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形势报告范文

宏观经济形势报告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宏观经济形势报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宏观经济形势报告

篇1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世界经济的走势、企业的外部环境扑朔迷离,充满了不确定性。作为企业领导者,如何把握当前宏观形势和未来走势?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经济下行带来的挑战?如何在经济周期变化中寻找企业跨越发展之路?

《这个冬天有多长――2009・中国企业外部环境》通过对全国5920位企业家的问卷跟踪调查与实证研究分析,反映了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经济政策、改革热点及企业外部环境的认识、评价及建议,让我们走近并看清了企业家眼中的企业外部环境。编者根据调查中企业家们反映的疑惑和问题,访问请教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管理学家、心理学家等资深专家学者,请他们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深入分析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发展情况,给企业家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建议,帮助企业家厘清当前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所面临的真正机遇和挑战。

《这个冬天有多长――2009・中国企业外部环境》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企业家年度问卷调查报告。

2008年8月至10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第16次全国范围内有5920位企业法人代表参与的年度问卷跟踪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2008・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改革热点的判断、评价与建议》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企业景气状态、企业家对未来预期、企业家对相关热点问题的判断、企业家对宏观调控和改革的评价及建议等五个方面,客观反映了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改革热点的判断与建议,反映了他们对当前中国企业宏观经济环境的认知,是国内首份详尽了解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程度的调查报告。

2009年3月23日~4月10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2009年千户企业经营状况快速调查”,并完成了《企业经营者对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评价和建议》调查报告。报告从2009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经营面临的具体挑战与转机、对未来前景的预期几个方面,反映了企业家对2009年企业宏观环境的判断。这份报告反映出当前企业家对经济走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但对前景仍看好,严峻考验中也有不少商机和转机。这对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增强信心有着相当难得的参考价值。

第二部分,专家学者访谈。

本书约请了来自政府、大学、企业的八位专家,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不同的专业领域,对国内外社会、经济、文化及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前瞻性判断。

第三部分,专题调研报告。

篇2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货币政策透明度基本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三类透明度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提出透明度建设不仅仅是透明程度的提高,更要注重透明度体系的完善。并且,针对我国目前不存在目标透明度,也不能建立目标透明度的事实,建议注重知识透明度的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使市场主体可以深入学习和理解央行的经济模型和货币政策决策规则,从而发挥货币政策透明度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货币政策;透明度;通货膨胀率;非完整性

引 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通过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来抑制央行的欺骗冲动,防止产生时间不一致行为。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国家中央银行更是从目标、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操作过程等多方面实现了透明化,建立了完整的货币政策透明度体系,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Haldane和Read(1999)的研究表明,在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整时,完全透明、完全可信的货币政策将使收益率曲线免于出现跳跃。然而,大多数货币体制都是非完全透明和可信的。其典型特征是,在官方利率发生变化的时候,收益率曲线会出现跳跃。但是,英国的证据表明,伴随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引入以及一系列透明度改革的完成,收益率曲线的跳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阻抑了。显然,透明度提高的效应通过收益率曲线的稳定性被表现出来,尤其在短期内更是如此。同时,随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信性不断提高,即使货币政策发生变化,更长期限的收益也会更加稳定。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使透明度建设具备了完整的体系,其中包含了通货膨胀率明确而严格的目标,则其目标透明度自然是整个透明度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概念及分类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央行就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央行决策过程相关依据和程序的公布程度。透明度提高,有利于公众对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进行监督,从而约束央行的行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货币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中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一种环境,即在易懂、容易获取和及时的基础上,让公众了解有关政策目标及其法律、制度和经济框架,政策制定及其原理,与货币和金融政策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以及机构的职责。并且,该《行为准则》对透明度提出以下几个要求:明确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作用、责任和目标;公开中央银行制定和报告货币政策决策的过程,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制定和报告金融政策的过程;公众对货币和金融政策的信息的可获得性;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可信性和责任性。我们说,透明度有利于实现公众对央行的监督,在公众监督之下,有助于央行更好地完成其责任,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其可信性的增强,则有利于在长期内使货币政策更具连续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抑长期波动,使经济稳定增长。

以上定义显示,货币政策透明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政策目标、决策过程和决策信息。显然,要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出发,Hahn(2002)认为,透明度应包含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其中目标透明度是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要明确,如果是单一目标,则自然明确,如果是多目标,则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政策偏好必须明确。知识透明度,是指与货币政策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央行对未来经济状况、通货膨胀预期的知识和信息公布的及时和充分程度,以及公众对其的理解程度。操作透明度指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公开程度,主要包括决策方式、政策会议记录和投票的公开程度,以及对决策结果的解释等。

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结构和原理

既然货币政策透明度体系包括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则三方面内容的组合自然就是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基本结构,然而三类透明度的作用却并不完全相同。

(一)三类透明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及透明度基本结构的合理性

依据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经济模型等,市场主体不仅要形成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还包括对中央银行将采取的货币政策的预期。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本身是保证通货膨胀的一定目标范围的,中央银行的透明度体系只是根据经济形势的现状会不会使通货膨胀改变来进行货币政策决策,如果通货膨胀状况发生变化,则采取措施使之回到范围内即可。此时,并不涉及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因为此时的货币政策只是使现时的超越目标范围的通货膨胀率回到范围内,并不是避免将来出现某种不合理状况而采取货币政策。然而,将市场主体的预期全部整合为共同预期,却可能会导致市场波动的加大。机制是这样的:如果市场主体发现通货膨胀率超出目标范围,并预期到中央银行会采取措施使之回到范围内,则市场主体并不会调整其投资和消费计划,因为其相信通货膨胀的升高只是暂时现象。如果中央银行信守承诺,采取措施使之回到目标范围内,则市场主体并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显然,在以上分析中,发挥作用的是目标透明度和知识透明度,这两者足以使市场主体相信中央银行会采取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率回到目标范围内,然而对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是否过热进行认定却成为一个困难的任务。当然,我们可以使用物价指数或者通货膨胀率水平,但仅凭物价指数并不能确定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是否过热,也许目前经济增长是需要通货膨胀率上升到某个程度的。如果当通货膨胀率超出目标范围就立即采取反通涨的货币政策,则可能形成误判。而货币政策的结果也许可以压制通货膨胀,但也有可能造成经济衰退,则经济衰退的原因就是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误判,误判的原因是仅凭通货膨胀率来认定经济形势是否过热,而没有全面地分析经济因素的影响。显然,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率的目的是让经济不过热,也不过冷,保持稳定发展,但是通货膨胀率并不是经济是否过热的可靠凭据,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并不一定代表经济过热。那么,当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时候,央行就必须对经济是否过热做出判断,既然仅凭通货膨胀率并不能对经济是否过热做出判断,则中央银行就可能误判形势。不幸的是,在完整的透明度体系中,却必须单独依据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确定货币政策,并执行货币政策。因此,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目标透明度效率比较高,其原因在于通货膨胀率是经济是否过热的一个最直接的反映指标。

对于经济是否过热的判断,三类透明度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目标透明度的作用首先是判断经济是否过热,其初衷是利用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从而使经济不过热,也不过冷,平稳发展。另外,当意外通货膨胀产生时,可以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使其相信央行会立即采取措施使之下降,而不至于立即做出对投资和消费计划的调整,而使通胀率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本。而知识透明度,包括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对未来预期的公布

等,可以使市场主体深入学习中央银行是如何对货币政策进行决策的,以及是如何判断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其目的在于弥补仅凭通货膨胀率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缺陷。于是,央行在知识透明度的建设中进一步介绍其使用的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数据的详细信息,甚至公布了货币政策报告来教会市场主体,央行是如何使用经济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的,是如何利用模型对未来形成预期的。然而,由于对经济过热与否的判断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对于通货膨胀率、宏观经济数据,市场主体会形成不同的解释;又因为模型的条件是会变化的,凭借某个经济模型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即使具备了目标透明度和知识透明度,还是不能避免形成对经济是否过热的误判。因而需要进行操作透明度建设,由不同的专家分别对经济是否过热形成判断,并详细分析和说明原因。

(二)货币政策的时滞及其对透明度体系的要求

以上分析显示,央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有可能失误或存在偏差,即使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采取的货币政策也不一定能解决现实问题,原因是货币政策的力度是很难把握的;即使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采取的货币政策也是适时的,力度是准确的,其效应也可能是极其有限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执行是有时滞的,我们无法准确的判断货币政策执行后什么时候开始起作用。一般认为,央行无法克服货币政策的时滞,则由于时滞的存在,当时正确的货币政策在已经不再适合的时间开始发挥作用,会对经济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可见,货币政策透明度虽然可以让市场主体了解和学习央行是如何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又是如何根据该判断进行货币政策决策的,甚至通过反对意见的表达标示了风险,但仍然无法克服误判的风险和时滞问题。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并不能克服央行误判的风险和解决执行时滞的问题。央行并不能准确地判断经济是否过热,也不能准确地通过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过热,央行可以保证的仅仅是通货膨胀率的稳定,或者说叫做物价的稳定。但是我们要明确,虽然这并不能表明经济是否过热,但却是央行唯一能准确控制的,所以通货膨胀率目标是重要的,也就是说,目标透明度是重要的。

由于时滞问题的存在,因此货币政策必须考虑对未来的预期,预期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然后在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中考虑这些因素。由于央行会在货币政策决策中考虑该因素,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就变得十分重要,市场主体必然也需要进行该预期。那么,对于央行来说,也就需要引导和管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这一点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部分得到解决。因此,透明度所应该解决的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的问题应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和管理在现时状态下市场主体对经济过热的判断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期;二是引导和管理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而其重点则在第二部分。

三、我国的实践

由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在许多国家发挥了良好的效应,我国央行也开始着手采取措施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然而,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体制的限制,目前情况下,透明度建设遇到一个问题:真正意义的目标透明度没有建立起来,目前也不太可能建立起来。

(一)我国央行提高透明度的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96年起中央银行正式采用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开始公布每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目标,包括N1和M2的目标区间,并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在每月中旬公布上月MO、M1和M2实际增长率、金融机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以及外汇储备情况等月度金融统计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创办了《中国人民银行文告》,该文告主要刊载有关金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制度、办法、决定、通知、金融统计资料和其它需要公布的事项。

1998年3月开始,央行坚持每月与各商业银行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会上,央行通报全国金融情况,并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各综合经济部门和商业银行介绍其运行情况,并向央行提出货币信贷政策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从2001年第1季度开始,在每季度结束后对外公布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报告以详尽的统计数据阐明了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货币信贷概况、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并对下阶段经济金融前景进行预测,提出货币政策操作意见。

200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将货币政策决策依据和过程等知识向公众公布,包括我国当前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由来、内涵、实施效果,以及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所要采取的措施等。

人民银行网站可供公众随时查询其公布的各种信息,包括中央银行的职能、各种政策法规和大量宏观经济和金融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人民银行公告、季度与年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政策调整及其相关解释、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情况、对金融形势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状况的分析说明、货币供应量统计表、本外币信贷收支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汇率报表、外汇交易统计表、黄金和外汇储备报表、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全国城镇居民收人与物价信心指数表等。另外,央行也通过举行新闻会和中央银行负责人发表谈话的方式来说明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向。

形势分析会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其他公告形式提高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知识透明度,在市场主体和央行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渠道,有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成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并从当年6月开始每季度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主要针对有关货币政策措施、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并在会后公布相关信息和会议决议。

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建立了透明度较高的公告制度,每周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中标结果产生后,央行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国债券信息网”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中国货币网”及时向社会公开当日交易品种、期限、招标量、招标利率以及中标利率等相关信息。

(二)我国透明度体系的非完整性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通胀率目标一般被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必须长期坚守。然而,我国目前公布的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的M1和M2的目标值,且每年都有变化。显然,该目标和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通胀率目标存在明显差别: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只是央行对下一年度货币供应量的一个预期值或预期区间,并不是央行必须长期坚守的目标。因此,该目标对于共同预期的形成不能产生明显效用,只能显示央行对一年内货币供应量的预测以及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意向。依据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的分类和定义,则货币供应量目标值属于知识通明度的内容。

同时,目标透明度要求货币政策目标是单一的,避免多目标。然而,在我国

目前的货币政策体系中,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多目标的,或者说是被迫采用多目标的,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汇率稳定。我国目前不可能采用货币政策单一目标,也就是说,目标透明度建设目前是不能完成的。既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目标不符合目标透明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国目前不存在目标透明度;同时,由于我国央行实质上被迫采用多目标协调的货币政策,不能实施单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因此,我国目前也不可能建设所谓的目标透明度。然而,在完整的透明度体系内,目标透明度是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的基准,没有目标透明度,就没有货币政策目标的严格范围,从而共同预期不易形成,可信性得不到改善。显然,我国不能建设完整的透明度体系,则透明度体系必然具有非完整性的特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透明度建设是失败的、无效的。如前所述,知识透明度可以通过公布和介绍央行使用的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数据的详细信息,甚至公布货币政策报告,来教会市场主体央行是如何使用经济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的,是如何利用模型对未来形成预期的。市场主体同样能够掌握央行判断经济过热与否的复杂和灵活规则,并掌握其决策的依据和方法,于是也能形成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的预期。那么在目标透明度缺乏的情况下,我国央行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知识透明度的建设,从而使透明度体系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结论

篇3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分类

一般认为货币透明度提高,有利于公众对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进行监督,从而约束央行的行为。显然,要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也要从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这几个方面出发。其中目标透明度是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要明确,如果是单一目标,则自然明确,如果是多目标,则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政策偏好必须明确。知识透明度,是指与货币政策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央行对未来经济状况、通货膨胀预期的知识和信息公布的及时和充分程度,以及公众对其的理解程度。操作透明度指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公开程度,主要包括决策方式、政策会议记录和投票的公开程度,以及对决策结果的解释等。

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结构和原理

既然货币政策透明度体系包括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则三方面内容的组合自然就是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基本结构,然而三类透明度的作用却并不完全相同。

1.三类透明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及透明度基本结构的合理性

(1)依据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经济模型等,市场主体不仅要形成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还包括对中央银行将采取的货币政策的预期。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本身是保证通货膨胀的一定目标范围的,中央银行的透明度体系只是根据经济形势的现状会不会使通货膨胀改变来进行货币政策决策,如果通货膨胀状况发生变化,则采取措施使之回到范围内即可。

(2)此时,并不涉及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因为此时的货币政策只是使现时的超越目标范围的通货膨胀率回到范围内,并不是避免将来出现某种不合理状况而采取货币政策。然而,将市场主体的预期全部整合为共同预期,却可能会导致市场波动的加大。如果市场主体发现通货膨胀率超出目标范围,并预期到中央银行会采取措施使之回到范围内,则市场主体并不会调整其投资和消费计划,因为其相信通货膨胀的升高只是暂时现象。显然,在以上分析中,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率的目的是让经济不过热,也不过冷。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从而使经济平稳发展。

(3)另外,当意外通货膨胀产生时,可以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使其相信央行会立即采取措施使之下降,而不至于立即做出对投资和消费计划的调整,而使通胀率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本。因此,即使具备了目标透明度和知识透明度,还是不能避免形成对经济是否过热的误判。因而需要进行操作透明度建设,由不同的专家分别对经济是否过热形成判断,并详细分析和说明原因。

2.货币政策的时滞及其对透明度体系的要求

以上分析显示,央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有可能失误或存在偏差,即使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采取的货币政策也不一定能解决现实问题,原因是货币政策的力度是很难把握的;即使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采取的货币政策也是适时的,力度是准确的,其效应也可能是极其有限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执行是有时滞的,我们无法准确的判断货币政策执行后什么时候开始起作用。

一般认为,央行无法克服货币政策的时滞,则由于时滞的存在,当时正确的货币政策在已经不再适合的时间开始发挥作用,会对经济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可见,货币经济的透明度虽然可以让市场主体了解和学习央行是如何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又是如何根据该判断进行货币政策决策的,甚至通过反对意见的表达标示了风险,但仍然无法克服误判的风险和时滞问题。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并不能克服央行误判的风险和解决执行时滞的问题。央行并不能准确地判断经济是否过热,也不能准确地通过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过热,央行可以保证的仅仅是通货膨胀率的稳定,或者说叫做物价的稳定。但是我们要明确,虽然这并不能表明经济是否过热,但却是央行唯一能准确控制的,所以通货膨胀率目标是重要的,也就是说,目标透明度是重要的。

三、我国的实践

由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在许多国家发挥了良好的效应,我国央行也开始着手采取措施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1.我国央行提高透明度的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200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将货币政策决策依据和过程等知识向公众公布,包括我国当前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由来、内涵、实施效果及中央银行的职能、各种政策法规和大量宏观经济和金融相关信息等。这些信息对金融形势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状况的分析都发挥着重要措施。

篇4

建立机制,打造化解纠纷“高速通道”

为提升司法“保增长、促转型”的水平,市法院从完善审判工作机制入手,整合力量,打造司法化解纠纷的“高速通道”。

建立重大经济纠纷定期分析报告机制。明确对因宏观经济发展引发的融资借贷、消费信贷、投资理财、房地产、商事合同、企业破产兼并、劳动争议以及群体性、连续性纠纷案件,实行专项案件报告制度。如振辉(南京)玩具有限公司因长期经营不善,特别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濒临破产,公司经理弃企避债。公司500多名职工多次上访,一些债权人来到法院申请保全,甚至到企业进行哄抢。浦口法院一方面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情况,一方面指导工人依法申请,破产,在法院努力下,该公司的破产程序正常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家债权人纷纷来到法院登记备案,500多名职工的情绪得到安抚。

建立案件审理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同法院之间及同一法院的不同审判部门之间在受理、审理和执行同类型案件时,加强审判信息的传递、法律观点的沟通和法律适用的协调统一,必要时在上级法院的统一指导下集中协调、集中判决,确保裁判标准的统一。如秦淮法院和江宁法院分别立案,受理了南京绿色包装用具有限公司因“弃企逃债”而引发的系列案件,为统一司法尺度,集中化解矛盾,市法院及时协调,指定由秦淮法院集中审理、执行,保证了案件裁判标准的统一和债权人的平等受偿。

建立预测、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对各类敏感问题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和疑难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对民商事审判中可能发生做好预测和预防工作。针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下可能发生的以及扬言采取极端行动的事件,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一旦事件发生,立即反应,果断处置,并及时向当地党委和上级法院报告。在华诚超市劳动争议及买卖合同系列纠纷案中,南于经营不善,华诚超市多家连锁店歇业,超市员工及供应商因拿不到工资和货款准备哄抢超市货物财产。玄武法院知情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第一时间向区委和上级法院报告情况,赶赴超市做好员工及供应商的教育疏导工作,并依法采取诉前保全措施,防止财产流失。同时,积极将该群体性纠纷引入诉讼渠道妥善处理,有效避免了一起重大社会不稳定事件的发生。目前,该院审理的726件华诚超市案件,调解结案601件,判决结案125件。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妥善处置了南京民政工业集团、乐客多超市、金海马公司等一批群体性、敏感性纠纷和突发性事件。

健全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对于因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引发的各类案件的审理情况,审判工作中发现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可能引发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案件,及时向党委、人大汇报,积极争取党委、人大领导支持,同时加强与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更有效地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去年,全市法院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妥善处置了南京巨博公司、六合松竹门窗厂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等10多起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

能动司法。帮助困难企业“化危为机”

全市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从有利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实际出发,用足、用好司法手段,帮助企业排解困难,化危为机。

把诉讼程序的安定性和适用程序的灵活性相结合,建立涉经济发展案件绿色通道。对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引发的企业倒闭歇业、合同纠纷、融资借贷和重点建设项目等各类涉经济发展案件,建立健全“绿色通道”,打破常规,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做到快立案、快保全、快审理、快执行,并通过巡回审判、简易程序、预约开庭、司法救助等方式,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如在溧水302户农民诉南京白马公司黑莓款纠纷案中,白马公司南于资金回笼困难而未能付款,农民多次围堵公司大门。溧水法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机制,提前介入,主动上门立案,及时将案件引入诉讼渠道处理,避免引发社会不稳定事件,同时做好双方的调解工作,既要求企业克服困难给付货款,又引导农民充分理解企业的困境,最终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把司法手段的刚性与柔性相结合。慎用善用司法强制措施。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坚持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的原则,慎用善用司法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扶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资金周转暂时困难、尚有发展前景的负债企业,坚持“放水养鱼”、“留出路、给活路”,在做好债权人工作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活查封”、“反担保”等灵活方式,尽可能不冻结、划拨流动资金,不拍卖、变卖厂房设备,避免因司法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不当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或导致企业倒闭停业。

把裁判方法中的判决与调解相结合,着力修复失和的经济关系。全市法院对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引发的各类涉企纠纷案件,能够调解协调解决的尽可能不判决解决,通过调解、协调、和解等多种形式,在解决纠纷的同时,着力消除当事人因诉讼引起的人际关系紧张,修复并创建当事人之间长远的和谐关系,充分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全市法院民商事一审案件的调撤率达60.9%。

防患于未然,减少避免矛盾纠纷

全市法院把加强预防、减少和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作为司法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重要内容,着力在防患于未然上下功夫。

开展前瞻性调研,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法律参考”。去年底,市中院党组就作出部署,要求全市法院站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的高度。充分发挥法律专业的资源优势,开展前瞻性调研,认真研究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全市经济社会和社会稳定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积极出谋划策。在此基础上,今年,市中院又确定了全市法院12个重点调研课题,院党组成员每人分工1-2个课题。其中,“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下我市企业涉有关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对我市开放型经济的影响及司法对策”等许多课题都直面经济发展现实,与司法“保增长、促转型”紧密相联。

篇5

报告称,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努力凸现出以增长保民生、以民生促增长的协同发展路径,协同增长目标和民生目标是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旋律。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一方面,“收入倍增计划”、“保障性住房工程”、“社会安全网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减税计划”为代表的“民生工程”加速启动;与此同时,“战略新产业规划”、“区域增长规划”效应将延续和提速;这些因素将形成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的上行力量。

另一方面,“平衡贸易战略的推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结构性调整力度的提升”、“进口通胀压力的凸显”、“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以及“国际资本移动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将形成宏观经济的下行力量。上行和下行力量的相互交织决定了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面临复杂的环境,需要通过寻求增长与民生协同的机制来破解“控通胀、去泡沫”和“稳增长、防下滑”的两难格局,这需要更加积极的民生偏向的财政政策来对冲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组合。

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报告对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作出如下预测:

1、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适度回落,预计全年GDP增长9.63%。

2、综合考虑到食品、大宗商品价格、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电价改革、“刘易斯拐点效应”、保障房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因素,再加上翘尾因素,全年CPI达到4.7%。

3、在通胀高企和居民收入不可能出现跳跃性增长的态势下,居民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增长率预计为17.1%。

4、在“贸易平衡战略”、结构性调整与新规划效应、保障房工程的相互作用下,投资继续维持高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长率预计为24.6%。

5、在“促进口、稳出口”的贸易平衡战略下,出口全年增速22.4%,进口增速29.5%,全年顺差预计大约在1250亿美元。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论坛上介绍说,中国银行研究人员预测的经济形势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告基本一致,但略为悲观一点,今年的GDP增长预测为9.3%,通货膨胀率为4.8%。他认为,在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中,人口结构的变化需要高度关注,要特别注意中国未来家庭结构变动和房地产的变动所导致的新问题。外汇安排问题、就业压力问题以及各方面的风险问题都需要考虑。建立一个良好的资产负债表,是研究国家未来风险第一重要的思路。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昕副所长宋立在谈及中国经济未来走势时表示:“在国际经济形势和进出口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还有进一步下滑的空间。”他认为,从中国经济增长来看,投资趋势明显,消费趋势稳定,但国际经济形势和进出口在目前的不确定性很大。一方面,现在世界经济的复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刺激政策推动的复苏,而随着各国刺激政策相继结束,新的增长点若没形成,世界经济即将进入增长动力转换时期的振荡状态。

另一方面,日本核危机以及中东、北非的动荡加剧了世界经济下滑而物价上升的趋势。日本核危机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退核浪潮,导致在未来三到五年里,能源的供给紧张。北非、中东作为德国主要的出口地,近期的危机将影响德国,进而是欧盟经济的复苏。更进一步,如果危机扩大,国际石油价格将可能在120美元之上波动。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还有进一步下滑的空间,第三季度经济下滑幅度将更大,甚至存在低于9%这一潜在水平的可能。

中期报告归纳出了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10个应注意的方面:

一是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出现实质性放缓。投资维持高位运行、出口处于常态化区域以及“增长目标与民生目标的协同效应”确保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实质性放缓。

二是考虑到食品、大宗商品价格、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电价改革、“刘易斯拐点效应”、保障房建设和基础没施投资等因素,加上翘尾因素,2011年中国通货膨胀将呈现“前高后不低”的态势,复杂的通胀因素带来中国经济中通胀压力的“中期化”,但经济不会出现滞胀。

三是期望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边际第一要素,但存在明显的隐忧,并极有可能受挫。

四是“民生工程”、“战略新产业规划”、“区域增长规划”效应等因素将使投资继续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经济存在重回2007年之前增长模式的潜在风险。

五是“平衡贸易战略”的推进以及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将导致2011年贸易顺差大幅下降。

六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加码和持续”和“保障性工程”大力推进、住房需求刚性以及投资性需求“惯性”之间的相互博弈将持续;中央政府要民生、地方政府要土地财政、开发商要利润,三大主体目标函数的不一致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整将进入“疲劳期(时间较长)”,而价格调整的“疲劳期”也暗含了房地产市场不会“硬着陆”。

七是受“官员绩效考核指标的变化”、“刘易斯拐点效应”和“结构性调整的强化”等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出现下滑,中国经济的增长极将加速向中西部地区漂移。

八是前期刺激计划的惯性、投资的高位运行以及制造业为主的全球分工位置使得结构性调整困难很大。

篇6

1—7月份,我市经济在连续三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首次出现了增幅在两位数高位运行的发展态势,全市经济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整体形势全面向好。具体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3.6%,增幅创7年来历史同期最高水平;1-7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42.3,财政总收入增长71.3,增幅均居全省首位。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快速增长,增幅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6.2个百分点。二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大幅提升。三次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财政收入结构继续优化;企业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质量大幅提升;经济运行初步显现出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并重、经济发展与效益提升同步的基本特征。三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趋稳。随着海螺、大电厂、非金属矿加工等一批重点工业大项目的建设投产,重工业化加速,大中型企业带动效应增强,工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摆脱了长期处于全省末位的局面。四是经济发展的环境得到改善。交通方面,沿江高速公路池州段、合铜黄高速公路池州段建设全面展开,铜九铁路建设线路定测工作已经完成。城建方面,城市建设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承载力有了明显提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经济发展的条件、基础、动力、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池州经济正在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化,自主增长机制正在形成。这一增长态势,预示着池州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也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百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局面,认真把握好这一发展势头,努力实现池州跨越式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一面。从近几个月的情况看,宏观调控对我市经济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突出表现为:一是投资增幅回落。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1—4月回落14.2个百分点,7月份仍在回落。投资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我们总量小、基数低的地方来说,/:请记住我站域名/投资增幅回落意味着追赶的速度将会减慢。我们抓招商引资、抓项目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上来,一定要关注这个指标,把加大投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资金和土地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企业贷款难度加大,流动资金紧张;土地审批趋紧,项目建设用地存在缺口,招商引资和基本建设受到影响。三是生产成本有所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电力供应紧张、限制超载带来的运输成本上升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发展上的波动,客观上是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反映出我市经济素质脆弱的一面,也说明了我们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对经济工作的本质认识还存在差异。

分析我市经济的内在不稳定因素和认识上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自主投资能力不足。投资快速增长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但主要依靠招商引资、国债投资和银行信贷资金,来自民间的投资明显不足。二是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尚处在高投入、高消耗阶段,资源开发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的粗、散、乱现象依然突出,土地、矿山等国土资源集约利用意识不强,单位土地投资密度不高,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不多,产业聚集度不高。三是市场调节能力不强。市场体系发育不足,服务业水平低;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不足、自我调控能力较弱、竞争力不强;经济活动特别是招商引资主要依赖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经济外向度不高。四是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经济总量在全省垫底的格局没有改变,工业化水平在全省落后的格局仍未改变;工业经济内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与中小企业的比例不协调。五是人力资源开始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人才队伍素质跟不上经济提速的需要,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难以消除。如果不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大发展、快发展的好势头就难以巩固,我们和发达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差距不仅难以缩小,还会继续拉大。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大趋势下,解决这些一系列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对此,我们务必要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 加以解决。

二、充分认识宏观调控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大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背后,无不蕴藏着一次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契机。这次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处于起飞期的一次主动调整,调整的主要方面是转折而不是“过热”。分析这次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和着力点,直接目的是为了治理局部经济过热,限制部分行业的低层次重复建设,根本上是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是用科学发展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宏观调控刚性约束的一面,更要从中看到促进发展的有利机遇,特别是要看到其中蕴藏的有利于解决我市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改善经济素质、保持发展惯性的机遇。一是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的机遇。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国家十分重视加强优势资源项目建设,积极支持、扶持农村经济发展,这有利于我们发挥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能源产业、矿产工业和农副产品的产业化。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这次宏观调控针对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经营方式,这个宏观导向有利于促进我市加快技术进步,走节约型、集约型、环保型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三是推进改革的机遇。行政性调控手段,是对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有利于我们改进对经济活动的运作方式,有利于深化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各项改革。四是改善发展环境的机遇。这次宏观调控把煤、电、油、运和教育、卫生等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建设作为重点支持对象,这有利于我们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我们要全面深刻地把握宏观调控的精神实质,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根主线,把宏观调控作为加快调整的动力,作为素质提升的机遇,加快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为池州发展争取更广阔的空间。

三、切实增强部门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综合部门的职能作用

近几年来,发改委等综合部门在编制规划、争取国债项目、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招商引资、推进企业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发挥了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当前,在池州发展处于关键时刻,发改委等综合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肩负的重要职责,按照建设创新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学习型机关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发展和改革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的监测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对于我们党委、政府驾驭经济发展全局,应对复杂局面,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经济综合部门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始终关视宏观经济形势的运行,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发展的影响,了解周边地区发展的态势。通过大量的信息综合分析,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高质量的分析报告,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真正发挥党委、政府的参谋作用。希望同志们能加强学习,加强研究,随时保持见事的敏锐性、谋事的预见性、干事的主动性。

二要抓好战略规划的编制。规划问题事关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规划也是生产力。要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用宏观的、前瞻的视野来统筹发展、推进改革,规划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抓手。当前,要按照省发改委的部署,认真抓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要把编制“十一五”规划作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的契机,整合各部门、各县区的意见,充分考虑全局与统筹的要求,使规划科学合理,符合池州的实际,并扎实抓好组织实施。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规划工作,抓好了规划,就能通过这样一个抓手,来实施我们统筹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方方面面的发展。同时,我们还要对“861行动计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岸线资源规划、旅游规划等进行全面研究,掌握这些规划之间在层次上、领域上的关系,把它们整合成一个能够全社会覆盖、全口径对接、全方位跟进、全过程协调的一个体系。通过这个规划体系,实现我们全市资源的整合,进而指导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的协调发展。

三要抓好牵动全局的大项目建设。要牢固树立项目意识。项目意味着投资,项目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大项目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抓项目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要发扬十年谋一电(电厂),十年谋一路(铁路)的优良传统,现在还要十年谋一机(机场)、十年谋一桥(长江大桥)。我市既要搞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更要谋划那些对池州经济发展有全局性影响的项目。同时,对于在建项目要抓建设进度,尽快促成项目早日竣工,并投产达效,形成生产力。

篇7

对于2009年的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指出,在强大的刺激政策与存货调整周期的作用下,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成功走出低谷,实体经济出现超预期反弹,通胀预期开始抬头,资产价格快速提升,但外需下滑严重,预计全年GDP增长达8.56%,CPI增长-0.7%。贸易顺差较去年减少874亿美元。

报告预测2010年GDP全年增速将较2009年持续回升,但季度同比增速却与2009年相反。呈现出轻微的下滑趋势。表现为倒V型,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9.42%。但课题组认为,最困难的年份将是2011年乃至2012年,因为2009年的V型转型,使很多该暴露的问题没有暴露,很多暴露的问题没有解决。

报告分析,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政策刺激性反弹阶段”向“市场需求反弹阶段”的过渡阶段,市场自我循环、自我驱动的内生增长动力机制还没有形成,当前出现的超预期反弹具有政策主导、结构不平衡、动力不稳定、增长要素缺少互动等特点。

面临“双W轮动”。两难困境,报告建议,明年采取以进为退的政策策略,将房地产调控作为明年调控重点。供给放量应当成为政策调整落脚点,以投资杠杆率投资为主,利率调控为辅。对2010年可能出现的资产价格暴涨进行制约,其中核心工具包括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适度提高,股票保证金交易的限制,非保障性住房抵押贷款条件的提高,差别化利率的调整。

报告同时指出,虽然2010年的通胀问题应弱化,但对于一些瓶颈产业的供应以及关键产品的价格变化依然要保持高度的关注。

报告认为,在经济复苏和货币投放滞后效应的作用下,2010年全社会流动性依然充裕。物价水平和资产水平价格将出现双提升的局面,但物价水平上涨幅度将明显低于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2010年中国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问题,但资产价格的增长将会成为关注的重心。

篇8

2011年1月16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纺织》杂志社承办,欧瑞康纺织集团和北京光华纺织集团共同协办的中纺圆桌一年一度的论坛年会在北京昆仑饭店开幕,正值“十一五”刚刚落下帷幕,“十二五”即将启程的关键时期,中纺圆桌论坛紧贴时代脉搏将主题定为“十二五时期的中国纺织工业”,同时继续秉承激荡智慧、剖析疑难、辩明方向的宗旨,为中国纺织业的健康发展献计护航。

宏观经济学家、各行业领导、国内外优秀企业家共聚一堂,在这里与我们一同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对未来五年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各行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作出前瞻性分析和探讨。让“十二五”的方向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更有动力,用智慧为中国纺织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国家财政部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本次论坛中做了关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的报告,欧瑞康的总裁就纺机行业如何应对新的挑战进行了未雨绸缪的分析,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宏观上新的时期,2011年宏观政策的走势,同时让我们看到跨国公司、纺织机械企业作为纺织工业发展的基础产业,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以及他们眼中的中国纺织工业的前景,让我们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期得到更多的启发。

中纺圆桌的对话环节,一直被认为是摒弃繁杂冗长、缺乏新鲜思想的枯燥形式而独树一帜的特色环节,用灵动的形式产生智慧的碰撞。而此次在此发表自己观点的四位行业协会的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分别针对各自产业,对上游、中游、下游,谈了他们对“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的看法,特别在贯彻科学发展方面,以及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了透彻的分析。同时,分别来自浙江荣盛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水荣,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三阳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健民,北京铜牛集团总经理张为民的四位企业家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展现自己个性的同时,也反映出我们行业在“十一五”期间新的变化、新的增长点,为纺织企业的发展分享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对面临的危机作出预警性分析。

作为纺织行业,虽然在全球都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10年表现出不俗的成绩,但我们不能为“十一五”的成绩而稍微有一点点的骄傲,我们应该更加谨慎、更加努力地在已经开局的这一个五年中创造出佳绩,为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而脚踏实地努力前行。

篇9

【关键词】新视角;蓝海;执行分析;质量

预算执行分析工作是财政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预算执行阶段的一项关键任务。做好预算执行分析,是财政部门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预算执行情况深刻分析、归纳整合能力的微观体现,是保证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效率、切实提高预算管理和决策水平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财政工作适应时代步伐,迈向科学化、精细化新台阶的必然要求。

一、预算执行分析现状

与马斯洛的个人需求层次对应,信息需求者对于分析报告的价值需求也可分为五个递进的层次[1]:第一层次是事实,即真实、准确数据的提供;第二层次是基本分析,也就是基于真实数据进行基本的数据描述;第三层次是洞察和发现,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总结数据特征以及问题;第四层次是策略,提供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或政策建议;第五层次是简化,即对信息可读性和传播性的考虑,根据受众要求将信息从复杂的文档中解放出来,作为一个统一、干净、及时的资产传递给信息需求者。

就目前的预算执行分析报告而言,分析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基层财政部门,由于一人多岗、人员能力和精力有限、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等原因,分析报告达到第一、第二层次的较为普遍,第三层次以上的报告为数不多,且逐层递减。预算执行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满足领导决策要求,更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形势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

(一)结构不完整。报告多为预算执行情况的描述,缺乏对于问题分析、寻找原因以及改进措施的结构安排;或者泛泛几笔,对于预算执行情况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分析不够丰富,对于增收和减收的原因分析不够透彻,对于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或者工作措施不够具体。

(二)内容不均衡。一是收入多,支出少。由于基层财政的主要考核指标是收入,受这个指导思想影响,财政工作往往以组织收入为核心,预算执行分析报告也是对收入描述详细、具体,对支出情况往往不提或者一笔带过。二是眼前事多,社会或区域大事少。由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财税政策也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性调整,影响预算收支的因素很多。如果仅将目光拘泥于眼前事或者手头工作,便很难较好把握区域财政运行规律,对财政预测工作也会带来较大困难。三是数据堆砌多,分析挖掘少。报告中的分析部分还停留在“列数据、摆事情”层面,对于数据背后反映出来的区域财政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关系未能深度挖掘,不能为领导提供有效且前瞻性的建议和预测。

(三)分析工具不丰富。一是理论基础匮乏,分析时没有理论工具的支撑;二是数学工具单一,不利于对于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三是分析方法薄弱,未能形成结构化思维,致使预算执行分析仅能满足信息需求者的基础要求,对于较高层次需求无法满足。

(四)表述不客观。与各类需要公开的信息报告类似,预算执行分析报告的自利性归因倾向性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在谈到收入完成情况较好时,往往将原因归结为收入组织部门的全力配合,对于税收减收情况则将原因归结为不利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动的影响。

综上分析,现实的预算执行分析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报告风格、内容完整、分析水平等多方面存在很多质量问题,而既有的预算执行分析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制度、机制层面。笔者认为,差异就是蓝海。蓝海的理论精髓就是创新。立足于既有的研究成果展开新视角,在报告结构、分析工具、传播要求等方面为预算执行分析工作者、为财政部门提供实用工具和理论依据,将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二、用蓝海策略提高预算执行分析质量

(一)找准定位,明晰工作目的,把握分析方向

预算执行分析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方式,是助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迈向新台阶的重要环节。作为预算执行分析工作者,要做好预算执行分析工作,前提是明晰预算执行分析工作的目的。对于社会公众,做好预算执行分析工作是保障公民对财政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的重要举措。对于审计部门,通过审计,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找出预算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点,认真整改,有助于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向其公开财政预算执行分析情况,有助于其了解区域财政运行走势,并结合区域发展形势顺利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对于领导决策层,通过预算分析,能及时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种种不足采取措施及时调整,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明晰工作目的,也就明确了信息需求者对于分析内容的需求方向,也就确定了分析方向,为提高预算执行分析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按照PDCA理论布置分析结构

PDCA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的4个英文字母组成。它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理论,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提升各项工作管理水平。将PDCA理论引入预算执行分析工作,就是将分析结构界定为:在预算制定并执行之后,要按照预算进行检查,看是否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进行处理,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将预算管理中实现的经验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值得注意的是,PDCA理论所提及的质量改进过程是一个不停顿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活动。这要求领导决策层对于预算执行分析工作给予充分地重视,确保政策建议及时、有效地实施,同时通过制度手段和管理机制禁止不良问题的持续发生,最终提升全部门的综合管理水平。

(三)巧用各类分析工具,提升分析质量

一是避免数据的简单堆砌,灵活使用各类图表直观简洁地表达出预算分析的成果,使数据分析更形象、更具体。比如,在预算执行情况描述部分,往往采用分收入类型、分税种、分部门的比较方法,此时采用“比例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部分所占比例;在研究各税种历年走势时,可采用“折线图和柱形图”这种横纵结合的形式反映,折线可直观地纵向展示税种历年变化情况,柱形图可在每一年度上横向刻画各税种的贡献比重,对于分析区域主体税种变动趋势大有裨益。

二是预算执行分析工作者应对区域整体经济建设情况、财政收支特点、预算管理和控制情况具有全局性的认识,应督促自己站在“咨询师”的角度,尽量摒弃感性思维,发扬结构化思维,科学、有效、客观地及时洞察预算执行中的各类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比如在分析区域运行系统和预算管理环境时,可采用区域价值链分析和利益相关者分析等;在结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及对区域的影响时,可采用SWOT分析、PEST分析和FAW分析等先进分析工具;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比较描述时,可选取几个预算管理较先进的对象进行“标杆分析”,从而为本地区的预算建议提供实例依据;在对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寻找原因时,可采用鱼骨图分析法或者关键因素分析法,即对比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的项目和预算执行情况不佳的项目,通过对比差异确立影响预算执行情况的关键因素,并将其运用在执行情况不佳的项目上;在为税源注入发展活力、培植税源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建议时,可采用7S分析方法,找出制约税源壮大的主要因素,同时可采用三层面理论分步、分阶段实施,从而大大提高政策建议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三是为预算执行分析注入预测因子,突出预算执行分析的前瞻性。预算执行分析的主旨,是揭示财政经济运行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性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对财政收支预算完成情况的预测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目前的预算执行分析中的预测部分是一个薄弱环节,关键数据缺乏依据。为提高预测准确性,首先应具备完整的数据库和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和相关部门联动机制,确保数据实时更新;其次是充分运用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建立科学预测模型;当然,做好预测工作,还需结合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各项财政管理改革情况,对相关经济指标与财税收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及时向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四)与时俱进,提高个人分析能力和分析素养

财政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要想更好地服务财政管理工作,预算执行分析工作需要一支精而强的人才队伍。提高个人分析能力是提升预算执行分析水平的基本要求,提高分析素养则是提升预算执行分析水平的关键。在组织语言时要注意精炼,重点突出;在具体分析中应尽量避免过于专业词汇的使用,以增强其可读性;在分析原因时应站在客观、独立的立场,避免自利性归因倾向。只有恪守客观、公正、独立的分析素养,才能使预算执行分析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10

你厅报送的《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审定2002年度浙江省企业工资调控目标的报告》(浙劳社劳薪〔2002〕59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根据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总体安排及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并结合2002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和你省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经综合平衡,对你省2002年工资指导线审核意见为:

1.2001年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2%;

2.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上线为17%;

3.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下线为零增长或负增长,但企业支付给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上述工资指导线适用于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分配。

二、在工资指导线正式之后,根据你省今年工资调控目标,按照分类调控的原则,引导各类企业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状况,合理安排职工工资增长。

三、要将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体系,引导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企业工资水平及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切实发挥工资指导线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作用。

篇11

你厅报送的《关于报请审核〈湖北省工资指导线制度试行办法〉〈湖北省1999年企业工资调控目标〉的报告》(鄂劳综〔1999〕52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根据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总体安排及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并结合1999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和你省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经综合平衡,对你省1999年工资指导线审核意见为:

1.1999年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基准线为6%;

2.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预警线为11%;

3.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最低线为实际平均工资零增长或负增长,但企业支付给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上述工资指导线适用于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分配。

二、在工资指导线正式之后,根据你省今年工资调控目标,按照分类调控的原则,引导各类企业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状况,合理安排职工工资增长。

篇12

本文收集了15家机构投资者(包括11家券商的研究机构和4家基金)的2009年第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并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

宏观经济走势:看好者众,理由各异

2009年一季度以来,中国政府持续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了GDP增速、企业盈利水平和A股市场的迅速回升。但是八月以来,一方面,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出现“微调”,信贷投放环比大幅下降;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发电量等经济数据增速出现下滑。虽然9月份公布的信贷和经济数据有所回升,但是市场的看法出现了明显的分化:15家机构中的10家认为中国经济整体仍然向好,长江证券和工银瑞信两家机构态度则相对悲观;同时,也有包括中金公司在内的三家机构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还较大。

即便是对经济前景的观点一致,各家机构看好和看淡的理由仍然大相径庭:最乐观者如中信证券等认为中国经济仍在2009年逐季增长,处在U型反转的右半部,认为地产投资出口和消费将依次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次乐观的国信证券,兴业证券则认为房地产销售开工并不悲观,政策对地产打压不会出现,经济增长可以得到支撑;也有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中国经济仍处在复苏早期,积极与消极因素交织在一起。对未来经济走势相对悲观的两家机构观点也有不同,长江证券认为中国经济将进入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弱势均衡,长期经济增长中枢将下降到6-8%;而工银瑞信则认为经济政策调整或将导致9-11月宏观经济表现低于预期,而11月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再次放松货币政策使得地产业从中受益。对于经济前景判断不确定的机构中国金中金提出当前尚难判断经济是否可以持续恢复或是认为经济恢复的步伐难以确定,而银河基金则认为政策的不确定性更多导致了经济的不确定性。

15家机构几乎都用浓墨重彩提出了己方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的看法,凸显出流动性问题是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机构们一致认为上半年的信贷投放规模不会持续。9家机构认为年底的流动性仍将总体保持宽松,3家机构认为流动性会以收缩为主,剩余4家则认为还要继续观察。乐观的中信证券、国信证券等认为虽然政策层面会存在流动性的收缩,上半年的贷款规模不可持续,但储蓄搬家,外汇占款的增加,仍将支持流动性;安信证券则在分析具体数据之后提出九月后票据收缩的影响将降低,银行贷款规模以十万亿计,九、十月贷款规模也将超过七八月。偏悲观的机构如长江证券则认为,信贷的回落将带来M1的回落,储蓄搬家不太可能,而工银瑞信则认为货币政策的调整可能超过市场预期。可以注意到,对于宏观经济不看好的两家机构对于流动性也同时不看好。

政策调整和房地产也获得了机构们的广泛关注。在货币政策之外,有海通证券等三家机构提及财政政策由保增长转向调结构或将对消费的长期增长产生积极影响。6家机构提及房地产对于经济的巨大作用,其中4家持乐观的态度,另外2家则认为地产业的前景还有待观察。

企业利润增长率预期乐观

在对宏观经济走势做出判断的基础上,各机构也对企业利润增长率和市场估值进行相应预测。虽然机构投资者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期有较大分歧,但是对于企业盈利的分析则一致性较高。绝大部分给出盈利预测的机构认为全部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将在17-20%之间,最乐观的兴业证券预测2009年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预期为28%,最悲观的国泰君安则预测2009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长仅有12.5%。不少机构也给出了2010年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总的来看对于2009年相对乐观的机构2010年给出的数字相对较低,而2009年相对悲观的2010年预期增长则较高,如对2009年盈利悲观的国泰君安认为2010年的盈利增长将达28%。长江证券对于2010年的企业盈利提出了独立见解,该机构认为2010年银行业将面临不良贷款率上升以及风险敞口加大的风险,可能将使A股市场盈利低于市场预期。

由于机构对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盈利水平的判断众说纷纭,机构对于当前市场的估值和大盘的走势看法也大相径庭。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目前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较为合理,看好市场估值和大盘走势的机构不在少数。如安信证券认为市场已经进入流动性与企业盈利双双回升的阶段。大盘上行的空间主要看企业盈利增长的状况;国泰君安也认为如果信贷超过预期,则流动性与与盈利共同推升大盘,反之,则企业盈利会较小幅的推动大盘上行。也有不少机构认为虽然目前股指风险已经不大,但由于贷款投放的缩减,市场的估值水平再度上升将受到抑制,震荡会成为市场运行的主线。如中信证券国信证券认为市场将经历震荡,然后上行,而工银瑞信则认为市场将在2600-3100间震荡。当然,看空市场的机构也有。它们的主要观点是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好,流动性收缩的情况下,目前的市场已经高估,指数有继续下探的可能。中金公司认为沪深300动态合理的估值水平仅在15-20倍之间,而长江证券则基于宏观和盈利预测的相对悲观而看空市场;海通证券则提出A股已经进入中期调整期。

篇13

你厅报送的《河北省1999年工资指导线》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根据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总体安排及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并结合1999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和你省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经综合平衡,对你省1999年工资指导线审核意见为:

1.1999年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基准线为6%;

2.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预警线为10%;

3.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最低线为实际平均工资零增长或负增长,但企业支付给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上述工资指导线适用于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分配。

二、在工资指导线正式之后,根据你省今年工资调控目标,按照分类调控的原则,引导各类企业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状况,合理安排职工工资增长。

篇14

你局报送的《关于报送〈1999年北京市企业工资指导线〉方案的请示》(京劳资文〔1999〕61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根据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总体安排及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并结合1999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和你市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经综合平衡,对你市1999年工资指导线审核意见为:

1.1999年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基准线为9%;

2.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预警线为14%;

3.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最低线为实际平均工资零增长或负增长,但企业支付给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上述工资指导线适用于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分配。

二、在工资指导线正式之后,根据你市今年工资调控目标,按照分类调控的原则,引导各类企业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状况,合理安排职工工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