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体系范文

财务风险体系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3: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财务风险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财务风险体系

篇1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风险”一词源于古典经济学,主要是用于论证企业收益与隐藏的或有代价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财务风险是把风险概念具体到财务领域。因此,了解财务风险概念,首先需要清晰财务的主要内容:财务是指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包含筹资阶段、资金投入阶段、资金转化阶段和资金回收及分配阶段。因此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资金运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目前学术界对财务风险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经营活动中,由于面对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导致公司在财务经营状况上存在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讲主要指在公司筹融资、资金投放运用、资金回收及分配上存在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稳定性风险及持续现金回收风险等。此处所指的现金是指广义的现金。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偿还债务能力上的不确定性,主要指企业是否拥有充足的现金流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企业能否按时偿还到期债务需要衡量其资产结构的优化程度,观测其与债务结构的匹配性如何。企业偿债能力目前可以通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等相关财务指标予以监控。本文讨论的财务风险是指广义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日渐健全,资本市场愈渐开放,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现状的了解程度也日渐提高,如何提前评估企业财务风险、及时防范财务危机成为投资者和经营者共同重视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重点研究的课题。兰艳泽(2001)从集团公司的角度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主要在于不断地规模扩张导致企业资源不能及时最优化整合,管理层级结构不断深化造成企业信息沟通不畅,致使集团公司管理能力下降,出现“臃肿综合并发症”,从而提高了企业筹、融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唐晓云(2007)年在“略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一文中,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定义,认为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受各种不确定因素(或难以控制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财务状况不确定,从而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国内学者也对风险评估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多种变量的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公司财务结构,了解其真实财务状况,构建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油晓峰(2005)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一书中,总结了现有国内文献对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回归模型的方法。

二、财务风险形成的内外成因

(一)外部成因分析

企业存活于市场中,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人体的细胞,那么市场环境就好比于人体的细胞液,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如何需要受市场宏观环境的外部影响。总体而言,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成因包括经济环境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

1.经济环境风险

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受外界影响的宏观环境,其风险在于外部宏观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致使公司财务不确定性增加,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加强。概括而言,经济环境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受外部税收政策、经济宏观政策、国家货币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等相关整体层面的变化。对于单个公司而言,经济环境风险很难避免,不可改变,只能提前做好规避风险措施,但难以将风险降至为零。

2.市场环境风险

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依赖于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而一旦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必然会影响企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加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市场环境风险。具体而已,如果一个行业,其消费结构发生了转变,那么企业如未能及时改变产品针对的市场人群,并及时做出调整,则企业就要面临被消费变动所导致的产品滞销风险,最终导致企业销售收入下降,资产负债配比结构不合理等一连串反应。

(二)内部成因分析

外部成因只是导致财务危机的一部分,根据研究对象不同,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需“因人而异”。本文,笔者将内部成因概括为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筹资结构不合理、现金流预算不合理三方面。

1.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保障,一家内部控制机制健全的企业,能及时监控各项经营指标,对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号。然而,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并没有单独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更没有设置内部控制部门负责日常经营行为的合规及风险规避工作,以至于在操作执行部门为个人利益不顾公司风险继续发出有关指令时,公司管理层难以得到监控,最后导致风险被放大。

2.筹资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筹资行为是企业保证正常经营所需资源的重要经营行为之一,筹资结构包括债务结构、债务成本结构以及与之对应的企业资产结构和公司产品利润回报结构。如何合理配置企业资源,科学筹资,在保证满足公司正常经营所需资源的前提下,最低成本低筹资,并合理配置筹资结构,避免在短期间内大额支付负债是合理筹资的重要要求。

3.现金流预算不合理

前文已述,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指企业难以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因此提前对现金流做出合理、科学预算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大多企业都在上期期末和本期期初制定资金预算,并编制报表,但是能否按照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编制是否合理、完整是衡量该预算编制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标准。

三、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建立的步骤

对财务风险评价并非是一个单一步骤,而是一集业务程序梳理、风险识别、风险指标选择、风险权重确立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一)确定财务风险的界定及识别

对财务风险的界定及识别是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财务风险的识别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如德尔菲法、表格分析法、压力测试法等)并用,梳理企业业务流程,分析风险来源,测试风险条件发生时对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前文已述,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外部成因和内部成因。因此,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主要分为对系统风险的识别和非系统风险的识别。系统风险主要是对宏观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识别,如政策风险、税收风险、法律风险、市场环境变化风险、经济形势风险等;对非系统风险主要是针对企业自身经营环境、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识别。

(二)初步确定财务风险指标,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排除剔除共线性指标、确定各指标权重

通过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依然清晰主要的风险大类,其次需要着手对风险指标的筛选。首先,需要初步确定风险大类及风险大类指标。风险大类主要有系统风险定性类、短期偿债能力类、长期偿债能力类、盈利能力类、发展能力类、现金流稳定类,而各项大类具体指标又可以细分为众多财务指标,可依据企业自身情况斟酌。其次,需要构建多元回归模型,通过正态分布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等剔除存在共线性的变量,从而避免各变量之间因共线性而对最后评估体系的影响。最后,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各子风险指标予以降维处理,得到各风险指标的得分矩阵,从而确定各财务风险指标的权重。至此,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初步建立。

(三)运用历史数据对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予以修正

任何一个评估体系的建立都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不断地扩建数据库,并通过运用历史数据对该评估体系予以及时修正。对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修正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在企业数据库不完善或者不足以修正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时,可以运用同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予以修正;第二,在企业自身历史数据库较为完善时,可以直接运用自身数据库对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予以检测并及时分析差异、修正该评估体系。因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成因并不一致,因此本文提倡在修正阶段,以自身历史数据库为好。

四、结语

篇2

(佳木斯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我国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借鉴西方成熟与发达国家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才会既符合我们的国情又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而与国际接轨。文章通过分析财务的基本构建组成,加上财务的所存在的目前的问题,根据已有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偿债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22-02

收稿日期:2015-03-20

作者简介:孙颖超(199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会计学。郑立新(1968-),男,黑龙江省五常人,佳木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领导力与企业文化。

如今经济快速发展,金融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焦点话题。企业在赢取利润的同时也面临着消息不全等问题。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企业面临着财务风险,许多世界性的企业都已经倒闭,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也面临着财务困境。要想走出财务困境就要进行财务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然而现在我国最关键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下如何更好地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有一套全面的财务风险价值评估才能保证财务困境得到更好的解决,这也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在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考虑到长期利润的增长,和降低风险程度,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财务风险含义及形成原因

1.财务风险含义

财务风险从广义上来讲,是属于微观风险,一个组织最终的性能最终会体现在它的结果上。

从狭义上来细化说即是在遇到财务风险的情况下,由于财务风险的多变导致了财务管理决策的不确定性,进而使得财务风险产生,造成了企业的财务方面的经济损失。

2.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首先,财务管理的宏观因素的变化导致了企业的外部因素的变化,即财务管理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可观因素的改变而发生了改变,外部因素的改变也就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不定,进而导致了财务的损失。

其次,使得我国企业财务有较大风险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财务活动有复杂的动力学因素。在整个企业的发展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了财务管理问题,并且随着资产发展速度的加快,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复杂起来。

此外,财务决策失误也是导致财务出现风险的关键因素。目前财务分析的前提是避免财务决策的重大错误,由于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中没有各企业科学方法的客观决策经验,从而导致了金融风险及金融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使得我国企业经常出现内部财务混乱的现象。企业和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在利益分配,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方法上,责任不明,从而导致资本的效率下降,企业财产受到严重侵蚀,财务的安全遭受到威胁,从而导致了财务风险的发生和金融危机的产生。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在管理活动中,企业将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外部和内部的因素,这些因素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变化,最终会导致财务状况发生和经营成果越来越差,因此只有通过分析、理解、控制和评估的方法来加强风险的管理。

2.累积性

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产生金融欺诈、虚假的支付,粉饰利润等现象产生;企业生产管理不善则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成本增加……这些问题的慢慢积累便导致了金融风险的形成。

3.不确定性

金融风险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组织环境,组织环境的变化是未知的,这就导致了金融风险的程度也是无法预测的。

4..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性

财务风险会对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造成威胁,它反映在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经济效益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采取措施去避免这些不利影响。

二、体系研究

(一)财务管理的多变性

财务管理有法律、经济等许多因素在里面。这些因素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我们又很难准确的预测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如若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适应外部的复杂环境,这将会给企业的理财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设计指标不专业

首先,企业的各种财务的能力指标影响了财务的发展。盈利能力的缺失会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如若不能到期及时偿还债务,企业将会出现金融上的危机,使得降低资产的利用率,对企业利润的增长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这种种不利影响使得企业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些指标大多都局限反应在企业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上,这种静态的反应缺乏了准确性和真实性。除此之外,企业很容易粉饰所谓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这就使得了管理者所得到的的数据缺乏可靠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另一方面,基于现金基础的现金流分析,它不容易被粉饰,能够准确的将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反应出来,更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正发生着快速而激烈的变化,为了能够科学、客观的反映出企业的管理状况,从而采用了现金流量表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

根据风险评价指标的四种类型,偿债能力评价指标的定义应该包含相关的现金流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

(三)设计指标不科学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设计的不科学现象是体现在很多方面的,笔者就其对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影响较大的部分指标具体说明一下。偿债能力风险评价指标设计不科学,它是通过流动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判断短期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从而衡量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大小。事实上,计算流动比率的数据来自于财务报表,另外有一些因素(如企业清算能力、短期债务负担)并不体现在这个报表中,这反而影响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些甚至影响更大。

(四)相关的其他指标选择不全面

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之一是要求全面性,但目前金融风险评估系统设计过于简单,尤其是非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非财务指标是在结合财务人员的经验,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定量分析的不足加以弥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因素分析、企业创新和发展能力等非金融风险评价指标是该公司财务风险评估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财务目标起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这些非财务指标的不全面性以无法充分说明企业风险的问题。如与治理问题相关的财务风险则是由高管持股,关联方交易和担保体现。

三、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一)解决好偿债风险

项目的资产负债表对现金流的影响可以用现金流量表反映出来,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三个操作:第一现金流;第二投资;第三融资。通过现金流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企业的现金流及现金流状况。这对于我们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是有益处的,也有助于我们分析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企业未来可能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此外,时间的价值是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所以企业的价值表现在获取现金流的能力上,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是现金流获取力,这也是金融风险评估的基础。笔者认为,从现金流的分析角度来看,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应该增加现金债务比率指标。

(二)解决好营运风险

风险评估的指标之一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的恢复能力随着其周转率的提高而增快,若应收账款周转率太低,会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和对债务的偿付能力。企业大量使用现金销售、分期付款的结算方式时,应收账款周转率便不能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运营情况。因此,我们引入了平均应收账款账龄指标这个参数,来科学有效的反应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能力。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某项应收账款金额×某项应收账款账龄)/各项应收账款金额。

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环境,是一个企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也需要一个企业不断优化内部的财务管理措施,与时俱进改善经营理念,健全会计制度,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的理念,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三)解决好财务风险

高管持股比例的风险评价指标,高管持股比例是指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的聚合。股东和高管之间的关系决定企业需要实现一个长期激励高管的薪酬系统。高管持股是一种长期激励的方法。根据委托理论,当高管持股比例过低,高管所分享的利益较少,他人承担公司的损失,从而导致忽视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当高管持股比例增加,高管所分享到的利益就会增多,从而达到与其他股东的利益相一致,双方将共同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通过上述的回归结果我们看到,高管持股与公司成绩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即高管持股比率越高,企业财务风险就越小。因此高管持股在企业风险上起尤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红星、王宏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J].科技发展,2012(8)28-30.

[2] 孙忠欣.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网络财富,2013,(3)46-48.

[3] 吴惠吟.风险导向内部控制评价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3)58-59.

[4] 戴彦.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12(1)12-13.

篇3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防控体系

根据我国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保险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的同时,风险也随之而来。公司规模壮大不仅体现在公司业务规模上,还体现在保险公司的数量上。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险公司如何才能保持自身长久的竞争优势,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保险公司需要建立实施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防控体制,无时无刻不监督着企业,规避企业面临的风险,通过提高保险公司财务系统的管理水平,降低保险公司的财产损失,促进保险公司持久、健康、高效的发展。

一、保险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种类

(一)定价的风险

保险公司的销售业务是公司后续工作的基础,那么,一单保险的定价是如何制定的?定价的多少是如何影响销售业务的呢?保险公司的相关费用是依据保险公司的预算来计算的,在前期的资金投入时,企业如果不具备科学有效的计算方式的话,保险单的相关费用计算不准确,客户的满意度降低,不利于保险公司的后期发展。当费用过高时,客户可能回选择其他的保险公司,造成较低的投保率,而且已参加投保的客户可能会退订;当费用偏低或过低时,虽然公司的销售业务明显提高,但是公司本身的盈利额会减低甚至是会亏损。

(二)利率的风险

众所周知,目前银行内部除了储蓄外也设立了理财服务点,而保险的功能也是理财,那么保险公司的业务水平就会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影响。而且很多个体将投保错误的理解为是储蓄,更加激发了保险公司与银行等机构的竞争,例如,当银行的储蓄利率上浮了几个百分点后,更多的人会选择将钱存入银行以获取更多的利息,而不愿意将钱拿去投保,这就使得保险公司的业务水平降低,影响公司的资金运转,不利于公司规避资金风险。

(三)责任准备金的风险

也许群众参与投保的初衷不尽相同,但是保险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转移风险,损失分摊。在选择保险公司的时候,我们最看重的也就是保险公司的业务水平和偿还的能力,公司的偿还能力主要看公司的准备金的金额,看是否能够及时的依照合同约定支付客户的损失。如果公司的责任准备金不足时,会降低公司在客户心中的信誉度,影响保险公司的投保率,同时保险公司的资金周转会出现问题,导致公司无法正常的运行,而是忙于责任准备金的筹集。

(四)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

笔者认为,偿还能力不足与责任准备金的不足密切相关。通俗来讲,当投保人在发生灾难等风险时,要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但保险公司的责任准备金不足,无法履行合同内容,就会使得客户认为该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将会导致客户的流失。另外,如果在前期公司制定保险定价的时候就不科学合理,公司资金的运转方式不规范,也会使得保险公司面临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出现信任危机和财务危机。

(五)资产负债的风险

由保险这一行业的特点所决定,保险公司的经营是一种负债模式,在资金流转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管理者高度重视,防止出现资金匹配不当而使公司无法如期履行合同内容,没有能力支付索赔金额,导致保险公司面临资产负债的财务风险。

(六)其他类型的财务风险

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受到了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他的主要职能就是转移风险和降低客户损失。当客户投的是农业保险或者是灾后利益损失保险的话,自然灾害就是影响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出现的因素,这些因素是不可控的,需要在业务销售方面多加斟酌。

二、保险公司风险应对措施及风险控制体系

(一)应对措施

第一,降低融资的风险。在保险公司的运营中中,融资占据重要地位,引起了管理者的重视,如何降低融资风险已经成为了焦点。笔者认为,降低融资风险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立规避融资风险的机制,树立正确的融资风险观念,即要求管理者合理的规划公司融资机构,并最大限度的利用融资机构,但是要注意不能过分的依赖外部资金的流入。二是要有科学规范的预算计算方法,科学的预算方法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制定合理的定价以及设计完美的保险产品,使得保险公司的营业利润得以提高,降低融资风险。第二,降低投资的风险。在这个保险业务多元化的时代,供保险公司选择的投资业务也越来越丰富,一些保险公司会出现不知如何选择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首先,保险公司应该深度的分析市场行情,选择前景较好的项目,并根据自身条件限制,在业务投入上制定合理的资金分配,合理负债,在保证公司自身的正常业务运行的前提下,将企业资金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然后,保险公司在选择了合适的投资对象后,假如是证券投资,那么保险公司需要重点关注如何规避证券投资的风险。第三,降低承保的风险。承保风险的降低主要是通过提高保险公司的定价实力来得以实现的。保险产品定价离不开预算,预算是对企业业务费用包括利润、成本以及费用的浮动范围的一种计算方式,它不仅要满足投保客户的需求,还要为公司提供预期的利润。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公司在这方面的能力,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市场的需求,制定合理的保险产品,以降低承保风险的发生。第四,降低理赔的风险。理赔发生在投保人遇到风险之后,保险公司需要根据合同约定,对投保人的经济损失或是人身安全等损失进行偿付。这需要公司具备两种能力:一是保险公司责任准备金的管理能力,它要求保险公司要正确掌管责任准备金,准确核对,避免错账的出现,而且准备金的金额要充足,降低负债状况。二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风险案件的审核能力,它包括调查、损失计算、赔偿等环节,在这些核查过程中,秉持严格原则,降低不合理赔偿的出现频率,减少保险公司的经济损失。第五,降低管理的风险。保险公司利润的亏损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不恰当有关,因此需要我们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严格实施,具体包括:提高预算能力,以此为基准适度的调配企业内部资金运转;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注重业务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尽可能的规范工作;内外监督并存,保障保险公司规避可控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建立绩效管理,调动公司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此来降低风险的发生。

(二)建立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

第一,构建风险警报系统。警报系统是为保险公司提供危险信号的系统,可以让保险公司及时有效的解决公司面临的危机。这一系统是以先进的信息收集技术以及对危险信息的辨别能力为基础的,为了构建这一系统,保险公司需要拥有多条信息收集渠道,使公司可以及时的获取信息,并且是相对全面的。第二,建立风险评价系统。根据风险警报系统的警示,由风险评价系统自行选择合适方法评估保险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对保险公司的损失值进行预计算,进而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具体的指标分析,使高层管理者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化解财务风险危机。第三,创建风险控制系统。风险控制系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主要被用来帮助公司制定风险控制方案,降低公司损失的系统。当保险公司即将面临着某种财务风险时,风险控制系统会及时的反馈,积极制定调控措施,以将保险公司的风险值掌控在很小的范围内。当风险已经发生,风险控制系统会及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应对方案以确保保险公司的经济损失最小化。

三、结语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财务风险的管理是整个公司运营的核心,是最不能出错的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整个企业破产。面对当今保险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建立风险防控制度,提高公司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及风险防控意识,将财务管理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中。文章就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结合现阶段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防控体制,希望可以对保险公司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财

参考文献:

[1]李光.谈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01:51-53.

[2]吴艺波.略论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J].时代金融,2010,08:132-133.

篇4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一、引言

如今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会以及风险,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不仅要从产品业务的市场份额入手,也可从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来考量。企业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时,需要对所处环境中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形成全面有效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将有助于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并实现企业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设计缺乏科学性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还有欠缺不足的地方,比如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通常采用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但这两个指标的数据来自于企业的财务报表,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企业的账面流动资产或者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清偿能力,但是毕竟难以完全代表企业的实际现金流状况。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还包括了应收账款回收状况和存货周转速度等,因此对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用简易的指标设计很难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的描述。除了衡量各类财务风险所需的具体的指标设计缺乏科学性,还存在不足的是指标体系的建设,即现有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中,对财务指标的归类不合理不全面,也很难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可能导致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出现。

(二)对现金流量的重视不足

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还存在的一个不足是,评价体系中主要包含了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指标,但这些数据主要来自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而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里面对现金流量数据的使用相对来说较少。而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据,由于采用权责发生制并且在会计估计以及会计政策选择时可能有的调整,这些信息存在被粉饰的风险。而现金流量表由于反应企业的真实现金流状况,并采用收付实现制使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程度更高。所以由于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现金流量数据的应用较少,所以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状况、偿债能力并不一定能够真实的反应出来。

(三)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非财务指标的重视度不足

为了全面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对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就不仅仅会涉及到财务类指标,非财务类指标也需要纳入到该体系中,从多个角度入手对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据数据调查研究显示,企业的财务风险因其产生受到各类因素的广泛影响,所以只使用财务指标这样的风险评价体系是不健全的。但目前部分企业的风险评价体系中,对非财务类指标的重视和使用不足,不利于企业对自身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达不到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

三、完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对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设计,使其能够科学全面的反应企业的各类财务风险

要完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首先需从具体的指标设计入手,使之能够尽可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对于偿债能力指标的设计,除了使用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等反应来自静态报表的信息,也可更多的使用现金流量指标,毕竟用于偿还债务的还是企业的现金流而不是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资金。对于营运能力指标上的改进,比如可在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时通过应收账款平均账龄进一步调整。对于盈利能力指标的改进,可考虑增加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应用。其次,除了各类财务风险具体指标的设计以外,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还可从对财务指标的合理归类方面去改善,以避免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使得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

(二)提高对现金流量的重视

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密切结合使用,可使风险评价体系更真实全面的反应出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助于提高企业应对潜在财务风险的能力。现金流量表由于采用收付实现制,来反应企业的真实现金流状况,这使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程度更高,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信息被修改修饰的风险。因此在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可适当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自身现金流量的特点,相应的引入一些指标,如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该指标相较于一般的利息保障倍数,即考量息税前利润对企业所承担的利息覆盖能力,前者是从企业能够提供的现金流角度去衡量企业的支付利息能力,而后者是从企业的利润角度。多个角度的评价方式,更能够准确全面的反应出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

(三)加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非财务指标的使用

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其评价指标的构成应既包含财务类指标,也包含非财务类指标,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有助于从多个角度入手对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并全面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由于企业的财务风险其影响因素分布广泛,因此企业加强对非财务指标的使用,来对风险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从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创新研发能力、行业市场竞争地位等非财务类因素加强分析,有利于企业对自身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达到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完善其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设,需要完善对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设计,使其能够科学全面的反应企业的各类财务风险;需要提高对现金流量的重视,来反应企业的真实现金流状况,现金流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程度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信息被修改修饰的风险;需要加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非财务指标的使用,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有助于从多个角度入手对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控制,加强对非财务指标的使用,来对风险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篇5

一般来讲,公立医院是由政府出资扶持的公共卫生组织,它是以非营利性为目的具有公立性质的事业单位,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保证人们接受最基础的医疗服务并且治疗疑难杂症。另外,公立医院也具有协助意外事件、国际医疗援助等职责。公立医院在我国的医疗服务系统中始终处于重要的位置。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公共财政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也在逐渐变化,因此,公立医院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各种风险也随之而来。然而,在所面临的大量风险当中,财务风险应该属于不容忽视的风险。

1.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的内涵

1.1公立医院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风险,站在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分别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对财务风险加以解释。狭义上是指由于企业在筹备款项的过程中所欠下的债务造成了收益方面的不稳定性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又可以叫做融资风险。广义上主要指企业在开展各种财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因素或者是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财务运转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最终可能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然而,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主要指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金流动而可能产生的种种不良事件或者是造成的损失。

1.2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基本特点

首先,具有客观性。由于人们的主观思想无法改变财务风险,所以,财务风险的客观性比较明显。这种客观性是由构成财务风险的动因所决定的。不管是内部动因还是外部动因都是真实存在的,这就为财务风险的客观性打下了基础。除此之外,财务风险的无法规避性也反映了其凸显的客观性,只要某个组织实施了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其次,具有不确定性。在公立医院中,不确定性属于导致财务风险的必要因素。由于公立医院无法预测出财务风险所导致的潜在后果,因此其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再次,具有可控性以及损失性。尽管财务风险具有无法避免的不确定性,并且管理人员凭借既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也无法全面掌控财务风险,然而,财务风险的出现以及发展是具有规律性的,所以,管理工作者能够采取科学的手段估算出财务风险发生的区域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可以及时使用有效的方法来预防风险的出现,有利于控制财务危机的发生。有财务风险存在就必然会造成相应的损失。最后,具有相关性。相比较而言,财务风险要比其他风险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管理者的方法以及决策直接影响着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引起的后果。管理者的主观思想以及综合能力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间接原因。假设管理者可以正确预测出公立医院所存在的外部环境,产生对财务风险进行防控的意识,主动采用防控手段,就能够有效避免产生财务风险[1]。

2.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

对财务风险进行预防的中心内容就是财务风险评价,财务风险预防的效果如何是由其决定的。公立医院要想有效的预防财务风险,首要工作就应该评价财务风险,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更好的了解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情况,从而有利于公立医院提出预防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对财务风险的辨别以及预算是评价财务风险的基础,同时,财务风险评价属于一个确定和估算财务风险的过程。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财务风险评价主要是根据财务报表体现出的数据来对医院的运行以及财务情况进行客观性的分析,与容易产生财务风险的来源、条件等原因相结合来对财务风险产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价。

3.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构建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公立医院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不管是运行状况还是财务成果都要用各项指标来得以体现。然而,仅仅依靠单?指标是不可能从整体上对财务情况以及运行的业绩进行评价的,应该使用既能够起到补充作用的又可以从某一方面具体体现出其财务情况以及业绩的指标,把全部指标进行整合,从而构建一个由多项指标组成的体系,这样才能够全面地评价医院的财务情况。所以,形成一个系统性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首先,这种体系可以有助于管理人员全面地对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状态进行评价,可以为风险评价敲一个警钟,预测出可能产生的财务危机;其次,这种体系还有利于监督现阶段公立医院财务运行的基本情况,并且把现存问题凸显出来,协助管理人员查找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加以改进;最后,这种体系可以提升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其管理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有利于公立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2]。

3.2构建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3.2.1关联性原则

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时不可以实施盲目性地操作,必须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且具有指向性。利用评价工作的开展来逐渐增加公立医院的价值,进一步促进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确定评价指标之前有必要把财务目标考虑进去,评价指标不可以和财务目标背道而驰,否则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3.2.2科学合理性原则

科学合理性主要指对财务风险评估的标准进行构建时,应该把科学理论作为基础,让其更具科学性。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设定前首先要分析其是否符合科学,不仅要使各项指标可以如实地体现出医院的财务情况,而且还要客观地反映出其财务管理潜在的风险。

3.2.3系统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系统性主要指对风险评估的标准进行确定时,应该全面兼顾到各个环节并且对其加以完善,形成一个评价框架而且逻辑性以及灵活性要强。首先,评价指标的战略思想以及理论依据必须要科学统一;其次,各个评价指标应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力求和公立医院的自身特点相符合。

3.2.4全面性原则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财务活动的全部环节,延伸到财务活动?^程的所有范围。除此之外,按照医院本身的特点来决定应该加强重视的环节,然后开始从整体上展开分析或者是评价。

3.2.5可比性原则

由于公立医院所处的区域、规模大小以及级别都有所不同,因此,各个医院在财务活动开展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是不相同的。由此可见,在对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进行设定时,一定要有可比性,从而不仅有利于不同的公立医院间财务风险程度的横向对比,而且也有利于医院自身在不同时间开展财务活动时财务风险的纵向对比。

3.2.6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主要指采用的评价指标既应该与财务风险评价的目标相符合,同时又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支持。有必要选取明确、层次清晰的评价指标,从而有利于相关评估人员使用适当的方法精准的衡量以及数据的取得。

4.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4.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主要应用了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对繁琐的全部评价目标逐步进行分解,分解层次呈阶梯结构,然后把组成同一层次的元素展开对比,建立判断矩阵,对各个元素的相对权重以及组合权重进行计算,最后把层次进行排序,从而使得出的数值具有次序性,按照得出数值的大小来确定评价对象的好坏。

4.2人工神经网络法

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和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它按照接收到的数据,经过学习以及训练的过程,最终得出输入以及输出数据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人工神经网络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模型,这种评价模型与人类的思维方式是非常类似的。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能够把评价专家总结的经验知识传播到网络上,然后模拟专家来展开定量评价,有效地避免了由人为操作产生的失误。由于通过实际例子得出了模型的权值,所以,不会出现权重以及有关系数受到人为影响而导致的不确定性的情况发生。人工神经网络法对于处理多指标综合评价的问题是有效的,然而,此种方法也有缺点存在。主要体现在其使用的原理比较抽象,可操作性也较低。

4.3模糊综合评价法

众所周知,由于评价一种因素只需要一个数值,因此在评估受一种因素约束的事物时并不是很困难。然而,多数情况下,事物都是受到多种复杂因素制约的,由此可见,要想全面的进行评价,就必须把全部因素都考虑进去。但是,往往在认知上会出现不确定性和界限模糊的情况,从而无法通过单个固定的数值来衡量全部因素的好坏。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模糊综合评价法。这种方法既可以处理现实模型性以及科学准确性之间的矛盾,又可以使定量和定性思想相结合,并且操作起来比较简便,十分有利于不确定性的解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