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3: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课程建设的思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近几年来,社会在线教育飞速发展,网络视频公开课已非常丰富,如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等等。在线课程涵盖了文学、数学、历史等领域,有使用技能课程、学科概论课程,还有贴近生活实际的课程,各类课程一应俱全、琳琅满目,而且这些课程都是免费的。基础教育阶段,随着翻转课堂的深入推进与应用,网上的微课资源也火了起来,由中小学一线教师制作的海量微课资源已经成课堂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创新课程。“互联网+”时代,教育素材、专题资源、课程资源已非常丰富,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基于统整的视野,构建中小学生、教师的个性化学习课程,是“互联网+”给课程创生带来的良好机遇。
“互联网+”时代,教师、学生的学习方式已发生根本转变,移动学习时代已经到来,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这不仅仅是学习手段的变化,而且是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直面新常态,课程建设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另一方面需要迎合新型学习方式。基于资源统整的视野,巧妙地运用思维码图进行课程建设,探索课程建设的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开启一种全新的课程重构模式。
认识思维码图
思维码图是在思维导图框架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包含内容链接信息的二维码等建立链接。思维码图具有思维导图的全局性、色彩和网状结构等特征。此外,思维码图包含的信息要远远大于思维导图。思维码图以包含了主题的文本、音频、视频等内容信息的二维码作为节点信息,是信息时代思维导图的新发展。思维码图可以借助手持终端等设备进行阅读、学习,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型的具有系统性、可视化的知识联结工具。
用思维码图构建个性化课程
课程开发中,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课程内容的制作,特别是视频的录制,耗时耗力。面对大量的网络视频资源,何不为我所用,进行重组,开发出满足个性需求的课程?思维码图可以作为一种充分运用现有网络资源进行课程构建的工具,用思维码图构建课程,是一种高效、快捷的课程建设思路。
用思维码图构建课程,首先需要做好课程设计工作,即要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设计。其次,要做好课程内容的联结,即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搭建课程具体内容。这个环节需要对网络上优秀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分类,是思维码图课程建设的主要环节。最后,是构建课程思维码图,以思维码图完整呈现课程。
1. 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
课程结构设计,就是按照传统的课程分章节进行内容组织设计,或者以知识点的方式选择并行、递进等模式进行内容组织设计,以形成课程的“知识地图”。
课程内容设计包括课程介绍、视频课件、授课讲义、题库、试题、教学参考资料等内容的设计。
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阶段还需对课程的实施、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
2.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联结
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搜集并整理现有网络资源,并做好与课程内容大纲的链接,生成链接二维码,建立课程内容与二维码的对应关系。做好课程实施中的互动、课程考核中的题库等内容的选择与链接等。
课程内容的准备是优秀教学资源搜集与筛选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程内容的准备需要对课程视频、课件、软件、游戏、问题、参考资料、拓展资料等一同进行准备,课程内容的准备应保证课程资料基本具有完备性与系统性。
3. 思维码图课程的呈现
选择思维导图创建工作内容,从而创建思维码图,将课程名称、章节、知识点及内容链接的二维码插入到对应的结点分支,完成思维码图课程。
思维码图课程可以以传统的纸质方式呈现,也可以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思维码图课程制作完成后,需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完整性测试、正确性测试及版权测试。课程的系统性可以通过查看课程的思维码图进行查验,课程内容的正确性通过手持终端扫描课程内容对应的二维码,打开链接进行测试。
课程建设中,课程内容的开发是最费时费力的环节。网络课程学习中,课程内容的获取往往有偶然性、不系统性、零碎性等弊端。用思维码图构建课程是现有资源的二次利用,是现有优秀资源的结构化重组,是一种可视化的课程建设方式。课程建设者只需进行课程的规划与设计,通过盘活资源的方式实现课程“灵感”,省去了课程建设者大量的精力、时间,使现有网络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得到有效共享,符合课程学习移动化、泛在化的教育趋势。
用思维码图构建课程的优势
思维码图构建课程体现了简约、开放、共享、互赢的互联网思维,这种课程具有课程可视化、全课程联结、移动学习等优势。
1. 思维码图可视化地呈现了课程结构
思维码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课程大纲与课程内容的相互隶属关系用层级图表现出来,实现了课程大纲与课程内容二维码的链接。以图像方式呈现课程,实现了课程结构的可视化,符合左右脑并用的学习规律,助力学习者对课程的理解,提升了课程的学习效率。
2. 思维码图实现了全课程的联结
思维码图可以快捷地建立个性化的课程。课程建设者只需对课程进行科学设计,课程资源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一门课程的建设。另外,思维码图还具有思维导图的节点无限延伸的特征,可以方便地实现全课程的联结,即可以通过一张思维码图将各类课程统整起来,实现STEAM课程等全科课程视图。全课程的联结构建了课程地图,为课程学习提供了便捷,学习者可以进行课程的系统学习,也可以在统整课程中进行选择性学习。
3. 思维码图为泛在学习提供了结构化的课程资源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手机等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让学习无处不在,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都可以进行学习。移动学习具有碎片化的特征,这种快餐式的学习很有可能出现重复学习、学习内容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思维码图课程以其结构化、内容丰富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可随时获取的文字、音频、视频等课程资源,为高效、快捷的泛在学习提供了资源保障。
思维码图是一种课程创生的方式,实践证明,运用思维码图进行学习,学习将变得非常便捷,学习者仅需打开手机,即可学习所需课程。汇聚的课程资源、高质量的课程内容、高度自主的选择学习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互联网+”时代需要用创新思维进行课程重构,思维码图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技术,而且是一种思维的方式,让人们从旧的、单一的、低效的课程建设中解放出来,实现课程高效的建设。
关键词:动画专业;课程建设;高校;专业课程;建设;新思路
一、高职动画专业的课程建设
(一)按动画制作流程的顺序来安排课程体系
按照动画制作流程的顺序来安排课程体系,这个应该是我们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以前我们的课程体系,有点盲目的跟从本科院校的课程安排,在课程体系方面基本上还是参照原来艺术类和设计类、计算机图形图像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等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体系完全不能适合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为此我们就思考能不能走适应市场需要,适合商业动画制作岗位的教学之路。
根据动画制作流程的顺序,我们设置课程为:动画剧本――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里面包含表情、口型、动物、植物的运动等)――动画场景创作――工业设计(动画道具)――画面分镜头――制作软件(做动画所需要的软件,比如:FLASH、3DS MAX等)――后期制作。
(二)根据教学原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安排课程体系
作为动画专业的学生来说,绝大部分在进入这个专业学习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这个专业,到底学什么?怎么学?学完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等等。
我们安排的专业课程第一课就是专业认识。让学生全面了解动画专业到底是什么,我对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向,我们要学什么课程和什么软件等,以及学习动画的方法等。这样让学生对专业有个大体的认识了。然后再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动画概论――动画片赏析――动画剧本――影视语言――动画制作――动画设计――动画创作。
软件的学习,我们也是按照由浅入深来安排的:平面软件――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后期合成软件――后期特效软件。特别是三维软件,我们也有比较详细的分类进阶:三维基础――三维制作――三维场景――三维角色――三维高级语言及动画――三维插件――利用三维软件进行动画创作。
作为平面软件,我们只是矢量图软件和位图软件一样学会一个,这样便于学生为3D做贴图和后期,也能让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平面设计方面的工作。二维动画我们主要学FLASH这个软件,这个软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入门,所以就重点放在利用这个软件进行电脑二维动画创作方面了。三维软件,我们主要学3DS MAX这个软件,从大一就开始学,一直到大三,其主要目的是学会、学精。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才安排MAYA的学习。
(三)强调课程的联系性和独立性
我们在设置教学计划的时候,就计划要让每一门课程都是相互联系,而又是独立的,从上面可以看出我们在设置课程的时候,每门课程和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性非常紧密的,从市场需求来看,我们的每一门课程体系,又要符合企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岗位。比如非线编课程,我们除了学会用非线编做动画剪辑外,还要学会电视台的后期剪辑,和一些必要的非线编软件,这样学生以后可以到电视台找到编辑方面的职位。从动画公司的岗位来看,我们的每一门课程,要符合动画公司岗位的要求,比如,动画造型设计这门课程,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能达到动公司原画岗位的要求,再比如动画剧本这门课程,通过学习学生要达到能独立创作改编动画剧本的能力,还要能胜任编剧这门职位。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是否达标,我们也是按照动画公司该岗位的要求来考核学生。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课程联系与独立,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学生就业问题,从艺术培养角度看,也能让学生对自己喜爱的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四)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而每个学生的艺术追求和发展方向及特长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还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为他们设置个人的培养计划。这个也是我们课程设置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在专业选修课中,安排了很多方向的课程,适合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进行个性化的选课,与个性化的培养。
二、从动画专业的课程建设看高校专业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一)拓宽专业口径,精炼专业内容
淡化专业界限,实行专业交叉与整合,我们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一方面对原有专业进行梳理,拓宽专业口径,精炼专业内容,整合优化现有专业,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另一方面,积极发现市场热点,实行专业间的交叉,积极创建新专业。
(二)建立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复合型的人才知识结构是新世纪的需求,在制定教学计划中应充分体现这个需求。教学计划是办学思想、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人才知识结构的平台,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中应该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按照拓宽基础、整合课程、加强系统性、注重专业融合的原则设计教学计划,使教学计划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形成较宽的课程平台。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程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能够在较宽的课程面上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其次是专业课程设置应强调系统性、互通性,强调专业之间的融合渗透,便于学生在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相邻专业知识。第三是加大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三)增强课程的系统性
专业加强了主干课程建设,设立了以主干课程为主的课程环节,每个课程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完整的课程链条,完成知识的系统培养。在课程环节的组成上以《动画项目综合实训》课程为中心,若干基础课程、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实践课程为辅助,形成以一个主干知识点作统帅,其它知识点作支撑的课程模式。
(四)加强实践课程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校内建立多个实验室,以计算机实践和各种专业技能实践为主,采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并行设置的方式,使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成为教学的两条线,力求互相交融,相互印证,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
(五)在课程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实践性
我们在课程教学目标上实行低年级课程以开发思维为主,教学内容开放活跃、跳跃度大,重在学习设计思维方法和创新知识和能力,在高年级课程则以科学性和市场结合为主,强调理论联系实践。
【关键词】过程流体机械;网络课程;网络监控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082―03
引言
“过程流体机械”[1]主要讲授典型的流体机械如压缩机、泵、离心机等的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工作特性以及能够表征其生产能力的技术经济指标,是一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2,3]。主要的教学环节有课堂教学、实验等,结合本专业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4]综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由于装备结构复杂、课程容量大和授课课时所限,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多媒体课件也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网络时代的来临,给“过程流体机械”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此,我们根据“过程流体机械”课程特点,制定了“教学过程网络化”建设方案,并进行了实践尝试。基于网络将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并利用中国数字大学城的网络平台,全程记录整个教学过程和过程考评。
一 网络课程基本内容的建设
本重点课程建设基于中国数字大学城的网络课程平台,需要完成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立体化资源建设
为了能够使网络课程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需要把课程的基本内容上网公布,以利于同学尤其是外专业的同学进行网上选修前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在每次上课之前也可以有效的进行预习。
针对过程流体机械的特点,网络课程建设平台的主要包含11个模块,各个模块的主要内容介绍如表1所示。
传统的精品课程只是把一些课件放置在网络服务器上面,同学上课前后是否上去看,作业的过程等都无法及时掌握。而通过利用中国数字大学城这一交流平台,有利于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掌握学习的过程和进度,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对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可以及时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及时解决,尽可能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找不到老师,老师抓不住学生的尴尬局面。
2 3D精品课程建设
通过一两个学期网络课程平台的使用,有了一定的作业和讨论等教学过程的积累之后,该课程的资源得到了大大的充实,然后利用精品课程制作平成2D课程和3D课程的制作。制作过程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针对前面提到的立体化资源进一步扩充,对申报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补充一些必要的材料,就可以生成2D、3D的网络课程。
3 创建班级进入“本期授课”过程
在立体化资源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完成之后,就可以创建班级进入“本期授课”,可以方便地看到这个班级的情况和选课的同学,主要有如下助理模块:公告、作业、讨论、答疑、文件、交流、论文。通过各个模块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网络辅助功能,比如公告、布置作业等。同时针对同学的交流情况也可以看到本周同学新交的作业和提出的问题,可以及时方便地处理。
二 实验环节的网络教学过程
实验教学环节对于工科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理工科的大多数发明发现都是在实验室实现的,而国家每年也对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大量的经费和精力。我们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教师应该充分合理的利用这一平台和资源,狠抓实验室日常管理,在保证操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吸引同学的学习兴趣,发挥同学的创造力。
本课程包含三个典型的流体机械实验,主要内容如下:
(1) 压缩机指示功率和排气量测定
(2) 高速转子轴的临界转速测定
(3) 离心泵综合性能实验
实验环节的网络教学过程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首先,在网络上公告,展示相关的网络虚拟实验室[5],通知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和准备工作,同时宣布随机分组名单和分组实验时间、地点;
然后,在实验室等待学生前来实验。由于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前来实验的同学对实验的原理和安全注意事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原来同学来做实验时候没有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忘记带工具而回去拿的情况,同时对学生分组也有较好的把握,防止同学来做实验的时候少数人做多数人看,回去抄实验报告的情况。
最后,实验做好以后每个同学各自整理实验报告,在作业模块上传,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可以在讨论和答疑模块得到解决,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实验结束收工走人,脑子里面什么都没有留下的情况。通过实验报告的整理也能帮助同学复习相关章节的基础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 网上作业和交流平台的应用
通过上面实验环节的教学过程可以发现,作业模块可以很方便地构架课外时间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平台。目前使用最多的交作业的方法是通过电子邮件,而这种方式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教师在批改作业之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对作业进行整理,作业批改好之后对平时成绩的登记整理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这些事情完全可以交给网络平台来实现。专用的作业模块可以很好的记录同学的作业情况,同时对教师的批改过程也很方便地能够看到,还能够避免教师在不同的电脑操作时候电子资源拷贝的版本不一致导致的误差。
除了作业模块,论文模块也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模式。针对一些需要反复修改的情况,比如大作业、课后讨论等,都可以放进去,能够反应论文的修改过程,同时批复以后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修改意见而不是仅仅一个成绩。同时还能根据修改意见进一步对论文进行修改,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真正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能力的锻炼。
四 考核过程
有了前面的整个教学过程的实践,学生只有参与其中的作业、讨论等各个教学环节才有可能在考核中脱颖而出,摒弃了传统教学方法中一考定成绩的弊端。考核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课堂到课率、网络学习过程参与度以及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前两个部分可以客观的打出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与最终期末考试成绩加权后得到这门课程的最终总评成绩。这种方式所得到的考核成绩避免了原来平时成绩打分的主观性,可能有的同学只是每次课都到就会得到比较高的平时成绩。
五 教学效果
1 课堂和实验课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同学经过预习之后基本都对需要学习和实验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带着问题来参加课堂学习,甚至会有主动在课堂提问的同学。基本杜绝了上课时候不知所云,上课走神,甚至带错课本走错教室的情况。同学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实验教学过程中动手的同学多了,观摩的同学少了。
2 作业讨论效果
在作业、论文模块下,可以清晰的看到统计结果,即哪些同学交了作业,哪些同学的作业比较突出可以作为样本,哪些同学得分是优秀等。这就充分调动了同学参与作业和讨论的积极性,网上发言的同学多了,不像传统的精品课程那样只能看到老师的课件而不能充分利用到课堂教学中。甚至可以专门组织讨论课,让同学在网络讨论的基础上到课堂上来畅所欲言,充分做到学有所用,教学相长。这样教学效果好,而且也对教师上好每堂课提高了积极性。
3 教学档案的存档管理效果
整个教学过程都在网络上留有痕迹,到学期结束的时候还可以下载保存,是很有价值的教学档案,而且减少了整理教学档案和归档成绩的时间,把机械化的工作交给电脑和网络去完成吧。
六 结束语
通过基于中国数字大学城网络平台的“过程流体机械”重点课程建设,有利于我们把教学的整个过程从课堂延伸到网络,有利于充分调动同学和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在网络上记录下整个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是一种很好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的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培正,过程流体机械[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 潘树林,卢朝霞.“过程流体机械”课程的教改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8:81-83.
[3] 王君.化工过程流体机械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 化工高等教育,2008,(4):55-58.
一 课程创建缘由
媒介文化评论原称“中国电视文化评论”。创建之初衷是基于中国电视面对一个根本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是中国电视作为第一媒体继续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方向和根本动力。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介的迅速发展,我们发现这一文化问题不仅存在于电视文化中,在泥沙俱下的网络世界同样需要文化自省和文化转型,于是课程与时俱进,于2010年更名为媒介文化评论,朝着更纵深的传媒领域延伸。
二 创新培养目标
媒介文化评论的
关键词是“媒介文化”和“评论”,这就决定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先进的现代文化观念,使学生在审视当代各种媒介产品、媒介现象时,具有现代的文化眼光和文化敏感,具有现代的文化质疑精神和文化批判精神;对我国传媒事业具有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文化观念不是抽象的存在,它渗透在各种生活知识、社会知识、科学知识之中。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
与此相关,还要按照文化评论员的要求培养三种能力:文字评论能力、口头评论能力和把媒介文化评论作成视频节目的能力。我们期望在传媒大学生群体中成长出一批未来的媒介文化评论员,为传媒文化传播功能的优化和强化作出贡献。
三 教学方法改革
媒介文化评论课程教学主要围绕“三性”,即实践性、现实性和开放性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一个基本点是颠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讲稿,学生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创建“学生做,教师引;以学生的实践为中心,以学生的实践成果为教学质量鉴定标准”的现代教学模式。学期末,衡量学生成绩的不是试卷纸,而是学生写作的评论文章、当堂进行的口头评论和策划的文化评论视频节目。
1 与社会媒介现象保持同步,展开文化评论教学
为了体现本门课程的现实性,评论对象的选取是与时俱进的。如2007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叫停《第一次心动》,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大的文化决策,便以这个电视娱乐节目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文化反思,在广电总局进行两次“限娱令”后也立即展开了文化评论;十七大报告学习的热潮中,我们选取纪录片《大国崛起》、政论片《复兴之路》为评论单元,从整体历史文化的角度强化对十七大精神的文化理解和认识;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和“感动中国”也是文化评论的对象;近年来,评论的单元扩展到电影《小时代》、新媒体产品微博、微信文化的探讨,保持课程与社会媒介现象的同步。
2 展开以师生互动为主体的实践教学
各单元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先写好评论文章。教师的引导有两个要点:一是控制学生进行评论的视角,不要游离于文化视角之外;二是启发学生发掘媒介现象的文化本质。 课堂上主要展开口头评论,进行思想的碰撞。课堂评论过程中教师引导的关键点为:以同学们不同的观点进行穿插,激发学生交互提问和辩论的热情,避免冷场,以取得良好的互动效果。
课后教师按照评分标准批改学生评论文章,有针对性地给予分析性的评语和客观评分,并在单元最后一次课上进行单元小结。单元小结是教师展示引导作用的“重头戏”,这里不仅要根据学生作业梳理出学生在该单元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还需要将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把经验与教训上升到文化理论的高度。更重要的是通过总结和历届学生的评论比较,帮同学们打开更广阔的思路,并引导学生懂得:一个文化评论员需要有终身扩大知识领域的自觉。小结后,教师鼓励学生对总结提出异议,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
每学期学生需要进行约四个单元的文化评论,各单元进行评论的成绩的均分为该学年的总分。优秀作品由教师推荐媒体公开发表。也就是说,课程没有期末考试,却在过程控制中时时进行考试。
3 以文化讲座扩大学生视野和思维空间
为体现课程开放性,避免一言堂,本课程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进行讲座,旨在帮助学生更多了解传媒业界前沿动态。邀请来的讲座专家有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先生、凤凰卫视策划人胡野秋先生、安徽卫视导演耿小强先生、南京电视台主持人方方先生、滁州日报副总编王清先生等,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系列如“视听快餐与艺术规律”“当代中国道德现状”“纪录与实验:DV影像前史”“谈话类节目的文化内涵”“综艺节目是化妆成魔鬼的天使”“当代中国电视剧文化内涵评析”等文化讲座。
4 开放对外合作
为了更好地进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机会,本课程一直致力于构建教学网络。如与安徽电视台就《新安大讲堂》《旧闻新说》节目探讨合作,与《安徽电视节目报》约定供稿等,为学生评论实践提供更多校外平台。
四 初步的收获
1 学生开始树立整体的文化观念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整体的先进的文化观念,是他们发现媒介产品的问题、从文化视角进行评论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建立了整体文化的参照系后,学生才有能力对各种文化问题保持敏感,并发现症结之所在,以作出针对性的深刻批评。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化观念各层次和层次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如,在纪录片单元,通过对《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中各文化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核心文化的变迁、改革的分析,学生对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而加深了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学生的朴素表达是:“如今看电视,有了不同以往的感觉”;“看到媒介产品,不由自主开始了评论”。
2 实践推动了学生自知之明的提升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是被动的接受者,最常见的互动形式也就是回答教师的问题,参与讨论,很难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所谓的“听十次不如做一次”正是此意。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改变,“学生做,教师引”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演讲和自己的书写,自己策划文化评论的视频节目,能够更深切地发现文化理论的准备、各种知识的积累以及表达能力的欠缺,由此自觉地产生如饥似渴的求知欲。这是进一步丰富自已,提高自己的心理前提。
3 促进教师水平进一步提高
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提高:进一步树立了关注前沿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并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了学生,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媒介文化评论关注的是当下的媒介产品的文化问题,面对的是学生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鲜活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教师要把关注前沿、关注学生作为一种基本的自觉,而不能只是埋头做自己的学问,教师要通过研究把最前沿的信息引进课堂,把有针对性的理念与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个专注和研究的过程中,终身学习将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我们的一个深切的体会是:我讲你听易,你做我教难。
4 媒介文化评论教材出版
媒介文化评论课程在课程创建七年后编写出了课程教材,成为教改的初步成果。与传统教材的编写体例不同,本教材致力于对媒介文化现象提出多元的学术思考,除收录本教学小组三位教师对于媒介文化评论的理解之外,还收录了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多元看法,这是一本不下任何定论的教材,仅提供供学界、业界讨论的范本。教材的第二部分是实践篇,收录了教学小组教师撰写发表的文化评论文章,给予学生理论探讨外的实践范本。通过课程互动教学,辅以教材,不断强化学生对于文化评论的认知,更好地指导实践。
5 参与社会文化,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下,本课程围绕“如何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新问题、新危机”这一主题,集合同学们在课堂上的思考,决定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发出合理使用新媒体的倡议。
通过我院部分学生的思考、讨论、撰写、组合,外加多位教授、学者的整理与思考,《给全国高校大学生的一封信》在互联网上与全国大学生见面了,该信提出“度”为核心的解决办法,号召高校大学生正确对待新媒体,不做“低头族”;号召让新媒体扬长避短,以利于新公民的健康成长、以利于新媒体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文化的正能量。倡议发出后,在互联网上被同学们积极转发,最终该信被财经网转发,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同时提升了师生对接社会文化现象的自觉。
五 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1 学生常有不知从何下手的困惑
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个:首先,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其次,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存在差异。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整体文化观念还未建立,文化知识的积累还较薄弱,表达和写作的能力也有待提高。第三,学生感觉达不到老师的要求,产生学习上的焦虑。
针对以上问题,在课程中我们通过三个方面的措施进行辅导:一是做专题的讲座,从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补课”。二是做课程的小结,在剖析的过程中将整体的文化观念、先进的文化观念不断地进行巩固加深。三是作业的详细批改和教学示范。
2 学风问题
教书育人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育人的意识、没有良好的学风,教学效果的追求无异于“缘木求鱼”。作为以培养具有先进文化观念的现代人、培养专业媒介文化评论员的课程,我们更加注重现代知识人和现代文明人培养的结合。但不容回避,学风问题是当前高校的普遍问题。
【关键词】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2
《自动控制原理》是面向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等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与自动控制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该课程的性质属于理论性较强的工程科学。我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部分高等学校开设《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到目前为止几乎涵盖了所有高等工科院校以及相当数量的高职、高专学校。黑龙江工程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的高校,为学校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正确的角色定位以及与时俱进的课程建设理念,可以使《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在高校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自动控制原理》是相关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衔接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学生既可以学习、掌握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又能够获得分析、设计控制系统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如果能够将学生先修的电工电子学及后续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体系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将具有普遍意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环节中必将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课题组在总结了多年来的授课经验的前提下,结合当前我国本科教育的新形势,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逐步创建一支稳定的教学团队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具有严密的理论分析、以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融合多门理论及工程科学并涉及广泛的实际应用领域,因此建立一支理论水平扎实、工程经验较为丰富且较为稳定的教学团队是《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为例,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每学年需要开设《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在五个进度左右,合理的人员配置需要两名骨干教师、一名资深教师和一至两名年轻教师。骨干教师完成较大比例的授课任务,资深教师可以在理论分析和授课内容等方面为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及建议,年轻教师通过听课、备课及参与实验环节逐步成为骨干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完成新老交替,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还应该不断学习与本门课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理论结合实践,为课程建设带来勃勃生机。
二、凝练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过多过深的数学推导和数学分析必然将逐步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及制定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应在保持系统分析问题的前提下,尽量弱化繁琐的数学推导,对于较为陈旧且应用性不强的理论及分析方法只作简单介绍。对于知识体系中主要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可以重点讲解普遍适用情况,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作为了解内容在教材中加以体现即可。由于当今学生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很多,且学生在先修课程中已经积累了电路(或电工)与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自动控制原理》授课内容中应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潜心编写一本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精品教材
教材是每门课程的知识载体,是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信息来源。如果对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介绍的过于详细、透彻,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本,而且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掌握学习重点。因此,合理组织课题组任课教师,编写一本精炼、高效且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精品教材,不仅需要参编教师能够潜心于理论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还需要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做到与时俱进,掌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新理论、新技术,并能投身于相关的科研研究及工程项目。教材的编写应依附于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如果能够将实验课内容按照理论授课内容及进度融入到一本教材之中,既能使相关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降低学生购买教材的费用支出,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目的及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课的授课效率,可谓一举而多得。
四、创建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各高校的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多媒体教室已经不再是稀缺之物。自从电子演示文稿(PPT)被引入教学方法后,其对教学环节所起的作用可谓喜忧参半;系统仿真软件(如Matlab)和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的普及和应用,又为《自动控制原理》的授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创建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应该成为《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鉴于《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知识的推衍需要一个理解过程,所以还应以板书教学为主,给学生分析、思考的时间。但由于《自动控制原理》知识体系较为复杂、系统性较强,因此需要适当利用PPT完成复杂图形的绘制工作,以节省课上教学的时间。另外,由于Matlab和Multisim等仿真软件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在讲课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动态绘制系统分析曲线及电路响应信号波形成为可能。如果能够合理运用上述各功能软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同时可以节省一些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结合相关理论给学生介绍一些具体应用或例题训练,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出发点,改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
虽然《自动控制原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较为严密的数学推衍,但其理论却在人类生产、生活、军事及航天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教育部推出的卓越工程师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指挥棒。因此,《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先修的电路(或电工)与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改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以硬件电路的验证性实验为出发点,逐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较为简单的控制系统,以改善控制系统性能参数为目标,树立用工程的理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本科生能够在毕业后尽快融入具体的工作环境,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
六、制定一套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考核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源素质普遍不是很高,鉴于《自动控制原理》的课程性质,制定一套合理且便于执行的考核体系是提高本门课程授课效果的有益补充。目前我国各高校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考核基本以闭卷考试为主,辅以实验课成绩及作业和出勤考核结果,且试卷内容中分析和计算要占到分值的较大比重,使得学生不得不死记硬背许多定理、公式及分析方法,通过做题应付考试。这样的考核体系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同时也很难让学生体会理论联系实际的益处。因此,《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考核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课题组总结了近几年的授课经验,首先开始尝试了试卷结构的改革,尽量减少枯燥的公式推导与计算,适当引入了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这样教师可以在理论授课过程中指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为学生备考而减负。另外,在合理设置实验内容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适当加大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在实验环节中投入较多的精力,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本文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课程建设思想,首先来源于一线教师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经验的总结,对教学环节中遇到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其次是建立在课程组近年来针对教育部推出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做出的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总结。课程建设应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其效果应以学生的反馈信息为评价标准,逐步改进并完善各教学环节。本文提出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思路可以推广到与其相似的其它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科课程。
积跬步,稳前行,无欲而至千里。课程建设的实施者不应盲目追求所谓的成果,而应循序渐进、踏实做好上述每一个环节,重枝干,轻点缀,不做豆腐渣工程,要让学生真实体会到课程建设带来的益处,为真正落实卓越工程师计划做出有益的尝试,提供有价值的实现途径及执行方案。
参考文献
[1]严利,熊朝坤,余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探讨.高等教育研究.2009,26(4):53-54.
[2]剧文.以[卓越计划]为契机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13(2):38-39.
[3]李昌春,韩力,左为恒.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的体会与思考.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第32卷(增刊):74-75,78.
[4]杨敏.二阶系统性能改善的Matlab辅助教学.高等教育研究.2008,25(3):52-53.
[5]陈惠英,王培良.“自动控制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12(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