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粉笔教育综合素质范文

粉笔教育综合素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粉笔教育综合素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粉笔教育综合素质

篇1

【关键词】异位妊娠;综合疗法;甲胺蝶呤静脉注射;活血化瘀中药;超短波理疗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对于稳定型异位妊娠临床上有多种保守治疗方法,但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采用甲氨蝶呤(MTX)单次肌肉注射与综合疗法分别用于治疗异位妊娠,并对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治疗对象82例,均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年龄(28.1±4.8)岁,入院时有明显停经史者65例(79.26%),停经时间(44.5±10.5)d。入院时有48例患者诉下腹痛伴坠胀。53例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占64.63%,出血时间为3.33 d,血β-HCG水平为5.7~31.4 ng/ml。B超发现盆腔积液,官腔内无妊娠囊,附件无包块26例。B超发现附件包块直径约3~4.7 cm,后穹窿穿刺得暗红色不凝血10例。

1.2 适应证 病变早期未流产或破裂;已流产或破裂,但患者病情稳定;肝肾功能正常,血WBC≥4.0×109/L;附件如有包块,直径≤6 cm;血β-HCG

1.3 治疗方法 上述患者根据住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所有满足治疗条件的患者均单次肌肉注射甲胺蝶呤,剂量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50 mg。观察组则采用综合疗法,即注射甲胺蝶呤+口服活血化瘀中药+超短波治疗保守治疗。具体方法为甲胺蝶呤小剂量分次静脉给药方案:MTX 20 mg加入0.9%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注射,1次/d,连续5 d为一个疗程。如血β-HCG值下降不明显或不下降,可于1周后给予第二个疗程。配合口服中药宫外孕1号方或宫外孕2号方。出院后采用超短波治疗,1次/d,10 d为一疗程。超短波功率250 W,波长7.3 mm,电池电流4 A,输出频率40.68 MHz。22 cm×15 cm电极两个,下腹部对置,与皮肤间隙3~4 cm无热量,治疗15 min/次。治疗过程中若妊娠包块突然破裂出血或血β-HCG值持续居高不下,则手术治疗。

两组患者均记录一般情况及自觉症状,每周复查B超及血β-HCG,用药1周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如用药1周后血β-HCG下降至正常或下降幅度≥40%,无腹痛,附件包块未增大,为成功。可出院,门诊随诊。如治疗后血β-HCG下降不明显,包块增大或患者出现内出血情况,行手术治疗,为失败。对保守治疗成功且有生育要求者,出院后3月来院行输卵管通液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评价标准[1] 成功:经1次或2次杀胚,血β-HCG值持续下降,出院时在700 min/ml以内,出院后1周在300 min/ml以内,B超示包块减小,超短波治疗10 d后,B超示包块消失,自觉症状消失,无腹痛者。失败:治疗过程中妊娠包块突然破裂出血或血β-HCG值持续居高不下,手术治疗者。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整体疗效比较附表1。

2.3 单纯给药与综合疗法对两组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成功病例相关因素的影响比较见表2。

表2表明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者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影响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均P

2.4 药物副反应 本组病例无肝肾功能及血白细胞改变,无恶心、呕吐、口腔溃疡出现,无脱发现象。

3 讨论

异位妊娠作为妇科常见疾病,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传统治疗该病多采取手术切除输卵管的方法,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免受手术之苦。目前甲胺蝶呤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该药为抗叶酸类抗肿瘸药,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竟争性抑制而发挥作用。干扰DNA合成,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和增生[2]。研究表明滋养细胞对其高度敏感,应用甲胺蝶呤几分钟可使滋养细胞内叶酸在无活性的氧化状态下积储,1~24 h内抑制细胞内胸腺嘧啶核苷酸和蝶呤核苷酸的合成,从而破坏增生明显的妊娠滋养细胞生长,至滋养细胞死亡,达到治疗异位妊娠的目的。

文献报导在腹腔镜、宫腔镜、B超指导下,甲胺蝶呤局部注射治疗异位妊娠有一定效果,但由于这些设备价值昂贵,技术性强,难以在基层推广使用。尽管多剂量全身用药也能成功,但住院时间长反应大,临床应用不理想。甲胺蝶呤单次静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成功率高,副反应小。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属血瘀少腹范畴,因此采用宫外孕1号和2号方剂,活血化瘀,消瘀散结[3]。超短波能促进致痛物质排泄,改善盆腔脏器的血液循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供氧和营养增强,使病理产物迅速排泄[4]。综合疗法的应用相互之间起协同作用,珠联璧合,使本组治疗的成功率达95.12%,保证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至于对照组的失败病例22例和观察组的失败病例2例共计24例,分析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停经天数45 d者,主要是停经天数反映了胚胎着床时间的长短及细胞数目的多少,从而反映血β-HCG值的高低;②治疗前血β-HCG的高低是异位妊娠治疗是否成功的关键,因为血β-HCG反映着滋养细胞的活跃程度;③治疗后血β-HCG下降或上升,此因素不一定伴有腹腔内出血的加重,甲胺蝶呤注射后抑制快速增长的滋养细胞,摧毁胚胎及胎盘绒毛,使异位妊娠流产,可能在流产过程中加速了HCG的释放,致β-HCG一段时间内有所增高,之后又逐渐下降,因此一味地以β-HCG值断定保守治疗失败是不可取的,可以在患者无持续性腹痛加重,无腹腔内出血,血压正常,血红蛋白无下降,无异位包块直径增大的情况下,继续观察。

总之,静脉注射甲胺蝶呤+口服活血化瘀中药+超短波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有效、安全、经济、副反应少,通过选择适当的病例,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燕燕.实用妇产科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 麦丽华.甲胺蝶呤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38例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6,1(1):32-33.

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新课程 提高 综合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的世纪,新的教育,为我国教师勾勒了一幅美妙的画卷,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数以万计的教师肩负着为新世纪培养建设人才的重任,教师素质成了制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小学教师的素质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基础教育献身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推进小学素质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

下面,笔者就结合本校的有关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引领思想,树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新理念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学校想赢得发展,要依托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就有一支年轻化、知识化的教师队伍,主要由校长、主管业务的副校长、主任、科组长、骨干教师组成,他们各自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各自的业务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这支队伍,组织全校的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专题学习等,引领教师们自我提醒、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2.抓好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学是教研的基础,教研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学成绩上升较快、较大,所以我校非常重视教研这一版块,把它抓到实处,真正的为教学服务。早在新课标实施以前,我就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上倡导了有关新课程、新理念的这一教育模式,使全校教职员工在思想上、觉悟上都有了肤浅的认识。"磨刀不误砍柴功",重视了教研,可以让一线的教师熟悉教材,革新教法;可以让教师读书、研究、思考、写作;可以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体验到教学的乐趣而不日久生厌;可以让教师们与时俱进,了解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合作精神……

2.1 抓好业务学习,及时为老师"充电"

我校每学期均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四次新课程、新理念的业务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学习体会,提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再由教师们共同商讨,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师们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求每位老师做好详细的学习笔记,以备后用。

2.2 发挥集体智慧,落实好集体备课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我校根据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特别重视发挥集体力量,人人献计献策,把集体备课这一环节落到实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集体备课中,学校规定每周星期一下午活动课为英语教研组活动时间,星期二下午活动课为语文教研组活动时间,星期三下午活动课为数学教研组活动时间。各科组教师必须依时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单元集体备课做到"五统一"(即学目标、学进度、统一实验教学、统一单元练习、统一测验内容);课时集体备课做到"三统一"(即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备学科教材、备学生实际、备教学内容、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备作业练习、备提高素质能力的因素、备渗透德育美育的因素。听课后做好评课工作,人人发言,总结成绩,指出不足,提出设想,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鼓励和要求全体教师刻苦练好基本功

不少的人读了小学、中学、高中甚至大学,出来社会后说话仍颠三倒四,词不达意,句不简明生动;写起字来歪斜潦草,探其根源,除了应试教育导致的高分低能外,老师的素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抓好教师的基本功。首先是"说",包括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能说会道,善于表达。我校老师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的有两人,数学、英语、术科老师除一部分达到二级乙等水平,其他老师基本上达到了三级甲等水平。其次是"写"。"写"亦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要求老师要练好一手漂亮的字,包括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等。每个学期,我校的老师均举行粉笔字、钢笔字比赛,学生则根据年级不同分别举行毛笔字、钢笔字、圆珠笔字、铅笔字比赛。其二,要求老师常练笔,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出相关的论文、课例、教后感言等。我校的教师每学年撰写的论文、课例、教后感言等,在国家、省、市、县级发表或获奖的作品将近七十篇。"说"和"写"是教学最基本的功夫,当然还包括"听、读、归纳、逻辑、操作"等能力,但最基本的往往最管用,所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我认为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首当其重。

4.鼓励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篇3

关键词:小学教学;教育与管理;原因与建议

一、小学教育中进行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小学教育属于学生接受学校的教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没有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引导,那么在其以后的求学生涯中,必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例如学生的个人素养难以得到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较为缺乏、不具有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甚至于创新思维的培育也将成为问题。由于种种后果,小学教育必须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对自身的教学管理进行创新和改革。

二、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缺陷

(一)对教师的培训还不够完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矣。由此看来,在我国古代,老师能够解答学生们内心的疑惑,传授知识。而在当今社会,我国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还没有得到整体的、较为科学的教学管理方面的培训。这就为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设下阻碍。

(二)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未深度了解

小学生处于人幼年阶段,各方面的发育都不成熟,尤其是心理发育。如果教师还是只在理论上进行知识教育,不加以心理引导,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讲诗歌的时候,如果仅仅只是大致解释每一句的意思,这是对学生们的知识汲取没有任何帮助的,显得十分教条与古板,不利于顺应现代社会的学生全面发展的号召,更不利于学生们在教学课堂中心智的开发以及课堂兴趣的培养。

(三)教学管理观念过于传统

当代学校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仍是偏传统、充满教条色彩的教育方法和教学观念,按照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分数排名进行教学,不仅难以激起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不利于新课程的改革。所以,如果要改变这种毫无活力的教学氛围,首先就应破除传统的教学观念,活跃课堂气氛,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有相互结合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就表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学校教育,但是当前我国的现状却是一味强调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家庭教育。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即使学校的知识传授的多么丰富,孩子在不良的家庭背景中仍然毫无用处。如果一个智商超群的神童成长在充满烟酒、麻将的家庭中,天赋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教育,即使后天学校倾注全部的师资力量于他一人身上也是无济于事的。目前在我国的学校中普遍有学生出了校门就不归学校管理的认识,这实际上是相当不正确的,学校也有义务提醒广大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结合,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如何增强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能力

(一)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一个优秀的教师教育出来的学生水平都不会太差,这就提醒我们要注重对教师自身素质的培训。为贯彻落实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改革,我们应对已经招募的教师进行更为彻底的培训,在培训中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还应该注重对其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也才能够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二)破除教条性的传统教学观念及改变教学方式方法

要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就应回到改革的出发点进行深入的探究,讨论改革的目的、标准是什么,以什么样的新形式改。对此,给出的建议是:不要拘泥于学习成绩。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不应只是拘泥于一些偏形式、偏理论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孩子,深入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发现他们各自的天赋,并放大他们的这些优点,而不是紧抓他们的缺点来教育,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放权,锻炼学生们站在讲台上的勇气,而不是单纯的授课。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是时间的问题,切合了当前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营造积极活跃的教学环境

教学的设备以及教学的课堂氛围共同构成了教学环境。一方面,教师中的教学设备应该配备充足,小到一根粉笔,大到投影仪,都应在开学前进行检查,以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前提。试想一下,如果在教师授课到一半时,发现粉笔不足,那该怎么办?不仅打断了教学进程,而且使课堂纪律以及教师的心情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教学质量的下滑也是必然的。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渲染一种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这不仅对于教学有所益处,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学生们乐于学,教师能够轻松教,何乐而不为呢?

(四)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前面已经谈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也有一定的责任对家长进行提醒,这里要说的是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学校将孩子的课堂表现反馈给家长,家长向教师述说学生的具体情况,达到相互了解的程度,不仅能让家长适时调整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还能够促进教师深度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达到了双重教育的效果。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评价标准,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教师的培训还不够完善、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未深度了解、教学管理观念过于传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有相互结合等的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改革仍在进行中,就目前来看,形势一片大好,只要正确掌握相应的对策,一定能够真正在小学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蓉 单位:泉州市立成小学

参考文献:

[1]张艳平.小学教育的基础特征与启蒙作用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4年05期

篇4

一、对美术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认识不到位

在广大农村,人们认为美术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上流社会人士或艺术家所亲、所为。因而,在思想上产生了一种误区。岂不知美术的社会作用除了体现在一般艺术作品所共有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以外,它还有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实用价值,那就是为人类创造出更多、更美、更好的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这在工艺美术和建筑中体现的尤其明显,现代社会迅速兴起并快速发展的服装设计、商品包装、工艺美术、广告设计等有力说明了这一点。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更多的美,创造美的任务虽然不完全依靠美术,但美术却是创造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美术的社会作用归根结底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密切相关的。另外,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开阔眼界,丰富感知领域,人的知识无论如何渊博、见识如何广阔,但对光怪陆离、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所有的领域,不可能都了如指掌。然而,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能使人遨游世界、漫步人类历史长河,形象地接触一些具体内容。同时,美术作品是反映人类对大自然和社会现实的感受和评价的艺术形式。

二、教学资源匮乏

好多学生从学前班到初中最常用的是一支HB铅笔和一张普通白纸;教师手中只有美术课本、教师教学用书和一盒彩色粉笔。美术课上,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一笔,学生在白纸上用铅笔画一笔,教师画什么,学生跟着画什么,美术课则以简笔画为主,长期以来误认为美术课的教与学就是这样的。有的学生对颜色都难以分辨,最多能了解什么是素描、什么是简笔画。有些学生竟不知“文房四宝”和画种,看不出哪种绘画属于水彩画,哪种绘画属于油画、版画、漫画等,更谈不上说它们有什么特点。在《实践论》中指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所以,学习用品和条件不具备,同样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教育理念偏激

在农村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一些学校为了升学率而淡化了对美术学科的教学。有些学校认为音、体、美反正都是所谓的副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是所谓的主科,是中考必考科目,学好了就万事大吉。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取决于主科成绩,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视主科而轻视副科的思想在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心目中占主要地位,对于“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主导思想没有落到实处。近代著名教育家“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又将美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美育则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人格”不可或缺的内容。由此可见,在大力实施教育的今天,如果不能更新教育理念,不能从认识和行动中得到根本转变,“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四、教师自身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功底不扎实

一些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只是临时由非专业教师代替。加之现行教材大凡都是欣赏、评述、设计、探索等内容,他们对古今中外作品缺乏了解和探讨,信息技术教学水平较差,不会利用网络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内容匮乏,形式单一,一节课草草了事,学生感受不到美术课美的形象、色彩、形式、表现,无法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追求,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欲望。

篇5

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高等教育数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不但能够保障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保障抽象的数学更加直观,让学生从数学中学的更多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认识数学,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大学数学;教学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前,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已经被信息技术所进入,在各年龄段的学校教学中也广泛的使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自从出现之日起就极大的影响着高等教育教学,逐渐改变其教学模式。数学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对信息技术要求较高。所以怎样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很好的融入信息技术需要我们思考和研究,以便于保障其在数学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大学数学的改革进行深入的探讨,笔者在本文中就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数学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寻找使用信息技术高效开展大学数学教学,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一、信息技术解析

所谓的信息技术指的是使用网络、计算机等措施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贮存等等的相关技术。自从进行新的技术革命之后,在各行各业中信息技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怎样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运用并造福于全人类成为很多科学研究者研究的目标。要想把信息技术的作用充分的发挥,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信息技术。上文中笔者已经揭示了信息技术的内涵,上面给出的解释属于现代信息技术层次。实际上,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日其,信息技术就已经存在。然而,就如今的社会而言,现代信息技术是人们更愿意接受的,这种信息技术的基础为信息、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由于计算机技术获得较快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由此而出现,有逐渐把网络技术代替的趋势,这就导致存储和传输数据更加容易。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有促进数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更容易实现诸如快速传输等等设想。上述技术的存在把地球外网络化,地球村第一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人们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络能够观察到万里之外的情况,。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出现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变革,如远程教学、现场直播等,这些技术也发展较快,人们生活改变的同时也让人们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改变,社会的发展也会促进技术的提升,二者相互促进,相互经营,相得益彰。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

大学基础数学课程主要有:高数、线性代数、概论等等,上述课程不仅逻辑性较强,而且比较抽象,相对其他课程来讲,这些课程学生理解较难,不容易内化,所以学生学习的时候会出现一知半解,不完全明白的情况,严重影响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水平。在高校数学课程引入信息技术之前,数学教学除了有一些几何形的教学器材之外,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然后在黑板上用粉笔进行板书。一些具有较强逻辑性或者相关的推理题,使用粉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固然能够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但是对于其他问题,尤其是一些具有较强抽象性的知识,如果还依靠粉笔和黑板,讲课效率会被严重影响,同时还大大限制了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多媒体教学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大学数学课堂引入信息技术,其一,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并不是指提升讲课速度,缩短讲课时间。而是对课堂时间充分的利用,为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保障学生具有更高的知识量和眼界。其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会提升课堂的活跃度,死气沉沉的课堂被生动的课堂所代替,形象化所要讲授的知识,原先生硬的问题使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所学的内容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其三,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课堂板书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小,教师可以在繁重的板书中解放而出,有更多的时间详细的讲解知识。有些数学题目具有很多文字,要是无法正确的理解题意,很难正确的解答。为了让学生充分的理解题意,就必须呈现完整的题目,如果板书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是使用多媒体技术却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直接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老师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全方位的讲解,从而提升课堂授课效率。其四,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常用的数学软件,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其五,依托信息技术,能够充分的使用案例教学模式。就概率论而言,学生不仅要对课本的知识进行学习,还应该重视该课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使用,但是这门课程具体的案例往往文字描述复杂、信息量较大。要是单纯的使用黑板和粉笔会极大地限制课堂教学,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具体事例。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

课高校数学课堂中不仅可以引入信息技术,还能够使用网络教学。依托网络技术,制作网络学习课堂,引入在线自学系统、测试西戎等等,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复习和自学,并随时随地的检验教学效果。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学,能够把更多的教学资源进入其中,更好的进行学习,让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获得提升。

三、结语

作为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如果科学的运用能够全方位提升教学效果,如果运用不当,会降低学习效率。所以,在高校数学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需要众多的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和探索,不断改善信息技术在高校数学教学中使用的方式,以便于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余梦涛 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袁合才,李培峦,张清年.信息技术环境下高等数学教学创新[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2):6-8.9.

[2]刘雄伟.创设现代教学环境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196-197.

篇6

一、电教设备与学习兴趣

利用电教设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新事物总会有很大的好奇心,初三年级的学生会在新学年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化学。自然的,他们渴望新学科会给他们带来新鲜的、有趣的、更有意义的知识,同时也希望教师在教学手段上改变以往一些学科中以“教师的嘴巴和粉笔”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学习才会有兴趣。

如果我们的化学教师在教学手段上没有创新,还是一味的以讲授为主,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始几节课学生也许会认真地听,但是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积极性会逐渐丧失,就不可能保证所有的学生会继续认真听下去,认真地去听教师讲解。在这种情况下,期待好的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事实证明也是行不通的。

南国龙教授曾经说过:“运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教师要充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电教设备,如录音机、电视机、影碟机、投影仪、幻灯机、电脑等,让学生手、眼、耳、脑并用,全方位、立体的传送信息,便于学生接受”。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光靠一支粉笔和一些演示实验是不够的。例如,介绍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史时,可以播放一些录像或碟片来代替教师的讲解。从古代的烧制瓷器、造纸、用酒曲酿酒、制造火药,到近代侯德榜先生制造“红三角”牌纯碱,再到现代我国的一些大型化工企业,如扬子石化集团、仪征化纤集团等。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了他们为建设祖国更加努力学习的精神。

二、电教设备与实验教学

利用电教设备,可以辅助实验教学。在化学学科中,实验装置必不可少,例如在比较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时,教师的讲解必须以实物或图片做辅助,但是拿三套仪器到讲台讲解,受仪器大小的限制,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看清楚,既费时效果又不好。在讲解制备氢气的装置时,长颈漏斗的下端应深入到液面以下,教师在制作幻灯片时,可以把这一部分设定为上下活动的,在投影幕上演示的时候,通过幻灯片的移动,清楚地把装置的正确与错误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

例如在讲解浓硫酸稀释的问题时,教师反复强调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里,但学生没有感官的接触,印象不深刻。而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也不能做演示实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可以借助动画模拟,用多媒体技术给与演示,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实际教学效果。

又比如在讲解钢铁生锈时,也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把钢铁生锈的过程一一展示:有水有空气,有水无空气,有空气无水等几种情况。通过对比,让学生看到钢铁锈蚀的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反应的原理,进而知道防护的方法。

三、电教设备与课堂的信息容量

为了在相同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向学生传输知识,电教设备的运用必不可少。

利用电教设备,可以提高课堂的信息容量,上面提到,在课堂上演示三套仪器很浪费时间,减少了一堂课的容量。同样是三套仪器,用一个幻灯机、几张幻灯片就可以同时展示给学生,在放映的同时通过录音机播放事先录好的三种装置的不同点和使用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看,既直观又生动,提高了学生的接受效果。教师在讲解原子的构成时,可以通过因特网寻找一些相关知识,包括文字、图片,甚至动画等,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原子世界的神奇,激发他们探索“原子王国”的秘密。

例如在复习课时,需要归纳总结大量的知识点,做大量的习题。单纯依靠板书,一堂课时间也写不了多少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一张幻灯片的容量大致相当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块黑板的内容,教师一节课可以演示十几张或者更多的幻灯片,那么一堂课的容量就比不用电教设备时多了好几倍,为教师节约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时间利用率。

四、电教设备与教师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家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帮手。利用电教设备,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报纸上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则消息,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脑,二是外语,三是法律,四是驾驶技术。可见,电脑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代的初中生见多识广,对教师的要求也高。如果教师掌握了利用电脑制作简单动画或者多媒体课件的方法,让原本单调的课堂变得情趣化、人性化,对于教学一定大有裨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继续教育,学习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

篇7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改革 创新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也大有不同。现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教育在改革的发展大潮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脱颖而出,就要看我们的学生能否适应市场需求而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了。我们就需要由现状着手分析,寻找出有效的改善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是学生认识不足。目前由于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分流了中职教育的大部分生源,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不足,对于专业的选择只能由学生听之任之,造成中职学校的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很大一部分人是跟风式的。很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认识不足,认为学习计算机专业,就可以更好地上网打游戏,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基础几乎为零。学生学习普遍存在着消极、被动的想法,生源的层次问题日益严重突出。其次,教学手段单一,师生间的互动不够。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本教材、一个演员,自始至终唱独角戏,包打天下。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口干舌苦;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无所知。而且学生会形成惰性,不积极思考,被动接受,缺乏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再次是教学设施陈旧。社会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加快,但是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更新速度相对缓慢,学生必要的学习软硬件不能及时到位,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够及时地实践所学理论知识,从而造成学生接触到的计算机知识理论多于实践,动手能力较差。长久于此不利于培养计算机操作技能性强的专业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面不能够局限于一般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方面应该有自己独有的教学特色、理论和教学模式,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为社会培养素质全面、操作能力较高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另外,我们的教学应该不断地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与企业结合,定向培养专业性的人才,激发学生的潜力,在不断地改进创新过程中,更好地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有的教师缺乏必要的实际应用动手操作能力,只能够照本宣科,跟不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要加强教师的筛选考核制度,严格要求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我们要建立明确细致的奖惩机制,注重提高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要重视教师的培养,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为专业教学做好准备。

三、设计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学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一般都属于要求具有较高动手操作能力的专业技能课程,因此,在专业教学课程的设定方面,应该以实践上机操作为主,让学生多动手练习,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专业课程的设计应该将重点方向定位于社会实际应用。只有让学生多方位地全面掌握基础,在基础的层面上加深专业技能的培训,才能让学生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就业。

四、更新计算机教学软硬件设备

计算机教学应该紧跟计算机发展的步伐,中职教育重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所需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及时更新就必不可少了。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最先进的、最有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够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办学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率。

五、建立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采用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六、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其次,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七、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

篇8

【活动背景】:

秋天,这个饱含希望与收获的季节,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学生社团又一次迎来了社团文化艺术节。在这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们张扬着青春的活力,放飞着年轻的希望,舞动着金色的年华,彻底融入到这缤纷的社团活动月中。伴随着时代急速前进的步伐,新一代大学生的素质,在新世纪的氛围内呈现新的气象。

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作为我校每年一次的全校性重点活动,其目的在于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结合2006年团委工作要点,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服务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林大,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调动广大同学参与素质拓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创建校园精神文明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体现时代性、参与性、表演性、竞争性,活跃我校大学生社团文化生活,培养的提高我校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营造良好的校园社团文化氛围。

【活动目的】:

1、丰富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氛围

2、促进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加强社友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动

4、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活动主题】:

教师教育技能系列活动

【活动对象】:

协会会员、各兄弟社团及全校同学

【活动内容】:

在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期间,开展包括钢笔字、粉笔字、板书设计、普通话、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技能培训比赛及授课比赛等教师教育技能系列活动。

二、活动计划安排

【活动时间】:

2010年10月25日至2010年11月30日

【活动地点】:

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活动流程】:

1.开展技能学习培训班(钢笔字、粉笔字、板书设计、普通话、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技能等)

2.白云七中体验学习,一线老师现场指导。

3.授课经验交流会。

4.进行钢笔字、粉笔字、板书设计、普通话、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技能的考核及授课比赛。

5.举行颁奖仪式。

【奖励办法】:

比赛中每个项目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三、活动步骤

【前期准备】:

1、学习培训活动教室申请(办公室负责)

2、海报制作及宣传(宣传部负责)

3、接受社员及全校同学报名并统计(组织部负责)

4、活动奖品购置(外联部负责)

5、图片记录活动过程,资料的准备和收集(办公室负责)

【培训活动流程】:

1、钢笔字、粉笔字、板书设计培训邀请书法协会参加指导

2、普通话训练练习邀请演讲协会参加指导

3、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技能培训邀请老师及授课比赛经验丰富同学参加指导

4、授课比赛风采展示(授课经验丰富同学)

5、教室的申请和协调工作的有序进行

6、以上活动将会同步举行选出优秀同学参加比赛

【比赛安排】:

1、一个同学可以同时参加一项或多项比赛

2、比赛分为初赛、决赛

3、比赛成绩统计与

4、比赛评委的邀请

5、各项工作的分配和落实

6、决赛时间11月底

四、后期工作安排

1、活动场地清理

2、比赛成绩统计与

3、写活动信息稿

4、社团开总结会议,取长补短

【工作人员分工表】:

总负责人:朱媛、詹茜、何康

比赛主持人:臧传奇、张亚平

场地布置:宣传部负责

多媒体课件收集:办公室负责

教室秩序:组织部负责

计时人员:财务部负责

【资金预算表】:

一、宣传费用

1、海报、报名表格制作30元

2、宣传横幅制作50元

二、奖品

1、一等奖(1名)奖品及证书

2、二等奖(2名)奖品及证书

3、三等奖(3名)奖品及证书

以上支出80元

三、工作人员用水10元

篇9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10年来,许多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实践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等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就业,办学质量显著提高,以其鲜明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市场紧密结合等特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随着招生就业压力加大,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实用性技能的需求,以及主观上对“以就业为导向”等办学理念的认识偏差,不少高职院校片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错误认为公共基础课教学对技术性较强的高职人才培养没有实质性作用,也没有必要占用太多课时,致使公共基础课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日益被边缘化,公共基础课的作用无法得以发挥,必须引起广大高职院校管理者和相关教师的重视和思考。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现状

(一)定位不准,没有找到与专业课对接的契合点

近年来高职院校为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促进专业对接产业,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中过于强调岗位操作能力培养,忽视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过于强调岗位适应性,忽视了职业拓展与提升能力;过于强调职业定向性,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没有将公共基础课建设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中,或者存在着“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实质性进展的虚假公共基础课改革,更有甚者,部分院校将公共基础课改革简单地理解为“整合、压缩、删减”,无视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作用,导致公共基础课日渐被边缘化。因此,高职院校在提升办学质量改革的过程中应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实践课的改革统筹考虑,找到两者的契合点,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特点的公共基础课程新模式。

(二)课程体系改革滞后,学科性太强,职业性不足

尽管近年来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深入,但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却严重滞后,对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变化后的课程改革与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教学内容与能力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还很少。多数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本是照搬过去的本专科教材,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确定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只是基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必须、够用”的原则,作了些简单的压缩与删减,与职业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衔接不够。即使部分院校开展了综合能力培养的模块化整合改革,但依然无法摆脱学科课程体系束缚,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完整性,且同一教学内容覆盖所有专业,缺乏对学生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教育产品”其职业生命周期具有短暂性,在快速变迁的职业环境中缺乏职业再生的后续发展能力。

(三)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佳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还大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认为要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以及内容呈现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传统的讲授法最为可靠与实用。因而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习惯用讲授法,习惯粉笔加黑板或者多媒体。习惯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与收获,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缺乏学生的积极探究和实际操作,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做”没有很好地融为一体,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综合能力难以提升。

(四)考核评价方式简单化

目前,考试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公共基础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仍以知识积累和考试为主要方式,同时又偏重于原理化的记忆性知识。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过分注重考试卷面的分数,缺乏对教学效果多元化的评价和进程性评价。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在考前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去深入理解、消化、领会所学知识,并且使学生更多关注知识考核分数,而忽略对自身能力发展关注,背离了以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原则

(一)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原则。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职业能力技能的形成打好基础。

(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创业立业、适应科技发展做好必要铺垫。

(三)提高学生健康身心和综合素质原则。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健康身心的养成。

(四)“必需、够用”原则。“必需”是指公共基础课理论的讲授要满足专业课程、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需要。“够用”是指公共基础课不再追求自身系统性和逻辑严密性,掌握的理论知识线条要粗,知识面要宽泛,强化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训练,突出就业导向,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探索

(一)找准公共基础课的科学定位

尽管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备受冷遇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还可以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科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健康身心的养成。为此,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高职公共基础课要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主动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新时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科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高职院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根据各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打破学科体系重组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构建服务并融人专业技术教育,体现就业导向、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多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实现公共基础课程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效能。如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构建的“通识、专业、拓展”公共课模块体系:一是以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的必修课程模块――通识模块。旨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语文、英语、高等数学、体育、医药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学、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加强学生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文化素养、行为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人文素养、职业操守和终身发展的能力。(2)二是根据医药、食品、健康管理三个不同的学科群的各个专业开发的必修课程――专业模块。通过医药数理统计、药学英语、商务英语、护理英语、康复体育健身、医药应用文、公文与执法文书写作等课程将将公共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职业基本能力的整合,体现职业教育的“岗位针对性”特点。三是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加强公共选修课平台建设――素质拓展模块。主要是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职业教育“专”的特点基础上针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鼓励公共基础课教师跨界学习,结合区域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综合综合素质的需求,与专业课程体系相互渗透设计和开发的人文与科学素选修课,开发校本教材。如:现代社交礼仪、科学辩证法、老年人心理学、书法、文学美学、养生文化…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

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所面对的生源具有多元性,有高考入学的三年制学生、也有初中入学的五年制高职学生、还有单独招生的中职学生等等,他们的知识基础层次差异较大,普遍存在轻基础重专业的倾向,对公共基础课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学科化的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创新公共基础课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率,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是要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确立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推广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习,因材施教,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评判者,教学中要根据课程的特点,积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是要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作用。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弥补传统传统的“灌输式”、“讲稿+粉笔+黑板”教学方法的不足,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等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合理地使用微信、微博等现代流媒体,大力推广网络课堂、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是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公共基础课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借鉴专业课改中使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应用性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如高等数学可着重训练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语言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应用写作能力;思想政治课程可通过参观、考察、调研、第二课堂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义工活动、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对社会、国家行业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篇10

一、要有一颗满怀关爱的心。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成为一名教师后就要对任何一位学生都充满关爱之心,这是师德之本!

二、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作为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学生或是学生家长,有人理解、有人支持,也有人不理解、还故意为难教师。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只有自己首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面对学生、引导学生甚至才能更应对各种类型的问题学生给教师出的难题,才能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理解与支持。

三、要有理想。

理想是我们目标的导航灯。有人认为教师工作简单机械,枯燥无味,从踏上讲台那一刻起就已经被磨得毫无斗志了!这是很危险的信号!因为任何人、从事任何职业如果没有了理想那么就会失去对工作最起码的热爱和忠诚,就会放任自由。这是一种对自己、对学生都相当不负责的表现,就会导致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工作经常出错,严重的还可能误人子弟!因此,教师职业是非常神圣和敏感的,我们从事了这一职业就要热爱她,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做为一名教师的理想,哪怕只是想要上好一节课,哪怕只是转化一个差生;哪怕只是为争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一定要有理想,要有目标,要有动力!

四、要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在今天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科技、知识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一条教鞭、一根粉笔的模式,想要追赶上今天时代的步伐基本上已经不太现实了。而且特别是现代家庭、社会思想超前,理念新颖,我们如果不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想理念我们就要与学生格格不入,也不可能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会显得相当困难。因此,无论任何一学科的教师,在社会呼吁要造就一专多能型的人才的要求下,我们都应该不断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一位知识渊博,理念新颖、生动有趣的学生更能搏得学生的青莱!

五、要有良好的作风。

篇11

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适应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英语教学要更新观念,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无疑是一句空谈。

1、思想道德素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影响并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存在和发展方向。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成才之路。

2、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师资水平的提高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能够吸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之精华,善于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在能力提升方面,要做到具有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能力、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教科研能力等等。这样,在强化自身内在素质的同时,用真才实学吸引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地“跟你学”。

二、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以及“满堂灌”、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古板沉闷,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探知,不仅束缚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也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英语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从“应试教育”转变到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采取何种教法,都必须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前提。教法一定要灵活多变,因人、因时而异,注重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功能,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创造有趣的教学情境,形象直观,易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又能增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使知识“易学”、学生“乐学”,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改变教学目标,注重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所以教学的重点不应只是传授知识,而要着重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交流合作能力。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现代人才竞争的重要素质之一,也是影响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语教师要贯彻“精讲多练,适时指导”的教学策略,多组织一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pair work、group work或表演、比赛、做游戏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参与,也可以准备一些道具,把教室分区,设摊位、摆药品,让学生自由演练顾客与售货员或医生与病人等之间的对话,教师充当指导者或示范者,在活动中传授或巩固相关知识,这样既在娱乐中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平台。

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以及网络教学手段,以教学创新来启发学习创新。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启发学生主动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辩论或集体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编写新的内容。如给出几个key words 、sentences patterns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编句子、对话或短文,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Powerpoint、Authorware或Flash课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其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落到实处。

3、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教会他们获取知识的本领和方法,这就好比给了学生一种生存的资本,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

篇12

关键词:网络教育;学科整合

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尤其是贵州省制定的《贵州省中小学“班班通”项目用工程建设标准(试行)》,为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实现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的整合,必须依赖于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过硬的教师资源的支持,因此,本文结合当前的中学教育现状,提出促进网络资源与学科整合的具体对策。

一、贵州地区中学实际开课情况的调查

近些年,尽管贵州在不断强调中学使用网络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贵州少数民族较多,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所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不够广泛,课程教学仍然是沿用传统的模式,具体表现在:

1.课堂教学“黑板+粉笔”的模式

为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结合网络资源优势实现教育的拓展。但是,由于贵州部分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尤其是偏远的山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入网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也就是课堂教学采取“黑板+粉笔”的模式,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书本知识。

2.网络资源与课程整合的深度不够

经过调查发现,部分实施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的中学,他们对学科整合的作用尚没有深入的了解: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依赖网络,从网上直接下载教育资源,而忽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对整合的目标定位不准确,忽视了整合的最终目的,导致在具体的课堂中学生只是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多样性,而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

二、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的重要性

基于当前贵州教育的发展现状,实现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的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在素质教育环境下,要求中学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通过信息素养的提升,实现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2.有利于完善中学课程内容的拓展

实现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的融合,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专业课程知识的局限,而且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由单一教学内容向综合知识体系的转变。通过整合后的课堂,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三、实现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的方法对策

1.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信息化工作

实现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的建设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因此,贵州省教育主管部门要站在全省的战略高度重视网络教育资源信息化工作:一方面,要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情况作为政府监督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中学重视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的整合;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规则制度,增加支持力度。

2.构建高标准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虽然很多中学实施了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但是这些平台之间存在内容重复、技术落后以及应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的深度,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教育情况,构建高标准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是中学要结合本校特点明确建设什么样的教育资源,保障构建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要符合全省教育的要求;二是在构建教育资源平台时一定要将学生、教师以及网络技术专家的意见参考进来,并且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寻求课程整合的最佳切入点;三是贵州教育部门也要积极与其他地区先进的网络资源进行合作,打造高品质的具有贵州特色的学习资源库。

3.提升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实现教育资源与学科的整合,最终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中学要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培训:一是教育部门要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规划,组建省级教师信息技术专家团队,采用集中培训和在线培训的方式,开展我省新一轮教育管理人员、校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工作,提高全省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让信息技术设备、资源在学校发挥最大效益;二是抓好省级骨干教师的专项培训,为各市(州)培训一批骨干技术教师,使其成为本市(州)的培训骨干力量;加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培训,督促校本培训,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教育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4.优化网络环境,转变教材内容

网络在给教育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会因为环境的双面性而导致网络中存在过多的危害,尤其是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实现网络资源与课程的整合就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净化网络环境。除了国家层面的措施之外,学校也要合理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上网习惯,并且开展道德素质教育,将德育作为对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优化教学内容,找准教学与网络教育资源融合的切入点。学校要及时根据网络资源与学科的融合要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创新,比如及时剔除掉落后的内容,增加赋有创新性的知识点,以此全面提高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谭应干.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对化学教学的作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2(6).

[2]罗云芳.“现代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之我浅见[J].亚太教育,2015(5).

篇13

关键词:远程教育;数学教学;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83-01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一张嘴、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来完成。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其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使我校教育教学塔上了信息时代的列车。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移植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选择、加工、整合,创造性地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能开阔教师的视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教师就必须有效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将远程教育应用于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强有力的突破口,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思考 。

1.要正确看待远程教育在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远程教育环境为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课外拓展延伸创造了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于远程教育环境下学习,要根据数学教学自身学科的特点,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远程教育运用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推进素质教育。因此,远程教育只能作为教学中的新兴辅助手段。教师在应用远程教育辅助教学手段时,需要注意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领会能力上。远程教育整合是以教师的技能为基础的,在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前,教师不仅要掌握远程教育使用方法,还要对不同的远程教育素材编辑工具的性能,以及远程教育辅助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利用远教设备优势,改变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教学,由于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讲解上、用在板书上,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比"粉笔+黑板+教材+嘴巴"的传统教学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使学生手、眼、耳、脑多种感官并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同时,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以训练为主线"的特点,适时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可较快地展示演算过程,展示练习题,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远程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严整、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并不是要求学生完全到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所以教学中所提供的实际情景或材料多数是相对真实或生活情景的一种模拟。 在常规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远程教育手段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复式的统计》以后,可以运用远程媒体资源演示各种数据、图表。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描述所获得的有关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充分认识到统计的广泛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之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皆数学及数学对生活的重要影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利用远教资源优势,开阔学生视野空间,提高综合能力

农村小学的学生受条件限制,往往见识浅薄、视野狭窄,知识面仅限于书本知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阔学生视野空间,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古今中外名人趣事、数学历史、趣味数学故事,即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自觉性。

远程教育资源的普及使用,使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为数学提供了其它教学设施无法替代的服务,在改革数学教学同时,也改变了我们教学意识和思想,它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远程教育资源必将以更优 的设计为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提供更方便和快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 明.远程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科教导刊》. 2015年第7期

篇14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三讲三比”师德活动。“三讲三比”就是讲政治,比师德;讲学习,比师能;讲奉献,比贡献。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三讲三比”活动对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自身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讲就是倡导,比就是手段。对于教育行业而言,我们需要倡导一个“思想正,才能高,甘奉献”的大环境,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通过对比“个人职业道德,个人能力业绩,个人工作业绩”的手段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首先是“讲政治,比师德”其实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保障。 师德过得硬,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 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保证,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孩子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

其次是“讲学习,比师能”。 这是从我们教师的工作实际出发的。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学习无处不在,端正了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才能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才能有利于我们虚心向书本,向同事,向领导学习。比师能,包括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掌握新业务的能力,提升工作方法和水平的能力。在与周围同事的比较中寻找不足,在与自身过去的工作能力的比较中寻找进步。虽然身处一个小小的集体,但是身边让我感动的人太多太多,让我感动的事也太多太多。让我学习的太多。“勤勤恳恳、默默无闻”,这是老黄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蜜蜂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蜡烛的精神。学习、对比,才能使我们自己不断进步和完善自己的工作能力。

最后是“讲奉献,比贡献”。 “讲奉献”就要立足本职 ,讲实干,敢负责, 业务上有进取心,细节求完美,效果求实在。找不足,求进步,促工作,不断突破自我。放眼物欲横流的世界,三尺讲台承载了多少薪火相传的道德与责任。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都已尝遍,也已经明白: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