于地方综合性大学,但省委、省政府提出比照“211工程”进行建设,最近国务院又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2]再加上河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尤其以文理学科见长的百年老校,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是按照一本线、面向全国招生,按照精英的模式进行培养。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国际合作、联合办学的新模式;河南大学的国际教育学院按照二本线进行招生,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目前已经与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主动开拓国际市场,一方面把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如师资、课程、教学模式等引进来;另一方面,大胆地把自己的学生、老师送出去,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此外,为了培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河南大学采取与市场结合、与地区发展实际结合的原则,建立了河南大学软件学院、人民武装学院、民生学院,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河南大学正是通过三种层次不同的办学形式,以期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可见,地方综合性大学走精英与大众化结合的分层次、多元化的办学道路,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高等教育整体的协调发展。

2. 有利于为社会发展提供各级各类人才

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既需要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引领学术进步的高精尖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既需要有行业特色、专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也需要有时代精神、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地方综合性大学借助地方性、综合性、灵活性的优势,既可以进行精英培养,也可以进行大众化运作,进而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地方综合性大学自身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统一。以河南大学为例,一方面她为知名高等研究机构和国内外著名大学培养了一大批学科专业知识扎实、理论素养高、研究能力强的高级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她结合河南省的省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培养了一大批实践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汲取国外优质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国际素质,能够走向国际市场的国际化人才。

3. 有利于地方综合性大学优化资源、准确定位、特色发展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自身既不能单纯按照精英的教育模式来办学,也不能按照大众化的教育模式来办学,必须走一条精英与大众化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不仅可以优化地方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而且有利于其自身的准确定位,这种结合的模式打破了传统上非此即彼的一元化思维,高等学校在办学模式上可以走一条精英和大众化结合的道路,尤其对地方综合性大学来说更有借鉴意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办学定位上的尴尬境地:如果把自身定位为精英教育,则在办学实力、资金投入、政策支持方面又和重点大学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把自身定位于普通的本科院校,完全走大众化教育的道路,则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师资优势又发挥不出来,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又限制了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地方综合性大学整体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结合的实践策略

地方综合性大学凭借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应走一条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结合的道路:分层次办学;分类别指导;针对性实施;阶段性突破。从而在实现地方综合性大学自身的协调发展上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1. 分层次办学

地方综合性大学虽然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与一般普通本科高校相比其在财力、物力、师资、生源、社会影响力、社会服务能力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避免一刀切,应实施分层次办学。既要办精英教育,又要担负大众化教育的社会责任。

(1)精英层次。对办学历史长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来说更是如此,以河南大学为例,一方面借助自身的强势专业、特色学科、优秀师资进行精英教育,对本科生施行全程精英培养。一是把好入口关,对于这些学生,按照一本重点线招生,奠定良好的生源基础;二是注重过程管理,一方面,按大类培养,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双学位,举办文理试验班,实施导师制,采取“名家讲坛”、“博士论坛”、“学术沙龙”、学术研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在抓好本科生教育的同时,注重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加强学科和学位点建设,通过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及国内外其他著名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方式,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地方综合性大学办精英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河南大学目前有79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涵盖23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种专业硕士学位;12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涵盖92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职工4216人,其中专兼职工作的院士12人,教授、副教授124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24人。全日制在校生达5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7000余人,留学生200多人。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省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及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实践证明,在大众化教育的时代,精英教育不是教育部直属大学的专利,地方综合性大学借助自身的优势完全有能力进行精英教育的探索和尝试,在某些学科、某些领域完全有能力引领学术发展的潮流。

(2)大众化层次。尽管地方综合性大学与一般普通本科高校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不可否认地方综合大学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在师资、生源、经费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地方综合性大学还肩负着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人才的社会责任。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完全进行精英教育是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某些学科领域进行精英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大众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南大学为例,在大众化教育方面实行“分批次招生、分类别培养”。

A.分批次招生。根据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要求,对一些应用性强,且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比较紧、人才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按照二本线、三本线招生。如国际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按照二本线招生;民生学院、软件学院按照三本线招生。这样的招生模式使河南大学在履行大众化教育使命的同时,一方面为河南乃至全国的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了更多专业化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B.分类别培养。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层次的多元化需求,河南大学采取了分类别培养的方式。一是国际合作式培养。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发展战略,把国外大学先进的师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等引进来,促进本校的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学生送出去,培养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国际市场的国际型人才。如国际教育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欧亚国际学院等。再就是把自己培养的学生直接输送到国际人才,如国际教育学院,通过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合作办学,充分吸纳国外著名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样的分类别培养,不仅节约、优化了河南大学的教育资源,而且也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提升了河南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声誉。二是国内联合式培养。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借助校外的地域、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社会合作办学与国际合作办学。

2. 分目标定位

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在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培养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这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办学形式进行分目标定位。

(1)精英教育实行“高起点选拔,高水平培养,高质量保证”。河南大学的精英教育依托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优秀师资等,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教学、科研设施建设。在学生录取上,按照重点线招生,选拔优秀生源,做到高起点选拔;在培养过程上,对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配备、实训、实习、实践等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并通过开设文理实验班、推行导师制、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等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高水平培养;在培养策略上,通过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等,为精英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实现高质量保证。

(2)国际合作办学“借用国际化资源,实行国际化培养,形成国际化意识”。河南大学制定了“以点带面”的国际合作办学总体战略规划,“借用国际化资源,实行国际化培养,形成国际化意识”,采取分步推进的方式实施国际合作办学。

从2003年起,河南大学以国际教育学院和护理学院为试点,开展地方综合性院校本科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2+2”模式、“1+4”模式、初期选送模式、中期分流模式和后期强化模式等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辐射到其他学院,如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艺术学院等。

河南大学护理学院在审视国内外护理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在立足为国内培养人才的同时,把培养涉外型护理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构建了初期选送模式、中期分流模式和后期强化模式3种培养模式,培养英语水平高、专业素质高、人文素质高的“三高”护理人才,使毕业生形成国际化素质并有能力走向国际人才市场。

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护理学院国际合作办学取得了明显成效:输送了大批学生;激励了在校学生;推动了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发展;提高了学校声誉。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赢得了广泛的赞同,调动了其他学院国际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带动其他学院纷纷努力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争取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合作办学在河南大学由点到面迅速展开。目前,已经与国外多所院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国际合作办学已成为河南大学教育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国内合作办学实行“注重应用,强化实践,面向市场,服务地方”。河南大学的民生学院属于依托河南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借助社会力量,吸纳社会资金,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主要根据市场、社会、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制订培养的方案、设置开设的专业、设计培养方法;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试验、实训、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并采取委托式、定单式、后期实践教学与用人单位结合式等,拉近与用人单位的距离。通过以上措施,培养市场需求量大,能够促进地方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高级专业应用型人才。

3. 分层次培养

根据不同层次的办学类型,在办学过程中针对性实施。

(1)精英教育重素质。精英教育在质量上、高精尖上下功夫,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尤其是强化学生的理论素质、研究素质、创新素质。

(2)大众化教育重应用。大众化教育在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上下功夫,注重专业能力、专业素养、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4. 分阶段突破

大学是一个基业常青的机构,也是需要经历发展、成长、历练的过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段时期的积累、磨砺,更需要制定阶段性发展突破的奋斗目标。河南大学在不同的办学层次和方式上,力争有以下阶段性突破:

(1)精英教育要在学术研究上有建树。精英教育成败的重要衡量标准在于能否孵化出引领思想、文化等发展的学术思想,能否培养出一批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英才。河南大学在精英教育培养方面力争实现在“学术讲坛上有大师,思想领域有大成、创作领域有大作、科技创新领域有大家”的奋斗目标。

(2)大众化教育要在社会服务能力上有提升。大众化教育成败的重要衡量标准在于能否促进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其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并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河南大学在大众化教育方面秉承“立足河南、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指导思想,着力培养一大批能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实践能力强、专业素质高、发展后劲足,具有坚毅、顽强品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总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未来发展之路,是摆在地方综合性大学面前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把地方综合性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效益,在履行精英教育

和大众化教育双重社会责任中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进而促进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我们的希冀,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综合素质测评

[作者简介]陈国梁(1963- ),男,辽宁昌图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学生处处长,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曹科岩(1981- ),男,吉林敦化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广东 深圳 51805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08年度课题“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测试运作模式探索”(项目编号:130120080307)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测试运作模式探索”(项目编号:0922040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40-03

一、引言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职教育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均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并通过测评功能的发挥有效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化。然后,各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在理念支撑和实际运作等方面存在有待完善之处,本文将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理清素质测评与培养关系的完善思路下,提出科学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几点措施。

二、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原则缺失

1.现实困境。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运作机制受人为需要、管理需要和模式需要的束缚,难以形成功能明确、运行规范的体系。一是综合素质测评的运作没有既定的原则和逻辑,实际上受人为需求影响较大,少有制度化运作;二是由于当前高校扩招、高等教育产业化等战略实施过程中,相关配套措施还没有合理结合,从而造成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被加入学生管理的功能,甚至成为记录纪律情况的工具;三是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受当前价值取向单一的评价模式所困,主要以评优为核心目标,在制度设计之初难以基于测评考虑引导和教育功能。

2.理念脱节。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受现实多种因素束缚是外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起统领作用的原则和理念体系,造成现实中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孤立存在,意义甚微。现实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没有与现代教育机制接轨,没有与社会实际需要接轨,没有与个人发展要求接轨。现代高等教育推崇“全人”教育理念,要求学生素质均衡、个性化发展,弱化高低优劣差别,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往往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且测评往往无直接的引导和教育功能。

3.内涵缺失。前已述及,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在运作中存在理念脱节的现实,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整个测评运作模式需要一颗核心进行统领和规划,进而实现系统中各层次和部门的目标一致。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在各高校综合素质测评运作体系中很难发现某种或某类核心的内涵,作为测评体系运作的出发点和支撑点。因此,测评运作模式的内涵不清问题,实质上其根源又关联于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工作的内涵不明。

(二)机制单一

1.机构单一:以院系主导。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主体以学生所在院系为主,这里主要是指课程之外的素质测评或评价,包括通常的德育测评、文化素质测评等内容。从现实情况看,极少学校有专门设置的综合素质测评机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在评优需求的作用下进行,由于各类评优的申报主体多为院系,则综合素质测评也成了院系的工作,具体操作者多为辅导员为主的学生工作团队。

2.内容单一:以课程和测试结论为主。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有效架构,得益于合理的指标体系。目前,高职院校进行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以课程成绩和相关测试结果为主,主要为校方的客观结论性评价,部分尝试进行改革的学校,也多通过开设综合素质系列选修课实现综合素质培养和测评的合理化。但以课程成绩作为对学生素质的综合反映是零乱且欠科学的,以课程成绩组成的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没有严谨的结构划分,建立在教学目标基础上的学分体系和以“全人”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指标体系不能实现合理对接,且选修课程的数量和权重在现有体制中都处于明显劣势。

3.目标单一:以评优为基础。通常,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评价分类以课程为标准,除课程评价之外,主要是以评优为目的建立的素质评价机制,作为奖学金等校内外评优的指标来源。由于评优选拔的条件以指标为基础,除课程成绩外,对其他素质指标评价的起因即为评优,则在此基础上的综合素质测评仅仅是一种脱离了“内容”的“形式”,没有自身功能可言。

(三)实施错位

1.学校重视,学生漠视。从我们的调查来看,高职院校大都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测评,且努力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以求在服务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然而由于传统体制和模式长期运作的影响,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测评涉及学校育人机制的整个体系,短期内建立一套全新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愿望很难实现。加之当前现实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如熟人社会、关系文化、后门意识等客观存在,也给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测评带来重重阻力,从而造成学生漠视大学教育和综合素质养成。

2.主观期望高,实际效果差。高职院校在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过程中,均希望以此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高效方式,并借此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的基础和助推器。通常,高职院校通过课程考试、相关测试和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加以考察,以期合理引导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由于各学校少有合格的测评结论(定量与定性)与发展指引的对应机制,很大程度上造成前期测评工作的结论不能最大化地转化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发展指引。

3.学校热推,社会慎认。对于以学校为主体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包括综合成绩、各种素质测试数据,其实质上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的各类表达和记录。由于我国尚未将大学,包括高职院校作为特殊主体纳入社会综合体进行整合,学校的相关制度和运行难以与社会大体系无缝接轨,从而也造成学校热推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论,并不绝对或顺利地为社会相关主体所认可。

(四)综合素质教育的观念误区

1.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只是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责。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功能,绝不能孤立地对待和处理,应建立全局性的素质教育新机制,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某一部门、某一些人的事情,而是以某些部门、某些主要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为主体和重点、所有教师与学校所有部门参与的整体工作,从而在学校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2.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由活动累积而成。当前,关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方式,部分高职院校希望通过大量学生活动的累积进而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当然,参加一定的专业、创新、文体类活动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性无可厚非,但学生活动是否能够代表素质教育的全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学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形式应当多元化,包括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活动、个性特长、创新工程等诸多部分。

3.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只是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相对第一课堂而言的,所谓第一课堂即现有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指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其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素质教育。当前,有观点认为仅仅通过第二课堂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一种误解。前文已述,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不同层次和部门,需要全方位运作。

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模式的完善措施

(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模式的完善思路

1.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教育资源整合战略。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环节,在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前文已述,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体系,绝不是规则加上几个部门和老师就能实现,需要学校全员参与,全方位运作,倾全校之力整合各种资源,是学校全方位的教学、管理改革工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我们还必须承认,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也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独立环节。系统工程和独立环节都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正确表达,并不是说一个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就能包括高职教育的全部,而是我们应当以此为契机,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教育资源整合的战略定位和实施步骤。

2.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功能定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功能应当具有两个层次,最终目的即是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同时,我们看到,综合素质测评所关注的,不再是测评的结果,且测评报告也不应是能够区分优劣的定性或定量结论,测评结论所提供的,应当是对学生发展的有效指引。同时,基于综合素质测评的数据信度和时效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应当淡化考评参照功能,我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综合素质测评不应兼有考评功能,应当与评优评奖相排斥。从此种意义上说,测评报告和结果的去功利化,也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内化为综合素质发展的有利因素。

3.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与培养的一体论说。传统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被动接受的,这一现状并非不能变革。培养和教育指向的“学习”没有被动与主动之说,从古至今应该未曾有过“被学习”一说,可见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应当是以学生主动为基础。如图所示,让综合素质测评由被动变主动,让学生在测评过程中成为积极能动的主体,有利于促进测评与培养形成有机关系。在理清了测评的功能基础上,才有将测评和培养放在一起加以探讨的可能性,从而建立一套能够实现双方面功能的机制。高等职业教育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建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与培养的联动机制。同时必须看到,测评有为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服务和依据的功能,但必须以测评作为一个独立有机体系的观点来进行设计和规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系统地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这一课题加以深入研究。

(二)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模式完善的具体措施

1.主观与客观、自评与他评、主动与被动的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功能在于为学生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引,其实现的条件之一即是为学生所认可。首先,在测评方式的设置上,要避免传统测评中单纯以分值构成的测评模式,更应当抛弃将不同的测评指标人为地设置权重并加权为总的排名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测评的功能,应当建立主观与客观、自评与他评、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测评机制。在测评中,除了各项指标中的客观因素,如课程成绩、工作业绩、身心测评数据等,还应当有学生个人、其他测评机构的主观评价,且发展指引也应当以在规范描述基础上的主观评价为主。其次,传统素质测评中往往以他评为主,建立在一系列客观指标基础上,这一特征也阻碍了测评功能的实现,新形势下应当强化自评的比重和功能,将自评和他评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实现测评为学生认同的途径之一。同时,我们应当将测评转变为主动的驱动,实现以学生本人启动测评为主、被动测评为辅的科学机制,逐步使学生认识到测评功能的实效性,主动参与到测评中来。

2.测评数据的产生、验证和查询。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部分建立在学生自主启动的基础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应当由学校相关数据库直接导入。数据中心应协调各分中心建立相应数据库和数据交换机制,并根据各指标的属性设置数据输入、验证、查询、变更的权限。对于主观数据,数据库中应设置规范的主观数据储存、输出模式。关于数据库更新的周期,建议以学期为标准,但数据输入应当是随时均能实现,要求相关验证主体每学期对主客观数据进行验证,并根据学校信用管理规范实现对虚假输入数据情况进行联网登记,从而保障数据输入的真实性。同时,对于已验证信息的修改,应建立由学生本人申请、测评中心审批的机制。在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无论是否已经验证,学生个人可随时查询,其他机构和个人需查询应当经测评中心批准。建议在学校现有电子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情况的基础上,编制相对应的程序、电子数据交换流程、网络操作平台,将上述流程和数据全部通过电子形式和网络平台实现。

3.测评报告的形式与适用。根据高职院校的特征,测评报告应以学年为周期,每年形成一份。关于测评报告的作出机制,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主动或学生申请的方式。即使是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后决定以主动方式对全体学生作出报告,我们认为,基于综合素质测评的功能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也应当逐步转化为测评报告一律由申请而作出。由于测评报告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测评报告全部使用经验证的数据。关于测评报告的结构,应以前面提出的一级指标划分,并在对每一指标综合评价后,设置发展建议部分,按照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的模板和测评中心主观意见,供学生个人参考。测评报告作出后,著作权归测评中心,学生个人有使用权,未经学生个人同意,测评中心不得将数据开放给其他机构和个人。

篇9

[关健词] 自主、协作、信息素养、研究性学习、大综合、大综合素质、信息技术实验班、多功能网络教室、超文本、超文本资源库、学科式综合性课件、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主线式综合性课件

一.案例--《渭城曲》信息技术实验班教学过程

1、 教师导读

设置教学重点、难点、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学习问题,指导分组,提供部分网站、网址、文本。以一组为例:

王喆、王 皕:落实"浥"、"进"的音、义;查王维其它的作品及赏析、评论。

颜力、傅倩雯:查王维的生平及边塞诗派、田园派;查柳的有关生物知识。

严倩、叶好秋:查王维的画及《阳关三叠》音乐;查"阳关"、"渭城"的历史、地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分头找资源(从网上、光盘上、词典等文本上),设计相应的测试试题,制成个人网页。

2、相互交流、讨论(不能够解决的问题留在记事本上,求助老师、专家、网友或作为研究性课题留待日后解决)。同时,反馈、完善,提出新的问题,提供新的文本、电子资源。

3、以网页形式建立以《渭城曲》为主线的综合性资源库课案课件-超文本。包括课文导读、有关资料、自主测试、拓展学习、大综合、研究性课题、电子路径七大块。

4、资源放入相应的知识结构图中,构建语文资源库及王维资源库、边塞派资源库等。

二.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学习特点和办学意图

上述《渭城曲》的网络教学过程,是我校开设信息技术实验班的一次教学活动实录。

《渭城曲》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信息技术实验班学习的五个特点:

1、自主的学习;协作的学习;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电脑为工具开展交互式的学习

3、提出问题,搜寻材料,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4、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通过以上五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五大素质:

1、自主能力;

2、协作能力;

3、信息素养;

4、研究能力;

5、综合素质。

这正是我校举办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意图。

转贴于 三、信息技术实验班开办的必要性

1、e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培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2、高考大综合的方向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大综合素质。

高考已经开展了"理化生"、"史地政"小综合的考试,正在向大综合的方向发展。"大综合"的理念,与技术、知识和通讯的大爆炸相适应,一场学习的革命也是一场考试的革命。一个人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系统地基、详尽地学习掌握。人们更多的是以问题或课题为主线,运用相关的知识理论综合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的革命》告诉我们,终身学习成为必要。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又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方式,也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

四.信息技术实验班理论依据

1、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学与教的转变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以课本为纲,进行自主学习,课本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 师生充分互动,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媒体的作用由教师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创建情景、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2、依据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icher)做过的两个著名心理实验。

根据这两个实验,教学应该尽量大限度的让学生通过视觉的学习,获取更多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获得最持久的记忆效果。

3、人们偏爱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教学应同时满足多种学生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学习方式偏差对学习效率的负影响。

五。实验班的构建

包括学生、老师、学习空间、课程四个方面。

1、学生的构建

96人,分成2个班,每班8个小组,每小组6人,每人一部电脑,以圆桌式围坐,以利相互讨论,协作学习。

信息技术实验班学生的构建,充分考虑到自主、协作。学生自愿报名,自愿参加电脑夏令营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大综合素质、信息素养的检验和培养。

2、老师的构建

先在全校开展有关网络知识的讲座,学习有关理论,介绍学校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构想。再由老师自愿报名,组成教师网络兴趣小组,开展进一步的培训学习。

老师的组成,我们同样注意到了信息素养这一点,特别强调了反主导式、反填鸭式教学,提倡自主式、协作式、研究式、大综合式的学习,从而保证实验班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3、学习空间的构建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主要教学都在多功能网络教室。

配备具有现代意义的多功能网络教室(附图),将液晶投影仪、实物展台、VCD等设备制作成多媒体小车,两间教室共用,教室的功能将由纯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转化。在教室中设置图书角(文本、电子图书),教室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布局:6人一小组,一人一部电脑,一小组围成一个圆,总共有8张圆桌坐48人,学生不再统一面向黑板。这种布局具有跨时间、空间的意义,便于学生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学生将真正体验到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交互式学习(网络画板、联机讨论、电子邮件)为辅的学习乐趣。

4、课程构建

㈠信息技术实验班的课程由校本教材、课外活动两部分组成。校本教材的建立是课程构建的重点。

我校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由传统的文本教材和全新的电子校本教材组成。在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初期,决不排斥传统的文本教材,而且保持与文本教材即课本的对应。

㈡电子校本教材,利用网络更快更好地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和加工信息的工具,以网页的形式将信息组织和管理制作成超文本(文本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其他媒体信息)。主要由电子教材、课程资源库两部分组成。

①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教材,包含教学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影像、图片、课件、录音等、网络资源表、自制视频库、优秀的学生作品、学生自建资源库等内容。

②课程资源库,是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的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库(含课件库)包括学科式、问题式两种课件资源:A课程资源库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学科式综合性课件;B以研究问题为主线相关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以上两种合称为主线式综合性课件。所有资源(含课件)以网状结构互相关联。另外,还有各学科的知识结构图(即知识结构树)。

换个角度说,课程资源库由教师电子教案、学生超文本资源库两部分组成,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教件、学件。

同样,其他学科的知识树由相应学科的教师指导构建。值得提醒的是,这些学科的知识树与学科式综合性课件、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三方面组成一个丰富的资源库----超文本资源库,以网络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较之传统的知识树、资料、笔记,何止天壤之别。这是网络的优势,这一切将极大的改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素养。

六.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5大素质

1、教师的备课决定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教师备课,要求各学科组织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每个学习单元至少安排两种信息源,教案由信息源和知识结构图组成,按搜索流程图编写;信息技术实验班采取集体备课制,目的是打通各学科知识间的界限。主线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写出知识结构图,标明知识要点及难点,同时制定大综合的内容,指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让学生用各学科的知识帮助解决。

这种备课方式,决定了学生要开展自主学习、大综合的学习,必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综合能力。

2、学习过程必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

由于信息技术实验班的班级构建及教学与普通班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任务和兴趣进行自主、自立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很专注,除讨论外他们需要安静的环境,长此以往将在课堂上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纪律性自然得到了加强。因而,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培养。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Word、PowerPoint、电脑美术、电脑音乐、收发e-mail、网上浏览、网上查询资料、网上讨论、制作网页、参加读书活动、写读书心得并做成网页等等的学习活动中,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拓宽知识面,思维方式更加开阔,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尽情发挥,处理问题更有条理、有目的。可见,学生的信息素养、多种能力得到培养。

由于整合课网页的学习和制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特别是音乐、美术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审美层次提高。这是学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给学生布置任务、提供资源素材和资源路径;随着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不断增长,学生资源库中的材料将要求学生在网上或在其它地方自己搜寻完成,而教师只提供方法,不再提供材料,课程资源库特别是超文本资源库的建立工作将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或由小组协作完成。这一切必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协作能力、信息素养、研究能力、综合能力这五方面的素质。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库(课件库),课程资源库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综合性课件。各学科每月至少完成一次综合课、安排综合课的公布以及对综合课的评价,让每一个学习小组在评价其它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全面掌握资源库中的知识,落实"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落实信息化、大综合的思想。

信息技术教育是未来5至10年内逐步推广的先进的教改方向,是不可逆转的教育发展潮流。

总之,我们的信息技术实验班对传统教育的观念、手段、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最富冲击的挑战,我们的实验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素养5大方面的素质,切实实施素质教育,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网络文化 高校学生 综合素质培养

随着网络的普及,通过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人们@取资讯的途径也更加多元,所以人们的思想意识多样性越来越显著。就目前的高校教育来看,网络文化对其的影响就比较显著。一方面是网络充斥的大量信息对高校学生的三观建设形成冲击,由此提升了高校教育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另一方面是在高校教育中,积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目的是要发展多元化的教育。简言之就是网络文化对于高校学生教育存在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所以全面分析这种影响并就消极影响的规避措施做出探讨意义重大。

1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发展起来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文化具有虚拟化和多元化的基本特征。因为网络文化在目前的社会应用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分析其对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便成为了网络大背景下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1.1网络文化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多样化内容

网络文化对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首要影响体现在多样化内容的提供上。在传统的文化范畴中,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的内容和条件较为复杂,而学校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所以综合培养会出现一些瑕疵。在网络环境下,因为网络文化的渗透,学生对网络的接受度得到了普遍的加强。又因为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内容有着极大的丰富,所以学生可以自由地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老师也可以在综合素质培养中进行必要内容的选择。比如在学生基本认知能力的培养中,利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料,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其有基本的了解,更可以将与其相关的内容都进行扩充,这样,学生的认知面会显著扩大。简言之网络文化的多元性造就了内容的丰富性,从而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2网络文化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另一个影响是提供了便捷的教育渠道。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内容,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传统教学当中,要进行学生的组织能力、辩论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老师和学校需要通过充分的准备来举办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从而获得能力的提升。但是在网络文化大背景下,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或者音频资料让学生去模仿与体悟,这样,学生的基本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从上述例子中可以发现,网络文化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便捷的通道,这样,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成效会有明显的提高。

1.3网络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心理建设

网络文化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具有积极的影响,也存在消极的影响,而消极的影响突出体现在对学生心理建设方面。高校学生因为还处于学生阶段,所以思想稳定性存在着不足,而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会造成侵蚀,在侵蚀不断加重的情况下,由思想影响造成的心理问题就会显现。换句话说,网络文化中的不良内容会使得学生心理缺陷得到彻底的暴露,而这种暴露情况会造成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总而言之,在高校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思想建设和心理问题解决是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会造成教育的复杂性和困难度上升。

2在网络文化影响下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措施

2.1对网络文化进行总结分析,选择积极成分加以利用

在网络文化的大环境影响下,要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提升,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对网络文化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将其积极的成分进行利用。就目前的网络发展来看,其普及范围空间增大,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十分迅捷,所以方方面面的资讯获取会更加便利。在高校教学中,将网络中充斥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东西进行提炼,进而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应用,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会更加迅速。举个简单的例子,网络上存在着较多的常识性知识、生活类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提升的知识,高校在分析总结的时候将这些知识在教学中进行渗透,这样,学生的基础综合认知能力、生活自主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都会获得有效的提升。简而言之就是在网络综合知识利用强化的情况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也能够有更好的培养。

2.2充分利用网络在教学中提供的便捷性

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高校要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在教学中的便捷性。网络的便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资料获取的速度明显加快。在网络上,无论是资料更新还是信息传播都较为迅速,所以要获取更多有利的信息,网络可以实现需求的满足。第二是网络内容的丰富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比如在高校教学中,文学类专业需要文学资料,理工科类专业教学需要工程案例资料,而这些资料都可以在网络中进行寻找。正是因为网络环境和内容的丰富性,所以高校教育会具有更高的效率。在网络便捷性利用的过程中,主要的措施就是通过高校信息网络工程建设来提高网络运行的质量,同时要对网络加强监管,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网络消极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总而言之,在了解网络便捷性的基础上对这种便捷进行积极的利用,可以有效地将网络文化转变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营养成分。

2.3强化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教育,做好引导

强化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教育,做好引导工作也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当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就学生综合素质而言,心理素质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而心理素质与其思想又有着重大的联系。从目前的网络发展来看,虽然网络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但是网络上大量充斥的色情、凶杀以及暴力内容对学生的思想M行着慢性荼毒,在思想逐渐改变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缺陷会被逐渐放大,最终形成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就高校学生而言,一旦心理出现问题,那么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就很难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教育教学中,老师对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指导不容忽视。为了更好地进行指导,在大学生教学中,应该设置固定的心理课程和思想教育课程,这样,可以定期地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摸底,并通过心理教育实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有了健康的思想和心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会更好。

2.4强化网络和现实文化的结合,做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实教育

在网络文化大背景下,要实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效果的进一步强化,需要执行的一项措施就是做好网络和现实的结合,从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打好基础。网络存在着虚拟性特征,所以网络文化的虚拟意味比较浓厚,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在现实基础上进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网络接触的时候会陷入到网络虚拟当中,从而产生一些消极倦怠的想法,进而发生光阴虚度的事。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大部分高校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在游戏中寻找成就感的例子数不胜数。他们这样的行为无非是要给过得不怎么好的现实生活寻求慰藉,这种找安慰的方法非常容易滋生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对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所以在高校教学中,老师们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还要将网络和现实进行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网络的时候认清现实,从而为其现实综合素质的提升打好基础。

篇11

[关健词]自主、协作、信息素养、研究性学习、大综合、大综合素质、信息技术实验班、多功能网络教室、超文本、超文本资源库、学科式综合性课件、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主线式综合性课件

一.案例--《渭城曲》信息技术实验班教学过程

1、教师导读

设置教学重点、难点、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学习问题,指导分组,提供部分网站、网址、文本。以一组为例:

王喆、王皕:落实"浥"、"进"的音、义;查王维其它的作品及赏析、评论。

颜力、傅倩雯:查王维的生平及边塞诗派、田园派;查柳的有关生物知识。

严倩、叶好秋:查王维的画及《阳关三叠》音乐;查"阳关"、"渭城"的历史、地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分头找资源(从网上、光盘上、词典等文本上),设计相应的测试试题,制成个人网页。

2、相互交流、讨论(不能够解决的问题留在记事本上,求助老师、专家、网友或作为研究性课题留待日后解决)。同时,反馈、完善,提出新的问题,提供新的文本、电子资源。

3、以网页形式建立以《渭城曲》为主线的综合性资源库课案课件-超文本。包括课文导读、有关资料、自主测试、拓展学习、大综合、研究性课题、电子路径七大块。

4、资源放入相应的知识结构图中,构建语文资源库及王维资源库、边塞派资源库等。

二.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学习特点和办学意图

上述《渭城曲》的网络教学过程,是我校开设信息技术实验班的一次教学活动实录。

《渭城曲》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信息技术实验班学习的五个特点:

1、自主的学习;协作的学习;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电脑为工具开展交互式的学习

3、提出问题,搜寻材料,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4、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通过以上五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五大素质:

1、自主能力;

2、协作能力;

3、信息素养;

4、研究能力;

5、综合素质。

这正是我校举办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意图。

三、信息技术实验班开办的必要性

1、e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培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2、高考大综合的方向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大综合素质。

高考已经开展了"理化生"、"史地政"小综合的考试,正在向大综合的方向发展。"大综合"的理念,与技术、知识和通讯的大爆炸相适应,一场学习的革命也是一场考试的革命。一个人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系统地基、详尽地学习掌握。人们更多的是以问题或课题为主线,运用相关的知识理论综合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的革命》告诉我们,终身学习成为必要。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又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方式,也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

四.信息技术实验班理论依据

1、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学与教的转变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以课本为纲,进行自主学习,课本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师生充分互动,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媒体的作用由教师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创建情景、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2、依据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icher)做过的两个著名心理实验。

根据这两个实验,教学应该尽量大限度的让学生通过视觉的学习,获取更多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获得最持久的记忆效果。

3、人们偏爱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教学应同时满足多种学生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学习方式偏差对学习效率的负影响。

五。实验班的构建

包括学生、老师、学习空间、课程四个方面。

1、学生的构建

96人,分成2个班,每班8个小组,每小组6人,每人一部电脑,以圆桌式围坐,以利相互讨论,协作学习。

信息技术实验班学生的构建,充分考虑到自主、协作。学生自愿报名,自愿参加电脑夏令营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大综合素质、信息素养的检验和培养。

2、老师的构建

先在全校开展有关网络知识的讲座,学习有关理论,介绍学校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构想。再由老师自愿报名,组成教师网络兴趣小组,开展进一步的培训学习。

老师的组成,我们同样注意到了信息素养这一点,特别强调了反主导式、反填鸭式教学,提倡自主式、协作式、研究式、大综合式的学习,从而保证实验班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3、学习空间的构建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主要教学都在多功能网络教室。

配备具有现代意义的多功能网络教室(附图),将液晶投影仪、实物展台、VCD等设备制作成多媒体小车,两间教室共用,教室的功能将由纯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转化。在教室中设置图书角(文本、电子图书),教室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布局:6人一小组,一人一部电脑,一小组围成一个圆,总共有8张圆桌坐48人,学生不再统一面向黑板。这种布局具有跨时间、空间的意义,便于学生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学生将真正体验到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交互式学习(网络画板、联机讨论、电子邮件)为辅的学习乐趣。

4、课程构建

㈠信息技术实验班的课程由校本教材、课外活动两部分组成。校本教材的建立是课程构建的重点。

我校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由传统的文本教材和全新的电子校本教材组成。在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初期,决不排斥传统的文本教材,而且保持与文本教材即课本的对应。

㈡电子校本教材,利用网络更快更好地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和加工信息的工具,以网页的形式将信息组织和管理制作成超文本(文本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其他媒体信息)。主要由电子教材、课程资源库两部分组成。

①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教材,包含教学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影像、图片、课件、录音等、网络资源表、自制视频库、优秀的学生作品、学生自建资源库等内容。

②课程资源库,是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的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库(含课件库)包括学科式、问题式两种课件资源:A课程资源库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学科式综合性课件;B以研究问题为主线相关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以上两种合称为主线式综合性课件。所有资源(含课件)以网状结构互相关联。另外,还有各学科的知识结构图(即知识结构树)。

换个角度说,课程资源库由教师电子教案、学生超文本资源库两部分组成,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教件、学件。

同样,其他学科的知识树由相应学科的教师指导构建。值得提醒的是,这些学科的知识树与学科式综合性课件、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三方面组成一个丰富的资源库----超文本资源库,以网络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较之传统的知识树、资料、笔记,何止天壤之别。这是网络的优势,这一切将极大的改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素养。

六.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5大素质

1、教师的备课决定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教师备课,要求各学科组织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每个学习单元至少安排两种信息源,教案由信息源和知识结构图组成,按搜索流程图编写;信息技术实验班采取集体备课制,目的是打通各学科知识间的界限。主线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写出知识结构图,标明知识要点及难点,同时制定大综合的内容,指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让学生用各学科的知识帮助解决。

这种备课方式,决定了学生要开展自主学习、大综合的学习,必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综合能力。

2、学习过程必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

由于信息技术实验班的班级构建及教学与普通班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任务和兴趣进行自主、自立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很专注,除讨论外他们需要安静的环境,长此以往将在课堂上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纪律性自然得到了加强。因而,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培养。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Word、PowerPoint、电脑美术、电脑音乐、收发e-mail、网上浏览、网上查询资料、网上讨论、制作网页、参加读书活动、写读书心得并做成网页等等的学习活动中,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拓宽知识面,思维方式更加开阔,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尽情发挥,处理问题更有条理、有目的。可见,学生的信息素养、多种能力得到培养。

由于整合课网页的学习和制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特别是音乐、美术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审美层次提高。这是学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给学生布置任务、提供资源素材和资源路径;随着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不断增长,学生资源库中的材料将要求学生在网上或在其它地方自己搜寻完成,而教师只提供方法,不再提供材料,课程资源库特别是超文本资源库的建立工作将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或由小组协作完成。这一切必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协作能力、信息素养、研究能力、综合能力这五方面的素质。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库(课件库),课程资源库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综合性课件。各学科每月至少完成一次综合课、安排综合课的公布以及对综合课的评价,让每一个学习小组在评价其它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全面掌握资源库中的知识,落实"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落实信息化、大综合的思想。

信息技术教育是未来5至10年内逐步推广的先进的教改方向,是不可逆转的教育发展潮流。

总之,我们的信息技术实验班对传统教育的观念、手段、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最富冲击的挑战,我们的实验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素养5大方面的素质,切实实施素质教育,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12

作为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对象的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储备资源,担负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关系到民族的希望。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调研与师生进行座谈交流时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涌现出源源不断的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就要求高等学校提供高质量的师资力量,确保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等10多个门类,学校拥有以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各类国家及省部级高端人才构成的师资队伍,每年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下简称该校)为例探讨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问题,在当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高端人才的特点

一般意义上,人才是否高端通常通过学历层次或某种职称层次来划分,认为具备较高学历,或者获得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是高端人才。随着国家教育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获得高学历,但经过实践的证明,尤其是一些刚刚毕业的高学历人才,并不具备从事某些重要工作的能力基础,这些人才还不能够算做高端人才。因此,高校中的高端人才,必须是具备某种经验的历练,并证明自己具备了从事某些重大研究或者担任某些重要岗位工作的能力,他们在高校一般是指具有正高职称的师资队伍,这些优质的师资队伍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特点。

具体来讲,高校的高端人才主要指国家及省部级人才计划获得者、国家重点基金负责人、各类重要获奖者等,如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教学名师、湖北省百人计划、湖北省楚天学者等。该校拥有各类高端人才300多人,他们在学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

人的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品格、气质、修养、风度等综合特征,核心是人的本质和质量。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建立在人的素质之上,经过后天的高等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起着决定作用的,最基础、最重要、最本质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知识数量成倍增长的挑战,高等教育不可能把人类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大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他们可持续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点。同时由于当前大学生大都是95后,这代人更多是独生子女,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因此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应具有时代特点,要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特征。结合该校人才培养特点,本文认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身心素质;二是思想道德修养;三是知识能力储备;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身心素质是基础,思想道德修养是方向,知识能力储备是支撑,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核心。

四、高端人才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

高校是高端人才的重要汇集区,“名师才能出高徒”,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需要优质的师资力量,这也为高端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该校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促进非智力能力发展,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广义上讲非智力能力包括智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和身体能力。作为在校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强壮的体格是基础,是整个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基石。该校一方面通过开设《震旦讲坛》邀请海内外金融、管理、学术等多方面的高端人才来校做学术报告,与全体大学生分享人生经验、讲授前沿科学、传递创业激情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陶冶情操、激发兴趣爱好、坚定学习意志、明确前进方向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该校传统特有的登山、攀岩、户外等体育运动方面汇聚了像董范教授这样的体育高端人才,培养了首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陈晨、多项大学生羽毛球比赛冠军等等,极大地激发了在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为大学生走向社会适应高强度的工作提供必需的健康体魄。

2、建立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创新教育教学培养体系。

以往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大学生学习方式、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该校汇聚了地球科学高端人才,该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地球科学菁英班,创新教育教学培养体系。地球科学菁英班与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携手,通过“暑期学校”、“大学生科技夏令营”、“短期科研实践训练计划”等走进中科院活动,在实践锻炼中检验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内生动力。在协同育人这一创新教学模式培育下,该校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获奖,团支部、班级屡获校内荣誉称号,数十人在导师指导下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

3、完善导师制双选制度,提升科研实践创新能力。

高端人才掌握着各自所属领域最前沿的知识技能,有更丰富的经验和能力参与到大学生指导工作中,更好的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该校通过“导师双选”让学生们在在校内或中科院所选择心仪的高端人才作为自己的导师,互选成功的大学生从大二就可以进入一个导师的科研团队学习和实习。大学生在导师的团队中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夯实了专业基础,开拓了国际视野,培养个人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为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导师制双选制度下,该校每年有大批的优秀毕业生奔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篇13

关键词:综合素质 提高 小学生

封闭、僵化是传统教育的顽症,与“早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现实要求相距甚远。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刻领悟到,只有不断地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才能踏出一条适应时展要求的教改新路,培育出一批真正高素质的学生。现下,对实施素质教育已不再只是一个口号,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是亟待提高。

结合自己在农村小学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自己对此的几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前提

我国正处于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主体发展性教育”。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就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素质教育就是中国的现代教育,是以时代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的教育。因而,学校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需求。综合素质是指各种素质的综合状况,我认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健康状况)、道德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进取意识)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这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极为重要的。

二、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1.农村建设需要人才,家长要抓紧孩子的教育

一方面,要对全民进行素质教育宣传,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开展好下一代的素质教育无疑对农村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使他们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学校充分的帮助。学生毕业后首先要走向人才市场,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有培养学生“一人多技”、“一专多能”,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作为学校,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现状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顺应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熏陶孩子。家长要留孩子在身边,这样才能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教育孩子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2.努力提高办学条件

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应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添置必要的图书资料、电教设备、电脑、音乐器材、体育器材等,确保农村小学的办学程度能达到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生活方面,要解决学生的吃饭难、饮水难、午休难、取暖难等一系列问题。

3.吸引人才,搞好师资培训

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吸引年轻骨干教师到山区执教,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对他们多奖励、多鼓励,从根源上解决困难、留得住人才。对学校专业课教师,除了具备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多面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校也应根据课程的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相应地制定出长短期教师培训计划,根据学校的整体需要和个人的志愿,分期、分批培训更新知识,使教师具备一专多能。

4.改革评价机制,对教师、学生全面系统地评价

篇14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其思想政治综合素质的培养,值得整个社会关注。艺术教育是具有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渗透性和典型性等特点的教育活动,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艺术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模式的创新、渠道的拓宽、内涵的丰富等方面。艺术教育可以发挥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育人作用,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强大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是其得以实施的前提和保障。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综合素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其中的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包含了较大的学科容量。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等特征,其课程的合理进行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师生的爱国意识及政治觉悟。各种教育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都会产生影响,其中,艺术教育对于建立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具有重要影响,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高等教育方针、适应时展要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包含道德修养、心理生理、文化修养、人文情怀、专业素养、技艺技能等方面。其中,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人们的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行为技能,在每个人的成才过程中都起着引导和推动的作用。大学生拥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奉献、回报社会能力的前提,是要具备较好的道德修养素质。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教育阵地,综合素质教育更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引起高校及教师的充分重视。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当下,艺术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我国教育水准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校的艺术教育是平等、普及、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行为,要努力做到去崇高化、去专业化、去精英化,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水准,以及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高校艺术教育有四点基本特征。第一,艺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形式,可通过对艺术的批评与探索,实现“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两种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基于以上目的,艺术教育的重点不是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其内容不同于一些艺术院校中的纯技法教学,更不是抽象的美学理论训练。艺术教育倡导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和健全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对相关知识的传达与教育应通过倡导性和引导性的方式方法。第二,艺术教育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对艺术进一步的深化理解和认识,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艺术理论。艺术教育可通过作品欣赏、作品体验、作品创等实践方式进行,要深化这一教育过程,还需借助艺术批评、美学探讨和艺术史学习等方式对其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与相互促进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第三,艺术教育在当今社会呈现出有序性、多学科性、综合性特点,脱离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和作品欣赏课程的初级范畴,日益成为融合戏剧、音乐、舞蹈、视觉艺术、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化、系统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第四,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全程性和全民性的终身教育,应伴随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贯穿人们成长的全部历程。艺术教育不能只作为学校某阶段教育的组成部分,还应该切实肩负起培养人格健全、有创造性、有责任感的公民这一长期教育任务。艺术教育必将超越学校教育的阶段,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家庭,成为一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由此不难看出,艺术教育的本质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艺术教育在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工作面临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教学中,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更偏重理论讲解,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同时,传统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模块相对单一,缺少立体交叉的互动体验,趣味性不足,这些都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相对缺乏趣味性、文化感染力和艺术美感,成为其发展的瓶颈。而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等多个门类的知识,能在感性教育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极好的补充。艺术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首先,艺术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亲身参与体验课堂艺术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在艺术氛围中培养乐观的情绪和性格,对艺术审美有更加直观、全面的认识,以有效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其次,艺术教育能帮助学生获得审美的能力和技能。艺术教育要使学生了解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和脉络,掌握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理论,并在艺术的陶养下端正学习态度。再次,艺术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优秀艺术作品的引领下,学生能感受“江山如此多娇”的盛景,体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大气,感受“月是故乡明”的牵绊,从而饱含深情的热爱脚下这片古老土地。最后,艺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比于传统教育,艺术教育更像是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乐观向前的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可借助开展各类艺术形式和艺术活动,发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发挥艺术教育作用的措施

当前,在部分高校中,一些非艺术专业学生功利性地看待艺术教育的心态和现象并不少见,对培养自身审美能力并不重视。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在大多数状态下是两门并行的课程,两者之间没有实现资源的结合和互补。如何积极有效地借助艺术丰富的资源进行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是一个具有探索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教育新课题,如果相关教师能做好这一点,对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具有非常大的益处。

(一)向开放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领域开展艺术教育时,教师可积极采取组织、引导、协调、推进的开放式教学,同时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等。这些都需要教学模式的与时俱进,更应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如增加舞台表演、写生创作等内容,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领悟真理,也让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是由高校各级各类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师承担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艺术教育的坚强保证和后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练好“三门功”:经典研读功、社会实践功、科学研究功,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可以说,教师的政治立场与人文素养决定了其认知与教学水准的高度。

(三)构建艺术类教学评估体系

近年来,大多数高校都建立起完整的教学评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实践的发展,但一些评估标准并不适用于部分教学中的具体实际操作。例如,高等院校艺术类教学评估体系如果简单地套用理工科或文科的教学方式或评估模式,容易忽视艺术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和建设艺术专业学科的需求。因此,高等院校艺术类教学应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评估体系。

(四)充分利用、开发、整合教育资源

高校要充分利用、开发、整合艺术教育资源,让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相融合,如邀请艺术界的相关专家走进学校,让学生与艺术家面对面进行交流,并开展戏剧演出活动和“非遗”进校园活动。同时,高校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艺术实践,锻炼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如组织学生定期开展登台汇报演出、声乐比赛等,把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融入其中。

结语

综上,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受教育阶段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高校应用≠国际化视野,用“互联网+”思维来看待今天的艺术教育,努力把大学生塑造关怀和理论素养兼备的优秀公民,培养其应具备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这是教育工作者及教育领域应深入思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作者:程晓光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许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J].学理论,2013(2).

[2]陈迪立.艺术教育的价值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3]毕迎新.发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青年工作论坛(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