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子商务概论微课版范文

电子商务概论微课版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电子商务概论微课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电子商务概论微课版

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方法;改革

伴随着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子交易平台的成功,电子商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高职院校都设立电子商务专业,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课程。课程安排中,《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其包含的内容有计算机网络知识、网络营销模式、电子支付、安全技术和线下物流等内容。

一、《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普遍采取大班教学,以课堂讲授和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课程教材落后

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竞争十分激烈,运营模式方式变化快。从而使得相应教材编写出版使用慢于市场实际使用状况。

(二)课程实践环节薄弱

实际操作环节薄弱是教学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进行实践操作的主动弱,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实践操作环境主要是使用免费注册的网上商城。

(三)教学方法不足

课堂教学课时比实践课时多,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

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一)提高教师素质水平

教师的素质水平是该专业学生素质水平的重要主导因素。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及时了解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其一;学院可以在暑假或寒假期间对老师进行集中培训。邀请该专业的教师来讲授针本课程的先进教学模式,分析教学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其二;假期期间,安排课程教师到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实际的实践学习和操作电子商务平台。

(二)教学方式改革

电子商务课程除了理论教学外,还应该在实验室通过一定的操作软件等方式完成实训,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实践占主导的方法教学。

1.案例分析法

针对学生平时经常使用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如淘宝网、聚划算、京东商城等,结合电子商务课程的运行模式、网络营销等相关理论知识,详细分析这些平台的运行规则要领。

2.任务驱动法

要求学生在电子商务平台注册一个或多个属于自己的网店。拥有网店后,让学生把自已一些物品上传网店进行商品展示,标明商品的价格。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物品售出,并购入其他网店的商品;要求学生经常登录网店,不断完善网店的框架布局。让学生熟悉网店的运行的整个过程,以此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考核方式改革

取消只依据出勤和考试评分的考核机制,加入任务完成效果考核,最终课程成绩应由平时出勤情况+任务完成效果+期末考试分数构成。其中任务完成效果包括平时作业+分组完成的网络营销任务+任务报告书,任务完成效果能有效的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有创新的学生应给予加分鼓励。如参与校企合作的项目,添加企业对学生进行考核。建议任务完成效果分数占总分数50%以上。

四、建议采取的教学改革方法

(一)建立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增强校内外创业,参与企业项目

在校园局域网搭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平台具备电子商城的注册、商品图片上传、商品查询、网络订单生成、银行支付、支付宝支付、订单物流查询等功能。学生可以在校园内任何网络接入点进行登陆,操作自己的电子商城,体验电子商务模式。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创业团队,一起管理维护自己的电子商城,让其拥有创新设计的商城。同时加强线下商城的宣传工作,运用校园海报、宣传单、社团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商城的知名度。

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综合能力。让学生融入企业的运营模式中,了解社会中电子商务的状况。

(二)积极开展校内电子商务竞赛,并参加校外大赛

在校园内开展电子商务相关比赛,如商城设计大赛,商城交易额大赛等。组织学生团队,老师领队参加校外组织或单位举办的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与其他参赛人员交流学习,能扩展学生对该行业的视野,实践中促进成长。

(三)课程融入最新的商务方式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采取的交易方式越来越丰富。现在APP软件盛行,如微信、滴滴打车等,既方便消费者,又提高提供商的效益。针对盛行的APP软件,需要向学生分析其运营模式、优缺点。把最新的商务方式推荐介绍给学生,预测将来的出现的新模式。

(四)《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发展

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市场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因而对既掌握计算机技能又掌握商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新兴技术的广泛渗透,如元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将极大地推动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手机等移动终端应用的普及,使移动电子商务将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立.《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133-135

篇2

摘 要: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和经管类专业学习电子商务课程的基础性课程,如何对电子商务课程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改革,充分展现高校的教学特色,使高校成为培养电子商务类复合型人才的平台。该文阐述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变教学方式的方法,以期能推动电子商务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 教学方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c)-0091-02

1 高校开展电子商务课程概况

我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起步较晚,教育部在2000年批准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3所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目前众多院校在经济、管理、贸易、金融、计算机等相关专业都开设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电子商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型课程,融合了经济、管理、营销和计算机技术四大领域的内容,并涉及通讯、信息技术、物流等相关领域,是一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关联非常紧密的课程,所以,无论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与其他的课程有较大的区别。

2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互联网迅速普及和无线网逐步覆盖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面面临着以下几种问题。

2.1 教材陈旧,理论课主导

由于新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和数据也在不断更新,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每年都会有一些改变,在实际授课中,使用的教材往往是几年前编写的,教材中的案例、数据等相对陈旧,新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而这些新的理论及数据在讲课时需要向学生补充,导致教学中实际讲授和教材不配套,并且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从多方面收集资料,掌握多方面理论动态及相关数据,增加了备课负担。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大多以理论为主,涉及的案例较少,对操作技能培养的内容基本没有,而课程设置里无论是商务策划、网上贸易等都需要上机操作,尽管大多数高校已经意识到这种现象,并建立了电子商务实训室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所购买的一些模拟软件更新速度较慢,难以适应当前电子商务模拟的需求,学生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操作,难以切身感受到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及变化,很难与现实中的电子商务相结合。

2.2 教学体系不合理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主要包含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支付、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营销、电子商务物流五大模块,课程内容所覆盖的范围非常宽泛,而在课程讲解时,每一章都相当于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彼此的关联性很小,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前一次课听到的是关于营销的社会科学内容,下一次课听到的是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自然科学内容,接着又要学习物流的相关知识,并且学生的文理功底不一,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陌生概念,没有办法分清楚课程的重难点,使得电子商务课程显得过于抽象。

2.3 师资队伍不完善

由于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型的综合性学科,对教师的要求也应是全面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的师资构成主要是经济学科、管理学科、计算机学科出身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对某一模块的内容生疏,很难做到每个模块都讲得全面透彻。此外,高校教师往往与相关的企业交流合作有限,虽然理论知识丰厚,但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难以指导学生的实训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3 教学方式改革方法

3.1 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

现阶段,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模拟情境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授课时应充分结合三种方法的特长加以讲述。理论教学部分,以学术的语言概述本章的核心内容,以案例导入和任务设置讲述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实践教学部分,以EC体验、同步训练、案例分析和综合训练为导向。

在理论课讲述时,以案例探讨引入,在案例讲解中引入理论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辩论和思考过程,真实而周知的案例更具有接受性,使学生更能接受所学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多种教学任务,让学生有目标有紧迫感地去学习和探索,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践教学时,初级阶段学生接受到的是模拟训练,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有卖家、买家、物流承担者等角色,在不同的B2B、B2C和C2C模拟平台上,完成商品交易的流程,以熟悉和巩固理论教学中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实际运营模式,实训时可以淘宝店铺为平台,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从店铺的申请开始,完成店铺的装饰、商品的上架和下架与说明、网店的推广等一系列的运营过程,全面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2 推广移动设备多元化学习平台,以赛促学/教创新化学习方式

学生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4G网络、WIFI无线网络在校园内的全面覆盖,为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基础设施。通过QQ、微博、微信等建设移动电子商务教学工作平台,学生通过移动设备登录公众平台,可随时随地来观看课程介绍、课程视频等学习资料,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提升学习效果。

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大赛,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还可以使教师获得更多的前沿知识,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训练,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通过从理念创新到实践探索这一过程,明显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为参赛做规划、找资源、体验创业,学生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学会了与实际相结合。同时,指导教师接触到更多前沿技术和案例,把教学内容和参赛要求相结合,在常规教学中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还能提升学生参与度和学习热情。

3.3 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有效的教师提升机制

电子商务专业对专任教师要求较高,除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较强的业务拓展能力,因而,要鼓励教师到电子商务企业学习、接受培训、参加学术会议或在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升实践指导能力,让教师走在行业前沿,具备行业敏锐的嗅觉能力,充分展现高校的教学特色、发挥高校教师的作用。另外,也可从企业、其他高校引进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专家和学者,作为学科带头人或者学术顾问,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和实际操作指导,创建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和人才培养环境。

3.4 改变考核方式,构建完善的考评体系

长期以来,专业课程的考核一直采用笔试的考试模式,笔试考试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就电子商务课程而言,只采用笔试,难以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需要进行考试制度的改变。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和要求,在考核中着重引导学生注重学习效果而非注重考试结果,加强过程管理,也即是既要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要考核到操作技能,着重突出专业实践能力水平考试。具体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结合教学内容中学生参与课堂提问和测验的情况及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程度,来评判学生的综合成绩。

4 结语

电子商务在迅速发展变化着,针对电子商务的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不断更新。高校老师要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理论和模式,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校提供的硬件设施,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及适合培养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的考试方法,争取在高校中所有专业都开设电子商务概论课程。

参考文献

[1] 陈静.“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改理念与实践探索[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5):154-156.

篇3

32学时 2学分

《网络法概论》课程属于法学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主要适用于法学本科专业,也可适用于非法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将系统地讲述网络法的基本范畴、基本制度和基本原理,网络法的概念、特征、体系、渊源,国外电子签名法,中国电子签名法,电子商务主体制度,电子商务合同制度,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制度,电子政务法律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国外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网络金融安全保护制度,网络人格权保护制度,网络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网络虚拟财产保护制度,网络犯罪制度,网络管辖权制度,网络证据法律制度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科性质,熟悉学科的基本框架,准确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的法律问题。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力求以课程内容体系为纲,结合国内外网络法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观点,及时反映中国网络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实践探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方法和发展动态;在传递知识和思想的同时,引导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网络法实践中的问题,对当代中国进行的法治建设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结合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相关的话题、案例和讨论,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1.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章节

内容及要求

学时

备注

1

第1章

网络法导论

理解网络法的基本概念

了解网络法的法律体系、法律渊源和基本原则

掌握网络法的调整对象和内容体系

2

2

第2章

电子签名法

掌握电子签名和电子签名法的基本概念

了解国外的电子签名法

掌握我国的电子签名法律制度

4

3

第3章

电子商务法

掌握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法的基本概念

掌握电子商务主体制度

掌握电子商务合同制度

掌握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制度

4

4

第4章

电子政务法

掌握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务法的基本概念

掌握信息公开法法律制度

了解电子政务法的立法趋势

4

5

第5章

网络安全法

熟悉网络安全与网络安全立法的基本概况

了解国外网络安全法的立法和发展

掌握我国网络安全法律制度

4

6

第6章

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法

掌握网络环境隐私权保护制度

掌握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

4

7

第7章

网络财产法律制度

掌握网络中的知识产权:版权、商标、域名等等

掌握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6

8

第8章

网络犯罪与网络法律纠纷的解决

掌握网络犯罪法律制度

掌握网络管辖制度

掌握网络证据制度

4

合 计

32

2.实验安排内容

序号

实验名称

内容及要求

学时

合 计

三、师资队伍

本课程负责人应具备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原则上必须毕业于法学专业,多年从事法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具备五年以上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

本课程的教学队伍可由2~4名教师组成。主讲教师师资队伍应该年龄层次合理,学历层次为研究生,并且系统具备法学的基础理论及良好的研究能力。

四、教材及教学参考

1.建议教材

刘品新.网络法学(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教学参考资料

1)李艳.网络法(第2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

2)马克·A.莱姆利.软件与互联网法(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罗胜华.网络法法案例评析.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2

3.其他教学资源

1)网络教学资源:亚太网络法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法院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等

2)微信公众号:审判研究、法学学术前沿、法律读库、首席法务等

3)研论文资料(由任课教师指定)

五、教学组织

总体而言,本课程将以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落脚点,以问题引导教学,以互动启发思考,以讲解释疑解惑。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最新的立法和司法动态做必要的调整和更新。

本课程将突出参与、对话和分享的理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更加关注教学过程。课上讲授和课下学习相结合,主讲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认真备课,学生根据教学日历提前预习所学内容、阅读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在对基础知识、概念和理论进行讲授的基础上,突出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如分组讨论、辩论、案例教学、专题教学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积极挖掘课堂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和潜在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和反思式教学,既可以举一反三,又能够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课堂讲授面向所有学生,梳理课程内容的基本体系和轮廓,突出课程内容的思路和方法,强调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网络法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征,及时选取最新的话题、案例和立法政策等,同时鼓励学生自行寻找相关素材,尤其是发生在现实身边的物权法问题,进行研究型学习。

本课程安排至少两次次正式的集中答疑,时间拟为课程中期和课程结课。根据实际教学进程开展至少2次课程作业,作业可以是针对讲授期间的需求安排课上进行,也可以是受时间所限课上没有展开的内容。作业形式,可以是问答式、是非判断、小论文、个人读书报告等。教师的批阅反馈,可以是作业本批阅、PPT课堂展示、个人速递反馈等形式。

六、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取开卷考试或考查的方式,成绩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成绩(70%)构成。

其中,平时成绩可以由考勤、平时作业、讨论、课堂表现等组成。

七、说明

1)本课程标准从法学类2016级开始使用,课程标准的变更应由课程负责人提出,专业负责人审批并报学院和教务部备案。

2)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应及时了解网络法理论或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熟悉网络法的立法和司法的最新进展,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法律问题,并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相关司法活动。

制定者:×××

篇4

新常态下旅游产业的“新业态化”、旅游企业的“移动互联化”、旅游信息的“新媒体化”等特征对旅游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承担着为旅游业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着教材陈旧、思维陈旧、方法陈旧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整合现有教材资源,编制旅游管理新教材;构建“旅游+”思维下的新课程体系及建立以“慕课”、“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等破解路径。

关键词:

新常态;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破解

一、引言

1978年,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立为旅游人才的培养拉开了序幕。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形成了以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高专的高等院校和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为依托的涵盖中等职业人才、高等职业人才、本科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全方位、深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旅游产业输送大量一线服务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司,2015年全国开设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583所,开设旅游管理类高职高专的普通高等院校1075所,开设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789所。2015年全国旅游相关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招生257人,毕业201人,在校947人。旅游相关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全国招生1619人,毕业1298人,在校4029人[1]。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共2000余所,旅游教育规模名列世界前茅;另一方面,理论陈旧、观念落后、人才培养同质化等“老问题”与行业加速变革的“新形势”矛盾突出[2],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迫切需要变革。所谓新常态,就是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同样,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旅游业面临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旅游需求多元化分层、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旅游发展新常态[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承担着为旅游产业培养各层次专业人才的重大责任和使命,新常态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须顺应旅游产业变革的新形势,因此反思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破解路径成为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任务。

二、新常态下旅游产业的新特点

(一)旅游产业的“新业态化”

业态是企业形态的简称,它是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特点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存在形态。业态竞争是流通企业利用业态的变化争夺市场、争夺消费者的行为。旅游业态实际上是对旅游行(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特色和经济效率等的一种综合描述,在空间维上,首先应该界定旅游产业的业种(包括业种内部的行业)范围,并探讨其结构的合理性和高级化程度;在时间维上,它既包括对旅游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生存状态的基本认识,也包括对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基本预测,是包含了业种、业状和业势三大内容的一个多维复合性概念[4]。旅游新业态的“新”是指与旅游传统业态相比,由于旅游市场规模变化、需求改变、技术手段更新等,导致旅游资源聚集、专业化程度提高、产业融合而发展出来的旅游电子商务、医疗旅游、毕业旅游、分时度假等旅游新业态。它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旅游产业融合的一种体现。

(二)旅游企业的“移动互联化”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增长了2.4个百分点。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O2O市场快速发展,成为引领行业的新商务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OTA(旅游在线服务运营商)企业应运而生,加之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快捷性”、“个性化”等特点,越来越多的游客出行选择OTA进行预订,2015年手机旅行预订以198.6%的年度用户增长率领跑移动商务类应用,手机网购、手机支付等应用的用户增长均超过60%以上,进一步证实旅游企业的“移动互联化”是时展的必然产物,亦是旅游新常态的典型特征。

(三)旅游信息的“新媒体化”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产生,旅游信息的传播渠道打破了局限在“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等现状,“新媒体”成为旅游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新媒体”背景下,一方面游客可以通过景区的官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获取景区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新媒体也是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微博微信不仅可以即时了解景区各景点的人流量信息,更可扫码获取景点的语音讲解,极大地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三、新常态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常态下旅游产业呈现出的新特征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必须与其适应,然而纵观高校旅游专业教学不难发现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材陈旧,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新变化

目前高校旅游专业的教材相对陈旧,缺乏统一的规划,拼接随意,内容上交叉重复现象严重[5]。如《旅游市场学》和《旅游营销学》,《旅游地理学》和《旅游交通学》等,涉及了几乎相同的内容。另外,教材涉及的知识系统性与逻辑性较差,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尤其是《概论》类的教材,谢彦君曾指出:“当前的多数旅游概论课程,不能不说是一个浅薄知识的大杂烩”[6]。最后,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于行业的发展。当移动互联网已成为旅游出行预订主要方式的今天,大部分《旅游营销学》的内容还停留在传统媒体营销的阶段,显然是无法满足行业发展新变化的。

(二)思维陈旧,无法适应产业变革的新需求

多数教师上课仍采用“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面对明天的问题”的线性思维模式。即用直线的、单向的、缺乏变化的思维方式,沿着一定的线性轨迹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就旅游谈旅游,以不变应万变、严重缺乏创新的教育思维是无法适应产业变革新需求的。

(三)方法陈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式仍以“讲授法”为主,它是以教师讲述、讲解、讲演为主要方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保证知识的系统性、深刻性,有利于掌握教学进度,简便易行。但是,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其思考与表达能力。显然,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迫切需要改变。

四、新常态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破解路径

(一)整合现有教材资源,编制旅游管理新教材

旅游管理专业教材种类繁多,但缺乏权威性、指导性的教材体系。要打破教材滞后行业的现状,要由行业专家组建团队编制旅游管理新教材体系,所谓的“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体系中应增加与现代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旅游电子商务》、《奖励旅游概论》等新领域专业教材,让教材紧跟行业的步伐,增强与行业之间的互联互动,减少高校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传统旅游教材中要与时俱进的增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案例,让传统教材的内容贴近产业,真正为产业所用。

(二)构建“旅游+”思维下的新课程体系

互联网的普及使人类进入到跨界融合的“+”时代,时代的发展趋势与旅游新常态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应具备“旅游+”的新思维。”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旅游业的“产业”属性和“服务”属性。因此,“旅游+”的本质是服务!即通过“旅游+”,把旅游业的服务意识、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服务流程等,渗透融入到农业、工业、商业等相关行业和领域,带动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服务水平提升和服务价值提高,从而既增加了相关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又提升了相关行业的消费者满意度。“旅游+”思维下的课程体系应由“基础部分”、“外延部分”和“实操部分”三个板块构成。其中,“基础部分”的课程主要是理论知识,如《旅游学概论》、《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课程;“外延部分”的课程主要以发挥旅游业的联通作用为核心,迎合旅游业发展的新需求,开展“旅游+互联网”、“旅游+农业”、“旅游+手工业”、“旅游+餐饮”、“旅游+交通”等讨论式新课程;“实操部分”的课程主要以酒店、旅行社和景区为学习基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锻炼,以适应产业的要求。

(三)建立以“慕课”、“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

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课程动辄上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的模式。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满堂灌”的僵局,可以建立以“慕课”、“微课”为支撑的“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慕课”、“微课”的载体均为视频,“慕课”又有强大互联网平台,学生可先通过“慕课”、“微课”先行学习相关知识,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式的提问”或“案例研讨”等鼓励大家思考,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新教学模式。

作者:王洁洁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人事司.2015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N].中国旅游报,2016-06-07.

[2]保继刚.建设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加快旅游人才培养[J].旅游学刊,2015,(09):2-3.

[3]徐秀玉.旅游新常态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研究[J].职业时空,2016,(01):23-25.

[4]邹再进.区域旅游业态理论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05):100-104.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2.210

作为当今的一个发展趋势,“互联网+流通”取得迅速发展,急需大量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因此,探讨“互联网+”视角下的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培养开始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1“互联网+”给贸易经济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

1.1对教师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之前,学生主要依赖纸质版贸易经济教材。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开始倾向于网络学习。譬如从网上搜寻课件和相关学习资料,传统贸易经济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得到凸显。这对任课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及时更新,并与时俱进地补充相应案例。教师有必要协助学生对诸多知识点进行梳理,找出逻辑主线,列出关键知识点。

1.2挤占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能够轻易地从网络搜寻跟专业相关的学习资料,加重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不良现象。很多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利用手机打游戏、看电影。可以说,信息搜寻的便利性加强了学生分享知识、搜寻知识的能力,却挤占了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和思考时间,极大地破坏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加之贸易经济专业课程内容抽象,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互联网+”视角下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特征分析

2.1熟悉互联网技术

以互联网科技为支撑的网络经济发展影响了贸易经济领域的各方面。“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商贸产业发展模式,既重塑了传统流通模式(线上线下模式,如苏宁云商),还创造了新的流通模式(纯线上模式,如聚美优品、一号店等)。“互联网+”还给商贸流通组织带来了深刻变革,导致原有流通组织的重构、消失,以及新的流通组织的诞生等。另外,和传统商业企业相比,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企业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为了提高营利水平和工作效率,一方面,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信息平台,来对企业采购、库存、销售和财务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为了拓展商品销售渠道和维护客户关系,还需要构建电子商务网站和运用电子支付工具。这意味着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首先需要对互联网技术有深入了解;其次要有很强的应用能力,以满足整个商业经济领域变革的需要。

2.2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

放眼国际,通才教育越來越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具有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才能,还应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统专结合、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目前主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通过对各学科知识体系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高理论素养、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人才。不但能够在国内商贸政府部门、商贸流通企业、银行等部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和政策研究,还能够在国际贸易领域从事贸易与投资。总之,“互联网+”背景下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必须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完整理论体系,具有互联网商业变革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互联网+”视角下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不足

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12月份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9%。其中,网络零售、购物中心、便利店、超市、百货店、专业店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5.3%、7.2%、8.1%、6.5%、2.3%和4.8%[1]。网络零售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上升。这意味着传统零售行业面临困境,熟悉网络信息技术,同时具备商贸流通专业理论和才能的复合型人才被大量需要。目前我国高校对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多只注重对贸易经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关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智能移动平台、网络新媒体营销、物联网技术等的创新应用能力培养尚处于初级阶段,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传统的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中关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内容涉及不多。

3.2其他贸易经济实践教学开展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关于贸易经济学的典型实训环节包括:带领学生参观一下企业、组织学生进行无明确目的的市场调研,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案例讨论,这些实践活动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很好的直观感受,学生并没有增加对贸易流通企业运作流程的了解。由学校牵头的校企合作项目多以企业到学校做报告、开讲座的形式展开,并没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相关部门进行工作和学习,因此很难真正了解流通领域中企业和部门的实际情况。实践教学开展不足,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锻炼,掌握的理论知识没有用武之地,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能力也很难得到培养。

4高校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培养经验借鉴——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

4.1研究方向和教学计划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贸易经济专业研究的两个基本方向:电子商务与贸易现代化研究以及国际贸易实务与流通国际化研究。即认为互联网商业以及国际商务是当今商贸流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注重学生互联网商业和国际商务操作技能的培养。与此相依托,在专业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计划中补充了相关的信息化课程,凸显了学生既懂贸易理论,又掌握互联网技术的人才培养特色。其中,引入的课程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营销学”“互联网基础”“现代商业技术”“电子商务应用开发工具”“Internet技术与Web编程”“POSMIS”等。

4.2教材和教学环境改革

围绕信息化改造,除了编写《流通产业经济学》,以及相关课程习题、参考答案以及参考书目外,还先后编写了《商业技术概论》,以及电子商务丛书《网络企业经营术》《网上技术快易通》,充实了传统贸易经济教学内容。从2000年开始,学校就成立了省级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和电子商务教学实验中心,以此开展实验和模拟教学。还专门组织团队研究相关课程实验软件和互联网应用产品,具体包括网络物流、商业MIS、网络安全等。另外,从2002年开始,就已经在致力于贸易经济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推广,形成集纸质教材、网络课件、网络环境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5“互联网+”视角下高校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5.1设置科学的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

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既需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又需具备一定的实践应用才能,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设置贸易理论课程和贸易实践课程。贸易经济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程主要介绍贸易的基本概念、原理、商业体制,以及商业企业的运行规律等,专业选修课程则讲述贸易经济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商业企业的具体运营模块、流程。贸易经济实践课程主要指与企业等合作展开的实践项目等。注意处理好贸易经济专业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的关系,主要突出贸易经济学科属性,关于销售技巧、商务谈判等知识不要过多涉及。注意传统商业和互联网商业内容的合理设置。

5.2结合互联网背景,进行贸易经济专业教学创新

互联网提供的多样化学习平台,降低了学生对传统课堂的依赖性,这对教师的教学创新提出更高要求。教师既需要列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还需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梳理出其中的发展主线。另外,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教材、期刊等,还包括微信、博客等新媒体,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也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因此,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聚焦课堂,贸经专任教师有必要拓宽教学内容。除了书本固有知识,教师还要适当补充多媒体、企业实战案例等教学素材。通过对基本概念的解释,再借助互聯网延伸相关案例,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达到对知识点的运用自如,进而提升学习的能动性。

5.3深化校企合作项目,拓宽校外合作渠道

为了弥补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学校应积极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中,合作双方应保持良好的互动沟通[2],共同促进实习基地的利用效率。要想实现新背景下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应积极对接当地知名互联网企业,组织学生去考察实践,安排教师挂职锻炼,并以此为依托展开科学研究,争取为企业研发定制更多个性化产品。同时定期组织师生进驻传统实体企业出谋划策,协助其发展线上商业,努力实现转型升级。另外,高校还应积极拓宽其他合作渠道,譬如加强与其他院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联系,提升学校师生的实战经验和科研水平。

5.4注重提升贸经专业教师队伍水平和规模

教师是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培养的具体执行者,依据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培养标准,学校要加强对在校教师贸易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核,鼓励知识老化和知识结构单一者继续深造,使其把握本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定期制订教师培训计划和在校内开展贸易经济研讨会、讲座,提升贸经专任教师综合素养。遵循“培养和引进”并重的举措,积极引进贸经方向高水平博士,提高学校在该方向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层次。另外,结合“互联网+”,引进关于互联网商业领域有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战经验的教师,既可以给学生传授互联网商业理论,又能为学生去互联网商业企业实训提供资源,促进贸经专业学生与当今流行的互联网经济接轨。

参考文献: 

[1]任荣,弓志刚.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改革[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2):32-35. 

篇6

关键词: Photoshop;图像处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5-1127-03

Teaching Reform and Research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hotoshop Image Processing Course

WANG Juan, FEI Hua-ying

(Hefei Gener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omputer Department, Hefei 230031, China)

Abstract:Photoshop is a popular subject in many colleges at present.The article takes multimedia technology department for example, ex? presses an idea which the study of Photoshop should according to department characteristic to find a study goal , advances the specific meth? ods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Photoshop; image processing ; reform in education ; teaching method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中的逐步发展,高职院校中的很多专业,不管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都随着社会的需求开设了计算机相关课程。《Photoshop图像处理》这门课程在如广告设计、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动漫制作等专业中都普遍开设,如何针对不同的需求上好这门课,使学生能结合本专业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是值得研究和讨论的课题。本文以多媒体技术专业为例,给出针对该专业的一些《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改方案。

1明确培养目标,找准课程定位

Photoshop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具有功能强大、操作界面友好、插件丰富、兼容性好等特点,被普遍应用于广告设计、数码照片制作、印前处理、网站建设、多媒体开发、建筑效果图处理和影视动画制作中。

这样强大的软件功能,使得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甚至非计算机相关专业都需要开设《Photoshop》这门课程,然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这门课的意义和作用可能会有所不同。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学习这门课,主要是为了制作和美化电子商务网站,那么教师在讲授时应偏重web图像的编辑与应用;而软件编程专业的学生学习这门课,主要是为了能进行程序界面设计,那么教师在讲授时应偏重素材图像的融合和创意加工。如果在教授课程时,教师不能结合专业特色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和把握教学重点,学生在学习时就会产生盲目性,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融入到本专业的学习中去,在学习中产生对于Photoshop是“学过但不会用或会用但不知道用在哪里”的尴尬局面。

因此,在授课前,授课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明确培养目标,找准课程定位,结合专业实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Photoshop这个软件。

在多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Photoshop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的知识培养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图像的格式和存储方法,能熟练更改图像大小和绘制编辑图像,能熟练使用选区,掌握通道、蒙版与选区之间转换,能熟练运用图层和图层样式,掌握图像色彩的校正方法,能运用滤镜制作特殊效果的图像等,学完本课程后,能熟练进行图片处理,设计各种名片、画册、展板、数码图像以及产品包装设计。因此,在定位该课程时,应注意其宏观定位和微观定位。

1.1课程宏观定位

《Photoshop图像处理》是属于专业技术课程,是承担各领域平面设计与表现的主干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应形成以坚实基础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充满大量以提升技能为核心的操作技巧和以实用功能为核心的实践实例。

1.2课程微观定位

具体用Photoshop软件完成广告制作、宣传页制作、海报制作、包装设计、软件界面设计、网页页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设计等。结合后续专业课,如广告设计、CI设计等课程,让学生使用Photoshop软件具体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在课程中注意陪养三个能力:设计能力――将绘画能力转化为设计能力;综合能力――架起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培养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创新能 力――课程扩展,启发创新思维,培养与提高设计创新能力。

2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高等教育一般都遵循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但这种三段式的课程模式有一定的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种模式造成了课程的相对独立,使很多学生感觉大学几年的课程没有学习上的连续性和关联性。学生学习地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就没有方向感,不知道怎么去学,学了怎么去用,这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厌学的情绪。

按照“三段式”的模式来划分,《Photoshop图像处理》这门课应属于专业基础课,大部门的高职院校将其安排在大一或大二上学期开设,安排课时也有限,一般在50-80课时左右,学生用一学期的时间学完了这门课之后,由于学习时间短、实践机会少,往往很难熟练掌握,因而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如Flash制作中的素材图片加工、网页制作中的web图像切片和处理、软件设计中的界面图像制作等等。因此,这门课程应该是作为一个系列课程来开设,而不应该是独立的,与其他课程毫无关联的。

2.1基础部分的教学安排

在大一下学期安排《Photoshop基础》课程,课时为48学时,24学时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其前续课程有《美术基础》等,同步课程有《数字艺术概论》、《多媒体技术基础》等。主要教学内容为:Photoshop中的基本概念,Photoshop操作界面与基本工具的使用,各种图片格式及色彩模式的概念及应用,选区与图像的简单编辑,图层及图层样式的应用,通道与蒙版的使用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意识,启发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完成一个制作目标,让学生学会在网上搜索Photoshop教程、实例和图像素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积累素材图片。学生通过一学期对于Photoshop的初步学习,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处理自己的照片和喜欢的图片,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2.2高级部分的教学安排

在大二上学期安排《高级Photoshop应用》课程,课时为72学时,24学时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其前续课程有《Photoshop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等,同步课程有《网页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等。主要教学内容为:掌握通道、蒙版与选区之间转换,掌握调整图像色彩与色调的方法,能运用滤镜制作特殊效果,掌握网页图像的制作的优化等。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熟练地使用Photo? shop对图片进行各种加工和处理制作,能结合素材图片和自己的创意,完成各种项目任务,并且也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如在《广告设计》课程的学习中,能使用Photoshop设计出各种名片、画册、展板以及产品包装;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学习中,能加工或设计出新颖美观、适合网络传输的web图片与网页界面。

2.3综合实践的教学安排

在大二上学期完成《高级Photoshop应用》教学任务后,安排Photoshop实训专周,时间为1周,每天6学时的实验,共计30学时。Photoshop实训专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Photoshop开展图像处理与制作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训内容参照一些企业的具体要求,以项目化形式展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对理论学习与综合实践的一次全面测试与检验。实训内容包括:影楼相册制作,光碟封面制作,商店宣传海报制作,产品包装设计制作,网站主页美工设计等内容。

通过一周实训,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像创作技能与技巧的运用,初步体会基于项目任务的创意与制作流程。通过这一环节,为学生增强感性认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图像制作、创意、设计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大三上学期安排Photoshop企业实训月,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实现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企业实训月中,学生根据企业项目的需求,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整地实现一个实际项目的制作,学习体验课堂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积累项目实战经验。

目前我校已与多家影楼、个人工作室、软件公司、广告公司建立了这样的实训合作关系。通过这种企业实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知识结构、技术技能、综合素质的要求,加速他们由学生向员工的身份转变过程,缩短上岗适应期。

3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方式下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互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做好校企结合,将企业作为第二课堂,让学生能通过企业实习了解最新行业资讯与技术,补充自身所学不足,以适应就业岗位需求。

3.1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课内、课外、校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课内练就基本功,课外提高自学能力,校外提升就业能力。在教学中“教-学-做”相结合,引进企业真实生产项目,改革传统的教和学的方式方法,以平面设计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一套完整的适合于行业持续发展需求的教学课程体系。

3.2多种教学方法科学结合

在教学中坚持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图1所示。在多媒体教室教学时,注重使用PPT及课堂实例,达到教学信息量大和创新意识强的效果,对学生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在机房教学时,注重边讲边做,详细解说操作细节,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形式,学生可边听边做,边讨论边学习。在课余时间,可使用QQ、Email、微博等形式保持与学生的网络交流,为学生在线答疑,提供最新行业资讯与技术,分享制作经验和素材。

图1多种教学方法

3.3做好“课证”融合

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相关考证,使学生获得行业中广泛认可的职业技能认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考证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确保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在实训考证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使职业教育真正融入到了学历教育中。

4结束语

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每年的IT行业人才需求量大增,可是,不少IT相关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因难以满足IT企业的岗位需求,只得从事非IT行业的工作,这说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难与IT发展同步。不仅仅是《Photoshop图像处理》这一门课程,许多专业课程都需要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能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将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使学生能真正地在毕业后将大学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关俊良.艺术设计计算机软件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9,(107):31-33.

篇7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与现代高职教育的结合日益紧密,所能起到的作用日益凸显。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对于方便教师教学、加强师生互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中,笔者将研究计算机网络在现代高职教育教育以及管理等运用,并提出改进建议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 高职 运用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源。在高职学生中,基本人手一部手机,网络对于他们来说,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职院校中,网络也成为了一种基本的配置,如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移动无线网络早已覆盖了整个校园。在江西的一些其他的高职院校,除了在学生寝室配置了网络,在校园内也基本设置了无线网络。网络在高职院校的快速普及,不可否认对当前的高职教学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就其特点来说,有交互性强、互动及时、不受时空影响等特点。网络的这些特点,对于课堂教学也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师生互动,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当前,在高职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中,计算机网络可以在招生、课堂多媒体网络技术、课后作业提交、师生互动等方面得到运用。

一、高职招生中的计算机网络运用

招生工作,面向全国。因此,对于学校来说,要是没有网络,通过派出人员到各地去进行招生宣传工作,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受时空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派出工作人员,既需要时间,也需要经费的投入,并且还有可能在招生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网络就直接消灭了时空之间的差距。如今,在高职院校,设置招生平台已经成为了各个学校的一个最基本的选择。登陆高职院校的招生网站,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招生人数等情况一目了然,部分网站在网页上还设置有即时沟通插件,随时有问题可以向学校的招生人员咨询,达到了即时互动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效果,部分院校还与一些知名的门户网站和本地的一些门户网站合作,利用门户网站的渠道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宣传推广。随着微信普及,在微信平台上设置微信公众号,吸引意向学生的注意,利用微博平台开通校园官方微博,传递学校招生信息,有的高职院校还利用LBS技术,让周边路过的学生都能在地图上查看到学校的信息。

二、计算机网络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教学中,通过网络的运用,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难以理解的东西,也可以形象化、具体化。比如,在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中,一些概念比较难以理解,通过网络的运用,让学生实际接触这些网络中的运用实例,有助于学生在教学中加强印象,从而让这些概念也变得更加具体。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交互式教学、搜索技术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延伸知识范围,补充相关知识,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变被动式课堂教学为主动学习。具体说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计算机网络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运用:

1.课堂多媒体教学网络技术的运用。

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就是运用计算以及网络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目前,教师多、学生少的情况下,现代高职院校中的授课,主要是以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因此,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就拓展了课堂教学方式,让一些趣味性、多媒体教学成为可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相关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学生,同时也可以用一些视频、动画的形式,将课堂的教学内容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2.多媒体网络教学。

顾名思义,多媒体网络教学,就是依托网络实验室或者CAI教室实行人机交互式教学的一种方式。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教师在讲台或者使用主机,可以清晰地掌握学生课堂操作的一举一动。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一对一式的教学,也可以通过网络的协同,联合其他学生同时进行交互式教学,教师只要通过软件,设计好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交由学生自主学习。

3.远程教学。

通过网络技术,学生可以在遥远的地方接受教育。比如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设置远程教育、继续教学等学院,就是通过网络的便捷性,让学生接受到优质的高职教育。再加上,优质教学资源毕竟有限,学生的受众范围较为狭窄。通过网络技术,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教学范围,而且,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4.微课技术。

微课是一种以教学重点或者教学难点为中心录制的长度为5-8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在这种教学视频中,主要录制了教师关于重难点问题的阐释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等内容。微课由于教学时间较短,所以能够充分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网络技术的运用,网络公开课的普及,让一些原本不可能接触到的优质教学资源日益成为目前学生的选择。

三、网络技术运用在改进教学效果的建议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一些职业院校的管理层对于网络技术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过去,并没有很好地发掘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一些日常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教职人员不会合理运用网络的情况,有的过渡依赖网络,有的则对网络不屑一顾,这些对于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与此同时,在一些学生中间,不合理利用网络的情况也十分的普遍。有的学生,将电脑当成自己的游戏机,成天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有的学生则将电脑当成自己的寝室影音中心,借着学习的名义,而没有很好地利用好网络对于他们知识水平的提升。如此种种,都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运用网络时所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对此,笔者建议:

1.不断提升院校管理的网络运用意识,在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网络运用水平的技术上,充分完善院校相关网络教学基础设施。

2.注重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网络具有其虚拟性,网络教学也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尽管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一些先进的教学资源,但是效果终究不如线下教学好,因此在运用网络教学的同时,要充分注意线上线下相结合。

3.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心智不是很成熟,在运用网络的同时,也容易被网络的一些不良信息所迷惑,因此,学校以及教师就有必要加强对学生接触网络教学的引导,让他们正确地使用网络,来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赫男等.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4:32-43

[2]唐亚哲等.网络管理与corba技术.【J】微机发展,2000,10(2)

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高等教育信息化;人才培育

一、引言

在中国的教育界我们熟知“钱学森之问”,在国际教育技术领域,也有发人深省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充分激发了行业的活力,释放出巨大效能。刚过去的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相应的人才培育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在信息时代下,专业人才的培育应紧跟技术潮流,依托技术培养,融合技术发展,设立符合当前需求的培养目标。

二、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

伴随着信息化在会计应用领域的逐渐渗透,使得会计行业从过去的电算化逐步向信息化过度。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1]。目前,会计行业已从单一的实现会计核算业务向同时进行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发展;从简单依托会计学相关理论与电算化系统向以系统论指导下的信息化管理思想转变和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方向发展;从以单机处理为主向逐步在局域网甚至互联网环境下收集、处理、储存、传递和使用会计信息的方向发展[2]。正是由于近年来会计信息化的蓬勃发展,行业需求发生转变,成为院校里会计人才培育新一轮的风向标。近年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审计信息化、政府会计信息化的研究与应用和财政部信息化法规的实施与应用等研究课题成为了会计行业的热门问题。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此指导下,深入会计信息化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以及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对会计信息化及其人才培养的研究中来,也慢慢认识到了未来会计信息化对所在单位发展而言是个必然。段楠对会计从电算化向信息化的过渡进行了研究,肯定了会计信息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3]。刘梅玲尝试采用发展体系视角和属性分类视角的混合型视角构建了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4]。当然在认识到转变的过程中学者们也发现了目前会计行业的问题。高建英就发现会计人才市场供大于求,会计信息化人才却极其缺乏[5]。还有一些学者对人才培育进行了探索,夏冬艳就从人才培养对视角提出要设立培养目标,确立培养模式,提出教学改革意见的思路[6]。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前辈对会计信息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发现很多行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但这些问题多从企业角度和行业现状出发,缺乏从院校角度,从人才培养源头的思考。目前院校会计人才教育模式转变依然是滞后的,跟不上会计行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本文就从院校角度分析根源,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

三、会计信息化人才培育中出现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深刻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7]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亦是如此,分析其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1.人才培育导向不明。目前,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师资力量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会计专业出身,之后的研究学习过程中极少有涉及信息化方向,他们虽然会计理论和实践知识丰富但是对于现如今企业中运用的先进信息化内容却不了解,计算机知识薄弱;一类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后期通过培训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弊端与第一类相反;另一类是同时熟知会计、计算机、系统论等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数量极少。这就造成了学院专业建设更多依托于教师自己的专业特长,而不是依靠于会计行业人才需求,使培养的人才能力水平各有侧重,不够完善。2.缺乏专业的会计信息化教师队伍。会计信息化是新型的边缘性学科,不但知识面广,并且操作性强。这要求教师应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计算机技术、信息系统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知识,而且对相关的软件有熟练的操作技巧、系统管理技能甚至是软件开发能力。但是现在符合条件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很少,教师大多是从现行教师队伍中选拔,没有进行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基本都是在摸索中教学,教学队伍跟不上学科发展和社会人才培育需求,严重制约了会计信息化的教学质量。3.会计信息化人才培育主要依托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和教学水平难以保证。目前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多依赖于高职院校和水平一般的本科院校,生源较差,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相对欠缺。在一些像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这些名列前茅的财经类院校中本科会计专业的电算化、信息化内容课程设置较少,且不被学生重视[8]。而高职院校和大多数的二本、三本院校的培养水平极其有限,毕业学生难以满足行业需求。4.课程体系设置没有理顺,现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会计信息化教学在顶层设计上存在问题,会计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然而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设置上却严重滞后,院校教育没有以人才实际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缺乏权威的教材和符合大众化的会计信息化软件是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会计信息化教育改革步伐跟不上会计信息化学科发展,教学内容大多仍以会计电算化为主。院校基本保证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经济法和税法等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学,但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软件技术基础、应用分析软件基础、会计软件开发与维护实例、ERP财务软件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概论、企业资源计划(ERP)、计算机审计等内容的学习上缺乏引导,不受重视,很多也没有师资力量去支撑课程开设,此外实践教学严重不足。

四、高等教育信息化视角下的应对措施

会计信息化人才培育工作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大家也达到了这种共识。如今,高等教育已搭上信息化快车,随着技术手段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发挥了现代科技理念与高等教育结合的复合效应。以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阶段性成果去改善会计信息化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是当前行之有效的一个途径。1.教育理念的信息化。转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教育理念,将会计人才培育导向从依托导师的专业倾向转变成为依托现实的人才需求。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反馈机制,通过长期企业合作伙伴的反馈以及院校市场调研结果,指导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育工作。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的落后知识观念和教育观念逐渐被摈弃。教学不再仅仅是简简单单地传授知识,必须满足教学目标要求。因此对于会计信息化教育而言,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方面要加强课内模拟,在日常教育当中,重视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管理和开发;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外实践,建立长期的企业合作伙伴,上好岗前培训的重要一课。2.教育方式的信息化。现国内符合会计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复合型专业教育力量很少,但伴随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一个依托于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的全新学习方式正在兴起。随着微课、慕课(MOOC)、魔灯平台等的相继出现,给短缺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力量带来了新的解决方式[9]。以慕课教学为例,可邀请行业权威的复合型教育教学人才开设慕课课程,学院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慕课方式开展学分互认,报名网上慕课课程的学生通过每次的课后练习和最终的网上考试来考察慕课学员的学习水平,最后由开课老师统一打分。这就有效解决了很多院校缺乏专业教学力量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形成竞争,督促院校相关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也给教师提供一个学习提升的平台。教育信息化手段的介入,从多个方面改善了师资力量不足的缺陷。3.教学内容的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在高校人才培育方面的表现就是当前人才市场中有许许多多的熟练会计电算化的人,但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电算化已不能满足于会计实务的工作需求。在现代会计行业中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使学科建设紧紧跟上社会人才需求的步伐,从顶层设计上开始着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标准,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学科发展体系。组建以资深会计行业从业人员、会计学科专家和会计软件开发人员为主导的学科建设小组,编著具有权威性质的会计信息化相关专业教材,开发适合大众化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软件工具。笔者认为,不仅如此更应该化被动为主动,充分考虑当前会计信息化发展状况,科学预测其下一步发展趋势,发现人才培养的不足,前瞻性地改革教学内容以适应会计信息化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林青.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215.

[2]李铁岳.试论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J].黑龙江科学,2013,(09):201.

[3]段楠.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4]刘梅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5]高建英.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10):18-20.

[6]夏冬艳.会计信息化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11:3.

[7]袁吉富.论全面深化改革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04):30-35.

[8]薛亦玉.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J].海峡科学,2011,05:55-57.

篇9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应用;科学思维;计算思维;

作者简介:谭浩强,男,教授,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荣誉会长,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程序设计、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普及教育等,thq33@sina.com。

0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国高校中陆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开展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30多年来,计算机基础教育从理工专业开始,迅速扩展到农林、医学、文科、艺术、体育等专业,覆盖了高校全部的专业。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零散到系统地建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计算机应用人才。学校的教育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各行各业中的计算机应用。这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当前,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进一步发展,大家进行了广泛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思想活跃,探索实践。笔者也想发表自己的一管之见,参加讨论。

1需求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动力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中设置计算机课程呢?”显然,这是科技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0多年来,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定位始终存在着一些不同意见。有的专家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面向计算机学科,面向理论,要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就应该向理论的方向提高。另一种意见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面向应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任务是培养千万计算机应用人才。笔者始终支持后一种观点。

回顾计算机基础教育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对于认识这个问题会有启示。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在大学中开设计算机课程,并不是由少数人闭门造车拍脑袋规划的,也不是由上面硬性指定的,而是由下面推着上面走的。笔者清楚地记得,当时清华大学的许多专业,在教学和科研中迫切需要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而教师和学生都不会使用计算机,因此各专业纷纷要求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笔者当时在清华大学计算中心工作,根据各系的要求,给全体教师和研究生讲授了BASIC语言和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再通过各系的教师迅速在全校各系普遍开设了程序设计课程,并立竿见影地用于教学、科研和毕业设计中。各系研究生和应届毕业生在设计任务中纷纷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如土木系用“有限元法”编写程序求节点的应力。在此基础上,1981年笔者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央电大向全国师生讲授了“BASIC语言程序设计”,迅速在全国高校打开了局面,开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历程。可见,是计算机应用的需要推动了计算机教育,有需求才有发展的动力。

2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本质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应当服务并推动计算机的应用,因此,它本质上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是为学生将来在各领域开展计算机应用打下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的第一届计算机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明确指出: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以应用为目的,从应用出发。这个指导思想在全国取得了共识,深入人心。

每做一项事情都有它直接的目的,譬如,人为什么要吃饭?因为营养的需要。为什么学开车?因为交通便捷的需要。为什么学外语?因为对外交流的需要。公务员为什么学电脑?因为工作需要。老百姓为什么学电脑?因为生活需要。为什么在中国先后出现了4次全国性计算机普及,几亿人踊跃学计算机?因为离开计算机人们将寸步难行。总之,是应用的需要。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请思考几个简单的问题:毕业生将来从事的是什么工作(是理论还是应用)?企业认为大学毕业生最缺的是什么(是理论还是实际能力)?大学毕业生感到自己最缺的是什么?有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有的工作找不到需要的人,问题在哪里?毕业生希望大学计算机教育应当加强什么环节?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就业中有更大的竞争力?

一些资深的教育家提出:“中国的大学有两个‘不够’:一是创新能力不够;二是社会服务精神不够。当今大学发展潮流,不是越来越脱离社会,而是越来越靠近社会。教育要向‘应用性’和‘创新型’发展”。这个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我国的大学绝大多数是应用性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将来多数人是从事计算机应用的,即使是计算机专业,多数学生将来也是计算机应用人才。显然,计算机教育应紧密与社会结合,深入研究社会需要,按照社会需要确定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教学要求与内容。可惜这方面恰恰是我们的“短板”,有的同志往往不认真调查社会的需求,不仔细考虑培养对象的特点,孤立地在书房中“纯学术”地研究教学改革,这样很难做到有的放矢。

有人有意无意贬低应用,认为应用就是简单操作、没水平,理论高级,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向理论方向提高。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计算机的第一属性是工具,应用是目的,离开应用,计算机只是一堆废铁。

应当回归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本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在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大力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人才,推动各个领域中的信息化。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动摇这个根本。

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已经走了很久,也已经走得很远,却往往会忘记我们出发时的目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高举计算机应用大旗,坚定不移地坚持面向应用的方向,着眼于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我们强调应用,但是应当说明:1应用并不等于简单操作,是分层次的。大学本科不同于高职和中专,不能满足于学生只掌握最基本的操作。用好计算机,用出水平,并不容易。2应用在发展。计算机应用要跟上科技的进步,要结合专业的特点,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不断深化。3计算机应用需要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要使学生在应用中游刃有余,就应当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学习必要的基本知识,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但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要学习的知识不应是脱离应用的纯学科理论知识,而是针对应用需要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以飞机专业为例,飞机设计者和飞机驾驶者所学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需要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后者需要学习的是应用知识。

什么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线?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当以计算思维为主线,一种认为应当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我们支持后一种意见。当前,要使计算机基础教育深入发展,首先应当在面向应用方向上有所突破,要深入研究社会和专业的需求,研究计算机应用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当前,如果能根据应用的需要,研究和制定出计算机应用的知识体系,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要想争取各专业重视计算机课程,最根本的办法是把计算机课程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为专业服务,显著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各专业领域中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大学计算机教育应当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设计,学校与社会要形成闭环系统,计算机教育与各专业要形成闭环系统。这样,计算机教育自然就成为各专业教育不可或缺、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当前在面向应用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1)教学内容跟不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在信息技术已远非20年前的情况了,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云计算和大数据正在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电子商务、搜索技术、微博微信已为老百姓普遍使用。智能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正在取代着传统的PC,计算机的应用方式已由单机使用发展为各种应用平台,进而形成无处不在的工作环境。教材和教学内容应该体现信息技术的新,有助于大学生清晰地了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而目前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基础课程只有一两门课,内容比较单一,跟不上发展。

2)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应用需求。

现在有的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的,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理论,有的甚至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浓缩版。应该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来设计课程体系,明确分析和提出应用能力的要求,编写出体现应用特点的教材。

3)教学面向应用以及与专业结合很不够。

我们对专业的需求研究不够,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社会的需求相比有明显的不足,难以满足各领域日益发展的需要。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包括两部分:一是低年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二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计算机课程。二者都应当面向应用,要把低年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和高年级的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和连贯起来,形成一个贯穿4年的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这项工作需要有计算机基础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各院系专业教师的共同参与,相互交叉渗透,合力促进计算机在专业领域中更深入的应用。

低年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掌握必要的共性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信息素养。同时要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计算机对本专业的作用。其实在基础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中,都可以找出它们与专业需求的相关性。有的医科院校在低年级开设“医学信息基础”,农业院校开设“农业信息基础”,艺术院校在低年级开设计算机用于艺术的课程(如动漫),都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

4计算机应用与培养科学思维的内在联系

科学思维是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不仅学会干活,还要学会正确地思维。

思维是无处不在的,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正确思维的指导,如吃饭很简单,但是如果乱吃,不仅无益于身体还会损害健康,所以电视台有养生节目,帮助人们建立营养思维,科学地饮食和养生。从事工业设计工作的人要培养和掌握设计思维,从事经济工作的人要有市场思维,公务员要有法制思维,军人要有国防思维等。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提出了与本领域有关的思维,如创造思维、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网络思维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思维进行研究和描述,进行归纳分类,但这都是相对的,并无严格的定义和和公认的标准。其实,对一般人来说,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只要是科学思维,都应当提倡和推广。

创造性人才需要有科学思维。近一时期国内外一些计算机专家提出的“计算思维”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启发人们更深入地进行思考,探索信息时代思维的发展与特点。

对于“计算思维”,无论国内外科学界和哲学界还未就此取得公认一致的意见,目前仍处在初步研讨阶段,有不少有益的见解,但还不成熟,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和实践中深入地积累经验。思维从本质上说属于哲学范畴。对思维如何描述和分类,可能哲学家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作出更科学准确的分析与说明。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精神是第二位的,但是精神又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不能脱离物质的基础孤立地研究精神。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样,不能离开计算机应用,孤立抽象地讨论计算思维。

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行动。培养计算思维很重要,但不能说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计算思维,正如不能说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营养思维、学开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交通思维一样。人们在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了计算思维,它又反过来推动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发展。计算思维的根在计算机应用,离开计算机应用,计算思维就成为了无源之水。离开问题的处理过程怎样培养思维?

计算思维不是悬空的抽象概念,是体现在计算机教学和应用的各个环节中的。其实,在提出“计算思维”这个名词之前,人们通过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在头脑中已经有了计算思维。正如人们学习了数学自然地培养了逻辑思维一样。现在无非把“隐性”变为“显性”,由不自觉变为自觉。

学习和应用计算机不仅培养了计算思维,也培养了其他的科学思维,如逻辑思维、实证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不能书生气地讨论“这个问题属于计算思维吗?”如果是就重视,否则就不重视。不应当孤立地突出其中某一种思维而不顾其他,大学生需要有多种思维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是多种思维共同起作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务也不仅是培养计算思维。

在教学改革中要有整体的思路,计算机基础教学要综合考虑以下3个方面:1体现信息技术的新发展;2计算机应用的要求;3培养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这是一个三维的模型。三者紧密、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不同类型的教学在三维系统中的坐标不同,要具体研究和探索。

要把计算机应用和培养科学思维辩证地自然地结合起来,提高信息素养。从技术的角度,把计算机作为现代工具应用,着力培养应用能力;从教育的角度,要注意通过计算机的学习和应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信息素养。在研究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时,要站在提高信息素养的高度,在落实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要强调应用的特点。

5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科学思维(包括计算思维)并不神秘,是人人触手可及的。当前,在对计算思维的研讨中,不应当把它搞得深奥化、神秘化,使人觉得高深莫测。其实完全可以使它大众化,使人容易理解和接受。大众化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内容的大众化。

要区分专家的研究层面和一般群众的学习层面,不要把专家研究的学术问题直接搬到一般群众中。研讨计算思维有不同的层面:哲学家的计算思维、计算机专家的计算思维和大众的计算思维。它们的要求和内容是不同的。

以哲学为例,哲学是被认为很深奥、一般人难以企及的。20世纪30年代我国青年哲学家艾思奇写了一本《大众哲学》,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例子把哲学理论讲得清楚透彻。解放初,笔者15岁时就基本看懂了。这本书把哲学从书斋中解放出来,成为千百万群众所掌握的思想武器。对大众而言,不要牵涉太多的专业术语,不要说得玄之又玄,人摸不着头脑。

对计算思维的研讨,应当区分不同人群,不能要求一般教师和大学生都去研究那些深奥的内容,少数专家可以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提出自己研究的见解。一般教师应当对计算思维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计算思维。对大学生(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是应用好计算机,在此过程中注意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计算思维。没有必要搞成“全民性”的研究和贯彻计算思维的“运动”,毕竟学习的是计算机课程而不是思维课程。

要求应当实事求是,要考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计算思维的内容很广泛,牵涉的方面很多,不能要求在仅有的一两门课程中把计算思维各方面都全部覆盖。如果多数教师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培养计算思维,就很不错了。

2)方法的大众化。

要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让师生易于了解和培养计算思维。要从实际出发,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循序渐进,而不是另起炉灶,使人觉得是从天降之物,无可适从。

我们多年前曾提出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讲知识、讲应用、讲方法。讲知识,又讲应用,体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应用性特点(不能只讲理论知识),讲方法就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不能满足于具体应用,还要举一反三,归纳分析,总结规律,上升为思维。一位大学校长说:“教授有三流:三流教授只讲授知识;二流教授除传播知识,还讲授方法;一流教授,听了他的课就能站在这个学科的前沿,并且产生一种进入学科前沿的冲动。”这充分说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与创造。

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多年前曾经提出,应当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培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研究会全面分析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指出素质是知识与能力的升华,知识、能力与素质是创新的基础,信息素养包括养成科学思维。只有把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紧密结合,并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同时全面归纳了计算机教育的作用,即计算机是工具,是文化,是现代意识,是时代素质。

以上这些提法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承上启下,引导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改革。这些提法容易为广大教师理解和接受,教师经过努力就能够做到。今天我们仍然要坚持这种科学而实际的工作方法。采取合适的方法自然会事半功倍,而方法不对头必然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请考虑我们是怎样通过数学课培养逻辑思维、通过物理课培养实证思维的,我们就会明白怎样通过计算机课程培养计算思维了。它应当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生硬进行的过程;是本身存在的内在关联,而不是外界强加的概念。

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努力掌握业务知识,还要有正确的理念和思想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外,只唯实。当前,应当了解各发达国家各类大学在计算思维问题上的各种观点和做法,了解国内各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做法,分析比较,深思熟虑,谨慎行事,尤其避免用行政手段勉强贯彻,拔苗助长。

6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