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美学的理解范文

对美学的理解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美学的理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美学的理解

篇1

[关键词]接受关学;幼儿艺术教育;美术欣赏;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11-0020-04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伊瑟尔等美学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他们以解释学和现象学美学为理论基础,从研究文学史人手。打破传统的文学理论,将美学实践中读者、作者和文本的地位和功能重新定位,提出了“读者中心”的思想。姚斯认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作品的价值由读者的理解而定,作者在创作时应考虑读者。接受美学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美学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深入,它又给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以诸多有益的启示。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目前较为常见和十分重要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即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与文学接受一样,幼儿美术欣赏也是一个艺术接受的过程,其中“读者”即幼儿,“作者”即美术作品创作者,“文本”即美术作品。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读者”身心尚未发展完善,他们的接受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进行。那么,如果将接受理论的主要思想纳入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能否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呢?以下案例呈现的是某幼儿园大班的一次美术欣赏活动,它将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活动背景介绍:此次活动之前,该班幼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探索“用油画棒表现不同质感的物体”。长期的单一探索使幼儿创作兴趣逐渐降低,他们只求用油画棒表现物体奇特的质感,不求造型、配色和构图上的整体美感,画面也严重脱离现实。

活动过程: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讨论,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谈谈对该油画的整体感受。接着由整体到局部分别讨论油画的颜色、造型、构图和质感。第二部分是临摹与创作,教师鼓励锄儿用油画棒临摹或者创作一幅《向日葵》。整个活动持续了50分钟,教师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激情,幼儿始终保持着兴趣盎然的专注状态。

这次活动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各个环节的衔接自然紧凑,教师、幼儿和作品间的顺利互动成就了幼儿专注而愉悦的审美体验,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艺术教育活动。究其成功的原因,笔者认为,接受美学中几个重要理论的运用也许就是关键。

一、运用“读者第一性”理论。让幼儿成为艺术欣赏活动的中心

接受美学的倡导者强调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地位,即读者是第一性的,他们承认读者的能动创造,提出“一干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时反对文学文本具有决定性的观点,倡导文学史应该成为读者的历史。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也是能动的,他们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审美经验,可以对同样的艺术作品作个性化的诠释和创造性的想象。正是因为这种能动性所导致的不确定性,才使得欣赏者的中心地位得以凸显。因此,欣赏者之于创作者和美术作品也应该处于中心位置,而只有具有欣赏者的解读和参与的艺术欣赏才算是真正的欣赏。

在这次以凡・高的油画《向日葵》为对象的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并不像以往那样只是灌输给幼儿有关油画创作者的背景知识,然后告诉幼儿别人怎样评价这幅作品。教9币已经意识到“审美活动对于儿童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儿童在审美过程中的体验”,因此留给幼儿比较多的自由感知、解读和想象的空间,从而确立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在活动第一部分,教师首先让幼儿仔细看看这幅画,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幼儿进入认真欣赏的状态。由于问题简单而感性,幼儿回答起来没有压力。可以畅所欲言。有人说:“这是一盆花,感觉很温柔,很好看,比我们画得好。”也有人说:“是一盆,我看着心里很高兴、很快乐。他画得很漂亮。”还有人说:“是向日葵吧,看着心里很舒服,一点也不乱七八糟的。”……教师仔细倾听,频频点头,幼儿的答案越来越丰富多彩,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表达而感到自豪,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所见和感受。在活动一开始安排这种开放式的话题讨论,幼儿迅速体验到了自由欣赏和表达的乐趣,很快对活动产生了兴趣并专注于欣赏和表达,这使得整个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整体欣赏之后,教师很自然地将幼儿引向对作品的局部欣赏。在这一环节,教师的几个追问又一次让幼儿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美的解读和体验。在讨论画面颜色时,幼儿发现了一对“好朋友颜色”――深绿色和淡青色(“好朋友颜色”是该班幼儿对近似色的生动的称谓,这是他们先前就掌握的概念),他们非常兴奋。教师捕捉到这一契机,紧接着提出几个问题:“看看还有哪里用了好朋友颜色?为什么你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画家为什么要用好朋友颜色?”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对幼儿提出视觉、想象和情感上的挑战,激发幼儿主动地思考,因此换来了幼儿下面精彩的解读。在回答“为什么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绿色显得很有生命力,所以我先看到了它”。还有幼儿说“绿色很清爽,让我很高兴”,等等。而在回答“画家为什么要在这里用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花瓣和花蕊是好朋友,所以要用近似色”。也有幼儿说“这样显得颜色更漂亮了”,还有幼儿说“它们像家人一样,显得很舒服”。由此,幼儿加深了对近似色的审美体验,不仅仅停留于对近似色进行辨识。同样,在欣赏画面的造型时,教师也将理解和感受的空间留给了幼儿。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对话:

教师:你们看,这朵花是正面的,那朵是侧面的。还有什么样子的啊?

幼儿A: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是靠在一起的,所以有地方挡住了,看不到。

幼儿B:有的花瓣看得很清楚,毛毛的;还有的花瓣是向上长的。

教师:为什么会向上长呢?

幼儿C:花是活的,长得很好。

幼儿D:它们长得很有劲,很快乐。

幼儿E:花茎有长有短,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曲的。

教师:直的花茎和弯的花茎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F:弯的花茎上的花也是活的。

幼儿G:直的茎显得很高,弯的显得很有力气。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关注到作品在造型上的多样性,而且体验了由造型多样性所产生的各种美感。尤其是对这幅画中生命力的感知,有些成人尚且很难把握,幼儿却能领会,我们不得不

感叹,艺术欣赏活动的确不该剥夺幼儿体验与表达的机会。

幼儿是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一切事物的感知、理解和想象未必会因为年龄小而绝对受到限制。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欣赏时应该撇开成人对作品固定的解释,运用教育机智给幼儿自由体验和表达的空间,让他们处于艺术欣赏的中心。

二、运用“期待视野”理论。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在姚斯的理论里,“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由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集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期待视野”一方面影响了阅读者的接受效果,即能否接受,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阅读者的提升,即能否创造性地接受。

对于幼儿来说,期待视野是指“由原先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等综合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审美尺度”。而这里的审美经验表现为“他从以往的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以及所形成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史、艺术类型、艺术语言、主体、形式等方面的熟悉、领悟与认识等等”。

在这次欣赏活动中,首先是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幼儿的“期待视野”,调动了他们的已有经验。从前文介绍的活动背景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幼儿厌倦了对油画棒技能的单一探索和重复表现,教师才认识到,幼儿当前需要的是更丰富、更高级的刺激:一方面要拓宽幼儿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油画棒技能的可迁移性,另一方面要使幼儿认识到油画棒可以表现出充满美感的画面。在这样的思考下,凡・高的油画《向日葵》很快进入教师的视野。《向日葵》这幅作品色彩对比强烈,笔触粗重,作品中的向日葵造型各异,花朵沉甸甸而富有质感,整个画面鲜亮明快而简洁。如果把这样一幅艺术作品拿来欣赏,正好可以满足幼儿当前的实际需要,即迁移已有的油画棒技能经验,获得更丰富的视觉感受,切实体验作品中的美感。

在活动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和讨论画面质感时,幼儿的表现验证了教师对幼儿“期待视野”的分析。教师先提问:“不同的花朵摸上去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有的说“毛毛的”,有的说“硬硬的”,还有的说“可能蛮重的”,这让幼儿对质感有了最初的感受。接着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画出这样的感觉来?”由于有了先前的关于油画棒技能的经验。幼儿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画法,有的说“用笔的侧面用力擦,画出花蕊,再滚一圈”,有的说“可以用一提一提的方法画出毛毛的感觉来”,有的说“可以用重重的点画出黑黑的瓜子来”,也有的说“用短的油画棒一圈一圈地滚,多滚几次,就会是重重的了”,还有的幼儿甚至跃跃欲试,想要到黑板上画给大家看。正是这一提问,充分调动了幼儿已有的技能经验,使他们表现出对油画棒技能从未有过的激情和创新,他们不仅更好地体验了质感,而且创造性地迁移了已有的绘画经验,。即产生了新的“期待视野”。

此外,幼儿从欣喜地发现近似色到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近似色的审美感受,同样也是因为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切合了幼儿的“期待视野”。教师考虑到在幼儿已有的审美经验里已经有了近似色的概念,而且幼儿还亲切地称它们为“好朋友颜色”,因此才在幼儿发现了一组近似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幼儿寻找其他近似色,甚至去体验和想象为什么要使用近似色。这既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也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近似色的认识,同时还使幼儿获得了新经验,即对近似色的美感体验。

“期待视野”可以有效参与到幼儿获得更高层次经验的过程中,因此熟悉幼儿、了解幼儿已有的各种经验以及他们当前的兴趣和需要,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策略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这将帮助幼儿形成更高层次上的“期待视野”。

三、运用“读者参与作品”理论。让幼儿进行创造性表现

篇2

关键词:审美理解;距离说;民族的深层意识;有意味的形式

审美理解力是审美心理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格尔说过,审美认识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事物的外在方面的感受和对内在本质的理解,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的统一体,“在感性直接观照里同时了解到本质的概念”[1],而不是让理性认识脱离形象观照,“使概念作为概念符合呈现于意识”[1]。所以,审美的理解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的认识,而是一种渗透在形象感知、想象之中的对于事物本质的把握。它不是用概念的形式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在对形象的直接感受中自然体现出来的,这是审美理解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以,审美理解是与丰富的形象感受结合在一起的,是理解力和想象力、思想和形象的高度融合。它包容的内容很难用一个概念或判断来表达。叶燮说过:“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2]所以,对作品的审美理解有时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具有很大的个体体验性,仅靠教师的语言的理性讲析显然不行。既然如此,开发、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对于学生更深地理解作品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很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呢?笔者从理解的几个层次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包含着若干个不尽相同的层次。

首先,最基本的理解是对不同于“实用状态”的“虚幻状态”的理解。也就是说,要把真实生活中的事件与情感区别开来,采取明确的观赏态度。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过“距离说”,主张审美时主客体之间要保持一种无功利、非实用的“心理距离”。就是说,第一,审美理解是一种无功利、非实用的理解。普列汉诺夫说过:“当我们看见一件艺术品时,我们身上只产生了是否有益于社会的考虑,这样的作品就不会有审美的。”[3]我国古人审美阅读提倡“虚静”二字。虚,“罄澄心以凝思”[4];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5]。由于胸无利己的杂念而又注意力集中,读者的整个审美心理才能活跃起来,产生美感。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以自由、宁静、专注的精神状态去阅读作品,理解作者的心胸。第二,审美理解需要审美主客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不可过大,过大则麻木不仁,进入不了作品;也不可过小,过小会导致距离的消失。让当今的儿童欣赏《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神话,他们有的会说:“那就是假的,月亮上根本没有树,没有人,银河是个星系。”这就是距离太大。一个生活中很圆滑的学生看《变色龙》,觉得作品处处在影射自己,这是距离太小。两者均无法欣赏理解。只有理解到这是一种“虚”的东西,用想象去取代现实,才能在经历和分享着作品哀乐的同时,得到审美的。所以,在审美阅读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和审美对象——作品保持一个适当的审美心理距离。

审美理解的第二个层次,是对作品的象征意义、典故、题材、技巧等内容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各个民族的深层意识、哲学思想的理解。

在这个层次的理解中,对象征、典故等内容上的理解,较为容易些,需要的是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中国古典文学中,“菊”象征高洁,“竹”象征气节,“梅”象征坚贞,杨柳喻惜别,“鸿雁”喻远游、相思等,这些需要广泛的积累才能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图式,从而参与新作品的理解。而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了,因为它需要一定的文学知识、历史和地理知识以及社会学、艺术史的知识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最好结合对具体艺术作品的分析,作一些纵向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和横向的(不同地域的)作品比较。比如同是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王维的《鸟鸣涧》却是那样的空灵,静寂,不染纤尘,如何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社会地位、个性教养进行分析,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他们各具特色的美。

除了以上两方面之外,就是对民族的深层意识的把握了。举个例子来说吧。《孔雀东南飞》中刘焦双双殉情,故事之悲,可想而知。但结尾是“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二人死后团圆了。为什么中国文学作品中多是大团圆的结局?即使是情侣被拆散了,死后也要化为连理枝、比翼鸟、双飞的蝴蝶,等等。为什么表达感情时,总是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原来,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理想是“和”,即“中和”,它的社会伦理基础即中庸,“过犹不及”。它要求以理智节制情感,表现在文学上要求“温柔敦厚”、“含蓄蕴藉”。教师在讲解时可以使其和西方的作品相比较。如将《孔雀东南飞》与《罗米欧与朱丽叶》比较,前者通过合葬使悲剧性的矛盾冲突趋向中和,后者在冲突的中爱走向了毁灭,符合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的观点,从而可以看出东西方民族意识表现出来的审美观的差异。这些了解,都有助于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的第三个层次,是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直观性把握。这是审美中最重要的理解。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意味之于形式如盐溶于水,虽无形但有味。如何通过一咏三叹的审美体验来把握那些或悠长或短暂,既有生命的节奏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形式意味呢?关键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打破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认识及分类标准,而树立以自己体验和理解的内在情感模式来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审美分类标准。比如,对于月亮,如果按照日常科学的标准来解释,它属于卫星。进一步对它进行描述,可以这样写:本身不会发光,没有氧气,表层荒芜,实在没美可言。我们在让学生阅读作品时,就要让他们摆脱这种束缚,以自己的审美的情感模式来想象月亮:那美丽的嫦娥,那清冷寂静、丹桂飘香的广寒宫,那时圆时缺变化不定的光影。只有如此,才能理解中国古典文学中月亮的意蕴。其次,要用整体的思维去把握艺术形象。这种把握既指语言上的,也指情感上的。对“枯藤、老树、昏鸦”不仅要理解为三种孤独、颓败的景物,还要理解为正是这样三种孤立的景物的并举,才构成了一个整体性的情感:饥寒、孤独、漂泊游子的苍凉、迷茫、落寞的心境,真是寓不尽之意于言外,这是句中任何一个词都无法单独表达的。又如,“有一天晚上,她又住在一个凉亭里,唯见地上一片白,好象铺了一层浓霜,抬起头来,天空挂着圆圆的月亮”(《孟姜女》)。读到这里,读者似乎也感到了寒霜满地的清凉,想起古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碛里行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月明人依楼”的诗句,也更加理解了孟姜女举头望孤月的凄寂和思念故乡及丈夫的情感了。又如,“近了,近了,黑线变成了黑带子。随后看得清长城垛口了,向左右两边望望,望不到头。最后,她走到城墙底下,抬起头来看,有二十来个人那么高,这果然是万里长城了”。这是描写性的综合陈述。由于作者完整地表达了孟姜女带着望眼欲穿的期盼,千里跋涉,一步一步捱到长城的艰辛酸楚,读者在这凄怆、绵延的句子中,不仅感受到了孟姜女的辛酸和失望,也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在平实、缓慢的陈述中的痛苦和悲愤,自然也能激起读者的深切同情,从而最终理解孟姜女一头撞向长城的做法实出必然。在这里,不仅写的是一个女人的悲哀与愤怒,而且写出了所有人的悲哀与愤怒,带着这样的悲哀和愤怒撞向长城,坚固的长城必然轰然倒塌了。这样,学生从对语句的理解,达到了对语句中传达的感情的理解,最终达到对作品意蕴主旨的理解,这就是对作品的整体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

所以,脱离日常思维的轨道,用整体的思维去把握艺术形象,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情感的张力,是达到审美理解的关键一环。

总之,审美理解是渗透着感知、想象、情感的直观把握,它具有三个层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其特点,逐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作品。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

[2][清]叶燮.原诗[O]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玄机[M].北京:三联书店,1962

篇3

 

不同的是,中国更强调初等数学的计算、推理和证明等本身的最直接的功能,即把数学的功能纯粹化,而美国更看重“做”数学,即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性。

 

所以,通过对中美初等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吸取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所用,在数学基础教育继续保持优势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初等数学教育理念的现状及误区进行完善和发展,真正实现教育理念的跨越和赶超。

 

一、中国初等数学教育理念

 

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形成抽象概括和理论的基础,是进行实践与应用的过程。”1所以,中小学的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课程标准里也提出了初等数学教育理念的实质意义,那它具体体现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构建以人为本的初等数学教育理念

 

首先,重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任何教育理念无论以什么为中心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学生,他们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我们的一切教学实践都应结合学生的不同特征来实施。

 

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应通过有关的实际应用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动机。同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而且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理论或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新知识的来龙去脉的背景材料展现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比如,数学中的概念一般比较抽象,所以把概念讲透非常关键,概念引不好,讲不透,将直接影响学生后面的学习。所以,教师应着重以实例引进概念的一些技巧,如回忆式、设问式,总之一定要作好铺垫,从简单人手,一步步自然引入,使学生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2、“情境-----问题”教学中的情境学习理念

 

“情境--问题”教学中的“情境”主要是指“教学情境”是产生数学概念、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背景、前提、基础和条件。我国中小学数学情境学习理论是吸收西方的“知识是情境化的”观念,并结合我国国情及现代教育理论的合理部分,通过中国现有教学经验进行推敲、验证、反思、精选和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新教学模式。其情境学习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情境学习理论主要表现为:情景、互动的建构学习理念、边缘性参与的合作学习理念、基于情景的反思学习理念几个方面。

 

综上,在我国初等数学教育理念中,着重强调要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改革不合适的教学内容,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数学的需要。

 

二、美国初等数学教育理念

 

美国教育对自己最大的影响就是教育理念的冲击,但这种冲击不是直接来自教育理念本身,而是实实在在的理念指导下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崇尚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

 

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学非常崇尚合作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形式多种多样,寓教于乐,生动有趣。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刚开始,美国的这种学习理念是为了方便黑人和白人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而产生的,实践后发现好处不少,所以现在在美国很普及这种理念下的教育,使之培养出了具有美国教育特色的创新型人才。所以,“做”数学的教育理念在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远远超出了仅仅是计算或演绎,它还涉及到模式的观察、猜测的检验以及结果的估计等。美国正是在这种合作学习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培养出了一批批有责任感、敢于创新与奉献的素质型人才。

 

2、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理念

 

美国从80年代起,就非常重视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的解决。美国数学教师协会颁布的《行动议程》中的第一项建议就是:“问题解决必须成为学校教学的核心"。2可见在他们的教育理念中问题解决占有很高的地位。美国许多教师的教育理念都体现了解决问题在所有数学活动中的最重要作用,因为它包含的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它能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在其周围世界中的作用。

 

因此,问题解决的主要教学理念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学具的使用、尝试和改错的方法、图表的运用等。美国强调问题解决的教育理念中大都采用开放性的题目,一般从问题情境出发,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它能为学生提供数学想象,诱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例如,美国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加法的:“在我的口袋里有一些1分、5分和l角的硬币,我拿出3个硬币放在手里。你认为在我的手中有多少钱?”这个问题,美国学生会采用尝试的策略,使用真的硬币去操作,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制成表格,进而采用表格分析数学问题,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又锻炼了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为学生设计这样的解决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提问、思考、讨论和探索中成功地解决问题,使他们获得了自信,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发展了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篇4

自1999年高校大幅度扩招以来,大学生技能欠缺、素质低下等负面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不少研究者把此归因于媒介对于大学生形象的“妖魔化”,即通过夸大、歪曲、断章取义等手段将对方丑化。本文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于大学生报道的梳理,论证了媒介并未“妖魔化”大学生媒介形象,并试图对媒介更加恰当地呈现大学生形象提出合理建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本文总体采取内容分析法,其研究目标为现状分析。

2、具体操作

(1)研究总体

本研究把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进行总体分析,其界定的“大学生”概念指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各类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包括高校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同时也包括刚刚毕业一两年的大学生。其研究总体为新浪网搜索引擎新闻频道中以“大学生”为关键词所得的1261条新闻样本。

(2)资料来源与选取

本文资料均来源于新浪网的新闻搜索引擎。之所以选择网络搜索是为了避免单独选择某种报刊或媒体带来的片面和局限。而新浪网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来源广泛、种类繁多且权威性、可信度较高,且出处详细,便于分析与考证。

(3)时间段选取

本文研究时间段为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1月1日。

(4)分析单元选取

由于时间跨度比较长,所以本文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选择样本。具体操作为:首先确定将研究总体即新闻资料以日期作为抽样单位,再确定抽样框大小为1801天。选择以2008年1月1开始,每月抽取一天,共抽取58天,再以“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获得有效样本1261个。

(5)类目建构

A、报道主题:(1)学习(2)生活(3)情感(4)就业(5)其他

B、报道倾向:分为(1)正面报道(2)负面报道(3)中性报道。为使倾向划分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将正面报道细化为创造求新、乐于助人、要求进步、自强不息、热衷公益 、成绩突出、正义勇敢七个方面,将能力不足、愚昧易骗、道德欠缺、不务正业 、行为失范、自我认识欠缺、心理脆弱归类于负面报道,其他为中性报道。

三、研究结果与发现

1、报道立场方面,据统计,大学生在媒介中呈现的正面形象为31%,负面形象为29%。根据样本数据的差异性分析,5%以内的差距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正面报道集中宣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社会形象,如上所提:创造求新、乐于助人、要求进步、自强不息等。而中性报道比例为40%,大大超出负面或正面报道。中性报道集中于有关大学生的政策问题,或集中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或学术讨论的常规性描述性报道,没有特别立场,显示的是媒体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度,不存在媒介对大学生形象的主观评价。

2、报道主题统计,各年度对不同议题报道的数量表现了媒体对大学生不同侧面的关注程度。自1999年起,国内大学普遍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率呈下滑趋势,媒体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关注便持续高涨,这主要集中于国家为帮助大学生就业而出台的政策宣传和各种大学生创业或就业的典型事件报道,同时也涵括就业压力大而带来的“高学历 低就业”等负面报道。

3、报道立场统计,根据媒体对大学生话题关注度的区分,作者以议题为分类标准,分别统计出了各议题2008至2012年媒体报道的立场。如表一,学习、生活方面正面报道多于负面报道,情感、就业以及其他方面为负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

如上所述,学习方面多见于学习成果的取得与学习态度的好坏。如“大学生科考队观测到极光”。生活方面多为树立大学生自立自强、热衷公益、正义勇敢的典型人物的正面报道。但也不乏对大学生自理能力欠缺、不务正业等方面的批判。如“大学生理财 从少玩网游做起”等。

而情感、就业方面负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主要在于媒体对大学生不良价值观衍生出的道德欠缺和就业时价值判断失衡的警醒与批判。如:“男大学生拍艳照勒索女大学生”、“大学生频繁跳槽 害苦用人单位”等。

四、结论探讨

首先,媒介对于大学生的中性报道和正面报道远多于负面报道,无妖魔化特点。统计数据显示,中性报道占较大比例,正面报道多于负面报道。这表明,大多数媒体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报道当代大学生的,并未存在“为攫取经济利益,故意丑化大学生形象”情况。笔者认为,造成这样的情况有两个原因,第一:随着媒介的多元化,人们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在这过程中,不排除有个别媒体为吸引观众眼球,夸大事实“制造”卖点;第二:俗话说“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根据心理学的观点,相对于“发现和宣扬别人的优点”来说,人们往往更乐于“揭发和宣扬别人的短处”。在实践中,过多正面的报道容易让受众产生抗拒心理,而往往这些正面报道会出现宣传色彩过于浓厚或浮于表面的缺点,而此时负面的报道往往更能引发大众的关注与讨论,如“大学生泼硫酸杀情敌案还原”。这便产生的大学生负面形象过多的假象。

其次,媒介在报道有关大学生的议题时,应选取适当角度、深入本质、还原事实、体现人文关怀。媒介是当今社会人们了解大学生的重要的平台,媒体要注意对于大学生报道的议题框架的完整性,不要拘泥于传统报道题材或过分偏重某方面的报道。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并将在未来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熟和定性十分重要,媒体在报道这个群体时,应彰显人文关怀,以“新闻事件来源于学生,新闻报道激励学生进步”的正循环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5

美术是一门情感艺术,美术教育是以美术艺术为手段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中性格、思想、情操乃至意志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达到育人无声的德育效果。它对学生情感教育有独特的作用,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能直接而强烈地影响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美术欣赏课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修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扩大美术视野,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一、坚持美术创作

新课改,对教师的学科专业要求更高了,社会对教师的定位,已不仅仅是一位平凡的教师,更是一位不凡的名师,因为广大家长和学生不需要“教书匠”,他们需要的是学者型的“教育家”,这是现代教育呈现的趋势。教师也不能只局限于奉献,更应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发展是硬道理”正揭示了这一内在规律。新课改对中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动口也要动手”的教学能力标准,因为身教胜于言传,美术教师是否具备创作能力,将对美术新课改顺利实施起着关键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因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制约,很少有机会融入和参与到社会美术活动中,所以在美术界举办的各类展评中,鲜有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身影。在教育界,美术创作不被重视,在美术界又很难被关注,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创作活动已被边缘化,基本处在自生自灭状态,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欣慰地看到,仍有一些美术教师“自讨苦吃”,坚持美术创作无怨无悔,正是这样的美术教师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才华,支撑着中小学美术教学应有的风采和立足点。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美术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美术教育水准,必须坚持“美术”和“教学”同步发展,如二条腿走路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师,也才能胜任新课改对美术教育的要求。这样教师从“讲者”转变为“作者”,对学生的人生和成长都将会有更深刻的启迪意义。

二、陶冶性情,升华境界

欣赏教学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主要功能是审美教育,即纯正的审美趣味、正确的审美观点、高雅的审美格调,健康的美术作品对培植高尚丰富的情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用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

在欣赏教学中,注意引导就能给学生一片绚丽的天空,学生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成为创造的主人。但教室、教材、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优秀的欣赏课应既充满改革精神,又符合常规要求,注重教师讲课,突出授课的主要性;注重学生欣赏,突出活跃性。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加以补充和适当的取舍,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知识理解和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三、注重理论教学,提高美术素养

美术理论教学首先应重视基本概念,如美术常用名词“美术”、“观察”、“素描”、“透视”等概念。其次是基本原理,如构图原理、透视原理和各类画的表现原理,等等。再次是美术史,了解中外一些著名画家及其作品。同时,对中外美术史上的著名雕塑、建筑、工艺等有所了解。

美术理论看似是“画外功夫”,却永久地引导学生在艺术上的成长。通过美术理论教学,练就学生“广博的视野、开阔的胸怀、观察的眼睛、感悟的心灵、丰富的技法”。

四、正确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教师要注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从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如对学生的美术作业可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法。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五、授之以渔,强化基本功

篇6

关键词: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 初学者 声乐教学 融合

歌唱作为一门艺术。对初学者来说是艰辛的。由于心理因素、生理因数不同,影响着歌唱者的声乐艺术之路,初学者还须理解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之间的关系。以科学的练声方法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训练。才能形成一种自觉掌握歌唱规律的能力。是歌唱者能自如地运用声音技巧来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各种需要。

美声与民族唱法

声乐作为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特殊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代替的。学习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了解以及弄清它们之间的异同,是每一个声乐初学者所必须掌握的。民族唱法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歌唱家,它们在演唱上融合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优点更有力地证明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相结合的必要性与正确性。作为初学者不必过多的去强调何为“美声唱法”?何为“民族唱法”?唱出好听的声音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1.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是歌剧的产物,是文艺复兴的产物。美声唱法到了十七、十八世纪不论声乐教学与演唱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新兴的、富有生命力的歌剧产生后。在意大利出现了四大歌剧乐派。它们是弗洛伦萨歌剧乐派、罗马歌剧乐派、威尼斯歌剧乐派和那坡里歌剧乐派。它们反映了不同阶级、阶层人群的不同要求。推动了歌剧发展历史中的不同风格的发展。美声唱法是以意大利语为语言基础形成的歌唱艺术。它包括了歌唱的科学方法和声乐美学观点、声乐技术理论及统一的声乐教学原则。美声唱法采用科学地发声练习。它的特点就是音色优美,发声自如。演唱者通过对发音位置的准确掌握、气息运用自如来追求发音的本质美,并追求声音的力度和发声的通畅。歌唱者的演唱必须满足几个条件才能称为美声唱法。演唱者完全领悟美声唱法的风格,演唱者的发音自然优美,演唱过程中的声音均匀,对华丽的音乐作品演绎的极为自如。

2.民族唱法。“民族唱法”是指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具有这三类风格的创作歌曲的演唱方法。是我国人民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根据汉语言的发音吐字。在戏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凡演唱民歌或民族风格特色较强的歌曲作品时所采用的声乐技巧,统称为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有人类活动的那一刻。有了人类的生产劳动。就有了原始的“民族唱法”。从原始的、无意识的“民族唱法”发展到今天的、科学的、系统的“民族唱法”,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断进化、演变而来的。无论从表演形式、发声技巧、艺术风格及科学理论上。都由最初处于混沌状态的劳动口号。逐渐演化成为今天这种风格多样、形式各异、技巧丰富、理论充实的“民族唱法”。我国最早的民歌基本上是运用纯真声,民间称真嗓子演唱。这种演唱方式真实自然,使人感到亲切。这种声型主要用于中国传统戏曲、说唱,民歌中占有相当数量。说唱北方个别地方的民歌。如青海的“花儿”,在高音区则运用了假嗓,民间称小嗓演唱,而且很具特色。这种原始的演唱方法声音与语言结合紧密。具有很强的地方风格。普遍带有说唱性,其声音音质明亮。声音位置靠前。这种声音由于呼吸较浅,共鸣较少,因而显得不够柔美圆润。声母发音的五个部位唇、齿、喉、舌、牙被简称为“五音”。要求在歌唱时,对每一个字都准确地做到咬字、归韵、收音。这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字正腔圆。主张“以字带声”注重声音的民族特性。在中国传统民间唱法中对吐字的主要观点,就是准确把握民族的韵味。传统的声乐艺术产生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在演唱技术上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唱工。地方民歌各具特色的不同声腔使其在风格上借鉴了独特的韵味美。这种美服合我们民族审美习惯的质朴感和亲切感。相对来说,民族唱法由于咬字和润腔等技法的运用。在共鸣效果上与美声唱法的宽、宏、粗、大有所不同。在共鸣腔管的使用上比美声唱法要细一些和短一些。喉咽腔不要求开得太宽,喉结相对稳定。不论“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演唱时首先是要观众听清歌词的内容。

结论

声乐演唱需要演唱者对音乐作品进行准确的理解和体会。使演唱者自身能够通过其歌声。对音乐作品进行完美的展现。声乐是人声的艺术,是最能贴近人类自然的表达形式。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人们往往比较注重歌唱技巧。而忽略了演唱中的表演。艺术歌曲具有歌词的文学性、旋律的婉转性、情感的真挚性以及音乐形象的独特生动性等风格特点。应该在了解艺术歌曲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演唱处理方案,除了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外,还要深入分析作品。同时,还要尽力融入作品,展开想象、进入角色、把握好度:对作品还要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烂熟于心。并要内化为内在的艺术素质。这样才能使艺术歌曲的演唱富有表现力,声乐演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综合了演唱者的脑力、体力想象力和表现力。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将随着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并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刘大巍,夏美君.声乐艺术论[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2]张幼文.声乐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华月出版社,2003.

[3]H.K.那查连科,歌唱艺术[M].济南:山东省出版社1999.

[4]张伟.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5.

[5]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北京: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刘朗.声乐教育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7]王新力.初学声乐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黄河之声,2010,(03).

[8]翁季福.提高初学者对歌唱声音的鉴赏及发声技巧的认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篇7

一、音乐美学概念内涵的历史界说

“音乐美学”一词,首次由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C.F.D.Schubart,1739~1791)在1784年所著的《论音乐美学的思想》一书(1806年出版)中正式使用。虽然作者并未对音乐美学作出系统性的阐述,但“音乐美学”概念却作为一门学科的特指称谓被后世沿袭下来。舒巴尔特也因此被誉为“音乐美学之父”。19世纪下半叶,大批音乐美学著作,如《论音乐的美》(1854年,汉斯立克)、《音乐与诗的界限》(1856年,安布罗斯)、《作为表现的音乐》(1885年,豪塞格)以及《音乐美学纲要》(1900年,里曼)等的相继问世,正式标志着学科意义上的音乐美学在西方得以真正确立。在我国,音乐美学学科的建立则是20世纪的事。从萧友梅于20世纪20年代第一个将“音乐美学”概念引入我国,到青主、王光祈、黄自、缪天瑞等人身体力行的早期实践,再到改革开放前期的充分酝酿,终于在80年代成立了全国音乐美学学会、各音乐院校陆续开设音乐美学课程也标志着“音乐美学”这一概念在我国被聚焦到独立学科地位加以研究。

“音乐美学对我们来说含义是什么?”这是1964年意大利音乐美学家恩里科·福比尼(EnricoFubini,1935~)在起草《西方音乐美学史》时提出的一个发人深省,至今仍然具有理论意义的问题。实际上,在此前后国内外学术界都对音乐美学作出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却终因各自的立场、选择的对象、研究的领域不同而存在有较大的差异。从这个角度来说,卡尔·达尔豪斯发出“音乐美学,至少在现在,并不是一个普遍被认可的常规学科。”之感叹不是没有依据的。特别是在2001年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将“音乐美学”词条置换为“音乐哲学”后,音乐美学自身的合法地位也遭受了质疑。音乐美学的含义是什么,日本《标准音乐词典》中认为“音乐美学,作为关于音乐的美学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美学相对而言,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美学。另一方面,当人们把音乐学按体系和历史进行划分时,则又可以将音乐美学看做是按体系划分的音乐学中的美学部门。但无论怎么划分,音乐美学是以美学的态度来解决音乐中美学问题的学术工作的总称”。西德《大赫尔德辞典》(1931年版)认为:“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分支,是特别对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的探讨,以及关于音乐的表现力和表现方法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对象的”。美国《哈佛音乐辞典》(1972年版)记有:“音乐美学,应该是对音乐中的美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标准……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与人类的感官和理智的关系的学科”等。我国,张前等人在认真研究国外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研究体会提出“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王宁一从音乐美学的宏观方位、中观性质和微观结构三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音乐美学是研究人类音乐立美审美实践普遍规律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哲学”。赵宋光在王宁一的基础上将音乐美学补充为“研究人类音乐立美审美实践普遍规律与总体目的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哲学”。韩锺恩认为“音乐美学是研究人的音乐审美活动(人如何通过音乐的方式去创造——对音乐美与否的经验或者判断所显示出来的审美状态和审美过程)及其结果(对音乐抽象概念与实体形态的演绎与归纳)的一门理论学科。”杨赛认为“音乐美学是一门建立在历时的、整体的、动态的临响经验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

从上述相关“音乐美学”概念的阐述中,我们发现音乐美学与音乐学、美学、哲学之间的交叉关系和模糊界限,这当然是导致不同的音乐美学对象观与定位观出现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前人“铺路架桥”的奠基工程为我们全面而深入地理解音乐美学的对象、论域、范围、目的以及学科边界的划分等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依据。音乐美学究竟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如何?综合相关论点,结合当前音乐美学研究状况,我们将音乐美学定义为是研究音乐音响的感性体验与其所引发的人类音乐实践活动的意义生成规律为旨归的,一门具有哲学品格的独立学科。在对这一界定进行阐释前,先扼要地归纳和分析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关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设定。

二、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现实叙事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然有其严格的学术范式、专门的知识架构和独特的研究对象。所谓对象,在现代汉语中指行动或思考时 作为目标的事物,也用于特指恋爱的对方;作为哲学名词表示客体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又与人的存在相关联的某种规定性;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人、事、物体等实体在计算机逻辑中的映射。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取哪个视角,其意义的显现都以承认对象的客观存在为前提。换句话说,对象的本质属性在于客观存在性,它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当然,对于研究者而论,对象永远是“意识到了的对象”,它不是研究者的发明创造,而需要研究者去发现、凝练和表达。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能欣赏音乐的耳朵,最优美的音乐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他来说,音乐并不是对象。”故而,对象又与我们的研究活动密切相关,对象性就成了我们研究活动密切相关的客观性。作为学科对象,哲学家黑格尔说:“就对象来说,每门科学一开始就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这个对象是存在的;其次,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那么,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现将国内外各类代表性观点作如下归类与评析。

(一)“音乐之美”说

这种观点认为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之美的学问或者说是研究音乐中的美学问题。实际上这一命题可以包含以下几种亚陈述:如音乐美的本质、美的实践、美的标准、美的价值与功能、美的存在方式以及音乐美与人类感官之间的关系等。这种观点最早见于1931年德国出版的《大赫尔德词典》,记有“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分支,是特别对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的探讨,以及关于音乐的表现力和表现方法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对象”的词条。此外康讴主编的《大陆音乐辞典(精装厚本)》中明确指出:“音乐美学应当是探究音乐之美的学问,旨在研究音乐与人类感性及理性之间的关系。”王沛纶编著的《音乐辞典》中也说:“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美的学问。其目的在制定一项音乐美的客观标准。”叶纯之、蒋一民在《音乐美学导论》中说“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部分,也是音乐学的一个部分,他是从美学角度来研究音乐中有关美学方面的最根本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等。他们的观点显然是传统美学观念——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的延续,从本质上属哲学“本体论”。我们承认这一论点是使音乐美学具有哲学意味的根本因素,但这种同语反复不仅没有回答音乐美学对象的实质,也忽略了人类听觉感性体验的多元。对于音乐美的研究理应成为音乐美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也一定是音乐美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但绝不能成为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全部。

(二)“艺术音乐”说

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达尔豪斯(Carl Dahlaus,1928~1989)。他于1986年发表《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时就指出:“音乐美学涉及的是交响曲及其严肃的听众,而非自发的歌手和舞者。”又在1998年出版的《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书中补充到:“音乐美学几乎总被说成“绝对是音乐”的理论——争论和辩护性质的文章除外。人们抽象出音乐美学命题的对象,在18世纪本来是歌剧,而到了19世纪就成了交响乐,这个对象是潜在的,理所当然的,它保持着非表达性,也正因为如此才挑起不必要的争论。”显然,在卡尔·达尔豪斯看来18世纪的歌剧,19世纪的交响乐这种“纯音乐”当成是音乐美学研究的全部,而未能关注到民族民间音乐,也把中国音乐拒于千里之外。因此,我们认为音乐美学研究的对象不能仅仅限定在“艺术音乐”上,而应该研究的是多种形态的音乐。

(三)“音乐本质”说

所谓本质,指某类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特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音乐本质也就是音乐之所以是音乐的根本属性。在音乐美学研究中,这类观点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音乐的特殊本质、特殊规律、特殊价值;以及音乐材料的特殊性、内容与形式的特殊性、音乐形象的特殊性等。如苏联《音乐百科全书》(1982年版)中记有“音乐美学的对象是感性形象上掌握现实界的普遍规律、艺术创作特殊规律与音乐艺术个别(具体)规律的辩证法。所以音乐美学的范畴,或是按一般美学概念的类型来说明其特殊性(如音乐形象),或是与音乐学的概念相吻合,把一般哲学的意义与具体音乐的意义相结合(如:和谐)。”《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也认为“音乐美学是从音乐艺术的总体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基础理论学科。”持有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借用欧美流行的“分析学”观点,主张从音乐作品的技术构成来解读音乐的本质。按理说,这种观点比音乐美说、艺术音乐说更为具体地指向了音乐自身。遗憾的是过分地强调音乐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不仅陷入了音乐“自律论”的泥潭,也大大地缩小了音乐美学的研究范围。

(四)“音乐审美”说

音乐审美这一命题在具体的研究中也包含以下几种亚陈述:音乐审美关系、审美特征、审美规律、审美形态、审美趣味、审美经验、审美心理、审美价值、审美情感、审美标准以及审美活动等。如《当代学科大全》中认为“音乐美学是音乐学分支,亦是美学分支。研究音乐的美,以阐明作为艺术作品的音乐的特殊审美本质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客观方面的音乐艺术作品及其丰富全面的价值内容,以及主观方面的听觉接触(也就是体验的方式)。”李泽厚、汝信主编的《美学百科全书》倾向于这样的定义:“音乐美学是一门通过对音乐的审美经验,研究音乐与人类感官及心智之间关系的学问。”周忠厚主编《美学新学科手册》中说“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学科,是艺术美学的一个分支。他的任务是研究音乐艺术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运用音乐的艺术手段,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审美意识(情感、趣味、观点、理想)间接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呈现为有优美形式的艺术形象体系,以激起音乐欣赏者的美感,满足各种欣赏者多样的审美需要,引导他们提高审美的能力、情趣和水平”等。这种观点显然存在一个预设的前提,即承认人类 与音乐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毫无疑问,这种界说比起前三种观点更加逼近音乐美学研究的范围。仔细分析起来,他们都隐藏着主体各自的价值判断,最终因为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审美主体的趣味差异而使审美研究的客观性变得十分可疑,此其一。其二,仅从接受者、认识论的视角来研究音乐,而忽略“音乐是人的能动创造的精神产品”的事实,值得商榷。

(五)“音乐哲学”说

这种观点在美学史上,最早源于德国美学家黑格尔的“艺术哲学”观,不过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科学家、思想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中就流露出这种思想。这种观点认为美学是关于艺术的哲学。那么音乐美学就是音乐哲学,主张研究音乐的方方面面。2001年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将“音乐美学”词条置换为“音乐哲学”就是鲜明的例证。我国著名音乐家于润洋也说:“音乐美学这个名称的外延较容易引起一种误解,以为其对象是探讨‘音乐美’的问题;而‘音乐哲学’的外延宽泛,既包含音乐美的问题,而且涵盖一系列更为广泛的涉及音乐艺术本体的问题。”总之,这种观点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不仅造成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泛化,也使得音乐美学走进了纯粹理性的思辨国度。

从以上观点的归纳和分析中,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判断:以往的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要么是简单的经验描述,要不就是超于经验直接飞人理性的王国,都因存在着不合理的一面而未能揭示其对象的实质,也造成了学科边界的含混与模糊,不能全盘接受。

三、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当下探新

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鉴于上述种种观点所存在的不足,我们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提出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是音乐音响的感性体验与其所引发的人类音乐实践活动的意义生成规律。

首先,音乐美学研究的基础不是人类对音乐的理性思考,也非哲学思辨,而是音乐音响的感性体验。诚然,音乐美学也当关注人类音乐的理性方面,并且音乐美学本身往往都以理性沉思、凝练概念、抽象表达的方式呈现,而凸显其哲学的理论品格。但是,音乐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人如何运用自己的听觉感官去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因为从本质上说,音乐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听觉感性需要而创作的听觉审美对象。确切的说,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这种声音是有主体人参与的一种艺术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音乐是只有在声音存在的前提下才能产生的,也唯有通过听觉主体的听觉感知才能成为音乐。音乐或美或丑都是人的直观感知,这种感知必须以客观存在的音乐音响为基础。并且这种感知是一种与理性沉思、哲学概括不同,但又较之更难忘、更深沉的特殊的生命直觉体验。在音乐美学中称为音乐美(包括立美与审美)的体验。这种立美、审美体验是人类自身本质力量、生命意义的瞬间感知,因此音乐美学研究的音乐美的体验包括音乐音响的感性体验,也包括审美体验所把握的人生意义两层含义。马克思曾说:“对我来说,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能感知的程度为限。”只有凭借听觉感知,人才能在音乐音响的世界中确证自身。为其所示,面对色彩斑斓、丰富驳杂的音乐世界,只有人的听觉对于音乐来说才具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次,音乐美学研究的不是音乐音响感性体验的内部生成机制,而是感性体验对于人类生命意义的把握。音乐美学不像音乐心理学那样关注人类音乐体验的心理结构,也不像音乐声学那样关注音乐音响如何产生,更不像音乐学那样关注全盘的音乐现象,亦不是音乐哲学那样关注音乐广泛意义的生成。而是研究音乐音响对人类生命的意义的发现和揭示。所谓音乐音响对人类生命的意义,说的就是音乐实践活动的人生价值。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自然人化”的哲学理论。马克思认为,“在对象的现实界,对于社会中的人到处都已变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界——即人的现实界,因而成为他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界时,一切对象对于人就变成了自己的对象化,变成了肯定(证实)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变成了他的对象,也就是说,人自己变成了对象。”音乐也如此,仅将其作为一种音乐音响的外在形式,还不是现实的音乐的存在。换句话说,人在音乐音响的感性世界中只有凭借听觉去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及其价值意义。这里的确证以及意义生成的过程便是人与音乐“互为本体”,涉及到音乐实践中的音乐创作、表演、欣赏、音响制作、音乐教育等诸多环节。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作用。从实践意义层面出发,音乐又是一种社会存在,是社会实践的结果,音乐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之上的一种人的能动的、特殊的人化的结果。“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音乐音响感性体验在音乐实践中的意义生成才具有普遍性原则。

第三,音乐美学在音乐实践中关注音乐音响及其意义的生成,又总是离不开实践活动中具体的音乐符号与音乐形象之间关系的探讨。音乐学下属学科作曲理论也关心音乐音响及其意义的生成,但是它的关心往往与具体的音乐音符紧密相连,而音乐哲学又把音乐音响的意义指向漫无边际。只有音乐美学关心的却是与音乐符号形式紧密相连的音乐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的符号形式及其塑造的音乐形象成为了音乐音响感性体验及其意义生成的中介桥梁。按照德国哲学家、文化哲学创始人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的看法,艺术是生命形式的符号化表达,因而艺术品应该具有“审美的普遍性”。人们通过对艺术品的直观感性体验对其所表达的生命形式进行把握,再由这种生命形式去统承由艺术所产生的激情,从而达到一种自由自主的境界,最终实现生命的解放。在马克思看来,这一切都被称为“符号实践&rdq uo;。所谓符号实践指的是人类创造和运用符号以便彼此沟通的过程,音乐美学界通常将创造音乐音响的过程称为“立美”。音乐艺术也不例外,它总是以音乐音响的符号形式为存在的基础形式,再看音乐符号中塑造的音乐形象。音乐美学研究中需要把握的不是音乐学、音乐哲学所需的抽象概念,而需面对的是具体的音乐形象。所谓音乐形象,就是在音乐音响符号形式中呈现的富于人生价值的具体可感的“完整的人的形象”,是“体现了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辩证的‘调和’,成为完整、和谐和美丽的人性生活的形象。”一般意义上的音乐美学主要致力于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接受之间的联系来解读作为音乐音响感性体验及其意义生成的中介桥梁。这种倾向往往站在现代音乐的视角,即以音乐的审美属性为前提。显然有失偏颇。“而在人类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仍然大量存在着演奏、欣赏甚至即兴作乐集于某群体(或个体)于一身的‘自娱性’音乐行为方式。两类不同的音乐行为方式,其音乐审美的感受和体验、相应的音乐审美观念的产生和形成、音乐美的判断、取舍的价值标准等方面,都可以是不相同的。并且,这种思维模式也很容易形成‘作品中心论’,在艺术(音乐)审美的研究中,严重忽视对人所参预的艺术(音乐)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审美接受、理解一类审美现象,甚至逻辑地导向形式主义美学。”此其一。其二,把音乐音响与自然声响直接地画上等号,而忽略了音乐是创作主体通过创造性劳动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乐音响这种富有具体形象的符号形式。

通过上述探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三大要素:作为逻辑起点的音乐音响的感性体验;作为终极存在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生成以及作为中介桥梁的音乐符号形式和音乐形象。这样一来,音乐美学研究不仅有了新的逻辑起点,或许还可以建立一个新的、与时俱进的音乐美学体系。这将有利于音乐美学从纯粹理性的王国中解放出来,走进具体的、多姿的人类音乐实践活动,恢复其本来具有的生动活泼的真实面目。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感性体验与理性领悟”的完整统一。

四、音乐美学学科研究的边界厘定

篇8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当前学生对理科课程普遍兴趣不高,原因之一是这些学科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学生的兴趣点。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知识内容强烈兴趣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他们的积极学习愿望。而多媒体课件就是把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多种资料,集光、形、色于课件之中,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的知识点更加详实,对学生的学习极具诱惑力。例如:在引入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电磁波概念时,由于学生的准备性知识很少,我首先做了这样的引入语:生意可以有效的传递信息,那么电视上的音像信号是怎么传来的呢。我们使用的移动手机又是通过什么来传播的呢?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课件。这时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迅速变化的电流形成电流的动漫图像,生像结合,兴趣盎然,抽象变具体,学生顺理成章的形成了电磁波的概念。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很好的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物理日常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平常受实验配套设施的限制,很多是无法完成的或者即使完成了也是效果不明显,譬如教师在建立理想的物理模型时,就只能靠靠表述、画图来强制让学生理解,学生感觉理解非常困难,效果极差。而用电脑进行模拟制作,音像结合,化抽象为直观。往往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节的波速、波长、频率三个概念的理解可以播放多媒体课件,用类比水波的传播:启发学生思考并得出波峰、波谷、频率的概念、频率的单位、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式:波速=波长×频率,从而类比水波得出电磁波也有自己的波速、波长、频率、三者关系式,也可以用电磁波的波形图来描述。这样利用电脑技术使学生对电磁波知识点的认识更为直观,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物理概念、公式、规律的学习情境,培养他们的自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物理学习内容特点是在教学中用色彩斑斓、悬念迭生的联想推理、实验演示,促使他们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点。但是由于受各种实物条件的限制,效果往往不理想,而且许多原子分子等微粒不能用肉眼看清的,有些现象即使借助高科技的手段也很难看到,这就大大增加了了教学难度。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物理现象,就可以把一个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现象、过程形象逼真地摆放在学生面前,而且能化静为动,把情境延迟与加快,把虚拟为真实,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本节课的学习之中可以用Flas展现电磁波不但能在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中传播,还能够在真空中传播,多媒体课件的及时展示充分地让学生的眼、耳、手、脑聚焦于教学的知识点,教师若能稍加启发,学生就能理解到电磁波的传播是不需要介质的,它和声音的传播有着明显的不同,然后多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即使是面对面,也需要使用对讲机的道理,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但是能传播电磁波;从而也克服了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实验无法在实际之中演示的困难。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

电磁波的形成过程的“细节”用真实的实验是无法展现的,它是看不见,摸不着。也因为这一点,所以它神秘、抽象。故考虑用多媒体技术在这一方面的优势来弥补实验的不足。在教学中,利用电磁振荡现象设计了一段多媒体动画,来大致摸拟电磁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因为是用逐帧逐渐向两侧淡出的表现手法,呈现出由近及远的缓慢传播过程,所以对帮助学生形象地建立电磁波的形成过程有很大好处。 如何探究电磁波传播的速度问题是本人在教学中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情境设计的难度相当大,原因是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通常的传播距离都很有限,无法觉察到电磁波速度这一问题。于是我巧妙地应用两地电视现场转播这一情境来解决这一问题。我录制一段录像在课堂上播放,场景是: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与深圳记者之间的现场股评报导场面。其中有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和深圳记者同在一个电视画面上的镜头,每主持人向记者提出问题后,记者反应都明显滞后,学生能估测出交流的滞后时间大约有1s左右,这种反应上滞后,学生能感受到不是来自人生理的因素。于是我抓住这个现象,给了学生一个提示,即两地间的电视信号是通过同步卫星传输的,并且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了传输过程(大致如上图所示的画面)。之后,我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1:这现象说明了什么?――电磁波传播有一定的速度。

问题2:已知同步卫星的高度为3.6×107m,能否利用这个现象,估算出电磁波的速度大小?

学生动笔做了计算,主要有如下两种表现,老师适时做了点评。

第一种:V=S/t≈2×3.6×107m/1s=7.2×107m/s――错!

第二种:V=S/t≈4×3.6×107m/1s=1.4×108m/s――正确!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光学基本知识,知道的光速大小是3.0×108m/s,电磁波的速度估算值与光速数量级相同,学生很是惊奇!是巧合还是有内在联系?由此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猜想: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是否相等?光是否也是电磁波? 比之传统教学使得教学困难很好的得到了解决。

五、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个体自觉独立学习

篇9

摘要:在视觉心理对于多媒体画面的影响主要是从学习者视觉感知上进行研究。本文利用视觉心理学中的视知觉原理,结合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结构,对多媒体画面中文本――背景色搭配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多媒体教学材料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视觉心理;多媒体画面;色彩搭配

人们认识世界往往是通过视觉、知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对外界进行事物感受,在感觉外界事物的时候,人们更偏向于通过视觉获得外界信息。因而,在感受外界事物时,注意会受到心理特性的影响。视觉心理学认为,人通过视觉认识事物的方式并不是根据视网膜上提供的影像,而是根据思维所提供的语言形式。

视觉心理是指人通过视觉系统对事物的外在物理形式的内在心理反应。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分析,视觉心理理论主要涉及不同情境下人的视知觉原理,并具体分析了视觉与思维的各种关系,从而揭示了视觉语言产生视觉效果的根本原因。视觉心理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是建立在人们对视知觉认识的不断深化的基础上的。当事物的视知觉信息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就会在抽象、联想、想象等高级思维活动的作用下,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因此,视觉和知觉的活动过程经常是重叠在一起的。由此可见,人的视知觉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人们视觉的习惯是按以下的顺序逐步递减的:中央――四边――四角。由此可见愈接近画面中央,则愈易成为构图中心,这是最简单的视觉次序。应该说凡成功作品,都具有清晰而明确的视觉层次,当事物的视知觉信息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就会在抽象、联想、想象等高级思维活动的作用下,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

色彩,是人类感知物体存在的基本视觉要素之一。心理学认为,它不仅与视觉有关,而且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甚至可以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当我们看到色彩时,能够联想和回忆某些与此色彩相关的事物,并自发地将眼前的色彩与过去的视觉经验联系到一起,形成新的情感或思想观念(色彩的联想)。色彩的这些特性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商业广告设计、企业文化、室内装潢等,以提高生活品质或经济效益。

随着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相关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所提出的文本―背景色搭配的理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主体色与底色应选择光度差较大的两种颜色,如黄、黑,白、蓝,红、黄等。

2.文本色和背景色的对比度要鲜明,例如,应用互补色效果较好,其中游泽清教授认为在色相对比中,色相环中相对的色彩(如冷暖色)对比具有强烈的效果;在纯度对比时,一般以纯度低的色彩衬托纯度高的色彩,并将纯度差拉大;在明度对比中,背景色的明度应比主体色明度低,保证主体突出、鲜明。

3.国外学者认为,色彩选取应以黑、白、灰为主,适当加入有彩色,并能够运用颜色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反应真实事物。

4.一份教学材料颜色搭配整体风格要一致,同时要考虑颜色所携带的有意义信息(如红色意味着停,绿色代表走)。(Pett and Wilson 1996)

这些结论的得出对多媒体教学材料的制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相关研究多以理论思辩或教师的主观经验为主,来论证如何使课件美观或清晰,并未涉及到色彩搭配因素是否影响学生的认知。这样的研究,一是与实际脱节较大,可操作性不强,二是缺乏获得结论的科学方法,三是对学习者本身的影响考虑不足。然而对于现阶段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文本―背景色搭配时多以个人颜色喜好或颜色对比度鲜明为依据,对学生的关注度是远远不够的。因而,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根据学生的视觉心理特性对学生进行多媒体信息呈现特征的研究。

在电视、计算机等运动画面等领域,“根据注意的规律研究表明,如果注意的对象是变化的、活动的,注意就容易稳定。因此,在制作多媒体教材时,可适当借助计算机的动画制作手段,采用一些动画、特技变换等方式表现教学内容。这样,既有真实性,又形象生动,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提高了注意力,而且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新知识。”因而在考虑视觉心理特性对多媒体画面信息的影响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明暗、线条、形状、质感等多方面画面特征对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的影响。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直接和间接经验,对事物的反应具有一定的逻辑程序,因此我们看电视时具有一定的心理倾向性,也就是说,我们心理对要出现的画面是先于画面而存在的。这就要求编辑人员的编辑建立在心理活动和内容表现的基础上,让每个镜头都必须含有能在下一个镜头内找到答案的要素,让观众的紧张心理在下一镜头中得到解决。只有这样,我们的编辑才能更自然,更符合实际,更能取信于人,才能达到编辑的目的。

合理的利用学生的视觉心理特性能够在教学中更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保持学生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多媒体课件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目标更容易达成,并且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有志于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的研究人员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研究视觉心理特性之中。在视觉心理学的指导下,对现代教学中的教学媒体如PPT的文字―背景色的搭配、Flash课件的主体呈现方式等问题进行研究,必将对教学媒体的使用效率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基于视觉心理理论对手机壳体材料配置的研究》.吴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2]《当代认知心理学》.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视觉心理特征对绘画构图的影响》.孙巍.美术天地

[4]《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游泽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实验心理学》.杨治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游泽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多媒体CAI课件中颜色的选择――兼谈多s媒体CAI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郑利华桂林市师范学校

篇10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声音、图像、文字、视觉、听觉、互动等特征,是多元整合艺术创新意识和多媒体管理的活动,并利用视觉艺术效果开展国际化信息沟通。

(一)视觉传达与认知

简单来看,认知就是获取并运用知识,这涉及到两个方面:首先是要怎样在记忆中存储知识以及在记忆中储存什么样的知识;其次是怎样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知心理学重点探究的是信息处理方式,在这一研究视角下,人是信息处理的主体,研究人通过感官获取外界信息,存储信息并进行提取、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因此也能够将认知心理学理解为研究信息处理的心理学。因此,我们在进行网络界面设计创作时,应关注视觉传达与心理认知的整合。

(二)视觉传达与格式塔心理

格式塔心理也就是完形心理学,特指人有一种能力可以把部分多元的因素进行有效分类,把本来没有关联的视觉因素进行分类认知。依照这一心理学原理,视觉信息的处理过程等同于对外界观察过程的探究。该心理学把整体概念与模式、外形和格局等相组合,注重对活动和经验当作多元的整体来进行探究。仅从局部开展探究不能让人掌握本质属性。研究完形心理学的相关专家提及,认知的基础过程就是进行格式化或者进行分类。人有一种能力,能够把部分元素化为一类进而对其他元素进行排斥。这一理论关注对于整体的探究而非其组成部分。视觉效果的组成部分能够当作有差异性的组织来进行观察、研究和审视。

二、企业网络形象中的网页界面设计

(一)紧密结合设计技巧和艺术

作为主客观一同作用的成果,设计同时具有自由和不自由的特征。视觉设计者不能超越自身既定经验及所处背景的客观条件制约,但能够在有效把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艺术自由想象和创新。网络科技重点体现为客观因素,视觉创新重点体现为主观因素。视觉效果设计者需要努力把握多种先进的视觉设计技巧,强调艺术和技巧的合理组合,如此才可以体现技巧的价值,进行自主创新,符合用户对网络传媒的高标准要求。

(二)网页界面设计的原则

作为信息传媒的一个平台,与其他传播媒介对比,网页设计需要遵守部分设计的基础标准。本文主要讨论设计形式上的整体性,即网页的结构组成同样包含多种形式的视听元素。在进行网页设计时,注重网页多个构成元素的共性特征和促进构成元素存在某种形式特征,是达成整体效果的有效措施。重点从网页结构、风格、色彩等领域开展,比如在页面结构上,从宏观角度全面分析网页中的多种视觉要素,通过科学的布局和合理的定位实现网页的层次感,也就是利用“散”的结构,同样是通过深入思考后进行的调整;一个站点一般只运用两三类标准色,需要强调色彩分布的合理性,使其整体体现出符合传媒特点的效果。对于分屏的长页面,不能够逐屏设计。同样,在网页内部页面设计时需要统筹管理,设定一个风格,让用户了解到网页设计者的艺术特色。

(三)网页界面设计中的视觉流程

篇11

(兰州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在高度媒介化、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媒介素养事关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文章从媒介素养的四个维度出发,以兰州地区高校大学生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并提出了培育和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媒介素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42-03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维度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进行双向互动的多媒体信息传播的媒介,主要是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媒介素养,不仅是其作为未来合格媒介公民的公共要求,也是新媒体时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媒介素养是指在媒介的刺激作用之下,受者所产生的有关媒介的各种心理变化及其结果,其实就是个体如何处理与媒介的关系,表现为个体对媒介的主观意识和能动性。

就大学生某一时点的媒介素养来看,可以将其概括为四个维度:一是接触媒介,表现为对媒介的选择和接触倾向,以及选择、接触的能力;二是认识理解媒介,表现为对媒介及其信息的知晓、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媒介知识;三是评估媒介,表现为对媒介提出质疑和批判,以及与受者原有的需要、态度相比较产生的情感体验,形成新的媒介态度或巩固旧的媒介态度,最终凝结为价值观、道德观等个性心理;四是使用媒介,表现为对媒介的应用能力(包括创造能力和媒介信息制作能力等)和媒介习惯,以及对媒介信息的反应、反馈能力和习惯,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媒介意志。这四个维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本文从媒介素养的四个维度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兰州地区的6所高校(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治学院和兰州商学院)的大一到大三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20份,有效问卷683份,有效回收率为94.9%。

二、新媒体的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一)新媒体接触情况

从表1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大学生对新媒体(网络或手机)的接触率非常高,几乎是100%。大学生接触短信、飞信的比例是99%,接触网络(QQ)的比例也是99%。二是大学生对新媒体D1接触存在一些差异,接触性最高的是手机短信、飞信(99%)和网络QQ等即时交流工具(99%),处于中等接触性的是门户网站和微博,比例分别是65%和66%,接触较少的是电子邮件、BBS和网络电影电视,接触最少的是网络报告或手机报(经常接触率仅为11%)。三是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社交需要处于优势地位,通过短信、飞信、QQ等即时交流工具、微博等新媒体达到与他人交往目的的人数都接近或超过三分之二。

从接触的新媒体信息内容来看,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的信息内容依次集中在:人际交流(54%)、休闲娱乐(52%)、关注社会(39%)、生活健康(35%)、时政新闻(21%)、专业学习(19%)。可见,大学生接触媒介的目的和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但为满足专业学习需要的媒体选择较少,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任务不一致。

(二)对新媒体的认识理解情况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新媒体是现实生活中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89%),承担着社会舆论监督的功能(76%),同时具有娱乐功能(52%)和文化传承(49%)功能。可见,大学生对新媒体认识和理解比较全面、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就其负面影响来看,大学生除了认识到新媒体的“虚假信息”会带来不利影响(72%)之外,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识到对新媒体的过渡依赖会影响到专业学习(4%)和人际交往(7%),甚至影响到身心健康发展(2%)。特别是,对新媒体的技术知识了解的人非常少,仅占3%,如果将计算机或网络专业学生排除在外的话,这个比例就更低了,说明大学生对新媒体本身的认识比较肤浅,知识相对贫乏。

(三)对新媒体评估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八个媒介中,除门户网站的信任人数没有达到一半之外,其他媒介信息的内容真实性几乎不受大学生的怀疑,信任的人数均达到2/3以上。这充分反映出,大学生的对媒介批判、质疑的精神较差,很少去考虑信息是否真实,而是一味地接收,甚至是接受,几乎对媒介信息不进行过滤。即使有的大学生会考虑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但多数情况下也只是想想而已,不会深究。他们往往会天真地认为,媒介中的任何信息都是经过“把关人”严格筛选。就对新媒体信息内容的信任情况来看,他们认为最真实的是时政新闻(91%),其他依次为:社会事件报道(87%)、生活健康知识(85%)、专业知识(76%)、教育培训与广告(23%)。可见,大学生对国家大事、社会事件、民生问题等高度关注,而且深信不疑,这与大学生有较强的从众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调查还发现,几乎全部的大学生对新媒体持肯定态度,表示出极度的喜欢(98%)。受这种积极的感情支配,他们更加积极地接触新媒体,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反复的循环运作,使大学生形成了稳定的对新媒体的观念,包括价值观、世界观等。

(四)新媒体的使用情况

媒介的使用层次包括应用能力和应用习惯两个主要方面。应用能力是指大学生应用新媒体获取信息和信息的能力;应用习惯是指应用能力的发挥成为一种经常性活动。调查显示,有51%的大学生发表过微博,转载过信息,发表过评论。有65%的大学生利用BBS发表过信息或至少浏览过信息,有5%的大学生给新媒体提过意见或建议,仅有13%的大学生从未参与过任何形式的媒介活动。这说明,大学生在浅层次的新媒体使用方面比较积极,也具有相应的能力。但是,在建设性或创造性地使用新媒体方面,能力不足,而且也没有形成习惯性。调查发现,仅有1%的大学生思考过或建立过网站,成为网站管理员的也只有2%;有18%的大学生开通了自己的微博,然而仅有4%的大学生会搜集身边的信息并发表在微博、BBS等新媒体上。

三、讨论与建议

第一,大学生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网络或手机,特别是即时性、交互性强、不受时间和地点约束的手机,更是他们的“宠儿”。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说明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触情况具体普遍的相同性。不但反映出大学生接触新事物的能力与兴趣,而且也反映出他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的愿望非常迫切。然而,在网络或手机的具体媒介接触的频率和程度方面存在差异,迅捷、方便的手机短信、飞信和QQ等交流工具受热捧,而网络报刊和手机报等很少被使用。一方面,这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参照群体有关,也与他们接触媒介的动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媒介及其信息的接触是否付费有关。

第二,大学生不能有效地将媒介接触与自身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仍然比较单一,缺乏从新媒体获取知识的意识;另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态度还不够积极,应付的思想依然存在,这不利于大学生的终身学习。

第三,大学生对新媒体的社会功能有清晰的认识,但对媒介信息的“真实性”缺乏批判与质疑,不能正确、准确地理解新媒体本身。大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形成了不加批判地接受知识的习惯,这种心理定势也会迁移到他们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上。当然,这也体现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不足,缺乏质疑的勇气,甚至是能力。

第四,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态度比较积极,但对新媒体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对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缺乏客观评价。评估是一个主观过程,人们往往依据自己的主观标准来评价事物。就新媒体而言,大学生的主要兴趣集中在娱乐和社交方面,所以,难免用这两个标准来衡量媒介的价值与意义。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决不应该是一个缺乏主见、人云亦云的一代。

第五,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多数情况下处于较浅层次,深层的创造性应用和建设性应用较少,而且能力不足,也未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大学生将在未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媒体打交道也会是家常便饭,因此,必须很好地正确使用媒体,发挥其对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

为此,高校必须承担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任务,立足现有基础,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以媒介素养的提升为重点,恰当地选择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贯彻因材施教的策略,有计划地将媒介素养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遵从内因、外因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主体与责任人,科学地选择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袁宏刚.高校学生工作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46.

〔2〕陈娟.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闻传播,2011,(4):110.

〔3〕张娓娓,王韦达,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途径探析[J].新闻传播,2012,(8):131.

篇12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美托洛尔; B型钠尿肽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有效控制此类患者临床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重点之一。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3例,以上患者诊断参照美国心脏病协会CHF诊断标准,同时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肥厚型心肌病、严重呼吸道疾病患者;排除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造血系统、精神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49~79岁,平均(63.7±11.4)岁,病程2.5~8年,平均(4.2±1.7)年;基础心脏疾病:冠心病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7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2例;心功能按照NYHA分级:Ⅱ级14例,Ⅲ19例,Ⅳ10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8~80岁,平均(64.1±10.3)岁,病程2~9年,平均(4.5±1.2)年;基础心脏疾病:冠心病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2例;心功能按照NYHA分级:Ⅱ级13例,Ⅲ18例,Ⅳ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和心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尿剂、强心苷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6.25 mg,2次/d,根据病情,可增加剂量到12.5 mg,2次/d,连续用药8周后剂量可增加到25~50 mg,2次/d。以上患者共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血浆B型钠尿肽(BNP)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取肘静脉血3 ml,加入EDTA和抑肽酶后,离心分离出血浆,20℃冰箱中保存。使用血浆BNP测定试剂盒,免疫荧光法测定BNP 浓度。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为显效;患者心功能提高1个级别,而不足2个级别者,为有效;患者心功能提高不足1个级别,为无效;患者心功能恶化1个级别或者1个级别以上者,为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病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临床综合征,此时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出现障碍,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对灌注量的需求,此时静脉系统出现淤血回流受阻,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机体的神经体液也处于激活状态。在异常分泌的体液中,血浆B型钠尿肽的异常分泌受到人们关注。

研究表明,血浆B型钠尿肽的水平与心室的负荷增加有关系[1]。在心力衰竭状况下,室壁张力升高和压力超负荷引起血浆B型钠尿肽分泌增加入血。一般情况下,血液中的B型钠尿肽是由左心室分泌的,是有前提蛋白裂解而来。B型钠尿肽的生物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能够收缩出球小动脉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而具有利尿排钠作用;能够拮抗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前负荷和后负荷,使心输出量增加,舒张功能提高;对血管平滑肌、系膜细胞、纤维母细胞等有抑制作用,可以调节心血管重构。由于血浆BNP是在心功能不全时突发性合成,不受其他因素干扰,故BNP可作为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而且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由于B型钠尿肽是在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和心脏功能障碍时释放增加,所以可作为观察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2]。研究发现,当心衰症状改善,心衰程度减轻时,血浆中B型钠尿肽水平降低[3]。

在本文中,观察组应用美托洛尔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心功能状态得到改善,血浆B型钠尿肽的水平也较治疗前降低,而对照组血浆B型钠尿肽的水平较治疗前也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治疗后钠尿肽的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后对心衰症状等改善优于常规治疗。所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陈琦玲,刘梅颜,胡大一.血浆B 型钠尿肽水平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5):750751.

篇13

关键词:完美主义;时间管理;学业成绩;体育专业大学生;中介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8-0087-05

The Mediation Function of Time Management between Perfectionism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Sports Majors

QIU Fen1,JI Liu1,CUI Degang2

(1. Postdoctoral Station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 nghai 200241 China;2. Department of P.E.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2, Hubei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at whether the time management has a mediate function betw een perfectionism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by Multidimensional Per fectionism Scale and Time Management Scale with a subject of 697 students. TheMediation function is tested by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uggested by Baron&Ke nny (1986). The result shows that organization, concern over mistakes、doubt ab out behavior and criticism from parents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cademicachievement of the sport majors. But the effects are diminished when specific a spects of time management are included in the predictive equations. It suggeststhat the time management has a mediate function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acade mic achievement.

Key words: perfectionism; time managem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collegestudents majoring in sports;mediate function

众所周知,优异的成就来源于学习工作中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及对完美的执着追求。这 种对完美的追求有时近乎苛刻,人们常常把这种执着追求完美表现的人称为“完美主义者” 。Frost和Marten(1990)将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定义为: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高标 准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个人对自我表现要求完美,而且呈现 出过度在乎错误,过度怀疑行为,设定过高个人标准,苛求一切事情整洁有序,并且感觉到 父母对自己设定很高的标准,以及过度要求自己的倾向[1]。Hamachek(1978)将 完美主义 分为适应性的完美主义和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两种类型[2]。Orange(1997)和Sch uler( 2000)的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在资质优异和成绩出众的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3,4]; 并且,资质优异和成绩出众的学生中,完美主义者的比例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而增加。研 究指出,完美主义的作用并非都是消极的和顺应不良的,适应性的完美主义者表现为更高的 条理组织度,做事条理清晰,时间安排有序[5-7];完美主义强调标准和条理性, 因此有很强的时间观念,能够合理有序地进行活动。

而对于学习者来说,时间是学习环境中的重要内容,关键的问题是学习主体用什么样的 态度和方法对待学习时间,这就是时间管理问题。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是指个人 以有效运用和管理时间,避免不当的时间浪费,以提升个人的工作效率和追求幸福美满的人 生为目标所进行的有计划的安排时间的一种行为[8]。它是个体对时间价值和意义 认识的基 础上、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质倾向 。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构成。时间管理倾向反映出人们对待时 间的观念、态度,时间运用的行为特征。Bruce等人(1991)的研究发现:时间管理态度和 技巧与大学生的平均学分绩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时间管理实践可能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就 ;积极的时间管理态度和好的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9]。Therese和Comi la(2000)等人同样发现了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类似关系[10]。

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内还未有涉及从完美主义角度来探讨时间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从学 业成绩角度来探讨时间管理的影响效果的研究。已有研究虽已证实时间管理与完美主义以及学业成绩有一定的相关关系[11,12],但将这些变量综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也 就是将时间管 理视为中介变量,同时作为前件和后件因素的研究还未见到。然而,这类研究却有助于我们 进一步了解研究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推动完美主义、时间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及在体育 运动领域的应用。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包括运动训练和体育理论课的学习,学习过程中有较多的身体活 动,及运动技术学习中对动作的精准性要求,完美主义在他们身上是否会有更清晰的体现, 并且在时间管理上是否会呈现出不同特点?本研究将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和时 间管理的研究来理解这些问题。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及完美主义和时间管理的内涵,本研究 以体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完美主义倾向为前件变量,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业成绩 为后件变量,试图探讨时间管理倾向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框架见图1。本研究提出 如下假设:H1:时间管理对完美主义的回归显著;H2:学业成绩对时间管理的回归显著;H3 :时间管理是完美主义与学业成绩的中介变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某体育院校和某综合大学体育学院的69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68名,女生32 9名。平均年龄20.4岁(SD=1.19)。发放问卷720份,有效问卷为697份,有效率为96.8 %。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为确定本文的研究主题,查阅大量关于完美主义、时间管理及其与相关变量关系的研究 文献,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为本研究设计奠定基础。

1.2.2 心理测量法 本研究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和时 间管理倾向进行了测量。

完美主义量表采用Frost等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MPS-F)[1]。Frost(19 90)等人 从完美主义心理的产生原因方面归纳出了完美主义心理的六个特征,并设计了反映这六个特 征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MPS-F)。MPS-F分六个 维度,共35个题目:个人标准、条理组织化、错误关注、对行动的疑虑、父母期望、父母批 评。个人标准和条理组织化两个维度构成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其他四个维度构成适应不良 的完美主义。量表采用五点Likert记分(从1-5为非常不同意一非常同意)。量表总分得分 越高表明完美主义倾向越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次施测中各分量表的克隆巴 赫α系数在0.666-0.789之间,总体α系数为0.849。

时间管理量表由黄希庭、张志杰等(2001)编制[8],共44个项目,分为三个 分量表, 即时间价值感分量表(10题)、时间监控观分量表(24题)、时间效能感分量表(10题)。 采用五点Likert记分。本次施测中各分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在0.652- 0.826之间,总体 α系数为0.889。这说明所使用的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1.3 研究设计与程序以团体测试的方式,在主试的统一指导下对被试进行上述问卷测查,当场收回问卷。在 测验的同时获得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包括年龄、年级、性别等。学业成绩亦从测试 获取,由高考成绩和各学年成绩的平均分共同构成衡量指标,高考成绩和大学学习成绩都是 由运动技术和文化课成绩组成。对测试指标进行统计,获得本文研究指标的相关信息。

1.4 数据分析首先对完美主义、时间管理、学业成绩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相关系数分析,以初步了解变 量间的关系。根据Baron和Kenny(1986)对中介因素分析方法的建议[13],本研究 拟采用三 步中介回归分析时间管理的中介作用。具体操作是运用多元线性回归首先分析时间管理对完 美主义的回归是否显著;再分析学业成绩对时间管理的回归是否显著;最后运用层次回归分 析考察加入时间管理后,完美主义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否变弱,即先以完美主义为自变量, 学业成绩为因变量进行回归,然后同时将时间管理和完美主义作为自变量、学业成绩为因变 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在SPSS13.0上完成。

2 结 果

2.1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时间管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时间管理各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由表1结果所示,体育 专业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各指标的得分接近3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条理组织化得分较高, 父母批评、错误关注得分稍低。这说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学习、工作、生活的安排十分讲求 组织性、次序性及条理性,也非常重视细节、要求精确;意识到的父母的苛刻要求较少,对 出现错误的消极反应较少,这与体育专业大学生有较多的乐观情绪有关。时间管理各指标的 得分都高于3分,这说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倾向于合理利用时间、珍惜 时间。

表1 完美主义、时间管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P-QWP -Z ZP-PPP-GZP-BZP-YLP-ZFT-JZT-JKT-XNT-ZF

M3.1143.8712.6562.5 0523.2492.9163.0523. 2323.3993.3293.320

SD0.7 9320.7 0970.8 2050.72 3160.6 7730.8 1770 .4 8690.6 0290.5 3560.5 5750.4 960 注:P-QW父母期望,P-ZZ条理组织化,P-PP父母批评,P-GZ错误关注,P-BZ个人标准,P-YL 对行动的疑虑,P-ZF完美主义总分;T-JZ时间价值感,T-JK时间监控观,T-XN时间效能感, T-ZF时间管理总分。2.2 时间管理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业成绩的中介作用

2.2.1 完美主义与时间管理、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对完美主义、时间管理和学业成绩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表2结果表明,时间管理倾向 中的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与条理组织化(r=0.428和0.472)、个人标准(r=0.468 和0 .471)有关;时间管理倾向与父母期望、条理组织化、个人标准的相关达到非常显著水平 ,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均达到非常显著水平。 2.2.2 时间管理对完美主义与学业成绩的中介作用根据中介作用分析的三个步骤:首先,以完美主义为自变量,时间管理各维度分别为因 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时间管理对完美主义的回归是否显著;其次,再以时间管理作 为自变量,学业成绩为因变量,分析学业成绩对时间管理的回归是否显著;最后运用层次回 归分析考察加入时间管理后,完美主义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否变弱,即先对完美主义为自变 量,学业成绩为因变量进行回归,然后同时将完美主义和时间管理作为自变量,学业成绩为 因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以完美主义为自变量、时间管理的三个维度分别为因变量的方程1结果可以看出,完 美主义的条理组织化、错误关注和个人标准是时间价值感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分别为0.2 8 0(P

由以时间管理为自变量、学业成绩为因变量的方程2结果可以看出,时间监控观是学业 成绩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为0.209(P

方程3的第一步以完美主义为自变量,学业成绩为因变量,第二步以完美主义和时间管 理作为自变量,学业成绩为因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由方程3的结果可以看出,条理组织 化、父母批评、错误关注和对行动的疑虑是学业成绩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分别为0.145(P

3 讨 论

3.1 完美主义对时间管理的影响完美主义倾向高的个体,对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 较好,更加珍惜时间并且更加善于利用和安排时间,在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等一 系列监控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体育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的条理组织化、个人 标准和错误关注、对行为的疑虑、父母批评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显著;适应良好的完美主 义(条理组织化和个人标准)对时间管理有正向预测作用,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行为的 疑虑、父母批评)对时间管理有负向预测作用,但错误关注对时间价值感的预测作用是正向 的,这可能是因为体育活动使得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乐观开朗,能够乐观地对待事情,对错误 的反应和关注也会使他们认为失败是由于努力不够,要继续努力、付出更多时间才能取得好 成绩,因而仍能促使他们珍惜时间、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包括运动训练 和文化理论的学习,是一种动、静结合的学习方式,更加需要对时间的合理安排和分配,以 达到身体活动与理论学习互为促进的良好学习效果。尤其在学习运动技术动作时,完美主义 者追求技术动作的精确、完美,重视细节;对日常的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安排有条理,为自 己设立高标准,父母的要求伴随着个体成长并成为对自己制定目标的鞭策;因此他们在对待 时间问题上,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尽善尽美地实现设立的高标准,他们会认识到时间对 达成目标的意义,因而能够充分利用时间,促成完美动作技术的形成和文化课高分的获得。 但若过分怀疑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反而扰乱对时间的安排和合理利用,怀疑自己在计划时 间里完成任务的可能性。

3.2 时间管理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时间管理倾向对个人的学业成绩有好的预测作用,好的时间管理有利于个人取得更大的 成就,其中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通过时间监控观对个人的学业成就产生效应[14,1 5]。 国外主要认为时间管理倾向对学生的学业压力、时间态度以及短期计划有相当大的影响从而 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我国学者则认为时间管理倾向对中学生、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显 著的预测作用,时间监控观对他们的学业成绩影响显著[14,16]。这与本研究的研 究结果一 致: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时间监控观对学业成绩影响显著。在时间管理的 三个维度中,时间价值感体现他们对时间的认知、态度,时间效能感则体现他们对时间管理 的信心和管理行为的能力估计;而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例如在 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结果检查等一系列监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及主观评估 ;因此它体现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行为――对时间管理付诸的实际行动,对时间的 计划和合理利用,因此能够有效的预测学业成绩。Macan(1990)等认为较差的时间管理行 为,如不适当的分配时间,是造成学生压力和影响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17]。 体育专业 大学生由于学习类型和学习内容繁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在学习项目上,使以身体活动为 主的运动技术成绩和文化理论成绩齐驱并进,这样才能最后取得好的学业成绩。只要进行有 效的时间管理,平时就能在学习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就可以从容不迫的应付各种学习的 挑战,争取到最佳的学习成绩。

3.3 时间管理对完美主义与学业成绩的中介作用在讨论完美主义对学业成绩、时间管理的预测作用,以及时间管理对学业成绩预测作用 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时间管理在以上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从研究结果来看,时间管理所起 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完全中介作用,父母批评和错误关注对学业成绩的显著影响由于时间监控观的加入 而变得不再显著,这说明时间管理中的时间监控观对父母批评、错误关注和学业成绩具有完 全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父母批评和错误关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完全是通过时间监控观起 作用的。这提示我们,要提高学业成绩,不仅需要体育专业大学生减少意识到父母是过度苛 刻的倾向,减少对错误的消极反应,减少将错误等同于失败的倾向;而且要通过提高利用和 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提高在学习活动中的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等一系列监 控活动中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二是部分中介作用,条理组织化和对行动的疑虑对学业成绩的显著影响由于时间监控观 的加入而变小,这说明时间管理中的时间监控观对条理组织化、对行动的疑虑和学业成绩具 有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条理组织化和对行动的疑虑对学业成绩既有 直接作用,亦有通过时间监控观而实现的间接作用。这提示我们要有效的提高体育专业大学 生的学业成绩,既要调整做事的条理性,强调精确、秩序和日常学习工作的有序性,组织性 及条理性,提高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和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同时还要提高时间管理行为,对 时间合理计划和利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1)体育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中的条理组织化、错误关注和个人标准可有效预测时间管 理倾向的时间价值感,条理组织化、父母批评、个人标准和对行为的疑虑可有效预测时间管 理倾向的时间监控观,条理组织化、个人标准和对行为的疑虑可有效预测时间管理倾向的时 间效率感。

2)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中的时间监控观可有效预测学业成绩;

3)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中的时间监控观对完美主义与学业成绩具有中介作用:时 间监控观对父母批评、错误关注和学业成绩具有完全的中介作用,对条理组织化、对行动的 疑虑和学业成绩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4.2 建议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应从完美主义倾向和时间管理倾向的角度,共同提高学业成绩。 首先应从完美主义入手对时间管理进行干预,而时间管理中起中介作用的是时间监控观,完 美主义的各因素对时间监控观的预测作用有负向也有正向的:条理组织化、个人标准对时间 监控观有正向预测作用,父母批评和对行为的疑虑则对时间监控观有负向预测作用。

而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对个体行为有积极作用,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个体行为有消极影响 [18];因此,一方面要发挥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的积极作用[19]:教师、 父母、大学生应互 相配合,在学习和生活中做事具有条理性,强调精确、秩序和日常工作的有序性;为自己设 立较高的个人标准,为实现这个标准设定一定的目标,并力求尽善尽美地实现这个目标。另 一方面调整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帮助他们提高自信,肯定他们的能力,少批评多鼓 励,提出合乎他们实际情况的要求和目标,为培养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提供有效途径;从而 提高时间管理,并最终达到提高学业成绩的目的。

同时,要从提高时间监控观的角度来提高学业成绩。时间管理技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 提高的。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技能,尤其是提高学生的时间监控观,培养他们利用和安排时 间的能力,提高在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等一系列监控活动中的自我调节能力,以 及培养学生多以提高自己成绩或能力为目标,应是改善学习成绩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适当 的干预,使大学生能够善于驾驭时间,出色快捷地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

参考文献:

[1] Frost R ,Marten P, Lahart C, & Rosenblate R. The dimensions of pe rfectionism[J].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1990(14):449-468.

[2] Hamachek DE. Psychodynamics of normal and neurotic perfectionism[J]. P sychology: A Journal of Human Behavior,1978,15:27-33.

[3] Orange C. Gifted students and perfectionism[J]. Roeper Review,1997(20) :39-41.

[4] Schuler P A. Perfectionism and gifted adolescents[J]. The Journal of S econdary Gifted Education,2000,6(4):183-196.

[5] Parker W D. An empirical psychology of perfectionism in academically tale nted children[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7(34): 545-562.

[6] Parker W D. Healthy Perfectionism in the Gifted[J].Journal of Se condary Gifted Education,2000,11(4):173-182.

[7] Zi F. The patterns of perfectionism in Chinese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irrelationship with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personality, encouragement, and crea tivity[D].University of Georgia, Doctoral Dissertation, 2003.

[8] 黄希庭,张志杰. 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 心理科学,2001,24(6):516- 518.

[9] Bruce K B,Abraham T. Effects of time-Management Practices on College Gr ade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Psychology,1991,83(3):405-410.

[10] Therese H M, Comila S, Robert L. .College Students’ Time Management: C orre lations With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tres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Psycho logy,1990,82(4):760-768.

[11] 佟月华,陈滢.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18),1:84-86.

[12] 訾非.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心理科学,2004,27(4):943-945 .

[13] Baron R M, 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 ial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J ].Person Social Psychology, 1986,51(6): 1173-1182.

[14] 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等.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J]. 心理 科学,2001,24(6):649-653.

[15] 任泽港,柳春香,何克,范向阳.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焦虑的关系研 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25-129.

[16] 李茹锦. 不同成就目标定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7] Maean T H, Shahani C, Dnboye R L. College students’ time management: co rre lation with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tres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 logy,1990,182 (4): 760-768.

篇14

【关键词】曲美他嗪;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血浆脑钠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52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00-01

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曲美他嗪,在优化心肌能量代谢的缺血性心脏疾病的药物治疗中,通过部分抑制耗氧量和更多的自由脂肪酸氧化,促进葡萄糖氧化,利用有限的氧产生更多的ATP,从而提高收缩功能,防止酸中毒和钙超载,保护细胞膜[1]。心力衰竭时的症状和体征特异性不高,因此及时、准确诊断心力衰竭比较困难。基于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脏衰竭和其对血浆脑利钠肽进行了研究,首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患者系我院2012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经临床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男38例,女32例,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67.5岁。按照入院治疗先后的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分组在患者年龄、病情、病程表现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照标准。

1.2方法对照组治疗的患者服用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2毫克,每日一次,硝酸(巴伦博伊姆30毫克,每日一次,B-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25毫克,每日2次和阿司匹林(100毫克,每日一次巴米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曲美他(由法国施维亚公司20毫克,每日3次,饭前服用。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血浆BNP监测。

1.3疗效评估通过TOSH IBA Nem ioSSA-550A型超声显像系统,测量左心室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血浆BNP通过美国AR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心脏功能,有效改善心功能2级,有效改善心脏功能1,无效:无改善或加重心功能[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2血浆BNP浓度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BNP浓度无显着差异,但曲美他嗪组治疗后比治疗前血浆BNP浓度显着降低,而常规治疗组血浆BNP浓度下降并不明显;治疗后,血浆BNP浓度较,有显着性差异(P

2.3心胸比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其他在超声测量的变化。虽然常规治疗组可以改善心胸比,LVEF,但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并没有显著改变。曲美他嗪组可显著改善的心胸比例及LVEF,并能显著增加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均P

3讨论

BNP可作为诊断和治疗心脏衰竭后续的工具。通过改变BNP,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可以理解或掌握治疗。曲美他嗪在短期内改善心脏衰竭患者缺血性心肌病,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从而降低血浆BNP水平[3]。因此,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的辅助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在短期内(4周和血浆BNP反映这种差别。本组7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BNP水平无显著差异,但两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P

在心力衰竭诊断及检测方法上,BNP检测的实现是一个质的突破.BNP水平下降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症状改善相关的提示,可以指导治疗或心脏门诊初级保健门诊量身定制的治疗更有效。BNP水平确定使用组治疗的患者猝死的危险性高,可以帮助发展他们的计划并增加存活率。BNP检测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心脏衰竭等心脏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张金枝.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新药:曲美他嗪[J].医药导报,2001,3:012.

[2]李新春.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5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