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的情况范文

课外阅读的情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3: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外阅读的情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外阅读的情况

篇1

调查学生:***、***

调查家长: ***、***

查找资料: ***、***

统计分析: ***、***

得出结论: ***、***   分析统计: 1、读课外书的种类: 功课参考书

文学作品

时政读物

广泛阅读 阅读人数比例:     60%

20%

15%

5% 统计结论:由此看来,不管是家长还是同学本身都没有重视课外阅读的覆盖面,仅为单一目的,或凭个人所好进行课外阅读。然而要丰富学习生活,扩展知识面,必须加深课外阅读的广泛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各项科学的兴趣,做到全面发展。 2、对社会流行粗浅读物感兴趣的占80%    对经典名著、内蕴深奥的哲学著作感兴趣的占20% 统计结论:这也暴露了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质量太低,深度不够。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读物质量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优劣无聊。这对中学生影响很大,作为教师,家长应指导学生多读一些质量上乘的经典著作,名篇名章。我们中学生也应分清良莠,把目光投向一些有内容、有意义的读物,重视阅读质量与深度。 3、对课外阅读分析能力:

无选择性、盲目

有选择、有收获

70%

篇2

课外阅读一直是国家课程目标中所强调的内容。2003年出台的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再次明确规定:“初中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养成良好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个人成长、精神建构的关键因素。初中生处于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读不读、读什么、怎么读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在现实中,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十分乐观,尤其农村学生存在很大的课外阅读障碍。对此,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以便为后续研究和教学提供相关指导。

二、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采用抽样的方法,对城市中学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初二(1)班45名学生和农村中学宿迁市孙园初级中学初二(4)班56名学生,一共10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01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01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从阅读活动的四个方面进行问题设计,共12题,包括10题封闭式问题和2题开放式问题。调查结果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分析处理,对城乡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描述,用单因素x2检验分析两者存在的差异。问卷由学生填写并当场收回,为保证答题的客观性,事前曾告知学生,本次问卷调查结果与学科成绩评定无关,要求每人独立完成,客观答题。

三、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量的城乡差异(见表1)

城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城市学生每人都有课外书,其中97.8%的人拥有20本以上;26.8%的农村学生没有自己的课外书,藏书在10本以上的只占28.6%。城市学生周阅读时间少于一小时的占8.9%,而农村学生占57.1%。一年中,10.7%的农村学生没有进行课外阅读,阅读20本以上的农村学生占8.9%,城市学生占31.1%。

(二)初中生及其师长对于课外阅读态度的城乡差异(见表2)

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都赞同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城市教师和家长的认同度要高于农村。学生基本都很喜欢课外阅读,但原因各异。城市学生的阅读兴趣71.1%来自内部兴趣,或者已经把课外阅读自觉为一种习惯,或者认为有意思;而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60.7%源于外部兴趣,认为可以提高作文水平。

(三)初中生课外阅读途径的城乡差异(见表3)

城市学生有40%表示零用钱大多用来买课外书,这样的农村学生只占14.3%,大多数农村学生很少自己花钱买书。城市学生的阅读途径较为丰富,最主要是自己买书读,有24.4%的学生选择利用图书馆资源,13.3%选择在线阅读,最后是向亲朋好友借阅,农村学生的阅读渠道相对单一,最主要是向亲朋好友借阅,基本无法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

(四)初中生课外阅读内容的城乡差异

开放性试题中,学生列举了自己最喜欢的三本课外书与教师推荐过的一本课外书。城市学生列举最多的是外国经典名著,农村学生列举最多的是四大名著,作文选也被多次提及。城市教师推荐最多的是《爱的教育》、《朝花夕拾》等,相对集中于中外文学名著。农村教师推荐最多的是《作文大全》、《唐诗三百首》等,相对集中于教辅类用书和古典文学。

四、讨论

(一)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特点

1.课外阅读资源稀缺,途径单一

就调查对象所在中学孙园中学而言,学校前后两栋校舍,却只辟了一小间办公室作为图书室。室内只有两个书架一共三五百本书,其余空间都用于堆放杂物。图书室终年关闭,形同虚设。对此,有教师称:“农村的教育经费这么紧张,工资都难发,哪有闲钱去‘不务正业’?”校园外有一家新华书店,赫然在目的是新华书店里卖的竟是鞋子。书店老板介绍说,原来这里确实是新华书店,由于顾客少之又少,终于开不下去关了门,但换一个门面招牌又需要花费一笔,故而新华书店在众目睽睽之下变成了“新华鞋店”。于是,校门口的小书店便成了唯一,其间有武侠和言情系列,更多的是教辅用书。

学校无法提供课外阅读资源,而家庭更加无力负担这一“额外”开支。被调查者的父母,90%都是农民,家境普遍不好,一些学生甚至上不起学。一名学生曾留言说:“我来自一个农民地区,我的父母都非常的穷,可是爸爸、妈妈和姐姐都在为我上学的事的钱担忧,就紧紧为了上这个学校就东借西借。到了最后我姐姐终于把钱借来了。”(这是学生的原话,可以看出还存在错别字和语病。)农村学生很少自己买书读,亲朋好友是他们最主要的图书来源,但是,一样身在农村的亲朋好友,又能有多少藏书来填补这些孩子成长中的空白?

2.课外阅读压力过大,功利心强

被调查者的学习任务繁重。仅仅是初二,学校的作息时间就从7:20排到了21:25,学生回到家还要写作业,一般到23:00才能写完。除有形的课业压力外,他们还承受着无形的心理负担。与城市学生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农村学生如果想跳出农门,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正如孙园中学的校训所言:“读书成就命运,刻苦改变未来。”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是改变命运的一条捷径,一旦不能抵达未来的平坦通途,学习便被视为一种奢侈。在被调查的班级里,有一张课桌始终空缺。学生告诉笔者,那个女生成绩中等,家境又不好,家长看她大学无望,权衡再三把她领回家了。

农村学生的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因此,他们的课外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为了考试,这必然在无形之中给课外阅读套上了“紧箍咒”,使得原本丰富多彩、自由驰骋的课外阅读极易丧失其阅读原动力。

3.课外阅读范围狭窄,缺乏指导

被调查者几乎没有接受过阅读方法的指导。方法的障碍使得很多学生的阅读事倍功半。

一个学生诉苦道:“我的语文成绩不怎么样,我也想多读点课外书,有时下课,我也不出去玩,晚自习回到家也接着看书,我的脑海里整天装满了‘看书’,并且我已经行动了,但成绩也没提高,我究竟怎样学习才能使成绩提高?”

由于师资水平限制,农村教师普遍读书少,阅读经验不足,又限于资源匮乏,难以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与方法的指导都有所欠缺。很多学生提到老师曾给他们推荐过的课外书就是教辅类用书:

S1:老师推荐的全是有关学习资料。

S2:老师推荐我们看过作文书,看些跟学习有关的书。

S3:老师没有列举书名,只是让我们多看一些课外书,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知道更多的知识。

因此,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随意性较强,不注重方法,往往难成体系,收效甚微。

(二)城市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特点

1.课外阅读资源丰富,途径多样

大多数城市学校各项硬件设施过硬,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阅读条件。就调查对象所在学校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而言,学校按国家级示范学校的标准建成图书馆,拥有藏书近12万册,报刊260多种。馆内宽敞明亮,环境优雅,文化气息浓郁。图书馆每天开放,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自由借阅,而且学校还安排各班每周进馆进行专题阅读。此外,图书馆定期会有新书推介和经典导读,并经常组织读书笔记评展等活动,学校还花费不菲,聘请余光中、刘墉、李敖等作家、名家为学生做讲座,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十三中校门口也有一家小书店,主要销售教辅类用书、青春流行读物与休闲杂志。由于地处市中心,周围书店较多,学生常常能在第一时间购买到新书。

被调查者家庭大多物质条件优厚,家长不仅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还经常主动给孩子买书。一名女生说:“我妈开学会给我买一次书,主要是参考书、练习册之类,放假时候她会给我买课外书。妈妈总希望我多看点课外书。”一名男生说:“爸爸每天下班都会从单位带一沓报纸回来,他也叫我跟着随便翻翻。”而家庭电脑的普及,也使得在线阅读成为城市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途径之一。

2.课外阅读系统性强,指导得力

城市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与方法都得到了教师有力的指导。

从教师推荐书目可以看出,城市教师推荐的课外阅读内容多为经典文学作品,且古今中外兼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各体齐备,系统性较强。

教师不仅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授课中推荐阅读篇目,同时还布置学生定期做读书笔记。有学生坦言:“做的时候也会不屑和厌烦,但过后,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每节课前五分钟,教师会组织学生读书交流,学生根据相关专题交流展示阅读心得,相互启发。而每周在图书馆的两节阅读课,教师也会给学生做专题讲座或个别辅导。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十分有益的。

篇3

[关键词]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性别差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当代大学生在挣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后,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外阅读作为大学生自由学习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巩固所学专业知识,还可以开阔视野、增加内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了对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有比较系统的了解,我们对浙江省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1 调查基本情况

用于本文分析的数据来自对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11所高校学生的随机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一对一访录式的问卷调查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96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样本数据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在384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90人,占49.48%;女生194人,占50.52%;城市学生120人,占31.25%;乡镇学生60人,占15.63%;农村学生204人,占53.12%。

2 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的现状分析

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是指大学生用于订阅报纸、杂志、购买纸质图书、电子媒介资料和网络学习卡等方面的支出。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受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消费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仅从性别角度分析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方面的差异。

2.1 大学生每月总消费支出情况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之一,“每月消费总额”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还可以间接体现大学生的个人消费行为习惯。我们对大学生的“每月总消费额”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在接受调查的384名大学生中,每月消费在600元以下的有44人,占 11.5%;每月消费在600~800元的有168人,占43.8%;每月消费在800~1000元的有136人,占35.4%;每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有36人,占9.3%。

2.2 大学生每月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情况

根据调查,大学生用于订阅报纸杂志、购买纸质图书、电子媒介资料和网络学习卡等方面的“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在接受调查的384名大学生中,每月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在50元以下的有116人,占 30.2%;在50~100元的有126人,占32.8%;在100~150元的有108人,占28.1%;在150元以上的有34人,占8.9%。

2.3 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析

利用表2和表3资料,分别计算来自城市、乡镇、农村男女生的“平均每月总消费支出”和“平均每月阅读消费支出”,进而算出“阅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从平均每月总消费支出的绝对额来看,全部大学生平均为785.42元,其中城市女生最高,为每月838.46元;农村女生最低,为每月744.44元。从平均每月阅读消费支出的绝对额来看,全部大学生平均为82.81元,其中城市男生最高,为每月95.24元;乡镇男生最低,为每月75元。从阅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指标来看,全部学生的平均比重为10.54%,其中最高的是城市男生,为11.76%;最低的是城市女生,为9.17%。对比表4中的各行数据,可以发现:

(1)当代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普遍不高。调查显示,有68%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低于中学;有24%的学生表示与中学持平;只有8%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的课外阅读消费支出高于中学。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网络学习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免费而便利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是进入大学以后,许多学生觉得在学习上的压力明显下降,课余时间大多热衷于交际和娱乐,读书则呈现出功利化倾向,自由学习和自主阅读的动力不足,导致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消费支出都会减少。

(2)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从总消费支出来看,城市女生最高,但她们每月阅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是最低的;农村女生的总消费支出最低,但她们每月阅读消费支出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与最高的城市男生十分接近,比最低的城市女生相对要高出26.17%。我们分析,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存在的这种性别差异,主要与他们升学前的学习环境有关。城市女生家庭条件较好,加上她们天生爱美,喜欢打扮,导致了她们的总消费支出较高。但由于城市女生中学时期的学习环境优越,课外阅读条件与大学相差不大,她们在进入大学以后,对课外阅读消费的心理需求不会很大。而农村女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差,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的影响,她们在大学里的总消费支出相对较低。但农村女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她们经常会感到知识面不广,缺少兴趣和特长,这时候没有了高考升学的压力,女生特有的自尊心会让她们想方设法去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无疑会导致农村女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消费支出增加。就男生而言,由于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则与女生具有完全相反的表现。从表4中可以看出,城市男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消费支出比农村男生相对要高出10.31%。根据我们的调查,有73%的城市男生表示最喜欢购买和阅读的是政治人物和科普知识类书籍,而有69%的农村男生表示对专业书籍和教辅材料更感兴趣。

3 思考与建议

阅读是人类最普遍和持久的学习方式,大学时期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重要阶段,课外阅读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当代大学生由于学业和就业压力,对于课外阅读的目的存在偏差,功利性阅读现象明显,从众心理强,选择能力差。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首先,要形成良好的阅读教育体制和有效的导读机制。大多数学生反映,大学里图书浩如烟海,不知道应读什么书。大学生阅读教育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开导读讲座和开设导读课程,鼓励学生读好书。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引领作用,提高学生自由学习和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学校应以团委、学生会牵头组织成立各种读书协会,定期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和读书比赛,开展读书交流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还可以让他们认识更多志趣相投的同学,满足他们交际娱乐的愿望,激发他们更为浓烈的阅读热情。

此外,大学生应该端正态度,淡化功利心理,改正阅读方法。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改进课外阅读状况的根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忙碌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应克服浮躁心理,加强自我管理,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使自己通过阅读获得心智的成长。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阅读;渠道;态度;方式

1 调研的背景及目的

从古代走向现代,从远古走到今天,书籍一直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从最早的图形文字记载到后来的甲骨文,竹简,那是的书籍因价值昂贵做工考究细致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书籍都是富贵人家才能拥有的奢侈品。直到东汉时期,蔡伦造出了纸,印刷术被发明,书本才被大量印刷,书籍、知识才被更好的传播,也因为书籍的价格更平民化,储存携带更便捷,书籍得以大量推广,成为了一个民族知识乃至精神的载体。而到了21世纪,因特网的发展打破了这一定律。网络小说、电子书开始畅行。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得以很大程度的改变。而在阅读书籍来源方面,从最初的书店购买,到日益健全的公共图书借用系统,再到现在的电子书、网上书城,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读者书籍的来源更加丰富多样化。当今的大学生,在课内接触了很多专业课本,这跟能力专业技能相关。而在课外阅读方面,年轻人的口味十分难捉摸。本次的调查就想了解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大学生在课外读物方面的偏好,对现代阅读情况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得到了一些基础信息,基本摸清本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希望可以带来帮助。我将通过一具体详细的调研活动,了解并且严谨地分析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最后做出结论,以展现年轻一代对读书的态度和影响,为今后的此类问题起良好祭奠及指导作用。

2 调研过程

2.1 调查对象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校区大一年级学生

2.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本调查问卷设计并发放了500 份,问卷随机发放至本院东校区大一年级各系的同学,征集了同学们的阅读情况。回收过程中,收回了500份。

3 调查分析与总结、建议

3.1 问卷分析

单项选择题:

1.你选择某本书的原因是什么?

A:内容可读性强

B:他人推荐

C:价格比较合适

D:书的设计比较吸引我

分析:对于选择读某本书的原因,48%的人是因为内容的可读性强,24%的人是因他人推荐而选择某本书,受价格影响而选择某本书的占12%,受封面影响而选择某本书的占16%。由此可见,大部分人是因为书本身的有用价值而选择某本书的,受书的价格影响而选书的只占少数。

2.您一个星期大概能读几本书?

A:一本都不看

B:一本

C:二本

D:三本以上

分析:您一星期大概看几本书,其中一星期看一本的占一半以上,而一星期一本都没看的占18%,看两本的占18%,与一本都不看的同学人数一样,而一星期看三本或以上的同学只占少数,仅占8%。依据以上数据可知,在我校,大概有一半或以上同学每个星期至少看一本书,看书风气良好,更有一星期看两本或三本以上的同学也不占少数。由此可见,我校热爱看书的同学大有所在,看书氛围良好。

3.您一般都喜g什么类型的书?

A.文学书籍B.动漫娱乐C.经典文学D.哲学宗教

第三题调查数据显示:喜欢看文学书籍的14人,占调查总数的28%,喜欢动漫娱乐类型书籍的18人,占调查总数的36%,喜欢看经典文学类型书籍的17人,占调查总数的34%。喜欢看哲学宗教类型书籍的2人,占调查总数的4%。

4.您一般多久去一次图书馆?

A.每天 B.一天一次 C.偶尔去 D.从来不去

表1

第四题调查数据显示每天去图书馆的6人,占调查总数的12%,一天去一次的22人,占调查总数的44%,偶尔去图书馆的人数18人,占调查总数的36%,从来不去的2人,占调查总数的4%。数据显示,一天去一次图书馆的人数占大多数。

5.您每个月在图书馆外借图书的次数是多少?

A.不足一次

B.两到五次

C.五到十次

D.十次以上

分析:由数据显示可看出,有大不部分的人每个月在图书馆外借图书次数两次以上,分别有52%的人两到五次,24%的人五到十次,8%的人十次以上,还有一小部分人去的不足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一小部分的人一次也没有过,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人会选择去图书馆里借书,图书馆的建设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6.您喜欢阅读电子书籍还是传统书籍?

A.电子书籍

B.传统书籍

C.无所谓,都可以

D.有什么读什么

分析:对图书类型的问题中显示,有6%的人很随意,有什么读什么,36%的人也是无所谓,16%的人喜欢电子书籍,还有42%的人钟情于传统书籍。从调查中可看出,还是有很多人喜欢传统书籍,现在由于有大量的电子产品可以代替传统书籍,看传统书籍的人少了很多,可见电子书籍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影响,但从调查中显示还是有很多人再看传统书籍。

7.你每天花多长时间去读课外书籍?

A:6小时以上 B:4--6小时 C:1--4小时 D:1小时以下

分析: 对于每天花多长时间阅读课外书籍的调查显示:8%的人每天阅读课外书籍在6小时以上,32%的人每天,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为1小时以下。以上的数据充说明大学生对于课外书籍有很高的热爱程度,每天阅读一小时课外书籍的同学占总人数的22%,这部分同学的课外读书量还有待于提高,学校应该丰富图书馆书籍的种类,激发更多同学对课外书籍的阅读量。

8.你对大学生读课外书的态度是:

A:应该多读,想看就看

B:一般,读不读都一样

C:比较喜欢,择优选择看

D:读多少都没用,各种考试通不过都白搭

分析;对于每天花多长时间阅读课外书籍的调查显示38%的人对课外书籍的态度是应该多读,20%的人对大学生读课外书的态度是一般,读不读斗一样,30%人认为比较喜欢,择优选择看,12%的同学认为多少都没用,各种考试通不过都白搭。通过问卷就总体来说,支持阅读课外书籍的同学占总体的68%,不支持课外阅读的同学占总体的32%所以学校图书馆应该加强图书宣传,让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

9.你认为课下时间是否应该花大量时间阅读应用类,专业类书籍?

A:是应该

B:不应该

分析:对于是否该花大量时间阅读此类图书的调查结果显示出的结论是44%人认为我们课下应该花大量时间阅读应用类,专业类书籍。有56%人认为我们不应该花大量时间阅读此类书籍。这说明有大多数人认为不该花大量时间阅读书籍,所以我们应该提高对于各类知识的重要性的宣传,多组织各类知识的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知识的重要性。

10.影响您读书量的原因是什么?

A:学习压力大空余时间少

B:缺乏兴趣

C:其他

分析:对于影响读书量的原因经调查问卷得出的结果显示有38%人认为是因为学习压力大,空余时间少42%人认为是缺乏兴趣20%人因为其他原因。这说明传统的读书让大学生提不起兴趣,我们应该开展一些活动来提高人们的兴趣。对于学习压力大我们可以用一些趣味游戏来缓解压力。让大学生重视读书,重视读书量。

3.2 调研总结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有关大学生阅读情况的现状:

现状一 :

大部分同学阅读时间少,对本院500名同学抽样调查的过程中调查结果显示8%的人每天阅读课外书籍在6小时以上,32%的人每天,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为1小时以下。以上的数据充说明大学生对于课外书籍有很高的热爱程度,每天阅读一小时课外书籍的同学占总人数的22%,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阅读时间还有待于提高。

F状二:大学生读书类型多样。

在对大学生读书内容调查中发现喜欢看文学书籍的占调查总数的28%,喜欢动漫娱乐类型书籍的占调查总数的36%,喜欢看经典文学类型书籍的占调查总数的34%。喜欢看哲学宗教类型书籍的占调查总数的4%,口头调查结果表明喜欢军事类、历史性读物、时政书籍的学生也有不少。

现状三:大学生读书功利性强。

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读书功利性逐渐加强。很多技能型、实用型的书籍占书架上的大部分比例。在这些书籍中,英语四六级考试书籍、计算机等级考试书籍、考研书籍等考试最受青睐。在课外读书时间中,这类书籍也已经成为了首选。不难发现,这些书籍中大部分与英语有关。在走访几家大型书店时也发现,书店摆在最显眼位置、最畅销的也往往是各类备考书。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读书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需要的。

现状四:阅读渠道多样,电子阅读成为时尚。

调查显示,有6%的人很随意,有什么读什么,36%的人也是无所谓,16%的人喜欢电子书籍,还有42%的人钟情于传统书籍。每天去图书馆的占调查总数的12%,一天去一次的占调查总数的44%,偶尔去图书馆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36%,从来不去的占调查总数的4%。数据显示,一天去一次图书馆的人数占大多数。从调查中可看出,,图书馆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扩大阅读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是有很多人喜欢传统书籍,现在由于有大量的电子产品可以代替传统书籍,看传统书籍的人少了很多,可见电子书籍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影响而从结果中也明显地发现电子阅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阅读不可忽视的媒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读物的出现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的纸质书籍,并悄然改变大学生的阅读方式。

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生活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大多数学生能通过读书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忧的是在读书内容、读书方式的选择上以及在读书时间的分配上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不得不起我们对造成这种读书现状的原因的思考。

3.3 建议

调研结束我们针对”大学生阅读情况“这一调研问题给出题给以下建议:

自身方面:

大学生应该合理安排时间,控制上网频率。同学们一方面要学好专业课程及参加一些学校的社团活,同时还是要抽出一段时间用来读书。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及提高自身的涵养,尤其是对于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尽量控制好上网时间,合理利用网络。网络小说相对低俗,同学们平时应多一些和我们专业相关的书籍以加强对我们专业的学习,读一些可以使人进步的书籍并且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校方面:

篇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会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产生显著而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并且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将语文综合能力比作高楼大厦,那么语文基本能力就好比是大厦的根基,而课外阅读才是使大厦不断变高的砖石和泥浆,也是大厦屹立不倒的重要保证。

通过广泛的调研发现,小学语文教师普遍认识到了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很多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感触良多,并且也采取了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但是却很难取得足够喜人的阅读效果。这正体现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不高的现状。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效果难以得到充分体现,无法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产生足够的推动作用。针对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需要重塑课外阅读培养思路、改进课外阅读引导方法、营造课外阅读热烈氛围,结合现状制定多方面、多角度的提升措施,才能真正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一、重塑课外阅读培养思路

在长期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养中,教师一贯的思路是“布置阅读任务、考察阅读效果”,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阅读当中,但也让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产生了一种“天然的”反感。学生往往认为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的真正乐趣所在,更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生活的意义,对于语文学习的意义和自身成长的意义。这是课外阅读培养思路的误区之一。此外,一些教师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存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往往是“想起来了就施施压,想不起来就放任自流”,这样难以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足够的兴趣,是课外阅读培养思路的误区之二。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养思路的重塑需要针对以上两个误区进行。首先,教师应当有“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的课外阅读培养意识,通过科学地引导,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趣味性所在,真正发自内心地产生课外阅读欲望,自主地、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其次,教师应当认识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培养,不是一场“遭遇战”,而是一场“持久战”,应当做好长期发力、长期坚持的准备,将课外阅读培养和语文能力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把课外阅读的引导工作转化成一种工作习惯,让课外阅读的引导工作自然地、持续地融入到语文教学的整体过程当中。

二、改进课外阅读引导方法

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存在方法生硬、做法死板的情况,这对于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长期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养实践表明,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应当坚持三点原则,即兴趣引导、读物引导和自身引导。兴趣引导,指的是在引导小学生进行阅读时,要注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见过会飞的猫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吸引过来,教师继续解释:“在《一只想飞的猫》这本书中,猫咪就是会飞的,大家不信就去看看。”如此,方可自然、流畅地对学生进行兴趣引导。读物引导,指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和学生年龄段相符的、对培养语文阅读能力有帮助的读物。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有助于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读物是很多的,教师应当选择一些寓意深刻、语言简单、富有趣味的读物推荐给学生。自身引导,指的是教师要以身作则地多阅读一些小学课外读物,并和学生进行交流,营造一种读书热、交流热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三、营造热烈的课外阅读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引导过程中,阅读氛围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小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集体倾向和潮流倾向,认为“别人干什么我就想干什么”,所以,如果多数学生都热衷于课外阅读,那么一些对阅读兴趣不高的同学也会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当中。为了充分营造热烈的课外阅读氛围,应当从班级、学校两个层面着手。在班级层面,由语文教师牵头,多和学生分享最近读了哪些有趣的课外读物,并将其中有趣的情节讲述给学生,和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耳濡目染地产生出阅读兴趣,自发地投入到课外阅读当中。在学校层面,学校应当多举办一些和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如组织课外读物读后感作文大赛或观看课外读物相关的电影或动画,让学生在学校中可以置身于一种“以课外阅读为荣”的环境当中,自发地融人到课外读物的海洋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乃至小学生成长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培养,应当在分析当前培养现状及小学生阅读心理的基础上,重塑思路、改进方法、营造氛围,利用先进的培养策略和全方位的培养模式,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提升。

篇6

国内外学者对外语学习已经达成了共识,即大量的语言输入是学好外语的必要保障。而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保证学生大量阅读活动的开展,因此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成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的方法。此外,《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标准》中对英语课程的目标按能力水平分为九个级别,在阅读量上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情感态度上要求学生能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平时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的活动。很明显,要达到课程标准中对词汇及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只靠课堂上有限的词汇量的灌输,情感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重视开展英语课外阅读,即是语言学习的需要,又顺应了时展的需求,那么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又如何呢?本研究对新疆克拉玛依准东中学高一年级的100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主要探讨关于英语课外阅读策略使用的情况,内容包括计划阅读,选材阅读,自主阅读(包括阅读过程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问卷调查1

根据100份有效问卷对计划阅读进行了统计,(1=完全或几乎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2=通常不适合我的情况,3=有时适合我的情况,4=通常适合我的情况,5=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我的情况)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1可以看到只有2%的学生在课下进行英语阅读是有计划的,大多数同学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带着很大随意性,没有做好充分的计划。分析一下数据,与学生的面谈,得出的原因是:高中学业负担重,许多学生在课下花大部分时间在精读课的学习上,记单词,读课文,作课后练习题,无暇顾及或是忽视了课外阅读,根本谈不上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事实上,如果学生阅读量不足,或是不能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就可能导致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因缺乏背景知识,或是词汇量小,知识面狭窄,而遇到非语言。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选择做了统计,结果如下:

表2说明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选材方面的现状很不理想。绝大多数(64%)的学生不能做到根据兴趣选择材料,学生课外阅读的题材选择也不是十分广泛(完全阅读各类题材的只有3%的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阅读来源于与课本配套的阅读材料。学好与否关系到他们的成绩。学生一般都被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材料,他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课本材料的学习上,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兼顾自己喜欢的,题材广泛的课外阅读材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调控和监督,重视与开发课外阅读的价值。特别在我校这样一个新疆油田子校,学生较城市学生在信息接收方面窄,少的情况下,更显得知识能力的薄弱,所以在我校大力开展英语课外阅读势在必行。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阅读做了统计,结果如下:

表三说明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自主阅读时要不断地实践好的阅读技巧,并且需要教师的指导。数据显示只有4%的学生能把把精读和泛读区别开来,5%的学生完全主动阅读课外书籍。70%的学生课下只做大量的阅读理解题。调查结果还显示了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存在着不良的阅读习惯,像评价自己的英语阅读效率,在阅读英语文章过程中检查自己是否理解了文章,看完英语文章后会写出文章的大纲或总结大意,学生拥有这些好的阅读习惯的比例都不是很高,(分别占17%,15%,10%),并不像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会有意识地运用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技巧。尤其是在遇到有文章不能理解时,反复阅读的比例非常高(达到60%)。这样长此以来,不仅影响了学生阅读速度还影响了阅读能力的提高。综上所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阅读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课外阅读的效率和成败。

分析和启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校课外阅读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与学生指导。

1.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大量阅读

很多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把阅读能力低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词汇量太低,所以他们只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背单词上,认为词汇量大了,阅读能力自然就提高了,但事实并非如此。阅读能力不仅是个词汇量的问题,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知识面的广度都有密切关系。大量阅读英文书籍对英语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新课标要求严重不符。

2.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和监督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开展的不够充分,针对学生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阅读这种现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推荐一些阅读材料是必要的,比如《21stCentury》,《ChinaDaily》,外研社出版的"书虫"系列读物,以及英语的网络资源。还可以要求学生写读书报告,建立读书档案,进行好书推荐。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技巧的指导,不断纠正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良学习习惯,开展优质高效的课外阅读活动。

3.扩充阅读材料类型

篇7

摘 要:在现代社会,要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常运转,离不开阅读活动;要使后人学习前人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也离不开阅读活动。作为大学生他们处于摄取知识的最佳时间:一、他们自身有一定的水平;二、又处在一个大的学习环境中。况且阅读又是了解外面世界、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满足个性需求的最重要的一个手段。本文调查发现藏族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课外阅读活动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339名藏族大学生课外阅读问题进行调查与探索。笔者实际发放问卷339份,收回338份,其中有效问卷335份。根据调查结果找出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一些策略,为藏族大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高校藏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一、理论概念

(一)阅读的定义

目前国内并无统一定论,本文采取《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①为阅读所下的最新最全面的定义:阅读既是一种个体的社会性的活动,也是个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其本质应该包括两方面:

1、阅读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

首先,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认知活动。阅读的过程就是阅读的主体把外部语言信息转化为内部语言信息的过程。其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在阅读主体力求掌握阅读客体的过程中,必然导致主体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2、阅读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首先,阅读过程是阅读主体对客体的构建与创造。阅读主体在对客体的动态把握与构建的同时,还会以自己富于个性、时代性、创造性的理解,赋予客体全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其意义与价值得到不断的开拓与重建。其次,就阅读主体与作者而言,阅读过程也是阅读主体以阅读客体为媒介,与潜存于客体之内的作者进行着一种心灵的交往与对话。再次,从阅读主体与人生社会活动的角度而言,阅读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消费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实现了作者的精神文化生产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阅读主体自身和社会意义的成长。最后,阅读也是阅读主体在生成与建构客体意义的同时,在客体之中重新发现自我,建构自我的过程。

(二)课外阅读的定义

学生自由选择或经教师指定,在课外阅读的各种书籍、报刊(不包括教科书)。有益的课外阅读能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扩展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正当的兴趣和爱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课外阅读现状

(一)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态度与所用阅读时间

根据数据看,在所有被试学生中,有87.98%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很有帮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总体上藏族大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知是很清楚的。这与笔者的预期不谋而合。

其次是认为“课外阅读不是很有帮助”学生所占比例,比例明显减少。持这一观点的仅有11.58%学生,最后是表示“课外阅读没有帮助”这一观点。在所有的被试学生中,仅有2.43%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没有帮助”。但从学生每周平均课外阅读的时间来看,情况如下所示:被试学生中平均每周进行五小时以下课外阅读的所占比例高达78.17%,而每周进行大于10小时课外阅读的所占比例仅有4.57%。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藏族大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知态度是非常端正的,绝大多数被试学生都认为课外阅读很重要、很喜欢。但他们在实际阅读上所花的时间长度来看大多数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都达不到一个小时,所以被试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处于“高热情,低行动”。

(二)阅读语种

根据被试学生阅读时所选择的语种情况来看,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汉语―53.32%。其次是34.17%的藏语阅读者。随后是所占比例为7.55%的英语阅读者。最后是其他语种,所占比例为4.88%。藏族大学生的母语虽是藏语,但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时更青睐于汉语。

(三)课外阅读目的

从述数据可以看到,课外阅读的目的中认同最高的是对阅读的感兴趣,所占比例为25.77%,这就说明作为大学生,他们对课外阅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居于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发展个人的特长和找与学校课程有关的资料,所占比例总和达到45.40%。这个结果说明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功利性。有18.49%的学生表示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是消遣休息,放松身心。而表示进行课外阅读没有目的,随便看看和表示其他原因的仅占10%左右。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阅读时间短及建议

大多数藏族大学生认为课外阅读非常重要,但他们在实际阅读上所花的时间长度来看大多数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都达不到一个小时,藏族大学生对课外阅读处于“高热情,低行动”。所以,藏族大学生应将对课外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让自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母语阅读少及建议

阅读语种方面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汉语,也有少部分学生选择了英语和其他语种,这就说明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生们在课外阅读语种方面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开放化,这是一个值得的骄傲的情况,但是藏族学生在阅读母语书籍方面的情况,不得不让人担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发扬好、继承好具有我们民族特点的一些文化,包括语言。

(三)阅读功利性强及建议

大部分藏族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很有功利性。由此可见已经进入小小社会的藏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定位和伴随着担忧。所以大部分同学的课外阅读离不开与课程有关的资料,离不开与个人发展有关的领域。笔者认为,这不能说是不好,也不能说是好的。因为大家都知道阅读本身的目的不是考试、也不是就业。阅读使人丰富、使人机智、使人豁达。阅读可以伴随我们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杜笑眯.谈英语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J].教学月刊:中学上旬版,2008(5).

[2] 段自力.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策略调查与后摄自主课外阅读[J].外语界,2006(3)

[3] 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

篇8

【关键词】初中生;课外阅读;阅读时间;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39-0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阅读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技能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尤其是课外阅读,它已经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外阅读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对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初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阅读时间不足、阅读内容不明及阅读方法不对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本研究正是基于此,探讨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初中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目前我国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诸如课外阅读氛围不浓厚、课外阅读兴趣不高、课外阅读内容模糊、课外阅读指导不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及课外阅读检查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一)课外阅读时间不足与检查不到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生在课外看书的时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一方面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另一方面是由于考试与升学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就少之又少,这不仅封杀了学生的兴趣,更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没有将课外阅读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作业来布置,加上检查不及时导致课外阅读效果非常有限。

(二)课外阅读氛围不浓厚与兴趣不高

目前,很多初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开展读书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有学校不重视课外阅读原因,也有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这导致校园课外阅读氛围不浓厚。此外,由于初中生喜欢看电视,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看精彩的电视连续剧上,而无心阅读一些古典名著。

(三)课外阅读内容不明与指导不够

目前,初中学生在课外主要看的是一些小说,其中言情与武侠类占很多一部分,一般来说,目前,初中生课外读书无非是出于爱好及应考试两种目的,其中很多初中生面对如此多的书感觉茫然,无从下手。此外,教师在初中生课外阅读方面关注不够,没能及时地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进而影响了阅读效果。

三、优化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目前,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氛围不浓厚、内容不明、指导不够、时间有限及课外阅读检查不到位等问题,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更不利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量,将对学生带来终身的财富。

(一)确保课外阅读时间,注意阅读的实际效果

目前,很多初中生课外基本上是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在看电视或者上网上,真正用在阅读上的时间少之又少。一般来说,要真正使学生课外阅读起到实际效果,一定要让学生坚持阅读,确保每天阅读的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说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比如,学校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适当控制学生测验与考试的次数;教师将课外阅读作为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且及时检查;鼓励学生积极地去寻找空余的时间,合理地规划。此外,还可以采用开关于阅读的多种活动、创建学生阅读展示的机会及督促落实学生课外阅读等手段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效果。

(二)积极营造课外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般来说,营造课外阅读氛围既要从学校入手,同时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对学校来说,首先,要强化校园环境建设,积极建设书香校园,让浓郁的书香弥漫整个校园。其次,教师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成为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好榜样,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最后,学校要尽可能地利用各种资源来开设课外阅读课,一般来说,每周安排一到两节就可,此外,在阅读课上让学生交流彼此阅读心得,促进共同发展。对家长来说,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控制他们上网与看电视的时间,进而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从课外书籍中汲取营养。

此外,兴趣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要通过名人名言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还要借助榜样与教师实际行动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怀着一颗强烈的阅读之心去畅游书的海洋。

(三)介绍优秀的读物,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般来说,给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要适合其身心发展,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让学生看得懂,促进其全面发展,通常情况下,给初中生推荐的书包括中外文学名著、当代精品美文及一些优秀的报刊杂志,通过这些书籍或报刊杂志来丰富学生的文学内涵,扩大他们的视野,进而提高其人生境界。

通常情况下,好的方法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一方面需要注意阅读与思考结合,让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同时还需要选择合理科学的读书方法,注意让学生有机结合使用精读、浏览及略读等方法。此外,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将阅读中精彩的内容记录下来,且将阅读中不懂的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做好摘录。

篇9

关键词:家校社会视野;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指导

目前,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中小学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中小学生应试成绩已经不再作为考量中小学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九年义务教育正在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而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与宽广的课外阅读知识已然成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基石。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空间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亟待得到实效性指导,以更好地明确小学生课外阅读读什么、怎么读、怎么有效地读。

1 家校社会视野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校内课外阅读。随着专家的呼吁以及语文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被广泛地接受,课外阅读已经逐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更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全面立体化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校内的课外阅读氛围比较良好,教师与学校对课外阅读的指导比较到位,对课外阅读要求比较明确。很多中小学校已经普遍认识到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这种状况下,学校语文教学扎实地开展组织系列课外阅读活动。

(2)家庭课外阅读。学校课外阅读能够在学校、教师以及相关的规定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进行,但是家庭课外阅读的情况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呈现良莠不齐的现状。通过调研走访以及与家长沟通,能够发现家庭课外阅读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家庭课外阅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在学校有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学生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回归家庭,学生的惰性开始滋生,在没有良好阅读习惯形成之前,家庭课外阅读很难有效的实施。另一方面,学生家庭课外阅读受到家长的影响,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速,家长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很多家长自身已经没有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并且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会不断放松,在学校要求的情况下,家长会为学生购置阅读设备与书目,在具体阅读过程中,家长很难有效地融入学生的阅读环境。

(3)社会课外阅读。学生课外阅读不仅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学生自身素质提升的需要,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阅读是教育中最本质的一个活动,而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所在,纵观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毫无例外地都十分推崇阅读。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成就,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一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平。因此,社会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也很有必要。

2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指导策略

古语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空间主要在学校和家庭,但是在没有相关规定出台之前,学校教师忙于俗务不读书,家长忙于工作不读书,却要求学生读书,这种情况很难有效地推进学生课外阅读。

(1)家校社会的有效对接。纵观整个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书香门第的学生自然散发一股书香气,这不一定是遗传,但一定是学生耳濡目染,家长润物细无声的结果。因此,从阅读氛围和环境上来看,要想实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构筑良好的阅读环境。要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必须进行明确的阅读对接,让学校阅读、家庭阅读和社会阅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让教师和家长在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下双管齐下、共同作用,让学生在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大环境中快乐阅读、兴趣阅读、有效阅读。

(2)家校社会的实效指导。教师在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是保证课外阅读有效进行的基石,因此教师要做到实效指导,必须讲究方法重视策略。如表1所示是教师在实效指导课外阅读的阶段性实施方案。

家长在实效指导过程中,更多的是全力执行,能够在自况下对学生课外阅读产生影响,要警钟长鸣,做到持之以恒、有始有终。社会的实效指导更多的处于宏观层面,如对课外阅读书目付梓的支持等等。

(3)多维度阅读沟通。在阅读过程当中,沟通也是极其重要的,怎样做到有效地阅读沟通,是衡量阅读是否有效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往的阅读沟通主要集中的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在大阅读环境下,这种层面沟通相对比较片面。在构筑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课外阅读空间中,阅读沟通也有必要进行升级和调整,应该将之前的生生、师生沟通上升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多维度沟通。这种多维度沟通能够将之前的沟通从平面转向立体,形成一个循环体,更好地执行和改进课外阅读现状。

3 结论

在构筑家校社会的大阅读空间的基础上,教师分步骤按策略实效指导学生,并辅以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保证,在实施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阅读沟通,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进行,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生整体阅读能力,丰富其课外知识,提升其审美能力,陶冶其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1] 邵晓娟.对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14(B5):2426.

篇10

【关键词】农村中学 课外阅读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080-01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从近年来河北省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出,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占有很大的比重。从我校实际情况看,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亟待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非常少、作文能力偏低,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 课外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

1.阅读积极性不高

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好多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尽管老师强调要多看课外书,但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囫囵吞枣,受益不深,无法体会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2.没有时间和精力

很多学生把没有搞好课外阅读的原因归于没有时间和精力。这当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现在学生负担过重,没有一点活动余地,课程越来越多,不少学生整日被动地应付学习、应付考试,只能放弃课外阅读。

3.怕影响学习

支持学生课外阅读的家长仅占很少一部分,这种支持是有选择的支持,只允许学生阅读与学习有关的书。真正以增强学生的素质或者照顾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而鼓励课外阅读的家长却很少。

4.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现在农村中小学校一般都有了图书室,但是学生却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且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机会,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 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实践的措施

1.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

学生能否坚持进行课外阅读并养成阅读习惯,关键在于兴趣的培养。教师要加强学生阅读动机的培养,提高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列举著名文学家以及作家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文学素质的事例,介绍一些名著梗概;让学生谈谈课外阅读对他们的语文学习所起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开展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以及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成语故事会等。再次,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也是有必要的。一般初中学生的自制力还比较差,如果学校支持全校师生的阅读行为,经常组织一些读书活动并予以奖励,会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2.提高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课内是基础,是先导;课外是课内的补充、延伸和发展。课外阅读的意义在于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形象地强调了多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课外阅读不仅是人在学生时代所必需的,而且也是人的一生所必需的。教师和家长应该支持、鼓励并引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

3.指导阅读方法,做到读有所得

第一,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为了克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至关重要。计划要细致,分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初一、二学习任务较轻,可利用在校和假期读完《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的篇目,寒暑假可自选篇目进行阅读。

第二,指导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益,有助于学生将对经典名著及文学名著的阅读由随意性、消遣性提升到有意识的研究性、积累性阅读。让学生真正读有所获。(1)让学生阅读作品前首先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了解,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2)多种阅读方式融合。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略读全文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选取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精彩部分和主要内容要精读。(3)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多种方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建立阅读评价方案,促其健康发展

篇11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1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010

V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宽学生的视野,开拓他们的思路,对于他们的智力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前情况下,很少有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大多数学生在课外阅读时都比较盲目、随意,阅读的主动性差。基于此,本文主要就课外阅读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进行简单归纳,总结现阶段中职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重点探究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课外阅读教学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在中职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很长时间的语文知识,日常的语言交流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总体而言知识储备还比较贫乏,语言比较枯燥,遇到比较正式的场合时经常会出现无法准确表达自身观点的情况,写作时文章内容十分平淡,缺乏情感,表达不流畅,措辞不合适的情况十分常见。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形式,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优美、富有节奏感、韵律感,更加生动鲜明。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弱,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行为习惯、思想意识都存在着问题,许多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缺乏责任意识、纪律观念,自由散漫。课外阅读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浩瀚的书海中感悟文字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而且,课外阅读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十分有帮助。

二、当前我国中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中职学生主观上比较喜欢课外阅读,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愿意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书籍。但大多数学生在课外阅读时都比较盲目、随意,总体而言,很少有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很少有人会做读书笔记,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精彩内容没有进行摘抄、概括,阅读方式十分粗浅。

(二) 阅读主动性较差、品味较低

教育部明确地列出了中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但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基本上很少有学生将此书目中的篇章完全读完,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教师布置了之后才进行阅读,主动性非常差,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少。此外,对学生常读的书目进行总结之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网络小说、校园爱情故事、时尚杂志、卡通绘本等书目阅读较多,而诸如上文提到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名著的阅读十分少,少数学生观看过改编之后的文学作品,部分学生只是阅读了故事概要或者精缩版本,阅读原著的比例很低,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能力较低,十分浮躁。这对于学生思维模式、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等的培养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三) 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应该是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但现阶段许多中职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形同虚设,每学期开放的时间非常少,馆内图书资源不够丰富,学校既没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又没有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这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十分不利。加上现阶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十分不利,因此不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部分家长甚至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大加斥责,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自然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转变观念,重视课外阅读

首先,家长及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观念,正确认识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品德养成、性格塑造的重要作用,要能够站在长足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语文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反思自身教育实践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能够利用自身的身份,及时地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让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性格、素养培养的意义,从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阅读的条件,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学生来说,要正确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能够将专业学习与语文知识完全分割开,要认识到语文学习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意义。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中职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并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要让他们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基于此,教师要做好模范带头工作,要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开展课外阅读,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在语文课堂之中要能够熟练地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多组织一些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教学活动,比如“每月读一本好书”等等,月底班会中学生们可以自由讨论读书的感受,交换阅读读书笔记,并评选出感悟最深刻或者读书笔记记录最佳的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篇12

关键词:初中生 课外阅读 能力 策略

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①。然而当下许多初中生无法达到这个要求,原因很多,有的是家长持反对态度,许多家长坦言“不希望孩子课余时间看些与教材无关的书”。并表示“让孩子学习一门才艺远远比坐在家里读课外书有用得多”,因此,很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才艺班占满。也有的是语文教师不注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认真掌握课本内容,大量做各类练习册,将课余时间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上。当然,也有学生自身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认为阅读既费时又费力,对阅读产生了倦怠心理。

那么,如何改变现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一.家庭要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

首先,家长应督促孩子制订并完成课外阅读计划。家长应多与教师沟通,及时了解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然后督促孩子结合自身情况制订课外阅读计划。譬如每学期要阅读哪些书目,安排在什么时间阅读。计划制订完,家长还应督促孩子按时完成阅读计划。有的初中生自制力不强,计划刚制定完的几天做得十分认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督促不严时,学生就不按计划执行了。因此,家长在孩子的课外阅读管理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私立学校做兼职教师时,执教的班级中有位女生的母亲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她经常向我了解女儿在各阶段应阅读的书目,然后给孩子购买相关书籍,同时经常向我反馈女儿课外阅读的情况,以及其在辅导女儿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在这位母亲的配合下,该女生的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阅读、写作水平及口语交际能力也得以提升。

其次,家长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读书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笔者执教班级的学生经常向笔者反映,放学回家后家里总是乱哄哄的,使他们很难静下心来学习、阅读。笔者在与家长沟通后了解到,许多家长在下班后习惯回家看电视,邀请朋友来家中聚会,有些家长甚至每晚玩游戏、打麻将到深夜。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学生的确很难做到专心阅读。家庭阅读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效率。一个安静的房间,一张干净的书桌,一个满是书籍的书柜,那种温馨、宁静定会让孩子漫游书海,置身其中便手不释卷。因此,家长应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每天在孩子阅读时关闭电视、电脑,让孩子能够坐下来静静地品味书香。

二.学校要给学生课外阅读以正确的指导

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内阅读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并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课内阅读,可将课内与课外阅读进行整合,找到彼此的联系,从而充实课堂教学,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达到在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目的。

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很多,如教师在给学生解读一位作家作品的同时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笔者在讲解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老舍的作品《济南的冬天》时,就推荐学生课外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让学生感受同一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魅力。教师也可将课内、课外阅读中主旨相近的文章进行联系阅读,如讲授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时,可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的《祖国山川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凡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师也应阅读,这样能起到师生共同提升的作用。在师生同读中,教师可与学生在阅读方法与经验上进行交流,学生也可将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更细致地阅读。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有了目标,既扩大了阅读量,又加深了对课内文本的理解。

其次,教师要善于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不能放任自流,教师应组织一些活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引导。如教师可定期召开好书竞读、竞荐会。让学生从课外阅读的书籍中选择喜欢的文章或片段,进行比赛式阅读,或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向同学推荐。在笔者执教的班级,学生们在好书竞读、竞荐会中都表现得非常积极,每个发言的同学都能神采飞扬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中的片段,或极力详尽地阐述自己推荐书籍的原因,通常是一个同学刚坐下,另一个同学就站起来发言。这种竞读、竞荐会正是利用初中生的表现欲、好胜心达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目的。

笔者在执教班级还采用了“口头读后感”的方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即让学生把阅读一本课外读物的感受与思考口述出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领悟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再次,教师要善于利用传播媒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由于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日渐盛行,其共享性及信息的丰富性、新颖性等特点十分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有很多学生选择上网阅读文学作品,更有大部分学生热衷于当下热播的影视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利用传播媒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只要引导正确,网络文学、影视文学一样能激发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

如笔者执教班级中的男生十分喜爱网络文学作品《悟空传》,笔者就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悟空传》中的悟空形象与《西游记》中的悟空形象有何异同?学生带着问题对比阅读两部作品,就会对文本有更细致、深刻的理解。同理,学生爱看动画片《名侦探柯南》,笔者就推荐他们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让学生比较柯南与福尔摩斯谁更有智慧。

除了教师要给学生课外阅读以正确的引导外,学校还应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大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②因此,学校应努力通过建设并向学生开放阅览室,在每个班级设图书角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物质条件。

只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就指日可待。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页

篇13

【关键词】农村 课外阅读 现状 原因

一、课外阅读的现状

1.阅读数量不足。总的来看,在调查中有33%的学生表示从不阅读课外读物,有49%的学生表示偶尔阅读,只有18%的学生表示经常阅读。但是这个数据在各年级段、各班级之间的分布并不是均衡的。一般而言,年级段越低,课外阅读的量越少,比如从不阅读课外读物的一年级学生高达86%,而高年级学生则不到5%,经常阅读课外读物的一年级学生不到7%,高年级学生则为65%。在同一个年级段的不同班级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的班级的学生阅读量普遍较高,而有的班级的阅读量普遍偏低。尽管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相对大一些,有的班级的阅读量相对高一些,但是总的来说,阅读的量普遍偏低,即使是阅读量相对较高的班级,也远远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尤其如此。

2.阅读种类不丰富。从调查的情况看,实验学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十分单一,无论是哪个年级段的学生,其主要阅读的对象都包括漫画类,可以说,漫画类读物是我校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主色调。不仅如此,我们在后续的抽样调查中还发现,即便是漫画类的读物,其品种虽然随着年级段的不同而不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也是十分单一的,其中哆啦A梦类、知音漫客类、爆笑校园类、奥特曼类等四类漫画就占总漫画的96%,仿佛除此之外就少有其它的漫画读物了。在这些漫画读物中,又呈现出明显的年级段差异。一般来说,奥特曼类漫画主要是低年级学生阅读,爆笑校园和知音漫客则主要是高年级学生阅读,据统计数据显示,漫画类、作文类、故事类(包括童话)和笑话类等读物占了我校学生阅读总量的95.9%,除此之外,鲜有其它读物,即使有,读物的数量和阅读的学生数量都很少。另外,阅读作品的题材也局限于叙事性散文、童话、小小说,至于诗歌、抒情性的散文、议论性文章则很少有人问津。

3.阅读兴趣不浓。在调查中,学生普遍表示没有浓厚的阅读兴趣,13%学生表示讨厌课外阅读,39%的学生表示从不主动阅读课外读物,还有26%的学生表示有教师在场的时候会主动阅读,只有15%的学生表示主动阅读,选择喜欢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仅为7%。后续调查中还发现,学生阅读的兴趣还主要局限于对故事类和漫画类读物,对诗歌、抒情性散文和议论类文章则没有什么兴趣。在喜欢阅读作文类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表示其原因在于作文写作的需要。

二、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确实令人堪忧,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导致这些状况的原因主要有:

1.资源不足。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图书室的藏书量不多,而且更新周期比较长,从而导致可供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源不足,这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班级层面来看,班级的图书角没有建成,或者图书角的管理比较欠缺,导致班级没有图书。从学生个人的藏书情况来看,农村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不高,家长对孩子课外读物的投入也不够。从社区来看,学校所在社区没有可供学生购买、租借图书的地方,即使学生有买书的欲望和买书的经济能力,也没有可买的地方。这些因素导致我校学生的阅读资源不足,这是学生课外阅读普遍不够的主要外部原因。

2.重视不够。在实验学校(甚至在很多农村学校),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本身,对课外阅读都不够重视。从学校层面来讲,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是提出要求(有的教师甚至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却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监督,也没有进行足够的阅读指导,造成学生的课外阅读放任自流。教师缺少指导,直接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独立地选择合适的读物,不懂得科学的阅读方法。从家长层面来讲,家长担心课外阅读影响孩子学习课本知识,对孩子阅读课外读物常常进行干预或阻挠。学生则在家长不允许、老师不督促的情况将课外阅读置身度外,疏于读了。

3.氛围不浓。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外阅读被排在视线之外,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又更多地关注与课堂有关的改革,因此,无论是从历史或当前状态,整个校园缺少课外阅读的氛围。学校尚且如此,家庭和社区的阅读氛围就更加冷清。作为农村学校,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绝大多数家长没有阅读习惯和兴趣,在家庭中基本上没有阅读氛围;学校所在社区没有专门的阅读场所,人们也不谈论与阅读有关的话题。所以,学生成长的整个环境都与书籍和阅读都没有多大联系,学生受到来自外在的阅读影响源少之又少。

篇14

一、评价原则

1. 模糊性原则。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

2. 重过程原则。从课外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因此,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

3. 导向与激励性原则。课外阅读评价是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规定阅读量。

二、评价内容

(一)爱读书――兴趣与习惯:(1)建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学期初完成) (2)建立与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周课外阅读计划》。(每周一完成)(3)建立《课外阅读登记卡》。(记录每天阅读情况,每周阅读量不少于1.5万字)

(二)多读书――内容与范围:(1)在《学期课外阅读计划》中,选择适合自己读的健康有益的书。要博览群书,要涉及名家名篇,现代、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刊,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2)《周课外阅读计划》,可以按照教师推荐的书目进行阅读,也可自行寻找与本周学习课文有关的文章、书籍、报刊等。(3)上课时间每周阅读量不少于1.5万字,寒假或暑假每周不少于2万字,总体阅读量每学期不少于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