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会计记错账的处理方法范文

会计记错账的处理方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会计记错账的处理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会计记错账的处理方法

篇1

(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浙江 余姚 315400)

【摘要】一堂课上完了,并不是就结束了。我需要不断的反思跟总结。同样一堂课,每上一遍就会有不同的启发。以两次同上一堂公开课《错账更正方法》为例,来具体阐述课例研讨及课后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关键词 课例研讨;启发;公开课;反思

教研组课例研讨要推出几堂公开课,我选择了《基础会计》第五章中的“错账更正方法”。错账更正方法是在对账的基础上发现错账,是结账学习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会判断错账的类型,能正确选用三种错账更正方法。

通过对教材“错账更正方法”内容的分析,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1)教材中枯燥的例题转变为实际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账簿。(2)课本中三种错账更正方法的顺序依次是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我将教材中第三种“补充登记法”放到红字更正法之前,因为这样由浅入深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为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错账的三种更正方法,我将错误类型和操作方法编成了两套口诀。

1课例研讨同伴评价

课后,学校组织了教研组课例研讨活动,同伴们总结了以下几方面,我大受启发:

1.1教学方法:探索性

上课老师对教材做了精心处理,教学主线:审核会计凭证——发现错账——选择合适的方法更正错账——在错账更正中总结该种方法的特点和使用范围。这样的教学主线,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问题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气氛的调控者,学生是解决问题的探索者。这样理实结合的错账更正教学,直观性强,学生易理解易掌握,学到的知识不易忘记。

1.2教学目标:体现在教学环节中

听课后,不难看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错账更正过程中领会错账更正三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学生在真实的账簿中更正错账,在错账更正中学习错账的更正方法和使用范围。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学具的使用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新课内容开门见山审核会计凭证进行账证核对,三种错账更正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有效保证,教师的设问法和学生的探索法融为一体,突出了三种错账更正的重点、突破了红字更正法这一教学难点、抓住了选用何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关键点。

1.3需要探讨的地方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师对三种错账更正方法进行板书,板书只写三种错账更正方法的特点,没有书写具体哪三种。最后课堂总结时,由学生上台根据错账更正方法的特点,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种方法。这环节说明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的,能够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具有独创性。但是既然是课前设计的环节,当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板书空间,这个小细节疏忽了。

2课例研讨后的自我反思

首先,探索性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一步步探索,逐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再将实践能力上升到理论层次。

其次,我采取让学生上台补充板书的形式,对本堂课进行课堂小结。这样不仅对本节课进行了知识的梳理,而且也完成了板书设计,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胆魄。正所谓一举三得。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一如既往的采取这种形式。但是同伴们指出的“预留板书空间”的问题,今后需多加注意。

最后,在整堂课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声音太过平缓;缺乏激情,语调不够抑扬顿挫;由于时间关系,整堂课给人前松后紧的感觉,需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还有一点就是在让学生上台展示凭证和账簿时,可以让他们自己来说解题思路,并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由老师来进行解说。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

后来,再次有机会上公开课。为了弥补上次课中的缺陷,我决定仍然开出“错账更正方法”这节课。针对上次课同伴们的建议,我对教学设计又做出了这样一些处理:(1)板书设计时,要求学生写的部分我留足了空间。同时学生板书没写完整的,其他同学可以上台及时更正与补充。最后要求学生总结出每种方法各要编几张凭证,同时在板书中体现,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2)在讲授三种错账更正方法过程中,要求学生边展示自己作品,边分析自已的解题思路,而不仅是将作品在投影仪上放映一下就完事。(3)引导其他同学进行纠错,并及时指正。(4)语调及时间把握等方面的问题,我在课上也做了相应调整。

3课例研讨后同伴再评价

课后,听课的老师对这堂课再次作了点评。认为这是一堂教学设计理念新、解决问题的策略新、突出学生主体的探索性的基础会计实践好课。

3.1课堂教学理念:“企业化”

本课设立一个模拟企业,此前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环节中出现错误,提出本课的任务:如何错账更正?给学生提供学具:原始凭证、已编制的记账凭证和已登记的账簿。学生利用这些学具处理错账。如此的“企业化”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触模拟企业的具体经济业务,找准了错账更正实务处理与错账更正基础知识的交融点,理实一体,这正是当前职业教育课堂改革所倡导的。

3.2自编口诀朗朗上口

为了使学生辨别三种错账更正方法,教师自己编制了六句顺口溜,顺口溜朗朗上口。

证对账错划线法,划线改正并盖章,文字个改数全部。

科目方向全部对,少记金额蓝字补,多记金额红字冲。

科目方向出错误,先冲后填要牢记。

可见,在教案设计时是用心的,对学生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若能将顺口溜用词再精炼些,再考虑些押韵,效果会更好。

3.3再精辟的建议

通过这堂课,作为教师要传递给学生这样一种思想:既然更正错账这么麻烦,那么同学们在平常的记账过程中就要仔细再仔细,尽量少出错,最好不出错。也就是要落实认真、仔细、严谨的会计专业道德。评价一言中的!那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就想不到这节课要让学生的会计职业观上升到这一高度。

4课例研讨后的自我再反思

首先,“企业化”的教学理念,能够拉近学生与企业真实岗位的距离。让学生不出课堂就能感受会计职业魅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其次,教师以口诀的形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对三种方法的比较更直观明了。课堂上,师生齐念口诀。朗朗上口的口诀将知识在无形中形成了技能。学生都十分感兴趣,课堂效果相当好。这个方法今后要继续保持。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不单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他们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两次课例研讨课,虽有进步,但问题依然存在。我(下转第260页)(上接第192页)相信如果再让我上一遍,还是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我们的学习也是永无止境的。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货币发行;会计核算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对防范和化解货币发行会计核算风险的思考

收录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一、发行会计核算业务风险的一些表现形式

货币发行会计核算是一系列发行业务处理的过程,其中存在很多的环节,每个环节如果操作不当,都将会出现一些风险隐患。笔者就发行会计核算工作实际业务操作中容易出现风险的一些因素简要进行了总结:一是账务处理错误风险;二是重复操作失误风险;三是凭证传递风险;四是操作系统风险;五是印、证管理不善风险。

(一)账务处理错误风险。发行会计核算业务最基本的就是账务处理业务,账务处理是发行会计核算业务的根本,账务处理纷繁复杂,数量众多,容易出现风险隐患。

记账错误是发行会计核算业务出现风险最多的地方。其中,记账错误一般又分为券别登记错误、版别登记错误、金额登记错误、完整券与残损人民币混淆错误。

1、券别登记错误。发行基金出入库时,当业务比较繁忙时很容易出现券别选择错误的情况。以现在情况为例,发行基金分为100元、50元、20元、10元、1元、5角、1角共7种券别,而且这七种券别又分别分为已清分完整券、未清分完整券、原封新券,其中1元以下券别还分为纸币和硬币,这么多种券别在出入库业务比较繁忙时很容易出错,券别容易出错,已清分、未清分、原封券容易混淆,还有硬币和纸币也相对容易出错。

2、版别登记错误。现在业务常用到的版别分为5套、05版、4套三个版别,其中最常出入库的5元以上分别分为5套和05版两个版别,在办理出入库业务时,这两个版别很容易出现记载错误。特别是自总行为优化库存券别结构,要求今后出入库统一登记为05版,以区分以前统称为5套的纸币。自从实施这项规定后,县支库出现这方面的错误比较多。

3、金额登记错误。在办理出库业务时,发行会计核算人员根据金融机构开具的支票办理出库业务,有时金融机构提款券别较多,或者书写不规范,很容易导致发行会计人员看错,而出现出库金额与支票金额不符现象。在办理入库业务时,发行会计核算根据库务会计以及金融机构交款单进行核对并打印发行基金入库凭证。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库房建设问题,存在发行会计和库务会计人员办公场所较远,存在信息沟通不及时的现象,在办理出入库业务时,一旦一方记账,就导致无法更改,只得冲正。

4、完整券与残损人民币混淆错误。在办理入库业务时,库务会计容易出现把金融机构交存的钱币完整券错记为残损人民币、残损人民币错记为完整券的现象。

(二)重复操作失误风险。办理发行基金出入库业务时,由于其他一些因素的干扰,有时也会出现一笔业务操作两次的错误现象。这种重复操作,如果记账后,就得冲正,给业务造成不便。

(三)凭证传递风险。在办理发行基金出入库的业务中,经常存在各种会计凭证传递。在日常业务时,发行会计和库务会计之间会发生发行基金出入库凭证、现金支票、取款介绍信、现金交款单的传递。调拨出入库业务时,发行会计和调拨人员之间传递发行基金调拨命令、发行基金调拨凭证、调拨介绍信的凭证传递,如此众多的凭证在多人之间传递容易造成凭证传递过程中丢失的风险。

(四)操作系统风险。自2005年发行会计核算子系统上线以来,发行会计账务处理就全部依靠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子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的方便快捷进行发行基金账务处理,节省了大量人力,但是计算机系统也存在着一些无法控制的风险,例如计算机如果感染病毒,则会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或者停电等外来因素导致计算机无法运转,那样只能启用手工账,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风险。

(五)印、证保管不善风险。印章、凭证都是发行会计人员在办理发行业务中必须用到的一些物品,这些物品的保管和使用,必须由两名发行会计人员分开保管和使用。以基层中心支行为例,需要使用到的公章有:发行库章、发行基金付讫章、现金付讫章、库主任名章、科室负责人名章;凭证有:发行基金调拨凭证、发行基金调拨命令、发行基金出入库凭证。这些名章和凭证都各自需要一名发行会计人员专门管理以及使用。如果保管不善,以及存放不当,容易使一名发行会计人员使用全部的名章以及凭证,从而产生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出现,严重影响库存发行基金的安全性。

二、货币发行会计核算风险出现对货币发行业务的影响

(一)导致账实不符。当发生记账错误,而又没及时发现,会导致当天发行基金库存与发行基金库存登记簿账实不符。这就与发行会计核算规定相违背,引发发行基金不安全。

(二)会计凭证丢失。在发行会计凭证传递过程中如果出现会计凭证丢失,首先会影响业务的办理,严重的将会影响发行基金的安全;其次重要会计凭证的丢失容易造成国家秘密的泄露,给工作带来许多不稳定的风险。

(三)操作系统无法运行。如果出现操作系统无法运转的情况,将会影响发行基金出库的业务办理,直接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及时在人民银行发行库提取现金,容易引发暂时性现金无法供应的事故,影响民众现金使用,给人民银行造成不良影响。在无法运转时启用人工记账法进行发行基金出入库业务,增加人工工作量,由于平时极少出现此种情况,容易在办理业务时出现错误。

三、防范和化解货币发行会计核算风险的建议

(一)优化系统结构。应对货币发行会计核算子系统进行优化,简化其版别、券别;给予基层发行会计人员设定一项维护功能,对于基层发行库不常使用的发行基金券别设置冻结该券别、版别项目。对于今后交存的1元以上流通券和残损人民币通过功能设定,只能选择05版,如果业务过程中选择5套,则系统无法通过,这就避免了由于人为疏忽,而导致出现错误的现象发生。增加货币发行系统的服务器数量,以保证货币发行系统的高效快速运行,这是保证发行会计核算正常运作的基础。

(二)合理配备发行会计人员。根据基层发行会计核算业务的实际,需要配备两名固定的发行会计人员。但根据基层实际,中心支行一级可以配全两名发行会计人员,但是有很多县级支行,由于人员相对短缺无法配足两名固定的发行会计人员,只能由发行股长临时兼任发行会计的复核工作,这种临时性的发行会计人员,对于业务办理固然无法与固定人员相比,为防范风险起见,县级支行也应该克服困难配足货币发行业务所需的工作人员。

(三)建立相对固定的会计凭证传递人员。在日常办理发行基金出入库时,由于许多发行库建设时,没有相应建立发行会计工作室,导致发行会计和库务会计办公场所距离较远,需要进行发行会计凭证内部传递,每个单位应配备一名专职的会计凭证传递人员,用以传递日常业务凭证,以保证凭证传递的安全性。

在办理发行基金调拨时,发行基金调拨命令、取款介绍信等都必须交给调拨人员传递,这也同样需要固定一到两名调拨员传递调拨会计凭证。固定人员后就避免了遇到丢失责任时互相推诿现象的发生,也同样保证了发行基金调拨凭证的安全性。

(四)改变更正错误的方式。现在的业务操作中,基层发行会计人员登记错误后,只能进行冲正处理,而冲正次数的多少,又跟业务考核挂钩,在这种挂钩的情况下,基层业务操作人员业务登记错误,首先想到的不是使用正确的冲正方法进行更正,而是另想其他办法进行解决。这种偏门的解决方法,其实对于发行基金的安全存在隐患,应该改变这种更正错误的方式,不应该将其跟业务考核挂钩,或者是给予一定的更正次数,已达到考核的目的。因为在平时业务中,发行会计人员一般都会仔细办理业务,很少出现错误,但是在出现错误时,应使用正确的方法予以更正,避免出现二次错误,影响发行基金安全。在会计核算规定中,就明确了各种错误出现时的更正方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现错误,然后正确改正这是最正确的操作方法。

篇3

关键词:红字冲销法 问题 对策

一、红字冲销法的含义及具体操作

红字冲销法又称红字更正法、赤字冲销法,翻开任何一本教材,对于红字冲销方法的使用情况一般都是以下两种:

(一)红字冲销法之“全部更正”(将错误的金额全部冲销)

在记账后,经核对发现由于原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名称写错或应借、应贷的方向记错而造成账簿记录错误。

目前大部分教材对于这种情况在采用红字冲销法更正错误时一般进行如下操作:首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的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在凭证的“摘要”栏注明“注销*月*日*字*号凭证”字样,并据此红字凭证登记入账,在账簿的“摘要”栏注明“冲销*月*日错账”,“凭证”栏写上凭证的“字、号”,将原有错误记录冲销。后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内容正确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订正*月*日*字*号凭证”字样,并依此记账凭证登记入账,在账簿的“凭证”栏写入该凭证的“字、号”,在“摘要”栏注明“更正*月*日错账”,将正确内容记载下来。

例如:2014年5月10日30号凭证,管理部门李某报销差旅费2000元,李某在出差前预借差旅费2000元,财务人员填写记账凭证时误将差旅费2000元计入销售费用科目,财务人员在当年5月20日发现该凭证是错误的。

此题若采用红字冲销法中的全部更正法,则处理方法是在5月20日,财务人员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有错误记账凭证一样的记账凭证,将原错误记账凭证全部冲销,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月5日10日30号凭证”,借记销售费用 2000元红字,贷记其他应收款――李某 2000元 红字,在账簿的“摘要”栏注明“冲销5月10日错账”,“凭证”栏写上相应凭证的字号,将原有错误记录冲销。再填写一张正确的蓝字记账凭证,借记 管理费用 2000元,贷记 其他应收款――李某 2000元,依此记账凭证登记入账,在账簿的“凭证”栏写入该凭证的“字、号”,在“摘要”栏注明“更正5月10日错账”,将正确内容记载下来。

(二)红字冲销法之“局部更正”(就是将错误的金额局部冲销)

在记账或记账后,在核对时发现原记账凭证上所记载的金额大于经济业务的实际金额,造成账簿记录中金额错误。

目前大部分教材对于这种情况在采用红字冲销法更正错误时一般进行如下操作:首先按多记金额用红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其中使用的会计科目,应借应贷方向应与原记账凭证相同,并在“摘要”栏注明“冲销*月*日*字*号凭证多记金额”,并据以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在账簿的“摘要”栏注明“冲销*月*日账上多记金额”,将原记录中多记的金额冲销。

例如:假设上例中财务人员在5月10日记账时科目并没有记错,只是误将管理费用2000元记为20000元,即多记管理费用金额18000元。

此题若采用红字冲销法中的局部更正法,则处理方法是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冲销5月10日30号凭证多记金额”,借记 管理费用 18000元红字,贷记 其他应收款――李某 18000元红字。同时,在账簿的“摘要”栏注明“冲销5月10日账上多记金额”,将原记录中多记的金额18000元冲销。

二、红字冲销法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红字冲销法本身操作的多样性导致的不合理性

1、增加了初学者的负担

目前会计教材关于错账更正的方法有划线更正法、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三种,由于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关于错账更正的具体账务处理解释不够详尽,面对复杂多变的错账环境,初学者往往对每种错账更正方法的适用范围一筹莫展,其中,红字冲销法的运用更是一大难点。初学者既要学会红字冲销法的更正步骤,又要分清是采用红字冲销法中的“全部更正法”还是“局部更正法”,操作起来往往捉襟见肘。

2、红字冲销法之“局部更正法”的账务处理难以反映经济业务全貌

如上所述,在记账或记账后,在核对时发现原记账凭证上所记载的金额大于经济业务的实际金额的采用红字冲销法之“局部更正法”。这样的处理,原始凭证的数据被人为分成两部分来进行记录,两次填制的记账凭证金额都与原始凭证金额不符,不能反映原经济业务的全貌和错账更正的来龙去脉,若涉及银行存款科目的,日记账金额与银行对账单上记录不符,虽然余额正确,但不利于财务人员以后核对账目。

(二)将同一张记账凭证中“部分”错误会计科目的冲销理解为红字冲销法

在某些教材及现实错账更正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会计科目一方有误,只更正错误的会计科目的情况,并且把这种更正方法也认为是红字冲销法。比如,某教材在介绍红字冲销法时出了如下例题:采购部门刘明采购材料回来,报销差旅费2968元,交回现金532元。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借:销售费用 2968

现金 532

贷:其他应收款 ――刘明 3500 并入账。该教材的解析和答案中认为,此业务是借方部分科目用错,应计入管理费用,用红字冲销法更正错账。但其只用蓝字编制了一张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2968

贷:销售费用 2968

笔者认为,此种更正方法既不能称为红字冲销法也欠合理性。首先它不符合红字冲销法的操作程序,即没有红字冲销“所有”借贷科目的,其次,只填一张蓝字凭证虽然可以减少登账工作量,但确使业务对应关系反映不清,无法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反映经济业务全貌。

(三)红字冲销法的适用范围并没有最大化

在错账更正的三种方法中,有一种是补充登记法,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解释,它适用于在记账或结账以后,经核对发现记账凭证中适用的会计科目,应借应贷方向没有错误,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并已据此登记入账,造成账簿记录相应出错的情况。

具体做法是:按照少记金额填写一张与原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应借应贷方向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补充*月*日*字*号凭证少记金额”,依此凭证过入相应的账簿中,在账簿的“摘要”栏注明“补充*月*日少记金额”。

笔者认为,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便于理解和以后查账,一笔经济业务所产生的原始凭证应总括反映在一个会计分录中比较妥当,而补充登记法则使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分录中反映。如果用红字冲销法,不但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还可以使初学者免去一种不必要的错账更正方法的学习。

三、完善红字冲销法的几点建议

(一)严格规范红字冲销法处理程序

笔者认为应该在理论和实务中规范红字冲销法的操作程序,不能将一个分录中部分科目的冲减或补充理解为红字冲销法,使初学者在理解和判定上出现差错。

(二)取消红字冲销法之局部更正法

无论是从减轻初学者负担考虑还是为了完整反映经济业务全貌考虑,建议取消红字冲销中的局部更正法,即只要是红字冲销法所适用的错账,无论是会计科目错误还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的错误,都应该将原有错账全额冲销,再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三)取代补充登记法

与补充登记法相比,红字更正法从表面上看,好像比较麻烦,需要填制两张记账凭证,但这种处理方法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保证经济业务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能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并且还便于查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错账更正方法简化为只有红字更正法和划线更正法两种还可以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错账更正方法中解脱出来,减轻学生的负担。

总之,通过对红字冲销法的完善,可以更好的应对复杂的错账环境,使红字冲销法操作不再多样性,某些条件下可以兼容其他错账更正方法,减轻初学者负担,便于理解和后期查账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可以考虑红字冲销法使用范围更大的扩展,使其不仅仅局限于“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这种情况,甚至可以考虑将以前年度不重要的错账也纳入红字冲销法中进行更正。

参考文献:

[1]许凌云.“建议取消补充登记法”[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0(中旬)第10卷第29期总第262期

篇4

一、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

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很多,以下几种是常见的原因。

1.会计确认环节产生的会计差错

(1)与权责发生制确认时间基础不符的会计差错,例如:提前或推迟确认收人或不确认实现的收入,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时调整。

(2)与真实性不符的会计差错,如:企业对某项建造合同本应按建造合同规定的方法确认营业收入,但该企业按确认商品销售收人的方法确认收入。

(3)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例如:企业将发生的工程人员工资计入了当期损益,属于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差错。

(4)账户分类错误。例如:企业购入的五年期国债,记入了短期投资,少计提累计折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5)滥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例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为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采用不当方法,或确定不当比例。滥用此两项变更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2.会计计量环节形成的会计差错

(1)与实物数量不符的会计差错。例如:对发出材料的计量不准确,导致期末存货出现盘盈或盘亏现象,从而使会计报表发生错报。

(2)与计量基础前后期不符的会计差错。例如:接受捐赠或盘盈的固定资产,是以历史成本计价还是以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价等。

(3)会计估计错误。例如:企业在估计某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时,多估计或少估计了预计使用年限,从而造成会计估计错误。

3.会计记录造成的会计差错

(1)操作性错误,即财务人员操作不当出现的错误,如:按错计算器键、眼误或笔误等、复写下联字迹不清等造成的错认。

(2)技术性错误,即财务人员由于对财务工作的不熟练而造成的会计差错。

(3)习惯性错误,如将6的上面写的太短而被错认为“0”等。

4.其他原因造成的会计差错

例如:由于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错记借贷方向、错记账户等会计差错。

二、会计差错的查找

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发生差错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发现错误;一是要确认错误的金额;二是要确认错在借方还是贷方;三是根据产生差错的具体情况,分析可能产生差错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查找方法,便于缩短查找差错的时间,减少查账工作量。

1.顺查法(亦称正查法)

顺查法是按照账务处理的顺序,从原始凭证、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全部过程进行查找的一种方法。即首先检查记账凭证是否正确,然后将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同有关账簿记录一笔一笔地进行核对,最后检查有关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发现重记、漏记、错记科目、错记金额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查的范围大,不易遗漏;缺点是工作量大,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在采用其他方法查找不到错误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

2.逆查法(亦称反查法)

这种方法与顺查法相反,是按照账务处理的顺序,从会计报表、账簿、原始凭证的过程进行查找的一种方法。即先检查各有关账户的余额是否正确,然后将有关账簿按照记录的顺序由后向前同有关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进行逐笔核对,最后检查有关记账凭证的填制是否正确。这种方法的优缺点与顺查法相同。所不同的,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后期产生差错的可能性较大。

3.抽查法

抽查法是对整个账簿记账记录抽取其中某部分进行局部检查的一种方法。当出现差错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段、重点查找。将某一部分账簿记录同有关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进行核对。还可以根据差错发生的位数有针对性地查找。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范围小,可以节省时间,减少工作量。

4.偶合法

偶合法是根据账簿记录差错中经常遇见的规律,推测与差错有关的记录而进行查找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漏记、重记、错记的查找。

三、会计差错的应对措施

会计差错一经查找出就应立即更正。由于差错性质不同,发现的时间有先有后,所以采用的更正方法也有所不同。现将通常更正错误的几种主要方法有:

1.划线更正法

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过程中,如发现文字或数字记错时,可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在划线时,如果是文字错误,可只划销错误部分;如果是数字上错误,应将全部数字划销,不得只划销错误数字。划销时必须注意使原来的错误字迹仍可辨认。更正后,经办人应在划线的一端盖章,以示负责。

2.红字更正法

在记账以后,如果在当年内发现记账凭证所记的科目或金额有错时,可以采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所谓红字更正法,即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有的错误记录;同时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这样就把原来的差错更正过来。应用红字更正法是为了正确反映账簿中的发生额和科目对应关系。

3.补充登记法

篇5

会计检查,是实行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从经济主管部门,如财政、税务、审计、工商行政部门来说,也是对企业依法行使经济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经济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实行经济监督,这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这些部门对企业实行监督,不论其任务、目的有什么不同,往往都要利用会计检查的方法。这是因为会计资料中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着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结果,要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实行某种监督,也就离不开会计检查。

二、会计检查的工作方法

1.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是会计检查的准备阶段。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检查工作的效率,而且可以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确定检查工作的步骤和方法。事先收集的资料包括: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所有会计资料;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等各种经济管理制度;有关政策法规、经济合同、计划资料以及其他财务、会计有关的各种经济档案。

2.账面检查

账面检查是会计检查的中心环节。账面检查包括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资料的检查和核对。账面检查一方面要检查各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要检查会计资料中所反映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调查核实

在账面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逐一通过调查加以核实。例如记账的差错,应当向记账人员了解,加以核实。财产溢缺,各种往来款项中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内外调查加以核实。调查核实通常包括内部调查和外部调查,内部调查可以通过实地盘点,向有关经济业务的经办人调查了解。外部调查可以用信函查询,也可以当面查询。

4.作出结论

会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经过调查核实以后应当作出结论,提出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应围绕检查的目的和要求,说明检查工作的一般情况、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调查核实后的结论、今后改进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三、 应用“9”除法查找错账

会计资料的准确性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一旦出现错账,会计检查就无从谈起。而往往一笔错账,就会是会计人员反复核对却找不出错账所在,甚至把会计搞得焦头烂额,根据笔者的实践,用“9”除法查找错账简便易行。

应用“9”除法查找错账,首先是必须确定其差额数字,然后用差额数字除以“9”,能够除尽时(商可以带小数点的数),即可应用“9”除法查出错账。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是差额除以“9”能除尽,而且所得的商是自然数中0至9的任意几个数字组成的数,该错账是位数记错之差,只要查对账目中与商数相等或者与商数10倍相等数字的账项即可查出错账。例:①差额数为126,126/9=14即查对14或140这两个数字的账项就可以查出错账。②差额数是13.77,用13.77/9=1.53,须查对数字为1.53或15.3的账项,就可以查出错账。

二是差额数除以“9”所得的商数,如果只在第一位数字上即能整除,它也可能发生上述情况的错账,但大多数是数字颠倒之差。其商数是个位数的,该错账是十位数与个位数倒置之差;其商数是两位(其中个位数为0)数的,该错账是百位数与十位数倒置之差,其商数是三位(其中十位和个位数都是0)数的,该错账是千位数与百位数倒置之差,再大的数或带小数点的数可以依次类推。例如:①73与37,差额数为36,用36/9=4;②642与462,差额数为180,用180/9=20;③9315与3915,差额数为5400,用5400/9=600。

三是差额数除以“9”,所得的商是一个若干位相同数字的数,它是间隔数字倒置的错账。商数是两位相同数字的数,该错账是百位与个位数互相倒置的错账;如商数是三位相同数字的数,该错账是千位与个位数相互倒置的错账,其他可以此类推。例如①521错成125,差额是396,396/9=44;②7342与2347,差额数是4995,4995/9

=555。

以上情况一般可以简便地查出错账,在连续发生数处错账,其差额之和恰是“9”的倍数,或者漏记的某账项的数字也凑巧是“9”的倍数时,就不在此例,而且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