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心理课程体系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心理课程体系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心理课程体系建设

篇1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思想消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目前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教育目的应遵循心理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帮助大学生开发心理潜能和提高心理素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将大学生作为潜在的心理问题对象,将重点放在“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上并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出发点,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弱点。在这种消极思想指导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上以治疗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问题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主,在实际课堂教学则以矫正和诊断心理为重点。这种思想消极的课程体系不可避免地具有先天局限性,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本应发挥的教育功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方面,不利于充分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心理品质。

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欠合理

目前,受“消极心理学”理论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疑病等障碍性心理健康问题。在此教育理念影响下,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以病理性心理和消极性心理为主,即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相关的理论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预防和矫正方法。心理教育导向和教学实践,无形之中使绝大部分大学生错误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片面理解为心理问题,误认为只有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教学内容不够科学的课程体系过于关注缺陷和问题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发展潜能,不利于大学生拓展心理素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也反过来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真正提高。

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缺乏完备的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应具备完整的学科体系,不同心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互补、教育功能各异、教学方式灵活,教学覆盖范围和课程时间安排协调统一,从而构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但目前各个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较为分散,各科之间教学内容重复,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此外,有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连贯性,过于随意,没有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严重滞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不同个性大学生实际心理的教育需求。更有部分教师只凭自己的兴趣开课,没有考虑其开设的课程是否有利于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是否符合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㈣心理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不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由德育工作者和思政辅导员承担,而这些教师很多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没有经过心理学的严格训练,没有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有些心理教师本身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缺陷,没有办法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涵,导致有些心理教师只能采用灌输式手段授课,心理课程教学质量自然无从谈起。不少心理教师凭着自己的感性认识照搬课本理论知识来处理大学生碰到的心理问题,随便给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扣帽子,视之为洪水猛兽,并利用一些强制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来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教师素养欠缺导致纸上谈兵的理论教学,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可能对大学生心理造成再次伤害和扭曲。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高等教育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职业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目前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加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导致高校大学生群体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必须重点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挖掘当代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积极心理学是对以心理问题为焦点的消极心理学的有效补充和理论升华,平衡和完善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构建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当中去,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回归到以人性为本的教育目标上,确立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全面综合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相互统一,心理学教师把大学生化为具备发展潜力的个体,挖掘和培养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潜质,有效提高大学生发展积极心理的专业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完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维护高校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并且完善和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的

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存在心理适应困难、心理行为失调的特殊个体,其关注的对象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问题学生。而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则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大部分学生只能了解一些如焦虑、强迫、抑郁等不良人格的形成,却没有机会认识自身内在潜能进而发展自信的积极人格品质。积极人格品质可以将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有效激发,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潜力,更好地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要认识和发展大学生个体内在积极潜能,使之形成一种日常行为模式,需要借助一定的教育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可以有效充当这一途径。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有助于改变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对传统心理学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从根本上重视和巩固大学生心理的积极特质,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问题”模式转变为“发展”模式,以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中心和归宿,帮助大学生学会用积极态度来对待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学会挖掘自身潜力,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幸福体验,从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将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

㈡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学课程的内容设置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实际需求,科学选择和当代大学生最为贴近的相关心理主题,从积极的维度入手介绍和解释这些心理学问题,一般应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高校心理健康必修课以普及和传授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主,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帮助在校大学生主动认识和发现自己的潜在积极品质(如友善、勇敢、智慧、毅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即传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有助于大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其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必修课侧重教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但积极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独立的积极心理课程。积极教育可以渗透在大部分的心理素质培养选修课程中,心理选修课应坚持多元化的原则,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和不同兴趣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供大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选修课的主题要有明显的区分度,不应求大求全,而应注重课程设置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㈢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重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始终强调心理学家应该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它的基础方法和理论都是紧紧围绕着“人”来研究,充分发现个体的内在潜能从而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积极向上地应付日常问题。传统心理教育课程的内容较少生活化而更具理论色彩,因此要实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就必须选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内容”来组织心理教学,避免过多采用“消极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应将心理学理论和日常生活有效衔接,引导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生活事件的心理学意义进行讲解和探讨,提高大学生解决社会生活事件的能力与技巧。在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关注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发现和培养,遵循大学生主动体验的原则,从而使大学生通过积极领会和体悟进而自主构建自身完善的心理系统。此外,课程教学内容应该随课程教学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和更换,使课程教学内容处于一种相对动态的调整之中,这样才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心理探索空间,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生成”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

㈣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体系

篇2

一、研究背景

十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增强中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各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水平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如校领导是否重视,办学理念及学校各项工作安排等因素导致开展水平的差距非常大。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顶峰,生理发育已成熟,而心理发育处于风起云涌的状态:对于独立与自由的渴望与管理严格的校园、父母的唠叨成鲜明对立,渴求友情、爱情,却时时处于高考的重压之下。人际关系问题、生涯决策问题、强迫性思维问题甚至抑郁症、焦虑症在现代学生中层出不穷,他们对心理、心理健康有着不同侧重的需求。而中学校园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却远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

教师开发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不仅能让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固定下来,而我们心理教师们也能不再被挪为他用,专业性得到保障。更能让学生接受系统而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足发展。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一)关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设计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一般分为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称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显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是学校列入课程计划并通过显性课程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施加影响的一类课程。本项目研究所设计开发的课程均属此类课程范畴,故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此不作叙述。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又可分为两种类型模式:

一是学科课程模式,即较为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一种课程形式,这种模式的课程具有知识性、基础性和问题逻辑性等性质,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

二是活动课程模式,即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课程形式,具有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等性质。

(二)关于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1.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设计的原则

国家教育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结合我校实际与学生心理需要,我们拟定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的原则是:发展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而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要求。体验性原则是指以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使学生经过认知――体验――领悟三个环节,达到自我领悟的境界,并将部分刺激材料内化为自我心理结构的成分,从而科学定位课程体系,合理进行课程模式的设置,正确选择课程内容。多样性原则不仅指的是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某一门课程的课堂组织形式、课程目标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2.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设计的目标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可按照基础性目标、矫正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基础性目标:通过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意义,理解和掌握必须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具备自我心理保健和调适的基本能力,从而预防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初级目标。

矫正性目标: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应面向特殊群体学生开设矫正性课程,从而对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群体学生实施危机干预,达到矫正的目标。此类课程对心理辅导老师的要求极高。

发展性目标:中学生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对自己的成长、潜能的开发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因此,我们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性目标,帮助学生加强对人生、学业的心理认知,从而积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最终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人格,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是一个从近期目标到远期目标的发展过程,也是从低级目标向高级目标发展的过程。只有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才最终实现。

(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的组织

1.改革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的教学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体验式活动课程。因此,必须建立起多样的、学生积极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以课程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单一教学方法,强化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选修课要积极运用情境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助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构心理健康选修课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载体和具体化。根据普高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各门课程的不同目标,我们逐步建构起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内容体系。

比如作为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目标,内容选择是一个健康、四个学会和三个感受,分别是:心理健康、学会适应、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感受青春、感受情绪、感受生命。

3.完善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的评价机制

由于心理是一种不可量化的主观现象,具有内隐性、个人化的特点,因此,普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体系是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体系,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制定硬性、统一的考核标准。评价标准应突出其发展功能,激发学生发展动力,关注其发展过程。

三、研究成果

(一)满足中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选修课的开设满足了学生基础性与发展性心理的需要,学生在各种心理活动与体验中,拓展视野,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二)构建起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常态化的新平台

在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探索了各种增强学生心理品质的新方法。课程教学、专项作业、社会实践等形式,逐步积累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为深化、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积累了新经验,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常态化实施的新平台。

三、不足与建议

(一)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体系目前仅有学校评课程和教师评学生,这种单向评价极不完善。心理健康类课程的评价标准应突出其发展功能,激发学生发展动力,关注其发展过程。在评价主体上,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将理论知识的掌握与技能学习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采取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做到以评导教,以评促教,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二)课程类型还较单一

实践研究中虽然已有三门选修课程,但依然无法满足高中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尤其是矫治类的课程目标还是空白。这就需要心理老师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况,适时地开设有针对性心理课程。

篇3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能力分析

大学每一个专业培养人才都是有其培养目标的,并且也与其毕业后所承担的职务有着较大的关系,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最终需要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主要是五个方面:第一是管理能力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当中有着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等多个管理学专业的课程,其主要是要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拥有经济管理能力与行政管理能力。第二是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所包含的主要是计算机中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信息管理课程当中有C++语言、数据库等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我们应当清楚地意识到技术能力是学生真正立足于社会的技能,也是其从事该行业最关键的基础技能,在这其中调查技术能力、网络获取技术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都是极为关键且重要的。第三怎是经营能力,在其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营销能力,在大学的课程中会有营销学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决策能力、反应能力、竞争能力、销售能力。第四是公关习作能力,这是一种协调能力的体现,主要是培养学生协调各类社交与人际关系,并且组织和参加各类活动的能力,使得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能够发挥最大效益。第五种则是信息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传递和信息分析等相关的能力,其中也包括了数据加工和利用他人信息的能力。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

1.核心课程偏向于计算机但深度不够

据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核心课程的体系都是偏于计算机专业的,即其大量的课程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无论是编程能力还是网络架设或者网页设计等学科都是与计算机专业息息相关,这样的培养方式就使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计算机专业有着较为严重的同质化,但是由于其本身还必须学习经管类课程使得其学生必然会有所分心,并且在计算机知识方面也受到专业所限,学习的知识并不深入,这就使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处在了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其既没有对经济管理专业的相关管理知识的深入了解,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了解也仅仅是一知半解,最终使该专业学生在社会竞争中没有优势存在。

2.核心课程设计的专业过于广泛

所谓“术业有专攻”对于任何一个专业而言其核心课程设计的如果过于广泛,都是一个致命的缺点,我们说过要在课程核心体系建设当中找到平衡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个平衡点绝对不应该是单纯的广泛涉猎,而应当是几种较为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的平衡。而目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广泛,设计的领域过多并且每一项都没有让学生深入了解的机会,但是在考试时这些学科又是都必须通过考试才能顺利毕业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时压力过大,虽然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是却没有一项可以突出的专业技能。

三、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改善措施

1.确立核心课程内容将各类知识有机结合

首先我们要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第二是管理学原理、企业资源计划,第三是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这三方面的内容中实际上最后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就是对于前面两种不同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的学科,在我们实际的课程教学当中我们应当促进这三种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融合从而让学生具有着计算机专业、经济管理专业所不能具备的综合能力,使得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优势得以凸显。

2.减少核心课程内容使核心课程精品化

尽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需要在计算机、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等不同领域进行多方面综合培养但是对于核心课程的内容应当进行一定的压缩,使学生能够有重点可循而不是强迫学生为了考试而将每一门学科都是粗浅学习,最终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其本身的专业特点。

四、结束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综合类的学科也是因为其综合类的性质导致了很多大学对于这一门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出现了偏差,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变为了处在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因此我们必须坚强对于该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以求让学生能够学之有物真正成为社会与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晓明.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朱珠,李大越,叶敏.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4):217.

[3]教育部高教司.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经验汇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篇4

关键词:药理学;课程体系;创新建设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这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以培养符合社会岗位需求、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为教学目标,因此其毕业生能够较好的实现知识与技术的灵活应用,在社会中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1]。但是现阶段高职教育存在较多不足,无论是在课程设计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的“应用”教育理念,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药理学课程仍然是沿用本科教育模式,没有根据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创新,这对药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尽快展开对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研究。

1药理学课程体系的理念创新

教学理念在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展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对于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必须从教学理念的创新开始[2]。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攀升,高职院校在进行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时必须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明确药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现阶段社会对药理学毕业生的重要要求是其适用性与创新性,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创新时要从这一目标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将课程教学由传统的知识传递型转变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教学。

2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师资创新

在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中,师资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在进行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时必须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科学研究等都在快速更新与发展,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要做到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应该定期安排教师参加各种新媒体教学的培训讲座、学术研讨会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等,不断更新教师团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不断优化师资结构,通过鼓励教师进一步深造、进行科学研究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为高职院校药理学科教学提供更加雄厚的教师力量[4]。

3药理学课程体系的教学创新

教学创新在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药理学教学创新系统的建设:首先是对课程体系的创新,高职院校需要改变原有的统一的课程体系,以模块式的课程体系进行药理学课程的设置,并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并选择具有相应专业水平的教师根据模块设置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提高课程教育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其次是对药理学教材的创新,教材是课程知识的重要载体,而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药理学领域的进步发展对课程教材进行及时、合理、科学的调整,使得教材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系统知识,还能够为学生带来文化涵养的熏陶;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重视对药理学教学内容的创新工作,药理学的教材内容必须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因此应该对教学内容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创新,如讲座、自学、精讲的比重要根据课程教材的难易度进行合理调整;最后,还应该对药理学专业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在新媒体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的时代下,教师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

4药理学课程体系的科研创新

科研创新是高职院校获得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高职院校需要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科研活动的创新,在保持现有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科研创新项目,并组织教师团队以及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深入研究,让教师与学生能够在科研创新活动过程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培养对知识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科研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5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制度创新

完善的教学制度是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创新时也要加快对教学制度的创新工作。首先,应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合理的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以及教师的教学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与规范,同时对教学的日常工作,如教学计划、实验安排、考试内容等环节进行审查,确保每一环节都在制度下规范进行,使得教师以及学生都能按照合理的教学制度进行;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设立教学激励制度以及评估制度,通过对教师工作的严格评估,对优秀的教师进行合理的奖励,从而促进教师团队的不断进取[5]。

结论

在高职院校教学的改革发展中,对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而药理学对于专业能力以及应用能力都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必须加快对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从而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药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本文从药理学课程体系的理念创新、师资创新、教学创新、科研创新以及制度创新这五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高职院校只有加快对这五个部分的创新建设工作,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专业能力与应用能力较强的药理学人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创新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陈美娟,刘克林,顾立,李华,刘剑,李晓冰,秦大莲,李万平. 《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创新体系构建[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269-271.

[2]尤婷婷,尤思懿,邹丽宜,龚仙玲,鲁澄宇,崔燎,吴铁,林坚涛. 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课程重建与探索[J]. 基础医学教育,2015,01:54-57.

[3]王燕,薛洁,蒋小岗,贾佳,盛瑞,孙万平,高博,梁中琴. 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02:99-102.

篇5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地动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国际贸易与正常经济运行当中,信用管理水平不论是在制度较为健全的金融经济还是实体经济始终是一项薄弱环节,亟待提升,而国内信用管理专业的开设与人才的培养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新的需求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课程体系构建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这项社会需求的必然承载,将有效地衔接社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在此背景下,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模式进行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则十分迫切、必要。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富有高职特色”作为学习领域设计的原则,以达到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层次上体现出“高”、在类型上体现出“职”、在素质上体现出“优”的目标,学习领域的开发要来源于岗位又要高于岗位能力要求。根据调研,信用管理人才所面向的工作领域涉及市场、财务、商法、信息、数学、统计、信用检索与管理等多个方面,信用分析和风险管理工作强调较强的操作能力,还要求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对岗位从业人员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信用管理是交叉学科,因此在信用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上,我们应力求培养聚集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针对不同的行动领域开发的各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既要依据行动领域能力目标的要求,也要研究相关领域技术发展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

二、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信用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能有效地保证专业教学目标能够从市场需求的逻辑起点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要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改革过程中,从专业服务的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入手,并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实现行动领域的转化,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企业信用管理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及国家信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信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定义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经过该项目学习后最终要达到的能力状态,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基于实际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过程,设计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将知识点项目化,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平台构建

1.专业需求社会调研

社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一项基础性工作。调研内容包括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充分利用学院的社会资源,主要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进入合作单位展开深度调研,解构、细分行业工作任务及其相应的职业能力需求,与此同时积极征求相关用人单位与专家对课程设置标准的意见和建议,推进信用管理专业方向的具体化与实用化。

2.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解构

所谓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解构是指分析专业所对应的相应岗位或者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从而由任务明确具体的工作项目,进而指导教育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传授完整对口的知识与技能,并总结凝练出完成相应工作的详细解说。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解构环节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学校、供应者与用人单位、需求者的工作商讨与深度合作,厘清本专业对应岗位或岗位群的具体工作项目、完成流程、操作注意事项以及不同岗位对理论知识、技能的不用需求层次。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训过程提炼不同岗位的工作逻辑,明确岗位所需的核心职业技能,针对不同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开展实训项目,以训练学知识和技能,凭知识与技能推进训练过程,形成双向互动的知识、技能良性互动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3.课程结构设置分析

根据职业岗位(岗位群)对专业知识、能力的标准和要求,将职业岗位(岗位群)必需的知识点、技术技能标准和要求等要素进行分析、分解并置程相应的课程模块,通过对课程模块进行科学组合从而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市场的需求,将专业课程安排所属于几个不同层次的模块,模块之间既存在差异,又有联系,可以进行灵活变化与组合,保证课程结构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此外,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对课程模块进行灵活的调整。信用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由职业能力、职业考证、职业岗位三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

4.课程内容安排

在“以工作过程导向”模式的理论体系下,依托市场调研过程中获得的专业对应岗位(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及解构出的职业技能体系;遵循职业岗位的工作逻辑,整合信用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系,融入专业领域的职业道德和岗位操作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实施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合理配比,教、学、做、练各环节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保证课程内容设置与工作岗位需求的高度协调一致性。信用管理专业从课程模块设置出发,包括了基本的素质模块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原则上控制在5~7门,如信用管理基础、信用管理实务、信用评级、信用担保与实务、信用管理软件应用等,同时还包括专业拓展课程,如信用风险管理、财经应用文、资产评估、国际贸易实务、金融机构信用管理、商务礼仪。两大模块、几项课程要素共同丰富了信用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

四、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保障

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不仅包括课程配置体系建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结合当前高职教育市场化的教学特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颇具现实意义,引入工作过程导向更拓展了课程体系改革的边界,使课程体系改革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学内的课程、教材、教师等方面的建设,而是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夯实构建校外实习与实训基地,将课程体系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优化课程配置、丰富课程资源,形成业务素质高、教学理念新、社会活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在此框架下做好教材编著与实训基地拓展两项工作,使课程体系改革协调一致、全面推进、卓显成效。

1.优化课程配置体系

信用管理专业课程配置体系的优化,严格坚持以职业能力的培养的主线,以社会岗位(岗位群)的需求为培养目标,强调实用性,实现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的高度融合。邀请信用管理课程专家、信用管理行业专家、信用管理骨干组成团队充分调研,从职业能力、职业考证、职业岗位三个方面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根据岗位(岗位群)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设定专业课程,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合理配置课程内容与实训、实习程序。按照工作任务的难度以及对技能、知识、态度的需求,开设对应课程并合理分配上课学期、课时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课程内容构建中同样依据工作过程的需求安排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性的实训练习,以理论知识为引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原有的课程配置体系。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强化学生的职业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根据不同学期的课程内容设置分别安排不同的实习内容,第三学期安排认知实习,第四学期安排专业实习,第五学期安排顶岗实习,通过三阶段不同层次的渐进实习过程,让学生了解岗位需求、思考并理解岗位需求、最终胜任岗位需求。

2.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作为充实课程结构、实现课程内容,使教学工作顺利紧张的重要保障,更加需要突显工作过程导向的特点,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积极助力。在教材资源的具体建设过程中除了继续重视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内容编排的逻辑性、理论讲授与训练相辅相成,版面设计的可阅读性、可视性之外,更为重要的则是体现其适用性,从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任务需求出发,编著教材内容,设计练习项目。通过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定期研讨,共同开发专业建设教材。

3.凝练教师队伍

首先信用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设专业,首要解决的就是加强专职教师的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才可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预期教学效果。其次,提升教师自身对课改的认知度,每位专业教师都应当定期进行行业走访,了解专业岗位(岗位群)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需求动向,并即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做到即时的调整与补充教学才可能真正实现教学与就业之间的“零过度”衔接。此外,加强对内、对外交流与学习,通过互听课堂、教研会议、访问学者、学科培训等加强教师在校内、校外的专业交流,不断产生思想碰撞,进入“交流—学习—思考—改进教学”的良性循环状态;同时,加强教师在课堂上的多向互动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并且吃透教材、把握知识与技能的配置尺度,从而真正形成一支训练有素、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4.拓展实训基地

篇6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在校本课程原则指导下,我校拟开发 “积极心理教育”特色课程,践行学校尚善教育理念。着眼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和补充作用。

一、课程背景

我校学生是珠三角新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学生,学生主要来自农民家庭、农民企业家庭和拆迁补偿家庭,有少数是外来务工子弟。他们有着城市认同的强烈需求,但又摆脱不了农村生活习惯和文化影响。他们特别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我校的团体心理辅导已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从2002年起就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进行实践探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尝试,至今已自主开发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在高校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开展大中小型团体心理辅导共达170多期,初步形成了有本校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体系。

二、课程内涵

(一)尚善教育

我校“尚善”的内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层:崇善――懂得做人善。像许海、许铭先生一样,从善、行善,宽容、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爱心美德。

第二层:修善――懂得做事善。像许海、许铭先生一样,勤奋拼搏,发挥潜能,积极进取、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完美的善。

第三层:创善――善教善学。学校为师生搭建平台,在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上让师生充分发挥所长,形成乐教、乐学、善教、善学的氛围。

我们的“尚善”教育既是一个理念,也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是我校追求的愿景。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教育”是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内容和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用积极的过程诱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的一种理念。

“弘扬人类美德,激发积极情感”是我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它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使每个人实现自我并超越自我,保持生命生活的最佳状态。这与我校“尚善”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践行“尚善”教育理念的重要助推剂。

我校“积极心理”特色课程的构建,是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思想,以“系统化、层次化、多元化”为策略,以“学生、教师、家长心理潜能激发”为目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抓手,以“团体心理辅导+个性辅导”为手段,建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此践行我校“尚善”的教育理念,创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三、课程意义

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践行尚善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教师、家长的潜能,促进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培养师生的感恩之心、从善之心,帮助他们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形成更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其品牌价值,为其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四、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构建系统全面、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校本课程体系;激发师生心理潜能,使之形成崇善、修善、创善的品质和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富有凝聚力的学生团队、教师团队和家长团队,实现学校管理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学校内在凝聚力的大幅度提升。

(二)具体目标

构建“三二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打造一支积极向上、业务精良、一专多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开发一批团体心理辅导案例;

转化一批学习焦虑学生。

五、开发措施

(一)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实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开展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围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师生心理潜能激发”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的手段,拟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开发和完善。

1.课程目标体系

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学生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不同年级学生在智力方面是有差别的,即获得知识有多有少;一般不同年级学生在个人经历方面也是有差别的,即初中新生都有“中小过渡现象”,初二年级学生有“八年级现象”,初三年级学生有“升学择业现象”。因此,我们在初中三个年级里构建如阶梯式上升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在初中各年级依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来实现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

初一年级目标:认识自我――积极的自我感觉、自我概念和自我分析。

初二年级目标:悦纳自我――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和自我完善。

初三年级目标:超越自我――积极的自我突破和自我创造。

2.课程内容体系

学生课程是核心内容,由“三二六”板块构成。

“三”――三个台阶,即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

“二”――两种类型,即全员参与的普及课程,可供选择的个性化课程。

普及课程,写进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表,全体学生都必须参与,如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每月一次的大型团体心理训练等。

开展个性化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状况、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如同质人群的小组团体辅导。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表”。

“六”――六大模块,即智慧、勇气、爱心、正义、克制、卓越。

3.课程实施体系

为有效落实课程开展,实现课程的预期效果,我们从“四大课型”和“四种形式”两方面实施课程。

四大课型分别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训练课、心理主题班会课和学科渗透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堂采取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活动形式进行,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及行为问题。每周每班1课时,专职心理教师授课。

开设团体心理训练课,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打造教师团队、家长团队和共同体团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精神。每月每年级两个课时,专职心理教师授课。

开设心理主题班会课,主要指导学生在情、意方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每周每班1课时,班主任授课。

开设学科渗透课,全体科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挖掘教材中蕴藏的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种形式“如下:

以情境为载体的校内团体心理训练和社会情景下的团体心理训练;

以内容为载体的不同群体的主题团体心理训练;

以对象为载体的主题式督导团体心理训练(包括单一人群和复合人群);

以规模为载体的团体心理训练(包括年级大型团体训练、班级团体训练和小组团体辅导)。

通过不同情境、不同人群、不同主题、不同规模等的全方位的团体心理辅导体系,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4.课程评价体系

对课程的评价。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目标要求科学、合理、细致,具有教育和发展功能;内容要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体现学校的学校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生动化;实施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对教师的评价。在全体教师绩效考评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五有”:有课程目标,有课程计划,有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有实施方法,有评价办法。

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核实工作,纳入月常规检查、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优秀者评先、评优优先。建立教师心理成长档案,追踪教师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即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含第三方访谈)等形式进行,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最终得分=心理健康活动参与(60%)+其他活动参与(20%)+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0%)。学生得分折合登记入学生心理成长档案。

5.课程管理体系

组织管理: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课程计划管理:依学校的课程目标和师生情况确定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管理:强化动态管理,根据课程实施情况,适时调整或删减;有机地运用预设和生成策略。

教材管理:由教务处统筹管理,包括教师用书和各种道具器材。

人员管理:制定《许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明确课程的操作、交流、奖励、监督等制度,激发师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热情。

课程评价管理: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每学年修订一次校本课程,以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二)建设团体心理辅导的阵地,搭建积极心理搭建教育大舞台

建设校内团体心理辅导主阵地。在原有心理场室基础上,升级、改造场地场室,清晰划分功能。

建设校外团体心理辅导阵地。与户外拓展培训基地合作。户外拓展基地提供了校内无法比拟的自我挑战环境,能进一步实现学生潜能的激发。

引进先进的心理测量工具、统计分析软件。引进一套先进的、科学的、适合学校心理辅导的专业心理软件,满足大规模的测试、测量并及时反馈的需要以及个人信息动态更新的需要。

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网络平台。该平台有选课功能、咨询功能、自测功能和讨论功能。

(三)组建教师培训团队,提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执行力

构建“2+28+n”的团体辅导教师队伍模式。即以2个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28个班主任为主体,n个科任教师、高校专家、外校骨干、家长等各方面的社会人士为支持力量的队伍。

构建“六步走”教师培育计划。“六步”即问题清单、目标导向、专家引领、校本培训、伙伴互助、共同体支持。同时通过行动研究――“问题+方案+行动+结果+反思”的螺旋式循环研究过程培训师资队伍。

(四)提炼精品项目,打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力

把“三二六”课程体系打造成为精品课程,充分开发师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充分彰显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

六、开发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目的总体推进和组织落实,全程跟踪指导项目实施,保证整个项目科学、有序地推进,提升项目实施效果。

成立创建工作执行小组。主要职能如表1所示。

(二)制度保障

建立计划、总结、交流制。制定项目总规划,把项目建设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定期交流、互相借鉴。

建立指导、监督制度。教学部门每学年要安排专题指导、检查,指导、监控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工作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开课情况将在评选优秀教研组与备课组时做重要参考。

建立激励制度。把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考核纳入到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之中;有关校本课程的相关资料学校给予优先办理;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参加评优、评先、晋级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作为评选校级骨干教师和优秀课的优先条件。

七、总结

以上是我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主要做法。可见,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要结合当地生活实际选择对学生实用的、具备研究基础的课程,确定课程目标。其次,要规划和建立校本课程的活动场室,作为活动开展的场所。

第二,要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中心有三个职能,一是全面统筹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工作;二是协调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课时设置;三是设置各种管理和奖励制度,激发课程教师的积极性。

第三,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根据校本课程的性质,可以设置普及课程和个性化课程。普及课程即写进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表,固定时间上课。个性化课程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主题的课程,满足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篇7

【关键词】课程体系;创新能力;财务管理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高等教育走的是一条“精英教育”之路。随着高校扩招,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教育,一大批新建院校、地方院校应运而生,为与老牌的“精英大学”区别,他们许多定位于“应用型大学”。然而,中国应用型大学办学时间短,至今为止,尚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以至应用型大学和综合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模式出现重合现象。

财务管理专业是1998年国家新开设的一级学科专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融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数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办学时间短,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其他专业教学模式,如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等不加修改或稍加修改后就生搬硬套,难以体现自身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特色。因此立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抓住课程体系建设这一核心内容,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使之满足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上,一般把财务管理视为对资金(货币)的管理;然而在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并没有履行资金管理的全部职能。实践中,对资金运动的管理(价值链管理)一般是由财务和会计两个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完成的。财务管理作为对资金运动的管理,并没有履行管理的全部职能,而仅仅履行了一部分,即:资金管理中的直接管理职能。具体包括组织、调节和监督三项职能,而核算、分析和预测等间接管理职能则是会计管理的职责范围。从西方企业来看,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正是依此划定“势力范围”的,在我国许多大中型企业也是如此,从学科体系来看,财务管理学与会计学虽然都以资金运动为主线,但财务管理学是研究资金直接管理的规律的学科,具体是研究如何对资金运动进行组织、调节和监督,以引导和调节资金运动的流向和流量;而会计学则是研究企业资金间接管理的规律的学科,即研究如何对资金运动核算、分析和预测,以准确和及时地提供资金运动的历史信息和未来信息。因此,财务管理学与会计学,是相互区别,各成体系的。只有明确了这一基本点,财务管理专业才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和可能,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才能完整地建立起来。这是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2.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知识体系有很大不同,但目前高校基本上没将其区分开来。就我校对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区别很小,财务管理课程设置没有特色基本和会计专业所学课程相差无几,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也是直接从事会计工作。

实际上从财务的基础学科来看,由于财务管理学主要研究筹资、投资、利润政策等问题,因此财务管理学的基础学科应当以金融学、投资学为主,而会计学只是其基础学科的内容之一。因此,发展财务管理专业教育,除了应加强金融、证券、投资等基础学科的内容外,关键是按照财务管理学学科体系的要求,确立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教育界对此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却尚有争论。归纳起来,已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有以下三种体系:第一,按照财务管理主体的不同,设置财务管理学基础(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和计算机财务管理等课程,其优点是主体鲜明,层次感较强;缺点是课程之间的教学工作量和难易程度差别大,不利于教学组织。第二,按照资金运动的不同环节,设置财务管理学基础、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课程,其优点是内容集中,按模块进行,便于教学,缺点是系统性不强,且不能体现不同类型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第三,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设置财务管理学基础,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优点是层次感强,缺点是可能形成“大杂烩”。

2.2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2.1 教学内容不合理,课程之间交叉现象严重

目前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内容交叉重复已成为普遍问题,如财务管理中的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学很多内容重复,管理会计中也涉及到较多的长期股权投资内容等。这种状况不仅极大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而且对财务专业的学科建设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2.2.2 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实践能力课涉及较少

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实现,然而现行财务管理学课程教材对知识的传授比较偏重,而对于能力的培养则显得关注不足。例如,教材中以大量的篇幅介绍企业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的知识;但却很少阐发资本预算、财务规划的应用分析,特别缺乏财务案例分析,而这恰恰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我们课程体系中设计实践部分相对较少,没有专门的实践教材。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环节尚待开发。

2.2.3 财务管理学知识结构不合理,与社会需求不相适

教授时大部分侧重从会计的角度讲授财务管理,该专业的学生都忙着考有关会计从业资格的证件。导致毕业学生大部分走上了会计工作岗位,真正从事财务管理的很少,甚至没有。在西方,财务与金融是密切相关的,但已有的财务管理学课程结构中大都也没有设计金融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课程,这是与近几年来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不相适应的。

2.2.4 教材编写内容上探索创新不足

市面上大多数是名称为《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等教材,内容比较笼统,这样的教材适合会计类、工商管理等非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但并不适合财管专业学生。受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式的束缚,教材的编写修改多体现在继承和借签方面,在创新方面不够突出。例如,在课程改革方面往往是简单的增加课程,在教材编写方面往往是简单增加章节或者是采取“打补丁”的办法,缺乏科学的思路和方式。而且大部分教材都是直接照抄照搬西方的财务学,其实这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正像一些学者指出的,投资、融资、股利分配就像会计中的偶发事项,在我国哪个企业天天投资,融资?而企业天天发生的运营活动,却没有人为之编出一套综合的,完善的适合它的财务理论。因此笔者认为专为为财务管理专业编写的教材明显不足,不能满足该专业学生学习的需求,更不能适应社会财务工作的需要。总而言之,已有的财务管理学课程结构及教材内容的改革与设计尚未突破传统的旧框框、旧思路和旧模式,探索新思路,创造新模式,增加新内容,形成新体系势在必行。

2.2.5 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是非财管专业毕业的,财管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在高校就职的基本上为零,让绝大多数的会计类专业或者金融类专业的硕士或者博士毕业生从事财务管理的教学,有一定的劣势存在。比如在传授知识时难免带有自己的专业色彩,会计类的教师往往会向会计知识倾斜,金融类的则会侧重金融专业知识的传授。以我校为例,财务管理专业每年学生100多,但教师没有一个是财管专业硕士或者博士毕业的,甚至会计专业的都很少。

3.优化课程体系设计,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和环节,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直接影响。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应加强跨学科知识的学习,教学内容应更新、涉及学科前沿,适时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组合;另外,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努力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帮助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

围绕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目标,研究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措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优化课程体系各部分的内容构成

课程体系中的学位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应该各有侧重,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为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功底提供支持。学位课课程设置应该着重于理论层面,这其中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上有学科都应该涵盖,这些是学好财务学的基础;课程内容既要包含经典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也要涵盖当今的企业管理理论最新研究成果,更应结合我国特有的现实,西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财务学内容(投资、融资、股利分配)固然是主流,但未必适合我国。因此主干课程内容设置既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不能是基础理论的简单重复;又要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专业选修课要体现出学生面临就业时的方向和特色,最好要依据本专业社会需求或者自己爱好来设置。最终目的设置出能切实为学生学好知识提供理论支撑的课程体系。

3.2 提升师资水平

到比较好的大学,研究所等招聘本专业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对目前在岗的任教财管专业的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双培训,给他们提供到一流大学进修的条件,提升他们的理论知识;鼓励一些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多了解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业务情况,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提高了,才能培养出较高水平的学生。

3.3 加强教材编写

目前财务管理的教材基本都围绕投资、融资、股利分配三大方面撰写的。而实务中大部分企业的投资业务、融资业务、收益分配业务属于偶发事项,而日常业务才是发生最多的,所以教科书编写时应该多加进这些内容的理论阐述与分析,注重与实务的结合。

3.4 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财务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中应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大量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和社会实践,调动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财务管理情境学习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实践教学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应本着学生本科学习四年期间,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断线的原则,进行系统的实践教学。从对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调查来看,发现它们普遍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或手段乏力,与实际脱节严重。为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有必要加强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内实训、假期社会调查和见习、综合模拟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

参考文献:

[1]李光绪.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123-125.

[2]郭海明.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54-57.

[3]巩建,萧蓓蕾.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框架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篇8

开发注重实践的常规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阵地仍然是常规课程,因为常规课程具有固定时间、固定课时的优势。但当前,信息技术常规课程的内容仍聚焦在传统的Office、网络搜索等基本信息技术技能上,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所在学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感兴趣、实用性强为出发点,开设了许多适合学生的信息技术校本常规课程。

例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摄影变得越来越便捷,笔者结合这一生活实际,开设了摄影实践系列课程。该课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模块:一是摄影理论课,主要讲授摄影理论基础。内容包括照相机的发展史,相机的成像原理,手持相机的正确方法,如何科学地设置光圈、快门以拍摄出理想的画面,如何用光和构图拍出不同艺术效果的照片。二是摄影实践课,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捕捉大自然的美。课程开设时正值初秋时节,笔者以“走进自然,感受秋天”为摄影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走进美丽的“百花园”“百木园”进行摄影采风。拍摄之前,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确拍摄任务和要求:①设备要求,可以携带单片机、微单或者万元以下的单反相机,禁止携带手机或平板电脑作为照相设备;②小组合作,每个小组6~8人,至少配备3~4部相机,每位学生都要参与拍摄与被摄;③拍摄符合“走进自然,感受秋天”的主题摄影,学生可以从不同景别和构图的角度出发,分别拍摄风景或人物等摄影作品;④作业上交,每位学生挑选2~3张摄影作品,并为照片创意命名,然后将作品交到小组长处,小组内开展摄影作品赏析和评选,各组精选出5张优秀摄影作品在班级内展播。三是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学生拍摄的摄影作品,由于客观环境因素和摄影水平的影响,经常会有一些曝光、构图或其他的问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笔者开设了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课程,让学生学会如何借助Photoshop、美图秀秀等后期处理软件处理、美化摄影作品。

经过这三个模块的系列摄影课程,学生的摄影和后期图像处理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学习之前大多数学生拍照时都是拿起相机随意拍摄,学习之后他们会从构图、用光等更加专业的角度先思考再拍摄。

又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这一课程模块时,笔者结合学校已有的废旧计算机资源,开展了“打开机箱看一看”的实践课程,将学校已经报废、无法使用的计算机主机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在信息技术课上,笔者给每个小组各分配一台计算机主机,首先用演示和微视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学生展示如何拆卸和组装计算机,然后让学生使用螺丝刀亲自动手开箱,先拧开每一个螺丝,再拆卸、认识CPU、硬盘、内存、显卡等每一个硬件,最后让学生逐一将这些部件组装起来。学生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法,近距离动手触摸计算机硬件,了解计算机的元器件。这样有利于他们加深理解计算机每一个硬件的功能和硬件的组成,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长远记忆。

在丰富常规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还设计了各类信息技术竞赛。例如,针对起始年级学生,开展“指键如飞”打字比赛,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夯实学生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了“古韵中国”“关爱家园”等平面设计作品大赛,这既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渗透了热爱祖国、关爱环境等道德教育,提高了他们的道德素养。

开拓紧跟时代的创新课程

正如温州中学的谢作如老师所说,“技术是有趣的,是可以吸引学生的;技术是有用的,技术结合其他领域后,价值更高;技术是发展的,学校教育要让学生接触最新的技术”。笔者所在学校在常规课堂中实验性地开展了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前沿科技课程,包括3D模型设计课程和机器人基础课程。

在3D模型设计课程中,笔者选用低起点、易操作的3D ONE建模软件,从草图的绘制、二维图形转换为三维图形,到基本几何图形的设计,以及简单的抽壳和组合图形,让学生初步建立起三维立体空间意识,掌握基本模型的设计方法。在机器人基础课程中,笔者将虚拟软件搭建与实物搭建结合,让学生搭建诸如加速风扇、回力小车、投石车、陀螺发射器等简单机械,从中了解三角形的稳固性、齿轮加速、杠杆等机械原理。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与其他学科融合,使其了解更多关于物理、数学等学科的知识。

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学校还开设了低起点、模块化的趣味类编程课程。例如,Scratch程序设计课程,它采用积木式编程模块,无需记忆复杂的程序代码,而且可以借助传感器实现程序与现实的互动。趣味类编程课程,能让学生初步感受计算思维,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更易于他们表达自己的创意。同时,笔者所在学校还结合现代媒体普及的生活实际,开设诸如EDIUS、会声会影等音视频剪辑的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音视频的录制、采集及剪辑的过程。学习之后,学生能自己剪辑录制的音视频,并能将这项技能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这些创新课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科技视野。在创新课程中,教师还可以挖掘、发现对某一领域的学习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并将这些学生纳入到相应的信息社团,使他们可以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自己热爱的专业。

开设异彩纷呈的社团课程

相对国家及学校规定的常规课程而言,社团课程是一种自主性课程,它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同时,学生社团课程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因此自主性和实践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师应结合自身特长,开展独具特色的信息科技社团活动,打造校园创客达人与校园明星。

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能够彰显学生个性的微电影社团,内容包括前期写剧本、招募小演员、实际拍摄、后期剪辑等,在校园里掀起了微电影拍摄的热潮。这为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微电影社团每年都会在学校报告厅上映一部年度微电影作品。

学校还开设了培养学生发明创造意识的机器人社团,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科技学习,体验实际动手操作的乐趣。从机器人的拼装、编程到测试,学生无一不是自主设计开发,创意无限。学校机器人社团在2015年和2016年的吉林省机器人大赛中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参与项目最广泛的集体,并在2016年的世界机器人挑战赛中国选拔赛中获得多枚金牌。

学校还开设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趣味编程社团,为校园里众多热爱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学子提供了平台。编程社团是学校成立的第一批信息社团之一,其成员多年坚持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NOIP联赛,并多次名列前茅。

电脑与美术技术相结合的动漫社团为一些热爱电脑绘画的学生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动漫社团也连续多年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动漫赛项决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还开设了让学生感受信息前沿科技的3D创客社团和航模社团,这些社团在校园内已经初具规模,并深受学生喜爱。

篇9

通过近期公司提供的学习机会,在中研企学院学习了《建设过程中甲乙双方心理学分析与判断》这门课程。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建设工程领域。

本课从“消费者”群体心理与行为和市场定位与心理分析出发,通过行为来知道对方潜在台词,通过心理表现来判定对方行为特点,帮助工程公司扩展项目,更加针对性、有效性的解决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问题,让人受益匪浅。

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对我启发很大,课中提到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消费者心理,三地特点概括起来是:北京人大气土气,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一种潜在的贵族意识,更务虚;上海人洋气小气,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小资意识比较明显,很精明;广州人勇气俗气,受香港文化影响大,具有明确的商业意识,很务实。透过上述的特点,我们引申到建设工程中可以把不同地区的甲方当作不同的消费者,同样不同的“地市”消费者也就衍生出不同的管理模式、合作模式,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不同中寻求企业最大效益。例如我们公司自营的宿州项目、六安项目以及合肥项目,从项目获取到项目的施工、分包、验收与结算,因为各地的招投标政策差异、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差异、过程动态成本差异导致在建筑成本较为固定的情况下管理过程会有一些细节差异。这些差异的变量就是我们在全过程成本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把控住这些细节才能更好的管理好项目,让项目有更多的收益,降低管理的风险、提高管理的收益,为公司赢得更多的利润、创造更多的价值、赢得更好的口碑。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urriculum system is the cor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becomes the key to construct professions.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reflect the featur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mphasizes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Problems emerge in some curriculum systems,such a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With analyzing tasks and processes of vocational posts and determin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teaching projects,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rebuild or construct,to build the curriculum system with ability as the core,and to meet the goal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curriculum system;professional competence

1 引言(Introduction)

课程体系就是一个专业全部课程的综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专业建设的关键,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2]。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等基层岗位,强调专业能力的训练[3]。所以从普通高校继承、压缩来的面向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领域专业课程体系不能满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建设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针对该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和建设的思路,根据岗位需求确定专业能力,根据职业专业能力确立专业课程群。根据我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社会定位,提出了突出特色的专业能力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出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最后对未来更深入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展望。

2 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at present)

(1)受限于传统课程体系的结构和课程模式

传统课程体系特点是以知识理论体系和系统知识的传承为目标。其课程与面向职业能力的训练、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相左。所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面向系统专业理论和系统知识学习的体系,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缺乏先进理念指导、违背认知规律

职业导向、工学结合、能力本位、学生主体、项目载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等重要原则,在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中没有充分体现。专业课程体系往往按照专业的知识逻辑安排课程,没有按照建构主义学习观构建,不符合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初学者认知规律[4,5]。

(3)受限于人和教材

因人开课、根据教材开课是传统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按照课本的名称和内容排列课程顺序,忽略教学目标。

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Ideas of 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CNT)

(1)岗位(群)分析

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首先联合企业,双方共同以职业岗位群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确定了“建网、管网、用网”三个主要的岗位群和对应的任务,详见表1。

(2)确定职业专业能力

依据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核心的原则,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专业能力分为三个层次: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详见表2。

围绕着这三个层次能力培养目标,根据课程体系建设个性化的原则,提出了“基本能力标准化、核心能力个性化、社会能力多元化”的能力培养理念,将其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构建课程体系的主导思想。

(3)设置专业教学项目和课程

根据工作岗位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领域(教学项目)的课程体系,专业能力培养目标逐级分解成综合能力、单项能力目标,在课程中完成综合能力和单项能力的训练。在构建教学项目和课程设置的顺序时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在课程的评价考核时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详见表3。

(4)设置“理实一体”的课程内容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系统理论知识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分散到每个项目中,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并开展教学,实现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4 结论(Conclusion)

课程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种持续的建设过程。随着课程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首先,还需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的需求做进一步的调研,完善教学项目和课程内容。其次,在强化能力训练的同时需要对学生自主时间学习引导,突出第二课堂的作用和地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参与自主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社会实习。最后,通过更广泛地参与或举办技能竞赛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将竞赛内容分解并融入到课程当中。改进后的课程体系能够更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达到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池瑞楠.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7):65-67.

[2] 张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3,(1):338-339.

[3] 谢锦平.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教育,2009,(8):45-47.

[4]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11):23-24;26-30.

作者简介:

篇11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建设与管理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Our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 Xing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ffairs,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23)

Abstract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general education is already the world's university of general accepted international issues, this situation already caused the full atten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According the file spiri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bout several opinion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igh education"(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quality article 30"and"about promoting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of several opinions", the comprehensive summary application achievements of teaching reform in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on the ba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school orientation and actual situation. Our school has carried on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lan revision;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To serve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a starting point, integration of "platform + module" curriculum system.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system including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modul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module, professional course module, practice teaching modules, extracurricular quality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business five modules,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categories or medical and non medical discipline foundation platform, set up the platform.

Key words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higher education

在 21 世纪,高等医学教育应更加主动地适应医学科学发展、医学模式转化以及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从专业结构和学科体系、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等呈现出多样化、社会化、个性化、终身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鲜明特征。课程设置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医学人才培养质量。①研究本科课程模式与课程发展趋势,不仅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还将对丰富高等教育课程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②

我校设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医学、英语、应用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中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统计学、社会工作、食品质量与安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2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等学科门类。作为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的多学科发展的本科医学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一方面要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和新要求,同时要主动邀请用人单位共同编制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我校以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修订为契机,对课程体系设置进一步进行改革,突出专业特色,注重优化结构,鼓励课程融合,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为合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整合优化“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

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五个模块,并根据专业设置三类医学课程平台,包括医学类专业、医学相关类与非医学类医学基础平台课程。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的和要求建设各模块课程,选择适当的平台课程以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与需要。

2 加强通识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因而应当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充分重视。我们要把通识教育溶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概念中,从而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以北师大分校为例,在通识教育中,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把通识教育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五大模块。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鼓励学生从难、从严、从自己实际出发自主选课,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素质。

通识教育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现代大学,大多数都贯彻和践行着“民主、科学、真理、正义、自由、宽容”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不仅需要大学体制保证来实现,同样需要课程体系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尊重他人善于沟通的人才。

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无论是国外与通识教育相关的博雅教育、全人教育、自由教育、能力拓展训练等教育方式;还是中国贯彻多年的素质教育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还有培养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或者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等等,都能涵盖在通识教育的范畴之中。这种包容体现了中国通识教育即有中国特色,又全面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用通识教育的理念可在相当程度上,整合多样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赋予通识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③明确提出,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不但要注重以学生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教育,更要注重以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我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统筹协调、规划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加强和改进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建立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立通识公共基础课课程、医学人文类通识课程、科学基础与技术类通识课程和文化与社会类通识教育课程。其中通识公共基础课课程包括思政类课程、体育、英语、物理学、化学、高等数学、多媒体信息等公共基础类课程,归为必修课程,其他三类课程为选修课程。我校还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统筹管理通识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根据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合理分配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含见习和实习)比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55%,理学、工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40%;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30%;文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25%。根据不同实践环节、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的开设,医学类、理工类专业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的比例要求达30%。

4 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规律,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的新模式,全面推进我校第二课堂建设,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工作的顺利实施,使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专业要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模块,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扩展知识面,开拓视野,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学校制定了《广东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拓展学分认证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从组织机构、实施内容、操作办法、措施保障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和说明,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拓展学分将从“科技创新”、“创业训练”、“技能培养”、“社会服务”、“文化活动”等五方面进行认定加分,从2014级学生开始实施。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我校构建新的本科课程体系,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五个模块,按专业大类或医学和非医学类设置学科基础平台,设置平台课程。并通过设立“通识教育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拓展学分认证中心”等机构进行统筹管理。这只是一个开端,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我们要进一步探讨课程体系模式改革带来的成效,评价课程体系改革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因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课程,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式的主要载体。课程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课程模式的变化意味着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的改变,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④因此,我们探索研究本科课程模式与课程发展趋势,也紧紧围绕着课程这个核心,着力推进本科课程体系的进一步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① 黄爱民,韩立民,辛赣海.地方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5(28):670-671.

篇12

摘要: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和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影响,提出了在新媒体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需要把新媒体引进课堂,注重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的打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内容针对性,注重大学生的真实需求。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不断渗透,QQ、微信、微博、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等,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甚至改变其思维和意识。而大学生群体正是新媒体使用的重要力量。由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新媒体使用普及率和活跃的娱乐应用水平,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的时间越来越长,受其影响也就越来越深。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亟待提高,各大高校也日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来开设。学生也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会调节情绪和心态,优化自己的心理品质,而传统的教育方式作用有限。在新媒体背景下,要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教师就应结合学生的主体需求,建构有效的教育机制和教学路径,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媒体和教学路径,提炼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借助新媒体,与学生建构更加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价值,实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教育目的。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析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建设思路。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存在偏差

虽然很多高校日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为通识必修课,并建设了一支心理学专业的教师队伍。但从目前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课时偏少,且采用考核的方式,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成为预防和矫治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然而大学生需要的是如何更加完善自己,如何发展自己,能使自己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该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课程体系,既包括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的学科课程,又包括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活动课程,还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环境课程。新媒体背景下,学生的主体需求越来越凸显,仅作为传授知识的学科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以往忽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仅作为学科课程来开设的定位的偏差也日益明显。

(二)教学方法陈旧,缺乏针对性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授课形式单一;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合班上课的方式,基本是一两百人的大课堂,难以贯彻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致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较低。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材常年不变,有的教师多年使用同样的教案,不与时俱进,致使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激发不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该门课程的满意度较低。而教师只能通^座谈、课堂等交流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这种面对面的交谈,大学生无法完全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教育工作者也无法真正了解大学生的内心,导致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三)大学生的主体性缺失

我国大学的课堂教学基本都是教师提前设计好了一切教育活动,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进去,在设计好的框架下去机械地学习知识,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如此。但心理健康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除了传授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外,更多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让他们认同和接受相关心理健康知识,能自觉调节自己的心理困惑,并建构更加深刻的心理健康知识,实现预防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这就需要尊重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引导师生间的对话,让学生自我探索,主动构建。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影响

(一)增强了大学生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大学生是新媒体最快速的了解者,是接受和传播新兴事物最主要的群体。随着新媒体载体的便捷,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断尝试和摸索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在轻松、自由的交流环境中,能快速搜索到所需要的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料,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整理,将自己的见解及时在多媒体平台上。新媒体的这种无限制的多对多、平等互动的教育方式,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新媒体背景下,教育者应该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为课堂教学做准备,使学生更热爱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主动建构,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建构高效课堂。

(二)增强了心理教育课堂的趣味性

新媒体本身储存有大量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传播便捷,对心理健康教育者而言,也为他们开展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知识素材。心理健康教育者可以通过新媒体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典型案例,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资源库,同时又能通过整理大学生时常关注的新媒体,把新鲜案例很好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使自己的课程更具有说服力。新媒体的发展也为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共享带来了便利,使教育工作者之间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充分发挥多媒体新颖、多样、活泼的表达方式,使信息传递更有趣,更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实现教育本身的新魅力。同时,新媒体还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随时互联,这就使得教育者能够通过隐匿自己的身份,倾听大学生的心声,了解大学生的诉求,掌握大学生的真实的心理状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大大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更需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媒体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的产生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带来巨大数量的健康信息,同时也使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各种错误信息。由于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线日趋模糊,使大学生中出现许多个体的多重人格,严重影响大学生是非判断能力,阻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这就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建构主义认为为了使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地对学生对话过程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知识的获取渠道多样化的同时,各类信息的泛滥,也导致部分同学无所适从。大学生性格各异,思想状况的层次参差不齐,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并围绕具体的、不同的工作目标设计教育内容,及时开展教育引导活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把新媒体引进课堂,注重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的打造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在高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积极引导教师合理利用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成为必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要建设成为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更离不_新媒体的合理利用。新媒体的便捷、高效和平等互动的特点,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通过布置教学活动,让学生课后自己利用新媒体自主学习教学活动主题相关的知识,再选取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同学们都能认真听取知识的分享,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发挥了其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编排心理剧、拍摄短视频、角色扮演等来分享和展示自己获取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了自身体验,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加深了体验,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学习内容留存率得到最大程度地提升。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主动学习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与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的。因此,学习是在一定情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合作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大学生身心发展已经日臻成熟,他们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新媒体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主动学习。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学习资料,再讲授给其他学生听,这样他们会听的更加认真,学生自己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增强,学习效果明显,切身体验了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活动主题,让学生自我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主动学习,并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才能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才得以形成。

(三)提高教学内容针对性,注重学生的真实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新媒体,在课后,也鼓励学生通过邮箱、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途径与教师沟通、咨询,在掌控学生心理动态的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倾向。同时,通过隐匿身份,积极倾听大学生的心声和诉求,掌握大学生的真实的心理状况,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其课程的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介、以活动为核心、以合作为主线”的原则,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切实符合学生的需要,这样他们会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自然会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会明显。另外,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大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应在趣味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维护技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

篇13

关键词:课程体系;创新能力;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61-02

一、课程体系建设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对综合能力素质较强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

创新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目的和条件下,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思想和概念、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有较高价值产品的一种能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创新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具体体现在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想具备这样的能力,首先必须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因此,加强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不足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课程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符、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规划与编排、课程层级划分和针对性不强、各课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与沟通、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复、交叉学科课程较少、实践性课程所占比例偏小、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反映学科前沿进展情况、课堂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单一、实验实训课程效果不理想、创新创业课程不够重视等。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专业课程教学达不到其应有的宽广度和纵深度,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零散、浅显,难以构建较为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也难以实现对知识的有效运用,从而阻碍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国内多数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对大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需求都考虑的较少,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要,难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应用的创新能力。

三、我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山东英才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等专业建设的核心部分。在确定了各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学校遵循“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原则,以核心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在多方面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设计和开发,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1.课程的优化和整合

课程的优化和整合应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先进性原则,强化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以山东英才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首先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职业岗位为数控机床操作工和数控加工工艺员,然后根据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提取典型工作任务,例如数控加工工艺员的典型工作任务有分析零件图纸、获取加工信息、确定加工方案、制定工艺文件。最后,通过分析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将相通、相近的专业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和重新排序。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遵循知识学习由浅入深、能力培养由低到高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通过对课程进行有序化、层次化的整合,在强化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又压缩了课时,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中,从而进一步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实践课程的改革

实践课程能够使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和拓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

山东英才学院的实践课程主要由工程训练、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等部分组成,要求必需保证实践课程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30%,并且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一方面学院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省级示范的机械加工实训中心,能够具备真实的生产环境,充分满足实验、实践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学院积极开发了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借助企业优势,拓展了教学空间,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此外,山东英才学院还尝试进行开放式实验课程的改革,将科研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引入实践课程教学中。结合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的创新竞赛设计和开发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并以课后作业或课内选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自行安排时间完成。在实验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择优筛选,并安排相关教师进行指导,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这样,既可以使实验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为各级科技创新竞赛打下基础。

3.增加选修课的比重

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这就要求学生了解或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限于专业知识领域,而是应该根据需要设立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等个性化需求自由选课,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形成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选修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可以视实际需要而定,在学科知识面、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要与必修课有所分工、互为补充,一般应保证不少于总学时的15%。

4.开设创新训练课程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观念问题、认识问题,也就是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因此,可以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设创新课程。例如,开设一些学科前沿问题讲座、先进制造技术讲座、科技专题讲座等,将前沿的学科发展情况展示给学生,开阔其视野,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置身于创新活动教育的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研究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重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如何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放到第一位。鼓励教师积极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将所要教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巧妙地融合到与实际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个项目中去,并对每个项目提出具体的任务和完成目标,使得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项目而去主动探索和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改变原本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模式化教学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采用讲授法、现场示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类比法、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互动。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6.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我校“网络校园”的优势,组织教师不断充实和完善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习题库、实验实训指导书、授课录像、微课录像以及拓展学习资料等教学资源;建立精品课程网页,以精品课程为载体构建开放式的教学平台,将优质课程资源在校园网上实现共享;不断充实和更新的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使课程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充分整合,将课堂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辅助支持。

7.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高校开设的大多数课程仍然采取单一、刻板的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考核,这样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同的课程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取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在闭卷考试中加大主观题的比重;而创新课程则可以通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科研项目、创新实践项目以及等方式进行考核。

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考前突击的学习习惯,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结语

通过对本校机械类专业进行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本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国家级、省级、校级科技创新竞赛、技能竞赛、创业创新项目等,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展示学生的专长和个性。到目前为止,山东英才学院机械专业的学生已成功申请专利40余项,在近几年的山东省大学生机电创新设计大赛、山东省大学生专利产品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中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山东英才学院将根据学院自身的发展特点,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继续深入地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建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姜天华,雷学文,王帅.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3):129-132.

[2]徐静.面向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3,(4):239-240.

篇14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实验教学长期存在体系层次单一、教学方法匮乏等问题,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对信号处理课程群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电子信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1-3\]为此,本文将阐述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近几年来所推进的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信号处理课程群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电子信息实验室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应的专业实验室,为配合专业建设,实验室对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建设与改革,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的实验教学得到了持续的提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实践教学以“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为出发点和着眼点,结合理论课程教学,优化和组合电子信息工程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和结构。

(一)根据电子信息专业的特点,建立多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验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应该在不忽视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掌握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先进的电子设计技术及时地融合和补充到实验课程体系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实验课程体系上形成三级技能培训体系,即以“信号与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实验为代表的基础仿真实验,以“DSP原理与应用”“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数字视频信号处理”等课程实验为代表的综合性应用平台实验,以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为代表的综合技能训练。\[4\]通过实验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由于专业发展的需要,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也应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组织实验教师与理论课教师共同撰写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并组织教师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必需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

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5\]:

图1 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二)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构建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体系

1.“变面向结果为面向过程”的基础验证型实验:重在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实验验证理论课中所涉及的单元电路,如模电中重视培养学生对分立元件的灵活应用,而不是一味地训练学生使用各种集成电路。理论课中,强调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虚拟软件,仿真实现各种电路模型,实验环节强调如何按步骤实现仿真的数据。

2.“变辅导解答为引导启发”的系统综合型实验:在每门专业基础课中均开设一个4学时综合设计实验。设计实验具有中等难度,是对本门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采用“实验辅导解答为实验引导启发”的方法,实验进行完1个课时后,要求每位学生对设计环节提出一个问题,教师针对问题给出一个原理性的解答而不是直接讲授问题的答案,以此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3.“变单一方法为多元实现”的设计创新型实验:以往的课程设计多由教师给出参考图,学生进行制作,实现方法单一。对此类课程改为教师只给出题目名称,实现方法由学生自主选择。如模电中给出一个滤波器的带宽和增益,数电中设计一个8路抢答器,高频电路设计一个振荡器等,这种面向任务、多元实现的教学方法能够给予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内容由易到难,包含从验证性到综合设计性多个实验层次,让学生循序渐进经历认知、实践、探索全过程;学生在完成基本实验基础上,可选择难易不同的实验内容,还可自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探索更多问题。独立设计和实践的教学环节逐渐增多,通过这些引导,大量的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对多方位的内容进行探索和实验。结合我校实践教学手段,具体阐明实验教学由易到难的四个实施步骤:

1.科普讲座,提兴趣

实验教学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十分陌生,为此,组织专业教师将所做的研究内容(尤其是具有专业特色的硬件类产品),为新生开展科普讲座和产品演示,要求教师要用浅显易懂的科研实例来阐述深奥的理论和方法,旨在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实验教学做好铺垫。

2.简易制作,聚人才

科普之后要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如组织大一所有新生开展课外科技制作,选择容易实现、观赏性较强、声光展示效果好的简单电路(如两个三极管组成的发光振荡电路、抢答器、音乐门铃等),并安排大三学生手把手指导大一新生判断元件好坏、焊接、调试等环节,尽量做到试做即成,以此来培养初学者的成就感,同时从参加活动的学生中择优送入开放实验室,以完成从“盲”到“懂”的转变。

3.课程设计,拔技术

大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依托开放实验室实现课外课内互补,夯实基础知识。教师所组织学生开展课程设计,题目覆盖面要广,难度适中,重在基础。侧重训练模拟单元电路的实现而不盲目采用各类集成电路(如分立元件实现的音频功放);数字电路的基础培养以单元器件、中规模集成电路为主(如用常规数字器件实现的步进电机驱器、密码锁、数字钟、频率计等)。积极发挥大四学生的作用,以老带新,根据研究方向组建学生团队,实现人(老)对人(新)的辅导,尽早完成由“懂”到“通”的过程。

4.电子竞赛,提能力

历年的电子竞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竞赛均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力,为此,配备电子竞赛培训基地和组建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团队,采用真题历练、现场测试、教师讲评等手段,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经过电子竞赛等学科竞赛的磨炼,使学生基本实现由“通”到“精”。

(二)实验教学手段

学生在实验锻炼上的投入程度、重视程度,直接 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为引导学生认清实验的重要性,电子信息工程系通过对桂林高新区多家企业、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活动,集中厂家的一些想法与需求,再综合其他途径得到的信息,分列成各种类型的课题,然后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要求,使学生能够认清自己的学习方向,认清自己需要掌握的技能,同时结合专业实验教学有目的地去学习。另外,根据科研和教改成果,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创新实验方面进行改革,着力加强学生专业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结束语

构建“理论基础”和“工程训练”互相融合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模块化、多层次化,有利于全面实施选课制和学分制教学管理,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单独开设基础实验课程,增列素质教育模块,增加课程设计项目,加强学生素质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本科生在24小时开放的本科实验教学平台上自主进行实验,配备最优秀的教师来对他们进行动手能力训练。实践证明,以科研资源和平台为载体,开展分层次的本科生创新实验实践能力训练,是一条适合本专业的研究型实验教学道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