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7: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提问设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况及作用
(一)提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
虽然实行了新课改,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在实际课堂中,提问情况并不理想,而且提问技术也有待改善,提问题技术差的情况异常明显。在平时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认为提问只要得到结果就行,没有细致思考,在提问题上缺乏一定的技术性,提问的方式古板、保守、内容简便,提不起学生回答的欲望和兴趣。在提问题时也没有充分考虑提问的时间和方式。因此,造成很多同学不愿意配合的情况出现,或一些学生回答的答案偏离问题本身,导致课堂氛围尴尬,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课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提问时间及方式,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提问效果。
(二)提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在很早以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了疑问读书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时,不直接告诉学生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教师用问题来揭示具体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最终得到正确答案。教师课堂质量的好坏,关键是从他提问题的方式和时机来判断,这一点对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教师问题设置不当和提问方式不佳,就会对教学成果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学生后续学习不顺。因此,可以看出提问对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置问题的措施
(一)根据教学目的设置问题
阅读教学要结合教学目标展开,只有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才能保证阅读活动顺利进行。在新课改的前提下,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行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改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得到了重视,但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导致课堂提问错误现象严重。因此,教师应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际情况对提问进行设计,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指导学生逐渐深入研究,使学生通过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来了解课文内容。如在《藤野先生》课文学习中,教师可以用:作者留学日本时候更换的三个地方,来寻找课文中表示课文地点变更的词语,引导学生对作者留学日本时的情况进行分析,并用“文章记述的中心是什么,描述线索是什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藤野先生来往的线索以及引导出作者的爱国情操。用藤野先生接触的四件事例,来阐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教师用这几个问题来强调,事例可明显表现人物形象的特点,让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
(二)联系实际拓展式提问
语文是一门特殊性科目,它是众多科目学习的保障,只有对语文进行有效学习,才能使其他科目的学习顺利进行。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题,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致女儿的信》和《傅雷家书两则》两篇课文的学习中,学习完课程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你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可以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吗?”以此来引导学生联想,将课文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懂得珍惜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更易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三) 设置问题情境
阅读教学对语文教学来说尤为重要,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中可以用问题情境来营造课堂氛围。利用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情境中包含问题,就好像看故事一样,激发学生寻找结果的激情,以此提高学生思考课文的能力。但是在设计问题时值得注意的是,要将问题和情境相结合,设计的方法要恰当,内容要丰富,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阅读的兴趣。
如在学习《我的老师》课文中,文章根据学校内至学校外,以及从上学时到放假时,来描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对老师假作生气、老师让学生仔细观看蜜蜂、老师教学生舞蹈以及帮助学生解决小矛盾进行描写,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脑海中联想到自己的老师,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一定要合理,通过设置“本文主要描述了哪些情节,这些情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等问题,来指导学生阅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明确提问目的,强化问题的准备设计
教学中不难发现一部分教师对提问的重要性认识仍是不够的,常常是依赖于课堂中的随机提问,对问题的准备设计并没有应有的重视,这也是课堂提问低效的一种表现。可以说要想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明确提问的目的,这是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提问有效的重要标准就是要能够服务于学习、服务于教学目标,要有明确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做到:(1)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搜集相关资料,准确把握好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的设计问题;(2)必须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和准备好问题,在对问题进行预设之前,教师要问自己“此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目的是什么?”对教学内容中哪些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关键问题。只有对问题精心的预设,才能避免在课堂上随意地发问。
二、丰富提问类型,增强问题的多元性
英语阅读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不同类型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的层次。在这里基于展示性问题和参与性问题进行分析。
展示性问题方法是基于教师已知答案的情况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此类型问题的答案都是封闭和肯定的。这种提问方法是为了练习学生的语言。如,A:Is this your bike? B:Yes,it is./No,it isn’t.相对于展示性问题,参与性问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因为它是在提出问题的人自身并不知道答案的情形下提出的。如:How would you do under the simliar situation?在这样的问题下,通过师生共同探讨,不仅加强了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还提高了英语的交际性。参与性问题给予了学生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对于教师来说,其本身无法预想学生的回答,而且问题的答案又是不确定的。因此教师只要在学生出现交际障碍的时候及时给予引导,做出相应的反馈,这样的学习环境,由于学生不再受限于固定的答案,更想要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参与性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
阅读教学旨在提高学生与书本、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对话”能力,不是简单地教师向学生的单向输出,要求通过阅读教学实现学生与教师、文章作者、文本之间的充分联系,激发学生的自主求知欲望,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即是要实现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养成主动求取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审美的技能,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达到学生、教师、书本之间的有效互动与“对话”,能够顺利实现预期的阅读教学的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才能顺利达到教学效果。但在现实的教学由于方法和理念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有所欠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教学过程中感染力缺失。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同样优美的课文,不同的老师讲授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感染力不同。教师由于自身知识体系、领悟能力和教学技巧的不同,在阅读过程中传递给学生的情感不同,关系到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缺少必要的激情和精心的教学设计,难以形成良好的感染力,难以保障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其次,阅读教学方式单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在教学中应该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寻求变通和创新。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忽视了教学方式的求新求变,往往是所有的阅读大同小异,缺乏根据不同风格阅读的针对性,不仅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更难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最后是在小学各阶段中的阅读教学缺乏针对性。不同年级之间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要求是不同,但在现实教学中,并没有针对学生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降低或拔高了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要求。因此,导致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提升教师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热情。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满激情,根据阅读内容转变自身的讲授方式,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积极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拓宽教师的阅读视野,并且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主动锻炼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从总体上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为提升教学感染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各环节,培养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可以通过创设阅读情境,来唤起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阅读情境的创设应该符合阅读主题,创造和谐轻松的阅读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较快的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顺利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另外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凸显感染力,通过融入各种角色和铿锵有力的阅读方式带动学生的情感,以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注重板书的合理书写,从而在整个教学中都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针对性
教学方式单一是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有效性实现的一大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高效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首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视作课堂教学的主体,营造平等互动、共同进步的课堂氛围。其次要设定清晰有效综合性的阅读教学目标,目标不能设定的过高或过低,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培养不同的阅读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境,设计形式多样、吸引学生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阅读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准备与阅读教学相关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针对性。
(三)丰富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活力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查验的重要形式。新课标认为教学评价中要转变以往过于强调选拔的功能,使得评价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发展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有效性,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首先,教学评价要注重多元化,防止用一个固定量化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要重视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不仅从成绩,更要从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体验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性的思维,给学生留足成长的空间,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见解。其次,要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丰富测试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方法,通过写即兴小作文、开放型简答题等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将学生平时的表现计入评价中,实现综合性的教学评价。最后,要实现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为了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应采用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相互评价等综合性的评价方式,以建立学生与老师之间一种平等和谐的评价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从而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蒋军.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7.
[2].选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吕星.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一、重视文本解读,加强引导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教师多注重教学形式、方法,对文本缺乏精深的研读,这样出现了一些表面热闹而效率低下的课堂,要想课堂效益高,教师要重视文本解读,甚至是细读,文本解读是教材二次开发的途径。教师就必须把教材研读透,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我们只有更多地关注文本解读,立足于生活和人性的立场,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去体会和思考,将字里行间的许多深层的东西破译出来,引领学生进入别有洞天的境界,察觉不同寻常的细节,引领学生从生命的角度领悟、探索和发现,课堂教学才会有充满真情实感的体悟,才会高效。
例如窦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窦老师将教学主题由“母爱”升华为“好好活”,这是教师独具慧眼的解读。她把“好好儿活”作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学思路清晰而简明地分成三个板块即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探究“兄妹俩”的“好好儿活”;(三)思考“我们(读者)”的“好好儿活”。通过阅读产生体会,再把自己的体会“送回去”,读出来。整个课堂将朗读和感悟、语言和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地实现了个性化阅读。文本在师生的对话中生成为一个新的立体的文本,一个经过师生创造性感知后赋予了新意义的文本。
二、创设阅读环境,加强“读”的训练
阅读课堂要创设一个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真正让学生读起来。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x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善于做一个“朗读者”,教师要通过朗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通过朗读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三、注重思维训练,有效提问
阅读教学中,教师问题设计一定要让学生从文本中去寻找答案,训练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对文本进行概括和筛选,从文本语言的字里行间寻找解决问题的阅读习惯。
课堂问题设计做到目标明确,有效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问题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适度地超越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教师要找准提问要点,扣住重、难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努力提高问题设计质量,围绕重、难点求“精”、求“新”;课堂问题设计能扣住重、难点,目标明确,问题设计有梯度、深度、广度;话题开放,尺水兴波,有效地引领学生阅读,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多维度展开思考,创造性地重建课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适时追问,在关键处、精要处适时点拨。
还以窦老师的《秋天的怀念》为例,本节课以朗读贯穿始终,老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教与学始终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整节课听完,我仔细回想,老师真正的提问并不多。窦老师精心地抓了这句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把这句话作为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把指导对这句话的感受和朗读作为教学重点,当然,问题设计也是围绕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而窦老师的问题是这样的:
(教师出示课件文字: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窦老师这样问道:请你们默读这句话,注意这几个动作。母亲“扑”下去的会是什么?
“母亲抓住我的手”,“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
之后窦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追问母亲“忍”住的还有什么。
窦老师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用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感悟。学生从“扑、抓、忍”“悄悄地”等词语中体会母亲的心,再把体会到的情感放进语言中读出来。通过阅读产生体会,再把自己的体会“送回去”,读出来。通过有效提问,语言和思维,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立体的阅读。
四、寻找读写结合点,加强训练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模仿课文进行作文。依据每篇课文的写作特点,确立作文专项训练的内容。注重让学生在典范文章的阅读学习中从感性上认识作文布局谋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写作技能。例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后,指导学生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学习《春》《济南的冬天》后训练学生“抓住景物特点写景,做到景中抒情”;学习《我的母亲》《藤野先生》后进行“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专项训练……,如此梳理,我们不难构建出阅读促写作训练序列。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充实自己的文章内容。对课文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储存一定的语言和写作素材,生成写作资源库。这样,学生在经典美文阅读中,既提升了阅读能力,又学习了写作技巧,生成了写作智慧,可谓双赢。
五、课内外相结合,海量阅读
关键词:唤醒期待;整体感知;丰盈体验;拓展联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90-01
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感知课文大意、体悟文本情韵、汲取写作方法的重要策略。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封闭实验的“虚”问充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理解文本的切入口,提升问题辐射的覆盖面,促使学生与教师、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实现主导与主体地位的巧妙融合。
一、紧扣课题提问,唤醒学生阅读期待
题目是课文内容和意蕴的窗户,是作者谋篇布局的抓手,更是行文思路的准绳。扣准了题目,也就把握了文本内容的精华、课文内涵的核心,起到厘清线索、串联全文的作用。阅读教学就应该依据题目,开掘出统领全篇的核心主问题,就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例如在教学《黄山奇松》时,教师敏锐意识到这个简洁的课题不仅仅交代时间和对象,更加描述了对象的最大特点――“奇”。这种课题不仅提炼了内容,凸显了主旨,更是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有效“题眼”。因此,教学伊始教师板书课题故意将“奇”字用红色粉笔放大,并引导学生就题质疑:黄山的松树奇在哪里?这些松树与其他的松树哪里不同,会被称为奇松?有的学生说:“那些特别的松树不是一棵两棵,而是一整片整片,我想看看这种景象!” 一个“奇”字,激发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学生循着自己的疑惑走进课文,在形成模糊画面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课文的“期待视野”,阅读的欲望被充分激发。
二、紧扣文眼提问,促发学生整体感知
古人作诗,多有诗眼,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情感和体悟蕴藏在诗眼之中。阅读教学中,抓住了诗眼,就扣准了诗歌基本的情感基调和价值取向,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用。如《枫桥夜泊》的“愁”字,《清平乐・村居》中的“醉”字,《望洞庭》中的“和”字。入选教材的白话文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是语言形式和价值意蕴高度融合的范例。因而,这些文本的文眼常常蕴藏在文本主旨的中心句上。找准这些情愫聚集的文眼,就能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以《广玉兰》一文为例,课文最后,作者深情表述“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这一总结之言就是课文的文眼。教师颠覆文本顺序,在教学之初,就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中的“幽香纯洁”与“生命力”,面向全文梳理整合课文内容,从而厘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让学生感知文本的整体结构。
三、紧扣情眼提问,丰盈学生认知体验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或淡雅,或浓烈。只有依据文本的语言,探寻字里行间的真情意蕴,学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深入对话。因此,围绕着文本的情感之源进行质疑设问,无疑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例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教师就紧紧围绕着课文情感之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作者在第一次抱母亲时才发现母亲竟然这么轻,此时的作者为什么会感到难过呢?”继而引导学生紧扣课文语言中的三个“想不到”,让学生在感知“竟然”一词所表达的情感之后,体会母亲一生所承载的“重担”。由此,学生依循着文本的语言,逐渐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母亲为操持一家所付出的巨大精力,从而深深地感受到课文中三个“想不到”所承载的作者情韵。感悟之后,学生的朗读声情并茂,作者的语言仿佛“皆若出自吾之口”。这一教学过程中,文本之情、作者之情、学生之情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磁场。在这则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将教学的时间平均分配,逐个击破,而是将教学的重心聚焦在文本的“情感之源”中,引导学生在品悟语言、体悟人物、诵读感知的过程中,真正走进文本,丰富了自身的情感体验。
四、紧扣总结提问,激发学生拓展联系
课堂教学的结束意味着新一阶段教学的开始。在阅读教学中,好的结果并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总结与提升,也不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回归与提炼。阅读教学的结尾应该落脚于当下,着眼于发展,尽量形成“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想方设法链接课堂内外,在拓展学生认知范畴的基础上开阔学生视野,提升语文素养。例如在教学《》时,结束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和思考:看到奔涌的大海将鸦片吞噬,看到浓浓的火焰将鸦片化为灰烬,你再看看这幅林则徐的画像,看看这尊林则徐的雕像,你想对这位民族英雄说些什么?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教师这样的引领设问,不仅仅有效地链接了课文的内容,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内在的情感认知体验。两者巧妙融合,真可谓“余音绕梁”,学生的情感波动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一句句动情的语言中流淌着学生发自肺腑的心声。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策略,更是一门艺术。只有将文本解读与学生实际需求高效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才能演绎出提问的精彩,才能铸就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