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级会计实务讲解范文

初级会计实务讲解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级会计实务讲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级会计实务讲解

篇1

[关键词]中级会计师考试;应试能力;实际应用

《财务管理》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也是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试科目之一。根据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目标,高职毕业生一般在毕业前后就已经取得初级会计师资格,在工作两年后就可以考取中级会计师资格,而实际工作中用到的财务管理知识越来越多。因此学好财务管理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夯实会计实务的学习

要想学好《财务管理》,必须学好会计实务。以高职二年制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在学习《财务管理》之前,应该开设《会计基础》、《会计实务》等会计基础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企业经济业务循环和会计核算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些恰好又是学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夯实《会计基础》与《会计实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于《会计基础》的学习。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一般在第一个学期就开设了这门课程。对于新接触会计的人来说,真正地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学会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很难的。在教学中应多安排实际操作的练习,规范学生对会计科目、会计分录的使用。充分理解企业经济业务循环的内容和特点。

(二)关于《会计实务》的学习。现在的《会计实务》包括《会计实务1》和《会计实务2》两部分内容,所需要的教学课时很多,因此建议安排至少二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相关教学。

(1)在第二学期,开设《会计实务1》。这一部分主要包括根据工业企业经济业务内容,《新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的一般方法,它的内容比《会计基础》更全面、具体。内容较多,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也是中级会计师考试必考的内容,为了达到实际应用和考试的需要,必须安排更多的课时。因此,建议安排两个学期来学习。第二学期,学习前半部分,第二学期学习后半部分。

(2)在第二学期,继续开设《会计实务1》本学期继续完成余下的相关内容,重点放在会计报表的编制上。在学期末再次安排综合练习,复习《会计基础》和《会计实务1》的全部内容,提高会计核算的实务操作能力。

(3)在第四学期,开设《会计实务2》。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和上市公司财务核算关系密切的特殊业务核算,也是近年来根据市场要求新增加的内容,部分内容在实务中可以较多遇到,但大多数内容实务中使用并不是很多。在中级会计师的考试中也是必考的内容。在教学中只安排一个学期就可以,重点放在解题能力的培养上。在学期末配合综合实务练习,继续提高会计核算的操作水平。

二、慎重选择教材和教辅书籍

目前高职教育在我国已形成规模,相关专业的配套教材和实训教材都有很多的版本出现。相关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配套的练习上都是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了简单化的处理,很多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考试中涉及的内容都被删除了,这是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的。

建议使用财政部中级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的考试辅导习题册。尽管内容多,学时紧,但可以给学生一个《财务管理》内容的全貌,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未讲授的部分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自学。

三、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对基本知识概念的讲授,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熟练程度。教学方法见仁见智,本文建议在教学中运用如下方法:

(一)理清知识脉络,把握各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财务观念是贯穿整个课程的线索,其中货币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价值观念更是把课程大部分内容串联起来,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展开的,筹资、投资、利润分配、营运资金管理、财务分析,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都是缺一不可的。在学习时每章之间并不是循序渐进的,但是各章节之间是存在上述逻辑关系的。

(二)注重基本概念的深入讲解

理解基本概念是进行财务管理相关计算的基础。在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概念的讲授,并注意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对基本问题的理解。如:财务管理的观念中的货币时间价值观念,是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讲授时就需要多结合实际来介绍。在这个观念中有两个基本概念首先要弄清楚,即终值和现值。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举出,比如存钱和取钱,存钱时存入的本金即现值,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的本利合计即为终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三)适当进行案例教学。

针对重点内容采用案例进行教学。案例里所包含的内容比一般简单的计算题包含的信息要多,而且案例大多以实际为依据编制,更接近实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培养基本的财务管理观念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财务分析这个内容的讲解上,可以选择典型上市公司的实际财务资料,根据财务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并联系该公司的市场表现来验证分析的结果。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管理》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应试解题能力。

四、该课程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地实现以考为目标,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职毕业生,在该课程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重视教材中的典型例题。为了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论,记住基本公式,熟记教材中的例题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典型例题的讲解。

(二)完善实训教材。现在的实训教材是分课程进行编写的,没有把财务管理的内容融入到会计实务中应该编写会汁实务与财务管理综合在一起的教材,注意财务管理内容与其它会计实务内容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可以理解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篇2

从内容上说,今年大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各科的考试内容紧扣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等最新法规、制度、准则等。2006年2月15日和lO月30日,财政部相继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逐步扩大到其他企业。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企业和其他系统的会计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相关科目考试大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同时根据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企业破产法》、《合伙企业法》等相关法律,对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相关内容大纲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二是强化考试大纲的指导性,对考试大纲“考试内容”部分进行了充实,进一步完善了考试大纲的框架结构;三是适应初级、中级会计专业职务能力框架要求’,对《初级会计实务》和《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和《经济法》考试大纲中的共性内容进行了协调,进一步提高知识结构层次性。各科目内容变化的部分、重点关注的问题和专家的具体建议如下:

《初级会计实务》

变化:2007年因受新准则的影响,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都有较大的变动,会删除部分章节内容,并会较大幅度的修订相关章节内容,在一些会计处理上,新教材的表述和考生目前从事的会计实务有了较大改变。对考生而言,相当于难度提升了许多。

重点关注:对通用会计问题的复杂会计处理方法考试大纲也有意识地加以回避,如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等减值的会计处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

专家建议:要求应试人员在应试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要善于抓住重点,准确分出轻重缓急,防止钻牛角尖。

《中级会计实务》

变化:2007年对于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考生来说比较特殊,由于今年要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07年的大纲与教材,从而影响2007年的中级会计实务的考试各章节结构及内容。今年的大纲与2006年的相比,调整内容在70%以上。

重点关注:由于新准则中调整的部分内容比较难以理解,对于大家来说将是学习的一个新难题。且由于今年教材变化较大,必须关注由于新准则实施而影响教材变化的部分,注意和以前所学知识的混淆,保证各个知识点掌握程度。

专家建议:首先,可以经常关注网上辅导专家的复习建议与指导讲义。由于辅导专家研究并熟知历年考试的重难点及考试规律,比如研究历年考题会发现,有些知识点几乎年年都要考到的,只不过变化题目类型及命题方式,所以跟辅导班一起学习对于考试的复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其次,由于中级会计实务的实务性比较强,所以建议大家掌握大纲及教材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有一定量的题目训练,加之大家工作忙碌等原因,学习时间及制定的学习计划难以保证顺利完成,往往出现“报了名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参加考试,或者即使参加考试却也只是试试”等问题,所以大家在题目选择上不一定多,但一定要典型,有代表性。

最后,按自身程度选择辅导班。在辅导课程选择上要考虑自己的基础是否扎实,程度不太好或非会计专业的考生可先参加基础班学习之后再参加习题班冲刺班。另外,建议考生可多参加网络课程学习。一是可以集中全国名师为您授课;二是学习不受时间限制;三可以在课后享受答疑等。

《财务管理》

变化:新的会计准则今年开始实施,为了配合《会计》等教材的变化,2007年《财务管理》和上年教材相比总的来说变化也较大,主要对教材有些章节进行了重新划分并增加了一些新内容。由于今年教材变化较大,建议考生要用新教材来进行学习,以免学习了已经变更或删除的知识。

重点关注: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在考试中占的分值比较高的章节,其主要包括:第三章“证券市场理论、资产组合风险与收益”;第六章“3个杠杆与3个资金结构决策方法的综合运用”;第七章“项目投资净现金流量的确定,如何确定这个项目的折现率,以及多个投资的评价”;理解和掌握第十二章“企业财务的综合分析指标与方法”等。

专家建议: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建议采用“齐头并进,有所侧重”的原则来分配宝贵的学习时间。“有所侧重”有两层含义:(1)侧重薄弱章节:前期侧重理解性章节,如第3章、第6章、第7章,后期侧重记忆性章节,如第1章、第5章、第9章等;(2)侧重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因为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当年一般要考到,如第11章等。

考生把教材至少阅读三遍。第一遍粗读,不求甚解,只要求了解大概知识体系,对主要的内容快速浏览,做适当的标记;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教材各章节,适当选择习题加以练习和巩固主要知识点;第三遍,融会贯通,这一阶段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应快速看书,寻找自己还未记牢的知识点,对其进行重点理解。

选择典型的例题练习并熟悉近三年的考题。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放弃书本,一味的搞题海战术。只有弄懂教材,掌握了主要知识点,系统地掌握全书的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提高一次性计算准确的能力。《财务管理》考试题量大、难度深,考的是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和临场应变能力。学员在平时做题时只给自己一次计算的机会,不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克服粗心的毛病,提高计算精确度。

《经济法基础》、《经济法》

变化:经济法课程的内容变动比较大,这种变动主要来源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补充与完善。2007年的经济法教材一定会采用新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因此这两个历年考试的重点会因为新内容的引入势必成为重中之重,而且考试分值很可能会高于往年。与2006年的经济法相比,调整内容在80%1.2上,这对考生来讲,考试难度有所增加。

重点关注:2006年新修订了《公司法》、《证券法》和《破产法》,因此可在教材出版之前,可先看看法律原文,对具体法条的理解。对于考试大纲变化的内容应进行有计划地记忆,做一些经典练习。

专家建议:必须要阅读教材,通过通读、精读和有重点地阅读,并且在阅读中,一定要重点掌握教材实例,这些实例往往会换一种题型或者换一个选项出现在考试真题中。

针对今年教材内容变动较大的特征,参加考试辅导,授课教师的讲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习效率与效果;再次,根据自己习惯的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练习,在临考前一定要在模拟考试环境模考一次。

学好《经济法》这门课程进行强化记忆是很有必要的,经济法的学习还强调实践性学习、比较性学习,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异同点,势必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在日常工作和休息中,有意识地注意一些教材所涉及的法律在实际中运用的实例,可以增强对法律条文的理解。

篇3

1.1课程定位

一是会计电算化已普遍应用于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是大势所趋。二是该课程是会计从业人员取得相关资质的必考课之一。三是该课程是会计职业技能训练与形成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三学期,先修课程有“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后续课程有“财务管理”等课程。本门课程是对先修的会计基本理论等课程的综合运用和实践检验,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1.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各模块的基本要求。(2)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业务核算;能解决财务软件运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能获取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能辅助或独立完成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业务的实施。(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基于工作需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精选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按照职业岗位需求进行授课。(2)设计思路。结合职业技能考试,以任务为驱动,以企业实际会计工作流程为主线,以财务软件为平台,指导学生完成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的各项流程。(3)教学内容选择。本课程主要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和财务软件的实际应用,重在操作。依据会计工作业务流程,结合会计从业相关资质考试,按岗位要求,将知识点分为7个项目任务,43个典型任务,若干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真实资料进行训练,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其中教材中软件安装知识略过,因为大二的学生对于计算机操作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系统管理和固定资产系统不做重点讲解,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业务内容容易理解,易操作;总账和报表系统作详细和重点讲解,这部分系统复杂,业务烦琐,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将期末事项处理与报表合在一起讲,它们之间联系比较紧密。为了适应我们所用用友T3版软件的要求,将教材给定案例资料进行适当的调整。(4)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按照会计岗位工作流程安排教学进程。课程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均设在会计实训室进行。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同步进行,达到“在练中学、在学中练”的效果。即先由教师进行演示,学生按照软件练习,最后由学生按照给出的任务自主独立完成实践操作。贯彻任务驱动与工学结合的思想,使课程实践教学与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以项目强化知识训练。将课程按知识点分为7个项目,通过完成项目实施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即完成理论知识的强化;二是以模块强化技能训练。将整体教学任务进行分解,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按核算软件模块来开展技能训练,让学生按步骤、分任务地进行学习训练,即实现单项突破;三是以岗位强化实践训练。选取企业的真实业务资料让学生训练,按实际岗位分工完成核算任务,提升岗位操作技能,即实现综合实训。将所有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就形成了一套从财务系统基础设置到总账系统再到财务报表编制的完整的企业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要科学合理安排课时。总课时为72学时。其中总账系统是为其他子系统提供服务的,是整个财务系统的核心,又是会计从业资质考试出题中的重要部分,所以总账系统设置20学时。(5)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重点是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难点是总账系统期末处理、工资分配、更正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差错;解决措施是“精讲+精练+重点考核”。也就是说,对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手把手指导,同时,把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的主要内容。

3教学实施

(1)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依据真实的企业案例,以任务为主线,按工作过程开展模拟实训。通过课堂上教师教授、教师的演示、学生反复练习和教师具体指导等步骤,形成了理实一体化与“演、练、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元化,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讲授、演示和指导为基本方法,辅以启发式教学法、问题陷阱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体验教学法和分组讨论法。(3)教学手段。一是课内采取“板书+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二是课外利用网络平台,主要利用QQ群、微信群进行答疑,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4)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采用出勤考核、平时实践考核、期末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出勤占20%,平时实践考核占40%,期末实践考核占40%。平时实践考核不合格的,不允许参加期末考核。

4教学条件

(1)教材选用。高职高专教材选用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ERP软件操作实务》,同时参考以下几个书目: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软件实训》、会计从业证考试辅导教材《初级会计电算化》(人民出版社出版)、会计职称考试辅导教材《初级会计实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修订。(2)教学资源。软件资源为正版的用友T3财务软件。硬件资源为带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会计事务所)。(3)师资队伍。专任教师多人,其中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副教授和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讲师。

5教学效果

(1)目标实现。学生能够具备独立实施中小企业电算化核算和软件的日常维护能力;大多数能够通过会计从业资质考试。(2)教学评价。从学生学习和同事反馈情况看,该课程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应用性。学生对该课程有很强的学习兴趣。(3)取得成绩。本课程是会计从业人员有关考试的必考课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系统化学习,大大提高了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其中“会计电算化”科目通过率为98%以上。参加工作的同学能够顺利上岗操作,录用单位满意度较高。

6课程特色

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了以实训为主的“演、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按工作过程开展模拟实训;在教学形式上。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实训室开展,完全做到“边学边做,学做合一”。在考核形式上。考核的内容与形式都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接轨,使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教育相融合。

7改革思路

在会计实训室组建局域网,使教师所用主控电脑对教学终端的学生电脑进行实时控制,方便学生更清楚、更能集中注意力观看教师演示;教学的财务软件能够录入更多的自测题,供学生使用;力争使手工会计实训与电算化实训使用同一套企业资料;实现考试阅卷的自动化,使阅卷更加公正、客观、高效。

作者:彭文如 单位: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篇4

一、中职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因此,在会计课程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会计知识理论体系以及运作方法,还需要掌握会计实务方法,因为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当前,中职会计实务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制的弊端

从中职会计实务课程教学的情况来看,大都沿用了传统课程体系的课程制,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同时开设了多门专业课程,导致学习目标比较分散,不利于学生工作经验的积累;二是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由于涉及的内容较多,当堂完成比较困难,导致知识衔接存在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理解。

2教学目标不合理,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在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贪大求全,让学生学习各种技能,认为这样能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社会需求有很大差距,学生的专业知识也不够扎实,知识运用存在很多问题。在会计实务教学中,教师会给每位学生一套实习的资料,这些相当于中型企业的月业务量。也就是说,学生一个人充当了各种角色,既是销售人员又是仓库管理人员,既是出纳又是会计,内容繁多,种类复杂,学生理不清头绪,做起来也比较困难。

3实务内容不合理,对会计实务的可操作性产生不利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些资料只是照抄企业某个阶段的会计资料,而没有对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而有些资料是由教师编造的,与实际的情况相差较大,实务课程成为理论教学的另一种形式,换汤不换药,缺乏真实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由于实务内容不合理,对会计实训的可操作性产生不利影响,也达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标。

4只注重手工操作的训练,而忽视会计电算化模拟训练

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完成了会计电算化改革,学校财经专业也都开设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但是由于时间限制和条件限制,学生的实际操作时间较少,会计实务教学大都仍为手工训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长时间来适应,学习与工作的衔接难度较大。

二、中职会计实务项目课程有效教学研究

针对中职会计实务教学中的问题,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应运而生。所谓项目教学法,即通过项目设计,让学生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实践技能。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纯理论教学的方法,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力求使课程教学与学生、职业、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符,使课程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并没有特定的方式和结构,在各专业教学中应用时,应结合专业特点来制定教学流程。在中职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1结合教学现状,设计教学项目

项目设计是项目教学法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的成效。在选取项目时,应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将书本知识作为项目的载体,还应该留有余地,让学生既能够学到知识,还能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因此,在项目设计时,教师应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操作技能,制作学习进程和项目书。

会计实务课程即与会计实务相关的一些课程,如基础会计、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实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统计学、税法、财务会计等。根据会计实务课程,可将其分为七个项目,并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项目一:出纳岗位;项目二:财产物资和核算岗位;项目三:职工薪酬和核算岗位;项目四:成本核算岗位;项目五:收入费用和利润核算岗位;项目六:资金核算岗位;项目七:总账岗位。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项目

在项目设计以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教学内容,而应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成若干小组,以5~7人为一组为宜。在分组时,教师应将成绩优秀、中等、较差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组中去,通过以点带面、以优带差,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应该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分组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有重要的影响。在分组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学习项目。

3根据所选项目,制订项目计划

在选择项目之后,小组成员应对项目进行分析,思考怎样才能完成项目的任务,并提出具体的项目任务计划。在小组讨论中,小组成员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出问题和建议。这些问题可能是已经学习的内容,也可能是新的知识点。如在材料会计岗位中,审核购入材料的原始凭证、填写材料收料单及领料单、计算本月发出材料的成本、登记材料总账和明细账、月末盘点材料等,教师只讲解了一些理论知识,并没有讲解具体的操作过程。在项目教学中,如果这些问题是由学生提出来的,再由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通过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完成,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4根据项目计划完成项目任务

项目任务的完成是整个项目教学法的关键环节。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关注项目完成的过程而非结果。各小组成员在制订好项目计划后,教师应引导小组成员对项目计划进行分析,调动已知的知识,查阅有关资料,解决计划中所涉及的问题,才能完成项目的任务。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引导。在本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篇5

关键词:会计证;初级会计电算化;以证代考

前言:

会计专业有自己完整的证书考核体系。从业需要会计从业资格证,专业技术资格(职称)方面有初级(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和高级(高级会计师)。以及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还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

证书对于会计专业的从业人员来说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工作业务范围、职业发展前途和工资待遇。而对于大专院校的会计专业在校生来说,考证是头等大事,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

一、会计证考证情况的变化

近几年来会计相关证书的考证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说会计专业在校生必须要考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通过需要考的三门课: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范围更大了,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多了,题目出的更灵活了。拿初级电算化举例,08年之前初级电算化中的理论考试部分只有一套题,出题的范围是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组编写的考前模拟试卷,有8-10套题目左右,学生只要将其内容做熟练就可以通过考试(实操部分一般都没有问题)。而从08年开始,初级会计电算化理论考试的题库发生了变化,题目量内容增加了,学生考试的试卷也变成了上半年2套,下半年4套。而从09年开始,题库又发生了变化,题目量进一步增加,学生考试的试卷也变成了随机抽题,甚至有我所教授过的一名学生考试时抽到了8道考五笔方面知识的题目,而在此之前这一部分内容是不做重点讲解的,因为之前考五笔知识的题目最多只有1-2分,而学习这部分内容耗用的时间太多。直至今天,题库增加到了2000多道题,也不再只是考重点知识,而是涵盖到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委会编制的《初级会计点算化》这本书的方方面面。要想考过,就必须将课本看懂吃透,大量做题,这和以前相比,学生考证压力增加,考证通过率发生了降低。

二、针对考证通过率降低的应对措施

在会计证考证难度增加,学生考证通过率降低的情况下,我所在的系部做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增加考证通过率,有:

1、精选有考证经验的任课老师

对于会计系的大一新生来说,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初级会计电算化这三门课既是引领他们入门的专业基础课,又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必考的考证课,老师的选取至关重要,一定要尽量选择专业技术过硬,有多年考证课任课经验的老师讲解。同时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培养有能力的青年教师接班。

2、以证代考,提高学生的考证意识

尽管学校和老师对考证的重要性反复强调,很多大专院校在校生还是意识不到考证对于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们尝试采用考证课以证代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考证积极性。考证课期末不安排考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考证通过情况来登记这门课的期末成绩。学生为了通过考试,修满学分,就会去积极考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考证通过率,又减轻了任课教师的期末工作压力,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辅导学生考证。

而事实证明,以证代考确实提高了我校学生的考证通过率。经过统计,以证代考改革前08年第一次会计从业资格考证通过率仅为13%,而以证代考改革后考证第一次考证通过率数据如下:

很明显,以证代考改革后考证通过率有了大幅度提升,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第一次考证通过率显示,从2008年到2011年:会计电算化考证通过率上升了51%,双科(会计基础+财经法规)证通过率上升了50%,会计从业资格证通过率上升了45%。

结论

以证代考改革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广这项改革,将其应用到更多的会计专业课程中去,如助理会计师考试对应的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注册会计师考试对应的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课程等。甚至于推广到其它非会计专业课中,如英语4、6级对应的大学英语等课程,计算机等级考试对应的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作者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罗湘,刘钢. 高职教育“以证代考”考核模式探微[J].职业教育研究,2008,(13)

篇6

【关键词】会计专业 辅导教材 部分问题 探析

2011年的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其辅导教材《初级会计实务》(以下简称该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同时,2012年的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为了不影响2012年的考试,笔者在此就其中部分问题尝试作一些探析。

一、关于现金收支的规定

该教材P2倒数10至11行中,“不准用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不准保留账外公款,即不得‘公款私存’,不得设置‘小金库’等。”

在这段文字中,由于标点符号“;”用错(应该使用“,”),造成意思费解。似乎“不准保留账外公款”,即不得“公款私存”,不得设置“小金库”。

因此,可修改为:不准用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即不得“公款私存”;不准保留账外公款,即不得设置“小金库”,等。

二、关于应收款项减值

该教材P13倒数1至4行中、P14第1至10行中,都提到了“直接转销法”,这是不妥当的。因为,在确定应收款项减值的方法中,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只能采用“备抵法”,即不再象过去那样可以在“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方法中,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选择确定。

因此,可将该教材P13倒数3至4行中原来的内容“确定应收款项减值有两种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备抵法确定应收款项的减值。”修改为:确定应收款项减值的方法,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该采用备抵法。或者修改为:确定应收款项减值的方法,过去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方法供企业选择,现在,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只能采用备抵法。此外,该教材P13倒数1至2行中的内容和P14第1至10行中的内容,都应该删去。

三、关于长期股权投资

该教材P44第17至22行中存在三个问题:

其一是:【例1―70】中的时间考虑欠妥,因为是承【例1―69】,而【例1―69】中是假如甲公司2008年5月15日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且取得时还涉及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那么在【例1―70】中假如2008年6月20日甲公司又收到对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的通知,显然不合实际。

其二是:仍然在【例1―70】中,即使是在投资当年收到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的通知,也不应该按其应享有的部分作为“投资收益”处理。原因是被投资单位当年分配的往往是以前年度实现的利润。

其三是:在例题下面的两行文字中提到:“属于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这里,显然也未考虑周全。因为它只考虑了通常的情况,而没有考虑另外的特殊情况,即: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虽然可以理解为是站在初级的角度降低了要求,但是其基本的规定应衔接,不然会误导考生将来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甚至影响到将来的实际工作。

因此,上述问题可考虑作如下修改:

首先,对于【例1―70】,一方面可将其时间修改为2009年6月20日或以后年度。另外一方面,如果不修改时间,则应将会计分录的贷方科目修改为“长期股权投资”。

其次,对于例题下面的两行文字可修改为:属于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账务处理为: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或“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四、关于应交增值税

该教材P88【例2―32】和P88【例2―33】中分别存在一个问题:

在【例2―32】中的会计分录中,借方科目“商品采购”现在不再使用,而应改为“在途物资”科目才妥当。

在【例2―33】中的会计分录中,借方科目“制造费用”已不符合规定,而应改为“管理费用”科目才妥当。这里还可参见该教材P58【例1―89】。

五、关于应付利息

该教材P79第22至23行中,关于应付利息的核算内容中提到:

“应付利息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短期借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从这里不难看出的问题是:将长期借款的利息在计提时,区分为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和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来分别处理。而根据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已不再作这种区分,再说该教材P101【例2―63】(承【例2―61】、【例2―62】)的会计分录中也可作证。对于企业发行的长期债券,仍然需要区分两种情形。

因此,应将上述核算内容修改为:应付利息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

六、关于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处理

该教材P125【例4―10】中第二步第一笔会计分录的处理不规范。

根据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将该分录分为两笔分录处理,即:

① 借:预收账款 93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000

② 借:银行存款456000

贷:预收账款 456000

上述问题及处理,还可参见该教材P80【例2―17】。

七、关于政府补助收入

这里的问题是:该教材P132第四节涉及的政府补助收入应该删除。因为本章(第四章)内容涉及的是收入,而政府补助收入不属于企业收入核算的范畴。更何况在第六章涉及营业外收入的内容中又再次出现。显然既重复又不合理。

八、关于财务报告的综合举例

该教材P189【例7―1】中的问题是:

1、第(20)笔经济业务中“基本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的提法,导致题意不清。因为基本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可能存在两种用途:生产产品、车间一般消耗。显然,如果是用于生产产品,才应记入“生产成本”科目,而如果是车间一般消耗,则应记入“制造费用”科目。

因此,在这里应将上述提法修改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

2、第(21)笔经济业务中“结转领用原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的提法,也导致题意不清。因为事实上在这里,还有低值易耗品。

因此,在这里应将上述提法修改为:结转领用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

九、关于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该教材P247【例9―1】中的问题是:

在该教材P252表9―13涉及的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分配表中,未将该页表9―12涉及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中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承担的制造费用(26976元)记入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之中,以至于在表9―13的分配中少了26976元,从而直接影响到后面A、B两种产品的成本计算结果。

调整后,表9―13中正确的结果是:

制造费用合计为65100元;

分配率为:4.34;

A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43400元;

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21700元。

参考资料: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2011),【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篇7

关键词:转变观念;互动式教学;成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几十年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而且比较完整的行业会计教学体系。担任各行业会计教学任务的专业会计教师比较容易了解本行业企业财务活动的特点,掌握本行业企业财务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对本行业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研究也能够达到深入、系统、灵活的程度。而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重新修订,以及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并重新制定了新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这就需要我们专业会计教师要重新认真学习,融汇贯通,而且要跨行业研究整个国家宏观经济中各企业的情况。那么,本文认为应做到:

一、转变观念、拓宽专业知识面

面对改革的现实,作为专业会计教师,除了认真学习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及要点外,还要改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这一改革之中。应该看到,尽管新旧会计准则有一定的差异和各行业的企业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各自都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不论是哪一类企业,从事何种生产和经营活动,它们都有其特定的共性。即会计核算的理论相同,都涉及资金流动,都包括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等基本条件;都需要进行各种货币资金的核算;都有会计信息的输出。以上各项,虽然形态各式各样,但归纳起来,不外是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变化;所有企业都追求投入少、产出多,争取最大的产出投入比,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诚然,在新会计科目里增加了如“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不少有关金融方面的科目;还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的有关科目;还有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等等。再如,目前的教材,在股利发放核算的内容方面,只介绍了现金股利的核算形式,而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股票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也是股利发放核算常见形式,所以,在讲述时也应把这些内容补充进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全面。因此,我们除了再学习,还要找出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会计教学与其它行业会计教学以及非会计行业教学的共性、联系和不同之处,弥补自己对金融、房地产、生物资产等以及其它行业的企业财务活动了解的不足。就是说,作为专业会计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能再局限于原来的会计知识、原来的某一个行业、原来的某一门、两门课程,要重新进行会计准则、各行业等一系列新知识的再学习,从头做起。要注意知识的不断创新,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注重实务操作,使自己广学博识,在企业财务会计学科有较深造诣,以适应当前《初级会计实务》和《中级会计实务》教学的需要。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搞好“互动式”教学

从教学的全过程看,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如何在有限的大学教育时间里让学生提高自身技能以解决经济生活中千变万化的会计问题,这无疑是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传统的会计教育教学总是滞后于经济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教育方法,将传统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改变为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行“互动式”教学,启发带动学生积极地、科学地去思维、去探索,使所学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素质的提高。

互动式教学是指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达到教学目的一种不同于传授式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是相对“注入式”教学而言的,是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法。与基本讲解式的、注入式的课堂教学策略相比,这种互动式课堂教学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相互竞争,主动举手解答问题。能避免学生采用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方法学习知识。“互动式”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独立思考、学会竞争,其中心环节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积极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课堂多采用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互动

合理设置课堂提问是有效启发的关键所在,以启发“互动式”教学取代“注入式”教学,应在讲授过程中多提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新的见解。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启发的“互动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有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通过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思悟。例如“备用金”这个概念,学员既不生疏,又不真正明白。可问:备用金就是现金吗?它的会计科目也是“库存现金”吗?这时教师要抓住备用金内涵、范围以及它与库存现金的区别重点讲解,然后再引导学生看书并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对这个名词用确切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个基本概念及其会计科目。又如,在讲解“现金管理制度”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问“什么是坐支?”让学生思考回答,使之清楚坐支是指企业事业和机关团体从本单位所收入中直接用于现金支出。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的现金库存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出(即坐支)。这主要是因为坐支使银行无法准确掌握各单位的现金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干扰开户银行对各单位现金收付的管理,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因此坐支现金是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会受到财经纪律的处罚。这时,教师可以继续发问“坐支现金既然是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是不是一律都禁止?”通过循循诱导,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辩论、互动,最后指出坐支也不是一律都禁止的。按照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因特殊需要确实需要坐支现金的,应事先向开户银行提出专门申请。这样,教师通过介绍“坐支”这一概念,进而介绍现金管理制度以及一些特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原本枯燥的理论制度介绍。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要提问切中要害,发人深思,使学生的思想能活跃起来,课堂也会出现令人兴奋、紧张、有趣的互动生动局面,教师再加以引导,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使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融汇贯通,再加以互动,最终获得知识。

四、采用模拟实验实训

讲课只能逐章逐节地讲,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启发学生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可以在教学中组织模拟实验,尽可能模拟现代企业多变、复杂、竞争的经济环境。

首先,建立会计挡案资料,购置各种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工作操作台等,以供实验使用;其次,设计模拟现场范例,可以按会计工作程序进行综合训练;也可以在学生中分组,分别循环扮演会计部门中的不同角色,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岗位的认识和掌握,如,让学生以一个会计的身份使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按规范化的会计核算要求去处理核算业务,并做出财务报告。在模拟实验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凭证日期必须大于上次登账的日期,但不得跨月份制证,不允许凭证跳号等。此外,模拟实验可以在准备的实习资料中,加入一些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如假发票等。有问题的原始凭证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隐含,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辨别。再次,在手工模拟的基础上,开展计算机模拟实训。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推广,财务软件的运用已经非常普及,在高校的会计模拟实验中也开始运用财务软件,从原始资料的输入、记账凭证的编制,到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会计报表,让学生从计算机上体验会计工作的乐趣,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会计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内部有牵制原则,必须按规定程序和手续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时教师可把上机操作与学生所学的已有的会计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录入了期初余额,试算平衡后才能启用账套,否则下面的操作就无意义。

有的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会计,理论学习中的一些概念对他们来说比较抽象,也给他们学习会计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带来一定影响。通过会计实验,学生亲自完成了实际会计工作中的各项程序,不仅弥补了在理论课上尚未理解的内容,也提高了学习兴趣,更明白了做一名会计所要具备的仔细、认真、严谨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案例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是以会计案例为核心,使学生全面运用财务会计知识去解剖案例,达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案例教学形象、生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案例教学,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阅读案例。为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先粗读案例,获得基本信息和对问题的基本概念,了解相关图表里给出的信息;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精读,彻底了解案例中提供的数据、信息和事实。在掌握案例的各种细节与数据之后,学生就可以把这些数据加以组织整理,这样就可以进入第二个环节即分析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实现角色换位,即以决策者身份考虑问题,以便联系各个细节,也有利于深入分析。通常应考虑以下问题:案例的主人公是谁?谁必须来解决问题作出财务决策?他的优势何在?面临怎样的压力?财务决策成功或失败会带来什么经济后果?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也可由教师指定小组对案例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案例最好不要限定唯一解,因为经济生活的复杂性,答案不能是唯一的。通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决策的必要性和各种决策的后果,学习各种决策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同时,由于学生亲身参与了案例的讨论、分析,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关键,从而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又如,在讲固定资产这章之前,可先讲一个短小的案例:蔡先生的工厂陷入了财务困境,面临破产。蔡先生十分着急,他向厂里的会计小李提出,能否先将厂里的一些财产卖掉,以便暂时度过困境。小李表示厂里已经没有容易变卖的财产了,即使真的要卖也卖不出好价钱。蔡先生非常生气地说:“车间里明明还有好些设备,难道设备不值钱吗?”小李无奈地解释道:“设备是不容易变卖的,它不同于存货等易变的资产。机器、厂房、运输工具等都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其持有目的是为了生产经营使用,而不是为了出售。它们是企业最不易变现的一类资产,而且固定资产还有价值发生减值的问题。”你认为小李的解释对吗?并进一步提出:汽车制造厂的汽车和运输公司的汽车都称为固定资产吗?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听课、去思考,进行自我解答。这样通过案例带动教学不仅可以使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或活泼,具有启发性、互动性,而且可以加强师生互动,增强记忆性,增进教学相长。

六、演示教学方式

以多媒体会计实验室,计算机、图像扫描与处理、投影、音响等设备为手段,开展实物投影、幻灯投影教学,播放各种讲话、专家报告会和研讨会的实况,这种方法使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而且可以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是一种形象生动的辅助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均可采用;会计教学的操作性很强,很多专业知识教师只是口头表述,学生不易理解,如基础会计中结账方法等,比较抽象。而利用演示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先制作出多媒体课件,或利用实验软件,在讲授时配合使用,学生在听课的同时,直观地从大屏幕上看到账页、凭证等,十分生动,使枯燥抽象的知识便于掌握和理解。

七、系统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教师讲授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重点难点应讲深讲透,有些内容也可留给学生自学,然后通过提问、练习、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授课不应局限于书本,要将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及自己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如印发补充材料,提供参考书和期刊目录等。这样做,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教师的教学本领与科研能力,因为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相长、探索、创新的过程。

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实践性互动式教学,使《初级会计实务》和《中级会计实务》的教学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把掌握的大量现代会计科学知识变成科学的会计实践,成为能够从事会计理论和实践的高级综合型会计人才。正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赵作斌校长所提出的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之一:实践至上,知识为本。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2006)(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篇8

关键词:市场需求;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33-02

0 引言

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其发展格局,是学科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准确理解应用型的内涵实质,是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功能,学校首先要结合自身办学实力、区域发展需要、学科专业积淀、师资队伍结构和优势等,明确人才培养层次定位是研究型,还是应用型,并按照对应层次建构培养方案;其次从社会服务方面,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需要,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方向上,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适时的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

1 目前市场对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1.1需求结构分析据中国新闻网公布的国家工商总局最新的一项统计表明,截止2008年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到300万户,同比增长20%,增加近35万户。按此增长速度分析。全国私营企业每年至少增加了30万户,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会计行业每年需要增加4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由此可见,财务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比中高级职称及其他高证书的人数多。而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初级会计人才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中高级会计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每年的供需比来看,中级会计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级会计人才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紧缺就更严重了。所以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中高层会计人员是各单位所急需的人员。

1.2需求能力分析据调查显示,各招聘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更需要应用型人才,比如他们首先注重的是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如其次是职业资格证书,而学历、口才、分数、外表等都排在后面。这说明市场真正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如敬业爱岗、务实求精的高素质实用人才,能够动手、“一教两证”的第一线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技术更新的新职业岗位人才,能进行应用创新、开拓创业的创新人才,懂得管理、了解规则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复合人才。那么就会计专业而言,需要哪些具体的能力呢?鹿亚芹等人认为,会计人才应具有以下几种能力“财务核算能力,会计软件的运用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协调能力,预测、决策和财务管理能力,诚信、责任心等职业道德,懂外语,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阳征保、胡进认为会计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五种能力素质:“管理等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能力,专业英语运用能力。会计信息的网络处理能力,以沟通能力为核心的资源构建能力,道德判断与道德实践能力”。李荣认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人文能力:政治素养、个人素养、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专业能力: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税收处理能力;核心能力:会计能力、财务能力、审计业务能力、税收处理能力;发展能力:注册会计师、创新创业能力、考研能力、出国深造能力”。

2 当前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通常我们对应用型的典型特征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我国在不同时期对本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高素质、强能力”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的却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都是其内在要求。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往往都偏向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理论最终向实践的转化,满足于传统人才培养的规格,没有能按照会计岗位实践性要求去开发课程与教学,从而使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偏移,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在面对市场上激烈的竞争时就出现了一个“怪圈”: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而大批的即将要毕业大学生又面I临失业的两难困境。到底是企业挑剔还是我们培养的不是有用的人才?

2.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合理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倾向,过于强调教学内容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善性,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辅助环节,平时会计业务的相关实训课程由于实验经费和实验条件等限制往往很难按照培养计划完整开设;会计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会计实践性的需要,过于侧重讲解会计的核算职能,重复于各种数据的计算和会计分录的编写:教学内容过度专门化,没能有效打通与相关经济管理类课程的相互联系,所学知识僵化,缺少适用性和应用性。

2.3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单调与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相适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其操作环节有待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是分不开的。而与专业实践性教学所需要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全建立。传统教学模式对理论学习和实践时间安排不合理,人为地造成理论和实际脱节。会计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单向传授式教育使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使实践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很多同学在上学期间根本没有接触过会计实务中的单、证、账、表,以后走向工作岗位,一下子要面对各种行业的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各种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复杂的业务处理方法无所适从,更不要说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

3 当前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3.1合理定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会计人才的社会需求是目标培养的风向标。社会需求的层次和需求的能力应是我们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主要依据。所以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个动态概念,是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而需要不断调整的教育目标。况且会计是一门技能性、理论性都较强的学科,技能训练比重大,因此应用型会计人才显然是我们培养时要基本确定的方向。所以各个高校在开设此专业前就应该根据自身实力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合理定位学校培养层次,是研究型的还是应用型的,从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既能保证会计研究、教学的延续性,又能保证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3.2改革课程设置体系,革新教学内容鉴于实训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实训课程开设时间的滞后性,为了保证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的及时联系,可以把实训分为两部分:一是分段单项实训,一是综合模拟实训。单项实训强调实训的层次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可以

分散在学习各章节的期间进行,根据学生理论掌握情况,灵活安排实训时间。要求学生在认识会计实务中单证账表的基础上分别学会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在综合模拟实训阶段则要求学生在学习以往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相关课程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一步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操作过程中既要使业务拟真,又不要过于繁杂;在操作方法上既可以采取分组分角色合作完成一套账,使学生体验不同岗位的职责,也可以每人独自完成一整套账,从总体上把握企业整个账务处理流程。另外,实训也分为手工模拟实训和会计电算化的实训,前面讲的内容更侧重手工实训。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算化的能力也是每个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所以应保证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的开设,并且给予时间上的最大保障。在做好校内实训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开展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3.3积极改革实践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高校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是在毕业以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学历较高,取得了某种职业资格证书,但没有从事过会计实务工作,实际经验很少,对会计知识的理解仅限于书本。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先天局限性。所以我们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很强的实践示范能力,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最好从事过会计工作,能很好的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要加强对现有会计教师的后续培训,向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到校指导会计教学工作,对教师进行培训以弥补其实践知识的不足:积极提倡、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参与企业财务实务运作,积累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工作经验,如可以轮流选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会计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一些理论性强、操作性差的课程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对于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可直接对操作过程和实习成果进行考核,采取上机操作、技能竞赛、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学手段上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可以会计中“资产、所有者权益、会计循环程序”等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和声音,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为学生提供了高速度、高容量的信息资源.扩充了学习资源,可以延伸课本有限的教学内容,更以其声、形、音、画合而为一的动感场景为会计教学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全面调动学习兴趣,激活创造性思维的环境,让学生感性地认识会计理论,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鹿亚芹。李名威,张冬燕.《会计人才需求调查及对人才培养的启示》,《会计之友》2009年第2期,第68页

篇9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也愈来愈广泛。早在二世纪七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就已运用到会计核算的工作中,其中工资计算是最先使用计算机技术核算的会计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会计核算的大部分工作都已经能够通过电脑程序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相继成立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由于社会需求一直比较旺盛,所以该专业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尽管一些院校纷纷成立该专业,生源也充足,但对该专业的发展,却存在较大误区,认为在原有会计专科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加上会计电算化基础和会计软件应用就可以发展这项专业了。在这样的认识背景下,许多学者都热衷于会计本科以上层次的教学改革研究[1-5],而对会计电算专业的发展研究探讨相对比较漠视,从而导致对该专业的改革发展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当前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笔者拟抛砖引玉,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希望引起同行的重视,探索会计电算化专业更好的发展举措。

1 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改进之思考

1.1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计和相应的课时安排改进举措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技能,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视野,要有与时俱进的经济思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因此,需要改进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有关课程设计,以及相应的课时安排。基于国家对专科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基本特色,笔者认为,需要将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而必须课又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性环节四个部分;选修课可以分为专长课和专业任选课两个部分。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英语、体育、形式与政策等课程,这些课程一般是学校统一安排,文科类专业基本保持一致,其课时约占21%。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应用数学、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经济法、财政与金融、国家税法等,其课时约占1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会计学原理、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会计软件及应用、审计学基础、会计电算化基础、会计岗位综合实训等,其课时约占23%,集中性实践环节包括专业实习、专业见习、社会调查等,其课时约占13%,专长课包括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EXCEL与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报表分析、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其课时约占11%;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包括证券与投资、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资产评估、房地产企业会计、保险概论等,其课时约占9%;

当前国家教育部对专科教育非常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因此,可以根据各种课程的自身特色,适当考虑给予一定的实践环节课时量,以增强本专业要求的各项实践技能的培养。

1.2会计电算化专业主干课程改进举措

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熟练的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会计核素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相应的主干课程设置和系统学习是密不可分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中,会计电算化基础、初级财务会计实务这两门课程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一门课程在内容的安排上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目前比较流行的会计电算化基础教科书一般是按照市场上常用的软件进行编制,基本上是对整个会计软件的一种文字和图片上的讲解,如建立套账,总账初始化,总账管理,记账凭证的填制等等。由于使用的是市场上常用的用友软件或者是金蝶软件,其功能非常复杂和繁多,讲解时配备的截图和文字说明也越来越长,目前编制的教材也随之增厚,最后导致老师教学过程比较匆忙,不断的演示和过多的细节讲解,反而使学生学习容易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致使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建议适当压缩和重新编排教材内容。具体而言,可以分三个部分进行讲解。第一个部分主要讲解会计软件最基础的部分,如建立套账,初始化等,内容要相对简单。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一种会计核算功能电脑实现的一种感性认识。第二部分主要讲解会计数据库的基本结构,以及向会计数据库取数编制总账和报表的基本原理。会计原始数据输入电脑后实际上都储存在特定结构的数据库中,总账查询和报表编制就是按照一定的要求从数据库提取数据,然后按照一定计算规则,例如账户汇总求和等得出相应项目的结果。在掌握一定的会计软件操作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这一部分的讲解能够使学生明白会计软件核算功能的本质原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有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更快的熟悉掌握具体岗位的各种会计软件操作技巧和方法。第三部分可以适当的讲解会计软件某几个功能模块的程序编制,例如设计简单的数据库,设计程序实现现金总账模块功能。这样的程序尽管非常简单,完成的会计核算功能也十分有限,和专业会计软件的程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其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程序,并实现一定的会计核算功能,从而导致学生能够获得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对激发他们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兴趣是非常奏效的。因此,有必要从这三个部分完善会计电算化基础教程的编制。

初级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但是这门课程的编制很多版本仍然是按照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进行编制,即按照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如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负债(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所有者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等)、收入、费用、利润等几大部分编制相应的章节,并依据这些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这些内容与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很多都是重复的,只是知识要点和例题的设计相对简单一些。另外,这些内容尽管在理论上非常完整,也能够与我国颁布的会计制度准则规范相一致,但与企业实际的经济活动内容存在较大差异。笔者认为在会计学原理掌握以后,开设的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更应该讲解现实中的中小公司企业的实际业务内容。如果是中小生产企业,可以按照公司筹集资金,原材料购买,生产,销售,投资等经济业务的顺序进行讲解;如果是中小商业公司,可以按照商品购进,商品销售,货款回收等程序讲解。在按照公司企业实际业务发生流程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反复回顾会计学原理的基本知识,每一章结束都可以进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只有把会计的基本原理融入到鲜活的公司业务中,学生学习才会兴趣盎然,接受知识才会效率倍增。因此,处于会计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之间的初级会计实务内容的编排非常关键,应该考虑初学者的基本接受能力和对公司业务的感性认识,从中小公司企业的业务流程开始讲授会更加形象生动,尽管可能涉及的需要掌握的会计科目或账户并不全面,但这可以在后续的中级财务会计中系统讲解而予以弥补。

2 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方法改进之思考

2.1案例教学方法改进举措

案例教学对学生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非常重要,它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一样,通过实践收集的案例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容易走进现实的“实战”状态,对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很有帮助。但案例教学容易走入误区,那就是为了案例而案例。例如教课书中的案例一般都会采取列举式的方法,如某公司某月某日购买原材料,然后生产产品等等,为了达到讲解知识的目的,案例中包容了将要所学习的一整套内容,最终案例由一堆业务拼凑而成,枯燥无味,失去了应有的趣味性,导致学生对案例兴味索然,案例所相应包含的知识也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案例教学起到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建议案例教学采用故事性较强的生动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致。这里要求老师除了教学之余,需要深入到企业实际工作中了解实际的业务情况,以及在实践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和处理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理论中来,通过不断循环往复,总结升华,这样的案例讲解才能有血有肉,不至于出现案例空洞化和苍白化的情况。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通过采集已经毕业的学生对公司企业中实际发生业务的处理办法,不失为收集生动事例的好方法。由于公司里有各种各样的财务事件发生,从中挑选一些趣味丰富,故事性强的案例进行教学讲解,学生的热情很高,学习效果也比较理想。

2.2实施模拟实验教学

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手工模拟做账,另一种是利用会计核算软件,使用电脑模拟做账。这两个做账一般选择第二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和第三学期的第一个学期进行,先采取先手工做账,然后再使用电脑做账。这两个实验对增加学生的实际账务处理能力有很大帮助。在掌握各种会计核算理论和基本的会计处理规范的前提下,在实验室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将会计基本理论运用于模拟的“实践”环境中,能够有效的培养会计实际核算能力。尽管会计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两个环节还存在,但现实开展还存在不小的难度,实际效果也难遂人意,开展模拟实验教学有助于弥补见习和实习环节严重不足的缺陷。

3 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模式改进之思考

3.1立体教学的整体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已经非常方便和及时,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可以不受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层次的展开教学活动。在课堂上,除了最古老的黑板讲学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丰富的播放演示功能,动态形象地展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各种知识点的相互关系等;在实验室里,通过亲手填制各种购货单据,发料单等各种原始凭证,按规范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总账、明细分类账,最后编制资产负债表等实施模拟核算;在内部校园网上,可以通过教师专属空间授课相关内容等信息;在互联网上,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批改作业;在手机上,可以通过微博或微信及时沟通交流和传递重要知识信息等。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与学生互动来完成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的讲授与解惑,能够极大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3.2分组教学模式

分组教学模式就是把班级分为小组进行日常的教学管理,每一个小组8-10人。所有的教学管理紧紧围绕学习小组进行展开。由于会计业务核算中涉及到的会计制度规范非常多,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规范存在不小的难度,老师授课中往往需要列举大量的实例。如果讲解的实例难度偏大,学生难以接受,如果实例过于简单,又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另外,会计核算最终涉及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任务繁重复杂,并且由学生单独完成也会存在不小难度,而且如果中间出现一个小的差错,报表可能就会出现不平衡现象,重新从源头寻找发现和纠正错误也是一个非常熬时和繁琐的过程,这也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致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学习效果难以令人满意。通过把学生分为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章节,根据布置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题目的设计,例如固定资产核算,有的成员可以设计资产的使用年限,有的可以设计固定资产的终值,有的可以设计折旧的方式,如加速折旧,年限平均折旧等等,最后由小组长确定整个题目的合理性。由于是学生自己根据自己刚刚所学的知识,参考教材例题和相关资料设计的题目,可以较好的保证这些例题难度适中,并紧扣知识点,容易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兴趣。在各个小组设计好相应的题目后,任课老师统一收集汇总,随后再随机把这些题目分配给其他各个小组进行练习。通过这种相互出题,相互考核方式,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产生了相互竞争的态势,小组成员也能够相互促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小组中成绩好的学生也能起到榜样和带头的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避免案例容易脱离学生实际水平的不利状况。笔者通过长期的分组教学管理发现,学生的热情和参与度都非常高,会计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世强.高等会计教育目标与会计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2009,23(1):25 -28.

[2]翟华云.财会专业“理论教学与执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1(4):41-43.

[3]赵峰.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4):248-249.

篇10

一、高职学生专业兴趣调查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会计专业一到四年级500名学生的专业兴趣做相关研究,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62份,回收率93.7%,其中男生254份,女生308份。

从调查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女生对会计专业很感兴趣的程度高于男生,男生对会计专业不感兴趣的程度高达21.9%。这种结果应该与学校课程设置、知识体系、学生个体特征及男女思维方式差别有关。根据研究显示男生更擅长逻辑思维,在会计领域应该有广阔的用武之地,但是对专业兴趣的丧失使我们失去了很多潜在人才。

二、会计人员能力需求调查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社会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调查,调查结果为:用人单位认为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并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一)会计人员具备会计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逻辑、数学、语文、计算机、外语、写作等能力,以适应工作中的分析、语言、思维等能力的需求,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财经应用文写作有一定要求,要求能进行财务会计报告分析、审计报告等。专业知识包括: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信息系统、会计职业等有关知识,较多用人单位在录用会计人员时,需要会计人员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纳税申报和汇算清缴,会进行纳税筹划。

(二)会计人员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人单位一般希望会计人员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上手工作,能解决单位实际问题,因此,计算机文字录入速度、小键盘数字录入速度,成为会计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必备的岗位技能。由于会计电算化及金税工程的实施,会计软件、ERP软件、电子报税的具体操作也成为会计人员上岗的必备技能。

(三)会计人员具有的一定社会适应能力

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之一,会计工作处理的是单位、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一种群体工作岗位,协调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的工作关系,这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建设高职会计专业特色的路径

(一)调整课程体系,培养职业综合能力

我们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重组,在保持专业主体框架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知识面,做到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的同步提高,目前高职课程体系与本科、中职课程体系差异不大,所用课时、涉及内容与中职相当,比本科略多。高专与中职课程在内容设置相似率很高,课时分配略差异,与本科相比,除实训课程较为突出外,没有更多特色,这显然不符合高职层次工作岗位群,不符合人才培养的错位发展要求。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课体系应简化,有针对性面向岗位,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优化教学内容,扎实专业基础

对一些课程内容有些宜深入挖掘,例如:企业经营管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可以将该课程分解为多个项目课程,例如:会计专业知识技术、会计处理技术、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技术、会计记账技术、会计报表编制技术、财产物资管理与清查技术、会计档案整理与归档技术,按项目设置内容,按项目学习、考核,把这些技术的着眼点适当前移到经济业务领域,以经济业务发生、原始凭证的填制与传递为学习基础,这种课程知识体系的设置有一举两得的作用,一方面能使学生掌握会计技术,另一方面学生的这种知识体系能使工作岗位群扩展出纳、仓库管理、企业内勤、文档管理等岗位。又如财务会计课程,可以重组为:出纳岗位实务、存货核算与管理实务、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实务、涉税会计岗位实务、主管会计岗位实务等,课程讲解以小型企业常用业务为主,对小型企业不常用经济业务可以删除,把常用业务牢固掌握。总体原则是实用、简洁,不宜贪全、贪大,那样反而造成在有限的学时中学了全部知识,但是又全部学得不深。

(三)弹性学分制度,让兴趣引导学习

在高职从第二年开始,开设以选修课为主的选课制度,在学生掌握基本会计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学习兴趣,向不同方向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选课的方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核算方向:会计从业资格证类课程(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特殊会计事项课程(学习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

(2)涉税实务方向:纳税申报实务课程、税收筹划实务。

(3)会计电算化方向:计算机会计类课程(取得用友会计电算化资格认证)、ERP项目实施。

(4)办公自动化方向:计算机在财务管理上的应用、EXCEL在财务上的应用、WORD在财务岗位上的应用等。

(四)研发配套校(院)本教材,突出层次特色

目前的会计专业教材百花齐放,各有特色,高职教材也进行了更新,在虚心汲取他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校的高职教材建设也应与时俱进,教师团队应着力开发与现有院本教材配套的教材,突出高职教材理论与实践结合,贴近实践,贴近岗位的特征,避免教材内容重叠或遗漏,力争教材内容覆盖高职岗位群。同时与教材配套的教辅书籍也应一并研发,因为高职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教辅书籍的编写应力求与教材内容同步,有先难后易的梯度,不宜综合性过高,便于课堂授课和课后自测。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本金;利息;伴随性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依据对《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8》的理解,“短期借款”账户只核算短期借款本金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于其借款利息的核算,视结算时间和金额的大小以及与银行的约定,有预提和直接摊销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在预提方式下,当期形成的借款利息若不在当期期末结算支付,则借记“财务费用”等,贷记“应付利息”。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这样的处理,可以保障当期费用与当期收入的配比,为会计分期核算利润打下基础。但如果将对短期借款利息作这样的处理延伸开来,延伸到对其他负债利息的处理,就不难发现其中似乎缺乏一种统一性。

二、不同负债本息核算的会计规定及疑问

为什么短期借款的未付利息作为负债不能放在短期借款账户核算,会计准则只给出了账务处理而没有做出说明,原因似乎不很明晰。而对带息商业汇票的账务核算是这样反映的:由于票据的利息是在该票据到期时才支付的,所以在到期以前的会计期末计提利息时,将企业承担的利息记入“应付票据”账户,即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票据”。

对以上账务处理进行对比,会发现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既然都是应付而未付的利息,难道就不应该比照对短期借款的未付利息的核算处理,在汇票期束利息未付时将利息记入“应付利息”账户而为什么要记入“应付票据”账户?如果这是可以被允许的,那为什么,短期借款的利息在期末未付时,不计入“短期借款”账户?同样是因占用他人资金形成的负债,在核算其来付利息业务时为什么所记入的账户不一致?这样的本息处理在理解上会给人一种混乱,是不是会计准则在这一部分内容中对利息核算的要求丧失了统一性?

有人可能会提出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在核算内容上是不同的,所以对于两者的利息未付业务要作出区别核算。故计入了不同的账户。可是,这个理由不够充分圆满。它们也是有共性的,都是企业在融通资金时占用了别的会计主体的资源,故需为此付出使用费或是需付出代价。就这一点来看,对于其产生的应付未付的利息应该都记入“应付利息”账户,或应该都计入其核算本金的账户,所以难以理解会计准则作这样区分的必要性。

再者,关于长期借款的期末计息末付问题。长期借款若为分期计息到期还本的,期末计息未付时记入“应付利息”账户;若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期末计息未付时记入“长期借款”账户。这里将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其期末未付的借款本金和借款利息收纳进了同一个账户核算,这又是为什么呢?是不是说明,核算本金的账户是可以用来核算其产生的未付利息的?长期借款固然因为应付未付的利息在支付时间上有流动和非流动之分,所以对于流动性的未付利息计入了“应付利息”。可是还是不能解释,准则在本息业务中对于未付利息核算上为什么不统一的问题。造成的结果是给会计学习及从业人员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需要对此刻意的识记。那么,到底有没有更好的解释来解读会计准则的这些相关规定?

三、负债本息核算释义

笔者通过对相应业务的对比及分析发现,这些业务在核算时。会计准则之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规定,取决于相应业务本息间伴随性的强弱。什么是伴随性,中华大词典里对伴随的解释是:伴随是指跟随。相伴的意思。现在将这个概念引入会计核算中,引入会计账户的设置考量中来分析,就能给以上的疑问一个圆满的答案。

以短期借款为例,其会计期末产生的未付利息,依实际情况可以当期付、季末付,也可以在本金到期时和本金同时间支付。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短期借款,它的利息和短期借款本金的清偿在时间上伴随性是比较差的,因为可以选择的余地太大,所以未付的利息在时间上往往就丧失了伴随本金的能力。使其在核算上需要新的会计账户来完成,所以未付利息不计入核算本金的“短期借款”账户,而应记入“应付利息”账户。

再来看另一个流动负债即应付票据的核算。应付票据作为负债期票表明企业延期付款。票据带息的情况下,在会计期末计提的利息一般是要等到和本金(即票据面值)在同一时间上支付的。也就是说,其未付利息在和本金的清偿时间上体现了很好的跟随性,即“本、息”在清偿时间上非常的紧密。既然伴随性这样的高,如同“本为形,息为影”形影不离,就不需要再有新的账户来完成对应付未付利息的核算,就将其归并记人核算本金的账户“应付票据”账户即可。可以这样说,商业汇票的未付利息在支付时间上与本金高度的伴随性直接导致会计准则将企业期末应付未付的利息划入了“应付票据”账户来核算。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对长期借款期末未付利息的核算上会计准则之所以会有那样的规定就很好理解了: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利息与本金在支付时间上伴随性较差。需要有另一个账户承担核算任务,所以期末借款利息已确认而未付时记入“应付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利息与本金在支付时间上伴随性高,息跟随本金直至到期清偿的时间来临,所以就直接计入了核算本金的会计账户“长期借款”。对“应付债券”的本息业务核算比照该理解即可。

四、结 论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时间上伴随性高的负债本息业务,期来未付的本息核算归并为同一账户;伴随性差的本息业务,本为本账户,息为息账户。

综上,笔者认为,伴随性因素存在于本息业务的账户设置并贯穿了账务处理始终。从负债本息支付时间上的伴随性来考量与此有关的业务核算规定及账户设置技巧,之前觉得不统一的疑问就消失了。同一内容的不同处理在理解上具有了统一性,再也不用刻意识记,理解上却很清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人民出版社,2008

篇12

关键词:经济类;初级会计学;教学改革

一、《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的对象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调查专业涉及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贸和保险学等专业,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了解程度及兴趣;第二部分是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手段的满意程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9份,回收率89.75%。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的初级会计学教学工作主要由四位老师承担,54学时,3学分;教师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案例教学及少量的互动教学为辅。

(二)调查结果统计

1、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了解程度及兴趣。调查结果表明,98%的学生在学习《初级会计学》之前对该课程不太了解,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对该课程的感知程度,86%的学生认为开设该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90%以上的学生不了解会计学与经济类学科的关系,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初级会计学》课程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应该向学生详细介绍会计学与经济类学科的关系,增强学生对学习《初级会计学》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

2、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对《初级会计学》教材非常满意的学生仅占11%,说明目前的会计学教材还存在较大缺陷,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普遍不高,主要原因是内容太专业,学习方式太枯燥;另外,部分学生感觉教学内容与将来工作关系不大,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被动式学习,为了考试、为了文凭而学习等。因此对非会计专业在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应有别于会计学专业,如何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及知识,使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与企业管理相融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教学方式及手段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表明,23%的学生对目前的授课方式是不满意的,78%的学生希望教师多结合案例教学,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效果相对而言比较好,92%的学生认为开设实验课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的进行。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类本科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会计学专业大同小异,都是培养会记账、算账、报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会计专业人才。在该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学没有体现出不同专业学生的优势。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不是生产者,因此,《初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因专业而异。

第二,教学内容不合理。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指引下,教学内容不合理,针对性不强,没有体现出经济类专业会计学教学的特色,对会计学专业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讲授内容一样。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循环及报表的编制等,重点是怎样进行会计核算。这些内容对刚刚进入大学而且对企业的相关运行还一无所知的大一学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根据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接受不了、入门难,进而挫伤他们学习会计的积极性和兴趣。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针对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会计课程较少,学完《初级会计学》课程后没有后续的相关会计学课程的学习,不能满足经济类专业本科生对会计学知识的不同层次的多方面需求。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虽然在《初级会计学》的教学中都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是采取的依然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师讲授、布置作业、考试评分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经济类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的会计学教师大多是会计专业出身,80%的教师同时还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从事会计工作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缺乏理论联系实际。

三、经济类专业《初级会计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经济类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经济管理类工作,由于这些工作和会计信息密不可分,因此经济类专业的本科生必须懂得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但是不需要他们记账、算账以及编制相关会计报表。这就要求经济类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重点定位在培养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的经济管理人员,要求他们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能看懂会计报表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教材的选用。目前我国国内的《初级会计学》教材有很多,但大多是针对会计学专业的,重点介绍如何做会计,在教学的难度上偏难,不太适宜经济类专业的教学需要。因此,应该选用与经济类专业密切相关的、跟踪学科发展动态的高质量的最新版的教材。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教师自己编写教材,并且每年都要根据最新的会计准则进行修改。

2、具体的教学内容。由于经济类专业的本科生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因此教学内容应该在了解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掌握会计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以及如何使用会计信息方面。具体来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点讲授会计学概论,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基本原则、会计假设和会计报表等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专业特色来设计相关章节,而对于如何做账的部分如会计凭证、账簿等学生了解即可。

3、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教师不仅是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者。因此,课堂教学内容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重视对学生进行“立体式教育”。

(三)在教学方法上引入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优化,同时引入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在《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同时还可以使抽象的会计知识变得更具体,克服学生对学习会计的恐惧心理。另外在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同时应大力推行实验教学法,如在会计凭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展示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实物,说明填制方法与注意事项,同时发给同学具体的凭证,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案例自己练习填写;在会计报表的课堂教学中,展示主要会计报表实物,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讲解其构成、格式、编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继续以案例指导学生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会计报表的产生过程,以更好地达到使用会计信息的目的。

(四)优化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初级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社会实践,提高会计实务能力。首先,创造条件把会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派送到知名的大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学习,以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其次,学院可以聘请适当数量的知名注册会计师定期给学生作报告,并与会计教师进行座谈,增加会计教师的感性知识,使双方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朱海涛.谈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问题[J].财会月刊(理论),2007(1).

2、陈亚民,王天东.从MBA教育谈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问题[J].会计研究,2003(15).

3、王琳,房建昱.中外《会计学原理》教材的比较及其启示[J].石油教育,2001(4).

篇1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课堂教学 效率提高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明确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的定位主要是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更是对用人单位的要求的定位,所以,教学目标的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在今后就业工作中方向性。我校是中职类学校,与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目标不同,高等院校注重学生的理论水平,而中职学校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所以,在开展《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时,应以学生的实训为主,理论为辅。

二、教学内容的涉及面和侧重点

会计电算化实质上就是财务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的结合,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做账,换而言之,会计电算化不过是运用计算机来进行会计工作,侧重点应是会计。所以在开展电算化教学工作时,学生应有较为系统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和基础的计算机知识,才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在计算机知识方面,学生应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运用以及汉字输入法,在办公软件方面,学生应掌握使用EXCEL动态图表的操作。以便在UFO报表中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另,由于账套有进行备份的需求,所以学生最好能掌握Winrar的操作。在财务会计知识方面,学生应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因为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财务会计主要涉及到的是总账模块、UFO报表模块、工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而在现行的商业和工业企业中,应经常会涉及到应收、应付款的管理,采购和销售的管理等等,这些方面在我校现行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是没有提及到的,因此针对这一点,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加以注重并改善。

三、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最基本的两大要素,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单通道的授受关系,在管理上则是“我讲你听”的专制型关系,这种关系最终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我们应持有这样的一个教学态度:教师引导为辅,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只有把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摆正了,教师从旁加以有效指引,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最终是促成学生自主独立学习,学会判断和选择这才是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教师应“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在开展电算化教学时,我校主要是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在计算机房上课,运用该软件最大的优点就是将教师机的电脑屏幕及语音等信息实时传送到全体学生的计算机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现场实操存在问题马上进行点评,而且只要学生机一按电子举手按钮,在教师机屏幕上该学生机就会立即显示一个举手的标志,教师勿需穿越整个机房,也能与学生进行对话,师生间通过麦与耳塞直接交流,进行对学生机的遥控辅导。通过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这对于促进电算化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会计模拟实务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我们是以实训为主,理论为辅,这种教学方式是符合我校作为一所中职类学校的教学目的的。会计电算化是以会计作为侧重点,对学生的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有一定的要求,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时,我们一般是着重通过整套的实务例题带领学生系统学习电算化中的整个总账模块、固定资产模块、工资模块、UFO报表。一般来说,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之前,本人都会针对当前课本的电算化实训题,要求学生课下先进行手工做账,独立完成整套账的分录及报表,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在运用计算机做账前对整套账的账务流程有了清晰的思路,有效地联系手工账与电子账之类的学习,也从而对手工账与电算化做账之间的程序区别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五、关于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篇14

主要课程:

烹饪原料的选择与加工、烹饪营养学、烹饪卫生学、食品安全学、切配工艺、凉菜制作、热菜制作、食品艺术与造型、宴会设计、面点制作、菜点结合食品的制作、地方风味小吃制作、中国名菜制作、西餐制作、宴席设计与制作、西点制作、营养套餐制作、药膳制作、日韩料理等。

主要技能等级证书:

高级烹调师、中级面点师、中级营养配餐师、餐饮职业经理人。另选考证书:英语二级证书、计算机 NIT证书、普通话证书。

主要就业岗位:

各大中型、中高档餐饮企业(宾馆、酒店)菜肴制作、中西面点制作及管理,各企事业单位招待所、大中型餐饮企业管理人员等。

二、旅游管理

主要课程:

旅游礼貌礼节、形体训练、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菜点酒水知识、调酒、导游服务技能、导游基础、景点讲解、导游政策法规、旅游心理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财务与会计、会展旅游、综合才艺、服务英语、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公共关系、插花艺术、演讲与口才。

主要技能等级证书:

普通话证书、计算机NIT证书、餐厅服务技能证书、导游员资格证书。另选考证书:饭店经理人资格证书、调酒师资格证书、茶艺师资格证书、插花员资格等。

主要就业岗位:

中、外文导游,旅行社的管理与服务,旅游景区(点)、会展中心及各类场馆的管理与服务,星级饭店的管理与服务,航空公司,旅游购物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与旅游相关的其他管理与服务工作。

三、人物形象设计

主要课程:

化妆品化学、中医美容实用技术、素描、色彩、服饰与造型、化妆品营销与服务、形象设计软件应用、美发与造型设计、美容与造型设计、美甲设计、美体设计、形象设计企业经营与管理、摄影技术等人物形象概论、素描与色彩、民俗文化、美容生理学、人体营养学、中医美容基础、化妆技术、服饰搭配与设计、摄影技术等、艺术欣赏、卫生与保健。

主要技能等级证书:

普通话证书、计算机 NIT证书、高级美容师证书、高级美发师证书、高级化妆师证书。另选考:美甲师证书。

主要就业岗位:

美容、美发保健机构的高级技术人员,国内外化妆品、保健品的营销与管理,成功人士的养生与形象设计顾问,创建形象工作室、美容美发院(店)等。

四、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方向)

主要课程:

Photoshop图像处理、Illustrator图形设计、Flas设计与制作、ASP动态网页制作、 C#程序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技术、应用开发、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综合布线、网络互联技术。

主要技能等级证书:

计算机NIT证书、计算机维修与调试中级工证书、计算机网络管理员高级工证书。

主要就业岗位:

网络管理、Web应用开发、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应用程序设计开发、办公自动化应用、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等。

五、应用电子技术

主要课程:

工程及电气制图、电工技术基础、电机与控制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PLC应用技术、电子CAD、集成电路应用技术、EDA技术、电子测量、SMT技术。

主要技能等级证书:

计算机NIT证书、无线电装接中级工证书、电子仪器仪表装调高级工证书。

主要就业岗位:

电子产品调装、检验及管理,电子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电子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电子产品开发,电子应用系统工程设计和监理等。

六、电子商务

主要课程:

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商务实务、国际贸易基础、网络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商务谈判与沟通、物流概论、营销实训、网络数据库、商务英语函电、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维护等。

主要技能等级证书:

助理电子商务师、单证员、物流师、营销师等。

主要就业岗位:

商务信息管理、电子商务运营、网络客服、网站维护与管理等工作。

七、商务英语

主要课程:

商务英语听说、外贸英语函电、综合英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礼仪、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秘书实务、单证缮制、模拟报关实务、国际结算等。

主要技能等级证书:

全国商务英语等级考试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另选考证书:营销师、报检员、报关员等。

主要就业岗位:

国际贸易单证员、涉外文秘、国际营销助理。

八、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主要课程:

工艺美术概论、素描、线描、工艺设计概论、构成基础、玉器珠宝知识、宝玉石材料学、表现技法、泥塑、宝玉石产品营销、玉器制作工艺学、玉器抛光技术、玉器珠宝鉴定、 珠宝玉器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工艺品市场营销学、工艺企业创业与管理、玉器珠宝鉴赏。

主要技能等级证书:

计算机NIT证书、英语二级证书、初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雕刻师、Adobe系列证书。

主要就业岗位:

珠宝玉器设计与制作、玉器抛光、珠宝鉴定、珠宝玉器的生产管理及营销。

九、动漫设计与制作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色彩、速写、三大构成、原画设计、企业课程动画运动规律、动漫作品赏析、动画概论、材料动画及造型、动画运动规律、Flas制作、造型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MAYA三维动画、动画场景设定、故事本制作、原画设计、分镜台本设计、AE动画后期编辑、动画短片制作。

主要技能等级证书:

计算机NIT证书、Adobe系列证书、动画制作员。

主要就业岗位:

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网络与多媒体制作、动漫专业设计、广告设计、玩具造型设计等。

十、会计电算化

主要课程:

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财务软件应用、审计实务、税收实务、数据库管理与运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成本会计实务。

主要技能等级证书:

计算机NIT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ERP证书。另选考:初级会计师证书、外贸会计证书 。

主要就业岗位:

单位财务的出纳、核算、记账,资金管理,仓库核算,财务管理,审计,会计师事务所职员,银行职员,财务软件营销等。

十一、商务管理

主要课程:

公共关系、商务礼仪、基础会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商贸与连锁经营、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管理案例分析、会议与商务活动、商务管理基础、演讲与口才等。

主要技能等级证书:

普通话证书、计算机NIT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助理物流师证书、会计上岗证书。另选考证书:商务职业经理人证书、ERP证书等。

主要就业岗位:

企业产品的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开发,行政文秘,营销人员,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企业ERP信息工程管理人员等。

十二、物流管理

主要课程: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实务、仓储管理实务、物流设施与设备、集装箱运输实务、第三方物流、国际贸易、物流市场营销、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中心管理。

主要技能等级证书:

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NIT证书、助理物流师证书、高级营销员、ER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