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范文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3: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1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9-0105-02

一、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概括为大学生在德育、智育、身心和发展四大方面的基本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其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艺术审美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几个方面。目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体来说是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多数大学生能关心国内外大事,正确定位个人的人生目标,做到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问题

在市场经济崇尚经济效益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在道德、价值观问题上的矛盾和困惑已明显增多。第一,在道德价值取向上,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走向淡薄,自私自利的价值取向日渐明显。第二,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个人的品行修养。由于受到市场经济重利原则的影响,我国诸多的传统美德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些大学生开始对物质利益产生狂热的追求,而对提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嗤之以“小农意识”,对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做法认为是“不懂生活质量”的表现。第三,诚信观念严重缺失。在大学校园里,上课迟到、旷课和考试作弊等现象屡禁不止;不少高校毕业生在自我推荐表上涂改成绩、虚构经历,诚信的优良品质遭到了严重歪曲。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素质对于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开发、身体发育和个人发展是一种基础性的因素。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正处青春期的大学生,由于人际交往不适产生的困惑心理,就业压力造成过分担心的焦虑心理,缺乏自信的紧张心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恋爱、情感问题引发的不健康心理等诸多事实充分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从而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大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艺术素质发展不平衡问题

艺术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现在的大学生比较重视智力的开发,智育被强化了,知识文化素质提高了,但艺术素质的培养情况不容乐观。目前,大部分高校通过开设选修课或讲座等形式让学生获得艺术知识,希望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然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课程和学时的安排上都难以使大学生得到较为系统的艺术熏陶,因而,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并没有得到普遍提高。

4.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有一定储备但能力素质低下问题

教学双方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出现。在现在这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专业知识快速更新,那种“上一次大学,管用一辈子”的作法已经过时。在这样的势态下,大学生若不注重发展自己的能力而只关心那些即将过时的专业知识,必将被激烈的竞争淘汰掉。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策略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与现代经济建设联系得最为紧密,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发展远远没有专业教育成熟。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高校工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根据大学生综合素质中普遍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宜从以下四个方面共同努力。

1.要大力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想方设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公民。为此,高校要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管部门要经常关注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把德才兼备作为评估教师的第一条件。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注重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和怎样做人,要把教导学生“学会做人”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要身体力行地教导学生关心家庭、孝敬长辈、理解和尊重他人、热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劳动和实践活动,对贫困山区要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勇于向社会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大学生在实践和奉献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美好和成功的喜悦。

第二,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选择正确的价值观。面对新的形势与社会需求,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紧密结合各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注重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让大学生从进入校门开始就能接受系统的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感染,引导他们树立辩证唯物观,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生活的优秀公民,进而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营造和谐的校园德育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的养成、健康审美情趣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多样化日益明显。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因此,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重视道德素质教育的校园人文环境,大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音乐欣赏,文学赏析,体育活动,科技文化艺术节等,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致力于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2.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其他素质的作用和深化有着明显的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靠学校的教育。这要求高校要注重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和规范心理咨询活动,致力于培养大学生高度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力、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使他们能热爱生活、振奋精神、缓解压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靠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关知识的掌握,系统地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面对生活中的消极情绪,要引导大学生把产生消极情绪的事情说出来,通过倾诉、交流、甚至在适当场合的大声呼喊等方式,把消极情绪及时清理出去,解除心理压抑和不快,逐步使情绪平稳下来。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3.要大力加强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

对大学生实施艺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针对目前校选艺术课程有限的情况,高校可以通过丰富、创新院校文艺活动来弥补其不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院校文化艺术活动,可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提升他们的综合审美情操,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全面提高。目前,许多院校活跃着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社团、“大学生科技创新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等,它们在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要注重激发大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热情。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雕塑、建筑、陶艺等艺术学科,各艺术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应采取多样方式启发学生注意自己熟悉和喜欢的事物。

4.要大力加强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知识型”大学生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已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了促进大学生顺利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需要同时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促使大学生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牢靠与否,不仅决定着大学生未来工作能力的高低,也制约着他们的长远发展。

二是要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课程优化的目标是要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广结合起来,把理工科课程和人文学科课程结合起来,促进学科知识渗透,创设学科综合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科、社会和学习者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增加独立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获得知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三是要建设良好的实践环境。高校要进一步重视建设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以便给大学生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他们成长为“上手快、适应性强”的高级技术人才。

四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精神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大学生进行发展性、开拓性的能力教育。教师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含金量”,做到“授之以渔” 而不是“授之以鱼”;学校要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教学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诸峰,陈,李忠祥.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与测评[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 8(6):32-34.

[2]刘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药学教育,2007,23(1):45-48.

篇2

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结构从单一化模式向多样化模式演化,这一趋势使高等教育必定要有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实现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多种形式办学,大学人数的剧增,上大学不在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更多承担着理想和现实矛盾的冲突,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更多面临着人际关系、人生观、价值观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这些现实情况也给当代大学生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校园恶性事件频出,社会、学校、家庭太多注重学业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也是提高高校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高校普及公共艺术教育能使非专业学生更多的了解人类艺术的遗产,扩展知识领域,丰富生活。它的有效实施,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知识能力的拓展、操作能力的锻炼、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素质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教育,不仅是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有益补充,也是培育良好思想素质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条件。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健全了人格,培养了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赞扬了美,乐意把美的东西吸收到灵魂深处作为营养,自己的性格也会变得高尚优美。学习民俗文化和国外优秀艺术,增强学生艺术修养和爱国精神,艺术作品自身的强大感染力和渗透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善了人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情感等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培养了综合素质的发展。

高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是对大学生行为的一种教导,是培养学生内心感情世界的一门艺术,学习、欣赏及解读艺术作品,丰富了知识,净化了灵魂,提升了人格,对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和补充的作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素质塑造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人的精神内涵,符合艺术教育的本质及党的教育方针,对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和人际交往关系等能力产生了有利的导向作用,起到了净化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作用。

篇3

一、美好心灵的塑造

音乐是蕴含着真、善、美深刻内涵的,并且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它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将人们真实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淋漓尽致地抒发并表达出来,因此音乐有助于道德教育的实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居于首位,而音乐教育以它特有的艺术感召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现力,震撼着人的心灵,陶冶着人的情操,为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功效是不可估量的。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音乐具有“教化”功能,他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论。孔子认为“乐”是造就一个理想人格的终极环节,同时也是兴邦治国的重要环节。而西方人认为: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是一种灵魂的净化剂,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道德主义教育。可见,音乐教育在人格培养、德育教育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功效。通过音乐教育能使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等方面等到良好的改变,形成真、善、美的道德情操,养成正确的道德信念,树立高尚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观。

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时,有人会被悠扬而徐缓的民歌小调所感染,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有的人则会在美妙的音乐中领略到作曲家在创作中寄托着对自己祖国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对受苦受难的俄罗斯人民的深切同情;而列夫?托尔斯泰在倾听了这首乐曲时感受到的却是“俄罗斯的眼泪和苦难”。又如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以严谨而精巧的构思,跌宕起伏、波涛汹涌的精美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使人们倾听到命运在敲门,感受到对命运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和对命运的思索;何占豪、陈刚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如诉如泣的优美旋律,深刻而细腻地描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爱情,突出地表现了祝英台对封建势力的强烈反抗精神,歌颂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再比如在《黄河大合唱》的教学中,给大学生们介绍冼星海不远万里从德国回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以音乐为武器,“为大众谱心曲,为抗战发出怒吼”使学生了解冼星海的爱国情怀,产生对曲作者的崇敬之情,从而使学生在欣赏中体验爱国情感。在高歌《保卫黄河》音乐奏起时,每个人都会感觉到心潮澎拜,热血沸腾,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爱国主义情怀,而这都必将融入到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中,升华成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音乐家创作的优秀音乐作品及作品本身表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可以更好地鞭策当代大学生在生活上积极进取,激励他们在逆境困难中勇往直前,不断勇敢地朝着充满阳光的、美好的未来前进。

二、审美能力

美是人类一直最求和向往的,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教育的终极目标,而音乐教育则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最终目的,从而去创建完美的人格,养成和谐完美的心灵。因此,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音乐教育对人格的培养有巨大的作用,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学科。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它以声音为表现手段,通过旋律的起伏、节奏的疏密、和声的张弛、音色的刚柔变化等来表达人的情感,引起人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审美的作用。例如《天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著名管弦乐曲作品,它以安娴、幽静捎带忧伤的音调,形象的刻画了“天鹅”纯真的情感和高雅的姿势,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天鹅的纯洁与端庄的美;然而俄国芭蕾舞编导米哈伊?福金聆听了《天鹅》后,以他艺术家的灵感对此作品的涵义作出了新的理解,他在优美动人的音乐旋律中感受到了悲哀和忧郁,感觉到一只孤独的天鹅紧张和不安的心理,表现了垂危的天鹅在临死前对生活的热爱与死神痛苦搏斗的情景,福金运用舞蹈形象再次创作了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之死》。在音乐教学中更多的倾听优秀的音乐作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是有很大作用的。再比如冼星海的《黄河颂》一曲,以壮阔、热情而又深切的旋律展现出黄河的源远流长,曲折婉转、奔腾不息的自然风貌,加上雄浑的男中音演唱,讴歌了黄河的雄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中华儿女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在普通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音乐教育,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学生带进音乐的殿堂,让他们尽情的享受音乐艺术的美,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马克思曾经说过: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音乐作品具有优美高雅的特点,能潜移默化地激励和升华人们的精神,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人的感知、联想与想象、表现与创造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协作的精神与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也就是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人们能够妥善处理周围环境建立的各种关系和对外界信息吸收并转化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的能力。音乐具有振奋人的精神、统一人的意志、鼓舞人的斗志的作用。郭沫若先生曾经感叹的说:“音乐的势力是多么伟大!汉王兵多将勇,而最后的成功乃是一只箫!……”音乐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在表演过程中既要体现展示个性的特点又要强调团结合作的精神。无论是个人表演还是团队演奏,为达到共同的艺术目标,都要求表演者竭尽全力进行创作。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经常组织大学生参与音乐排练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顾全大局、团结协助的集体主义精神。音乐教学的合唱排练就是一种集体艺术的体现,无论是合唱指挥、伴奏还是每一位合唱队员都必须从音色、音量到音高、节奏做到统一,都不能有丁点的个人随意性,必须追求合唱团整体发声的位置、统一音色、控制音量和情感的表达,才能塑造完美的合唱艺术作品的灵魂。例如:排练合唱歌曲《在太行山上》时,一般安排高声部为女声,低声部为男声,开始要求女声旋律连贯,长线条演唱,男声作填充,声音不要明亮,而后男声超声部演唱坚定有力,女声表现内在的美。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整体意识,用耳朵相互倾听、默契配合才能唱出优美和谐的和声效果。合唱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合唱中去领略多层次的和声美,共同分享情感体验,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学会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帮助他人、怎样关爱同学等等。为将来步入社会具有较强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促进智能的开发,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开拓能力

篇4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008-0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条件都在稳步提高。但是,目前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仍然存在科研和教学相脱节的问题。一方面,大多数青年教师科研都不能与本科教学融为一体,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本科教学与科研相冲突,而自身科研又缺乏帮手导致科研进展缓慢。另一方面,许多本科生有发展其专业特长的愿望,渴望参加教师科研,并希望教师对其本科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因此,本科生导师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等目标的必要措施。根据长期以来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我院制订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改革方案。利用专业课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和思想方法方面的指导。导师负责组织本科生科研团队,学生通过在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科研发展自己的专业特长。

从学生学习管理方面来看与辅导员相比专业课教师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就业方向比较熟悉,能对学生的发展方向给予指导;第二,对本专业各种专业课的学习难点比较了解,能及时细致的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第三,具备专业技能,能指导学生发展专业兴趣,有时还可以帮助提供实践条件。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措施

(一)筛选方式:从低年级本科生中进行双选式筛选

在学生完成了大学一年级的学习之后,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导师双选活动。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学校采取召开双选会、印制宣传册、张贴海报等形式对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宣传。学生在了解了导师的科研课题之后可以进行参加面试。

(二)培养模式:导师和学生可以采取两种培养方式进行互动

1.对于低年级学生和缺乏成熟想法的学生,导师需要帮助其制订学习计划并督促其完成。导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特长分配学习任务、推荐资料及书籍、制订实验计划。

2.对于高年级有成熟创新想法的学生。导师尽量不将自己的课题强加于学生,应当侧重于提供实验条件并帮助其申请各级经费支持,协助其排除技术难题,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措施:利用多种措施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组织多个研究小组进行竞争。导师分不同方向组织两个以上小组进行研究,并定期召开科研会议。在会议上每个小组轮流介绍其科研进展。一方面导师可以根据其汇报,指导其研究方向并解决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每个团队还可以通过科研会议进行自我展示,提高其进行学术报告的能力。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会获得“友谊”、“自信”、“尊重”、“认可”等因素带来的动力。

2.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为了让学生能够提高科研水平,学科竞赛可以看成是不同科研团队的交流平台。第一,学科竞赛可以在技术比拼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二,在参赛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现场演示、作学术报告、撰写技术文档和产品宣传的能力。第三,与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同学交流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扩展学生思路,提高交流能力。这样学生可以得到“利益”,“结果”,“满意”等因素带来的动力。

3.组织团队活动。组织一些如集体春游等非正式学习行为的活动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在这种气氛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在这种气氛中交流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便于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条件制订更加合适的学习计划。

4.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由于教师的工作时间有限,因此要达到实验室开放的目的需要有学生参与管理。教师可以选择技术能力较好、责任心较强的学生担任团队管理者对团队成员、科研经费、实验设备进行管理。担任管理者的同学不但技术上能够获得提高,而且可以增加管理经验。有学生管理者参与管理可以增加实验室开放的时间,提高导师的工作效率。

5.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本科生学习过理论有限,想要让他们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论创新比较困难。因此,导师的培养重点应放在引导他们注意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日常的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6.在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导师可以帮助学生联系去其他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观摩和学习。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锻炼其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与同行交流,导师可以取长补短,获得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7.督促学生学好与课题相关的专业课程。本科时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课程大多数都只是打个基础。要想让学生发展其专业特长就要鼓励他们针对与课题相关的课程努力学习。不但要深刻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还要自己查找各种资料,进行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学生只有学好了与科技发明相关的专业课程,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发明的水平。指导教师可以为学生建议一些研究方向,并提供必要的参考书目供学生阅读。

篇5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

早期学校体育教学的人文教育色彩比较淡薄,后来随着体育课程的科学化倾向和学科中心倾向日益加强,人们对体育教育以及体育教学的人文性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人们也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学习对于人的发展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在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和研究者关注到体育教学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证。

1.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自身技能是不同行业在用人方面共同的首要考虑因素,这说明求职者必须具备出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是进入理想单位的敲门砖。随着人们对自身认识的提高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情感、发现、意志、品质对人的成功起着比智力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人的健康的情感与自身技能的提高,又与长期的体育锻炼有着密切关系。体育运动能够锻炼人的耐力和意志力。体育教育还能够发展人的全面思维,为发展学生自身技能提供保障。人的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大类。钱学森曾说过:“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体育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力最突出的特点是创新,不管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

2.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

健康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从社会学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心理学来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力和批判力。体育课程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直接、最显著的价值就是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和舆论环境中,通过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感受到赞扬、批评、友谊和激励等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并学会情绪调节、控制能力。其次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常通过游戏和体育规则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形成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的意识。由此看来,体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和途径的,其课程具有完整的体系,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体育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难度。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的意识具有自我内省能力和行使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和培养鲜明、正向的健康意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接受、理解体育教学的理念和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技能。

3.体育教育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自身人格

体育教育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其情操,促进其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育不仅能够调整情绪,而且还能够超越感性娱乐,使情感获得正确释放的途径,而进入人格塑造、身心和谐的层面。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最重要的任务。作为竞技性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免不了同学间的磕磕碰碰,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宽容心,不拘泥小节。在体育教育中,作为施教者要制定严格的规则,必须要求学生遵守这些的规则,人们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在一个集体项目中,需要的是团队精神,体育运动正是如此。通过体育教育中的竞赛也可以学习和锻炼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败,磨练坚强的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学生通过受到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进而养成优良的社会公德,完善自身人格。

4.体育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使人们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是否具备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由于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式,这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尤为突出。因此,本课程学习将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习惯于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生活,根据社会规范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由于热爱体育活动是学生的天性,因而学生对通过游戏和体育规则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规范的学习常常表现出乐于接受的态度。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所获得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他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同时,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具有显著的作用。总之,由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增强学生某些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体育出版社,2006.

[3]鲍冠文.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张伟健.体育教育实习指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5]郭贤锋.高职学院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