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美学素养提升,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生活;审美
最近,教育部宣布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是生活的重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其实就是在促进学生的生活体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提升审美素养是语文学科特点的要求和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要求。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学校语文学科教学的需要。通过生活化阅读教学来提升高中生的审美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准确地评价作品。高中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作用特别明显。下面我来谈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升审美素养的几点策略。
一、理论知识准备
了解一些生活化阅读及与美学相关的基本理论。
(一)生活化理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理论”。这一理论对现代教学有着极为丰富的启示。它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并且热爱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陶行知全面学习了杜威老师的实用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亲身实践,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实践美学理论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强调实践论。他的实践美学理论把实践看作“人的感性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马克思看来,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劳动最终决定着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一切其他实践活动。我国当代的实践美学主要是指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构建起来的美学学说。王国维先生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
二、选择生活化与审美元素兼具的阅读文本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推荐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质兼美的阅读材料。同时又尊重学生个体生活的差异,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趣味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在阅读实践中获得真实的数据,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教师推荐与学生自选相结合,兼顾生活化与审美元素。教师推荐生活化阅读材料,可与课内教材文本内容同步。比如在教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时,推荐学生阅读曹雪芹的《红楼梦》,观赏经典影视剧《红楼梦》。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曹雪芹借林黛玉的眼睛来展现贾府的建筑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学生从《红楼梦》中寻找更多展现出来的贾府的建筑环境和社会环境,拓展补充,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物命运和环境间联系的思考。教师推荐生活化阅读材料,还可与课内文本体裁样式同步。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第一个板块“向青春举杯”中选择了一系列现当代诗歌,例如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戴望舒的《雨巷》等,教师在教这一板块时,推荐中国现当代诗歌主要流派的代表作,例如朦胧诗派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现代派戴望舒的《寻梦者》,新月派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学生通过大量诵读现当代诗歌,感受诗歌的审美趣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教师推荐生活化阅读材料,不应局限于课堂,还可以联系时事、新闻、综艺影视等生活中的热点,进行课外的拓展。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方式;审美理念;人文素养
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理念,直接关系到人文素养的提升。因为审美属于人文范畴,其审美水平与人文素养密切相关。从教学角度,虽然美学与艺术设计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但艺术设计专业的教与学,却离不开审美意识对设计的影响。或者说,艺术本身就贯穿着人文精神,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审美思维,自然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人文精神,就能实现学生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提升。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问和专业课程,在进行教学时,要贯穿人文情怀,将“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两种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设计美,从而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其一,加强学生对美学的追求。任何艺术作品都以美学为前提,包括古今中外各种风格和不同的流派,都以独特的美学表现力凝练成一种艺术文化视角。比如法国艺术家高更,他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追求表现的原始性,含有精致的趣味和艺术魅力。他的美学视角,以鲜亮的蓝色画阴影,以红色画屋顶,而使之自背景中突出。应该说,他突破了印象派的审美理念,体现了十八世纪后期的人文内涵。在审美上,从古至今都存在两种不同审美理念追求,浪漫和现实观念之争,但无论是抽象还是写真,都是对美的理解,体现不同时代人文精神以及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比如,古老的北京古城建筑风格和现代高楼大厦不对称的设计表达,都蕴含着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其二,加强审美流派的悦纳。艺术设计,包含着各个方面的知识素养,并不完全来源于美学的表达,它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开阔视野。从艺术作品创意到设计风格的形成,都需要不断吸纳艺术作品的相关信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从多维度视角比较与运用,让作品充实丰满的立体感。例如,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都要涉及到世界著名的艺术设计学院——包豪斯。因为他的设计理念一反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采用非对称、不规则、灵活的布局与构图手法,对冲传统的设计审美理念,形成一种简洁、清新、朴实并富动感的建筑艺术风格。这种设计风格,强调形式和色彩的运用,注重点、线、面的关系,强化空间的构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应该说,这既是审美理念的变革,也是一种人文视野的蜕变。再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突破,无论达芬奇或米开朗基罗,他们的创新与发展主要来源于这个时期人文精神的影响,在悦纳前人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宛如一股清风带给那个时代审美理念的突破。又如,西班牙天才设计大师安东尼奥•高迪,他对审美理念的突破在于不循规蹈矩,但又遵循大自然生长法则,按照最自然的客观形态去别出心裁地设计,强调曲线的广泛且灵活的使用,使建筑作品充满艺术气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这些影响世界艺术设计,都体现了一种审美悦纳精神。那么,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悦纳精神,目的在于吸纳西方人文精神,在比较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常常会感觉到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存在局限性,学生仅仅粗浅地掌握“就事论事”等基本技能,单一地就某一件艺术作品进行学习和临摹,容易在学习中形成固有的独立的审美形象和规律,而无法就不同的艺术作品进行联想和贯穿,也无法准确地表达出不同艺术门类、艺术风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让学生领悟形式美规律的同时,需要扩展课堂教学内容,就艺术作品或教学事例模型等,从其他角度,例如历史、建筑、设计者、素材背景、国家民族、地理环境、时代潮流等,来介绍解析,并通过举一反三来贯穿其他艺术作品,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设计作品进行正确分析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设计中熟练应用各项基本构成法则,才能将学生思维中各个独立的艺术形象有机融合起来,帮助他们提升形象思维创意能力。艺术设计有一门基础课程叫“平面/色彩构成”,是通过构图理论和实践,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与爱好,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讲授形式美的规律,使学生能运用形式美诸多规律来表现内容。所以,我们必须在重视内容的前提下,教授给学生们形式美的规律,以提高其审美能力,并使他们在进行构图和色彩的运用时,能通过形式美的规律来表现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题材尽管不同,艺术风格也有差别,但美的准则却是共同的。比如室内艺术设计中的外形审美,包括:美式乡村风格、古典欧式风格、地中海式风格、东南亚风格、日式风格、新古典风格、现代简约风格、新中式风格。在鉴赏建筑风格的形式美过程中,各种设计风格也是在引导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打破立体空间的局限性。例如,文艺复兴建筑风格,这一时期装饰风格的居室色彩主调为白色,采用古典弯腿式家具。古典欧式客厅不露结构,强调表面装饰,多运用细密绘画的手法,具有丰富华丽的效果。学生通过课程的扩展学习,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艺术的思维构想、设计者的创作初衷、时代潮流,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必然会提升学生对审美规律的把握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地综合地掌握和感悟一门学科、一个专业、一件艺术作品,学以致用,也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美术课成为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渠道,这要求学生在提高美术素养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己对美术的探索能力。同时还应该准确地把握艺术的本真,认识到美术与我们当今社会相辅相成相促进的关系,用心生活,细心观察,协调好“美”与“术”的关系,去发现“美”,辅以“术”,同时运用情感作画,达到提升美术素养的目的。
一、深入认知,准确把握“美”与“术”
“美”,作为一个无时无刻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元素,常常是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视觉当中。从哲学来讲,美学是人类审视现实,对艺术进行研究,包括美与丑的审美范畴,人类的审美意识、美术素养,以及美的发展过程和其中内在规律的科学,同时也是以对美的内涵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科学。
“术”,是艺术的简称,艺术家借此来表达思想观念和感情,当然其内涵中也包括了我们所说的“方法方式以及技巧技能”,即在美术领域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方法,操作的各种工具、媒材。艺术的表现,本身就是借助一定的工具,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念和感情。
“美术”,则是指在某一特定平面或空间、视觉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也叫造型艺术、视觉艺术。
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学习美术课堂的知识后,在美术方面形成的,对事物的各项认知,这当中包括:对美的感知、抽象化、思维、表达、创造再发挥、理解和参与人际沟通等多个方面的认知,以及在这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思想观念、态度、情感等个人品质。当中还包括我们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理解、审美能力、对美的评鉴能力、对各种工具的使用能力、操作技巧的掌握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二、协调“美”与“术”关系,助推学生美术素养
“美术”并不是一门单调的课程,它是“美”与“术”的结合,是我们视觉上的享受,也包含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这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在教学过程当中,协调“美”与“术”的关系会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但是有“美”无“术”,没有任何实际作画的技巧技能,只有单调的视觉反应,无异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旦遇到真正的检验,便相形见绌;有“术”无“美”,没有对美的认识,没有审美能力,那么作出的画就完全没有情感,单调的画作显得毫无意义。
三、“美”、“术”协调,专攻于“术”,掌握方法,全面提升
1.转变教学观念,规避传统弊端,主动加强沟通交流
有鉴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下美术教育的观念转变是当务之急。身为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方式中的固定于课本和对学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主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对“美”的具体认知、对“术”的掌握程度、美术素养的高低,从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样既可以发掘学生的潜力,也能将落后学生的水平尽快提升,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提升。
2.引领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实践,探索新知,提升能力
学生以往对“美术”的认知往往来自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实践,这样的认知来源严重限制了学生的美术素养,缺乏主动性的认知只是一个对事物的单调反映,无法提升审美能力。只有主动实践,去探索发掘,才会有对美术素养的独到体会,这才会有助于我们审美能力的提升。正如大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需要引领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感知生活之美,并能欣赏它,在此基础上自行创造出崭新的美,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认知和能力,才是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提高之本。
3.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尊重学生,鼓励创新
轻松活跃的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两个因素往往会使教学过程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应当在这两个方面着力下工夫。活泼好动是学生的普遍特点,那么就要尊重他们,提供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享体会,主动要求去作画。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是他们的闪光点,应鼓励他们去创新,敢想敢画敢表达,尊重他们内心的感触和领悟,在价值观选择上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这两点才是学生美术素养的具体表现,也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显著提升。
一、 深入浅出: 培养美术基本能力
翻开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种类五花八门,写生、国画、水彩……教材涉及到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泛,难度不断加大。这种情况要求教师不断亲身实践,主动去画一画,想一想,体验一下学生画画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从而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美术课只有短短的30分钟,在一节课里要完成方法的指导和作业,必须要提高演示讲授这一环节的效率,提高演示讲授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因为教师演示的每一动作、方法、步骤都会被学生模仿,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分析一幅画,剖解一幅画的方法。拿到一幅画后,要能较快地分清画面的主题、结构关系,剖析各部分的组成,遵循由简单的几何形体―轮廊―细部的过渡来了解作画的过程。这样由易到难,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指引学生正确的作画途径。
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有时画起来难以达到教师的细微要求,或者忽略了细微之处,这要求教师演示、讲解、示范动作时要到位,言语指导也要到位,演示示范时,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每一个示范动作,何时起笔,何时收笔,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怎样细化轮廓,都要清楚明白地告诉学生,这样严格要求学生,并不是要将学生套在框框里,而是要学生从小打好基本功,掌握正确的作画方法,这样会使他在后续绘画活动中能始终受益,也能有加速发展的能力。譬如: 画风景,要先从视平线开始起稿,画准透视现象,然后由远景、中景、近景逐层深入刻划直至完成。
演示是提高小学生绘画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深入、细致的雕琢,良好的美术基本能力是学生继续发展的基石。有了这个基础,在此之上的想象和创造才是有物可依,有象可循。
二、 临摹、改造、创新: 培养并满足个性的需求
临摹,就是照着范画描绘。教给学生正确的临摹方法,提高对事物的表现力,这也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一些绘画作品甚至于大师的作品的临摹,学生会从发现问题―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新技法,领悟新知识,这不同于教师演示、示范教授给学生的方法,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摸索、总结出来的方法,它会比其他知识记忆得更牢固,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实。“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些优秀的作品往往需要多次临摹才能逐渐吃透,同时,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绘画水平也会得以同步提升,此外,也可以尝试着对原画加以改造。可以让学生尝试按自己的色彩学和形体认识去进行改造,让学生将自己的美学观表现出来,以满足其内心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 创境: 培养美术想像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调控者,是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者。美术课时间短、任务重、难度高,更应该强调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学四年级《游乐场》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玩过的最好玩的东西,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了好多,我一一板书出他们喜欢的东西,一下子把要表现的绘画内容基本上说出来了,这时我加以引导: 如果把你们所说的这么多好玩的东西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好不好?那肯定是非常热闹的,请你想想怎么安排才能表现这种热闹的气氛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构思,学生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后再让他们互相比较,看书比较,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内容,通过这种方式的交流,使学生能画出自己理想中的游乐场,这样,学生画出的画,主题突出,布局合理,有思想,有内容。
此外,现代媒体的广泛运用,也给小学美术展现了一块新天地,它可以大大节省教学时间,从而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重点技能的教授上,在情境的创设上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在教学四年级《参观和旅游》一课时,我准备了几段风格不同的音乐放给学生听,让学生选一选哪段音乐最与画面相配,从而另一侧面帮助学生理解风格与内容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理解。
虽然小学美术本身有形有色,生动形象,但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提高绘画的内容质量这一方面着眼的话,良好情境的创设是非常必要的,从更高的角度来看,技能的掌握最终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表现思想。因此,要让学生的画有看头,有想法,就要在平时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想,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
四、 以画传情,画中出新: 培养美术创造力
艺术贵在创造。教师要利用多种材料和手段,启迪学生的思路,引发其联想、想象,从而创造性地表现出主题。如“深山藏古寺”的典故,就很能启发我们。
一幅画,在绘画技能差不多的情况下,就要看作者的想象能力和构思水平,这是一幅画的灵魂所在。
虽然对小学生这方面的要求不高,但也要注意渗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我经常采取的方法是: 提供给学生多种不同的素材,让学生从提供的素材中任选取几种组合成一幅有意义的画面,时间充裕的话,还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这样构思的原因,这样不同的学生想法不同,大家集思广益,其中还不乏新奇而有内涵的想法。通过这样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利用素材、组织素材为主题服务的能力。
有些教材要求学生画记忆画、想象画,这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表现力的比较好的方式,或以现实事物为依托进行再造想象,或纯粹的创造想象,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当学生真正能将自己的想法或多或少地自己的画中实现时,学生才算是真正领悟了绘画的精髓,进入了美术的世界,才会对美术产生长久的兴趣。
关键词:美术教育;转变思想;创新教学;关注学生;提升素质
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创造能力等。但能否让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是关系到教学效果及学生个性、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中职生在入校前没有美术基础,要想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对美术教师的教学研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转变思想,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在常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模仿作画技法,甚至认真模仿作画的思维方向。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到分毫不差。在这种特设的情况下,学生的行动和思维已经完全受到限制。对此,教师要勇于冲破旧教学观念的枷锁,改变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唯命是从的不平等关系,建立一种与学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让学生的思维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得以解脱,能敢于质疑,自由创作。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为学生量身定做的课堂,他们才会喜欢,才会乐于参加。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师的教法要灵活多样,尽量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另外,在面对反馈信息,甚至有些不着边际的作品时,教师更要灵活面对,灵活评价,不能简单地按照画的好坏严格评分,对学生的零星进步视而不见,这样会极大程度地压抑学生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精神;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可以用简短的评语如“构思新颖”、“色彩大胆”、“真棒!”、“你进步了!”等,指出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增加绘画的信心和热情,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对于需要修改的作品,教师首先要肯定其作品的优点,增强其信心,然后以商量的语气征求学生意见,错误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正将会更好,在不违背学生创作意愿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引导。只有得到老师的肯定,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才能给予学生探索的力量和创作的热情。
二、创新教学,激活学生创作思维
“美术”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艺术。它所表现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只坐在教室里面对着课本的美术创作是停滞的,我们要适当拓宽学生美术创作的空间,把学生带出教室,走进乡间田野,自然校园,让学生们用“美术”的眼光观察创作,如阳光下的庄稼、花草,操场上嬉戏的同学。用真实的美术形体刺激学生们的眼球,激发其作画欲望;激发学生通过灵感动笔作画,没有技法指导,没有思维定向,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由捕捉真实的艺术瞬间。这样学生创作出的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而此时学生的创作思维是无比活跃的,想要禁锢住都难。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死板的学习状态,我们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进行合作学习。只有把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学生的创作思维才能真正地被激活起来。
此外,想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上,首先要从导入上下工夫,环节的设置要别致新颖,让人眼前一亮。其次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也不能死板地局限于课本的知识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照本宣科地回答就行了,而应把视野拓宽,深挖教材,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课外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判断的能力,又实现了培养学生脱离课本学习的目标。
三、关注学生,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关注学生,是指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美术课主张通过学生自主创作,发展个性和创造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独特性、创新能力的个体,在美术活动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不能只看到少数几个“好”学生。美术课教育的目的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培养,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平等的发展平台,给每个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
例如:提供学生当老师的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教学生。讲的学生认真讲述,尽力表达;听的学生更是认真思考,积极分析,甚至找出同学不足上台补充。当学生在紧张、活跃的氛围中产生发挥与表达愿望时,要趁机让学生作画,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画笔画出来;当教师在巡视指导时,要特别关注基本技能薄弱的学生,鼓励他们,提出建议,和他们一起改一改,并讨论修改后的效果。时间久了,每个学生的绘画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只有这样,每一个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进来,课堂气氛才会真正地活跃起来,美术才会碰撞出绚丽的艺术火花,学生的美术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四、提升素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中等职校的美术教育,其目的大致可分为欣赏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但最终目的都是要能够培养出素质和技能完备的现代化人才。整个美术教学活动应当充满艺术性的过程。美术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美自己,增加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一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仪表形象,让学生感受第一个美的概念。教师应当仪表端正,教态大方,这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体态和颜面是对人认知的接口,体态不顺,颜面不端,常常引起不快,影响交流和沟通,从而便大大降低了某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努力养成教师特有的人格因素。人们常说的为人师表以及我国古人很讲究人品与画品的关系,都表明美术教师更应注重人格及修养,使学生产生敬佩感,这使学生提高对美术课的兴趣大为有利。
诗歌内在美学生人文品格素养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主要任务,目标是打造合格的中职技能型人才,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一个最终要走上社会立足社会的技术型人才,他不仅需要拥有坚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健康优良的品格和素养。因此他除了需要接受本专业的技能学习,还必须接受以培养健康人格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为目的的各种综合教育。比如,文学素养方面的教育,在中职语文的文学教育中,文学不仅能陶冶人的性情,提升人的素质,而在文学中,诗歌尤其能体现文学语言的精炼性、形式的优美性、内容的深刻性。因此,诗歌的教育在中职生的课堂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要善于利用语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下面谈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提升中职生的思想品格和文化素养。
一、诗歌形式美的赏析在教学上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
诗歌是所有文学样式中语言最为、表达最为简洁,并且内容往往最为深刻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之所以称为诗歌,是因为它有“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现代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如舒婷的《致橡树》,用“我如果爱你”“也不止……也不止……”“我必须是”“甚至”等关联词串联起来,形成反复咏叹、感情层层递进又动人心魂的效果,并且因为感情的需要,诗里面多处使用短句和意义相连贯的句式,使朗诵充满连贯性、抒情性,如“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诗歌优美的音韵节奏,能够融合在人的心灵节奏里,反复吟咏,能够让心灵唱出一首首无比动听的歌,从而开启心灵深处的黑暗,这就是诗歌形式之美对人的灵魂的影响。中职生跟其他的中学生一样,往往对事物的美感疏于体验,他们往往缺乏的是对美的发现、感悟和享受,因此,对他们及时地进行美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诗歌的形式美可以让他们从感性上对事物进行初步的审美,通过大量和反复的诵读,可以让他们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用诗歌形式的美去体验事物形式的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在美的熏陶中熔炼成一代知美、爱美、追求美的文明青年。事实上,美是一种文化,一个人审美水平的提升,就是文化素养的提升。中职生在诗歌学习中首先感悟的是其形式之美,首先给他们带来愉悦之感的也是其形式之美,形式美熏陶了他们的心灵,也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体现了诗歌形式之美的赏析对中职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作用。
二、诗歌思想内容的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
诗歌语言的内容量是十分庞大的,一首诗歌一定包含某种深刻的社会思想或人生哲理性。因此,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思想领域,感受诗歌博大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每个老师所应该努力做到的。中职生无疑是基础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一群人,他们选择进入职校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进入职校就意味着要在短短的三年中学好一门技能,日后走上社会就靠着这一技之长来生存,这个过程时间短,见效快,但必然导致一个人文化素养和文化沉淀的欠缺,从而当他们走上社会时,会缺乏显而易见的素养魅力和文化能力。面对这样的现实,语文老师应当肩负起教化的作用。文学的教化形式多种多样,而我认为诗歌的教化是最有力量的。我在教学舒婷的《致橡树》时,就从一而再、再而三的深挖掘中,引导学生感悟了诗中所表达的崇高而伟大的爱国情怀。往往其他人对诗歌的分析,只停留在大众认同的诗歌的思想内容上,即本诗通过什么,表达什么,如果按照这样贫乏而又单一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学生对于诗中真正的伟大的爱国情怀,可能不容易理解或理解不深。我的分析是:诗人在诗中让他的爱国情怀等同于自身的爱情,爱情何其伟大,令人追求不懈、生死相随,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感情比爱情更伟大呢?诗人告诉我们,对祖国的爱比爱情更伟大。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挖掘到这样深刻的力量,一定能让学生受益匪浅,从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使他们的身上悄然多出一份文化素养。事实上,当前社会上大多数的技术型人才,他们在具备出类拔萃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却并不具备与之相匹配的高尚人格和文化素养,唯利是图、不讲诚信,只顾私利,不讲大局是他们“小我”的通病。一首好的诗歌,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三、诗歌意境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
诗歌意境的取是跟诗歌内容的表达相关的,诗歌的情感,借助各种不同的意境来表达,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品尝诗歌的意境美,除了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之外,也能陶冶读者的心灵,提升读者的思想境界,因而在对学生的教学中,意境美的深度挖掘是十分必要的。中职生对于现代诗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一些相关意境的肤浅理解上,教师一定要引导他们去理解意境在诗歌中所体现和象征的真正意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作为读者的感情像作者一样深刻地融入这些意境中去。如中职语文教材中,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忠贞爱情,常人千言万语说不清楚,诗人却用种种相关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动人心魂。诗中,诗人借急流中的小鱼、荒林中的小鸟、废墟上的常青藤、风雨中的火焰、广漠天空中飘来飘去的云朵和破旗,用这一组种种意象来表达平凡爱情中的真挚情感。美丽的浪花里游着美丽的小鱼,河流两岸的树林里飞着美丽的小鸟,废墟上青春不老的常青藤,风雨中坚贞不屈的火焰,这些或凄美或荒凉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形成了一幅幅与爱情有关的艳丽无比的图画,从而升华了爱情的意义,体现了爱情的可贵。现实生活中不乏种种美的意境,关键是中职生怎样去发现、去感受。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里,让诗歌中美的意境陶冶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诗歌内容产生共鸣的感情支点,以达到提升他们文化修养的目的。
四、结语
中职教育是以专业技能教学为目的,在使学生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同时,辅以语文学科的教育,目的是提高中职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成为一代有技能有文化涵养的国家建设者。鉴于诗歌固有的语言形式的纯粹性、诗歌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和诗歌意境的优美性,诗歌的教学应该成为迅速提高他们文化素养的一种手段,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诗歌教学这一阵地,引导他们多阅读、多赏析,让他们将来成为社会技术性建设者的同时,也成为一代新的优雅的中国绅士。
参考文献:
\[1\]何政生.叶圣陶语文性质观新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接触;公民意识
一、序言
(一)关于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研究兴起于20世o3、40年代,对其的理解经过了预防、面对、受众意义制造等阶段而逐步完善。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有不同说法,概括而言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
(二)关于微博
2010年,以“草根、便捷、个性和全新交互体验”为标志的微博在我国蓬勃发展,被业界称为“微博元年”,随后微博成为我国近一半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而在青年大学生中,微博的使用率较高,因此将微博研究的作为切入点,管窥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状况。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计发放问卷200份,除去无微博和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1%。调查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为:性别构成为男性37.6%,女性62.4%;年级构成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博士生分别占25.5%、33.3%、23.4%、7%、7.8%、2.8%;专业构成理工科、文科(非新闻传媒类)、新闻传媒类分别占62.4%、32.6%、5%;生源地构成农村、城市分别占55.3%、44.7%。
二、问卷分析
(一)微博的媒介接触行为
这一方面主要考察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接触时间和卷入程度。在“平时登陆微博的频率”方面,“约每天一次”选项最多,占26.2%;其次是“每周2~5次”和“每月3~4次”,均分别占24.1%;“每天2~5次”占19.1%;“每天5次以上”选项最少,占6.4%。在“你能接受不接触微博的期限”方面,“一个月以上两个月以下”选项最多,占46%;其次是“一周”,占39.7%;“一天”占10.6%;“两个月以上”和“一天也不行”选项较少,分别占2.1%和1.6%。
在使用微博的动机上,问卷从微博关注对象和动机自述进行考察。在“微博使用中,你最关注哪些人的更新”(不定项)中,“认识的朋友”选项最多,占33.4%;其次是“社会知名人士”,占30.6%;最少的是“政府官员”,占5.2%;“官方组织”、“资讯分享微博主”、“商业机构”居于中间。在“你使用微博主要是为了”(不定项)中,选项最多的是“了解感兴趣的咨询以放松娱乐”,占36%;其次是“了解热点新闻”,占30.6%;“关注名人动态”与“与好友保持联系”分别占18.7%、14.7%。在“你的微博更新内容大多为”中,选项最多的是“发表感想、观点、态度”,占26.5%;其次是“转载咨询”及“只浏览,不更新”,均分别占23.7%;“诉说身边琐事”占20.5%。“与他人聊天、交流”和“其他”选项较少,分别占2.3%和3.3%。
以上数据说明,大学生对微博使用度较高;主要将微博作为了解熟人信息、社会动态、获取资讯以娱乐的工具,发挥是其环境监测和娱乐功能;在使用方式上,更多是观感表达和咨询转发。
(二)微博的媒介认知与批判
这一方面主要考察大学生对于微博功能、微博信息、微博传播道德等方面的了解,以及认知与批判能力,主要包含信息真实度、不良信息影响等。在“你是否了解官方微博的信息采编制作过程”中,选项最多的是“不太了解”,占66.7%;其次是“完全不了解”,占20.5%;“非常了解”和“了解基本环节”选项较少,分别占1.4%、11.4%。
在“你认为微博对你有哪方面的帮助”(不定项)中,选项最多的是“加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占39%;其次是“扩宽知识面”,占35.8%;“促进人际交流”占14.4%。比较大学生的微博使用方式、动机和对微博功能的认识,可发现:第一,在关注社会动态上两者基本一致,说明大学生确实能从微博的使用中增进对社会的了解、监控环境变化;第二,虽然大多数学生最关注的是朋友的微博状态更新,但在使用目的和微博功能中都将其排在末尾,体现出使用和认知的分裂。这种对微博人际交往功能的忽略,可能与大学生对潜意识中对自我的期望有关。
在“微博中的不良信息对你的影响程度”中,选项最多的是“从来不接触、没有影响”,占59.7%;其次是“有接触、但没有影响”,占25.5%;“有接触、但影响不大”占14.8%;“影响很大”选项为零。由此可见,在大学生的自述中,微博中的不良信息对自身影响不大。但这并不说明实际情况中也如此,这很可能从侧面印证了“第三人效果”。而“从来不接触、没有影响”这一绝对化选项的居高,可能反映了大学生在微博的使用中缺乏自我反思,以及对于不良信息的有意识规避。
在“冲突事件中,你觉得微博信息的好恶态度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你的判断”中,选项最多的是“通过传统媒体渠道收集信息并求证,影响不大”,占44.6%;其次是“通过他人而非微博了解信息,影响不大”,占16.3%。数据反映,大多数学生选择其他途径了解,微博信息态度影响不大。但态度变化的测量较困难,学生自述态度变化的可信度有限。但此题可反映出两方面问题:一是在大学生心中,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仍然高于微博信息,二是可看出大学生没有意识到“传统媒体”、“他人信息”与“微博信息”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273-02
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使得各种传播媒介不断整合,衍生出更多的新媒体。所谓的网络新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网络媒介与大众传媒的结合借助新的传播平台产生的新传播方式,主要是基于计算机和手机使用平台,如:微博、飞信、博客、社交网站、手机电视、手机报纸、QQ群等即时信息交流工具等,这些新的传播媒介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是依靠新的媒体硬件支撑,有的则是依托新的媒体软件和信息服务方式。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推动了大众传播向小众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每一种新媒体所覆盖的受众群体会越来越少,但每一个受众接触的媒体数量和种类却越来越多,对于媒介选择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自由程度也越来越高。此外,人们也不再是简单的媒介信息接收者,而是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变成了信息的制作者和传播者,有机会变成“新闻发言人”,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新媒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网络新媒体正是以其迅速、便捷、互动式的传播方式逐渐成为包括大学生在内受众群体的主要媒介信息来源,逐渐和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融合在一起;同时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笔记本、平板电脑和手机等便携无网设备更是促使网络新媒体成为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目前基本饱和。根据该项统计显示,大学生等年轻群体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对象。
大众传播媒介由于其自身的商业属性会给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带来新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规范和引导传媒影响力的发挥,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新课题。特别是当下网络新媒体其超乎以往的快速性及不可控性,各种媒介信息鱼龙混杂,各种偏激、低俗的观念大量充斥其中,这给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个人情感、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教师不再掌握话语权和具有权威性,学生会利用新媒介的信息来表达质疑和反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体现时代性、把握教育规律性的创新工作,既需要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学习,更需要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地进行探索,总结经验。
二、媒介素养教育开展不足,当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亟待提高
随着媒介的发展,媒介素养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一个延伸,主要是指提高受众理解和判断网络信息的能力和有效地创造、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让受众在网络媒介中能通过合法和持理性批判态度的方式有效地获取信息、辨别信息、利用信息、信息。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因为其信息的良莠不齐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尤其在网络迈向Web2.0时代后,大量网络新媒体迅速得到应用,在扩大受众范围和提升传播效果的同时,也放大了网络的负面效应。在国外,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革命、英国大骚乱、“占领华尔街”等事件当中,新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传播信息、鼓动与组织作用,各种现场信息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形成更大规模的围观,鼓动更多人加入,进一步扩大了事件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在国内网络新媒体同样掀起信息革命,如微博的广泛应用,制造了如“郭美美”等网络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凸显出微博这类网络新媒体的力量,足以在短时间内造成信息的大范围传播,形成舆论围观,使人们思想上盲从和情绪的自由宣泄,给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一定危害。但是面对这些网络新媒体,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特别是其中的网络媒介素养却表现出较低层次的水平,在各种网络媒介信息的包围下,只会简单围观、偏激地发表个人意见、无端谩骂指责,特别是在一些网络谣言和错误观点的蛊惑下,容易将个人的情绪付诸行动,造成社会隐患,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面对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我国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明显开展不足。媒介素养教育尽管是属于“舶来品”,但是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理论介绍和实践探索,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开始设置媒介素养等相关内容,但是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却是处于起步阶段,仅仅在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尝试开展,并且授课范围相对较为狭窄,大部分是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新闻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或者是在通识选修课当中设置一部分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内容,可以说媒介素养教育无论是在范围和深度上在我国高校开展的明显不足。作为准成年人的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少年的特殊性,特别是当下的大学生已经是“90后”,个性较强,缺乏责任感,追求时尚,盲目崇拜,相对封闭的校园生活让大学生处于“半社会化”状态,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都决定了培养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三、采取有效举措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网络新媒体带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是严峻的,我们必须正视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现状,不要把它们视为洪水猛兽,在重视包括网络新媒体在内的媒介负面效应的同时,积极采取大力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等有效措施来破解这个新课题。
1.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并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就如何落实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纲要提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了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深入和广泛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为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笔者认为应该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把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内容,在政治理论课上设置媒介素养教育相关内容,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受益群体范围,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媒介信息,分析网络新媒介的特性,提出理性辨析真伪信息的可行性方法,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了解媒介的发展形势,自身要具备较好的媒介素养,学会使用网络新媒介,善于利用网络新媒介与大学生们建立沟通的平台,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载体。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对大学生开展工作时,也应当将媒介素养作为重要内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介适度地接触和使用,引导大学生客观看待这些网络新媒体,遵守我国相关法律,做一名合格的网络新媒介使用者。
2.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媒介,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校园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有着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这些媒介资源包括:校园报纸、校园电视、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等,这些传播媒介具有天然的贴近性,信息量也很大,辐射面较广,是校园内师生获得校园新闻的主要渠道,深受师生的喜爱,对于营造适合大学生们健康成长的舆论传播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将校园媒介作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
目前,国内各个高校都很重视和加强校园舆论传播媒介和文化设施的建设,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媒介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能够参与到校园新媒介使用和管理当中去,通过管理和使用包括校园门户微博、校园BBS、手机信息平台等网络新媒体,掌握网络新媒介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大学生对于虚假、敏感信息的识别能力,通过亲身参与,让大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网络新媒体运行的全部过程,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3.依托社团主题活动和系列主题讲座等载体深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从目前国内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来看,利用社团组织开展与媒介素养相关的主题活动受到大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参与,诸如青年志愿者协会、校园记者团队、绿色环保协会等社团可以利用微博、QQ群、飞信等网络新媒体,宣传自己学校,推介自己社团活动等媒介行为;组织宣传公益事业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行动等,大学生们可以通过社团的组织和活动充分利用这些网络新媒体,参与主题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学校可以邀请社会上媒介专家、学者、行业杰出者来校针对相关主题作专题讲座,围绕比较热点的新闻事件,特别是针对由网络新媒体引起的社会热点事件为大学生介绍媒介知识,分析事件发展变化的原因,揭示网络新媒介的作用,提示大学生理性看待各种热点事件,合理、合法使用网络新媒介,使网络新媒体变成促进学习、了解时事、关心社会生活、发表个人理性意见的有效平台。通过这些专题讲座使大学生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媒介素养,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丰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随着网络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衍生出更多种新形式的媒介,但无论传播形式如何演变,都不会改变传播活动的本质和目的,只要我们重视这些新的媒介,尽快研究出台对于这类网络新媒介的管理办法,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媒介素养;新媒体环境;大学生
在新媒体环境,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日渐广泛。大学生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成为新媒体运用最广泛的受众。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截止2012年底,我国网民数量高达5.64亿人,且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上网比例非常大[1]。在此背景下,大学生需积极分辨、鉴别和利用媒介信息,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但是,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一定的问题[2]。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需结合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
早在1933年,英国学者李维斯及其学生汤普森提出“媒介素养”的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文献中对“媒介素养”具有不同的称谓,比如“媒体资讯素养”、“传媒素养”等,但内涵基本一致。结合国内外的文献,可以将“媒介素养”的内涵概括为: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所具备的多种能力,其中包括选择、理解、质疑、评估、思辨以及制作媒体信息的能力[3]。
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受众,与社会其他群体相比,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使用频率明显较高。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需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避免出现网络欺诈、网络成瘾情况。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现阶段,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属于重要的受众,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可以更加快捷地掌握生活技能,交际平台更加广阔。但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新媒体
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接触最广的媒介,甚至出现过度依赖,主要表现在每日接触网络时间较长、沉湎于虚拟世界中等,进而患上网络依赖症。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逐渐疏离传统媒体,比如报纸、杂志、广播等,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价值体系的构建。
(二)对媒介功能利用不足
与其他学历较低的同龄人相比,大学生媒介操作使用技术相对较高,在关注网络的过程中,既关注娱乐功能,同时又关注知识功能、新闻功能等,一部分大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媒介技术。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娱乐功能过度发展,消磨时间、休闲娱乐成为大学生利用媒介的主要动机。
(三)对媒介的批判意识较弱
当大学生遇到困难时,大多会通过网络、人际和资料来寻找解决的办法,且求助网络的趋势快速上升。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媒介的批判意识比较若,大多只是基于个人直觉或是现有社会经验等,甚至普遍缺乏对媒介信息的解毒能力,被表象迷惑。
三、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具体措施
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中存在的问题,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程
大学生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大量的时间待在校园内。高校需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设大学生媒介素养课程。当然,高校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灵活采用选修课程的方式,逐步推广,促使媒介素养教育走进课堂,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提高大学生的运作模式、传播技巧等,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二)充分利用高校社团组织
在高校中具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比如社团邀请传媒教育专家、从事传媒业的校友等,到高校开展相关的学术报告,同时与学生共同讨论;再比如通过社团办展报、宣传手册等,促使大学生认识到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还能在社团内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引导大学生共同讨论、思辨,对当前的媒介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评价等,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效抵抗媒介信息中的不良思想。
(三)鼓励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作为先进科学知识文化的一个重要场地,大学校内蕴含着丰富的媒介资源,比如校园网络、校报、校园广播、校园BBS等[4]。高校需充分利用上述媒介资源,提供大学生相关的实践机会,并且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比如在校园内开展计算机知识竞赛、校园DV作品展览、网页制作大赛等,还能开展电视节目制作、新闻采访报道、影视作品展播等,促使大学生可以高效利用媒介,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媒介素养。
(四)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思政教育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大学生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不可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是要适当减少媒介的休闲娱乐功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媒介的学习、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上。与此同时,思政教育工作者还要加强学生的法律教育,同时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避免上当受骗等。
四、结束语
在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下,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均受到重要影响。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且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过度依赖新媒体、对媒介功能利用不足、对媒介的批判意识较弱等。鉴于此,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需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即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程、充分利用高校社团组织、鼓励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参考文献:
[1]闫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J].新闻传播,2014.
[2]王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
一、突出体现具体语境下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
不同的语境,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因而,在语言教学中,需要创设多种不同的语境,以让学习者掌握多种表达方式。然而,这一点依靠文字教材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因为从文字教材中某一课的课文或对话中只能导出一种语境,由此也只能用上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再由于受教材编排成螺旋式上升原则的制约,有些相关语言的功能项目是零星出现的,学生往往缺乏对相关语言的语用功能的比较、辨别与整合。而电视英语教学资料中,中、外籍主讲老师能按照不同的语境,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且还能对相关语言材料的不同语用功能作适当的比较、分析与综合,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与综合文化素质。
例如学生非常熟悉的问候语“How are you ?”教材中的答语只有“I'm fine, thank you .”/“Fine , thanks.”而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过并且已制作成立体化英语教材的《阶梯英语》,就对这个问候语作了全面的分析与介绍。它集中介绍了多种回答以及不同答语的细微区别。因此,利用多种媒体的英语材料能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了解与接触,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减少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
二、突出生活习俗在具体语境中的展现
SEFC的教学目标描述中都没有提到文化教学目的,较少介绍英语国家人士的生活习惯的知识,学生能从教材中获得的英语文化知识非常有限。如高一英语第29课的教师用书中提供了一些中西文化在请客吃饭礼仪方面的差异,但所提供的材料不详,仍令学生一头雾水:为什么西方人要把餐巾放到膝部上?西餐的餐具该怎么摆放?西餐的餐具到底应该怎样使用?对于学生的上述疑问,教师用书中也没有相关的解释资料。
三、突出俗语、谚语、俚语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
在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交际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大众化的口语,这些口语在SEFC中却很少出现。例如,表示“我也与你一样”的“Me too”这个大众化的日常口语,教材要到高三年级第13课的配套练习3中才偶尔一见。而在电视、多媒体等英语材料中,不但经常出现“Me too”,而且还会出现“Me two” 的谐音用法,以及“Me three”(表示“第三方也与前两者一样”)的俏皮说法。另外,还有“Me too”的否定式“Me either”,甚至还出现“You too”(表示“你也一样”)的句子。因此,经常接触原声电视、多媒体等英语材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敏感性,能弥补英语教材以书面语为主、口语文化体现不足等缺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渗透口语文化,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例如,“duck”作名词表示“鸭子”是学生们早已学习过的知识,在教学SEFC Students' Book 1B Unit 16 Fire! Lesson 61中的“Look out!” “Be careful!” “Take care!”时,我结合这些句子的教学情景,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了“Duck!”作为句子单独使用,表示与上述句子意思相类似(即表示“快闪开”)的俗语用法。
四、突出精彩、简练、地道的口语化句子的使用
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实际使用能力相脱节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学习与使用两张皮”。学生所学到的英语与实际生活相脱离,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使用的英语语言材料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他们使用英语的积极性。而电视、多媒体等英语教学材料中具有丰富的精彩、简练、地道的口语化交际用语。这些句子的特点是:句型简单、用词浅近、容易识记且回味无穷。如《洪恩奇境英语》中就有大量的口语化句子,《大家说英语》则在每天的教学节目中都要提取一个经典的口语化句子。这些经典地道的日常口语化交际用语,学生一听就懂、一听即会,而且会在自己的日常交际中试着应用,从而体会到英语口语的无穷魅力,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口语文化素养。
五、创设交际情景,渗透口语文化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它是一本丰富多彩而又奇妙无穷的书。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知识,就必须要学会多观察、多体验。观察深刻,感受、体验才深;对现实生活里的人和事、景和物缺乏细致观察,就难以发现其间内在的联系和发展关系,因此,教师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而多媒体教学素材通过形象、直观地再现情景,将微观世界扩大化、定格化,在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在讲说明文《巍巍中山陵》时就可以先把中山陵的鸟瞰图展示出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在头脑中对中山陵的整体布局有个总的印象。让学生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观察顺序又是怎样的。有了观察的基础,再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就容易理解这篇文章了。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还要教给他们方法,按照一定顺序去观察事物,如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等,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反复观察,从而使学生的观察逐步做到有序而细致。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场景,培养思维想像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学生对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境,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
由于再现场景,使观察的对象比较集中,观察的时间比较充裕,学生有充分的感知过程,这样就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又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如指导学生描写季节的作文时,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可利用多媒体把季节特征的天气(天空、风)、植物(花草、树木、各种庄稼)、动物(小鸟、蝴蝶、青蛙等)、人(人们的活动情况等)的图展示出来,让学生边观察边想像,学生的思路拓宽了,怎么还会没有写的呢?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领会理解能力
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在教学说明文《松鼠》一文时,就可以用幻灯片或视频的形式把松鼠漂亮的外形、轻捷的活动向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而又形象地领会理解课文。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1.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烘托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声情并茂地读书。多媒体播放的朗读声音,清晰标准,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可以让学生跟着练习朗读,有错误之处再加以纠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春》、《济南的冬天》等表现祖国壮丽河山、旖旎风光的文章时,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一边听范读一边欣赏此地的风景录像。电化教学把优美的意境、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融于一体,使学生仿佛在如画的湖光山色中漫游。这样学生再朗读课文时必定感情丰富,有声有色。
2.以说促写,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多媒体教学进入了课堂,为学生的说创设了情景。以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动物”为例,先让学生回顾他们在生活中熟悉的动物后,教师还可以用一句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我们还比较陌生的动物,不信你们瞧!”“空格”键一按,屏幕上显示出了很多同学们熟悉或陌生的动物。也可以让学生回忆在《动物世界》里所了解的一些动物,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们按刚才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向大家作介绍。比一比谁是最佳讲解员!”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这也为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大量、广泛地阅读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Internet下载与学生作文相关的资料,也可以教给学生如何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方法,指导学生上网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以往要求学生阅读作文的内容,学生总是显得兴趣不浓,而现在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下载有关的资料时,那色彩鲜艳的图画、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唤起他们学习的潜在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情感,改变了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的被动地位,使学生逐渐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积极的知识探索者,主动的能力构建者。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一、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优化英语教学环节
功能强大、让学生耳目一新的现代电教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能力拓展的空间和舞台,它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愉快地获取知识,轻松地运用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1. 利用多媒体,积聚学生注意力,轻松学习
以往的英语课堂往往沿袭教师反复讲,学生反复读、反复背,接近于“填鸭式”、“满堂灌”的模式,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且效率低下,可谓非意志坚强的学生不能坚持,因而整体上讲,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教学质量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为单调的课堂提供鲜艳夺目、风格万千的画面,学生不由得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对象上,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在教学in, on, under等介词用法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球和一个盒子的幻灯片,伴随着不同介词的展示,配上不同的图片,当学生看到这些生动直观的图片时,知识的差异立刻就会伴随着形象的画面嵌入大脑,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本无需教师反复强调。
2. 利用多媒体,渲染语言氛围,生成动力
英语学科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语言学科的教学离不开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恰当的语言环境能够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的英语教学,教师大多借助母语环境,牵引学生步入英语课堂。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往往煞费苦心,循循善诱,但学生依旧一头雾水,不得要领,因此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教师教得精疲力竭,很多学生在经历了一阵“配合”之后也就偃旗息鼓,彻底“歇菜”了,因为现实生活中实在没有运用英语的机会,缺少英语使用的氛围。而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可以营造英语学习与运用的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有用武之地,特别是在课件中引入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情景,植入一些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尽快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如教学牛津英语7A Going shopping, 7B Finding your way等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体会运用英语表达自己意愿的乐趣。大凡遇到这样的场景,学生总是听得兴致勃勃,意犹未尽,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开口说英语,培养了敢于表达的习惯。
3. 利用多媒体,展示优秀个性,增强自信
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的基础不同,学习的环境也有差异,有的可能在词汇方面存在缺陷,但朗读水平较好;有些学生虽然英语运用能力较低,但语法知识较好。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长,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展现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展示,凸显自己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找回自信,重塑自我。例如:针对那些单词欠缺,但英语朗读不错的同学,我让他们协助老师制作课件,在课件中伴音;而对于平时不善发言的同学,我利用多媒体组织一些朗读比赛,将他们推到台前,以此来锻炼他们的开口能力。
二、 运用多媒体的交互作用,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
1. 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以往的英语听力教学,习惯上都是按照学生听教材,然后完成听力练习这样的模式。教师和学生在反反复复地听读中搞清文章意思,然后再完成练习。这种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他们的自主品质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被磨灭。而运用多媒体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听力训练中。如我在教学有关水果名称的内容时,给学生创编了一首Flash的《水果动画歌曲》,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生边看Flash, 边识记词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个配套练习,让学生边听边完成填词,达到了巩固教学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词汇,还训练了听力。
2. 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 科学素养;科技新闻;媒体记者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5-0079-02
科技新闻是科技和科普事业得到广泛传播的重要渠道,传统媒体作为科技新闻的主要承载者,对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也有较高的要求。为确保传播的效率和质量,要求科技新闻记者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且能把所涉猎的科技新闻素材,快速、准确、通俗地转化为适合传播的稿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局限,以及受访者过度期望自己的成果能够能到社会的认可,出现了刊发的报道文字表述不够严谨,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夸大、误传等偏差,从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和受访者的学术形象。
1 缺乏科学常识易以讹传讹
新闻记者面向全社会采集新闻,难免会涉及到科研课题领域,倘若新闻记者缺乏应有的科学知识储备,且在采访中不深入、不扎实,容易导致写出的作品漏洞百出,甚至会误导读者。例如,一家生活类媒体曾刊登信息称,小学生体内“铅超标”原因是啃铅笔头,错将铅笔的“铅”当成了金属铅,实际上前者是石墨。这种因为缺乏基础常识而导致的错误新闻,随着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已非鲜见。
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于新闻记者的知识更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有关“辐射”这上关键词的新闻层出不穷,尤其是新建小区对变电站、通信基站的需求迫切,而居民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受到网络传言的误导,产生了恐惧心理。加之一些记者在采写稿件过程中,仅注重事件本身的故事性,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刨根问底,依然难以消除小区居民的忧虑。个别记者由于缺乏科学素养,文风不严谨,甚至制作出了“假新闻”。此类新闻一旦发表,不仅会对事件本身起到推波助澜的负面影响,而且还在传播过程中误导了更多的读者,既不利于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又不利于科普知识的有效传播。
2 采编人员普遍“文强理弱”
以某报社编辑部为例,本地新闻采编岗位共有39人,其中理工科共5人,占12.8%,新闻传播和编辑出版专业15人,占38.5%,文科及相关专业共17人,占43.6%,非大学学历共2人,占5.1%。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包括新闻传播类在内的文科专业,在采编人员中占据82.1%的比例,而理工科所占比例仅有一成多,这种“文强理弱”的状态,在多数媒体中较为常见,尤其在网络媒体中会呈现出更明显的差别。
笔者认为,作为新闻内容上包罗万象的媒体,工作对象除了人以外,更多是对各类知识内容的整合,文笔和技巧是对于新闻素材的重组与升华。也就是说,内容是新闻的根基。因此,新闻媒体的采编人员具备必要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强理弱”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大学学科分类的细化,尤其是自2001年以来,高校兼并势头强劲,高校开始走“大而全”的发展路线,一批理工专业知名的院校上马文科专业,其中新闻传播、中文类专业成为首选,增加了媒体的人才储备量。另一方面,媒体的招聘理念发生变化。新闻工作越来越被认为是一项文字工作,而不被认为是一项社会工作,20世纪后期高校教育不发达,一大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来源于基层,如今人才总量变大,媒体招聘的可选择空间变大变高,文科类专业被认为更加适合新闻采编工作。更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党报、知名地方媒体设置招聘障碍,除了专业要求外,还限定招聘院校为211或985高校,甚至更加细化为几所特定的高校,从而加剧了“文强理弱”的趋势。
3 自我积累形成科学知识体系
文科生的科学素养普遍低于理工科毕业生,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新闻采访编辑中,天然的短板亦可补齐。记者采访时要深耕细作,与采访对象实现深度有效的沟通,从源头上杜绝由于表述不准确而可能造成的各种偏差。在写作过程中,围绕选取的“新闻点”由浅入深,分层阐述,以求满足不同知识结构受众的需要。
新闻媒体采访领域广泛,其中与科技新闻关联度较高的主要包括:科技、医疗、政法、产经、农林等领域。即使是日常采访普通的现场新闻,同样能涉及到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其中自然科学对于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一方面,从各家新闻媒体培训从业人员机制看,对于新入职从业人员的培训,主要内容涉及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等范畴,此类短期业务培训,尚未关注到如何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方面,甚至忽视了新进人员需要积累系统知识的培训,以及没有帮助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从后期培训来看,绝大多数媒体缺少应有的职业培训,自我学习是记者提升科学素养的主要渠道。
另一方面,媒体工作状态的快节奏和海量的信息处理,使得媒体从业人员无暇他顾,很难获得大块的系统学习时间。对绝大多数媒体从业人员来说,自我学习的方法基本上都是“新娘子临上轿扎耳眼儿”,通过网络检索、采访对象提供的信息等渠道,解决采访和写稿中遇到的当下问题,“在采访中学习”成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的优点是针对性强,旨在解决问题;缺点是缺乏对于基础知识的系统研究,知识的连贯性较差。按照这一方法,记者的科学知识量不断扩容,表面上看涉猎面广,无所不知,而事实上多是蜻蜓点水,甚至是似懂非懂,无法形成有效的科学知识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记者的科学素养。
4 合理配置采编队伍结构
媒体的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特别是新媒体更是如此。依靠媒体单位组织学习提升科学素养,在实践操作上难度较大。故此,破解这一难题,一方面,可尝试让记者边实践边学习积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优化从业人员专业结构,从源头上破解难题。曾有新闻人提出,新闻记者和编辑的组成要有“三三分之一”:第一个“三分之一”,是指年龄结构,即老中青三代人各占三分之一;第二个“三分之一”,指的是专业结构,即文科专业、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理工科专业各占三分之一;第三个“三分之一”,则是学历水平结构,即硕士及以上、本科、低学历各占三分之一。其中随着全社会学历水平的整体提升,学历水平的结构已经不再适用该标准。但其在从业人员专业结构方面的配置,却为提升一线记者的科学素养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与其所学的专业密切相关。即使是知识渊博的记者,也很难成为精通各科知识的通才。科学素养是一个日积月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拥有一定基础的科学素养,更加有利于新闻采访过程中不出纰漏。因此,一方面媒体可采取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科学素养培训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提前布局,优化记者和编辑的专业结构,按一定比例吸纳理工科人才加盟采编团队,如此良性循环,即可有望有效提升采编队伍的整合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媛.新媒体从业人员媒介素养水平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7(1):12-13.
多媒体/巧妙运用/恰当适时/发挥优势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多种试听方法(电影、录音、幻灯片)增加学生的语言和视觉感受,极大地丰富了英语教学内容,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激发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同感和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充分互动,使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但是,真正的多媒体教学并不是用多媒体当做主体来引导教学,并不是每节英语课所提到的内容和素材都适合用多媒体的方法来呈现,更不是每个教学环节必须运用多媒体。多媒体只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技能,只有知道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有的优势才能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本文将结合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就多媒体应从哪方面入手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谈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
(一)创设情境下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
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相比,用多媒体植入英语教学更多的是添加了更加丰富形象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对老师的讲解和画面的理解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历史文化。英语教学不能够忽略培养学生对英语包含的深层次传统 、价值观念和信仰方面的思辨 。多媒体课件应该围绕文化学习主题 , 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按照建构主义的情境来创设 。通过仿真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通过比较具象和真实的图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下,教学课堂与真实生活开始接轨,这足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各种角色的转换,进行情感体验,从真实的生活中出发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二)信息技术辅助学生培养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流等网上英语实践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了英语基本功。
让学生有更全面的机会了解英语文化和知识,提高英语文化素养。
(三)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运用多媒体给学生预放教学内容,这不仅引起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能够引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为学生建构英语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
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听、说等活动中不断提高技艺。视、听、说、读、写是教学任务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老师是以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身份来促使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知识的建构的,是将英语国家的文化、行为、价值观传授给学生的人。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语言实践和真实情况再现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等各种技能。让学生从各种环境中感受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但打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视角, 而且也给老师在信息化素养和运用范围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育理念亟待更新
在当前的英语实践教学中,教师仍然存在着“重语言,轻文化”的问题,教学理念亟待更新。在英语实践教学中,缺少对学生讲解所学文化内涵的教学,存在忽视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显现。英语语言结构的分析教授固然重要,但外语学习更要与文化学习接轨,所以老师更要延伸到语言的具体语言环境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大环境中去教授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时不出错,更有利于学生良好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要运用恰当适时、最大地发挥其优势需要老师非常熟悉多媒体的运用和全面的掌握多媒体技术。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资源为课堂教学创设亦动亦静的画面和再现逼真语言的声像,通过巧妙的启发和引导,促成学生在头脑中自行完成知识的建构。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活动,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和运用要求。
实践证明,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意味着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它对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多媒体的运用不仅要求老师要进一步学习多媒体技术,紧跟信息化技术的潮流,还要求老师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课题的要求,努力把多媒体技术跟英语教学融合起来,探索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的规律,从而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而且要求学生更大地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以提高英语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宋立娜.小学英语自主探究教学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年57期,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