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意义范文

课程建设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3: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程建设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建设意义

篇1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将艺术学科独立为“艺术学门类”的决议,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科告别和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并列为一级学科的历史,成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设计艺术学作为“艺术学”下的一级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专业经常面对的难题是创新性、民族性、与技术性,如何做到这几点并且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就需要厚积薄发,从生活、各类艺术形式、各类学科中吸取营养,并且不断实践。民间美术文化作为乡土资源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地方个性的资源之一,它是由老百姓创作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传统与纯粹的载体。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通过民间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积极地挖掘、研究整合当地民间美术资源,从而更好地传承、发展、创新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人文修养,最终提高艺术设计水平,找到本土文化的根脉。本文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对开设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实践进行探讨。

一.艺术设计专业对民间美术的借鉴

从旧石器时代就开始的中国工艺美术可谓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设计活动。在民族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虽然并没有像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占据统治地位,但广大的民间美术却有文人美术所难以企及的丰富性和民族内涵。向传统学习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设计思维的一种共识。现代设计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则是经济社会的产物,它的出现使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是在工业生产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满足功能性、经济性、科学合理性的造物活动,是以追求商业利润、满足人类更高生活要求为最终目的的。而民间美术是一种与原始艺术最为接近的文化形态,它的造物原则是源于自然,融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处。

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尽管由于所产生的时代、民族、地域的不同,二者在形式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但也存在着相似的理论根基和共同的生存土壤,存在着互为所用的可能。艺术设计专业可以从民间美术中学习到反朴归真的造物原则及很多造型方法,例如:象征法、装饰变形法等这些多元的造型方式都有可以借鉴运用的地方,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语言。

1.取材自然、反朴归真的造物原则

民间美术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民间艺术的质朴情怀和意象性的审美观念,使得民间美术中从生活用品如家具器皿,到娱乐用品如玩具、皮影,从造型到材质都是以夸张、纯真、生动、自然、稚拙为其品格表现,充满清新自由之气。从淮阳泥泥狗到陕西农民画都渗透着质朴的生活气息、与率真的造型。民间美术的美学观念和造物思想是中国现代设计应该继承和树立中国风格的根本。

2.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寓意就是用群众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事物,根据其性质、形象和特点,赋予其一种道德品质或吉祥的涵义,使之从客观对象成为某种观念的替代物,成为老百姓都能理解、认同的符号。用谐音和寓意、象征的方法表达吉祥含义,是民间艺术常见的手法,如金玉满堂,就绘金鱼满缸,以金鱼谐音金玉;形容长寿富贵则用猫、蝶和牡丹,猫和蝶谐音耄耋,即八九十岁的老者,象征长寿;石榴、葡萄象征传宗接代、多子多孙、人丁兴旺;凤凰、龙、麒麟表示福瑞吉祥;红色,驱邪又喜庆;花并蒂、鸟成双,比喻美好的爱情等等。形象生动的象征寓意,令人看起来爽心悦目,联想起来余味无穷。

3.抽象又具概括性的造型手法

民间艺人将对生活中见到的物体进行归纳、比较、分析,用通俗、抽象的方法处理表达,通过这种抽象的方式,表达人们对世界万物中某些形态的理解,表达人们心目中的理想与希望。抽象思维在表现自然和社会生活方面,保留和运用了原始思维的认识方法。例如民间剪纸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在方寸间用二维图形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高度概括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与祝福。如生活场景中的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养鸡等;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花鸟虫鱼、十二生肖等形象。民间装饰纹样的抽象性代表了民间艺术审美意蕴中一种独特的风貌,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有民间的挑花图案、扎染图案、织锦图案及民间陶器图案等,纹样经常采用大量的抽象化造型,如用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形纹样,这与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图形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艺术设计教育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知识积累的多样化,知识积累的多样化,主要依靠课程结构合理化来体现。具有典型人文学科特征的民间美术课程,充实了学校美术现代化教育的内容。

二、民间美术的文化理念符合现代艺术教育的要求

1.民间艺术的道德观、审美观在高校艺术教学中的体现

现存的大部分民间艺术都与传统道德观念有关,特别是以孔子“仁爱”思想为主,弘扬“孝悌”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在民间艺术中随处可见。如现存大量的明清会馆建筑装饰中大量的砖雕、石雕、木雕主题围绕“忠义”、“守诚”,宣传诚信的经营理念。大量的木版年画题材和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它们或提倡精忠报国思想,或劝人行孝、与人为善,或劝人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感情真挚、质朴,具备实用和传承的特征。对高校艺术教育而言,这种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学生通过欣赏和理解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不仅了解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学习了民间艺术大师如何通过各种民间艺术载体用最直观、质朴的手段表现出来,对中国传统国学知识进行了普及。民间艺术崇扬真美善,追求生命、生活的意义,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补偿了现代教育下人的人伦精神需求失衡

中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课堂上教师运用电脑、幻灯机、多媒体等先进的科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并增加了辅助绘图等等教学内容。我们经常面对大一的新生入学就向老师咨询3D软件的学习,觉得用电脑能画出效果图就是掌握了自己的专业;也经常有大四的学生掌握了娴熟的电脑技能后却感叹创意难寻。经济信息时代,不可否认,现代化教学设施及手段的运用,丰富了美术教学方法,充实了美术教学内容,大量的现代影视多媒体视听元素的冲击,学生是一种感官的体验,没有亲身体验与实践,学生整日面对目无表情的机械设备、模式化的绘图软件、单调的数据符号,人伦精神需求失去平衡。民间美术历来注重人情化表现,具有手工制作的亲切感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回归感,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捏制造型质朴的泥泥狗,画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者选择喜欢的天然材料来编织手工艺品,远离电子制品,让学生体验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在工艺制作中倾注情感容量和个性,感受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崇尚境界,调节并补偿了现代化教育引发出的人伦精神需求失衡。

3.民间美术对高校艺术教学特色形成的作用

不同的地域艺术文化特点为形成不同学校的艺术课程特色与风格提供了可能性。在我国恢泓、悠久的民族文化中,民间艺术占有重要的位置,56个民族,产生了浩如烟海、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不同高校所在地都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可以结合当地特色资源结合课堂教学形成本校特色的艺术教学。高校面临的是培养具有民族感情、民族气质的美术家、设计师,而任何一个国家的艺术都不能从别国的艺术中廉价模仿得来,只能从本民族艺术精神的土壤中繁衍成长,那些在我们身边的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的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作品等,虽距今有数千年历史,但仍熠熠闪光、鲜活生动,是我们研究中国艺术史和学习技法的光辉典范。

三、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教育中的教学

1.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高校已经担当起保护当地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一些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已经把民间美术作为专业课程引入教学环节中,根据专业的特色引入不同的民间美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介绍民间美术的产生、种类、使用的材料、制作的工艺流程等内容,并加入适当实践学时,在学校亲手创作、制作民间美术作品。课堂外结合本土民间美术的资源,建立民间美术的校外实训基地,安排一周左右参观实习的时间,让学生走出校园,到民间收集设计创作素材。每次实习后可以结合专业特点设计相关民族主题设计作品,不仅使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更加清晰,实践教学的环节也得到了补充,同时邀请优秀的民间艺人讲解或者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能够激发起学生对民间美术创作更大的热情。在一些选修课中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安排不同主题的民间艺术赏析课程,重点介绍民间美术的产生渊源、形态类别、审美特点等,使学生近距离的接触民间美术,培养对民间美术的感情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比如视传专业可安排年画、剪纸、古建筑装饰等图形为主的主题作品欣赏;服装专业可以对扎染艺术、地方民族服饰进行赏析;工业设计专业对民间陶艺、玩具等日用品造型设计进行赏析;环艺专业侧重于古建筑民居、园林赏析。

2.注重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中民族设计理念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从专业基础课开始注重民族设计理念的引入,在构成与图形课程中让学生用民族图形为主题进行解构、重组再设计;在专业课中增加对民族风格特点鲜明的现代设计作品进行介绍,使学生学习如何将传统的、民俗的素材应用到现代设计作品中。如学生设计的贺卡《中国年》,获得首届中原邮印杯铜奖。设计来源于一次专业课上的实践活动,当时要求学生对中国传统节庆———“新年”进行再思考,提炼出“贺年”主题,并用新颖的图形进行表现。贺卡正面学生用了重复的方法,用夜空下一排高悬的红灯笼表现人们对新年的期盼,贺卡背面将包含美好寓意的“龙”主题春联高高挑起,通过贺卡横方向的折叠,巧妙地组合出“2012”四个字和一家人在点灯笼的图形。通过本人多年教学发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如何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将对设计作品的构思与收集、整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3.成立学生民间艺术社团

高校艺术类学生一般都来自全国不同的省份或本省不同的县市,学生文化背景不同,为着同一个专业目标走到一起,可以利用学生熟悉自己家乡民间资源的优势,通过学生社团的形式,利用假期收集资料,开学每人将收集到的家乡民间美术资料以网站或PPT的形式将相关图片、文字整合与小组其他成员共享。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高校优秀的师资

篇2

关键词: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医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249-02

实验动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实验动物在感染,特别在是隐性感染状态下,往往会从免疫调节、代谢产物调节和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导致科学试验失败,或导致科学研究结果不准确和不可重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严重浪费,严重阻滞了实验动物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我国最早开设实验动物专业的高等院校,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在实验动物专业设置、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结合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实验动物学系近年来开设实验动物医学课程的经历,谈谈实验动物医学的研究范畴,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课程内容设置、讲述重点及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以期为更好地培养实验动物专业学生提供一些借鉴。

一、实验动物医学研究范畴

实验动物医学是美国兽医协会认可的兽医学范畴中的一个专业领域,其职责范围涉及作为生物医学业务活动对象的各种动物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其中也包括探索尽量减轻科研用动物的疼痛或不适的各种方法,以及鉴定影响利用动物开展科学研究的各种因素。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和人工改造,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遗传、营养、环境实行控制,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试验的动物。众所周知,标准化实验动物是获得可靠试验结果的有力保障和支撑,绝大多数重要的生命科学相关成果的取得都取决于以标准实验动物进行的动物试验,也正是动物试验推动了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促使了科研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措施和防控策略,以及病原感染对科学研究的潜在性干扰,逐步形成了实验动物医学的研究范畴。

二、实验动物医学的学习和教育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历程较短,其发展主要伴随实验动物学的发展,也是实验动物学中微生物质量控制的延伸、丰富和拓展。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专门的实验动物医学教程,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对实验动物医学的学习主要依赖于继续教育、会议交流、通讯咨询、相关论文杂志、课题研究,以及通过从工作中学习或通过各类交叉学科的培训等方式,从而达到对实验动物医学相关内容的了解、理解和掌握,并进而推动实验动物行业整体健康发展,近些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对实验动物质量的日趋严格,也加快了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增加了实验动物医学再教育和自我提高的机会。

三、实验动物医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

为系统性建设实验动物专业课程,推动实验动物科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以实验动物主要易感病原为主体,以实验动物感染病原后的对科学研究的干扰为抓手,驱动学生深层次理解实验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对科学研究和生产检定产生干扰的危害性;促进实验动物专业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必须和必要检查项目的意义以及标准制定的依据;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动物的环境要求,实验动物设施,实验动物设施的建设及实验动物的饲料、饮水和垫料管理等授课内容;进一步明确实验动物标准化对生命科学相关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课程内容和设置

1999年,扬州大学依托兽医学院,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率先设置了实验动物学专业,经15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方向,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性人才,为我国实验动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验动物学》是实验动物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主要讲述实验动物学相关概念、实验动物的环境与设施、实验动物遗传、繁殖与繁育体系、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及常规实验动物等内容。因课时量限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质量控制基本不作讲述。然而,近些年来全国实验动物微生物的质量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实验动物群体如啮齿类动物感染重要病原的比例仍然较高,且经常能听到客户对实验动物质量问题的反馈,这已经对实验动物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从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角度更好地掌握实验动物学的内容,及时发现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规避其影响科学研究的风险,减少人、财、物力的浪费,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于2010年开设了《实验动物医学》课程。由于没有参考教材,讲授内容主要依据《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2nd edition》和《Natural Pathogens of Laboratory Animals Their effects on Research》两本英文原版书籍,同时结合国外著名大学实验动物机构网站以及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的相关研究结果,自编了《实验动物医学》讲义。以啮齿类动物(大鼠、小鼠、仓鼠、豚鼠和兔)、犬及非人灵长类动物为对象,主要讲述病原特性、流行病学(重点讲述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品系)、临床表现、病理变化、诊断、防控,着重阐述病原感染对科学研究的干扰。目前,课程设置为40个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16学时,实验课程紧扣理论课程,实验课主要以病原模拟感染实验动物,从临床表现、诊断和对科学研究产生干扰等方面进一步掌握理论课程所授内容,较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体会

自2010年起,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自设了实验动物医学课程,坚持从英文原版书籍及原始文献中汲取营养,坚持不断修改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坚持以更好地掌握实验动物专业内容和技能为宗旨,从无到有,由点到面,逐步积累,初步形成了实验动物医学的课程体系,明确了授课的侧重点,有效地补充了本专业的授课内容,丰富了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拓展了实验动物专业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要上好实验动物医学这门课,首先要充分了解实验动物学这门主干课程,实验动物学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石,充分掌握实验动物学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有侧重点地阐述实验动物医学的相关内容;其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跟踪实验动物病原的研究进展,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大纲及授课幻灯,挖掘与本专业相关的经典案列,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坚持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理论课讲解概念、方法和基础理论知识,实验课以动物实验推动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课的内容,相辅相成。经过5年的探索,我们初步建立了实验动物医学课程的讲授体系,促进了学生对实验动物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师生反映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隋丽华,范薇,杨敬,等.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抽样调查及分析[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8,28(4):259-62.

[2]李厚达.实验动物学[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熊忠良,赵海忠,甘伏生.实验动物在兽用生物制品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J].畜牧与兽医,2011,43(1):84-87.

[4]James G. Fox,Lynn C.Anderson,Franklin M.Loew,Fred W. Quimby. 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2nd edition[M].California:Academic Press,2002.

[5]David G.. Baker. Natural Pathogens of Laboratory Animals-Their Effects on Research[M].Washington:ASM Press,2003.

[6]McCaskey SJ,Rondini EA,Clinthorne JF,et al. Increased presence of effector lymphocytes during Helicobacter hepaticus-induced colitis[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18(13):1459-1469.

[7]高正琴,岳秉飞,贺争鸣.首次从中国小鼠中分离到肝螺杆菌及其鉴定[J].中国共患病学报,2008,25(3):210-213.

[8]Zhang Q,Xu X,Yuan Y,et al. IPS-1 plays a dual function to directly induce apoptosis in murine melanoma cells by inactivated Sendai virus[J]. Int J Cancer,2014,134(1):224-34.

篇3

【关键词】课程建设目的与意义 建设思路 建设规划及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52-01

1.课程建设目的与意义

2012年,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与长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共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已成为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办的重点发展建设专业。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是我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为更好地服务于本专业的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组成、结构原理及维修方法,具备维修车辆电气系统的能力。不管是从师资力量的培养,还是教学思想、内容及方法手段完善发展,本课程都急需一次深入全面的探讨研究与实施改进建设。

2.建设思路

课程建设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依拖,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课程的开放性。

2.1面向本专业学生就业岗位技能要求设计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设计以车辆电气系统的检测维修为重点,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分析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将课程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明确和细化。

2.2以企业真实劳动过程为主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并将车辆电气实际故障融入课程内容之中,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高校本学科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使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并与岗位工作相适应。

2.3以优秀的教学团队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优秀课程团队,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

3.建设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构建了“四横两纵、平行交汇”的课程体系,采用“全过程、四层次,看――练――做――干”实践教学体系,从理论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的技术更新较快,组成、结构越来越复杂,性能越来越完善,因此,课程内容应与科技发展相适应,应紧贴科技前沿来建设课程。

课程内容体现为车辆电气系统新技术方面的知识;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大真实作业任务;教学重点要培养车辆电气系统检修高级技工所具备的职业技能。

4.课程建设的内容

4.1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关键。所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创建一支专兼结合、经验丰富、知识面宽等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主要重在以下三点:

(1)稳固已有师资队伍的结构合理、专兼比例适当,推动教学团队的学历水平,扩大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的比例。

(2)采用导师制,定人定责的对青年教师进行有计划有措施的培养,推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采用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方式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3)切实贯彻实施科研与教学并进,以科研促教学。要培养具有积极探索、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师自身先要有这种意识。单纯搞课堂教学,教师的水平难以提高,因此要求轨道车辆电气系统课程组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主持一项教学研究,始终保持科研与教学并进。

4.2教材建设

建设好一门课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要做好教材建设,教材建设以“高、新、特”三字为重点,高即建设高水平的教材;新即教材内容要新,能够紧跟当前车辆电气系统的发展趋势,将新技术迅速组织进教材;特即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特色教材。

4.3教学内容建设

课程内容建设以行业标准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明确课程领域核心能力,把现场车辆电气系统检修工艺流程和运用作业过程融入课程,按照现场典型的工作任务过程,构建课程内容。

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学习任务,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情境如下:

课程的每个学习情境都是由阶段性任务组成,而每一个阶段任务又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

突出能力培养,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工作业,创建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情境。

(1)在理论教学中,建立双向、交互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实践教学依托及企业的设备、技术资源采用现场课、讲练课等方式,以增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现教师由“讲授型”向“导师型”转变。

4.5教学资源建设

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以服务课程教学,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为标准,以实际需求为依据,旨在建设一个使用方便、分类规范、紧跟发展的开放式资源体系,为教师备课、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智能化服务。具体建设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媒体素材建设:指建设一些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视频素材、动画素材。

(2)网络试卷建设:主要将本课程的试题以电子版的形式显示到网页上。学生可随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或者随机抽取试题进行检查。

(3)教学课件建设:教学课件有文本和网络两种形式,一般是围绕一个或几个学习任务,体现教与学的策略,实施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

(4)电子资源建设:电子资源包括本学科的相关技术资料、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国家政策、关于轨道车辆的国家标准等,此资源随时更新。

5.实训基地建设

本专业现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0余家,其中长春轨道交通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已多次接纳学生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本课程在保持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与长春轨道交通集团共建设轨道车辆综合实训基地,并建设实验实训的相关管理文件和教学文件,完善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的教学组织、实施和管理办法。

篇4

1、 强化精品课程教育的意识

精品课程指的是以当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条件、通过优秀的教材、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建设的课程体系[3]。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之一,其教学理念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对精品课程的意识则决定课程教学的结果和产生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当树立良好的精品课程建设意识,对教学环节进行探索和实践,设计好课程的教学流程、目标、内容以及方式,通过系统的精品课程建设活动推动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

2、 加强精品课程的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1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的关键,也是改善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我课程小组成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其中拥有教师8名,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2人,博士1人,硕士1人,教师队伍的年龄架构分布非常合理,平均在39岁,其中大部分的教师理论教学经验超过8年,课程小组中的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专业与课程开讲。基于当前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估系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监测和评价;同时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以及素质的提升。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教学研讨会和专题讲座,并积极发表学术论文等。

2.2加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也是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的核心环节[4]。在教学内容方面,一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二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水平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两方面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医学影像学会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发展,在当前社会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逐渐成为临床医疗工作的重要支柱。在当前,医学影像不但能够显示出宏观的生理结构,还能够指示分子以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过去的形态观测发展到功能的观测,由之前的诊断进步到治疗。在本校,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的内容放在:医学影像学的总论,各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正常影像学表现、基本病变影响学表现、疾病诊断。

2.3改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方法的总称,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医学影像学课程最为注重的就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础技能的学习,课程小组基于教学理论,配合各种参观教学、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5]。首先通过数字化技术丰富资料储备,建设医学影像学教学资料库,使用多媒体设备实施集中讲课,辅以实践操作的演示,有目的的教会学生临床病变的诊断以及治疗新技术相关理论;实践教学采用见习和实习两种方式。前者是指在在带教老师的指引下进行读片、参观设备以及学习教师的实际操作技术,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掌握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而后者则是指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对影像学实施读片诊断、实际操作和检查以及书写临床诊断报告书等,教学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为临床工作奠定基础。不论是见习还是实习,都应当重视对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考查,通过读图分析的教学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的水平。

2.4成立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

基于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评价一定突出体现精品课程的变革与教学研究活动,强调对于医学影像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到的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应该得到体现。突出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强调课程的特殊性。教师要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流程,积极讨论和探索问题,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制定的学生的评价内容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投入一定的热情和经历,着装和谈吐是否得体;对学生的要求严格、维护教学活动的秩序;对教学内容熟悉,教学流程与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一致;授课的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能够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善于引导学生,利用问题和其他方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够掌握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

2.5与生物医学工程等相结合

医学影像学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含着各个学科的内容,尤其是医学学科和理工科,完整的医学影像学拥有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影像技术学以及医学影像工程四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在进行医学影像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医学生进行理工科方面知识的培训,所以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缺陷。当前的临床医学教学对于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但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以及计算机以及相关医学影像学设备的使用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敢于创新和批判的学生才能够胜任医学影像学的工作,顺应学科的发展而进步。

篇5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它利用心理学较为成熟、完善的实验测量方法,研究人类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潜能等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提倡以一种积极的观念重新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并在该过程中挖掘个体在现有条件下获得幸福感受的各种因素。积极心理学相信人性的优点和价值,主张用积极的理念审视人的潜力与价值,使人的积极品质得到培养,人固有的正向力量得到激发,人格优势和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与终极关怀,它以关怀全人类的福祉为宗旨,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要素,着眼于全体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一、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为核心,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积极目标

课程目标不仅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建设的归宿。课程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向具有规范作用,它指导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指出,能够时常体验到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增进主观幸福感,获得幸福体验。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仅仅是矫治心理缺陷、预防心理问题,更主要的是挖掘大学生的各种外显和潜隐的积极体验,并在实践中扩展和深化这些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使大学生能够学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发展性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目标设计从内容上来说应当达到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统一。课程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知识在个体身上的内化,使之养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很多心理健康知识是浅显易懂的,关键是在学生现实生活中能否意识到,自觉转化为行动。只有心灵受到最真实的触动,才能做到知情意的统一。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人的发展,在于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文关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精神,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中,尤其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情感人,以情怡人,以情育人,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悟,实现情感的升华。

二、以积极、生动、实用的内容为主体,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以怎样获得我们本性所不断追求的幸福为对象(自然的体系)。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也是关于人的幸福、发展、快乐、满意的科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健康(health)、和谐(harmony)、幸福(happiness)。在3H的价值指引下,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1.积极性。积极心理学以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组织系统为支柱内容,这就决定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该注重积极导向,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潜能的开发、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课程内容选择中,要注重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将提升主观幸福感、塑造积极人格、创造积极环境融入课程中,如在课程中,如设置“学会感恩”“塑造乐观人格”“积极的情绪管理”“爱与幸福指数”等专题,介绍和行为训练内容。

2.实用性。调查显示,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大学生普遍认为除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以外,更希望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符合他们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具有实用性的内容,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现实需求,将那些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的内容都列入课程内容,如开设与每个学生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等内容的专题学习研讨。

3.以学生为本。积极心理学注重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达到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返璞归真。欧美国家的学校心理教育理念正在从由“让学生适应学校”到“让学校适应学生、为绝大多数学生提供最有意义的教育”方向转变。以欧美国家的心理教育理念为借鉴,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面向所有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喜闻乐见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使之体会主观自我对解读生活事件的主控功能,培养其主观幸福感、乐观、自尊、希望等积极的人格品质。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群体,对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是阶段性、发展性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分层的教学活动,立足教育、重在指导,解决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针对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大二学生的自我意识、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恋爱、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等不同内容,开设有针对的辅导讲座。

三、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作为学习气氛的重要调节因素,情感体验本身也是教学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以体验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个人心路历程,并使他们在情感交融和思维激荡中产生强烈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发展提高的课程目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程。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改变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应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活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情感体验、交往互动、反思领悟与行为训练,实现认识提高、反思建构、行为固化的统一。

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相对,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对有关知识、情感、意志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生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心理现象、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和生动性,它虽然不直接传授理论知识,但是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为载体把学生引入真实的境界,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了解社会、融入现实社会活动中,鼓励他们自主参与,主动思考,扩展知识,提升现实生活经验,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达到身心和谐。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启发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多数内容都需要学生参与互动才能完成。教学中,可以采用以小组分享为主的互动性教学形式,包括角色扮演、自画像、心理影片赏析、个案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分析反思自己,鼓励学生交流分享心得感受,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在感受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某一假定的模拟环境,学生扮演特定角色,通过观察、参与、体验、反思等过程,在实践中得以体验,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提高。体验式教学以活动为载体,用生动鲜活的体验、体会、感想、启迪说话,抛弃了传统教学的苍白说教,通过团体咨询、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内省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四、提升教师的积极素质,创建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育主导者教师的素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环境因素,认为积极的环境对于增进大学生的主观体验、塑造积极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秉承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坚持以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是人类美德和优势的体现者和传承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有形和无形的强大影响力。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积极素质,积极开发自身的美德和优势,善于调整心态,不断增进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事业快乐感与工作流畅感,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围绕着激发、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而展开的自我教育课程。为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教育,教师就要打破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固着,以积极地展开教学,钻研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水平,采用多元化、活泼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个体的优势和力量感受生活,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教师要以积极的、欣赏的态度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在成长、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的积极信念,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用心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鼓励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心理问题当做一个展现自我能力和挖掘潜在积极品质的机会,充分发挥潜能,将教育过程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行为,变成师生积极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管理者,而是引导者、协助者、激励者,关心、接纳学生的精神世界,鼓励学生挖掘潜在的积极力量,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新的视野,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本原,也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健康发展。我们要不断创新、深入探索,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K.M.Sheldon&Laura King,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3(4).

[3]陈时见.课程与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高峰,汪明.对“三位一体”课程目标的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

[5]杨钦芬.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属性及有效实施[J].前沿,2006(1).

篇6

关键词 自动控制原理;优质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8-0094-02

To Build High-quality Course Increase Over Level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DONG Hairui, QI Xiaohui, MAO Qiong

Abstract To build high-quality course is helpful to increase teaching quality, also helps specialty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and measures are described o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conditions and teaching quality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s Course.

Key words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s course; high-quality cours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课程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又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内外的院校十分重视课程建设。2003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正式启动中国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之后军队有关部门也制订了优质课程建设的相关规划。多年来,经过控制教学组教员的努力,“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2008年已被评为总装优质课程。

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的全过程、各个环节。“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以培养高素质信息化装备人才为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融合,对课程进行总体设计和科学规范,进行全方位课程改革。本文针对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学条件建设、教学团队培养和教学质量建设等[2],分析了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1 教学内容优化

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是优质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应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的特点,力求做到融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融教学、科研和学术为一体。“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理论性强、实践性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出发,应用数学工具去剖析控制系统。在课程内容优化调整中,逐步形成了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基本理论知识部分、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工程实践能力部分和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的MATLAB软件部分,构成“三位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

基本理论知识部分 在保证自动控制理论基本内容完整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厚基础、重应用,进一步优化组合了教学内容。以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与校正为主线,将教学内容模块化,论证了最小“模块化”应涵盖的基本内容;并及时把控制理论的发展前沿知识、科研成果等引入教学[3]。

此外,针对专业背景不同的教学对象,一方面结合例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入与专业背景相关的实际应用内容;另外,结合各兵器专业的控制系统开展大作业、课程设计,让学员从建模、性能指标的计算以及性能改善的措施等方面全方位地运用自动控制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强了针对性教学,而且突出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实用性。同时结合科研、学术研究工作,将相关研究成果渗透到教学内容中。

工程实践能力部分 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独立设置“自动控制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开设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实验室充分开放,学员可以开展自主性实验;同时组织学员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不仅有助于理论教学效果有效地巩固与提高,同时培养学员的科技创新素质、实验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

计算机辅助教学部分紧跟国内外控制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适时将MATLAB软件引入教学,围绕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优化、组合辅助教学的内容。同时开发辅助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引导学员进行虚拟实验。

2 教学方法的完善

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保证。基于现代教育理论,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为目标,针对所构建的“三位一体”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启发式教学思想贯穿教学全过程,在知识传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员主动思维、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灵活应用问题式、讨论式、自学答疑式等方法,力求做到情景导入要生动,问题分析要深刻,知识拓展要及时,课堂小结要精辟。实践教学采用微格式、自导式、项目驱动式等方法,激发学员探究和发现问题的欲望。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CAI课件的使用等,发挥各种基本教学法的优点,培养学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3 教学条件建设

配套完善的教学条件是开展课程教学的前提,一般包括教材、信息化教学软环境、实践教学平台等[4]。

教材建设 教材内容要适应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先进性。课程组先后编写出版了《兵器控制工程》《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程》等教材。同时要注意教材的系列化,编写基本教材、实验教材以及辅助教材。

信息化教学软环境 课程组依托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构建了“自动控制基础”网络课程,包括网络教材、讲授教材、电子教案、英文教材等教材资源,动画、图形图像、视频、文本等素材资源。学员利用该网络课程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实时学习、协作学习和提问、作业、测验等学习活动。依托南琼考试系统构建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满足了课程教考分离要求,教员可以根据需求自动组卷。利用MATLAB软件开发了CAI课件,满足了多媒体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平台 课程组依托自动控制技术基础实验室,搭建了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课程实践教学平台,成立了智能控制俱乐部和无人机爱好者俱乐部,为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奠定了硬件基础。同时,课程组开发了实验室管理系统,包括预约管理分系统、实验项目管理分系统、虚拟实验分系统等,满足了实验室开放需求。学员通过该系统可在线预约实验、提交实验报告,完成虚拟实验,研究相关理论。

教学团队的培养 教员是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围绕课程建设内涵,着眼课程长远发展,制订了科学的教员队伍发展规划。

一是师德教育。加强教员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弘扬敬业精神。教育教员要热爱本职工作,教学要以学员为主体,树立一切服从教学的意识。

二是进行“双师”培养,课程组教员不仅能承担本课程、其他控制类课程以及兵器装备课程教学任务,而且能胜任有关控制、相关兵器领域相关科研工作,并具备将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的能力。

三是采取送学进修和强化内功相结合方式,发挥名师“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员教学基本功的培养和锻炼,不断提高教员队伍综合素质。

四是聘请军内外专家、教学名师成立控制类课程指导委员会,及时接受指导,加强对控制前沿领域以及控制类课程教学改革能有全面而系统的把握[4]。

4 教学质量建设

加强课程建设,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一是要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完善各种教学规章制度,如试讲制度、教案书写规定、课堂教学制度、考试制度等,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定教员授课前必须完成全课程的教案;新教员上课要通过岗前验收,具有任教资格,并要逐课试讲;课前要精心备课,按照精品课的要求讲授每一堂课;课后的辅导答疑要及时、到位。

二是加强质量监控。除院、系教学督导组检查督导外,教研室领导、课程组长要合力督促检查课程组教员的授课情况,同时及时与学员交流,定期召开教学联席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涉及课程标准、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要依据相关标准,深刻领会课程建设的内涵,分析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逐步、全面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义三.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与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柳礼泉,陈宇翔.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7(3):77-81.

[3]齐晓慧,杨润生,等.兵器控制理论[M].北京:兵器工业为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学讲计划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5-02

“学讲计划”是江苏省徐州市推进教学改革的区域性本土实践,自2013年底实施开始,迄今已走过三年的历程。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下,“三年”往往被看作一个特别的时段,具有总结规律和预测的隐意[1]。笔者作为徐州市“学讲计划”的参与人之一,选取这个历史节点撰写本文,一是希望通过回顾、梳理徐州过去三年的教育改革经历,尝试对徐州乃至区域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做出一点展望,二是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本意,为后来人提供一个区域性教育改革的记忆细节。

一、“课程建设”与“学讲计划”的逻辑关系

1.“学讲计划”是什么?

“学讲计划”,全称为“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它的提出,反映了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区域教育主体的强烈自我构建意识。“学讲计划”的施行初衷,是徐州市教育局针对该市部分学校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现状,在借鉴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基础上,而提出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2016年3月13日,徐州市教育局李运生副局长在其《“学讲计划”――区域推进教学改革的徐州实践》一文中对“学讲计划”概念的进一步系统阐释为:“‘学讲计划’,宏观层面,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中观层面,是指一类教育方式;微观层面,是围绕自己的核心主张,对教学的预期目标、实施策略、流程结构和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指导。”[2]

“学讲计划”并不是只指“学进去 讲出来”的课堂教学方式,而是一个复合的“教育理念表达系统”。从对概念的理解来看,笔者非常赞同《徐州教育科研》杂志主编郑少华老师对“学讲计划”的阐释。她认为,“学讲计划”应该是一种具有特定区域内涵的“教育文化”,蕴含了“学讲行为”、“学讲制度”、“学讲理念”三个层次的意义:(1)“学讲行为”:它是体现教育规律的具体存在,如“学讲”教学所提出的基本范式、路径和要求等,是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表层存在;(2)“学讲制度”:在“学讲理念”影响下,在徐州教育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3)“学讲理念”:是教育参与者在“学讲认知”基础上所形成的教育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2.“课程建设”在“学讲计划”中的定位

“学讲计划”实施两年多来,徐州教育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是师生行为的改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效点拨”已成为全市课堂的“新风景”,“深度学习、质疑讨论、主动反思”已成为课堂生成的新成果。调研监测发现,80%的徐州学生经常使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原来那种“授―受”关系的课堂生态在徐州已被“边缘化”。由此带来的是师生关系的变化。“校长关注课堂,教师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成为徐州教育人的共识,学生对学校生活满意率达到87.2%,师生学校生活的幸福感明显增强。诚然,“学讲行为”作为“学讲文化”的表层,最容易改变,但不可否认,“学讲计划”为了解决全市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的课堂教学问题的初衷,基本实现了。

事实上,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发现很多深层次的教学问题开始在“‘学讲’先进学校”浮现,进而成为“学讲计划”向下扎根的阻碍,即遇到了“岩层现象”。根据调研,来自基层一线的很多教师反映“教学内容难、多,教学任务完不成”,“许多师生不堪重负”,“为什么课堂上总有那么几个学生,要么不讲话,要么无精打采?”很多学校则疑惑,“‘学讲计划’推行一段时间了,为什么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没有大的提升?”“为什么我们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可持续?”

这时候,如果我们依旧站在教学的立场来看待这些问题,往往不容易看出问题的真正症结在哪里,也因此难以对症下药。但我们如果用课程的视角审视,就会发现,许多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教学本身的问题,而是深层次的课程结构问题。例如,很多教师常把“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完不成”归结为“学讲计划”导致的,却没有考虑过教材体系本身存在的缺陷,没有反思过教师中普遍存在的把教材当“圣经”的潜意识。再比如,学生不喜欢学习,大家往往归结为教师不会“教”或学生不会“学”,却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成绩好”的学生也不喜欢“学”?

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徐洁老师曾对此形象地写道:“仅改变课堂教学手段和形式,就好比吃营养餐,配方没有变,无论花卷、蛋糕或面条,怎么吃下去效果都一样。只有改变了营养成分,也就是说,只有解决了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他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如果教学解决不了“教什么,学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那么要在课堂教学层面上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实现“主体性教学”是很困难的。即使有可能实现 ,至少对大多数教师而言也是过于苛刻的要求。这也是“学讲计划”遇到“岩层现象”的深层原因。

因此,在“学讲方式”逐渐成为老师的自觉实践之后,区域范畴下的教学改革从“教学”层面转移到“课程”层面已经是势在必行。事实上,我们看到,徐州的一些推行“学讲计划”较好的学校、教师已经开始思考“教什么,学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了,这就说明他们已经接触到许多教学实践问题的核心――课程问题层面了。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意味着“学讲计划”在走向深入,也意味着“学讲计划”以“教学方式”转变倒逼课程改革的做法已初见成效。

那应如何准确把握 “学讲计划”中的课程建设环节?

在课程论的话语体系中,课程是一个大概念,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只有解决了课程问题,学校才会发生真正的改变――这,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共识。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一个环节。在此,我们需要厘清两对教育关系。

1. 课程建设与“学讲计划”之间的关系。上文已经提及,“学讲计划”是一个复合的“教育理念表达”系统,是一种致力于区域教育生态改变的整体课改方案。所以,“学讲计划”的推行目的,不能也不会仅仅停留在改变师生的课堂行为层面,而是致力于徐州教育文化的重建。它作为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区域整体变革,其中诸如学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建设等一系列实践,都是“学讲计划”重建徐州教育生态的必经具体路径。因此,对于教育改革的参与者而言,除了要明白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过程外,更应明晰课堂行为变革与课程建设变革等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内在关涉。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将“学讲计划”有条不紊地深入下去。

2.“学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建设之间的关系。从教育逻辑上讲,学讲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和课程建设都是“学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既具有本源统一性,又有层次差异性,始终在互动、平衡中发展。“学讲计划”启动以后,首先发生变化的是课堂教学行为改革,随后才自发地对课程改革提出要求。课程则是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途径。而一旦课程改革的势能形成并开始进入实际操作层面时,又会反过来要求新的教学行为作支撑。教学总是特定内容的教学,课程总是以一定形式的教学为依托的课程,二者就是在互相支撑、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进而对整个教育产生影响。按照上文中对“学讲计划”概念的界定,可以认为,徐州市“学讲计划”初期推行的“学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属于“学讲文化”的表层部分,“课程建设”则涵盖了“学讲行为”“学讲制度”两个层面。所以,当前徐州基础教育的课程问题是一个涵盖在“学讲课堂”范围下更大的教育命题。绝大部分的教学问题,实质上都是课程问题。

因此,作为区域性课改品牌的“学讲计划”要想进一步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就必须进入到它的第二个阶段,即从课程教学的整体上进行综合考虑。 教学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这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课程改革给了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二、“学讲课程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课程问题是教育上的一个永恒课题。美、英、日、韩、芬兰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起加快了课改节奏,我国在2000年形成了具有全球视野的新课改指导思想,直到 2012年以后关于课程建设的研究才渐渐成为国内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

即使如此,我们从区域实践的视角下审视全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则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北京(以北京市十一学校、清华附小为代表)、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早于21世纪初期即在借鉴他国课程改革思路的基础上,率先重构具有区域(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及实施策略,而中西部地区如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中西部、贵州等省,其重心仍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层面。这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区域教育策略选择的最有力证据。

就徐州而言,在教学方式发生了大面积转变之后,启动具有区域特色的“学讲课程体系”建设迫在眉睫。调查发现,这样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部分学校总体的课程规划能力比较薄弱,课程开发呈现碎片化、低水平状态,二是学科课程校本化水平不高,进而成为“学讲计划”深入推行的重要阻力,三是学校层面对课程理解“异化”,课程领导力不足,严重制约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可以说,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打通“学讲计划”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

同时,我们也看到,此时构建具有徐州特色的“学讲课程体系”,是大势所趋,也正当其时:兼具“天时、地利、人和”的“三才”优势。(1)“天时”:如上文所述,课程结构改革既符合全球性教育趋势,也是当前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尤其是当下“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更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2)“地利”:徐州,作为淮海区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沟通南北,五省通衢,风尚多元。这种兼收并蓄的城市品格、较好的经济基础无疑是徐州教育能够自我革新的底气所在。(3)“人和”:“学讲计划”在徐州全面推进已经三年。通过徐州教育人的不懈努力,“学讲行动”还在持续进行,“学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学变革已经成为共识,学讲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触及到课程改革层面,对课程改革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并做出了必要的准备,在客观上促进了“学讲课程”建设的启动。

三、“学讲课程建设”的方向

《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着眼未来,立足实际,通过对国家课程的开发和学校课程的建设,系统开发满足学生需求、充分落实学校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笔者以为,这种理念对徐州“学讲课程”的建设同样具有指导性意义。我们必须明白:课程的本性是面向未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重构课程体系不仅要适应未来,还应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未来。

然而,由于受到课程权力高度集中统一、基层课程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许多学校、教师都一直在刚性课程体系框架下开展教学,在课程理解上和实践层面仍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偏颇,如“不明白为什么要重构课程体系”“课程和教材的区别在哪里”等问题还不绝于耳。

哲学家康德说:“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一种存在。”意即“教育的使命在于人的完成”。那怎样的教育才能使“人”本身达到完成的状态?这恰恰是教育的魅力所在:教育的历史性特征决定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必然赋予教育不同的形态。而作为江苏省教育大市和淮海区域文化圈中心的徐州,又当在这场变局下如何准确定位自己的教育坐标?这也意味着徐州的课程建设之路需要更多的耐心与智慧。

笔者以为,当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努力:

1.开阔视野,汲取众长,提高课程意识。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全市教育实情,在大市范围内对各学校的课程建设(课程形态、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摸清家底”;另一方面要自觉地发现并借鉴一切对课程改革有启发和帮助的理论、实践。课程的形态就是教育的形态,只有将课程改革置于大教育的高度、多元化的视野之下予以审视,教育改革的基础才会坚实。

2.在借鉴课程建设先进地区、学校经验基础上,在先期“学讲计划”已有准备的前提下,集众智搭建“徐州市课程建设框架”,顶层设计课程体系,科学推动课程实施(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学校校本课程的总体规划、某一门校本课程的实施),正确进行课程评价。

3.采取多种策略,增强学校课程开发能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执行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课程建设的发展。目前,与教育部课程中心、江苏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的若干项目及实验学校建设工作等都为徐州课程建设提供了智力资源。

4.关注实践,整体设计。真正的认识要通过实践形成,课改的价值需要成果证明。“学讲课程”与“学讲课堂”是“学讲计划”的一体两翼,具有目标一致性、过程互动性,二者要相互配合,共同支撑“学讲计划”向前发展。

(文中诸多观点承蒙徐州市教育局李运生副局长、徐州市教研室何振国主任、《徐州教育科研》主编郑少华主任等诸位领导专家的点拨,在此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遗传学 网络 课程

【基金项目】《遗传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重点项目)和遗传学研究性教学(南京师范大学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1-01

1. 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1)遗传学教学的重要性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一门学科,是生物科学中一门体系十分完整、发展十分迅速的理论科学,对探索生命的本质,推动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学科,对动物、植物、微生物育种以及遗传疾病防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遗传学网络课程的必要性

从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至今,遗传学已从个体水平向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和基因层次纵深发展,衍生出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目前生命科学发展迅速,人类和水稻等基因图谱相继问世,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遗传学的研究范畴大幅度拓宽,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尽管传统遗传学教材为了适应其发展,也作出了相应的内容扩充,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时数的安排上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光靠书本教材组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遗传学应该按照其自身的发展和固有的内容体系进行组织,应体现遗传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这样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及时地更新其内容,然而传统教材很难满足如此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在专家学者的努力下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网络课程逐渐成为高校遗传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建设遗传学网络课程有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轻松呈现教学内容,同时还具有容量大,可供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又为协作化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遗传学网络课程的作用与特点

随着遗传学科的快速发展,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建设遗传学网络课程在遗传学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改善教学质量

借助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和交互性,可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学时被压缩、内容相对局限、师生交流少等缺陷。例如:教师将授课讲稿要点放到网上,供学生在线浏览,解决了学生不能同时兼顾听课与记笔记的难题;教师也可将一些参考资料、补充习题或辅导材料放在网上供学生自学,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邮件或网上论坛,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并获得解答,有利于师生的交流和互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个人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加上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已使学生具备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条件。而且,网络教学形象生动、图文并茂、色彩鲜艳、信息量大、视听一体,比较符合新一代大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是他们乐于接受的一种知识获取方式。因此,开展网络教学将网络引入课程的教学体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3)有效补充教学资源

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的阅览室、图书馆、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在不断改善,但是这种改善与招生人数快速增加相比,显然是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遗传学网络课程是解决遗传学教学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既能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也适合在学校内开展网络选修课程,使更多的学生能选修到遗传学这门课程,学到更多遗传学的课程知识,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遗传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是提高遗传学教学水平和适应教学发展的一种手段。

(4)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网络课程的建设,不仅方便了本校学生的学习、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能通过网络课程开展远程教学,交流教学和学习的经验和体会,分享用于教学的各种资料,而且使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也能够分享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把优秀的教学资源和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同行进行交流,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3.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建立了遗传学的网络课程,但是我们在比较、调研和分析之后发现,这些网络课程在促进和推动遗传学教学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网络课程、网络课件、网络教材的混淆

在已经建设的遗传学网络课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错误地将网络课程与网络课件的界定混淆,有时被认为是同一个概念;更有人把网络课程理解成教学内容的简单罗列,未能根据遗传学的需要,及时地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2)缺乏互动性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网络课程不仅是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更是能方便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然而目前的一些网络课程仍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教学形式单一,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不够完善,互动平台上很少有人发问,回答问题的老师就更少了,讨论版块也没有讨论的话题,没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表现形式单一

教学内容的呈现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电子书本,二是PowerPoint课件,三是主讲教师的讲课录像及讲稿。就是这么一些简单的资源,打开时还需要密码,或者只能打开其中的一部分。既没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没有实现资源共享。

4.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基于上面的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在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方面应该突出如下重点:

(1)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帮助教师改变观念

遗传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如情境设立、学习策略的选择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因此要建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首先要解决的是转变教师对新信息技术的态度问题,让教师了解新信息技术,了解网络教学,并积极参与网络教学。如果教师不能接受新的技术、新的事物,很难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也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高质量的网上教学。

(2)及时更新,加强管理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固然重要,但之后的更新更为重要。学校在开发网络课程后,需要安排专门的团队对此课程做定期的维护,各任课老师也应该定期上网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答,最大化地利用网络资源。

篇9

【关键词】课程群;建设误区;建议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就是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内涵建设。课程作为构成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是形成专业培养规格的基本构件,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点,探索课程群的建设问题是高校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课程群的界定

探索课程群建设,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课程群的界定,即课程群内课程的选择与安排。目前高校陆续开展了课程群或课群的建设,但是课程群作为若干门相关课程的集合,实际由哪些课程组成课程群进行建设,各高校的理解差异较大。任何一种课程组合都有组合的目的和理由。目前比较多见的有科研型课程群、问题型课程群和教学型课程群。

有的高校将同一学科下不同研究方向上的若干门课程组合成强调科研取向的科研型课程群,通过整合课程资源,集中相关优秀教师和科研成果,打造学科优势,提升学校品牌。但是,课程群内各门课程往往归属不同院系,不容易进行整合,课程群的评估和管理非常繁琐,虽然评估和管理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但这无疑会增加成本降低效益。同时,课程群内的各门课程不是针对同一教育对象开设,而是针对不同院系和不同学科门类的学生开设,学生们仍然还是学习原来的那些课程,对教学受益不明显。既然课程群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并不明显,交易成本又昂贵,那么就没有必要以课程群建设的形式来实现抬升学科平台的目的。

有的高校为解决某个现实问题,根据问题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以课程群的形式组合相关学科,形成攻关合力的问题型课程群。在院系划分和专业设置由学科取向向行业取向转变的大趋势下,这是一种前瞻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实践。但是,学校教育功能通过课程这个中介实施,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实现,课程群作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载体,主要是指向教学的,如何通过课程群的建设来培养学生,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而且科研早已从教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项相对独立的职能,如果要解决某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可以通过科研立项的形式来完成。

可见问题型课程群或科研型课程群虽然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充分,但教学意义不强,而且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更有效率地实现功能或目的。

课程群界定的主流还是指向培养某个专业的学生的教学活动。由于知识的专业化与综合化的双重趋势,在学科课程当中造成知识的交叠,同一类知识可能出现在不同的课程之中。从学生角度而言,这种重复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如果讲授教师的观点不一致,而又没有恰切的解释,也会造成学生对某一类知识理解上的混乱。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学生的知识结构需要通过课程群的建设来完善,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组合为课程群,因此,教学型课程群因其重要的教学意义应当成为高校课程群建设关注的重点。

课程群应是培养某一专业素质和技能所需要开设的课程集合,课程群的建设不能只见“课程”不见“人”,离开了一定的施教对象,课程间内容的整合因丧失针对性而失去意义,构成课程群的各门课程应有针对性,为同一施教对象所开设。所以,课程群是为了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课程群内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纵向上有承启关系,横向上有内在的联系,但又自成体系。从理论上看,这样的课程群建设有利于培养立体思维和整体观念,有利于以更高的效率和效益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目的。

二、课程群建设的误区

1.将建设优秀课程作为课程群建设的重要目标

课程群建设有别于单门课程的建设,单门课程建设是从微观角度,对某一课程内容、组织进行建设,讲究内容的系统性、内容组织的科学性和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而课程群建设则立足于课程群的系统性,在对课程群内容重组时,删除课程间重复的内容,更有效地整合师资、教学内容、实验实践资源等,提高教学效率。所以,优秀课程建设有别于课程群建设,将课程群中的某门课程建设成优秀课程不能成为课程群建设的重要目标。

2.群内课程组合任意

课程群建设以立项的形式进行,但还处于自由申报、集中评审的状态,没有对课程群的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考评体系也不健全,课程群内课程的选择与安排容易出现投机的强强联合、强行联系,或者大杂烩、拼盘式的课程组合,并且难以直接甄别。这是课程群建设的焦点和难点。课程群建设基于系统角度,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律进行建设的,只有基于某一学科的所有课程进行内容的整合、结构的优化等,才能形成课程群建设的规模效益,才能删除某一学科领域的重复知识、增加学科发展的最新内容。

3.课程群建设内容过于宽泛

目前,一些高校课程群建设内容过多,涉及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甚至专业建设等,内容过于宽泛必然造成难以抓住重点,虽然课程群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有内在的联系,但其目标不同,着力点也不一样。这样极易造成课程群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间的混淆,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课程群建设是对其所含课程的再编制与新设计,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它是基于课程群基础上的整体建设,目的是提高课程群建设的效率。

三、课程群建设的建议

1.注重群内课程内容的整合

篇10

一、周庄社区教育中心道德讲堂活动的总体运行

2013年起,江阴市周庄社区教育中心紧紧围绕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目标,将道德讲堂引入社区教育体系,先后组织开展了“诚信,道德社会的脊梁”“孝亲敬老,做一名有道德的青少年”“助人为乐,让幸福和美丽在周庄传递”“孝行善举润心田―让行孝成为时代风尚”“铭记抗战历史,激发爱国情怀”“弘扬文明新风,学习身边好人,践行雷锋精神”等主题活动。开讲三年来,已有1100余名师生、家长及社区居民代表参与其中,活动受到社区广大群众的欢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相关活动还得到了江苏文明网、江阴电视台、江阴日报、江阴教育网、今日周庄等媒体的关注,根据相关活动整理申报的《追寻家乡抗日英雄的足迹》《助人为乐,让幸福和美丽在周庄传递》,在江苏省乡土教材评比中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道德讲堂成为该中心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一张名片。

在实施道德讲堂活动的过程中,周庄社区教育中心坚持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不断完善运行机制,扩大品牌影响,形成了自身的理念、特色与经验。其中,以道德讲堂课程建设为中心,以“异课同流程,同课异构思”为理念,为周庄社区教育中心道德讲堂的建设与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基于“异课同流程”型道德讲堂的课程设计

作为一种教学形态,“同课异构,异课同构”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在道德讲堂课程设计中,可以运用“异课同构”的方法对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活动进行整体设计。这种基于“异课同流程”的方法有助于使活动能够有较为统一的形态,形成较为规范的流程,以便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操作和推广。具体而言,我们可以用“六个一”进行概括。

1.诵一段经典

经典的魅力来自于耳熟能详,历久弥新。利用道德讲堂这一平台,在活动的开始由经典切入,可以迅速地让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融入现场。以“孝亲敬老,做一名有道德的青少年”为例,我们选择的一组有关孝亲敬老方面的格言警句,如清代格言“百善孝为先”、《孟子》中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这些话语具有一定的道德感召力。

2.唱一首歌曲

在第二环节中,将歌曲融入道德讲堂,有助于增强现场的感染力,也能够进一步调动现场的氛围。在近年开展的道德讲堂活动中,我们在第二个环节分别选取了《爱的奉献》《孝亲敬老歌》《游子吟》《诚信歌》《南京,南京》等歌曲。这些歌曲在诵读经典时播放,能够调动现场观众跟着一起唱,让大家产生一种亲近感。

3.讲一个故事

讲故事环节能够营造一种仔细聆听的现场氛围。在这一环节中,我们每次都聘请专门的故事讲解员向现场观众进行讲解。例如,在孝亲敬老主题活动中,讲解的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和《周庄镇孝亲敬老好夫妻―卞礼兴卞丽英》的故事;在诚信主题活动中,讲解的是《曾子杀猪》的故事;在助人为乐主题活动中,讲解的是《周庄镇机关工作人员刘复如勇救老太的故事》。这些故事简明易懂,通过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有助于现场观众沉浸其中,深受感染。

4.看一段视频

视频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由于活动中所观看的视频,素材、内容都取材于身边人、身边事,这种基于乡土的鲜活素材,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与引领性。例如,我市张纪清老人身上的炎黄精神、国家级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香山书屋主人季丰的故事、“周庄妈妈・爱在路上”的公益活动等,均成为视频资源,很好地承载了道德讲堂的应有之意。

5.做一番点评

做点评是将现场交给观众,由观众自己来说、来评。不同的观点在此交融,主持人进行巧妙、合理的引导,这也将现场气氛引向。例如,在助人为乐主题活动中,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我们水到渠成地提出了问题,请现场观众针对周庄好人的行为进行讨论,并请代表交流观看感受。这种讨论、点评是即时生成的,往往能够表达出观众的心声,产生共鸣。

6.行一个善举

从诵读、吟唱、听故事、观视频、作点评,到行善举,这是一个由感知、体验到践行的过程。我们在不同的主题活动中,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上升到“行”的阶段。因此,行善举作为最后一环具有重要意义。在孝亲敬老主题活动中,由于是重阳节,参加活动的有许多退休教师,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就号召现场学生向老人赠送一份小礼物,这让现场充满着爱与温暖。在助人为乐主题活动中,我们道德讲堂和“扬善”志愿者服务队联合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活动,践行雷锋精神。

考虑到社区群众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这一现状,在道德讲堂活动中,我们以“六个一”为抓手,做到异课同流程,其实是以现场观众为主体,将诵、唱、听、看、说、做等环节融合在一起,这是一个身体力行、逐渐深入、由感化到行动的过程,有助于充分发挥道德讲堂的成效。

三、基于“同课异构思”型道德讲堂的课程设计

在实际操作层面,周庄社区教育中心现已设计的道德讲堂课程体系中,助人为乐、孝亲敬老两个主题都进行了多次活动。如何才能不简单、机械地重复活动,让每个主题活动在开展时焕发生机,充满新意,“同课异构思”这一思路显然值得我们去尝试。

1.对主题有了新的理解

在孝亲敬老为主题的第一次活动中,我们将“孝亲敬老,做一名有道德的青少年”作为活动的首要目的,这里有一种行政化的指令倾向。而第二次活动中,我们将其改为“孝行善举润心田―让行孝成为时代风尚”,这就显得柔软许多,容易被人接受,不是强制性的推动,而是重在让人感悟体验。

2.对观众有了新的认知

观众不是单一的受众,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思考与理解。以孝亲敬老为例,在第一次活动中,更多的是主持人的引领,有些环节,如唱一首歌等存在表演性质,存在观众被动参与的情形。因此在第二次活动中,我们在第四环节增加了互动项目,让观众直接上台参与,这是对观众主体的尊重。

3.对资源有了新的挖掘

道德讲堂不是一种单向的道德说教,而是重在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例子来引领社区居民提升自身的素养。因此,在活动准备中,我们要充分挖掘身边的人和事,这种基于本土资源的开发能够使活动更接地气。以助人为乐这一主题为例,在第一次活动中,我们援引了身边的刘复如、周庄妈妈等人物的先进事迹。这些人物的事迹曾经在周庄引起很大的反响。但是在第二次活动中,能不能寻找出新的素材与事例,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第二次活动中,我们将全国最美志愿者、江阴市香山书屋创始人季丰及江阴最美志愿者“洋义工”安迪请到现场,现身说法。这些新资源的挖掘,一方面可以让现场观众有一种新鲜感,另一方面可以带来更大的感召力,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4.对成效有了新的研判

篇11

一、科普基地建设强化了实验教学

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是展馆建设、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单位。作为沈阳市科普基地和辽宁省科普基地,展馆拥有系统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及相应的病理学和胚胎学标本与模型1000余件,数量大,种类全,形式多,制作精。然而,由于来源、体量、技术等一些原因,解剖学教学实验所存标本在诸多方面均无法与展馆比拟。因此,作为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组织学生在展馆中深入学习与实践,使其可以多角度接触塑化标本,可以整体观察到全身的脉管、神经,可以明晰深浅组织、器官的生理关系,可以从三维角度逐层研究人体结构,可以更多地了解人体局部的解剖结构。从而,使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知识更为系统,富有深度,富有趣味,较好地强化了实验教学,为精品课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以展馆陈列标本为补充,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重新修订了实验教材,更好地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

二、医学科普活动培养了师资队伍

人体科学展览馆每年均有计划地组织多项主题性医学科普活动和展馆内健康咨询活动,如吸烟的危害,生命健康教育,人体成长历程,老年人的身体,人体与健体,人体与环境,酒后的人体等等。常规性地接待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需求的社会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科普活动。这些活动与主题的合理设计,需要教师对标本的知识点足够熟悉,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相关素材,通过知识结构加以有机组合。展板文字的构思,讲解内容的设计,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人体解剖学和相关医学知识的功底,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对于受众咨询问题的回答,更需要教师以人体解剖学知识为基础,较为系统和全面地掌握相关医学知识,形成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同时,在科普工作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教师的服务意识,加强了教师的道德修养。由此,医学科普活动成为系统解剖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师资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第二课堂活动依托了科普基地

在系统解剖学精品课建设中,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始终将第二课堂活动作为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为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充分利用人体科学展览馆建设和其医学科普工作这一平台,积极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

1.组建科普展品制作兴趣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组织学生制作展馆建设中需增添的一些标本和适应主题活动的展示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几年来,学生制作的科普作品不仅在医学科普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在辽宁省学生标本制作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成果。

2.成立医学科普设计团队。在科普展板和影像资料的设计中,充分发挥学生思维活跃、观念现代、善于数字技术的优势,以团队为单位参与设计,贯彻指导教师的意图。

3.培养兼职人员队伍。在学生中精选一批解剖学知识扎实,善于表达者作为展馆兼职解说人员。通过系统的培训,统一着装和配备便携式麦克,这些学生已成为展馆医学科普活动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医学科普内容充实了理论教学

系统解剖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医学基础课,它与医学各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从系统解剖学等基础医学学科入手,揭开人体奥秘,帮助受众从根本上认识生命,遵循自然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生活,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质量,达到防病及长寿的目的。故而,学校将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师作为学校医学科普工作的主体,要求每人每年在医学科普活动中投入必要的精力,以充分发挥其专业上的优势。这其中大量结合临床知识,结合生活常识的系统解剖学知识讲解,健康知识宣教,为系统解剖学理论教学内容在信息量上加大,在知识面上加宽,在趣味性上加强,更好地结合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系统解剖学这门课程向一流教学内容迈进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途径。例如,在讲解半月板结构时,加入时下流行的运动与半月板损伤的关系,临床治疗的概要;在讲解乳腺结构时,加入乳腺的自检自查,乳腺癌的早期发现。

五、科普基地为载体开展人文教育

在医学生中开展人文教育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医德修养和科学精神。因此,适时、适度地将人文教育有机贯穿于课程建设中,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中意义重大。在人体科学展览馆的布局中,解剖学教研室精心地就人文教育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设计。展馆前厅庄严地镌刻着医学生誓词,让学生铭记自己的神圣职责。捐遗展区珍贵的照片、凝重的语言,寄托着众多“无语大师”的殷切期望;一只只纸鹤、一片片留言,表达着学生们的敬仰和为医学事业努力奋斗的信念。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的微笑,给予了学生们不竭的动力与终生追求的目标。附属医院救治先心病患儿的场场画面,激起的是学生心中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手捧头骨的维萨里,指触血管的哈维,凝视镜下的魏尔啸,告诫学生科学的严谨、发现的艰辛。这些设计与贯穿无疑是系统解剖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升华,是医学教育的一种境界。

几年来,我们的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在积极加强医学科普工作,不断悉心为社会、大众提供科普服务的同时,也于其中大力促进了自身承担的系统解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实现了医学科普与课程建设的双赢,寻找到了一条特色的辅助精品课程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欧阳学平.论医学院校在医学科普宣传教育中作用之发挥\[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1).

篇12

开放大学课程建设应当适应时代变革,满足社会需要和学习者需求。坚持课程建设适需原则是时代变革使然,对推进开放大学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课程建设适需原则应当具体体现在课程的各个要素中,即具体体现在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安排、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范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上。

【关键词】 开放大学;课程建设;适需原则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8—0035—03

一、开放大学课程建设适需原则的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说,各个类型、各个层次教育的课程建设都应当遵循适需原则。就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来说,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如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如此,远程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同样如此。但我们这里讲的开放大学课程建设适需原则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是指开放大学的课程建设应当满足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需求,这种需求是有别于传统学校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的学科性、知识呈现的系统性和技能训练的全面性的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需求的。

一方面,开放大学课程必须满足学习者需求。开放大学学习者主体是在职成人,他们是在完成学校教育之后来到开放大学接受继续教育甚至终身教育的。他们对继续教育课程有着特定的需求,即要求所学课程满足他们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职业发展的需要、转换岗位的需要、兴趣发展的需要、充实自我的需要以及休闲娱乐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对开放大学课程有特定的需求。社会各行各业、各个组织为适应时代变革和技术进步需要更新知识、革新技术、改进工艺、优化管理,开放大学的课程应为此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贡献。一个行业、一个组织自身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有赖于队伍和员工素质的不断提升和知识的不断更新。所以,说到底,社会需求和学习者需求两者是统一的。

二、坚持课程建设适需原则

是时代变革使然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社会向以信息业为主的知识社会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社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乃至人们的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快速变革。时代的变革对全社会、对各级各类组织提出了适应变革、更新知识与技术、改革工艺与管理的新要求。对社会和组织提出的新要求,说到底是对组织成员乃至全体社会成员提出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的新要求。时代对社会成员提出的新要求,从根本上说,是要求社会成员实现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能力。在知识社会里,虽然学历仍不失为进入岗位的重要条件,但已不是唯一条件甚至不是主要条件。社会成员在有一定学历和知识准备的前提下,应当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提升能力。而时代变革对社会各行各业和社会成员的新要求,实际上是对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发端和适应于工业革命和工业社会、以一次性学校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模式面临转型性变革,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开放的社会化的终身教育已经成为极具时代特征的新的教育模式。

三、坚持课程建设适需原则对推进

开放大学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变革和教育模式转型的大背景下讨论开放大学课程建设问题,坚持课程建设适需原则,对于开放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开放大学定位于在职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承担着服务广大社会成员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特殊使命和国家责任。这种满足社会和学习者需要、服务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办学定位,必然要求开放大学开设的专业与课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而富于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恰恰是开放大学突出的办学优势所在,也是开放大学鲜明的文化特征所在。

坚持课程建设适需原则,原本是一个在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没有多少异议的命题,之所以对新生的开放大学在全面启动课程建设时突出强调要坚持适需原则,是因为在以往的远程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乃至高等职业教育中,都曾出现过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同质化、趋同性的毛病,这个毛病现在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个毛病不治愈,不建设特色鲜明的、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学习者需要的课程,新生的开放大学就不能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就谈不上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就谈不上全面服务于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观点要让人们从理论上接受不是太难的事,难的是这个观点要深入人心,内化为一种强烈的意识,外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课程建设应当坚持适需原则,这原本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正确观点,但并没有因为普遍认同而成为广大课程建设者的自觉行为。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普通专科课程与普通本科课程的趋同性,曾经导致一些普通专科学校办学特色不鲜明,被边缘化。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创办的一大批职业学院,曾几何时因为专业、课程与普通高校趋同而难出特色。远程教育高等学校的课程至今也还存在着与普通高校课程趋同的问题,新生的开放大学当引以为鉴。

四、开放大学课程建设适需原则应当

具体体现在课程的各个要素中

篇13

关键词 实验精品课程 报刊编辑 素质教育

课程是高校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关系到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习成果,也关系到一个高校在教育水平方面的成效。一门课程至少涉及六个基本要素:一是课程的目的;二是课程的理念;三是课程的知识体系;四是课程的教学模式;五是课程的教学资源;六是教师。这六个要素是相互融入、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制约或促进的。

实验课程是高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实验课程将这六个基本要素进行更多的丰富和创新,并融入更多现代化技术,它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将课本中学习到的内容付诸实践,进行实际操练,在实验中学生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高校实践及创新人才的培养。

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在教育过程中都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在保证了足够的课堂理论教学之后,辅助以实验教学,因此实验教学一直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也相应的处于一个从属的位置,缺少更多学习、交流和提升的机会。与此同时,实验课程的内容、教学大纲更是多年不变,缺少创新,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高校忽略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所导致的。

实验课程的开展是理论指导实践最直接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创新以及动手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要梳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合理安排课程,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切实开展实验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精品课程建设是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它的宗旨是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2003年4月8日,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所在学科的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

因此,实验精品课程的建设更加有利于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报刊编辑是实践操作性强、同时需要学生创新能力的一门实验教学课程,它是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的一门课程,如何将它建设成实验精品课程,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队伍、教学模式、实践平台等多个方面出发。

一、从学生角度出发设置教材,使教材内容安排更加合理

实验教学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将理论课学习的内容与实践更好的结合,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教学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包括报刊版面的设置与排版、报刊内容的选择、色彩的运用、图形与文字的配合等等内容。传统的教材多是类似于说明书的形式,仅仅介绍各种控件及案例的操作方法,但是操作方法的理论依据、各操作之间的联系与融合、整个版面的编排、设计等内容很少涉及,因此在实验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教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要首先进行改革。在教材的设置与安排上,可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用于介绍报刊编辑的基本设置和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文字、段落、图片、图像、色彩等的主要操作,让同学们先熟悉整个报刊编辑的内容,也是进行报刊编辑学习的提前热身。下篇则安排几类重要的报刊实例,包括报纸的编辑、杂志编辑以及海报的编辑。每个部分介绍一个完整的刊物编辑过程,使上篇介绍的基本操作能够与之更好地融合从而运用到完整的实际编辑当中,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能让整个报刊在编辑过程中更加合理、科学。整个教材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编辑、设计,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这样一来,使得整本教材在设计架构方面更加全面,内容安排方面也更加合理。

二、建立高素质、稳定的师资队伍

报刊编辑学是一门操作性强、对排版、编辑、设计等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的课程,这门实验精品课程的教学需要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需要教师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同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应更加重视对实验课程教师的培养工作,以教学团队为基础,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给予老师更多学习、交流、提升的机会,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报刊编辑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新闻理论、报纸编辑学、读报评报、新闻采编、报纸编辑软件操作技巧、版面设计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研究新闻学、新闻采写、设计等方向的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为报刊编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还可以与业界人士进行沟通,让业界在报刊编辑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人士走进课堂,用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进行教学,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业界老师可以将报刊编辑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课堂中可能不会碰到的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将业界的操作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学生,让这门课程的实际指导意义和价值更高。

三、整合资源,构建创新性教学模式

实验精品课程的建设,特别是报刊编辑这样操作性强的实验课程,必须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信息时代下,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与网络的结合。除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有关报刊编辑的资源、课件,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作为主要的载体,使得获取海量信息、资源变得方便快捷;同时学生作品以及搜索的资源可以上传至网络服务器,最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实验室变成课堂,学生可以第一时间与教师进行互动,一改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打破传统课堂模式的束缚。

现代化的实验室建设整合了各种资源,将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运用的实际教学中去,模拟真正的报刊编辑操作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够真实体验到报刊编辑的工作环境,软件操作、报刊打印都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当电脑屏幕中的报刊真正呈现出报纸、杂志的模样,便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编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更方便学生进行修改,在不断地操练、观察、修改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报刊编辑的过程,也更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实验课程的实验室环境也要进行不断的深化改革,高校需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包括实验设备、环境条件等方面,提升实验水平和质量,逐渐与业界实验室接轨,用先进的技术、生动的教学来创造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环境。

四、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提前了解业界工作氛围

实验精品课程建设就需要搭建课堂与社会的桥梁,建立实习实践基地,让学生更早地也更快地了解到业界的工作环境,掌握操作技巧,提高能力。

报刊编辑课程需要了解新闻理论、报刊版面设计、报纸编辑软件操作等,这些内容的掌握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来指导实践,因此在课后需要为学生创造完备的实习实践基地。学院可以与当地的报社、电视台、出版社、杂志社等新闻类工作单位通力合作,为学生搭建学界与业界的桥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习实践环境,和真正有报刊编辑经验的人学习与沟通,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求知的能力,培养主观能动性,了解更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编辑知识和技巧。学界与业界合作的教学模式,是实验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界和业界优势资源的互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

五、提升管理能力,建立高效运行机制

实验室设备众多,随着实验课程不断被重视,设备利用率提高之后,加强实验室管理,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变得更加重要。这些细节得到落实才能更好地保证实验课程的正常进行,及时解决实验室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建立更加高效的实验室运行机制。

结语

实验精品课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必须要求学校至上而下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密切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勇于创新,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贡献力量;与此同时,不断开拓教学团队视野,吸取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优质的教学资源、一流的教学团队、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高效的教学管理,只有这些教学资源之间优势互补、不断优化,才能为实验教学改革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促进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教学项目《新闻传播信息共享教学平台的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①冯婉玲、段远源,《课程建设的内在规律与制度保障——兼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案例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8)

②精品课程,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1058442.htm

③郑家茂,《实施精品课程战略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提升教学工作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06(6)

④李佳恒,《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对策研究——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D].天津大学,2010

⑤刘艳,《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和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⑥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⑦邹绮文,《后现代课程观下的精品课程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

篇14

关键词:仪器系统设计;核心课程建设;实验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04-02

一、《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建设背景

作为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仪器系统设计》课程无疑是专业的最主要课程之一。在本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前几年,《仪器系统设计》内容分为了《现代仪器概论》与《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两门独立的课程,其中《现代仪器概念》在大三秋学期,主要偏重仪器基础原理;《现代仪器系统设计》在大三冬学期,主要偏重仪器设计与应用,并附有实验环节。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都是热衷于教学,也都结合了自己的科研实践跟学生进行了讲解与交流,课程评价均分别多次评为优秀。但在上课过程中,通过与学生课后的交流,发现两门课有些知识点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同时也存在着仪器相关知识的缺漏部分。某些知识点在《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中认为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但事实上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此外,由于《现代仪器概念》课程没有实验,而《现代仪器系统设计》实验只有一个冬学期,实验时间不够充足,而课堂知识点又是比较丰富,事实上存在实验课程无法完全让学生全方面深入掌握课堂知识的缺点。为了进一步打造专业精品课程,在学校与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本专业在《现代仪器概论》与《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两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部重新梳理与建设,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打造出一门《仪器系统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组织了课程建设小组,以原有两位教师为主要负责教师,并组织其他相关教师一起参与,重新审视与打造这门课程的大纲与内容。作为一门长学期课程,《仪器系统设计》就在大三秋、冬两个学期连上,在内容上进行了统一的编排与整理,并突出实验环节的实践性与扩展性,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去完成仪器专业科研工作的基本设计流程,并能将课程知识直接应用到类似毕业设计等科研实践环节中去,成为仪器专业综合应用的基础课程。

二、《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建设相关措施

为了建设好《仪器系统设计》专业这门核心课程,课程建设小组首先重新对国内外相关课程体系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国外,也有多个学校设置了仪器相关课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但在这些学校里,仪器课程一般都设置在机械学院,以“精密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等课程为主,与我国的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相关院校的课程设置更接近,而类似本专业这样以电子技术与系统设计为核心的仪器专业课程往往没有单独设置,都以电气学科为多。因此,在设置与讨论本课程大纲内容的时候,一方面要积极参考国外的同类专业课程大纲,另一方面也需要参考电气学院相关课程大纲,重新拟定出适合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与内容。本课程的理念还贯穿了“原理与应用并重”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学生仪器设计原理知识点的讲授,让学生充分领略专业的知识内涵;另一方面强调了“学以致用”,通过应用示例的讲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仪器设计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前期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了很好的理解,可以真正理解传感器技术、微机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弱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原理、嵌入式操作系统等课程知识在仪器设计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从而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对仪器设计有了完整的概念,并能够应用课程讲授的知识点自主进行仪器设计,对于后期的科研工作将产生直接的引导作用。教学思想是“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为第一要务”。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会多用自身的科研实例进行分析讲授,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在讲授过程中会特意留下一些发散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与研究。

三、《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实验环节建设思想

本课程总学分为5.0学分,每周的课时为2.0~4.0,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会占据比较大的比例。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会花费比较大的时间来重新组织构建课程实践体系,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模式,让学生进一步“学以致用”。《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内容涵盖面是比较广的,有硬件设计相关知识、固件设计相关知识、驱动程序设计相关知识、应用程序设计相关知识,而在过去由于时间不充足,实验环节中更多地强调了软件设计环节而将硬件设计过程变成了“学习”过程,就给学生已经设计完成的硬件电路而让他们在该电路基础上进行软件编程,这样的方式可能使一部分同学产生了知识误区,不少同学在刻意回避仪器设计中的硬件设计与调试过程,觉得那方面特别难。在此次《仪器系统设计》核心建设的过程中,课程建设小组将实验环节作为突破重点,一方面将实验时间从冬学期延伸到秋、冬整个长学期;另一方面也将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整理,将硬件电路设计、固件设计、驱动设计与应用软件设计都整合到实验内容,一环接一环,前一环的输出恰好是后一环的输入,最终实验结果要在学生的智能手机进行界面显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打破了过去虚拟仪器依赖于计算机的现象。学生对于最终能在智能手机的APP编程与界面显示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对整个实验过程都是十分投入的,整体实验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实验的主要目标是研发一个温度采集仪,实现温度信号的实时采集与处理电路设计和固件设计,通过蓝牙通讯模块在智能手机上显示当前温度值。

实验的主要任务包括:掌握仪器设计的一般流程与核心技术;掌握仪器电路设计流程,完成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调理电路设计;掌握仪器固件设计流程,完成温度信号采集与处理固件设计;掌握智能手机APP软件开发一般步骤,完成温度信号的显示。

实验主要步骤包括如下。

1.温度信号的采集与处理电路设计:(1)测温电桥设计:本仪器采用热阻效应测量温度,设计一个基于热敏电阻的测温电桥,根据热敏电阻PT1000的阻值变化求得温度值。热敏电阻的主要特点是:①灵敏度较高,其电阻温度系数要比金属大10~100倍以上,能检测出10℃~6℃的温度变化;②工作温度范围宽,常温器件适用于-55℃~315℃,高温器件适用温度高于315℃(目前最高可达到2000℃),低温器件适用于-273℃~55℃;③体积小,能够测量其他温度计无法测量的空隙、腔体及生物体内血管的温度;④使用方便,电阻值可在0.1~100kΩ间任意选择;⑤易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可大批量生产;⑥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2)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指位于信号源与放大器之间的电路,将测温电桥所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由于放大电路在放大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噪声,因此需要后续的滤波电路滤除噪声信号。(3)低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的规则为低频信号能正常通过,而超过设定临界值的高频信号则被阻隔、减弱。但是阻隔、减弱的幅度则会依据不同的频率以及不同的滤波需求而改变。(4)偏置电路:偏置电路的作用是为三极管提供正常的工作点,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

2.IAR开发环境搭建:搭建基于STM32处理器的固件开发环境。

3.编写STM32程序:本实验采用STM32自带的ADC采样功能对所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进行AD采样,并将所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温度值,通过蓝牙模块将数据发送至手机。程序主要模块包括:(1)主函数:main函数调用初始化函数对硬件进行初始化,并将所采集的ADC值通过蓝牙传输给手机。(2)串口初始化函数,用于对串口进行初始化,实现参数配置。串口初始化函数对串口参数进行配置,实现串口通讯功能。同时,蓝牙本身也是通过串口的方式进行通讯,因此对蓝牙模块的配置与对串口的配置是一致的。(3)ADC初始化函数,用于对ADC采样进行参数配置。

4.编写智能手机APP程序。(1)建立工程:启动eclipse程序。依次选择【File】->【New】->Project命令,打开一个新工程向导。(2)程序编写:智能手机APP编写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对蓝牙数据的收发和处理上,其中蓝牙数据接收函数如下所示,根据通讯协议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5.实验结果考核:(1)STM32程序能够通过蓝牙将所采集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手机,传输过程应严格遵守通讯协议,同时STM32应当通过串口将温度数据打印到PC机。(2)手机APP能通过蓝牙向STM32发送读取温度数据的请求,并将STM32返回的温度数据以文本或者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3)温度测量量程可调,当测量量程为0~100摄氏度时,所测得数据与实际温度的误差应当小于2摄氏度,当外界温度环境变化时温度数据及时变化,延迟应小于2秒。(4)经实物检查,根据综合实验结果,给出相应的实验成绩。

四、结语

通过本核心课程的建设,引导学生在浓厚的专业兴趣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与设计,同时通过本课程教学改革,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仪器设计教学实践教程,完成自主开发的开放式仪器设计实验平台设备的开发,并完成一本仪器设计教材编写工作。本核心课程建设的一些经验与教训,也可作为同类学科相关课程建设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