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范文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篇1

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功能。比如,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体态形态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它既能陶冶中学生的情操、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势气、奋发向上、激发创造、影响世界观的形成。由此我通过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践,就音乐教学和美的关系作以下粗略的见解。

一、歌曲学习中认识美、以美悦情

俄国大文豪契可夫说:“歌声是太阳,没有歌声的生活就像没有太阳的生活一样苍白、淡化。”唱歌和歌曲欣赏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学习者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学生对其乐作品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他们的心脾。

如:歌曲欣赏教材中《我爱你,中国》,其歌词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森林山川、春苗秋果、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且词句清新秀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字句间展现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把“我爱你,中国”的主题引向深化。歌曲的旋律跌宕起伏,词曲珠联璧合,相互辉映,仿佛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中国大地而引颈高歌的艺术境界。学生通过欣赏,加之教师生动的讲解,他们被歌曲优美的旋律和多媒体课件生动的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而深深吸引,难怪同学们在听后感中写到,歌曲犹如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瀑泻出海外儿女一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

今天对祖国说话的是澳门,三百年长久的呼唤,歌曲《七子之歌》中“祖国母亲,我要回来”包含着酸甜苦辣。喜泪挂在笑脸上,奋斗抗争、渴望,随着音符的跳动从心底里流淌出来。

香港的呼唤,一首《东方之珠》让祖国母亲看到东方明珠今天更加美丽。 “海龙王”你能架起彩桥,把鼓浪屿和基隆港连起来吗?“快快见到”的急切心情感染着学生,这情,是母子情、思恋情、思归情,通过歌曲的教唱和欣赏,谁不受到感染,他们听着、唱着、爱国之情由然而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提升,道德情操随之升华。美和善是一对孪生姐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辨别美、感知美、认识美、发现美、尽量为孩子们营造以美扬善的氛围,启迪领悟学会做人的真谛。

二、乐曲欣赏中孕育美,以美扬善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通过音响来塑造音乐形象的;而音乐形象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此我根据音乐这一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和心理偏异,让他们欣赏不同的乐曲,通过音乐对人的感染力,以达到矫正心理的目的。如针对厌学心理,则让他们聆听《校园的早晨》、《中学时代》、《祖国的关怀象春天》等,激起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热爱;针对胸无大志,自卑自弃的学生则让他们聆听《长江之歌》、《中国的土地》、《亚洲雄风》,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自信心;针对毕业班学生学习紧张疲乏心理,让他们聆听《春江花月夜》、《蓝色的多瑙河》,带给学生轻松、愉快的感觉;针对娇弱心理,让他们聆听《黄河大合唱》、《马刀舞》,培养学生坚强、刚毅的性格;针对忧郁心理,让他们聆听《在希望的田野上》、《春节序曲》、驱散学生心灵上的阴霾;针对焦虑心理,让他们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让我们荡起双浆》,扫除学生的烦闷与苦恼;针对攻击心理,让他们聆听《让世界充满爱》、《青年友谊圆舞曲》,建立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

三、音乐活动中体验美,以美怡心

笔者在器乐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新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比如,我在民乐教学课上组织排练合奏《彩云追月》,首先运用声势训练法,让学生拍手、拍腿、跺脚,模仿伴奏乐器,其次按声部分小组练习,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作品的节奏美、姿体美、旋律美、意境美,有的小组用口风琴吹奏旋律,有的小组用节奏乐器为旋律伴奏,学生通实践,激起了创作的欲望。这种参与--互动--体验--升华的教育模式,则是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验和深化。既优化了课堂,又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拓展了思维空间,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学生心灵,以美怡心产生了相应的效果。

四、音乐实践中表现美,以美导行

篇2

理解歌曲情感美

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指出: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一首好的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作用于他一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曾鼓舞了多少爱国志士不怕抛头颅、洒热血,走上抗日最前线;今天,一曲《爱的奉献》,又促使多少人慷慨解囊支援灾区,资助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就可使情感的正强化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引起他们感情的变化,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美。深入浅出地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时,会激发学生各种美好的感情,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则可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还可促使他们品味歌曲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这样,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通过音乐艺术形象、音乐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

感受旋律节奏美

音乐是时间性、动态性最强的艺术,而它的时间性、动态性又是通过节奏反映出来的。节奏是音乐的语言要素,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矗培养儿童的节奏感是发展儿童音乐才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大量的随音乐合拍动作的机会,进行节奏训练,不仅可发展其音乐才能,还可在感受旋律节奏美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如:在训练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时,可用拍手、拍肩、拍桌、拍腿来练习。亦可用打击乐将学过的歌曲演奏一番,可使学生在演奏中深刻地感受其节奏美。

创造育人环境美

篇3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教育;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教育、审美教育、习惯养成等人才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过程。特别是蕴含美最丰富的音乐课,在学生课程体系中地位特殊,具有得天独厚的美育优势。作为审美对象,音乐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集萃的宝库。就其中包含极高审美价值的单篇而言,又往往是思想美,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的和谐统一体。

一、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从思想理念上与新课标要求保持一致

与其他学科相比,要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一定的审美教育,我们就要首先明晰音乐学科的学科特征,音乐教学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有着明显的教学步骤与裸的知识传递过程,更多地是辅以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潜移默化地学习和影响,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渗透审美教育的话就应当充分注重这一学科特征。在以前的音乐教学里,我们总是有固定程序与步骤,总是从简单的基础知识开始,到视唱练习,到教室评述,再到欣赏学习等。不能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效果,但问题是我们的中学音乐加教学目的不是在培养音乐家、艺术家,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了解音乐内涵,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应该从整体感知出发,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上的主人,让他们去寻找美、去表达美的感受。这种模式会让音乐课变得更加美好,学生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音乐知识也会不自然地渗透给学生。

二、从教学内容里面去挖掘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激发学生兴趣

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学生内心最真的感情,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东西是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倾向与认知能力来选择的。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就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无论是它的曲调旋律还是歌词意境,都非常契合学生的年龄认知以及对于祖国、人生的纯纯的美好认知,在教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自己看歌曲、歌词,让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甚至让他们去绘画,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审美体验。有的同学说“听到这首歌,就像回到了美好的童年”,有的学生说“唱着这首歌,就像走进了诗一般的画中”……

三、在快乐中接受音乐审美教育

众所周知,无论是什么方面的内容教育,只要使得被教育者能够对其产生了兴趣,教学效果就会自然良好,水到渠成。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亦是如此。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对于音乐教学的学习兴趣,让审美教育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间自然渗透,润物无声。首先,我们教师要充分备课,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提出来的疑问进行充分准备,保证自己的学识渊博,有了这个基础,学生会产生对于教师的崇拜,也自然会激发自己对于音乐学科的爱好与兴趣。其次,教师要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情况进行充分地预设,保证我们的教学实践能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有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渗透审美教育也便显得非常自然通顺了。例如,在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时,在讲到葫芦丝时,我出示了乐器葫芦丝,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吹一吹,亲自感受乐器的音色,再播放葫芦丝演奏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录像,学生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就掌握了它的构造、性能和演奏方式。另外,教师要想在音乐教学中达到审美教育的良好渗透与全面浸润,我还建议各位同行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有了被尊重与被需要的感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探究性便会自然激发,我们的审美教育也就顺利了许多。最后,我们还要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要知道,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与品行塑造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这一点与我们的音乐教学有着相似之处,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把音乐教学和情境创设联系起来,为审美教育顺利进行增砖添瓦。例如,在歌曲《过新年》的教学中,我先提前布置了教室,通过对联、“福”字、窗花、灯笼等物,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很富有节日气氛的教学环境,并在学生走进教室的时候播放《步步高》《新年好》等音乐。这样,一种新的审美对象的外在特征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产生相应的情感和感觉,进而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学生的全程投入和学习时积极向上的状态让这节课进行得非常顺利。

四、音乐教学要强调体验性

篇4

摘 要:本文就音乐教师如何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声乐教学中作了探讨。关键词:声乐教学;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J616;G40

>> 浅谈高职声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浅谈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大学美育课程 浅谈大学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联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试论大学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浅谈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 浅谈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西方音乐文化在涉外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素质教育中拼音教学浅谈 声乐表演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浅谈蒙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浅谈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浅谈涉外大学声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涉外大学声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冬兰")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就音乐教师如何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声乐教学中作了探讨。关键词:声乐教学;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J616;G40―014

文献标识码:B

篇5

关键词:音乐教学;美育;渗透

在学校教育当中美育属于重要的内容,小学属于教育启蒙阶段,实施美育,需要发挥出辅德、益智作用。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当中的审美因素,在音乐教学当中渗透美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一、设置情境

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情境,教师结合音乐审美教育目标和学生心理特征,利用各种审美因素,以音乐教学审美规律为基础,设置音乐审美情境,促进音乐教学获得成功。教师设置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让学生通过触景生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可以产生审美情感体验。设置音乐的教学情境,主角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心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学生进入到特殊的环境,面对的审美对象也是具有土属性的,他们面临着美的形象,会产生新鲜感,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优雅仪表,和学生亲切的问候,还需要优美的背景音乐作为辅助,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感到轻松和愉快,可以获得良好的审美心境,可以对于音乐学习产生渴望情绪。创设具体的音乐教学情境,可以适应以音乐教学需求,同时也适合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音乐其实阶段和结束阶段都可以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可以使审美环境不断提升,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产生审美渴望,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连接当中进行利用,可以发挥出承上启下的左营,培养学生的审美心境,焕发审美渴望,在教学内容当中得到利用,可以丰富原来的审美要素,可以产生良好的审美效应。

二、发展情趣

音乐教学实现情感化的重要形式就是情趣,在音乐教学当中,学生不爱学习抽象的音乐知识,通常长期进行单调的技能训练,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甚至还会厌倦音乐。音乐教学的情趣性可以帮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使技能训练变得丰富多彩,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机械训练变得更加愉快灵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形象性和趣味性以及娱乐性,实现音乐方法的情趣化,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快乐,也可以让他们对于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各种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歌曲当中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并且对于音乐家的优秀作品进行讲解,激发学生没害的情感,提高他们对于生活善恶的识别能力,可以深入了解歌曲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教师通过示范,可以形象生动表现出作品,触碰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深入了解音乐作品,并且带着感情去演奏,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教师通过利用生动的音乐语言,引导学生走入到作品当中,可以让他们进入到音乐角色当中,明确作品的创作心情,帮助学生把握音乐形象,对于作品进行全面的了解。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对于歌词进行朗读,在音乐教学当中融入思想教育,通过生动的艺术想象和音乐感情对于学生形成感染。音乐教学的情趣性特点,可以使教学美的属性体现出来,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经深入世界,使学生对于音乐产生更大兴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在音乐实践中的感受美和欣赏美

良好的小学音乐课堂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音乐界和社会生活的美,也可以体会音乐的旋律美。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思想感情,使其可以更好的识别善恶,引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深刻体会歌曲的美。音乐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创作更多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的审美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这样才可以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当中。在课堂中可以利用音乐魅力,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通过各种动作展示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要想使音乐的质量不断提高,需要结合儿童好动的心理,通过生动的游戏,使复杂的音乐原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让学生通过外化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各种感觉,不仅可以带给别人美的感受,也可以使自己表演欲得到满足。在系列活动当中,教师还要为学生设置创造性的形式,例如创编歌词和创造声音等,不仅可以动口、动手,也可以开洞那劲,活跃在音乐世界当中。例如在学习《小雨沙沙》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播放雨声沙沙的录音,让学生听一听声音画面,随后播放这首歌的旋律,教师在利用动画展示出种子发芽等画面,那么学生就直面的观看新歌的画面,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画面,可以对于词义进行深刻的掌握,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旋律的感受力和鉴赏力,综合音乐和其他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四、结语

在音乐教学当中,可以在多个层次实施美育渗透,将音乐的美育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可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使我国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不断得到提高。总而言之在音乐教育当中,教师组织各个环节的教学,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动听的音乐打开学生的心扉,焕发学生的美感,使学生的心灵不断得到净化。

[参考文献]

[1]徐亮.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美育应用[J].黄河之声,2017,07:61.

[2]朱晓洁.浅谈茶艺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与创新培养[J].教育观察,2016,05:78-80.

[3]汤磊.试论新课标下古典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2011,10:44-45.

[4]韩金森,徐宁宁.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施策略——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价值工程,2011,33:209-210.

篇6

关键词:舞蹈教学;美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1―0029―02

美育,亦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种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从舞蹈艺术独特的美育特征出发,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他们对舞蹈所蕴含的美有所了解、认识、把握,乃至能够较好地呈现出来。

为了能够有效地实现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在舞蹈教学中能够把高超技艺的传授与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认识到在舞蹈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进行美育渗透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美育渗透即是把美学方面的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从而达到使受教育者陶冶情操的目标。艺术、自然、社会、科学等方面所包含的美育内容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美的意识、美的情感、美的态度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舞蹈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美学知识和美的修养,也有助于活跃教学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其二,美育是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审美标准、审美倾向和审美理想构成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的总框架。它直接和人们的审美行为相关,牵引着人们审美指向的达成,并在人们所创作和建构的意象世界中反映出来。舞蹈编者或者舞蹈演员往往通过动作等主要表现形式创造出一定的意象来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达的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这个最终以舞蹈形式呈现给受众的意象世界无疑是舞蹈创作者或表演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集中表达和展现。因此,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离不开舞蹈形象创造、舞蹈语言组织和舞蹈编排设计等方面的精雕细琢,也离不开对芸芸众生生活经验的浓缩和沧桑变化的世间百态的展现,最好能够集中地表现和反映民族的、时代的深厚意蕴的审美特质和精神风貌。有鉴于此,在舞蹈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大学生了解、感受和深入舞蹈所蕴含的美感意蕴和境界显得尤其重要。

其三,美育是帮助大学生舞蹈审美态度生成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与聚焦于生活经验中的实用人伦价值和因果关系的科学认识的态度不同,审美态度是以一种审美的心胸和视角来观察世界的。舞蹈是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除了基本的舞蹈动作,还需配以相应的音乐搭配、布景设置、服饰设计等,这些是构成整个舞蹈意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它们的取舍与使用需要舞蹈设计者或舞者具备相应的审美眼光。正是因为美育的作用,舞蹈设计者或舞者就能够学习和掌握与舞蹈密切相关的音乐、文学和美学等方面的课程知识,并将其内化成自身的审美态度,推动他们在舞蹈方面朝着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方向发展。

最后,美育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抓手。和任何事物一样,舞蹈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实现不断的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又在舞蹈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拓宽人才素质内涵,美育就是其中重要的内涵之一。而且,美育诸功能中的重要的一项就是可激发创作冲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增强他们通过客观的感性形式对表现性内涵加以直接把握的艺术思维洞察力和创造力。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从舞蹈中认知舞蹈素材和感悟舞蹈形象,欣赏舞蹈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并身体力行地用自己的舞蹈语言将其意象艺术地呈现出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美育是舞蹈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舞蹈教学的全过程,对舞蹈教学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一种对美的向往。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美育主要表现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来理解和诠释舞蹈作品的过程和结果上。

首先,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形体美的教育。形体康健是舞蹈的载体,健康的形体能使美更直观地表达出来。在舞蹈教学中,挺拔刚健的形体使人精神抖擞,给人以精力充沛、信心十足之感。所以,在舞蹈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就必须突出舞蹈者的形体训练,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具体的技术规范与流程,并能根据自身体型条件和特点选择针对性强的训练方式方法,同时辅以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使之认识到健美匀称的体形、优雅的姿态只有和内在美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达成完整的美,从而不断增进学生的自信和学习获得感,增强学习的后劲。

其二,在舞蹈教学中渗透让学生讲求动作美的教育。一定的动作组合是构成舞蹈最基本的要素。无论是摩登舞,或是拉丁舞系列舞种,无一例外地都是通过人体各部位连续而和谐有节奏的运动完成的。不同的动作形态表达着不同的内涵和艺术风格,也赋予和展现了相应的情感元素和表达模式,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和美轮美奂的舞蹈表演形态和意象。在舞蹈教学中,进行动作美的渗透教育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舞蹈时,要帮助学生在掌握舞蹈结构的编排和设计的基础上,注重训练自身的协调性、节奏感和表演能力,从而展露舞蹈动作连续而自然的舒畅之美。

其三,在舞蹈教育中渗透能够使学生的活力、情感和智慧交融升华的音乐美教育。舞蹈的灵魂是音乐,要使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和动人就必须配以节奏鲜明、旋律优美、风格多彩的音乐。舞蹈音乐不同于一般项目配乐,它不单是动作要符合音乐旋律与节奏,也要在动作展现中表现音乐,表达音乐的意境,直至完全和音乐交融在一起。只有这样的舞蹈才会让受众和舞者一样在一系列的动作美和音乐美中倾听和感受舞蹈所讲授出来的美丽故事和舞蹈所蕴含的神韵。所以,在舞蹈教学中,不断地渗入音乐美的教育不仅可以激发舞蹈者自身的活力,使其自身的情感和智慧都获得提升,还能提高他们美的素养和艺术气质。

其四,在舞蹈教学中渗透讲求服饰美的教育。追求和谐之美是舞蹈一贯的坚守与秉持,舞蹈者服饰的款式色彩等的设计应该基于舞蹈艺术的和谐之美的理念。不同风格的舞蹈需要不同款式与色彩的服饰与之相适应相衬托,因为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官刺激,从而产生不同的舞蹈意象的构建。比如,节奏欢快热烈的桑巴舞和恰恰舞就需要服饰的色彩对比强烈,而节奏舒缓优雅的伦巴舞和华尔兹等舞蹈则宜用柔和温婉的色彩。因此,在舞蹈教学中,要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舞蹈服饰美的教育,培养和增强他们对服饰款式、色彩、风格等方面的敏感度和选择与应用的能力,以把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呈现给广大受众。

其五,在舞蹈教学中渗透气质美的教育。对于舞者来说,除了具有成熟的舞蹈技术、技巧外,还需要具备优美高雅的气质美。不同的舞蹈类型需要舞者特有的气质之美,并在挺拔的形体、健康的心态、礼貌的言谈、得体的举止和良好的修养等方面以独特的品质呈现出来。所以,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舞蹈的气质美育作为教学内容,并加以传授,以唤醒和提高学生的舞蹈意象和境界,使其对美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得到发展和生成,从而为今后体验美、运用美、呈现美、享受美和创造美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篇7

有很多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中,他们都是把音乐教育视为一生取得事业成就的基础。因为,成就一项事业,需要人具备优秀的精神和品格,而音乐教育就是铸造和挖掘这方面人才人品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此就有关音乐教学中的德育作用浅谈如下几点:

一、明确音乐教育中的教学目的

教育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它是通过教学的手段来实现培育的人才,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目的越明确,实现的效果就越好。而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其教育目的就是完善高尚的道德人格。音乐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是要求在掌握技巧、培养乐感、确立观念、增强美感的同时,艺术性地接受知识来完成或达到塑造美好的人格品德和高尚的思想精神。使学生在音乐教育的天地中,真正感受到对人生理想和希望的渴求。从而坚定信心,树立目标,提高素质,完善自己。

二、围绕音乐教育中的思想情感

音乐教育较之其他学科教育,更具有艺术性、思想性和灵活性。学生在教育中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掌握技巧,并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他们的思想感情也由此得以建立和升华。音乐给予的情感,作品赋予的思想,教学创设的氛围。正是围绕音乐教育中的思想情感来启迪学生心智,造就学生品德的坚实基础和条件。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作为基础,只能是空洞的说教。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它比其它的艺术更动人心弦,更诉之于人的感情。在教学中能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其中的“情”是关键。所以,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把握思想情感,能动地结合教学艺术,其感染程度是其它教学不能比较的。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情感就生出思想,叙之于声音的艺术之中。

三、懂得音乐教育就是美育教学

人爱美,同时追求美。美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美的层次。音乐的美是建立在不同环境和不同生活感受上的。其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定位对美的认识是深还是浅。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音乐艺术的独特形式来实现美育的。它不但具有美育的全部共同特点,而且有它自身的特色。在教育过程中,懂得让学生感受对美的理解和企盼,使他们在音乐教学中逐步提高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注重用歌声来体现美,用音乐形象来塑造美,培养他们的良好情操,以焕发他们是现在在校,还是将来走向社会,始终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音乐教育以美育教学来实现目的,注入思想情感,它是不能强制的,它是依靠学生对美的认识和对音乐得爱好,发挥在教学中的德育作用的。我们知道,法制教育的“准”与“不准”是带强制性的;道德教育的“应该”和“不应该”是带理性的;而音乐教育中的“喜欢”与“不喜欢”是带自觉性的。由于审美教育不需要对审美对象进行理性的说服教育,学生主动自愿接受音乐教育带来的审美感受是其它教育形式替代不了的。因此,美育教学是音乐教育发挥德育作用的有一个重要途径。

篇8

有很多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中,他们都是把音乐教育视为一生取得事业成就的基础。因为,成就一项事业,需要人具备优秀的精神和品格,而音乐教育就是铸造和挖掘这方面人才人品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此就有关音乐教学中的德育作用浅谈如下几点:

一、明确音乐教育中的教学目的

教育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它是通过教学的手段来实现培育的人才,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目的越明确,实现的效果就越好。而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其教育目的就是完善高尚的道德人格。音乐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是要求在掌握技巧、培养乐感、确立观念、增强美感的同时,艺术性地接受知识来完成或达到塑造美好的人格品德和高尚的思想精神。使学生在音乐教育的天地中,真正感受到对人生理想和希望的渴求。从而坚定信心,树立目标,提高素质,完善自己。

二、围绕音乐教育中的思想情感

音乐教育较之其他学科教育,更具有艺术性、思想性和灵活性。学生在教育中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掌握技巧,并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他们的思想感情也由此得以建立和升华。音乐给予的情感,作品赋予的思想,教学创设的氛围。正是围绕音乐教育中的思想情感来启迪学生心智,造就学生品德的坚实基础和条件。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作为基础,只能是空洞的说教。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它比其它的艺术更动人心弦,更诉之于人的感情。在教学中能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其中的“情”是关键。所以,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把握思想情感,能动地结合教学艺术,其感染程度是其它教学不能比较的。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情感就生出思想,叙之于声音的艺术之中。

三、懂得音乐教育就是美育教学

人爱美,同时追求美。美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美的层次。音乐的美是建立在不同环境和不同生活感受上的。其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定位对美的认识是深还是浅。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音乐艺术的独特形式来实现美育的。它不但具有美育的全部共同特点,而且有它自身的特色。在教育过程中,懂得让学生感受对美的理解和企盼,使他们在音乐教学中逐步提高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注重用歌声来体现美,用音乐形象来塑造美,培养他们的良好情操,以焕发他们是现在在校,还是将来走向社会,始终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音乐教育以美育教学来实现目的,注入思想情感,它是不能强制的,它是依靠学生对美的认识和对音乐得爱好,发挥在教学中的德育作用的。我们知道,法制教育的“准”与“不准”是带强制性的;道德教育的“应该”和“不应该”是带理性的;而音乐教育中的“喜欢”与“不喜欢”是带自觉性的。由于审美教育不需要对审美对象进行理性的说服教育,学生主动自愿接受音乐教育带来的审美感受是其它教育形式替代不了的。因此,美育教学是音乐教育发挥德育作用的有一个重要途径。

篇9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素质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突出了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对音乐教育的错误认识,完善教学方法,借助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此,针对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审美教育;分析研究

音乐是人类审美追求中最为普遍与纯粹的一种形式,其中包含人们对音乐美的追求与渴望。因此,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音乐,从而领悟音乐中的美,愉悦身心,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审美教育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音乐美

对于审美教育来说,想要实现高效的渗透,就要引导学生主动去感知音乐,这样才能受到音乐的影响,认识到其中的美。感知是保证审美教育渗透的基础,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感受与鉴赏等方面的内容。但是从实际上来说,由于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足,所以教师想要提高审美教育的效率,就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帮助学生转变对音乐知识的看法,让学生主动去感知音乐。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却是针对流行歌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通过从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入手,帮助学生实现音乐思维的转移,感知这一阶段的音乐学习内容,逐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增强对音乐美的领悟。

如学生在学习《中国人民进行曲》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关注的层面出发,借助阅兵等内容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来为学生播放这首歌的演奏背景等,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感触。这种画面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欣赏与理解这一歌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初中音乐审美教育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学生只有真正感受到音乐,才能理解音乐中的美,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信心。新课改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审美教育中也要求关注学生自身的感悟与体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一些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适宜的教学情境,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并产生出相应的情感,感悟其中的美。

如学生在学习《让世界充满爱》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先让学生掌握学习目标,使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柔和与深情的歌声来演唱好这一歌曲。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演唱比赛,通过这样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演唱中去,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体验与感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带来的乐趣。

三、实现归类教学,帮助学生升华音乐的美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进行歌唱时并没有关注到音乐背后的审美内涵等方面,只是单一地喜欢音乐中的歌词或是旋律等。尤其是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受到年龄等方面的限制,对音乐的欣赏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在教W中就要整合好教学内容,逐渐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与探索中去。

如学生在学习《难忘岁月》的过程中,学生在刚接触到的时候就会感觉这一歌曲是战争时代的歌曲,所以教师就可以将歌曲与抗战、军歌等连接在一起。通过将同种元素的音乐作品放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歌曲中存在的审美元素。教师在教学后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歌曲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审美教育的融入工作,同时还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音乐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保证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10

1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教育首先要把学生教育成人,培养人的思想品德,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深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把智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知识有余而品质不足,几年前的马加爵杀人事件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所以,在新的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学校应该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把德育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放在同一水平线上。然而,重视德育,仅仅依靠思想品德课上的教育是不够的,品质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学生的品德教育应该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中学音乐课也不例外,这就要求中学音乐教师应该利用好音乐课堂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进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2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2.1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德育渗透

在利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找信多媒体实施德育的切入点。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立足于教育,结合实际,使得备育教育和谐、自然的与教学活动相融合,而不是为了德育而德育,与音乐教学的具体内容脱节,使得音乐的教学显得可有可无。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而且可以直观的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展现出来,例如幻灯片与视频的播放,其所带给学生的视觉冲击力要远远大于书本中抽象语言的描绘,并能够身历其境地去感受音乐之美。而且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的播放,不仅迎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而且带给学生的感受更加直接、形象,从而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2.2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善于挖掘课本上的德育元素

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课本中的德育元素有时并不像思想品德课本中的那样明显,它常常是深层的、内在的、个别还是隐藏的。这就要求教师不应该只停留在课本内容表面,而是要对教材做细致分析,挖掘出其中的德育元素。甚至有些是通过让学生亲自感受音乐之后,才能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感受《梁祝》音乐之美时,还可以通过音乐素材中的凄美爱情故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热爱生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在中学音乐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目的。

2.3在音乐课堂上巧妙地设置德育情景

若要达到加强德育渗透的目的,前提则是建设相应的素材库,教师必须注意积累素材并巧妙地设置德育情景。因为,我们生活中国就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它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细胞和道德情感,并为其树立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向往。所以,在进行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相关的多媒体资料来给学生设置不同的德育情景,让德育概念根深学生脑海中。例如,在让学生听《我们都是雷锋的接班人》这首歌时,让学生学会继承中华民族的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向雷锋同志学习。

2.4德育渗透要注意适时性原则

在中学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切入,从而使德育有效地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起来,并能够不偏离教材,进而起到适时地将事实和现象的展示给以学生知识熏陶,并起到恰到好处的画龙点睛作用。只有在恰当的时候将德育渗透进课堂中,才能让学生更确切地体会德育的内涵,使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德育方面也得到了发展,并能够更有效地将德育与课堂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人们对中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德育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思想品德课堂上,音乐教学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这就要求中学音乐教师必须通过音乐课文中的相关思想和行为,充分挖掘音乐课本中的德育元素,切实地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不断增强思想品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当今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并为最终提高中学教育水平提供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晓婷.浅谈职高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学习(中),2011,(07).

[2]杜风兰.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22).

篇11

关键词:教师;初中音乐;德育渗透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初中音乐有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与有力手段。因此,作为音乐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能力,还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对德育形成的作用,将德育寓于音乐的艺术美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教师素质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就是以音乐为手段,用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与教师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

1. 教师的专业素质

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发展期,他们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因而教师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学生的榜样,发挥好表率作用。音乐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音乐教师必备的吹、拉、唱等专业技能。另外,音乐教师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与音乐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文化内涵,满足音乐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促进德育渗透。

2. 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德育渗透来说非常重要,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知识丰富的教师,会让学生尊敬;教师生动的语言、自然的教态、整洁的外表都会给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祖国无比热爱,就会在丰富的音乐作品中挖掘出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果教师缺乏追求真善美的热忱,缺乏对家乡、民族的情感,就不能从教材中挖掘出德育内涵,渗透到教学中去。如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部杰作,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文化与艺术融合在一起。欣赏这首优雅的乐曲,好像给我们显现出一幅优美画卷,感受到春天夜晚的迷人景色,同时还会给学生带来艺术美的享受,进入到乐曲营造的意境中,自然地想起祖国的山河,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关键

音乐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关键,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时代所需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1.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初中音乐教材中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善于把握,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教学《你是这样的人》这首歌时,歌曲表达的是祖国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与崇敬之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其隐含的德育因素,提醒学生通过旋律及歌词来体会作品中蕴涵的对的深深怀念与崇敬之情。同时,在了解事迹的基础上,再次学唱,深入体会总理的伟大,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2. 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投入情感,从而受到熏陶,加强德育。如教学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令人感动的事迹,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爱。如爱心歌手丛飞,他参加过四百多场义演,资助了近两百名贫困学生,身患绝症后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但他在死后却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去,给他人带来了光明。这样,学生了解了丛飞的感人事迹后,在学唱《让世界充满爱》时,就会特别认真,会被丛飞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从而受到德育。

3. 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视听或阅读相关资料等,在充分的想象中感受艺术美感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有很多。欣赏民族音乐时,优美动听的旋律很容易打动学生,使学生自然地接受德育。如教学“民族奇葩”单元时,可以用各个民族传统的乐器来讲述民族发展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欣赏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如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要给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品主题,通过音乐的解读和动人的画面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课外活动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延伸

课堂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主阵地,音乐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音乐教师在音乐课程外,要组织不同形式的音乐课外活动如歌咏比赛、合唱训练、民族小乐队、晚会、器乐训练等,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1. 歌咏比赛

歌咏比赛是音乐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的音乐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歌咏比赛,并对获奖的同学进行表扬。歌咏比赛活动中所选用的歌曲,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如《众人划桨开大船》等歌曲,学生在演唱比赛中,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相互关心等,整个过程就是通过歌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2. 合唱训练

在合唱训练实践中,教师要选择旋律优美的作品,引导学生在欣赏旋律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无穷力量,从而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达到美育与德育的结合。其实选择好的作品进行训练就是德育资源的挖掘。训练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声音表现出艺术美,还要通过作品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合唱曲《祖国颂》时,先要介绍作品创作的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并在演唱中融入自身情感,提高演唱效果。

总之,音乐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可见音乐教学的作用不只是让学生懂得欣赏音乐,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因此,音乐教师要挖掘音乐课程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融入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培养时代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12

>> 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评价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 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提问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情感教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互动教学思路拓展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阅读教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尝试 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大量阅读 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情感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新课标中指出:“小学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密切,语文学科包含着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本文以新课标为指导,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作一些粗浅的探索。【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小学语文教学除了对学生传授语文知识与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外,还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等等。“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谈谈以下方法。

一、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对此,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教师素质将直接影响并决定着美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和实施效果。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有审美的感知力,善于发现美、感知美、捕捉美、表现美。要做到这些,就要注意平时积累生活,丰富阅历,把握作品的形象美,感悟语言的音乐美,品位词语的意蕴美,领会句式的变化美,领悟整体的风格美,为美育的渗透提供认知性方向,把文中的美用显而易见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他们接收到美的感染。同时教师的仪表、举止、人格魅力,也将对美育渗透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最重要工具。著名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小学生一开始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习中,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因此,教师语言如果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而面这一现象教师的语言如果太深奥,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所以,一位出色的小学语文教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有条有理,声音抑扬顿挫。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赋予思想与感情,促使小学生维持饱满的情绪,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二、钻研教材,观察画面,感受意境美

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同时,要把传授语文知识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把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与教学内容整合起来,使之具有美的特征;教学中要发挥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使情感得到愉悦、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中,很多文章文质兼美,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特别是在教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景状物的文章时,应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认真体会,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发现美。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作者往往通过各种艺术形象来反映人物的行为美、道德美、思想美和品质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描写,来感知人物的美好形象和优秀品质,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受到思想上的感染,培养审美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图文并茂的课文,如《万里长城》,《桂林山水》等,如能正确地指导学生观察画面,使学生装如临其境,感受意境美,这对理解课文内容大有帮助,如《桂林山水》,指导学生边读边观察,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让学生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感,画面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三、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感受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鼓励学生展开大胆与合理的想象,让学生感受文中国图画之美。如在教学古诗《小池》一课时,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画上都画了哪些景物?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看出图上画着泉水、树、荷花、蜻蜓等景物。接着,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是什么?为什么?这时,每个学生都情绪高昂,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觉得蜻蜓最美,因为蜻蜓会飞,它飞的样子太漂亮了。”有的学生答道:“我觉得泉水最美,因为泉水又清又凉,还能照出影子来。”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小荷最美,因为……”通过这样观察与发表不同意见,学生在脑海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初夏时节小荷花池里的美景。当学生在如此美妙的情景中去学习诗文,自然就觉得轻松与容易。

另外,教学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观察自然美、感受自然美的机会。在组织学生去野外寻找秋天的活动中,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观察时,先确定要观察的对象,再指导学生从形态、色彩等多角度去感受事物,并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发现美,从而积累丰富的美的表象。

四、利用板书展示结构美

常说老师的是每天与学生、粉笔打交道。不错,课堂上教师离不开板书。写得一手好粉笔字,自然给每天都望着黑板的学生有一种美的享受。

板书美,不仅强调老师要写得一手好粉笔字,还要求老师在板书时必须注意板书的位置,板书的条理。一句话,板书要合理。有的老师一节课把黑板写得满满的,写了擦,擦了又写;有些老师却不喜欢板书。前者往往给学生以杂乱的感觉,抓不住重点;后者则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所以,该板书的要板书,多余的板书则省略。板书应力求简洁、明了,既要给学生以美感,又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如教学《小珊迪》一文时,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整体与部分,主要与次要,重点与难点都板书出来,个人认为这样较合理:

外貌——冷、同情

语言——饿、请求

小珊迪 轧伤还钱 诚实 悲伤

行为 激动

篇13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0引言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对人的情感世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道德的呼唤,都要以情感作为介质,思想上的共鸣也要借助情感去撞击,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离开了情感教育,那只能是沦为空谈,只是空中楼阁,成为空洞的说教。音乐是表现情感的一种艺术,它对人的情感教育作用比其他艺术更加有力,更直接更有力地能使人们进入情感世界,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德育教育的情感基础,这一点毋庸置疑。

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初中音乐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自己几点拙见,运用音乐教学的优势,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让德育的触角在音乐教学中生长,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仅供广大同仁借鉴参考。

1初中音乐中渗透德育教育策略

1.1抓住德育渗透的时机

在音乐教学中,导入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序曲,是引子。它也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导入新课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他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所要教授的新课程中来,作为课前的思想和情绪的准备,给学生去感受音乐,展现音乐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的导言一定要传播感情,"情动而言行","情信则辞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导入教学这个渗透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依据教学内容,创设一种富有感情的音乐氛围,进而感染学生,使学生为之动情。譬如,我们在教授《同属一个世界》这一课时,我们可以这样做好导入课: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是一位非常有爱心的歌手,有人统计过,近十年来,丛飞参加了400多场义演,至少捐献了300万元善款,资助了183名贫困孩子读书。可是当他被确诊为晚期胃癌时,竟然连医药费也负担不起。丛飞的心脏停止跳动后,他无私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使五位眼病患者又重见光明。丛飞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接着我播放了丛飞生前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愿你幸福》,歌中提醒人们一生更多地为别人着想,多给周围的人一些关心和爱护。配以《让世界充满爱》那亲切温暖的歌词与曲调,加上饱含深情的讲述,和谐搭配,犹如春风荡漾,创设了一种弥漫浓浓爱意的音乐情境,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撼,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

1.2抓住德育教育的渗透点

音乐学科融合了艺术性和情感性,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人类情感体验的最好载体。作为音乐的传播者,我们要抓住"情感"这一切入点进行德育教育,必定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从"情感"入手,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从自然和本能中解放出来,进而进入一个高尚而纯洁的境界。在音乐课堂中,我们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播放两首不同情感的歌曲,例如《金色的秋天》和《扬鞭催马运粮忙》,让学生认真倾听,认真体会两首歌曲中所包涵的不同情感,于此同时,给学生展示了两种情况下的图片,一幅是秋风瑟瑟,漫天黄叶的画面,一幅是麦浪滚滚,此起彼伏,热火朝天收割的场景。随着忧郁的小提琴声与画面交相呼应,学生也进入了深深思考中,紧接着有播放了《扬鞭催马运粮忙》,随着乐曲体现的情感的变化,学生也跟着思绪万千,情感和情绪也发生着变化,学生们倾听着,体会着,感悟着,思考着,在无形中加深了对音乐内涵和真谛的理解。音乐饱含的情感深深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心灵的层层涟漪。

1.3抓住德育渗透的手段

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作为教师,我们要在以审美为核心的唱歌教学过程中,以情感的表现、情感的宣泄和情感的交流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歌唱教学是体验情感的最重要的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不可或缺的一条途径。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的演唱能力得以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演唱中,认识人生,体会人生,感悟人生,进而形成健康美好的审美情趣,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通过不同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带着感情唱歌,饱含情感去表演,充满激情去参与实践,这是教师在唱歌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我用我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感化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歌曲所抒发的不同情感。譬如我在《银屏乐声》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我播放了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主题音乐片断,让学生听辨乐曲中抒发的不同情感。接着我鼓励学生看着大屏幕的歌词跟随着唱,随着歌声,体会音乐中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情感,同时思考讨论音乐与原作品的关系。接着,我将大家分组,进行小组间的比赛,分组演唱,看哪个组更富有感情。我还采用了师生同唱的方式,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音乐中体会音乐的真谛,引导学生步入真善美的境界。

1.4抓住德育渗透的有利条件

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所以,作为音乐教师,作为美的传播者,我们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家乡的教育摆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素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2结语

总之,音乐不仅可以开发智力,而且能够以自身的美来进行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中"。要想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要依靠音乐自身的优势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受到震撼,在心灵深处萌发美的种子,在音乐教学中要渗透德育,要依靠音乐本身的优势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震撼学生,使其心灵萌发美的种子,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初中音乐教师,我们要立足学生实际,不断探索出适合学生本身的教学策略,在音乐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书清.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A版.2011(3):106-107.

[2]包春艳.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文理导航.2011(10):9-10.

[3]吉琼.初中音乐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读与写(下旬).2012,09(1):204-205.

[4]张佩茹.初中音乐课中的德育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9):148-149.

篇14

【关键词】音乐学科 德育渗透 有效思考

小学生天真活泼可爱,求知欲望高,在教学时应该抓住各种有利契机,利用各种训练途径自然而然地、切切实实地、卓有成效地进行德育渗透。小学音乐学科中思想教育内容广泛,教师如果能有的放矢地应用音乐教学来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德育,从点滴做起,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音乐意识和音乐伦理道德,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音乐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1.熟记歌词,激发爱国热情

小学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以音乐课堂为教育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进行爱祖国的情感教育。一首好听的歌曲,它的歌词本身就是一首好的抒情诗,教师要抓住歌词的情感因素,以情入手,启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的歌曲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如:教学《国旗国旗我爱你》一课时,教师朗诵歌词,可采用分句模仿法,用铿锵有力、充满技巧的语调朗诵歌词“国旗国旗真美丽,全国人民热爱你……”学生拍节奏,然后再由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词。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知道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教育学生从小就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维护国旗的尊严。利用音乐教材进行渗透,既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又要设计好巧妙的渗透方法,使学生在接受歌词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品德教育。让庄重、严肃、饱含深情的体验贯穿于教学始终,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2.学唱歌曲,体味尊师爱生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学生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住学唱歌曲是渗透德育教育,把情感教育作为主线来贯穿整节音乐课。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让小学生在轻松中学到知识,既减轻了小学生课程负担,又增强了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如:学唱《放学歌》时,教师先让学生试读歌词,然后分析歌词内容,让学生明白这首歌是以老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主题,歌颂了师生之间浓浓的爱意。在教唱时,教师要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激发学生感情投入,动情地用心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小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为之动容,语调中洋溢着对教师满腔的爱,学生在脸上和动作中表现出对歌曲的情绪。使学生受到艺术的感染、情感的熏陶和尊师爱生的教育。

3.音乐游戏,渗透勤俭教育

音乐游戏是最能体现学生活泼好动天性的一项活动,学生通过律动音乐游戏活动可达到对歌曲内容的认识。在具体的音乐活动中,发挥音乐教材的优势,渗透勤俭教育,让德育和美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音乐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教师应自觉树立德育意识,注意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在音乐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如: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叙事儿歌,唱腔和念白非常接近,歌曲朗朗上口,深受学生喜欢。小姑娘那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陶冶学生们的情操,给学生的童年带来一抹灿烂的阳光,一片美丽的天空。学唱歌曲之后,教师编成一个个简单的小律动,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简单的律动音乐游戏,在游戏中利用肢体动作充分表现对采蘑菇的小姑娘热爱劳动、勤俭持家的赞美,感受乐曲之和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自主表演,践行感恩教育

新课改强调小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音乐课堂中小学生的自主合作表演正是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又一体现。自主表演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歌曲内容形象再现。让小学生产生自主表演的热情,有助于小学生表演能力的提高和新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在自主表演中教会小学生先懂事再学习,让学生懂得敬畏、感恩和善待,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如:在教学《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表演时,关切地问:“乌鸦妈妈生病了,小乌鸦应该怎样去照顾妈妈呢?对妈妈说什么、做什么,怎样用表情、语气、动作怎样出你爱妈妈的真情实感。”学生们合作表演用柔和的声音,关切的眼神和妈妈交流,给“妈妈”轻轻地盖被、小心地量体温、端水凉一凉、耐心地劝妈妈吃药,惟妙惟肖、情真意切。教师及时问,扮演小乌鸦的学生表演时有什么感受。她想起了自己生病时被妈妈照顾的情景,自己说的台词就是妈妈在自己生病时对自己说的。教师追问:“如果你妈妈就在这里,你想对妈妈说什么?”有的学生说:“妈妈我爱您!”还有的说:“等您老了,我一定会像小乌鸦那样去照顾您。”整个表演过程中,学生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培养了团队精神,践行了感恩教育。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一方自由施展才华的舞台,将来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