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会计实务能力,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查账有许多方法和技巧,查询法和函证法是查账中常用的技术手法。查询法是指查账人员通过直接找有关人员进行面谈,以取得必要的资料、了解有关情况或证实某些问题的查账技术方法。查询法也称面询法,与函证法相对,因为函证法查账人员与被查证对象不晤面,而查询法是查账人员直接与被查证对象接触和交锋;函证法的技术要点是调查函的设计,而查询法的技术要点是查账人员的调查水平、语言表达、心理素质和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的综合表现。
查询法在查账的整个过程中都可能使用到。查询法按照其面询对象数量的不同,可划分为集体查询、小范围查询和个别查询;按照查询对象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当事人查询和知情人查询;按照其查询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审查式、座谈式、交流式和征求式。各类查询方式可以交叉使用。
查询法表面是查账人员与被查询者的接触和交谈,实际上则是查账人员根据被查询者的身份、心理特点、个性和言谈举止,运用自身的学识和经验,巧妙选择谈话内容和问题,启发对方思路,调动对方情绪,以便得到自己想要信息。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会计舞弊识别能力
一、会计舞弊概述
会计舞弊是指企业在对外的财务报告中,处于企业政治或者经济利益考虑,故意或者轻率地进行会计信息漏列或者虚假伪造,进而使得企业所出具的会计报告具有较大的误导性,对于企业的投资者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不利影响的一系列会计行为。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尽管会计舞弊在法律概念上范围和内容比较宽泛,但是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围绕舞弊性会计信息以及企业资产盗用等情况,因为这些情况会导致企业的会计报表出现实质性的错报。也就是说,企业财务报表舞弊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而故意进行的错误性表达和陈述,依靠信息披露以及数字报表的故意省略或者虚假陈述来对企业财务报表使用人进行欺骗和误导。
企业管理者实施会计舞弊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有目的性、针对性以及计划性地对会计核算真实性原则进行违背,并进一步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政策、法规,导致会计信息真实性丧失。
二、注册会计师会计舞弊识别能力分析
对企业会计舞弊行为进行有效识别是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能。正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以及会计契约所具有的不完全性特征,使得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机会主义行为,实施企业会计舞弊。为了有效弥补会计契约中所存在的信息不完全性,保障会计管理功能的顺利实现,在管理过程中引入了审计契约,以此来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从本质上讲,审计契约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会计契约所具有的不完全性引发管理者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导致了社会对于审计的需求。为了有效降低会计契约本身所具有的不完全性,有必要引入审计,实现防止以及规避会计舞弊的目标,对企业的会计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上述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注册会计师提高自身的会计舞弊识别能力。
注册会计师会计舞弊识别能力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并报告企业管理者所实施的会计舞弊行为的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能否发现企业管理层的会计舞弊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是否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同时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舞弊识别能力跟其审计的独立性之间也具有密切的关联关系。总的来讲,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舞弊识别能力高低同时跟注册会计师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大小具有直接的关联关系。当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审计独立性都比较高的时候,注册会计师所具备的企业会计舞弊识别能力才会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相反地,当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独立性水平有一个方面水平比较低时,注册会计师的企业会计舞弊识别能力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制约。
三、注册会计师会计舞弊识别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讲,其会计舞弊识别能力的大小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既有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原因,也有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结合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实践,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具有明显行业专长的事务所比例还比较低,这也表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行业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专长水平还不够高,但是近些年来水平提升的幅度比较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行业专长,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品牌。
要研究和分析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会计舞弊识别能力的因素,就要在分析和把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特征以及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注册会计师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内部以及外部层次上进行分析。从实践中可以发现,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是影响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注册会计师本身的学历水平对于舞弊识别胜任能力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注册会计师自身的从业经验、知识结构以及学历水平等都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专长产生正面的影响。同时,具有较高学历的注册会计师伴随着自身从业经验的积累,其学历水平在会计师事务所中的行业专长就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除此之外,从注册会计师的外部影响因素来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市场的结构、特定行业的人员资金投入、行业的竞争程度、客户业务复杂性以及审计地域性等方面都跟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特长具有正面关系。
另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舞弊识别能力。站在博弈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水平是各方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并且这一结果会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出现变化,它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管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管理层具有一定的经济依赖性,但是审计不独立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对其声誉造成伤害,同时审计环境对于审计师审计独立性的监督约束作用也需要进一步强化。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所表现出的审计独立性跟专业能力之间的背离反映的是审计师重视自身声誉选择优质审计客户的结果。在审计独立性博弈中,会涉及到公司管理层、市场力量、中小股东力量、法治力量以及监督管理力量等。注册会计师在面对被审计单位管理者经济贿赂时会丧失一定的审计独立性,并且丧失程度伴随着经济贿赂金额增加而增加。对于公司的中小股东来讲,主要是依靠信誉机制来实现对审计师审计独立性的约束,审计独立性会随着信誉成本提高而增加。
四、提升注册会计师会计舞弊识别能力的建议措施
一是进一步强化对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关注。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对于降低公司会计舞弊行为具有重要的正面作用,如果公司内部控制失效或者内部控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就会导致公司会计舞弊的可能性增加,必然会进一步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在审计资源有效的情况下,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必然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分散资源,进而降低了自身识别公司会计舞弊的能力。正是基于此,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企业内部控制情况,确定其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及时了解和把握内部控制缺陷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将内部控制缺陷及其风险作为审计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审计资源集中于风险较高的领域,切实提升注册会计师会计舞弊识别能力。
二是强化注册会计师专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公司内部控制业务学习。只有掌握和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流程、标准才能够在审计中及时查找出公司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缺陷,并采取针对性的审计方式和手段,明确审计重点。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内部控制方面的学习。同时,由于内部控制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问题也比较复杂,注册会计师在业务学习的基础上还应当及时总结经验,强化对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以此来切实提高注册会计师自身会计舞弊识别能力。
三是强化跟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公司内部控制来讲,内部审计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手段。内部审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内部控制的效益和效率。内部审计由于自身的特殊地位,对于公司的情况比较熟悉,同时在审计中积累的经验也比较丰富,所以能够及时地发现公司自身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与公司内部审计相对应,注册会计师作为外部审计对于被审计单位的情况相对比较陌生,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积极主动跟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尽可能多地以最小的成本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准确找出内部控制缺陷以及由此造成的管理风险和舞弊行为,切实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舞弊识别能力。
四是强化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落实。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有助于强化企业改进其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同时也可以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了必要的操作标准和参考,进而对于提高注册会计师会计舞弊识别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加以严格贯彻落实既能够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科学化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审计独立性,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舞弊识别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会计实验; 综合性实验; 财务分析; 财务综合分析能力
会计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三大类型。而会计平时所开的实验课,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少量的是设计性实验,很少开设综合性实验。笔者结合学生《财务分析》课程的学习,尝试了综合性实验课的开设,对培养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成效显著。
一、培养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的必要性
(一)实验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掌握自然规律的过程。实验教师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事实上,任何课程的任何环节都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和训练着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直接并很大程度地影响教学质量。分析问题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主要环节,是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集中反应。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得是否系统、是否扎实,智能发展得是否迅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能力的强弱。由于财务在当今社会显得格外重要,因之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自然成了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培养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
我国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活动和改造社会的活动。能力,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包括技能、才能、本领等方面。实践能力,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各方面的能力,是人们面对自然和社会的活动能力,它包括:观察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创造性思想进行物化的能力。在这六种实践能力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万英平等,2000)。
(三)培养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素质教育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一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整体。知识和能力的结合,产生智能。素质教育不能代替智能教育,但它是智能教育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是一种潜在的和隐形的文化心理基础。素质教育辐射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是知识面的扩大和能力的充分发挥。因此,素质教育同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一起构成了当代大学教育的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是会计专业学生将知识、能力和做人做事融为一体所体现的功能。从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过程看,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是建立在单项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朱学义等,2000)。其中,学生的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是在单项分析能力基础上综合体现的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密切结合的一种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
二、学生实践角度下财务综合分析能力的基本内容
从学生实践角度看,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是学生对会计实际工作中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剖析的能力。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财务信息搜集获取能力。财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一部分,它是指由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反映出来的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变化的情况和资料以及引起这种变化原因的总称。财务信息包括:单位各项财务目标计划、预算、定额指标;单位六大会计要素实绩指标及分析指标;单位各项经济活动资料;部门及行业财务资料;各项政策、法规资料;市场信息等。
二是财务数据加工处理能力。会计工作中的财务数据来自于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会计人员按要求加工形成的财务分析报告。当带领学生分析现场实际财务数据时,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现成的财务数据,而且要让学生掌握对原始财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的方法和步骤,即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加工处理能力。
三是财务诊断评价能力。财务诊断能力指对企业的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营运资金管理以及利润分配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它为财务综合分析提供了专项分析的基础。
四是财务预测分析能力。财务预测分析是财务分析估计未来职能的延伸。它是根据单位过去一段时期财务活动所形成的历史资料,结合单位现在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考虑单位的发展趋势,由专门人员通过主观判断或定量分析,对单位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判断、预计和估计的行为,其核心是对单位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较为精确的估算。做好财务预测分析,能为单位进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为编制财务预算、进行财务控制提供资料,为单位进行价值评估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财务预测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开发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提高学生业务知识的应用水平。
三、在会计实验过程中开辟培养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一)在会计实验室增设会计场景资料
1.制作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会计背景资料,并收集大量的现场实际会计资料如证、账、表等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坐在教室学习就看到现场,奠定了财务综合分析的感性认识基础。
2.制作会计实际工作流程的背景资料。进行会计实际工作的教学,需要“手把手”地教。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场会计工作的流程,进行引导操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将抽象的叙述性实验教学内容制作成图形或动画背景资料予以展示。如资金循环、周转和资本运营等知识在财务分析过程中会通过计算“资金周转率”、“营运资金比率”等指标得以理解和贯通。为用动画或图形进行形象教学,生动展示多种场景,给学生印象会深刻。
(二)在会计实验室增设会计模拟岗位
为了提高学生的财务信息搜集获取能力,可在会计实验室设置“出纳岗”、“薪酬岗”、“材料岗”、“固定资产岗”、“成本费用岗”、“销售利润岗”、“资金证券岗”、“往来结算岗”、“总账报表岗”等九个会计岗位,并模拟设置“供应科”、“生产科、“销售科”、“劳资科”、“设备科”等职能部门,让学生通过模拟操作懂得到现场单位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式、哪个部门、哪个资料中获取财务信息。同时,还可在会计实验室提供学生上网的条件,让学生学会进行现场财务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学会在网上获取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包括国内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和国外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
(三)在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实务考核
将现场一整套典型的健全的会计实务移到会计实验室来进行,即将现场的经济业务用空白原始凭证的形式打印出来,先让学生填制各种原始凭证;然后购置现场使用的记账凭证和各种账页(簿),让学生据已填制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据以登记各种账簿,在账内完成产品成本计算、利润总额计算等项业务,直至编制出对内、对外的全套会计表来;最终将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分别装订成册,接受会计人员的检查和验收。学生通过模拟现场会计业务流程操作,掌握会计信息产生的全过程,把握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有机联系,为培养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提供了实务基础(朱学义等,2000)。
(四)在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案例分析
进行案例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美国,一个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在校两年中可接触与分析600~700个大小不同的案例。经过这种锻炼,他们的分析与决策能力大为提高(范厚民,1994)。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案例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借鉴这些成果用于会计实验室进行案例分析,是培养学生财务诊断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把现场最新的财务报表借到会计实验室让学生当场分析;还可随时让学生上网下载某上市公司“三大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为了使案例教学更上一个层次,还可引导学生自己编制财务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编制案例的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按组设置财务分析案例专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搜集专题资料,编制专门案例。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们针对分析对象,在充分肯定企业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找出了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方案,从而使学生的财务数据加工处理能力和财务诊断评价能力得到提高。
(五)在会计实验室进行财务远景预测
为了培养学生的财务预测能力,对企业或单位的未来进行远景设计,可让学生进行未来财务活动的筹划。例如,以某单位现有财务状况为基础,设计十年后扩大一倍的“资本扩张方案”、“资金筹措方案”、“资金投放方案”和“盈利分配方案”,还可让学生进行“百(千)万资金创业运作方案设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和财务预测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 万英平,聂晓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18卷增刊,P77.
[2] 朱学义.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广西会计,2000年第12期,P34~37.
关键词:日本 税务会计能力检定考试 制度 启示
始于1968年的日本“税务会计能力检定考试”(简称“税务检定”或“税检”),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考试合格者中人才辈出,其权威性获得了业界的普遍认可。
参加税检考试的有高中生、职业学校学生、短大和大学的学生。对学生来说,这是衡量学习成果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难得的机会,一旦通过会获得很强的成就感,自信心也因此得以提升。
如今,从找工作到希望通过扩展知识面提高自身技能,尤其是打算入职到大企业的人员,都选择参加税检考试作为自身能力的证明。对社会人士来说,通过税检考试不仅能提升工作能力,也能为跳槽、独立经营增加机会和信心。
另外,对于有意参加税理士(相当于我国原来的“注册税务师”,是一种Y格考试)考试的人来说,也是一次绝佳的对基础学力的测试。
最后,税检考试对企业的管理者也很有用,相关的税务知识能够引导他们遵纪守法、科学决策,在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关于日本税务会计能力检定考试
日本税务会计能力检定考试,在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支持下施行的关于税法的检测考试,是对税的构成和会计处理、申报方式等企业税务会计中必要的能力进行认定的考试制度,其实施主体为日本的社团法人全国会计教育协会(简称“全经”)。
全经由文部科学省批准,以“簿记”、“会计”、“税务”的普及与振兴为宗旨。全经的前身是1956年3月经日本文部省批准成立的全国商经学校长协会,后更名为全国经理学校长协会,2005年4月更名为全国经理教育协会。2011年4月伴随着公益法人制度的改革,由一般社团法人转变为公益社团法人,并已通过内阁府(日本中央政府)的批准。
全经协会最初以“簿记能力检定考试”、“电子计算器计算能力检定考试”为开端,后来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推行了各种各样的能力测试,参加考试人数至今已超过1200万人,合格者遍布于日本国内外的企业和社会中。现在,全国约有260个学校加盟。
从1968年开始实施第一次税务会计能力检定考试以来,1999年将考试细分为“所得税法”、“法人税法”、“消费税法”三个科目。2012年开始,又将税务会计能力检定考试分为“所得税法能力检定考试”、“法人税法能力检定考试”和“消费税法能力检定考试”而分别实施。难度从3级到1级共三个等级。每年举办2次,分别在2月上旬和10月下旬,考试举办地点为协会指定的全国各地专科学校,合格后颁发由文部省认可的“税务会计能力检定考试XX级合格”的合格证书。
“税检”考试结果是由全国会计教育协会认定的能力证明,所以不能凭借这个证明独立开办税务事务所。但对于企业会计的相关职位的就职则非常有用(最好能通过二级以上水平的考试)。
“税检”报考资格不限,没有学历、资历、工作经验、国籍、年龄、性别的限制,各类人士均可报名。
“税检”的考试形式为笔试,由简答题、分录题、计算题三种题型构成,各级别满分均为100分,70分以上为合格。
二、日本税务会计能力检定考试内容
(一)消费税法能力检定
消费税法能力检定,是对消费税业务基本能力的测试。考试内容包括会计上对消费税的处理、作为企业会计骨干填写给税务署的文书等税务处理方面的知识,以及实务中消费税的相关计算问题等。
考试要点包括以下方面。
(1)基本原理,具体有:①税金的意义、依据和目的;②纳税的义务;③税金的体系和分类;④征收方式;⑤基本用语。
(2)消费税法及实施细则。
(3)总则,具体有:①用语的定义;②课税对象;③非课税;④出口业务;⑤纳税义务人及纳税义务的免除;⑥实质性原则;⑦信托业务;⑧资产转让;⑨纳税期间;⑩纳税地点。
(4)纳税标准及税率。
(5)税额扣除,包括:①采购业务;②非课税资产出口业务;③采购业务中的资产置换业务;④税额调整;⑤税额扣除;⑥课税标准的调整。
(6)申诉、缴付、返还。
(7)其他及罚则。
(8)地方消费税。
(9)会计处理。
消费税法能力检定分为三个等级,3级是考察对消费税的基本理解,主要包括基本准则、各种税法、税法施行令、租税特别措置法中的一般内容以及基本通知公文中的基础内容。2级考察关于消费税的会计处理,和作为企业会计骨干制作提交给税务署的文书的相关知识。考试内容不仅包括3级测试的内容,还包括其他准则、各种税法实行规则以及基本通知公文的一般内容。1级难度进一步提高,考察作为消费税法专职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考试内容包括相关税法、相关税法施行法令、相关税法施行细则、租税特别措施法、同施行令、相关的指示通知以及国税通则法。
(二)所得税法能力检定
所得税法能力检定,是对所得税业务的基础知识进行的检定测试。考试内容包括,个体经营者或新职员等想要掌握的源泉征收和税务申报的基本思路、个体经营者自行申报纳税及向税务署提交的文书的填写等税务处理的知识,以及实务中关于所得税计算的问题等。
考试要点包括以下方面。
(1)基本原理,具体有:①税金的意义、依据和目的;②纳税的义务;③税金的体系和分类;④征收方式;⑤基本用语。
(2)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
(3)总则,具体有:①用语定义;②纳税义务;③非纳税所得和免税所得;④关于所得归属的判断通则;⑤纳税地点。
(4)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具体有:①各种所得的计算;②课税标准;③税前扣除;④税额的计算;⑤变动所得以及临时所得的平均课税;⑥税额抵扣;⑦申诉、缴付、返还;⑧恢复重建特别所得税;⑨蓝色申告;⑩其他特例。
(5)应纳税所得。
所得税法能力检定的分级标准与消费税大致相同。
(三)法人税法能力检定
法人税法能力检定,是对法人税基本理解水平的检定测试。考试内容包括企业法人税的税务处理和作为法人企业会计骨干填写递交给税务署的文等税务处理方面的知识,以及实务中关于法人税法的计算问题等。
考试要点包括以下方面。
(1)基本原理,具体有:①税金的意义、依据和目的;②纳税的义务;③税金的体系和分类;④征收方式;⑤基本用语。
(2)法人税法及实施细则。
(3)基本原则,具体有:①应税所得和计算原理;②企业利润和应税所得。
(4)总则,具体有:①用语的定义;②纳税义务人和应税所得的范围;③所得归属;④营业年度;⑤纳税地点。
(5)家族企业。
(6)收入及费用的确认标准。
(7)收入金额的计算。
(8)支出金额的计算。
(9)应交税金的计算。
(10)业务办理,包括:①申诉、缴付、返还;②更正及裁决;③蓝色申告。
(11)特别规定,包括:①企业重组;②企业合并。
法人税法能力检定的分级标准与消费税大致相同。
三、对我国的启示
(1)我国也应积极改进和完善税务会计能力的水平考试制度,以提高大家的税法学习热情,推动税务会计教育发展,促进全民知法守法。
(2)由全国财经院校、税务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全国税务教育协会,负责我国税务会计能力测试的总体计划和安排,保证税务会计能力测试的专业性、实用性、公益性。
(3)将税务会计能力的水平考试分为“流转税税务能力考试”、“所得税税务能力考试”、“财产税税务能力检定考试”和“行为税税务能力考试”分开实施,以与我国对税的大类分类相契合。
(4)对于较低级别的考试,可以采取减免甚至零收费的方式,以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学习税法,普及税法基础知识,使纳税观念纳税义务深入人心。
(5)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将税务会计能力的考试结果,作为职员录用、提升的重要参考。
(6)关于考试频率,低级别考试可以一年多次,以适应初级税务会计知识的大众性普及性特点,高级别的考试则可以一年一次甚至两次。
根据发放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77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学生反馈的相关情况如下:
1.1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
38.27%的学生因为对该课程感兴趣而认为该课程很重要,61.37%的学生因为该门课程居于专业核心课地位而认为该课程很重要。
1.2对课程开设时间和教学时间分析
66.34%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应该从大二上学期开课,并且86.64%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应该花两个学期教学。
1.3对教学班级的大班教学设置分析
35.02%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影响,应该调整为小班教学,46.93%有点影响,希望能缩小一点。
1.4对目前我系的中财教学方式的看法
64.98%的同学认为是传统式,43.68%的同学认为是理论跟实操相结合,17.69%的同学认为是情景模拟教学,53.79%的同学认为是注重练习和案例分析,对于理想的中财教学方式,89.53%的同学认为是理论跟实操相结合,74.37%的同学认为是情景模拟教学,76.17%认为是注重练习和案例分析。
1.5学习本课程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目标
67.51%的同学认为学习目标是填制、审核会计凭证,81.23%同学认为学习目标是登记会计账簿,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92.06%的同学认为学习目标是具备会计整体思维和报表信息的解读能力。
1.6本课程的学习效果
20.58%的同学认为学习效果较好,56.68%的同学认为学习效果一般,对于没有学好的原因,72.2%的同学认为自己没认真学,45.13%的同学认为是基础不好。
1.7在学习中财的过程中遇到过的困难
75.81%的同学课堂听懂了,课后又忘了,70.04%的同学想花时间学习,但是课太多,没时间预习复习,27.08%的同学上课听不懂,就不愿意学了,遇到上述困难,76.9%的同学会翻阅课本及有关资料,66.06%的同学会请教同学,42.24%的同学会请教老师。
1.8面对目前学时不够,信息量加大的矛盾,老师应采用何种教授方法
79.78%的同学希望及时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相关的练习,71.84%的同学希望不要讲得太快,宁可少讲一点,但要细致一点,47.65%的同学认为介绍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应用背景比单纯讲授知识点更重要,28.16%的同学希望尽量多讲一点,不一定每个知识点都讲得很细致,讲得不细致的地方可以课下看书。
1.9对于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89.53%的同学希望老师多补充课外知识点和案例,70.76%的同学认为老师应该做好课件,备课充分,70.04%的同学认为应该及时安排课堂练习,38.99%的同学希望老师经常提问,与学生互动。在整个调查问卷中,可以了解到学生普遍认为“中级财务会计”是财会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内容多、信息量大,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希望能够有一定的突破,希望提高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2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现状
2.1教学内容复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虽然在教学学时的安排上,现在很多独立学院安排课程时已经设立两个学期共8个学时的课程教学时间,但是其章节体系的繁多复杂以及枯燥的课堂教学内容,容易形成学生课程内容死记硬背,考试生搬硬套,考后一片空白的虚假教学效果,也造成后续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很难进行。
2.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有待改进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认可并将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较为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入中级财务会计的课堂,但是高校的扩招和财务会计本身就是热门专业导致学生激增,而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相对落后,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很多独立院校没有条件在财务会计的专业课中采用小班教学。在一百人甚至更多的大班教学中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显然不切实际,即使真正实行也只能事倍功半,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现实中独立学院的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依然是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随堂练习的方式,在这种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主动的参与少之又少,一味的理论灌输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3实验教学落伍,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环境方面应当配置相应的实践教学实验室,比如会计模拟实验室或者校外实训基地。但是,大多独立学院的实验室的设施配置无法满足仿真要求和学生实训需要,而校外实训基地一般以为对方培养人才为条件设立,供过于求的现状愈加严重,所以实验教学的环境还是不够理想。
2.4会计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独立院校的师资队伍偏年轻化,没有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过的经历,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以及对学科前沿领域发展的掌控不足,实践性和科研能力较弱。在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现是教学方法呆板、教学内容单一、会计实践环节很难真正落实,老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冷淡,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3.1整合教学内容,从理解层次学会计
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对课程进行教学,整合教学内容。从教学体系上看,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包括概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报表等八部分内容的教学。整合教学内容,一方面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整合,比如教学顺序(可以从教学内容难易度进行整合,把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章节放在资产章节最后讲述,可以把应收款项独立于金融资产之前讲解等)、逻辑教学思路(会计核算方法讲究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重点应该让学生关注于确认、计量,而非记录,最后的成果是报告)等一系列的整合;另一方面是前后课程体系内容的完善,哪些内容属于基础会计课程(比如第一章概述很多内容实际上应该是基础会计教学部分),哪些属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比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形成的资产的初始计量等内容)需要做出完全的区分。当学生理解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之后,从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应用背景角度去进行知识点教学,不要只是书本内容的讲述,要使学生理解而不是盲目地记笔记、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3.2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以“生”为主,变“教学”为“助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课堂上,可以一改传统的“教师独角戏”模式,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业务模拟操作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复杂、抽象枯燥的理论内容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大大减少了理论阐述时间,将宝贵的课堂时间腾出一部分向学生提问,促使思考所学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从而在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争论中找到正确的分析会计问题、解决会计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将书本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
3.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专业实习
财会类专业之所以在众专业中异军突起,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一方面是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财会类人才的社会化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学习财会类专业实际是一门综合技能学习课程。在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指导下,学生的动手等实践能力也是财务类专业重点要求技能之一。因此在整个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专业实习是大学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专业实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强化专业知识,对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可以与企业在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现行的会计专业师资力量水平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加之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只有强化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执业能力,以便将理论与实践快速结合。具体来说,首先应加强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引入和建设。会计专业教师在深入研究会计专业理论的同时,还应该深入企业从事会计实践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引入课堂进行案例教学。其次是聘任富有实践经验的实操人才参与教学指导。高校应当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直接参与教学指导,这样更能加深学生从实践角度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比如高校可以聘任这类人才担任税务、审计等部分教学工作,或者是以做专题报告讲座的形式,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
4结语
【关键词】知识经济;能源公司;财务管理;会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逐渐兴起,即:知识经济。知识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以知识为依托,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占有、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新型经济模式。在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中,绝大多数的企业依靠的都是实物的资源或者是能源,而知识经济则与其完全不同,其依靠和仰仗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知识,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高科技,运用知识和技术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所以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它更加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知识经济体现目前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大力的支持和推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知识经济目前为止还是为发达国家所掌控,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向外输出其先进的知识和科技,致使企业投资的无形化。因此,要想在知识经济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部分想要转变发展类型的能源公司,必须抓住机遇,改变企业内部的结构,变革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工作部门。
一、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现状
能源型经济曾经在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自然资源被开发殆尽,而且人类周围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环境污染现象极为严重,人类逐渐的意识到能源型经济的弊端,人类的进步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此同时,人类的历史上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知识经济最终会取代能源经济,成为主流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要求相关的能源公司要抓住机遇,完成企业的转型,但是能源公司要想最终完成转型,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内部进行调整,尤其重要的就是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
1.在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是知识和高科技,而不再是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资源,经济学上将这种资产称之为无形资产,对于无形资产的争夺是能源公司能够顺利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在能源公司之中,会计计算的是煤炭、石油等有形的资产,对其开发和使用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评估。但是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部门要计算和评估的是知识和高科技等无形的资产,详细的计算能源公司获得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帮助能源公司尽快完成经济转型。能源公司中传统会计已经趋于老化和落后,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和评估过于狭隘。在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和评估中,应该以重置成本为基础。重置成本是知识经济模式下,新出现的专业名词:在目前现有的知识和技术的条件下,购置同等价值的资产所需要的资金。以往能源公司的会计在进行成本核算和评估时,注重的是企业生产的投入价值,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样的计算方式已经不能够反应能源公司财务的正式面貌。
2.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产生了专门对企业资产进行管理和评估的会计,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会计也进行了几次比较大的变革,而今它即将面临的是又一次重大改变,需要将更加新型的管理思想引进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经济时代下的风险和信息理财观念。能源公司的传统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的计算主体是物资和货币,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能源公司的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等方面的内容。而今在知识经济的促使下,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市场竞争也愈加残酷。同时由于媒体和网络的迅猛发展,新的交易模式层出不穷,这些衍生出的金融工具并非用于资金借贷,而是为了转移资产价值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所以在财务管理上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在进行会计和财务管理时,相关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风险观念。知识经济时代风险管理、信息管理将成为能源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2)知识经济模式下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蓬勃而兴的是市场经济,较之以前的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更加自由化。而能源公司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开发有价值的知识和高科技项目,这就对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其必须具备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综合化等等都要求能源公司加强与其他企业和公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要不断进行更新,抓住机遇、全力以赴应对新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找寻可以合作的伙伴,认真谨慎的处理好自身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避免财务纠纷的产生,防止合作关系破裂,做到各个企业之间利益的和谐统一。(3)知识经济下的人本化与知识化的管理理念。人本化主要体现在:建立债、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模式,健全激励制度,严肃奖惩,即对在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中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同时对于那些犯了严重错误,给能源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的员工,要进行严肃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能源公司财会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给能源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为了使能源公司能够更好的与知识经济接轨,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要求其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储备量。能源公司要定期对财会员工进行知识培训,同时还可以选派资质优厚的员工远赴国外进行学习和交流,吸收国外先进的知识化理财观念,再结合能源公司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自身的知识理财计划。
二、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前景
知识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同时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国的能源公司要抓住机遇进行经济转型,会计和财务管理同样如此,知识经济下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以知识资本为中心的知识会计,传统的会计理论以物资和货币的所有者为服务对象,以出资者和收益为中心,以保障业主和债主的权益为出发点和宗旨,是站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立场上,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管理和决策,从而保证出资者收益的最大化和债权人风险的最小化。强调物资和货币的所有者、债权人的核心地位,而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的认识、投入仅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项费用或作为一项无形资产简单的予以列示。同时在法律上往往限制了无形资产的形成和作用。事实上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才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社会,具有超常性、开拓性以及灵活性,人的智慧以及创新能力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会计和财务管理所需提供的信息也将向着更加全面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会计和财务管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紧紧围绕着以知识智力的价值这个中心,反映和描述在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的生产关系和全貌,进一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经济模式中日益占据主体地位,与以往的能源型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更符合时展的潮流,同时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应该在国内大力的推广和实行。因此,国内的诸多能源公司就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已经不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和财务管理模式,要将新的思想和新的管理观念引进其中,为能源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凤兰,陈道江.《谈知识经济下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问题》.
《前沿》.2004(4)
[2]兰辉,陈道江.《知识经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浅议》.《社会科学家》.2005(1)
据IBM公司统计,网络上的每天新增数据2.5千万亿字节(2.5TB),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绝版收藏的25万倍,并且它会继续以指数的速度增长。大数据被描述为是一个具有庞大的数据量和时刻更新变换且具有多种格式的数据的一个超大型数据库。大数据概念的复杂性
决定了企业要面临的严峻考验,因为这要求数据的使用者能够在大数据中过滤掉不可用的其他数据,确定有价值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利用,但这项工作相当于在虚拟数据的大海捞针。正如你所知,在大数据时代一个企业想要增加自身价值,管理会计师的表现是其中关键之一。所以让我们看看如何从大数据中获取价值。
2.资产版图的新成员
以往我们所说的资产,包括现金、存货以及实际存在并能创造价值的企业固定资产。现在,这张传统的资产版图必须扩大到包括大数据的价值主张以及其后续分析价值。即使不像传统资产一样具有有形的价值,大数据具有潜在的“虚拟资产价值”。这种新资产代表了企业的未来的价值,这是传统资产价值定义之外的,因为这项新资产是无形的。如果一个企业可以识别并分析得出有用数据,并将此数据加以商务智能化处理后运用于企业的战略性决策,那么该数据被认为是一项资产――虚拟资产。由企业收集而来的大数据在审查时应思考:收集的数据是否具有可分析性,怎样分析,能否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如果没有抱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考虑数据的可分析性而盲目的去收集数据,那么数据的绝对数量将是无法管理的,且所进行的数据收集工作也是徒劳无功的。虽说企业必须为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制定投资回报(ROI)模型并进行数据分析,但其要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数据及其来源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3.无国界的数据
在管理会计师以往传统的管理和分析数据中,数据主要来自于他们企业内部,重点是财务信息。大数据的到来彻底打破了数据来源仅限于企业内部的规则,使得数据来源多样化,并为包含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的全球数据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了访问海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数据源的途径。例如,轻点几下鼠标就可以访问超过10万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编写的财务报告。其他数据格式包括视频、电子邮箱、推特、声呐波等。让人不解的是,企业如何甄别这些信息并把其运用于对自身有利的方面,这就是商务智能要解决的问题。
4.商务智能
商务智能(BI)涵盖范围广泛,包括对大数据的分析过程,利用工具去访问,开采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分析得要有用数据用于决策,因为更好的信息和分析是企业能否提升自身竞争力、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关键所在。然而很多企业将会采取顾客导向的商务智能解决方案,新一代的商务智能工具操作简单并且成本低效益高,并且可用于桌面办公非常方便。例如,微软的商务智能工具Power BI for Excel和Office 365,这些工具可以从云端获取数据,进行商业建模,与Office 365进行协作可以提供实时的可视化功能。5年前,就可以用很小的成本使用这个工具。最重要的是,管理会计师可以不用通过IT手段去进行数据分析。商务智能的出现,意味着管理会计师数据分析时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预测分析的崛起。
5.预测分析
会计师根据从前的财务业绩进行仔细剖析,得到结论并以此作为制定未来战略规划的基础。后见之明已经被淘汰了,而充分利用商务智能和大数据作出预测分析才是当代管理会计工作的核心。预测分析改变了整个“游戏规则”,它允许企业通过数据质量解决方案(Datalens)来进行分析和管理策略。高德纳(Gartner)公司认为,预测分析具有以下四个优点:注重预测,分析快速,相关业务分析和用户界面友好。预测分析对实时分析的需求作出了说明,并且是连接其与做出明智决策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预测分析不是基础的电子表格分析,而是一个复杂的、精心设计的,通过利用企业数据集筛查商业信息和数据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洞察力的规划工具。其复杂性和分析质量可以降低管理会计师做出错误决策的风险。高德纳公司预测,使用预测分析的企业到2017年时可以将他们的投资回报率提高20%。但是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预测分析解决方案。管理会计师将会在企业定制指标的发展中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企业数据模型开发和评测中的关键性因素。
对施工企业而言,要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提升项目核算能力是关键。项目核算是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提升项目核算能力,实现会计转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尽快转变观念。目前,对施工企业内部管理而言,财务信息化工具所提供的核算信息是滞后的,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停留在以事后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阶段。同时,由于过去重干轻算的思想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项目核算的事前预算及过程控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没有将项目核算工作纳入财务管理的工作范畴,导致财务管理在增收节支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事前及事中控制的作用。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会计的事后核算工作必将朝着简单化、低端化方向发展。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刘俊勇教授曾断言:“未来十年内,会计行业的人才结构将发生巨大的转变。中初级财务会计人员将被管理会计师等高端财会人才取代。”对施工企业财务人员来说,需要从思想上把项目成本管理由单纯的财务会计核算转变为项目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使项目核算由“事后反映”向“事前策划预测、事中监督控制、事后评价提升”转变,不断提高项目核算能力。
其次,必须尽快提升财务人员管理素质。目前,绝大部分财务人员工作重点是事后核算,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要提升项目核算能力,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财务人员必须尽快改变单一的知识结构,提高管理素质,积极参预项目管理,了解并参与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合同管理、造价管理、现场施工管理、物资管理、分包管理等工作内容,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满足项目核算工作要求。
第三,必须尽快提高财务人员“事前策划预测、事中监督控制”能力,即要提升项目策划能力及成本分析能力。
进行项目策划的目的是找准项目的“风险点”和“创效点”。项目策划,要重点围绕项目收入、成本和效益开展项目成本策划,以便及时准确地找出项目经营风险点和效益关键点,使项目全体人员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策划内容要细致全面。策划内容应包含工程项目管理目标,项目风险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人员配置,现场临时设施与办公设备配置,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油、用电、租赁设备,施工总平面部署,施工进度控制,分包录用,物资进场,施工机械、工具配置,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与环境保护,信息沟通等。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各种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合理安排工期,避免冬雨季施工。要提前预制,避免人员闲置。要划清分包界面,备案分包关键人员,避免出现漏洞。要做好外雇工使用计划,及时雇佣和清退外雇工,保证出勤率,节省劳务成本。对于实测实量项目、效能监察重点,要留好证据,做好标记,保证应收尽收。要优化材料采购与运输,合并试化验项目,确定不同类别措施料回收比例,节约材料费用。
要抓住策划各阶段工作重点。策划前期,在工程概算编制过程中,项目部要加大勘测力度,掌握第一手资料,主动与设计方充分沟通,扩大概算外延,规避经营风险。出图后,要立即组织图纸会审,及时发现问题,争取做到能在设计交底中解决的问题决不拖到施工过程中解决。同时要掌握工程特点,精心策划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研究施工方案。策划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策划部署灵活有效地执行,充分运用项目网络图,按照关键线路组织施工,认真组织各种交底、记录和过程认证工作。策划实施后期,要收集过程中挖潜增效的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互相交流,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策划水平,提高核算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项目成本分析是提升项目核算能力的关键。对施工成本的过程管控是项目核算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成本分析是成本管控的重要手段。依据各种核算资料,将人工工日、机械费用、材料用量和费用、暂设费用、运输费、小型机具费用等各项要素的实际消耗与核算基准进行及时对比分析,深入研究,查找节超原因,与项目经理共同研究制定相应措施。应当增加收入的,及时调整核算基准,并列入工程造价结算内容;属于节约或浪费的,提出奖惩决定。通过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整改提升,切实提高项目过程管控能力。
在项目成本分析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分析的及时性,在每个分部工程完工、整个工程竣工、项目造价审结完毕时都要进行及时的核算分析,否则分析就失去了时效性;二是分析内容的全面性,对项目策划、施工组织、技术方案、物资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的运行情况都要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找出各要素对成本产生的影响,从而明确项目盈在哪里、亏在何处;三是分析方法的实用性,要做到“三个并重”,即直接成本与全成本分析并重、核算基准、预结算收入、实际结算收入三个对比分析的标准并重、实物量分析与价值量分析并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分析的针对性、实用性,及时提供有利于提高项目效益的决策信息,提升项目核算能力,从而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作者简介:
一、会计信息化对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的出现促使会计在业务处理上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同时也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如下职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对内部监督职能的影响
会计监督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经济管理方法,即通过反映企业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与真实性来监督其合理性,以约束企业按国家规程开展经济活动[2]。在会计信息化模式下,工作人员仅需在事前按预算标准将信息录入会计信息系统,便可通过电脑自动报警来实现监督[2],从而提升了企业的最终经济效益。
(二)对反映职能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所提供的反映职能主要利用会计信息化系统来优化财务会计信息,而这一优化的内容包括信息确认、信息核算两部分[3]。其中,在信息确认时,利用信息化的手段筛选信息可鉴别信息是否真实有效,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在信息核算时,利用系统生成机制凭证审核账目和记账,便可明确所有的账目。
(三)对管理职能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即其在信息采集与处理等环节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如此一来,财务人员便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从而在绩效评估的加强及约束机制的实施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会计信息系统可按预设的程序与规则来处理信息,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告知用户,然后再根据用户的反馈来明确用户的信息诉求[3]。
二、会计信息化的合理应对
会计信息化的出现无疑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福音,但在传统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下,如何合理开展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成了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会计信息化对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影响情况,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一)分离不同部门的职责
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效与不相容职责的分离有关,但这种分离会滋生舞弊现象,则由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处理工作可防止舞弊行为的出现。在会计信息化模式下,需要分离的职责包括不相容职责核心系统的研发、维检、记录初始数据及稽查账务报表等。另外,还应重新划分组织机构的工作内容,将信息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融为一体,并设单独的信息维护中心[4],以期为会计信息化系统提供安全保证。
(二)健全会计信息化制度
将会计信息化理论及其管理制度贯穿到企业员工的培训内容中,同时定期组织生产人员、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参与培训,使之全面掌握会计信息化的相关内容;组织企业领导层人员参与会计信息化的培训活动,以帮助其尽快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会计信息化制度。
(三)重视培养专业化的会计人员
在培养会计人员时,应着重强调信息的重要内容,同时组织其参与知识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课程,以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健全招聘政策内的引导训练,尤其要重视培养新员工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按个人能力分配相应的工作,注意从事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工作的人员应熟悉会计基础知识[5]。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动物学》 学生能力培养模块
地方性高校的生源、学生发展前景等实际情况决定了培养目标必须突出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课程是地方性高校教育的核心,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每一门课程的具体实施来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而主动的活动来培养。本校《动物学》课程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提出了地方高校《动物学》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四个模块。
一、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与主动性;只有形成主体意识,才能真正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人格。《动物学》课程的特点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本课程组通过以下措施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1.建设“《动物学》教学增强型网络课程”。课程组教师以校园网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为支撑,通过《动物学》网上传播教学信息的媒体素材的收集建立,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和网络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构建和实施,使《动物学》的教学质量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有所提高。
2.加强导学,完善教学设计,形成四位一体的动物学教学模式。即制定课程大纲、编定导学纲要、强化教学设计、改革完善考评体系。课程组结合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实施的实际困难,制订了包括课程的学习目的及总体要求、课程学习方法、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内容分析、学习提示、课后研讨问题、课程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推荐等的导学纲要,起到了督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二、专业实践能力
《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动物学》教学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动手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等实践能力。动物学课程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形成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生物学综合实习。实习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基本训练,即进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观察、野外实习基本训练。第二阶段以专题形式进行,野外实习与大学生业余科研课题、本课程组提供的研究小课题结合,有目的地进行生态观察和样品采集,继而进行室内研究。第三阶段为拟写野外实习论文。
2.专业见习。到养殖厂、动物园、博物馆等地观察、研究动物;与管理人员座谈、听讲座,了解并掌握与动物相关的知识;把野外调查的数据、采集的标本带到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制作。
3.实验操作。《动物学》实验由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几个部分构成,课程组制订了“生物科学专业动物学实验技能训练方案”,无论哪一个部分的实验都从目标上具体明确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
4.饲养、生产劳动。课程组的教师利用现有条件,设计了多种具有弹性的实践项目。例如:小白鼠的养殖与繁殖、鸡的孵化与养殖、金鱼的养殖与人工繁殖;青蛙的变态发育观察、家蚕的变态发育观察、蜗虫的养殖及行为观察;校区池塘原生动物群落与水质的关系、生活园区水体水质调查与洁净维护,等等。
三、识图能力
识图和绘图是学习研究动物科学的重要技能和方法之一。《动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决定了学习中需要借助大量的图片来揭示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动物的内部结构、细微结构化无形为有形,化隐蔽为直观,简洁明了和生动形象。能有效地识图和绘图,在学习《动物学》乃至生物科学的其它学科时就能够提高效率,加深理解和记忆。主要可通过以下途径实施培养:
1.改进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识图习惯。教学中使用“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教学”,“观察―探索―整合”,“引导―探索―归纳”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及课后指导学生以图片、图形、图表为载体,分解知识难点、突出重点,形成良好的识图习惯。
2.注重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识图技能。通过指导看的内容(看标题、看表达方法、看图标及具体内容)、看的方法(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看图的顺序、对图进行分析),使学生有效识图。
3.关于图的记忆。要求学生归纳插图、绘简图或仿绘、忆图,从而构建知识体系。
4.关于图的表达。通过说图、画图、练图三种方式练习表达。
四、初步科研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明确将大学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定位于其能力结构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对其要求定位于“初步”。动物学课程中的学生科研训练旨在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使学生不仅学习一般知识原理,还初步接触科研过程,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了解课题研究的有关方法,逐步拓展学术视野,树立科学的理念。课程组的教师经过多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一些学生科研训练的经验:
1.课程论文。要求每位学生每学年写2篇课程论文。完成流程:小组讨论―文献检索―选题―教师审阅―资料收集―实验或调查、实践(教师指导)―写作―教师审阅―修改―定稿排版―打印及装订―交流学习―考核、推荐发表。
2.学生科研课题。学生自主结成科研小组、选题、积极争取学生学术科研基金、课题实施、中期检查、完成结题研究报告及论文、成果交流。
通过对本院生物科学03、04、05、06级学生的教学实践,《动物学》课程学生能力培养模块得到了专家和同事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大家认为,依据以上能力培养模块初步解决了能力培养“空泛”的问题,使学生能力培养能具体落实到课程中。
参考文献:
[1]林大卫,吴华钿主编.教育法规读本[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2]卢晓梅.生物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05,(03).
[3]何红英.运用探究方法,进行建构教学[J].生物学杂志,2005,(06).
一、管理会计的核心是预算管理
管理会计从预测开始,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和调查研究获得信息,对企业计划期间的经营、投资和各项重要经济指标,运用量本利、现值法等工具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和决策;把决策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用数量、表格形式加以协调、汇总,编成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全面预算;再按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层层分解,形成各个责任单位的责任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事中控制,揭示和调整偏离预算目标行为;最后对预算执行的业绩做出评价和考核。
从管理会计对实施经济活动管理所经历的各个程序看,虽然职能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但都围绕一根主线,那就是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关键在于目标决策和目标控制。
1.预测和规划是通过预算编制来实现的。规划前对财务报表、其它统计资料的分析是为了使规划建立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客观基础上。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预测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未来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判断和决策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最终落实到预算上来。
2.组织是将企业人、财、物各项资源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产供销各个环节进行高效率的配置,最终更好地、更有效地实现预算确定的目标。
3.控制是对预算目标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和实际已经发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比较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节和纠正,是保证既定目标实现的手段。
4.评价考核经营业绩的标准是预算。通过实际数和预算数的对比、分析,评价责任单位履行责任情况、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预算管理涵盖了管理会计的各个环节和程序,它把涉及企业战略目标的一整套经济活动、管理活动连接在一齐,并规定了如何去完成的方法。可见,企业预算管理处于管理会计的核心地位,所以企业运用管理会计首先应建立以预算为中心的管理会计运行模式。
二、财务预算对企业回避财务风险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多,其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应属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风险,这种风险是由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许多企业正是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最终破产。所以如何减少、回避财务风险就成了企业财务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一部分,企业要想回避财务风险,获得顺利发展,必须要搞好财务预算。一般而言,财务预算所考虑的不是利润,而是现金流量的确定性和到期债务之间的关系。企业在编制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到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企业财务部门应尽量通过预算安排好资金的使用,从而回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1.如何通过财务预算回避财务风险。财务预算着眼于企业资金的运用,同时可以指导企业的筹资策略,合理安排企业的财务结构。在企业的各项资产中,流动资产过多,流动性虽然较好,但会影响其盈利能力。企业财务结构中,短期负债的资本成本较低,但相应的财务风险较大。企业的财务预算就是要处理好资产的赢利性和流动性之间,以及财务结构的成本和风险之间的关系。而财务预算的核心就是企业的现金预算。现金预算通过对现金持有量的安排,可以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并根据企业资产的运用水平决定负债的种类结构和期限结构。现金预算的具体作用体现在:(1)解释企业的现金从何而来,用到那些地方;(2)企业在未来何时需要现金,如何筹集用于到期支付的现金;(3)如何通过现金预算避免不合理的现金支出;(4)如何避免现金流量的滥用。
一般而言,若企业能确切知道未来的销售量、应收账款和销售情况,它就可以将付款到期日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对应起来,这时企业不必持有多余的流动资产,也不必进行不是绝对必要的长期融资。若不能,企业就必须保持较大的安全边际,增加流动资产的水平(尤其是现金和有价证券),同时延长融资的到期安排。需要强调的是,财务预算必须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消极应付。在进行财务预算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根据企业的业务状况来安排企业资金的使用,并在风险和收益之间作出选择,同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企业的财务结构。例如企业没有近期到期的负债,而盈利状况、现金流动状况较好,这时可以适当提高企业的负债比率,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效用,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若企业近期的负债即将到期的较多,则要特别注重现金的流动情况,在编制现金预算时,减少一些可以延迟的支出,加强应收款的回收,推迟大的固定资产开支,必要时还要考虑其他资产的变卖。
2.企业处于不同阶段时期的财务预算。企业在初创时期,必然是现金流量较多,除了固定资产开支以外,其他方面的开支也相应较多,使得企业净现金流动量为绝对负数,同时新产品开发的成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首先要搞好投资项目的总预算,对投资项目的总支出进行规划,并对项目的可行性和优劣性进行选择;项目预算要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充分考虑项目所涉及的风险因素。若企业是从无到有建成的,这时全部是自有资金,对应的财务风险就较小,企业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创建自己的品牌,迅速打入市场,为顾客所接受。项目预算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决不能忽视,既不要盲目上项目,也不要放弃企业发展的契机。若要回避财务风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时间上考虑项目支出的时间安排,进行筹资预算,满足资本开支的需要。
企业在成长时期,急于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开发潜力,这时预算管理的重点是借助预算机制与管理形式来促进营销战略的全面落实,以取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现金预算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营销策略和财务预算的核心工作,进行财务预算时应考虑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同时,如果企业各项借款较多,要注意在时间上进行安排,必须为未来长期负债的偿还做准备,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佳,现金流量状况不好,而即将到期的债务到期延期可能性又不大,企业营销策略就不能单求扩大市场,而应以现金回收为主,其他各项开支也必须有所减少,以度过难关。
企业成熟时期,市场增长虽减缓,但企业已占有相对较高、较稳定的市场份额,一般来讲,现金流量为正数,且已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此时企业的潜在风险包括:一是成熟期长短变化导致持续经营的压力与风险;二是成本控制压力与风险。这时成本控制是企业预算管理的核心,企业欲达到期望收益必须在成本上进行挖掘。邯钢经验正是强调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与主线,以达到增大现金流量的目的。若企业考虑上新的项目,成熟期的末期最为合适,因为此时企业资金压力相对较小,市场销售情况较为稳定,利于筹资。
企业衰退时期,销售会出现负增长,这时不该继续扩大产品的生产,编制财务预算要做到监控现金,有效收回并保证其有效利用。此时企业有较多现金,但无好的短期项目,应该归还可以还掉的负债,减少企业的财务成本。
3.预算编制方法上的选择。固定预算也称为静态预算,它是根据未来固定不变的业务水平,不考虑预算期内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发生的变动而编制的一种预算。这种方法对预算较为稳定的企业比较合适,但是对于业务水平经常变动的企业就不合适了。相对而言,弹性预算则是考虑了业务的变化水平,把产品的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企业工作成果的好坏。滚动预算的主要特点是连续不断地保持12个月,每过去一个月,就根据新的情况调整和修订后几个月的预算,并在原来的预算期末补充一个月的预算。这种预算一年中头几个月的预算要详细完整,后几个月可以粗略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较粗的预算逐渐由粗变细,以此反复,不断滚动。滚动预算不但可以保持预算的完整性、连续性,而且由于预算的不断调整和修订,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加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所以,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建议采用固定预算,而处于其他时期的企业则采用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为佳。
另外从时间上考虑,时间较短的预算要比时间较长的预算作用大的多,因为时间间隔越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多。通常企业的财务预算可以按季或按月编制,但当企业的经营活动很不稳定时,以周为单位的预算就可能很必要。
总之,企业编制财务预算,通过加强对现金收支的控制,可以增强优化现金流量的意识,增强企业防范与化解风险的意识,强化财务监督,从而确保经营有序地进行,确保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建立以预算为中心的管理会计模式
预算管理从纵向来看,涉及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入流出等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从横向来看,涉及企业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各个职能部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的每一项活动,都会对其它环节、其他部门、企业整体产生联动影响。而预算是综合平衡的依据,它把企业纵向的和横向的各个环节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企业最大效率的总目标。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严格而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
1.组织健全,责任落实。为使预算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日常化,做到有章可依,企业必须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对预算的编制、组织、控制、分析、评价和考核等均作出比较明确的规定,以增强预算工作的可操作性。在组织上,应成立以总经理为首的、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的预算编制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预委会”)。预委会是企业最高预算权责机构,全面领导企业的预算工作。预委会可以下设工作小组,由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具体从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情况监督,开展预算分析和实施与考核等事务,工作小组对预委会负责。各个经营核算体作为预算责任部门,由经理亲自挂帅,实施经理负责制,把预算工作纳入经理的工作职责范围。
2.全员参与,综合平衡。企业一般可在每年九月份开始酝酿次年的预算工作。首先,由预委会和工作小组审阅当年度各责任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对差异性进行分析,按内部和外部分类汇总各个变动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次年度可能产生的影响;其次,参考各种资料,对国家经济发展大势和周边环境做出分析和判断;再次,研究次年度企业的资金需求,包括还贷、付息、投资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次年度企业的目标利润,并分解下达给各责任部门,由各责任部门草编预算。各部门主要是根据各自的职能出发编制相关的预算指标,如各责任中心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编制收入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等。企业预委会工作小组审核汇总各部门预算,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综合平衡,编制销售、生产、财务的专门预算和总预算草案。预算草案经预算会讨论通过后提交企业总经理审批。经总经理批准后的预算下达给各部门执行。由于企业各部门、小组和人员都负有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管理职责,预算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平衡,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可,就自然成为全体员工自觉的行动目标。
3.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企业预算涵盖企业经常活动的全过程。如果对每个环节、每个项目都要分别做出预算,必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预算执行时往往会顾此失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因此,建立预算目标体系,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树立“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的指导思想。企业的主要预算目标基本有:目标利润、销售总预算和主要项目销售预算、生产总预算和主要项目生产预算、成本预算、采购预算、现金流量预算、损益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等。预算内容还包括为实现目标而拟订的各项措施和方法。这些方面集中反映了企业“增收节支、降本增效、量入为出”的经营思路,体现了稳健原则,因而可以较好地促进企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4.严格控制,考核到位。为确保各个预算目标圆满实现,必须严格控制预算的执行过程,考核预算的执行结果。因此企业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各责任部门专项设置预算执行台帐,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当支出方面的预算执行到一定程度时,财务人员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提出警示,非特殊情况,支出不得突破预算;(2)定期对预算执行过程实现实质性测试,台帐是用以反映进度、差异,而测试是解释问题原因,以便及时调整措施,比如,对采购价格指数的测试,就能够发现现时价格变动对成本的影响,对生产计量方面的测试,就能够发现原材料投入数量变化对成本的影响;(3)季度和年度终了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揭示预算目标和实际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主客观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控制;(4)完善审批权限规定,把预算纳入审批程序,比如,预算内固定资产采购、新扩建项目以及更新改造项目在执行时由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审批即可,而未被列入年度预算的项目,原则上一律不用批准,特殊情况必须追加预算的,需经总经理和董事长批准后方可同意。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 社会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02-02
一、内蒙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背景
1.建设目标
内蒙古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应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为首府服务业提供职业培训和咨询服务,提升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办好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师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院校对流,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提升学院社会辐射能力。因此,内蒙古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建设目标是面向首府服务业,依托学院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成融职业培训、咨询服务与地区发展研究于一体,辐射能力强的社会服务中心。
2.建设基础和优势
据统计,内蒙古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师资中“双师型”教师占65%以上,多媒体教室总量和生均拥有量较2010年有较大提高;同时,内蒙古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已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社会服务平台初具规模。
二、内蒙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内容
1.职业培训
发挥专业50年来的传统优势、保持与行业企业并存互动的“鱼水关系”,面向行业和企业员工、社会转岗再就业人员,继续承担岗位培训和非学历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将科研力量和培训力量有机整合,以培训推动科研,以科研引导培训,开发新的培训项目,扩大社会培训规模,全面提升培训质量。
加大专业与社会机构和各类企业的沟通力度,开放校内实训基地,以一流的师资和设备为依托,积极组织资深“双师型”教师,开展高技能培训项目和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工作。把会计专业建成社会服务培训机构,为主导产业培训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具体为:①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项目。②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培训)基地的作用,开展会计基本技能培训。③开展企业、行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
2.教师培训
面向内蒙古职业院校财经类教师开展专业素质培训,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财经类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内蒙古财经类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力度,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贯彻“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教学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为途径”的培训理念;培训过程包括集中培训、企业调研、课程开发、企业大赛、实施试点、环境改造、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评价等阶段。
(1)教育理论培训。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培训重点集中于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包括国内外新的财经学科理论和先进技术,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国际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和教学方法。根据培训内容,受训教师提交本学科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论文,并制定课程开发项目计划。
(2)企业岗位实践培训。通过企业调研和顶岗锻炼的方式,提高受训教师对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的认识;企业调研以企业考察、专家访谈和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完成后形成调研报告;顶岗锻炼将以安排教师到企业实际岗位中进行实习的方式开展,完成后形成相应的报告。
(3)课程开发训练。以教师个人为单位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会计课程和统计开发的实际操作;每个专业选择本专业5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小组选择其中2个学习领域,每个教师选定1个学习领域,进行课程开发的学习和训练。
3.咨询服务
会计专业发挥与同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龙头企业及各大企业集团的紧密合作优势,继续组织教师和研究队伍,面向服务业提供咨询服务,多角度、多方位服务行业企业,为内蒙古商界提供行业规划和管理咨询,三年完成咨询服务成果不少于15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地方财政支持的承接相关会计专业咨询服务课题不少于6项。②承接其他各类咨询服务课题不少于6项。③举办3~6次大型学术活动。
4.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为了更系统地研究内蒙古地区商业发展历程,把握和传承其历史文脉,为现代商业发展服务,为首府流通创新服务,专业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完善内蒙古经济发展文化研究成果。
以本地区老字号为主,深入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的深度上有所突破。将对老字号的总体发展情况、特殊时期的繁荣及成因、经营定位、管理方式、资本构成、区域差异等加以探索并得出结论;对现代老字号的创新和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5.辐射带动
(1)国内对流。区内院校开展对口合作交流,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与师资共享、实训室建设与实训室共享、信息交流、合作就业和联合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不断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学院自身办学综合实力。
每年不定期召开研讨活动,共同研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联合申报省市有关教育改革项目,共同举办有关专题报告会。
高职院校互派教师相互兼职与兼课,共同组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关培养活动,联合申报与开展技术服务项目和课题,实现师资资源共享。
积极发挥双方专业优势、实践教学基地优势,在实践教学基岗位任职现状的评价以及人员的可持续发展,都以客观的评价体系为参照,从而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针对目前采取的评价方式,笔者运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在本院收集定性资料,资料显示:92.8%的人员认为不应该与现役干部采取相同的评价方式;85.6%的人员认为应该量化考评指标与权重,细化到岗位分工职责;87.2%的人员赞同建立有针对性的奖励及淘汰机制。
由此看来,文职人员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不完善阻碍了文职人员制度的健全发展,有待改革目前延用现役干部评价体系的现状,构建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体系。
三、构建文职人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1.招聘标准
为了形成文职人员综合素质的强有力保障,从招聘阶段开始就应依循科学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对文职人员队伍的质量把好关。为了加强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工作管理,提高招聘考试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依据《条例》、《军队文职人员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总后勤部政治部制定了《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工作实施办法》(2012征求意见稿),切实可行地对文职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初步的考核。
2.岗位职责定位
经过层层考核,文职人员进入军事院校从事新的工作,面临崭新的岗位职责定位。首先应该按照组织规定的职责、任务,全面了解、获取与文职人员工作相关的详细信息。包括自身岗位的性质、计划、设计、岗位实践与应用。在进行实际工作之前,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岗位的特殊性,即“为军服务、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履行职责”等要求。走上岗位,还需要培训与岗位职责挂钩的职责训练,了解岗位的具体专业需求。
3.针对性量化评价指标与权重
有效考核人员的工作绩效,不仅能够掌握人员对组织的贡献与不足,还能从整体上为人员管理提供决定性的评估资料。在文职人员的管理实践中,针对性量化评价指标与权重,有效完善考核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为某医院根据建立的考评体系模型,编制了《文职人员年度量化考核表》,其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发展潜力4个因子共22个条目,对文职人员的岗位工作进行了有效考核(见附表)。
在该考评体系的基础上,经过统计分析,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赋权法,确定各量化指标的权重。经实际检验修订,最终获得较为科学、客观、公正的考评量化指标权重。
作为军事院校主管部门要正确认识和利用绩效考评结果,应认识到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奖励,更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一种引导,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良性实施的绩效考评,可以让每一位文职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定位,释放自己的潜力,为个人职业规划与军事院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间搭建桥梁。
4.长效性与可持续发展
建立长效机制,将考评结果与奖惩、续聘、工资和晋职挂钩,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激励文职人员爱岗敬业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文职人员具有高员工承诺、高身份感、不断开发、相互支持、动态性等平衡性心理契约的主要特征。军事院校为了获得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性与可持续发展,在健全激励机制时就应从文职人员的需求出发,通过系统的激励机制满足文职人员的心理契约,以达到合理的人才队伍建设的目的。同时,在健全淘汰机制上要处理好解聘人员关系的转移问题。淘汰机制是推动军事院校文职人员队伍建设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终止合同时,军事院校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条例》相关规定处理,以实现良好的人才应用循环。
参考文献
1 白建坤、提素芳.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考评体系构建及应用[J].医院管理杂志,2012(1):47
2 冯望、沃西文、白莉.对非现役文职人员实行360度绩效考核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2(1):85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模块化;就业竞争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271-02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作为一门通用的工具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各个研究领域,该门课程一直是生命科学相关院校的核心实验课程。但不同院校设置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基本上存在以下问题:(1)把分子生物学实验和基因工程实验分开,内容体系不连贯;某些实验设计重复,浪费资源。(2)实验内容的设置常常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机械设定的,忽略实验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性和连贯性,存在实验内容之间相对孤立、缺乏内在联系的缺陷。(3)实验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师范院校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对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拟解决上述问题,并大大提高学生的竞争就业能力,同时对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明确培养目标――对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进行模块化设计
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一般开设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和生物技术非师专业,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是这两个专业的必修课,考研和就业是这两个专业大部分学生毕业面临的问题。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考研和就业的需要,通过调研,我们明确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培养目标:(1)满足学生考研深造的需要。(2)满足学生到中学进行生物学教学的需要。(3)满足学生到生物医药公司工作的需要。因此,我们把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设计为三大模块(共计75学时):①基础性实验模块,共计23学时。包括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4学时)、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3学时)、动物组织总DNA的提取(3学时)、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3学时)、核酸的浓度及纯度测定(2学时)、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2学时)、目的基因的PCR扩增(6学时)。②综合性实验模块,共计35学时。包括:载体构建(10学时)、农杆菌介导的烟草遗传转化(15学时)、转基因植物的分子检测(10学时)。③开放性实验模块,共计17学时。包括植物总RNA的提取及检测(6学时)、RT-PCR(时)、分子生物学常用软件介绍(2学时)。其中,基础性实验模块部分随理论课按周次完成;综合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模块在理论课结束后统一安排时间开设。
二、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模块内容的课堂教学实践及体会
生物科学(师范)和生物技术(非师范)两个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模块实验》,基本具备了以下能力:(1)通过基础性实验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完全可以胜任中学关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的教学任务。(2)通过综合性实验模块的学习,不同专业学生具备了对实验进行综合设计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些能力使他们在考研复习和考研复试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具备很大的优势。(3)通过开放性实验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科研思路,具备了自主思考、自主设计等实验能力;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研究生学习和生物公司的面试奠定了基础。总之,通过对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进行模块化设计,基本能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①满足学生考研深造的需要。②满足学生到中学进行生物学教学的需要。③满足学生到生物医药公司工作的需要。
三、关于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模块化设计的一些建议
1.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基本上都是耗时比较长的大实验,传统实验教学安排都是按照教学大纲随理论课后开设,一般实验时间为4学时,这样安排导致某些综合性实验无法完成,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因此建议耗时较短的基础性模块实验可以随理论课开设,一周一个实验内容;耗时较长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模块实验可以在一学期课程结束后统一安排1~2周时间完成,这样可以保证实验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建议学校加大对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和建设,保证仪器的先进性和数量,开阔学生的眼界;授课讲师也应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保证实验内容合理,实验成功率较高,实验结果比较稳定,学生每次实验都能观察到实验结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构建科学的实验课程考核和评价体制。传统实验教学评分体系以实验报告加平时表现为主。实验报告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并且在内容上有明显雷同的嫌疑,并不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认可程度。因此建议基础性模块实验可以按照传统实验报告形式考核;综合性和开放性模块实验可以按照4~5人为小组,以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问题思考和解决方案,实验操作技能考核等综合过程材料作为考核依据,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通过对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和实施,不同专业学生在考研和就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关于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授课教师根据本校实际条件不断努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晓馥,勾畅,未晓巍,等.教学科研一体化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852-1853.
[2]胡尚连,孙霞,郑桂灵.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5):94-96.
[3]刘新琼,王春台,张向明.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模块化教学新模式[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5):144-146.
【关键词】 会计 实务技能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43-01
会计实务技能教学是财会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加强技能教学必须加深对会计实务技能和会计实务技能教学的认识。教学中要重视会计实务技能的训练,按照会计实务技能教学课的基本教学程序,把握会计实务技能教学的规律,提高会计实务技能教学的效率,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以高效地培养学生会计实务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一、深化对会计实务技能以及教学的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对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财会工作人员的实务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的加快,以及市场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会计在企业之间的发展和竞争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会计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一般要求财会人员要有比较高的实务技能,不然将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而根据我国会计实务教学的情况,可以说教学形势很不乐观。在我国的众多职业学校中,绝大多数都设置了会计专业,据不完全统计,会计专业类的学生所占学生数目比重多在一半以上。由此可知我国的会计专业规模不可谓不大,然而规模大并不意味着我国就成为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大国、强国。我国会计教育在实务技能教学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并没有达到社会的要求,其体现比较明显的就是由于学生实务技能掌握不够,实践能力不强,在就业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用人单位也时常抱怨毕业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弱,实务技能应用不到位,致使用人单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历练之后才可以委以重任。同样,市场企业也对会计实务技能教学心存怀疑,在聘用人才时多有顾虑,使得会计类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呈现的困难越来越大。为此,对于会计实务技能教学学校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强化对学生的会计实务技能的教学。
二、提高会计实务技能教学
在对会计实务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教学加深认识的基础上,则应当根据实务技能教学课程的基本程序,深入把握技能教学的规律,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模式,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切实提高会计实务技能教学的效率。要提高学生的会计实务技能,关键就是要培养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要提高会计实务技能教学的质量,强化会计实务技能的教学,则应当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入手。
1.教师要树立知识传授与提高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教学观
知识的传授是学生能够进行实务操作的基本前提,若基础知识都掌握的不好,还谈何提高实务技能。不过,学生对知识掌握了,但也并不代表其会计实务技能就获得了提高,就有了比较强的实务能力。因为知识只有获得了有效的应用,在实际中被反复实践才能算学生习得了技能。近些年来,我国对会计教学改革一直在不断深化,对于实务技能教学的关注也在不断加强。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还应当与实务操作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实务操作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要做到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从而使得学生财会能力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2.丰富会计实务技能教学形式,推行案例教学方式
单一的教学形式会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因此有必要提高会计实务技能教学的形式。课堂讨论,模拟实验,社会实习等都是比较好的教学形式,通过有机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而对于会计实务技能,比较有效的一个教学方式就是案例教学。每一个好的案例都含有该财会人员的技能运用的智慧,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根据案例自己进行相关的实践,能够有效的发现自己在技能运用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学生能够比较有针对性的提高其实务技能。从而实现学生在思考和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和动手操作。不过教师在选取案例的时候,应当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具有较强的现代特性的案例,不然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意义了。
3.采用现场教学法
对学生会计实务技能的教学,还应带将学生带到相关单位的财会部门。首先让学生观察现场财会人员对实务技能的应用方式,其次,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工作当中,而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现场教学,进而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特点,缩短了理论与实务的距离,有效强化会计实务技能教学水平,实现学生会计实务技能的提高。
4.“上班做事”,深入企业
学生习得会计技能,最终还是要应用于企业实践当中。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相关企业,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在“上班做事”过程中,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在企业中的实际操作,能够比较好的发现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且联系企业实际,在技能应用上也更加贴近市场需要。不过在实施该步骤的时候,教师应当要确保被安排的学生的技能水平达到了实训上班的水平,不然不仅起不到教学效果,还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害,不利于今后实训的进行。
会计实务技能对于每一个财会人员来说是必须具备的,学校在认识会计实务技能的重要性的同时,应当加强对会计实务技能的教学。根据会计的强操作性,把握技能教学规律,着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是实现会计实务技能教学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苏永玲. 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会计人才执业能力[J]. 辽宁高职学报.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