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疗设备的检测范文

医疗设备的检测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3: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医疗设备的检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疗设备的检测

篇1

关键词:医疗设备;电气系统;安全检测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25

1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简析

医疗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经常会与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存在接触,如果其电气安全性能比较低,很有可能会因为自身缺陷或者操作不当出现电击损伤事故。为保证医疗行为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各项医疗设备进行电气安全检测,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确保操作人员实施行为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减少违规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一般医疗设备电击事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人与网电源之间形成回路,或者是网电源电压在回路电阻间产生的电流流过人体而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在出现电击事故后,会使得人产生疼痛发麻的感觉,造成皮肤、肢体灼伤,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心脏颤动以及呼吸停止。针对此就必须要来做好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的检测,确保设备操作人员与患者双方的安全,确保设备表面不存在电流,并不会造成点击事故。在检测时需要确定存在的漏电流小于人体安全限制,如果设备外壳漏电,则应将设备保护接地电阻降到最低,将漏电流对人体安全的影响降到最小。而对于电气安全检测不过关的设备,要禁止其在临床上的使用。

2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测内容分析

(1)绝缘阻抗。包括电源部分到地以及应用部分到地两种绝缘阻抗,电气安全检测时,需要分别做好两种情况绝缘材料击穿程度的检测。一般在实际检测工作中,会选择在检测两端施加500V直流测试电压,测定的绝缘阻抗值越大,则证明设备运行效果更安全[1];(2)保护接地电阻。所谓保护接地电阻即在电源地线开路情况下,测量被测设备保护地遇到电源地线之间的电阻,即医疗设备外壳接地保护柱与电源线接地插头之间的阻抗值。如果医疗设备绝缘层击穿使得设备外壳带电时,会起到分流的作用,进而能够减少流经人体的电流值,降低电流对人身安全的影响;(3)漏电流。对于医疗设备漏电流的检测,主要包括对地漏电流、患者漏电流、外壳漏电流以及患者辅助漏电流等方面。其中,对地漏电流即由电源部分穿过或者跨过绝缘流入保护接地导线的电流,而外壳漏电流即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时,从患者与操作人员可接触的设备外壳与外壳部分,通过外部导线连接而不是保护接地导线流入大地或者外壳其他部分的电流[2]。另外,患者漏电流即经过设备应用部分以及患者最终流入地下的电流,患者辅助漏电流即各应用部分之前经过患者最终流入地下的电流。

3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测方法分析

(1)电源电压检测。对于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检测,首先要确定其电源电压符合实际应用需求,其为安全检测的基础部分,直接影响了设备运行安全性。一般情况下医疗设备运行所需电源电压为交流220V,而对于大型医疗设备来说,如X光机、CT等供电电源大多数为三相电,其电源电压为交流380V。如果电源电压超出正常范围或者存在接线不正常的问题,如常见的地线开路与极性错误等,会造成电气安全检测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必须要及时确定故障发生的部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3]。另外,对于部分医疗设备来说,其电源电压稳定性较低,或者是选择用不间断电源供电,这样在对其进行电气安全检测时,就可以直接对稳压电源以及不间断电源输出的电压进行测量;(2)电源绝缘电阻检测。电源绝缘电阻即被测设备电源输入端与被测设备保护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其中绝缘电阻应≥10MΩ。利用ESA601进行电源绝缘电阻检测时,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首先,将被测设备电源开关关闭,并将输入电源设备的零线与火线短接,在其与设备保护地之间外加500V直流电压。其中,R1为分压电阻,避免电压过大造成变压器被击穿。被测绝缘电阻大小会对R1上电压降数值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流经R2、R3支路的电流大小造成影响。利用电压表来测量R3两端电压值,可以测得流经R3的支路电流,基于此既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到设备电源输入端与保护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大小,进而得出设备电源输入端与保护地之间绝缘电阻大小;(3)漏电流检测。所谓漏电流即将待检测设备开机正常工作后,由被测设备各导电部分到电源地之间的感应电流。在对医疗设备漏电流进行安全检测时,将设备电源打开,电源输入设备变压器初级,这样机会在设备保护地、机壳暴露部分以及患者应用部分形成相应的感应电位。将开关S5切换后,其会与电源地PE之间形成的对应漏电流流过微安表MD而被检测到。同时,通过调节极性开关S2、零线开关S1以及地线开关S3等来完成电源单一故障情况的模拟,如极性反向、地线断路以及零线断路等,测得不同故障情况下设备漏电流(图2)。

4 结束语

为提高医疗设备运行安全性,必须要做好对其的电气安全检测工作,即结合其运行特点分析安全检测的必要性,确定重点检测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方案进行处理,争取不断提高检测效果的精确度,并根据结果来采取措施确保设备运行能够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彭润,颜乐先,尹军.医院开展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测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2(11):122-123+153.

[2]苏永兴,夏慧琳,安文昊.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的漏电流检测[J].中国医疗设备,2010(01):10-11+4.

篇2

关键词:计量检定;质量检测;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质量测量和管控,可以有效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保证医疗设备的质量,保护患者的人身安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医疗水平。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计量器具失准而出现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大大增加了医疗安全隐患。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针对计量检定和质量检测在医疗设备的运用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1 计量检定和质量检测在医疗设备运用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不断进步,医疗设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并且医疗设备性能日益复杂,朝着多功能、多参数的方向发展,大量的医学计量器具不断进入到医院,并广泛的应用到临床救治过程中,为医疗人员进行诊断、监护、用药以及定量规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但就目前而言,医疗风险防范和成本管理成为医疗设备管理重要的环节,需要提升医疗保障设备的量值和质量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医疗设备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

另外,为了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需要促进医疗计量工作。在实际过程中,医学计量涉及生物力学、超声学、医用电磁学、医用光学等很多专业,囊括了医学领域可测量的所有领域。并且随着医院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医疗高精尖设备不断应用在临床,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医疗设备存在的风险,因此,在实际过程中,要做好医疗设备计量检定,加强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从根本上不断降低t疗风险,从而保证医疗安全。

2 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增加医疗管理的安全隐患,而且影响着治疗的效果。下面就针对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

2.1 管理意识缺乏

在医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的医院非常重视硬件建设,尤其在增添大型的医疗设备过程中,只重视设备的采购和使用,往往忽视了设备的维护管理,再加上对医疗设备计量和质量测量不够准确,没有充分认识到计量检定的重要性,并且缺乏医疗设备管理和检验的标准,无法为医疗设备检定和检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2.2 检测手段落后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有的计量检定和质量检测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质,不熟悉医用设备的性能,对检测的环节不甚了解,并且缺乏必要的检定规程和依据,导致最终检定结果缺乏可信度,无法保证临床的医务人员信服,从而影响到计量检测和检验的权威性。另外,由于计量检定费用较高,对一些中小医院来说,无疑会增加额外的负担和经济压力,因为一些中小医院就会想方设法的逃避检测,不积极主动的接受计量检定。

2.3 对新购进的医疗设备不进行计量检测

有的医院新购进医疗设备以后,就往往忽略了对医疗设备的计量检验和质量检测。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医疗设备生产厂家主要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合格证明无法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不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因此,在购入新的医疗设备以后,医院要对医疗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对设备输出的量值进行检查,从而保证设备的质量。

2.4 医疗设备报废管理不明确

在实际过程中,有的医院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不断回收设备投资的成本,就会频繁的使用医疗设备,导致设备维护和保养力度跟不上,甚至出现超负荷运行和超期服役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医院对患者生命安全不重视,说明在医疗设备计量和检测监管上存在漏洞。另外,在医疗设备出现故障以后,就会进行维修,但是在经过维修以后,设备的技术参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导致计量器具量值失准,影响了医疗设备后期正常使用。

3 计量检定和质量检测在医疗设备的运用分析

为了提升医疗设备的性能,满足医疗的需要,医院在购进新的医疗设备以后,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升自身计量和检测的法律意识,强化医院内部监督管理,避免医疗设备带病运行。

3.1 提升医院计量检测法律意识

对医疗设备而言,是病人的生命线,直接决定医生的临床诊断结果。因此,在实际过程中,要保证医疗设备测量方式和方法的正确性,提升计量器具的准确性,真正客观的反映病人的病情,避免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保证医疗设备计量的一次合格率和受检率,从而保证医疗设备保持良好的质量特性,避免出现误诊误治情况发生。因此,医院要结合实际情况,树立科学的医疗设备计量法制观念,提升设备计量管理意识,控制好设备从购进到淘汰报废的各个环节。

3.2 建立完善的设备计量组织机构

对医疗设备而言,计量检定和质量检测具有很强的实效性,需要结合实际,采用动态的管理方式,在医院设置医学计量室,然后配置专业的计量人员,结合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做好设备自行检定工作,建立完善的专业计量检测人员的平台,控制好医疗设备使用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加强与计量和检测部门之间的合作,提升医疗设备的性能。

3.3 不断加强医院内部监控

医疗设备的普及和应用,促进了疾病早期诊断治疗的发展,提升病危病人救治的效率,但是在实际计量检定和质量检测应用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检测标准,结合实际设备运行情况,采取定点和定期检定的方法。另外,在实际过程中,要采用计量检测和维护保养结合的方法,建立有效的定期巡检和维护机制,对计量检定不合格的医疗设备,要进行套袋,做好报废处理。对于超出使用年限的医疗设备,不断缩短检定周期,加强检查维护,保证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3.4 不断提升计量检定水平

在进行医疗设备检定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计量方法,结合相关的物理、化学参数,并建立相应的医学设备检测标准,从而为计量检定和检测工作提供依据。在进行检定和检测过程中,主要应用在高精尖设备,对计量检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计量检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为医院提供高效的优质服务,需要制定完善的技术规范,采用先进的医用计量检测设备,从根本上提升测定的水平。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在实际过程中,不断提升计量检定技术装备升级,保证检定和质量检测的质量;还要不断拓宽医疗设备检测的范围,把好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保证医疗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提升医疗设备检测的合格率。

综上所述,在实际过程中,医疗设备管理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两个环节,它赋予了医学计量和测量的内容,需要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的控制必将逐步纳入计量检测的轨道上来,从而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另外,相关管理机构,要加强医院计量工作的监控,提高医疗质量的管理,发挥计量检定和质量检测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旭霞.计量检测在医疗设备质量保证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4,

29:300-301.

[2]朱永丽,夏慧琳,迟琳琳.浅谈医疗设备计量检定与质量检测[J].中国医疗设备,2015,11:13-15.

[3]凌静,李双齐,叶细锋.疗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12,07:103-105.

[4]陈郁韩.医疗设备应用安全与质量控制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6,04:32-34.

篇3

关键词:医院医疗;设备网络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4-0000-01

Analysis of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to Establish Model of Effe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Strategy

Liu Kun

(Shandong Jinan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Jinan250001,China)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proposed relevant strategies,designed to work with peers,co-promotion.

Keywords:Hospital care;Equipment network;Management mode

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在网络时代,建立医院医疗设备网络化管理模式,有助于医疗设备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更有利于医院设备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共享和医院数字化管理,降低设备损耗,节约成本,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从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到现代医疗网络化管理模式的转变

一是从传统的医院布局来看,主要根据病种来划分出清晰的科室,医院按照各科室开展医疗工作的需要配置相应的医疗设备;二是主要是按照医院行政结构体系进行管理,划分成科室进行管理,医疗设备实行的是专科专用,多个科室需要配备管理和维修医疗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工程技术业发展得非常迅速,设备的种类增多,检查的精确度更高,科学性、权威性更强,医疗设备在医疗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作用越来越大。医疗设备功能增多,性能更优,一般一台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因此,多个科室都要用到相同的一台或几台设备,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出现了交互性。同时,现代医疗设备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日益凸显。如何科学、合理的规划、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如何对具有信息化特色的医疗设备进行管理,成了医院发展的新课题。在这一背景下,医院医疗设备网络化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二、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的现状分析

现代医院医疗设备使用和管理呈现出的总体趋势是:逐步数字化、信息化、开放化和规范化,实现整体最优化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医疗设备管理维护机构逐渐成立。随着医学的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医学工程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很多医院从以前以科室版块对医疗设备进行分散管理的旧模式,开始逐步设立了专门负责设备维修和管理的组织机构,对医院医疗设备实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二是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逐渐应用到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现在很多医院都建立了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使医疗管理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设备与台账实现了一一对应的管理,基本上达到了账物相符的要求,便于日常管理、查阅,大大优化了设备信息统计、分析等工作,有利于随时掌握全院的医疗设备情况,便于实现医疗设备的整体调控和医疗设备资源的优化分配,也对医疗设备维修、购置提供最翔实、最直观的依据;

三是网络化管理有利于医疗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医院根据医疗设备的网络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在医疗设备的使用和资源分配,提高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率,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医院实现医疗设备资源利用优化和社会效益最优的双赢。

三、加强医疗设备网络化管理建设

现在,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机构一般都配备了计算机,并连接了互联网,为医院医疗设备的网络化建设和管理打下来较好的基础,为网络化建设提高了设备保证、上网环境保证和相关应用技术保证。但从,医院医疗设备的网络化管理方面来看,一般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配备专业的医疗设备网络管理员,提高抵御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网络管理员应具有一定的网络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理的素质,确保网络稳定、安全地运行;二是随时防护、及时查杀病毒木马的好习惯。在医院医疗管理网络服务器上安装专业的防病毒木马的正版软件,坚持每天定时查杀病毒木马,严防病毒木马的非法入侵,以免影响网络系统的安全;

三是做好医疗设备网络信息的保密工作,严防信息泄密,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和长远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网络安全带来的损失;

四是加强医疗设备的信息数据管理和人员管理。医疗设备的网络化管理涉及的科室、人员、设备等比较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如果单单依靠一个科室、某一台设备,是根本不会可能实现的。它需要各个科室、医院所有成员的共同协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医疗设备网络管理系统的信息数据的收集,各科室成员必须共同严格遵守医疗设备网络化管理规范,提高医疗设备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提高设备的有效使用率;

五是管理信息的准确性是决策的保证。医疗设备管理信息是否准确,直接影响信息网络化建设与发展,对设备管理部门的决策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无论是医疗设备的采购论证,还是医疗设备使用年久需要报废,其决策正确的根本依据就来源于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因此,要求各科室相关人员,一定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医疗设备管理工作。

四、网络化管理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信息的来源和整理。信息技术提供了管理和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带来了谁提供信息,是否愿意将自己的隐性知识提供大家分享,信息是否能满足需求和信息的可靠性及可用性,各类人员能否将其充分使用等。这需要设立合适的组织结构,如成立中心或委员会来对信息进行处理和,采取培训制度来指导使用,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引导相关人员创造价值和为系统贡献知识。

(二)医疗风险的防范。医疗事故的倒置举证进一步加强了医院经营的风险意识。据统计,大多数医疗事故与医疗设备的使用有关。所以设备的流动性是建立相对固定的前提下,这儿的相对包括地点和使用人员,例如按设备用途分类建立在某类设备供应中心基础上。在流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加强定期计量工作,对高风险的设备要工程人员监督和采用预防性检测和维护。流程要标准化,并留存可为法律认可的记录。

总而言之,建立医院医疗设备网络化管理模式是现代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模式的总体趋势。我们应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网络化管理,积极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以便更好地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丽.基于网络平台的小型医疗设备集中管理[J].医疗装备,2008,5

篇4

【关键词】 容性设备 绝缘在线监测 介质损耗因数 泄漏电流 电流互感器 纳米微晶材料

一、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的现状

变电站容性设备的绝缘状态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绝缘在线监测是一种保障一次设备运行安全的技术手段,同时可以为状态检修提供辅助决策。容性设备的泄漏电流中包含了阻抗角、容性电流、阻性电流、等值电容量等表征设备绝缘状态的特征参数,因此对泄漏电流实施在线监测可以获取设备的绝缘状态参数,据此判断设备的健康状态[1]。

容性设备的泄漏电流信号微弱,变电站电磁环境复杂,加之电网中高次谐波的作用,这些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因而对电流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普通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信号在变电站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耦合及传输过程中畸变过大,难以准确反映设备的绝缘状态。虽然目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相关硬件平台已比较成熟,但由于普通电流传感器的性能难以满足以上要求,导致很多已投运的绝缘在线监测系统普遍存在测量精度差、数据分散性大的缺陷,系统难以发挥作用[2]。归纳起来,在线监测系统目前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函待解决:

1)电流互感器一致性差,导致监测数据重复性差、分散性大,难以准确反映设备健康状态;

2)长期运行稳定性差,外部的强电磁干扰和环境影响如温湿度的变化等导致监测数据波动较大,某些情况下引发系统误报警;

3)抗干扰能力差,弱信号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耦合及传输容易造成信号畸变,导致测量结果不够稳定[3];

综上分析,传感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在线监测系统效能的发挥,因此提高传感器性能、改善信号源质量对于提升在线监测系统的效能成为比较可行的途径。

二、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的检测原理

以电容型电压互感器(CVT)为例,依据其内部构造及电气原理进行分析[1],可建立其等效电气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中:C1――高压电容;C2――中压电容;L1――中压变压器一次绕组;L2――补偿电抗器;I1――容性电流;I2――中压变压器空载电流;Ir――阻性电流;R――等效介质电阻;Ix――全电流;U1――高压电容分压;U2――中压电容分压;Ux――运行电压

据设备等效电气模型分析,设备的介质损耗因数tgδ可采用采用正弦参数分析法进行计算,正弦参数分析法应用了三角函数的正交性,信号的采样频率fs为信号频率f的整数倍时满足三角函数正交性须具备的条件。由图1可知,设备泄漏电流信号Ix、中压电容C2分压抽头输出信号U2(参考电压)的采样须采用同步信号采样技术,该部分由高速同步采样硬件实现。

三、纳米微晶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工作在变电站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容性设备的泄漏电流正常情况下比较小,根据其等值电容量大小泄漏电流一般为5~500mA,介质损耗角δ一般不大于0.1度,设备末屏接地扁铁的宽度通常为20mm左右(如图2所示),因此要求互感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一致性,同时要求互感器的角差尽可能小。综上分析,在互感器磁芯的选取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于互感器的磁芯必须在极弱的磁场下具有极高的磁导率,对于5mA左右的泄漏电流(电容型套管的典型泄漏电流值),作用于磁芯上的磁场强度只有万分之几奥斯特(Oe),比通常的0.1级精度的互感器磁芯工作磁场小一个数量级,因而对互感器磁芯材料的选取提出了很高要求;

2、采用较粗的漆包线绕制次级线圈,以降低线圈的直流电阻,有利于提高精度;

3、合理确定磁芯尺寸,磁芯尺寸过大,降低了工作磁场,增大了线圈直流电阻,影响互感器精度;而磁芯尺寸过小,造成线圈的阻抗过小,不利于互感器精度的提高;

4、对互感器采取有效的屏蔽保护措施。

目前常用的电流互感器磁芯材料主要有软磁合金1J50、1J79(坡莫合金)、1J85(铁镍合金)系列等,新型纳米微晶材料因其良好的导磁性能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应用[5],为了验证弱磁场下的导磁性能,研制单位采用1J85和纳米微晶分别试制两组各100只外形尺寸相同的磁芯:内径32mm,外径50mm,宽20mm,对两种磁芯在弱磁场下的磁化特性进行了比对测试,其磁化特性曲线可知,在弱磁场下,纳米微晶磁芯的导磁性能明显高于常规软磁合金磁芯[6]。在完成上述测试的基础上,将两种磁芯采用直径0.28mm漆包线在全自动环形绕线机上均绕制500匝,并将线圈浸漆绝缘处理,采用日本产27ZH100硅钢片对线圈进行屏蔽,装入外壳,环氧灌封处理。在初级一匝、次级空载时测试其弱信号传输性能(测试点取电容型套管的典型泄漏电流值:1~5mA),测试数据可看出,纳米微晶互感器的线性度明显优于普通软磁合金互感器。

四、现场运行情况

2014年10月纳米微晶传感器应用于福建福清供电公司某110kV变电站2#主变套管绝缘在线监测项目,并实时监测套管绝缘数据。经调取运检部门于2013年底对该主变110kV侧套管实施的停电预试数据,现场实测数据和停电试验数据基本吻合,系统运行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五、结论

纳米微晶电流互感器对系统性能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突破普通电流互感器应用于绝缘在线监测场合的局限性,提高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和数据一致性;

2)改善绝缘在线监测传感器在变电站强电磁干扰环境下长期工作的稳定性,减少信号畸变。

目前纳米微晶电流互感器已经在国内多座变电站的绝缘在线监测系统中得到推广应用,运行情况良好,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 考 文 献

[1]恒,严璋.高电压绝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2]孙才新,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现状与前景[J].中国电力.2005-2.

[3]郭碧红,杨晓洪.我国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应用状况分析[J].电网技术.1999-8-23.

[4]罗光伟,向守兵,陈晓东.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J].黑龙江电力.2004-1-26.

[5]孙玉坤,李冬云,邹杰.我国磁性材料领域标准现状分析.磁性材料及器件[J].2016-1.

[6]高银浩,张文庆.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新进展[J].广州化工[J].2009-5.

篇5

[关键词] 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管理;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a)-0156-02

医疗设备计量检测与医疗安全和质量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医疗安全和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如何做好医疗设备计量管理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而计量技术档案是计量技术机构在检测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系列资料,它是开展计量检测工作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计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

1 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性和历史性,在计量检测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文件资料,是检测机构质量体系管理、运行及质量体系有效性、规范性、真实性的反映和记载,它不仅是检测机构规范化管理的基础资料,也是日常工作及机构考核的重要凭据[2]。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为医院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医院管理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由单纯经验型、粗放型向科学型、集约型转变,促进了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增加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实力。医疗设备计量检测有其特殊性,它的计量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病患的检查、治疗、康复等方面,而记录、保存相关的计量检测报告、数据等技术档案则是必须的、重要的工作,是开展计量检测量值溯源等工作的必要依据。充分利用开发科技档案,有利于医学科研成果的开发、推广和应用。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作为医疗技术档案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医疗设备技术档案的科学发展对提高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都产生重要影响。

2 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的重要性

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真实性。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主要内容有计量标准检测合格证书、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操作流程、开展检定校准工作的原始记录等,它真实反映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的过程及结果。(2)实用性。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是经过收集、分类、鉴定等科学方法形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价值的文件体系,以确保相关人员能够进行查阅和参考。(3)保密性。对某些有特殊价值的医疗技术档案要根据国家保密法确定其保密等级,并正确处理好利用和保密关系。(4)专业性。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是在医院医疗设备计量检测工作中形成的,而医学专业发展迅速,相关的计量检测技术也相应的提高,要求从事医疗设备技术档案管理的工作者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3]。科技档案、资源档案的可利用价值是保存档案的前提条件,也是档案的生命之源。合理利用科技档案信息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科研管理中的作用,对提高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都 将产生重要影响。

3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3.1前期准备工作的资料档案

医疗设备计量检测技术档案须有专人专管,明确分工制度和工作流程,掌握一定计量管理和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熟悉相关法规文件[4]。在医疗设备计量管理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既要不影响正常的诊疗工作,又要进行计量检测,设备正在运行或操作中以确保日常诊疗工作,配合计量检测问题、医务人员人力资源分配问题等,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计量检测相关的法规文件、通知、日程表等安排。

完整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归档资料主要包括:计量工作的工作依据、审批文件、通知、日程表、地点安排、人力资料分配及计量检测方式等,将以上资料分类、按时间顺序进行归档。

3.2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的资料收集

技术档案的信息收集是做好技术档案归档的基础。由于计量标准档案就涉及报、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论证、采购、验收使用维护、量值溯源以及考核评审批准、中间运行核查、能力验证、到期复查、设备更新、更换、报停及封存的审核批准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涉及到具体的技术人员、采购人员、管理人员、审核评审人员、论证人员,因此,它既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的工作。制定计量检测数据表格,对计量检测过程结果数据进行登记、收集,动态记录相关医疗设备的设备计量检测情况。表格填写清晰、具体到每项数据及检测结果。医疗设备计量检测范围登记:如监护仪、流量计、分光光度计等。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的数量登记。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相关的原始数据及检测历史情况登记。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的统计对比报告、证书保存[5]。

3.3 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的整理、建立电子数据源

审阅技术资料完整性,是否有前期、计量检测过程、结果等完整的相关资料;审阅技术资料是否填写清晰、详细、签字的有效性等;技术资料的分类、时间顺序排列整理;整理台账数据,录入相关计量检测管理软件,生成各类汇总报表。

3.4 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的组合、装订、归档

准备相关专业的档案装订工具,将技术资料组合装订成册、归档,汇编目录或粘贴标签,按年度汇编存放。

3.5 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电子档案。

将归档的所有资料扫描,方便查阅,为进一步实现无纸化档案管理作准备。

3.6 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的保存。

档案的保存要注意防虫、防潮、防火,有专门的档案存放地点,专人专管。

3.7 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的借阅、查阅管理。

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必须有专用的借阅、查阅登记本,确保借阅查阅情况的可追溯性。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计量检测是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必要手段,而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则是医院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的一个重要依据。它真实、完整并科学地记载了医疗设备计量的历史过程,对医院医疗设备计量检测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充分发挥其作用,成为现代医疗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问题,只有不断总结汲取教训,并不断掌握和学习新的技术档案管理知识,才能让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档案更好的为临床服务,从而为提高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作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孟庆勇. 技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2011,6(7):140.

[2] 王英秀. 浅谈医疗技术档案管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14): 245.

[3] 畅秋菊. 从机构考核谈计量技术档案管理[J]. 中国计量,2011,10(9):46-47.

[4] 罗宝文. 浅谈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管理[J]. 医疗装备,2009,9(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