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学历文凭提升,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过探索和实践,这种自评互评作文方式避免了一些传统作文批改的弊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清自己,提升作文水平和欣赏别人作文的平台。在这平台上,展现了自评互评作文的优越之处,它突破了师生唯一、单向、封闭交流的桎梏,给每一位学生一个换位思考的作文评价新空间,在比较中找出自身作文的不足和差异。
究竟如何让自评互评作文实施起来,坚持下去,并拥有持久的有效性,这就是本文探究的有效可操作的措施。
在这过程中,如果缺少合理有效的指导,会使自评互评流于形式。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语言基础较为扎实,有一定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修改习作的时候,如果一味要求学生作文往生硬、统一的评价标准上套,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活跃的思维被禁锢成思维“八股”,文章变成千人一面的古板之文,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就会逐步萎缩。一般学生,特别是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却意识不到所要评改的习作与教师的要求有什么差距,看不到习作的毛病在哪里。因此,作文互评需要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即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同时又能使学生易学会、易上手。而所谓作文的评价标准,本质上体现了我们对学生写什么样的作文的引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作文能力结构现状,帮助师生发现连接教学与理想目标之间最便于开拓的路径,使作文评价更好地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开展自评互评,给文章颁奖,奖项灵活合理地设置,就是为了表彰作文中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引导他们看到自己作文中的长处,鼓励他们发挥个人特长。
然而在自评互评作文过程中,几种奖励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
一、基础奖项促进学生端正了写作态度。就是让学生在第一遍读文时读通句子,划好词好句,修改错别字、病句,给符合条件的作文颁发“按时完成奖”“好词好句奖”“无错别字奖”“书写工整奖”等。设置的基础奖项给了同学们评价哪些写作态度是否端正一个依据。从而促使每位学生意识到只有端正了写作态度,作文才能提升更高一个层次。
二、咬文嚼字奖项促思维能力的提高。第二遍读文时,鼓励学生从文章结构与思路、内容、语言与表达方面进行斟酌,逐句推敲,总批句、段、文的优与劣,设句子通顺奖、标题醒目奖、开头简洁奖、结尾点睛奖、主题鲜明奖、首尾呼应奖、过渡自然奖、选材充实奖、详略得当奖、意义深刻奖、观察仔细奖、生动感人奖、前后照应奖……学生通过对照奖项对作文带有评判目的地去审视、分析、判断,辨别作文的优劣之处、问题原因、修改途径,并鼓励学生在增删、修改的基础上作些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具体。这些便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
三、要求达标奖项促理论与实践的加强。在小学阶段,学生写作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如何写好文章提出一定的要求。课本里每个单元都是扣紧课文,并有循序渐进的要求。不同的体裁作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审题方法,还要因文而异,除了颁发基础奖项和咬文嚼字奖项,还应根据写作要求灵活设置相关的特色奖项,这就使学生按这个标准对照习作要求去作文。如此一来,他们在学会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掌握写作技巧。比如写信习作中,格式是常考的一个内容,可设置“格式正确奖”。
四、个性化奖项促文章与众不同。按个人作品特征设置:幽默风趣奖、见解独特奖、真情流露奖、创意无限奖、联想丰富奖……。所谓“童言无忌”,儿童天真无邪、想象丰富,情感往往自然流露于作品当中。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在真实反映生活、倾吐真情实感的基础上,设置这些奖项,就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从独特的角度取材,倾诉独特的感受、巧妙灵活应用词语,敢于说、善于想、能言人不能言,说尽方休、写出体现创造和个性的文章。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66-01
新课标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的作文评价而言,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我认为在小学作文批改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应树立学生写作信心,将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或家长的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妙句赏析,树立学生写作信心。
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教学的完成应在作文评讲之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优化评讲过程入手,以赏读为重点,以赏析为亮点,以赏写为要点,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把学生创作的好词、佳句、美文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欣赏,激发其写作热情,没有得到展示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希望得到展示。教师提供一个平台,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是树立学生写作信心、激发写作动力的良好途径。
2.自改自评,张扬学生鲜活的个性。
儿童具有一定的自我监控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对学习的促进功能将越大。学生在每次习作后,让他们重温习作要求,教师选择几篇习作在班内交流,通过比较,学生会自觉地审视自己的习作,形成内在的心理评价。此时,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会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一些毛病,着手进行修改;而习作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许只关注文中的错别字和病句之类的内容,对习作的整体结构难以把握。鉴于此类情况,教师可让前者作自评发言,以期对后者的写作有所启发。如在描写“给教师画像”一文中,一位学生这样评价自己的习作:“听了其他同学的发言,我觉得自己写老师的事例太老套了,一点儿也没新意,自己都觉得不真实。”这种内在反省的效果比一味地说教要好得多。
3.互改互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互评互改”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整体发展。学生完成作文互批互改后,可以随机抽取,让全体学生浏览,再各自就文章及修改发表自己的评改意见,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还可以评讲学生修改成功的例文,让学生谈修改的体会。教师在指导学生互评互改时,要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评价,让学生在相互交谈中渐渐喜欢上写作。互批互改的过程,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通过互相的沟通、启发,学生学会了合作与评改,在相互的探讨中找到了作文评改方法。
4.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作文技能。
作为教师,要认真上好作文讲评课,善于评改,让学生获得经验,提高写作水平。比如:对习作《咱们班的老师》一文评讲时,学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这几篇作文都抓住了老师们的特点来写,而且所选事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很真实可信。”“老师们有个性,我们的语言也要有个性。”……针对学生的发言,我见缝插针,有的放矢地进行评点。课堂上,我常引用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话“敢于表现自己优点的人是可爱的,敢于暴露自己缺点的人是可敬的,而只有改正了缺点的人才算是真正得到了成长”来鼓励学生,使他们在共同评价时不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5.家长参评,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能鼓励家长以成人的视角来评价学生的习作,也许会另有收获。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可以借助评改学生作文与家长交流,让家长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发现孩子在作文写作中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做既促进了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又使校内的教育得到拓展和延伸。
在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常常在教研及攀谈中听到“作文课难上啊!”诸如此类的话语,那怎样才能上好作文课,让学生愿学、乐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由于农村大多数学生视野较狭窄,平时阅读量不大,词汇量贫乏,那写起作文来就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问题主要出现在:⑴没有什么东西可写;⑵不知道怎么写。提笔作文,言之无物,不是三言两语就是东拼西凑,遣词造句拖泥带水,表达不清。甚至,有的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索性找本作文选,直接抄袭,生搬硬套。教师若不加指导学生去模仿例文,学生自己一抄一仿,难免成了囫囵吞枣的通病。
要解决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下苦功夫不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个方法是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经验的结晶。我认为,教师首先应着力于不断丰富,充实学生的生活。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有了写作的内容。小学生的作文虽然称不上什么艺术作品,但要使作文言之有物,同样离不开生活。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上较重视把作文教学渗透到课文教学中。
首先要求学生一心扑在课本上,做到把课文描写的各类优美句子、片段、短文理解并背诵下来,特别是根据每单元《语文园地――习作》的具体要求,在班级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有助于写作文的活动,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例如,我在指导四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六《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时,模仿例文指导方法分为五步:
1、指导习作前召开一次日常生活汇报会,要求学生动脑回忆,大胆畅谈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探索等最愉快而又最有意义或感受最深的具体事例。(教师为学生的选材起引导启发作用)
2、紧接习作开始,指出明确要求:⑴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用第一人称写);⑵运用学习过的写作方法,如按事情发展顺序或倒叙来叙述。
3、指导学生审题,启发学生弄清作文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记事)。记几件事?点明这件事的特有环境,让学生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
4、复习课文《卡罗纳》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卡罗纳在遭遇到不幸时回到学校后所发生的事情写具体。引导学生运用神态描写(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心理描写(他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动作描写(抓住重点词“坐下、翻开书、抱住脑袋、趴着、嚎啕大哭”),通过以上的重点词句板书设计后,指导学生模仿《卡罗纳》一文的写法,就自己做过或看到的一件事,列出段落提纲,最后让几位成绩好的同学口述,教师评议。
5、根据学生口述,以班级学生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例作具体指导。例如《发生在上学路上的一件事》,我是这样指导的:首先引导学生审题,让学生明白要写的这件事是发生在上学的路上。(可以先点明时间、地点)它既可以写自己看到的,也可以写自己做过的。其次启发学生编提纲(把提纲概括一下抄在黑板上):上学路上一件事:⑴期末来临抓紧时间复习功课――事件背景;⑵上学路上遇到意外的事:(同学胡小军被摩托车撞到脸部受伤)――略写起因;⑶护送医院――详写经过:a.找医生;b.采取措施;c.完成护送,小军深受感动;d.转告家长;⑷上学迟到受教师批评,向教师解释原委后,得到表扬。――略写结果。
由于事例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学生提笔写起来不免有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这样指导,开拓了学生思路,解决了“没什么可写”和“不知道怎么写”的难题,又启发学生留心感悟周围世界。
又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课文《爬山虎的脚》时,我让学生仿照叶圣陶的写法,观察一种植物。同样按照模仿例文的方法。我认为葡萄藤跟爬山虎的叶子一样,密密麻麻,喜欢向四周生长,能够为人们带来阴凉。我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野外果园实地观察“葡萄”。先引导学生从远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藤、枝等,看看这些有什么特点,然后再进行引导联想,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果熟、丰收,葡萄有什么用途,能否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等。结果,学生写的《葡萄》一文和《爬山虎的脚》例文一对照,很明显,作文的头尾、结构、详略都与课文类似。可见学生所学的课文已经融会贯通在学生的记忆中,他们能有意无意地运用到自己观察的事物的记叙中,此时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倍增,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关键词]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逆商
一、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特点探析
独立学院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按民办性质远行的高等教育模式。全国现有独立学院300多所,在校生总人数达180多万人,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生在校生总数的比率超过10%。作为新生的教育产物,独立学院在未来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独立学院的学生作为一支庞大队伍,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所谓“90后”独立学院大学生,指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出生、年龄的17~20岁之间的独立学院在校学生(含本科生和专科生)。受时展的影响,极富特色:
1.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开放,早熟,喜欢张扬,自主独立,但叛逆。他们喜欢表彰自我,讲个性,喜欢与众不同,崇尚标新立异,多元化;不喜欢循规蹈矩,我行我素。他们是一个年轻、自我、自信、张扬的群体。
2.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非常愿意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一旦得不到关注和认可,会陷入可怕的消极情绪中去,如沉溺网络、旷课,甚至轻生。他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对自我的表现感到满意,俗话说,“70后是做得很好却说一般、还没有做好,80后是做得一般自己觉得很好,“90后”是还没有去做就觉得自己最好。“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家长和社会关注,这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对自我关注过多,总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不再是别人关注的中心和焦点,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
3.独立学院“90后”大学贫困生自尊心极强,敏感而多疑。当面对和自己同等条件或是比自己条件好的同学时,他们会变得特别自卑,譬如很多来自农村的同学在面对城市里的同学时,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倾向,恨不得把自己隐藏起来,自卑感很重。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最反感别人对自己指手画脚、品头论足,或者盛气凌人、说三道四。这部分学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禁不起任何打击。
4.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渴望交流,人际交往广泛;关注朋友而忽略父母,代沟矛盾冲突加剧。他们情感丰富,是特别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一代,总是在呼唤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民主自由观念和人格平等意识很强,比如积极竞选学生干部,要求老师公平对待;高喊“我的地盘我做主”,全面彰显自我。
5.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个性不足与心理缺陷,存在盲目追求时尚、随大流、是非判断错位、价值观偏颇等问题,在实际动手能力、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些方面,更需要理性反省、互补短长、扬长补短。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还存在着浮躁、自私、承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
总体而言,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的特点是:张扬而独立,自信又自卑,自尊又自闭,抗挫折能力非常弱,逆商亟待提升。
二、加强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逆商的必要性
逆商全称逆境商数,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亦可以理解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保罗・史托兹教授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用以衡量一个人应对挫折、逆境的能力。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逆境明显的时代:理想与现实冲突产生逆境;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给大学生带来的逆境;社会发展快速对大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产生的逆境……作为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存在明显的逆商缺失。
1.网络成瘾。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最明显的特征是:大部分人在入校之初配置电脑,聊QQ,玩游戏。几乎所有课外时间都趴在电脑前,不少学生很快沦为网瘾。台湾大学林以正教授指出:具有不同个人特质的网络使用者,会受到不同的网络功能吸引,会产生不同的网络成瘾形态,网络成瘾现象是由网络使用者的个人特质与网络功能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沉溺网络往往与其人格特点,如孤独、内向、敏感、认知能力较差、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差、纪律性不强及渴望成功和自我实现的心理特质有关。为了逃避现实的不如意和压力,逃避到网络世界中来寻求心灵的宁静,这可归因于大学生对逆境的无法正确应对。综观现实,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因为网络成瘾无法自拔,或退学、休学;或受到学校各种处分,荒废了学业,伤害了身体。网络成瘾的现象,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缺失,也说明逆商亟待提升。
2.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属于独生子女群体,自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难以在逆境中直立,更不会在逆境中谋求生存。顺境时,他们表现出较强的上进心和自信心,成绩突出,自我愿意得以满足和实现;逆境时,尤其是突然遇到变故,他们便一时不能适应,例如一些大学生不能承受学习成绩下降、失恋等带来的身心压力,呈现焦虑、失眠、抑郁、恐惧,个别学生甚至精神崩溃,甚至轻生……据所调查的武汉几所独立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90后大学生入校比例越来越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如下特点:自尊、好强、自负、极端、逆商较低。
3.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入学心理落差、贫穷自卑、情感等方面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和心理困惑。独立学院学生入学之初,表现出明显的心理落差,一部分学生是由于高中成绩优异,高考发挥失常,不得已到了三本学校,与那些考上一本二本学校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很差,找不到目标,挫败感很强;一部分学生觉得三本学校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方面,与一本二本相比,不具备优势,自己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从而产生挫败感,这种情况在独立学院专科学生中表现较明显。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保护或过分严厉,缺乏锻炼的机会,不能够独立处理事情,当需要自己面对一切的时候,就常常不知所措,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会出现强烈的反应。很多学生进入学校,尤其关注自身利益,无法处理好与寝室室友关系、师生关系、异性关系,过分抱怨客观条件等等,都容易产生挫败感。
这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已经进入买方市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不少毕业生在校期间已经感觉到就业压力,“毕业等于失业”,不少大学生发现寒窗苦读十几年,竟然在毕业时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这对他们的逆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此外,学生的贫困、情感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三、如何加强独立学院学生逆商
1.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化,加强学生抗挫折及应变能力。
在校大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是提升其逆商水平的有效途径。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为例,在校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一周的素质拓展活动,主要项目有:破冰、雷区取水、穿越电网、信任背摔、蚂蚁过河、信任牵手、鼓动人心等,通过这些素质拓展,学生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了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其逆商水平。素质拓展课程化,使其纳入学分制,是确保学生能够重视和积极参与素拓的有效方式。事实证明,素质拓展后的学生,积极性有极大提升。
2.开设相关逆商教育课程,使学生受到系统的逆商教育。虽然逆商教育注重是学生在活动中的内化过程,但是理论方面的课程也是必要的。如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而且可以让他们在逆境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处理事情,逆境后能很快恢复到常态。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实行的成功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学生有很高的逆商,开设的成功学基础、创新学等非专业素质课程就是提升学生逆商的途径之一。将大学生逆商培养纳入正常的教学轨道,有效地保证了学生接受逆商教育的数量和质量。
3.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逆商的影响。有关调查研究显示,90后大学生逆商出现问题,绝大部分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息息相关。譬如失恋后产生轻生念头,考试不及格沉迷于网络等现象,都是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挫折,是心理不能正确看待这类正常现象引起。积极的心理干预是提升大学生逆商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让学生写逆境行为反省日记,了解学生面对逆境的心理过程、行为反应。目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在大一新生中开展成功内省的做法,就是为了提升学生逆商。通过内省,学生反映真实的问题,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其状况,在不能够单独对话时,这种方法是值得称道的。老师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和性格特点等,给以个别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对逆境的觉察能力和控制能力。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讲座、班会、团组织生活会、团体辅导等方式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体会、自己成长,从而提高逆商指数水平,使学生的人格趋于完善。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造性思维;情景教学
面对课堂改革的形势,大部分老师愈发地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不过问题是,怎么样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几个角度去思考。
一、老师具有创新能力
在过去的传统语文教学中,部分小学老师只是直接把知识输送到学生身上,却忽视了学生的吸收并且内化知识的情况,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这也说明了只是凭借卷面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是片面的,没办法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若还是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对学生创新思维是有阻碍的。所以,老师本身应坚持持续地学习,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强职业素质。当老师的水平得到提高,那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才有科学的导向。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具备创新思维,把知识教授和创造性因素融合在一起,多个方面、多种方式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出来。
二、营造创新氛围
要让学生能主动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则需要把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更乐于学习语文,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形成他们的创新思维。
1.情景教学
要知道,语文课文大部分是语句简单易理解,文字优美清晰,当小学生读到这些文章时很容易被文章感染,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与学生平时生活有较大联系的课本知识时,老师要务必抓住机会,向学生提问一些可以使学生思考的问题,然后给学生时间畅所欲言,使得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开发。这样一来,学生一方面掌握了课本知识,另一方面产生了联想和想象,使其锻炼了创新思维。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来进行教学,借助声音、图像等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整个教学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这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视频或者是PPT等,给学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拓展知识,学生对丰富的教学方式会产生较大兴趣,听课质量就有所提高,也使得学生对课文故事的学习动力得到加强。老师还可以使用续讲故事、编写故事结局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给没有结局的故事内容添加自己的结局或是改掉故事结局给故事一个另类的结局,这样学生的想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得到激发和锻炼。
2.精心设问
小学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巧妙地对学生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使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强化。老师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提问,要针对课文出现的知识点,让学生思考开放性的题目,通过这些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就不再停留在课本上,而是要使自己回答的问题没有缺陷。所以,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向学生提出有利于思考的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那么,创新思维形成也就有了基础。
三、参加活动
显而易见,课堂是老师进行教学的地方,可是针对语文教学,却不能仅仅依靠课堂,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来学习。老师要组织小型辩论赛,根据书上的知识内容设计一场小型的辩论赛,让学生相互辩论,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就能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进行了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同时,通过这种辩论的形式,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提高他们对问题多方面的辨析能力。另外,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作文的批改后写下被批改学生文章的评价,这样的话,一方面毫无疑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互改的模式下促使学生相互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而且创新能力也发挥着作用,创造性思维渐渐地形成和提高。
总的来说,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老师更需要使自己的教学观与时俱进,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思考,并且营造一种创新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具有创新的环境下,更加容易接受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另外,老师也要对学生进行课外的辅导和指导,组织丰富多样的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更大范围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开拓自己的眼界。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才更具有创造性,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红君.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甘肃农业,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