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7: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社会的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人口问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人口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实现了人口的历史性转变。但是,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等将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存在潜在的压力。
一、人口发展的新特点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一)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低增长时期,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惯性作用,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人口总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人口总量过大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尽管我国的经济总量每年都以7%以上的递增速度增加,但是庞大的人口总量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随着生育水平的下降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将急速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重度老龄化。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1.2%,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6.1%。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是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而中国的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时间差,庞大的老年人口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
(三)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流动人口还将持续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并不能单靠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来实现,必然引起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四)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巨大压力。从80年代开始,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到2008年高达121左右,严重偏离正常范围。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出生人口性别比虽然出现了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性别比长期偏高,将对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婚姻、家庭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势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二、人口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过多的人口制约着经济总量的增加。人口基数的庞大,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5亿~14.9亿之间。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GDP每年增长7.2%,到2020年就能够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但如果人口总量达到14.5亿,就会使人均GDP翻两番、达到人均3000美元的目标推迟3~5年。国际人口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人口每增加1%,就需要4%的国民生产总值来保证,人口的快速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二)^大的人口规模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巨大压力。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我国是一个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短缺和严重的结构性短缺的国家。特别是在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等方面的资源更是非常匮乏。就煤炭企业来说,这一问题更是非常突出,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井深的逐步延伸,采场环境不断恶化,矿井生产能力逐年下降。然而,人口的总量正逐年攀升,这些问题制约了矿井的经济发展。
(三)人口总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目前我国16~64岁人口中受高等教育水平者只占15.83%,在所有从业人员中,技术人才只占5.5%。而且教育水平在性别、城乡之间的差异还很明显,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总量少,且分布不均衡。
(四)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凸现。一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2015年我国出生性别比为113.51,性别比仍然较高,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性别比偏高的压力还将长期存在。二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1.8%,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达到l0000美元时进入老龄社会,我国是在不足1000美元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因此,老年健康和保障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三、努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GDP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确保人口控制目标的实现。控制人口增长就可以减少人口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利于缩小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人均GDP差距。
(二)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要从优生优育入手,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人口的死亡率,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要从加大教育入手,强化人力资本投入,努力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人口的劳动生产技能,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
(三)改善人口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要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完善建立宣传引导、管控考核机制,将出生人口性别比降到正常的范围,确保社会的稳定。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法律法规和制度框架,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业,改进和强化社区老龄服务功能,重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
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一是经济要繁荣发达,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偏重偏轻也不成,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就经济社会两者关系来说,第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才有物质条件,所以必须确定经济要优先发展的原则;第二,经济要持续发展,需要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作支撑;第三,经济发展要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形成的物质财富要有合理的分配机制,要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第四,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这是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各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二战结束以来,各国发展的实践有以下几种情态:第一类,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体制适时变革,社会事业相应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社会有序、稳定,如日本、亚洲“四小龙”等。第二类,经济发展比较快,社会体制改革迟缓,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失序、不安,如印度、泰国等。第三类,经济较快发展,社会体制未变,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无序、不安,遇到国内外环境有大的变化,经济骤降,社会矛盾爆发,整个国家陷入混乱,如拉美一些国家。第四类,经济下降,居民收入普遍大幅减少,少数人暴富,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严重不安,如剧变后的苏联、东欧国家。
从世界各国发展的轨迹看,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并不多见。欧洲的发达国家和美国都是经过了一二百年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调适才逐步实现。日本的发展是个特例。二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退回到农业社会,经过约十年的艰苦努力,经济才恢复到战前水平,与此同时,国内进行了民主改革、农村改革和解散财阀等重大改革,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政治、社会基础。在经济高速增长中,日本比较重视社会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出台了相当多的社会政策,逐步形成了一个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社会秩序良好、社会稳定。
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者的关系,是随着生产力水平变化而变化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物质产品少,只能初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满足人们对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第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也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们对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文化需要越来越迫切,经济发展本身也对科技、教育、社会环境提出了要求,而经济发展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于是社会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旋律;第三,社会发展为主的阶段,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以后,社会发展的内容日益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调,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此时,经济发展将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总起来说,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要把握好,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发展的比重不断增大,社会发展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5年,我国的GDP达到18.39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0倍,总量已名列世界第4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事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经济结构重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相比较,我国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事业的发展都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协调,由此产生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完全正确的。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把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放到应有的突出位置。
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
第一,社会结构没有随着经济地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得到相应地调整。社会结构同经济结构一样,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结构,它包括的面比较广,指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组织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等。仅以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阶层结构来说,2004年,我国的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占13.1%,第二产业占52%,第三产业占34.9%,二、三产业占86.9%,已经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结构;但在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力占46.9%,第二产业占22.8%,第三产业占23.3%,还是工业化初期的就业结构。在城乡结构中,2004年的城市化率为41.8%,农村人口占58.2%,也还是工业化初期的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是社会总体结构的集中表现。一个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个社会中间阶层占相当比重的阶层结构,这个社会才能比较和谐、稳定、健康。据调查,2004年的社会阶层结构中,社会中间阶层约占20%~22%,也属于工业化初期的社会结构。总的说来,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结构,而社会结构则是工业化初期阶段的结构,两者不相称、不协调。这种结构性的矛盾是产生当前诸多经济、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
第二,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由此产生种种矛盾。以教育、医疗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普及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方面,做了较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则发展得不理想,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广大群众要求自己的子女能接受较好、较高教育的需求。1999年,国家决定大学扩大招生名额,2005年在校大学生的总额猛增到1562万人,使大学生的毛入学率达到21%。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这方面的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合格优秀的师资缺乏,校舍、场地、教学设施跟不上扩招的需要,经费严重不足,不少大学在负债运行,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了问题。这需要有一个调整、消化和解决新问题的阶段,才能走上正常的发展阶段。
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则更为严重。看病难、看病贵成为近几年群众最为关注社会问题。追根溯源,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急增、人们对医院看病治病的需求日益提高,但医院、医护人员以及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却没有相应地增加,即医疗体制改革没有到位。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典型例证。在许多国家,医疗是政府的公共产品,大部分由公共财政支出。如看病治疗支出100元,英国政府提供69元,美国政府支出39元,一般发展中国家也在30元左右(如印度31元,泰国30元),而我国政府支出,只占卫生总费用的16%~17%。
第三,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财富的急剧增加,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却没有适时建立,收入分配秩序混乱。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具体政策和措施尚有待完善。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则由于各种原因,分配问题凸显。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急剧地扩大。相当一个时期,一些地区、一些部门自行其是,自作主张,为本地、部门谋利。这也是形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多项政策和措施,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免农业税,给种粮农民直补,加大对农村的各项投入等,已初见成效,但城乡、地区、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根本扭转。经济发展了,把分配问题搞好,统筹协调好城乡、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真正做到人人共建、人人共享,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第四,社会管理相对滞后,社会治安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一个现代化社会,既要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的社会事业发展,也要有现代化的社会管理。也就是说,“硬件”要现代化,“软件”也要现代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无论是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各类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文化场馆等方面的建设,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有的还相当现代化。但社会管理却比较落后,交通拥堵、空气污染、饮用水不干净、公共交通不便,社会管理跟不上,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安居乐业,是我国人民传统的基本要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刑事犯罪案件、社会治安案件持续增加。当然,社会治安恶化,不仅是社会管理不完善的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需要通过综合治理来解决。近几年,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战略任务,采取了诸如减免农业税、改善农民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放最低生活保障款项等措施,再加上近几年政法、公安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一些新举措。2005年,刑事犯罪案件、社会治安案件在持续多年增加的情况有所下降。2005年刑事犯罪案件下降了1.5%,全国县以上党政部门受理上访上告的件次也比2004年下降6.5%,2006年上半年比2005年同期下降14%,情况正在好转。
第五,社会体制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而进行必要的、相应的改革。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提出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这在以来我们党的文件还是第一次。社会体制改革,这是新的提法,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应该包括那些内容,要在实践中逐步明确。社会事业的体制,是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改革和创新。
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单位,虽然也进行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说,整个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的进展,还没有完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得到相应的改变。其与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及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要求还不相称。社会事业单位改革的难度较大。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发展和改革来解决。
三、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工业化、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的基本前提、基本特征。这已为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所证明。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对此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仅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还一定要有社会发展,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今后应按照《决定》的要求,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社会结构的调整,更加注重社会体制改革。为此,我们要在理论上有认识,思想上要有个转变,不能再搞经济发展孤军独进,要“两条腿”走路;同时,也不能再只把GDP作为考核干部的指标,而要制订考核干部全部业绩的综合指标。
第二,要继续深化改革。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任务和原则。社会体制包含的方面比较宽,应该包括:城乡体制、地区体制、户口制度、就业、人事和社会保障等体制,当然也包括社会事业的体制。总体说来,这些社会体制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构建起来的。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已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体制虽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总体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这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三农”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就是这两种体制矛盾的集中表现。2004年全国的GDP中,农业占13.1%,而在就业的总劳力中,农业劳力占46.9%,在城乡结构中,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8.2%。这就是说,46.9%的劳动力创造了13.1%的财富,可见农业劳动生产率之低。“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是结构问题,是经济结构同社会结构不协调的表现。而这个不合理的结构正是由于目前不合理的城乡体制、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造成的,不改革这些社会体制,农业、农村人口不减少,“三农”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上升,环保问题也层出不穷,中国已经是受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在各大城市相继出现,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环境污染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只是环保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全民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可以将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金融定义
绿色金融,是一个比较新兴的概念,国内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目前关于绿色金融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一是《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2000年)的解释,将绿色金融称之为“环境金融”或“可持续融资”,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其基本内涵是,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指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贷款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一项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三是指金融相关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运营策略。四是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
三、我国绿色金融主要产品
1.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是金融杠杆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化,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期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和新的金融工具。一般是银行利用利率等优惠条件,来支持有环保效益的贷款项目,其对象包括个人和企业,例如房屋贷款、汽车贷款、项目融资和设备租赁等。
2.绿色保险
绿色保险又叫生态保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的一项基本手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一般是指保险公司对水、土地或空气等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的保险。对某些行业采取强制性的购买绿色保险措施,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发生意外污染时,为其提供及时的赔偿;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对环境风险的管理,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3.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主要是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和政府支持的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绿色债券,以其绿色题材、期限短(平均期限约5-6年)、较低的利率等优势吸引了一定的投资者。国际上已发行绿色债券的机构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英国绿色投资银行以及韩国进出口银行等。
4.绿色风险投资
绿色风险投资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市场的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导向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目前较大规模的国际绿色投资,主导方基本是国际知名金融集团,其主要投资领域一般是再生能源、水和清洁技术设备。近年来,我国投资于清洁能源的项目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包括:政策支持力度低,绿色产业项目回报率偏低;国内市场化程度低,基础配套不全;投资者和消费者没有良好的认知及社会责任感。
四、我国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
绿色金融在我国是一项新生事物,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产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具体的指导目录,造成金融企业难以制定具体的实施标准等问题。面对存在的这些漏洞,需要国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政策,并培养绿色金融相关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有效地实施绿色金融政策。
2.信息沟通存在瓶颈
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绿色金融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环保检查制度还不够健全,某些地方环保部门的信息针对性不强,加之相当一部分金融工作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了解不够等原因,造成了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严重的瓶颈。为此,需要加强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及时沟通,加大相关从业工作人员环保知识的培训力度,做到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此外,对于环保部和金融部门,要统筹协调管理,并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健全管理机制和工作机构。
3.市场环境尚未成熟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难以实行强制性的绿色保险机制。2013年1月,环保部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发文,指导15个试点省份在涉重金属、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首次提出了“强制”概念,但现阶段仍处于“指导意见”,并无法律效力。目前在我国实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只有少数城市的某些企业,因此,绿色金融市场仍需加大宣传和推广。
一要坚持学以致用,增强学习意识。加强学习是解放思想、胜任工作的重要前提。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动力,少一些官僚气,多一些书卷香,切实加强对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研究,掌握贯穿其中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要结合工作实际,系统学习履行岗位职责必需的各种知识,高度重视对工业经济、城市建设、商贸物流、社会工作以及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运用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增强驾驭全局、推动发展的能力。做事必先想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但思想来源于实践和思考,多动脑筋、善于思考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对于处在决策层面的领导干部来说,其工作能力大小、水平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思想的高度和广度。要想事,就要学习,就要消除浮躁、减少应筹,宁静致远,静心思考,从而以素质的提高促进思想解放。
二要坚持创新实干,增强干事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体现。只有振奋精神、创新实干,才能赢得机遇、创造机遇。发展顺利是机遇,出现困难也是机遇;产业结构调整是机遇,市场不景气也是机遇。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话,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勤勉不息的奋斗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同志要有一种敢作敢为、敢于负责的胆识和气魄,善于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敢于触及各类复杂问题和矛盾,勇于推功揽过,放手支持鼓励班子成员和下属大胆开展工作,不断增强本部门、本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破除唯书唯上、循规蹈矩的教条思维,准确把握实际,灵活应对发展困难。要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用创新的思维谋划未来发展,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前进中的难题,用比拼争先的精神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坚持亲民爱民,增强群众意识。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民心向背是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继续解放思想,加强作风建设,核心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做到多数群众不赞成的政策坚决不出台,多数群众不支持的措施坚决不实施,对损害群众利益的害群之马坚决不姑息,真正做到为官一任,富民一方。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立足本职工作,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做起,满腔热忱地为基层和群众服务,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以扎实的工作和突出的业绩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要坚持团结协作,增强大局意识。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重,自觉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论负责哪一方面工作,都要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其位,谋其事,任其职,尽其责。各级领导班子要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团结稳定、加快发展的大好局面,坦诚相见,互相支持,用党性观念和人格魅力来增进班子团结,带领队伍实干。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体验营销 国内市场 企业发展
1、我国营销环境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神话,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人均GDP不断攀高、国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我国逐步成为世界超级市场。国民收入的增加创造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进驻中国市场。其次,长期以来我国加大对国民教育的投入,国民文化教育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近年的城乡一体化政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生新一批城市消费力量。再次,我国经济实力及国际地位提升,国际交流扩大、人们接受的新事物增多。在此过程中我国社会市场经济营销理念经历了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深化的蜕变过程。在体验经济的影响下,我国逐步进入体验营销时代。
2、体验营销的概念及特点
2.1体验营销的概念
体验营销是相对体验经济而产生的营销概念,1970社会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提出了“体验业”的概念并将“体验营销”作为服务于该经济模式的营销理念。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伯恩特.H.施密特于2001年出版的《体验式营销》首次系统的从战略角度提出了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并指出体验营销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有的,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时、消费后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体验营销以顾客的体验为价值诉求,真正的以消费者为中心向导的营销策略。
2.2体验营销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的营销理念,体验营销理念在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令消费者获得心理与感官享受的消费环境,兼顾消费者的理性与感性需求。体验营销特点如下:(1)无形性--体验营销旨在营造顾客切身的感受,使之成为美好的、印象深刻的消费体验。(2)个性化--体验营销强调个体的独特体验,注重个体的互动。(3)互动性--体验营销强调在互动中的感知体验。(4)主观性--体验营销效果最终体现在个体的主观感受上,体现个体主观性。(5)延续性--体验营销一旦对消费者产生效果,消费者不会马上忘记,并很可能多次感受,同时不自觉中向第三方传达这种体验经历,进而延续并扩大这种体验。
3、体验营销的价值
3.1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在当下信息化、科学技术多元化的时代,商品世界丰富多彩,但相关商品的同质化、品牌多元化,致使传统的4Ps营销策略已不再是市场竞争的唯一武器。技术、质量、品牌、价格在传统的营销中主打市场竞争,面对新时期消费者的高品位消费需求,其竞争力度逐渐显现出不足,而体验营销理念通过满足消费者体验诉求、提供个性化的消费感受、满足消费者潜意识中的心理需求,进而将产品的消费诉求融入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最终形成一种观念营销、一种生活态度营销,将营销从被动的产品营销转入主动。在体验营销中寻找全新的差异化、品牌价值优势,使顾客接受企业提出的消费理念,形成新型的顾。客品牌忠诚。进而提高了顾客让渡价值,避免在竞争中陷入价格战,从长远意义上深层次增强产品竞争力。
3.2发现消费者新的需求,把握商机
传统的市场营销总是具有很大的滞后性,在生产中表现为生产的跟随性,进而导致行业的生产过剩。体验营销通过真正的关注顾客消费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在体验营销的整个过程中总结分析消费者行为,发现潜在消费需求。在提供个性化的消费体验中通过对消费者主观的、深层次感性表现的解读寻找基于现有资源的潜在需求,优先占领市场。苹果公司推出的系列产品正是通过这种模式真正满足消费者内心潜在消费需要而取得了一次次成功。
3.3开拓国际市场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内企业要想在这种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位置必须坚定地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广阔的发展机会。但国内企业在技术、产品创新、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与行业内的国际企业普遍存在差距。因而应在体验经济的初期及时地抓住机会,接受体验营销的新理念、创建配套的管理机制,实现超越式的发展。真正关注消费者、挖掘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体验诉求,寻求国际共同点,与国际体验经济趋势、消费者全新消费需求接轨。在消费者真实需求基础上,强化品牌形象、深化消费理念、引领消费理念。
4、如何做好体验营销
4.1营销前一体化
所谓营销前一体化指将对消费者潜在需求的关注与挖掘作为营销活动的起点。传统的营销战略无意识中将营销滞后化,简单的顺应市场消费表象趋势设计新产品,并未真正的深层次的分析消费需求,描绘消费者真实的潜在消费需求,以满足心理、感官的体验。而体验营销需要建立健全的机制,立足现实发掘潜在需求,甚至是创造消费需求并引领消费者发现并接受这种消费需求。正如苹果公司在产品概念的设计中抓住消费者在现代生活中感受到压抑,但又无法表达并解决时,及时的将科技的阳光洒向生活在科技枯燥中的人们,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成功的引导了消费。
4.2产品设计深度“表象”化
科技是抽象的,再先进的科技得不到消费者的认知就无法实现自身价值。消费者的行为兼具理性与感性,受知识水平限制的消费者潜意识中会倾向于主观感觉。在某种程度上产品的“壳”比“核”更重要。建立科技与消费体验的桥梁,将抽象的科技转化为切实的消费体验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科技自身的价值。产品设计不局限于理性客观需求,更应抓住消费者的感性体验,真正做到与消费者心理的沟通交流。秉承与顾客的双赢博弈,而绝非简单的产品与货币交换的输赢博弈。正如苹果公司对产品设计完美的“苛求”,正是深谙此道理的体现,使苹果成为高科技、高品质、高品位的代名词,成为时尚的符号。
4.3企业内部优化管理机制
企业的价值不仅仅是技术、产品,更多的是企业的文化底蕴带给消费者的感知。企业营销也不仅仅是产品营销,企业消费观念、价值营销才是真正战略高度的营销。因而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塑造企业的文化、消费观念、价值观念是实现消费者体验的原动力。我国企业管理更多的需要培养自身文化、注重人才培养,切实将企业文化深入企业内部每位成员观念中,继而将这种文化辐射向目标市场,为企业营销活动创造浓厚氛围。
4.4营销终端感性化
营销终端是企业产品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重要阶段,营销终端的表现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体验营销理念的重要体现与作用也在此得到展现与深化。消费者的理性消费需求与感性消费需求的充分满足是核心,通过销售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消费环境感性设计、形式产品与附加产品的配套服务给消费者以感官与心理的满足,准确抓住消费者的主观感受,从而留下深刻的消费体验经历。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同时打造品牌口碑营销。
4.5营销的后一体化
所谓营销的后一体化是指将对已有消费者的售后关注作为营销活动的延续与开始。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需要及时良好的维护与深化,在售后关注中展现企业的品牌与责任、传播企业消费理念与价值。同时,及时得到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感受与建议,并进行分析,在关注中寻找新的消费需求,为企业新一轮营销活动做好准备。因此,与其说营销后一体化是企业的投入,不如说是发现新商机的机会。
参考文献:
[1]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伯德・H・施密特,戴维・L・罗杰斯,卡伦・弗特索斯.娱乐至上:体验经济时代的商业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一、加大资源培育保护力度,在生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生态资源优势是森工最大的优势。我们首先要继续加大资源培育保护发展力度,尽快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更好地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继续抓好天保工程和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其次全力抓好森林抚育试点工作。再次抓好植树造林工作。实施生态移民。加强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的保护管理,加快建设自然生态体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二、加快规模化生产、系列化经营步伐,在壮大产业规模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吉书记提出的发挥森工林区的资源优势,尽快把产业搞起来的要求,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机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推进产业的发展和振兴。依托森工的资源优势,规划产业布局和建设重点,新上和壮大一批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牵动力大、回报率高的龙头项目,尽快把产业发展起来,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之路。营林产业要加大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大径材林、珍贵树种和经济林的培育力度,建设原料林基地和经济林基地,推进营林产业化。木材生产要严格采伐限额管理,继续抓好伐区管理,推行效益造材和贮木场商品化管理,进一步加大竞价销售和开拓市场的力度,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继续抓好食用菌、北药、农业、畜牧业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多种经营基地规模。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重点推进黑木耳的锯沫、配料、装袋、接种、包装、营销等全部实行系列化生产经营,改变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的经销方式。组建以黑木耳、松子加工为主的山特产品加工销售公司,开发系列产品,尽快实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万家的产业发展格局。做大做强林产工业。立足现有的12个产业园区,着手研究组建人造板、地板、家具等公司,加快产业龙头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今年林产工业产值要增长10%。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发挥森林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整合力度,组建森林生态旅游公司,开展商务性接待,搞好市场运作。按照“好学、好看、好玩、好吃、好买”的要求,打造好黄金旅游带,搞好旅游产品开发,做大产业规模。今年森林旅游接待总人数要达到370万人次,产值及收入要增长16.5 %。加快风能、水能和矿产资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生物能源,搞好节能减排工作。
三、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加大经营体制改革力度。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抓好公益林的管护经营,探索商品林地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发展经济林、民有林,发展林下经济,建立增加职工经营性收入的长效机制。推进森工企业的资产重组,整合优势资源,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改革企业用人分配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营和深化经营机制改革要求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调动林区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深化森林管护经营责任制。在管护好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林下经济,确定发展项目,抓好绿色特色产品的深度开发,扩大发展规模,不断增加职工收入。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对俄合作适应性战略调整的意见》,积极与有实力、有潜力的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合作,组建对俄林业合作开发公司,努力成为对俄森林资源合作开发的主力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确保实现招商引资30亿元、引进3个亿元以上大项目的目标。
四、加快生态小城镇和重点旅游城镇建设步伐,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五个方面一体化。突出抓好功能定位、区域布局、建筑风格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周边乡镇、农村的发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大投入支持重点小城镇建设,并做到重点推进和全面铺开相结合。亚布力旅游名镇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尽快修改完善规划,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滑雪胜地。确定7个典型示范局、11个旅游景区景点、5个林场家庭旅馆,落实包点责任制,每个示范局(景区)都有一名总局领导或管理局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加大推进落实力度,力争建成样板工程、精品工程。加快城乡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局县共建领域和范围,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建设、产业建设的有机结合,在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和绿色特色产业的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的新格局。加快区域内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惠及区域内的居民群众。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林区城市化的基本框架。
五、加快思想文化建设步伐,在提高文明素质和文化软实力上实现新突破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精心组织开展“讲文明、比发展、创和谐”达标竞赛活动,提高文明素质、树立良好形象、突出森工特色、激发内部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挖掘林区历史人文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培育具有森工特色的文化产业。加强林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舆论引导,围绕“治危兴林”二十周年和天保一期工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历史事件等进行总结宣传,大力宣传报道取得的巨大成就、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发扬成绩,振奋精神,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关键词:统计工作 经济社会 发展 作用 发挥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激烈,并且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发展正逐渐由之前的计划经济向当前的市场经济转换。因此,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完善的过渡阶段。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统计工作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资源信息,而且还能够为国家进行经济宏观调控提供更多有价值、可靠的统计数据依据。
一、加强统计工作的必要性
当前经济发展是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所谓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即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使全社会的经济正常进行。从概念可以看出,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基础。而资源配置包括各种社会资源,例如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等等。因此,市场经济要围绕市场资源配置的中心来确定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但是,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化的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发展课题。
首先,要立足于资源的总体数量并从宏观上进行调查,也就是做好统计工作,然后再根据相关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科学分析。例如,要想切实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该区域进行人文地理、社会经济方面的充分调查,并且还要对当地的劳动力资源进行深入的统计与调查,充分了解和掌握该区域的基本人员构成,主要包括年龄和文化素质方面的构成,然后再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结合,从而做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究竟是知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形式。还可以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及水平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分析,从而有效调整商业的发展模式,另外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的调查与分析,能够确定该区域是选择产品加工还是服务性的产业发展方向。恩格尔系数是有统计学中对广大群众的生活开销在整个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根据该系数的递减,可以分为贫困、温饱、小康以及富裕。因此,可以有效依照该区域内不同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的数值来进一步确定这个区域中人们在消费中的投资规模。可见,任何投资一定要控制在该区域内部基本的消费水平,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投资过剩而造成闲置,并且也能够防范由于不合理的资源配置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从上述可以看出,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一定要充分发挥经济规模的重要作用,并且要以行政的方式来实现。但是,经济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经济的发展规律只能通过有效的经济数据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因此,一定要与市场经济中的统计数据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抓住发展的规律,使市场经济朝着更加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统计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国民经济的统计工作
首先,需要对国民经济的产出与收入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这也是对国家整体经济状况最基本的科学衡量方式。统计工作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有效的依据。生产是衡量国民收入的传统方式,并且是现代化社会中统计国民收入的基础,但这种统计方式没有对福利行为进行重点性的考虑,很容易忽略其中的非市场行为,从而造成人力资本、技术投资这些无形资产被纳入到基本消费的范畴内,而且也没有把现实人口的健康因素真正融入到统计学当中。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可持续性发展获得的收入以及健康的改善情况,就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统计方式来实现。但是,当统计国民收入时将非市场因素、市场因素以及对居民生产有影响的因素全都考虑在内,并且正确评估资本时,其自身的生产净值也就是可持续收入的最精准的衡量方式。
(二)对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工作
1、更好地反映出居民财富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在方向上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成本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较低的利用率,使得我国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短缺现象,也阻碍了经济发展结构的转变与优化,从而更进一步导致收入分配工作的日益复杂化。当前,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就在于利用财富的增长来有效推动可持续性发展在能力上的转变。但是,从经济社会的统计角度上来看,就是对经济增长质量以及方式的真实反映,并且还将对财富增长对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整个转变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在统计指标的设置上就要尽可能满足科学发展观所具备的基本要求。
2、从制度上进行真实有效的反映
之前对经济增长质量以及增长方式的统计指标进行体系设计的反映时,并没有涵盖制度因素。但是,制度因素在实际操作中与经济的增长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属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并具备一定的掠夺和集约的特性。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制度有着明显差距。可见,要想从经济社会的统计出发对其增长质量与方式做出反映,就必须有效控制好制度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3、有效反映出国民经济的增长质量及方式
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因而,跨国的经济活动也时常发生。再加上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开放,众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完整性上受到了侵蚀,并且也对国家经济的安全与增长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可见,全球化程度、供需差率以及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程度等等,都可以从经济的统计角度出发。
(三)经济统计的模型创新工作
在现代化社会中,经济社会的统计模型自身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定量工具,并且还是进行思想分析的有效性模型工具。可见,它不仅能够对当前的经济理论进行适当的修正、完善和验证,并且还能够对当前社会的经济理论适当进行有效的发现。所以说,建立在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可以讲一切经济模型进行适当的比较、整合、优化以及选择,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形成一个经济统计的全新模型,并且对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但计数数据、板数据、非参数、托比、可变参数、样本选择、空间计量、期权定价以及非正态分布的模型,另外加上知识产业、知识经济以及知识产品等的相关投入及产出的模型,这些都与计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都将逐渐成为当前经济社会进行统计模型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统计工作是企业进行重大决策以及指导工作的有效依据,并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统计工作在当前经济社会中的发展性作用,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的统计工作、对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工作、经济统计的模型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竞争日益激烈,需要更加注重和加强经济活动中的统计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统计工作对社会经济的有效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世芳,尤丽. 统计工作与经济发展[J].中国外资,2011
[2]金建娜. 强化统计文化建设 实现统计“六大创新”[J].浙江统计,2009
[3]李新,韩少将.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促进发展统计文化[J].浙江统计,2009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对策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人口老龄化是很多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就本质而言,也是一种人口结构的变化问题,并且这种变化趋势一旦产生,很难在短期内扭转。因而国外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方面,也主要从相应的辅应对措施角度入手,难以从人口结构这一根本角度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人口老龄化概述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事实上,人口老龄化,也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口比例中,老年人口比例持续性上升的一个趋势状态。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口老龄化标准界定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差异,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标准是,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60岁以上人口所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那么就意味着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状态。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6%,显著高于世界普遍标准,并且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和进步,人均年龄的提升,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也在加快。应当指出,人口老龄化是很多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普遍面临的人口结构变化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都会显著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速度。而人口老龄化也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当前日本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老年人所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大,甚至超过了警戒线,这也成为困扰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我国而言,同样如此,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会超过5亿,其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
二、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社会养老负担增大,造成劳动力资源的短缺,以及会带动消费市场结构的变化等等。
1.增大社会养老负担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首先表现在养老方面,人口老龄所带来的庞大老年人口会使得社会养老负担急剧增加,特别是对于我国这种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家而言。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2亿人以上,如果到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人口增加达5亿人以上,那么其产生的养老需求也是非常大的,这会对我国的社会养老体系造成巨大的压力。事实上,就当前我国社会养老体系而言,社会养老保险规模虽然一直在增加,但是如果考虑到老年人口增速,社会养老保险的缺口也在快速增大。在现有的社会养老体系下,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如果仅依靠社会养老保险,甚至已经难以弥补由此所带来的缺口。因而可以看出,社会养老负担问题是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首要突出问题,特别是对于我国社会养老体系来说,目前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社会养老负担的增大,也会冲击到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稳定。在当前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下,社会劳动人口所需要赡养的老龄化人口数量快速增加,这不但会造成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负担的增大,还会造成家庭养老负担的增大,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应当指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其所产生的社会养老负担也是日渐增大的,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养老负担问题不单应当考虑当前的基本养老负担压力,还需要考虑未来时期的养老负担压力。
2.造成劳动力资源的短缺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人口比例的变化,而人口比例的变化则是相对的,随着老龄人口所占人口总比例的上升,必然会导致劳动力人口的下降,从而也就会产生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事实上,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劳动力资源的短缺,也会极大的限制经济发展,并且还会产生社会性问题。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劳动力资源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竞争力,借助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国在工业产品制造方面,有着更强的人力成本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国外企业和国外资本。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会出现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在生产成本方面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也将不再。近年来,这一问题已经开始突显,部分劳动性密集产业开始逃离,并且也使得我国制造业的成本急剧提升。劳动力资源短缺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是长期性的,特别是对于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而言,这种负面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在未来时期,随着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加剧,其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也将开始显现,这些都是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3.带动消费市场结构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还会影响到我国消费市场,随着人口比例的变化,消费市场结构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样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消费市场变化的根本因素在于消费人群,而消费人群的影响因素中,年龄比例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口,在消费需求方面,会有着较大的差异,相对而言,老年人口群体的消费需求要低于其他消费人群,并且在消费品种需求方面,也有相应的特点。在这种影响下,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消费市场结构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首先,老年人口的增加,会导致国内消费市场需求的整体规模出现萎缩,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普遍大幅度低于青年群体、中年群体。其次,人口老龄化还会引导消费市场产品种类结构的变化。例如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在消费市场方面,老年人群消费品的需求必然会增多,如一些针对老年群特点所设计生产的各种商品,以及为老年人群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等等。同时,消费市场结构的变化是相对的,在消费市场整体规模出现萎缩的情况下,如果老年人群消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出现增加,那么其他人群的消费商品服务需求也必然会下降,这样一来,就会带动我国消费市场结构的变化,继而影响到相应的产业机构以及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针对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对策
针对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优化劳动力资源结构,结合消费市场结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等。
1.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社会养老负担会急剧增大,这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包含物质保障、精神保障以及医疗保障三个方面。首先,在物质保障方面,应当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扩大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获利途径,提高其盈利能力,为应对未来时期老年人口增加提供重组的养老资金保障。其次,在精神保障方面,应当构建起完善的老年人群精神文明保障机制,为老年人群提供丰富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以社区为单位,定期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群的闲暇时间。最后,还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保障机制,包括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为老年人群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整体而言,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是相关政府部门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措施,也是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所必须要承担的职责。同时,在社会养老保险机制方面,应当进行更加完善的优化,不仅强制性要求企业为职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还应当为一些自由职业者等非企业职工提供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应当在现有农村养老保险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缴纳领取的比例,使得农村养老保险真正发挥相应作用。
2.优化劳动力资源结构
在应对劳动力资源短缺方面,应当看到由于短期内难以有效的改变人口比例结构,因而很难从人口比例方面来解决劳动力资源短缺问题,这就需要对劳动力资源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实现利用最大化。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生产水平在不断提升,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出现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解放了劳动力资源。因而优化劳动资源结构,最主要的手段,便是从这一角度入手,通过采用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来实现对于劳动力的替换,将空闲的劳动力资源进行转移,从而实现劳动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当建立起完善的职业培训机制,由政府部门承担这一社会责任,开展各种职业培训活动,组织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使得其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这对于加速劳动力资源的流转以及优化劳动力资源结构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结合消费市场结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
在人口老龄化带动消费市场结构的变化下,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既有着挑战,也有着机遇。消费市场结构的变化,意味着产业机构的重新洗牌,在市场的调节下,消费商品和服务的种类以及相应的规模会出现变化,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一变化,需要结合消费市场结构变化情况,来积极的调整产业结构。因而应该在当前就对我国产业机构进行相应的引导,使得部分企业能够意识到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需求变化问题,提前进行产业布局,在老年人群消费商品和服务方面加大投入。同时,产业结构调整还有着市场调节的引导作用,消费市场结构的变化,会对产业机构产生较强的引导作用,这种市场调节作用甚至远远大于政府调节。因而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更多的还是应当依赖市场调节,相关政府部门则是应当为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一定的规范性保障。例如可以由政府部门领头,来引导产业结构变化,使得一些相关的企业和社会资本能够提前适应消费市场结构变化的影响,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投入。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并且人口老龄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社会养老负担增大,造成劳动力资源的短缺,以及会带动消费市场结构的变化等等。针对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优化劳动力资源结构,结合消费市场结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等。
参考文献:
[1]薛凯.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6-8.
[2]任冲.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05:160-166.
[关键词]生态平衡 经济社会发展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F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17-01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们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保障改善民生与良好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笔者从多年从事环保工作经历中体会到,保持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生态平衡是一个整体,各生态部分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一)生态平衡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物质需求的平稳输出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状态。一般情况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需求,能使生态内部各部分之间,无论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是非生物环境之间,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生态能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有了这种生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就能正常运行,否则后果严重。
(二)生态平衡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人类的繁衍生息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平衡。同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生态平衡。
一是生态平衡为人类生存提供可持续生存的自然资源。人类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依赖于生态平衡为人类不断输出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与物质需求;如果人类一开始就破坏了生态平衡,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因为人类可能已经消亡了。
二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保持了生态平衡,保证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下,生态平衡最明显表现就是生态系统中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状态使生态平衡过程中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
三是保持好生态平衡,就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过度地向生态系统索取,就会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而这种破坏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再让生态系统重新回到和原来相当的生态平衡状态,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甚至有的会造成不可逆转。正因为如此,我国把保持生态平衡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
生态平衡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
(一)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基础
大自然是人类的栖息地,生态平衡自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利用生态平衡的资源生产各种商品与劳务,从而满足人类社会自身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种种需求。可以说,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发展环境。如果人类为经济社会发展执意破坏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后患不仅仅是经济社会不能发展,甚至招致毁灭性损失。
(二)生态平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人类幸福指数
生态平衡创造了空气新鲜、水源清洁、土地肥沃的人类生存环境,使得人类在地球繁衍生息数万年。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人们更加向往日丽风清、山川秀美的生态平衡环境。在这里休闲、娱乐,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怡然自得,身心愉悦,精神生活丰富,提升幸福指数。这是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高层次境界和美好环境,实现了我们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辨证统一关系
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协调、互相促进。
(一)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在2000年12月21日印发了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要求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力度保护生态平衡。这是因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尤其要防止土地资源被破坏。比如,现在全国各地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都是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保护生态平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幸福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能力实现“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全国投巨资植树造林,目的在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形成造福于人类的绿色力量。我国还颁布多部相关环境保护法,如1984年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还有土地荒漠化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这些都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生态平衡的举措,从而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达到辨证统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路径
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越发凸显了其重要性,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既有利于带动经济社会的进步提高,也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因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需要深刻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更是要确切地将这一工作有效开展起来,促使其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本文旨在通过相关研究对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进行探讨,以期能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产生借鉴意义。
1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配置,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是促使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因而,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本身具有的价值。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就业来显示,促使充分就业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配置的一个内容。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而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配置,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因此,要使人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就有必要大力开发、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具体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第一,在当前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的背景下,要积极顺应发展趋势对劳动力的技能结构自觉进行调整,提高人力资源素质。这就需要在具体工作中重视职业教育,对劳动者进行素质技能的提高训练,将人口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
第二,紧跟城镇化的发展步伐,通过人力资源市场作用的发挥,做到科学地、合理地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控。就当前发展形势来讲,合理调控人力资源重点在于优化结构和激发活力,实现从第一产业到第二及第三产业、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力资源转移,从而使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得以加快。
第三,各地具体开展人社工作时,也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状况来完善相应的就业政策,并对就业问题及形势予以持续关注,这有利于促使各地区的就业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
2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凝聚正能量,促使经济社会得以协调发展
政通人和,人和业兴,足见人之于社会协调、之于国家安稳的重要性。而人社工作也是与人密切相关的工作,调配人力资源,管理人的事务,改善民生,为人民的发展谋福利。因此,在开展人社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人的因素,切实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行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的职能优势,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并凝聚社会正能量,这有助于促使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发展,具体工作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第一,将统筹兼顾始终作为落实工作的基本方法。人社部门在发挥其职能优势的同时要积极做到统筹多个方面,比如社会保障与城乡就业、人才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等,通过科学方法的运用将这些方面进行统筹运作,从而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积极性得到调动、创造性得以l挥,进而将人们干事创业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第二,要不断对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创新是时展的需求,社会各项事业各个部门都需要创新,工作机制也一样。落实国家相关会议的精神与要求,在人社工作方面深化改革,对工作机制积极进行创新,对相关领域的发展以及具体人社工作的落实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也要适时转变职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经济社会处于不断发展中,人社部门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适时进行职能的转变。一方面需要对存在的不良作风进行整改,以便于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人社工作的内容、方式以及各项环节等进行适当调整,这有利于使人社工作的开展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凝聚正能量。
3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百姓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民生始终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目的。人社工作是保障并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深化落实人社工作,为百姓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式。就当前我国开展的民生保障和完善工作来看,各个地区在取得不同进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存在的各种问题。所以人社工作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出发点,并依据具体情况不断对公共服务进行改进,抓住就业及社会保障等根本的民生问题,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为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不懈努力。
第一,就业是当前相对严峻的一个民生问题,保障民生需要从就业问题着手。在有效推进人社工作开展时要将就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相关部门要将积极就业政策落实到位,拓宽群众就业渠道,稳定就业形势,并在此基础上着力于使就业质量得到提高,只有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需求才能使人社工作得到推进和深化。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做到将城乡居民囊括在内的全方位覆盖。在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的同时,还需要依照可持续的方针,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流动适应性和公平性。多做城乡居民的思想工作,鼓励参保续保,并确保社会各项保险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使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社会保障服务。
第三,也要顺应时展需求,建立相应的便民服务网站。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这就需要对基层的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有效建设,建立起相应的便民服务网站,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强人社工作的公开透明度,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
4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公平正义,这也是促进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保障。而人社工作的开展既是对公平正义的体现,也是对公平正义的有效维护,因而通过坚持开展公平公正的人社管理工作,有助于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这就需要在具体开展的人社工作中切实行动起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第一,在人社工作开展过程中坚持做到依法行政。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来行使职权,对不正之风进行严格追查和打击。尤其是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问题上,一定要对劳动保障的监察执法力度予以提升,对损害劳动人民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和打击。
第二,人社工作的开展要注意维护社会公平。人社工作不仅范围比较广,又确切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推进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务必要考虑到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以及承受能力,从而使出台的政策更加公平公正,保证每个群众都能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
第三,规范权力的运行,并推进政务的公开。在人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将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有利于保障权力运行的规范性,从而达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此外,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让群众放心,也让人社工作的开展更加顺畅和积极。
关键词 运输经济 运输业 经济社会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1运输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交通运输是人们借助运输工具,实现运输对象空间位置变化的目的性活动,是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联系诱发的物理活动。
运输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旅客和货物借助各种运输工具进行位置转移的经济问题的学科。其主要思想的发展历程如下:
(1)亚当・斯密的运输经济学思想
经济学家很早以前就开始注意运输问题了。亚当・斯密1776年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译作《国富论》)中论述过运输对城市和地区经济繁荣所起的促进作业、政府在交通设施方面的开支等问题。
(2)李斯特的论述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19世纪20-30年代也把交通作为国民生产力的一个因素进行研究。
(3)马克思的运输经济思想
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研究中提出了大量非常宝贵的运输经济思想,他在《资本论》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铁路和航运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作用。经典经济学家的关注反映了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前后运输业在经济活动中地位的明显上升。
从总体上说,运输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尚未完成成熟的学科。在西方,人们一般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运输经济学才真正加快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这是因为,它的发展一方面要等待与运输有关的社会经济实践积累得比较充分,另一方面,要等待基本经济理论、数学方法等基础和工具也变得足够完善起来。
2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交通运输业(以下简称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货物和旅客运的活动的生产部门,一般包括铁路、水运(海运、河运)、公路、管道、航空等五种运输方式。运输业负责完成社会经济生活中人和货物的空间位移,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影响。空间位移量的增加、人类自身的完善和成熟,与经济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过程是一致的。
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生产部门,尽管在生产特点上不同于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但也增加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活动日趋频繁,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最终实现需要依赖交通运输业来完成,而且随着经济大发展的到来,运输业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
同时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包括:(1)运输促进分工、大工业和规模经济的实现;(2)运输在经济发展中起了突出的作用并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3)交通运输是现在社会的生存基础之一。
3运输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1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业的内在联系
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业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对相互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能促使两者更好地发展。交通运输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果没有交通运输发挥的纽带作用,就无法使劳动力和资源转换成经济效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不仅关系自身,更是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各方面。
3.2经济社会发展对运输经济的影响
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大环境和背景,是运输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服务对象,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促进运输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增加,对运输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
(2)经济发展的水平是运输经济发展的基础。建立和发展先进的交通运输体系,高效的运输经济都需要高实力国家经济提供相应的技术、资金支持。
3.3运输经济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3.1运输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
(1)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条件。一个高效、完备的交通运输系统不仅可以联系不同的城市、地区,使区位优势发挥,还能促使资源在不同地区有效配置,从而给经济发展提供许多需要的条件,如资源、劳动力等。
(2)交通运输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高效廉价的交通运输系统,不仅使人民的出行和生活更加便利,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带动了社会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
(3)交通运输对区域资源开发的影响。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对开发自然资源提供了沟通市场的渠道,能促进市场对资源的需求。
3.3.2运输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必然也伴随着许多运输经济问题的产生,例如,运输安全问题,运输业发展与人们需求之间的矛盾。
(1)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尚不能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
(2)各种运输方式分工不合理,不利于交通运输优势的发挥,运输经济市场管理的不规范,缺少有利的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竞争不足,进而影响了交通运输业的运行效率。
(3)运输安全问题突出。随着经济迅速发展,道路运输需求不断增加,可是由于监管不力,人们不够重视,这就带来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交通业的不安全因素突出进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4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运输市场也将在这个环境下不断深入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它深入影响着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视对运输经济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剑华.运输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许庆斌,荣朝,等.运输经济学导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Abstract: Cangnan county is a large populous county in southern part of Zhejiang province. As Cangnan in the new round of development doesn't grasp the opportunity, it faces many major challenges now,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imbalance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tradiction in quality, urban and rural, region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e paper makes a clear thought on Cangnan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give the Cangnan development strategy positioning and goal and measures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sound and fas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angnan.
关键词: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城市化;节能减排;改革动力
Key words: economic societ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urbaniz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reform power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49-01
1着力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促进经济的转型发展
苍南具有长达16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并有江南海涂围垦、大渔湾围垦、沿浦湾围垦等三大围垦的腹地支撑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为此,苍南县审时度势,把发展重点调整到沿海产业带上来,把沿海产业带作为苍南县实现“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目标和今后产业集群转型发展战略平台,全力推进苍南沿海产业带建设,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强势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提出了实施沿海产业带建设“12345工程”,即推进“一新城、二港口、三围垦、四基地、五工程”项目建设,实现苍南“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的发展目标。“一新城”,即临港产业新城。提升产业准入门槛,优先发展科技创新产业,重点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集工业、港口物流、贸易、金融、居住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滨海新城。“二港口”,即巴曹商港和霞关商港。充分利用苍南县得天独厚的海涂、港口及岸线资源优势,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港航经济培育和服务配套,切实提升苍南县海运吞吐能力,努力引领苍南发展向“蓝色经济”时代迈进。“三围垦”,即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大渔湾围垦工程、沿浦湾围垦工程。通过三大围垦区的建设,为沿海产业带的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努力破解发展的土地瓶颈。“四基地”,即台商创业基地、民营科技创新基地、浙南能源基地、霞关石化基地。通过沿海产业基地的发展和培育,形成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科技含量较高,能源供应充足,商住条件优越的特色基地;“ 五工程”,即交通畅通工程、滨海旅游工程、现代渔业工程、环境保护工程、民生保障工程。通过积极打造“五大”工程,全面构筑沿海便利的交通道路网络,形成集沙滩美食、滨海度假、海上娱乐、休闲渔业等旅游产业浙南滨海旅游强县,全力推进我县霞关、巴曹、大渔、石砰等乡镇进现代渔业的发展,力推一批环保项目上马,切实解决沿海产业带民生保障问题。
2着力推进城市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促进城乡之间发展的协调共进,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新型城市化作为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龙港镇要围绕打造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的目标,依托老城区,加快规划城市中心区,逐步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向东、向南、向西拓展,向东依托苍南临港产业新城构建滨海城市框架,向南依托行政中心区辐射和带动南部地区,向西通过苍南工业园增强与灵溪的联系,拉开、拉大城市建设框架,建设以工业和商贸为主、辐射浙南闽东北地区的现代化组合型港口城市,奠定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地位。
县城灵溪镇要围绕打造浙闽边贸物流中心的目标,利用温福铁路灵溪站建成契机,加快104国道沿线商品市场群建设,着重完善物流仓储、商务办公、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提升浙闽边贸发展水平;利用灵溪县城新区建设以及苍南工业园区扩容升级的契机,着重布局一批重大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先进制造业项目,沿苍南大道布局一批商务办公、展览展示等现代服务设施,不断巩固灵溪镇的县域中心城市地位。
3着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建立健全节能降耗工作机制,完善节能降耗统计、监测、考核及能源消费公告体系。深挖减排潜力,拓展减排渠道,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减排指标任务。切实抓好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健全完善重点污染源监管和监控体系,提高对污染排放执法监管水平;强化节能减排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苍南垃圾发电厂的作用,实现垃圾集中处理,完善县城污水处理工程配套管网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工作,不断我县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水平。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工作,要完善循环经济规划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全面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加快循环型示范企业、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再生资源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加快推广风能、太阳能、集中供热项目建设服务工作,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德裔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实质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发展中国家应该在资源和资本有限的实际情况下,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通过“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理论蕴涵了通过有计划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促进经济整体增长的思想,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于区域发展规划,并产生了两种重要观点――增长极理论与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佩鲁的抽象理论进行了具体化。布代维尔(J.B.boudeville)把抽象的经济空间转换为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是若干推进型企业在地域上的聚集,主张在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企业,并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结合城市中心论,提出经济的空间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只存在一些孤立的区域性中心;第二阶段,以中心点为基础形成了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第三阶段,以中心城市为极核向周围地区扩散,形成第二级城市;第四阶段,中心城市和第二级城市相辅相成,形成现代化的城市体系和完整的空间点轴网络系统。增长极理论在政策操作上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其政策主张使城市成为所在地区的增长极,围绕城市建立区域发展规划。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以社会过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原理。该理论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看成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并把经济社会环境内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经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均衡或趋于均衡,而是以具有积累效果的循环方式运动,是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发达地区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正在扩张的产业中心地区对周围地区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储蓄的吸引所形成的地区发展向心力引起这些要素向发达地区流动,并导致周围地区的衰退;扩散效应起相反方向的作用,指的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各种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向外扩散又流向周围落后地区,从而促进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者从不同的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关于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过程和条件的合理阐释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并被广泛用于各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
二、不同层级区域发展规划模式及评述
伴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我国也在学术上和实务上探索编制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20世纪末的宏伟目标后,各省、市、区先后开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并根据本地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各级规划形成了自身的模式和特点。
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之前称“五年计划”),除规划总体发展指标外,主要以部门和地区发展时序、生产力布局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梯度推进的规划模式。如我国“七五计划”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发展区域,指出要先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再逐次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具体应用实施了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发展的梯度推进模式。
省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多以点轴规划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一些城市或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省将这些城市或区域看作增长极,通过规划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市及市级以下区域发展规划主要是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即以区域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为规划的主要对象,通过中心城镇对周围地区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体化。市县一级由于区域层级较低,不可能像省级发展规划的点轴模式一样多“点”开花,一般确定一个主体城镇作为中心,资源、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总体来说,现有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和规划模式与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但并非十全十美,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发展目标体系和目标值的设计存在局限。由于政府体系的层级性,本级发展目标体系的主体框架多由上一级发展目标体系引申而来,体系中主要指标的目标值也多由上一级指标的目标值分解而来,但由于各区域特点的不同,这种依葫芦画瓢规划方式并非完全科学。第二,省、市、区(县)规划模式中增长极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论是省一级的点轴规划模式还是市县一级的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其规划的核心是对增长极的选择,并且大多以城市或区域现有发展水平作为选择增长极的基础,即将当前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或区域作为增长极。但选择增长极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其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源于经济地理位置、要素禀赋以及政策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不代表着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市县一级中心城镇规划往往将城镇化与工业化结合,重视经济发展目标,忽视社会和环保目标的规划,重视工业发展和规划,忽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规划,等等。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设计
为弥补现有区域发展规划模式的不足,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规划模式,以适用于各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规划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资源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和条件确定了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因此对一个区域进行发展规划的前提是对一个地区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资源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而现状是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结果。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效果如何,区域的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和水平,需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正确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它们通过资源、劳动输入以及自身的功能运动,生产出物质和精神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需要。评价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时,应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这个地区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并综合各个系统的指数,形成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对未来进行设计,在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准确评估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技术经济、数理统计的方法,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指标的目标值,并建立发展目标体系。对照发展目标,就基础设施与生产力要素等直接影响发展目标实现的方方面面,展开定性定量分析,找准区域发展“瓶颈”制约,确定相应对策。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构建
根据综合评价的思路,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四个层次构建综合评价模式。框架图如图2所示:
1.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评价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全面了解一个区域的发展基础,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区位条件评价、自然条件评价、经济社会条件评价等方面。
区位条件评价包括对区域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通过自然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区域所在区位的优劣势;通过对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该区域的经济资源和一段时期内某些资源的突出价值。
自然条件评价包括自然地理评价和自然资源评价。其中自然地理评价主要通过对区域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情况的描述、评价,摸清区域生活生产的基本条件。这些因子虽然不能进行开发,并投入生产过程,但对经济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地质地貌主要影响资源和市场的可达性,气候、水文、土壤主要影响农业的生产。自然资源评价主要通过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自然禀赋方面的优劣势,这些资源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优劣和丰歉程度表现了一个区域的基础素质。对自然资源的评价一看丰度,二看可开发性,三看多项资源的配合情况。
经济社会条件评价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设施、能源、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优势与“瓶颈”,这些环境因子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发展极为重要。
2.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由综合指标体系、参照系以及相关技术方法有机组合而成。一套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科学衡量现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协调程度,集评价、分析、监测和预测多功能于一体。
参照国内外评估标准和要求,结合中国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遵循系统全面性、稳定可比性、简明科学性、灵活可操作性等原则,尝试从经济、社会、生态、制度四个方面,设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与科教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步五个大类指标,构建区域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类指标。主要评价经济水平、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益,包括人均GDP、经济增长率、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出口额占GDP比重、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等。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类指标。包括城镇实际失业率、每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乡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每万人治安案件发生率、基尼系数。
人口素质和科教发展类指标。包括R&D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
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工业“三废”处理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城镇绿地覆盖率及森林覆盖率、水环境质量指数、大气环境质量指数、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制度环境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制度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生产力,但是它影响了市场运行效率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诺斯认为:“一种经济长期变化的主要来源是结构变迁,……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政治―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其相应的激励效应是将结构变迁的所有来源理论化的基础,而且还有包含着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制度改变。”根据中国发展的政府主导的特征,在制度评价中将重点放在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以建立行政体系为中心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情况。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时尽量选择能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标来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与经济社会评价指标的重复。
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得到直观的体现。因此,对制度建设的评价可以通过以定量的方式构建与行政体制相关制度实施后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行政体制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备性的定性分析来进行。
定量评价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机构的评价。经济制度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运行环境(财税制度、信贷制度)、非国有经济发展、商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等。社会制度包括:社会安全(城镇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与培训。环境制度包括:环保投入、三废处理率等。机构及能力包括:政府运行效率、中介机构发展状况。
定性评价从制度建设自身的合理性、完备性和现实性出发,对定量评价进行解释(原因)和补充(定量评价未包含的内容),关注三方面:①政策法规的完备性(制度有无)。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方面、招商引资政策、城乡统筹、民办教育制度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市场体系及管理制度、非政府组织发展等。②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如是否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是否与非正式制度相协调。③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和制度创新情况。明确制度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度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测
在确定具体发展目标之前,需要总体把握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价,通过SWOT等技术手段进行要素的匹配综合,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内部条件和面临的外部环境。
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保持对应,这样即便于运用历史数据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也便于将规划目标与现实状况比较,体现规划的效果。
综合评价体系说明了“现在是什么样”,发展目标设计了“未来会成什么样”。如何实现现实到未来的飞跃,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和各种生产要素支撑。根据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指标值,可以分析、测算实现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比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状,计算出相应的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能源等要素需求缺口和交通、城市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
弥补要素缺口和打通“瓶颈”制约的载体是项目,也就是解决“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如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就应该设计交通建设项目。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缺口分析,可以评价政府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不足之处提出项目设计建议。通过项目设计,找到了区域规划走向实用性的途径,从而实现 “区域分析―区域规划―项目设计”的高度统一。
4.参照系的选取与运用
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评价还是发展目标的预测,仅仅局限于本区域进行历史分析,并不能判断区域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和预测。参照系可以选取国家或省(市)的平均水平,省内其他区域或周边区域,及国内条件相似的其他同级区域等也是选择的对象。
参照系选择和运用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可比性,参照系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近,或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政策条件等相似的地区中选择;二是差距性,参照系中除了有代表平均水平的区域外,也要有与本区域拉开差距的区域,为目标设计提供空间;三是连贯性,选取的参照系既可以运用于现状的比较分析,评价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也可以与预测目标实现后的综合效应比较,评价规划完成后的发展水平。通过与参照系的比较,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上发掘本区域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从而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发展的定位。
5.区域发展规划的方法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要研究的对象是区域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所以规划应坚持系统论的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除了定性研究外,常常应用一些模型来做定量研究,从而更简洁地揭示复杂经济过程中的本质特征,更准确地描述、评价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基本趋势。
对于发展目标的预测设计主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在收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模型参数,并通过样本数据来做拟合对其结果进行检验,主要包括ARIMA模型预测、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线性回归预测、Logistic回归预测和组合预测。计量经济模型以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为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反映经济发展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为了反映各经济生产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还可以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由于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复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量十分巨大,在区域规划中运用的还不多。
对于发展规划,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正特征矢量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子,在各因子之间进行简单的相对重要性比较,从而得到各相关因子相对重要性的矩阵形式,然后通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值。正特征矢量法是根据区域经济规划的实际背景,把正特征矢量法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给出一类区域经济网络模型,并提出一种寻求有效解的Pareto最优算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本质上是具时滞的一阶微分方程组,其特点是强调结构的描述,处理具有非线性和时变现象的系统问题,能对经济社会系统进行长期、动态、战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与研究。
四、完善政府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规划的作用,着手编制从经济社会发展到专项领域各个层级的规划,但由于政府规划模式自身的特点,政府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发展目标的设计要以区域发展条件为基础
在政府主导的规划中,发展目标多数来源于上级规划目标的分解和政府的需要,带有很多主观性和指令性的成分。虽然政府能够对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多方面的条件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以及能源、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经济社会资源存在着客观的可开发利用能力和承载能力,这种承载力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尊重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
2.发展规划要注重要素瓶颈的分析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基础规划设计的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各要素综合效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在各个区域并不是均衡的,必然存在部分要素的现有供给与实现发展目标的需求之间的缺口。这些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很可能因为“短板效应”,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政府区域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要素“瓶颈”的分析,对短缺要素的种类、数量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项目策划,增加这些要素的供给,打通“瓶颈”要素的制约。
3.发展规划要注重制度建设的规划
制度对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剂和助推力。政府是基础设施的主要融资者和投资者,是区域发展的领导者,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与创新主体,担负着区域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重任。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在整个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制度建设的规划,尤其要注意政府对中央和上级政策的落实,对本地相关制度的创设、实施与调整,对自身良好、高效机制的构建。要将制度建设规划纳入规划的范围,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4.发展规划要注重区域协作与配套
[关 键 词]高新技术;技术革命;经济社会变革
一、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大趋势
在2l世纪影响技术发展趋势的基本因素主要是:第一,技术自身自主的发展,这是最重要的因素;第
二,科学发展状态对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必然影响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第三,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将技术发展的速度、方向和规模产生巨大影响。
根据以上影响21世纪技术发展趋势的基本因素,我们大体上可以推断高新技术发展的三大领域的大趋势。第一,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将延续到2l世纪初期。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浪潮的兴起将成为“世纪工程”。它将成为全球的神经中枢,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就如同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大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趋势,这是因为,其一,预计未来20年,半导体芯片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价格减半的被称之为“摩尔定律”的发展趋势还会继续。而与之并行的处理技术难度使计算能力每两年提高一个数量级,预计到2005年计算能力将达到每秒千万亿次级。过去十年间,光纤的传输速率几乎每年翻一番,近两年达到每半年翻一番。其二,信息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1995——1998年,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占l/3以上。据统计,1998年,全球电子产品市场规模为1.13万亿美元,2000年达到1.3万亿美元。其三,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高速增长。全球互联网‘用户从1996年不足4000万户增长到目前的2.6亿户,预计到2005年将超过10亿户。目前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贸易总额已达1500亿美元,预计到2003年将达到1.3万亿美元。未来10年,全世界国际贸易可能将会有1/3通过电子商务实现。
第二,生物学世纪正处在创新浪潮中,生物技术将得到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发展。生物学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不仅在了解生命,还在改造生命,定向进化成为生物技术的新热点。在自然条件下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实现的事情,现在可以在几周甚至几天内实现。一系列大型计划如《国际地圈及生物圈计划》、《人类基因组作图与预测计划》、《人类前沿科学计划》、《脑的10年》、《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研究》等的实现,特使生物技术崛起。现在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应用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粮食匮乏、疾病威胁等都紧迫地需要发展生物技术以求解决。围绕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技术、生物——心理——社会技术等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以致形成新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第三,以纳米科技为前沿和核心的新材料科技正在引发新的产业革命。纳米科技应用非常广泛。即将到来的微型化和分子电子装置浪潮——纳米技术,正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电子工程学的交叉领域形成。这次浪潮的出现,将引发一场比20世纪末达到鼎盛的微电子装置更加引人注目的大规模行业变革。随着纳米科技的新发展,分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人们估计“后pc时代”正在到来。这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的核心,它把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各种日常和器具之中,同时使得它具有联网功能和高度智能化,这一趋势将从根本上改变现在个人计算机为中心的地位,扭转计算机性能的总体格局。尽管在相当程度上纳米技术仍然存在很多末探知领域,但科学家从已经获得的知识推断,纳米技术将对材料与加工、电子学等计算机技术、医药与生物工程技术、环境与能源、国防科技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纳米科技之所以将在2l世纪产生如此重大深远广泛的影响,与纳米材料本身在高科技中的地位密不可分。
2l世纪里,信息、生物和新材料代表了高新技术发展方向。在信息产业如火如荼的今天,新材料领域有一项技术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高度关注,这就是纳米技术。有人预言,处于2l世纪高技术前沿和核心地位的纳米技术所引起的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国防等所产生的冲击,将比以往的技术革命时代带来的影响更为巨大。纳米技术将会掀起新一轮的技术浪潮,领导下一场工业革命。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纳米技术时代。
二、应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发展社会变革影响的研究
2l世纪是一个科技革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伟大变革的时代,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国防等所产生的冲击,将比以往的技术革命时代带来的影响更为巨大。信息、生物、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将会掀起新一轮的技术浪潮,领导丁一场工业革命。有鉴于此,研究高新技术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这一课题的意义就是要说明,技术革命的作用不能再用传统的、等同于资金和劳动力等经济活动的外在因素来解释,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中是一种内生因素,是一种特殊资源,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技术领域的变革,其直接后果是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然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也就是说,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不只是简单的量的影响,而是会对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产生质的影响;它不仅会引起经济的巨大变革,而且会引起社会的重大变革,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也是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产生巨大影响这一重大课题的一个最基本的视角。
关于社会发展远景的思想及其实际体现,已经证明了人们有可能科学预见每一社会发展阶段的最近结果,以及较远的后果。根据关于原则上可能认识未来的思想,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的方法论基础是:社会实际是客观实际,认识实际的一般哲学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这也是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的方法论根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新学科是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的一般科学方法。这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此外,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这一课题的方法还应包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未来学研究未来本身的方法等。
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这一课题的主要途径应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调查研究了解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实际情况;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高新技术研究发展方面的各种资料,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它对经济社会变革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影响;召开有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人文社会科学家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建立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家之间的对话机制,共同探讨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使自然科学和经济学、未来学、人文社会科学交叉互补,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博采众长、优势互补,以取得各学科综合研究成果。
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目的就是要在跨人新的21世纪之时,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激烈国际竞争,警醒国人,我们也面临着一次大的机遇和姚战,呼唤国人的科技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赢得主动,发展壮大,是中华民族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抓住高新技术革命的机遇,思考应变的政策的战略,及时作出新世纪的正确战略决策,迎头赶上,奋起直追,以新的技术革命来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宏观经济全局来观察,高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变化上。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一些原有的产业会逐步消亡,一些新的产业会迅速成长起来,更多的产业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之下,则会重新改组或改造,这既包括技术的改造,也包括组织与管理方式的改造。
从技术变革到经济变革,新技术革命,预示了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它以新技术革命的丰硕成果为技术基础,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动力,以全球一体化的高度的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为宏观背景,以“后pc”时代的信息技术系统提供支持和科学决策为指导,它的发展必将为人类带来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新技术革命不仅会引起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而且经济变革会进一步引起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关系的变革对于全社会来说,是带有根本性的、全面的变革。作为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基础,经济形态的变革必然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从而形成新的社会格局。在2l世纪科技新时代里,社会的变革还会将更为全面和更加深刻。
高科技时代带来的社会变革,首先将发生在法律领域,立法和法制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其次,它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将提出新的挑战,人类需要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思想观念。第三,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休闲方式等都将发生巨大变化。最后,由新科技引发的技术革命对传统的教育也会引起巨大的冲击。在以上各方面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革是最根本的变革。事实上,正是在2l世纪新的技术革命带来的这场大变革中,人类将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自己与大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而这个认识的过程正是人类及其社会走向新的文明水平必须迈上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