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3: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自主建构式成长树;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路径;课程体系设计
一、时不我待:进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迫在眉睫
1.职业生涯变数增加:进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的外部动因
目前职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工作越来越少,换工作、换岗日渐频繁,人们的职业生涯增加了更多的变数。我校264名毕业生中,在专业相关岗位上实习的不到35%;毕业后三年,专业对口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另外60名2006年毕业生中,仅1.7%的毕业生目前仍从事与数控有关的工作,与之相反,却有高达90%的毕业生从事过两份及以上的工作,且多与专业无关。(详见图1、图2)
这使得在校依据所学专业进行的一次性规划的实际作用大大降低,学生出现生存难、职业生涯发展受阻等一系列问题。宗晓武、周春平的研究证明,能力资本积累比知识资本投资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中职生需要一种应对职业生涯变数增加的能力,以便离开学校也可以自己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中职生求自我发展:进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的内在诉求
2012年上海了我国首个中职生发展报告,结果显示,中职生的整体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在积极寻求自我发展。但是普遍缺乏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对自己、对专业了解不深,选择往往被动而茫然,对未来的规划意识减弱,对持之以恒获得专业能力缺乏韧劲,直接导致他们的中职生涯所获有限,间接影响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寻求自身发展最深层次的诉求。而Orpen研究发现,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成功的职业生涯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3.缺乏课程体系设计:进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的现实问题
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拔锚起航,《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强调“以生为本”,《杭州市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中第一个主要措施便是“加强职业指导,提高选择能力”,要求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加强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目前,中职学校围绕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采取了一些措施: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请企业对在校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讲座;开设心理健康课,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我等。这些措施在某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但却不成系统,各自为营,类似散打点射,缺乏有力的顶层设计。
我们需要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从稳定的能力结构进行分析,整合各种生涯管理人员的力量,将丰富多彩的平台统一纳入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关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综合课程体系设计框架。
二、自主建构式成长树: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计
1.“成长树”的理论根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概念厘清与结构模型建构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中职生基于个人内部和外部基本信息的搜索与建构,逐渐发展个人的生涯认同,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结合中职这个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实现目标的教育、培训、工作等可行性计划与行动方案,择其所爱,爱其所择,适应职业生涯,促使自我实现的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生涯信息搜集能力、职业生涯知识建构能力、职业生涯决策能力、职业生涯行动能力四个部分。(如图3)
2.“成长树”的基本描述:从土壤到根、干、枝、叶和阳光空气的工程
罗杰斯说:“当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感受到自己学习有意义、有价值时,这样的学习必定是主动,并且身心都投入的。”学生的自我感受越来越重要。要想培养出学生的能力,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就要注重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完成属于自我的能力建构。
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课程体系的设计更加关注生成,构造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是培养的主体与主人。提供能力培养需要的大量自我知识与职业知识作为成长的肥沃土壤;以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学习的内容作为能力的树根;以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信息搜索能力培养课程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建构能力培养课程中吸收的内容作为树干;职业生涯决策能力培养课程中所获得的内容是开发出来的树枝;职业生涯规划行动能力培养课程中的表现就是成长树的叶片;而学校所提供的自我知识课程、职业知识课程和能力提升综合课程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形成了一个立体包围着成长树像水分、阳光和空气等养分一样的资源库,供学生自主选择所需要的内容,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成长树的建构。(如图4)
(1)土壤资源系――自我知识课程与职业知识课程
根据认知信息加工理论,金字塔底部的两个部分称为知识领域,包括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自我知识包括自我的价值观、兴趣、技能等个人特性;职业知识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方式与机会和职业闲暇。一个人在解决职业生涯问题或进行职业生涯决策时,都从这里开始。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摘 要】论述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改革的方案和目标,课程的实施,实验课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操作实用型的应用电子技术人材。
关键词 教学改革;应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高等职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
作者简介:李敏(1975.02—),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仪器仪表、数字信号处理。
1 中高职衔接是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关键
为使中高职教育全面发展,需要改变观念、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提高质量。完善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和中、高职教育衔接(如中、高职对口招生及贯通培养),可尽早尽快结束中职教育的终结性局面,使毕业生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机会,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的适应区域产业需求。中高职衔接关系到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中高职教育质量的科学性、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教育体系的完善,并使高职教育有理想的生源,不断健全整个职教体系;中职和高职本是同源教育,人才目标培养中,职业性和技能型是二者都具备的两大特点。同时他们层次相邻,高职教育为中职教育上层,两者贯通培养、互相衔接均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和理论依据。
2 设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课程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核心是在于一体化的设计。只有明确一体化的设计,才能确保中职与高职衔接是思路一致的、全面的、自然的,而不只是某些点上的、人为设计的衔接。衔接的逻辑起点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培养人才目标和培养人才规格,前者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后者规定培养到什么程度。在此基础上,才能着手一体化设计。要实现中高职课程计划的协调,既不能单纯地让中职学校效仿高职学校,也不能一味地让高职学校照顾中职学校;双方应该找到共同点,达成共识,共同服务于学生职业发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协调的难点在高职不在中职,中职的自由度较大,而高职要考虑如何实现学生技能的拓展和迁移,这就需要系统规划和科学设计。
3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3.1 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设置
依据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在与企业的深度耦合中,通过对职业岗位群从业人员以及在职业岗位上工作的学生的调查,经过分析、归纳、整理、综合,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分别构建了以模块化课程为基础的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和专门化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构建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以知识应用为主线,打破原有的学科和“三段式”课程设置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并对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进行综合化改造,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删减重复的教学内容,不讲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针对性和应用性。要结合本校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在决定开设综合性实验课时,一定要结合学校原有的实验室的条件和设备,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实验设备和仪器,这样就可以减少新设备的购置,降低实验的投入和成本.要紧紧围绕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只有当所开设的综合性实验课与该专业的培养负责和目标一致时,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定要保证全部综合性实验的连续性,由于在综合性实验中一般都要涉及到多门课程的内容,而且有些内容是书本上没有学到的,还需要阅读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或者到两次的实验机会,那么对前面所做的工作就会被遗忘,所以要把所有的综合性实验课集中在一段时间里完成,建议在教学计划中,专门空出3—4周的时间作为进行综合性实验的时间,这样的效果会更加好.在时间的安排上,综合性实验课最好放在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生产实习之后,要等到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本上全部结束后再来进行,此时学生们既掌握了本专业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对本专业的应用情况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便于他们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和运用。
电子企业岗位十分广泛,不同岗位之间差异相当大,只有把重点放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上,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在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以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技术应用、销售及技术服务为培养主线,校企共同选择中低档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或营销服务等职业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开发《电子线路板设计》、《单片机技术》、《PLC控制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产品营销与服务》、《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测试》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考核大纲等教学文件,并将电子产品制版工、电子设计工程师等职业标准、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融入到课程中;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的优势,将部分专业课程的内容移到企业实施。通过该层次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电子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电子线路板设计、电子电路辅助设计与测试等专业核心能力。
3.2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层
以实际工作岗位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为培养主线,校企共同制定生产任务、岗位分配等内容实习实训方案,采用学生分组、分批轮岗、按周排课等方式,在校内丰达电子车间和校外实习基地,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完成生产任务和学习任务。校企共同对学生实训过程进行考核,训练成绩一方面录入学籍成绩,另一方面作为企业面试成绩保留,学生实习期间就是公司的试用期,学生毕业等于就业。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使学生具备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市场销售、技术服务等综合职业能力。
3.3 创新能力培养
安排在第一学期至第六学期,本专业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创新能力,将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设立了电子设计创新实训室和电子技能竞赛集训室,组建了电子协会、机器人开发等科技创新小组。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构建了并逐步完善电子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在课内,每门专业课程中都设置职业能力拓展训练项目,并独立开设《电子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课程;同时又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外,开展各类创新小组科技活动、技能竞赛、项目开发等。通过课内课外有机地相结合,把创新能力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3.4 教师队伍
不仅要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更要注重在职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在明确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依托学、研、产等方式,积极地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创造条件。对于教师的管理,要从常规管理转向创新管理。在管理的内涵上,要从控制转向激励。要做到,先实践后规范,及时总结成功经验。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基本保障。但由于多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学校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建立有效的教师管理机制,将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各自的特点,尽可能地为教师学习成长提供机会:如在职进修,脱产进修,参观学习等。 使他们各尽其长,提高文化素养。同时,学校还应制定出相应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晶1,董翠敏2应用电子技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湖南农机,2008.7
[2]肖宏志,刘一兵.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9,2.
[3]综合性实验在机电专业中的重要性[J].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4]黄建科.高职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关键词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1 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出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制造业和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
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采取串行设计模式,从产品设计、样机试制到经过改进再投产,导致新产品开发的周期较长,缺乏市场竞争力。而现代制造业则借助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实现了从设计、制造全过程的并行设计模式,尽可能采用数字化三维数据模型取代原来的物理原型,从而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加快上市速度。
2 传统教学模式与相关课程体系亟待改革
目前许多高校机械工程学科在数字化产品开发系列技术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常规机械设计制造流程为主线,课程体系的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各单元技术之间存在很大的脱节与重复现象,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环境下的现代制造业,正逐步普及以三维CAD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产品开发模式,这便要求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与之相适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将原有课程体系调整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创新教育为主线、以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为手段、拓宽基础、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3 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涉及的主要内容
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集成了现代设计制造过程中的相关先进技术,可分为: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等三大模块,各模块涉及的单元技术如图1所示。
图1数字化设计技术相关单元技术
上述各项单元技术贯穿于产品设计、分析、制造、使用等全过程,是一项多学科的综合技术。以三维CAD/CAE/CAM为核心的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已成为新产品开发不可缺少的现代技术手段。
4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环境下课程体系的设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类型分成应用研究型和技术应用型。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其知识结构应围绕现代制造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拓展基础、注重实践。在对重庆市众多制造类企业(国营、民营;大、中、小型)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涉及汽车整车制造厂、汽车零部件公司、摩托车制造企业、装备制造业),并参照全国其他高等院校本专业的培养计划,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为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4.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建立在“机械设计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以及“机电系统集成技术”三大平台之上,并以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为特色、注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强化综合实践与工程训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体系框图如图2所示。
图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体系框图
整个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实践环节以及课外社会活动实践等三大部分构成,其中理论教学按课程的性质可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以及专业方向选修课等四大类(图2中只列出少部分课程)。
4.2 体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特色的实践性环节
从课程体系中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性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图3为实践性环节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在整个实践环节中占有突出显要的位置,并且四年不间断。
在大一年级开设的“工程图学课程实践”、“计算机辅助绘图(二维)”实训中,要求学生用AutoCAD软件完成减速器的测绘,使学生得到最基本的数字化设计基本训练;在“金工实习”环节,除进行车、铣、磨、钳工以及铸造、焊接等常规的加工方式外,重点强调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线切割机床等设备所采用的数字化制造方式给传统制造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
在大二年级开设的“三维CAD应用实训”综合实践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最核心、最基础的组成部分,通过高端三维CAD\CAE\CAM一体化软件——UG NX5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实体建模、曲面设计、钣金设计、装配、工程图等模块,为后续环节打下坚实基础;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环节中,除完成以齿轮减速器为主体的一般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过程外,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该减速器的三维建模、虚拟装配及简单的机构运动分析;在“电子工艺实习”中,除完成收音机的装配调试以外,同时要求学生用“protel电路图绘制软件”完成收音机的整张电路图。
图3集中性专业实践环节
在大三年级开设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中,除常规内容以外,同时要求学生采用CAPP软件完成该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编制,并且用三维CAD软件采取自顶向下的装配建模方法完成整套夹具的三维设计;在“计算机辅助制造实训”综合实践环节中,要求学生掌握数控自动编程的原理、方法,并熟练运用UG NX5软件中的CAM模块,完成一个中等复杂程度带异形曲面零件的数控铣削自动编程,并实际加工操作。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综合实训环节中,要求学生掌握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并基本掌握利用ADAMS软件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在大四年级开设的“逆向工程综合实训”,与其它实践环节相比较,所涉及的范围及综合性则显得更加突出,从概念设计到效果图、油泥造型到三坐标扫描、点云数据处理到曲面设计及实体建模、快速原型制造,通过该实训环节,强化学生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环境下进行新产品快速开发的实施流程。在“产品数据管理综合实训”实践环节中,要求学生掌握数字化管理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并熟练使用国产CAXA V5 PDM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依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特点设置了相应的“专业实训环节”。诸如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其专业实训环节则是“注塑模具CAD/CAE/CAM”综合实训,主要学习UG NX5软件中的MoldWizard注塑模具设计模块以及的Moldflow流动分析模块的使用;在毕业设计环节,若毕业设计题目为工程设计类型,则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工作量的三维设计。
5 近三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
近三年来,机械工程学院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及重庆市的各种学科竞赛,如:在第二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一项、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荣获四个单项二等奖、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重庆赛区三等奖二项、2009年度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3D大赛)重庆赛区二等奖两项等较好成绩。与此同时,学院作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近三年培训学生达五百人。
参考文献
[1]曹建树.应用型本科“CAD/CAM”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5.
[2]刘炎,罗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8.1.
[3]熊志卿.机械制造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4]王全先,张玉华.机械类专业人才三维数字化设计能力培养的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软件;数字孪生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的发展,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1]。文献[2-6]等分别从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手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合理的建议,这些思路和建议对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化教学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另辟蹊径,以价值共创为视角,以数据孪生模型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本科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化建设为研究目标,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教学方法革新和教学理念升华四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7-12],如图1教育教学模块创新所示。(1)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数字化建设思考。BIM技术是建筑企业信息化的新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否考虑充分利用BIM技术和其他手段,对传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建设,实现教学课程内容的数字化、可视化、模块化和程序化,逐步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促进优势教学资源共享,方便老师实现流程化教学,方便了教学和管理,形成一种老师容易教、学生易学易懂的良好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孪生思考。能否以数字孪生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层(虚拟层)角度重新审视教育教学,构建具体真实实物教学系统和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可对实物教学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对实物教学系统选用的教学方式进行一个效果反馈,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3)BIM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块价值共创思考。不能简单的将BIM技术视为传统教学的从属部分或其他部分,站在BIM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块是相互对立的角度上,如何考虑以数字孪生模型角度和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化建设角度,实现BIM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块的深度融合,实现二者的价值共创。
一、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数字化建设思考
以“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化教学”为目的,从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等方面着手,搭建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平台,并由此制定在线开放课程保障机制和措施。1)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根据在线开放课程的基本要求,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可视化、模块化和程序化。把“数字化、可视化、模块化、程序化”的四个教学设计理念贯穿课程建设始终。2)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数字化平台构建。依托资源-智力-技术-保障四维支持,构建工程造价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数字化教学平台。该专业教学平台包含课程设计、开放性教学资源、在线考核、学习效果评价和在线交流平台。如图2工程造价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数字化教学平台框架所示:在慕课的制作和运行中,场景化教学资源、卡通动画资源、话题讨论形式、微信平台、嘉宾座谈、工程影像资料、虚拟仿真技术这七种信息技术及手段与造价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以开放性的教学资源为依托,形成了“七位一体”的全新数字化教学体系。3)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化教学平台教学机制保障。从教师团队层面和学校制度层面给予教学保障,构建我校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化教学平台。[13-15]
二、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孪生思考
数字孪生(DigitalTwin)技术是一种以模型信息流驱动全产业价值链相互协同的产品全生命期管理工具,从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进程来看,数字孪生更像是一种数据驱动型的实时虚拟映射系统,始于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管理,发展于航空工业复杂工程的系统管理工具。[16]人类现处在一个虚实相互融合的混合社会空间之中,数字孪生技术为当下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即虚实共生。1)数字孪生技术具有虚实共生、高虚拟仿真、高实时交互、深度洞见等特点。[16]2)数字孪生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教育应用分析数字孪生技术为当下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成为可能,即虚实共生。虚拟空间物体不再是物理空间实体的简单映射与模仿,而是基于现实空间实体数据的再造与演化。基于此潜在的数据价值,实现其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如图3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孪生教育应用场景预想所示:
关键词:本科教学;教学成果;民族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培养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民族音乐教育的特色是学校办学之初即明确的办学宗旨与定位,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不断得到强化;是学校的历史使命和独特风貌,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近两届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得,是学校长期以来坚持特色、夯实基础,不断加强本科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内涵式发展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
坚持特色,教学成果显著
中国音乐学院在近两届的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成绩显著。在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构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201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高教类)一等奖。在第六届和第七届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共有八项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四项,二等奖四项。这些成果集中体现了学校在本科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工作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代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充分体现了学校民族音乐教学特色。
多效并举,紧紧扭住教学不放松
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本科教学中心与基础地位,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坚持内涵式发展。
1.特色立校,明确办学目标与理念
建设高水平的音乐院校,首先要有一个特色鲜明、质量目标明确的办学定位。学校整体形成统一认识,围绕着办学定位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为教师实现价值、理想搭建平台,与此同时为学校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学校在继承优秀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确定了建设具有鲜明民族音乐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高等音乐学府的总体目标定位;以民族音乐为特色,以理论研究、创作和表演为支撑,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为学科专业定位作出了培养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学校统一思想,坚持不懈,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质量不断提高、向着高水平音乐院校不断迈进的发展之路。
2.彰显传统,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
学校是伴随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而不断向前发展的。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长期以来以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对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三个专业分别给予重点支持,使其各自在得到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促使三个专业之间相互支撑,互为依托,为构建中国民族音乐体系起到支柱作用。通过对民族声乐、民族器乐、音乐学和作曲专业方向的重点建设,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对西方音乐理论和方法的吸收借鉴,合理建设和发展,西方音乐相关专业方向为学校民族音乐专业的发展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对中国民族音乐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由金铁霖教授领衔完成的“构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是学校民族声乐教学团队在坚持民族音乐特色,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果。该成果遵循艺术教育规律,采取科学态度,比较完善地构建了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依托这一成果成立的金铁霖声乐艺术中心已经成为全国同专业的教学中心,占据了本专业教学的制高点,引领着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用歌声弘扬民族精神,反映人民的心声,诠释民族音乐文化的先进性,推动了我国声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由姚艺君教授领衔完成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由张维良教授领衔完成的“民族器乐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些获奖成果都是对学校多年来继承和创新民族音乐的充分肯定。
3.积极探索,加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以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以新建专业课程为主要任务,以培育优势创新为重点,以模块化课程为试验点,鼓励和引导各学科专业建设一批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深度融合,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鲜明民族音乐教育特色,引领民族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课程。目前,学校已经建设了一批能够引领民族音乐发展方向、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特质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是对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充实与完善,是对现有学校总体课程体系的有益建构和补充。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学校已经形成了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位一体”的,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结构合理、内容完善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
在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民族声乐”“民族器乐”“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古代音乐史”等特色课程及系列教材先后获奖,尤其是“民族声乐”“民族器乐”“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三门课程,是学校传统优势课程,“民族声乐”课程教学团队以国家级教学名师金铁霖教授领衔授课,“民族器乐”课程以北京市教学名师张维良教授为课程团队带头人,同时其课程团队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由北京市教学名师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姚艺君教授为课程团队负责人。这些名师带领教学团队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保障了课程教学质量,同时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4.搭建平台,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实习、实训和实践教学,不断提升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不断开拓本科艺术实践新载体和形式,不断创新艺术实践管理机制,完善艺术实践系统,开放特色教学资源,实现优秀资源共享。制定《中国音乐学院实践活动管理规定》,并将本科实践教学纳入到各系培养方案与指导性教学计划中来,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和灵活的考核方式,细化实践教学方案配套环节设计,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建立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基地,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发挥“艺术实践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累艺术实践经验方面的独特作用。此外,学校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模式,创办学生乐团、合唱团,举办音乐节、研讨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如学校成立了华夏民族乐团、中国青年爱乐乐团、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合唱团等实践团体,邀请国内外具有丰富经验的著名的理论研究专家、作曲家、演奏家、表演艺术家、指挥家等为学生提供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社会需求直接对接的能力,使学生更快更好成才。
由张维良教授和关乃忠教授共同完成的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民族器乐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成果,其实践平台即是依托张维良教授作为团长、关乃忠教授作为驻团指挥、由学生组成的华夏民族乐团。华夏民族乐团为学校从事民族器乐的表演、创作以及理论研究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艺术实践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具有不同风格与流派特征的民族器乐演奏家,都可以展示其才艺、彰显其观念;具有不同创作风格的作曲家,在民族器乐创作领域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同时不论是从事理论还是表演的教师和学生,都能以其研究成果支持与支撑华夏民族乐团的实践,不断总结和探索我国民族器乐发展的经验与规律,以及不同风格流派的特点和教学方法,以此成果促进学校民族器乐的教学和实践。
5.革故鼎新,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智能和个性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信息已成为经济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积极为师生建设数字化的教育环境,鼓励艺术与科技相结合,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本科教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成果“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以我国民族音乐教学改革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依托学校的历史积累,建设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为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建设成果和经验在我国民族艺术教学资源数字化领域中起着引领性作用。同时艺术管理专业方向也在积极探索艺术与现代科技维度下的艺术管理实践教学新模式,其初步成果获得了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为学校在艺术与科技深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方面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6.质量兴校,狠抓教学科学化、规范化
艺术不同于科学,但艺术研究、教育和管理是科学。教育规律是高等教育普遍应遵循的一般规律,艺术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办学。学校结合艺术教育的自身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本着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严格教学管理、强化质量监督,重点抓好教学科学化、有序化、规范化,有力地保障了本科教学的顺利运行,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启示与展望
学校虽然在本科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不足,需要继续坚持办学特色,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本科教学水平。
一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特色课程建设,不断探索建立完善的特色课程体系。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鼓励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民族音乐的规律和本质,在挖掘、整理和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同时,在本科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践行创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并在课程开发与设计中予以实践,进一步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基础性的探索与贡献。
二是进一步研讨与创新艺术类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推进实施卓越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择优选拔、重点施教、打破现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实践能力,较强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的优秀本科生。
三是进一步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重大科研课题的攻关,不断推出中国民族音乐研究的重大学术成果,并使这些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资源和平台,促进教学成果的不断形成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郭彪.音乐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字化校园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94-01
1 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1.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用以对数据进行加工整合的技术。信息技术的范围限定于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数据信息,其对象的范围限定于文字、数值、图像、视频、音频、语音和网络化信息。
1.2 数字化
数字化是指将原先不统一的、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化为可以直接度量的数据,再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建立适当的数据模型,把数据模型转化为一系列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2 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
数字化校园的结构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一体化校园结构,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等方面。数字化校园的基本结构由五个部分组成:基础设施、通信中心、应用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和监控系统。
2.1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对数字化校园起着支撑的作用,数字化校园能否实现数字化的功能,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否完备。数字化校园的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拓扑结构、楼宇的布局、各类教学设备、管理设备等。只有完备的基础设施,才能为数字化校园提供稳定的服务和有力的支持。
2.2 通信中心
通信中心对数字化校园起着指挥协调的作用,数字化校园能否高效、有序的运作,取决于通信中心的管理与协调功能。通信中心应用无线网络、3G/4G等通讯技术,组织和协调整个数字化校园的运行。
2.3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实现了数字化校园的具体功能。数字化校园的各项业务功能,最终都需要通过各类应用系统才能体现出来,应用系统的功能通过通信中心和应用系统之间的计算中心、数据中心和文件中心,进行具体的业务操作。
2.4 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是数字化校园的防身护甲,现代学校的业务复杂,开放程度高,数据流量大,对各项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数字化校园需要定制安全保障系统,采用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防护措施,一是抵御外部不良因素,二是保证数字化校园本身安全、稳定地运作。
2.5 监控体系
监控体系是数字化校园的双目双耳。数字化校园的结构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其运行过程中难免会有异常情况的发生,为保证学校的教学、管理等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就需要有监督机制,通过网络监控设备,时刻监管各项业务活动的进行,一旦有异常现象,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
3 信息技术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对于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学校的管理,二是面向学校的教学。
3.1 面向管理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的管理之中,使用统一的信息编码作为基础,将各个子系统充分整合起来。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建立数字化校园的核心应用有三个方面:(1)Portal一体化桌面。Portal一体化桌面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角色日常工作的需要不同,初始化相应的权限,并加以呈现。Portal一体化桌面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应用信息门户,为全校无纸化办公提供了技术保障,加快实现校园办公的信息化与规范化。(2)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是整个学校内部应用体系的一个底层支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对学校内部各应用系统的使用者进行统一管理。使用统一的身份登录系统,避免了使用者需要记住每个不同应用系统的登录信息,同时减轻了系统管理员的维护工作量,是建立数字化校园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手段之一。(3)数据共享与交互系统。在数字化校园中,数据共享与交互系统亦可称为数据中心。对于数字化校园而言,数据中心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共享数据,实现数据的合理有效安全存储,是学校的业务系统与数据资源进行集中、集成、共享、分析的场地,将工具、流程等有机地组合。
3.2 面向教学
数字化教学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教学信息化的水平,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字化教学,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二是开发课程制作工具,三是构建专业资源平台。(1)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为信息化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的总称,包括支持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和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系统。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由三个部分组成:网络化课程开发系统、网络化教学支持系统和网络教学管理系统。(2)课程制作工具。信息化教学是要实现教学手段的数字化,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使用教学课件,制作课件的工具是否能够正确的使用,是学校教学数字化水平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常用的课程制作工具有图片处理软件、声音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3)专业资源平台建设。构建专业资源平台系统,是信息技术在数字化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建设内容包含四个方面:标准的建设,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及其推广示范,资源的建设以及平台的建设。专业资源体系建设主要的应用对象是: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
4 结语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并非是最终结果,而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结果。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结果,就是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时间状态。正确应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能够有力地支撑校园数字化建设,有力地保障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相信未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定会产生新的、更好的信息技术,能够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更完善,更具智能化。
参考文献
[1] 李耀麟,刘魁元,杨慧敏.基于协同教育理论的数字化校园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32-137.
[2] 李国庆.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数字化校园重构规划的研究与实践[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90-193.
[3] 韩仙玉,赵保华,王朋.基于SOA的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研究[J].信息技术,2014(1):21-23.
首先是科学性原则。教育内容课程体系要符合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应适应学科的发展,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和信息,还要考虑知识的衔接、先后程序,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目前,能够进行电脑艺术设计的软件种类众多,该如何正确选择呢?首先要明确软件的类别及软件的应用范围,然后根据具体的设计专业有所取舍。就应用领域而言,可大体将电脑美术软件分成四大类。一是图像处理软件,二是工程图制作和绘画软件,三是动画制作软件,四是网页设计软件。最著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为鼎鼎有名的Photoshop,工程图制作软件AutoCAD,绘画软件CorelDRAW、IIIstrator和Freehand,动画分为二维Flash和三维3DSMAX,网页设计软件Frontpage和Dreamware。当然还有其他特殊用途的软件,如人体造型软件Poser,模拟手绘软件Painter,立体字动画软件Cool3D,渲染软件lightscape,印刷排版软件PageMaker等,这些软件都是由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开发研制且目前市场广泛使用的,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有保障,在安排具体课程时要优先考虑。
科学性原则还表现在课程要有实践性和应用价值,要在建设某一专业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时,要体现循序渐进的规律。课程结构的核心是各门课程间的优化组合,形成最合理、最能体现市场需求的知识体系。
其次是特色性原则。学校只有建立自己的特色专业,办学才具有生命力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最近几年,由于设计市场的火热,各院校不管是否具备条件,盲目仿效,纷纷开设了设计专业,从而造成专业重复设置,学生的就业出现困难。设计市场真的全面饱和了?据报道中国的动画产业人才现在还不到27人,只占韩国的1/3。年制作动画片的总量超不过27分钟,仅占日本的2%。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电视台每天播放的动画节目中,进口动画片不得超过40%。由此可见,中国的动画人才缺口还相当大。目前,一些游戏及动画制作公司根本招不到立刻就能投入工作的人才,特别是动画前期规划和原创人才缺口更大。所以进行专业设置时,一定要搞好市场调研,选好切入点,不能只是效仿。再比如我国设置普遍的服装设计专业,就可以根据地域及环境的特点,专业倾向于童装、西服或工作装设计,避开大众化,打造出自己的专业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特色专业不是自诩的,应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凭其业绩形成的。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录用谁,往往是取决于该校专业的社会信誉度。因为学校的社会信誉度是特色专业的办学质量的重要标识,它是通过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表现出来的,你注重专业建设,毕业生能很快投入工作,久而久之形成了“品牌”,自然受人欢迎。
最后是灵活性原则。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要注意从知识面的狭窄转变为知识的复合,从知识量的增加转变为知识结构的优化,从书本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发展学生的能力。要注意课程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应开设大量课程,供学生选择。除公共基础和专业必修课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他课程;另外,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熟悉电脑常用的输入和输出设备,最常见的输入设备有扫描仪、数码相机、数字化仪。输出设备有彩色打印机、喷绘仪、胶片记录仪、激光照排仪。从素材的摄取方法、具体的制作技术直至产品输出,让学生掌握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才是更切合实际的。
2、电脑艺术设计的概念及发晨状况
电脑艺术设计实质上是利用电脑这一现代化工具、使用艺术创作的软件、通过软件所提供的创作平台来完成艺术作品的生产过程。完整的电脑艺术设计涵盖了电脑绘图和传统美术基础两个学科。传统美术是电脑艺术设计的基石,而熟练灵活地掌握电脑绘图的相关技术,才能将设计构思在电脑中准确地表达出来,体现出设计的使用和美感统一的实用价值,最终形成需要的作品形式。
电脑艺术设计在一些发达国家里发展十分迅速。二维、三维的卡通动画特别突出,绝大部分的人物、动物、背景,都是用电脑直接绘制而成。获奥斯卡金奖的美国影片《海底总动员》里栩栩如生、造型可爱的主人公及海底水世界的光线、潮流、折射等技术都给广大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一些观赏性的电脑美术挂画行销世界,形成跨国产业,在城市建筑、装饰装修、环境艺术、服饰面料等领域都有电脑艺术设计的存在。由于经济及语言等因素,我国的整体电脑设计水平与国外还有差距,特别是设计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协调还有待研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如何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市场调研、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诸多因素,下面主要论述电脑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3、总结
艺术形式的创新从来就是每个时代审美追求的一面旗帜。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今天,体现高科技的数字化艺术手段,将感性的认识理念以严密的数学方法组织起来并对美术设计要素进行理性化控制的电脑艺术设计必将给人们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以及新的设计思想。要使我国的电脑艺术设计教育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要做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及适应人才就业市场的需要。而课程体系建设还涉及到师资、软件、硬件等诸多环节。要完善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我国的电脑艺术设计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技〔2012〕5号)精神,提升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将“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落实到课程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上,提高信息技术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水平和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省于2014―2016连续三年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项目(简称“中职信息化建设项目”,含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和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工作,推动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为总结和交流项目建设经验,推广建设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发挥辐射、示范、引领作用,10月13日上午,2016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现场会在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综艺厅举行,全省各所承担2014年至2016年省中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学校及未承担该项目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省教育厅高中与中职教育处副主任科员詹宗超主持。省教育厅高中与中职教育处调研员吴艳玲、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黎国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罗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信息化专家王强、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员陈建国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此次议旨在总结和交流项目建设经验,推广建设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校长陈仕楷在大会上介绍了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说,沙溪理工学校作为国家第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狠抓课堂教学质量,推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教学模式。他表示,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学校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沙溪理工学校副校长冯子川作了题为《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模式――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的推广使用》的发言,肇庆市农业学校副校长曹希培作了题为《立足课堂教学,扎实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发言,与大家分享了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及使用的相关经验。
在当天下午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会议上,罗俊主任介绍了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情况,展示了相关成果。吴艳玲调研员总结了广东省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成绩,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任务。
回顾展望,中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全省概况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我省从2014年起开始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旨在提高信息技术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水平,将“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成果真正落到教学实处,让信息化成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
“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和“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是我省中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两大任务,为此,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资助这两个项目立项,以实现让学生在实训室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技能学习任务,教师借助学习平台开展教学,完成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辅导及实训学习成果的评价。所有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广东省中职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与全省中职学校师生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省顺应这一潮流,《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要求将信息化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课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育等技术。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基本建成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到2020年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建立全省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推动建设面向全社会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加强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生学籍、资助和教师管理等信息系统,促进学校管理信息化和规范化。建立政府、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及时就业和人才培养信息。建立职业院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员共享的网络学习平台、信息化考试平台,支持远程教育和自主学习。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善的省级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是广东省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重要工作,据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实施,我省的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建设项目取得显著成效。“三通两平台”建设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技能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尤其是实训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的助力下不断改进和创新,屏幕上教师一对多的直观教学模式得以实现。另外,学生的差异化学习、自主学习、拓展学习有了新的平台与途径。数字化还使教学资源的集约利用、校内共享、区域共享、全省共享变成现实,有效缓解欠发达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实训设备不足的难题。这一做法及推广为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升质量做出了很好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省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建设提出两个引导性原则,一是引领性。要建设代表国家水平,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和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二是实践性,要建设突出职教特色,对接岗位技术技能培养,支撑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核心课程,建设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实训室学习系统。在“引领性”与“实践性”的导向下,我省各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参与,进行项目申报,涌现出沙溪理工学校、肇庆市农业学校等一批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的先进学校。
沙溪理工学校作为项目建设学校之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模式”,项目建设促进了学校教学信息化的全面应用和推广,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2014年7月,沙溪理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申报《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成为当年广东省第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建设立项项目,项目建设历经公开招标、校企共建、中期检查、运行使用、结题验收等环节,于2016年9月通过省教育厅验收。目前,系统使用效果良好。2015-2016年,工艺美术专业申报的《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申报的院 《一体化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会计专业申报的《移动教学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再获批准立项。
沙溪理工这四个专业的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均以原有的实训室(工作室)为基础进行改造,建设和强化数字化课程学习功能,除配备学生学习用电脑、教学服务器或教师电脑、智能会议通教学投影设备、视频音频录播系统以及接入校园网外,重点是校企合作开发了各专业的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和教学资源包。其功能主要涵盖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视频录播与存储、虚拟仿真、课堂交流讨论、教师答疑、作业提交、在线测试、学习评价、校企连线等,师生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进行使用。
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在工作室课堂中的使用,效果非常明显,以“《汽车维护与保养》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为例,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在工作室课堂使用时,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各自的账号登录学习系统,打开《汽车维护与保养》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查阅和观看本课程的教学设计、PPT课件、微课、教学视频等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在上课过程中,利用教学视频录播系统,将教师或企业师傅进行汽车维修时的示范操作实时高清转播到每个学生的电脑上,无死角观看,同时将教师的示范操作视频录制存储起来,供学生反复观看和学习,然后学生在小组实操时又可将自己的实操过程录下来作为作业提交给教师检查和评价;课后学生还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在线学习,与同学、老师或企业师傅进行在线交流。
一、课程体系构建中的“一元价值”
“一元价值”即以师生为本的价值,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灵魂。教育的根本是成就人发展的问题,学校教育是为了师生成长的终身幸福奠基,其改革的原点由人的发展需要开始。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此为原点,对学生的公民意识、能力、潜质、素养和文化进行全方位、可持续的培养。这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灵魂所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灵魂所在,也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的灵魂所在。
学校是教师成长、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职业幸福的乐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幸福成功的主渠道是学校课程体系的践行、实施、完善和提升,而课程体系践行、实施、完善、提升的过程,将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学术态度、专业素养、业务综合实力及职业幸福,促使教师专业化不断向新的高度、深度与厚度推进,进而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及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根本的保障。
二、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
突显办学的“三元特色”
“三元特色”指学校的民族化特色、现代化特色和国际化特色。这种特色需要通过学校的文化内涵、课程体系、师生的综合素养及学校的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来彰显,并形成学校文化内涵的品质,以学校文化内涵的品质涵养学校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构建,切实完成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
一是民族化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不仅要关注民族文化的承传和弘扬,而且要关注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成长,用多元发展的理念,突显中国“和”文化的价值,让师生能够守根固本,用民族文化的灵魂成就未来公民的核心素养,担当起民族文化命脉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把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文化理念等,通过学校的课程体系融入到学生的命脉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是现代化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在突显现代化特色中形成现代化特质,突显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支撑学校文化发展、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人的多元发展。数字化应用促进特色校园多元文化融合;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国际课程的深度融合。数字化应用对学校发展、课程构建、人的发展所起到的支撑与融合,将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突破的契机和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国际化特色。教育国际化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使教育资源在民族化基础上,突显国际化品质,使教育的诸要素加速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从而加强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互为孕育,在公平竞争、激荡包容中,促进各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既满足了民族文化根脉的传承,又不断适应国际教育间的互补。三、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中的“五整合"策略
一是学科内整合。学科内整合是对单一学科的不同阶段,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有效整合,不拘于一个单元、一个年级、一个学段,放眼于教育的全过程。
学科内整合体现在单一学科的整体统筹规划和中小衔接中,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在适当时机,进行主题式、系列化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延伸及科学合理地引入新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学科教育功能的最优化,促进学科综合素养的实践、探究和创新。
二是学科间整合。一方面,以单一学科为本位,以相关内容为纽带,将相关学科资源整合。形成主题式、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以主题牵动全学科系列化整合,将全学科的相关内容以主题引领,有机有效融合,形成新的课程文本。学科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科教育资源的融合、整理、统筹,可以有效实现课程教育功能的“三维目标”。同时,学科间课程的主题化、系列化的整合构建与实施,将不断深入挖掘文化与课程中的育人价值,以实现不同学科间课程的品质提升和内涵发展。
三是三级课程整合。课程改革启动伊始,提出了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既体现国家对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留有空间。
这种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两翼”的基本框架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发展需要的不断变化,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应当更大胆、更有效地将三级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排列、有机整合,充分拓展课程资源,使课程的构建更加立体化。
四是三级课程与国际三大主流课程整合。课程国际化特色的核心是用国际化的视野、标准、格局,来把握和建构有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当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国际化特质的时候,就要在充分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促成三级课程与国际课程的相应理念、模式、评价体系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课程体系。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体系在世界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三维目标体系的提出,简约、清晰,在此基础上与世界三大主流课程的优质资源有机整合,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使三级课程与国际三大主流课程整合后的课程体系能够在世界课程体系平台上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并且加以分享。
五是课程与人、社会、自然不断发展的新信息资源整合。教育改革和发展受诸多客观元素影响。而课程作为教育活动的载体,其信息的阶段性固化特质不足以超前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学校课程整合要关注人、社会、自然不断发展中产生的新的信息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课程体系构建中。
关键词:动画音乐产业化人才需求
一、动画音乐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隐性的生活语言。在音乐的世界里人们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动画音乐的意义主要在于通过音乐的渲染和魅力将动画这种艺术形式升华,最大限度地突破明星表演、摄影机拍摄的局限,使动画作品的视觉效果能够充分自由的呈现出来。动画音乐的融入能够将动画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近几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动画音乐创作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动画音乐亦借助这千载难逢之机,以现代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跳板迅速崛起,在短短的时间内,为世界动画事业发展和动画音乐产业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末期,电影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形式传入中国。与此同时,动画音乐也被国人逐渐接受和喜爱。动画音乐是动画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十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我国动画音乐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长期以来,我国动画音乐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基本原则,创作产生了很多具有独特之处的原创动画音乐作品,对世界动画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动画音乐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需要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过程中融合多方面的创作元素,这就对创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我国动画音乐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一,我国动画音乐产业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且形式趋于单一化。纵观我国动画音乐产业的发展历程。在动画音乐创作过程中创作者更多地倾向于吸收和借鉴外来的动画音乐作品,而彰显本民族特色音乐文化的动画音乐作品并不多见。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动画音乐创作人员对于传统的特色文化传承和发展意识还不够强,导致作品创作过程中一味的模仿外来作品而缺失传统而又特色的文化。第二,动画音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人才是动画音乐作品创作的主导力量。目前我国动画音乐专业人才还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缺乏富有独创精神且掌握现代数字应用技术的高端音乐人才。一方面,我国动画音乐人才的平均年龄层次比较高,新生代的动画音乐创作人还没有真正成熟起来,人才结构还存在明显的断层。而现有创作人员还不能完全满足动画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动画音乐专业人才培训情况来看,由于国内动画产业起步较晚,国内市场中存在的相关培训机构数量还比较少,且培训内容多以动漫技法以及角色造型设计为主,专门围绕动画音乐创作的机构几乎没有,这也是造成动画音乐人才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目前国内动画音乐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不明确,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动画专业在国内起步较晚,动画音乐专业建设就更加不成熟。目前高校在动画音乐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多数高校在动画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处在摸索的阶段,课程体系结构还不够合理,导致学生在动画音乐实践创作方面缺乏想象力和独创性,学生在动画编配音乐方面的实践能力较差,人才培养效果不佳。第四,高校动画音乐专业的教学结构与课程体系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动画产业的崛起,社会对动画音乐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进一步加重了动画音乐人才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同时也更加强调动画音乐创作的自主创新和特色文化塑造。目前国内高校在动画音乐人才培养上仍然沿袭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传统的音乐专业教学结构显然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动画音乐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原有课程体系面对新的动画音乐产业发展需求亟待更新和调整。
二、动画音乐产业发展进程中人才供给改进与优化对策
人才是动画音乐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打造一支动画音乐人才队伍是加快提高动画音乐水平的关键。基于国内动画音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社会对动画音乐专门人才的现实需求,更应该加强对动画音乐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个性化,保证动画音乐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
(一)优化调整动画音乐专业课程设置,构建立体动画音乐课程体系
动画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应着力在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转变“厚基础、宽口径”课程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结合专业特点以及人才需求特征对动画音乐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重构,打破传统模式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封闭的课程层次结构,尝试构建基于“作用建构”的网状融合式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动画音乐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课程框架,提高动画专业人才对社会需求以及动态生存环境的适应性。
(二)基于顶层设计打造动画音乐专业人才质量保障体系
随着目前国内高校动画相关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办学层次的日趋多元化,动画音乐专业在关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还应该充分关注人才质量的保障,基于顶层设计完善构建内外结合、多渠道、多层面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多层面优化动画音乐专业的内部保障体系,通过合理化人才培养目标、健全完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反馈评价机制等多举措全方位优化动画音乐人才培养的内部环境。二是基于政府调控与政策扶持、社会全员参与等具体途径多渠道优化和打造动画音乐人才培养的外部保障体系。
一、前言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加快推动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公民创新创业意识的提升,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愈发明显。大学生作为高知识高素质高水平的劳动群体,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最主要的人力基础,是劳动力群体中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因而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便成为提升全民创新创业意识的重大举措。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贯彻落实各项指导文件要求,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优化创新创业教学组织结构,规范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流程,将“互联网+”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能有效地实现创新创业协同学习和资源共享。本文重点探讨如何构建一个“互联网+”数字创业服务平台,配套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技术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辅以教师发展、创业大赛、创业实训等模块,打造全面系统、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二、建设数字创业服务平台的理论依据
1.泛在学习理论
泛在学习就是通过使用数字化技术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复合教学模式和灵活学习支持服务等多方面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学习[1]。在数字创业服务平台中,学生可以学习在线课程系统中的优质创业课程,利用创业门户的最新信息实现创业想法,通过创业大赛获得激励,使用网络创业实训模拟实践创业想法。创业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等多种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的获取创新创业知识,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过程。
2.“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应用到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质就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创业教育的融合[2]。因此在构建数字创业服务平台要结合“移动互联”、“大数据”、“平台”、“资源”、“在线”等互联网元素。以创业服务平台为基础,构建开放共享,互动参与的应用系统;以用户为根本,提升用户体验度,提高用户的粘性;以优质创业课程资源为核心,通过构建包含创业基础、创业进阶、大赛辅导、创业讲堂的逐级递进的课程体系促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以数据为根本,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3.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的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提出了“三步走”的总体目标。明确了课程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强调了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技术要求、师资培训和引入需求与创业大赛模拟实训的配套措施[3]。因此数字创业服务平台的建设要遵循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发展路线图,顺势而为。
三、“互联网+创业”数字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思路和目标
数字创业服务平台通过建设一个基于先进互联网技术和慕课理念的平台,构建层级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通识教育;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创业实训教育;针对创业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转化支持。基本思路就是以创业的态度打造精品课程体系,以创新的精神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与项目转化相结合。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1.建设优质课程体系
建设全面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现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联动机制。创业创新指导部门负责顶层设计、任务分发、过程监控与结果管理,并指导其他部门负责具体课程的建设与落实。通过引进外部优质课程和自建优质校本课程两种方式,涵盖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打造一个符合本校需求的创业创新课程体系。
2.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基于慕课等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实践在线慕课学习、网络修学分、翻转课堂教学、教师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3.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建设符合慕课理念的数字创业学院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平台对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的科学管理与数据统计,并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对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科学评价机制与方法,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4.培养专业师资队伍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师资培训交流的集训平台,通过创业导师培训,培养年轻教师,建成具有专业资质的师资力量。
5.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参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支持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6.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培育创新、敢于创业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肥厚土壤。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开展校内相关主题活动,邀请国内知名创新创业专家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
四、数字创业服务平台整体架构
数字创业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以课程、平台、服务为核心。通过“引入+自建”的模式搭建起完整的本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配备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帮助学校实现教学模式创新,增强学生实践,进而助力高校项目成果转化;通过线下服务帮助学校从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到项目的应用转化平稳顺利运行。最终建设成一个围绕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创业服务逐层递进的数字创业学院体系。项目总体设计架构如图所示。
五、数字创业服务平台功能设计
1.数字创业学院门户
数字创业学院门户是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个性化构建的网络平台,实现创新创业相关的信息、课程、应用、项目与专家资源的集成展示,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集成课程中心、应用集成、互动交流、项目展示、创业资讯、师资培训等功能。
2.在线课程学习系统
在线课程学习系统主要提供教学互动与学习流程管理和学习空间与应用中心两大功能模块。课程学习系统基于知识单元的学习流程管理,高度整合校内、校外的所有创新创业的相关资源。以课程为主线,以课程为中心,展开视频观看、作业、考试、答疑、讨论、评价等互动教学活动。学习空间与应用中心为每个用户打造个性化的主页,记录学习历程。同时为了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空间融入了SNS的概念[4],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学习内容,可以相互激励。全部教学活动都可在空间内完成并得到记录。
3.创业大赛系统
数字创业服务平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里关于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的要求,为学校参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及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提供平台支持。主要分四个模块:一是创业大赛门户,提供一个创业信息和展示的平台,主要信息内容包含创业大赛相关公告或通知、创业大赛最新动向,赛事相关实时事件和来自教育部的一些政策条文;二是项目管理模块,这个是与大赛项目直接相关的模块,涉及到项目建设、申报、评审到成果展示的全过程;三是资金管理模块,可对活动各种项目自主的学生创业活动进行管理,包括资金的使用进度管理,资金的使用类别管理,资金预算管理等;四是专家库模块,汇集国内知名的创业大赛评委、导师、专家,为各校举办比赛提供支持,也可以为参赛学生提供辅导。
4.移动创业学院
移动创业学院主要通过提供移动客户终端,支持iOS、Android系统,实现完整的移动学习功能,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使用在线教育的各项功能。主要包括教务公告、视频学习、作业考试、学分查询和讨论答疑等功能;移动客户终端提供主流的杂志、报刊订阅服务;移动客户终端还建设有创新创业专题,提供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资讯、学习资源、课程资源等。学校也可以自建具有校本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专题;移动客户终端还提供小组功能,师生通过客户端组成创新创业小组。可以实现通过移动客户端实时讨论、共享资源,以及小组成员通讯录、话题交流等功能。
六、数字创业服务平台的预期效益
1.突破教师资源瓶颈,构建优质创业课程资源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鲜明特色,对包括专业师资、创业课程、创业实训等资源建设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很多学校缺乏可以开设优质创新创业课程的双师型导师,缺乏具有创业经历的讲师团队。数字创业服务平台建成后,学校可以突破校本资源限制,可以根据需要引进成熟的第三方优质创新创业课程,优化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结构。同时,结合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与外部优质课程建设的相关经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将校内各专业背景与创业创新教育理念相结合,建设具有校本特色、专业特色的自有创新创业课程。“引进+自建”是快速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有效举措。
2.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实现O2O的创新教学
教高厅〔2012〕4号文件《关于印发的通知》,首次提出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现实中,很多高校课程安排基本饱和,难以再将创业基础课程安排进学生培养计划。数字创业服务平台,将为创业课程提供一个在线解决方案,打破实体课堂的限制,让学生可以在线学习课程,线下参加创业实训,可以实现对创业网络课程教学的有效管理,显著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时监督教师教学进度、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抽查学生提交的作业、答疑和讨论记录等;师生则可以充分利用平台进行交流互动。通过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联动,实践翻转课堂教学创新,实现O2O的教学新模式[5]。
3.推动创业竞赛常态化和赛事成果转化
数字创业服务平台还可以为学校参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及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提供支持。建设学校专有的创业大赛平台,采用国赛、省赛的标准搭建,可实现项目网上申报、评审、立项与成果展示。通过校内竞赛的常态化举行,培训竞争氛围和创新创业文化。大赛专家评审可以帮助优秀的创业项目被挖掘,提升成果转化率。
近年来,我们通过走访企业、毕业生回访等形式,对会计行业背景、中小企业会计人才供需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校企联手围绕社会需求和岗位定位,反复论证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出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一体、能财会商”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此为基础,创优递进式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资源现代化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模块设计,构建“三以一化”的“能力递进式”项目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的设计
我们以岗位需求为依托,按照“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递进、模块化设计课程体系。其中,德育课程、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分别按能力递进的顺序设置相应课程,构建“三以一化”(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模块化)的“能力递进式”项目课程体系。(见图1。)
2、模块课程的构成
(1)德育课程。对德育课程内容和实施策略进行整合,以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以德育综合课与德育活动课为主渠道,注重德育内容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觉行动”的三段式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德育课程体系。激励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做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人。
(2)文化课程。适当增加文化课课程比例及课时比例,按专业课的递进式结构,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基本素质核心素质综合素质”的结构模式,体现文化课的“二为”(文化素质、专业水平)服务目标。以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为标准,兼顾学生兴趣爱好,适当开设选修课,促进学生文化综合素质的提高。
(3)专业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工作能力的内容,围绕“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递进的专业能力,重构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以专业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旨在培养专业关键能力;专业拓展课程(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针对专门化方向而设计。
3、模块课程的组织
我们制定相应课程标准,科学编排课程顺序,与后续高职教育课程相衔接,依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通过教、学、做、培训、考证、竞赛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会计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并重、专业特长与个性发展兼顾。
二、立足校本,开发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
第一,校企联合开发理实一体化校(院)本教材。我校深入各类企业广泛调研,引入行业职业标准,与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企业会计实务》等10余册符合专业特色和岗位实际的、与项目课程配套的校本系列教材。其中《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财务管理》教材已成为江苏省国示范重点建设专业教材。积极参与联院8门核心课程及配套实训院本教材的编撰。在开发中坚持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突出实践技能。
第二,编写实践教学案例等实训指导用书。为配合实践教学,结合岗位业务流程,编写《会计岗位模拟教学案例》、《出纳工作手册》、《收银岗实训手册》、《纳税指导手册》等系列侧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讲义资料和实训指导用书。
第三,创建校本课程开发新模式。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创建了集教材开发、编写、出版、使用、反馈、服务、教研和培训于一体的新模式,形成国家和省级规划课程有机统一的、体现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承担的联院科研课题《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被评为教学成果一等奖,教材建设初见成效。
三、优化调整,对接大赛项目和职业标准整合课程内容
1、赛教结合,嵌入与技能大赛对应的课程内容
我校建立完善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的对接机制,通过广泛市场调研,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将点钞、翻打传票、会计业务手工处理及信息化处理等技能竞赛内容嵌入专业课程教学。把来自企业的最新技术设计为竞赛项目,选用来自实际工作中的真实票据、单证样式,就某一个真实会计岗位任务设计为竞赛内容。切实做到把竞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把技能竞赛训练过程作为一个教学过程,实现技能竞赛内容和课程内容融合,技能竞赛训练与常规教学活动同步。实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完善,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校在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省市会计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
2、课证融通,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
我校实施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见表1)。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岗位能力分析,瞄准市场变化,贴近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模块、技能模块嵌入专业课程,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需求相融合。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密切关注与本专业有关的财经政策法规,不断追踪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及时调整更新课程内容。
四、示范引领,推进精品课程和资源库建设
1、加大学校、联院两级精品课程建设
确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实务》、《纳税实务》等专业主干课程为精品课程加以重点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作为国示范校精品课程进行数字资源开发。2012年,《财务会计实务》被评为联院精品课程,在联院24门精品课程中排名第二。该课程以会计岗位核算流程为主线,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开放化、实践职场化”的教学模式,按9个会计岗位组织项目教学。
2、充实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库
我校本着开放、自主、创新的原则,建立丰富的数字化核心课程资源库和考级考证资源库。不断充实完善电子教材、授课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训练测试、习题库、视频库,并将资源库全部上网,加强师生间双向交流,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突出实践,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魔方体系
1、构建三级实践教学魔方体系,递进培养综合职业技能
通过模拟单元实践,提升专业基础能力;通过仿真岗位实习,提升专业核心能力;通过全面综合实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按照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课程标准,从初级动作技能训练逐步过渡到高级智力技能训练,形成分岗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训和公司真账实训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2、加大投入、科学规划校内实训基地
我校携手用友、厦门网中网等公司构建了一个涵盖企业、银行、证券、税务、工商等多技术领域、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环境。与实践教学相配套,购置了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10多款主干课程的实训软件平台、用友畅捷通T3、U8系列常用会计软件,为学生模拟实习提供了基础保障。
六、多元评价,构建多维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以学校考评为核心,社会各方参与的“双主体”考核(学生、教师)、“多主体”评价(行业、企业、学校等)、“多形式”(课程、项目、任务考试、职业资格考证、技能竞赛)推进的多维课程评价体系(见图2)。
其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评形式多元。在日常教学考评中,对学生采取过程与结果、专业能力与全面素质相结合的多元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机制,促进学生思考、借鉴、反思、改进、提高。
其二,参照行业标准,引入企业评价。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改进课程评价方法,将职业技能竞赛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考核指标,以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为核心指标,将企业评价作为考核的一部分,根据评价结果和社会要求及时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
七、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1、加强团队建设,构建双师双能(智能、技能)师资队伍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龙头,突出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科研能力及技术服务社会能力,实现师资建设由双师“素质”向能力的转化。鼓励教师参加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引导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技能大赛;建立校外专家和校内教师交流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支持教师业务进修等等,从而打造出一支德艺双馨、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双能优秀教学团队。
2、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互惠共赢的校企交流平台
我校拓宽校企合作的思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进一步密切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参与会计实际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聘请企业行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承担我校的教研课改、教学质量评定、课程建设等工作。实行工学结合的“订单式”培养,设立“用友班”、“金鹰班”等冠名班,定向培养企业发展所需人才,与25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见图3)。
八、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建设的成果
关键词: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教学资源越来越多样化与丰富化,要想使这些教学资源有效服务于实际教学,对其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资源库是管理教学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提供高效的存取功能与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的功效与作用加以充分发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1]。电子商务专业和网络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特征较为明显,能够为专业特定对象而服务,是专业课堂教学的扩展与延伸。这就要求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特点,以此满足课程建设、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的需求。
一、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打破了师资力量与时空等方面的限制,为师生提供了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了高校教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提升。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可以结合网络优势来建设教学资源库,对专业建设方向加以及时调整,确保人才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实现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可以利用数字化的网络平台,向师生呈现可操作性强、详实全面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将企业管理模式、顶岗实习项目、生产实习、生产要素和岗位技能等融入于教学资源中,实现人才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二是加快资源开发与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专业群教学资源的开发,然后通过共享平台来分项建设成果,提高专业教学改革水平、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专业群的建设水平[2]。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使电子商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力量,而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能够促进师资队伍的高层次发展。教师在使用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能够以教学资源传递的课程开发思路为依据,积极更新专业教学理念,对自身的教学思维认识加以启发,提供教学文件与素材,提高专业能力,促进自身的发展。四是提供自主学习平台。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其外包服务基地辐射能力日益增强,社会相关人员、校内非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以及电子商务专业学习都积极参与到基地建设中,因此构建多层次和全方位的自主学习平台显得十分重要。①社会相关人员方面,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可提供素材库与职业岗位标准库等,使其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②非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方面,教学资源库可提供网络创业的服务与平台,为其提供网上创业、物流管理、商品视觉处理与货源等方面的指导及帮助。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方面,教学资源库可提供课程的综合实践项目库、案例库、课件、教学大纲等专业课程建设内容。
二、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与现状
1、内容
首先,课程体系建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电子商务等信息化产业高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电子商务作为新的商业模式,为贸易双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对行业内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其水平的要求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活动。要想促进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必须要加快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从而有效应对不同性质企业对电商人才的多元化需求[3]。当然在建设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时,应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对高校具体需求加以统筹,合理安排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利用业内资源,联合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来共同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属于交叉性的学科,涉及经济贸易和信息技术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因此在统筹课程体系过程中需要兼顾各领域知识点的交叉点,做到有的放矢,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课程建设。确定课程体系之后需要结合课程本身要求,合理选择教材,科学制定教学大纲,并积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试题、案例库、多媒体课件和课程设计等,从而保证教学例子的鲜活性,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具体化,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满足企业行业对专业型和实战型人才的需要[4]。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在理论体系建设方面尚不成熟与完善,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因此引入适当的案例来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十分之必要。
2、现状
在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忽视资源内容建设部分高校在建设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时,过于重视平台的建设,而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加以忽视,难以为师生提供标准统一、种类繁多和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导致资源的重复或资源的匮乏,无法使整体平台功能达到理想的效益。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开设了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并结合不同的培养目标侧重点来设置不同的课程,这样各院校无法有效共享课程资源,导致职业岗位需求与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相脱节,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3)缺乏统一的标准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而言,其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复制性的特点,在管理平台功能、制作内容要求、资源开发行为规范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资源库无法获得资源元数据标准的支持,不能优化资源的质量,降低了系统平台的整体效率[5]。由于整个平台具有较多的终端用户以及较广的覆盖面,在实际建设中难以实现协议与网络结构的统一,无法达到资源的共享。4)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许多高校虽然与企业进行了合作,但是部分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仅仅停留于表面,没有涉及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没有落实企业的真实情景。同时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仍然停留于传统的资源制作和开发模式层面,如案例、习题和课件等,形式与内容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缺乏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5)资源库安全性不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日趋复杂和庞大,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例如:因黑客的恶意攻击或用户无意识破坏系统等人为因素;系统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如网络软件和操作系统缺乏较强的安全性能、身份认证系统尚未建设、认证安全漏洞等。6)教学观念和模式落后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没有同步引入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设备,而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学生能通过交流互动与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与信息素养。
三、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路径
1、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在建设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时,需要加强市场的调研与企业的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和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和需求量,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可结合实践职业岗位的相关要求,对人才培养规格加以确定,以不同岗位的能力和素质为依据来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满足不同岗位的实际需要,培养出适应岗位要求的电商人才[6]。此外,电商人才的培养需要面向市场,转型到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和中小企业等相关企业的岗位人才需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加以培养,如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网店经营、客户服务、网站编辑等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创业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能胜任电子商务客服、编辑和推广等各个岗位的业务操作,成为行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2、融合精品课程平台与网络课程平台
部分高校对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加以建设时,也构建了精品课程申报管理平台和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由于这三者具有紧密的联系,高校可以积极优化整合这三者,确保彼此之间的无缝衔接,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与重复,有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高校可以充分展现自身教学模式的特色,开发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如项目化教学,基于工作流的实训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开发标准,基于多样化的实训教材、项目化教材和教学情境设计。
3、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当前企业设置的电子商务职业岗位基本为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网店经营、客户服务和网站编辑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需要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深度剖析和调研企业的职业岗位,然后制度出合理的考核标准、实训标准、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从业标准[7]。高校通过充分的调研,需要对岗位的具体工作流程加以详细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专业课程,形成“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4、完善资源库,解决安全隐患
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属于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动态修改,对其内容和功能加以更新及完善,以此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建设教学资源库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合理制定阶段目标,将国家标准加以体现的同时,能够保证目标的可持续与可推广;同时应该对行业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引入行业企业的标准,这样学生能够达到企业的岗位要求。另外,由于教学资源的增加,需要制定安全高效的方案来管理教学资源库,如实行双机热备系统或内外分明的管理方法、有效开放目录或资源、强化用户权限管理、实施身份认证、做好数据备份工作等。
5、建设稳定和免费的平台
高校在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可利用MOODLE的动态学习情境平台便捷、安全和免费等特征,积极整合课程教学资源,构建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电子化的教学资源,达到在线网络教学与课程面对面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样能够创设适合学生终身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课程创新或教学设计,促进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8]。高校可以联合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与院校的典型企业实际案例和优质教学资源加以整合,组建专业的建设团队,达到优势互补,保证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当然高校也可定期开展建设调研活动,组织企业专业与专业教师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调整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加以及时更新,确保教学资源库每年更新比例高于10%,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为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在实际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资源内容建设、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统一的标准、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资源库安全性不强、教学观念和模式落后等,严重影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利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融合精品课程平台与网络课程平台,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完善资源库,解决安全隐患,建设稳定和免费的平台,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课程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综合能力,满足社会对高素质电商人才的需求,加快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作者:张华 秦琴 单位: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凤池.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07:137-138.
[2]袁鑫.高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省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电子商务,2016,01:93-94.
[3]赵美玲.刍议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6:227-228.
[4]韦群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172-173.
[5]尹德安.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2,16:192.
[6]张家贵,曹哲新.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07:51-54.
将构建教学体系作为着力点,加大校园足球普及力度。
一是着力加强校园足球课程体系建设。
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广地方教材《快乐足球》。中小学校每学期开设不少于10学时的足球课程,其色学校不少于20学时,实现足球课程全覆盖。出台《青岛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课程标准》,规范校园足球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足球技能考核标准。在小学5年级开始推行“分组教学―学习团队”足球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二是着力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根据各学段特点,研究制订小学、初中、高中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文件。各区市陆续出台推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举措,崂山区对国家和市级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分别给予每年20万元和10万元的奖励,即墨市在小学和初中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设立校园足球实验班。
三是着力加强校园足球大数据建设。把“互联网+”元素实质性引入校园足球发展,与相关单位共同建设足球教学与师资培训数字资源、校园足球发展评价体系、校园足球网络平台,构建青岛市校园足球数字化教学系统、校园足球数字化管理系统、校园足球数字化交流系统。充分利用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师资培训等领域的大数据资源,进行校园足球教学与人才评估。
将完善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作为突破点,提高校园足球水平。
一是突破纯竞技比赛限制。制定《青岛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建设方案》,改变原来“U系列”纯竞技比赛限制,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制度,构建“校长杯”“区(市)长杯”“市长杯”互相衔接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重点普及班内比赛、年级比赛、校级比赛,根据学校足球竞技水平实施甲、乙、丙分级联赛,让水平相近的学校在同一层次上比赛,解决竞赛体系中学校层面比赛普及率不高的问题。
二是突破足球后备人才成长障碍。出台《青岛市中小学生足球后备人才招收办法(暂行)》和《青岛市中小学生足球后备人才专业选拔测试办法与标准(试行)》,贯通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足球后备人才成长通道。研究制订《青岛市资助普通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管理办法》。探索实现2017年起,每年投入1000万元,对普通高校招收的在青岛注册的足球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资助,吸引更多普通高校招收青岛市高中阶段足球后备人才,解决足球后备人才“出口”问题。同步制订《青岛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员管理办法》,出台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员注册管理、参赛管理、权属管理等相关政策规定,规范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员管理。
将优化保障条件作为基本点,夯实校园足球改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