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

劳动力需求弹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劳动力需求弹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劳动力需求弹性

篇1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一、单选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 A )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A.劳动经济学 B.劳动力 C.劳动资源 D.劳动能力

2.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构成消费对象的消费资料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质资料,而且还包括无形的非“( B )”资料。 前后对应法

A.消费 B.物质 C.需求 D.资源

3.资源的有限性称为( D )稀缺性。 前后对应法

A.消费 B.物质 C.需求 D.资源

4.在市场经济中,支付能力是生产出来的,是生产的结果,生产力等于( B )。

A.劳动结果 B.支付能力 C.支付手段 D.劳动能力

5.一定社会发展阶段能够拥有的( C )就是消费的支付能力。

A.劳动能力 B.劳动手段 C.劳动量 D.劳动资料

6.利润定义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收入减去( B )的差额部分。

A.生产费用 B.总费用 C.原材料费用 D.人工费用

7.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是( B )研究方法。 前后对应法

A.规范 B.实证 C.体系 D.认识客观现象

8.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 C )的问题。

A.应该是什么 B.是怎样的 C.是什么 D.实在的

9.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 D )现象。

A.市场经济 B.市场主体 C.劳动力假说 D.劳动力市场

10.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 A )的问题。

A.应该是什么 B.是怎样的 C.是什么 D.实在的

11.总人口劳参率等于劳动力除以( A )在乘以百分之百。5

A.总人口 B.总劳动力 C.可能劳动力 D.有能力劳动者

12.( A ),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提供的劳动时间。

A.劳动力供给 B.劳动力总量 C.劳动力需求 D.劳动力市场

13.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 B )。

A.供给无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 C.供给缺乏弹性 D.供给富有弹性

14.( C ),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A.劳动力参与率 B.劳动力周期 C.劳动力需求 D.劳动力供给

15.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 C )程度的指标。

A.人口密度 B.社会劳动强度

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 D.参加工作人口比例

16.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C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 B.劳动力需求 C.劳动力供给量 D.劳动力需求量

17.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 D )。

A.ES < 0 B.ES > 0 C.ES < 1 D.ES > 1

18.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B )。

A.ES > 1 B.ES < 1 C.ES > 2 D.ES < 0

19.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 C )。

A.ES < 0 B.ES > 2 C.ES < 1 D.ES > 1

20.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A )。

A.ES > 1 B.ES < 1 C.ES > 0 D.ES < 0

21.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表示为( A )。

A.(S/S)/(W/W) B.(W/W) / (S/S)

C.(W/S) / (S/W) D.(S/W) / (W/S)

22.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弹性Ed 表示为( D )。8

A.(W/D) / (W/D) B.(D/W) / (D/W)

C.(W/W) / (D/D) D.(D/D) / (W/W)

23.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C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 B.劳动力供给 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量

24.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 C )。9

A.Ed > 0 B.Ed < 0 C.Ed > 1 D.Ed < 1

25.需求缺乏弹性表示为( D )。

A.Ed > 2 B.Ed < 2 C.Ed > 1 D.Ed < 1

26.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C )。

A.Ed > 0 B.Ed < 0 C.Ed > 1 D.Ed <1

27.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D )。

A.Ed >2 B.Ed < 2 C.Ed > 1 D.Ed < 1

28.边际产量MP用公式表示为( B )。10

A.L/Q B.Q/L C.Q/L D.L/Q

29.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个阶段,判断正确的是( B )。

A.AP递减 B.AP递增 C.MP递减 D.MP为负值

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 工资 就业 劳动需求弹性

开放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国际贸易会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巨大动力,同时也就必然地影响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发展。中外学者虽然在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中探求了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关系,但在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构成机制的基本因素方面,却在间接的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市场的路径之间长久地徘徊不前。于是,在间接关系背后所包涵的规定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协调的直接因素就日益上升成为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中心内容,这就是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中工资、就业与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效应。

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影响

(一)理论依据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及其发展。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基础上的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t和Samuelson指出:在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及非完全专业化标准下,由于国际贸易中自由贸易程度的不断提高,以稀缺生产要素作为衡量一种商品的价格标准将不断被降低。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为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确立奠定了基础。随之,Jones对工资确立的研究继续深入,并得出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是在一种密集型生产要素价格上升而另一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实现。而后,Jones和Scheinkman更将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推广到多种商品、多种生产要素的一般情形,并指出一种商品中至少有两种生产要素在价格上呈现出互为对立或互为统一的关系。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偏离及其修正。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政策性关税的限制,使得完全自由竞争趋向为不完全竞争,于是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对工资的影响就会产生着波动。Baldwin指出,由于对密集型产品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短期保护使其价格上升而相应地工资下滑,但从长期来看,由于资本存量及结构变化对市场的反弹,这个影响将会被消除。因为,在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下产业密集度超高,其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就越下滑。于是,不完全竞争贸易中的进口竞争会导致非熟练劳动向外劳务输出。Davis指出,在由多个国家参与的国际贸易中,进行政策关税限制的国家在多种生产方式的要素禀赋基础上所出现的工资下滑后非熟练工人向外的劳务输出,正是与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不相符时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的必然作用。

(二)实证分析

伴随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二十年来工人相对工资差距均呈现快速扩大化趋势。例如:美国制造业相对工资差距,从1967年到1982年,由1.6降至1.52;从1982年到1996年,由1.6升至1.72;从1996年到2012年,由1.72更升至1.93。同时Xu对28个国家2002年至2012年相对工资差距的统计研究也有类似情形。在9个高收入国家有8个相对工资差距上升,在11个中等收入国家有8个相对工资差距上升,在8个低收入国家有4个相对工资差距上升。

究其原因,Samuelson指出国际贸易加速了企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资源利用效率,使得以人为本的劳动力市场在上述优势下使劳动力更趋向优势企业流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工资水平不断提高。D.Greenawayetal在工资变化的研究中发现,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力市场促使了技术人才向企业的涌进,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使得工资大幅上涨。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推动作用,贸易的扩大加速了技术劳动力与非技术劳动力之间工资的差距。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涌入发达国家时促成为发达国家非技术劳动力工资的减少,同时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涌入发展中国家时又对发展中国家的工资结构造成一定的冲击。

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影响

(一)理论依据

就业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对国际间跨部门就业的贸易活动具有平衡性作用,此即国际贸易中由于进口竞争部门的技术不足、效益低下,从而使非技术性劳动力流向出口部门,最终为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就业结构配置指出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理论。

失业理论。失业情形下国际贸易的就业模型包括最低工资模型、效率工资模型、搜寻模型及工会模型等,它们与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一起,构成了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对就业影响的比较全面的系统理论。Harris等所建立的最低工资模型,研究在城市最低工资高于农村的情形下,一旦城乡工资均衡时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将出现失业,并指出这是因为开放经济下城市资本密集度升高下的工资上涨,导致就业人数增多而造成的失业。于是将有城乡资本密集度逆转的趋向,最终使城市的就业人数下降。于是,Matusz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效率工资模型。模型认为,高工资部门的出口补贴将使劳动力由低工资部门转向高工资部门,而总体就业水平下降;反之对低工资部门的贸易保护将使生产要素的实际工资提高,并使劳动力的总体就业水平提高。Davidson等的搜寻模型认为,在两种生产部门和生产要素下,其中具有某类型工人的搜寻部门必须在另类型工人生产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生产,否则此搜寻部门将面临失业。Gaston等的工会模型,研究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力市场与工会保护政策对工人工资和就业的影响。国际贸易与保护政策是工会工资的关键性变量,进口较之出口而言对工会工资影响更大,工会工资高于贸易竞争工资,工会工资与就业水平呈正比例关系。

(二)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要素含量法进行的实证分析,二是以回归分析法进行的实证分析。

要素含量法实证分析。这里的要素含量法就是通过对在具有一定数量的进出口商品上所投入劳动力数量的对比分析,从而估量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力。Kruegercf 对16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及就业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部门的劳动就业优于进口部门的劳动就业。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保护与生产发展呈反向关系。所以扭曲的市场要素及贸易限制的取消,将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Sghumacher对20世纪90年代欧共体六国(英、法、德、意、荷、比)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对就业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使各国就业率下降了3.1%-4.8%,而同期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进口使自身就业率下降了0.9%-1.8%,但综合效应为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使得欧共体六国的密集型部门的就业下降。Naisbitt通过英国与欧共体其它国家2011年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贸易虽然使英国的就业减少,但只是局部地发生在服装鞋类、木材家具及纺织品行业,同时欧共体其它国家的就业减少则只是局部的钢铁、摩托及食品行业。

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这里的回归分析法是指以计量模型的规律形式对贸易与就业关系中所隐蔽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选取正确就业方向的方法。Revenga对美国2000-2010年38个的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进口价格下降是导致就业下降的主要功能因素。夏良玉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进口每增长速度10%而就业就下降0.6%。但是,这些回归分析法中所涉及的隐蔽因素,都必须建立在劳动价值的基础上。这些隐蔽因素首先是遵循要素含量法的,其次又一定要建立健全在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而体现劳动价值的不变性与转移性。

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弹性影响

(一)理论依据

国际贸易劳动力市场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就是贸易导致一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曲线的移动,即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变化。而国际贸易可在劳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其劳动弹性发生变化。依据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一国同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贸易时才有要素价格之变化,并且同任何类型国家的贸易都将导致这个要素需求弹性的变化。因此国际贸易可在劳动价格不变情况下劳动弹性的变化,说明工资和就业不能替代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弹性。

Hamermesh认为,劳动需求弹性决定于三个变量:一是劳动所占的收入份额,二是劳动与其它要素的替代弹性,三是产品的终端需求价格弹性,并且劳动需求弹性同替代弹性与价格弹性呈正比例关系。Rodrik认为,国际贸易程度的提高将使一国在进动中获取资源的种类增多而成本下降,从而使生产要素替代弹性的提升促使了劳动需求弹性的提高。接着,Rodrik还提出了劳动需求弹性三个变量的重要贡献:一是国际贸易中供求双方由于更直接交易的垂直移动,劳动需求弹性将带来更大的工资与就业变动;二是劳动需求弹性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非工资成分的增加(比如福利的增加)。此外,伴随国际贸易活动的积极发展,劳动需求弹性而非劳动价格的变动,可导致一国之内劳动需求弹性对其劳动力市场构成更为自由的需求压力,从而使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出更加积极的回应。

(二)实证分析

Slaughter在国际贸易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弹性方面做过系统研究。他对美国三十年来制造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美国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劳动力弹性变量,在行业内部隐蔽的技术、制度及国际贸易要素基础上进行了回归分析。他发现,在没时间变量条件下,生产性劳动力弹性在产业中变大,达到理论的预期目的;而加入时间变量后此预期则不复存在。因此,国际贸易劳动力市场需求弹性理论部分成立,即非熟练劳动力需求弹性加大而熟练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化莫测微弱。2011年,Hasan等对印度制造业二十年以来的数据进行了考察,并在印度劳动法限制基础上研究,结果印证了国际贸易自由化促使劳动需求弹性升高的理论预测:贸易自由化不仅使印度制造业的劳动弹性得以增升,而且这个增升伴随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加强着,并且这个增升对要素生产率是全方位带动的,还使印度制造业的工资与就业产生了巨大波动。周申对2003-2012十年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的贸易进口促使了工业劳动需求弹性的增升。并且在世界贸易自由化不断加强的过程中生产要素替代的效应更加速了中国工业劳动弹性提高的步伐,替代效应在中国贸易劳动弹性中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渠道日益丰富多彩。同时指出,即使世界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的工资及就业的影响不明显,但仍可以通过提高劳动需求弹性的作法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

结论

本文从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影响、就业影响及劳动需求弹性影响三个方面阐释了一种较为全面的国际贸易理论。理论从生产要素禀赋出发,以经济状况为基础,以科技发展为动力,详细阐述了工资、就业和劳动需求弹性在贸易发展机制上所应处的位置和应具的价值作用,并在实践上以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为背景验证了这一理论的完善性与可行性。因此倡导发达国家在此理论指导的路径上要继续深入继续拓展,从而使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力市场转入全面、系统、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Biscourp and Kramaz.Employment akill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Firm-level evidence for France.Joua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1(26)

2.李礼,洪源.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2(8)

3.刘莹.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与中国经济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7)

4.孙辉煌.跨国外包对承接国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3(3)

篇3

概括来说,节能潜力主要包括技术节能潜力、管理节能潜力与结构节能潜力等。结构节能潜力又可以分为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消费结构等的节能潜力。目前,在要素替代与互补关系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Bemdt and Wood根据美国1947-1971年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能源与劳动力之间呈现轻微的替代关系,而与资本之间呈现明显的互补。鉴于生产要素之间可能存在替代或互补的关系,通过要素结构调整可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本文通过计算区域各行业的价格替代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要素替代弹性的节能潜力测算方法。

1节能潜力测算的理论推导

1.1生产要素的界定

生产要素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及其环境条件。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由于土地和企业家才能难以量化,尤其是针对行业层面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生产要素中的资本与劳动力。

在宏观经济系统中,资本存量能够反映出最大的再生产能力。而在未达到最大生产能力时,最终的生产能力主要决定于技术水平、原材料资本投入量和劳动力投入量。在实际生产中,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一般不会超出其最大的生产能力,因此可以认为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最终的生产能力取决于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为分析要素替代的节能潜力,将原材料资本划分为非能源资本与能源资本。最终,本文将生产要素界定为非能源资本、能源与劳动力。

1.2生产要素替代弹性

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可看作任意成本函数的二阶近似这一性质[4],可将成本函数写成:

要素的投入成本等于要素的消耗量与要素价格的乘积。因此,在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系统方程进行参数估计时,需获取非能源资本的投入量与价格,能源的投入量与价格,劳动力的投入量与价格等数据。

2.2.1能源投入量与能源价格

对于存在能源加工转换的行业,能源使用量=终端消费量+损失量+加工转换投入量;而对于其它行业,能源使用量与能源消耗量区别不大[7]。北京市历年的统计年鉴中公布了各行业能源的消耗总量。各行业能源投入量的确定方式如下:制造业的能源投入量为该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原油使用量和炼焦煤使用量之和;电热气水生产与供应业的能源投入量为该行业主要能源使用量之和;其它行业的能源使用量均等于对应行业的能源消耗量。能源价格的确定方式如下:①确定各种能源2011年的平均价格,其中成品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和热力的价格来源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煤炭、焦炭和燃料油的价格来源于市场均价。对于北京地区,天然气价格分为居民用气价格、工商业用气价格和发电用气价格,电力价格分为居民用电价格、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和工商业用电价格。②根据北京市历年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中的燃料、动力类价格指数计算其它年度各种能源的平均价格。③根据各行业使用不同种类能源的比例和对应能源的价格计算出各行业单位综合能源的价格,不同种类能源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折标煤系数统一折算为标准煤。

2.2.2非能源资本投入量与非能源资本价格

非能源资本投入量等于资本投入总量减去能源资本投入量。其中,能源资本投入量等于能源投入量乘以能源价格,资本投入总量为投入产出表中各行业的中间投入总量。对于资本价格,若以价值形式而非实物形式衡量时,其市场价格应为1[8]。由于本文中的非能源资本是以价值形式衡量,因此可认为非能源资本的价格为1。

2.2.3劳动力投入量与劳动价格

与Ma et al[9]采用的方法类似,劳动力总成本采用劳动者报酬表示。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该数据来源于投入产出表中增加值部分的劳动者报酬。劳动力投入量可通过用劳动者报酬除以平均劳动价格获得。为了保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采用各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作为该行业的平均劳动价格,其中各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数据来源于历年的统计年鉴,同时根据本文的行业划分进行合并处理。

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1997、2000、2002、2005、2007与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其中1997与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为40个行业,而其它年份的投入产出表均为42个行业。为了消除行业划分差异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按照表1的行业划分标准对各年度的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整理处理。

根据能源投入量CE与能源价格PE、非能源资本量CK与非能源资本价格PK、劳动力投入CL与平均劳动价格PL,可按照式(9)计算各行业的资本、能源与劳动力要素的成本份额。

小二乘回归求解各行业中上述5个独立的参数。

各行业的回归模型均能通过1%显著水平的整体方差F检验,且拟合优度检验值R2均接近1,表明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较佳。

根据回归系数,结合式(7)和式(8),可计算出各行业资本、劳动力与能源的平均价格替代弹性,结果汇总见表2。

根据表2中各行业资本、劳动力与能源要素的平均价格替代弹性可得:

(1)资本。对所有行业而言,资本的自价格弹性为负;即资本价格升高,将导致资本需求量降低。其中,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的价格弹性最高,资本价格每上升1%,将导致该行业资本的成本份额下降0.74%;房地产业的价格弹性最低,资本价格每上升1%,将仅导致资本的成本份额降低0.09%,说明该行业对资本的刚性需求相对较大。

(2)能源。能源自价格弹性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农业、采矿业、电热气 水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批发与零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能源自价格弹性为负,即能源价格上涨将降低这些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然而,其它行业的能源自价格弹性表现为正。从能源价格对需求量影响

的程度来看,能源价格每上涨1%,采矿业能源需求量将降低1.26%,负向影响

最为明显;金融保险业

能源需求量将增加1.22%,正向影响最为明显。在能源自价格弹性表现为正的行业中,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建筑业平均的

能源成本份额分别为0.30%、0.70%和1.02%,对能源的依赖程度非常低。房地产业和其它服务业对能源的刚性需求较大,随着能源价格的提高,投入的能源成本反而会上升。

(3)劳动力。除房地产业外,其它所有行业劳动力的自价格弹性均为负,说明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减少其需求量。其中,采矿业劳动力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说明该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对劳动力价格变动最为敏感。而由于房地产行业对劳动力的刚性需求较大,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该行业的劳动力投入成本反而会升高。

(4)资本-能源。各行业的资本与能源之间均存在着微弱的替代关系。其中,替代关系相对较为明显的是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和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能源成本份额相对较高;其它行业由于能源成本份额较低,导致这些行业中资本与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非常微弱。

(5)劳动力-能源。对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批发与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劳动力与能源之间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即随着能源(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导致劳动力(能源)需求量上升。而对于其它行业,劳动力与能源之间存在微弱的互补关系,即随着能源(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导致劳动力(能源)需求量降低。

(6)资本-劳动力。对于所有行业,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均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即随着资本(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导致劳动力(资本)需求量上升。

2.4行业节能潜力测算

根据表2中的要素替代弹性,下面对北京市2010年各行业的要素结构节能潜力进行测算。首先需确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可调整范围,本文假定能源价格的最大涨幅为5%,最大降幅为0,劳动力价格的最大涨幅为10%,最大降幅为0,并且各行业能源与劳动力价格的涨幅保持一致。然后根据表2中的要素替代弹性,运用章节2.3中的具体步骤,计算得到北京市2010年要素价格替代总的节能潜力为583.72万 t标准煤,占当年能源使用总量的6.85%,此时能源和劳动力价格的涨幅分别为10%与0,各行业的节能潜力见表3。

表3显示,要素替代节能潜力最高的分别是采矿业和农业,相对节能潜力均超过了10%,这些行业的能源需求对能源价格较为敏感,能源价格上涨能明显降低能源的需求量。制造业、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采矿业由于能源使用总量较大,节能潜力均在50 t标准煤以上。而金融业的能源消耗总量随着能源的价格的上涨,能源投入的总量出现了弱微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该行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低,而且对能源的刚性需求大。

3结论

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价格替代或互补关系已被许多学者论证并应用。对于存在要素价格替代的行业,可通过调整要素价格的方式,实现非能源生产要素对能源的替代,达到节能的目的。本文通过计算区域各行业的要素替代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要素替代弹性的节能潜力测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测算了北京市2010年各行业的要素结构节能潜力,结论如下:

(1)根据要素替代弹性,利用规划算法可以测算区域的要素替代节能潜力。

(2)北京市各行业能源与资本要素之间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其中,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和制造业两者的替代关系相对明显。

(3)能源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关系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其中,劳动力与能源在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批发与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而在其它行业存在微弱的互补关系。

(4)在假定北京市2010年能源价格与劳动力价格最大调整幅度分别为5%与10%的情景下,北京市2010年的要素替代节能潜力为583.72万 t标准煤,占当年能源使用总量的6.85%。

根据本文的研究可知,通过优化调整要素结构,可实现区域能源的节约。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可建立基于要素结构节能潜力的节能规划模型,为区域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5, 57 (3): 259-268.

. Energy Economics, 2005, 27(1): 93-111.

[3]杨福霞,杨冕,聂华林. 能源与非能源生产要素替代弹性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J]. 资源科学,2011,33(3):460-467.

[4]Pindyck R S. Interfuel Substitution and the Industrial Demand for Energy: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9, 61(2): 169-179.

[5]Shephard R. Theory of Cost and Production Functions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3: 154-159.

[6]Thompson H. The Applied Theory of Energy Substitution in Production [J]. Energy Economics, 2006, 28: 410-425.

[7]吴智泉,周少祥,安连锁. 能源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研究[J]. 动力工程学报,2011,31(3):234-237.

篇4

关键词节能潜力;生产要素;替代弹性;要素价格

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9-0042-06

随着我国能源消耗量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许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大力推进节能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开展节能工作过程中,制定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节能目标与节能方案,是有效实现节能的必然要求。而节能潜力是否存在以及节能潜力的分布是节能目标规划工作中首要面临的问题。

概括来说,节能潜力主要包括技术节能潜力、管理节能潜力与结构节能潜力等。结构节能潜力又可以分为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消费结构等的节能潜力。目前,在要素替代与互补关系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Bemdt and Wood根据美国1947-1971年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能源与劳动力之间呈现轻微的替代关系,而与资本之间呈现明显的互补[1]。Welsch and Ochsen根据德国的数据研究发现,能源对资本、劳动力均存在替代关系,资本、劳动力对能源存在互补关系[2]。国内学者杨福霞等通过估算中国1978-2008年能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的Hicks替代弹性发现,能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均存在Hicks替代关系[3]。鉴于生产要素之间可能存在替代或互补的关系,通过要素结构调整可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本文通过计算区域各行业的价格替代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要素替代弹性的节能潜力测算方法。

1节能潜力测算的理论推导

1.1生产要素的界定

生产要素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及其环境条件。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由于土地和企业家才能难以量化,尤其是针对行业层面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生产要素中的资本与劳动力。

在宏观经济系统中,资本存量能够反映出最大的再生产能力。而在未达到最大生产能力时,最终的生产能力主要决定于技术水平、原材料资本投入量和劳动力投入量。在实际生产中,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一般不会超出其最大的生产能力,因此可以认为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最终的生产能力取决于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为分析要素替代的节能潜力,将原材料资本划分为非能源资本与能源资本。最终,本文将生产要素界定为非能源资本、能源与劳动力。

1.2生产要素替代弹性

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可看作任意成本函数的二阶近似这一性质[4],可将成本函数写成:

要素的投入成本等于要素的消耗量与要素价格的乘积。因此,在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系统方程进行参数估计时,需获取非能源资本的投入量与价格,能源的投入量与价格,劳动力的投入量与价格等数据。

2.2.1能源投入量与能源价格

对于存在能源加工转换的行业,能源使用量=终端消费量+损失量+加工转换投入量;而对于其它行业,能源使用量与能源消耗量区别不大[7]。北京市历年的统计年鉴中公布了各行业能源的消耗总量。各行业能源投入量的确定方式如下:制造业的能源投入量为该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原油使用量和炼焦煤使用量之和;电热气水生产与供应业的能源投入量为该行业主要能源使用量之和;其它行业的能源使用量均等于对应行业的能源消耗量。能源价格的确定方式如下:①确定各种能源2011年的平均价格,其中成品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和热力的价格来源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煤炭、焦炭和燃料油的价格来源于市场均价。对于北京地区,天然气价格分为居民用气价格、工商业用气价格和发电用气价格,电力价格分为居民用电价格、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和工商业用电价格。②根据北京市历年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中的燃料、动力类价格指数计算其它年度各种能源的平均价格。③根据各行业使用不同种类能源的比例和对应能源的价格计算出各行业单位综合能源的价格,不同种类能源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折标煤系数统一折算为标准煤。

2.2.2非能源资本投入量与非能源资本价格

非能源资本投入量等于资本投入总量减去能源资本投入量。其中,能源资本投入量等于能源投入量乘以能源价格,资本投入总量为投入产出表中各行业的中间投入总量。对于资本价格,若以价值形式而非实物形式衡量时,其市场价格应为1[8]。由于本文中的非能源资本是以价值形式衡量,因此可认为非能源资本的价格为1。

2.2.3劳动力投入量与劳动价格

与Ma et al[9]采用的方法类似,劳动力总成本采用劳动者报酬表示。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该数据来源于投入产出表中增加值部分的劳动者报酬。劳动力投入量可通过用劳动者报酬除以平均劳动价格获得。为了保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采用各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作为该行业的平均劳动价格,其中各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数据来源于历年的统计年鉴,同时根据本文的行业划分进行合并处理。

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1997、2000、2002、2005、2007与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其中1997与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为40个行业,而其它年份的投入产出表均为42个行业。为了消除行业划分差异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按照表1的行业划分标准对各年度的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整理处理。

根据能源投入量CE与能源价格PE、非能源资本量CK与非能源资本价格PK、劳动力投入CL与平均劳动价格PL,可按照式(9)计算各行业的资本、能源与劳动力要素的成本份额。

小二乘回归求解各行业中上述5个独立的参数。

各行业的回归模型均能通过1%显著水平的整体方差F检验,且拟合优度检验值R2均接近1,表明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较佳。

根据回归系数,结合式(7)和式(8),可计算出各行业资本、劳动力与能源的平均价格替代弹性,结果汇总见表2。

根据表2中各行业资本、劳动力与能源要素的平均价格替代弹性可得:

(1)资本。对所有行业而言,资本的自价格弹性为负;即资本价格升高,将导致资本需求量降低。其中,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的价格弹性最高,资本价格每上升1%,将导致该行业资本的成本份额下降0.74%;房地产业的价格弹性最低,资本价格每上升1%,将仅导致资本的成本份额降低0.09%,说明该行业对资本的刚性需求相对较大。

(2)能源。能源自价格弹性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农业、采矿业、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批发与零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能源自价格弹性为负,即能源价格上涨将降低这些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然而,其它行业的能源自价格弹性表现为正。从能源价格对需求量影响

的程度来看,能源价格每上涨1%,采矿业能源需求量将降低1.26%,负向影响

最为明显;金融保险业

能源需求量将增加1.22%,正向影响最为明显。在能源自价格弹性表现为正的行业中,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建筑业平均的

能源成本份额分别为0.30%、0.70%和1.02%,对能源的依赖程度非常低。房地产业和其它服务业对能源的刚性需求较大,随着能源价格的提高,投入的能源成本反而会上升。

(3)劳动力。除房地产业外,其它所有行业劳动力的自价格弹性均为负,说明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减少其需求量。其中,采矿业劳动力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说明该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对劳动力价格变动最为敏感。而由于房地产行业对劳动力的刚性需求较大,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该行业的劳动力投入成本反而会升高。

(4)资本-能源。各行业的资本与能源之间均存在着微弱的替代关系。其中,替代关系相对较为明显的是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和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能源成本份额相对较高;其它行业由于能源成本份额较低,导致这些行业中资本与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非常微弱。

(5)劳动力-能源。对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批发与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劳动力与能源之间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即随着能源(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导致劳动力(能源)需求量上升。而对于其它行业,劳动力与能源之间存在微弱的互补关系,即随着能源(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导致劳动力(能源)需求量降低。

(6)资本-劳动力。对于所有行业,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均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即随着资本(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导致劳动力(资本)需求量上升。

2.4行业节能潜力测算

根据表2中的要素替代弹性,下面对北京市2010年各行业的要素结构节能潜力进行测算。首先需确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可调整范围,本文假定能源价格的最大涨幅为5%,最大降幅为0,劳动力价格的最大涨幅为10%,最大降幅为0,并且各行业能源与劳动力价格的涨幅保持一致。然后根据表2中的要素替代弹性,运用章节2.3中的具体步骤,计算得到北京市2010年要素价格替代总的节能潜力为583.72万 t标准煤,占当年能源使用总量的6.85%,此时能源和劳动力价格的涨幅分别为10%与0,各行业的节能潜力见表3。

表3显示,要素替代节能潜力最高的分别是采矿业和农业,相对节能潜力均超过了10%,这些行业的能源需求对能源价格较为敏感,能源价格上涨能明显降低能源的需求量。制造业、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采矿业由于能源使用总量较大,节能潜力均在50 t标准煤以上。而金融业的能源消耗总量随着能源的价格的上涨,能源投入的总量出现了弱微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该行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低,而且对能源的刚性需求大。

3结论

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价格替代或互补关系已被许多学者论证并应用。对于存在要素价格替代的行业,可通过调整要素价格的方式,实现非能源生产要素对能源的替代,达到节能的目的。本文通过计算区域各行业的要素替代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要素替代弹性的节能潜力测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测算了北京市2010年各行业的要素结构节能潜力,结论如下:

(1)根据要素替代弹性,利用规划算法可以测算区域的要素替代节能潜力。

(2)北京市各行业能源与资本要素之间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其中,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和制造业两者的替代关系相对明显。

(3)能源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关系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其中,劳动力与能源在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批发与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而在其它行业存在微弱的互补关系。

(4)在假定北京市2010年能源价格与劳动力价格最大调整幅度分别为5%与10%的情景下,北京市2010年的要素替代节能潜力为583.72万 t标准煤,占当年能源使用总量的6.85%。

根据本文的研究可知,通过优化调整要素结构,可实现区域能源的节约。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可建立基于要素结构节能潜力的节能规划模型,为区域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Berndt E R, Wood D O. Technology, Prices, and the Derived Demand for Energy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5, 57 (3): 259-268.

[2]Welsch H, Ochsen C. The Determinants of Aggregate Energy Use in West Germany: Factor Substitution,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rade [J]. Energy Economics, 2005, 27(1): 93-111.

[3]杨福霞,杨冕,聂华林. 能源与非能源生产要素替代弹性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J]. 资源科学,2011,33(3):460-467.

[4]Pindyck R S. Interfuel Substitution and the Industrial Demand for Energy: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9, 61(2): 169-179.

[5]Shephard R. Theory of Cost and Production Functions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3: 154-159.

[6]Thompson H. The Applied Theory of Energy Substitution in Production [J]. Energy Economics, 2006, 28: 410-425.

[7]吴智泉,周少祥,安连锁. 能源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研究[J]. 动力工程学报,2011,31(3):234-237.

篇5

劳动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332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要而言,资源的稀缺性可以定义为一种

A.不足性 B.充足性

C.永久性 D.暂时性

2.主体在资源约束条件下获得效用必须满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A.多重相交 B.无相交

C.相切 D.完全重合

3.当决策主体家庭成员处于就业一非就业无差异境界时,此时的工资率就是

A.劳动供给价格 B.最低劳动供给价格

C.市场最低工资 D.市场工资

4.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从根本上导致了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

A.垂直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倾斜的直线 D.向右上倾斜的直线

5.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研究中,“蛛网稳定条件”是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数量小于劳动力需求数量

C.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劳动力需求数量

6.劳动力的生产是通过消费社会劳动为条件的,这说明劳动力具有

A.不可分割性特点 B.生理性特点

C.能动性特点 D.主观性特点

7.劳动力需求变动的假定条件是

A.企业规模变化 B.企业规模不变

C.工资率变动 D.工资率不变

8.产品需求弹性越大,则劳动力需求弹性会

A.不变 B.上下波动

C.越小 D.越大

9.经价格指数修正,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力的是

A.货币工资 B.实际工资

C.计时工资 D.计件工资

10.产品市场垄断对经济的影响是

A.增加就业和生产,形成劳动力的合理分配

B.增加就业和生产,造成劳动力的不合理分配

C.减少就业和生产,造成劳动力的不合理分配

D.减少就业和生产,形成劳动力的合理分配

11.员工在接受特殊培训期间的工资水平

A.高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B.低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C.等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D.等于受训期间企业支付的全部培训成本

12.计时工资的基本特征是

A.劳动量以劳动的最小单位时间计量 B.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计量

C.劳动量以劳动的标准时间计量 D.劳动量以工人合格产品数量计量

13.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取决于

A.劳动力的生产成本 B.劳动力的教育费用

C.劳动的心理成本 D.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14.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它的研究对象是

A.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B.就业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C.失业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D.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5.劳动关系的核心是

A.劳动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特定关系

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意志

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16.由于垄断或寡头部门的企业要求增加他们的利润而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这称为

A.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17.工会对工资的影响主要集中于

A.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减少产品的社会需求

B.增加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减少产品的社会需求

C.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增加产品的社会需求

D.增加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增加产品的社会需求

18.有关自然失业率错误的描述是

A.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常量

B.自然失业率是正常失业占社会劳动力的比例

C.自然失业率是通货膨胀率不变时的失业率

D.自然失业率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时的失业率

19.公共部门的工资水平实行的原则是

A.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集体协商工资水平

B.以经济效益为基础,集体协商工资水平

C.参照企业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D.由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确定工资水平

20.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来提高就业水平常常会导致

A.政府财政盈余 B.政府财政赤字

C.抑制通货膨胀 D.减少社会总需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

A.企业利润 B.企业规模

C.教育年限 D.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E.经济周期波动

22.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有

A.以认识主观世界为目的 B.以认识客观事实为目的

C.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 D.得出的结论具有主观性

E.得出的结论不可检验

23.人力资本的特点有

A.人力资本是寓寄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能力

B.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创造性,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持久性的收入

C.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并积累的,具有积累性

D.人力资本投资以后,能够使投资者获得永久性的收入

E.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相似,投资者要承担投资风险

24.下列属于最低劳动标准的内容有

A.最低工资标准 B.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C.最低就业年龄标准 D.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标准

E.关于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25.下列方法中能减少摩擦性失业的有

A.增加就业机会 B.对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培训

C.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情报工作 D.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

E.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27.劳动力供给

28.结构性失业

29.摩擦性失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述预算约束线斜率的本质含义。

31.简述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路径。

32.简要回答延期支付的优势。

33.简述公共部门的就业决策与企业部门相比,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4.某运输公司把员工划分为司机(设为A类)和维修(设为B类)两类工人,在最近的一次工资调整中发现,司机工资上涨了10%,却引起公司对维修工人的需求减少了5%,试计算这两类工人的交叉工资弹性并判断其关系。

35.题35图是描述某地区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洛伦茨曲线,假设A的面积为0.12,B的面积为0.38,试计算该地区的基尼系数并请说明该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6.试论述资本供给弹性对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影响。

37.试论述产业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会不会传导到社会,会不会导致社会危机的发生?这当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失业。可以说,失业是经济危机转化为社会危机的最基本链条。有的学者对于就业问题甚至用了这样的说法:人们在买房子的时候,强调的是地段、地段、地段,而在经济危机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业。

失业问题在中国还有一层独特的含义。因为目前在中国发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国际金融危机引爆的传统生产过剩危机,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实体经济的层面,特别是那些低端的、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就意味着,同样程度的经济问题,在中国引起的失业问题会更为严重。

篇6

[关键词] 就业弹性系数增长率劳动力需求税收政策

一、就业弹性系数与经济发展以及劳动力需求关系的理论分析

就业弹性系数指的是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引入数学符号,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

其中,ε为就业弹性系数,GDP/GDP代表某一年度GDP相较上一年度的增长率,w/u代表同年度就业人数相对于上一年度的增长率,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若该系数越大,则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1962年提出著名的“奥肯定律”,其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NP便低于潜在GNP3%。该定律论证了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二者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高增长率使失业率降低,低增长率则会提高失业率。因此,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会直接制约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因此,就业弹性系数便具有衡量劳动力供求矛盾对经济运行适应能力的作用。

二、就业弹性系数的实证分析

随着社会转轨和经济转型的推进,我国劳动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加之近些年来企业改制造成的下岗职工人数的增加、高校连年扩招带来的大批毕业生、大量的转业军人复员安置及农村就业中存在的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我国的劳动力供给上升趋势明显,而需求增长缓慢,供求缺口逐年加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由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就业增长率和GDP增长率,进一步计算得出就业弹性系数。以下分别以2004年与2005年为例。2004年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共752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故。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6875.9亿元,。由此可得,,也就是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带动了就业增长约0.11个百分点。2005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58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25万人,故。2005年我国GDP为182321亿元,因此,即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带动了就业增长约0.08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足以表明即使GDP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但是并未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还可以看出,我国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与前期相比有所降低。因此,单纯从提高经济增长率的角度来解决就业的问题是十分有限的,必须通过制定税收政策刺激劳务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提高就业弹性系数,使得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反应更为敏感。

三、影响就业弹性系数的因素分析

就业弹性系数主要是由社会各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所决定的。因此,我们侧重于对劳动力需求的分析。就业弹性系数偏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产业结构的变化。过去,我国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类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大,可以解决不少的就业人口。而如今,很多企业已经转变为资金密集型企业,这样一来,就挤兑了很多就业岗位,排斥了很多劳动力。

2.高知识含量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能在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企业都注重在知识上创新或占据行业前沿,这就需要大量的知识投入,包括人才。门槛的筑高,将很多文化水平不太高的人拒之门外,无法上岗。

3.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不断增加,而且数值颇大,如果不加以解决必将使我国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

四、提高就业弹性系数的税收政策设计

为改善我国现存的劳务市场供求状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从增加劳动总需求量和调整劳动需求结构入手,制定更利于改善劳动力供求现状、提高就业弹性系数,促使劳务市场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

1.增加劳动总需求量的税收政策。税收对劳动总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用税收调节、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刺激效应是通过调整税种、变动税率以及税收优惠等措施实现的。比如,采取在企业所得税中允许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措施,可以鼓励私人投资;对新兴产业给予减免税优惠,可以鼓励其发展;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部门,实行减免税优惠,可以保证其存在发展。此外,为了符合WTO要求,把税收优惠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移,同时鼓励企业雇佣职工,对于达到一定雇工数量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另一方面,政府将对高收入阶层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中的一部分用于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支出,增加社会购买力,提高社会有效需求,有利于整个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

2.调整劳动需求结构的税收政策。

(1)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约有1.5亿,若无重大举措,到2015年将增至2.5亿。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政府要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扶持,要对乡镇企业一视同仁,对发展就业的乡镇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通过财政补贴实施农民就业的专业培训;鼓励乡镇企业引进高级人才,从税收上鼓励乡镇企业,例如可以考虑免除处于创办初期的乡镇企业的税收,对其出口产品实行彻底的出口退税;对从事批发零售业、建筑业的乡镇企业,可以考虑实施减免企业所得税和降低营业税税率;对投身乡镇企业的高级人才降低其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措施,保证其生存促进其发展。

(2)鼓励中小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这类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日益增强,在抵御失业冲击、增加就业方面具有大型企业无法替代的作用,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可小视。一般来说,我国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中,劳动密集型的居多。因此,等量资金投入,这类企业可比大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大程度地缓解就业压力。然而,仅税收而言,其税收负担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因此,为鼓励此类企业的发展应取消差别待遇,具体而言既包括对其减税、免税、加速折旧、增加费用扣除、延期纳税、再投资退税、税收抵免等形式。

(3)鼓励下岗再就业。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这么多年以来,有大量职工下岗,这也是我国现在以及将来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如何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意义也可见一斑。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包括对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方面的税收减免,还有对安置接纳下岗职工的企业的税收优惠。问题是,有些企业虽然已经安置下岗职工,但是因未能达到规定的比例,所以仍无法享受税收政策,这样便会挫伤这些企业的积极性。因此,可以考虑适当降低规定的吸纳比例。其次,对于那些下岗后自主创业的职工,可以考虑对其创立的企业等实行税收优惠,如成长期的几年内减免某些税或者税收返还,以扶持此类企业的发展,鼓励下岗创业。解决好下岗再就业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4)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次产业分类法将商业、金融保险、储运、服务、公益事业及行政、国防等行业划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的容量较大,尤其自我国加入“WTO”之后,第三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将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领域。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逐步转移是一条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第三产业在创业初期大都处于微利或薄利阶段。若能使第三产业在税费缴纳上得到优惠,其发展空间必定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可以考虑在其创业阶段实行免税,根据资金利润率等相关指标对第三产业的各个行业实行差别税率。对那些投资少,收效快,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实施减征所得税,降低营业税税率等优惠政策,使其迅速发展;对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诸如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等实施免征所得税的特别优惠措施,促进其发展,吸收劳动力的转移;对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企业取得的收入给予减免征所得税的优惠。

(5)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审视发展问题,必须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扩大开放,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大力吸引境外消费,大力发展对外营销,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一方面,对依法成立的劳务输出公司实行减免所得税、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措施,以此鼓励劳务输出。另一方面,我国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情况调整出口退税率,保证退税款及时足额地到企业,采取税收抵免等多种优惠措施支持国内企业出口产品的生产,扩大出口,把企业做强做大,从而改善国内劳务市场的供求状况。

参考文献:

[1]胡怡建:税收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国华: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

[3]樊丽明:税收调控研究[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0

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收入差距;传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12-0004-05 收稿日期:2008-09-22

一、引言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换的交织过程中,既实现了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下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但也引致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逐渐变化。从衡量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来看,我国基尼系数已从1981年0.29升至2007年0.48,基尼系数逐步扩大所代表的不平等不仅体现在城乡和地区差异之间,不同行业、学历、性别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日益扩大。目前,关于中国收入差距问题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着眼于经济转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市场竞争、政策体制、劳动力结构、扭曲因素等方面,对开放政策与收入变化关系的研究关注较少。而开放既是我们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同时也会通过国际贸易、吸引外资以及劳动力的流动等渠道影响收入差距。这直接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评价,同时还影响到中国社会政治稳定、改革深化进程以及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

从理论角度来看,对外开放与一国劳动力收入决定的研究由来已久,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会因为贸易开放而导致异质性劳动收入差距的缩小,发达国家的对外开放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但随后实证研究却大多得到相反结论,这推动着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不断创新。之后的研究一方面从不同角度重新解释贸易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譬如需求偏好、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弹性;另一方面则对实证模型进行更严格的假定,提供实证检验的稳健性。理论研究方面则主要基于经典ss定理并根据现实作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本文主要是从贸易影响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方面对现有理论进行回顾和评析,为探讨中国开放政策和收入关系提供有关理论依据和有益借鉴。可以说,对于开放与居民收入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定论。

二、经典理论回顾―SS定理

SS定理在HO框架下提供了国际贸易和工资不平等之间关系的理论支柱。它是在假设完全竞争行业的零利润情形(zero-Profit Conditions)下讨论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在开放经济下,如果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于非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增加,技术劳动和非技术劳动工资差距就会扩大。这种商品价格超比例转换为要素价格比例的关系被称为扩大效应(更为详尽的说,如果产品价格增长,那么要素价格至少会超比例的增长)。在近几十年,SS定理被集中使用在工资不平等的讨论中,现有几种研究试图按照SS模型的预测去分析北方国家工资不平等的增长。一种类型的研究关注发达国家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和要素收入的关系,对美国的实证并不很支持SS理论,20世纪80年代非技术劳动产品的价格相对于技术劳动密集的产品并没有明显下跌,而该国不平等却在增长。另一类研究试图分析一国进出口中要素含量的变化从而讨论技术劳动和非技术劳动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变化(Wood,1994、Krugman,1995、Borjas,Freeman andKatz,1997)。这些研究引起一系列方法上的争论,比如贸易量是否能够正确体现贸易对相对要素价格的影响以及是否要素含量法的研究有较多的实证价值等。尽管各类研究方法有所不同,目前,大多结论仍然表明国际贸易因素确实能够部分解释工资不平等和发达国家近年来的失业率上升情形(Slaughter,1998)。

从对传统模型的分析及结论可以看出,首先,它是通过分析贸易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讨论要素价格的变化;但如同Samuelson认识到的那样,ss定理和FPE定理的许多假设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尤其是假设经济体之间产品、要素和生产功能的同质性等方面,贸易引起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的缩小和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的扩大更代表一种趋势而不是现象,这需要后续理论对其进行更符合事实的修正。其次,开放的诸多模式中,贸易是最初形式,更深层次的开放,比如劳动力与资本的流动,技术的传播和延展等均有可能对要素价格产生影响,这些也可以沿着传统模型的思路进行拓展。再次,理论需要实证的检验,从现实的角度对传统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最后,各个国家的情形千变万化,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制度安排更是迥异,在开放的过程中,制度的作用不可忽略。

三、基于传导机制角度的理论拓展

(一)要素价格机制

如上所述,经典理论FPE定理和SS模型均把要素价格作为研究贸易影响收入差距的渠道。后续很多研究,比如Hanso and Harrison(1995),Davis(1996),Wood(1999),等都借鉴了这两个模型的核心思想,即生产要素的回报率取决于要素的供需,贸易会通过影响要素需求的变化影响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Jones(1999)构造了一个两国、两要素和三产品的HO模型。在此框架下,中等技术密集产品关税水平的降低,会导致工资在两国不平等变化的方向相同。如果关税减让发生在北方国家,那么在两国的工资不平等都会增加;如果南方国家进口中等技术水平产品并削减进口关税水平,那么两国工资不平等的程度都会降低。究其原因,其认为关税的减让会导致中等技术水平产品生成从北方转移至南方。Bin Xu(2003)将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边界作为分析贸易对要素价格影响的渠道,得出不同结论:关税的降低会引起进出口增加,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进口的增加更为明显,尤其是对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由此,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工资不平等的日益增长。Nahuis(2004)的模型对SS理论的扩大效应有所发展,SS理论认为商品价格比例的变化会引起要素价格同方向变动,而Nahuis认为内生性技术变化会使得要素价格更大幅度的变化,这种扩张效应超过了SS理论给出的变化比例。

按照经济地理学的观点,一国内部地区收入不平等在该国开放之前会较小(Fujita,Krugman andVenables,1999)。国内公司为降低运输成本,会选择将中间产品投入和最终需求中心定位在一国中心地区,这会导致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在这一地区,从而增加地区间固定要素实际收益的差距(如土地);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行,公司可以使用国外资源和中间投入品,减少中心地区经济活动的集中性,地区间

固定因素实际收入的差距会减少。这一理论为解释部分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的缩小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的理论途径。

(二)需求偏好机制

传统国贸理论认为国家间偏好一致,这种假设认为各国及个人对产品的需求同它们在全球收入中的份额相对应,一国消费模式取决于它们在世界GDP中的份额以及世界总产出,上文提及的要素含量法正是基于此。尽管它成功解释了基于要素供给差异方面的问题,却没有从需求上考虑国际贸易,因此后续的很多研究将需求偏好作为贸易影响收入差距渠道,放松了传统贸易中各国偏好相同的假设,认为总需求不仅仅依赖于总收入,而且依赖于人均收入。对于开放经济中的个体偏好的考虑,Krugman(1980)就已经将一个经济体分为两个偏好截然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都对某一特定集合的物品具有不同的需求曲线,其分析的结论认为每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会选择专业化生产那些在国内具有更大市场的某些产品。Feenstra and Hanson(1996)分析了生产从北方国家向南方国家转移的过程,生产转移可能是由于南方资本市场的相对增长,或许是因为南方相对于北方的中性技术进步。这种生产的转移都会导致南方国家产品的技术要素含量的增加,导致在两个国家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将会导致技术劳动力相对报酬在南、北两个地区都会有所增加。Glazerand Ranjan(2002)的研究恰从偏好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出发,得出贸易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结论,但他们认为异质性和偏好的变化(Variety)缺一不可。一国的技术劳动或受过较高教育的人口喜欢消费技术密集型产品(Skill Intensive Product)。当这类人口数量增加时,会有以下三个效应:①直接效应是其工资下跌;②市场产品多样性增加;③对技术密集产品需求的增加,进而导致提高工资需求的增加。这三个效应的综合结果是技术劳动工资的上升,加大收入不平等性。Dalgin,Mitra and Trindade(2004)拓展了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认为偏好的不一致性是不平等产生的重要原因。他们根据美国家庭的预算,将产品分为奢侈品和必需品两种,并认为奢侈品的进口增加了进口国的不平等,而必需品的进口则正好相反。进口国不平等的增加则会导致扩大他们同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减少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这更加剧了国家间的收入差距。

(三)技术进步机制

HO模型的另一假设是技术相对于国际贸易而言为外生变量,但很多研究发现技术也是推动国际贸易的驱动因素之一。近年来,对发达国家工资不平等增长最有影响力的解释是“贸易导向型技术进步”,这是对传统模型在技术动态方面的拓展。根据Bound and Johnson(1992),Katz and Murphy(1992),Berman,Bound and Griliches(1994),Autor,Katz andKrueger(1998),Berman,Bound and Machin(1998)等的观点,发达国家的技术变化偏向技术劳动增加了技术劳动相对非技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增加了他们的相对工资。Robbins(1995),Wood(1994,1995,1997)以及Panagariya(2000a)的研究也认为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贸易可以引起进口竞争部门的技术进步,从而寻求生产中的新方法节约低技术劳动。这种防卫型技术进步(Defensive Innovation)使得公司更好地同进口产品竞争,但也会减少对非技术劳动的需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国际贸易会促使企业提高现有技术,从而更好进入外国市场。因此,无论哪种国家,贸易导向型技术变化都会引起工资不平等的增加。

SS定理认为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要素价格更大比例的变化。可是现实的实证分析发现[Sachs and Shatz(1994)],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只能解释可观测到工资不平等的很小一部分。Berman,Bound and Griliches(1994)分析decompose了美国制造业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发现70%的变化可以由产业内的变化来解释,只有30%归因于产业间的变化。这个结论可以被解释为,劳动力需求结构向技术劳动力的变化大部分归因于技术革新,并不同国际竞争的变化相关。Machin(1996)使用同样的方法调查英国的情况发现劳动力需求83%的变化能够由产业内改变(variations)来解释,重要的是。计算机的使用是技术劳动力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Desjonqueres,

Machin and Van Reenen

(1999)and Berman,Bound and Machin(1998)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被限制在一些特定行业,与是否这个部门是可贸易的还是非贸易的无关。

Acemoglu(1998)开始了从内生性技术的角度考察。他认为技能偏态型的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是人力资本投资增加造成的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增加的结果,当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增加时。技术进步就被导入了技能偏态的轨道。他认为,劳动力中技能供给的增加在短期内降低了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但是长期看来,这个技能供给的增加导致了技术进步的技能偏态性,使得高低技能劳动力收入差距的扩大,并最终超过了最初的降低效应。并且他用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大幅度增加降低了技能升水(skill-Premium),并在80年代大大增加了技能升水。这就是直接技术效应(direct technology effect):当高技能劳动力占比越来越高时,他们的生产率相对与低技能劳动力也会提高,那么当高技能劳动力越来越多时,将会导致技术进步的方向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高技能劳动力。与高技能互补,即表现出明显的技能偏态性。

潘士远(2007)研究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劳动力与非技术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影响,解释发展中国家工资差异之谜。在贸易自由化之后,发展中国家接触和学习到相对多的与技术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因此,和生产与非技术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相比。生产与技术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的生产力水平上升相对较多。也就是说,学习效应是有偏的。因为技术知识的生产是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所以学习效应会导致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扩大工资差异。同时,有偏的学习效应会使技术进步更偏向于技能密集型,从而进一步导致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扩大工资差异。

(四)劳动力市场弹性机制

SS理论在谈到收入差距问题时的出发点基于要素的需求和价格,没有考虑到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而实际上国际贸易可能会增加劳动力市场的自身价格弹性,对发展中国家低技术工人的工资和就业带来

不利结果。Rodrik(1997)很清楚地论述了国际贸易可能会通过增加劳动力市场的自身价格弹性对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和就业有不利的结果。如果国际贸易会增加产品市场的竞争性,产品的需求将会变得更加有弹性,“既然对劳动力的需求是衍生需求。会随着对产品的需求变化而成比例的变化,产品市场的一体化会使得对国内劳动力的需求更加富有弹性”。Levinsohn(1993)、Harrisonl994)、Kafics andPetersonl994)、Sen and Chandl999)、Yabuuchi andChaudhuri(2007)的理论和经验分析都支持这一观点。从国际贸易会增加对劳动力需求的自身价格弹性的论点中,Rodrik(1997)得到三个含义。首先,日益递增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使得工人想要取得更高水平的生活标准和福利代价更昂贵;其次,较高的弹性将会使得工资和就业面临劳动力需求的外部冲击时更加不稳定;最后,较高的弹性会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转向资本,这样会导致“公司剩余中工人所占份额更少”。国际贸易会增加产品市场的竞争性导致对产品的需求弹性的增加,由于对劳动力的需求是衍生需求,会随着对产品的需求变化而成比例变化,劳动力市场弹性必然增加。弹性增加将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转向资本。工资和就业面临劳动力需求的外部冲击时更不稳定。但是该结论遭致Panagariya(2000b)的质疑,运用HO理论和特定要素模型,他的结论显示开放和劳动力市场的弹性没有明显的联系,如前文所述,他认为是贸易导向型技术进步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其实,Rodrik和Panagariya的分歧源于不同的分析角度:Panagariya对劳动力的需求指国家层面对劳动力的需求(National Demand for Labor),而Rodrik则指对公司的劳动力需求。在非技术劳动相对价格改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是否会引起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增加仍然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

四、小结

篇8

所谓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等于就业数量增长率除以经济增长率。按照就业弹性的定义,在经济增长率一定的条件下,就业弹性小意味着经济增长所带动的就业增长率低。比如,如果某一行业存在冗员现象,则该行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就不大。就业弹性反映的只是就业的相对变化率,而不是就业的绝对数量。如果某一行业的就业规模小的话,即使就业弹性再大,它所吸纳的新增就业人数也不会太多。因此,除了考虑就业弹性,一般还使用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来衡量经济增长对就业人员需求的绝对量。所谓就业效应,是指相应行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带来的从业人员人数的增加。按照此定义,在经济增长率一定的条件下,就业效应越大,意味着吸纳的就业人数就越多。就业效应又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本文讨论的是直接效应。迄今为止,使用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来研究我国一般就业状况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用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就业状况的研究还没有。下面将分行业、分地区来计算一般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并进行比较分析。

1.分行业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中国统计年鉴》将从业人员按照不同的行业划分为16个,分别为:农林牧渔水利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因为数据的限制,本文将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等4个行业合并记为工业,不考虑“其他行业”,这样,本文研究的行业划分为12个。

(1)分行业的一般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本文中的一般就业弹性指的是不分教育程度的全体从业人员的就业弹性,以区别于受高等教育者的就业弹性。《中国统计年鉴2002》的数据表明,我国1990年的从业人员总计为64749万人,2000年的从业人员总计为72085万人,10年间从业人员净增733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1%。另一方面,我国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548亿元,2000年的GDP按当年价格计算为89442亿元。按实际GDP计算,年平均增长率为10.3%。按1990—2000年的平均水平计算,我国的一般就业弹性仅为0.07,也就是说,GDP每增加1%,吸纳的就业人口的增长率为0.07%,表明我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同步增加。从12个不同行业的一般就业弹性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就业弹性大,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就业弹性在0.3-0.7之间;第二组的就业弹性较小,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就业弹性在0.1-0.2之间;第三组的就业弹性近似为零或为负数,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工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就业弹性在-0.1-0.05之间。

用1990-2000年的一般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一般就业规模计算就业直接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行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12个不同行业的一般就业效应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就业效应较大,包括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就业效应在3-17万人之间;第二组的就业效应一般,包括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就业效应在0.2-1.2万人之间;第三组的就业效应为零或负数,包括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工业、农林牧渔水利业。

从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的联系看,就业弹性最高的6个行业正好也是就业效应最大的6个行业。这6个行业分别是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

(2)分行业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中国统计年鉴1993》的数据表明,199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大专以上)为1212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87%。因为2000年以来的《中国统计年鉴》没有给出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具体人数,本文用《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一书中给出的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重,乘以《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给出的我国2000年从业人员总数,估计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人数为3366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4.66%。[1]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净增214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7%。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为1.07,也就是说,我国GDP每增加1%,吸纳的高等教育人口的增长率为1.07%。在新增受过高等教育从业人员中,新增普通高校毕业生814万人,占37.9%,用这一比重乘以高等教育人口的就业弹性,可以大致估计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弹性约为0.4。

从12个不同行业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大,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就业弹性在3-15之间;第二组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较大,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贸易和餐饮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就业弹性在1-3之间;第三组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小,包括工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建筑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就业弹性在0.3-0.5之间。

用1990-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规模计算高等教育就业直接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行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受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12个不同行业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大,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就业效应在5-14万人之间;第二组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较大,包括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就业效应在2-4万人之间;第三组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小,包括建筑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工业,就业效应在0.4-1.7万人之间。综合考虑,高等教育就业弹性高同时高等教育就业效应大的行业,有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

从12个不同行业的增加值弹性来看,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72(统计显著性水平为0.01)。也就是说,总体而言,高等教育就业的形势与趋势与一般就业的形势与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例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的快速发展既可以促进一般人员的就业,同时也可以促进受高等教育者的就业。但是,个别行业也有例外,像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可以吸纳较多的一般人员就业,但是对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大;相反,尽管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对一般人员就业的吸纳能力不大,但是对受高等教育者就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分地区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本文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北京、上海、天津等3个直辖市(简记为京津沪地区);第二类为东部沿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8个省份(简记为东部地区);第三类为中部内陆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7个省份(简记为中部地区);第四类为西部内陆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被合并进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份(简记为西部地区)。

(1)分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从四个不同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显著。京津沪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为负,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京津沪地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一些老的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冗员现象;东部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较小,仅为0.04;而中、西部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相对较大,分别为0.09和0.08。

用1990-2000年的一般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一般就业规模计算就业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地区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四个不同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京津沪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为负数;东部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相对较小,仅为8.97万人;而中、西部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相对较大,分别为16.6万人和15.9万人。从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的联系看,四个地区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是一致的。

(2)分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从四个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显著。京津沪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小,仅为0.3;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次之,为0.66;中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相对较大,为0.83;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大,为1.08。另外,从表2也可以看到,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般就业弹性大的地区,高等教育的就业弹性也大。

用1990-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规模计算就业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地区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四个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京津沪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小,为0.83万人;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相对较大,分别为6.81万人和6.82万人;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大,为8.02万人。此处就业效应的大小与人口规模有很大的关系,京津泸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从绝对量看虽然不大,但是相对于人口规模来看并不少。从高等教育的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的联系看,四个地区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也是一致的。

二、高等教育就业的“相对密集程度”

由于各个行业对受高等教育者的需求不一样,并且受高等教育者对各个行业的偏好也不同,因此,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行业分布与一般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是不同的。本文使用“相对密集程度”来衡量上述差异。某一行业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就等于该行业中受高等教育者所占的比重与全部行业中受高等教育者所占的比重之比。“相对密集程度”指数大于1,表示相对而言该行业是高等教育密集型的或知识密集型的。类似地,我们也可以计算分地区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

三、劳动力价格与就业

篇9

为讨论河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采用了结构偏离度这个指标进行分析。根据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如果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说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越均衡;如果结构偏离度为正,表明三次产业中产值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如果结构偏离度为负,表明三次产业中就业结构比重大于产值比重。结构偏离度计算公式:

■ (1)

其中:Ni――结构偏离度,Gi――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Li――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i=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一)第一产业偏离度分析

可以看到,河北省从1990年以来,第一产业偏离度均为负值,表明劳动力相对于一产产值来说过多,过多的劳动力只会使一产的生产效率低下。随着河北省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在降低,偏离度从1990年的-0.59到2008年的-0.68,其绝对值逐步上升,这也说明了第一产业已经不能再进一步吸纳劳动力,过多的劳动力只能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继续转移。

(二)第二产业偏离度分析

第二产业的偏离度近二十年呈上下波动,在2008年高达0.73,远远高于于全国平均二产的结构偏离度,从整体看,河北省的第二产业偏离度更是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说明,河北省的第二产业并很好吸收第一产业的转移劳动力,并且具有很大的吸收劳动力的空间。

(三)第三产业偏离度分析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偏离度近些年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且低于同期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是一直上升的,在这个上升过程中,劳动力逐渐流转到这个产业,使就业与产业逐渐协调,我们可以判断出第三产业吸收了大量的转移劳动力。

(四)产业结构偏离度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是劳动力的净流出产业,由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一般要求不高,待遇不是很高,所以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而第二产业由于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产值比重较高,虽然结构偏离度不断减小,但比值仍然很高,对劳动力需求还很大,待遇相对比较高,所以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同理分析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第三产业也是劳动力流入的产业,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二、河北省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通过整理1990年以来河北省经济年鉴就业增速和产业增速的相关数据,计算相关产业的就业弹性,公式:■

其中:Ei――就业弹性系数,GLi――就业增速,GCi产值增速(i=1,2,3)

(一)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河北省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尽管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就业弹性从1991年至2008年除个别年份外均为负值。这样造成边际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低的劳动生产率如果不将过多的劳动力转移出去,非常不利于经济健康的发展,因为减少这部分劳动力对GDP的影响相对较小。只有进行农业产业调整升级,将产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性要求提高,才有可能促进大学生进入第一产业。

(二)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河北省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除1997、1998和1999年处于负值外其他年份均为正值,就业弹性系数成上下波动状态。河北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争做工业强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凸显。因此,第二产业就业弹性为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河北省企业数目增加和企业吸纳大量人员的结果,同时也是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主要方向的。

(三)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基本上均为正值。而且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的平均值比第二产业的高,说明河北省的第三产业从90年代初期开始对增进就业的作用就开始显现,其吸纳劳动力方面的能力比较好。因此从河北省的整个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幅上来看,第三产业发展潜力仍很大,同时从结合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来看第三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虽然放缓,但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占全省总就业的比例都是在不断上升的,按照产业演变的规律,第三产业将来是将会超过第二产业的,所以其带动就业的能力会很大的。

(四)各产业就业弹性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通过对于河北省就业弹性的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河北省的就业结构仍将进行调整,随着第一产业的规模化和技术化,该产业还会有大量的劳动力流出,因为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合理的,因此第一产业在近期内将无法吸纳较多的大学毕业生。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相对较稳定,二产体现出很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但随着二产的核心地位的确立,要引进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大学毕业生在第二产业中就业的比例也会逐渐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也比较稳定,由于第三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新兴行业的崛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业选择将更多的集中于第三产业,像金融、信息等服务性行业由于其技术含量高,报酬丰厚对于大学生的行业吸引力更大,同时也会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化,大学毕业生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总体人数和占就业总人数比例将不断提升。

三、结论与建议

(一)第二、第三产业将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选择

由于河北省的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需要劳动力流转到其他产业,对于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很小。第二产业构偏离度不断地减小,但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于二产中很多行业的科学技术进步,更要求有高水平的劳动力进入,对大学生就业提供的促进作用还很大。第三产业对于毕业生来说,通过对于其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分析,无论从其产业吸引力还是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都是起到积极作用。

(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

对河北省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而且劳动力在第二产业比率也是增加的,但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并不是很大。这就是说,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需要河北省整体经济的发展,更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高校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满足产业需求

为了更好地就业,高校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校期间应多参加社会实践和进行兼职锻炼,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实际需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大学生在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篇10

[关键字]人力资源供求; 预测方法; 述评;

人力资源供求缺口是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力资源利用状况的重要指标。对未来人力资源供求缺口的研究离不开对人力资源供给量和需求量的预测,而预测方法的选取对预测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

对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照经济活动人口本身的定义,从人力资源总量中扣除不能或者不要求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郭庆松(2004)使用了有效的人力资源供给规模和人力资源自身的供给规模两项指标来预测上海市未来几年的人力资源供给规模,有效的人力资源供给规模是将在校学生规模从劳动适龄人口规模中予以扣除,然后再加入老年就业人口数和迁入劳动力人口数,而人力资源自身的供给规模的预测只需将有效的人力资源供给规模中减去外来劳动力人口数就可得到。刘钧,徐文娟(2011)在预测我国人力资供给规模时以适龄劳动人口为基础,将在校学生数、在押服刑犯人等不参与社会劳动的人口从适龄劳动人口中扣除,进而预测出人力资源供给的规模。二是利用劳动力参与率来测算,即利用人力资源总量预测值乘以劳动力参与率预测值。王金营,丽莉(2008)以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资料为基础,将15岁以上的人力资源总数分成15岁~24岁、25岁~44岁、45岁~59岁、60岁~64岁、65岁及以上五个年龄段,对各个年龄组的未来劳动力参与率分别作出预测和必要的假设,从而得出各个年龄段的人力资源供给量,进而汇总得到总的人力资源供给量。齐明珠(2010)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所不同的是,其研究的对象为适龄劳动年龄人口,把15岁~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分为15岁~24岁、25岁~44岁以及45岁~64岁三个年龄组,然后再分别估测劳动参与率。李明生,张延平(2011)在预测广州市“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总量时首先是利用分要素预测方法预测了未来各年的劳动适龄人口数目,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劳动参与率的估计得到最终的人力资源供给规模。

对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也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运用已有的历史数据计算出历年的就业弹性,再结合定性分析给出所预测年份的就业弹性的估计值,再结合经济增长率的估计,进而计算出预测年份的就业增长率,最终得到人力资源的需求数量。周祝平(2007)在用就业弹性法对北京市2006年~2030年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时,将就业弹性分为城镇就业弹性和农村就业弹性,然后分别对城镇和农村的就业需求进行测算,最后进行汇总得到总的就业需求量。蒋茜,孙兵(2011)通过计算出我国1995年~2009年的平均就业弹性0.116作为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基数,并将我国的GDP增长率设置8%、9%和10%三个水平进行预测,因而得出了未来十年我国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以及每年的需求增量。二是通过建立回归模型预测,比较常见的是建立GDP与人力资源总量的一元回归模型。武晓萍(2000)通过将三大产业的实际就业量和分产业的GDP作非线性回归,得到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与GDP的函数关系式,进而预测出了三大产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数量。俞章盛,黄晨熹(2001)在对上海市“十五”时期劳动就业容量时,分别用可比价的GDP和当年价的GDP与就业需求数量做回归分析,择优选用,运用了广义差分法消除了自相关,并在不同GDP增长速度的估计下得出了高低两个不同的预测方案。白雪梅,丁韦(2007)在建立城镇劳动力需求量对GDP的经济计量模型时引入了政策因素,将时间作为虚拟变量,并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有效地修正了模型,拟合效果比较理想。

人力资源供求预测方法研究表明,虽然不同的研究学者采用的预测方法不同,但并不能绝对地肯定或者否定某一种方法,有的学者为了提高预测的精确性,综合采用了多种方法,但其最终目标是为分析人力资源供求缺口以及提出调控未来人力资源供求量的相关策略做铺垫。

参考文献:

[1]郭庆松.我国城市劳动力供求及就业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2004,(11):63-71

[2]刘钧,徐文娟.2010-2030年我国劳动力供求的预测和管理[J].求是学刊,2011,7(38):59-64

[3]王金营,丽莉.中国人口劳动参与率与未来劳动力供给分析[J].人口学刊,2006,(4):19-24

[4]齐明珠.我国2010-2050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预测[J].人口研究,2010,34(5):76-87

[5]李明生,张延平.广州市“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总量预测及分析[J].统计观察,2011,(6):92-95

[6]周祝平.北京市劳动力供求趋势预测[J].北京社会科学,2007,(3):32-37

[7]蒋茜,孙兵.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趋势预测[J].经济纵横,2011,(5):43-46

[8]武晓萍.中国未来劳动力就业趋势研究[J].南方人口,2000,15(1):50-55

篇11

1.均衡状态模型的建立

均衡状态,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变量的调整是瞬间完成的,其调整时间为零。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决定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是通过劳动力需求双方在竞争中自发形成的,不受外力影响干扰。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有关数据表明,全国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量从2002年的134万人增长到2007年的448万人,同时期研究生教育毕业生从8.1万人增长到31万人。毕业生数量在5年间增长了三倍多。而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数量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的增幅,这点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

(1)基本状态描述

由于影响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因素极为复杂,完全揭示它们对供求的影响并不容易,在此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仅设定市场工资率是影响供求的唯一因素,则供给S和需求D都是工资率的函数。

图中,横轴代表就业L,纵轴代表工资率W,D为企业需求毕业生曲线,S为毕业生供给曲线。当工资率为We时,以We作为供给价格的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能够实现就业,以We作为需求价格的企业能够雇用到所需劳动力,此时,供给的决策主体获得最大效用;需求方满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工资,形成一种相对静止、稳定的状态。此时,E为均衡点,由此形成的We和L为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

(2)弹性大小的确定

劳动力需求量(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称为需求(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需求(供给)弹性。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呈反向关系,因此需求弹性为负。劳动力供给量与工资率呈正向关系,其为正值。由于劳动力需求曲线都是在同一市场上无数企业需求曲线的叠加,有的企业对毕业生需求多,有的需求少,因此叠加后其曲线较为平缓。2.经济学分析

(1)起薪点下降

劳动力需求D与劳动力供给S共同决定均衡工资We,均衡就业量为L。在工资率不变条件下,其他因素的制约变化会引起劳动力供给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现假定当前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基本均衡的。由于受到高校连年扩招的影响,使得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发生移动。但由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并无大幅度增加,表现为基本稳定,因此,假定需求不发生变化。此时,均衡工资We已经不再是均衡的了,在We水平下,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在需求和供给的作用下,特别是对就业机会的竞争条件下,会导致工资率W从We开始下降,在D和S1相交的E1点供求重新处于均衡,A点沿曲线S1向左下,E点沿需求曲线向右下运动,供求的运动趋向于均衡点E1形成新的均衡。由此,新的工资W1小于We,表现为起薪点的下降。

(2)就业率基本稳定下的就业量增加

在均衡工资率下降过程中,均衡就业量也从L变动到L1,均衡就业量得到了增加。显然,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虽然面临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和扩招带来毕业生人数大增的双重挑战,“十五”期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仍稳定在70%以上。2005年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72.6%。应该看到,在毕业生数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数量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3)毕业生就业供给曲线弹性的变化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各类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近几年,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毕业生们也在逐步调整心态,重新认识并定位自己,对初次就业的薪酬期望值已经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另外,随着博士、硕士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近几年也出现了博士生挤压硕士生、硕士生挤压本科生的就业现象。因此,由于毕业生自身内部原因以及外部等原因的综合作用,整个毕业生就业供给曲线必将表现的平缓,如图所示,S移动到S2。

(4)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对校别、地域、性别、文凭或证书等方面的歧视现象,究其原因是存在利益考虑。比如女性毕业生在婚育期间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工作。而企业在此期间不能降低她们的工资待遇标准,而且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关系,为此不得不进行暂时性的调整。相比之下,招用男性毕业生就会省去时间和资金成本。

(5)政府作用的体现

出于对各自收益成本的考虑,毕业生对预期薪酬的降低速度要迟缓于企业起薪点的降低速度,二者之间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如图所示,此时We是毕业生调整后的薪酬期望值,在毕业生就业供给曲线弹性发生变化的同时,由于受到人力资本投资作用的影响,毕业生预期薪酬的期望值基本维持在We不变,此时毕业生供给量为L3,而企业需求不发生变化时,企业需求量为L,两者之间就会造成L—L3的就业缺口,使得毕业生大量出现失业。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调整就业调整,使企业扩大需求量,使企业需求曲线从D移动到D1,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研究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使毕业生正确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做好自我定位。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用人信息需求、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完整的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加大对影响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分析研究工作。

2.政府部门应该做好政策的贯彻、修订与完善工作

(1)就业政策的贯彻与完善。在进一步落实完善当前毕业生有关就业政策的同时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为毕业生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政府部门以及各级管理部门还应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有关毕业生就业规定进行修订完善。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安全阀。对暂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险服务以及提供必要的就业援助,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

【摘要】高校毕业生是富于创造性的群体,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但现实情况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得不面对日益竞争残酷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大学生的价值。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当今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经济学分析

参考文献:

[1]杨河清.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篇12

关 键 词:劳动力就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就业弹性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6-0010-04

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也是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却未能实现与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步扩大”,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如何从宏观经济角度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增长与扩大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进行,已成为我国当前具有十分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基本现状

1.总量失业问题日趋严峻

从劳动力供求形势看,我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劳动力供给总量持续增加,基本数量处于严重过剩状态。“十五”期间,我国城乡平均每年需要新增加的就业人数达2300万人,但平均每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只有800万个左右,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达到1500万人。[1]据预测,2010年以前,我国适龄劳动力人口年均增长0.6%至0.7%,每年新增1000万劳动力,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与此同时,在经济每年增长8%~9%的情况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800~900万个,远远满足不了就业的需要。根据统计部门和劳动部门的共同统计,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不断上升(见表1)。预计今后几年,下岗向失业并轨后,如按全口径统计,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可能会达到7%的一个高水平。[2]

目前,农村尚有2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长1%计算,每年约有1000万人转入城镇就业,如果这批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将会对城镇的就业产生更大的压力。同时,我国高等学校连年扩招,从2005年开始,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06年全国有465万名普通高校学生毕业,比2002年增加了300万人,增幅达186%。与急剧增加的劳动力供给相比,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政府部门的精简机构,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都将使就业岗位不断萎缩,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3]

2.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国的就业压力不仅体现在总量上,而且反映在就业结构上,就业的地域性和专业性矛盾十分突出。有些人找不到工作,而有些岗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导致“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的尴尬局面。基层和西部地区人才紧缺,高端和技术性人才严重不足,使我国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处于“虚位”状态。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披露,北京市劳动力市场2006年第一季度最大匹配率仅为0.52,最高求职成功率为0.66。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中仍有48%的岗位匹配不到合适的人选,34%的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失业与岗位空缺同时并存。

3.就业弱势群体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在总量失业矛盾和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的同时,高素质、低就业期望值和低年龄劳动力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抽样调查显示,“十五”期间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呈增长趋势,但在结构上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对中级工的需求仍居首位,占40%,但比重比2000年下降了3%;对初级工的需求比重为20%,下降了9%;而对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普遍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农村劳动力以其低成本和低就业期望值占据优势,多年来保持了比较高的转移速度,平均每年达1000万左右。此外,市场的用人需求,则以低年龄段劳动者为主,35岁以下的需求一直保持在70%以上。[4]所以,以35岁以上人员、长期下岗或失业者、无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以及女性下岗职工为代表的就业弱势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则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二、传统经济理论中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

1.促进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基本前提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ur M. Okun)根据美国的数据,于1962年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潜力:它的测量方法和意义》中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这一定律认为,GDP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还是我国50多年的经济发展情况,都基本上支持了这种经济增长与失业率负相关的变动关系。[5]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越高,劳动力需求越大。

然而,经济增长并不会必然导致就业同步增长,经济增长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就业的扩大,还取决于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即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弹性系数是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该系数越大,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可见,在经济增长率一定时,提高就业弹性是增加就业量的关键。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和技术选择战略,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就业弹性,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6]

2.我国的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都很大。从传统经济理论上说,这种状况为我国扩大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的就业弹性系数却处于下降状态。据国家统计局测算,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6%,年均增加就业人数804万人,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3;“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只有748万人,比“九五”时期少了56万人,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1。[7]其中,2005年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08,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只有63万人。由于我国劳动力数量巨大,因此,弹性系数的轻微下降,都将导致失业人数的巨量增加,从而造成惊人的人力资源浪费和严重的失业问题。

三、影响我国就业弹性的因素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影响就业弹性下降的因素有很多。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是在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消耗高、成本高,忽视了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建立在新的技术水平和更高效率的管理水平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这种增长的主要特征在于生产要素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而非投入要素数量的增加。因此,在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生产要素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质的提高取代了量的扩张,并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了根本不同的影响。[8]

借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来说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就业总量所产生的影响。

该生产函数的基本模型为:

Y=AKαLβ

这里,Y为总产量;K和L分别为资本和劳动投入量;A、α和β为三个参数,分别代表技术水平、资本的产出弹性和劳动的产出弹性。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经济增长是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和就业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上式两端取对数,得:

可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率与资本深化程度和劳动增长率均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技术进步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给劳动力就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排挤,使劳动力就业数量相对减少。

其实,为了赶上世界信息化及科技革命浪潮,我国早就确立了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大力提升产业技术层次的战略。目前我国正在走一条资本和技术越来越密集而就业弹性系数越来越低的工业化道路,从而呈现出社会资本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的两难状况。从1996年至2002年,央行曾经连续八次降息,这使得我国的利率水平长期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状态。利息是投资的成本,利率的降低大大地促进了企业更多地使用资本投入来取代劳动力投入,尤其是那些受到政府的扶持、能够从银行获得大量贷款的企业,就有着更加强烈的用资本替代劳动力的愿望。根据有关统计资料,1980年至1989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6%,投资就业增长弹性为0.286;1990年至1995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7%,而投资就业增长弹性却降为0.063;[9]在2004年,该弹性系数已不足0.039。

2.经济结构不合理

(1)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一、二、三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较大差异是影响我国就业弹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受土地规模的限制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逐渐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随着资本有机构成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明显乏力。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数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增,从1978年的12.2%增加到2004年的30.6%。可见,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日渐明显,如表2所示。

然而,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总量不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从表2可以看出,“十五”期间,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逐渐下降,与第二产业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2001年二者的产值比重相差16个百分点,2004年差距进一步扩大到21个百分点。这不仅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而且严重影响了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我国服务业不仅总量不足,而且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与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新兴服务行业不同,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仍以批发、零售等传统产业为主导,从事金融、审计、社区服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行业的人员只占第三产业从业总人数的1.67%,而北欧一些发达国家从事社区服务业的人员已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0%以上。

(2)企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相对较少。中小企业投资少,经营方式灵活,可满足各类人员的就业需要,相对于大企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吸纳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据统计分析,在我国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大型企业需投资22万元,中型企业则为12万元,而小型企业只需8万元。同样的投资,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是大型企业的近2倍或3倍。[10]事实上,我国中小企业为促进下岗人员再就业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项目、大企业上,形成了以资本密集和技术进步为特点的国家新型工业体系的骨干力量和龙头企业,但国家对吸纳就业量大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支持明显不够,门槛高、融资难仍是制约创办中小企业的最大障碍。根据我国的经济数据分析,即使个体工商户达到中小规模企业总数的10%,2004年我国平均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也仅为3.1个,与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千人拥有40~50个企业的水平相比,差距在15倍左右。[11]

四、协调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政策建议

1.树立多方位就业的政策理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要协调经济增长与扩大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就业问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极端重要性和艰巨性,树立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就业的政策理念。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干预政策,扩大经济增长的就业容量,力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选择“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对扩大劳动力就业至关重要。经济发展战略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经济增长优先论,即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二是就业优先论,即把扩大劳动力就业作为首要的目标。[12]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属于第一种模式,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失业问题的日趋严重,我们必须根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实施“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选择扩大就业的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虽有利于扩大就业,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劳动力就业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因此,必须选择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能够有效结合的技术政策,做到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并举。如计算机、网络、通讯及相关产业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它们已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它们又属于知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可见,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方面,两者基本上不存在矛盾。

4.继续加大发展第三产业力度

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向“三、二、一”模式转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继续鼓励旅游、餐饮、商贸流通等创业成本低、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第三产业的新领域,重点支持社区服务、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新兴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积极采用非正规就业等灵活方式促进再就业。[13]

5.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从所有制结构看,非公有制经济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推进机制和服务机制,从投资、税收、融资、技术改造等多方面予以扶持,[14]全力启动民间的投资热情,引导和鼓励自主创业,形成一人创业、多人就业的乘数效应。

6.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从企业结构看,中小企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从近期和长期来看,需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应简化创业的注册登记审批手续,降低企业登记的资金门槛,取消不合理的人为障碍,给创办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另一方面,通过金融支持、经营指导等扶持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使企业有一个正常的经营环境。

此外,应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这是缓解我国结构性失业的治本之策,也是增强弱势群体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1]连玉明.中国数字报告[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2]冯政.中国就业形势和积极的就业政策[EB/OL].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4-08-17.

[3]李庆,郭姝姝.大学生就业研究与我国人才市场建设[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

[4]陈敏昭.扩大城乡居民就业的任务与对策[EB/OL].中国农村研究网,2003-10-24.

[5]李文花.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J].东疆学刊,2005,(1).

[6]孙祖芳.关业就业与失业问题的理论政策研究[J].社会科学,2004,(3).

[7]张丽宾.就业压力仍大,不能以牺牲效率来换取就业增长[EB/OL]. 中国教育新闻网,2006-10-13.

[8]胡乃武,张海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增加就业的关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3).

[9]邓志旺,蔡晓帆,郑棣华.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事实还是假象[J].人口与经济,2002,(5).

[10]许保利.当前失业和就业问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J].国有资产管理,2002,(9).

[11]周天勇.制度逆向安排:劳动力剩余、失业严重和分配不公的深层症结[J].经济研究参考,2006,(44).

[12]胡鞍刚.宏观经济政策与促进就业[EB/OL].中国网,2004-12-28.

[13]王少国.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分析[J].当代财经,2005,(7).

[14]蔡.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4,(9).

篇13

【关键词】 MGM(1,2)模型 海洋产业 劳动生产率 就业弹性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将给劳动力就业带来契机,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将助推海洋经济取得进一步发展。因此,将海洋产业与就业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为扩大就业、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目前,把就业理论和海洋经济理论结合起来进行海洋经济就业的专题研究还比较少。张万鑫对海洋产业发展对经济影响与就业弹性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着重研究海洋产业与就业相关关系,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同时提出了发展策略。孙昭君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海洋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和制度政策等因素对各地区海洋产业吸收就业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到各因素对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就业吸纳水平的影响程度。周洪军对全国涉海就业人员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对主要沿海区域涉海就业进行调查分析,阐明了全国涉海就业人员的特点,指出了存在问题,给出了发展建议。崔旺来、周达军、刘洁等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海洋产业发展中的劳动就业贡献率及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行了分析预测,指出海洋产业是浙江省吸纳就业的主力,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周井娟以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就业弹性和单位岗位贡献两个角度出发,对主要海洋产业的就业拉动效应做出分析。上述文献均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涉海就业互动影响,但由于统计指标和统计数据的不完善,导致统计计量模型的有效性降低,且模型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比较大的误差。

灰色系统理论建模所需的样本量较少,精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实际状况。鉴于上述文献中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局限性,本文拟采用MGM(1,N)模型进行分析,该模型是灰色GM(1,1)模型的多元推广,旨在从动态的、发展的角度,对相互影响关系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几年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以及吸纳就业人员总量,并测算出未来几年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的走势,希望能够为今后制定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提供一些重要参考依据。

一、海洋产业发展与就业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从2001年9518.4亿元上升至2011年45570亿元,年均以16.95%的速度快速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8.81%提高到9.67%,产业贡献度不断增强,涉海就业人员从2107.6万人上升至3420万人,年均增长4.96%。然而,由于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生产要素以及技术条件等差异,因此相应的产业活动及其就业分布各具特色。2001年到2010年,海洋产业的增加值与从业人员变化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发现,虽然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起步较晚,增加值不大,对海洋经济的贡献度不高,但其增长率较高,发展前景巨大,并且海洋生物医药业从业人员的增长率也比其他产业高,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较大。

从2010年来看,主要海洋产业就业吸纳主要集中于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以及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几个海洋产业,占海洋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66.38%;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石油天然气、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占海洋产业总增加值的89.32%。从2001年到2010年的演变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主要海洋产业从业人数的比例在下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人数比例在逐步扩大。

二、海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就业弹性分析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是地区比较优势的一项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一定时期内某产业实现的产值与该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的比值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产值(万元)/劳动力人数(人)。劳动生产率越大,说明该产业的人均产出效应越高,劳动生产率越小,说明该产业的经济效益越低,在研究某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时,不能只看到其吸纳劳动力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应同时考虑到该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就业弹性是衡量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大小的一个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海洋产业的就业弹性可以用来反映海洋产业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及其变化趋势,其实质是对海洋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的变动幅度及海洋产业自身变动幅度的一个反应。用公式表示为: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产值增长率;新增就业机会=1%*就业弹性*就业人数。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强;系数越小,说明该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弱。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也不一定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分析海洋产业的就业弹性,便于了解海洋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就业拉动的能力。涉海就业机会的增加不仅与海洋经济增长的百分点与就业弹性有关,还与当期的涉海就业人数规模有关。

从图1可以看出,海洋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国民劳动生产率,并且其差距有增大的趋势,说明海洋就业增加1个单位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国民就业增加一个单位所创造的产值,如果国民经济中剔除了涉海的部分,那么非涉海部分与涉海部分两者的差距还要大一些。该图也从一定层面说明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就业会继续呈现出趋海性移动的态势。

虽然,海洋经济从业吸纳总量不如国民经济总量的吸纳总量,但从图2可以发现,海洋就业弹性明显高于整个国民就业弹性,说明海洋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国民经济吸纳能力强,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来支撑。

三、海洋产业吸纳就业人数预测与分析

多变量灰色模型自提出以来,应用到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海洋生产总值与海洋从业人数两个指标所受影响因素较多,相关因素复杂且数据信息难以获取,自身数据也较少, 模型有解决此类问题的优越性。

通过上述模型对海洋生产总值和涉海就业人数预测,以期能够为今后制定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提供一些重要参考依据。

从表2中的海洋生产总值的拟合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PE)为1.61%,涉海就业的MAPE为0.11%,误差很小,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很好地从动态的角度展示了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的发展变化,该模型可以用来作预测,得到表3。

从预测结果看,到“十二五”末期,海洋生产总值规模将达到近10万亿元,涉海就业人数将达到3800万人,通过对劳动生产率与就业弹性系数的测算发现,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系数在未来几年将持续上升,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前述新增就业机会计算公式得到2007年至2015年我国新增就业机会如图3所示。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利用MGM(1,N)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动态分析并预测了我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未来发展趋势。根据目前海洋经济的发展态势,“十二五”期末,劳动力需求将达到3800万人,劳动力的增长也为海洋经济的继续发展带来契机,2015年,预计生产总值将达到近10万亿元。为了保障海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需要有力的对策来支撑。

第一,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是影响就业水平的根本因素。上述分析中,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对就业有着显著的影响,提高海洋经济增长的质量,保持海洋产业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能够有效提高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第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上述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对就业有着显著的影响。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特别是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这几个产业的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来的就业机会高于其他海洋产业所带来的。

第三,加强海洋劳动力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培训制度与体系,促使海洋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达到劳动力在数量上和结构上满足海洋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形成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就业力增加的良性互动。

(注:本文获得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重大课题广东省海洋经济综合评价及试验区建设研究项目(AOCZDA201102-1)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张万鑫:我国海洋产业与就业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2] 孙昭君: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我国海洋产业就业状况及趋势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

[3] 周洪军:全国涉海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D].天津大学,2005.

[4] 崔旺来、周达军、刘洁、汪立、朱婧:浙江省海洋产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8).

[5] 周井娟: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效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3)

[6] 栾维新、宋薇:我国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4).

[7] 翟军、盛建明:MGM(1,n)灰色模型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

[8]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谢乃明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科学出版社,2010.

[9] 肖新平、宋中民、李峰:灰技术基础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5.

篇14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特点和运行机制 福利效果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劳动力市场和其它商品市场一样,价格信号在决定着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过去的30年里,很多经济学家对劳动力市场运作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强调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考察了制度和社会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报酬和就业的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城市职工市场和农民工市场竞争程度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了两种市场产生的效应。

一、城市职工劳动力市场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招工的体制下,城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社会事业的人员进出都由政府直接安排,一般情况下,农民只能在农村从事农业,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是不存在的。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农民工市场,但国有企业劳动力进出仍要通过政府部门,劳动力仍未完全市场化。因此,农民工市场和城市职工市场运行机制存在重大差别。

城市职工市场中,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基本上是非自发的,政府在其中的引导、保护作用非常明显。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政府试图在现有的体制和企业机制的框架下进行“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改革,但由于阻力较大而收效甚微。90年代末期,在“减员增效”思路下,企业进行减员分流,这显然是一次性的行政行为。正因为用工制度的非市场化,长期以来,城市劳动力可以享有与就业制度相一致的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福利待遇。与农民工相比,他们不仅收入较高、生活条件较优越,而且具有特殊身份。

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城市职工固定身份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城市职工市场呈现分层现象。现实情况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的人员仍然是能进不能出,工资是能升不能降。国有垄断部门,如铁路、电力、石化、电信、银行等垄断行业的职工工作稳定,收入水平高;此外,存在着严重的“职业壁垒”,即本行业或本企业职工子女在填补内部职位时有优先权,使其免受劳动力市场竞争势力的直接影响。这些行业形成了极为稠密的嫡亲网络、“子承父业”及连带的血亲关系,人员调整障碍很大(陆燕春,1999)。其他国有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工作基本稳定,工资有弹性;一般职工的工作稳定性相对较差,但除非企业遇到生存问题,其工作稳定性和工资仍然存在刚性。下岗失业人员和城市未就业人员,一般处于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中,但这部分人员的就业环境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环境仍有差别。其差别主要表现为城市劳动者具有“居家优势”,就业信息和社会资本相对较多。因此,倾向于选择相对舒适和对人力资本要求高的职业和岗位;否则,他们宁肯呆在家中自愿失业。“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在城市中并不是个别现象。

如果用工制度呈刚性状态,不仅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影响就业水平。如图1所示。

在正常条件下,劳动力供给曲线为S,需求曲线为D,如果供给曲线为S,工资率弹性较大,工资率稍微变动,就业量就会有较大增长。刚性的劳动力市场供给曲线为S’,S’的反应较小。另外,在需求曲线移动时所带来的就业量不同,刚性的劳动力市场在相同的域外需求增长的乘数作用下,使就业量下降。

劳动力市场刚性的有两方面的福利效果:一方面,劳动力职业和收入稳定,无须为生计而奔波。另一方面,劳动要素使用缺乏弹性,不仅资本和劳动无法相互替代,而且难以形成较强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劳动力价格偏高,降低了资本的效应,企业利润空间缩小,规模扩张受阻,结果难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二、农民工劳动力市场

与城市职工市场相对应的是农民工市场,这一市场是在国家的正规就业体制外,随着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农民工基本是对城市居民就业空缺岗位的填补,因此,它一开始就在体制外运行。农民外出务工的途径主要是靠个人或亲朋好友介绍等社会网络的帮助,而通过政府劳动部门、中介机构进行就业比例很小。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程度低,大多处于自发、无序、零散的状态;供给充足,竞争激烈。因此,城市劳动力市场明显被分割为农民工市场与城市职工市场,如图2所示。

图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需求曲线为D,城市职工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S’线,与需求曲线为D相交于F’,工资水平为W1,供给量为L1;农民工的供给曲线是完全弹性的S线,与需求曲线为D相交于F,工资水平为W,供给量为L。与城市职工市场相比,农民工市场有如下特点:

1.劳动的高强度与低收入。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进入了城市的新兴部门,或传统工业部门苦、脏、累岗位,这个部门比较类似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非正规部门,工作时间长,而且常常没有节假日,劳动强度大、福利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合约不稳定,基本上没有什么社会保障。正规部门和工作条件相对好的岗位,农民工是很难进入的。据中华全国总工会2002~2003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无论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农民工都排在25种职业群体中的最后一位。从事的具体职业来看,建筑、装修占11.0%,收废品、保洁员占9.1%,卖菜、卖小商品、卖食品占39.0%,售货员、餐厅服务员占7.1%公司、工厂里的工作人员占3.8%,运输司机占2.0%,保安和其他的占13.9%%。主要的就业类别基本上属于高强度、低收入的职业。

2.高流动性。由于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身份的“临时”性和就业单位的不稳定,所以其就业最显著的特点是流动性大。他们不仅往返于城乡之间,而且在单位之间、城镇之间也频繁地变动工作岗位。据有关专家抽样调查,打工人员在外务工时间3个月以下的占2.11%,3~6个月的占6.24%,6~9个月的占10.81%,9~12个月的占12.48%,1年~1年半的占13.88%,1年半~2年的占13.62%,2年~3年的占13.01%,3年以上的占27.87%。外出人员每年回家次数中,不回家的占6.41%,1次的占34.89%,2次的占23.11%,3次的占8.44%,3次以上的占27.15%(陈宜大,2004)。

3.供给呈无限状态。刘易斯(Lewis.W.A,1954)认为,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低收入的劳动力,所以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只要在略高于农村生存收入的不变的工资水平上,农村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这一过程将一直延续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完全吸收为止。我国的农民工市场也完全的弹性,由于城乡收入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流入城市寻找工作,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由于制度障碍,进城务工者具有临时性质,而不是彻底转移和市民化。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就其本身看,是完全市场化的,其工作岗位是高度竞争和富于弹性的,但它是劳动力市场扭曲条件下的一个没有保护而非规范的市场。市场透明度低,信息严重不对称,劳动者就业成本高;工作极不稳定,缺乏社会保障,甚至基本权益不仅得不到应有保障。今天城市的繁荣,任何有正常思维的人都无法回避农民工的贡献,高楼大厦背后和城市人生活条件改善的背后是低收入者肩膀和汗水,如果没有这部分为取得最低生存条件而“甘愿”牺牲的劳动者,再多的资本也难以达到令世界各国惊叹的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农民工已成为不少行业的劳动主体,如果不把他们纳入统一劳动力市场之中进行管理,使他们享有应有的权利和待遇,劳动力市场就难以健康发展。

三、结论

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不同于西方国家,不是自然分割而是制度分割,两种市场缺乏竞争。城市职工市场,过去直至现在仍然存在保护和刚性,这种保护性是以农民工的高进入壁垒为条件的。农民工市场本身具有高度的竞争性,但这种市场是原始的、缺少保护的市场,是一种非现代劳动力市场。这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不高,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相容。因此,积极创造条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是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

[2]程贯平:劳动力市场分割文献述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3]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陈宜大:福建省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