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范文

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篇1

关键词:高校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引言:

当前我国高校处于不断扩招的发展趋势,对于教育经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部分高校处于负债经营当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等费用的支出。高校负有一定的财务风险,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及时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加强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保证高校的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高校财务工作关注的重点任务。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1.国家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经费的来源大部分是接受国家财政拨款,其余小部分为各种渠道的资金筹措。尽管国家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拨款力度在逐年增加,但随着当前高校办学资格和条件受政府评估的驱使,让高校不得不将办学的规模逐渐扩大,学校环境也不断改善,由此就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但国家对高校教育的经费划拨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当前高校日益扩建的需求,所以开始转向银行贷款,进行负债建校办学。尽管选择向银行贷款是一种必然选择,但由此产生的负债会让高校的办学压力不断增加,很有可能出现债务危机,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2.没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它是指在对高校的财务报表和一些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并在现有的核算与管理模式之上,结合一些财务数据和信息,进行量化指标的设置,当高校在财务的经营过程中出现财务风险时,就会出现相应的预警信号,来给管理者作一定的警告预示。但受多方面因素控制,当前我国高校并没有设置相应的财务预警体系,还没有对此系统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此外,因为当前的财务预警体系还不完善,部分高校尽管已经建立了该系统,但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并没有进行良好的定性分析。

3.银行盲目贷款

银行在接受高校贷款的时候,都考虑其有一定的物质保障,相对于其他种类的贷款来说,具有较低的风险。并且高校为国家所有,有其固定的收入来源,所以银行对高校的资金投放很支持,当高校需要进行扩张建设的时候,银行往往主动并积极与高校进行贷款合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学校内部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贷款管理

高校要建立一定的贷款管理责任制度,在进行贷款规模的决策时,要将所有会造成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逐一考虑,不能对资金收入进行过高的估计,也不可以对资金支出有所低估。要对高校自身偿还债务的能力做出准确的预测,将要贷款的总金额对各项用途的资金分配进行计划,要实行严格的贷款管理制度,加强对各项支出的审批,实施专款专用。要对贷款资金投入的项目进行后续监督,建立有效管理制度,对其收益进行合理运用。根据高校管理者的管理级别,进行分层贷款管理责任制度,要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要将贷款管理当作重要的财务监控内容,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监控和审查。

(2)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要不断加强内部的财务控制,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要将财务内部控制机制设计的更加科学有效,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而对于一些担保活动或者重大的投资活动,要建立专项的内控机制。高校还要将内部的财务审计工作进一步完善,加强内控制度实施过程的后续审核,实行有效的激励手段,确保内控机制的有效执行。高校还要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对于一些重大的投资事项要进行审议,并将结果及时公开,让高校的教职工都对学校的财务状况有所了解,还可以提出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建议。

(3)加强财会人员工作能力

要对高校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不断进行培养,使其更具综合能力。现阶段我国高校在进行财务会计工作时,不断推行电算化和网络化,在推行资源共享之后,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与财务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使高校的财务工作逐渐趋于开放型模式。因此必须段加强财会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财会人员队伍,让高校的财务风险防范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与防范,使其更符合当前时代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风险与隐患。

(4)不断开拓办学资金渠道

高校要多渠道的筹集办学和建设经费,要切实解决学费的拖欠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助学体系,要将高校学生的助学贷款和补助问题妥善解决,推行有效的奖学金制度和学费的减免制度。财务工作人员可以设定学费缴纳制度,将缴纳率和各级分院的经费预算相联系。此外,要积极鼓励高校校办产业的不断发展,结合自身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对高校内部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灵活运用,不断为学校开拓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不断和社会各界相联系,多方位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及社会中的一些研究课题,不断争取科研经费,还可以用宣传的策略来争取社会各界的无偿捐赠。

2.政府部门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政府相关的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监督,确保高校建设和教育资金能够进行合理的运用。政府部门要按照法律规范,加大对高校办学资金的投入,让教育支出随我国GDP指数不断增加,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政府部门还要对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进行积极的引导,对各高校的用地规模进行严格审批,加强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达到资源共享的局面。政府部门还需要完善高校的贷款风险预警系统,定期进行风险监察,对于贷款超出规定范围的高校,要及时通知银行停止贷款审批。

3.银行机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我国银行要不断加强对高校贷款政策的引导,推出一些迎合当前形势的高校贷款相关政策。银行还应该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贷款予以一定程度的支持,努力将高校贷款风险进一步化解。各银行要根据相关政策及法规政策规定,实行有效的信贷管理模式,在对高校进行放贷之前,要将贷款的规模期限、还款能力和利率等进行合理的估测,让高校贷款的管理和控制从源头上不断加强。当前阶段下,部分高校的还款能力还明显不足,可以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贷款政策革新和调整,例如降低利率和放宽还款期限等,进而使高校的财务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是一项综合的工程,不仅涉及了学校内部管理的全部环节,还与政府和社会相关联。各高校要对学校内部的财务风险有一定的认识,并建立完善的控制机制,不断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监控,以促进高校稳定持续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伟. 加强高校财务风险认识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 商业经济. 2009(01)

[2] 袁少锋. 当前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J]. 财经界(学术版). 2011(01)

[3] 马小峰. 浅谈高校财务风险的管理与防范[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2)

篇2

一、医院财务风险原因探析

(一)医院财务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医院财务人员的防范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财务风险的大小,很多医院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将工作的重点和时间都放在了财务问题的处理及财务报表的制作当中,使医院这一公立单位的性质得到了表现。然而,医院内部却没有专门进行风险管理的完善制度,对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训也同样缺乏,导致财务人员没有认识到财务风险可能会给医院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就不能够在风险出现之前进行及时的报告,导致医院的财务风险出现可能性极大增加。

(二)财务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健全完善的财务监督及管理机制是保障医院财务问题的有效条件,能够对医院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很好的预防及控制。然而,目前许多医院并不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及监督机制,财务监督及管理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开展实践,使得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在实施时遭遇较大难度,也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财务部门出现的漏洞和问题,使医院的财务风险逐渐增加。

(三)行业性质决定财务高风险性

医院作为基础的医疗卫生单位,并不具备较强的变现能力,而医院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特点导致医院将大量的流动资金用在了医药用品及医疗设备的购买和存储上。同时,利用拖欠药物费用等的不正确方式来减少储备也使得医院的负债情况加重,医院的自身特点及行业的性质导致了较高的财务风险危机。

(四)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整体意识

尽管部分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的问题有较高的关注,然而由于其并不具备长远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在没有考虑到医院经营性质及整体目标的情况下,医院的整体和谐性遭受了极大程度的破坏。对于医院内部各项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样形成了负面影响,使医院的财务风险在无形中增加了。

二、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财务制度

完善的财务制度是保障医院能够进行科学财务管理的有效条件,因此医院管理者与财务部门管理者在进行财务制度完善的过程中,要充分进行严密的验证和相关讨论。将国内先进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和自身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确定和保障财务制度一经确立和使用就不能够随意更改。建立与完善财务部门的管理制度是预防医院财务风险发生的有效措施,医院应当将财务制度的完善作为预防风险发生的重要前提工作,并且严格的考察和跟进财务制度实施和贯彻的效果。此外,在实施完善的财务制度同时,还需要积极纠正和改进现行财务制度的不足和缺陷,并且在大面积投入使用之前进行及时的改进与调整,促使医院的财务制度能够符合时展的需求,实现医院发展与时俱进。然而,目前还是有部分医院存在着缺乏完善财务制度的情况,这对于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二)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医院进行财务监督与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医院领导者应当充分贯彻和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提升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进而为医院的财务风险预防工作打好基础。为了进行财务风险的预防,医院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对院内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素质提升,如在医院内部进行培训,或者将工作人员送至专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进而使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实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还要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科学高效的考核制度与体系,使财务人员能够定期接受专业素质考核,确保其能够在财务管理及财务风险预防的工作中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确保医院的财务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制度

在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必须要保证客观、公正、全面及独立等特性,并且在这样的内部审计制度原则之上进行医院经济工作的处理和各项严格的测试和评估,确保医院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正常运行。同时,还应当对医院财务部门各种经济资料的真实性及业务性进行确定和证实,并且保障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对医院的财务活动进行综合审计,对医院的财务目标实现及完成情况进行最终评估与确定。与此同时,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还应当及时的向管理者反馈财务方面的问题,并且提出专业性的意见建议,确保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发挥其作用。

三、有效控制医院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健全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

建立和完善医院内部财务风险系统有利于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监控,同时能够对一定时期内财务管理的实际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进行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结合与汇总,进行不同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指标的确定,以财务报表、预算标准及其他类型的财务资料为主要根据。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数学模型及相应的比例分析等方法,控制医院内部的财务风险。医院可以采取对医院负债率进行动态监控及现金流量监控的方式进行财务风险欲将与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为医院量身定制一整套监督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机制。

(二)加强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在医院内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财务风险进行很好的控制,消除一部分不稳定因素,确保财务风险不对医院正常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医院应当注重财务预算的编制及分析和考核等重要过程,在明确而具体的资金预算项目当中进行预算具体标准的确定,对预算过程中出现的差异进行严格的分析与有效的控制,并且进行有效措施的应用,确保资金预算能够得到实际施行。同时,医院还要加强对于未来阶段内财务支出的控制,确保每一项资金的使用和支出都包含在预算范围当中,防止盲目投资使医院遭遇财务风险。从而综合全面的进行医院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健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系统

篇3

一、外部风险控制

1 政策性风险的应对

电力企业作为国家骨干企业,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方面责无旁贷。对于政策性风险电力企业虽然无法左右,但可以积极应对,争取政策倾斜。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体系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企业应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高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高负债还贷压力日增的情况下,争取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高耗能产业巨大用电需求面前,争取国家电价政策,以减少高耗能产业以电价的方式将其较高的财务风险转移给电力企业。

2 自然风险及设备风险的防范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将风险降至最低水平,重点在于超前预防,即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就对工作环境和场所中可能产生的事故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查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电力企业可以定期举行反事故演习;出台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加强日常设备巡视;加快电力设备改造;增加市政府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企业的沟通合作等。

同时,积极寻求转移自然风险损失的办法。例如,为电力资产投保,合理规划资产投保范围和条款,尽可能以最小的成本,转移部分风险损失。特别是在电力资产的防灾防损过程中,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人可以凭借其掌握的历史经验数据和与社会其他机构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大灾预警、防灾防损建议和企业投保方案建议,从而促使企业的风险管理措施更加完善和有效。

3 煤炭市场风险的应对

近年以来,由于国家电煤价格放开致使电煤价格连年上涨,电煤价格已直接成为左右火力发电企业盈亏的关键因素。由于电力是一种差异性很小的商品,电力市场的同质性很强,发电企业不大可能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只能采取低成本竞争策略。因此,在煤电价格放开后,控制燃料成本首要在于控制电煤价格,这点对于在当前电力供给过剩、发电时数减少的情况下,发电企业不至于发生亏损具有决定意义。发电企业应平时加强煤炭市场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通过对市场宏观情况的分析,结合各方面专家的建议,对煤炭市场一年的大致走向有一个全面的预测,通过对行情的预测,企业可以合理调配资金,合理采购煤炭,合理控制库存,努力将企业的燃料成本控制、降低,以此来应对煤炭市场的风险。

二、内部风险控制

1 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

明确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首先应建立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系统性管理制度和流程,并持续修订和完善,建立企业风险库,进行统一的风险定义、分类,描述风险具体表现,确定风险衡量指标并评估风险等级,建立财务风险评级模型,按不同区域、不同机组等分类量化财务风险评估标准,评估财务风险水平,综合考虑潜在风险损失和风险发生概率,确定风险识别级别,确定各类主要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如分散、转移、降低、回避、接受、利用等。基于风险策略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确定控制点、控制措施和控制手段,制定统一的风险管理操作规范,建立规范的定期风险报告制度,增加各级机构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

2 建立企业全面预算制度,正确预测现金流量情况,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

虽然集团公司基本上都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但市场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只有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对全面预算中一些动态数据进行反馈、适应和调整,同时落实到各部门,将预算标准和目标与实际执行结果相比较,动态地对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实施绩效考核,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预算的风险控制作用。

预警的前提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它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财务预算正是着眼于企业资金的运用,处理资产的盈利性和流动性,财务结构的成本和风险的关系,同时指导企业的筹资策略,合理安排企业的财务结构,其核心是企业的现金预算。现金预算通过对现金持有量的安排,可以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并根据企业资产的运用水平决定负债的种类结构和期限结构。

因此,应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进行动态分析并进行动态风险决策,从而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3 负债规模适度,因地制宜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企业应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实现资金成本最低化,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首先,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一个合适的结构比例,使负债水平不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而始终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其次,优化负债结构,主要是负债的到期结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和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保持适当的短期变现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动态地监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反映企业长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确定最佳负债结构。

4 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强调资金的使用效率

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和营利能力是降低财务风险的有效保证和标志。同时企业应加强资金使用意识,把资金管理作为重点,考虑投资回报、投资风险以及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确保投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筹资风险,实现资金结构优化,尤其要加强对流动资金的动态管理。

5 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抓好内控制度建设,构成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健全内部组织结构,部门之间要责权明确、相互制约,并建立科学的业务流程和工作程序,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其次,按照内部会计制度的要求完善会计工作,有效的会计控制制度可以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企业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做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的控制。

6 树立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

风险和危机是客观存在的,自主经营的电力企业时刻都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险,企业管理者应有清醒的认识并能坦然面对,避而不谈或刻意隐瞒风险和危机只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危机。因此企业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应注意培养风险防范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和理念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只有这样,企业的财务预警工作才会受到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整个财务预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创新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现象及原因

(一)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不足

企业的持续性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融资是任何一个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前提,它是企业理财的首要任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更加重要,因为中小企业一般都是规模小,经营时间短,起步低,自有资金有限,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内部集资和银行的短期贷款。从支出和收入方面看,中小企业在市场信誉和财务信誉方面都缺乏竞争力,企业生产原料等必须现金支付,而外面欠中小企业的应收款往往收不回来。场地、工资、电水费、税金都是要现金,企业老板往往捉襟见肘,融资成为企业当务之急。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恰好是我国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财务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陈旧

1、缺乏系统的财务管理理念。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一般从简单粗放的经营模式而来,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财务知识培训,没有进行必要的财务管理学习,更没有现代财务管理思想。他们多用自身经验管理财务,个人分析和判断代替了数据信息,日常决策时,往往不进行财务分析与预测,没有运用财务管理的理念和科学的投资管理体系进行财务决策,一旦决策失误,就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2、财务管理模式陈旧。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一般是集权式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主要是由家族成员集资而来,所以企业的决策权也由各家族成员分摊(或者合并)执行,家族化管理现象根深蒂固,主要的职位由亲属担任,财务管理的职能无法正常发挥。

(三)重要投资缺乏整体战略意识

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在进行投资时,往往以营业额为主要标准,过分追求短期目标,而忽略了远景分析。在投资比例中,固定资产的购置以及设备的更新占主要位置,缺少必要的人力资源投资。而所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多为了维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没有将其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忽视了投资的经济效益,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外部解决对策

1、在政策上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国家应该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政策上给中小企业与扶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政府应该加快相关金融政策体系的建设,均衡社会资源,让中小企业也能在社会资源扶持中有一席之地。

2、加快建立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鉴于目前中小企业普遍财产偏小,担保力不足,应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在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上的成功经验,例如美国成立了专门的小企业管理局,为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经营咨询业务。

3、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建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要发展中小银行,解决大银行无暇顾及的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在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基础上,要完善信用评估、资产评估体系,为银行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减少银行信贷决策的风险。

(二)内部解决对策

练内功是中小企业走出财务困境的核心办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通过自己的整顿,理顺财务管理体系,最终达到企业财务良性运作。

1、拓宽融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经营者自身要对各种融资渠道有所了解,除了政府扶持,企业还可以吸收直接投资、抵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存单、国库券质押贷款、保证贷款等,通过对各种渠道的了解,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资信程度的管理,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提高企业的信用,为获得贷款提供保证。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控制

(1)加强货币资金管理

应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企业的开支范围,杜绝企业一切不合理的开支,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再次加强资金的事后控制,重视各部门的信息反馈,应该与各部门时刻保持联系与沟通,了解企业资金的使用状况。通过各部门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实施措施,保证资金合理有效的运用。

(2)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要实行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企业要制定明确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款政策。对信誉好、坏账损失率较低的客户,可延长信用期限,给予赊销;对新客户以及信用较差的客户,应该保持谨慎,降低其信用期限。同时,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时,应当采取积极的收款策略,降低坏账损失。其次要建立催收管理制度。

(3)建立财务控制制度

企业应该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会计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这将有利于各岗位员工的相互监督,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其次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应该加强会计法律意识,对于每一项会计业务不能同时由一人经办。会计职务与出纳职务、审计职务相分离,制定严格的凭证制度。

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经营者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会计素质,懂得一定的会计法律法规,了解会计的基本程序,读懂财务会计报表。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精神,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结语

财务管理,核心是人,企业必须拥有自己可靠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要舍得在人才上面投资,吸纳优秀人才参加财务管理。国家经济大环境在向好,中小企业是大有可为的,只要抓住管理创新,中小企业就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特区经济,2011;2

[2]亚春林.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2;8

[3]陈嘉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与再造.[J].中国流通经济,2012;4

[4]陈霞.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刍议.[J].求实, 2011;2

[5]张萍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审计与理财,2012;1

篇5

风险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出现某种经济损失结果的可能性或程度。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是潜在的危机可能性表达,主要针对的是损失的可能值,并没有包括损失附加值,并且风险是可以通过预估测定的,发生损失的概率取值大于零小于一,越大说明出现亏损的可能性越大。

财务风险是理财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是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财务管理工作中指出企业投资量和企业生产结构的相互影响导致支付能力的风险就是财务风险,也就是负债偿还的风险和负债利息支付风险,这对于企业的盈利统计具有可变的影响,使得企业收益率不确定性增强。

高校财务风险更细化到高等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因为收入与支出不平衡产生的风险,也可以说成是因为资金投入与基本发展不相适应,导致收支赤字从而出现周转不灵限制发展的风险。

高校发展中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弥补经费投入,贷款金额为了适应办学发展越拉越高,再加上政府扶持力度不足,为高校偿还贷款增加了很大的负担。银行贷款主要都用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设备购置上,随着扩招规模增加,这两方面的投资将越来越高,这就已经出现了贷款偿还的不确定。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风险责任制的建立。高等院校在债务偿还和利息支付能力的预估上,可以从贷款资金的流动时间、年末总资产可流动时间、年末贷款占有比重、自持有资金总量等几个指标进行衡量,在资金基础上构建起能够良好反映财务收支状况的系统。才外,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预测,确定发展统筹规模,发展预算和资金支出结构要合理对应,严格防止因为发展超过计划出现债务偿还危机。年度计划收入额度与年度计划支出额度的差值,在除掉本身的投资量,是高校债务的最大承载量,也就说实际债务量在低于该值时学校是具备一定的偿还能力,一旦实际债务超过该值,那么将会出现较大的财务危机,正常发展的支出量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来保证债务偿还。

2.强化资金筹备管理制度。在高校发展资金筹备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应当能够利用会计手段做好预算,结合发展规模和贷款周期对学校偿还能力进行长远的分析,发展支出量要与筹资量相平衡,合理分析学校的发展前景和偿债能力,能够有效的降低偿债危机,在贷款计划阶段就采取更加合理的贷款设计,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3.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学校发展的核算制度要实现权责制,项目预算要实现实时监控,内部审核统计要实现精确化,同时还要争取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减轻学校的偿债压力。在银行贷款分析方面,要严格控制高校发展投入缺口总量,还要对筹集资金的方式进行控制,比如贷款周期和利息率等,再就是要控制贷款总量,确保贷款量能够满足学校发展的同时偿债能力不会受到限制。整个贷款投资计划要有深远的考虑,为偿债能力留有一定的弹性余地,对于学校投资建设的项目要进行严格风险预估,以优化投资结构和贷款期限,使学校的偿债能力始终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三、高校信贷资金风险的控制

1.偿债准备制。高校在发展筹资过程中利用贷款资金,要考虑到本金与利息的支付能力,如果利息率较低,可以通过长期收益满足,那么就要对本金偿还进行讨论,本金的一次性偿还是否能够通过长期收益得到满足。比如说高校年贷款量有3000万元,年收益量只有7000万,如果要进行一次性本息偿还,就要支付近一半年收益量,这对于下一年的发展是存在风险的,会出现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在仅剩一般的年收益量中还包括多种多样的支出计划,如教职工工资,科研项目的投资等,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可能会动摇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预偿还制度的建立还是有必要的,在高校年收益量的预算中规划出一定比例的预偿还金额,这有利于稳定高效资金投入的稳定使用。

2.合理贷款规模。贷款量不能说越多越好,只要满足发展需求就应当是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贷款规模。过大的贷款量超过学校的偿还量,财务管理的风险使得财务预算出现巨大的收支不平衡,所以通过合理化贷款规模能够有效控制贷款偿还的财务风险。贷款量应当能够保证在中长期发展限度中具有一定的偿还能力,限定收入与非限定收入的比率合理化,让高校收入来源有足够的贷款偿还能力。

篇6

关键词:中小型旅游公司;财务风险

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旅游成为现代人们所喜爱的一项活动。旅游行业也借此迅速发展,其中中小型旅游公司发展迅速成为地方旅游的主要支柱。大多中小型旅游公司希望借此形式扩大自身的规模、提高自己的收益但却忽略了财务风险而导致了经营失败。本文浅析中小型旅游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研究能使中小型旅游公司重视财务风险问题并在日后能够更好的经营与发展。

一、财务风险概述

所谓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而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财务风险有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决策理论学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日本学者龟井利明认为,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是广义风险的概念。

二、中小型旅游公司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内部成因

1.公司资金结构不合理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中小型旅游公司资金结构组成中负债过高,首先中小型旅游公司来看大部分负债都是来自于借款或贷款,意味着公司需要支付的利息金额大,这使公司的资金外流。因中小型旅游公司因要加大经营规模而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大多公司筹资的渠道只有所有者投资和债权人投资这两种,这导致了公司借入资金过高,缺乏合理的筹资渠道。

2.投资不合理

许多中小型旅游公司会选择投资来扩大自身规模和获取收益,但在投资过程中公司管理层往往忽视了其中的风险。首先中小型旅游公司资金主要是由所有者投资和债权人投资组成的,而债权人投资是需要公司按照协议还本付息。如果公司管理层在投资的项目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长时间下去可能会使公司不能由足够的资金去付相应的利息严重时可能导致公司破产。其次中小型旅游企业的旅游项目、酒店项目、景区项目相对投资本金较大,资金回收期时间也较长,这可能会使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出现风险。最后现许多中小型旅游公司不单单投资自身的旅游项目也会投资其他非旅游项目,例如房地产等,但由于行业之间差异较大可能会经营失败,这会使公司存在加大财务风险。

3.内部结构混乱

我国中小旅游企业普遍有着财务管理不规范,内部财务管理随意、混乱的特点。在资金管理上不完善,管理过程中权责不清,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导致了财务管理的成本大幅度提高,同时使企业存在了较高的财务风险,非常不利于旅游企业的发展

4.财务人员缺少专业知识

现今中小型旅游公司管理层对财务风险认识缺乏,认为只有出现风险状况时才去做相应的应对,而并不是将财务风险与公司的经营发展联系到一起。而公司的财务人员也缺少专业的知识,忽视财务风险问题使得公司面临着财务风险。

(二)外部成因

1.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力差

旅游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时常会遇见突发事件,例如自然灾害、游客意外事故、冲突等,这些事件所支付的金额比较大,而中小型旅游公司往往忽略了突发对公司的影响而导致资金大量的外流使公司存在财务风险。

2.对政策变更不敏感

我国旅游行业受政策的影响很大,例如旅游法规、导游法规变更等,但中小型旅游公司缺乏对政策变更的关注,若公司不做好提前的应对措施会使公司受到冲击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中小型旅游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

1.合理的进行筹资和投资

由于中小型旅游公司是需要大量资金来进行经营和发展,所以公司在筹资和投资阶段需要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公司可以通过增加筹资渠道来进行筹资,合理的较少企业的负债。同时公司在进行投资要应该对投资对所投项目的日后经营收益、项目能否持续经营和资金的回收速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公司高层管理者要加强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能只为扩大规模而忽略风险的去投资。公司在经营中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不能去忽视风险而要做到将风险降低。

2.完善公司的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加强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中小型旅游公司学习国内成熟的大型旅游公司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做到权责分明,保证公司资金有序、有效的运用。高层管理者应做好表率,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

3.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公司财务人员应加强对财务风险防范的学习,财务人员对公司防范财务风险有着很大的作用。财务人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的汇报给管理层,降低风险给公司带来的损失,这可以使中小型旅游公司更好的发展与经营

4.对自身外部环境加以重视

在经营过程中,公司应制定一套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在事件发生之后可以及时有效的将风险降到最低。

5.多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

公司管理层在日常应对行业的政策变化加以关注,管理层应积极的进行讨论和思考。结合各类政策变更提前做好应对。

四、结论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旅游行业也蒸蒸日上。但无论企业如何发展财务风险依旧是需要企业高度关注的,特别中小型旅游公司不能因为发展而忽视财务风险。要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针对自身企业的特征制定相应对策,这样公司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罗洁:《浅析旅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财会通讯》2014年第4期。

[2] 陈文俊:《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评估与处理》,《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3期。

篇7

关键词:财务 风险 监控

1 财务管理的松假差是导致金融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财务管理作为以价值运动形式为主的,政策性与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对于主要从事资金流通与资本运作业务的金融公司来说,其好坏程度对企业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

1.1 财务控制乏力易导致金融风险

财务是企业资金进出的总闸门,通过财务控制可以帮助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金融公司由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财务控制往往显得非常乏力。此外,财务控制不力还表现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无法统一,上级财会部门不能有效地管理下属单位的财务,使得中央的调控措施和政策法规不能认真观彻下去,资金周转缓慢,财会信息不能及时传递,从而削弱了企业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这无疑对金融风险的产生起了一种“促进”作用。

1.2 虚假的财会信息掩盖了金融风险

在真实性原则下,财务会计可以通过有关资料和信息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分析各种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据此制定相应措施,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但如果在财会工作中注入了虚假因素,后果则会相反。财会信息的虚假性使得许多企业长期粉饰太平,许多问题得不到发现,只有等到各种问题越积越多,企业发展难以为继时,才惊慌失措,往往为时已晚。财会核算的虚假性实际上是保住了企业的眼前利益,断送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利益。

1.3 理财技能低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

长期以来,许多金融公司的财会工作主要集中在日常的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不重视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是财会人员的理财意识仅仅限于传统的“增收节支”,理财技能贫乏,对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资源配置,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环节债务负担,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缺乏深刻理解和认识,这必然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

1.4 财会人员的违规操作直接带来金融风险

财会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总枢纽,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等原因,以及金融公司个别财会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如梼杌挪用公款,利用公章私自划拔资金搞恶性透支,虚开资信证明等,给单位和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也会造成金融风险。由此可见,金融公司财会的一举一动,都与金融风险有着直接的联系;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重视财会部门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财务的监控职能。

2 强化财务监控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公司的财会部门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增强现财意识,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符合国家监控要求与企业发展要求的新的财务管理机制,形成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的坚实屏障,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运行和发展。具体来说,应当建立和完善如下财务机制:

2.1 积极主动的财务决策机制

财务决策是金融公司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财务特有的决策手段促进企业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

2.1.1 树立新型的决策意识。包括风险决策意识、综合决策意识和效益决策意识。

2.1.2 建立财会咨询队伍。可建立由财会部门牵头,即由精干、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和有丰富业务工作经验、又具一定财会知识的业务人员组成的财会咨询队伍,定期提供较详实的分析报告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2.1.3 直接参与决策。为了把好投资、融资项目关,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避金融风险,金融公司都应成立投资、融资项目审查委员会,各下属业务单位根据需要成立审查小组,制定、实施一整套审查规定。

2.2 严格、认真的财务控制机制

2.2.1 强化制度控制。金融公司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金融企业财务》财务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财会制度,对会计核算、现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利润分配、银行账户管理等各方面作出详尽的规定,下发各部门和职工执行。

2.2.2 把好审核关。财会部门在办理每笔资金进出、资产变动手续前,必须对有关的情况有一定了解,要求有真实、齐备的资料和手续。

2.2.3 实行跟踪控制,并组织有关计划、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人员进行项目评价,提供信息和建议供管理层参考,切实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2.2 把好审核关。财会部门在办理每笔资金进出、资产变动手续前,必须对有关的情况有一定了解,要求有真实、齐备的资料和手续。

2.2.3 实行跟踪控制,并组织有关计划、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人员进行项目评价,提供信息和建议供管理层参考,切实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3 真实、科学的财会信息处理机制

2.3.1 整顿会计工作秩序。金融公司对现有公司的资产、负债、投资和融资情况要进行全面的核查,调整不实的账务,以达到账款、账账、账实相符,尽快纠正会计核算中不真实、不规范的问题。

2.3.2 实行财会信息责任制。上级部门要改变以往那种查出问题只追查财会人员的责任或只对单位罚款的作法,明确公司的管理人员必须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2.3.3 抓好规范化、标准化会计基础工作。对财会部门内部岗位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范围要进行调整、改进,建立财会工作新秩序。

2.4 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财务制衡机制

金融风险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财会部门除了自觉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以外,还必须通过特有的核算和监督手段,去调节、制约整个企业的劳动过程,使之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

2.4.1 健全和硬化财务预算约束。财会部门每年必须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金融监管的要求,对企业的资产规模、资本扩张、资金借贷、经营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指标进行反复测算和平衡,制定积极可靠又留有余地的财务计划。

2.4.2 加大力度抓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金融公司应当成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协调委员会或协调小组,定期举行例会,通报资产负债情况,编制好资产负债比例考核表,讨论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2.4.3 加强财会人员的集中统一管理。金融公司对属下单位的财务应实行下管一级的办法,即财会人员尤其是负责人由上级单位委派,定期调换。财会负责人定期回公司总部财会部门述职,建立个人业绩考核档案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2.4.4 培养财会人员的自律意识,完善内、外部的对账制度,健全企业稽核监控系统,强化检查监督。

2.5 在现代资本市场上游刃自如的理财机制

如何防范与及时化解金融风险,财会部门除了增强社会责任感,改善日常工作以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理财技能,成为理财能手,以此来帮助解决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

篇8

关键词:集团化;管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我国的集团化企业在面临着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时,迎来了全新的严峻挑战,财务风险有所增加,为了提高企业发展综合效益,应加强对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问题,提高企业的经济价值和综合效益。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财务风险防范管控措施,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

一、集团化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

(一)筹资风险

集团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中,各个环节都需要依托充足的资金保障才能够展开,相关的事项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环境的变化、管理方式不妥当、市场面临的企业竞争愈发激烈等,使得集团化企业筹集的资金使用效益难以确定,加剧了集团化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企业没有足够的盈利偿还到期债务,形成了筹资风险,这一不确定性对于集团化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各环节均可形成严重的不利影响[1]。

(二)投资风险

集团企业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投资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面对企业投资项目时,若是发生了决策失误、管理不当等问题,会导致企业的投资项目收益不理想,距离预期中的收益水平相距甚远,使得企业的投资风险问题加重。企业的任何投资行为都可能带来风险,由于企业所处的阶段各有不同,面临着各项投资行为与活动所带来的风险问题也各有不同,在企业投资活动的不断推进下,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也呈现出了动态化的改变。集团化企业在不同的投资阶段所面临的风险严重程度、风险性质以及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投资风险在集团化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中体现出了较高的管控难度[2]。

(三)资金管控风险

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中,资金管控风险可分为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首先是资金管控人员缺少对资金的合理管控意识,在资金的运用方面出现结构不合理、盲目扩张业务或盲目投资的问题,使得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财务风险问题,很容易引发企业出现资金周转不顺利、收支不平衡等问题,增加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资金短缺的影响下,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将会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另外,资金结构不合理会导致资金的收益较低,降低了资金的使用综合效益,增加了资金的管控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受到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资金的安全风险问题有所增加。

(四)经营风险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经营风险问题,例如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中没有经过市场调研、全方位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市场信息,就进行了相应的企业决策,导致企业决策和管理者在缺少真实、完善的数据信息支持下就制定了相应的决策。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不足、与实际情况相脱离,整体的市场调研活动科学性不足,缺少对市场信息的合理分析,导致经营决策与市场发展需求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差距,不符合企业发展目标需求。经营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足,增加了企业经营问题的发生概率,加大了经营风险,降低了其集团化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综合效益[3]。

二、集团化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集团化企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监控不力以及缺乏风险管理系统导致的,在集团企业中,出资人缺少对各个资金运用环节的有力监控,即使设置了监督职能专职人员,也制定了相应的监督制度,但是缺少有效的先进手段,掌握的信息不足,导致监督者难以根据集团企业财务资金的全面现状落实相应的管控措施。缺少对企业集团重大投资的约束和有效的决策机制,资金流向与资金控制二者之间相互脱节,增加了财务风险,甚至需要借新还旧,来保证正常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缺少风险管理系统,在实际的企业运行中缺少切实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导致财务危机所带来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均难以预估,增加了集团企业财务风险,使企业面临着破产、被收购等问题。

三、集团化管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

集团化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中,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使人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这是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能够使企业的风险规避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均有所提升。集团企业应根据对实际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各项工作流程进行规范,细化具体的工作要求,发挥出财务监督制度的有效作用,严格落实到实际,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合理管控,使内控制度有效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运用到实际的集团化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管理中。明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优化,使财务监督机制功能更完善,在集团化企业的内部,应使全体人员树立起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不仅要强化财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而且要将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落实到各个人员身上,通过全员全方位的控制,降低财务风险问题,组织和开展有关防范集团化企业财务风险的专业知识宣传活动,以及专业培训等,树立起员工的正确认知,加强对财务风险管控和防范,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综合防范水平得到提高,一旦发生财务风险问题,工作人员才能够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处理效果。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建立起关于内部审计的完善机制,优化内部控制机制的功能性,持续提高集团化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水平[4]。

(二)优化财务管理体制

集团企业在面临财务风险时,为了提高防范和管理效率,应结合实际的财务管理形式以及具体的任务,灵活调整具体的财务管理方式方法,保证财务管理集权和分权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控制模式,发挥财务管理的有效作用,实现调控功能,对集团化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防范效率。将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降低对集团化企业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障碍问题的发生,对于集团化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中管理混乱、管理方式过于死板的问题,实现彻底的改进和解决。

(三)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应加强对财务风险类别和特点的分析,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实际情况和风险信号的了解与掌握,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识别系统,发挥风险识别系统的功能,提高对财务风险识别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针对其中可能诱发风险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处理,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合理选择相关的财务预警指标,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使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在面临财务风险问题时,将预警信号传递给相关人员。企业则根据获取的预警信号分析风险,对风险状况进行准确的衡量,落实相应的解决措施,转移集团化企业的财务风险或消除风险。企业有必要在经营过程中建立起风险应急机制,在面临风险问题时,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且结合具体的分析结果,采取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措施,将集团化企业财务风险可能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5]。

(四)创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现代化集团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各个流程均应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其中,贯穿财务风险管理这一重要的理念。近些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社会领域的各个行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集团化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各个环节中也有必要加强对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运用,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将各项财务风险相关要素纳入其中,涵盖集团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各个流程,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综合效率。保证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准确性和时效性,覆盖到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存储、报告、预警等各个环节中,实现网络化的传输功能,使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切实提高集团化管控模式下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紧跟时展的步伐,将财务管理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信息进行归纳整合,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使其发挥出先进技术的优势作用,推动我国集团化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工作的更进一步强化与发展。

(五)加强和完善集团财务委派管理

为了完善集团财务委派管理工作,应将财务主管和经理人的权责划分清晰,结合责权力实现不同人员的职能的落实,以免发生互相推诿的现象,建立起财务主管委派制运行系统,将财务主管委派制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加强对财务主管信息的重视,强调信息对称性,提高监督效果,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突袭检查,由企业集团内部审计部门对经理人或财务主管进行高效监督,提高约束性。应增强集团企业委派财务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委派财务负责人的履职培训,同时也鼓励委派财务负责人积极学习和进修,强化业务素养和综合技能。结语综上所述,集团化管控下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财务风险防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集团化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落实相应的解决方案。强化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优化财务管理模式,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有效管控,推进集团企业未来的长足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雪霞.茶文化下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J].福建茶叶,2020(08):94–95.

[2]沈恂.浅析财务风险管理在上市公司经营中的应用[J].银行家,2020(05):112–114.

[3]邓长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S1):31–33.

[4]李阳一.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防范[J].财会月刊,2019(S1):72–87.

篇9

(石家庄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摘 要:在国家社会发展转型的今天,市场稳定性较差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环境凸显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对于企业而言,在其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需要应对各种各样规则的制约,从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骤增。为了缓解市场环境给企业财务带来的风险压力,社会与企业必须要不断完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构建有效地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196-01

引言

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新环境下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效果的好坏,决定于企业对其财务行为的控制的效果以及企业对风险的预防和识别能力,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质量。

1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1.1通过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来满足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需求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不仅只停留在企业财务管理层面,还应该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出发,使之满足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要求企业能够对财务风险环境实施科学地评价,针对不同风险和企业不同业务之间的可能衍生的其他风险实施全面的风险战略管理。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列为企业的基本管理方法之一,并在长期风险防范机制执行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长期战略性和普遍性的风险防范体系。

1.2 通过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来满足保护企业和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需求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健全,这些缺乏法律意识的人们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从而导致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出现问题,使企业落入了危险的境地。因此,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对于企业或者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的财务风险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通过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来满足提升企业安全性的需求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法律顾问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目标就是为了应对二者之间的不平衡。现代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具有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预判能力,能够对潜在风险实施有效地防范,并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深入剖析,为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提供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法律诉讼等造成的损失。因此,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2.1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为了适应财务管理环境不断变化的状态,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系统建设时,首先要不断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机构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和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加强对财务管理基础建设,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在高效、稳定的状态下运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对财务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的流程,要想保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就必须保证财务管理所有环节都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

2.2 进一步提升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财务决策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决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凭借经验和主观意识作出的决策其失误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因此,为提升企业财务决策的有效性,防止因决策失误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就必须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决策者必须要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地考虑,并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模型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2.3 进一步强化对财务风险的过程控制,增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效用

企业财务风险的过程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法律控制成效产生重要的影响,财务风险过程控制必须要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到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地考虑,关系到运营的不一个环节、部门以及岗位等。而过程控制的设施必须要先对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提前防范。以签订合同为例,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虽然合同的内容有利于我方,但是在不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一些外界的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操作并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等等类似的情况都应该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的过程性控制内容,而能够保证高质量的过程控制就可以形成基本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框架,从而实现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有效性的目的。

2.4 及时进行事后救济,弥补财务风险防范的不足

企业实施财务风险防范并不是针对风险本身,而是为了实现企业财务的安全运行,让风险消失于萌芽阶段。但是,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一些法律纠纷无法完全避免,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必要对其进行及时、科学地处理,从而将纠纷的影响降到最低。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企业拥有相关专业人才专门负责法律纠纷的处理工作,及时、快速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因时间上的拖延而导致影响扩大。

参考文献:

[1] 周长桂.浅议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及其防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2).

篇10

关键词:企业财务 风险 识别 防范 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潜伏于财务的各个环节之中,它是各种风险影响因素的统一集中表现。然而,企业的财务风险做不到从根本上消除,所以,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并在综合考虑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掌握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从而在各种财务分析中,找出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与控制的方法。

企业财务风险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营风险,另一种是财务风险,而财务风险又往往是由经营风险所引起的,当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一旦财务收益与预期的收益产生偏差时,就会造成一定的风险,进而转变为企业的损失,从而降低企业的偿债与盈利能力。因此,有效规避或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实现企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成为了提升企业发展实力的一项着重要务。

一、对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存在是有其内外部原因的,要想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方法的有机探索,首先就需要对其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内部原因探析:

1.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套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就需要实现各种财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进行,能够促进整个企业财务筹资、投资、运营活动的标准化。然而,一旦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就会使整个企业的财务活动产生漏洞,不能够实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也不能够实现企业财务管理评价与考核活动的标准化,进而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

2.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资本结构指的是企业的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若这种比例不合理就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借入资金过多,就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增加企业债务。然而,如果企业的借入资金的比例过小,就会使企业的资金运营不足,也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3.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

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主要在于有关财务人员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与预测的忽视,并对企业财务风险来临时其应对能力也较为不足,这种缺乏风险意识与对风险客观认识不全的财务人员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4.收益分配的不科学

收益的分配方式也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一种因素,其收益分配方式不仅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还会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判断。所以,一旦其收益分配方式不科学就会造成企业缺乏合理的内控制度,并使企业的财务结构失调。

5.企业的投资决策不恰当

企业的投资决策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若企业的投资决策错误,就会导致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错误,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会降低,所以,企业的投资决策不恰当也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

外部风险分析:

正所谓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所以,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也是具有一定外部条件,其主要的外部原因在于其所处的行业背景与经济环境。

1.行业背景影响

一个企业发展的行业背景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也是直接连接企业财务与宏观经济,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其发展方向与投资方向也是不同的,所以,其行业背景的优劣,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宏观经济条件与政策不乐观

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与生存,也会给企业财务带来风险,企业的经济效益会随着宏观经济政策与政策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果宏观经济环境运行不乐观,就会使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企业投资于经营受到影响。而我国目前的经济经常也常常发生变化,且具有不确定性,例如:当国家实施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时,利率水平就会提高,企业就会支付更多的利息,增加企业的负担,进而就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如何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

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就需要密切注意企业的各种财务状况,关注企业的运行、决策,下面笔者就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进行详细分析。

1.持续下降的销售额

持续下降的销售额是企业财务风险的较为显著的表现,也是较为容易识别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虽然大多数人会把下降的销售额仅仅看做销售额的问题,不会考虑其实财务问题的表现,但久而久之,长期的销售额就会使企业失去资金来源,降低盈利能力,甚至失去市场份额,最终企业的财务资源将会流失,进而产生财务风险危机。

2.企业的平均到账期延长

企业平均到账期的延长,也就意味着企业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增加,提升了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应收账款作为以信用为基础的,发挥着促销的重要作用,但应收账款的增加,就会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虽然增加了利润,但企业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税款,从而使得企业的流动资金、库存现金减少,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并出现 严重的财务问题。因此,企业的平均到账期延长也是有效识别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方式。

3.依靠借债来维持经营

依靠借债来维持经营也是识别企业财务风险的方式,所以,其识别方式就应该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当负债了较大时,就应该合理的增加负债,从而增加流动资金,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从而降低流动资金不足的企业财务风险。而相反的,负债越大,其财务风险也就更大。其次,有效识别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也就是要对企业的资产变现能力进行合理衡量,从而在对企业现金流做出可靠估计的基础上,实现未来发展的合理规划。最后,对企业的对外投资或者扩大经营是否依靠自有资金进行衡量,只有企业能够具有足够的未来发展的资金时,才能够有效规避与减少企业的财务危机。

4.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

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表现在企业流动资产的购置大多数由流动负债组成,而另一部分由长期负债集成,另外,其固定资产的组成为发部分长期负债与长期自有资金筹集,也就是说,自有资本全部用于固定资产的购置,而流动资产全部由流动负债来购置。所以,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时,就应该以其购置资产作为标准来进行有效识别。一旦企业财务有不良资产结构,或者出现自有资本比重加大、负债增加等情况时,也就说明了企业存在了潜在的财务危机。

5.存有货物积压的现象

当企业的货物积压增加时,就会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减少,造成运营资金紧张,长期的货物积压,也会使存货价值贬值,失去原有价值,这种现象不仅会增加企业的库存成本,还会浪费企业资源。所以,为了对其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就需要对企业的存货与销售比例进行考察,从而通过这种不合理的比例,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判断。

6.企业的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当企业的利润下降时,也就说明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销售份额降低,竞争力下降,进而企业的资本也就减少。资本减少了,就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甚至未来的长远发展,最终恶性循环。所以,企业的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也是有效识别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有机识别方式。

三、推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探析

有效防范与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健康运营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减小或规避财务风险重要途径,所以,为了推进企业未来发展,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就需要探索有效措施,加强风险分析,从而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与控制。

1.风险控制

控制风险是防范与治理财务风险的核心工作,也是有效回避风险、接受风险与分散风险的有效策略。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从筹集资金开始的,然而,在市场环境下,筹资获得的使用效益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就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所以,为了控制风险,就应该在纳税与利润分配之后,再进行投资,并实现企业负债规模的有效控制。对于投资风险的控制,就需要在选择投资时,应该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的观念,本着降低风险,追求投资的收益性与稳健性选择投资的最佳组合,从而实现投资平衡。再次,对于收益风险的控制,就应该综合把握收益与分配股息,有机平衡两者之间的所占比例,加强收益性风险的监测。最后,对于资金回收风险的控制,就应该注重现金流出的比例,另外,还应该建立较为稳健的信用,评估客户的资信等级与偿还债务的能力,并在控制应收账款比例的基础上,有效健全销售权责制度,从而在制度的规范化,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与控制。

2.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就是指企业在面临或者预测即将面临财务风险时,对可能造成风险概率较大的方案主动放弃,从而以实现风险回避的目的。这也是实现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实际的业务工作中,就需要对各种方案进行判断,对于企业来讲,就需要对企业本身与业务相关的财务能力进行判定,然后要对其相关信息进行详细、准确把握,之后再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审核,一旦发现有造成财务风险的几率较大的项目,就应该主动选择放弃,这样就能够有效实现风险的规避了。

3.风险预防

所谓风险预防,就是通过有效措施,在企业财务风险发生之前,实现降低风险发生几率的目的。所以,为了能够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有效控制,就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风险预防措施。

首先,优化企业财务组织结构。由于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组织结构不同于传统的财务组织,所以,在实行风险预防措施时,仅仅只按照原有的组织模式进行预测,就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监测出现漏洞、权责不明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对其组织结构进行重组,根据有效分工原理,实现企业财务组织模式的优化。

其次,加强企业资金运行制度建设。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发展时间较为短暂,且发展不成熟,所以,企业的资金运营制也就没有形成一个完善财务运营管理制度模式。因此,为了能够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就需要对其各种业务行为进行规范,对企业的内部结构进行管理,明确合理的资金管理运行制度,从而实现财务运营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而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预防。

最后,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评估。实现企业财务的有效管理与评估是预防财务风险的关键手段,所以,当企业在进行方案的选择与评估时,就需要能够在高综合素质的员工带领下,在财务业务的实际工作中,提升有关人员对风险的评估鉴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各种财务制度的有效管理。因此,实现企业财务方案的有效选择与评估,也是实现风险预防的重要方式。

4. 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分为两种形式:主动风险自留、被动风险自留,它是源于企业领导对财务风险的承担。但大多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领导都是被动的风险承担者,所以,为了能够在风险中实现收益,并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就需要合理的采取措施实现风险自留。因此,一方面就应该做好有关财务运营的业务安排,选择一些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进行自留,并在业务实际操作过程中计提一部分资金预留,从而为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损失准备相关处理资金。另一方面应该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财务损失基金,这样以便于在面临风险之时能够对企业造成冲击的事故进行缓冲。从而在这样两种措施的防范下,以便于能够在实现企业财务风险自留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运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5.风险转移

所谓风险转移,就是在风险发生之后,企业在无法预防与规避风险,并无力承受时,就需要让一部分或者全部的风险进行转移。一般常见的风险转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保险,另一种是选择有效担保人。保险是企业在资金运行业务过程中实现风险转移时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所以,企业就需要对各种资金、资产与财务方案建立与之相连的保险业务。另外,企业为了能够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就需要在融资过程中加入一些风险转移、责任要求,并让融资企业成为业务担保人,从而能够承担某些情况下的还贷责任,进而能够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

总而言之,企业的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虽然我国的风险防范与预测能力比较弱,且整个行业宏观经济环境也具有不稳定性,但只有能够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方案选择的过程中,端正态度,深化风险认识,做好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就一定能够更好的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推进企业向更广阔、更深化的空间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爱丽.企业财务风险浅析[J]. 财会研究. 2004(03)

[2] 李微微.略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3] 张瑞霞.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防范的着眼点分析[J].内蒙古财会. 2003(05)

篇11

摘 要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企业财务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既有自身的原因,又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归纳总结,为以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企业财务 风险 防范措施 技术方法 政策

前言:企业财务风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既是现在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必须解决的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防范财务风险中运用的技术方法

(一)运用降低法防范财务风险

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例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当市场不可测因素增多,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企业应及时降低股票投资在全部对外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

(二)运用多角度风险控制法防范财务风险

即在项目投资的时候,对不相关的项目多投资一些,多生产、经营一些不完全相关或利润率独立商品,使高利和低利项目、旺季和淡季、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在时间上、数量上互相补充或抵消,以弥补因某一方面的损失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三)运用回避法防范财务风险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的时候,对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风险比较小的理财方案,以此降低财务风险。虽然股权投资可能带来的投资收益比较高,但是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看,企业必须在进行股权性投资的时候小心谨慎。当然,采用回避法并不代表企业不可以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为达到影响甚至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只能选用股权投资的方式。

(四)运用转移法防范财务风险

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选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在对外投资时,企业可选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选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财务风险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其他人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运用分散法防范财务风险

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风险比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投资的时候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来实现共享收益,共同承担风险,从而把投资的风险分散开来,有效地避免企业独家投资产生的财务风险。此外,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采用多种经营方式来分散风险,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通常情况下,短期投资的风险小于长期投资的风险,债权投资的风险小于股权投资的风险,分散有价证券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选用证券组合投资,其投资风险比单项证券投资的风险要低。

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而制定的相关制度

(一)理顺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

为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该注意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此调动各个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

(二)建立御险机制防范财务风险

要想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的产生,企业毕业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从长远利益着眼,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主要措施是:首先,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完善企业风险转移的机制。其次,实行“一业为主,多业为辅”的经营模式,使得企业风险分散机制更加地完善,及时、有效地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第三,使企业积累的分配机制更加地完善,及时足额地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使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是全社会特别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企业主要领导,要重视这项工作,把这项任务作为一件关系到全局的大事来抓,遵循经济规律,努力树立财务风险意识,综合治理,真正地开辟出一条严格管理,规范经营的道路,完善与市场经济要求相符合约束机制,减少行政干预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为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创造强有力的前提条件。

(四)健全内控体系防范财务风险

首先,要搞好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保证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稳定有效,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其次,企业财务风险监管的工作程序要十分明确,明确地划分监管职责,把职责采取分级负责制的形式进行落实。第三,尽最大可能使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更加地完善,搞好企业负债率分析、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在财务风险监督中的作用。

(五)使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受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的影响,经验决策、主观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大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企业在选取决策方法一定要注意,必须采用科学的、合理的决策方法。在进行决策过程中,应该把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考虑在内,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同时配合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

三、结语

总之,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制定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提供保障,同时更加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财务风险 防范 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朝着愈来愈好的方向发展,财务风险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企业虽然想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但却忽略了其本身的特性与产生的缘由。只有从最根本的了解开始,才能够对症下药,做出最有效的防范措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本文通过分析财务风险在财务活动中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使企业能够尽量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财务风险是因为企业存在财务结构上的一些问题,导致财务出现状况,企业因无法及时偿还债务而经营活动失败的现象。财务风险如同看不见的空气一样始终萦绕在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否拥有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尤为重要,其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财务风险而使企业陷入不利地位的情况。

(二)基本特征

财务风险关乎企业的生存大计,是企业无法绕开的。企业只有全面了解财务风险的特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财务风险存在于每时每刻,每个地方。它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会被彻底消灭。人们只能通过有效的措施去防范和控制它,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所造成的危害。

2.全面性:企业在积累、筹集以及分配、应用资金等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财务风险。简而言之也就是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即贯穿于各个环节[1]。

3.不确定性:外界环境是影响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换言之也就是外界环境不同,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发生机率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而外界环境又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同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控制它,合理的利用它,那就可以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危害。

4.风险与收益共存性:虽说在某些时候,风险的存在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风险往往也会带来机遇,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如果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合理利用,甚至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收益.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引起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内部因素之外还包括外部因素。企业需要了解并分析各个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才能够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外界环境变化多端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外界的环境也会随着时间而不断的变化,往往企业不能够随机应变这些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外部因素。诸如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改变着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管理水平。另外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也是无法预测,改变的。而这也就决定着个来无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而言,如果环境朝着有利的方向变化,那么就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相反的如果环境变化是不利的,那么无形中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信息科技技术来进行财务管理,但是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却没有跟上。财务风险随着财务活动的发生而以生俱在,只要一不小心防备它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危害。特别是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形成正确的财务风险意识,财务风险发生时不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或者错误的以为,只要合理的应用资金,使用资金就不会存在财务迎合了,或者就算发现了财务风险或者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那么更有可能加大风险存在的可能性[2]。即不能形成较高的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可以说正是这一种浅薄的认识,加大了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机率。换言之也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层面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就当前企业的发展来看,有极大一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仍然不具备先进的财务管理水平,特别是缺乏现代财务信息、专业知识,协调财务管理系统的能力过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而加速了财务风险的产生。

(三)企业的资金流动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本身规模较小,资金不足,信用低等。企业往往会为了追求财务收益而过度的去投资,而忽略了企业资金流动的规范性。由于在筹资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无法预料的问题,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动不合理。当企业的现金流量占总资产的比重较低的时候,企业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就会减弱,财务风险也就由此产生。

(四)企业内部的财务问题

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制度,尚不能科学的分离财务的的有权、经营权。简而言之也就是在企业与员工、投资者以及内部各部门存在利益分配不科学,不明确资金管理等问题,即不能落实有效的监督、控制企业的资金,使得企业无法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金,滋生资金流失。

三、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办法

(一)建立健全财务体系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下,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愈来愈多,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十分严格。为了使企业赢得更多的收益,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财务管理体系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了解与财务相关的指标。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经济效率、获利及偿债等方面的能力,夯实财务体系。除此之外企业还可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相关小组的作用,抓住外界环境的变化制定完善财务体系,减少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给企业财务体系造成的影响,优化财务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财务风险的危害性。

(二)强化人员的风险意识、专业素质

财务风险与财务活动犹如一对双胞胎是同时存在的,而此时如果忽视了风险的存在,那么将加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基于这一点,非常有必要强化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要注意提升其风险意识。甚至可以说财务人员是否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直接关系到风险的存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因而这就要求加大对新员工工进行工作前的培训,对老员工进行相关定期的培训和考核,给他们输入新鲜的血液,跟上时代的步伐,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动对财务活动带来的影响。此外,企业可以建立奖惩制度,来激励员工能够更好的学习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夯实财务决策水平

企业财务行为规范化,约束企业财务活动,减少因内部原因而引起财务风险的机率。[3]决策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贯穿整个财务活动,对于企业而言每一次决策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失误,即有可能使企业陷入满盘皆输的局面之中。因此要求企业首先要明确权责机制,员要各司其职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确保所提供的财血数据的正确性、真实性。可以说分工明确,不仅有利于优化工作效率,更有利于防范风险。企业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修改和更新控制机制,财务人员按照控制机制有序的整理分析数据,给出实施的最佳方案,这样能够避免企业上层人员盲目做出决定,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四、控制财务风险的相关措施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能被完全毁灭,而管理人员的漠视是加大财务风险危害的关键性因素,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之中。[4]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有助于企业更好的规避客观存在的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筹资风险措施

资金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如果缺乏资金,那么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由此为了补充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企业通常会结合债券、股票以及借款等等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企业选择不同的补充资金的方式,其所带来的风险也是会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因此就非常有必要落实稳定的筹集资金方式,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成本过低,加之较短的使用时间,到期不能足额的归还,那么,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声誉,更会给企业带来无尽的风险。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借款的期限越长,越有利于合理的安排资金,从而更有利于三少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除了选择这一融资方式之外,融资租赁、债券等等也是企业重要的筹集资金的方式。与此同时我们知道对于企业而言,所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同,即意味着其可能面临的风险,即财务风险也是不同的,因此优化筹资方式,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尽可能的挑选成本相对而言较小的融资方式,落实科学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从而更好的帮助企业走出财务风险的处境,减少由于财务风险而给企业生存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二)投资风险措施

企业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投资方案。企业一定要谨慎的研究分析各种投资策略,落实最佳投资方案,从而做到防微杜渐,科学估计预期投资收益,特别是要完善可行性分析研究。切记将所有的资金投资一个项目要做到优势之地,合理的规避风险。

(三)经营风险措施

所谓经营风险指的就是由于错误的财务管理,而削弱企业预期收益的情况。因此,企业应该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在一个有明确受托责任的体制下,企业的人员就会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从而减少错误决策的出现,为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大财务管理、现金管理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在战略投资时,还要全面考查企业对资金的占用率、收益率等相关情况,最大限度的减少使用资金的成本。

五、小结

总而言之,财务风险是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的,是无法躲避也无法消灭的,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首先就必须弄清风险的由来、危害性并针对性的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完善内部管理,最大化企业利益,为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马金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12((08).

[2]石国和.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5(08).

[3]朱妲曼.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J].科技经济市场,2007(3).

篇13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财务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越来越突出,以致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许多财务风险也严重威胁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使企业能够处于稳定的发展环境,就需要对企业内控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以便能够准确掌握内控管理的薄弱之处,并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对企业的内控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使企业内控管理能够形成一套系统化的管理体系,以此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现状问题

1.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较差。根据现状来看,我国许多企业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营销活动方面,导致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未能严格把控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得许多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在实际工作中不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无法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问题,严重削弱了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益。同时,一般企业在经营发展的前期阶段就会制定一套财务预警机制,这套财务预警机制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许多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并未得到贯彻落实,使得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预警能力大大降低,无法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企业的财务管理预警机制得到贯彻落实,从而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2.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较为复杂。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使企业的财务风险日益紧张,不仅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增长,也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企业的外部环境涉及到多个方面内容,例如金融危机、物价上涨以及货币贬值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很难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一般企业的经营发展就必须要进行生产活动,这就势必要采购大量的原材料使生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且生产活动还涉及到企业员工的薪酬问题,一旦企业的外部环境产生巨大变化,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水平,继而产生诸多财务风险,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发展。因此,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为此就必须要结合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对财务风险防范进行优化,使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具备良好的可控性。

二、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1.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财务管理人员是进行财务管理的执行者,想要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首先就要采取多种手段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准确了解到自身的工作职责,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秉持严谨、细致的心态做好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从而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第一,企业应积极展开培训活动,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工作事项以及管理权限进行综合培训,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准确掌握财务管理的重点部分,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详细了解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问题,以此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及时发现财务风险问题,并结合多种风险控制案例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控制方案,从而有效降低财务风险问题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第二,财务管理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工作总结习惯,以便能够准确掌握财务管理工作的薄弱之处,并采取科学方式进行自我提升,从而有效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效提升财务风险防范的整体水平。2.加强外部环境的控制管理。为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应积极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并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对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进行财务支持,使企业财务管理团队更加专业化,以此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从容应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不具备可控性,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从其他角度展开风险防范工作,积极收集企业外部环境的基本信息,并结合企业的经济风险控制能力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并针对多种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相应的也要闭麦企业盲目进行投资和消耗,使企业能够保持一定的经济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外部环境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企业也要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规律对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进行合理调整,使企业的应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企业的管理模式能够满足于企业的市场发展,以此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从而保证企业外部环境带来的财务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使企业能够处于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3.加强财务风险的评估及管理。在企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应积极做好财务风险评估工作,通过会计工作和经济活动等两个方面展开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论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首先,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常常会出现数据不准确和数据泄露等多种风险问题,这些风险问题的主要产生原因就是会计人员的操作不当和违规作业,想要消除这些风险隐患就要针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通过多种措施对风险隐患进行防范和消除,从而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益。其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投资融资的不当操作和资金管理不当等行为,继而出现企业亏盈和资金链断裂等风险问题,所以财务管理部门应积极监控各项财务活动,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确保企业的投资融资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条件,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最后,财务管理部门也要针对各个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杜绝财务工作人员做出违规挪用资产和携款私逃等行为,使财务管理机制得到贯彻落实,从而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有效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应积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外部环境的控制管理、加强财务风险的评估及管理,以此有效提升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整体水平,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从多方面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庞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及内控管理分析[J].商业经济,2015,12:30-31-93.

[2]徐海芬.试论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2016,05:62-63.

[3]肖丽红.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9:115-116.

[4]耿慧敏,马莹枭.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09:250-252.

篇1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 100010)

摘 要:自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就越来越大。本文主要从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现存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等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构建出企业针对以上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的体系,并对完善这一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通过一些策略,以保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能够切实有效的发挥作用,尽可能早的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做出防范措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水平,从而减少企业的经济利益损失,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118-02

收稿日期:2015-02-12

作者简介:邓雷娜(1977-),女,北京人,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石油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及产生的原因

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定义的界定,我国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国家经济形势变化较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确定性风险加大,这些所有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都被界定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只是针对企业资金融通、使用、收回等环节产生的不确定性进行界定。本文在研究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时借鉴第二种观点对财务风险进行界定,主要包括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

(一)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产生筹资风险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通过不同来源渠道获取资金时,不同来源的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也就是说企业的资金是自有资本还是外借债务,是长期债务还是短期债务以及它们各自所占的比例。如果这些不同来源渠道获取的资金比例分配不合理,就会使企业面临着筹资风险。就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资金构成情况来看,为了在竞争市场中获取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我国大部分企业主要采用了短期债务融资的方式,这就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比较高,一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取的收益达不到债权人的预期经营利润目标时,他们就会向企业施加压力,要求企业立即偿还借款,而企业由于无法在短期内获取偿还债务的资金,就会面临着资金流断裂、企业破产的风险。

(二)企业的投资决策不合理产生投资风险

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的股东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就产生了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对于企业的股东来说,他们希望增加企业整体的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对于经营管理层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提高自己的业绩,实现股东预期的经济利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经营管理层往往会选择成为冒险投资者,对风险水平较高、收益水平也较高的项目进行贸然的投资,然而,市场经济形势是瞬息万变的,这些本身风险就比较高的项目,很容易出现企业的投入资本无法按照预期收回并获得收益的情况,从而导致企业的投资项目失败,将企业置于破产的危险境地。除此之外,很多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会采取吞并其他企业的方式,大肆扩张自己的规模,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然而这种规模性的扩张投资很容易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善,从而走向破产之路。

(三)企业选取的销售方式不合理产生资金回收风险

从目前我国存在的销售方式来看,有现销和赊销两种方式,而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日趋激烈,很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中仅有的少量份额,维持长久的市场竞争优势,在销售产品时往往会选择赊销的方式,以扩大销售量,增加企业的当期经济利润。然而,不同于现销方式,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就意味着在收回资金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如果产品的购买者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货款,就会使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和资金追讨收回成本增加,从而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增多,影响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增加企业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成部分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市场中因未及时防范财务风险而破产的企业逐渐增多,为了及时预测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做出防范措施,以降低财务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其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

(一)确定预警范围、选择预警指标、设定预警指标值

在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首先需要确定财务风险的预警范围,一般情况下,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警范围主要就是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其次,在选定财务风险预警范围之后,还需要合理的确定具有科学性的预警指标。预警指标是整个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基础环节,如果预警指标选取不恰当,就无法发挥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有的效果,无法有效的防范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因此,在选取预警指标时应该根据预警范围,选择能够反映企业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水平的指标,一般应该包括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最后,要对选择的预警指标设定相应的预警值,当企业预估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或者资金回收风险超过预警值时,就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预警指标的预警值是整个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关键环节,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规模大小和经营发展情况来确定。

(二)设立信息沟通渠道

在确定了预警范围、预警指标和预警值之后,要想使预警体系发挥效果还需要设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用于信息的搜集、共享、分析和反馈。在一个完整的预警体系中,一个有利于有效沟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的预估时,主要就是在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环境的变化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等大量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统计、提炼和分析,识别出可能对企业产生威胁的财务风险,及时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避免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设立财务风险预警的组织机构

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要想真正起到及时识别并防范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还需要一个关键性的要素,就是从事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相关人员,为此,企业应该设立一个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企业在设立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时应该选择比较熟悉企业业务发展方向、经营管理方向的管理人员或者具有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的高级技术人员,如果有可能,还需要邀请一些管理咨询方面的专家加入风险预警的组织机构。他们不受企业组织架构的限制,独立于所有组织部门,按照独立性原则,只对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决策做出风险预估,一旦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层做出的决策存在风险,就会立即将风险识别情况报告给管理层,以便管理层及时做出防范措施。

三、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一些策略

为了使企业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我们提出了一些在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从多方位考虑选择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首先就是要选择恰当的、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只有选择了合适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才能够发挥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效果。就目前我国企业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来看,大部分企业选择的预警指标只是基于财务数据信息计算的定量指标,没有对财务风险设定定性的指标。例如,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在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仅根据财务数据信息进行了定量指标的制定,并未设定定性指标,在预估财务风险时,无法衡量宏观环境,从而使江苏扬建集团的财务风险预估不准确,无法及时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我们知道,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变化、行业特征的变化、企业自身经营方式的变化等信息会对企业的筹资、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未对以上信息综合考虑,很可能会使企业的筹资、投资失利,造成企业的财务危机,但是这些信息用已构建的预警体系中的定量指标是无法衡量的,他们只能定性的去分析,因此,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除了考虑定量的指标外,还需要考虑定性指标,以使定性、定量相互补充,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从而及时发现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加以防范。

(二)加强对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监督控制

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能否达到企业的预期效果,必须要对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过程加以严格的监督和控制。而对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监督和控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事前的监督和控制。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实施前,需要对该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是否完善进行严格的把控,以确保该体系的设计符合企业的要求。(2)事中的监督和控制。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运行过程中,要从两方面来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一方面要严格监督该风险预警体系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在有效的运行,另一方面要严格监督和控制识别出的财务风险是否都及时做出了防范措施,以避免企业的损失。(3)事后的监督和控制。每次识别并防范财务风险后,严格监督是否对财务风险的预估进行及时的反馈,发现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更加合理有效。例如,南京爱跃户外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时就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使其更加有效的发挥功能。

(三)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应该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环节都谨慎对待,识别是否可能存在财务风险,以有效的应对。企业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财务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危害、财务风险防范在企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方式,来提高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意识,从而全面发挥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功能。例如,黑龙江伟盛建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财务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危害、财务风险防范在企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了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有效运行。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趋势下,我国企业存在着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等财务风险,为了及时识别并防范企业的以上三种财务风险,企业构建了一套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并从多方位选择预警指标、加强对预警体系的监督控制、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使企业更加了解自身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加以重视和防范,以为企业未来稳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瑞,宋晓宇.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探析[J].经

营管理者,2015(01).

[2] 王建美.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探析[J].当代会计,2014

(10).

[3] 付红艳.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