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的风险防控范文

财务的风险防控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3: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财务的风险防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财务的风险防控

篇1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与内部控制的意义

现阶段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的规模不断的扩大,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医院的资金,大多数的医院必须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财务风险的预防和内部控制体系。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和内部控制对于医院资金的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使医院财务的管理工作变得规范化,降低医院财务风险,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工作水平。此外还能够强化医院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从而提高了医院财务合理利用与安全,推动医院健康的发展。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防控与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内部的风险评估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当前我国医院的发展,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但由于医院自身的经验不足的问题,就容易导致一系列的财务风险的出现。如信用风险、投资风险、税务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而医院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是医院财务风险防控与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部分。

(二)医院内部财务风险防控工作没有做到位

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与内部控制工作没有做到位就会影响到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的工作效果,导致一些财务内部控制人员不能够明确当前医院内部的经济情况,不能够将实际情况同财务账目结合起来,同时还会影响到会计人员的账目统计。由于内部控制的工作没能够做到位,就降低了对于内部财务的监管力度,从而使一些不法的内部工作人员进行贪污,导致医院资金的流失。

三、提高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与内部控制有效措施

(一)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和评估体系

为了能够提高财务风险的防控与内部控制工作,医院应该积极地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和评估体系的完善工作,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医院的内部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工作以及内务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流程,从制度上提高财务风险防控工作,同时还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避免出现责任空心地带,使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能够认真负责,提高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工作监督

医院还应该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监督机制,设置医院内部财务审计机构,从而提高内部财务统计工作的效率,确保医院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加强了内部财务的控制监督力度,从制度上对相关工作人员有了一定的约束,够降低医院内部财务的流失。

篇2

[关键词] 财务风险;风险防控;风险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05. 004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010- 0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改革进程的加快,企业经营面临着严重挑战。财务风险就是企业要面对的首要难题,建立有效的财务制度,掌握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规律,防范未知的财务风险,使企业在竞争的大环境中赢得先机,从而实现其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以下就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危害以及如何解决提出一些相关的方法和建议。

1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1.1 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成因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借助于企业内部的团队合作,一个优秀的企业团队会给企业带来高效的发展,获得巨大的效益。与之相反,一个内部结构不合理,人才体系结构失调,财务管理不规范,运作形式不符合市场发展形势的企业会被市场淘汰,而由企业内部团队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运行出现问题也是财务风险频发的原因之一,以上这些不利的因素如不能及时避免,发展下去就会造成企业的财务违约运营出现问题。所以企业财务风险也是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形势不断优化其运行机制,如果不能紧跟形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就会遇到困难,企业内部不能很好规划财政的分配,各部门运行机制不会相互协调,没有有效的控制资金走向的监督部门,没有合理的监督机制,造成资金的监管不严,审计不到位,企业资产流动性差,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的规划不合理,权责不分最终使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混乱,资金流动不畅,这些都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也是防控企业财务风险的着力点。

1.2 企业财务风险外部成因

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在市场中拥有的竞争优势与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息息相关,但因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企业在运营时要随时把握市场动态,关注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运营也要符合客观市场经济形势与发展规律,企业在制订相关的发展规划和财务计划时要确认准备资金是否充足,是否能根据市场的诸多可变因素做出相应的准备,并能跟进政府部门的政策变化和导向,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企业在发展初期都有比较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逐渐由于不能满足市场环境、政府政策、群众需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能合理地跟随市场步伐定位企业发展脚步,最终导致企业库存积压、销售受阻、资金链断裂,出现严重的经营危机和财务风险,最严重的甚至可能面临被收购和破产的命运。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等原因,企业的财务风险还受汇率的影响,在有外汇收入和支出的企业的财务,会承担随着汇率的变动而带来的财务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大,汇率带来的财务风险可能会更多,这就要求企业认真关注时事动态对各国的金融政策的影响,做到随机应变。在一些地区,地区的通货膨胀等原因也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加大。

2 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

2.1 企业生产能力下降

企业财务风险是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因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企业本身的生产链条,深化深加工技术,与其他企业进行融资,这些都会使企业本身面临财务风险。企业风险是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客观存在的,在一个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初期,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和规划企业的财务运行情况,及时拯救企业财务所遇到问题,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链的断裂,可能造成原料供应无法满足正常成品的产出,导致其企业的生产能力下降。

2.2 企业运营出现危机

企业出现生产能力下降是经营危机的初期,在初期阶段如果企业没有控制财务危机,伴随其发展的下一阶段是其经营出现问题,当资金链条出现断裂时,企业自身的财务运作无法正常协调或者财务部门没有能力为企业生产补充更多的资金,企业就会面临财务风险。企业首先考虑的就是积极寻求外界帮助,其他一些合作伙伴也会对当前企业出现的问题予以评估,评估该企业是否在注资后就能转危为安,并使注资企业能从中谋取利益。如果发现继续提供资金或者原材料源也无法满足企业正常运营时,其企业的合作伙伴就会放弃与其继续合作,这时的企业就会出现经营危机。

2.3 企业面临破产威胁

面临经营危机的企业,在无法调集更多资金,调节生产模式,改革企业财务制度,以解决当前企业面临的窘境时,等待其的结果就是被收购或者破产的威胁。当企业被收购时企业就需要进一步整改,新的注资企业会重新调整企业生产方式,重新设立岗位和选择人员。一旦企业无法被收购,等待企业的命运就是破产,宣告破产的企业会有银行接受进行拍卖或者产业调整。这样,一个企业就会因为内部资金协调不力,不能很好地制订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不能够适应广阔的市场环境,使企业本身陷入财务风险的泥潭,最终被市场淘汰。

3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与管理

3.1 加强内部流动资金监控

对于企业来讲,真正有意义的并不是在深陷财务风险时扭转局势而是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财政风险,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将财务风险防控这一理念深入在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时刻谨记制订合理的企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与企业发展机关的各方面的问题,关注企业产品的市场形势和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是否有影响,而根据市场和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或发展做适当的调整,预防企业财务风险。预防企业财务风险首先是确保企业有充足的后备资金,企业在面临财务风险时就有很长时间的缓冲,就可以重新进行企业的资产评估,对企业财政调整做出相关的规划,使企业摆脱财政风险的困境。

在企业有充足的后备资金的前提下,加强内部的流动资金监控,对于应用于各种项目的资金都要有明确的方向和一定的限额,做好项目策划书,预测项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当一个项目出现问题时,不要盲目地向该项目注入大量的资金,一定要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估,确定注入资金的必要性,同时要确保企业正常经营的资金不受干扰。这样就能很好地预测企业发展所遇到的财务风险,采取措施解决掉这些问题,使企业在竞争之中获得最大利润。

3.2 调整生产模式和资产管理

如何能确保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让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有良好的竞争优势,获得高效的经济效益。规范化的生产模式和正确的企业资产管理是其获得利润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制,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使财务人员将预防财务风险的防控意识放到首位,加强资产管理的监督,监督财务在实际应用的效果,严格管控资金流动与应用,定期核算财务的流通,以保证企业财务体系的健康运行。

同时在企业进行经营时要落实一系列的优化调节措施,进行合理的产业调整重组,在进行产业拓展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计划评估与预测,以防止产业链条过长给企业带来压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企业进行联合,构成大型企业集团,以提高对抗项目进行时其他不利条件带来的冲击的能力。制定详细的财务审核流程,加强对每一阶段的资金流向控制,总结经验。构建和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的适应能力,增强企业财政人员的防范意识,保证财务能够有序健康发展,确保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财务资金在市场资本环境中流动可能面对的风险,使企业充分适应社会发展浪潮。

3.3 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迎接挑战

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迎接来自市场变化的诸多挑战,把握市场走向和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量,了解竞争对手的生产动向,完善企业自身产业结构,防控企业财政危机,加快人才培养速度,完善企业产品销售网络,加强企业产业链条强度,不要一味追求企业发展的眼前利益和涉及范围的广阔。要确保在延伸企业链条时资金准备的充足,使企业产品更加多样化、丰富化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要充分加强在所要经营的项目前后所要面临的风险,并事先做好防范应急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要追求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发挥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紧跟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步伐。这样的企业才能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才能在竞争中收获利润。

4 结 语

对于如今市场浪潮中的众多企业,要在竞争之中取得优势就要不断地开拓创新,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创新产业模式,创建自己的品牌,优化人才管理。对于企业的财务资金有合理的规划,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组织,强化财务预算,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只有一个有活力的企业才会在竞争之中占得优势,才能让企业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永满.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控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

[2] 林新梅.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管理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

(3).

[3] 关勇.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2).

[4] 马晓玲.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6).

[5] 周炼军,王璐.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财会通讯,2011(8).

[6] 晏丽军.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J]. 中国外资,2013(15).

[7] 吴晓峰,岳国庆,呼延文娟.浅析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探识与防控[J].经营

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近年来,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投资逐渐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因此,电力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为了能够适应电力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进行提高非常必要,对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重视已经成为了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首要的问题。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慢慢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非常多,其中,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问题依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1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电力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电力企业不仅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同时,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也有很大的关系。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行业间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因此,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一定要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重视。经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因此,国家在电力基础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样促进了电力企业获得快速的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中施工规模出现了不断扩大的情况,同时,在施工标准方面也在不断地提高。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竞争的主要体现将在施工成本方面,电力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要对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近年来,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电力项目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材料价格在逐渐上涨,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重视非常必要。

2 电力企业现有的财务风险特点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收益与损失共存性等。其客观性表现在这种财务风险发生的非意识性,它的发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电力企业的电力设备受外界影响如自然灾害、人为破坏行为等影响很大,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停电、漏电事故。对于这类事故,人们无法主观回避,只能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降低其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其全面性表现在其不是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一阶段或某一时点,而是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始终。在企业运营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时点,都可能产生。其不确定性表现在该风险的发生并非可以准确预料和完全避免的,其可能发生在任何时期或者任何条件下。电力改造或者设备更新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增加企业财务负担,产生财务风险。其收益与损失的共存性的表现为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电力企业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深受市场机制影响和市场规律支配,其在实现融资多元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与收益分配相关的财务问题,进而影响后续的资金融通。

3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系统化与分散性相结合原则

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时,必须有整体的规划和管理。在整体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分权分级的财务监管工作的分配,从而将财务的监管工作真正落实到位,监管责任落实到人。

3.2 保证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增加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和企业财务风险。为了做到科学决策,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各种影响因素,采用先进的系统管理软件和管理技术进行决策效果的预先模拟和较完善决策的形成,从而有效规避企业决策的方向性失误。企业的财务风险虽然具有客观性和不确定性,但是通过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决策的科学性以及采取先进的监管体制和技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是能够进行有效的识别、规避和降低的。

电力企业部门应该根据自身特点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并将制度规范化。针对我国现有国情而言,电网部门应该颁布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总则,各下属电力部门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总则细化,并以“财务集约化”管理为原则,重组和优化电力企业内部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应该“各司其职”,应该在总目标之下,保证日常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明确化。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电力企业在经营中才能够逐渐的将自己的精细化管理总目标延伸至各个环节,从根本上实现财务管理的集约化。对于在财务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应该用流程规范本身的规定将这样的缺陷在内部消除,以防止对电力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作为电力企业应该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企业员工具有一种风险管理意识。电力企业在节约化管理实践过程中,将会有大量的新的管理标准、管理里面以及管理知识用于工作实践中,所以,作为企业财务人员应该对这些政策、制度以及规范相当了解。而在对其的培训中,最主要的是让企业的财务热源要针对本部门的特点对现行的税收政策规范进行学习。除此以外,电力企业部门还要考虑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因素,识别财务风险,建立适当的规范和策略以抵御财务风险,为电力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3 应用ERP管理系统,提升企业财务集约化水平

完成对ERP系统的应用,实现公司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工作流的规范化和网络化运作和管理。ERP系统是将软件数据库集中部署实行财务管理标准化,对财务制度、业务流程、核算规则、会计科目等进行统一要求,使财务数据能在各个分公司与省公司之间进行实时、高效地传送。省公司可对下级单位实时监控和管理,财务人员也可以在ERP系统中实时获得项目的进度信息,了解各个项目的进展与资金支付情况;每月月结期间,项目成本将结转至在建工程,当项目进入决算转资阶段,通过维护结转规则进行转资。财务人员按照管理要求,对项目成本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由此可见,各业务间环环相扣,有效实现了财务的实时监控和全方位分析,为财务的集约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ERP管理系统将财务与业务系统集成,进一步加强了业务管控,优化了管理流程,构建了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实现了财务数据资源的共享,有效提升了财务信息平台一体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3.4 实施财务管控标准流程,加强工程财务管理,防控经营风险

要严格执行财务标准流程。各部门均应执行国网公司统一的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信息标准、成本标准和业务流程,进一步完善“三集五大”业务流程与财务协同衔接,确保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稽核等标准化流程健全完整并符合内部控制原则,使企业内部的业务管理符合财务制度要求。

加强工程财务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健全制度,优化流程,建立工程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强化工程其他费用和财政性资金项目财务管理,规范费用列支渠道,防范工程财务管理的习惯性违章。

另外,要全面实施基建标准成本,不断优化基建成本管理流程,建立基建财务专项分析制度,推进基建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基建财务在电网建设投资方案经济性比较、审核年度投资计划等环节的作用,统筹好基建标准成本的实施,加强在工程概预算、工程竣工决算管理等环节的财务管控与监督作用,努力降低企业的工程造价。强化关键风险管控并充分发挥工程全过程财务管控机制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基建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

进一步加大财务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检查制度,完善财务稽核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财务在线稽核应用水平,提高企业财务风险诊断和预警能力。企业要坚持不断地完善风险管理和内控评价体系,落实重大财务事项报告机制,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年度报告和内控评价报告制度。

4 结语

企业管理中,核心的部分就是财务管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效益受到财务管理水平的影响,对于电力企业也是如此,电力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一定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将财务管理的作用进行发挥,利用财务杠杆力量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重。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建立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财务管理模式,这样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地勘单位发展逐渐走向市场化的道路,而财务活动和财务状况也在不断的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但由于市场的变化多端,导致地勘单位的财务状况也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面对地勘单位的市场化,对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作出必要的预测,并实施有效地风险管理的措施,可以更好的使地勘单位在市场化中发展的更加顺利。

一、地勘单位风险类型分析

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地勘单位的财务风险进行归类,并按照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政治风、法律、利率、市场竞争和经营等方面的风险。筹资过程、投资过程以及资金收回过程等方面的风险是按照资本运行的方式进行的。

(一)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作为一种财务管理的风险,是单位对到期的资金没有偿还的能力,筹资风险作为财务风险的启动点,而地勘单位财务筹资的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的资本投入。另一类是向债权者借入的资本。地勘单位是国有的单位,国家的资金投入没有风险额存在,但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需要承担筹资的风险。因此地勘单位的筹资风险主要是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以及到期能否偿还贷款的能力。

(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过程中不能够确定能否定期的收回投资额成本以及投资的获利情况。投资风险是财务管理的主导风险,并伴随着投资活动而存在。地勘单位如果投资的项目没有获得相应的利润,那么就会影响地勘单位对债务的偿还能力,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营。随着地勘单位市场化的发展,投资的项目也逐渐的增多,而主要的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投资的项目不能按期获利,投资出去的资金出现严重的亏损,降低单位偿还债务的能力,导致运营不畅。投资的项目虽然有盈利,但获利的水平低。

(三)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是指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对资金的回收不能回到自身的起点。资金回收一个是成果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另一个是成果资金转化为接结算资金。由于市场经营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在资金的转换过程中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资金的回收过程中要有很多的风险存在。

(四)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在收益和分配的过程中资本的价值会受到影响,对收益进行分配以后将不利于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财务风险的释放就是收益分配风险,一个是对风险的释放,另一个是收益的确认。如果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或者财务会计的方法使用不正确,那么成本的回收就会减少,在收益的过程中如果对时间、形式和资金的把握不当就会产生相应的风险。

二、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的特征

地勘单位的财务风险实在财务不能按照预期的结果完成相应的财务目标,从而对地勘单位的运营以及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地勘单位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比较深,在市场化的发展中,企业的运营过程比较短,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在市场化的竞争压力下,相比其他的单位更具有财务风险。因此地勘单位要对财务管理的风险机制进行正确的认识,对财务的风险特征正确的把握,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认真防范各种风险。地勘单位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具有客观性,地勘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地勘单位的风险管理人员要根据现实的可观条件和结果,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减少单位的损失。二是不确定性。地勘单位的财务风险虽然可以进行预期的估测,但由于市场变化的复杂性,对财务管理的风险难以预计,因此不能准确的预测风险的大小。三是系统性,在整个的财务管理的过程以及各个财务关系中都存在着财务风险,资金的筹资、投资、收回等各个环节都会有风险的存在。四是共存性。地勘单位的工作对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存在着较高的风险,而风险也具有突变性,虽然存在着高收益,但也存在着高风险。五是可防性,虽然财务管理风险客观存在,但也可以找到一定的方法规避各种风险,把单位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地勘单位财务管理风险的防控

(一)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可以让企业在风险发生之前对风险做好预警提醒,并对将要发生的风险进行合理的预测,并对风险作出提前的分析,针对预测的风险进行针对性的实施策略和防范的措施,从短期的盈利来看,地勘单位的盈利并不完全取决于盈利,而是在实际的运营当中是否有足够的资金给予各项的支出。地勘单位要想对现金的流通进行编制和预算就要尽力短期的财务预警系统,使经营者能够对财务管理中发生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地勘单位要根据预警的各项指标,针对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运行特点,为地勘单位的发展构建长期的预警系统。地勘单位的预警指标主要包括:流动的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等。地勘单位应当根据各项的指标并跟根据实际的运营的状况对数据进行合理的预算和构建,找到风险的根源所在,对风险的发生及时的进行防范。

(二)构建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

内控制度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内部管理系统,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景的实现,因此企业要对内部管理系统进行强有力的规范和管理。在企业的运营当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资金的运营符合科学的管理规律,并对资金的运行建立相关的评价制度,实现资金管理的责任化机制。在管理中运用资金考核制度,并根据资金的使用量和实际的占用数量和时间,对资金的管理进行细化的分配,从而有效的提高内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地勘单位要推行全面预算的方法,在预算的过程中要与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目标相一致,并全力的实现企业的活动目标。在进行预算的时候,对各项的职责进行具体的规划,并保障预算的部分包含在全面预算当中。在进行预算的时候,各项资金的预算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并对预算后的考核进行严格的审查,定期对雨伞的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全面监测预算的运行情况。针对预算与实际之间产生的差异急性及时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差异。地勘单位要对预算的支出进行严格的监控,掌握每一笔支出的来源。地勘单位要提高审计的独立性,企业内部控制的良好形成与内部审计有很大的关系,内部审计的形成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对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的改进建议,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三)提高全体员工财务风险意识

首选要提高管理者的风险管理的意识,由于地勘单位的市场化运行,而市场的变化又是复杂多变的,地勘单位在市场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而财务管理的风险也时刻存在着。因此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者要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财务管理中坚持风险管理策略。其次,要加强对企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财务部门作为地勘部门重要的一个机构,承担着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十分的必要。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综合素质对单位的风险执行情况和结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财务风险判断的能力,增强综合的职业素养。最后,对全企业的员工提出风险意识的要求。地勘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不能单单依靠管理人员的单方面的努力,而是依靠全体单位员工的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责。单位的人员要加强自身对财务风险的掌握,增强自身的财务风险存在的意识,从而促进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正常运行,提供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篇5

关键词:煤炭企业;重组;财务风险;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054-01

一、煤炭企业重组并购过程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资产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一般说的是小煤矿存在的各种价值风险,其实际上是价格评估不合理导致的一类风险。通常是因重组方和评估机构在评估小煤矿的资产价值和获利能力时,过于高估而造成出价大于自身能承受的范围,导致投资失败。无论小煤矿现在的经营状态有多好,只要重组方估价过高则会给成本回收造成困难。首先,资源价格风险。随着煤炭价格的逐步上扬,让小煤矿老板普遍认为占有煤炭资源就等同于占有财富,未开始整合以前就有为了以高价出售煤矿,不惜通过哄抬地区煤价等手段,变相提高煤矿的转让价格。其次,实物评估风险。兼并重组之前要对小煤矿的实物资产进行实地评估,虽然重组方强调以实有、实用、实际的原则为价格确定的基础,但仍有可能在实际评估中出现诸多问题,导致了评估结果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影响了重组后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定价风险不仅是当下重组过程的重要风险,而且一旦发生,就容易给重组后的生产经营造成更大风险。

(二)资产权属风险

1.资产出售的授权问题。由于许多小煤矿都是合伙经营,但在重组过程中,资产收购转让协议基本是对准小煤矿的实际控制人,因此,在签订和履行资产协议之前,必须要求相关资产的出售方出具其内部股东会决议、合伙人会议决议(根据小煤矿组织形式而定)等决议文件,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该协议不因对方相关决策程序而存在瑕疵。

2.转让资产的权属问题。采矿权的权属问题。小煤矿的采矿权是否存在被司法机关查封、是否存在提供质押、是否有其他权利人对采矿权提出权利主张、采矿权的各项手续是否齐全、应缴纳的采矿权价款等行政费用是否足额缴纳等。其他财产的权属问题。对于其他财产权属问题,要审查其获取该财务的程序是否合法,该财产是否还有其他权利人或共有人,被重组煤矿取得该财产是否已经支付了足额对价,应办理的产权登记手续是否已办理完毕,是否已经取得必须的权属证明,相关资产是否设定担保等。

3.资产转让税收问题。小煤矿向重组方转让采矿权、矿口及其他资产,按照现有税收政策,资产出售方需要缴纳营业税、增值税等,如何处理该部分税收问题,在重组过程中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因为被重组小煤矿经营中长期采取现金交易,纳税意识淡薄,其是否愿意承担该部分税收,对于交易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4.资产转让手续问题。由于采矿权及相关资产的变更需要办理登记手续,并且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为此,就必须在资产收购协议中就办理权属变更手续的责任方和费用的承担进行明确约定,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三)重组方融资风险

当前,大型煤炭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可采取的方式包括:自有资金、借款、发行债券、寻求长期战略合作等等,每种融资方式都会给重组方筹集到理想的资金。但在融资期间也会遇到各种财务风险,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融资能力,这对于兼并重组能否顺利运行有关键性作用,这是因为大型煤炭企业内、外部的资金渠道按时足额的筹集到资金,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二是融资结构,融资结构涉及到的内容为企业资本中债务资本、股权资本结构。融资结构对整个企业的风险控制有重要意义,若控制不当则会带来巨大的资金风险。若并购之后的经营收益无法达到最佳状态,而现实经营利润率低于负债利息率后,企业很可能出现利息支付风险和按期还本风险。若融资结构以股权资本、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为重点,则说明把企业控制权转移到新股东上,不仅造成重组方在重组后企业中控制力的减弱,还会对作为重组主体的大型煤炭企业造成经济利益上的受损。

(四)支付风险

煤炭企业重组遇到的支付风险主要出现在支付过程中的失误,通常是与资金流动性有关的风险,这类风险常常和融资风险、债务风险等存在较大的联系。因此,实际兼并重组过程中,由于所收购资产的价值较大,如何支付收购价款、支付期限的长短以及资金来源、逾期付款的责任都可能形成风险的来源,重组方采用不合理的现金支付,不仅容易造成的资金流动性风险,而且给企业下一步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困境,影响现有煤炭生产的有序进行。更严重的是,如果不能合理保证兼并重组后,企业从小煤矿获取足够的现金流,用以偿还各类租赁费用和收购价款,将会直接引发重组方的债务危机,将重组方拖至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破产的危险境地。同时,从小煤矿的角度看,如果无法从重组方得到对其利益的现时补偿,就很容易造成对兼并重组进程的抵制,降低成功并购的几率。

二、预防并购阶段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价值评估

重组方在于小煤矿商讨收购时要充分掌握其各项资料,如:财务资料、业务资料等等,这样可以保证并购过程的稳定进行。对小煤矿价值准确评估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企业并购中双方的动机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选择的价值评估方法也存在差异。虽然现在由重组方确定评估机构,但小煤矿的实际控制人还是会依据自己的评估方式和评估方法,确定自认为比较合理的资产价格,从而造成双方确定的资产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重组方需考虑采用合理的方式构建定价模型,或者构建多个定价模型,将最终资产转让价格不仅确定下限,再确定一个合理的上限区间,从而为实际并购活动中资产价格的最终确定留出必要的余地,这不仅有利于兼并重组过程中的资产定价的风险防范,也有利于双方的价格谈判,顺利推进兼并重组。

(二)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为了掌握足够的并购信息,对小煤矿兼并重组后的具体经营情况准确评估,让重组方能选择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兼并重组。财务风险评价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盈利能力评价。从损益表内容里将收人金额减去各项成本费用、上缴税金后等,最后的金额大小即是企业的利润,扣减项目的多少能体现出企业不同的经济信息。在这里,有两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一是成本费用的确定,单独采用小煤矿或是大型煤炭企业的现行成本,对兼并重组后的煤矿盈利能力进行评价都是不合适的,所以,既要充分考虑兼并重组后管理模式、人员构成、费用支出项目的变化对成本费用的影响,又要考虑充分小煤矿在成本节约方面的影响,尽可能使用于财务评价的成本费用接近于重组后的实际成本费用。二是现金流的影响,重组方必须对兼并重组后从小煤矿获取的现金流进行合理评价,确保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

(三)资产交接

确保资产交接完整、手续严谨不仅是防范资产收购风险的重要手段,更是兼并重组后小煤矿良好运作的基础,因此,在资产交接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现场交接原则。所有的资产交接必须现场进行,交接人员必须到现场查实交接资产的状况与转让协议、评估报告所描述的状态是否一致,不能够仅仅进行书面交接。

2.实物与清单相符原则。在进行资产交接时,必须确保实物与双方资产交接清单上所列的资产相一致,若发现不一致之处,应当及时向对方提出并向重组方报告。

3.权属证明完整原则。在交接过程中,要注意不仅资产交接完整,而且资产的权属证明及其他附随资料应当一并移交,如发现权属证明不完整的,应要求对方予以补办,确实无法补办但对资产使用影响较大的,协商降低资产收购价款或要求对方提供必要的担保。

4.资产过户手续完整原则。对于需要办理资产变更登记手续的,重组方应当及时要求对方在合理期限内办理过户手续,以避免出现权属不清或权属争议的情形。

(四)支付方法

在支付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这样可以避免资金的不合理使用,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财务秩序。在支付过程中需要把企业的支付方式设计为现金、债务、股权等多个方式。一是可以通过外部融资、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筹集资金,实现对兼并重组小煤矿的控制;二是对小煤矿现有资产的收购,除采取现金支付的方式外,尽可能采用租赁、负债的方法,减少重组方现金的支出;三是尽可能地延长收购价款的支付期限,减轻重组方的还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