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信息安全发展趋势范文

信息安全发展趋势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信息安全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未来;信息安全;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与生产生活的日益融合,以其开放性、创新性、信息的交互性和数据的共享性应用到各个领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因此也受到来自互联网上的黑客、竞争对手等攻击的安全威胁。传统的防火墙、IDS、IPS因限于网络边界的安全防护,能力受到局限,攻击者多采用如APT、利用社交网络漏洞,使传统的安全手段难以检测、防护。同时,云计算及虚拟化、物联网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更为灵活、开放的体系应用及服务,同时也为信息安全管理和防护提出了新要求。未来对用户的信息安全,不仅拘囿于单纯的安全软硬件实体,而是一种安全实体、安全的服务和防护策略的整体实施。

一、未来信息安全的相关角色

在探讨信息安全发展趋势中,依据应用及管理角度的不同,分为用户、管理机构、攻击者和系统供应商和安全厂商的相关角色。用户:IT系统的最终使用者;系统供应商:为用户提供应用系统和技术服务的供应商;管理机构: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应用负有管理职责的行业主管部门;攻击者:对用户需求的服务、数据进行攻击破坏的个人、组织或集体;安全厂商:为用户提供安全服务包括安全产品和安全咨询的厂商,帮助用户抵御非法攻击和破坏。基于信息安全相关角色,通过相关角色技术能力和服务模式的发展,结合IT技术创新应用、攻防技术的发展及管理部门的要求等可能影响安全防护能力的因素,分析所面临的安全挑战,提出应对技术策略。信息安全技术是基于网络和系统应用的安全技术,是未来信息安全的发展方向,未来安全技术发展的趋势将是系统安全、智能化安全、物联网安全、云安全及虚拟化和数据安全。

二、未来安全技术发展趋势

(一)系统安全。系统安全是从系统供应商机角色予以实施的防护措施。操作系统、各种网络服务及应用程序经过开发商的测试人员和公测后,并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措施到位,各种漏洞公告已证实了的软件是有可能存在安全漏洞的,系统供应商将产品推向市场前应做好全方位的安全考虑,系统安全测试的方法论将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二)智能化安全。指智能信息处理及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目前网络安全产品虽已采用了一些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但多限于一些基于规则或策略的相关处理,安全产品的分散部署、独立管理的现状使各种信息难以得到共享和综合应用,缺少足够规模的高质量安全数据是当前网络安全领域走向更进一步智能化的一个瓶颈。

安全设备的互联整合、安全智能管理,为安全智能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开放的安全应用平台可以汇聚来自互联的各种安全设备的数据、检测信息以及其他方式获得的安全威胁信息等,从而解决安全分析数据不足的问题。而对大规模安全数据的管理、入侵行为模式分析、全局域网安全态势评估、安全信息评估、威胁情报分析以及各种自动化配置管理工具开发等安全运营相关的核心工作,都将离不开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

(三)物联网安全。物联网是一种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实时交互的新型系统,其特点是无处不在的数据感知、以无线为主的信息传输、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一方面将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运行效率,但由于物联网在许多场合都需无线传输,信号很容易被窃取,也更容易扰,这将直接影响到物联网体系的安全。物联网规模很大,与人类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一旦受到攻击,将导致用户或社会的混乱,影响巨大;另一方面物联网对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未来的物联网中,每个人拥有的每件物品都将随时随地连接到网络上,随时随地被感知。如何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个人信息、业务信息和财产丢失或被他人盗用,物联网安全技术是未来信息安全发展的一个重点。

(四)云安全及虚拟化。云安全是继云计算和云存储后出现的云技术的重要应用。其融合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未知病毒行为判断等新兴技术和概念,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等最新信息,传送到Server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云安全注重的是云计算和存储服务带来的安全问题与虚拟化技术提供的安全服务,涉及云计算、存储等方面的安全技术。云及虚拟化安全涉及云计算、存储及虚拟技术的安全功能及虚拟部署。

(五)数据安全。数据安全主要关注数据在生成、存储、传输、处理及销毁的整个数据生命周期地机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是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中最为关键的基础防护措施。重要信息系统敏感数据的安全保护、互联网上个人隐私信息的防泄漏、舆情分析、内容过滤等都是当前数据安全技术研究的重点。

三、安全的发展趋势

基于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分析,未来信息安全发展趋势为:

(一)可信化。硬件平台上引入安全芯片,小型的计算平台变为“可信”的平台。充实和完善如基于TCP的访问控制、基于TCP的安全操作系统、基于TCP的安全中间件、基于TCP的安全应用等技术。

(二) 标准化。信息安全将步入规范化管理,安全技术要接入国际规范,走向应用。信息安全标准研究与制定如密码算法类标准、安全认证与授权类标准(PKI、PMI、生物认证)、安全评估类标准、系统与网络类安全标准、安全管理类标准,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予以规范管理。

(三)融合化。从单一的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向多种安全技术与服务融合的发展。安全产品硬件化/芯片化发展的技术趋势,为提升安全度与更高运算速率,开展灵活的安全实体技术,实现安全硬件实体与安全技术服务策略的融合。

四、结束语

综上分析,系统安全、智能化安全、物联网、云及虚拟化和数据安全是未来信息安全技术研究的趋势。而信息的可信化、网络化、标准化和安全实体服务融合将是未来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为实现信息安全,应合力建立健康的安全环境,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提升系统安全性,加强安全经验积累,开展深入的安全探索,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整体防御策略。为用户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信息安全与保密.黄月江.2008.7.国防工业

[2]物联网在中国.雷吉成.2012.6.电子工业出版社

篇2

关键词: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1-7456-03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如:电话、手机、网络、电子邮件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信息安全是以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等相关学科为基础,通过采用计算机系统或者通信网络等技术保护信息,使信息能够安全保密真实完整的进行传递。其中安全性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能被截获或者外泄,真实性是通过核对信息的来源来保证信息安全,完整性则是保证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不会被更改或破坏,保密性是指信息即使是被截获也难以得到确切的内容。目前我国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其核心为密码技术。

1 我国信息安全的现状

目前信息安全问题是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机构复杂庞大的各类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构建的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着信息量大,系统类目繁多,用户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千差万别等问题。在信息安全防护方面,普通用户仅使用杀毒软件和防护墙,计算机的信息安全意识十分薄弱。2008年,普华永道公布的度全球信息安全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内地企业的信息安全防护和管理比较落后,特别是在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印度。同时金山公司出台的中国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金山毒霸在2008年截获的新增病毒或木马已达13899717个,较2007年相比增长了48倍。病毒和木马的疯狂增长已经成为不可不面对的信息安全问题。因此,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已经将信息安全列为信息领域的重要内容,同时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七项任务中重要的发展方向。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网络黑客等犯罪行为,刑法中增加了针对此类问题处罚的相关条款。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使信息安全发展为一项世界性的新兴产业,目前关于全球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的产值约为232亿美元,其中美国最多,其次为欧盟。而此方面我国的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安全的相关产业信息十分落后,大量的问题急需解决。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要求提高我国政府的宏观管理能力。特别随着信息安全新兴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对世界信息安全事务的认同和参与、对信息安全的法律意识的增强、法治建设环境的日益完善,政府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目前我国的信息安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产业化程度较低,信息技术对外依赖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差。在我国,信息技术特别是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技术和产品,基本来源于国外,如构建信息网络需要的网管设备和软件。缺少资金的核心技术直接导致了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较差,十分容易受到攻击,或者信息被截获和破坏。据调查,目前我国的网络在信息传递中主要存在被窃听、干扰、监视和破坏等各种信息安全威胁,目前我国网络安全呈现出较为脆弱的状态。

2)信息技术和产品对外依赖度高是我国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此外,对引进的各类设备和软件没有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和完善的管理也是造成信息安全的重要原因。在我国,计算机水平普遍较低,人们对计算机信息防护的意识十分薄弱,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直接引进国外的设备和软件,缺少对这些软件和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和检测,造成入侵其网络信息系统,截获和破坏其信息,造成部门信息的泄露。

3)一方面,在我国普遍缺乏对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意识,另一方面,技术条件的落后造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普遍偏弱。我国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十分惊人,机会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网络信息网站,尤其是“政府上网工程”的全面推动,目前各级政府均有了自己的门户网站,然而许多信息网站缺少防火墙设备、安全审计系统、入侵监测系统等防护设备,信息安全隐患十分明显。有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网络黑客攻击最严重的受害国之一。

此外,发达国家在像我国输出信息安全技术的时候进行了保留也是造成我国信息安全技术不完善的重要原因。

2 信息安全发展趋势

2.1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体上讲由于信息安全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职称,因此我国的信息安全技术的主要呈现出可信化、网络化、标准化和集成化四个趋势。

可信化:近年来,传统的信息安全理念也难以应对严峻的计算机安全问题。因此,信息安全会摈弃传统的计算机安全理念,以发展可信计算理念的信息安全为主要突破点,即将安全芯片装入硬件平台上,将原来的计算机变为“可信”的计算平台。有关可信计算机理念的信息安全已开始展开探索,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基于TCP的访问控制、基于TCP的安全操作系统、基于TCP的安全中间件、基于TCP的安全应用等。

网络化:目前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如网络病毒、木马等都是有网络化带来的,网络的普及为人们带来便捷的信息传递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因此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也是由网络应用、普及而引起的变革。因此网络是推动信息安全技术改革和创新的缘由,是引发新技术出现和倡导新应用领域的原因,未来网络化特别是网络安全管理和安全监测将是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此外,网络可生存性,网络信任也需要重点研究和探讨。

标准化: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标准,目前信息安全各方面的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在我国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目前信息安全技术的专利标准化已逐步被人们接受。我国要想发展自己的信息安全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必须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的的标准化工作,特别是信息安全标准的的进一步细化研究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应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如基于加密算法、签名算法等的密码算法类标准、安全认证与授权类标准(PKI、PMI、生物认证)、安全评估类标准(安全评估准则、方法、规范)、系统与网络类安全标准(安全体系结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路由器、可信计算平台)、安全管理类标准(防信息泄漏、质量保证、机房设计)等。

集成化:目前有关信息安全的技术和产品十分多,多为单一功能,这种信息安全产品的推广和应用较难。因此如何将过去多个单一功能的技术与产品,融合为一个具有多功能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此外也可以开发多个功能相结合的集成化产品,不在开发单一功能的产品。此外,信息安全产品的技术方面将向硬件化和芯片化的方面发展,高安全度和高速率的硬件和安全芯片也是未来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2.2信息安全其他的发展趋势

信息交换和传递中的“安全”仅仅为相对安全,但“不安全”则是绝对的。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信息安全标准不段的发生变化,信息安全不断呈现新的问题。因此信息安全的主要特征是“发展”和“变化”,针对信息安全的主要特征信息安全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 信息安全重要性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信息安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构建安全的信息系统的是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信息安全的构建必须基于一个强大自主研发的技术支持,如(密码学、芯片技术、硬盘技术等),同时配备高效的管理模式,才能形成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系统。以为有效地防护国家信息安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2) 信息安全概念在不断扩展,信息安全的概念主要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信息安全问题的多样性是信息安全方法不断更新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安全概念需要不断深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信息安全概念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改进。

3) 信息安全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是现代信息系统的高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信息安全解决的方法离不了新技术的支持,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不断的代替旧的方法信息安全技术。特别是防火墙技术,病毒与反病毒技术等。

3 信息安全保护策略

3.1改进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的改进是实施信息安全防护的主要渠道。密码设置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密码和管理密码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一般来讲,密码设置时尽量不要用自己的生日和名字等容易被猜出来的作为密码,设置一般要求6位数字以上,最好是中英文字母、数字还有其他符号等多种组合方式进行设置。密码的管理也同样重要,泄露密码是导致网络系统被入侵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改进网络安全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人们的安全保护意思,特别在计算机中插入U盘和移动硬盘时要进行病毒扫描,设置的各类密码要定期更换,不能随意在网上下载不明文件等。此外在网络安全技术中必须加入对网络端口和节点信息流量的实时监控,定期实现网络安全检查和查杀病毒,即使的对相关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可见建立一套安全的网络防护措施是防止信息外泄的重要手段。

3.2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研发

网络安全构建关键技术的对外依赖度高是我国信息安全系统构建的重要缺陷。特别是操作系统、关键芯片和硬盘等技术的滞后,是信息安全设备和软件依赖进口的主要原因。要想突破这一瓶颈,我国必须成立属于自己的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和研发团队,建立良好的政策,培养有潜力的研发人员,尽可能多的设计和开发属于我国自己的知识产权的硬、软件。以近几年来,我国信息安全中有突出成果的是国家密码主管部门批准建设的数字证书认证系统,此外,“双证书”与“双中心”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电子商务中,加上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体制,为我国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4 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要求提高我国政府的宏观管理能力。特别随着信息安全新兴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对世界信息安全事务的认同和参与、对信息安全的法律意识的增强、法治建设环境的日益完善,政府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我国目前存在的信息产业化程度较低,信息技术对外依赖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差,对引进的各类设备和软件没有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和完善的管理等问题使中国已经成为网络黑客攻击最严重的受害国之一。而通过改进网络安全技术、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研发等一系列措施和策略对加强我国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谦,沙红,刘冰,等.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与新举措[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5).

[2] 阙喜戎,孙锐,龚向阳,等.信息安全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可穿戴设备;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可穿戴设备,也被称为可穿戴计算设备,是一种新的技术和产业潮流,包括Google、苹果、三星、戴尔、华硕、宏基在内的一些的传统PC、互联网企业甚至包括Nike、Addidas这样的体育用品企业都在近一年之内涌入这个领域,都推出或计划推出自己设计的可穿戴设备,这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1 可穿戴设备发展现状

从可穿戴计算本身来看,这是一种新的计算范式,不仅仅带来设备硬件形态上的物理变化,也将带来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传感器、语音操控、骨传导、手势控制、眼球追踪等一系列技术的新集成应用,将会带来自触摸屏多点触控操作之外又一次人机交互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正如“可穿戴计算设备”这个词的字面意义揭示的那样,计算机将不再作为一种独立设备形态而存在,而是越来越与人随身佩带的工具紧密结合起来,眼镜、手表、智能相机、智能服装、运动追踪器等等,这势必会带来整个计算-网络服务形态的变化,乃至于商业模式的变化。

“可穿戴设备”的真正意义,在于这些设备要比手机这样的终端更加融入人体和人的生活。可穿戴的设备的核心在于数据的采集、计算、反馈,以及最终对人的行为的改变。这首先是一个需要在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3个维度共同发力的过程;其次这又是一个必须不仅仅考虑数据采集和分析,更要考虑对人的反馈介质甚至是反馈机制――比如新形态的显示和震动、语音交互以及社交关系、社会心理学的引入等等――这将会是个技术与人文高度融合的问题。

以多种传感器和识别硬件为核心的可穿戴设备不需要强大的运算、存储和显示功能,因而硬件成本和体积重量都大幅度缩小,甚至仅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网络和显示的功能,而数据的运算与存储都在云端完成。

从最近几年的技术发展趋势而言,充分验证了这些人的观点,手机取代BP机、再到智能手机取代键盘手机时间均不超过5年,依次,可以预计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可穿戴设备取代智能手机,进入大众消费市场,成为主流的网络终端设备,将是一个毋庸置疑的趋势。在2006年乔布斯推出iPhone到现在,也才五六年的时间,大家看到智能手机的销量和使用频率这两个关键指标已经已经远远超过PC。那么,再过5年呢,这一定是可穿戴设备的天下,也许这个时间可能比这个预计还要快。

2 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安全风险

如果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服装等可穿戴设备进入生活,那么在带来更多新颖的信息数字消费方式之余,对既有的数字生活形态、社会交往形态、社会组织形态也将带来更多变化,会引发很多新的社会问题。当然目前围绕可穿戴计算设备,我们必须看到,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安全问题急需关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移动设备上的安全问题普遍缺乏重视。北美、欧洲的一些运营商合作,在手机中预装安全软件,不过,更多的手机是缺乏安全软件的,而且用户安全意识淡薄。对于可穿戴设备,情况也是一样。虽然Google Glass这样的可穿戴设备尚未普及,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它们迟早会到来,其信息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云时代的到来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所生活的世界,智能家居、可穿戴计算设备等新兴事物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新的IT革命。这些可穿戴设备都具有GPS精准定位功能,并且能够收集更多用户信息,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把数据“穿”在了身上。那么当我们的全身承载着这些敏感数据,不断与互联网对接、交互的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安全隐患便逐渐凸显了出来。那么可穿戴设备有哪些信息安全风险呢?

2.1 可穿戴计算高度依赖网络

可穿戴计算高度依赖网络,而其可接入的网络种类又非常多,包括移动通信网络、无线网络等,面临不同网络的安全接入风险及数据传输安全风险等。

2.2 数据泄漏为核心安全风险

可穿戴计算设备只在外形设计、输入方式、携带方式等用户体验方面进行了改变,具备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从而将涉及更多的个人隐私信息。而基于谷歌安卓系统的恶意软件数量大幅上升和谷歌搜集、存储用户信息的“前科”,用户对于谷歌眼镜等可穿戴计算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是很正常的。

2.3 数据云存储带来更大安全隐患

云的规模使用使其成为网络罪犯的首选攻击目标,甚至比大型企业的传统IT基础设施更具有吸引力。可穿戴计算设备都需要云端支持,而黑客对这些数据垂涎已久。而目前中国在售的可穿戴计算设备,都忽略了用户可能遇到的云端和移动互联的安全风险。

2.4 可穿戴计算设备将来可能成为商业间谍的有力工具

由于谷歌安卓系统的漏洞和恶意软件数量不断攀升,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可穿戴计算设备给开发者提供了比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更加有价值的隐私数据,因此备受黑客和恶意软件开发者的关注,那些在智能手机上通过植入恶意软件来窃取用户隐私的黑客未来可能将目光转向可穿戴计算设备。

3 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安全风险对策

可穿戴设备虽然存在隐私和数据泄露的风险,但是新兴事物总有其生存发展的优势,那我们该怎样解决可穿戴计算的安全隐患,从而扬长避短,使这一IT现象不断丰富方便人们的生活呢?由于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紧密相连,新技术领域存在的安全问题也将给可穿戴计算设备带来安全威胁,因此,解决本质同为数据威胁的信息安全问题,数据加密无疑是最可靠的方式,可采用加密软件对上传到云端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黑客无法窃取,窃取后无法利用,断绝数据泄漏源头。

可穿戴计算设备属于典型的BYOD,企业应部署专门的移动设备管理策略,比如限制这种可穿戴计算设备进入企业安全级别较高的区域,禁止员工通过类似设备登录企业内部网络,以及处理涉及工作的邮件等。

当可穿戴计算时代来临,对这些设备及其服务的安全防护,并不是设备提供商、服务提供商或应用开发者任何一个方面的企业能够单独解决的,而是需要多方携手努力、竭诚合作。

从设备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的角度看,对于可穿戴计算的安全防护,企业首先要加强自律,不要在相关设备和配套软件服务中预留后门程序,不在未允许的情况下留存和搜集用户信息,还应提高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应该成立专门的安全部门,并加强与专业安全厂商合作,加强相关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此外,数据是可穿戴计算设备防护的核心内容,因此企业应该加强设备相关服务中的数据保护,加强对与设备相关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服务平台的安全体系建设和安全防护工作。

作为可穿戴计算设备的最终用户,必须学会自我保护,加强安全防护意识。对此,首先,要安装防护软件来保障网络安全,避免因设备本身感染恶意软件导致信息泄露;其次,要注意保护个人账户信息,采取多种访问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原因导致数据泄露;再次,要注意网络通道的安全性,避免使用公共无线网络等不安全的网络;最后,注意相关网络服务的安全性,选择可靠的服务提供商。

篇4

一、网络信息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为止,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危险,第二种是连接到网络的终端会受到威胁。一般来说,对计算机用户造成威胁,既存在主观因素也存在客观因素,例如人为操作不当失误、有人进行恶意攻击。人为操作不当主要是由于没有保护好密码、使用互联网不规范而导致信息被盗。而这种情况一般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一些教育和培训就可以避免。如果受到恶意攻击就比较严重,他们的攻击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可以获取到很多的资料信息。

二、当前流行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1.加密技术

对信息进行加密,这种技术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加密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在网络信息时代同样非常重要。对信息进行加密是一种主动的防御技术,主要是运用了加密算法的原理,把明文转变成一种不能直接读取的密文,需要输入正确的密钥才能再次转换成明文,这样就保护了用户的资料信息的安全。目前为止,一些比较常用的加密技术有:对称性加密、非对称性加密,这些方法都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

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指利用不同执行控制策略的系统,建立起对计算机网络的监控。所以,防火墙是一种控制技术,可以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增加硬件来实现。一般情况下,防火墙需要软件和硬件的共同组合,这样才能起到更有效的保护效果。它和加密技术的被动防护有着根本上的不同,防火墙是一种动态保护,更具有主动性。目前最常用的两种类型是包过滤防火墙和应用级防火墙,它们对计算机信息的保护更加有效。

3.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

数据备份技术以及恢复技术可以对信息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如果信息被遗失或者是被破坏,都可以对一些非常重要的数据进行恢复。所以这种技术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帮助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数据备份技术要用特殊的储存技术将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数据进行储存,并且可以进行长期的保存,一旦计算机系统发生崩溃,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数据丢失,就可以将备份过的数据进行恢复。但是在数据管理上要保证它们的独立性,可以保证数据不会被破坏,避免造成数据的完全丢失。

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趋势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国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同时对安全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所以,现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非常棘手,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技术保护网络安全,同时还要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网络信息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为止,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危险,第二种是连接到网络的终端会受到威胁。一般来说,对计算机用户造成威胁,既存在主观因素也存在客观因素,例如人为操作不当失误、有人进行恶意攻击。人为操作不当主要是由于没有保护好密码、使用互联网不规范而导致信息被盗。而这种情况一般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一些教育和培训就可以避免。如果受到恶意攻击就比较严重,他们的攻击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可以获取到很多的资料信息。

二、当前流行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1.加密技术

对信息进行加密,这种技术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加密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在网络信息时代同样非常重要。对信息进行加密是一种主动的防御技术,主要是运用了加密算法的原理,把明文转变成一种不能直接读取的密文,需要输入正确的密钥才能再次转换成明文,这样就保护了用户的资料信息的安全。目前为止,一些比较常用的加密技术有:对称性加密、非对称性加密,这些方法都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

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指利用不同执行控制策略的系统,建立起对计算机网络的监控。所以,防火墙是一种控制技术,可以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增加硬件来实现。一般情况下,防火墙需要软件和硬件的共同组合,这样才能起到更有效的保护效果。它和加密技术的被动防护有着根本上的不同,防火墙是一种动态保护,更具有主动性。目前最常用的两种类型是包过滤防火墙和应用级防火墙,它们对计算机信息的保护更加有效。

3.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

数据备份技术以及恢复技术可以对信息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如果信息被遗失或者是被破坏,都可以对一些非常重要的数据进行恢复。所以这种技术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帮助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数据备份技术要用特殊的储存技术将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数据进行储存,并且可以进行长期的保存,一旦计算机系统发生崩溃,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数据丢失,就可以将备份过的数据进行恢复。但是在数据管理上要保证它们的独立性,可以保证数据不会被破坏,避免造成数据的完全丢失。

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互联网的覆盖范围非常广,为了提高安全性,在安全技术发展的同时要不断提高主动防御的能力,同时也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首先,要加强对于网络层面的保护能力,在传统的互联网信息发展阶段,由于互联网用户数量少且非常固定,所以一般采用物理防御的方式对网络信息进行保护,但是这种方式的成本非常高。随着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呈几何形式的增长,安全技术也需要逐渐深入。所以,网络信息安全的业务也随之增加,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加强安全评估的工作,提高这项工作的服务程度。其次,由于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需要保护的信息越来越多,所以古老的加密技术已经无法再对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要求技术人员研发出更加先进、更加复杂的加密技术,才能满足现代的网络信息安全需求。不仅如此,防火墙技术也要进行更新,加强对计算机漏洞的监测、入侵后的主动防御、拦截病毒的能力。随着现代网络系统的逐渐扩大,网络安全协议也要随着进行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安全设备等硬件的研发,并进行推广和使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由以往零散型发展成为统筹型,并且逐渐变得一体化和平台化,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互联网信息。最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在发展的同时要将被动变为主动,因为主动防御才会提前发现问题的所在,消灭潜在的危险源,从而进行更好的保护。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光明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同样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技术研究人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防御技术,建立起最有效的防御系统,这样才能保证有一个安全的互联网环境,从而确保网络信息安全。本文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一个美丽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倪超凡.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2009(0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