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资金风险范文

财务资金风险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财务资金风险,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财务资金风险

篇1

对于大型企业集团,一般采用财务公司模式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财务公司起着整个集团金融服务枢纽的作用,财务公司是央企实施产融结合、以融助产、以产促融的载体。在资金集中管理优势日益显现的同时,资金安全、财务信息安全等风险也随之而来。参照巴塞尔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对银行业金融风险的分类,我国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有体制性风险、政策性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财务公司对这些风险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安全,财务公司风险应该纳入企业核心风险管理的范畴。货币资金是资金循环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货币资金风险可分为三大类即安全风险、短缺风险、使用效率风险。人们往往关注较多的是第一类风险,实际上后两类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也很大且难以识别和评估(杨小舟等,2009)。货币资金面临风险会威胁到资金运动过程,或使其发生中断。除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在社会上造成恶劣观感的是财务资金方面的廉政风险,有的人利用手中之便向企业资金“伸手”,发生贪污、诈骗、挪用等违法乱纪行为。这种带有主观犯意的道德性风险比客观环境带来的风险更可怕。

防控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实行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集团应该通过建立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对资金实行本质有效的集中管理,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统一管理集团的银行账户,为集团各个成员单位在资金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设立内部结算账户并进行统一管理(何召滨,2010)。对各成员单位在银行独立开设的资金账户实行审核和备案管理,对各个成员单位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配置和统一使用,在实施有效监控管理的基础上,确保资金的高效循环和流转,消除高存、高贷、高费用的“三高并存”问题。在实施集中管理的同时,还要在集权与分权之间找到平衡,将母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与子公司自主管理有机结合(马彦坤等,2009)。通过有力且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地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同时降低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

(二)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2008年财政部等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防范各种风险作出了有力的指导。实行财务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资产安全,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和正确,促进财务管理政策得以有效实施,提高财务活动效率,防止舞弊行为发生,防控财务资金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健全资金管理的内控机制来堵住各种财务资金安全漏洞。企业应加强资金管理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个环节,保证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保障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建立内部控制时,首先要建立健全授权审批制度,按照规定的权限和制度办理资金收付业务。其次,要贯彻内部牵制原则,确保不兼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教育。内部控制已由关注过去控制变成预期未来调控现在,这种针对不确定性做出的相机控制与风险管理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杨雄胜,2011)。另外,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与监督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内部审计,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助于防范资金风险。

(三)完善全面预算制度财务预算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包括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的资金收支均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之中。严格限制无预算支出,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占用。预算内资金支出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制,预算外资金支出实行逐层审批制,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市场的本性决定着企业的管理要具有应变能力,全面预算管理应结合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或者赋予预算有一定的弹性,以使企业及时适应市场,防范突如其来的资金风险。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揭示销售、定价、生产流程等各层次存在的问题,挖掘问题的根源,防范盲目经营的风险发生。目前,在信息化市场已有不同特点、不同版本的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应用到某些企业,这些全面预算管理软件的功能特性不尽相同,如以财务为中心的软件功能侧重于财务管理;以流程为中心的软件功能侧重于业务流程数据管理;以协同为中心的软件功能侧重于部门业务协作管理;以数据分析为中心的软件功能侧重于数据分析管理。这几类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可供不同特征的企业选择使用。

(四)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企业应根据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品种、规格及价格等方面的竞争能力,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合理考虑促销与增加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现金折扣成本的平衡,制定折扣期限、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条件,同时,要权衡增加收账费用和减少应收账款与坏账损失之间的利害。企业要建立客户资信档案,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要进行赊账限额的确定,在赊账时要将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周全。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对于那些已经逾期的应收账款要加强收款力度。企业要制定一套科学完备的收账政策,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尽力减少由坏账损失造成的资金风险。

(五)完善风险管理结构,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要建立健全直接向高级管理层、董事会、监事会负责的风险管理部门,并赋予它足够的权威性和独立性。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完善和实施风险管理体系,拟定财务资金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具体的操作规程。企业的内部稽核部门不直接参与风险管理,而负责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况和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全面分析企业内部经营、外部环境等各种资料,以财务指标数据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预先告知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告知企业经营者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构建一张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疏而不漏的安全网。

借助信息化手段将财务资金风险防控落到实处

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 资金 风险 防范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跟上这个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赶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企业必须进行更新换代,不断的完善健全自身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方式。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各大企业均遭受到大小不一的金融冲击,然后才意识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各大企业纷纷开始转型,把企业的发展方向从快速发展转向稳步发展,重新修复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让其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点。而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点则是树立财务资金风险的观念,高效科学的控制防范财务资金风险,提出控制财务资金风险的方案,认真思考如何规避财务资金风险,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促进企业稳步发展,稳步投资,走在安全路上,安全规避风险,得到最大的盈利效果,推动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一、各种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存在方式

在资金不断在企业内外流通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资金的风险也会随着资本的转移而不断地增加和累积。所以从经济的各个不同的发面去分析考虑,财务资金风险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最为明显的几种风险:聚资风险、投资风险、回收资本风险和获益风险。企业必须明确认识这几种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主要存在方式,再通过深入分析思考该风险存在的利弊,从而找寻控制规避防范该风险的方案和措施,并且保证有效的实施,进而高效科学的规避风险,维护正常的企业生产秩序,加强有效的财务资金风险管理,推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第一,聚资风险。企业在筹集、聚集资金发展各项项目时,左右调动资本,由于聚集资金的方式渠道各不相同,无法明确合理的管理资金的动向,无法合理控制资金流,存在资金流断链和缓冲的风险,企业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无法及时偿还债务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在管理财务资金的同时,当有效运用的资金发生大限度的转变时带来的风险,进而阻碍的企业的日常运营,影响了企业预期的经济收益。

第二,投资风险。企业财务的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无法认清市场形势,尚未摸清影响市场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盲目投放资本,而乐观预算收益,产生的投放资本项目的预算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可能存在巨大差异,从而导致企业投资者投资失败,企业经济收益遭受亏损的风险,还有可能导致使用资金时发生动荡,无法确定财务资金的最终收益所引发的一系列风险。

第三,回收资本风险。回收资本的风险是指回收应收账款时遇到的在时间期限上和回收金额上的不确定风险。回收资本风险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时间期限上的风险。如果企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无法回收应收账款,就会很有可能出现企业资金运营使用不畅,导致资金链断裂,库存现金不足的风险。二是回收金额上的不确定风险。如果企业的客户无力偿还债务,企业无法收回应收账款,该账款将会成为坏款,坏款的出现必定会造成企业无法挽回的损伤,导致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亏本的风险。所以企业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统计调查,明确每个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限和应收账款的坏账率,从而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方案,防范企业财务资金风险。

第四,获益风险。获益风险是指投资者对收益资本的不正当的分配对企业未来的生产运营造成威胁的风险。一是投资者盲目乐观,忽视了市场环境的发展和运用了不正确的财务管理方式,从而导致了少算成本资金和多算利润收益的状况,导致大量资本流失的风险。二是投资者的不正当分配,让企业承受过重的成本资金,使得企业承受企业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而导致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资金风险产生的因由

科学加强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严谨防范企业财务资金管理风险对于企业的未来长远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认真思考和分析企业财务资金产生的风险,从而得知风险产生的因由,再借此融合我国经济市场的现状,作出一系列降低企业损失和建设健全完善的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的措施和方案。在分析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过程中,企业发现形成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因由十分多元化,其中的最主要的集中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外部环境条件影响。企业是处于经济市场中进行日常生产运营的,而经济市场十分复杂且经常发生动态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受到种种的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外部环境条件的不确定性却是造成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主要原因。外部环境的条件分为: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自然环境条件指的是天灾人祸,范畴十分广泛,例如地震等自然灾害所导致的风险,或者是应付账款人无力偿还债务所导致的风险。社会环境条件指的是人为创造的环境条件,例如经济、文化、政府、市场等环境条件,这些环境条件不仅拥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甚至十分复杂多变,而企业在这些环境中经营,难免会受到影响,从而给企业带来生死存亡的风险。

二是企业管理层的不正当决策。企业管理层在尚未明确市场方向便单靠自身的经验而做出的决策,从而忽略了市场经济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导致企业自身的管理配置无法跟上市场需求,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从而产生企业因无法偿还债务而破产的风险和企业投资失误,投资项目收益无法达到预先盈利而产生的企业财务资金风险。

三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不足。这是企业内部的环境影响。企业对财务资金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财务工作人员缺乏对风险的认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能高效科学的管理和分配资金,企业对其内部资金管理制度缺乏系统的认识,导致企业应对风险能力下降,从而产生企业财务资金风险,阻碍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防范

一是灌输强化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防范观念。企业的多方面发展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风险也在不断的累积增加,因此,企业管理层不仅仅要看到企业在发展时得到的表面利益,不能被短时期的收益而蒙蔽双眼,必须要强化其对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防范。而且,必须在企业强化其财务资金管理体系时,把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防范观念一级一级向下传,贯彻于整个企业内外,强化企业自身的内部凝聚力,让全体员工共同防范风险。

二是设立较为完善全面的企业财务资金风险预测机制。企业财务资金风险预测机制就是对一些较为容易出状况的财务标准,例如资金流向、坏账率等进行监测与控制,从而可以尽早发现企业即将面对的企业财务资金风险,进而分析其状况和产生原因,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三是运用正确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方案。面对不同的财务资金风险,应该运用不同的风险防范方案,具体风险具体分析,从而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水平和效果。企业必须优化整顿资产的结构,让企业的资本和负债能够得到一个平衡;必须运用高效的分散风险的决策方案,减少企业财务资金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必须保证自身能够正常经营,保证资金的流通,合理规避风险。

四是开拓企业应对财务资金风险的策略。企业财务资金风险是肯定存在而无法磨灭的,企业只能通过有效的策略把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所以,企业必须开拓企业应对财务资金风险的策略,从多个方面防范风险,并且融合创新型技术,强化对风险的防范,提升企业运行的各方面的效率,确保企业资金正常流通,合理规避风险。

四、总结

企业的财务资金风险由许多不确定因素而组成产生的,从实际的方向来说,企业的财务资金风险根本无法回避,而企业只能通过分析其存在的经济市场和各种产生风险的因素,从而探讨出许多降低风险对企业影响的措施,进而实施高效科学的防范风险措施用于控制风险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彦坤.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财务与会计,2009(5).

[2]杨雄胜.内部控制范畴定义探索[J].会计研究.2011(8).

篇3

关键词:风险管理;财务资金;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8-0112-02

0引言

企业财务管理中经常面临决策问题,决策的本质就是在若干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或者确定某一特定方案是否可行。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资金管理在增强融资能力、降低各项费用、提高管理水平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宽维持着企业的正常运转,任何企业都必须有一定数额的资金,离开资金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比较困难的。资金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盈利能力对其有很大的依赖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

1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忽视现金流量控制和管理强度不够

在一些将利润指标作为考核依据的公司中,过度重视了利润考核指标的实现,而忽视了现金流量的控制,导致企业当中的资金出现了大量浪费,且没有对现金流量的运行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控制,决策出现失误风险。筹资渠道窄、资金不足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阻碍。生产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管理落后,经营风险大,短期行为较普遍;还贷诚信低,贷款风险大,这些原因直接影响了企业融资。日常管理不严,财务控制薄弱。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资金预算管理困难,目前的资本预算管理,不仅没有发挥的公司自身的特点,也没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由于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差,导致资金的预算常出现错误。预算执行和控制,由于业务人员的预算概念意识差,使得资本预算过程难以有效实施。对于财政预算,往往超出预算标准。对此我们应建立统一的财政政策、统一的会计期间、统一报告格式,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会计制度的差异、报告格式的不同造成了本企业的综合财务数据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支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

1.2管理水平低

虽然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都制定了关于资金使用的计划以及各项费用开支的相关计划,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都不能够按照计划来进行,导致计划的可行性较差,甚至有一些将计划抛诸脑后,导致计划和实际严重脱节,致使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和控制丧失目的性,影响到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例如有一些企业中存有诸多银行账户,资金比较分散,对外投资决策时的随意性较大,并不能够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对资金占用情况的管理不严格。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用户通过主观的人为操作的资金漏洞,绕过目标的系统管理的局限性。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日常业务过程中的资本性支出时可以自我决定,当面对重大的资本支出,应向总部报告时,由于复杂的审批过程时间长,某些附属公司可能分割成多个小额消费的支出,以逃避审批。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是不能及时发现或避免的。此外,一些企业可能在其财务报告中为了掩盖一些操作中的问题,对其中的相关信息进行修改,使企业经营不能真实和准确的反映财务管理信息。

1.3投资方向不明确

投资管理的目标不明确及盲目投资,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是企业经营的原动力,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但为了扩大企业的规模,使得一些中小企业忽视了自己资金短缺,筹资困难的问题。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尽快的回收投资,利润最大化基本上是所有者追求的唯一目标。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缺乏长期的目标规划,一味追求高额的利润,忽略了企业长远的发展。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管理能力相对缺乏,而领导者们为求得更多的投资资金又需要积极地投资,使得企业投资显得很盲目,投资方向把握不准。造成很多企业不但收不回投资,还导致企业因资金周转不灵倒闭的结果。

1.4管理者的原因

由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的时间比较短,企业还没有完全地按现代企业制度来运作,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工作重视不够。财务管理人员意识淡薄,监管不当。大多企业管理人员大都还受制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得企业资金浪费严重。许多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对财务管理重视不起来,忽视管理,造成财务管理混乱。没有规范适合的存货计划,使得中小企业对存货的监管不力,而存货占用资金较大,也有发生存货不足的情况,影响资金运营效率。企业定期盘存不到位,产品保管不力,资产丢失、损坏等现象的发生,资金闲置、浪费严重,资金周转率低,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由于企业领导者本身管理能力不高,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存货的监管不当及资产的流失等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现财方式、管理理念不了解,风险意识薄弱,业务技能不高,缺乏创新能力。

1.5内部控制度只是在于形式

传统的管理体系中的资金管理主要功能是事后核算以及对企业中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资金进行反应和监督,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逐渐意识到了资金管理中的其他功能,期望能够通过资金管理实现对企业成本、支出、收益的来源进行追踪和分析。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所有者对子公司、分公司等都存在着监理不足以及内控现象严重等情况,虽然设置了一些需要实现监督的职能,也制订了一些内控制度,但是往往起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为企业管理层的问题,一方面管理者带头违反制度和规矩,一些企业在重大资金决策时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导致资金的流向失去控制。另一方面公司无法及时掌握财务资金的具体变动情况,尽管实施了资金统一管理模式,强化了预算和计划的职能,但是对于资金投放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措施还有待加强。

1.6信息不及时

具体表现为:首先,在日常运作和管理下,财务经理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下属企业在现金和贷款中的地位,只能等待直到等到年底报告的财务报表才能知道。其次每个级别的信息预算过程是很难保证信息的及时。再次,业务人员无法得到金融信息并及时传递商业信息的资金管理从而使基金经理不能及时调整资金计划造成计划和实际的矛盾。最后由于时差原因,监管人员的预算是很难得到准确的信息,提前停止资本会造成支出超过预算。

2企业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策略

2.1优化企业资金管理模式

构建企业资金管理信息平台,传统的手工加电脑不能解决资金管理的相关问题,为解决资本管理中遇到的这些困难。首先,手工加电脑无法实现信息集成。手工加电脑方式有助于日常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通过信息共享在一定程度上的分布,但所收集的数据不一定是使用数据的分布信息,也不一定是使用时间和内容的需求。其次,手工加电脑无法处理一体化。手动加电脑不能实现流程集成,不同的部门都是分开核算的,资金的运用仍然是分散的。即使通过相关制度和严格的管理,仍然也很难以实现有效的过程控制。

2.2加强金融人才储备

建立人事档案,提高企业会计人才和网络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更新,并实行动态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与会计人员的培养。建立考核制度,提高科技人才,人才评价体系的评估机制。结合年度考核和绩效考核评估,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能力。考试成绩,每年将计入人员考核作为工资、奖励调整的重要文件。我们必须加强金融人才链的培训和使用。首先畅通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打开了人才晋升通道。根据企业发展,以满足人员的特点和增长模式的职业发展,促进人才在专业发展的目标导向和战略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健全内部横向流动的人才机制。其次是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应积极创造条件,安排专项资金,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出版专著的人才进行奖励以及对高层次的会计培训基地培训进行资助。

2.3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新型的资金管理模式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企业要加强内部人才队伍的建设,根据资金管理工作来划分岗位职责,规定任职条件以及程序,实行全员参与制度,不能将所有筹码都压在企业财务人员的身上,其他部门也要给予适当的配合。另外,企业内部人员工作为资金管理的具体执行者,因此企业要采取一些激励手段来鼓励员工参与到财务管理活动中,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共同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资金管理水平而努力。

2.4改善资本结构

一般来讲,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要少于50%,如果负债率的比例升高,那么企业的长期负债能够便会随之加强,如果企业的盈利率高于负债应支付利息,那么对企业的经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流动资金方面,企业流动资金能够直接体现出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企业要改善自身企业资本机构,并根据企业的长期负债率和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确定,负债率低的话,那么资本的使用成本就会较小,企业的获益就会比较明显,抵抗风险的能力就会增强.在企业资金计划方面,要首先进行科学的分析,对资金结构进行合理的配置,追求最小资金消耗和占用,实现最大资金收益。在资金控制方面,要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通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减少资金管理控制中的人为因素,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

2.5做好风险控制

企业应当尽量多层次、多渠道的进行资金筹集,并且要把握好其中的界限。首先,要积极研究相关政策,除去传统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等渠道外,企业可以通过公司债券、发行票据等方式来进行资金的筹集。其次,要重点解决资金投向的管理问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企业资金风险控制,建立并健全资金内控制度,保证制度和相关规定的严格执行和落实。再次,要建立起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发现潜在的资金风险,要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主动制定管理预案。

2.6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任何企业都会对资金的存量表现比较敏感,因此要合理控制存量资金,提高使用效益。例如通过加强对货币的使用和控制,预测最低成本,合理优化资金的持有量,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将一些闲置资金转移到运营过程中,加强对应收账款的保存和管理,建立起客户档案以及预警机制,通过对客户的信用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保证企业资金的回笼速度。

3结束语

资金是企业的命脉,有了足够的资金企业才能很好的运营,所以需要对资金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合理的利用。通过对资金的有效控制和合理的利用给企业创造价值,为投资者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王南松浅析连锁经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以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为例[D].淮安:淮阴师范学院,2012,(5).

[2]丛淑蓉.财务管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5).

[3]翟雪改.管理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

[4]曾琢(著).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李毛,周阿敏.漏洞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0).

[6]程新生(著).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0).

[7]张鸣(著).高级财务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

篇4

关键词:财务集约化 资金风险 管理与应用

一、资金风险管理内涵

管理实践中普遍认为,资金风险主要分为安全风险、短缺风险和使用效率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营收入资金监管不到位导致的资金损失风险;二是投资活动因决策失误、投资监管不到位、投资分析评价存在瑕疵导致投入资金发生风险或没有实现预期投资目标;三是贷款、对外担保、对外借款因合同履约风险或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缺乏风险控制手段而导致的资金损失风险;四是日常资金管理活动中因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导致现金或银行存款发生被盗、非法占用、挪用等风险,五是资金短缺风险,由于资金计划管控不当、筹资困难等因素导致的资金出现短缺,给企业带来经营或投资损失的风险。资金风险管理是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规章制度约束、内部岗位牵制、经济技术分析、计划控制等一系列工具对资金的安全、效率、效益进行管理,以实现资金安全、高效、合规运转,服务企业价值创造。

二、资金风险管理应具备的环境要求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的首要目标。国家电网公司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切合实际的、管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为企业风险控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健全的标准化制度体系

目前,电网企业全面完成“六统一”的财务政策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化保障规范化、促进集约化、提升信息化,实现了财务集约化管理,财务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改变过去的制度标准管理模式,实施制度标准一体化建设,制定印发了纪检、调度、运维、营销、人力、财务、物资等七大管理通则,陆续制定下发了多个专业通用管理制度,公司管理标准制度体系日臻完善,为资金风险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实施文化强企战略,树立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重要保障。电网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统筹兼顾、注重实效”的原则,实现企业文化的“五统一”建设,有力保障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中央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了表率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落实资金风险管理的强有力的软环境,是保证企业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支撑要素。

(四)高效的内审和纪检监察体系

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是有效防范资金风险的重要措施。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主要是为了企业增加价值、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和内部审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内部审计活动,对尽快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存在的薄弱环节、管理漏洞进行及时修补至关重要。同时,企业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发挥作用,能更好地监督制度的落实,公平公正落实奖惩制度,充分发挥内部监察审计的职能作用。

(五)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2013年,A公司《公司员工奖惩规定》,标志着公司员工工效挂钩奖惩制度的真正落地实施。科学、公平、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是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敬业精神的必要保障。

三、资金风险管理的特色做法

B公司针对资金风险管理特点,结合自身实际管理需要,除常规管理方式以外,还采取了以下特色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制度保障

建立协同监督机制,成立监督工作委员会,确立协同监督组织构架,组织构架由监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各专业处室、督查专责四级构成,落实监督职责和监督内容到各专业部门处室,每月开展协同监督会议,对发现的管理问题履行监督、督办职责,促进问题的解决,提高规范经营环境和意识,加强依法治企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在总部制定的管理通则和通用制度的基础上,作为补充,制定了资金管理考核实施细则、资金集中支付管理办法、资金支付授权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进一步堵塞了管理制度漏洞。

(二)建立资金安全管理自查和承诺机制

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是做好资金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建立资金安全管理自查和承诺长效机制在资金风险管理工作中尤为必要,B电网公司本部制定并下发相关制度,所属基层单位按时开展自查,于每季度初上报上季度资金安全管理自查报告,每次自查内容可有不同侧重点,每年初随财务决算工作上报下年度资金安全管理承诺书,并做好资金安全管理自查和承诺档案管理工作。

(三)加强资金风险日常监控工作

此项工作主要有:一是认真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各单位每月上报经营重大事项,由财务部门汇总分析后,报公司领导,针对管理薄弱环节查找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实施在线稽核,完善在线稽核规则,加强稽核案例库建设,应用工作记录、工作底稿,提升在线稽核规范化水平。强化日常财务稽核诊断,定期通报稽核结果,提升日常监督能力。全面落实各项风险管理责任,编制风险管理手册,制订下发风险识别和评估模板。三是加强资金信息质量审核。充分发挥集团账户资金池作用,加强电子对账工作,利用资金池网银功能,在月度财务快报审核工作中,加强资金信息审核,确保账、表、户资金信息准确,加强资金未达业务、账外资金、备用金管理,制定库存现金管理标准,实施现金流量“零余额”管理制度,降低资金沉淀,每月对资金信息质量情况进行通报。

(四)加强资金管理指标考核

制定了资金管理考核实施细则,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标准,落实责任。每月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对标考核,促进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扩大资金风险监控范围

在加强主业资金风险管理的同时,将风险管理范围扩大到社保资金、多经集体企业、工会等其他类资金。采取资金集中支付的方式,将基层单位上缴公司本部的四项社保资金统一由公司本部直接、集中支付到公司社保专户,缩短了资金支付环节,提高了资金运转效率和效益,防范了资金风险;制定社保资金风险管理制度,将基层单位社保账户银行预留印鉴全部移交本单位财务部门管理,并备案,各基层单位财务部门制定对社保资金收支的监控制度,财务部门对社保资金的支出业务进行审核,进一步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公司本部财务部门每月对社保资金进行稽核,做到监督规范有效。建立集体企业集团账户,实施资金集中管控,大额资金支付实行上级审批制度。定期对工会资金进行财务稽核,由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联合执行。

四、资金风险管理实施效果

B公司加强了资金风险管理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协同监督机制保证了问题的整改落实

在组织机构上,为加强问题的快速解决提供了权威的组织保障,定期召开协同监督会议,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快速反应,有利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降低了财务风险

对当前管理中存在的显性问题进行充分的重视,有利于基层各单位主动加强日常管理,增强依法治企的法制观念,有利于公司管理层主动掌控全局,增强对经营风险的防控能力。自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来,有效提升了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各基层单位对重大事项问题不隐瞒、不回避,逐批逐次解决问题,财务风险逐渐减少。

(三)资金信息质量显著提升

加强对资金信息质量管理,资金收支业务核算的基础工作加强了,资金信息更加真实准确,未达资金业务大幅减少,由5%左右的水平降低到1%以下,杜绝了账外资金和“小金库”现象,银行账户数量和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资金安全得到切实保证。

(四)资金管理考核工作促进了管理提升

在全面提升资金安全、效率和信息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创造了“上下级互动”的良性资金管理环境,基层单位在加强资金管理方面有了明确的目标,指标量化,有利于对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有效提升管理水平。考核结果与财务负责人工作业绩、评优评先相结合,与本单位财务管理评优评先相结合,有力地激励了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了资金管理水平。

(五)资金安全管理常态化

篇5

关键词:普通高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为有效控制信贷资金财务风险,2004年7月,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对高校贷款的指导思想、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管理均作了具体规定,进一步加强了高校贷款行为和资金管理。这是政府部门为指导高校规避财务风险而制定的指导性政策。

高校的信贷资金属于高校的借入资金,属于高校的负债,与国拨经费和学费有着本质的区别。高校利用信贷资金需要支付资金成本和按期归还本金,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所谓财务风险就是高校取得信贷资金后存在着债务负担过重而影响高校正常财务支付和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如果贷款不能展期,甚至还存在着被债权人而破产还债的可能性高校对信贷资金的使用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的原则,注重投资质量。注重分析投资后是否能为学校带来更多的资金回流,也就是能否创造新的更多的收入。另外,信贷资金的使用应经过严格、合理的专家论证,避免出现个别人的“拍脑门工程”和无效投入,避免给学校财务造成新的更大的困难。总之,学校在信贷资金的使用上必须坚持效益原则,既要努力扩大收入,又要严格控制办学成本,不断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由于高校长期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一些高校申请到信贷资金以后,觉得资金有了溢余就随意消费,乱上建设项目;还有一些高校缺乏长远规划,过于追求短期利益以至基建摊子铺得很大。这些行为只会进一步加大财务风险,给高校的资金运转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作为高校应严格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建立高等院校的偿债准备金制度

高校利用信贷资金,要还本付息,当支付的利息相对数较小时,可列入当年的经费支出中,但本金一次偿还时会造成高校财务支付困难。如作者所在的高校,在2006年一年中,归还到期贷款本金500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年收入只有9000多万元的高校来说,一年内归还的贷款本金和利息就占去了一半以上,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数额,曾一度使该高校财务陷入困境。财务账上没钱,教职工手中的积压了大量的票据不能报销,教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搞得人心惶惶。影响了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信心,影响了教职工积极性的发挥。由此看来,建立高校的偿债准备金制度是完全必要的。同时,由于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中耗费的价值得不到补偿,高校偿还银行贷款就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为了弥补高校会计制度的缺陷,也为了高校不至于因偿还贷款而发生财务风险,应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高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债务规模和贷款期限,按2%~3%的比例提取偿债准备金,在事业基金中留足这一数额。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确定合理的贷款规模

对高校来说贷款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应该贷多少款和能贷多少款”是高校在贷款时应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贷款规模要与学校的发展规模相适应。如果学校贷款规模超过学校的承受能力,学校将面临财务风险。因此,高校为防范风险,通过建立贷款风险评价模型来确定合理的贷款规模,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高等学校贷款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保证未来一定期间内每年具有可用于偿还贷款本息的可偿债资金,高校的收入来源可分为限定性收入(有指定用途)和非限定性收入(无指定用途)两大类。只有非限定性收入才能作为高校偿还债务本息的资金来源。

非限定性收入=(非专项教育经费拨款-附属中学教育经费拨款)+教育事业收入+附属单位交款+其它经费拨款+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

高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必须首先确保必要的刚性支出。

必要的刚性支出=(基本支出-科研支出-已贷款利息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非限定性净收入=非限定性收入-必要刚性支出

考虑到高校非限定性净收入不可能全部用于偿还贷款本息,因此,各高校可结合实际按一定比例确定可用于偿债的非限定性净收入。

为平衡各年收入与支出中偶然因素的影响,可以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Ro为基数,以n年期同期银行平均贷款利率i为折现率,计算未来n年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具体方法如下:

(1)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Ro=近两年非限定性净收入之和/2

(2)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Ro×限制系数f

式中,g为设定的非限定性净收入增长率,n为期间数(年),i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资金(可按一般基金的20%~50%测算)。

n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累计为偿还贷款余额。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大致计算出学校的贷款规模的上限。需要注意的事,此公式在实际运用中还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析考虑各种因素灵活把握。

(三)继续拓宽高校经费筹措渠道,分散贷款分险

信贷资金是高校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但单一的筹资渠道会增大高校的财务风险。为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高校应建立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机制,分散风险,增强还贷能力。银行信贷资金作为高校的一项负债,需要高校在未来一个确定时期内支付本金和利息,从而构成高校的一项负担,对其计划不周,管理、使用不当,很可能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对此,高校要把清理负债,按期归还各种借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高校财务部门要从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经费自给率等方面正确分析财务状况,认真进行预测分析,保证银行的信贷资金到期归还。

(1)挖掘传统经费来源渠道

政府拨款是大学经费来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这部分资金属于高校的自有资金,既没有资金使用成本,也不需要归还。因此,大学应积极与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并瞄准政府的需要,尽可能多地争取科研课题和经费。

另外,学生拖欠学费是全国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这其中固然有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的原因,但是恶意欠费现象也比较严重。全国高校平均欠费率达25%左右。目前,高校通过提高收费解决资金紧缺问题可行性不大。但是,如果能够通过高校收费制度创新,加大工作力度,全校齐动员,有关部门通力配合,齐抓共管,尽量降低欠费率,把能收的学费尽可能多地收回来,也可以为高校增加经费来源。提高高校的自有资金比例,增强高校的实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2)募捐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大学争取社会捐赠是一种传统。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一传统筹资渠道的优势,大学应该设立专门的募捐机构,发挥大学董事会的作用,扩大募捐范围。

募捐已成为国外大学,尤其是美国大学应对经费紧张挑战的重要策略之一。199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接受了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惠莱特的3亿多美元的个人捐款。如此之大的捐款,对于大学发展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1994年美国大学所接受的捐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占高校总收入的7%。新加坡于1991年成立了大学教育基金,5年时间共获得捐款6.2亿新元,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高校教育基金会在我国是新事物,近几年许多高校也意识到成立基金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纷纷筹建申报基金会。清华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初,现有专职、兼职工作人员10人,至今已筹集资金一亿多元,捐助资金共4亿多元,资助校内各级各类项目几十个;北大教育基金会成立于1995年,有专职人员12人,下设:行政部——负责资金的管理使用;财务部——负责资金的运作;业务部——负责筹款。至今筹集资金几亿元。清华、北大基金会都设有奖学金、奖教金等,教育基金对学校资金不足的填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北大基金会每年向学校提供几千万元的项目资助费。基金会的钱可拿来用在学校、政府不可能或支付不了的方面。

高校应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经验,充分利用校友遍布天下的优势,为学校的建设筹集资金。拓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分散信贷资金风险。

(四)成立专门的信贷资金管理组织机构,加强信贷资金管理

成立专门的信贷资金管理机构,对信贷资金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以降低信贷资金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监察、审计、财务、基建等重要职能部门参加的信贷资金管理小组,对学校一定时期内拟贷款项目进行考察、分析、论证。在项目可行的情况下,拟定贷款计划,初步确定引进信贷资金的金额、期限等,经学校有关会议通过后签订贷款合同书。

财务部门要设专人对信贷资金进行管理,建立台账,按贷款银行逐笔登记贷款日期、金额、利率和到期日等明细情况,每日要编制使用信贷资金计划表和偿还信贷资金计划表,报信贷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及校领导。使领导对信贷资金的规模、使用情况、到期日分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为学校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信贷资金管理小组对信贷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验收,并及时处理信贷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不善等问题,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对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考核分析,增强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的动力。

(五)建立最佳信贷资金组合,降低信贷资金风险

所谓信贷资金组合是指在一定数量的信贷资金中,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的比例,也称信贷资金的长短期结构。确定合理的信贷资金组合,结合合理的贷款规模,不仅可以减少财务风险,还可以节约资金成本。在信贷资金占高校资金来源一定比例的情况下,信贷资金利息支出占用了教育事业费的一定份额。因此,减少贷款利息支出,节约资金成本,是提高信贷资金利用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高校要根据本校的发展规划、项目计划、工程进度、收入与支出情况,在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实行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相结合,分期分批贷款,确定最佳的贷款规模与贷款期限的组合,防止盲目贷款和增大财务风险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周,施建军.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煤炭企业 资金管理 财务风险

传统的煤炭企业一直将生产作为首要工作任务,随着煤炭行业发展速度加快,煤炭企业不断提高生产率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这个发展方向导致煤炭企业的资金管理环节相当薄弱,企业忽视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只是单纯关注企业的账面利润。这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濒临枯竭,无法维持企业的再生产,对煤炭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一、国内煤炭企业的资金管理与财务风险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资金管理现状

1、不注重资金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大量的煤炭需求带动了煤炭行业的飞速发展,煤炭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但是相应的管理团队建设较为薄弱。资金管理相关的财务人员主要是企业领导兼任的,企业没有意识到资金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很多煤炭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部门。

2、资金管理方式与手段较为落后

煤炭企业近年来业务量逐渐增大,所以现金周转量随之增长,但是煤炭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资金管理存在很多漏洞,给煤炭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了隐患。且我国煤炭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的,在管理方面没有严格规范,尤其是财务管理理念与方式较为落后,导致资金管理并没有任何成效。

3、财务信息失真

煤炭企业的发展壮大,管理者往往通过财务信息来掌握公司资金流动情况,但是现下企业内存在部门之间利益或者员工为了个人利益,提供的财务信息不准确或是不及时,加上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手段,造成了很多信息传递漏洞,很多煤炭企业管理层往往得不到真实的财务信息。

(二)煤炭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风险

我国工业发展带动了大量的煤炭需求,煤炭企业的销售量逐年提高,煤炭企业之间的销售竞争很大,但是有不少企业只注重提高煤炭销售业绩,不注重及时收回货款,导致了坏账损失。

2、项目融资风险

金融机构为了顺应当下股份制改造需求,不断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内控严格、运作要求规范、贷款审批的权限上收等很多措施,都导致现下企业的项目融资难度加大。很多煤炭企业选择短贷长用,这个防范导致违约风险较大,还造成融资的工作量较大。

3、对外投资风险

国内很多煤炭企业都不再满足于自身企业的经营管理,还会采取对外投资形式来获取更多收益,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专门的对外投资负责部门和专业人员,其次,投资缺乏监管,对外投资情况不透明,资金流向不明。

4、预算控制风险

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加大,很多企业都存在实际投资超出预算的现象。除此之外,煤炭企业的预算不全面详细,所以在投资实施过程中不具备参考作用,往往与超出实际资金投入。另外,煤炭企业内部资金的调控力度较小,自有资金的集中度不够,不具备煤炭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资金分配方法。

二、煤炭企业的资金有效管理与风险防范措施

(一)企业内部构建资金调度控制的相关制度

传统的煤炭企业由于缺乏完善的内部资金调度控制的制度,导致很多资金管理与风险防范措施得不到落实。所以完善的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的制定迫在眉睫。制度应该包含财务管理人员职责分配与责任、资金使用的审批制度、对外担保或者投资的监管等等内容,确保煤炭企业的资金管理与风险防范在实施过程中有制度参考。

(二)提高企业筹集资金的管理力度

煤炭企业筹集资金主要包括企业资金需求量的准确预测与选择合理的资金筹集方式。煤在进行资金需求量预测时,应该结合煤炭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从而作出科学预测。筹资方式很多,为了分散资金筹集风险,在选择筹资方式时,应该选择像是发行股票、债券,贷款、吸收投资等多种筹资方式。

(三)实现煤炭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

资金管理是为了确保企业资金安全稳定、提高收益、加强流通等,而资金的集中管理可以确保资金管理集中统一,更有效实现以上作用。企业内部的资金集中管理主要是指构建完善的集中结算制度或是资金调度中心,通过统一集中管理煤炭企业各类资金,来保证企业所有的资金往来都在财务部门控制内,避免企业因为多头开户等带来资金管理混乱等问题。

(四)实施资金预算控制管理

在进行企业项目资金预算时,一定要对涉及到的细节进行全面、详细描述,预算中明确资金使用作用,对预算内容进行审核、比对后才能确保实施。在进行实际资金流通时,严格根据资金预算来实施,确保资金预算的引导作用,有效控制资金使用。

(五)构建风险预警监测的机制

为了避免财务风险影响煤炭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应该构建一套完善的资金风险预警监测的机制,从而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及时做好防范与解决措施。应该包含资金的供给与投放、资金周转率以及债务风险水平等方面,列出监测的重点对象与项目,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三、结束语

尽管煤炭企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由于资金管理与风险防范不到位,导致煤炭企业的经济收益受到一定影响,甚至有部分煤炭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与风险防范最终倒闭。煤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与市场经济环境制定完善的资金控制制度,实施科学合理的企业筹资,加强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做好预算控制,及时回收应收款项,构建预警监测的机制。最终确保煤炭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有效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资金回收现金流财务风险

一、资金回收视角下的企业财务风险

(一)企业财务风险

围绕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财务风险分为两种。一是,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财务蒙受损失。财务活动不同,具体可分为:投资和筹资风险,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风险。二是,财务风险是企业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

其共同点在于两者都包括筹资活动带来的风险。不同之处在于:财务风险的内涵不同。第一种是从财务本质角度出发,财务的本质是指人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活动及其体现的财务关系,涵盖的是生产过程中,处理生产关系给企业带的财务风险。第二种是从财务的中心出发,财务的中心是指货币资金的运筹帷幄,它认为财务的起点终点均是货币资金;财务风险的外延不同。第一种观点外延宽广,表述了所有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得企业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第二种观点来自于企业负债融资,仅局限于货币资金不能到期偿还债务,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资金回收的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包括:投资和筹资风险,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风险。本文就是从资金回收的角度,讨论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的资金回收是财务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保证企业持续发展。资金回收多以应收账款为核心,体现在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催收三个阶段,与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预警、内部控制、信用管理相对应。

其风险一般是通过现金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存货风险等体现出来。资金不能按时回收,企业结算资金就无法转化为货币资金,其现金流很可能断裂影响正常经营;企业现金持有量大,容易错失很多机会,降低企业的利润率。存货风险表现在企业的存货持有过多,就会增加管理费用,影响利润最大化效益;如果库存量不够,则会影响正常经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就是体现在金额和时间上。

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

(一)外部环境不断变化

中国加入WTO后,企业的经营环境逐渐和世界接轨,呈现出“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很难做到独善其身。企业适应不了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势必会造成影响,引发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二)财务管理环境不完善

现金流伴随着企业运营和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财务风险。国外知名企业坚信“资金管理以现金流量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可见,现金流的财务管理已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相应的财务风险。首先,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利益驱使下,管理者就会忽视存在的财务风险,凭主观臆断做出非理性的决策,使得企业陷入财务风险,导致财务危机。其次,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意识淡薄,没有预见、识别、控制的能力,只把工作局限于管好钱、记好账。最后,在很多企业中,财务风险的控制仅隶属于财务部门,其他部门没有风险识意识和控制经验,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后果非常严重。这些问题都会造成企业的资金流失严重,使用效率低下,无法保证资金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财务风险的传递性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企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债权人,而对于另一个企业有可能就变成了债务人。这种债权债务的关系,会使得一个企业出现了财务危机,就会殃及到其他相关企业,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传递。根据企业的性质和规模不同,这种传递风险危害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三、资金回收财务风险措施分析

(一)进货环节的现金流财务风险控制――运营资金计划额度管控

企业从不同厂商将货物采购进,分销渠道铺货到零售终端,形成应收账款,直至应收款项收回,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和资金循环过程。企业为了达到事前防范,确保资金顺利回收,降低财务风险,在采购前应用“运营资金计划额度”管控方法,制约采购的盲目性、滥用占用资金的行为,从开始就控制资金回收的财务风险。“运营资金计划额度”是指总公司财务根据事业部申报上来的产品销售计划和资金周转天数的数据,进行总体筹划核准后,下达运营资金使用额度。

(二)销售环节的现金流财务风险控制――信用管理与收款责任

信用销售是向单位、个人销售商品或服务时,通过分期或延期付款等方式进行交易,它是市场经济中商业销售的基本形态。一般的信用销售是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间的直接信用。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销售部门往往会忽视货款的资金回收问题,此时,财务部门应采取客户信用管理的办法,在客户信用安全维度内,制约和监管销售部门。采用健全和完善的信用管理办法,降低资金回收的财务风险,提升资金回收的效率。同时,还应该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工作责任制度。企业应在内部明确追讨应收账款责任,由财务部门监督,销售人员负责追讨应收账款,制订资金回款考核制度,销售部门的应当对实际回款额也作为考核指标,提高销售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货款的回收效率。

参考文献:

[1]高琳.基于资金回收的现金流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履约保证金;垫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8―0073―01

1、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风险的分析

随着建筑施工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主体的法人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业主在投标过程中增大了风险抵押或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和数量,而且越来越多的业主将由原来的银行保函改为货币资金,这样就加大了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的额外沉淀量,加大了施工企业的资金风险。项目管理水平制约着项目的赢利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一处项目上马,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组织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最终效果。

由于施工管理的缺陷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已完工程得不到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认可,或由于业主资金不到位以及垫资(三边工程的存在等),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转化过程中的收款风险也是构成施工企业资金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内部承包单位管理不严是施工企业资金风险的重要原因。基于施工企业内部工程承包合同产生的风险在当前施工企业中较为普遍。另外,有些工程项目完账不清,不及时清理工程银行账户,导致项目虽已竣工结算,但费用仍在发生,这种状况的存在,使项目的预期赢利水平大大受损,甚至出现亏损和引发诉讼风险。

2、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金集中的程度不高。建筑施工企业只是规定全资企业和控股公司按季度或年度将利润、红利和所提折旧集中上缴,如通过在银行开设的结算中心控制各成员单位的资金收付,未经过企业同意,银行不对成员单位的账户进行支付,但这都远未达到国外企业每日将子公司资金账户清零的程度。

(2)筹资管理不完善。由于目前资金集中程度不高,大多数国内集团未做到将整个集团的资金缺口集中并由集团统一筹资,而是采用集团总部对各集团单位的筹资计划进行审批,再由各集团单位在批准的筹资额度内向指定的对象自行筹资的方式,这样完全无法体现由集团统一筹资所带来成本节约的好处。

(3)企业资金调度不流畅。由于企业对集中管理控制的内部资金具有监控能力,有些子公司在小集团利益思想驱使下,只将少部分资金归入企业集中管理,或对企业资金调度推迟执行或不全额执行,造成企业资金调度不流畅。

(4)筹资结构不合理。企业筹资必须从整个集团的生产规模、投资数量出发,科学地确定资金筹集规模,但子公司用款的时限、数量及还款计划与企业介入资金的时限、数量及还款计划不完全相同。致使企业筹资规模过大,企业占用大量资金,加大集团财务费用,有时筹资不够,影响子公司用款。

(5)内部借贷管理薄弱。内部拖欠本息严重影响集团对子公司放款,很少进行严密论证,对其借款用途、效益、还款保障等不加以控制,造成企业借出资金投资没有收益,而子公司也认为对企业可以不按照协议及时还款,经常拖欠企业借款本息,由于企业没有强制回收措施,内部拖欠本息越来越严重,致使企业资金不能正常周转。

3、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1)一些历史或体制上的原因。有些集团的母公司对异地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的控制力度不够,异地子公司或控股公司将资金管理制度看做是对自身权利的一种剥夺,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抵触情绪较大,造成该制度推行困难。

(2)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原因。大多数集团内部网络化程度较低,难于实现对异地成员单位资金账户的实时监控,总、分账户之间的对账不及时,这中间就隐藏了很大的风险。

(3)金融法律环境的原因。我国目前的某些法规制度限制了企业集团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比如,集团总部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不可能是无偿的,而需要支付利息,这实际上是资金借贷行为,但我国目前的法规禁止企业之间直接相互借贷,而必须通过金融机构作为中介。这对于未设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而言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即使已经设立财务公司,资金集中也困难重重。

(4)企业信息化营运和管理水平低。目前,欧美国家的电子商务环境已非常成熟,有强大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和科学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作支撑,企业应用ERP系统已非常普遍及成熟,而我国企业ERP到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信息化水平较低。

4、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完善措施

(1)以统一的资金结算为基础。账户集中统一管理、资金结算统一,是控制资金流的前提,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是以掌握资金流来实现的,离开对资金收支流程的控制,就失去了实施有效资金集中管理的基础。采用资金、债务、投资等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其核心是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收入、支出完全由公司总部部署,子公司或分公司只是成本中心,必要的成本支出由总部拨给,是一种企业按照上级部门指令去组织生产经营,以完成其生产、技术等指标为目的的成本中心模式。

(2)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轴。在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下,资金管理总部汇总编制年度资金计划是以“全面预算管理”指标为依据,因此,在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始终用指标统管财务,资金的支付始终以“预算指标”为依据,资金调度、资金平衡管理、融资管理等都应以“预算管理”为主线,把资金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资金管理监控为核心,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

(3)引入投资银行模式。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集团一般都以大型银行为基础,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采取了一种更为直接、更为极端的方式,即工商企业集团通过建立全资附属的商业银行而将资本运作延伸到银行领域,其典型代表就是中信实业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的建立。这可能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建立投资银行具有广阔的前景,总体上讲,它应该建设成企业金融产业的核心、赢利中心和资本运营中心。未来我国大型企业集团金融业的组织形式完全可以以投资银行为主体,其他各业作为投资银行的附属机构和部门。

篇9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信贷资金 财务风险 控制

高等职业院校近些年来都加强了自身的建设力度。高等职业院校要想使得建设的质量更高,那么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高等院校的主要财政来源是靠国家补贴以及收取学生的学费。这些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面的需求。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来建设,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还向银行贷款来获取一定数量的资金。高等职业院校在向银行贷款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一些财政方面的风险。

一、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的特点

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主要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为了自身更好的建设而向银行获取一定数量的信贷资金,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在信贷资金方面面临着众多的风险。为了更好地认识与了解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的相关内容,下面主要对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

1、客观性

举债办学是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面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方面出现了风险。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家有关政策还不够完善;当今市场环境会对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方面产生一定的风险;社会政治背景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影响因素;国家有关部门对高等职业院校投入的建设资金不足。上述四个方面就从客观上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在信贷资金财务方面产生了风险。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方面的风险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消失的。

2、潜在性

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方面的一些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也就是所谓的财务风险的潜在性。高等职业院校在信贷资金财务方面的风险是肯定存在的,但是至于在何时何种情况下发生则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除此之外,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方面各个风险发生的概率是不能有效确定的。因此,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在信贷资金财务方面的风险存在着一定的潜在性。

3、相对性

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方面存在着众多的风险。这些风险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每个风险因素发生所需要的条件可能是不同的。由于随着事态的发展,一些风险发生的条件可能被削弱,那么这些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相对变小了。但是还有一些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也会不断地增大。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方面的风险是不断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方面的风险具有相对性。

4、危害性

高等职业院校一旦在信贷资金财务方面出现风险之后,这些风险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高等职业院校如果在信贷资金财务方面的风险非常突出,那么学校在资金运转以及日常办公等方面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因此,为了降低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方面的风险对自身造成的危害,银行近些年来在向高等职业院校发放贷款的过程当中也增加了贷款的限制条件。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方面的风险不仅仅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而且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5、政策法规性

高等职业院校向银行申请贷款成功之后,除了付给银行本金之外还要按照规定支付一定的贷款利息。学生的学费以及住宿费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向银行还贷的主要资金来源。国家给高等职业院校的补贴是远远不能满足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所需的。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为了更好地进行建设,就必须向银行申请贷款。由于贷款的数量比较大,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尽最大能力偿还银行的贷款,只能提高学生的学费以及住宿费来增加资金来源。但是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高等职业院校不能随意调整学生的学费以及住宿费。这样高等职业院校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信贷资金财务方面也就出现了一定的风险。

二、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1、高等职业院校没有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决策

高等职业院校在决策方面具有盲目性是高等职业院校在信贷资金财务方面产生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自身建设的过程当中,没有充分考虑一些实际的情况,而是盲目进行建设。除此之外,高等职业院校在制定自身建设规划的过程当中没有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或者没有通过专家的论证。高等职业院校一意孤行,只是凭借自身的判断能力而进行建设。因此,上述情况的存在也就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在信贷资金财务方面出现了一些风险。

2、高等职业院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数量过大

高等职业院校要想高质量地完成自身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有可能实现。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向银行申请的资金数额也在不断地变大。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地考虑分析自身的承受能力,而是盲目地确定贷款的数额。虽然高等职业院校通过银行发放的贷款高质量地完成了自身的建设,但是在还贷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大规模地向银行申请贷款也是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方面产生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3、高等职业院校没有开拓其他的资金来源渠道

高等职业院校为了高质量地完成自身的建设,只是一味地向银行申请贷款。其实,高等职业院校有多种获取资金的方式。但是高等职业院校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能够获取资金的方式。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资金来源主要就是向银行申请贷款,而没有积极地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得资金。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风险变得非常的集中。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信贷资金财务方面面临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4、高等职业院校在还贷意识方面还比较缺乏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大量获得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向银行申请一定数量的贷款来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在获得银行发放的贷款之后必须要对偿还能力进行认真的分析考虑。这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应尽的义务。但是,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当中,只是一味申请而没有认真考虑自身是否具有偿还的能力。因此,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果高等职业院校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同时没有认真分析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那么这些贷款就不能按期地支付给银行。上述情况随之带来的后果就是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失去银行的信任,极大地影响了自身的声誉。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校不按时偿还银行贷款,也将会使得日常办公以及教学活动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还贷意识方面缺乏也是造成自身信贷资金方面产生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5、高等职业院校没有合理使用资金

高等职业院校向银行贷款是为了高质量地对自身进行建设,同时也为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在申请贷款的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同时还在资金使用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银行发放给高等职业院校的贷款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在信贷资金财务方面面临的风险会更大。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没有对资金进行合理的使用也是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方面产生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6、高等职业院校在对自身需求方面缺乏正确的判断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我国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才能满足公民受教育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些民办高校以及国外高校也随之出现。这些高校的出现使得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则大规模地对自身进行建设。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自身的真正地位。而且,高等职业院校大规模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银行成了高等职业院校获取建设资金的主要渠道。由于盲目性的建设以及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最终高等职业院校在信贷资金方面产生了很大的风险。

三、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1、正确认识信贷资金,决策更加慎重

国家也颁布了一些高校利用信贷资金的政策。如果高等职业院校对信贷资金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那么高等职业院校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对信贷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相关人员首先必须对信贷资金的概念以及国家有关政策进行正确认识。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对信贷资金的相关内容有了正确认识之后,才能对信贷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除此之外,高等职业院校在制定贷款有关决策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决策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科学合理的决策是高等院校获得发展以及消除信贷资金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2、注重贷款渠道的拓宽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来获取。其他的一些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没有引起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视。这也就使得风险变得非常的集中。为了使得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方面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散,那么高等职业院校一定要利用其他的资金筹集渠道。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充分利用其他资金筹集渠道之后才能使得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3、制定合理的贷款数额

高等职业院校在向银行申请贷款之前,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贷款对策。高等职业院校要充分地分析论证完成自身建设到底需要多少资金,以及自身是否具有相对的偿还能力。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规模以及发展状况一定要与贷款的数额相互适应。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贷款的过程当中,没有充分考虑上述情况。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势必会因信贷资金财务产生一定的风险。为了降低高等职业院校在信贷资金财务方面的风险,高等职业院校在贷款之前一定要确定合理的贷款数额。

4、国家应该改进与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贷款的政策

近些年来,我国为了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制定了一些相关的贷款政策。虽然这些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国家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高等职业院校贷款政策,以此来降低高等职业院校贷款的盲目性。同时,高等职业院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也会因此得到有效控制。

四、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要想降低信贷资金财务方面的风险同时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就必须对信贷资金方面的内容进行正确认识。高等职业院校只有正确认识信贷资金的相关内容之后,才能更加合理地进行贷款以及合理地利用资金。除此之外,高等职业院校还要在认识信贷资金财务方面的同时对不同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此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胡爱君:高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的产生与防范[J].科园月刊,2010(11).

[2] 周红兵:利用信贷资金加速高校发展[J].天中学刊,2004(2).

篇10

(一)经营活动中防范风险的措施。企业应该对客户进行筛选,尽可能选择一些实力雄厚,信誉好的客户,然后再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降低企业资金的占用。另外,还应提高资金运行速度,确保企业资金安全。企业经营者除了控制资金投量,减少资金占用外,还应注意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使其尽快转化为货币资产,提高资金使用率,尽可能减少甚至杜绝坏账损失。

(二)筹资活动中防范风险的措施。

1.保持适度负债,及时调整资本结构,选择最优资本结构。企业在筹资管理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方法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使之达到最优化,是筹资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一是在筹资决策中,企业应确定最佳资本结构;二是对于不合理资本结构,调整以至达到最优化。负债筹资是企业采用的主要筹资方式,因为负债筹资有如下三个优点:一是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二是负债筹资的利息可在纳税前扣除,可减少缴纳企业所得税;三是负债筹资资金成本低,可减低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并可提高每股收益,增加股东权益。但是,过度的负债,将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尽可能地寻求一个最佳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化。

2.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企业在安排两种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3.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负债财务计划。企业应按需安排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还款计划,避免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不宜低于1:1,流动比率应保持在2:1左右的安全区域。

(三)投资活动中防范风险的措施

1.加强资金的计划性。资金计划应包括投资所需资金的筹措、投资以及回收计划等。企业的资金计划应避免不可预见性支出给企业资金计划带来的压力。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在计划执行阶段不断调整和修订原有的资金计划,以保证计划的准确性。总之,只要企业严格按照投资项目的资金计划控制资金收支,就能有效控制此类风险的发生。

2.充足的资金储备或未用借款额度。企业在投资活动前很难预计所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总量,实践中,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总量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且常超出企业的预期。企业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储备或未用借款额度,否则,企业可能会因无法及时筹措资金而导致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被迫中断,资金长期被占用且不能创造任何收益。因此,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除了筹措资金外,还应有充足的资金储备或未用借款额度,以便随时追加投资的投入。

3.增加自有资金的投入。企业用于进行项目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自有资金,二是企业通过负债筹措的资金。企业的自有资金在总投资中的比例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承受投资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企业不能一味地依靠银行借款或其他负债形式筹集资金,而应尽量增加自有资金的投入,提高自有资金占总投资的比例,以防范由投资失误带来的偿债风险。

二、结语

篇11

1、财务资金分配不当,导致企业经济结构不协调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在财务资金管理方面,主要以企业筹资为重要形式,然而,在其过程中大部分企业为了提高利润,而总是采用债务来合并资金的手段,最终就导致有债务资金比例太高而引起的财务风险等问题。从我国经济管理、债务融资不合理等方面来看,这样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就导致企业的财务方面存在问题,由此导致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再者,企业财务资金分配不当也是导致财务风险一大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大大小小部门,企业的上级下级之间的财务分配与使用都要明确及合理,如何财务管理的分配不当,管理不周到,就会导致企业大大小小各部门之间存在分歧,由此不仅对企业自身发展不利,还会造成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呈现着混乱的现象。严重资金分配不当会导致财务账目不明,财务对资金的协调性不强,或是没有按照企业的发展而合理的非配财务资金,以至于更大程度的造成财务风险等问题。

2、在企业发展中,财务的投资去向没有紧随时展潮流

紧随社会的发展潮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影响企业自身发展重中之重的因素,其在企业发展中也尤为重要,只有坚持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才有机会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才有机会提高自身利润并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然而,目前很多企业的投资决策方面都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探讨,没有按照自身的发展情况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此就会产生财务危机的风险。例如:在大部分投资去向的决策中,有的企业由于对自身的发展不了解,及其对将要投资的公司基本情况和发展状况不了解,再者就是决策者自身的基本素质不高,水平不够等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导致决策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由此让自身企业的发展跟不上时代步伐。由于这种投资决策的不科学、不合理而造成企业获取不了利益,投资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就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

二、在社会发展中摸索应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对策

1、面对财务管理的多变因素,企业应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

财务管理的环境变化,是企业发展无时无刻都要面临及要应对的问题,对于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这个多变且不确定的因素,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政策对其增加防范。例如: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要中,及面对财务管理多变因素的环境下,企业要对其进行合理且科学的探讨与分析,要在发展中掌控其因素都变的动机与去向,并采取很多与之相应的对策应对其多变的后果,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来调节或改进财务管理的方式和财务管理的着手点,由此来增强企业的应对能力及改进能力,最终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来达到缓减或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以及让企业不被外在条件所影响。

2、加强财务资金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经济结构协调发展

财务资金的管理制度是促进企业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和控制各方面风险的前提条件及重要保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当且科学的管理制度与对策是降低财务风险的最佳选择。首先,应提高工作人员及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树立其管理意识是减少及降低财务风险的基础及前提条件,企业就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让工作人员及管理者认识到其严重性。其次,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政策,不仅要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还要加强财务制度的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系统,尽最大可能的降低财务风险。与此同时,对工作人员及其管理者也要加大管理,由此可以防止因不自然因素而引起的风险。面对现今的现实情况,企业还应按照自身的需求来促进及协调企业自身的经济结构的发展。

3、提倡科学合理的财务投资对策,减少企业财务风险

一个合理且科学的投资对策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投资方式一般都是工程、合作投资等方面,这就需要企业制定一个先进的判断体制,其体制首先得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及自身的发展情况入手,以及对选择这样投资的风险有多大,利润有多大做一个比对,经过精打细算后再决定其是否要投资。其次,企业还可以选用多种方式进行投资,以分散形式的投资方法,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总结

篇12

1.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内外各种原因,在财务活动方面出现的波动损失。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市场主体一般都要面对财务风险,至于财务风险的程度以及化解措施就要看企业的能耐高低了。

2.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2.1融资风险

在经济活动中,资本主宰着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而中小企业运转当中就会有应收账款等各类债务,所以,中小企业会出现“透支”状况,这需要融资来继续推动企业的发展。然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融资难、贷款难,其他一些融资方式渠道也不是很畅通的现象。这时候通过融资可以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如果企业融资失败可能就要停业、歇业。

2.2投资风险

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发展方向、资金投向的抉择,所以也就面临着投资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投资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

2.3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主要是以企业的税息前利润(即利息、所得税和净利润)为对象在各利益主体间进行的分割。收益分配有必要但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否则可能带来通常的两类风险:一是虚盈实亏,过度分配的风险;二是企业无法偿债。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外部环境波动大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资金。但是,市场讯息万变,外部环境波动大,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市场主体因为获得信息渠道之不同、信息量的多寡而承担的不同风险和收益。而中小企业由于其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难以快速地跟进市场的信息以及做出灵活的调整,反而在外部环境波动大的形势下无动于衷或者是难以做出正确的应变。

2.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对企业的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资本结构经历了质的变化,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不少中小企业的的资本结构中,负债成为其财务的主要构成;我们都知道,公司发展中债务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债务过高会增加公司的破产风险。而又有大部分企业的债务过低,企业资本运用过于保守,这表明资金运用效率偏低。

3.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

企业往往将重心放在销售盈利之上,将内部控制把控在领导者一个人身上,而事务繁多的管理者往往无法兼顾;还有部分企业管理者不愿分散所有权,放任全面控制制度沦为表面文章,内部管理不得力自然导致管理效益跟不上去,很多企业始终在财务、业务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上不去,距离企业现代化越来越远。

三、中小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1.树立风险意识,严格成本管理

防范风险比处理风险更有价值,为了促进公司的繁荣稳健发展,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是很必要的。一方面要严格成本控制,制定具有前瞻性、全局性、长远的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不能是短期的、短利行为,成本控制应该具有长期性的目标,即基于对未来预测而在公司推行的业务模式改革、加强内部管理、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成本控制不能是孤立的,而是应该具有外延性,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同行、政府机关、客户、经销商等都纳入到考虑层面,以及需要将成本和与成本相关的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正确认识企业的内外环境变化及市场需求,实施正确适当的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并非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尺,内外环境的变动意味着成本管理必然是具有动态性的,所以要根据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灵活设置制定具有弹性的成本控制目标。二是建立全员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一定要得到企业的所有成员的一致认可和支持,才能取得成本控制的最大成功;企业进行的成本控制活动隐含在规划、沟通、协调、控制等各个管理环节,在企业生产销售研发等各个环节,牵涉到每一个员工。

2.加强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首先要求企业提升内部会计管理水平,提升岗位资格要求,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握企业每一笔账务的来龙去脉;对于不具备开展财务管理的企业更加要取得行业的协助,利用记账等方式来规范内部财务管理。其次,企业要完善内部财务监管。很多中小企业把财务权利紧紧抓在自己人手里,认为这样就已经加强了控制,其实,这样的财务管理模式缺乏来自外部的监督,行制定财务制度、自行推行,缺乏应有的建言与监管渠道,财务管理容易出问题。再次,公司财务管理要重视成本控制。很多公司的财务管理过于强调成本控制,却忽视了财务管理开源节流、以投入换产出的功用,公司财务过于拮据,导致公司的生产销售研发工作都得不到财务上的支持,反而影响公司长期的财务管理计划,公司的成本控制一定要将全员纳入进来,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分解,将有限的成本投入到最具有价值的项目上去。

3.加强资金管理

决定企业发展的基础是资金,从企业盈利来看,加强企业资金流通性是企业创造利润多少的重要指标,所以,加强资金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一方面,企业要重视资金的运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善于盘活小额资金;建立销售账务管理账本,增加企业资金,及时将盈利资金投入到生产销售活动之中。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资金循环机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说是通过资金支出、获得资金利润这个循环过程来不断推进企业的发展,建立资金循环机制就是要确保资金高效地投入到经营活动当中去,这需要企业管理好其支出、消费、投入等方面的资金运作,“好钢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的效益。对于企业而言,投资是企业加强资金循环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企业要考查分析适合的投资项目,根据风险程度布局企业的短期投资、中长期投资;另一方面,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同步凝练出企业的优势,打造出企业的核心业务,巩固企业的利润;第三,既一定要加强技术研发,在产品和服务上推陈出新,赢得市场。完善利润分配制度,兼顾企业各方利益。重视企业资金管理,就要对企业在支出、消费方面的规划,提高员工收入与福利支出,曾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激励员工对企业的付出行为,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细化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是企业基于商业信用与拓展市场所形成的账款,应收账款资产的优劣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尤其在全球信贷规模日益增大、不良资金日益扩大、金融危机未得缓解的形势下,企业更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4.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篇13

【关键词】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控;财务风险;对策分析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风险成为电网企业经营者以及投资者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加强财务风险管控不仅是当前电网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增强抗风险能力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需求,而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对企业提出的关键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财务风险总体来说就是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成果风险,是电网企业各种经营风险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以及利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需要遇到各种财务风险。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全面掌握企业资金安全管控财务风险的种类,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进而规避财务风险。

2当前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控财务风险的主要种类

2.1政策性风险

政策性风险通常来说就是国家政策的改变给企业经营与运营活动带来的风险,例如财政税收、汇率变动以及利率调整等方面的风险。当前电网企业日常的运营和管理与国家政策之间密切关联。电网企业要始终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将满足国民经济整体利益作为基点,可能会使企业陷入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两难境地,使企业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例如电价政策风险。对于电网企业而言,其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实施电网的改造与建设工作,如果只投入,不注重产出,企业势必无法健康可持续发展。

2.2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电力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也会使电网企业的财务资金管理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过去,政府对电网企业一直都是实行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方式,造成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资本运营效率低、运行维护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现如今,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突破了这种桎梏,建立相应的市场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加强了政府部门宏观调控职能,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改革措施相继出台,给电网企业带来的风险也逐渐显露。

2.3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电网企业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市场机制不健全。现如今,电网企业存在的资本运营效率低、产权交易缺乏规范性等问题使得企业不得不借助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扩大企业的再生产;再加上资金筹集方式单一,电网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的现象层出不穷,间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金融风险通常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债权、股票、汇率、利率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这类风险会对电网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是由于随着人们对于电力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电网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电网企业向银行贷款的频率逐渐增多,使得电网企业资产负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如果不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2.4资产风险

资产风险主要分为两大类:①资产结构风险;②资产质量风险。其中资产结构风险通常集中在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比率失调以及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等方面;资产质量风险则多代表企业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包括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与存货、长期亏损的对外投资以及三年以上应收账款等。资产风险会给电网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电网企业拥有大量资产,资产质量问题需得到高度重视;诸如部分资产产权主体不明确,且无法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不良资产长期挂账,账面资产和实际发挥效用的资产存在较大的质量与数量方面的冲突等。部分电网企业因为外欠电费较大,加之电价收费标准较低,导致资产收益率不高,在固定资产中速动资产占据极小的比例,使得电网企业面临较大的资产结构风险。

2.5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的时候因投资损失而带来的风险。近些年来,随着电网企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工程的不断深入,电网企业的投资活动也随之增多。目前,电网企业投资主要有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两种方式。作为投资规模最大的行业,电力行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电网企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需要开展大规模基建投资;而作为一个企业来说,需要对投资项目就投资风险的科学控制、融资的及时稳定回收、投资的合理收益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若未制定完善的投资规划与投资战略,又未对行业与政策导向进行充分调研,可能会导致企业投资失误,进而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3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控财务风险的解决对策研究

3.1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①需要确定合理的财务监测指标;财务风险监测指标能为财务风险预警提供可靠的工具。借助财务监测指标能够更加精确、快捷的掌握当前企业财务的整体状况,从而做出准确的财务决策,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就当前实际状况而言,财务风险监测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表、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分析获利能力,主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以及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接着,分析运营能力,主要对象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等。分析偿债能力,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以及速动比率等方面。②建立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简单来说就是结合预先设定的指标,通过分析与判断发出警告,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尽可能减少或者避免财务损失。这就要求电力企业需要在控制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已经确定的财务监测指标的变化,从而建立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实施科学预测的一种财务分析系统;并可以从不同角度对风险防控方案的制定与落实进行综合分析,不仅能够提高电网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水平,而且为电网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构建完善的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资金管控监督控制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票据的安全管理,明确各类票据的注销、付款、保证、托收、贴现、承兑、出票、领用、保管、接受以及购买等环节的规定及其职责权限,并对票据的交接与流转进行全面记录,定期盘点银行票据,严禁签发空白支票,定期进行银行账目核对,并借助财务管控信息系统对票据实施全过程监督与管理。②强化应收款的管理,针对合同款项结算状况,定期与客户或者各大供应商进行核对,确认结果无误并记录在案。③建立严密标准业务流程,防范资金安全风险。一是建立资金收支业务标准流程,强化岗位配置、会计监督和资金收支方面的管控;二是完善支付结算流程。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金融技术,构建封闭高效安全的支付结算体系。④强化监督检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资金安全管理有关制度的落实状况及其流程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管理漏洞,及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堵塞管理漏洞。

篇14

关键词:营运资金融资 财务风险 控制点

从价值目标与价值风险的角度来看,营运资金融资的资本提供者和传统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企业使用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来为之构成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控制点。在本文中,文章试图以理论的角度,来对各种融资模式情况中,资本投入者需要应对的财务风险作出对比,找出差异,并找出各种财务风险的关键控制点,以期为企业的营运资金融资作出简单的参考。

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受融资模式影响的内在逻辑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在产业资本从资本循环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企业所依赖的,一般都是长时间投入的大量长期融资,并因此而使得其包含了传统的银行模式与市场模式这两种基本模式。通常来说,当其从生产循环开始的时候,供应商垫支的资本在经过销售循环之后,会再回到生产循环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的资本主要是由供应商所提供的,并以此来使之形成应付账款融资。如果资本从销售循环开始时,那么,顾客所提供的资本就会在经过生产循环之后,回到销售循环当中,产业的资本主要是顾客提供的,以此来形成预收账款融资。

二、企业营运资金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营运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还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出现混乱问题。此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个别人员对企业的营运资金进行随意的挪用,使得企业的总财产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为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再加上企业对于营运资金使用情况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记录,导致其在进行账目的核对时,难以对企业的盈利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价,为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

(二)营运资金内部管理环境差

在企业的管理中,由于对营运资金管理的不重视,导致其管理的内部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再加上其内部组织结构的安排存在明显缺陷,往往只关注企业的经济发展,对于企业的文化建设步骤重视。此外,在企业的内部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并没有一个较高的地位,难以发挥其自身的影响作用,导致企业的员工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不高等。

三、营运资金融资模式及其财务风险控制点

(一)顾客资本融资模式

事实上,顾客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提供者,而从本质上来说,其所提供的资本,不但是资本循环过程完成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表示其为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针对于顾客的预付资本,不是用现金来偿还的,而是要为之提供相应的产品与服务。也就是说,顾客本身要面临的风险,主要还是难以按期收货或者是在规定的期限内接受服务。如果存在这种问题,那么其将会对顾客对于企业的忠诚度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并且会对日后的资本周转与投入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应当对以下几点风险进行严格控制: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储备,确保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严格控制产品与服务的质量,确保其能够为顾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对销售规模进行严格控制,以此来保证其能够按时交货。

(二)供应商资本融资模式

从本质上来说,供应商的资金主要是短期占用的形式,由于其流转的时间比较短,且其有着明确的用途,从而风险相对来说比较低。不过,在短借长用之后使之形成一定资本,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风险程度。在大多数情况下,供应商资本的财务风险,关键在于货款能不能在规定期限中收回,而这一问题也将会严重影响到资本的再投入,导致其虽然有利润,但是并没有现金,因此难以继续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现阶段,就针对于大多数的供应商而言,其在供应链当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为了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就需要相关的管理者必须要全面降低营运资金融资风险,具体包括:应当选择一些现金流回收比较快,且投资回收期比较短的项目。应当强化对现金流量的控制。强化对生产、销售等阶段现金流量的控制,促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经营周期、回收销售货款。完善渠道资本,通过渠道资本的建立,来对固定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进行有效的维护。提高在市场中的信用,并以此来获取供应商的信赖,并寻找更长的信贷周期。应当完善供应链,并坚持以供应链的共赢为基本目标,强化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良好关系,促进合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要有融资,就有风险。所以说,企业必须要对财务风险进行强化控制。不过,就针对于不同的融资模式来说,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强化对财务风险控制点的合理分析,主动降低营运资金融资风险,以此来通过风险控制的方式,实现管理成本的降低,进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