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宏观经济调控关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根据国家审计的经济监督性特征,一方面,围绕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实施审计监督。一是对国家“宏观性部门”的审计。通过对有宏观调控职能的国家财经管理监督部门和市场主体主管部门(如财税、金融、发改、建设、国土、物价、工商、国资等)调控监管市场经济包括本部门经济活动的审计,以及对领导干部任期履行宏观经济调控职责情况的审计,监督这些部门及领导干部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和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正确履行职责,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合理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和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确保宏观调控规范有序,提高宏观调控政策效益,为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创造优良环境。二是对国家“宏观性资金”的审计。通过对影响宏观经济调控的国家公共财政、信贷等资金(基金)特别是各类专项资金包括中央财政支持重点领域的资金的审计,监督这些资金来源(收入归集)和运用(支出分配)的合法有效情况,为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对国家“宏观性项目”的审计。通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新农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节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教育发展、公共服务和文化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及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这些项目合理控制投资规模,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改善投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益,为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奠定坚实基础。
二、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挖掘增产节约潜力
当前国家财政比较困难,建设资金不足,财力又过于分散,损失浪费比较严重。同时,部分企业不仅利润下降,亏损上升,而且严重地存在着潜亏挂账、虚盈实亏问题,这是财政的一大隐患。为此,要围绕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积极加强大中型企业的审计监督。要在财务收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当前烟草行业潜亏挂账、虚盈实亏的问题比较严重。经济效益审计,主要是检查企业盈亏问题,除研究外部原因外,重点是检查内部问题,如产品质量品种、企业生产流通、影响亏损挂账的因素和“三角债”、资金周转等问题。并要进行一些审计调查,针对存在的重要问题,查找产生原因,提出挖掘内部潜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改善外部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既审计监督,又帮助解决问题,为宏观经济调控积极工作。
三、社会审计
有利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行为及活力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加强社会审计有利于规范企业行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根本特征是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由于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所以,企业所有者、债权人、潜在投资者、政府和社会公众都重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别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信息的质量更为重要。为了维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管理人员的行为,法律规定必须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管理者编制的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中国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公司法规定: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转换经营机制,有步骤地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评估资产、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社会审计行业拥有一批会计、税务、资产评估、管理咨询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他们能根据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提供包括股份制改造、记账和设计会计制度、税务、资产评估以及管理咨询在内的各类专业服务。
四、内部审计
1.目标的选择。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流行的看法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总量的绝对平衡与结构的相对平衡的统一。这个观念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因而学者重点讨论的是控制总需求还是控制总供给的问题上。宏观经济作为一个超级系统其调控目标是系列的、有层次的,稳定、协调、有序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并且这些目标要分级或分层界定。在非正式约束的影响下,目标选择要依据区域特点进行宏观调控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区域文化和区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
2.调控的顺序。从传统的事后调控转为事前调控。传统的调控模式存在严重缺陷,第一存在严重时滞,不能及时解决会错失良机;第二力度很难把握,使经济过冷或过热。因此要改变这种被动模式。
3.调控机制的完善。在非正式约束下要不断完善市场秩序和市场机制,要保证市场进出的规则,优化市场结构;制定作价规则和严格的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市场道德秩序和价值观念,形成公平、平等的市场秩序。同时,规范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使政府与企业肩负起社会责任。
二、非正式约束的宏观调控工具模式的创新
现有的调控工具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观念的进步宏观调控的工具模式也出现了创新和改革。
1.民债。民债是国家在国民经济遭受通货紧缩压力或危害时向公民发行的;在国民经济遭受通货膨胀压力危害时要求公民偿还的,仅具有货币购买功能的购物凭证。与其他债券相比民债的主要特点是:(1)与国债相反。国债是国家向公民借钱用于投资民是国家借钱实际是只能用于消费支出的购物凭证给公民用于消费。(2)债券都是有息的而债无需债务人付息利息由中央政府支付。(3)民债只能用于消费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限比天内用于消费支出。(4)民债的对象是全体有稳定收入或偿还能力公民。(5)它是记式的公民无需用货币购买。(6)民债只能参与购买价格高于其面值的商品或服务。(7)民债在行时不规定偿还时限。民债在萧条期可以提升总需求曲线使其与供给曲线重新相交,是总需求与总供给在充分就业下达到新的平衡。在经济过热时期则有降温作用。
2.国土资源。邱铃章(2006)研究指出自2003年以来,土地参与宏观调控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从体制创新、市场配置、规划编制及部门间协调配合等方面分析了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一些问题,曹清华(2004)认为土地供应政策要像金融货币政策那样,成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而程烨(2011)认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土地登记制度、土地产权市场制度、土地税收制度、土地金融制度等。
三、小结
关键词:双顺差;宏观调控目标;外汇储备
中国分类号:FO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003-02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近年来,双顺差现象呈现强化趋势,纠正国际收支失衡和妥善处理随之而来的大量外汇储备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宏观经济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及措施将可能对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以及货币政策效果等诸多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带来负面影响。
2 内外目标冲突的现状
2.1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均衡的冲突
自1994年以来,中国连续出现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呈现大量盈余。同时人民银行承担了无条件买卖外汇、平衡外汇市场日常供求义务,导致了外汇储备大幅增加,由此引发的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使我国的金融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冲击。一方面,外汇储备过高,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巨额外汇占款引发基础货币投放增大,导致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扩张,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引起的基础货币投放,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冲销手段,但这些手段不论在市场基础上还是操作技术上,都是不可持久的,其效果稳定性也将是难以预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很难实施。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两大目标的冲突加大。
2.2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均衡的冲突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双顺差的产生对充分就业带来了好处。其一,经常项目的顺差是由外贸出口导致的,而外贸出口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国内人员的就业,提高就业水平。其二,资本项目的顺差是由资本的大量流人造成的,而大量流人的资本大部分构成投资,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的加工贸易的制造环节在境内主要采取劳动密集型生产,对扩大就业的效果十分显著。如果出口急剧下降,或外商直接投资出现大幅下滑,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就业状况,不利于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可见,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一定要权衡利弊,采取适当的措施。
2.3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均衡的冲突
国民收入的构成要素包括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它们的增长对国民收入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当前中国消费疲软,人们偏向于储蓄,所以消费对国民收入的增长贡献有限。因此,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是投资和净出口。目前中国人们的储蓄并没有顺利地转化为国内投资,即对国民收入起到主要作用的投资来自外资的流入。这也是双顺差中资本项目顺差的功劳。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净出口一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当然这支主力军导致了双顺差中经常项目的顺差。
3 解决措施
双顺差对我国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有利也有弊。要充分利用双顺差的利同时减少它的弊需要政府充分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等多项综合措施。
3.1 减少双顺差
3.1.1 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顺差的根源就是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这部分资源国内居民消费不了,所以只能出口到国外,向国外寻求销售途径。
(1)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然后扩大内需。
当前国内出现的困境是通货膨胀和内需不足并存。这两个矛盾可以并存的原因是它们产生的原因和渠道不同。通货膨胀是结构性,它是由猪肉和石油的短期供不应求引起的,进而引起粮价和其他物品的涨价,而内需不足是由于我国国民偏爱储蓄引起的。所以,我们应该针对通货膨胀的起因采取措施控制物价上涨。而扩大内需可以通过降低储蓄率,稳定人们的支出预期,减少预防性储蓄,央行也要降低利率;也可以通过增发国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减少出口。
今年来,我国一直奉行“出口至上”的贸易战略,如出口退税等,忽视了进口和国内市场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这一措施没有及时得到修改,致使中国内需不足和外汇储备的过度增加。为了减少双顺差,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出口对经济健康平稳增长的作用。当前,政府应该实行出口、进口和内需并重的平衡贸易战略。取消过度激励出口的措施,降低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激励出口商品提高国内增值程度,增加高附加值、高技术、低能耗、低污染商品的生产和出口。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带动了服务贸易进口、更有助于国际收支平衡。
3.1.2 资本项目
(1)稳定汇率,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
一直以来,人民币汇率未能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不利于均衡价格的形成。并且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较窄,缺乏足够的弹性。所以,外汇管理改革应重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当增加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以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具体地说,首先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币种,让更多的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参与进来,使人民币汇率能真实的反映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其次要逐步放松资本外流的限制,放宽个人外汇业务、促进海外投资等,采取更加弹性的汇率制度方法,不断扩大汇率变动的区间;最后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因为有效的利率形成机制是形成有效汇率的基础。我国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从而促进汇率市场化的实现,以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2)减少外资流入,引导并合理利用外商投资。
近年来,我国引进外资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国内储蓄的不足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而如今,中国居民自己的储蓄率已经很高,只要合理地把它转化为投资,中国就没必要去引进外资。所以,引进外资应重在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具体来说,首先要取消地方政府把对外资的引入状况作为政绩考核标准的做法,同时取消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做到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其次要适当转变外资政策,引导外资流向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使其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节约能源。真正把利用外资和提高国内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3.2 妥善处理大量外汇储备
外汇占款的增加改变了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结构。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推动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发展。
3.2.1 纠正外汇管理观念
管理层对于外汇储备的管理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必然会导致管理方式产生失误,如人们普遍认为外汇储备是国家经济地位的象征。但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经常项目的顺差。产品大量出口被外国使用。对于我们这个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是个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应该出口高质量、高附加值和有高新技术的产品,而不应注重顺差的“量”,更不能简单地把外汇储备看作是国家实力的显示。另外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本资源发展经济。我们可以用这些钱还外债,也可以去国外投资,或者购买外国物品投放到国内经济发展中等等。
论文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正从稳步回升向全面恢复过渡,这个经济成果的取得乃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我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同时还应该仔细研究国家目前出台的相应的政策调控措施,这样才能为下一个阶段经济的平稳运行打下良好的根基。作为一名精算与风险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我更应该认真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为自己未来工作方向的选择打好基础。
一、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有哪些因素推动了消费增长?一是政策因素,它还会成为一种动力而继续支持消费增长。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调控宏观政策的重点工作,依旧是提高消费对增长的贡献度,同时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二是进一步落实措施,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此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三是继续完善节能产品、汽车及家电的消费政策。
(2)有哪些因素抑制了消费增长?一是国家近期内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它会减缓和住房有关的建材和家具的增长速度。二是由于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房价的大幅增长,相应的会制约已购房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三是国家近年来连续发生的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会造成局部地区消费能力的下降,同时也使当地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降低,实际收入减少。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加大。经济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开始逐渐复苏,引发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的巨幅增长,也进一步增强了物价对我国的传导影响。二是由于近几年来华北地区低温、西南地区干旱,这些异常的天气变化造成农产品的产量大幅降低。三是原材料及生产资料购入价格的提高,会进一步向下游传导。四是在一些沿海地区,例如珠三角,尽管“招工难”问题已经通过提高工资而得到解决,但相应的也会提升劳动力的成本。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将导致我国成本推动型物价的上升压力进一步加强。
3、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尽管我国经济已经从过去强劲的复苏转变为现在稳定的复苏,但依然存在着经济下行的风险。并且通胀和下行的风险并存,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减缓,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强,投资驱动模式作用减弱。在短期内,经济的发展需要靠经济、消费及进出口三个方面来带动。
二、我国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调控
1、调整财政货币政策、预防通货膨胀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宏观调控的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同时要面临经济下滑和价格上升两种压力,现在的焦点问题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已经基本上代替了经济下行的压力。目前的状况,造成了财政货币政策陷入无法选择的境地。
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5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们过去的政策目标是稳增长,下一步的政策目标是,即要稳增长、又要防通胀,中间的目标是调结构。这样的一种背景,需要我们及时的调整财政货币政策,进一步深化经济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动力。下一步的宏观政策可以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需求,应对国内的内需不足的现状。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而央行近期降息27个基点,正是政策宽松信号。
2、加大政策力度,提高支出结构
我们财政政策必须把握四大投资支柱,一是民生的投资,二是结构调整的投资,三是创新的投资;四是三农的投资。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对农场品生产供应方面,没有提供相应的保障体系。水利设施方面,包括农村的灌溉设施和水库,已经遭到严重的损毁。在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农村道路方面,都有明显的先兆。所以为调动农村生产的积极性,我们就要建立长效稳定的农产品供给机制和价格保障机制,而不应该仅仅是一些短期的、临时性的措施。
3、改革税制、推动结构性减税
结构性减税并非是单一的减税,在税收上存在着有增有减,但总量上是在减少。目前我们的消费呈现升级的趋势,前一阶段消费升级主要是依靠政策扩大消费,而我们下一步的政策目标是推动消费升级,将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因此,扩大内需和治理经济萧条的可行的政策选择是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向贫穷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其具体举措如下几个方面。(1)认真贯彻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适当时候取消农业税。(2)公平税负,对高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所得税、财产税、利息税,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大政府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
4、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加大政府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减少权力对国有资产的侵蚀,建立起抑制不法侵占国有资产和谋取非法收入行为的监管机制,同时建立对非法收入攫取者的惩戒机制,从制度上限制和减少因“灰黑色收入”大量存在而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现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司法体系和民主法律监督体系。在财政体制改革上,应该进一步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权,给地方正常的融资渠道,以便于地方政府控制土地价格,使房价得到有效打压。
结语
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即要适度、适时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在经济稳步运行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不断建立和完善健康的经济体制,以迎接未来不断出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俭贵.劳动与资本市场的双重过剩.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概括.经济学家,2002.
[2]于祖尧.解析经济形势探讨经济政策走向.经济学动态,2002.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需求;经济周期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速接近10%,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但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波动同样引人关注。GDP增速最高时超过15%,最低时不足5%,产出震荡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CPI震荡明显,2009年同比下降0.7%,之后逐渐走高,到2011年同比增加5.4%,波动幅度超过6个百分点。因此,高速增长与波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两个重要特征。
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形成部分低水平重复性投资项目,造成投资过剩过热。经济增速放缓时一些过剩投资被闲置甚至淘汰,又造成经济资源的无谓浪费。同时,我国直接融资市场不发达,银行贷款是企业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经济波动造成的投资浪费也直接威胁到银行系统的稳定,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加强货币政策调控,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宏观经济波动的HP滤波分解
HP滤波方法可以将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分解成周期部分和趋势部分,通过对宏观经济变量时间序列周期部分的统计特征对比分析,总结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特征。
(一)宏观经济变量数据来源与构造
本文借鉴钱士春(2004)、徐高(2008)等人的研究成果,以1992年为分界点,将1978-2011年各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成1978-1991年和1992-2011年两段,分别进行滤波分解和相关系数的估算。为方便比较分析,还提供了1978-2011年整个样本期间宏观变量时间序列的滤波分解和相关系数的估算结果。
1、GDP及私人消费等组成部分。GDP数据直接采用国家统计局支出法计算的年度GDP,私人消费、政府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变量数据取自支出法计算的GDP各组成部分。为获得以不变价格计算的真实GDP及各组成部分的数据,用统计局公布的GDP真实增长率和名义GDP数据计算GDP缩减因子,再利用GDP缩减因子将所有名义变量转换成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变量。
2、通货膨胀率与物价水平。物价水平数据用前面计算所得的GDP缩减因子表示,而通货膨胀率则用GDP缩减因子的变化率表示。
3、劳动力与平均工资水平。劳动力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全社会就业人数”。国家统计局按年公布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总就业人数,以及付给这些就业人员的工资总额数据,二者相除即得到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
4、本文分别考虑了M0、M1和M2三种口径的货币余额。其中,M0指流通中的现金,M1为流通中的现金M0加上企业活期存款,M2又称为“广义货币”,包括:M1+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这三种口径的货币存量从M0到M2流动性逐渐降低,规模逐渐增大。真实货币存量数据为名义货币余额除以物价水平,各口径货币流通速度=名义GDP/名义货币存量,以上数据来自中经网数据库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二)宏观经济波动的典型特征
HP滤波分解前,首先对各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取对数,再用HP滤波法进行周期分解,分离出的波动成分可近似看作各变量对其长期趋势的百分比偏差。计算各变量周期成分的波动标准差和相对标准差,比较各变量的波动幅度,并测算各变量与实际产出之间的时差相关系数以刻画各变量与产出波动的协动性。各宏观经济变量波动成分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我国经济波动幅度相对发达国家较高。1978年至今我国GDP波动标准差为3.15%(表1),而美国自二战结束到上世纪90年代,实际GDP波动标准差为1.66%(Stock, Watson, 1999),实际GNP波动标准差也仅为1.72%(Cooley, Prescott,1995),中国的产出波动幅度远高于美国。但私人消费、政府支出和投资等GDP组成部分的波动幅度在1992年以后显著下降,说明我国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在近20年内显著提升。消费平滑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跨期优化行为将使消费相比产出更平滑,即私人消费的跨期波动幅度应小于产出的波动幅度。表2中私人消费波动的相对标准差在1992年后小于1表明,消费平滑理论在中国成立。
2、GDP各组成部分的波动模式发生改变。一是1992年后从产出增长到消费增长的传导过程被拉长。私人消费1992年前后均为产出的顺周期变量,与产出的最高相关系数在1992年前后分别为0.79和0.86。但1992年前当期产出对当期消费的拉动作用最明显,1992年后当期产出对滞后两期消费的影响最大,私人消费成为产出的滞后变量。说明1992年后从产出增长到消费增长的传导过程被拉长了。
二是1992年后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平滑产出波动的意图更加明显。政府支出与产出绝对值最大的相关系数均为负,表明政府支出是产出的逆周期变量,即政府一直尝试逆周期的财政政策以降低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1992年前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刺激总需求和产出增长,此时财政政策的主要作用是刺激经济增长。但1992年后政府与产出的相关系数均为负,表明政府有意识地运用逆向财政政策防止经济过热,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三是1992年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减弱。投资是高度顺周期变量且当期投资增长能显著增加当期产出水平,但1992年后随着净出口、私人消费等在GDP中的份额不断扩大,传统的投资主导的经济模式逐渐改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投资与总产出的相关系数由1992年前的0.89降至1992年后的0.74。
四是1992年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更加明显。1992年前后净出口均为产出的顺周期变量,但1992年前当年的净出口增长会显著增加两年后的产出水平,而1992年后当期的净出口增长会显著刺激当期产出增加,从净出口增长到产出增加的传导时间相对缩短。
3、劳动力市场存在粘性工资现象。就业人数与总产出相关系数为负,表明劳动力供给是产出的逆周期变量,这违背基本的经济学常识。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可能解释是统计数据的低质量(徐高,2008)。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数以亿计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工作。现行的统计体系很难准确统计农民工人数,造成“就业人数”与实际劳动力数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农民工就业人数统计数据的缺失可能造成了劳动力供给与产出的逆周期现象。
平均真实工资在1992年前为高度顺周期变量,但在1992年后则变为逆周期变量。真实工资逆周期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名义工资粘性现象。凯恩斯理论认为名义工资存在刚性,通货膨胀上升时,名义工资刚性造成实际工资下降,厂商因此雇佣更多工人进行生产,社会总产出相应增加。
4、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调控效果明显。各口径货币存量在1992年前后均为总产出的顺周期变量,说明更多的货币投放能有效促进产出增长,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作用明显,货币中性在中国经济中不成立。同时,通货膨胀在1992年前后均为产出的顺周期变量,表明我国经济中产出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菲利普斯曲线关系(Philips curve),这进一步支持了我国经济中不存在货币中性的论断。
三、国内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特点
货币政策调控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和存款准备金(reserved requirement)等工具调节经济中的流动性,以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行为。
(一)我国货币政策历史简要回顾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1-1983年。这期间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内唯一的银行,兼具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职能。这一时期我国物价总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第二阶段:1984-1995年。这一时期我国通货膨胀经常呈现波动幅度较大局面。人民银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水平显著下降。第三阶段:1996年至今。人民银行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总体上确保了经济的平稳运行,产出、消费和通货膨胀等宏观变量波动较小。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先后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科技股泡沫破灭、全球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经济增速和物价水平出现较大波动,但货币政策调控在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方面成效显著。
(二)总量控制为主的国内货币政策调控
美联储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目标,这一调控方式被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央行普遍采用,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预先设定短期基金利率目标值,每天按照预先设定的基金利率买卖债券。因此美联储外生设定债券的买卖价格,而让市场内生决定债券的供求量。通过这种方式,美联储基本可以精确控制联邦基金利率。2007年8月美国次债危机爆发以前,联邦基金利率实际值与目标值基本保持一致。同时,美联储调控的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元的基准利率,决定了其他美元利率。
与美联储利率调控不同,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更多的是数量目标,主要包括M1、M2、现金、贷款规模等。人民银行每年公布M1和M2的年度增长目标并相应调控货币投放量,同时还在某些年份设定信贷投放目标并相应调控实际信贷投放规模。与总量调控相对应,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方式是价格招标,即在公开市场操作时,首先确定央行票据或回购协议的发行量,再通过拍卖由市场决定央票或回购利率。因此,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投放量由央行外生决定,投放价格(利率)由市场内生决定。
四、国内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估计
货币需求利率。为体现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货币需求方程中加入时间趋势项t。
GDP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1996-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按季度公布的名义GDP累计值,通过对累计季度数据逐季扎差并用X12方法进行季节调整,得到不含季节因素的名义季度GDP数据,单位为亿元人民币。同时,利用CPI定基比序列将1996-2011年月度CPI转化为以1996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月度同比数,并用季度平均法将其转换为季度序列。用CPI季度序列缩减季度名义GDP,得到去除价格因素的真实GDP数据。
1996-2011年季度货币存量数据M0、M1和M2,利用X12方法消除各口径货币存量数据中的季节因素,单位为亿元人民币。真实MO、M1和M2存量为消除季节因素的名义M0、M1和M2除以相应的季度CPI。
利率为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Wind中国宏观数据库给出了1996年3月-2010年12月的月度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使用季度平均法将月度数据转换为季度数据,单位为%。
为避免伪回归,首先对各变量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表明,各变量原时间序列是一阶单整,存在协整关系。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三组变量协整检验的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根统计量均表明存在1个协整向量,即各口径真实货币供给量与真实产出、名义利率间存在协整关系。
(二)实证估计结果及解释
标准化后各组变量的协整系数如表4所示。除M2与(一)基本结论
高速增长与波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重要特征。经济过度波动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运用HP滤波方法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分解研究发现,我国的经济波动幅度高于欧美发达国家,1992年以后消费、投资、净出口的波动模式发生变化,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名义工资刚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作用显著。比较研究发现,美联储通过调控联邦基金利率以调控美元市场其他利率,货币政策调控主要以价格调控为主,而人民银行通过价格招标的方式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是保持各口径货币适度增长,总量调控是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特征。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实证估计结果表明,各口径实际货币余额与真实产出、名义利率间存在着与理论一致的函数关系,但流通中的现金(M0)对真实产出和名义利率更敏感。
(二)政策建议
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不断改善宏观调控,坚持不懈地抓好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工作。
一是完善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主体的融资环境。当前实体经济融资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宏观投资效率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完善实体经济融资环境,应建立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推动建立互助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中小企业授信制度,降低中小企业信贷门槛。鼓励扶持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增强资本实力、延伸服务领域、扩大市场份额、增加社会影响等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二是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是充分发挥货币政策调控职能、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十二五”期间,应不断丰富国债发行品种,形成期限结构完整、发债用途多样的多层次国债体系,进一步健全国债收益曲线。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业务创新,开拓代客理财、基金托管、保险业务、证券业务等高附加值业务,延伸服务领域,尝试开展财务顾问、并购重组、债券承销等交易类、咨询顾问类业务,推动战略转型,提高经营效益。
三是健全资源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提高国内企业的自主定价能力。建立健全物资储备和价格调节基金制度,有效应对资源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确保总体价格水平稳定。提高资源税,将资源价格提高带来的超额收益收归财政,用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提高资源区居民收入。积极探索建立国内资源期货交易中心,发展资源期货市场,争取资源国际定价主动权,降低进口成本。
四是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协调合作,建立公平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监管机构应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坚持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着力构建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同时,加强跨境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积极参与金融监管政策双边对话与磋商,推动建立有效的审慎风险管理和金融稳定的国际标准,有效防范风险的跨境传染。
参考文献
[1]Clarida, Richard., Jordi Gali, Mark Gertler, 1999, The Science of Monetary Policy: A New Keynesia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9,(4):1661-1707.
[2]Friedman, Milton, and A. Schwartz, 1963, 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60,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Keyes, J.M., 1936,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London: Macmillan.
[4]戴根有.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林毅夫,蔡P,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6]梁琪,腾建州.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2):3-12。
[7]刘斌,黄先开,潘红宇.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定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8]谢平,刘锡良,程建胜,曾欣.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货币政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9]许召元.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D].北京:北京大学,2007。
[10]徐高.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经济波动数量分析[D].北京:北京大学,200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 Economic
Cyclical Fluctuation and Monetary Policy Control
HU Wenlian
(Yinchuan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Yinchuan Ningxia, 750001)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8%;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收作物长势好于常年;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分别增长9.8%和12.7%。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宏观调控政策具有较大回旋余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7995亿元,同比增长8.1%;公共财政收入29976.25亿元,同比增1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五个季度下降。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79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
【解读】一季度GDP的增长速度为8.1%,出乎不少人的意料,此前,多家机构均预测增速在8.3%~8.5%之间。这也创下2009年二季度以来新低。从数据看,GDP同比增长速度连续5个季度下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今年定的目标是增速7.5%,因此无论从自身目标还是从世界范围看都是比较高的增速。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继续保持了适度较快增长。
城镇居民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6796元同比增14%。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738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6元,同比名义增长14.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
【解读】居民收入增速比去年要快,这是好的现象。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回落,但还是处在适度较快增长的区间。就城镇居民收入来讲,去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不少增加工资、提高收入标准方面的措施,这对今年一季度还有滞后的影响,个税起征点的上调,也利于居民收入的增加。
尽管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速较快,但是从今后一个时期来看,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尤其是农村居民,农产品价格不可能老是按照前两年的速度涨,农民工的工资率也不可能按照近几年10%以上的速度增加。中国经济是否存在滞胀?一季度GDP增速8.1%,CPI上涨3.8%,CPI的抬头和GDP的回落超过预期,有些经济学家担忧中国经济可能会进入滞胀时代。现在既不存在滞也不存在涨。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保持适度较快增长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摘要】土地管理作为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实现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若干途径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管理 宏观调控 土地
1 引言
自2004年开始,中央提出将土地政策作为一种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纲领性文件,明确要求国土部门利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对土地总量和利用结构进行干预,以加强对经济总体运行进行引导和调节。2006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转折c,体现了中央决定通过土地闸门(又称之为“地根”)实现对经济调控、土地保护等多重目标,这是我国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宏观调控措施的必然选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战略措施。今后,必须从站在实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积极有效地提高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从而实现对我国宏观经济进行重要的调控作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2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在制定具体的土地管理政策时缺乏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意识,主要是由于将土地管理作为国家或地方宏观调控手段还处于摸索阶段,既缺乏理论研究成果,又缺乏实际经验。基于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要实现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功能,不仅要求土地管理能有效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市场混乱、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违法现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还要求土地政策能够从战略层面上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例如通过不同地区的土地政策来引导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及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2.2 中央和地方土地管理目标相互博弈
长期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强调要加强耕地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则一味地追求GDP第一,过于强调经济增长,正是由于中央和地方在土地管理目标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博弈,才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具体的土地利用政策时,存在着相互打架的现象。众所周知,由于土地是不动产,加上土地利用的不可逆性,中央政府牢牢把握着土地的监控权和审批权,而具体的土地使用权则在地方手中。一旦等到中央查出地方政府在具体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土地违法违规现象时,土地用途已经发生改变。正式由于上述土地利用违法现象存在时间差,才导致地方政府一味地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和领导个人政绩而乱占滥用土地,尤其是大量占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耕地,使得土地“闸门”长期控制不紧而直接影响了国家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效果。
2.3土地收益分配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30%要上缴中央财政,70%要留给地方政府专项用于耕地开发。但事实上这70%的有偿使用费由于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在现实中往往不能完全做到“专款专用”,实际上被大量地被挪作他用,而中央政府显然不知情。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就是由于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征收和出让行为,可以获得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这种不完善的土地收益分配和监督机制使得许多地方政府对于中央的土地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到位,甚至“阳奉阴违”。因此,要使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和政策真正能发挥宏观经济调控作用,首先就必须要对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土地收益进行合理分配,同时也要更进一步地加强对土地收益分配的监督。
2.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未发挥“龙头”作用
从我国前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发挥出规划的“龙头”作用,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难以在实际中落实,使得规划只是流于“手上画画、墙上挂挂”。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现行体制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约束力不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经过多方论证并由上级政府严格审核批准并实施的,从法律层面来说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旦审批通过,就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而现实情况却是现行的规划大多数反映的是地方政府部分领导的意图,一些领导一味地为了追求个人的政绩而无视规划的严肃性和其法律地位,使得规划在执行中权威不够、约束力并不强,难以操作;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上下级衔接不够,具体表现在一是由于前期基础工作不扎实,规划编制采用的基础数据不实和缺乏深入调查研究、评价反馈及论证等步骤,导致基础数据不详实、上下级沟通不畅、相互衔接不力,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并不能有效发挥出来。
3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途径
3.1调整土地供给结构,优化土地利用配置
如何有效实现土地管理积极有效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引导和调节宏观经济总体运行,首先要看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否起到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作用。土地供给政策不同,则其所产生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也会有所差异,会导致土地利用主体、相关利益主体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选择结果,从而会直接影响土地资源利用及配置效率。运用土地供给政策实现参与宏观经济总体运行调控,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各级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总量的控制和和土地利用的直接干预,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及优化土地资源在不同地区、行业和部门之间的配置,进而实现对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3.2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发挥“统领”作用
目前,我国依然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市场机制自身还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很难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此客观上要求中央必须加强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我国《土地管理法》已经明确规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及其严肃性,根据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城乡土地利用布局、功能分区和控制不同用地类型的数量,从而达到从宏观上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调控土地供应总量和结构以及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今后,要更加突出各级土地利用规划参与区域宏观调控的作用,继续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坚持以供给引导需求的原则,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统领”作用;同时,严格执行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运用新一轮规划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严禁修改调整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对于确实需要修改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务必要从严审查、从严监督管理,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
3.3构建土地政策调控体系,强化其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政策、土地供给政策、土地市场政策、土地税收政策、不动产登记政策等。今后,要实现土地管理积极参与宏观调控的职能就要努力构建有效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体系,加强在不同的土地政策之间、不同的土地政策与外部实施环境之间形成有效的配合与互动关系,尤其是要进一步强化土地资源、资产和资本“三位一体”的属性,要充分地意识到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不仅是调控土地资源、土地资产,更是调控土地资本。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土地管理政策和其他各项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因此,要实现土地管理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就必须要坚持土地管理政策和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步伐一致、协同推进。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速转型,如果完全采用发达国家或地区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难以有效完成现阶段宏观调控目标。因此,在现阶段积极有效推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完善、有效发挥调控功能的同时,要强化土地政策与货币、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这就要求未来土地宏观调控政策要坚持国家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统领,既要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又要能够及时与其他政策协同一致;又要适时考虑自身角色,既不能“失位”,也不要“错位”,只有如此真正实现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
参考文献:
[1]关涛,吴次芳,宋晓杰.土地管理宏观调控政策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 2004,(5).
[2]叶剑平,吴正红.正确理解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J].中国土地,2006,(11).
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中应该是一种择优选用的原则,应该帮助消费者和产业者知道新形式下的最好的技术、生产渠道、发展模式或者是调高效益的方法。我们的国家由于名族众多,地域广阔,可用于发展的艺术和文化底蕴也是最多的,在不同的社会意识和心里下,其经济行为和协调关系也不一样,因此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会对艺术与文化认知的意识形态产生差异,一般来说在宏观经济调控下有三种模式(图1)。一种是以个人或者是团队合作形式的自由经济模式,通俗地来说自由经济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法治与国家行政规范的指导下,对社会人文与艺术传统因素的个体经营模式,特别是在艺术与文化产业集聚区,此种模式尤为明显。其实早在19世纪后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有了类似的手工艺作坊,并由此而孕育出了各种行会经济体制,自由经济模式的有事在于其调节市场经济的转变作用,同时实现各民族歌地域之间历史、艺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上,起到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杠杆行为作用,并对社会储蓄与保险承担责任。另一种是企业的集体职能模式,这种模式一般可以理解为集体协调市场经济的行为,艺术与文化可以使个体的发挥,也可以使以集体为载体的创造性经济活动。现在各种以高校为载体的产业园、高科技软件应用;以艺术文化娱乐中心为载体的影视、动漫、展示;已消费为主体的各种民族旅游、映像互动等等。这种集体协调可以使民族与民族之间,也可以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而由此形成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与艺术历史文化的演绎,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政府经济宏观计划的协调、艺术与文化产业金融系统、企业模式、劳资关系都十分紧密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第三种是国家政府职能模式,国家和政府在行政市场体制中起指导性调控行为的作用,,建立和健全有法律规制的,带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文化的市场经济在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中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新加坡模式。由功能完备的职能部门来控制投资和艺术产业的发展,这种宏观经济的调控无论是在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宣传传统与道德界面,更加具有充实性,且具有长久发展的潜力。
二、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分析
(一)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为特征艺术与文化作为一个新兴的知识性意识形态产业,首先需要的是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指导,从当今世界关于文化产业的实践经验来看,宏观调控的手段对于艺术与文化创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例如1997年的“创意英国”全球推广计划,在税收、出口计划、财政支出所给与的发展战略计划,不仅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国民消费意识的增长。其次艺术与文化的行为特征需要受到规范的约束和保护,艺术和文化从意识层面上来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更是政府职能机构对于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学之父霍金斯就曾经提出,文化与艺术需要有传承的载体,这种载体是一种价值,体现在知识的民族性、文化的差异性、对社会的贡献性上面,所以要有完备的法律和宏观的政策去促进它,只有这样,我们的创造活动才有价值。第三,个体与团队的作用在往往可以创造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种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在绘画、设计、电影与时尚、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我们的将来都会给予深刻的影响,而艺术与文化不仅仅是简单的创意产品的价值,同时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只有激发出这种行为才能促进社会的共同繁荣和文明的进步。第四,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为需要产业经营的主体,只有通过市场的运作与开发,才能够在市场与消费者之间搭建起桥梁,这些产业经营的主体利用资源和环境,提高全民整体素质,这不仅是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对社会整体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我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国经济增长从来都不曾像现在这样备受关注,近50年来似乎没有一个国家做的能比中国更出色,如果让我们穿越到从前,以一个历史者的眼光来看中国现在的复兴,不难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在于宏观调控下渐进式的市场导向,改革开放并不是一条平坦的康庄之道,经验告诉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种局部性的市场导向与改革往往是在取得成功之后再随之推广。而现在的中国经济又处在转型期,艺术与文化的创意与发展也符合我国宏观调控机制的中“微观先行”的思路,现今中国的高储蓄额对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并不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如果不考虑到社会消费能力以及社会主动投资的可能性,那么中国经济也可能会出现高储低开的局面,只有通过刺激消费与改变投资方式,促进资本积累才能有利于经济发展。以江苏省为例,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前兵,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每年的增长率超过25%,高于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的增速,据统计2011年,江苏文化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占GDP比重的3.4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0.7个百分点(表1)。从诸多数据可以看出,现在中国经济宏观调控重点已经从开放投资转向了扩大内需、增强消费的理性控制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投资一度出现过热的现象,导致了投资与消费的失衡,随着中国经济由计划统制模式走向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不在是由国家宏观控制供需比的单一模式,随着改革的深入,可以预期的是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一定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的需求和消费比率,但是由于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所遗留下的高储率以及银行投资贷款项目过热的问题,会导致文化创意产业在现有的经济体制转型中不能以主力军的姿态出现,但其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作为经济转型期的文创产业在当前进出口投资疲软,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作为改变现有收入分配格局,促进消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对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平衡的影响近十年以来中国经济的GDP平均增长率都在10%以上,但是从社会经济内外平衡的研究来看,现在的经济体制构架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状态。就国内而言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国民经济的内部吸收成分,即消费投资额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很低,国内的经济增长都是政府企业在投资涉外进出口项目或者是基础设施中体现出的价值逆差;从外部环境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开始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把其纳入国家经济宏观协调的范畴中加以深化,以美国为例,其创意产业早已成为国家最大的出口产业,好莱坞影视、迪斯尼主题公园、第五大道等等。据统计,2011年,仅美国的知识产权产业就约占国家生产总值的5.24%左右。在美国艺术与文化创意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成为其国家经济宏观调控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当前的世界经济已经不在是资本积累初期的意识形态了,多元化、金融性、创造性已经成为现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在中国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需要对艺术与文化创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上升到战略高度,这不仅对社会繁荣稳定、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增加经济增长点、促进社会就业率,都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之一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增长与传统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有所不同,现有的快速经济模式并不适合于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短期的经济增长是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所不能带来的,它需要资源配置循环利用,需要先发展后规范进而边发展边规范,并逐步转向先调控后发展的过程,利用艺术和文化的附加值实现经济增长转向,同时依靠新技术改善结构的优化整合,影响体制改革,同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有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能体现当前社会对于知识价值体现的一种新形式,兼顾传承与中国的没学道德,同时体现地投入高回报的经济增长特色。在这里可以运用经济学GNP的模型修订指标来衡量宏观调控机制的有效性,即GNP=GNP-Dm-Dn+A,其中Dm代表人力资本的折旧,Dn表示资源配置的折旧,A表示折旧资本的再利用。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是在中国现有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宏观调控下,通过对中国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率等因素,考虑进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艺术与设计创新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所以当前中国社会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思维能力,而艺术与文化不仅可以使经济增长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向。
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构架模型
(一)国家财政与货币政策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因地域而异,人文风情也不经一样;由于历史原因、民族传统与风俗习惯的不同,国家在对待文创产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控机制要有不同类型与之适应。大体上来说,一类是投资性财政政策或者是激励政策模式,在鼓励和帮助的机制下,扩大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减少各种规费和地方性税收,以刺激需求和吸引外部资金流动。另一类是有计划财政支出政策,提高税率,控制需求平衡。利用激励模式促进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率和消费水平,提升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对于那些需求过度,供需比不平衡,财政支出过高的要采取稳定有效的措施,一切从有利于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出发,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二)社会资源分配以及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对于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特别需要对社会资源的有利分配,在初次分配的过程中应该按文创产业的生产要素进行分配,通过再分配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收支水平,计划协调好资源的社会供需比,既要保障对经济增长的有效利用率,同时也要对资源的分配所带来的风险和回报率做好预判。国家宏观调控文创产业的手段一般由税收来调节社会、地区间的极差水平,同时通过转移支付调节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比,还有最为关键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作为调节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产权与国家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息息相关的经济体模式,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系统中法律规范的约束和保护,因此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目的,而对于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宏观调控还应该有另一个层面的内容即文化的传承。
(三)文化创意的产业政策对于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并不是一味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强调经济增长实际上不能忽视艺术品和艺术家在创造精神财富时的不确定性,需要在宏观经济体制调控中加以体现,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刺激市场消费水品,同时增加教育投入和素质培养,例如美国国家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设计中心等艺术文化中心占城市公共服务的比重有87%以上,免费对外开放以及参观的几乎占95%以上,城市基础文化建设的比重占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47%。依据经济最优投资模式主要受国家就业率增长的驱动原理,目前的中国实际处于经济投资过度,未来就业率水平下降的经济过渡期,我们在文化基础建设投入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宏观经济政策上应该有“倾斜”的政策,要有合理的维护和适度的竞争机制,不能盲目的追求规模经济。
(四)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机制下的构架图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有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政策的引导,而有利的经济增长点;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都能让中国的经济摆脱过渡依赖对外贸易的被动局面,减少外部需求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但是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性边界十分模糊,因此需要从经济学宏观控制的角度来量化分析,给出了关于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机制下的构架图(图2)。从构架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模式对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构成了一个外循环的过程,如果单从国家GDP即国名生产总值上来看是不能体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社会艺术文化教育水平、创新科学技术等诸多相关因素的,但是从构架图上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文创产业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国家宏观调控机制起到深刻影响作用的,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内需不足,特别是社会储蓄率过高而物质消费水平偏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于基础设施和制造投资比重太大,而对文化、素质、教育、艺术等公共服务投资严重失衡。从构架图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应向着有利于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在宏观经济调控下的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应抓住机遇和挑战,依据地域文化以及科学发展的优势,不断完善自身产业模式,从长远的角度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宏观科学的市场经济体制。
四、结论及补充
【关键词】利率 宏观经济调控 作用效果
一、近些年我国所采取的利率政策与宏观经济效果分析
(一)利率变动对我国GDP的影响
根据支出法来表示可知GDP=C+I+G+X-M,G代表政府支出,C代表最终消费,I代表投资,X-M代表进出口贸易差额。由于贸易进出口在GDP当中所占份额较小,故在宏观经济学中,利率变动对GDP的作用主要通过对投资、消费和储蓄的影响来实现的,即利率的投资和消费效应。下面我们分析我国的利率变动对GDP影响效果。
2007年我国连续六次调高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而从GDP的同比增长比率来看,GDP的浮动与利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2007年是为了抑制经济过热,而2008年连续调低基准利率是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从2007-2008年GDP每季度同比增长比率来看,2007年保持在14%以上的高比率,而2008年却相反维持在11.3%以下,这反映了央行利率政策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2010年至2011年多次调高利率,GDP季度数据出现一定下滑,短期看到利率调控的作用效果。2012年6月,由于GDP增长率持续下跌,为促进经济增长,央行下调基准利率,三季度经济增长稍有回转。综上分析可见,央行的利率政策的效果对GDP的影响还不是很显著。
(二)利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稳定价格总水平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之一,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避免通货紧缩。近几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较为严重,因此,通过利率变动来调节我国的物价水平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提高利率也是我国采取的主要手段之一。高利率会使人们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也会导致资产价格下降,个人财富减少,制约了消费,同时,也提高企业的资本成本,减少了可投资项目。最终,消费需求减少和投资受到抑制共同使消费物价下降,从而缓解了通货膨胀。
(三)利率变动对我国就业增长率的影响
低失业率是我国政府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而利率的变化又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中间目标之一。在其他情况不变和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利率与失业率是成正方向变动的,即利率提高会使失业率上升。这主要是通过利率的变动引起投资与消费的相应变动,然后,投资与消费的变动又通过乘数效应使得社会总需求发生变化,总需求的变动导致总支出与总收入的变动,最后导致了就业率的变动。
二、利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作用的制约因素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利率变动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我国利率尚未市场化,管制严重
我国在市场经济转型期,利率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利率的确定及调整是由中央银行外生决定的,并不完全随货币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动,即实行利率管制。而管制利率多为事后行为,效果难免滞后。
(二)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完善,影响利率政策效果
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基础,同时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的发达程度决定着利率政策发挥宏观效应的市场基础。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利率可以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间迅速传导,只有这样,利率才能对不同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行有效的调节。然而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完善,利率传导受到阻碍,资金也不能够在各市场间合理的流动,造成利率传导机制效率低下。
(三)利率对居民储蓄和消费的引导有限
利率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应的大小,归根结底要通过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得到反映的。然而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预防性储蓄占较高比例,此外,我国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居民为以后的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有很多的收入用于预防性储蓄,而这部分储蓄是刚性需求,基本无利率弹性。
(四)投资的利率敏感性不强
在传导利率的作用效果中,企业是重要的微观主体,企业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映程度,直接影响到利率的宏观调控效果。而我国企业的投资需求缺乏足够的敏感性,直接导致了利率变动对于投资影响的不足。国有银行货款的主要对象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其他企业得到的贷款有限,然而国企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预算软约束现象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管理状况。导致对央行利率变化敏感性不高。
三、增强利率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的措施
面对我国利率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甚微,以及种种制约利率政策传导效果因素的情况,我将进一步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针对增强利率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渐进式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利率机制改革还远远没有完成,利率的变动不能体现资金供求的变化,没有完全发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因此要具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渐进式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在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时,也要重视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如金融机构为争夺存款和贷款资源而导致道德风险的增加,以及金融机构因资金成本的增加而加大高风险资产的投产以求收益的平衡而导致金融风险增加,这些都会削弱利率政策的效应。
(二)逐步完善金融市场
完善的金融市场必须具备品种齐全、结构合理的融资体系、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以法律和经济为特色的监管体制等。这就要求在完善金融市场时,把以央行货币政策实施基础的,同时作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企业联系纽带的货币市场放在突出的地位,会起到增强利率政策效果的目的。同时,疏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动机制,发展跨市场产品,逐步放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间资金流通的管制等措施,也会推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连通,增强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效果。
(三)提高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敏感性
我国制定和实施利率政策时,都是先要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通过微观传导到宏观,才能实现诸如促进经济增长,缓解通胀等等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因此,提高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敏感性。
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实施与医疗、住房、教育、养老、失业等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后,才能正确引导公众的预期。使我国部分预防性储蓄存款必然减少,转化为以收益为目的的储蓄投资,从而提高居民储蓄投资和消费行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
2.拓宽居民的投融资渠道
我国可以通过金融创新,使居民传统的投资渠道不局限于存款、保险、股票,发展多种金融产品,以逐步实现储蓄分流,扩大居民参与金融活动的深度,调整其资产结构,从而起到改善居民储蓄低利率弹性的状况,推动消费者信贷的发展。
3.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首先,建立多元化的信贷配给途径,建立地方性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弥补国有金融服务空缺。其次,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货币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最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这在保证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收益的前提下,充分满足有实力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而增强其投资行为对于市场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
参考文献
[1]黄宪,王静然,王栋.中国利率政策效果分析[J].经济评论, 2000(02).
[2]潘晓燕.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J].新疆金融,2000(05).
[3]孙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利率效应[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
[4]王克武,李天德,吴聪敏.我国利率调整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21).
关键词: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强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01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粮食总产量也是越来越多,人均收入增长最快,三大产业蓬勃发展,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对外贸易总量扩大。然而近几年来,经济高度稳定增长,且增长波幅降低,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抑制不稳定因素,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和法律手段,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加强薄弱环节,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一些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如促进消费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粮食增产,同时农民税收加大等,因此还需要加强改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强化我国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了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仍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运用税收手段,增加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收入差距加大问题。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人均GDP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严格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净出口需求加大,我国工业产值和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充裕,工业企业利润提高,商品零售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人才供给丰富,各地发展不均衡,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农村市场的启动,汽车等消费升级快速发展,消费呈逐步加速之势,金融体制的改革,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增多,买基金、入股市投资渠道更加拓宽,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除此之外,全国新增就业人数增多,降低失业压力。
(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存在着很多矛盾的现象。我国的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迅速,走势还不错。而另一方面,因为次货危机的发生,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受到影响巨大。这一切增加了我国洲经济发展的外生变数。因此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即使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紧缩性调控措施,但结构失衡并未缓解,体制矛盾仍然存在,且经济运行风险继续加大。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在紧缩中仍在升高,虽然关税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出口增长率仍提高,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且贸易顺差扩大。同时,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导致信贷出现问题,甚至经济泡沫在一夜之间破裂。所以,我国的经济把应对经济危机押在宏观调控之上。
经济体内部的动力不可能是无限的,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周期性的,其有它的自然规律。而当前,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与体制性痼疾依旧。随着流动性过剩且有增无减,资产价格泡沫必将继续膨胀。在大量资本的涌动下,我国经济运行风险必将加大。人为压低要素价格或者扭曲比价关系,行政性垄断造成经济垄断,使利益和财富的逆向转移迅速加快。这些都必须通过深度的政策宏观调整与经济结构改革加以解决。宏观经济调控措施面临着尖锐的局部与整体利益矛盾、长期与短期的压力。另外,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关键自然资源还有赖于国际贸易,而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持续增加,加上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供给、生态环境保持与恢复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还有,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仍将继续扩展,相关的国际经济规范的波动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会对我国的宏观调控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对其它国家和地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宏观调控势必要和政治外交与国际协调结合起来。此外,我国的虚拟经济发展仍有很大空间,但是虚拟经济运行具有独特的规律。即使我们在调控实体经济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在调控宏观虚拟经济方面,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仍处于探索性的学习阶段。
三、我国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强化战略
要想加强我国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重探讨:
为从源头上监管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和结构,遏制局部投资“过热”的势头,中央已将土地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并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责。但笔者认为,将土地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手段需要明确一些基本认识。
土地政策不是宏观经济第三种调控手段。首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手段,而土地政策是直接以土地为实施对象,围绕土地储备、供应、转让、使用的所有政策的总称,它包括土地供应政策、土地税收政策、地价政策、土地金融政策等。严格来说,土地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是同一个划分标准下的分类。土地政策同后两者没有严格的界限,存在部分交叉。因此,如果将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新手段,哪怕是在特定阶段,也存在概念上的模糊和逻辑上的不清。
其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间接的调控方式,它们都是通过影响经济运行变量的改变来引导宏观经济运行。土地是引致需求,土地政策无法影响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的基本变量,它的调控范围相对狭窄,不能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那样可调控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所以,它无法承担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职能。
另外,土地政策的制定缺乏可操作的标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难以操作。而且,土地政策的执行手段尚不健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比皆是。
土地政策是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环节。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应该有利于制定有效的土地政策,以最适时地保障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调控目标的尽快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经济变量的改变,往往不只产生一种效果,它在对调控对象产生正影响的同时,有可能对宏观经济的其它部分产生负影响。而土地政策的实施效果相对明确和直接,具有相当的刚性。比如,通过限制土地供应,直接限制投资过热;通过制定产业用地原则,落实国家产业发展指向;通过增加保障性住宅用地供应,促进和谐社会目标实现;通过土地供应指标的控制偏向,促进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等等。
土地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局限性,决定了土地政策不能代替传统的宏观调控工具对整个经济结构、布局和规模进行调整,而应努力寻求建立与其它调控政策结合、配套的机制。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卢锋教授在《宏调的逻辑》一书中,对处于改革、转型、发展关键时刻的中国经济形势与宏观政策,以及新世纪15年来宏观调控进行观察思考,以期“对未来政策选择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卢锋教授看来,当代经济史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史,基本可用三句话描述:宏观经济运行“易热不易冷”;宏观政策运用“治冷难治热”;宏调工具选择“偏于宽泛化”。过去十年中国的房价乱象,以及实际汇率升值、货币过度扩张、宏调政策托市、供地垄断体制影响等房价增长的四大动因,只不过是中国转型环境下宏观经济调控矛盾与问题的剪影之一。
按照卢锋教授的说法,中国参与宏观调控的部门有十多个,堪称“九龙治水”。
宏调工具和手段多达30多种,在设计原理、目标对象、使用频率上多有差异,可分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总量参数型工具”,货币信贷数量扩张的“银根”管理、城市建设用地供地的“地根”控制、对特定行业投资进行准入限制等“准入数量型工具”,主要针对通胀背景下农产品和房地产价格较快上涨采取的“产业调控型工具”,以及直接诉诸国家行政力量调控宏观经济的“行政干预型工具”等四类。
可以说,30多年改革实践持续探索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通过宏观金融改革,建立新的以总量和价格调节为主要手段的宏调政策架构。而在上述“宏调目标过宽、宏调工具过泛、宏调部门过多”的模式下,与市场经济原则兼容度较高的参数性、总量性、间接性调节工具利用受到限制,导致汇率弹性不足和利率相对呆滞;准入性、数量性、行政性手段采用偏多,不同程度带来“宏观调控微观化”问题;更主要的是,宏调宽泛化、产业化、微观化延续时间过长,固化甚至强化转型期体制内残存的非市场性因素,反转制约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实现程度。
限制公权力早应成为市场体制的内在要求,但改革调整深化带来的是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寻租空间收窄以及利益之间的角力博弈。
“一些行政部门干预之手反倒越伸越长”,从自己部门利益出发,差异性与歧视性准入管制层出不穷并逐步蚕食微观产权与市场领域,这难免会抑制市场经济内在活力,妨碍充分发挥竞争机制作用,“由此产生体制转型不进则退的效应,会对市场主体的长期稳定预期产生不利影响”,也有可能造成宏观调控本身的混乱。
仍具较强集中性的转型期行政体制,存在正反馈效应的政策信号,再加上干部选用体制与地方竞争机制、城乡分割土地制度和“土地财政”等中国体制转型环境下某些特有的扭曲因素,使得宏观经济运行容易过度扩张,在改革开放前期20余年就至少三次发生。另一方面,识别判断经济形势和调控效果需要一定时间,还受到各类市场主体利益关系的微妙作用,对政策传导的途径和机理也尚未有清晰准确的认识。
事实上,在“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国情制约下,观察2001年至2011年间统计部门初始与随后修正的特定年份GDP增长率数据,可以发现历年都是最初数据被低估,随后的确定值与普查数据调整数通常会提升调高,误差简单加总值达11.1个百分点。这种关键宏观统计数据“最初低估、后来调高”的“系统”误差,无疑会对识别与研判宏观形势引入系统偏差。
【关键词】宏观调控;房地产;经济
1 目前我国房地产整体形势和现状
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一种控制手段,这种调控的特点是根据国家的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后,对具体经济行为进行调控。经过实践证明,宏观经济调控成效显著。目前房屋价格已经经过了几轮的上涨,有些地方房屋价格已经超出了原有价格的2-3倍,已经背离了价值规律。根据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已经到了价格拐点。恰巧在这时,国家也意识到了房屋价格过高现象的存在,意识到房屋价格过高已经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水平。所以,在这时,国家适时的出台了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这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对房屋价格的调控,国家的原则是明确的,即房屋价格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走,既防止过快上涨,也防止过快下跌,总的房屋价格趋势要保证稳定,要符合市场定价规律。
从这种宏观调控可以看出,国家是根据经济学原理办事的,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我国已经实行多年的市场经济,更多经济行为就应该按照经济规律来执行,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来解决,从这一点上看,国家是极具科学眼光的。目前的我国的整体房地产经济形势是从过快增长向平稳增长转变,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实现由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的转变,使房地产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所以,目前房地产经济的总体形势是在国家的宏观政策的调控下,从房屋价格过快上涨向房屋价格稳定的方向发展,从房地产经济过热向房地产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由于房地产经济和多种行业具有密切联系,所以对房地产经济的调控会对许多上下游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所以国家出台的针对房地产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首先是稳定的,其次健康,最后是促使国家整个房地产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房地产经济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房地产经济是否能健康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计,关系到每个国人的幸福感,所以目前出台的房地产经济调控政策都是以稳健为主。
2 宏观调控下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方向
自从国家出台了房地产经济调控政策之后,房地产经济就破除了持续高速上涨的神话,开始了向合理价格的理性回归。不得不否认,之前几年的房地产出现不正常的快速上涨的怪现象。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自身的利益,鼓吹“中国人多地少,房子越来越少”的概念,恶意炒高房屋价格,使得房屋价格居高不下,虽然实现了自身利益的上涨,却损害了广大消费者,所以建立在这种方式下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模式并不可取。
国家出台的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正是基于对这种经济形式的深刻分析之后,做出的理智的选择。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市场经济是主流,国家和政府不可能逆历史潮流而动,但是对于房地产经济不合理的快速上涨,国家和政府也不可能听之任之,出台宏观调整政策就成了必然。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经济的调控力度,其目的就是挤掉房地产经济的泡沫,使房地产经济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国家的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之下房地产经济朝着这几个方向发展:
2.1 房屋价格由虚高向理性合理价格回归
房屋价格和其他的商品一样,定价机制都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根据经济学原理,价格规律是成波浪形的,价格可以适当的偏离价值,但是必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就容易形成经济泡沫,泡沫一旦破裂,对实体经济的损害是巨大的。房屋价格经过前几年的上涨,已经达到了价格顶点。某些城市和地区甚至出现了一年间,房屋价格就翻番上涨的局面,这对整个国家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是不利的。经济发展有规律可循,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饮鸩止渴。所以,经历过大规模的上涨,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之后,房地产价格逐渐的开始合理性的回归,开始向合理的价格方向发展。这不但是宏观调控的效果,也是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必然。只有这样,房地产经济才能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2.2 房地产开发从过度开发向适度开发方向回归
房地产开发的规模要与城市建设规模相适应,房地产过度开发不但浪费闲置土地,也不利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前些年的房地产开发中,有些城市和地区存在房地产过度开发的现象。例如,某一中等城市人口只有100万,新建住宅套数居然达到了20万套,已经超出了该城市正常的发展需求。这种房地产开发就属于过度开发。并且房屋价格虚高,严重超出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最终导致大量的商品房闲置,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必须加大土地的使用率。现在国家正在搞城乡一体化建设,有些城市为了扩规模,合并的周边的乡镇,大力发展房地产经济。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地方经济发展固然是好事,但是房地产总量也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房地产过度开发是对各种资源的浪费,必须得到遏制。国家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之后,房地产开发正由过度开发向适度开发方向回归。
2.3 房屋形式由商品房为主向经济适用房方向转变
前几年的房地产开发,主要的房屋形式是商品房,主要面对的有改善房屋需求的群体。并且商品房的户型均以中大户型为主,超大户型和别墅也存在相当的比例。但是城市的消费群体为工薪阶层,中大户型并不是其主要的诉求,开发宜居的小户型成为了房地产发展的必然。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转移,国家开始大规模建设经济适用型住房。经济实用型住房面对的群体是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这部分家庭的住房状况日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关注。正常的房地产开发结构应是根据群体不同,开发不同的形式的房屋。城镇居民按照收入水平划分,分为高中低等收入水平,这就决定了当地产开发的房屋形式应是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按照一定比例并存的,而不能全部都是商品房。根据这一现实情况,国家及时的出台了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大了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力度,目的是为了使房屋结构形式更趋于合理。所以,在这种大的政策的指导下,房地产房屋形式必然由商品房向经济适用房方向转变。
3 新形势下房地产经济如何发展
当前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每年钢材用量占全国钢铁产量的40%,水泥使用量占全国水泥产量的60%,铝用量占全国电解铝产量的30%,虽然对钢铁、水泥和铝制品行业有促进之外,但是对整体经济确实有危害的。因为钢铁、水泥和铝制品都是高耗能企业,产能的上升意味着对能源的高消耗。目前国家正在提倡节能减排,建设节能型社会,房地产如果继续按照目前速度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将持续增加,这不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基于此,在国家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将出现供应量和价格的双重下降。再次,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不可能有大量的耕地用于住宅建设,未来几年内,我国的房地产开发规模将逐步缩减,房地产经济将由高房价和高数量实现平稳着陆,实现价格和数量稳中有降。房地产经济的增长速度将逐渐放缓,最终与国家整体经济增长实现和谐统一,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制于其他经济体的市场变化。这自然也是全球化的代价。以目前的客观现实而论,我国巳形成了人民币升值与外汇储备赛跑,法定准备金率与外汇占款赛跑,利率与通货膨胀赛跑的格局。
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30447亿美元,外汇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人民币升值压力再增。中央银行为了稳定汇率,就得干预外汇市场,买进外汇,投放本币,则本国货币供应量增加。中央银行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又必须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来冲销,以回笼货币。而为了增加央票发行的力度,就得上调利率,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上调利率,资本流入会增加,外汇储备增加。这是一个很清楚的外汇储备增加一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一稳定汇率,外汇占款增加一稳定基础货币,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一利率上升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一资本流入增加一外汇储备增加的循环过程。然而,在这个循环的背后,包含着多重矛盾。
首先是利率调整和汇率调整之间的矛盾。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上调利率,势必强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的投机资本进入。特别是在后危机时代主要发达国家仍然保持较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流动性过剩;投机成本下降,资本流入进一步增加,外汇储备将进一步上升。其次是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矛盾,这又增大了中央银行冲销干预的压力,为了控制外汇占款的增加势头,中央银行必须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去冲销。但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会使银行的经营成本上升;央行付息成本也会上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会促致利率上升,可是鉴于我国国内通胀的上升之势,为了扭转负利率状况,央行又不得不提高利率水平。另一方面,提高利率会加剧投机资本流入,这不仅加剧本已过剩的流动性,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且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又会进一步促进央行提高利率。再就是后危机时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政策退出的步伐不一致,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就在这次全球性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应对危机的宽松宏观经济政策,降低利率、增加支出和扩张货币刺激经济。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率先复苏,开始逐渐退出了宽松货币政策,而主要发达国家复苏相对缓慢,因而仍在维持低利率和宽松货币政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面临通货膨胀和热钱流入的压力,发达国家面临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货币升值压力大,发达国家货币有贬值趋势。目前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收紧货币的压力不断增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难以隔绝外部经济的冲击,内紧外松会抵消本国宏观调控的效果,这恰恰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面临的困境。事实上,在美元贬值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加,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内的紧缩货币政策实际功效正在持续减弱。
回望过去,早在2007年,我们就面临过类似的市场流动性持续增加,法定准备金率和利率不断上调,人民币持续升值棘手问题。不同的是,当时还没有爆发全球性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因此,现在情况更加复杂。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没有完全散去,主要发达国家的债务问题仍在继续发酵,甚至有恶化的可能,对此,我国的宏观调控不仅要考虑国内因素,同时又要关注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跳出这个“怪圈”,既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中国走向世界性经济大国征程中的历史性课题。 毫无疑问,应对这样的重大挑战,只是依赖短期政策调控是远远不够的,而更需要有全球化视野;开拓性思维,从长计议,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 国际收支的失衡,货币失衡的背后是宏观经济的内外失衡,因此需要采取政策手段调控内外均衡,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但是,宏观经济目标之间往往是相互冲突的,非得采取多种政策搭配的形式来综合处理不可,如果光指望某一种政策工具,只会左支右绌。除了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总量调控功能,还要利用财政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不断深化经济改革为宏观经济调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强化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
从长远来看,我们必须要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理顺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调整贸易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理顺生产要素价格,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内需,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我们要密切关注外部经济的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尽快解决好外汇储备的被动过快增长,从机制上减少我国补贴全世界的问题,将外部经济风险对我国的冲击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