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状范文

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7: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状

篇1

自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重点把“三农”问题的解决方案放在了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农村经济优先稳定发展,为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现代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我国农村现已经逐步的形成了以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为主体的各种经济竞相发展的经济结构体系,在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发展带动下,农业化商品已经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而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力量上的重要作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成。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

想要更好的实施乡村振兴重要发展战略,必须推动乡村经营模式和人文文化进行大力振兴,例如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等,在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带动下,无论是现代家庭农场还是一些当地的龙头企业,都要大量的吸引和凝聚复合型人才,所以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将乡村内部的文化、生态等方面同步发展和振兴[1]。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以及措施来鼓励农村青壮劳动力留乡,同时也号召外出的劳动力回乡返乡创业,另外还大力支持一些愿意参加到农村产业建设的科技型人才下乡支持乡村建设。近些年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各类返乡下乡的人数已经逐渐增多,到2018年已经达到了780万余人,并且学历和技能方面也在逐步的提高;同时在农村农业发展中的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达到了近300万家,这样的数据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成为产业振兴的重要主导力量。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在我国各大经济发展战略中,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现阶段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所以在农业发展阶段的各级政府和组织人员应当首先在思想上有足够的重视。将乡村人才、产业以及文化的振兴放在首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现阶段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其特点吸引了大量的商业投资以及人才,因此可以看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另外在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中,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也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相比于城市经济发展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新型的发展方向,在传统的乡村经济发展基础上带动青壮年返乡热潮,同时将更为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带到了乡村发展的环境中,使乡村经济真正的实现产业新、理念新以及模式新的“三新”发展现状[2]。在未来的农村经济发展中,进一步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将会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解决大量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适应问题。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必须将农民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美好向往以及思想做出重点的引导,将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现代经济发展为基础,着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将先进的农业产业转型工作加快落实,并且积极的调整农业发展结构,将特色农业的发展道路作为导向,加强新型农产品的安全,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利用农业产业的多功能建设农业“新六产”,大力推动乡村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

3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广大的农民利益相互兼顾

在现阶段和未来的农业发展中,主体参与群体和受益群众依旧是农民,所以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利益紧密的联系,是现代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核心内容[3]。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应当时刻为农民的切身利益着想,建立相关的产业建设鼓励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满足农民的自身利益需求。例如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增加农民就业岗位等等,将乡村经济发展战略与广大农民的利益相互结合,实现二者成为利益共同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的增加农民在新型农业主体产业推动中的工作参与率,这样才能充分的将农民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更加务实的实现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可能会损害相关一部分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建设农业相关经济产业时应当以农民自身利益与需求为基础,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建立在农民利益的基础之上,同时为农民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和奖励措施,拓展农民的再就业路径展,提升广大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保证乡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的主体利益相结合,为发展新型农业产业做出突出的贡献。

篇2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困境与对策

新时期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严格遵循乡村振兴战略,充分认识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推动乡村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我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例如粮食生产直补、农产品价格补贴、农业税减免等。对于一些农业经营主体产业,例如畜牧养殖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也出台了政策扶持;对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例如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均提供了贷款优惠;对一些农业领域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例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给予了财政拨款。上述政策方针的实施,有效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在众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家庭农场发展较快。截至2018年年底,由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已经上升至60万个,相较于2015年增长了两倍多。同时,以农业企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也迅速崛起。在我国农业农村部2018年公布的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中,共有1095家企业达到监测标准[1]。龙头企业有效整合了农业资源,实现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带动了更多农民脱贫致富。由此可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小农产业“一家独大”的格局,但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依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困境

2.1土地流转问题

与传统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规模大,土地、人力资源要素配置更合理。土地流转是整合土地资源的主要途径,但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农户虽然对自己名下的土地拥有承包权和经营权,但在具体行使时仍会受到基层行政部门的干预,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混乱,引发土地纠纷问题。同时土地分配方法缺乏创新,仍停留在以往“增人增地,减人减地”的单一分配方式,期间由于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使得土地产权关系较为混乱,阻碍了土地顺利流转[2]。其次,在土地具体流转过程中,缺乏规范有效的合同约束,没有在公证程序见证下进行流转,为后续土地纠纷埋下了隐患。再次,土地流转机构没有很好地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只局限于简单的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没有做好土地流转政策的解释宣传工作,无法有效地解决土地流转纠纷,限制了土地流转的发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了不利影响。

2.2人才匮乏,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首先,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很难吸引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同时农村在户籍、土地、社保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难以留住人才。其次,农业科技、农业保险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缓慢,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需运用多种农业科技,但是一些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由于自身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尚未意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同时农业科技推广效果差强人意,无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良好支持。再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缺乏深刻的认知,推广部门对农业保险的参保资质、保险范围等缺乏有效宣传,再加上我国农业保险险种单一,无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2.3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较大,迫切需要金融业的支持。然而当下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农民获取农业金融贷款的方式比较单一,通常依赖于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由于在农业生产经营时,通常需要面对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投资收益回报时间较长。金融机构在借贷时会存在诸多顾虑,导致农业金融借贷限制条件较多,多是小额贷款且期限短,无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当前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尚未彻底厘清,在实际进行金融借贷时,无法将土地作为贷款抵押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很难获得资金支持,资金周转困难,降低了发展速度。当前农村金融产品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农业金融借贷需求。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策

3.1完善土地流转程序,加强土地资源整合

完善土地流转程序,加强土地资源整合,能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能够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实现更好的发展。首先,落实土地确权工作,明确土地经营权、承包权,进一步推动土地资源的整合。其次,完善土地流转程序,结合土地流转实际,简化流转程序,搭建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机构,进一步增强土地流转机构服务能力。进行土地流转时,签订规范、合法的合同,明确合同内容权责,避免后续引起不必要的土地纠纷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创新土地流转服务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土地流转服务信息化平台,从而为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便捷的土地资源和整合流转服务。再次,尊重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由农民自主选择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流转,禁止基层政府机构干预,更好地保护农民自由流转权利。与此同时,做好土地流转规范化指导,降低后续出现土地纠纷问题的概率。

3.2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产业发展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面对人才缺乏的困境,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提高认识,打破城市与农村之间户籍、土地和社保等体制性壁垒,鼓励高素质人才向农村流动,完善福利措施,从而更好地引入人才、留住人才。在此基础上,还应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并为其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发展事业中,从而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才。其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应从产业发展、自然生态改善、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层面入手,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将农村建设成生态宜居的家园,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打破人们对农村固有的落后、破败的印象。再次,在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还应从相关配套产业入手,推动农业科技、涉农保险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深刻认识到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将目光放长远,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引入奖惩机制,加强绩效考核,有效激发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的积极性。最后,对于农业金融产业,同样需要加大建设力度。各级政府应立足于基层农村,做好涉农保险的宣传工作,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同涉农保险。政府部门应通过加大涉农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农业保险,更好地保障农业生产。农业保险机构应积极创新农业保险产品,进一步扩大农业参保范围,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

3.3落实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农村多元金融主体建设

首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扩大经营规模时,通常需要进行金融借贷。为有效解决当下农村土地贷款抵押面对的种种问题,除了要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还应明确土地抵押担保方式,确保通过确权后的土地能够获得相应的贷款,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更好的发展。其次,进一步推动农业金融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一些其他资本类的金融机构,不断丰富农业金融贷款方式,解决新型农业主体贷款难的问题。再次,在金融业进入农村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加大把控力度,规范市场准入机制,以免对农村整体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最后,立足于农村金融产品,做好产品创新工作。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同金融借贷需求,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使得农业金融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良好助力。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通过采用补贴、税费减免、政府担保等方式扶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更为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

篇3

关键词:乡村振兴;林下经济;对策;辽宁

一、引言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辽宁省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文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基础产业的林业,即是实现生态宜居的主体,也是实现农业现代的主要载体。本文通过对辽宁林下经济发展特点的分析,探讨如何在乡村战略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林下经济的效益。

二、辽宁林下经济特点及效益分析

(一)辽宁发展林下经济的背景。在集体林权制度发生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通过对林下土地的种植、养殖等进行立体复合经营,从而实现农、林、牧等各业的共同发展,在不砍伐树林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森林覆盖率、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集体林权改革和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1]。辽宁通过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进和几年来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森林的生态效益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也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从东北地区的角度看,近几年来的林间养鹿、林下参药、林间种蛙都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011年仅松江河地区在林业方面收益达8.65亿元,而林下经济的收益占到了总收益的2/3。东北地区盛产的黑木耳、人参、松茸等都可以林下种植。从全国的角度看,大多数研究和调研表明,发展林下种养增收增效是显著的:寇祥明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发展林间套种牧草和养鹅的循环农业模式比稻麦轮作模式增收2.8倍;丁大俊等认为发展林下养禽经济效益显著,还能修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周乃富的研究也认为林下养鸡能有效改善土层养分;吴宝成等对比了低树龄杨树套种中药细柱五加和露地栽培细柱五加的根冠农艺性状和根皮产量,发现套种的细柱五加的农艺性状和根皮产量均高于露地栽培的;丁晶晶等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林下种植雪菜可使农户每公顷林地年增收纯收益4.6万元;陈州调研发现,林茶间种,除了林木的收益外,茶叶的采摘期可延长8-9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8%,茶园平均每亩增收500元左右。可见,发展林下经济具有较为明显的综合效益。(三)辽宁地区发展林下经济成功案例。辽宁位于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东北地区唯一沿海、沿江、沿边省份,拥有出海大通道,“一带一路”的重要建设节点,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在集体林权体制改革过程中,辽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截止至2018年,辽宁林业用地面积为735.92万hm2,森林面积为571.83hm2,森林覆盖率达39.24%。辽宁的气候、水源、地形和土壤条件适宜食用菌、果菜、药材等林下经济作物的发展。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辽宁看到了发展林下经济的前景,在各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全省林下经济开发面积达143.33万hm2,林间养殖动物驯养存栏量达5000万头(只),建设了中药材、食用菌培育基地和野生动物驯养示范基地,成立了建昌核桃、朝阳杏枣、铁岭平榛、丹东日本栗、抚顺平欧杂交榛、桓仁林蛙、西丰梅花鹿等一批特色产业企业,建立了与林下经济有关的专业合作社近千个[2]。截至2018年,以林蛙驯养繁殖为主营项目的辽东地区实现林蛙年产量2亿余只,年效益达13亿元。以林下饲养河蟹为主营项目的盘锦年产河蟹7.2万吨,年效益36亿元。截至目前,我省已经开发的并获得收益的林下资源有林下人参、细辛、刺五加、玉竹、五味子、龙胆草等药材;榛子、南果梨、薄皮核桃等干果(水果);平菇、香菇、滑子蘑、木耳等食用菌;刺龙牙、大叶芹、龙须菜、蒲公英、蕨菜、猴腿蹄盖蕨、水芹菜等山野菜;林蛙、狍子、野猪、梅花鹿、鹅、鸡等动物;青山沟、凤凰山、关门山、医巫闾山等森林旅游资源,逐渐形成了辽东森林食品、药材、旅游为主要发展项目,辽西林药和林下种养的产业发展格局。(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林下经济的瓶颈。辽宁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雄厚,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近两年来辽宁林下经济的增速趋向缓慢,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林下经济开发不单追求森林资源的开发,而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打造林下立体经济和多功能文化体验,实现森林康养,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目前,全省建立的多种经营体协同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数量不足,还需大力挖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辽宁林下经济新的增长。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

(一)建立新型林下经济经营主体。乡村振兴既要实现产业振兴,也要实现生态宜居,发展林下经济是林区经济转型的发展方向。实现林下经济高产优质,就要形成采、收、产、销的完整经营体系,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构建多种经营主体协同发展的新型林下经济经营主体至关重要。根据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以市场为导向,对政府、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经营主体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形成功能稳定且各发展相关主体之间互促互进的发展模式。1.加强龙头企业对其他经营体的带动与合作。龙头企业作为林下经济经营的骨干,能够保证林下经营产品的供应稳定,因此要积极进行林下新产品的研发,在深加工、产品产业链条、连锁经营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积极开发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不断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新品种,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龙头企业将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给一些中小企业、个体、合作社、家庭林场等其他经营体,这些经营体通过服务于龙头企业提供其所需的产品[3],进而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各经营体间要相互合作,协同发展,形采、收、产、销的良性的互动,共同推动辽宁省林下经济的发展。2.拓展林下经济产业链条。形成林下经济产业链条是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资源、客户、终端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培养一些规模化的企业为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与林农的有效合作,向林农宣传并推广好现代林下经济与传统林业经济的区别,加深对林下经济的理解[4],提高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识,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基地与林农间的联系,优化关联产业的布局,实现林下经济的有效发展和管理。3.加强科技研发和金融机构扶持。科技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发展林下经济也不例外。政府要扶持龙头企业的科技研发力度,积极建立企业、农户、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空间,探寻适合该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龙头企业也要加大科研的投入,利用科技的力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精深加工。辽宁的林下经济基础雄厚,应面向高校推广林下经济项目,引领科研机构为企业和林农提供科技支持、做好新产品的研发推广、指导林农科学生产经营[5],同时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龙头企业搭建与高校的联合实践基地,吸引更多的人才在林下经济中实现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政府也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通过推出金融产品、灵活贷款方式等渠道[6],增加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缓解企业、林农发展林下经济资金短缺的困难。4.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政府部门通过完善行政行为,比如统一管理或者削减林业税费、补贴种植费等举措来促进林农主动发展林下经济;通过与林业协会的对接,发挥林业协会在行业间的推动作用,帮助经营主体实现市场化信息服务一体化,打造林下经济产品的品牌效益,提高消费者对林下经济产品的认可度。(二)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林下经济发展不可人云亦云,当地应根据自身的生态环境因素和生产生活特点找到适合本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推进,以地区整体经济布局为出发点,做到不过度开采,不浪费资源[7]。辽宁已经形成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区块产业,对于处在发展瓶颈上的项目,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新的突破点。林木都有正常的生长周期,而森林资源自身的生长恢复速度较慢,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要加强后备资源的培育和引种,保证原材料的供给;而对于林下经济而言,随着林木的生长和森林微生态的改变,可选择的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及经营模式都应当随之调整,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无法实现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探寻适宜的土壤环境和林木生长条件,特别是龙头企业要准确把握可发展的林下种养殖品种和种养模式。科研部门要指导企业、合作社、林农在瓜果蔬菜、牧草牲畜等复合模式经营中应注意的问题[8],比如品种的选择、树种的间距、作物的管理等。(三)加强“智慧林业”在林下经济发展的应用。2016年国家林业局编制完成了《“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全国林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互联网+”林业模式在林下经济上得到了有效应用。“互联网+”林业主要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量子通信技术为支撑,以网格化、数据化、物联化的形式,实现林业的多元管理和资源的精准共享[9]。而“互联网+”林业就是以“智慧林业”为发展方向和目标。“智慧林业”的应用,使得林业发展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形成统一的、一体化的、互动的运行模式,林业建设得到了更加科学的规划,林业经营得到了更加高效的管理,林下经济模式选择得到了更加精准的分析,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协同推进。与此同时,“智慧林业”也为林下种养殖产品广开销路。随着人们对绿色产品的渴求,林下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农村电商将优质的林下产品向全国人民推介,企业发展、林农的收益得到了保证。“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是重中之重,更需要发挥“智慧林业”的作用,使林下经济发展更精准,更贴近人们的需求。(四)打造森林旅游与康养产业发展。森林康养即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开展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辽宁开发了很多森林旅游资源,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随着生态的恢复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更多地区的森林公园和湿地保护区因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具备了康养要素条件。一些乡镇依托乡村振兴的有利政策,自主开发一些短期旅游项目,一方面让游客在参与体验生产的同时放松了身心,另一方面家庭林场在当地完成了林下产品销售,降低了运输和销售成本[10]。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有效推动了林业供给侧改革,在发展森林旅游的同时,也要加快培养森林康养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宣传森林康养知识,开发森林经济的体验模式。森林康养专业人员将自然科学知识传播给游客,让游客的农林知识在森林康养产业中得到普及。大力开发人们追求的“森林疗养院”“森林瑜伽馆”等创意休闲模式,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产品,将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山林文化传播出去[11],不断丰富森林康养的文化内涵,使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度结合。

四、结语

林下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潜力,有投入少、回报大的优点,可以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社会、市场、人们对生活需求品质的改变而不断地调整。政府应出台更多政策扶持林下经济发展,尤其是各经营体之间更应融合协同发展,加大林下经济的集约化模式。在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要因地制宜规划好各地区的发展目标和特色发展模式,不断推进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乡村的产业发展更加兴盛,生态环境更加美好,人民的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陈鹏.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中国林业经济,2017(2):77-78.

[2]李载栋.建设生态辽宁促进绿色发展——辽宁林业发展思考.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6):56.

[3]车晓芳.基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视角的辽宁林下经济发展.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0,11(6):73-75.

[4]张彤,刘笑冰.国内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林业经济,2018,11(6):32-34.

[5]杨晓刚.发展林下经济拉动林农致富增收“新引擎”.内蒙古林业,2020,11:9-10.

[6]周健培.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南方农业,2017,11(17):53-54.

[7]万丽萍.试析我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现代园艺,2019(24):163-164.

[8]王强盛,杨娟,祁明华,倪雪颖,夏萌霜,李钰.几种作物种植模式在林下套种的实际产量和效益评价.江苏农业科学,2019,47(4):120-122.

[9]王建武.“智慧林业”在森林资源管控中的应用和思考.园林生态,2018(11):88.

[10]钟春艳,张斌,孙素芬.生态保护为主的区域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例.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0,48(10):55-60.

篇4

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是由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地方政府、大型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聚焦发展“三农”、产业、绿色、数字以及普惠等金融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有效模式、创新场景平台、创新发展范例、创新金融环境,共同打造的金融创新示范区。国家大力构建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金融业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尽快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复制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通过大型金融机构的引领示范,可以充分发挥金融的行业优势和融通功能,进一步集聚金融要素资源,对于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目前,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金融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建设。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目前面临以下困难:一是农村金融体系有待完善。缺乏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缺乏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防控、补偿等制度体系。在涉农贷款的政策支持方面,贷款贴息、补助的鼓励措施较少,影响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如农信社、农商行等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大量的不良贷款,经营发展能力和资本实力较弱,管理水平落后,资产质量较差,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三是农村金融资源供需严重失衡。在传统农村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投入的资金较少,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资金外流明显,导致农村资本结构性短缺。另外,受农村经济体制制约,涉农企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抵押担保条件差,导致涉农企业融资规模小、利率高、以抵押担保方式为主,具体表现为融资难、融资贵,且长期得不到解决,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是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性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创新动力,金融产品供给不足,主要集中于存款、贷款、取款、转账、汇兑等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也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缺乏特色的农业保险产品,并且保险品种少、覆盖范围小、保障额度低,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农户、农村经营主体的保险保障需求。五是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乏力。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对金融科技和产品认知程度低。此外,在农村地区,公安、医保、工商等政务系统建设滞后,政务大数据共享系统尚未搭建,政务数据无法实现共享。

二、创新内容

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主要围绕“三农”领域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短板进行创新,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一是开发更多为农民创收的金融产品。围绕农村中的低收入群体和脱贫户,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支持力度,开发更多利率较高、风险较低的特色化金融理财产品,由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入户推广,不断提升农村贫困人员的财产性收入。二是扩大农村资产抵押、质押物品范围。逐步将农业生产设施、农民自住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活体畜禽、圈舍、养殖设施、特色农作物等纳入抵押、质押物品范围,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切实帮助农民提高融资能力。三是建设数字人民币惠农场景。加快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数字化服务水平。围绕农村的金融服务、日常消费、教育医疗等具体场景,搭建数字人民币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设立数字化支付钱包,在日常经营、消费中使用,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金融支付环境。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强研发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围绕我国农村地区的各类资源条件,加大农村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治理合同收益权以及基于碳汇数据的金融产品,设立农村碳交易服务平台,加大碳产品的交易力度,支持农村地区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三、实施路径

篇5

【关键词】邮乐购;农村电商;物流;研究

“邮乐购”是邮政部门为了贯彻国家富民政策,依靠邮政专业网点优势,凭借邮政部门社会影响力及服务性,打造的服务于人民的公共服务平台。“邮乐购”在最初阶段需要凭借政府提供的大力支持,全面发挥邮政优势为电商发展提供设施支持,同时与各大线上网购平台及线下零售市场相结合,推动“邮乐购”通过农村电商网络平台获得发展;期间,邮乐购为了能够提升农产品营销效率,促进自身现代化发展,利用农村邮政网络优势、农产品经营产业及销售渠道,与农产品领军企业及销售渠道建立合作关系,树立领军企业及营销渠道协同发展的市场局面。2016年,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竞争激烈,“邮乐购”在竞争大军中独树一帜,走在全省电商前沿。在“互联网+”的社会环境下,加强优化物流设施建设,强化农村企业合作力度,形成大众配送规模,是当前电商及农村电商物流发展需要快速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针对贵港市电商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农村电商物流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基于贵港市自身特点提出优化策略。

1贵港市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

1.1农村发展现状

1.1.1农村基本发展情况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贵港市常住人口大约为431.6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大约为215.8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大约为215.82万人。近年,乡村户数、乡村总人口及从业人数逐渐呈现上升趋势。1.1.2乡村经济发展现状“十三五”以来,贵港市关键性经济作物产值始终保持增长态势,推动农产品经济不断发展。2020年贵港市粮食产量高达146.8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大约为311.4万亩,水稻产量高达122万吨,全市粮食产值超过47亿元;全年水果产量高达50.56万吨,年末果园种植面积超过103万亩,水果及果园种植面积同比增长分别为15.8%、3.3%。近五年,贵港市农林牧渔等产业均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值超过4%。综合来讲,贵港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使农村电商业发展具备一定自然优势。

1.2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

1.2.1电商综合发展状况2019年,贵港市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全面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全市电商成交额超过131.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1%。电商产业快速壮大。2019年,贵港市简易家具、电子信息、运动服饰以及生鲜水果、旅游等产业电销成交额均高达亿元以上。全市通过第三方平台创建的跨境网络营销商户超过80家,跨境电商境外成交额超过2亿元,其中,简单的木制品及工艺品的销售总额分别超过2000万元、1600万元不等。电商扶贫获得明显效果。全市商务机构联合企业设立“京东———贵港馆”以及“贵港扶贫市场”等平台,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富硒农产品,开拓农产品营销途径,主打百香果、红薯以及白玉甘蔗和沃柑等“网红”农产品,仅这四种农产品全年网络营销额度超过8000万元。以上情况均体现了贵港市电商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逐步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是促进广西消费增长、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产业的重要动力。1.2.2农村物流发展状况当前,贵港市农村物流产业逐渐从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物流模式过渡。首先,主流产业多样化发展。主流产业由快递、仓储、邮政以及运输等方面向加工、生产及流通方面拓展,特别是向农产品深加工至营销方面扩张。从当前阶段贵港市农村物流发展现状来讲,农民及农业生产机构是主要生产力,乡村供应及营销物流规模较大,比如农产品批发、经销合作产业等。其次,政府持续向乡村物流提供支持。中国快递行业规模始终排在世界首位,广泛覆盖全国各个村镇。贵港市与其他地区制定战略合作目标,希望通过互相扶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等方式,促进在网络规划以及项目建设和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管理及电商等范围内的合作,协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最后,物流产业与农村经济现状之间出现冲突[1]。社会现代化发展及服务通过物流产业得到体现,贵港市乡村经济呈现出自产自销的态势,不符合农村物流产业发展需求。一则自产自销的发展定势造成贵港市无法实现规模化发展目标,服务性能有待提升;再则,农产品加工无法形成一定特点,不能有效促进乡村物流产业市场开发。

2贵港市农村电商物流遭遇的瓶颈问题

2.1乡村群众参与电商观念有待加强

乡村群众人员结构存在一定复杂性,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农村地区很多居民是留守儿童及老人,虽然部分地区有青年人群居住,不过很多人的文化水平处于初高中阶段。尽管网络宽带已经广泛普及,但是基本用于看电视及玩游戏,网络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发挥经济效用的机会渺茫。农村群众受自身观念及受教育程度影响,对于网络交易、电商等概念缺乏认识,对于信息科技及网络了解不够深刻,通过电子商务完成购物的观念及操作能力有待提升,无法充分认识电商对于农产品外销及工艺品下乡等网络平台的作用,潜意识只认可传统的实物交易模式,对于新兴的网络交易较为陌生,致使乡村群众参与电商的观念有待加强,使乡村地区的电商物流受到很大影响。

2.2乡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国内乡村电商起步较晚,物流产业严重缺乏基础设施,特别是乡村农产品冷链物流,储运保管、道路运输等设备均无法使电商物流需求得到满足。此外,乡村各个村落较为分散,特别是新疆、以及青海等牧区,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公路通达,更遑论建设乡村物流快递站点[2]。很多电商及快递企业在此类偏远山区成立的快递站点通常只能到达县、乡、镇一级,很难实现“村村通”的服务目标。与城市成熟的物流产业相比,乡村电商物流当前需要完善道路、储运、保管、通讯及网络等基础设施,即使实现邮政通讯的行政村,其他自然村仍需要自行寄取货物,使乡村电商物流的长远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3乡村电商物流成本要求过高

国内农村地区电商物流兴起时间不长,物流产业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很多电商及物流产业服务站点通常只在县及乡镇或者经济发达的乡村出现。再有,农村地区村落及人口过于分散,快递收寄站点存在一定距离,同时交通不够便利,使农产品网络交易受到很大限制,从而造成物流配送时间及成本消耗过高。很多快递公司对于农村订单缺乏接收意愿,并且乡村物流发展速度较为迟缓,使农产品竞争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导致乡村地区的电商推广受到很大限制,成为当前乡村电商物流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与国际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国内农产品物流环节消耗量已经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近28个百分点,物流消耗成本占农产品总成本的30%左右,而其他发达国家的物流损耗仅占总成本的3%,由于差距过于庞大,使得国内农产品市场近95%的电商处于亏损状态[3]。

2.4农村网络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随着国内宽带战略的逐渐强化,网络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较快,不过乡村地区互联网覆盖面积仍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地区不同,发展状况也存在差距。相较于城市互联网信息化发展程度,乡村网络速度、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安装、运维等环节均有较大差别。当前,乡村推广电商物流需要网络信息化技术给予支持,由于受地理环境、运输条件、网络科技及专业人才等因素制约,电商运营网络产生意外状况时,无法及时得到维修,使得网络交易无法正常进行,特别是具有较高时效性要求的生鲜农产品交易。再有,很多乡村群众严重缺乏互联网应用的基本技能,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基本需要利用移动通讯或社交传播等途径知晓市场信息,网络交易量较为零散。乡村现阶段缺乏专业的物流信息平台,无法为交易双方提供有效的主体信息或者存在信息不对等现象,极易错失农产品最佳交易时间,使得物流配送及储运等相关资源遭到严重浪费。

3破解贵港市农村电商物流瓶颈的有效路径

3.1在农村范围大力推广电子商务产业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无法充分了解乡村电商产业,对于电商的参与意识有待加强,传统实体交易理念根深蒂固,参与电商网络交易仍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过渡。因此,政府应该大力推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加大乡村电子商务传播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乡村标语/标牌、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大力提倡电商经济发展优势,强化乡村群众参与电商模式观念。首先,利用新媒体进行专题报道,邀约各大新闻媒体、报社等具有权威的机构,针对乡村电商发展优势进行专题报道。其次,张贴标语标识,充分利用条幅、LED显示屏以及移动广告车等宣传途径,广泛传播电商知识,为乡村群众打造电商服务环境。最后,发放宣传资料,在乡村、集市等人口密集的地区,安排宣传咨询窗口,为乡村群众提供电商知识专业咨询服务。

3.2快速优化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

农村地区受通讯、运输等基础设施环境影响,农产品加工、质量检验、储运、保鲜及包装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硬件设施建设不足使得乡村电商、物流发展及服务质量均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所以要求工信、交通、农业以及邮政等政府机构和电商及物流企业协同发展,促进乡村电商物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乡村电商物流服务体制,推动乡村电商及物流产业健全发展。首先,快速建设乡村通讯基础设施,加快光纤网络普及范围,推动通讯网络提速降费,快速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网点免费网络覆盖面积。其次,应该提升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发展速度,政府在生鲜农产品物流、质检、冷链、储运以及包装等环节给予资金及政策支持。再次,邮政机构及其他民营物流企业应该强化服务设施及系统共享力度,迅速加强农村物流网络基站建设,加设农村快递网络站点,缩减物流成本。最后,交通运输方面,政府应该加强输运硬件设施维护力度,优化城乡一体化交通运输环境,提高农产品运输质量。

3.3建设县乡村三级乡村电商物流服务系统

发展乡村电商物流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是农村综合业务量及消费群体不够集中,物流企业通常仅在县或者乡镇地区布置网点,顶多在行政村设置便民服务网点,很难使大部分自然村的物流需求得到满足[4]。为了能够有效降低乡村电商物流网点的建设成本,需要交通、物流产业、网络营销及邮政部门相结合,构建乡村电商物流产业服务系统,发挥县级区域优势,展示“多站合一、服务通网、网络共享”的强大优势,协同建设网络营销、专业培训及服务的综合渠道,探索符合乡村电商物流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农产品储运、生产、包装以及营销过程中提供助力,促进乡村电商物流产业信息化发展,推动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具备综合性能的乡村电商物流服务机制,降低农村消费群体收集营销信息、储运损耗、农产品加工等环节的成本压力,避免中间环节成本损耗过高,压缩物流运输周期,确保农产品营销渠道通畅,保障农产品新鲜度。

3.4提高乡村电商物流信息化水平

农村信息网络化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市场信息传播速度也较慢,基本需要依靠移动通讯及人际关系获取市场信息,使得农村电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严重干扰。首先,需要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关联机构融合、对接,利用“互联网+农业”为农村电商物流产业提供支持,推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实现统一管理。其次,基于农村电商物流建设需求创办专业网络平台,用信息流引领资金、人才、产品及技术等重要因素,突破乡村物流信息迟滞性缺陷,发挥“互联网+物流”在市场信息收集过程中的优势,通过物流信息数据库,及时公布及接收农产品营销、储运及物流等相关信息,追踪产品信息,提高物流产业服务水准及储运效率,最大程度保证物流速度及农产品新鲜度。

4结语

2020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提到,“坚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开拓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同时促进农业供给侧创新,培养乡村新动力的主要动能。为促进乡村电商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政府陆续推出和电商物流有关的发展策略,并提供破解途径,为推动乡村电商物流产业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廖瑜婷.漳州出台推进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四条措施[N].闽南日报,2021-12-08(002).

[2]岳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贵州省六曲河镇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06):93-94+104.

[3]孙艳.基于合作博弈的西北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8):4-5.

篇6

一、发展现状

2018年,孟州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7744hm2,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2126hm2,秋粮播种面积15618hm2。全市油料种植面积稳定在8647hm2,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4262hm2,花生、蔬菜种植规模进一步壮大,并建成5个标准果园。随着孟州市惠农补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和农技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全市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民培训、农业执法、种子管理等方面成效显著。2018年,孟州市农林渔业总产值达到41320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5378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65元。

二、存在问题

(一)个体农户和村集体经济抗压能力弱

农村经济在社会化的快速发展中,由于市场冲击力度逐年增强,个体农户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但个体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却很低。孟州市大多数村没有集体经济经营收入,集体经济基础发展空间小,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较为严重。

(二)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尚未形成,共赢体系持久性不够

企业和农户在收购环节过程中容易出现矛盾,要逐步形成“公司+农户”或“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营造良好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实现企业和农户共赢。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断链化”

孟州市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单一,精加工能力不强,链条短,高附加值产品不多;规模化种植户没有好的保障措施,应对风险能力较弱;大部分农业经营主体独自经营、独自销售,合作途径狭窄,上下衔接不好,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四)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较低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民的信息观念、竞争观念和市场观念不强,对商品生产规律研究不够,只注重一次性生产,不重视产品加工转化;只注重卖原料,不重视产品深加工,不能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三、發展思路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形成“一盘棋”的整体发展思路

主导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要依托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基地发展。各级各部门领导要亲自抓,上下形成合力,一如既往地给予资金支持和人才及信息帮助,建成主导和特色园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二)注重引进农村经济发展资金和人才

资金的引进包括政府财政、税务以及货币等政策的倾斜,还有各种信贷和社会资金的流入。人才的引进包括鼓励大学生扎根基层,到农村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并且动员其他部门人才投入农村工作,引导农村全方位发展。

(三)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依托乡村主导或特色资源,让良好的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经济支撑点,因地制宜带领农民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蹚出一条产业致富之路,与时俱进地赋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的含义。

(四)激发农业主体活力,培育农业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通过建立合作共赢模式,形成“成员拥有、成员控制、成员受益”的利益联合体。农业部门积极引导合作社逐步探索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拉长产业链条,引导产品初加工、产品包装等环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建议有关部门在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时,定位于“引导、服务、帮助”,不要强迫干预农民生产经营组建合作社产业群,进一步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的活力,这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篇7

【关键词】旅游文化产业 农家乐旅游产业 可持续发展

一 研究背景

文化产业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反映国际竞争力,而且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旅游文化产业作为烟台市文化产业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因其良好的宣传作用和经济效益的可观性,长久以来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而农家乐旅游产业作为新兴旅游产业,积极推动了农村多种副业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农民的致富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好、做大、做强烟台市农家乐旅游产业,对振兴烟台市文化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烟台地区农家乐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1.总体概况

目前烟台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均向着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尤其是作为苹果、樱桃等各类水果的主要产地,到了每年的5~6月份水果采摘的旺季,随着各采摘基地也纷纷对外开放营业,果园菜园采摘配合美食购物、特色民俗风情体验、传统节庆活动体验等立体式体验之旅更成为山东乃至全国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农家乐旅游产业品牌,形成了烟台休闲、浪漫旅游独树一帜的特点。

2.面临的问题

整体上看,烟台地区农家乐旅游产业开发还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经营管理等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项目建设趋同性较强,缺乏品牌建设战略。由于农民的思维特征是实用理性,造成了在实际操作中创新性不强,盲目趋同性做法较多。另外,农家乐旅游产业缺乏品牌建设战略,作为营业者仅仅将收入看成经营成功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品牌建设、人文精神内涵建设、可持续发展建设。举例说明,烟台福山盛产烟台品质最好的樱桃,到了采摘季节,福山地区各处销售的都是名为“烟台大樱桃”的果盒,使外地顾客对福山当地的认同感不强,仅仅停留在对烟台整个市的认识层面,而不会对福山情有独钟,自然宣传效果会大打折扣。

第二,基础设施不完善,各自为战居多。纵观烟台农家乐旅游产业现状,由于受到了市政基础建设、周边环境建设、交通等方面的制约,造成了大部分原始的农家乐均为未得到深入挖掘,而农家乐最为吸引游客的恰恰正是其原始性、自然性。另外,烟台地区的农家乐多半是独门独户经营,各自为战,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家乐体验的原始性,但是由于经营规模的难以保证、经营理念的缺失势必会造成经营很难大踏步向前。

第三,卫生等状况不容乐观,破坏环境现象时有发生。烟台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受长期以来的卫生习惯及卫生基础条件欠缺等原因,农家乐旅游的卫生状况不是很令人满意,加之部分地区相关监管部门的管理缺失,更会造成多数游客的顾虑,形成农家乐不敢乐,游客望而却步的现状。另外,农家乐经营者在面对大量顾客时往往采用的是粗犷性经营,即不考虑污染、不考虑可持续经营、不考虑顾客感受。他们抱有的思想往往是来一波算一波,一切向“钱”看,而非向“前”看,破坏环境的行为将会越演越烈。

三 烟台地区农家乐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形成合力推动“农家乐”快速发展的工作格局

当地政府应统一思想,审时度势,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大力扶植当地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具体方法可参考如下:一是认真调研分析,找到当地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通过产业引导、规划编制、税收、工商登记、土地使用、金融信贷、行业培训政策的有利偏移,必要时减免有关管理费用,从而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好农家乐经营者的后顾之忧。二是设立专项扶植资金,帮助农家乐经营者有效宣传,通过合理的考核评选机制,当地政府应适时评出“农家乐”特色村和“农家乐”重点乡镇,以及优秀经营者,对这些地区和个人进行专项资金扶持。三是在当地畅通完善农家乐旅游产业沟通渠道,组织政府配套部门如公安、卫生、消防积极配合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最终形成合力推动“农家乐”快速发展的工作格局

2.积极改善农村各项基础建设,加强服务管理

首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统筹规划当地农家乐发展建设,整合独门独户经营者资源。根据区域发展的基本需要,统一规划交通建设、市政建设、公共基础服务等建设项目,加强品牌战略指导。其次,应积极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对当地乡村农家乐产业的统一监管,做到卫生达标、服务达标,让旅游者吃的放心、玩的舒心,提升旅游地环境的整体质量,使当地农家乐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3.明确定位,强化特色化的服务项目建设

根据烟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应在发展农家乐旅游产业的同时,把握烟台特有的“名片”作用,注重突出以下特色。一是突出民间文化、红色文化,例如,深度挖掘民间艺术品精髓及烟台戏、民风民俗的内涵,将这些资源合理有效地融入到农家乐旅游产业中来,让游客在享受乐趣的同时,感受到人文关怀。二是突出休闲、浪漫体验。通过基础设施及服务的完善,以及到位的宣传,吸引游客前来住农家屋、吃农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篇8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优化策略

1研究背景

中国近些年加大了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和精力,但从目前来看,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无论是产业能力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没有得到全面优化,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阻碍和制约。如何更好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成为难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的全面推进,将会为经济整体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而如何更好地结合实际实现整体路径的全面优化,也成为很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1]。通过研究,为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支持,使中国经济发展保持较高水平。

2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和发展理念落后,制约了整体的经济发展。

2.1资源分配不合理

就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在实际发展中农业资源错位,导致整体发展模式落后,经济效益较低。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农业经济资源分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目前的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经营面积有限,很难投入相应的技术设备,不能发挥农业技术优势。其次,中国目前的农业经济缺乏多方主体的有效参与。由于农业投入产出时间较长,社会资金不愿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导致农业在发展中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特别是一些需要资金支持的重点项目,很难实现市场化运作。再次,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较差,很多专业人才更愿意到城市工作,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缺乏专业人才的支持。科技专利研发数量和应用水平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整体的经营收益也较低,使得农业经济发展陷入尴尬境地[2]。

2.2发展模式不科学

中国农业经济在生态资源利用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农村地区的发展模式仍然以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为主。产业结构没有与土地资源优势进行有效结合,对农业种植缺乏有效的管理。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效率较低的情况。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相对落后,使得农业经济改革相对较慢,不能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2.3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巨大的信息资源将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何让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跟上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政府对这方面的重视度不高,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管理,没有形成相对科学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使得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不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体系[3]。农业经济管理缺少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导致农民在农作物种植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可供使用的农业土地面积逐渐减少,将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3有效的优化路径

3.1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

要想使产业快速发展,就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要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全面改变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的运转体系,并进一步加快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全面推进。将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结合,避免盲目套用其他地区的模式[4]。如果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管理模式就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在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应用,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引,并不断调整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全面的数据系统,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5]。

3.2建立完善的信息流通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任何一个行业要想实现稳定发展,就必须与时展趋势相结合。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来说,要提升对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使行业信息与农业经济建设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引进更多高效的管理技术,进一步优化管理工作中的费用结构,全面提升整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的全面应用,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6]。只有进一步将经济管理模式与实际情况相融合,构建全新的信息传播体系,才能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与专业种植知识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种植技术,为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篇9

[关键词]数字经济;电商助农;宜号甄选

数字经济已成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重要增长极。随着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和数字化农业发展总体水平快速提升,为农村电商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深入推进,农村电商规模大幅增长,农村电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商形态日益丰富,电商主体日益活跃,但农村电商在高速增长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瓶颈问题。数字技术与电子商务成为推动线上电子商务平台与线下传统产业、供应链配套资源融合发展的引擎动力。因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推动建设数字乡村战略是发展农村电商、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农村电商发展模式

——电商扶助农村模式。主要指以电子商务进入农村市场为目标,结合相应优待政策,让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能够跨越中间商直接对接农村地区。入驻的电商企业要提供相应的电商平台、农产品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产品质量的控制、产品仓储、产品营销以及物流配送等服务。——电商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主要指农村电子商务相关企业自己创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农产品物流及仓储中心,通过自创电商平台对农产品进行销售。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营销、物流配送等全部生产链由企业自主经营。——“平台+商家店铺”运营模式。主要指农产品电商企业或销售方在第三方(例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进行网店销售模式。此模式由于进入门槛低、流量大等优势,成为当今农产品进入电商平台的一种快捷模式,也是时下最常见的模式。其最主要的业务包括寻找货源、把控品质、建立相应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网络营销,而流通则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

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

——农村电商市场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低。目前,我国仍存在农产品标准制定交叉重复、时间滞后、普及率低等突出问题,导致整个农产品市场标准化程度过低,进而让“产品质量”“产品安全”成为薄弱环节,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依托于农村市场的电商尚未达到专业化、标准化,消费者信任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龙头缺乏等因素制约着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不力。虽然农村有着丰富的地方特色农业资源和初级产品,但大多生产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普遍分散粗放的小规模经营模式,加之产品科技含量低,难以形成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同时,一些农业生产经营者只注重商标的注册,缺乏品牌的培育提升,无法实现品牌溢价,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的质效提升。——农村电商人才匮乏。目前,农村电商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高素质人才更是屈指可数。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大部分中青年外出务工,农业生产经营“无人”问题十分突出。虽然政府大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职业培训、激励农村青年返乡创业,但短期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同时,引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乡村困难,虽然高校培养的电商人才逐年增长,但大多数不愿选择农村地区发展。——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农村电商是新时代数字化经济形式的一种新业态,但它除了依托虚拟的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外,更离不开现实中的交通、通信、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目前,很多地区尚未建成完整的农村电商运输体系和现代农业生产加工体系,导致电商运营单位运输成本、生产成本较高,拉低了整个电商市场的平均利润率。

屏山县农村电商助农创新模式

篇10

摘 要 城镇化是农村经济进步与发展的实现路径。城镇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其发展的状况将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本文探究了城镇化背景下的河南体育发展状况,说明了城镇化不仅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河南 体育发展 农村体育

一、引言

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当前似乎已经成为极具意义的工作。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不管是农村体育发展还是城市体育发展都要“一手抓”。在当前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情形下,河南省整体体育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文简单介绍了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及其特征,并对其省内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最后探究了基于城镇化背景下的河南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

二、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及其特征分析

一般来说,小城镇的发展规模较小、人口集聚程度较低。但是依照我国的国情而言,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河南省城镇化进程

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自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在经济发展上也经历了各种曲折。作为国内农业大省,在党的后,其城镇化步伐也变得愈来愈快,经济发展也变得越来越稳定。从河南省城镇化进程来看,自1949年至今,其主要经历了城镇化起步期、起伏期、平稳期、提速期以及快速发展期。在历经了城市不同程度的扩建、工业产值的增长、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向城镇化进阶的各种变化后,如今的河南省已经成为一个城镇化水平急速提升,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省份。

(二)河南省城镇化特征

自城镇化发展搞起后,河南省在将近50多年里,经历了城市数量逐渐增加,经济发展不断上升,城镇化规模越来越大的各种历程。特别是近几年来,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省内实力得以不断增强。就河南省城镇化特征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城镇化水平得以明显明显提升、城市建成区面积得以迅速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新世纪的到来使得河南省在发展上不断朝着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前进,从“城镇化战略”到“中心城市带动战略”转变,并实现了以城镇化快速发展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目标。此外,在2006年底,仅省内17座地级市市区的土地面积就比2000年增加了1958平方公里,跃至1397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也从2006年底成功增至1287.68平方公里,较2000年增加了502.6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上的变化,从2000年的2201万人增至2006年的3189万人,其中,年增长率为6.4%。

三、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体育产业从起步至今的几十年里,随着省内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产业结构、规模、市场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并扩大。主要体现在,全省建设了三家体育产业基地单位以及三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并承办了多项体育比赛,如中国排球联赛河南赛区、郑开国际少林武术节等。此外,至今为止河南省已建立了多个体育俱乐部及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带动了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

但是当前河南省的体育产业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体育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来说,河南省的体育产业在GDP中只占到0.4%,而其他发达省市,如东部发达省市的却占到将近1%。由此可见,河南省的体育产业仍然需要得到更好更快速的发展。并且,其体育产业基础环节较为薄弱、规模比其他发达省市要小。这就要求河南省体育管理相关制度及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体育产业市场需要得到进一步规范,以此来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基于城镇化背景下的河南体育产业发展探究

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及农村城镇化这一发展路径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其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农村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生活水平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产业,它同时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壮大及国民体育意识增强的体现。就河南省体育产业来说,在农村和城市的体育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乡村作为小型经济增长的区域,其经济的发展比不上大规模的城市的经济发展,故在体育设施方面肯定也与城市有着一定的差距。乡村学校中,其体育设施落后,供不应求;体育价值观念及体育参与意识落后低下;公共场所无体育及娱乐设施等现象皆与大城市形成反差。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城镇化及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使得农村逐渐向城镇化趋势递进,其各种产业及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农村经济增长了,体育设施等问题也解决了,城镇化规模日趋扩大了,于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整个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增长。并且,在城镇化的影响下,农民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 这时候也开始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加上其体育设施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于是纷纷参与到各种体育健身、训练上。

但是,虽然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了农村体育的增长,使得其与城市相结合带动整个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城镇化及其经济不断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也有着一些忧人之处。河南省“体育人口”的比例在当前来说仍然处于较低状态,有些人虽然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甚至有的人过于注重物质享受而忽略了身心健康。这就需要相关体育部门进行大力宣传与鼓励,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当中,以此来推动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

五、结语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关系到其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只有在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加大力度宣传体育的重要性,才能使得城市化进程下的河南体育产业得以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篇11

[关键词] 农村物流体系发展现状构建对策

一、农村物流体系含义

农村物流体系是指农村物流资源在地域空间、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供需市场及产业组织等所构成的产业体系。农村物流体系为农村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支持和服务的产业组织所构成的服务体系,内含有物流要素、要素功能和物流体系结构,且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体系中一个基础性和关键性板块。

面对当前经济环境,以政府所倡导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万村千乡”工程以及《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精神为指导,并贯彻与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精髓,不论对加速我国物流业的集约化发展进程,还是对农村物流同样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因此,从全局出发,我国物流业要充分发挥和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在对现有农村物流发展情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如何应对现有经济环境,研究农村物流在物流业调整和规划下应该如何构建。

二、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现状

1.取得的成就

(1)农产品物流逐步完善。各地在市场引导、政府推动、政策指引等综合措施作用下,为了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生产容易销售难等突出问题,大力培育和发展了各类农副产品市场,促进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在推进三农问题解决、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建立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措施和引导力度,农产品物流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农村物流主体多元化基本形成。目前除了传统的国有商业企业、 农村供销社等农产品物流主体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都在市场的导向下参与到农产品物流市场中。目前,以连锁超市、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产品物流主体发展较快。各地基本上形成了农产品物流主体。(3)以“万村千乡”工程为载体,推进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自商务部推出“万村千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以来,地方政府通过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农村商业网点,基本形成了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消费不安全、不便捷、不实惠的“三不”问题。(4)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发展较快。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用各种网络,建立了农产品生产、流通、交易等各类信息平台,提高了农产品物流效率。据新华网统计,全国31个省份、80%以上的地市和60 %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并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网络群。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建设与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亟待解决。

2.存在的问题

(1)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经过长期的经济建设,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仍然显得相对落后,而农村物流基础建设就更加落后。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差,冷藏设备不足,使得各种鲜活农产品难以及时外运和保存;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发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农产品运输还主要靠中型卡车,难以对农产品实行有效地保护。农村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已经在农村存在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互联网的用户和农业网站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相对发达地区,真正的农村地区的用户很少。各种信息难以及时与传播,直接影响了农副产品的运输、储存和农用物资的及时供应。(2)农村需求水平低。农村市场狭小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农村居民收入低,这是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城镇居民,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前一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突破10000元。农村市场狭小,这必然使得农产品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农村市场发展缓慢。一些落后地区,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甚至还是一片空白。(3)农产品物流中间环节浪费严重。与发达国家相对比,由于管理水平的差异,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中间环节浪费严重。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30%,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内。(4)专业的物流人才短缺。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对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在提高,尤其对一线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但目前农村物流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物流操作人员现状更不容乐观。大部分操作人员不具备系统的物流知识,对操作原理、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知之甚少。

三、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1.结合农村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物流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当前部门分割、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问题是制约我国物流效率提高的主要瓶颈之一。打破这些障碍,充分整合资源,形成一体化运作,是今后一段时期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解决这个问题,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按照物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促进物流区域发展。因此,健全物流法律法规在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中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要改革现行物流业相关行业管理体制,打破部门间和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资源利用的市场化;要依法制止和查处滥用行政权力阻碍或限制跨地区、跨行业物流服务的行为,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物流服务市场;要继续深化各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规范行业管理,促进物流服务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2.实行财政税收政策改革,为农村物流的快速发展提供吸引力

建立规范的财税管理机制,调整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所得税,统一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营业税税率。对物流企业制定统一的营业税征收管理办法,实行统一的营业税税率,这样更有利于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同时,对于各地建立与规划的农产品物流园区实施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比如农业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配套的物流中心及园区,应给予税收政策支持,适当减免税收,减轻其税负。对参与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投资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出口的物流园区推行区港联动模式,并实行叠加政策。即除可继续享受免征关税和进出口环节税外,还可叠加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这样来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服务于农村物流。

3.加强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物流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

在农村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修通了公路,一些地方甚至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建设联结城镇乡村的公路网、农产品的集中储存保管及配送中心(物流节点)。随着我国通讯主干网及电话、电视有线网在农村的普及,农村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各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建立开放的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积极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同时,也要建立物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农产品的保鲜度和附件值,实施农产品物流的准时制,减少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损耗。

4.积极培育和扶持农村物流运营组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物流体系构建中,政府应该从宏观调控角度来引导、规范、激励从事现代农村物流的主体,鼓励和规范一些现有的从事农产品仓储和运输的农工商联合企业及合作社组织的联合或合并,以达到优势互补,节约资源,向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同时,政府应积极培育支持大型连锁、批发、第三方物流和大型农业企业集团进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建立综合化与一体化兼有的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扶持具有集成化、全过程物流服务功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企业;培育一批规模大、功能强、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大中型物流企业或集团,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

5.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优化农村物流人才结构。

物流人才的缺乏早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现代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从农村建设基金中划拨部分资金,用于学校和企业联动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各地也可广泛开展岗位培训,特别要搞好农产品物流在职培训,通过办短期学习班、资格培训、业务学习等形式,尽快培养出一批农村物流急需的人才。

总之,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需要物流市场的参与者认真研究农村市场,提前规划,科学决策。相信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结合国家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列政策措施与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村物流的建设与发展一定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学工:我国农产品物流政策框架的建议――基于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背景下[J].宏观经济管理,2009,(6)

篇12

摘要:自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振兴黑龙江省经济的过程中,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性逐渐凸显。城乡经济的不协调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成为制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分析目前黑龙江省城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新经济地理学“循环累积因果链”理论,阐述黑龙江省城乡发展不相协调的形成机制,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应建立城乡统一大市场;建立较为完整的成镇体系;积极推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循环累积因果链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25-02

一、 黑龙江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黑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

如表1所示,在1985-2010年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344元上升到2010年的7646元。

 

(二)黑龙江省城乡消费差距

消费,作为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生活的质量。特别是在考虑城乡差距问题上,消费的差距更能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现实生活中农村和城市的距离所在。从表2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黑龙江省城乡消费差距从1985年的494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7866元。以2010年为例,黑龙江省城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2402元,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73倍。 

 

(三)黑龙江省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在医疗保险、保健方面,基本处于自保状态,农民成为了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虽然黑龙江省近年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了不断强化,但是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仍然显而易见。2010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52.2万人,而同期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仅为254.6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目前已接近100%,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城市居民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而农村社保制度尚存在较大完善空间。

 

(四)黑龙江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农村和城市最为明显的差别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水利设施,又包括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固定资产投资逐年递增,但对农村相对投资依然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基础设施落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第二,由于缺少必要的投入,原有的农业基础设施由于年久失修,使用价值降低;第三,交通水平落后。虽然黑龙江省交通状况大有改善,但整体水平仍然跟不上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使得农村很难从外界吸取资金技术等资源。这样一来,一方面城市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却因为各种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发展受阻,严重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黑龙江省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因素分析

城乡差别是从自给自足演进到完全分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由于城市居民集中居住的交易费用系数比农村居民要低的多,城市的分工水平也就由于交易效率的改善而大大提高,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生产力和商业化等方面就会出现差距。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城乡二元性的形成是在分工过程中“循环累积因果链”的结果。城市和乡村分别为具有差异的块状经济,不同的块状经济之间存在一种内生的非均衡力。这种非均衡力表现为聚集力或分散力。其中,本地市场放大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构成聚集力,它促使生产要素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转移;市场拥挤效应构成分散力,它阻止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集中。在经济活动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发展时,分工的演进主要取决于交易效率。由于城市内的交易效率高于农村分散居住时的交易效率,使得城市逐渐具备了市场放大效应和由于生活成本下降带来的价格指数效应,从而使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聚集力进一步增强(远远大于市场拥挤效应带来的分散力),要素进一步集中,至此,循环累积因果链形成。此时若没有政策约束的话,城乡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下面,我们从“循环累积因果链”形成入手,分析黑龙江省城乡不协调发展的因素。

 

(一)交易效率的不同

交易效率的不同是“循环累积因果链”形成的初始因素。要素的趋利性是“聚集力”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资源要素的流动和组合受经济利益的支配。资源要素向能够获得更高利益的地区、产业和企业流动和转移,以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回报,这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基本的和普遍的现象。城镇与农村相比,由于经济活动的聚集交易费用明显低于乡村,从而导致交易效率的城乡差异。资源向城镇工商业部门、企业集聚的经济效益显然高于农村。尽管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制度安排、经济政策以及行政手段对这一现象加以引导和干预,但资源主体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其对资源要素流向地的选择是十分明确的。特别是在黑龙江省地区,农业产业化的程度相对不高,与工业相比收益差距还很大,资源向城镇流动,向城镇高效益的产业、企业流动是必然的。

 

(二)政策的制约

长期以来,政策制度的倾向性制约了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各项经济政策向城市倾斜,各种社会资源、主要资金和物资在政府的指令计划下纷纷流向城市,向城市聚集。使城市本来具有的“聚集优势”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发展的不同制度,如劳动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进一步使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城市,从而强化了“循环累积因果链”。

 

三、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从上述黑龙江省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因素分析中我们可知,交易效率的不同是导致城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循环累积因果链”形成的最初始因素,如果能把农村交易效率提高到较高水平,则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将逐渐收敛,从市场中得到的收入、商业化程度以及生产力水平都将趋于收敛。要提高黑龙江省城乡交易效率,核心是加强城乡联系。 (一)建立城乡统一大市场

统一的大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以及产业链等诸多城乡分割的市场,这也是目前我国研究三农问题市场提出的城乡统筹问题。打破城乡分割体制,为生产要素流动创造条件。人口与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集中,从农村向城镇、城市转移集中,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集中,资本向地价便宜、劳动力廉价的地区流动聚集,信息与技术从城市向农村辐射扩散,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建立我省统一的大市场的前提是制度创新,如阻碍劳动力流动饿的户籍制度改革、乡村金融机构和信用担保机制的建立、农业技术的开发与普及、农业合作社等机构的建立等。

 

(二)建

立较为完整的城镇体系

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循环与大城市的经济循环不同,大城市的经济循环主要由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金融服务业、邮政通信等产业活动所组成,成为高级循环;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循环则由非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零售水平上提供服务的非现代服务业、小规模贸易活动组成,成为下级循环。中小城镇是连接高级循环和下级循环的节点,若没有中小城镇的连接作用,城乡间将出现各种要素市场的分割现象,无法形成统一的市场。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城市是人口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合和发射源,而且是按照“大城市—中等城市—城镇—乡村”的序列分层次传输和转移的,各种流的强度大,传输与转移的速度越快,效率越高。这种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活动顺利高效地运转,将带动和推动整个省域城乡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是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积极推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乡村地区交易效率的重要途径,加强黑龙江省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有利于乡村地区“聚集力”的增强。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加快农村道路、用水、用电及通讯等公共设施建设,弥补农村基础建设投资的历史欠账,改善农民生活居住和生产贸易条件。同时,要积极推进城乡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城乡信息互动有益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跨越城乡信息鸿沟,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建立高素质的农业信息队伍,使各种有效信息进村入户。增强政府的推动作用,进行适当的宣传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在城乡之间形成良好的信息氛围,提高增强信息意识。以上基础设施的优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乡村地区的交易费用,从而有利于交易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安琥森.新区域经济学[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篇13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民经济;优化途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表明我国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视,如何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大,同时乡村以其丰厚的人文和地理条件等吸引力民营企业在乡村的建立与入驻,进一步实现了民营企业与乡村发展的和谐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就要求了产业兴旺,乡村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其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促进资金资源等向乡村中投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可以以乡村民营企业为中心,促进乡村产业链的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美好发展。

1文献回顾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农村发展就有了许多的研究与认识,对于民营企业如何助推农村发展,更是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周琳[1]认为民营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巨大,不仅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还促进了农民农村的全面发展,民营企业以其自身优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焦伟红等[2-3]认为政府要注重激励,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培育典型,示范带动,建立长效的帮建机制。王宏晴[4]认为农村民营企业中劳资难题比较突出,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改善劳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赵佳涛[5]认为农村民营企业管理者主要可以运用年薪制来保障激励企业员工,运用多种方法来保证模式运行。申浩[6]认为可以通过习水县“1+N”模式、特驱集团“141”精准扶贫模式、金沙县“富民贷”模式等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农村民营企业发展。叶万全等[7]认为企业在农村互联网平台中进行金融服务对于农村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要运用好互联网融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运行过程当中,存进企业全面发展。李含琳等[8]认为在大部分农村贫困地区,农村资源开发、产业选择和产品销售往往成为政府行政工作的一部分,政府要加大重视,引导进行协调。陈伯军[9]认为影响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是非财务信息,而企业的财务信息由于各种原因作用并不是很显著。因此有必要建立齐抓共管、多方共赢的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缓释、鉴别机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邵姝静[10]认为民营企业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并以其自身优势实现乡村振兴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李怡燃[11]认为民营企业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农村产业扶贫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助推国家精准脱贫的战略工作的实施。

2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我国民营企业在近些年以来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一些龙头性民营企业企业规模也在逐年增长,以下是一些有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基本现状(图1~2)。从图1~2可以看出民营企业从2011年开始就呈现一个逐年不断发展的趋势,大型500强民营企业门槛不断提高说明了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说明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2017年是民营企业作为蓬勃发展的一年,500强民营企业的门槛与收入总额都呈最大比例提升,因此必须要加大对于民营企业的重视。农村民营企业作为民营企业的基层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整体发展对于农村民营企业发展同时也至关重要。

3农村民营企业发展问题

3.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模式僵化

我国农村民营企业很多都是家族企业或者是合伙企业,这种企业类型不能真正融入现代的法律体系。根据调查显示,超过70%的农村民营企业现阶段仍然采用的是家庭管理集中模式。由于公司的产权和治理结构不合理,极大地限制了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虽然这种家族管理模式在创业初期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然而,企业的发展、强化和监管需要复杂的管理和组织结构,家族管理模式固有的特点在大型私营公司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长期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私营公司受到严格限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是采用家族管理模式。由于家族企业是血脉相连的,人类社会大于资本。外来人才就很难进入企业管理的核心难以融入他们的家族,所以他们的人才劣势暴露无遗往往招不到核心人才而丧失竞争力。而且小型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不清晰,这种组织形式不利于公司整体的快速发展。并且家族企业或合伙企业的组织结构不稳定,所有权和运营的变化对企业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并阻碍其发展。

3.2透明度不够,信息不能做到及时公开

有极少数农村民营企业采取非法和不合法的措施,增加经营成本、减税和隐瞒实际利润,以实现其目标;农村民营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减少环境影响津贴、工资扣除等增加营业利润的损害。同时,农村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变动、管理层变更等信息不能够及时被员工知悉,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情况,员工们不能够及时向公司反映意见要求,长期积累会致使员工们对于公司的认同感极度降低,对于公司上层人员变动持一种不在乎,不介意的心态,不利于公司内部力量凝聚,长时间下去会影响农村民营企业发展。

3.3多数农村民营企业采用高度统一管理方式,民主度较低

因为我国的大部分农村民营企业采用的是家族管理模式,企业的经营者既可以是经营者也可以是管理者,大部分财务人员都是选择自己家族中的“自己人”,使得财务管理体系过于简单和契合。此外,大多数私营企业是由农村企业家、农民工人或进城务工回乡后辞职的人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建立的,其中许多人文化低下,无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和经营理念;财务报表中的指标不可靠,过于强调控制而不是管理。公司财务管理保持在同一水平,财务管理等设备投资也较低。许多私营公司仍然采用简单的现金会计方法。会计基础薄弱,很少有人熟悉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很多民营公司没有会计电算化。职工对于企业发展有意见建议也得不到及时反馈与回答,对于企业的认同感不断丧失,民主得不到贯彻,企业完全就是一个“一言堂”。

3.4人员素质较低,人才队伍建设迫切

在我国的农村民营企业中,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财务人员变化得非常快。经过调整的工作人员,其中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具备必要的财务知识,不被允许履行职责,从而导致许多操作错误。甚至一些私营民营公司的会计也是老板中的家族成员,完全按照老板的意图行事:处理税务稽查,就要增加成本,乱调成本,人为制造“管理成本”和“经济利润”。因为缺乏良好的财务管理,农村民营企业不能通过注重投资的直接效益来充分利用其财政资源。缺乏合理的资本结构意味着融资来源与融资业务不协调,公司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很难为不同类型的融资获得最佳附加值。来自私人公司的贷款往往数额巨大且昂贵,而且没有考虑到财务绩效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4农村民营企业发展优化途径

4.1转变财务管理观念,优化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村民营企业在极其复杂以及不稳定的环境中艰难经营,风险因此就会变得越来越大,企业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就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并在财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评估等方面发挥作用。这些都来自企业财务管理的性质和特点。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管理经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状况好坏。因此,企业所有者必须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吸引注意力,加强管理,这符合国家、公司和自身的利益。要结合自己的业务特点,开发实用的财务和经济系统,控制内部,管理账户、资金和资产,改变家庭模式,并在财务职位上丰富员工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在当今社会,知识等于金钱。农村民营企业要实现发展,就必须不断引进适应企业发展各个方面的人才,以充分利用知识的有效性和人才的价值,促进民营企业更快更强地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和人力资源,如专利、商标权、专有技术和贸易基金、信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决定一个公司能否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要采用知识效率和人才价值的概念。现金流是衡量公司运营质量的重要标准,在许多情况下,现金流指标比利润指标更重要。即使一家公司表现良好,它也可能因为缺乏流动性而导致财务状况恶化而破产。应特别注意控制现金流和加强收支管理。公司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是使其利润得到最大化,因此财务管理这一过程就必须树立和企业经营一样的目的就是使利润最大化的理念。要实现最大化的利润目标,必须加强对收入、成本、成本和资金等指标的控制,以实现其最大化的利润目标。

4.2提升公司透明度,及时有效公开信息

农村民营企业应当建立公开的内部信息平台,及时有效地向内部员工们公开公司高层替换、公司决策意见、公司财务报表等等,公司员工能够对于公司业务等加深了解。当前社会互联网技术较为发达,互联网的产生颠覆了传统观念的认知,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公开与共享。在推动透明度时,需要认清一个问题,信息传播与信息公开并不相同。信息公开是由企业上层管理人员确认无误后才进行的,对于公开主体内部认识与职权划分需要认清,对于相关信息部门需要及时划分,对于不同的信息应当由农村农营企业中的不同部门进行负责。对于企业内部的一些突发事件,农村民营企业内部应当做到高效及时审核,向企业员工公开企业信息。

4.3改变企业管理模式,推动民主化

因为资金是致力于公司血液的生产和开采的重要资源,资金管理是绝大多数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因此农村民营企业要合理的筹集资金,并且要尽可能地保证资金的使用和降低成本。随着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民营公司应该更仔细地分析每一笔现金流的流入和支出,选择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方法,改善企业的融资计划管理,更有效地使用资金;融资时必须考虑财务业绩与成本的比例,严格控制贷款的规模;在金融部门竞争日趋加剧的背景下,公司应充分考虑商业银行在不同类型交易中的不同条件和偏好,并尽可能地使用新的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和降低融资成本。为了引起从业者对影响公司资本结构决策的市场因素的关注,可以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在不忽视公司具体因素的情况下,采用科学资本结构的最优决策程序,重点是最优科学和民主。并且通过关注公司的整体战略,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公司现阶段的资本结构,以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需求。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信息监督与职工参与机制,职工能够对于企业内部的违规违法行为等及时上诉反馈到公司管理层等等,员工能够通过该机制参与公司决策制定,对于公司认同感能够不断增加,员工团结一心,共同推进农村民营企业发展。

4.4推动农村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素质

篇14

〔关键词〕特色新型城镇化;生态城市;沈阳市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1.以美国为代表的城镇化建设:市场主导,产城融合,但缺少政府主导。美国的城市化重视工农业、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以此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政府对城市建设干预较少,过度尊重市场经济,注重产业与城镇化的融合,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城市与乡镇的高度结合,已成为了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城市化水平高达86%。但是,由于城镇化中缺乏政府干预,城市低密度向城郊发展导致空间与土地资源的浪费、环境被破坏、社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以西欧为代表的城镇化建设:市场主导、政府规划、可持续发展。西欧城镇化在注重市场主导的同时,政府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指导,在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干预。城市建设效果较好,可持续性强。3.以拉美、非洲为代表的城镇化:过度城镇化、社会问题突出。由于历史的原因,拉美、非洲各国在殖民的环境下,资源被严重掠夺、环境遭到破坏,经济水平持续落后,本土经济被外来资本经济侵蚀,大量村民被迫来到城镇,进而城市化水平较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发展,城市化水平接近甚至高于欧美国家,但经济水平与欧美各国相去甚远。一方面,政府对城镇建设没有可行合理的规划,城市道路布局较乱,基础设施陈旧,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也没有产业作支撑,经济发展着实困难;另一方面,没有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外来资本流入城镇导致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进而乡村发展落后,贫富差距加大,出现大量贫民窟、城中村,造成社会问题更加严重。

二、沈阳市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沈阳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和省会城市,在拉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沈阳市的常住人口约有830万,其中城镇人口660万,农村人口170万,城镇化水平约为79.52%,位居全省地级市排名的首位。目前,沈阳市实施的是城镇综合配套改革。受计划经济影响,沈阳市较早开始工业化进程,政府对城镇建设的参与较多,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展开城镇化。在20世纪5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这种城镇化加速了城区的资本积累。2010年始,开始实行城镇综合配套改革,为沈阳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由于合理的拓展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以及工业产业的外迁,使得中心城区的商业得到繁荣,人口大量聚集。此外,工业产业的迁移也为郊区带来了一定的劳动人口。自此吸引来了大量的吉林、黑龙江等地区的外来人口,并且这种吸引力一直在加强。

三、沈阳市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存在的问题

1.人均建设用地过多。沈阳市的城镇化水平虽然很高,但与其他城市存在同样的问题,即发展速度过快但质量不高。在由传统的城乡结构向城乡一体结构转变、农村劳动人口向城镇集中、从事非农产业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城镇化。然而,由于不断进行房地产开发导致过度的城镇化。据有关数据分析,2014年全市的人均城镇用地较2010年增加了18平方米,中心城区的人均建设用地已经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上线。目前,城市主城区人口密度很大,教育、医疗、环境的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经济发展缓慢。一是城镇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面对今天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优越的劳动力资源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才短缺的现象,而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缺少管理、技术等人才的普遍现象。二是“伪城镇化”的出现。人口流动、经济发展不协调、产业分布不均匀、资源过于集中等诸多因素,使得城镇化中的人口数目虚高,城镇化不彻底。因此,我们应该找到影响其落户的现实原因,才是解决“伪城镇化”的良策。3.生态环境制约。沈阳市作为重工业城市,经济结构发展一直以煤炭、钢化、矿产等资源的供应与初加工为主,高强度的开发与加工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从固体废弃物排放看,1990-2009年沈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呈上升趋势,2004年以来年均增幅达到16.52%,主要是由于区域振兴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另外,沈阳市的平均绿化率只有38.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33%,人均绿化面积更低,人们不能享受到好的居住环境,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经济吸引力较弱。

四、推进沈阳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1.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户籍改革制度是从一个侧面来消除城乡间的壁垒,是实现“农转非”的关键一步。因此,应积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开放周边县镇的户口迁移政策,为其留在大城市提供政策支持。同时,也需处理好农民的原有土地权益,一是取消农业人口户籍,实行城乡一体化户籍结构,完善城市周边地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合理引导具有居住条件的人由原籍迁到现居住地。此外,政府还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口的流入,完善住房租赁机制,建立流动人口监测平台,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二是有效地控制城市主城区的面积与人口,积极将人口引入到周边的区县乡镇,并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政策。与此同时,加大人口流入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如教育资源、医疗、体育、养老、旅游、商业等服务,让农民共享社会资源。另外,还要妥善处理好农业人口的原有土地问题,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免去其后顾之忧。2.打造特色小城镇。沈阳市生态环境较好,形成“东山西水”的格局,大多数乡镇依水而建,应重点建设生态、城镇、旅游三者为一体的“沿河城镇文化带”,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挖掘其经济价值。由于区域条件限制,沈阳市形成了“东汽西工、南科北农”的产业格局,特色鲜明。通过分析发现,传统产业型的乡镇占比较多,因此应重点培育建设依托高科技产业而成的新乡镇带。沈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多个民族在沈阳这片热土上和谐共生。因此,沈阳应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重点建设旅游产业,走绿色致富之路。3.强化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战略。沈阳市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城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下行压力下,产值严重过剩。此外,财政资金减少也进一步制约了城市的建设。因此,沈阳市应主动对接世界经济形势,打造成为国际通道上的枢纽,坚持“引进”与“输出”并重,形成国际产业配置,加大物流基地建设,推动自贸区内贸易、金融的发展,进而推动沈阳向外的经济发展模式,强化城镇化的空间战略。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