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7: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篇1

【关键词】辽金元夏 文化建设 文化发展 风俗融合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辽金元夏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在这一阶段,北方地区的文化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都城的转移,其文化中心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同时,北方地区的民族构成也变得更加复杂,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众多少数民族开始杂居并通婚,由于汉族文化处于先进地位,很多少数民族受其影响而日益汉化,其语言、风俗及生产生活方式也逐渐与汉族趋同。

书面文化发展迅速、保留民族文化特质,是辽金元夏时代的文化特点

书面文化发展迅速,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少数民族都创立了自己的民族语言。由于资料的散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学作品很少流传下来。但从流传至今的文献资料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寻到一些印记。如元代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集》中收录了一首《醉义歌》,原诗用契丹文写成,共有120句,是仅存的辽代长篇诗歌。《醉义歌》原作现已不存,但从汉译文中也可以看出,原诗中多用典故,艺术成就颇高,可见契丹的语言和文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此诗亦为少数民族与汉文化交流的生动例证。女真的本土文化也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当时的文化作品数量也不少,但因缺乏翻译和有效保存,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一些文字片段。在元世宗时期的历史记载中,就有用本民族语言创作的一首赞美祖先的颂歌。蒙古族人民在创建书面文字之前,有大量的口头文化作品。在创建了统一的文字和语言之后,书面文化在反映蒙古人民的时代和生活上被运用得越来越多,著名的历史文学长卷《蒙古秘史》便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保留民族文化特质。在辽金元夏民族文化特质的形成过程中,有三种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一是自然与文化环境,二是民族的迁徙与融合,三是不同民族的价值选择,其中以自然与文化环境最为关键。生态环境(包括自然与文化环境)对文化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在民族文化形成的初期,一个民族对文化内涵的选择很难超越自然环境的范围,这种在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文化环境对族群的原始文化特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反过来积淀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尽管辽金元夏各族群经历了近千年的民族迁徙,与西南各族群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方式长期混居,自然环境与经济方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根源于辽金元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特质依然是其稳定的核心与基础。

辽金元夏时代,多民族的交汇、融合使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辽金元夏文化起步虽晚,但进步较快。辽金元夏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多民族的交汇、融合使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各民族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元素,从而促使游牧民族文化从落后走向成熟。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民族虽然发展相对滞后,但在与各种文化的交融中却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颇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由此而兴,并达到了新的发展高度。

为巩固统治,辽金元夏四朝统治者皆十分重视中原文化,他们对儒家思想尤为看重。通过对儒家思想的学习和运用,四朝逐渐形成了与中原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辽政权的成立基于契丹族游牧文化的基础之上,而辽政权的发展离不开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金(女真族)建国之前一直为辽政权所统治,在建国后又占领了辽和北宋,与南宋王朝形成南北对峙之势。在这一过程中,金政权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由此形成了金文化。文化的多样性使得辽金夏元文化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展现出独具特色的面貌。

文化建立在联想之上而以人类的智慧为基础,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以人类对自然的无知为基础。“万物有灵观”不仅成为辽金元夏统治集团的哲学基础,而且也成为民族走向文明的哲学基础。辽金元夏各领域的文化是同汉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二者虽有文化传统的差异,但在理论与实践上却存在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在民族历史上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辽金元夏统治者传承了游牧民族文化中最原始、最本真的文化因子,并将其作为一种“文化遗留”保存在族群始祖创生神话与传统文化中。

民族文化交流与风俗融合造就了不同的都城形态

文化具有地域性,其繁荣发展需要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赋予自身创新发展的活力,中国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民族文化的地域差异。中国南方,温暖湿润,水草丰美,多为鱼米之乡。而北方尤其是长城以北及西北地区,气候相对干旱,植被较为稀疏,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地广人稀的地理面貌也造就了四朝主体民族粗犷大气、率真勇敢的民族性格和质朴豪迈的民族文化。

四朝文化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了佛教文化,并在与中原汉族交往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并认同了儒家文化。辽金元夏民族文化传统属于游牧文化,在未南下、未与汉族进行广泛交往并逐步从事农耕之前,其都城文化同样受到游牧文化影响,他们的居所多以终饰主,且具有流动性。在南下并与汉民族进行交流、交往的过程中,他们的生产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农耕文化的影响,其都城建制也改变了过去的流动风格,开始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任何时代,都城既是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中心。辽金元夏时代的文化演替,也莫不围绕都城而展开。辽代实行“五京制”,其都城设施与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游牧文化特色,带有逐水草而居的特点,与汉民族都城高大、巍峨和庄严的风格截然不同。然而,在与北宋达成“和议”的一百多年间,辽代的都城文化开始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出现了相对固定的都城治所,即上京。同时,辽的都城仍然保留着契丹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将都城固定于上京的同时,还保留了另外的“四京”作为陪都。后来建立金朝、西夏和元朝的女真人、党项人和蒙古人,同样在都城文化的发展中体现出与辽代相似的特点,即对农耕地域占据范围越大,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接受就越深,其都城文化也更为固定,同时也开始注重都城的庄严气势和神圣权威。此外,在建筑纹饰、都城格局、建筑风格等方面,他们大多还保留着民族传统的文化元素,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文化交融趋势。

文化交流与风俗融合造就了不同的建筑形态。一方面,辽金元夏在自身特有的文化基础上对其他文化的精髓加以吸收借鉴,形成独特的风格。如硬山式建筑,用彩色琉璃埠头进行装饰,其奢华程度远超越其他宫殿;国家的重要寺庙则将高浮雕二龙戏珠的雕塑与绘画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风格。丰富多彩的建筑标志着辽金元夏的建筑文化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这也说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艺术融合有力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四朝都城文化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对中国后世的都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四朝主体民族中的文化基因也延续了下来,成为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作者为安顺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②吴琼、周亚成:《游牧文化中的生态环境观浅析》,《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③[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④杨英法:《大中华文化的汉语根基探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

篇2

一、强化文化交流,把握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各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文化因素是影响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英汉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了解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所需要的文化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五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 、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所以教师要在课内外着重上述文化内容的交流。

二、遵循教学规律,处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首先,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步、互补、循序渐进,要以中国文化作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比对象,通过这两种文化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发现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最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其次,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英语教学,在吸收英语文化的同时,注意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要结合课文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与教学,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优化语言教学模式,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文化的前提是学习语言。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语言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和语言的应用。目前我国中学英语学习的周学时很短,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学习,包括单词、句法、语法外,还应充分为交际提供时间、环境和实践的机会。精讲多练、大信息量的现代英语课堂模式,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选择和语言材料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如何利用这些手段调动学生去理解文化背景知识,是需要我们努力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外来文化的侵入给国内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文化交流,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盲目地全盘接受外来文化,摒弃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最终实现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同发展进步。而且中国文化的传播需要英语作为媒介,因此,在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内容的今天,要想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就需要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让西方了解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与英语应用能力,这都需要学生要有自己的思维与思想。在英语的教学中的文化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与思想。

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与能力

篇3

一、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的开设

在国内来华留学教育迅猛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着手以各种形式在来华教育中开设中国文化类课程。我校从2005年招收来华留学临床医学本科生,现有来自巴基斯坦、赞比亚等十几个国家地区的留学生一百余人。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和尝试,我校在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上为留学生专门开设中国文化课,并使之在整个课程体系当中占有不小比重。为何学习汉语还要继续开设中国文化课?因为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更注重语言基本要素的讲授和练习,也就是说对外汉语是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汉语作为交流的工具,在授课过程中也会有中国文化的讲授,但基本上都是根据需要学习掌握的语言知识点进行的教学设计。而专门设置的中国文化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汉语语言知识点的学习,从文化的角度对课程进行编排和讲授,不要求授课内容和进度与汉语语言学习同步。简言之,来华留学中国文化课程的开设是让学生更早、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

二、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中的本地文化元素

来华留学生进入中国后,就会在不同地区的学校进行学习和深造。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地区的本土文化不断地演变。将本地文化元素融入中国文化课程的重要性在于更好地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差别,使得来华留学生在今后对中国文化有更完整、更理性的认识,通过课程学习让他们不会对中国文化有以偏概全的误解。本地文化的有效输入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融入当地社会。以赣南医学院中国文化课程为例,在课程初期主要介绍中国概况,让学生对中国的地理、人文、风俗有最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将富有赣州本地文化特点的内容选入课程。在实际的课程编排中结束中国地形、地貌的讲授课程之后,开始江西和赣州的地形、地貌的讲解,再与赣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进程相结合,让留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所生活的城市从古至今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不同历史变革时期这座城市的命运。这里面提取综合了客家文化、宋城文化和红色文化等诸多赣州本地文化的重要元素,这种以文化元素为主线的本地文化提取模式在中国文化教学中颇有益处,能够使得中国文化课程更生动、丰富。以点与点结合的方式便于课程的教学实施,不是单独地讲授地理或者历史,而是以文化元素表现的文化点为载体,以讲故事的形式将一个个本地文化元素有机的串联在一起。这种依托点对点的课程设计方式可以自由地将文化点进行串联,可上可下,使得中国文化课程很好地在中国文化和本地文化中以点相连形成适合本校留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的文化面,最终让学生将不同的文化立面进行组合,经过他们学习过程的加工处理让这些文化元素有效地得到传播。作为我校中国文化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定期带领或引导学生前往在理论课程中提到的相应地点进行实地了解,从而把中国文化课程变生动、变具体。在教学方式和技术上,课程在多媒体教学中主要突出适时播放中英文视频,以及丰富的图片和音频等。在课程之后,留下一定的文化元素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寻找,从而让学生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与赣州本土文化融合的中国文化教学,赣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在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赣州本土文化的了解明显加深。从在入学之前对中国文化的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到对中国文化有了大概的印象,再到对赣州本地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和兴趣,留学生在赣州留学期间学期本地文化不仅使得他们在当地生活期间获得更好的文化认同、弥合一部分文化差异。同时经过几年的学习,将中国文化和赣州本地文化更好地以自己的方式带到他们的国家进行有效的国际传播。这一自我内化的传播过程,以及不同的传播途径,能够更好地让中国文化和赣州文化在国际上得到认同,最终让教与学产生良好的双向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任雁.关于我校国际学院留学生《中国文化概况》课程教学的思考.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王瑷珲.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态度与需求.北京大学,2012.

[3]梁艳.宋城赣州地名的文化透视.文教资料,2011,14.

篇4

一、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出现的新问题

两岸文化交流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对两岸社会融合将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引起关注。

1、出现了偏离“认同”核心价值的“物质化”倾向

文化认同与文化价值认同一样,都可以使两岸人民产生强烈的“自己人效应”。所不同的是,文化价值认同比文化认同有更强烈的情感因素、更深刻的理性思考、更主动的践行。文化认同只能使两岸产生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血缘联想,价值认同却能使人产生我们可以生活在一起的政治联想。两岸文化交流有着心灵对话与情感沟通的重要作用,但两岸文化交流的终极价值是要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塑出两岸新的文化认同,结成促进两岸全面融合的新的文化纽带。“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势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②由文化认同走向价值观的整合,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

因此,两岸文化交流必须牢牢把握“认同”这个核心价值。但从两岸交流的实际情况看,文化交流不但明显滞后于经贸交流,而且文化交流出现了偏离“认同”核心价值的“物质化”倾向,如两岸文化交流中的重文化市场轻文化内涵,重文化消费轻文化整合,重经济文化轻精神文化等现象。两岸文化交流的泛物质化倾向,不利于两岸社会融合,不利于寻求两岸文化价值认同中的共识与差异,更无法达到两岸文化交流的最终目标,即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包容差异、互利共赢、心灵相通中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终实现统一。

2、对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存在认知差异

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两岸中国人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共同的传统价值观念,共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毋庸讳言,台湾在历史上经历过荷兰、日本等殖民主义的统治,多少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1949年政权退台后,台湾民众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文化是相对独立的,与母体文化有着不尽相同的新特征。但这些从自己母体文化发展逻辑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差异性特征,并不能改变自己从属于母体文化的本质属性。也正是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和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文化,才有今日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因此从根本上讲,台湾文化并没有生成一种与中华文化完全不同、存在着本质差别的文化,台湾文化与大陆各民族、各区域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可有些台湾同胞却认为,台湾文化来源于中华文化但已经形成了自主的台湾文化,或者说跟中华文化已经没有关系,否认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将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对立起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主要在于执政后,在教育文化领域中宣传“台湾文化主体性”,大肆推行“去中国化”。

出现这样的认知偏差后果非常可怕,否认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否认台湾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实际上就使两岸文化交流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发生了变化,这会对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带来困难,对两岸的文化融合形成阻力,对构建两岸共同的文化认同十分不利而且有害。

3、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及现代化存在认知差异

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存在认知差异。部分台湾民众因20世纪60--70年代大陆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上曾走过一段弯路,认为传统文化在大陆支离破碎,质疑大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就大陆而言,赞赏台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但并不赞同岛内某些并不理性的指责;更不主张打着各种旗号,进行中华文化正统性之争。

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存在认知上的差异。两岸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有较为一致的认同,但自上世纪40年代末以来,两岸选择了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走上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由于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期间两岸又都曾在意识形态宣教上有过一定程度的极端做法,导致两岸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发展产生认知差异。台湾将大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化”。大陆也并不赞同台湾过度依赖所谓西方民主、自由,过于强调本土文化的做法。

两岸文化交流中的这种矛盾虽与异质文化间的冲突有本质的区别,但不利于两岸敌对情绪的缓解与不信任感的消除,也会阻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入推进。

4、对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存在认知差异

中华文化是连结两岸同胞的文化脐带,在两岸政治对立、军事对峙的特殊历史年代,对维系两岸同胞的民族情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背景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与整合,在增进两岸同胞了解、加深两岸同胞信任、促进两岸社会融合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两岸文化交流也有推动消除两岸政治歧见、推进政治和解的功能;两岸文化交流特殊的溢出效应,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在内的两岸全面交流起到独特的作用。

然而两岸在这一问题上的认知有差异。大陆并不赞同将两岸文化交流泛政治化的做法,但同时认为两岸理应尊重并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在消解两岸政治歧见、弱化两岸敌对情绪、促进两岸统一方面的作用。而台湾在蓝绿对峙的政治生态及美国压力下,某种程度上希望两岸的文化交流是脱政治性的、“柏拉图式”的交流,或者希望两岸文化交流的溢出效应仅限于经济、社会领域。等“”势力更是将两岸文化交流污名化,将其视为大陆“吞并”台湾的前奏,当然不会理性看待两岸文化交流对两岸政治关系促进的正面意义。

若两岸长期就两岸文化交流的功能无法聚同化异,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与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5、对两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存在认知差异

目前两岸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还远远不够,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多为区域性、局部性、短期性,缺乏统筹性、全局性、长远性的规划,更谈不上科学的规范性。由于交流机制的长期缺位,两岸文化交流中政策措施的不对等、交流规模的不对称、交流领域受限等问题无法得到很好处理,所引发的如学历采认、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市场规范、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等现实问题,都亟待通过稳固的交流平台,通过制度性的文化交流逐步解决。因此适时商签两岸文化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正常化、制度化,已成为两岸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6、对民主等政治价值观念与祖国统一的关系存在认知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两岸统一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早年台湾拒绝同大陆统一的理由是强调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岸的生活质量不同,甚至担心统一了大陆会把台湾的财富拿走。

伴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当两岸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差异但生活水平越来越接近时,台湾岛内出现了另外一种拒绝和平统一的理由:大陆的民主制度不如台湾的民主制度先进和优越。从台湾的学者到普通民众,从蓝营到绿营,对大陆的政治体制不认同甚至有攻击言论,对台湾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十分认同并将台湾的政治制度看成是绝对优越于大陆。

但大陆对这一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民主制度与和平统一没有必然联系;大陆目前的民主政治是适应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需要的。

二、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的途径

两岸社会的大融合,需要不断扩大两岸民间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但要厚植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且要加强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增强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认同。”为此作者基于两岸社会融合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建议。

1、树立共生与发展理念,构建两岸文化价值认同

有学者指出:“实现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进程,根本路径就是透过两岸共同发展,培植两岸共同利益,形塑两岸共同价值,加快两岸同胞情感趋融、价值趋近、认同趋合的进程,加快两岸一体化进程,建构两岸共同体。”两岸文化价值认同,诞生于两岸同胞频繁交流的实践活动中。透过两岸经济合作、人员往来,形成共同的生活圈、生活方式,促成两岸语言、价值的趋同化、同步化。

近年来,大陆的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理念,都获得了台湾民众广泛的认可。因此,不仅应当让台湾民众了解大陆同胞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且应当让他们了解大陆民众价值观的最新变化,使两岸民众互相认可与接受,为两岸最终的统一奠定心理基础。

同时,努力寻求两岸文化的共通之处,包容两岸文化的差异,寻求两岸文化价值的对接。为此,可以加强两岸在文化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交流。目前,大陆涉及台湾民间民族文化遗产(如祖庙、祖墓、寺庙、礼仪、民间音乐、工艺和民间建筑等)需做好普查、抢救、传承工作。此外,台湾提出将阿里山、日月潭等公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陆要鼎力支持。两岸“要共同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挖掘和提炼有益思想价值,发扬光大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包容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正确梳理台湾本土认同感,将台湾乡土情怀引向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本土认同感、乡土情怀,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与正当的情感诉求,与中国国家认同是并行不悖的。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有着不同于大陆其他地方文化的特殊性。要充分了解台湾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和现实政治文化生态,客观地看待台湾民众的历史悲情,不要简单地把“台湾意识”理解为“”意识。因此,大陆要在学理上梳理本土化的合理成分,将乡土情怀引导向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3、加强历史记忆,构筑两岸共有的精神家园

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有的精神家园,构成两岸同胞国民身份的核心和安全保障,是增强台湾同胞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国认同的核心内容。为拉近两岸民众的情感,增强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一方面,要强化两岸共有的历史记忆,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纳一些台湾学者的建议,选择一些合适的历史文化议题,如、、等,“以藉此培养两岸民众共同的历史记忆”。

另一方面,要逐步消解两岸间差异性的历史记忆。通过加强两岸的文教交流,来不断消解两岸的差异性历史记忆。

为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整合,可以考虑设立两岸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基金,资助不同层次的政党、城市、学校、工会、协会、学会交流,扩大两岸文化交流范围与基础。

4、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可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努力构建制度化的互动体系

“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文化ECFA”的协商签署,已经成为两岸的共识。有学者提出可先谈框架后充实补齐细则。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文化管理机构的对话机制、文化交流的可持续性机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育机制。两岸可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协商签署“文化ECFA”事宜。但目前在双方尤其是台湾方面认为商签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两岸可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就具体的文化行业和文化产业如教育、影视、出版传媒等商签交流合作协议。

事实上,两岸交流合作一直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推进。如在国共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提出了“积极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7项建议;在2009年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6大类29项“共同建议”中,有5大类26项涉及两岸文教、文创产业和新闻交流的内容。在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22项“共同建议”中,有10项涉及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内容。上述建议内容有许多已取得积极进展。

5、设立文化办事机构,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

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下,两岸建立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针对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相关议题,持续进行深入且全面性的讨论与协商;此外,两岸可设立文化办事机构,办理、推动并维系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事务,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

篇5

【关键词】:流动儿童 教育 融入 文化冲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开始纷纷向城市转移,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近年来,流动人口出现家庭化趋势,约四分之一流动人口举家迁移,除了劳动力进城外流动人口子女也纷纷流入城市,这种“人口流动家庭化”趋势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造就了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根据《2006 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 目前中国

至少有1981 万多名流动儿童。流动人口由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在城市的融入情况并不容乐观,常常处于被排斥和隔离之中,作为流动人口派生物的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能否很好的融入到城市教育环境,文化冲突会对他们的教育融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本文将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相互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为目标(刘成斌、吴新慧,2007)。社会融合是融入的最终目标,本文研究流动儿童在城市教育环境的融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迁入地教育环境对流动儿童的接纳;另一方面是流动儿童对迁入地教育的适应。当前对流动儿童融入的研究主要是对流动儿童整体各方面笼统的进行研究,探讨的也是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因此,本文以流动儿童为研究对

象,以文化冲突为视角研究当前流动儿童在城市教育环境中的融入情况,以发现其融入现状、存在问题,探讨其对策。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笔者针对南京市流动儿童做了调查了解。此次调查以南京市所有流动儿童为研究总体,通过按分层抽样对南京市内的几所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实地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回收298份,有效率为99%。另外,征得被调查者的同意,调查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期能弥补问卷调查的相应不足之处。

调查将研究对象限制为“流动儿童”,所以本文将流动儿童界定15周岁以下的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程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与留守儿童相对应。

二、结果分析

(一)样本概况

要对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入情况进行研究,首先要了解一下该群体的一些基本特

征。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南京市流动儿童群体中,男性与女性比重差不多,分别为49.5%和50.5%;年龄段集中在10-13周岁,比重达77.9%,平均年龄为11.9岁;流动儿童从流出地来到南京平均年限为7年;最后在流动类型上84%的流动儿童属于跨省流动,最大的流出地是安徽占53%。

(二)迁入地教育环境对流动儿童的接纳

探讨迁入地教育环境对流动儿童的接纳情况是研究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流动儿童就学状况及城市市民对流动儿童受教育态度。

1、流动儿童的就学状况:

2000年进行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国适龄流动儿童的在学比例为

96.1%,未按要求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4.8%,高于全国儿童包括农村地区的儿童的相应比例3.3%。

目前已就学的流动儿童少年, 其就学渠道主要有三种:在公立中小学借读、在流入地政府批准的民办私立学校就读以及在民工子弟学校就读。

公办学校的借读费以及繁琐复杂的就学手续、私立学校的高昂学费、以及民工子弟学校的不规范不合法性这一切政策、制度以及经济等多种因素阻碍了城市教育环境在就学这一环节对流动儿童的接纳,使得流动儿童在就学这环节融入城市教育环境有一定的困难。

2、城市市民对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态度

为了解城市市民对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态度,我们主要选取与流动儿童受教育密切相关的两个主体:城市儿童以及其父母。

(1)城市儿童父母

我们通过问卷中对“到城里同学家里玩时,同学的爸爸妈妈对你热情吗”“到同学家里玩时你害怕见到他们的爸爸妈妈吗”以及“为什么害怕”问题的回答来测量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6.7%的流动儿童都到过城里同学家里玩过。

表1 到城里同学家玩时,同学的爸爸妈妈对你热情吗

通过表1我们发现,在流动儿童感觉中,54.8%的人感觉城里同学的父母对自己很热情,41.8%的感觉一般。在后面有关是否害怕同学父母以及害怕的原因的调查中发现,72.9%的流动儿童对城里同学的父母感到害怕,其中59.1%无原因害怕,22.2%是感觉同学父母太严肃,另外14.8%是感觉同学父母不愿意自己同他们孩子玩。由调查可以得知当前大多数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歧视有很大改善,他们不会明显的歧视流动儿童并阻止自己孩子同流动儿童交往。但流动儿童仍然会对城市居民心存害怕,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流动儿童一直以来被灌输的“城里人会歧视流动人口”的刻板印象起作用,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一些城市居民尽管表面不会歧视他们,但潜意识中却不能平等对待接受他们。

(2)城市儿童

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态度与其父母的态度有很大关联,甚至是其父母态度的传承,近年来由于对于流动儿童关注的增加,不少城市居民开始改善自己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态度,通过对城市儿童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城市儿童提到父母不会反对他们与流动儿童的交往,但也有一部分城市儿童反映由于流动儿童与他们在生活习惯以及自身素质方面有很多不同,导致自己不愿意同他们交往。在对一些城市儿童访谈中他们提到“(流动儿童)不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卫生,常常说脏话”“我们班上的流动儿童有的脾气很暴躁,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所以我不喜欢和他们玩”还有一些城市儿童提到他们父母不愿意他们同流动儿童交往,怕自己被带坏,“我妈妈说那些同学(流动儿童)学习不好不让我和他们一起玩” ,“我们班上从农村来的同学到我家玩过几次,我妈妈听到他们说脏话就不让我和他们在一起玩了”这说明现在由于市民意识增强来自于城市儿童的歧视也有很大改善,大部分城市儿童乐意接受流动儿童,但对于流动儿童的歧视仍然存在。

(三)流动儿童对迁入地教育的适应

1、流动儿童对学校的选择

对于流动儿童的学校选择意愿我们通过问卷中的“假如可以自由选择的话,你想去哪种学校上学”问题的回答来测量。

表2 假如可以自由选择的话,你想去哪种学校上学

转贴于 根据调查,有59%的流动儿童选择在流入城市上学,其中选择在城市公办学校的最多占41.6%,另外29.7%的人对于去哪种学校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10.6%的流动儿童想回到老家的学校。这组调查数据说明流动儿童对流入城市的教育有很高的认同感,他们愿意接纳和适应城市的教育环境。那么为什么流动儿童对于城市教育有如此高的认同感呢?一方面,许多流动儿童在城市出生,他们接触的是城市的环境与价值观念,因而很容易对城市的教育产生认同;另一方面,一些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以后,通过城市教育与家乡教育对比,很容易感受到城市教育的优越性,此外长时间的城市生活容易使他们与以往生活经历产生断裂,因而会认同城市教育。

2、流动儿童的在校适应

(1)在校学习

我们在对城市儿童的访谈中发现,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成绩往往处于班级中下游,他们很少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很少参加兴趣小组或科研活动, “农村来的同学有的成绩不错,大部分不好,班里的活动如果老师强制要求的话就会参加,否则很少参加,因为他们都没有自己的兴趣特长”。这种现象在民工子弟学校不是很突出,调查发现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在校学习适应较好,只有18%的流动儿童认为城市儿童比他们优秀,52.7%的认为两者差不多,29.3%的流动儿童甚至觉得他们比城市儿童更优秀,因为那里大多都是流动儿童群体,同质性强,学生基础差不多,老师的授课方式也接近农村。所有这些不会对他们的在校学习产生压力。

(2)在校交际

很多流动儿童不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以及由于生活背景、习惯的差异,他们的交际圈很窄,主要是与同他们一样的流动儿童群体进行交往。一位城里男孩反映说“我们班上有几个农村来的男生,他们不喜欢和我们一起玩,因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主要讨论电脑游戏,好多游戏他们都不知道也没有玩过,所以不和我们一起”。

(3)师生关系

与城市儿童相比, 流动儿童在与老师交往中的冲突性更高,满意度更低。流动儿童往往觉得“班主任不太喜欢自己”、“老师对自己不公平”。而在民工子弟学校,74.8%的同学认为老师对自己和其他同学是平等的,如果不平等学习因素也是主要原因,82.4%的同学对老师是满意的。

经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不考虑其他,只从流动儿童在校适应情况出发,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的在校适应要优于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混合学校的适应,这主要是由于两个群体间的差异导致的,总体而言,从在校学习、交际、师生关系看流动儿童对城市教育环境的适应并不乐观。

三、流动儿童在城市教育环境中融入的文化冲突解读

美国的社会学家塞林在《文化冲突与犯罪》一书中对文化冲突作了系统概述,将文化冲突看作是社会变迁的结果,社会的变迁导致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出现,每个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群体并被自己群体认可的文化价值规范等,同时在变迁中不同群体开始频繁接触,不同的文化在交往中发生冲突与对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碰撞摩擦,是以中国农村为代表的传统乡土文化与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都市文化融合与冲突。这种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冲突直接导致“污名化”效应,即著名社会学家埃利亚斯提出的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污名化过程。城市居民认为流动儿童不讲卫生,没有素质等便是污名化下产生的歧视,会直接影响到对流动儿童的接纳。

同时,在城市中,相比现代都市文化的主流文化的地位,拥有传统乡土文化的

流动人口他们的身份不仅是户籍意义上的“外来人口”,更是一个“异质文化群体入侵者”。来到一个异质文化空间的流动儿童城市文化与他们自小接受的乡土文化发生碰撞,除了要面对城市人群的歧视还要面临自身的文化焦虑。流动儿童进入城市教育环境后会面临诸多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归根结底是文化不同导致的。

四、结语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研究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教育环境的问题时,文化冲突已渐浮出水面,如何解决好城市中的文化冲突因素不是简单的制度政策所能实现的,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磨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实现诚实文化多元化的过程。

当前流动儿童在流入城市教育环境中的融入并不乐观,造成这一现状的因素很多,本文认为主要是由于流动儿童所拥有的传统乡土文化与城市主流的现代都市文化的冲突,这主要是从文化冲突的视角看,也应该有其他较为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刘成斌、吴新慧.留守与流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马纯红.文化冲突视角下的农民工闲暇生活问题化倾向解读[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3).

[4]宋蓓.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7).

[5]聂洪辉.新生代农民工及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7(6).

[6]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J].中国人口科学,2003(4).

[7]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2004(1).

篇6

关键词 中华文明 汉字文化圈 交流 融入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the Exchanges of Japanese and Chinese Culture

GUO Huijing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Abstract Long history of Sino-Japanese cultural exchanges, the Japanese peninsula of its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 in its own soil in the prolifer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 has always maintained a broad and sustained communication and blend. This exchange and blending continued for long years, from government to civil society, from culture to civilization, constitutes a new element of their culture.

Key words Chinese Civilization; Chinese cultural circle; exchange; integration

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远在很早的时期就有了与中国的交流。郭沫若在中日恢复邦交时曾作过《沁园春》,词的上阕短短的几十字道尽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及其一直延续的进程: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一苇可航。昔鉴真盲目,浮桴东海,晁衡负笈,埋骨盛唐。情比肺肝,形同唇齿,文化交流有耿光。堪回想,两千年友谊,岂等寻常。

中日文化的交流包括了从上古一直至今的漫长岁月,几乎是从有文字记载就开始了交流,但是,总的来说,在古代,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达,中日文化交流较多的是中国文化输向日本,日本经历了从全盘吸收到消化改造的阶段,逐渐慢慢的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近代伴随着中国的半殖民化,中日交流多倾向于中国向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学习近代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交流更是扩大到整个民间。下面的几个史实证实了中日文化交流:

1 源于上古的中国移民进程――徐福东渡

徐福是秦代著名方士,琅琊人。据历史记载,他曾经两次受秦始皇派遣入海求仙。在最后一次,他带数千童男女及五谷、百工等经朝鲜半岛到达日本。其所到之处,都播撒下中华文明的种子,促进了当地的文明进程。他最终成功东渡日本,比郑和下西洋早1600多年。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八年”条载:“齐人徐市(f,即徐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史记》同卷“秦始皇三十七年”条又载:“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这是中国古文献记载徐福东渡故事的起始。而最早肯定徐福到达日本的记载见于五代后周时的古籍《义楚六帖》。该书《城廓・日本》一章中曰:“日本国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千余里,有出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至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据历史记载,徐福东渡不仅仅把百家著作传递到了日本,还通过这一行动使中华文化在日本得到延续。宋代的大文豪欧阳修做了一首诗歌《日本刀歌》,全诗如下: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

诗中不但肯定了徐福东渡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所造成的积极影响,而且还第一次把其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时间联系起来,认为正是徐福在秦始皇焚书之前赍书东渡,才使日本保存了中国失佚的《尚书》百篇。并且,日本学者铃木贞一通过潜心研究据说是中国先秦典籍的《宫下文书》,甚至统计出徐福当年携带到日本的书籍共有儒家经书1850卷、其他典籍1800卷,认为这大致囊括了当时中国所有的重要典籍。

2 盛唐风气对日本的影响

中国的历史典籍中记载,从公元七世纪初到九世纪末的两个半世纪里,由于唐朝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发达,唐朝成为了当时的世界中心,威名远扬,远到欧洲近到亚洲周边各国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日本出现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先后向唐朝派出了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涉及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持续时间之长远,实属空前,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

遣唐使在中日交流史上贡献巨大。首先,他们引进了唐朝完备的典章律令,推动了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并且据《大日本史》123卷记载,公元818年嵯峨天皇根据遣唐使的建议下诏改定礼仪,并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其次,他们汲取盛唐文化,提高了日本的文化艺术水平。遣唐使每次携带回大量的佛经汉籍,诗词歌赋,并且在日本上下形成了学习汉唐诗歌的风气。在八世纪中期,日本编纂了第一部书面文学集《怀风藻》收入了日本汉诗人的120首作品。其中有241处引用中国诗歌作的典故与诗句,有40余处模拟中国诗的句式。

此外伴随着各种典籍和律法的引进,日本人的生活习俗中,如衣食住行、体育、音乐、艺术等各个方面,均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例如,在穿衣方面,日本的民族服装和服,就是在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就连同和服配套的木屐和草履,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秋千、围棋、茶道都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音乐、雅乐及能乐与唐代音乐也有密切关系。

说到唐代中日的文化交流,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阿倍仲麻吕。他的中国名字又称晁衡,字仲满。他在717年随第九次遣唐使入唐,成为早期的日本留学生。经过近十年的苦读,他不仅入了中国户籍,还参加了唐朝的科举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进士出仕唐朝。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和阿倍仲麻吕交情深厚,听说他要回国的消息后还写了《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并序》的名诗。在诗歌中追述了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中日的友好往来及与其的依依惜别之情。

3 结语

文化的交流不是单方的。日本在大量学习中国文化之后,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对其民族文化进行了创新和改造,在语言、文学、风俗、文化上形成了与中国相似但有有别于中国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后来也传入了中国。

由于篇幅限制,中日文化交流其它的大量史实没有办法一一列举。但从文化方面来谈,其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向外的延伸性,当然,从文化发展的历史而言,两种文化一旦形成“交融”的关系,那么这种“交融”或者“交流”总是双向存在的。但是由于在特定历史时期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的“势”的不同,因而便造成交流过程中“量”的不一。其实早在中国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日本时,日本的文化业也传到了中国。日本特有的文学形式“和歌”,大约在8世纪就开始传入中国。从16世纪后期开始,中国文坛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兴趣日渐浓厚。到了明代,出现了一批研究日本的著作“寄语”。到明代万历年间,编纂《日本考》(或称《日本风土记》)艺术,其中收入日本和歌51首,另外还收入了日本人写的汉文和汉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还根据“寄语”中的词汇,用假名创作了《日本灯词》一幕五首曲牌。但是从文化发展的整体来说,古代中国文化由于其强大的“势”融入到了现在日本的文化本体之中,而日本文化却未能向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等那样,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构建成中国文化的新元素。

参考文献

篇7

>> 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文化交融,心灵碰撞 碰撞与交融 跨文化语境下的碰撞与交融 论拜占庭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古风与新潮的碰撞与交融 多元文化碰撞中的价值抉择与德育实践 鸟巢、水立方: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结晶等 从电影《喜宴》看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美与丑的碰撞和交融 传承与创新的碰撞交融 民族艺术的碰撞与交融 交融的变革与碰撞的革命 渥太华,多元文化和谐交融的首都 多元工艺文化的碰撞 韩式设计:多元文化的碰撞 历史与现实碰撞 情感与知识交融 心与心的碰撞 情与情的交融 心与心的碰撞 情与情的交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04–20.

[5]张起钧.烹调原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20.

[6]郭剑波,陈红丽.青田华侨华人与中欧文化交流[J].八桂侨刊,2009,(4):50-51.

[7]方晓.西班牙华人移民的研究初探——以巴斯克地区为例[A]王晓萍.欧洲华人华侨与当地社会关系:社会融合?经济发展?政治参与[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161-162.

[8]魏艾.文明冲突还是天下大同——以“西学东渐”为例辨析亨廷顿“文明冲突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2):86.

篇8

位于韩半岛西南部的全罗北道,是韩国与中国大陆距离最近的地方, 悠久的历史传统、秀丽的自然风光与灿烂的文化遗产引得世界瞩目。此行, 充满文学气息的群山市、美丽富饶的海路之乡扶安郡、传承千年文化历史的全州市、散发着宝石之光的益山市、精神气十足的镇安郡以及浪漫爱情之都南原市都是摄影团采风的目标城市。

美丽港起航

25 日,阳光普照下的格浦港,海鸥伴着清风拂过海面,正在这里举办的第二届新万金杯国际快艇大赛是中韩摄影家们摄影交流活动中拍摄的重点。 第二届新万金杯国际快艇大赛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 参赛选手起航 “穿越与交融”国际文化交流摄影家代表团团长杨明在开幕式上讲话

在精彩的开幕式后,摄影家们兵分两路,一队登上船只,对快艇比赛选手进行近距离跟踪拍摄,一队则踏上海边观景台,对格浦港以及整个赛况进行远距离拍摄记录。第一队随船出发,海上的颠簸让人无法站稳,但这并没有打消摄影家们的积极性,大家把身体或倚在绳索上,或靠在桅杆上,支起三脚架, 将镜头伸向远方。随着船的摆动起伏, 大家慢慢适应了这种颠簸幅度,开始在船上移动,寻找各种最佳拍摄角度,将每个参赛船只与选手的风采收入镜中。期间,来自中国宁波的参赛快艇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为了让摄影家可以捕捉到绝佳的画面,宁波号快艇特意围绕在四周转弯、摆动,最后向胜利的终点驶去,留下一个自信的背影。

在80 多岁老船长的指挥下,船慢慢靠岸,摄影家们来到岸边礁石上进行韩国传统民族服饰拍摄,身着长裙的韩国少女踏着海风、伴着传统的韩国民乐在礁石上翩翩起舞,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观赏。曼妙的少女、无边无际的礁石滩、似书卷堆积而起的彩石江峭壁在摄影家的镜头下绽放。

告别了格浦港,摄影团一行人向艺术之都益山进发。益山自古以宝石而闻名天下,传承益山地区特色和百济文化的益山宝石博物馆以其宝石之美与馆藏之珍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的脚步。馆内收藏了11 万8 千多枚珍品,宝石船、弥勒寺址石塔、宝石花等看得人眼花缭乱,宝石的光芒照耀着整个场馆, 自然也吸引了摄影家们的关注。离宝石博物馆不远,一场韩国传统文化饕餮盛宴正在益山艺术会馆上演,身着韩国各时期传统民族服饰的艺术家们在台上尽情地演绎着韩国文化,从民族舞到剑舞,再到陶艺工匠、织网老人,无不散发着独特的韩国古典魅力。中国摄影团队与数百名韩国摄影家齐聚一堂, 在艺术的牵引下,交融互通。 摄影家们在栈道上拍摄格浦港美景 摄影家们正在拍摄身看传统韩目服饰的少女 益山艺术会馆内的织网老人

艺乡风韵 传承千年味道

全州市位于首尔以南232 公里处, 也是全罗北道的政府所在地。1000 多年的历史使全州有着最具韩国特色的传统风貌,韩屋、韩纸、韩食、板索里等韩国文化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此行,摄影团便走进了最具全州特色的地标景点――韩屋村。700 多座韩国传统房屋星罗棋布,具有历史意义的梧木台、庆基殿,艺术气息十足的工艺品展示馆、品牌店,以及现在仍居住的居民区,这些建筑从梁柱到地板采用的都是天然木材,散发着大自然的味道。身着传统韩服的少男少女们漫步于韩屋间的林荫小道,街道旁三三两两的游客嬉笑交谈,慵懒的猫儿在树荫下打着小盹,这些最自然的个体或群体都成为摄影家们镜头下的最美模特。 中韩摄影家们在益山艺术会馆内齐聚一堂 俯瞰韩屋村,各色韩目传统民居星罗棋布 韩屋村内游人如织

传统韩式建筑 独特的建筑材质与构造蕴藏着独特的韩屋文化

来到了有“世界六大美食之都之一” 称号的全州,闻名遐迩的全州美食自然不能错过。其中,以数十种丰富的拌饭食材搭配精心调制的酱料,组合而成的色香味俱全的全州拌饭瞬间就俘获了大家的味蕾。而在全罗北道副省长、国际大使郑焕星先生的招待晚宴上,韩国特色传统美食――韩定食更让大家眼前一亮,拍手称赞。定食,即全席, 古时为君王食用的宫廷膳食料理,后来被士大夫配合各地特有的乡土饮食, 模仿成班家料理,各式小菜摆满桌, 主菜用尽各种方式,蒸、烤、烫、拌, 花样百出,丰富无比的菜色与色彩斑斓的视觉美感,使韩定食成为韩国美食中的登峰造极之作,让人意犹未尽。

探寻高原马耳山的传说

镇安郡的马耳山位于高原地带, 由两座海拔686 米(雌马耳峰)和680 米(雄马耳峰)的水成岩形成,由于其形状酷似马耳,而取名“马耳山”。马耳山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朝鲜太祖李成桂在高丽末担任将帅的某天夜里, 做梦见到仙人对他说“用这个金尺去测量三韩疆土吧”。之后,李成桂在智异山附近的荒山上一举击退倭寇,在回军途中便看到了马耳山,连绵的山势仿佛将梦中的金尺捆绑在一起,于是,李成桂将其命名为束金山,并更加坚定了建国的决心,终于在卧薪尝胆12 年后实现了朝鲜的建国之梦。 马耳山塔寺前堆砌的石头千姿百态

沿着满是绿荫的林间小路,摄影家们一边走一边拍,散落的三两小铺、路边不知名的小野花、碧波荡漾的湖水都在摄影家的镜头下释放着自己的美。有了摄影的乐趣,漫长的山路竟在不知不觉中走完,马耳山塔寺近在眼前。由大小不一的石块垒起来的80 多座石塔,参差不齐地围聚在一座寺周围,石塔的形态大致以一字形和圆锥形为主, 大小变化多端,每座石塔都造型奇特, 耐人寻味。其中以位于大雄宝殿后方的天地塔最为高大,约有成人身高的3 倍之多。据说这石塔是由当时的寺庙住持李甲龙处士在19 世纪末期,独自一人堆叠而成的,至于他是如何堆出这样高的石塔,至今为止还未有明确的答案。

自然造就的神奇山峰,人类创造的奇异石塔,以及耳山庙、银水寺等景观, 都为马耳山增添了无限趣味,也为摄影家们提供了不少创作的源泉。

踏上乌鹊桥 走进春香的爱情之乡

“香丹啊,香丹,推我荡秋千,如同推船入海。让我远离这摇摆的杨柳树,远离如绣在枕端的花草,远离这些蝴蝶和黄鹂群。”

――徐廷柱《秋千词》

南原府使的儿子李梦龙在去观赏广寒楼的路上,对正在荡秋千的成春香一见钟情,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由此展开。

以《春香传》而闻名的广寒楼建于1419 年,广寒楼前有一片池水,象征着银河,池中央建有三岛,乌鹊桥在此跨池而建,相传,只要一年踏上一次这座乌鹊桥,便能求得夫妻恩爱,子女幸福。池塘前的楼阁建筑风格独特,但与其建筑风格相比,更引人入胜的还是春香和李梦龙的浪漫爱情传说。循着千年爱的足迹,摄影家们在春香祠堂、玩月亭、乌鹊桥、春香馆等地纷纷开始摄影创作。乌鹊桥旁,金鱼戏着淙淙泉水从桥下游过,韩国摄影家金先生与中国摄影家胡斌讨论起泉水拍摄的慢门技巧,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环境并没有阻碍艺术的交流,在摄影的世界里, 语言是相通的。 远眺马耳山,两只“马耳朵”十分惹人爱

穿越・交融・收获

访问期间,中国社会艺术协会摄影委员会代表、观照堂“穿越与交融” 国际文化交流摄影家代表团团长杨明与韩国全罗北道摄影家协会会长李石揆代表中韩双方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 就两地摄影家互访、举办摄影比赛等合作事项达成一致,这也预示着未来双方的摄影文化交流将进入更深的层次。 因《春香传》而闻名的厂塞楼 韩国古典发型和服饰 穿韩服的少女在春香馆自拍 广塞楼还是情侣们最钟爱的约会场所之

篇9

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也是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文化交融的结果之一。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这门学科不断发展,在学习方面也不止只限于书面知识,更多的外国学生因为学习汉语,所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世界的发展,人们不止注重衣食住行,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培养。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大多对佛教文化比较感兴趣。本文就将从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来看中外文化交流进行论述。我们知道,印度佛经传入中国内地经由两条路线:一条是陆路,即由中亚、西亚地区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然后再深入中原地区。史书上记载的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印度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等以白马驮经到达洛阳,就是经由陆路而来的;稍后的安世高和支娄伽谶也是通过这条路线来到中原的。另一条是海路,大约到南北朝时才有著名的译经大师从海路来到中国传教,如禅宗祖师达摩就是经海路到达广州,然后才逐渐北上,进入少林寺修行的。丝绸之路的发展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的作用是相互的。

由于科技的发展,所以实习方式多元化,可以简单概括为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因为实习是跟汉语国际教育有关的工作。在平时讲课时就接触到了外国学生。学生为印尼学员,信教,所以在讲课前会进行祷告。这也是本文来源之一。

中外文化交流有多方面的。例如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等等。宗教间的交流为其中一个方面。本文将从宗教方面,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去研究中外文化间的交流。

本文主要针对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并且结合Chinlingo平台的实习经历,研究在宗教方面,中国与外国之间,怎样进行文化交流。很多书籍介绍的主要为佛教东传的过程,忽视了中国僧人的西行求法活动。其实,在印度佛教东传的同时,中国的僧人兴起了西行求法活动。西行求法活动,可以追溯于西晋时期。据统计,西晋时,已有三人西行求法,东晋已多达37人,六朝时达百人以上。因为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推动了中外之间的友好往来。

可以看出,宗教的传播与交流,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与学习的重要渠道。由于宗教哲学涉及人生领域的许多课题,触及民族文化的内核,因此,它的影响深远、巨大。其影响不止体现在宗教文化方面,也体现在文学、医学等各个方面。在文学方面,佛教的传播,促进了例如空海所著《文镜秘府论》等其他僧人的作品的出现,保留了中国文字学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料,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医学方面,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各种印度医学观念也传入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通过文献研究方法,针对在宗教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同之处,进行对比,看中外文化如何在宗教方面体现出来交融,并且通过宗教,与其它文化方面的事件进行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在宗教文化中,看出中外文化交流,体现中国文化的,即包容性。

一、主持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答辩人:目的:因为大部分文献都是从单方面对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特别细微的阐述。但从两方面进行阐述的文献却少之又少。本文欲从这两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归纳、阐述,从而得出论文结论。

二、主持人:本篇论文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答辩人:本文欲从六个方面对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即:

第一章写了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的结果;

第二章是有关这两件事情发生的意义;

第三是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第四章我主要写了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这两件事情的异同;

第五章我针对这两件事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进行了一个概述。

最后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概括,也就是我们对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应该是怎样一个态度。我的论文的大概内容和结构就是这样。

三、主持人:在你研究的课题方面,你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答辩人:我运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文献研究法:针对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对中外文化产生的影响,翻阅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比如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以及法显的《佛国记》等,种类有许多,在论文撰写初期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

2、对比法:对中国以及外国产生的影响,从不同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又与“一带一路”进行结合,产生现实意义。并得出我们针对此现象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得出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对现代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10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文化融合;文化创新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产物,是人们千百年来生存斗争的创造结晶,也是民族群体逐渐摆脱自然的控制走向成熟和自由的重要标志。中西文化各自生长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洗刷和社会积淀,各自张扬着迥异的文化个性,迸发出独特的历史魅力。自人类文明创建以来,中西文化经历了无数次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每一次东西彼岸的文明碰撞与交融,都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系,增进了本土文化的生命力,为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铺垫良好的基础。

随着21世纪“全球化”的认知与普及,文化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文化的深层领域得以彻底地反映与体现。中西文化作为最具代表性民族异质,通过文化交流、彼此借鉴、相互渗透,互为补充,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的地域及内容限制走向世界,实现文化融合的过程。若想实现由文化本土化向文化全球化转变,就必须进行文化整合与民族文化创新。文化整合是民族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动力,同时民族文化创新还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对当今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多元共存的整合原则,力求在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找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连接点,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构建。

一、中西文化的整合前提

文化冲突和文化整合是文化变迁的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方面。文化冲突是文化整合的基础和铺垫,文化整合是文化冲突的必然结果。正是由于中西文化存在难以消除的文化隔离和个性差异,才使彼此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渗透成为不可阻挡的文化趋势。众所周知,“内陆外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更具典型的农业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塑造了中华民族旨在求安足而不在求富强的内倾型文化。(钱穆,1994,124-125)而“陆海相间”的地理结构赋予西方丰富的社会活动,健全的民主政治和开拓的民族精神使西方文化更具开放性和外向性特点。地域的隔离加深了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中国强调礼治,崇尚集体,重视伦理,天人合一的文化观,这种价值体系与西方强调法治,崇尚个体,重视民主,天人对立的文化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中西社会时代水准的不同以及生活方式、礼仪习俗、语言文学和宗教艺术等精神领域的迥然。然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封闭的自我繁殖, 而总是要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通过彼此间的文化渗透,使本土文化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文化, 从而完成民族文化内部的更新与转型,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中西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我们只有通过探究文化差异的渊源,思索中西文化的特质和精髓,通过相互借鉴、彼此“扬弃”,使“娴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跃动”的西方文化相映,使东方的责任意识与西方的权利意识相辅,生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马冬,2006,8)。

二、中西文化的历史整合

古老而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与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们的交往至少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从丝绸之路到唐僧取经,从到成吉思汗的西拓,从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郑和下西洋到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东渐”,在千年间的文化整合过程中,中华文明的灿烂果实曾经对西方文明的进步作出不朽的贡献。然而,近200年来,随着的爆发,西方列强凭借从中国引进的罗盘和火药轰开了中华封建帝国紧闭的大门,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和不平等条约的绳索将中国裹挟进资本统治的世界秩序,深重的灾难使沉睡的中国人不得不透过破碎的国门,重新正视来自西方异邦的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从而将中国文化置身于崭新的参考系。近代中国从“中体西用”到“中西会通”,从的东方化到今天改革开放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闭关锁国的历史阴影。在西方,无论在《马可波罗游记》还是鄂多立克的《东游录》都体现了西方人对东方礼仪之邦的文化敬仰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殷切情怀,从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用深邃的西方科学知识和神圣的宗教理论对中国的输入,到西方列强以武力为后盾对中国文化征服和经济掠夺,在漫长的中西文化历史整合过程中,两大迥然相异的文明形态的对立与冲突乃至富有戏剧性的历史命运发展演变,无不给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以深刻的启示,从隔绝到沟通,从冲突到交融,任何文明的成熟和壮大都离不开文化土壤的滋养,都无法脱离异质文化的整合。

三、中西文化的整合原则

经济全球化向文化全球化的转变对中西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文化究竟能否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是消极的认同还是积极地整合,民族文化如何进行创新才能够融入文化全球化成为有识之士的研究中心。环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正是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和整合的发展才使两个民族在艰难的交流中的、个性深化,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开拓打下坚实根基。中西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表明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无论对民族生活道德准则的理解,还是对人类价值体系的认同,全球文化都是会通中西的整合过程。中国文化拥有长达五千年的历史,然而“悠久”不足以拒斥一切,“历史”不足以充当救命稻草,在文化交融中的学习借鉴绝不是步他人之后尘,更不能形成调和中西文明的折中以至全盘西化的激进。只有强调对立中的统一和矛盾中的和谐,才能通过相互碰撞,互为启发,挖掘他族的优势,将中西文化的多样性视为“全球化”时代的本色,将交往与对话作为中西文明相互碰撞的主旋律,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宽容气度和开放襟怀,理解异质文化的优势,吸纳不同文化的精髓,接受西方文化的挑战,通过兼收并蓄、包容万流,取长补短,中西会通,消除全球语境下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实现民族文化向现代化的转换,共同建构全球文化“和而不同”的新格局。

四、民族文化的创新

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冲突,民族比较和文明交融的时代。经过百年的的中西文化渗透和民族交往,中华民族对西方文明有了比较理性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西方文化的源头活水、利弊得失有了客观的判断和选择,同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剖析和反思也变得更为深入和科学,这些都为民族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新是中华民族富民强国的巨大动力,是中国保持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步提高,中国的强盛前所未有,中国的地位举世瞩目。中国人民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同时,不断地创造新的文化,完成从科技创新到文化创新,从理论创新到制度创新。正如,十六大指出:“在文化创新中一定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营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王小凤,2007,70-71)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必须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妄自尊大,克服无视西方文化的封闭思想,抓住文化全球化的契机,首先从思想理念进行创新,采取与时俱进的积极态度开拓文化理念的新境界;其次是文化观念的创新,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观念,使民族文化建设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再次是文化体制的创新,遵循文化管理机制,参与中西文化的整合,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文化产业,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文化,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总之,中西文化的融合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关键,中华民族只有通过弘扬民族主体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将中西融合之道建立在多元化的统一、独立与开放相交融的基础之上,承认中西文化的差异,追求中西文化的和谐,放眼世界,广采博纳,审慎辨析,融会贯通,通过各种形式的中西交流、文化借鉴、互补渗透,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有意识地超越的既定模式,摆脱原有文化的传统积淀和历史束缚,在平等的世界交往中,形成中西社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冬.中外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篇11

第一部分:课标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

第二部分:根据课标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评价设计和教学重难点。

第三部分:设计本节课的基本理念和出发点。

第四部分:课堂教学活动预设方案。

第五部分:课后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课标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内容要求很笼统,只要求学生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我认为,这节课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辽、西夏、北宋的基本建立情况,还要知道宋辽、宋夏之间的战和关系,特别是战和背景下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处于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主题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第一课,这段历史是从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战乱,到金与南宋的南北对峙,再到元朝统一这一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碰撞交融的一个典型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和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能够从史料和历史信息中发现问题,但在民族关系史和文明发展史的认识上相对肤浅,再加上以前固有的汉族中心论对他们的影响也比较大,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合理的引导。

第二部分:根据课标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评价设计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和评价设计】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辽、北宋、西夏的建立情况,设计辽、北宋、西夏建立情况简表和示意图,提高收集整理、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用不同方法表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2.以澶渊之盟为例,了解宋辽、宋夏之间的战和关系,并通过讨论两个问题:“假如你是宋朝的百姓,你愿意接受这样的和议吗?宋夏和议与澶渊之盟有哪些相似之处?”提高辩证综合分析能力和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宋辽、宋夏间的双边文化交流,了解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碰撞与交融,认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辽、北宋与西夏的并立。

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战和关系及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第三部分:设计本节课的基本理念和出发点

【基本理念和出发点】

我认为,这节课绝不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辽、北宋、西夏的基本建立情况和他们的战和关系,一定要把这段历史放在中国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大背景下,放在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发展与融合的大背景下,放在历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大背景下,去理解辽、北宋与西夏的并立关系。

第四部分:课堂教学活动预设方案

【课堂教学活动预设方案】

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曾说过:“教育需要转向体验世界。体验可以开启我们的理解力,恢复一种具体化的认知感。”所以,我确定的教学活动预设的原则是:一定要让学生在体验、探究的基础上自然地去感悟历史,根据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导入环节,我们从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导入新课,这样既尊重当时的历史现状,也便于纠正一些人的汉族中心观念,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自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我们把整节课的内容整合为崛起、战和、交融三大板块,每一板块均配一句宋朝的诗词来概述这一板块的主题,这种呈现方式既可以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又可以清晰地展现历史发展的线索,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华盛顿大学的一个条幅这样写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所以,在“崛起”板块,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辽、北宋、西夏的基本建立情况;在“战和”板块,我们通过“合作探究,辩证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宋辽、宋夏间的战和关系;在“交融”板块,我们通过“直观体验,感悟总结”的途径来突破难点,全面认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特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给学生呈现适当的历史史料,以帮助学生体验和探究,从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在感悟和升华环节,我从契丹族和党项族最后融入其他民族入手,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中华民族是历史上各个民族相互融合、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华文明是在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创造的。

第五部分:课后教学反思

【课后教学反思】

篇12

关键词:蒙汉;翻译;法律工作;文化交流

蒙文和汉文在翻译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语法的角度来看,蒙汉文的语法顺序存在较大的差别;另外,在翻译一些有年代的、权威的著作时,应避免生搬硬套的翻译手法。 对于文化的翻译工作来说,一部作品在翻译之后,其中的内容以及表达形式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因此要想做好文学的翻译工作,一定要对该民族的文化背景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针对民族特征来进行翻译,而语言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基本特征,其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对该民族的生活方式有一个全面的展现。因此,在蒙汉翻译工作中,一定要对两个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来促进翻译工作的进行。

1 从文化视角看蒙汉翻译工作

基于文化角度看蒙汉翻译工作,首先要从文化的认识功能上看,蒙汉两族之间的交流十分的密切,蒙古民族是草原的代表,同时也是草原文化的传承者。草原的游牧文化中充分的展现诚信以及积极进取的草原民族精神,是草原农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的。在蒙汉两族文化的交流中,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影响,能够体会到两族之间的生活态度、思想以及价值观等。因此在翻译工作中,一定要将文化之间的差异处理好,以此来做好两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传播。其次,要从文化凝聚功能来看蒙汉翻译工作,凝聚功能可以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产生文化的共鸣,从而来达成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念,以此来增强整个群体的凝聚力。在文化观念的影响下,翻译工作将会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蒙汉翻译工作对两族之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要将两族文化相互结合起来,以此来降低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避免出现一些沟通以及理解上的障碍。简单地说,蒙汉翻译属于文化交流的衍生物,在做好语言上的转换上时,也要做好对文化的传播发展,保证两族思想能够统一,所以基于这一点,一定要在两族文化的交流中产生凝聚功能。最后要从文化教化功能上看蒙汉翻译工作,文化的教化功能是指利用文化的传播来影响人们,使人们能够逐渐地接受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遵循着文化传承的主旨,对于各族文化之间传播功能来说,翻译工作者必须要具备高素质的翻译能力,翻译出的作品能够得到各个民族的认可。对于蒙汉翻译来说,文化传播具有教化的作用,因此,翻译者在翻译时,要将每一句话中所表现的不同文化观念都作为自身的责任,以此来利用文化来进行教化。

2 蒙汉翻译的主要作用

2.1 使得读者欣赏到不同民族的文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渐地融合到一起,使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民族文化是在历史的场合以及不断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但是对于每个民族来说,由于所经历的历史不同,因此形成的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语言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要想做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那么一定要做好翻译工作,以此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在蒙汉的翻译中,主要是利用直译、音译以及改编等多种方式进行文化内容的转换,以此来做好蒙汉两族之间的文化欣赏与交流,消除沟通的障碍。

2.2 促进丰富文化的发展

翻译工作能够促进两族之间的语言转换,在进行交流的同时,也能够让民族之间的产生更多的共同点。民族文化要想发展,仅仅是在自身民族中传播是不行的,一定要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交融,以此来不断地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做到文化的创新发展。文化之间的传播以翻译工作为载体,语言代表着文化,语言的翻译能够促进两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促进文化的发展,所以说蒙汉翻译能够促进两族文化发展。

3 蒙汉翻译工作需注意的问题

纵观我国历代的翻译文集,语言翻译实际上是不同族群之间的一种文化交流与沟通。要想实现没有障碍的沟通与对话,翻译者必须深入研究蒙汉民族之间或族群之间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以及传统美德,才可能进行顺畅的翻译工作。

3.1 尊重地域性

对于蒙汉翻译工作来说,主要是对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进行了解,但是在这种了解的基础上,一定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蒙汉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首先要对作品中的文化背景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以及了解,以文化背景为基础进行翻译工作,以此来把握好文化之间的相互转换,使读者能够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

3.2 翻译时遵循蒙汉文化原则

蒙汉翻译工作属于一门复杂的工作,翻译者必须要对蒙汉文化的背景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翻译者在翻译中,有时会利用归化的方式,有时也会利用一些异化的方式,不同的方式有着不同的影响。归化翻译时,不需要进行注释,但异化翻译必须要进行注释,尤其是针对一些无法理解的地方。对于翻译方式的选择一定要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针对性地选择,以此来促进蒙汉翻译工作的进行。

总之,在翻译工作中应仔细查阅蒙汉翻译资料,并提供多种参考文献。在翻译工作中应树立良好的职业素质,根据蒙文、汉文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领会其真正的文化意境,认真严肃地做好翻译工作。 蒙汉翻译能够促进两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因此,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一定要从作品中民族的背景出发,在掌握了作品的深刻内涵之后,再进行翻译,以此来做好两族之间文化的交融,使翻译作品能够得到共同的认可,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尚周成,王由林.浅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S2):15-16.

[2]宝乐尔.当代蒙汉翻译论著评介[J].民族翻译,2012,2(05):20-25.

[3] 蔡季愚. 文化差异与翻译的可译性限度[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篇13

跨文化传播,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跨文化传播这个新理念的提出确实新鲜。这个理念的内容太丰富了,要了解它,就要研究数千年来横跨几万里的世界人类文化发展与交流的历史,总结其经验与教训。探索其内在的规律。回顾是为了前瞻,这将有利于对人类未来与世界发展大趋势的预测与展望。

跨文化传播理念在当今提出,并非无缘无故,它是有着世界形势作背景的。在西方,曾有著名历史学家提出“文明冲突论”,预言未来世界的发展将是不同文明的冲突。诸如什么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冲突,等等。当今也有人借反恐之名发动侵略战争,竟说是什么新的“”!

还有,当今中国正在和平发展,引起了世界的惊叹,第三世界的穷朋友都为之鼓舞,第二世界的一些人不无忧虑,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时,当代霸主已有“后生可畏”之感,好像今日这个尚在摇篮里的婴儿一旦长大,自己就会有灭顶之灾,鼓吹“中国”,想抑制中国的发展。这种观念的根子就是所谓的“文明冲突论”。这是“冷战”思维模式的继续。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跨文化传播的新理念,以区别于对外宣传、对外传播的单向传播,而是跨越文化的相互传播,相互了解,具有深远的意义。

这一理念是植根于几千年来世界文明发展史的实际与规律的。

自古以来,不同文化与文明就是在不断冲突与交融中发展着走来的,既不是只有融合,没有冲突,也不是只有冲突,没有融合,实际上,冲突与融合总是交织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几千年来,人类的文明在交流中非但没有走向末日,而是越来越异彩纷呈、五彩斑斓。就以古印度的佛教传播为例。佛教东来,在中国与儒、道都是不同文化,也曾有过激烈的冲突与斗争。可是,两千年下来,儒、佛、道,哪一个被消灭了?不但没有,反而是取长补短,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今日的儒佛道已远非昔日的儒佛道,在跨文化交流中都发展了。在中土,佛教与儒教交融,形成禅宗,即中国化的佛教。在印度,佛陀与老子也相互交融,形成新哲学。当今台湾佛教星云大师,尊从佛陀教化并吸收西方现代化、国际化、人性化的时代新观念,创建“人间佛教”,从东方传播到西方,成为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新佛教。

当然,人类文化传播史上,也不乏借助铁蹄征服他人的一幕幕悲喜剧,武力征服者开始取得一时的优势,可是最后呢,一个只知武力征服他人的征服者大都被被征服者的文化所征服。最终是彼此交融,成为一个大家庭。古今中外,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鉴古而知今,未来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也仍然是会有冲突的,没有矛盾不成世界。但在当今以电脑、网络为主要载体的信息时代,世界上不同的文明正迅猛地冲突与交融着。或者也可以说,当今世界已跨入了跨文化大传播的新时代。

世界文明总是与时俱进的。任何妄图以一种文化去征服所有文化的观念都是行不通的。设想一下,一种文明独霸世界,那不就如同全世界的人都穿同一款式、同一颜色的服装一样,单调而乏味吗?那不是人类文化的进步与繁荣,那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悲哀与末日! 世界上未来居主导地位的文化,既不会是东方文化,也不会是西方文化,当是世界各种文化在冲突与交融中形成的多元的新文化。这种新的文化也不会停步,而是不断地发展与创新,沿着螺旋式的事物发展规律前进。

世界如此之大,矛盾又如此之多,未来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会是曲曲折折的。但是,黄河九十九道弯,毕竟东流去!

我们说的这个跨文化传播的新理念,与“文明冲突论”是不同的。它不是逻辑的推断,而是鉴于历史经验的展望。它表达着中国人的,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和平发展愿望,代表着未来世界的大方向。

篇14

    地方文献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全面地反映了某一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地方文献的典型特征表现为文种多样,文献内容复杂不同,各民族间文献交流融合特征显著等。

 内蒙古地方文献是指有关内蒙古地区的具有参考价值的各种文献,文种上主要包括蒙文文献和汉文文献两部分。内蒙古地方文献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蒙文文献更是独树一帜。内蒙古地区地处北边,历来民族活动频繁,语言文字复杂,这使得其地方文献发展与内地汉文化长期单一影响下的地方文献相比较,显得更加纷繁复杂,多姿多彩,因而也具有与内地地方文献迥然不同的特点。

 1         内蒙古地方文献更多地体现出民族意义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内蒙古地方文献并非只具有单纯的地域概念,而是更多体现出民族意义。可以说,自从内蒙古地区有文字记载以来,该地区民族间的交流也便自始至终地被记述下来。在这种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地方文献,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民族融合的印记,这从内蒙古地方文献的文种上能得到充分表明。内蒙古地方文献的文种从北魏时期起便一直纷纭多样,有汉文文献、蒙文文献、满蒙合璧、藏蒙合璧,甚至还有梵文文献。具有明显多文种并存的文献现象是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地方文献的主要差异,而象内蒙古地方文献这样涵括了中国数个主要文种,则表现出该地区多民族互为影响、融合的激烈程度。单看汉文文献,它集中反映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在内蒙古地区的交流史。最早在战国时,汉族人民即在该地垦务戍边,到清朝统一蒙古部落,大批汉人来到塞外,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解放后,汉族与蒙、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平等相处,共同为内蒙古的经济文化繁荣而努力,汉族的活动使汉文文献从古至今都是内蒙古地方文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汉文文献不仅是历史过程的反映、记录,同时也担负了传播汉族先进文化科学知识的重任。没有汉文文献的介入,蒙文文献不会有今天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再从蒙文文献来看,它不仅仅是为满足内蒙一地蒙古一族的自身需要,它也担负着内蒙古地方文化向外辐射的功能,如保持邻近八省区蒙古族聚居的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又如国际研究蒙古学的需求。蒙古族文学艺术、医药等方面的文明贡献也正是通过蒙文文献的传播得以在整个中华文明中占据一席之地。内蒙古地方文献中的语言工具书,也是出于民族文化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出诸如蒙汉会话、满蒙会话、蒙文文法等书籍,它们可以说是内蒙古地方民族文化传播交融的见证。对于内蒙古地区来说,它的历史发展总是伴随着多民族交融的过程,因为它的文献也总是超越了地区意义。从这个角度,笔者在理清该地区地方文献发展脉络时,尽力更多地从民族交往、文化融合上把握。事实上,这种划分也正反映了内蒙古地方文献“更多表现出民族交融的文化意义”这个重要特征。

 2         内蒙古地方文献发展更多是中华文明整体带动的结果

从内蒙古地方文献自身来看,由于经济文化长期较为落后,内蒙古地方文献的发展自动力不足,其发展更多的是中华文明整体带动的结果。从脉络上看,内蒙古地方文献史有着较清晰的发端(清以前)、初兴(清末、民国)、发展(建国以来)的阶段性特征。由于文化底蕴不足,其发展并非随蒙古族武力全盛而带来文治大兴,元朝时蒙古族虽拥有四海,内蒙古地方文献也有一定数量的增加,但与同时期的内地相比,只不过是涓涓细流。真正的兴起集中于近代,尤其是建国之后,在经济发展、与内地交流频繁的基础上,党和政府积极发展内蒙古文化事业,出版了大量文献,带来了当地文献事业的繁荣。这充分表明,纳入国家整体文化发展、协作的轨道,内蒙古地方文献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力。

 3         内蒙古地方文化的发展起始于地方文献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