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自然的美学范文

大自然的美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3: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自然的美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自然的美学

篇1

当代“大地景观”可以被看做是沟通“自然美学”的桥梁。大地景观设计也需要人们去重新思考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与自然相互依存,融为一体,是“人与天地参”的,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责任。再次,“自然是最有潜力的材料”。大地景观设计应尽量去保持自然“原生态”之美,而不是盲目重建“第二自然”。

关键词:大地景观设计;中西传统美学;自然美学

一、大地景观与“自然美学”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延伸,研究中西“自然美学”,离不开大地景观作为依托。

大地景观立足于“回归于自然”,它对当下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的提高与转变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工业废弃地处理,污染危机和消费主义过剩相关的生态问题有指导意义。在当前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无疑具有深远而特殊的意义。

基于这些原因,寻求与自然的对话是每个大地设计师们要探究的话题。人与大地自然的终极关系,往往从对人类的自我终极关怀这个问题的思考中体现出来,是心灵从物质的、暂时的、形式束缚中得以解脱,统一于大地自然万物之中。

二、大地景观艺术所体现的自然美学

1、“天地大美”的亲自然性。

大地景观设计要求艺术活动真正面对自然,使人们从单纯的景观设计真正走向广阔的“天地之际”。其设计创作的过程,是将大地景观融入“天地之心”。

中国传统道家美学讲究“天地有大美”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与大地景观的的美学取向相呼应。从道家的观点可以看来,美来源于大自然中。一切美的研究和发现还要立足于自然的研究。设计之美是对自然的新的阐述和关注。而大地景观就是站在自然的角度,审视最朴实的大地之美,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回忆。

纵观日本著名景观设计师长谷川浩已的设计作品,其在《大野健康交流公园》、《名取文化馆》这些作品中,是在真切的表现自然,亲近自然,唤起人们最原始的朴素观念。有些作品像是一幅郊区景象,公园的景象与周边的农田、山丘十分相像,以至于给人一种园内园外融为一体的景观感受。人们沿着随坡就势的园路行走时感受到的是超乎想象的景观效果。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不是在刻意的设计什么,而是把过去固有的,现在渐渐消逝的源泉的东西,通过设计创造,把它们再重新连接起来。唤起土地的回忆”。无论怎样,在大地景观设计师眼中,发现天地大美,亲近自然。才能更好的表达设计的精神美。

2、“与天地参”生态责任

2.1“人与天地参”

大地景观的设计呈现,更多的是表现一种对环境和生存的忧虑,在创作中与自然力量的交融以及对自然过程的关注,反映的是对自然的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中国传统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在这层意义上,需要景观设计重新思考天、地、人之间的关系。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美国著名大地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曾经说过:“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是依赖自然而存在的,人对自然有一定的责任。”至今倡导的儒家思想,对于人在自然中的定位是:人与天地参。它给我们的设计思想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念,不过分谦卑,以一种谦逊而不谦卑,自信而不自傲的“辅佐观”,参与到自然的每一步。这也要求我们的景观设计的核心是去关注土地的设计,要去协调人与土地的关系,土地与土地上物体的整体设计。站在景观生态的角度去设计。

2.2对工业废弃地的关注

而在大地景观中,更加强调在整体上与自然保持高度的和谐。天地是生生不息的创作本源,大地景观设计师更加注重倡导“天、地、人”和谐的设计理念。

20世纪晚期,人们已深刻的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的疏离关系。技术的进步反而使得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而很多大地景观设计师看到这一层面的问题后,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唤醒对自然的回归。

罗伯特·史密森指出:大地景观的设计需要人们去关注这些场所,像矿区、废弃的采石场和被污染的河流。这些被工业和城市化所破坏的场所。而只有通过大地创作的方法对土地和水进行再循环利用,才能逐步改善人们这一生活环境。而作品的生发自然过程,也是大地景观设计师更关注的。比如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德国鲁尔区国际建筑展艾姆舍公园一些列景观的设计,都保留了原来老工厂的设备和机器,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利用和再设计。

3、保持“自然”“原生态”之美,反盲目重建“第二自然”

大地景观强调:“自然是最有潜力的材料”。盲目的重建“第二自然”实际上是对自然的破坏。大地景观对大地的塑造,给设计师提供新的形式语言。

大地景观的创作过程更加关注对自然物质的运用。自然物质如土壤、石头、木头、砂石在大地设计师的眼里,充满了不可获知的神秘意味。引导人们去关心自然风景的力量。

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哈格里夫斯在研究中,更多的是去关注原始材料与自然进程之间的关系。震撼于龙卷风等自然力量赐予大地“令人惊骇的美”。因此在他的设计研究中用分解、无序、崩溃作为其景观研究的方向,以此来表现自然过程如侵蚀、风化、重力等作用的效果。在他的眼中,环境就是一个“大的剧场”,而人、风、水等只是场地不可或缺的动态要素而已。这在他的设计作品烛台角文化公园中有所体现,“风”为这个公园的主题,营造了一个缓缓伸向水面的平缓坡地,在风吹来时,就像是迎接风的通道。创造出一种使自然自我表达的景观。

4、“道法自然”

从中国古典美学视野看,对待自然天地,大地景观应该采用的是一种“道法自然”的方式。这种创作观念,与道家的思想不谋而合。由于“道”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使得道家始终把自己的理论放在自然领域。使道家的审美理想带有明显自然倾向。在这个意义上,大地景观始终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而不是把某种理念强加于强加于自然之上。大地景观力图追求“系统和谐”的审美理想,恢复那些原有的、被人以往的原始的、自然地、和谐的美。

在林璎的作品《波之场》这一庭院设计时,没有运用复杂的手法,而只是运用最简单的植物:波浪形的草坪来进行设计。简单而生动。哈里斯夫斯《运动的地面》设计时,运用旋转的草丘状地形来展现这一主题。突出自然进程和艺术的关系。正所谓“道亦无道”

小结

大地景观设计的自然美学观念给了我们一定的思考空间和重新认识景观的机会。在这样一个极其世俗化的现代社会,大地景观设计将一种最原始的自然和纯净展现在人们面前,迫使人们重新去考虑人与自然。

大地景观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美学观”,与中国传统美学的确有一定的“互通”之处,这是重建一种具有中西“共通规律”的自然美的基础。当然,中西文化和美学的智慧还是有差异的。但是,大地艺术景观所引发出的那些深层考虑却不能回避,按照大地艺术家所持的自然观念,“自然永远没有终止。”正因为如此,在大地设计师的世界里,大地景观寻找的正是一个新起点。大地艺术景观改变着人们的自然观和生态观。大地景观不仅是一种空间、一种意念,更是一种文化的视角和对诠释、设计和演变保持着一种开放的状态。在人与自然的对话之间,寻求新突破。与此同时,要想使自然美学又有一个新的高度。对大地景观美学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自然衰老大鼠;阿尔茨海默病(AD);抗氧化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个渐进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癌症、中风之后的第四大死亡原因。其最典型的病理性改变是的神经细胞间出现大量以β-淀粉样肽为核心的老年斑、神经元的胞体中出现神经原纤维缠结及神经元丢失和胶质增生等。A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自由基损伤学说和细胞凋亡学说备受人们的关注。自由基形成和氧化应激增强,进一步引起神经细胞凋亡,是导致AD的功能退化和神经变性的基础。AD模型鼠脑中MD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高水平的MDA表达经常与神经元纤维缠结及老年斑相伴随出现。并且临床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而这两种酶是人体内在抗氧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绿茶的一种主要多酚成分,许多研究已经揭示了EGCG的生物活性与其抗氧化特性紧密相关。为探讨观察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自然衰老大鼠模型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本实验选用22~24月龄SD大鼠,应用自然衰老大鼠筛选法制作AD模型,以EGCG灌胃给药进行治疗,利用行为学实验及化学比色法观察EGCG对衰老AD鼠的治疗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抗氧化的作用的可能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仪器设备

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产品;Morris水迷宫装置购自北京硕林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研究显微镜购自日本尼康科技有限公司。

1.1.2 主要试剂

EGCG,纯度>95%,购自Sigma公司;超敏SP浓缩(鼠/兔)试剂盒,产品编号KIT-0310,购自北京中杉金桥有限公司;辣根酶标记山羊抗兔IgG(H+L),产品编号ZB-2301,购自北京中杉金桥有限公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1.3 实验动物模型的分组及给药

将造模成功的AD大鼠按各鼠平均逃避潜伏期的长短排序,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模型组、EGCG治疗组,每组11只,共2组;将5~6个月青年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11只,作为对照组。水迷宫测试结束后即开始对入组动物进行灌胃给药,EGCE治疗组按照2mg/Kg.d的剂量灌胃给予EGCG;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各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0天

1.2 行为学观察

水迷宫试验:

参照Morris方法进行。从灌胃第24天进行水迷宫实验,实验训练阶段连续进行2天,每天训练2次。第24天开始记录数据,标记为数据表中的第1天,共4天。

1.3 海马内SOD、GSH-Px酶活性及MDA含量的测定

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将各组大鼠每组取6只,断头处死,冰上快速取海马,入液氮及-80℃中冻存。检测时将海马加入预冷的生理盐水制成10%的脑匀浆,2000rpm/min离心10min,取上清。脑组织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测定,具体操作均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版本软件包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ANOVA、Mauchy’s Test of Sphercity、LSD’s post hoc test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2 结果分析

在定位巡航试验中,模型组大鼠的寻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延长(P

3 讨论

理想的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AD的基础。迄今为止,建立AD动物模型的方法很多,其中AD自然衰老模型鼠国外一些实验室广泛用于衰老和AD发病机制及药物开发的研究。AD是一种年龄相关疾病,衰老因素在AD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衰老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它病变的影响,是用年轻动物制作的动物模型所不能替代的,选择带有认知和记忆严重缺失的个体,其病理行为表现与老年人和AD患者的认知损害相类似,同时还可出现某些相应的脑组织病理改变。该模型的特点是自然衰老,其神经系统的损害亦属自然发生。由于AD的发病机制未明,目前所用的药物造模和基因敲除造模方法制造的AD模型不能完全代表AD疾病的所有特点,而自然衰老的大鼠是通过一定标准的筛选制造的模型,就如同自然发病的AD患者,能够较全面的代表AD疾病的特点。而且AD本身是一种老年疾病,目前药物造模或基因敲除的老鼠多为青壮年,在神经系统、行为认知方面也许可以模拟AD的特点,但是从总体研究的角度来说,不如自然衰老模型的大鼠更具有代表性。总之,AD衰老模型鼠模型成功的模拟了AD的行为学及病理学改变,可用于AD的药物治疗研究。

篇3

风光摄影的原始素材来源于大自然,当大自然的一切出现在镜头中时,风光摄影便开始了。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重要领域,其中的景象蕴含的美感是丰富而深刻的,这种美既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又超然于世俗之上。在人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有对大自然的认识评价,又有对大自然的审美评价。风光摄影正符合人们对大自然的评价而独具光彩,它能拓展人的视野,用自然之美表现人性之美,自然的提升人的人格力量。美是主客体相统一的结果,是真善的统一,风光摄影体现的美是主体的人对大自然的积极审美,不仅要关照客体的本真面貌,还要求表现主体善的内容,从深层次说,大自然中的美是粗糙的,给人的觉得是不完满的,而风光摄影的艺术美的则是使自然之美符合人的需要,使主体的审美表现为和谐、统一的自由形式,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如黑格尔所说的:“把外在事物还原成具有心灵性的事物,使外在现象符合心灵的要求,成为心灵的表现。”本文主要从风光摄影的审美本质、风光摄影的审美形态、风光摄影的审美特征三方面谈谈风光摄影的美学内涵。

风光摄影的审美本质:人与自然的对话

风光摄影作品不仅记录自然,还涵盖着艺术家的激情,只有艺术家将自己的感受投入到景物,展开人与自然的对话时,才能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从人类生存的本质来说,主体对自然界的征服及对善的追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存在方式,真、善的和谐统一在于美,在人们追求活动中,必然会体现在人的精神的外化中。风光摄影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关照人与自然的美,并用光、影、画、形等艺术语言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大自然中的奇峰秀石、日月星空,给人一种和谐的形式美;秋风萧瑟的景象又能让人产生满目苍凉的愁绪。这种现象都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结果,是人的内在精神外化的体现。但这些自然界中的景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主要在于自然的运动规律契合着人内在的精神运动规律,所以人们结合自己的情感、品格等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借物抒情,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也成了人内在精神的象征了,使其打上了人性的烙印,因而也具有了现实意义。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自然中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某种暗示时才有意义。”也即是说我们对自然美的赞美,是赋予了人自身中一定的内在精神的。所以风光摄影中表现出来的美,绝不是自然景象的照搬,而是在人与自然的对话中将人的内在精神在大自然中得到外化,用风光表达自我,将自己的情思寓于其间,在自然审美关照中找到物我关系。世界上著名的摄影家如爱德华・韦斯顿等,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表现了自然美,更重要的在于创造了自然美,揭示了人的个性、思想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依恋。

风光摄影的审美形态:优美与崇高

风光摄影是真善美的统一,在呈现美感的过程中主要有优美与崇高两种形态。著名的风光摄影的作品,都体现出独特的形式美。如李元的作品以鲜明的光、色、线为元素来表现诗情画意,他把自己的游子之情融入到优美的形式中。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柔美感,使人在愉悦的心境中陶冶情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风光摄影作品表现出崇高美,不仅以形式为生命,还注重“善”的内蕴。这类作品中真、善不再是和谐的统一,而是表现为对立统一的形式,也就是说用“真”的强大来唤起“善”的弱小。具体到作品中多选取高山、荒漠、冰山作为拍摄对象,他们的外形体现了自然的博大,让人感到惊讶、赞叹,感受到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同时又能焕发征服自然的激情,这样的自豪感能大大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给人以美感。因此,风光摄影作品中崇高美感的体现注重对善的把握,表现为鲜明的情感意蕴。如严钟义的作品《黄河》,通过色彩的渲染表现黄河的阔大气势,寄寓着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在优美的形式中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内蕴,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优美与崇高是美的两种形态,在人们的审美创造中是统一的,每一幅风光摄影作品都会表达出这两种美感。

风光摄影的审美特征:探寻事物本质

自然界蕴含着丰富的美,风光摄影中我们如何选择摄入镜头的美景呢?这就要探寻事物的本质特征。风光摄影表现的是自然,讲述的是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事物。著名摄影理论家坎贝尔认为:风光摄影不是单纯的反映现实,而在于表现事物的内在特征。对风光摄影来说,可以表现的东西很多,但绝不只是好看的东西。从萧条、死寂的事物中寻找富有生机的本质,是风光摄影的重要美学内涵。如拍摄岩石时,就可以从岩石的纹理变化入手,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活力。

但全部的记录自然是不现实的,风光摄影要提取最具代表性的,而取舍的标准就在于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摄影家陈长芬拍摄的《大地》,可以说其“形象”是人的化身。艺术家用敬仰的心认识自然,用哲学的情思赋予大地以人体美的意蕴,将自然美提高到哲学境界。自然美不是简单的对自然的模仿与复制,而是自然整体存在的自由美,自然是美的本体,这就是说自然美不是别的,而是自然本身就有的,是自由的最高象征。风光摄影属于视觉艺术,它主要由视觉经验构成的,很少涉及到听觉、触觉等,而自然审美则会激发整体的存在,人本身是自然存在的,在自然中复归于朴,正是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体现出美感。

篇4

[关键词]生态问题;生态美学;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B83-069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1674-6848(2012)03-0049-05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工业文明高奏凯歌的世纪。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向大自然进军,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的繁荣。然而,当人类对大自然的强大干预超过了自然界自身的调节能力时,人类便陷入了生态危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便遭遇巨大的挑战。尽管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出了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①然而,这位哲人的话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当自然界对人的报复和惩罚一再地、大规模地出现时,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们就不得不认真地加以审视和思考了。

生态美学的兴起正是基于现实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从而也愈发显示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曾繁仁先生明确指出:“生态美学观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纬度的当代生态论审美观”;强调“应将我们的生态美学观奠定在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的哲学基础之上。”②生态美学在面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是以追求两者的和谐、协调为最终、最高目标的。从学科性质上看,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我们认为生态美学的意义,不在于它对生态问题的粗暴的或优雅的指控,也不在于因它的出现而产生的美学理论中量的增加;生态美学不可能改变美学原有的格局,但是它的出现将极大地推动美学研究方法的更新,也将大大地拓展美学研究的视野。

生态美学进一步促进了传统世界观的改变,使从前人们所信奉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技术主义和人定胜天思想受到普遍的怀疑。“人们更倾向于确信,整个宇宙都是充满灵性的,它有着自身的生存逻辑和运行法则。万事万物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①人类不应该过度地向自然索取,也不应该粗暴地干预自然的运行,而应该尊重环境和生物自身的生存权力。

生态美学,实际上是人与自然达到中和协调的一种审美的存在观。从艺术的起源看,考古资料证明艺术并不完全起源于生产劳动,而常常同巫术祭祀等活动有关。例如,甲骨文中的“舞”字,表现了一个向天祭祀的人手拿两个牛尾在舞蹈朝拜。由此可见,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天)中和协调的一种追求。从审美本身来说,并非一切“人化的自然”都是美的,更不是所有非人化的自然就一定是不美的。无论是经过人的实践还是未经实践的自然,只要同人处于一种中和协调的亲和的审美状态,那么,这个“自然”就是美的。总之,美与不美同人在当时是否与对象处于中和协调的存在状态密切相关,而美学所追求的也恰是人与对象处于一种中和协调的审美的存在状态,这就是审美的人生、诗意的存在;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说,也就是人与自然平衡的“绿色的人生”。

人类文明史上,人对自然的征服、人和自然的冲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生态美学的研究将唤起人们注重人和自然的关系,但是这种努力只能使矛盾得到和解,而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只有在人和自然的审美关系中,人与自然才能达到彻底和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了全面阐述,提出了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互相结合的重要思想,这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观、生态观、美学观的深刻揭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既是生态美学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从根本上说,人不可能脱离自然,更不可能一味地对自然进行索取和改造。作为自然之子,人对自然还有一种更为原初、更为本源性的关系,即依赖于自然基础上的亲近、和谐、共生、共在的关系,那就是人对自然从精神上和生存上的归依和依靠。

因此,生态美学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重新估价和定义“人类中心主义”,要把人类的生命优先权适度地扩展到自然生物中去,要把人类的伦理学适度地推广和运用到非人类生命中去,为非人类生物乃至环境提供无偏私的道德庇护,从而建立一种新的跨类的生命观和伦理价值观。正如弗雷德里克·费雷(Frederick Ferrero)所说:“生态意识的价值观是一种适度的、自我调节的和完整的价值观……生态意识的基本价值观允许人类和非人类的各种正当的利益在一个动力平衡的系统中相互作用。”②

生态美学反映了审美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性。在这里,审美不是主体情感的外化或投射,而是审美主体的心灵与审美对象生命价值的融合。它超越了审美主体对自身生命的确认与关爱,也超越了役使自然而为我所用的实用价值取向的狭隘,从而使审美主体将自身生命与对象的生命世界和谐交融。生态审美意识不仅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也不只是对外在自然审美价值的发现,而且是生命的共感。生命的共感既体现了生命之间的共通性,也反映出生命之间的共命运感,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和弦,而并非自然的独奏曲。人类不仅应该关爱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且应该关爱自己的自然家园。自然家园是精神家园的物质基础。自然家园如果毁于一旦,精神家园也就不复存在。

总之,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形态,其深刻性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这种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突出表现为:生态美学是从一种新的审美高度,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文化间的审美关系,它有助于纠正主体性神话的偏颇,也体现了对人类整体前途的绿色关怀。

生态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之生态审美关系以及人自身动态平衡的美学学科。就其特征而言,它是“生态学和美学的一种有机的结合,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理论形态”。①目前关于生态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生态美学指仅研究人与自然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②

我们认可广义的生态美学,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放到基础的位置,因为生态美学首先就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许多基本原理都是由此产生并生发开来的。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动态平衡等多个层面。生态美学不仅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也关注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在古希腊和中国先秦都是很重要的思想。古希腊的“呵护你自己”和“认识你自己”同样重要,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净化”是通过欣赏音乐、观看星空等方式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净化。中国先秦时代,“心斋”、“坐忘”是通过超然物外的修养达到与天地同在的境界。

善待自己与善待万物相辅相成,如果没有对自身生命的生态意识,就很难做到善待万物,其根本内涵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这样,自然就不是简单地处于被改造、被役使的位置,而是处于平等对话的位置,因为离开了自然,人的生命体系、精神体系、价值体系都将不复存在;同样,离开了人,特别是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自然本身也不可能有其独立的“精神”与“价值”。

总之,自然与人紧密相联,构成有机的生命体系。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自然的美学价值尽管不能完全用“人化的自然”这一理论观点来解释,但自然也只有在同人的动态平衡、中和协调的关系中才具有美学价值。美学不能脱离人。生态美学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这表明它所研究的不是由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联系而成的一般生态系统,而是由人与环境相互联系而成的人类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是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环境比以生物为主体的生态环境要复杂得多,它既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的或非生物的),也包括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以,生态美学不限于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应包括研究人与整个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应是生态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中国学者提出的生态美学观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当代运用直接相关,也与中国由于自身环境资源压力的国情而一直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有关,同时正与当前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契合。生态美学的提出,使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与美学资源显示出西方学者也予以认可的宝贵价值。季羡林先生曾指出:“我曾在一些文章中,给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这一著名的命题做了‘新解’。天,我认为指的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人类最重要的任务是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否则人类前途的发展就会遇到困难,甚至存在不下去。在天人的问题上,西方与东方迥乎不同。西方视大自然为敌人,要‘征服自然’。东方则视大自然为亲属朋友,人要与自然‘合一’,后者的思想基础就是综合的思维模式。而西方则处在对立面上。”①这就将逐步改变美学研究中西方话语中心地位的现状,使中国古代美学资源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并具有自己的地位。我们认为,审美是人类最重要的存在方式之一,这是一种诗意的、人与对象处于中和协调状态的存在方式,符合人与自然达到生态平衡的生态美学的原则。因此,我们要尊重生命,保护自然,关爱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

“人向自然挑战,他利用它,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风和水,强加于山和树林。”②人命令自然服从他的掠夺性指令,这样,本来与人具有亲密的合作关系和亲缘关系的“事物”现在却沦为“对象”。对象,按照海德格尔的阐释,其含义是“对抗性的站在……的对面,挑衅性的面对……的东西”。③这意味着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抗的关系,是一种敌对的关系。然而,正当人们弹冠相庆对自然的胜利的时候,自然以它特有的方式对人类进行了报复,报复人类对自己的“错误对待”和“粗暴挑衅”。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的问世,便是这种惩罚的一部分,其结果是我们在地球上被称为“无家可归的人”。

在某种程度上,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对现实所提出的问题的回应。当代社会生态问题的出现,迫使我们对自己的固有的知识体系作出反省和调整。“社会越发展,人们便越要也越能欣赏暴风骤雨、沙漠、荒凉的风景等等没有经过改造的自然,越要也越能欣赏像昆明石林这样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奇特美景,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为敌的内容已消失,而愈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人在欣赏这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④“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高度融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境界。“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自然本身所呈现出来的这种道禅意空灵之境,更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尊重与关爱,这是一个万物和谐共在的理想世界。尽管这样一个世界可能永远无法变成现实,但却使我们对现实的弊端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并使人类心灵有个栖息的家园。

生态美学正在极大地促进生态意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为了提供我们的生活质量,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完美性和完整性,我们开始选择改变一些固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健康的、环保的、更合乎生态建设的的生活方式,将被视为更有文化、更有教养、更富有审美情趣的生活方式,必将受到人们的追捧。善待环境、善待资源、善待人类生物这样健康的生态观念,必将逐渐成为当今生活的最强音。

篇5

不急切宣扬护肤品之功效,

而是将美的自信与体悟传达给女性,

将崇尚自然的美学应用在产品开发和企业文化上,

有如此胸怀和理念,我们不妨了解一下自然堂,

这个伽蓝集团旗下的民族品牌之美。

美·“天人合一”

自然堂的官网上这样写着:“自然万物,孕育生命之美,生命的源头,即是美的源头。每个人都能在自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位置,从中获取源于自然的能力,呈现出自己的美丽和幸福。植物、水、矿物……自然界一切元素都蕴含着自然能量,是产品的核心成分。自然堂从中获得自然能量转化为美的能量,自然堂称之为自然力量。”由此可见自然堂对自然、对美的敬畏和追求。源自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自然堂称自己是大自然美的发现者,探寻每个人的自我本质之美。

美·自然·人文·科技

在护肤品日新月异,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里,似乎只有出奇制胜的营销手段甚至产品成分才能够吸引眼球、吸引消费者,而自然堂始终坚持自然的力量,汲取大自然植物、矿物、水中的珍稀成分、运用世界先进科技,给每一个乐享自然的消费者带来美的生活体验。

植根中国十年,自然堂凭借对中国女性肌肤特征的深入了解,始终贴近当代女性护肤需求,以大自然珍稀成分和先进科技,不断呈现美的惊喜。

你可以从自然堂的每一款产品中,感受大自然成分与先进科技的结合。山川、草原、雪域、海洋……采撷散布其间的珍稀美丽成分,让每个人深切感受源自大自然的美丽力量。

而先进的科技,更确保了产品的高效性,为此,自然堂坚持与世界级科研机构保持深度合作,并在上海设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结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肌肤特点,研发更适合中国人使用的化妆品,产品涵盖女士护肤品、彩妆、男士护肤品。

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品质的超卓,每一款自然堂产品,从原料选择、安全性、功能性、乃至包装设计,都至少经过60次严谨的测试与论证,确保消费者在乐享自然的过程中,感受美的生活体验。

美·生命·运动

同其他品牌的代言人一味追求明星效应不同的是,自然堂的代言签约,选择了支持中国体育健儿。2012年3月,自然堂正式成为中国跳水队的官方合作伙伴,怀着最美好的祝福和希冀助威国家跳水队健儿征战伦敦,美在巅峰。承袭自然堂品牌对“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追求:“自然之美”的灵韵,凸显自然堂“来自大自然的护肤专家”的品牌气质,也与中国跳水队不断绽放的“生命之美”不谋而合。一个创造美的品牌,与一支创造美的队伍交相辉映,共同宣告征战伦敦,让中国之美在全世界巅峰绽放。中国跳水队在致力于为全民族争得荣耀的同时,更将中国人对力与美的诠释展示给了全世界。正因为如此,中国跳水队此次能与自然堂品牌合作,无疑一次天作之合,让中国的美绽放在世界的巅峰。

美·时尚·自信·快乐

美,从来不应是护肤品、化妆品的表面堆砌,对女性来说,更应是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自信与快乐。

身为中国人自己的品牌,为乐享自然的消费者创造美丽与自信,是自然堂坚守的使命。为此,自然堂坚持用一种可亲近的时尚、快乐与自信的品牌形象,拉近与每个消费者的距离。

所以在自然堂的广告形象中,从不过分夸大产品的功效,而是创造一种直达内心的情感交流,传递给中国女性一种与生俱来的美丽态度,自然得绽放快乐与美。

美·公益·责任

篇6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存在论;生态价值论;生态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2-0046-06

[作者简介]岳友熙(1967―),男,山东高密人,文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生态文化等研究。(山东淄博 255049)。

[基金项目]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培育工程)“美国生态想像理论、方法及实践运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曾受到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经费的资助。

Title: On Three Theoretical Bases of Eco-aesthetic Construction

Author: Yue Youxi

Abstract: Eco-aesthetics i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applied subject of aesthetics which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enlightenment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aesthetic ideas. Eco-aesthetics is a new form of aesthetics based on ecological existentialism, eco-environmental value theory, and eco-environmental ethics. It takes the intersubjectivity of postmodern philosophy as the theoretical starting point, eliminates the boundaries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breaks the thinking way of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of traditional western philosophy, and transcends anthropocentrism, and it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peopl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Key words: eco-aesthetics; eco-existentialism; eco-value theory; eco-ethics

一、“生态美学”的基本内涵

所谓生态美学,主要是指生态学和美学联姻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它是在当代生态观念、环境观念、美学观念的启迪下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性的美学应用学科。它是从美学的角度,用审美的态度、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与自然的生态现象、生态关系和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态美学是生态本体论在美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大的初创性和开拓性。生态美学不但注重对自然的定性(即存在的本性)研究,在对自然内在生命本质的考察中重构其哲学基础,因此属于物性论范畴,而且带有更多的审美意味,注重对自然外在形式(即存在的表象)的观照,因此属于现象学的范畴。与此同时,它还更侧重自然与人的现实生存关系,具体地说,就是以生态环境为中心,对自然进行价值定位和实践再造(存在的价值)。生态美学覆盖了人类对自然进行审美观照的三个维度:即以真为美、以善为美、以美为美;包括以知性重解自然、以情感观照自然、以意志再造自然等三种具体方式。

对生态美学来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审美观。生态审美观是一种全新的审美观,它在自然审美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其一,生态审美观的建构和形成,是以对“生态”的理解为前提的。这里所谓的生态,既不是仅指自然的存在方式,亦不是仅指单一的人与自然的自在状态,而是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整体化的系统联系上。例如,德国美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在”的诗意的存在方式,就是一种生态审美的存在。其二,生态审美观不是从生命的某一部分或生命的个体来孤立地、机械地看自然美的性质,而是从生命的有机整体、有机联系来综合审视自然美。其三,生态审美观不单按照人的价值或者说自然的外在价值来看待自然美,而且也按照自然的内在价值来看自然美。自然美不单为人而美,也为其自身而美。其四,生态审美观不单从自然人化的维度来看待自然美的产生,而且还从自然创化的维度来审视自然美的产生。大自然的进化,是一种自组织的进化。在大自然的自组织进化过程中,美是自然选择的目的,是自然进化的方向。其五,生态审美观不单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内部心理等方面的统一来看待和谐,而且从整个宇宙,至少是从整个地球上生命的有序存在与运动来看待和谐,并赋予和谐以新的解释与涵义。其六,生态审美观不是将艺术美视为最高的美,而是将自然生态美视为最高的、典范的美。生态哲学中生态本体论的宇宙观,意味着哲学思想的一场革命,生态美学中生态审美观,也将全面地重塑人的观念,彻底刷新人的生活。这是人类思想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是人类思想的巨大进步。

生态美学以“生态环境美”范畴的确立为核心,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创造为目标,以期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相互和谐、真善美相互统一的自由审美人生境界。生态美学体现了生态文明时代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现实关注,以及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这种生态本位的审美观,既来源于对中国古老的传统生态哲学深层智慧的开掘,又来源于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有机统一观念的借鉴;既是对传统美学审美观的超越与挑战,又为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提供了百年不遇的大好契机。

二、生态美学构建的哲学基础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存在论为哲学基础的美学。“生态存在论”主要是建立在“存在论”哲学、生态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新型理论,它肯定存在是世界本然的存在状态和方式,反对在现实世界之外寻找存在的本质和依据;主张结合古代直观整体论和当代生态科学、复杂性科学的成果,将存在理解为包含人、社会在内的整个大自然的存在,即把存在看作是由“人―社会―自然”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统一有机系统整体。“生态存在论”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生态存在论继承了系统论的整体性特征,认为生态存在不是人、社会和各种其他自然事物的零散的存在,而首先应当是整体性的存在。它在肯定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生态存在整体的基础上,否定生态存在整体等于各部分事物和人简单相加之和的机械观念,坚持生态存在系统具有自身特定的质,是由人、社会和各自然事物等内在各要素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生态整体;特殊生态系统又存在于更高一级生态系统环境中,受更高一级生态系统规律、状况、发展趋势的影响,这种生态系统的整体特性就是其从所处系统环境中获得的质的规定性。第二,生态存在论认为,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的生态存在具有有机性,它们是有机系统整体。它从生态科学观念出发,肯定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的生态存在的有机性,而且把有机性理解为生命、生态系统自身具有的自组织、自调节、自选择能力,把整个世界描绘成由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不断进化的有机的统一体。第三,生态存在论认为,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的生态存在具有过程性。从自组织理论出发,把存在如实地描述为关系性的、过程性的和实体性的存在的统一,把自然生态过程视为统一的自组织运化过程,坚持不同层次的“实体存在”、不同层次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在统一运化过程中形成、演化的观点。①

“生态存在论”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复杂性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的新型理论,是对科学理论的概括和升华。它是对近现代机械论世界观、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否定,是在更高层面上对古代有机整体论的扬弃和复归。“生态存在论”包括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和自然观,是建立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是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必然产物。生态美学就是“生态存在论”哲学在社会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以“生态本体论”为基础的生态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美学范式,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有机统一的新的科学的美学范式。生态美学针对现代性过分强调自然的人化,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偏颇,还强调人的自然化,重视自然生态规律,把人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存在和演化规律;同时,生态美学又肯定人与自然万物的差别,肯定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的认识实践能力和人的智慧,肯定生态美学建设是建立在人的现实认识实践基础上,主要依靠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反思、协调和重构。生态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对消除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异化要求的时代呼唤,是生态本体论时代的精神体现。

三、生态美学构建的价值论基础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环境价值论为基础的美学。生态环境价值论,就是人类在生态本体论时代对人与自然万物及其生态系统的价值关系独特新颖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它主要是针对近现代人类本体论时代的主观主义工具价值观,肯定价值的客观存在,重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价值,并重新阐述人与生态环境的价值关系。生态环境价值论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传统的价值论进行反思,在新的自然科学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价值论。它从价值论的学术框架出发,对生态系统、人的生态环境以及其中多样化生物的价值进行探讨,结合生态保护的要求改造已有的价值论或为价值论提供新的内容。它是对人类本体论时代价值观的突破和超越。生态环境价值论主要是哲学、文化意义上的价值论,主要探讨的是价值的本质、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等问题。它在首先承认人是自然界当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特殊存在的基础上,肯定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肯定人和自然万物及其生态环境系统都具有自身存在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并认为它们都可以成为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它们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既有区别,又是内在统一,即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同时,它还确定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生态环境价值论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对“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态环境的价值”两个概念的内涵的讨论当中。所谓“生态环境价值”,就是指人与周围的生态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身内在的有机价值。它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包括人)天生地就具有消纳废物、维持生命和调节平衡的生态价值,是生态环境系统维护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稳定、完整和美丽而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它反映的是人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具有本源性和本然性的联系。而所谓“生态环境的价值”,在广义上是指生态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对其周围的其他要素(包括人、自然事物、子系统、母系统等)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或体现出来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在狭义上,则是指生态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或体现出来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即只是相对人来说的。“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态环境的价值”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是相互对立的。然而,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内在统一的。①

生态环境价值观是对宇宙本体论价值观的补充和发展,是对人类本体论价值观的突破和超越,它是生态环境美学赖以产生和形成的价值论基础。传统哲学认为,价值客体可以是自然物、人创造的财富,也可以是社会、组织和个人;但是,价值主体却只能是个人、群体和社会,或者说只有人才有资格成为价值主体。这种人类本体论价值观的偏颇和现代科技的片面发展,给“人――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障碍。因此,人类需要重新反省自身的价值观,继承和发展传统儒家“赞天地之化育”之精神,在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肯定人是生态环境价值主体,而且强调其他生态环境各要素也可以作为生态环境的价值主体;不但要考虑到人类自身的目的和价值,而且也要考虑到其他生命体、生态环境系统、生物圈的内在价值,从维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系统和地球生物圈的生存和发展高度,把自身的内在价值最大限度地转化成对生态环境系统和生物圈的工具价值,在人与生态环境系统共生共荣、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使自身的内在价值得到全面而深刻的实现。从生态环境价值论来看,价值主体的内容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理解,认为生态环境系统各要素都可以成为生态环境价值主体。生态环境价值观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由世界的主宰变成了生态环境系统当中的普通一员。人类在利益上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但在文化上人类仍然是世界的中心),人类由人类本体论时代转向了生态本体论时代,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类的价值观发生了彻底转变,即由人类本体论价值观转向了生态环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以价值主体超越了传统价值观的评价主体,认为价值主体不单是人,也可以是人之外的其他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价值观不但从认识论角度,在肯定人的独立性和特殊性的同时强调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且还从生态存在论角度,把人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系统看作一个最大的完整的生态环境总系统,肯定了这个生态环境系统的内在的有机的生态环境价值。并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的价值与生态环境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它认为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态环境的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都是生态环境系统进化的结果。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因素都对维持生态环境系统的完整与和谐做出了贡献,因此都具有生态环境的价值。作为人类的文化现象,生态环境价值是人类超越自我,借助人的洞察力对生态环境价值关系进行分析的产物,不是人类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价值的判断和评价,而是将人类自身融合于生态环境系统当中的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存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生态环境价值论的提出使人类对自己的主体地位进行反思,迫使人类矫正自己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态度和行为,这对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利益具有重大意义。①生态美学就是以这种生态环境价值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型美学。

四、生态美学构建的伦理学基础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环境伦理学为基础的新型美学。“生态环境伦理学”也被称为“生态伦理学”,是一种主张把道德关怀(moral consideration)扩展到人之外的各种非人类存在物身上去的伦理观点和学说。它是在对传统伦理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它的继承、发展和超越。其理论核心是承认各种非人类存在物拥有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及人类必须予以尊重的“生存权利”,并把它们的这些内在价值和生存权利(而非人类的利益)作为判断人们对它们的实践行为在道德上是否正确的终极标准,作为对人的实践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重要依据。②这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新型的伦理思潮或价值观。生态伦理学的革命性和新颖性,主要体现在它肯定了各种非人类存在物拥有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和人类必须予以尊重的生存权利,空前地扩大了“道德共同体”或“道德联合体”(moral community),为今天我们正确理解“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提供了新型的道德根据。③生态伦理学将道德共同体扩展到了包括自然界一切无生命的存在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对人的固恋(fixation),把伦理学的视野从人类扩展到了更宽广的大自然,使道德联合体(moral community)的范围从人类自身扩展到人类之外的其它非人类存在物,从而拓展了伦理学的范围,使其实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飞跃。这种把道德共同体扩展到了包括自然界一切无生命的存在物的伦理思想,就是传统的自由主义的终结和新的自由主义的开山。④

生态伦理学是一种具有不断开放性的伦理学,它要求人类应该有一种伟大的生态伦理情怀:对他人的关心,对动物的怜悯,对生命的爱护,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他应当与某种永恒的东西“照面”,把生活的意义与某种比个人更宏大的过程联系起来。这种永恒的东西和伟大的过程就是生命(包括人的生命)的生生不息和绵延不绝,就是大自然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就是上苍之“大生”和“广生”之美德。我们甚至认为,由于大自然或地球是所有事物的“生命摇蓝或生养环境”(originating matrix or parental environment),所有的事物都是大自然创造的;哪里存在着积极的创造性,哪里便存在着价值。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把伦理学仅仅限制在地球的范围内,宇宙是我们所占据的地球的生命摇蓝,我们应当把它也包括进最终的伦理王国中来,超越“地球中心论”或“地球沙文主义”,走向“宇宙伦理学”。⑤

生态伦理学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权利平等的同时,还承认人类具有不同于自然的其它物种的特殊性,承认人类具有高于其它物种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人类具有思维能力,有理性。而人的理性就表现为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对自己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他能够对自己的需求加以控制,能够限制自己。当前,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已经向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改变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使人类的活动能够与自然的存在相适应,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圆融共舞的共同体。⑥

生态伦理学就是我们建立生态美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它在生态美学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指导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突破主客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重建理性,重建主体性,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为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美学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尽管这种思想上的改变在越过一定界线以前很少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一旦关键的认识改变以后,巨大的变化就会像洪水般立刻涌现。我们的生态美学就会轰轰烈烈地建立起来,人类就会迈入真正的生态文明时代。

篇7

关键词:古典Ng;环境美学;意境;艺术美;美学

几千年华夏文明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视觉美。中国的古典园林具有着环境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成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然而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师法自然”,造园者经过概括与提炼,对自然形象进行再刨造,采石堆山,穿插不同形式的楼阁、亭榭、画舫、曲廊……将古木一株,翠竹一从,堆石一处,适宜布局,得当安排,从中以小见大,构成了一个个巧夺天工的山水园林。

一、师法自然的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无不与中国几千年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华夏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延续至今唯一的一支,它有着明显的双重性。几千年以来,华夏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几乎不与外界发生沟通关系,依靠代代相传的传统,已发展出了一条相对独立的道路,这也就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环境美学。

中国园林主要是通过建筑、山体、植物来围蔽和分离空间的,小中见大。大中有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力求从视觉上突破园林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

中国园林对建筑要顺应自然,古代园林中,亭、台、阁、榭、堂、廊、馆、萧、舫、墙这些的形与神都要与天空、地面、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要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出自然淡雅、含蓄、恬静的艺术特点,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的观赏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布局,讲究顺从自然生长之势,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多姿,挑花竞相开放,其形与神,意与境都十分注重表现自然。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与美学思想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从哲学――文学――绘画――园林的过程。可以说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贯穿了唐以后的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成为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理论概念。一切艺术作品,包括园林艺术在内,都应当以有无意境或意境的深邃程度来确定其格调的高低,并以它作为衡量艺术作品的最高层次的艺术标准。

中国园林的意境是同中国文化和艺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物质层次的“生境”美学层次的“美境”和精神层次的“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就在于通过具体有限的形象,传达出深远微妙,耐人寻味的情调氛围,使游赏者睹物会意,触景生情,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中感受到无限丰富的意趣,这种融人、情、景,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殊观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形成了以“有假为真,苑自天开”的美学思想,从而在具体形式上体现出本乎自然、超越自然的“天然图画”形式。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所有美学标准在此都体现为具体的设计方法,主要体现在立意与布局、空间的延伸、曲径通幽、气韵生动、无中生有、形散神聚,这更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美学思想与环境设计的渊源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也是一种天人合一和谐统一的愿望。“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古人对大自然怀有的强烈感情,反映着中国迎合大自然的传统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注重天地万物间的相互关系对人的显示作用,以及他们各自表现出的自然属性对人类精神的启示,崇敬天就是崇敬大自然和它对生命的滋养:获取天地生机来追求自身的繁茂,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万物生命同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生生不已。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观念还体现在,园林空间序列的处理上“曲径通幽”,这观念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实践中被普遍地采用。中国古典园林主要运用了“步移景异”的方法。园林中山和水在空间中互相环绕渗透,在各个角度形成各异的效果。其它景物水、小桥、回廊、树木等几乎都是以曲折蜿蜒的形态出现,它们之间相互借用、“曲径通幽”体现了自然界所具有的动态特征,丰富了空间层次,延伸观赏路线,使园林空间给人以连绵不尽及深远的感受。观赏者通过主观的审美反映和能动的参与能获得更高的审美愉悦。

三、结尾

中国古典园林的环境美是自然美,生活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园林美来自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大自然造化的典刑概括,是自然美的呈现。园林美是一种独立的艺术,一种不能分割的整体艺术美,是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艺术化了的整体生态环境美。

参考文献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7 276-277

篇8

[论文摘要】中国山水画与油画风景两大绘画的形成,归根于他们各自哲学与美学理念的不同,两者存在鲜明的差异性。中国人信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中国绘画注重重心略物,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精神和理想,在绘画中追求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西方绘画遵循天人相胜的哲学观,偏重描绘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采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塑造物体,追求真实再现客观物象的理念。通过相互比较研究,有助于艺术家和鉴赏者运用不同的艺术观念和方法,创造和鉴赏不同民族的绘幽艺术,获得各不相同的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油画风景是中西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画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作为中西方两种不同类型的绘画艺术形式,表现对象都是以自然景观,但绘画形式却采用两种不同的审美理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一、油画风景美学观念

西方近现代文化主要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再经过以希伯来文化为源头的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演变过来的。也就是说,迄至今日仍在西方文化中活跃地起作用的两大源泉,一个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一个是基督教的文化。

古希腊人在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等方面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腊艺术在现在看来,它的艺术高度仍是史无前例的。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希腊和古罗马奠定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欧洲。”古希腊伦理学和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则表现为尚知和崇理,理智、哲学的沉思被强调为最高的德性。古希腊的艺术表现为“模仿”,主张以冷静的、客观的态度去再现自然,情感不占主要作用,而理性因素则占了上风,强调艺术的真实。雕塑和建筑是希腊艺术的最高成就,希腊的雕塑和建筑的立体造型、浑圆厚实的体积、光影下雕塑的明暗变化、雕塑在光影下的气氛、建筑的空间结构、体积等等,充分体现了希腊艺术尚知与崇理的理念,这些都直接的影响了西方传统的写实技法的方向,使西方绘画朝着注重体积、注重写实的方向发展。油画风景亦是如此,追求物像的体积感、真实感、可触摸感,以及物像所在的空间的光感与氛围。画面营造出一种真实空间的感觉,这些无不来源于希腊的雕塑和建筑艺术。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它是西方文明之源一两希文明(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结晶。这也就决定了那时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必然会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那时一切的造型艺术的最终目的都必须服务于宗教。基督教美术的作品内容它以宣传基督教的教义和讲解《圣经》的故事为宗旨,上帝在他们的眼里是世界与美的创造者,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是对上帝一种虔诚的再现。希腊的美普洛丁也在他的《论美》曾说过美是从神那里来的。西方艺术由此形成了以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为依据的美学思想,成为油画风景起源与发展的美学基础,这也就成为西方艺术家以忠实、客观的态度描绘大自然的源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后,教会的信条已失去了原有的绝对权威,人们开始把目光从上帝的身上移开并聚焦在自己的身上,更注重世俗的现实生活,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文化一人文主义。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普遍关心人自身与周围的环境,大自然的美,于是独立的风景画也就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形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画家达·芬奇认为:“画家应该研究普遍的自然,就眼睛看到的东西多加以思考,要运用组成每一事物的类型的那些优美的部分,用这种方法,它的心就会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面前的一切,就会变成好像是第二自然。”[’〕同时,达·芬奇把风景画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不仅通过自己的创作使绘画从手工艺的局限摆脱出来,还通过进一步的科学理论来提高人们对绘画的认识和重视。他认为绘画是一门真正的科学,要以感性经验为基础,同时能够像数学那样具有严密的论定,既来源于数学又高于数学。《分奇论绘画》中不仅总结了绘画的基础科学理论,而且对绘画的原理展开了全面的论述,为绘画与科学的结合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文艺复兴的建筑师、雕刻家、画家阿尔贝蒂曾提出:“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绘画艺术,这种新的绘画艺术应该是这样的:自然是艺术的源泉,数学是认识自然的钥匙,而透视学则使绘画的数学基础。因为几何学上的盲人,是难以理解绘画的原则的。‑}z7美术理论家琴尼更直接的提出了科学与技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无论何时技艺都是离不开科学知识的。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紧密相连,这是西方艺术传统或者西方传统艺术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艺术要真实的、科学的再现自然,注重空间、结构、比例的和谐,面对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在现实中感受大自然,依靠丰富的色彩,细微的光感表现真实的大自然,以更真实、更有效、更直接的表现大自然,借此表达他们对大自然与世界的热爱,对现实世界情感的寄托。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绘画体系为西方绘画写实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传统山水画美学观念

中国绘画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美学特色,严整的艺术体系,是在代代传承、革故鼎新的历史积累中形成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成与中国人哲学、信仰、处世之道是密切相关的。

在美学思想方面,受中国古代儒、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依存的美学基础就有了儒家思想极探的烙印。早在春秋时期的先哲孔子就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儒家美学观,山水喻仁、智高扬人的道德精神和人格美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基础。孔子在《论语·述尔》中说道“至于道,据于得,依与人,游于艺”,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艺术批评标准。在孔子看来,艺术品的“美”是以“善”来体现的,“善”是艺术的内容,“美”是艺术的形式,内容可称为“质”,形式可称为“文”。只有这样的艺术、内容和形式必然是统一的,他的美学价值必然很高。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动乱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统治阶级内部残杀不断,使士族名士朝不保夕。于是士族便纷纷退隐或半退隐,归隐田园山林,以退为进,相机而动,追求清静、安逸、自由的生活,慢慢的人们越来越受用于山林的慰藉,他们把大自然中的山水林泉作为描述的对象,“游戏平林,I}清水,追凉风,钓游鲤,一七高鸿。……逍遥一世之上,啤脱?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Uai这山水渐渐成为心灵的寄托、情感的启发和人生的象征。儒家的思想统治基础因此动摇,他们强调“德行”的政策被取消,出现了以“无为”“自然”、“清静”、“虚淡”的老庄思想适

应了当时的需要。《庄子》中描述了三种隐逸模式:“嫉俗而避世、俱祸而遁世、悠游而出世”,这三种模式在东汉已全部成为现实。在这种玄妙、玄远的境界的追寻中,他们对自然产生一种特殊的亲和感,画家不自觉地把情感投向自然中蕴藏着生命和感情的山水之中,修炼自己的品性,获得一种独特的不同的审美理念,为山水画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推动了文人士大夫对山水画创作的参与。

中国山水画诞生的东晋,正是道家的玄学风靡四方的时候,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观念和基础。这不但体现在绘画上,甚至作诗为文也将天人之间的灵犀相通作为创作的最高境界。画家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即天人合一。“最高、最广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就是主体融人客体,或者说是客体融人主体。坚持根本同一,泯除一切显著差别,从而达到个体与宇宙不二的状态。”随着道家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渐渐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原则。山水是客观的自然,山水画则是大自然的体现。山水本身就是形与象的交融,画中的山水如可游可居的真山水,能使画家在其中任意寄托自己的情绪而落脚于安定之处。这样,不求形似,而意在表现宇宙精神的山水画,成为一种很好的体“道”的方式。“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便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特征。

五代画家荆浩提出了“气韵”二字,是说艺术家要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取出对象的要点,而且不要透露自己的笔迹,让欣赏者看不到自己的笔法技巧。经荆浩的发展,运用于山水画上又有了新的成果:在对外在事物的准确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之上,又不满足于对外在形象的模拟,不求形似,而要尽量表达出某种内在的风神。元代倪珊曾云:“仆之所未画着,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r }6}笔墨是他们的工具,自然景物是作者的对人生态度的载体,笔墨情趣不受自然的束缚,找寻的是“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悠”的艺术境界。要面对大自然要认真地观察和分析,重视深人生活,研究山川自然的特点,在游览山水,俯仰自然天宇之际,将绵远的无限的时空意识与自然变化结合起来,将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山水画家借助自然得以尽兴,主体意识和情感与自然山川的精神的契合,统一在山水画中,于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便成了画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以至于这种艺术观念对以后的绘画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结束语

篇9

关键词 :     天人合一 ;美在自然;自然美之大美;自然美之生命美;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周易·易传》就提出:“夫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1]这是古人在和自然的相处中,以及在对自然的感悟中所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追求境界。这一思想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由古至今,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中国的最主要的哲学流派儒、道、释都有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论述,并且都认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种相互亲和的关系中,把人的情感与精神,人的理想与追求,同自然的精气神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把自然的物质属性升华到了具有情感和精神的自然,使得自然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拓展。自然美除了自身的美感之外,更多地赋予了自然以人格之美,比如崇高、伟大等美感形式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体现的载体。这种人格化了的自然,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种状态。通过这一状态,人的情感和精神与自然之生命状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系统。这种人和自然的亲密关系也深刻地影响着绘画领域,创造了很多绘画方面的美学思想,自然美也成为这一思想指导下的重要的美学思想。

一、天人合一思想体现着人和自然的亲密关系,造就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自然美

天人合一思想侧重于表达自然与人的融合,尤其是与人的精神世界的融合,这种物我的融合,与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追求是一致的。《周易》是中国古人对天地自然变化和人类自身生活相互关系的一部理论着作,而“天人合一思想”则是《周易》的核心理论。《周易·系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这是人在参悟天地运行后所形成的一种合一的境界。周易中关于天人合一的追求,在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都得到认可,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老子也对天人合一的自然论观点做了阐释,《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并说自然中有四大,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3]老子在这里把人作为自然四大之一,把人同自然连为一体。在这个相互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一个脉络,那就是人法地,法天,法道,到最终的法自然,那么自然也就是人所追求和效法的最高的标准。这种理念表现在美学上,那就是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宗白华1921年就指出,生命活力是一切生命的源头,也是一切美的源头。自然美所蕴含的生命内蕴,成就了自然美的美学价值和自身定位,自然美也就成为人类追求美的最高的标准,也是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人们在艺术追求上的最高的标准。

二、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表现,从来没有离开过自然

从原始社会的岩穴壁画,到对工具美的创造,再到生活中对工艺美的表达,始终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在书法和绘画成为主要的绘画艺术形式的时候,人们对美的追求也需要在人和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去寻找。其实不光是美学,中国的政治、思想、生活都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就连中国的三大宗教儒教、道教和佛教都是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相统一的。在这样的文化传统和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绘画美学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天人合一思想的烙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自然美也就成为了必然。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中的自然论观点和美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历来为画家和理论家所重视。这主要在于道家把人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可分割。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老子将自然放在一个最高的位置,自然涵盖了人、地、天和道,这也是对自然的一个定位。而天人合一的最高追求就是顺应自然,或者说是合乎自然。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效法于自然,也因此,自然美成为美的最高追求,“美在自然”也成为画家们的自觉的追求。在道家的思想里,自然除了上述说的自然界之外,还包括自然的状态,即道家所认为的自然无为的状态,也就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意思,这也是道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老子崇尚这种自然观,老子反对伪美,即矫揉造作的美,他推崇朴素纯真的美。《道德经》里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是一种大美的标准,大音若无声,大象若无形,就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那就是至美的乐音,至美的形象已经到了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反倒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比如自然界的音乐,那可是最好的音乐了,可是有时你身在其中的时候,又可以听而不见,这时声音和自然已经融为一体了。与此哲学思想相对应,也产生了关于自然美方面的相关理论。比如,人们讲美的创造要妙造自然,浑然天成,这是对自然美的基本要求。唐代的张彦远把自然列为绘画作品的上品,自然之下依次为神、妙、能、谨细。《历代名画记》中说“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5]这些都是古人在与大自然的相互交融和感知中经过不断地提炼和升华所得到的自然之美,历来为文人和艺术家所重视,形成了关于自然美的理论体系。

庄子顺承了老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为大,自然美也就是大美,最高的美。庄子认为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创造出天地之间的大美,其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6]这里提出了大美的问题,那何为大美?根据庄子的思想来看,这里的大美也就是指的自然之美,或者说大自然的朴素的本真的美。这种美显示着自然的纯真与朴素的特点,是美的本源,美的极致,也是对美的最高的追求。庄子在《山木》篇还提出了“既雕既琢,复归于朴。”[7]的美的观念,就是通过雕琢去掉表面的华饰,回归到朴实无华的自然的本真的美。庄子又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8]庄子把自然朴素之美看成是最本真的美,是一种内美,一种理想的美,任何形式的美都无法和它比拟。这里的大美可以和张彦远的“谨细”的标准相对比,谨细的美为绘画作品的末端,自然美才是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人们平常所说的绘画要大气,包括雄浑大气,要以小见大,画面要雅致,并且要有大雅之致,才能体现出绘画的大的气势和大的境界,大的意境。中国后来的大写意绘画,强调作品的精、气、神,强调抒发大的情怀,这也是对自然本质的内在追求,是追求自然美的重要的方面。有时绘画讲求大巧,力避小巧,小巧到谨细则为病态,而大巧才是美的,如同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就是一种不加雕饰的朴素的美。

三、自然美是一个生命美学系统

在美学的领域,自然美最根本的价值就在于自然美是一种生命美学,并且同自然一样,它也是一个完善的生命美学系统。

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不断地为自然美注入新的活力,呈现出勃勃的生机,这也是自然美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在绘画中生命的感染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来自于自然,浸润在人的心灵,是在人对自然的感应中所赋予的情感生命,是自然美依托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下所形成的人和自然相互交融的美学理论。现实中,自然又是纷繁和复杂的,在自然美描述中,人们往往关注具有生命感的自然之美,这种美感往往比较直观,很容易为人们所感受到。那么在自然中的没有生命感或者是缺少生命感的自然物象那里,人们又如何体现它们的生命感呢?首先,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不是简单地结合,而是全方位地融合,尤其是心灵的融合和精神的融合。这种融合在绘画领域体现得也很明确,比如自然中没有生命的枯藤,艺术上称为“万岁枯藤”的实例来说,万岁枯藤即使是枯死了,也因为它具有历史的沧桑感和用笔上的趣味性而备受画家喜欢。枯藤虽然是没有生命的物象,但是中国的画家们由于深受自然美的影响,所以在表现时就运用“移情”的方法,把枯藤的历史沧桑感和饱经生活洗礼的生命感充分地体现出来,使其获得了艺术性的再生。在运用笔墨表现的时候,将润泽的富有生命之感的表现技巧运用到对枯藤的表现当中,使枯藤如同沐浴在春风当中,赋予它以春的生命之感。

这里充分展示了中国美学的博大与精深,其中也蕴含着中国绘画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那就是“移情说”。另一方面,画家们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找到了表现自然美的方法,当表达秋风冷冽,万木枯槁的景致时,在笔墨的表达上,一定会在枯笔焦墨中润含春雨之感,使之具有生的气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表达要求,其核心的思想是要体现出生命之内涵,呈现生命意味的自然之美。

天人合一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绘画美学,是中国绘画美学的哲学来源。天人合一的思想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一个自然的系统,也是一种自然的和谐的生命状态。在天人合一思想里,自然美作为一种生命美学,它是一个有着生命力的活的循环系统,意即自然美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总而言之,自然美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其内涵也很丰富,自然美也和很多的美学理论相联系,或者说中国美学的很多理论,归根结底都最终回归到自然美这一范畴里来,而其最终的理论基础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自然美的文化基础或者说是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思想,也只有天人合一思想里的自然美才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才具有深远的美学上的影响力,也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自然美及其相关的美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鹏昆中国画天人合-“思想研究[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2.

[2]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226.

[3]老子.道德经的智慧[M]丹明子编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85.

[4]老子道德经的智慧[M]丹明子编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85.

[5]何志明,潘运告唐五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178.

[6]陆永品庄子通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230.

篇10

山水画代表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其展现了我国的自然风貌,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观念以及思想主张。中国山水画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儒道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孔子与庄子思想。从夏商周时期开始,人们开始了对大自然的开发与利用,而且对大自然的观念从起初的恐惧慢慢转变为崇敬与欣赏。从中国的发展历史记载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一直在寻找一种平和的相处关系,而且对驾驭大自然充满了信心。从儒道文化产生以来,可以看出人们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其对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较大影响。

2儒道文化对前山水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

我国的前山水画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的自然风光,通过画者对山水以及人物的处理,也可以看出画者的心理特征以及思想观念。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主张无为而治,主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其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老子在分析中国山水时,主张天人合一的山水观念,其认为人们在“无为”的状态下,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庄子是老子的学生,其对老子的道家思想进行了很好的传承与发扬,庄子认为“天”与“人”具有对立性,认为自然与人为是对立的概念,人只有抛弃功名利禄,自由自在的生活才能从“伪”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的去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所以,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具有洒脱的意境,这也是道家思想对山水画观念的影响。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其对当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较大影响,儒家与道家文化是影响中国艺术风格的基石,这些哲学家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以及审美观念有着深深的影响,而且改变了很多画家的山水观念。孔子主张“人和”的理念,其创造的学说主要是以“仁”为核心,而且约束着当时社会对美学的观念。“人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一直在寻求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平衡。孔子对关于山水的理论有着独到的见解,其影响着当时社会的审美思想,其主张将人与山水的道德以及艺术风格结合在一起,阐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的关系。在孔子学说的影响下,人们对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增添了崇敬以及欣赏之情,为人们不断开发自然提供了信心与力量。老子、庄子、孔子都不是绘画方面的学者,但是其对当时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较大影响,而且还创造出了较多有价值的观念以及理论,其创造的儒道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美学艺术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孔子是我国重要的思想家以及教育学家,其建立了最早的艺术审美标准,而且加入了“善”与“美”的元素,其对后期中国美学艺术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儒道文化的影响下,山水画艺术风格必须在体现“美”的前提下,发挥出“善”的道德规范性,这也是孔子建立的社会审美标准。他的美学标准,艺术在“据于德,依于仁”的人性境界中树立并开创“善”“美”,对治理国家起到了教化作用。他的思想观点历来深受统治阶级的尊崇和欢迎。他的主要观点完全能使有艺术修养的艺术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其创造的艺术在各个统治阶级中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也在各个时代演绎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并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一儒家思想已在中国历代人民的思想形态中根深蒂固。对大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和对山水“善”“美”的认识及崇敬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山对于孔子来说宽厚仁慈、稳重、包罗万象,巍峨屹立;水更是具有“和善”、“秀美”、动静相和、母仪之德。孔子将山水人格化,形成中国文化的人格定义,对山水这个艺术符号似乎存有“父亲”的伟大和“母亲”的美与善,这种人格精神的导向是后人认识山水、描述山水、绘画山水、寄情山水的重要形成元素。山水不仅是让人“乐”的对象,而且还具备了“乐”的属性,使人格的倾向和人生的终极目标相结合,从山水中领悟到人生之“道”。从“中和之美”到“乐山”、“乐水”,都是教育人们解脱世俗烦恼,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找寻到保持人固有的“仁慈”、“善良”的本性。随着人们对“天人合一”、“乐”、“游”思想境界的追溯,后人“好山水爱远游”这种阐述自然成风,从而艺术家的“卧游”、“神游”、“心游”这种优雅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促进了山水画的成型,加快了艺术家和理论家的出现,儒道学说成为人对山水、对人生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心境的一种供奉。

从古代山水画中不难看出当时汉代时期人们已合理处置山川、河流、人物、通道、树木之间的关系,懂得了以小见大、前后有序的中国画透视技巧。以便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为行军打仗提供有力的帮助,满足统治者及社会的需要,也印证了《山海经》中所说“图”。地图的出现早在商周时代就有专管天下地图的官,秦朝更有“荆轲刺秦王”中“图穷匕首见”的典故流传。在这些秦汉时期的文献及出土的器物中发现的这些地图,足以证明山水画的起源是这些早期应用于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理性绘画,生活中他们简单的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了自然山川的形貌物象资料,也可以说这是中国山水画形成的条件之一。当今童书业老师也在《中国美术史札记》中提出这一观点,他例举了张衡的《地形图》、杨修的《两京图》、戴勃的《九州名山图》等,都是“山水画起源的条件之一”这一观点的证据。

3结论

篇11

工业革命激发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过度的资源利用让人类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考验与挑战。如今的人类已经逐渐改变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点,开始思考着如何能将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相平衡。国外针对生态美学的研究从单一逐渐走向多元化,例如,提出了“参与式美学”论点或是“诗意地栖居”命题,开设有关课程等,这种结合教育的研究值得我们学习。而我国的生态美学发展进程中,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等理论,同时与我国实情相结合,甚至将中国的儒家、道家思想等融入其中,不断充实理论研究。虽然我国对生态美学的理论研究较多,但实证研究较少,尤其是学校教育等方面没有过多的研究。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教学内容

(一)生物的形式美

生物独特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外在表象与生理机制两方面。第一,在外在表象美的方面,生物个体的外在形态、颜色、生长繁殖、伪装,以及团队的合作都是生态美的体现,在生物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图片很好地体表达了这种生态美。例如,放眼望去的池塘中都是正盛开的荷花,拥有美丽外套的七星瓢虫,有把黑白色条纹作隐藏作用的斑马,有伪装成枯叶形状的枯叶蝶,还有共同合作运送食物的蚂蚁和齐心协力采蜜的小蜜蜂。第二,生理机制美的方面,在传递能量、吸收营养物质以及生命的新陈代谢等方面都有体现,例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能量的释放与利用等。

(二)生物群体的和谐美

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稳定,是生物群体和谐生存的基础。生物群体包括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美的结合,无论是整个地球生物圈还是小池塘都有其独特的生态美。初中生教学内容可以将太湖生态环境作为自然生态美的代表,园林生态环境甚至是校园生态环境作为人工生态美的代表,这样的内容不仅贴切学生生活还不会违背主要教学内容。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教育计划

(一)通过实践活动增加感性认识

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全身心去感受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寻找和发现美。例如,在进行校园生态环境考察时,就能很好地让学生接触自然,不仅获得了美的享受还能更加贴近生态环境。

(二)引用古代诗词陶冶情操

中国古典诗词不仅将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还寓情于景,将人的主观感受融入到诗词作品当中,也体现了生命与自然的美好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古典诗词,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对生态美的感受。

(三)增加多媒体教学内容刺激直观感觉

学生对于生动有趣的图像比起文字会更有感觉,更有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展示一些形象有趣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关注,此外,也可以展示具有鲜明对比的图片来让学生主动关注,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内容,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引起对生态环境的感受与思考。

(四)添加模拟的生态环境增强兴趣

教师在授课中应当添加模拟的生态情境,比如观察豆芽在遮光条件下的生长过程,这样就能让学生亲眼观看到豆芽颜色的变化,对学生产生正面直观的刺激,那么学生就能在模拟情境下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奇妙之处,逐渐产生对大自然力量的感叹,从而培养了生态美学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总结

篇12

关键词:园林之美;诗意自然;回归自然

1 园林缘于自然

茫茫宇宙中,有一颗美丽壮观的蓝色星球,给人类提供栖息的环境,是人类永久的家园。四季分明:春日花朵簇簇,夏天绿树茵茵,秋天凉风习习,冬日白雪皑皑。世界各地的自然美景不胜枚举:美国大峡谷、非洲好望角、黄河壶口瀑布、桂林山水等等,让游人流连忘返。

园林是第三自然,是人们按照美学原理缔造的蕴含着艺术美的自然。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艺术美是由人类创造并认知的,附加有人类情感和认识活动的价值”。园林的设计灵感源于自然,又是自然的延伸和升华。满足了城市人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迫切心理。

中国疆域广阔,自然风光秀美独特,壮丽的山川湖泽总让人心存向往。中国园林的起源就是从模仿自然景色开始,并且沿着这条道路发展了几千年。艺术家匠心独运,取法自然山水、通过有意识的加工改造,精炼概括,将名山大川的秀美浓缩到一个园子里,“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别有一番味道。中国园林讲究意境美,让人临物感慨、触景生情。计成在《园治》中说:“园林的意境,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造园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中,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的现代园林,借鉴西方,有质的突破,增添了外来特色和神韵,由隐忍内敛变得热烈奔放。园中的西式建筑,或孤景独存,或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植物品种更加丰富多样,中外兼具,美不胜收。好的园林总能激起游人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畅游其间,逐权逐利之心遂归于平静。

2 文人的自然情结

古代文人深爱自然之美。郭熙是北宋宫廷画师,画山画水画到白头,一本《林泉高致》,是美学终极之作。郭熙视山水为贴心知己,与之形影不离。“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暄夺目”,修养之深,境界之高,让人钦羡。胸中有丘壑,笔底自生花,其山水作品,不论是松涛的澎湃、林泉的幽深、山峰的耸峙,还是枯藤古木、小桥流水等等,都是信手拈来,冠绝当代。晋代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将自然风光,化为作品,既抚慰自身心灵,又渴望成为救世良药。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静穆淡远,意境高雅,仿佛使人融化在自然美景里,忘却人生的所有烦扰。古代文人热爱自然,寄情园林山水,比比皆是:旅行家谢灵运、徐霞客遍访名山大川,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鲜明的辞采,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美景,表现了对山水绚丽多姿的热爱。李白、苏轼、欧阳修海量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文,透露出其共同的审美情结。

优秀的历史园林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人类建造“人间天堂”的梦想始终未绝,园林理应成为人的心灵归宿。其实,不止古人,现代人也有挥之不去的自然情结。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大量人口涌进城市,在促进城市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病: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噪音污染、人满为患。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身心俱疲,离自然也越来越远。如今,繁华都市的吸引力在下降,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大自然更让人神往。

3 园林是自然的回归

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理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变得越来越贪婪,越来越肆无忌惮,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戕害。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是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人们在超越温饱迈向小康时,生活品位和精神需求得不到提升,中国的绿色事业任重而道远。放眼全球,森林大面积被毁,大片土地也遭到侵占和破坏,原生态大自然失去了原有平衡:从一片片的原始森林到大面积沙漠化,从碧空如洗到雾霾天气,从四季分明到无节制变暖,从风调雨顺到厄尔呢诺……自然资源有限。合理保护自然,是人类当前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海德格尔曾说过:“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心中无不藏着一处或水或园林的住所。”城市园林俨然已成为了人们“诗意栖居”的理想追求。对大自然的破坏让人痛心,出于对大自然的依恋与向往,人们越来越注重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通过园林造景进行城市生态恢复是最有效的方式,实现对自然的尊重与欣喜回归,充分体验“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拥抱园林,感受自然的美丽;融入自然,乐享诗意园林生活。

参考文献

1 爱默生.论自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10

篇13

地学旅游资源当然不缺少科学价值,这种价值主要通过地质学、地史学、古生物学价值得以体现。与此同时必须看到的一点是,那些能够成为旅游开发对象物的地质遗迹或景观,本身必定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和价值,能够引起人们的审美观照兴趣,并从中获得新鲜强烈的美感体验,为此愿意付出时间、体力、金钱的代价;与之相联系,整洁舒适的旅游环境也会强化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美感体验,使地学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得到保障乃至放大,这或许是现代地学旅游和古代地学旅游之间最大的区别之一。

一、地学旅游资源的地学特征

(一)天然性

这是地学旅游资源最吸引人的特征之一。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离自然越来越远,人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加以调适并创造条件回归自然,地学旅游显然正是这样一种恰当的形式。“迪斯尼”、“嘉年华”之类的人造景观固然使得人们趋之若鹜,但它们并不能代替和屏蔽人类亲近山水自然的愿望。无论是奔涌的江河、深切的峡谷、笔立的峰林、幽深的洞穴、神秘的天坑、静美的喀斯特地貌,还是鬼斧神工的丹霞地貌或雅丹地貌,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亿万年来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地质奇观,也是最能打动心灵、带给人美感体验的事物。身处其间,通过实地体验、科学认知与审美观照,旅游者获得身心的极大满足,使隐含在内心的“人―地关系”系统寻找到新的平衡,并从中感受到自然的神奇、生命的美好、生活的乐趣,这无疑是地学旅游带给人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二)科学性

所有的地学景观和现象,都揭示着地球和古代生物演变的轨迹,从中可以读出地质学、地层学、地相学、地史学、岩石学、矿物学、大地构造学、古生物学、乃至天体物理学……等诸多的信息。借助这些实物景观遗存和信息,人类对自己生存其上的地球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举一反三地对宇宙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而通过地学旅游过程中的科普教育、背景知识快速充电、景区现场认知等形式,这些平素与旅游者相距较远的地学知识也得以部分地普及到大众中间,从而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显然,地学旅游资源以自己的方式承担着较为明显的科学普及使命。

(三)多样性

地球演进所发生的沧海桑田的变化、史前地质演变分期的多期性、大地构造的复杂性、演变过程中的变化性、地质类型的多样性、演变结果的繁复性、呈现形式的多种多样,导致地质现象和地学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表现形式各异,在演变过程中各种内因与外力的交互作用下,在影响因子的参与下,千变万化、气象万千。没有哪个板块和大陆与其他板块和大陆演进与变化的过程相似,也没有哪个地史分期与前后时期相同;与之相联系,没有哪个地方能囊括所有的地质变化、包含所有的地质类型、穷尽所有的地质变化。“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地质演变亦是同理。但恰恰是这种多样性,激发着人们探寻与比较的热情,从而推动了地学旅游的发展。

(四)新奇性

地学旅游资源存在于大自然之中,是外在于人类生活的另一种资源,它作为地球演变的痕迹、遗迹和结果的物化呈现形式,常常超越人类的认识和常识而静立天地之间。人类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自然和自己生活其上的地球的认识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各类地学资源和景观对人类来说始终保持着它的新鲜感、自然的野性、不可思议的由来、超出人类想象的创造性和奇观异景特质,这些都足以对人类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人渴望在自然之中、地学奇观之中去感受那种新奇和超拔,由此获得知识的累加、视野的拓展、心理的满足。

(五)神秘性

对于人类来说,仍有许多自然之谜有待破解。幽深的洞穴像地心引力一样对人类产生着永远的牵引;所有的大峡谷都让人有一探到底的欲望;天坑、地缝的神秘莫测同样让人心驰神往;神龙架“野人”、长白山天池“湖怪”之类难卜真假的传说,也吸引人们想一探究竟……类型多样的地学旅游资源以自己所包含的神秘特性,刺激着人类的好奇心和探险欲,吸引人类源源不断地前往一看究竟。

二、地学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

(一)壮美

人类的创造力值得赞美,但大自然的杰作更为神奇。地学资源中的绝大多数,不管是地层结构、岩石特征、大地构造、古生物遗存、地貌形态、洞穴岩溶现象,或者江河湖泊、植被资源、气象环境等自然资源,若与人工建筑相比,大多具有雄阔壮美的特点。长江三峡的壮阔神奇、华山的险峻超拔、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的丰富多样、青藏高原大江大河与高山大川交错的景象、黄果树瀑布奔流而下的气势……无一不具有雄伟开阔、壮观优美的特点。壮美作为审美中境界开阔、能够激发人类内心崇高情怀和赞美情绪的审美形态,与人类情感中追求阳刚、崇敬伟大对象物的一面相契合,历来受到人类喜爱,是人类审美体验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借助地学旅游资源开发,使人类在游览过程中获得开阔豪放、俊朗透彻的美感体验,不失为开展全民性审美教育别开生面的载体和途径。

(二)秀美

高山大川与小桥流水总是相对应的,也是人类都喜欢的。地学旅游资源中的一部分,不以壮美取胜而以秀美见长。洱海、泸沽湖、抚仙湖等高原湖泊的迤逦风光,更多体现出秀美的特点;张家界的峰林风蚀地貌,让人叹为观止的奇峰怪石,体现出的也是秀美特色;而桂林山水,更是秀美迷人地学旅游景观的杰出代表。秀美应和着人类情感中柔和的一面,让人类心理体验细腻、平衡而完善,同样是人类喜爱与追求的美感体验之一;也因此,很多曲径通幽、风格柔美的地学旅游景区,同样会引得游客趋之若鹜。

(三)奇美

超凡脱俗是人类赞赏和追求的精神境界之一。作为地球演变的见证,很多地学景观常常具有匪夷所思、非人力所能为的特点,并因此而受到旅游者的青睐与追捧。云南石林景观宛如神来之笔的天工创造,让人由衷赞叹;羊卓雍湖奇异的颜色,让人叹为观止;新疆魔鬼城雅丹地貌的科幻迷离、怪异惊魂,非身处其中难以体验: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和穿洞天坑等处天坑密布、坑洞交错的奇特景致,令人头晕目眩;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如处天外,堪称真正的世外桃源,身处其间,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这些皆是地学旅游资源中奇美风格的典型代表。其他一些地学旅游景区,虽资源禀赋各异,但也往往有非凡奇绝之处令人称奇,并极大地满足了人类心灵中见证奇迹、寻幽探秘的愿望。

(四)幻美

幻化神奇、虚中有实的美感体验,满足着人类对“仙境”、“幻化”的体验与印证需求。岩溶地貌中的大多数,在资源本身的特质支撑和得体的创意开发配合下,往往具有亦虚亦幻的特点,如织金洞、阿庐古洞等洞穴。洞穴之美既取决于本身的幽深神秘,也取决于钟乳石、地下暗河等资源禀赋,再加上灯光、背景等映衬,给人以“此景只应天上有”的感觉,格外悦人耳目。而一些丹霞、雅丹、喀斯特地貌景观,除了具有壮美、秀美、奇美等特质之外,因为观赏时间、角度等因素影响,往往会同时呈现出幻美的特点,让人心醉神迷。

(五)超拔之美

这是一种地学旅游资源特有的审美形态,它综合了壮美、秀美、奇美、幻美等诸多审美形态,带给旅游者一种心中所有、口中所无的独特审美体验。旅游者身处黄山、张家界等景区,就常常会产生这样的审美体验;而在其他一些地学旅游景区,当登高t望或俯仰凝视之际,同样容易产生某种被震撼、被感动、被电击的感觉――面对冈仁波齐、卡瓦格博等雪山的时候,每每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仔细琢磨,这常常是由对象物、也就是地学资源本身的神奇超拔、出神入化所引起的。大自然和地学旅游资源的超拔之美让灵魂在震撼中得到升华,从而实现物我相洽相忘的超然境界,这也是地学旅游资源在游览之后能够让人留下深刻记忆的重要原因。

三、地学旅游资源重视美学价值的当代意义

(一)重构人与自然关系

工业化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之一,就是疏远甚至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地学旅游的开展、特别是对地学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重视和发掘,实际上是人类回归自然、尽力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的努力的体现。人既需要经济发展、生活富足,也需要诗与远方。对地学旅游资源审美价值的重视,说明人类已开始将关注点从自身转移到自然,在审美移情活动中,逐渐地把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构建新的“人―地关系”系统,这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应该坚持下去的。

(二)进行别具特色的美学(美育)教育

审美的日常化、生活化、自然化是当代美学发展的趋势。在地学旅游活动中,通过对地学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关注、提炼、表达,并以恰当的方式将其作为日常美学教育的内容,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对地学景观的审美观照中,辅之以精当的、形式灵活多样的解说和说明――譬如通过导游讲解、自助解说、景区区域性广播说明、图文展示、自媒体搜索、有奖竞猜、游戏等,均可轻松实现地质美学教育的目的。

(三)提升地学旅游景区的内涵与品位

地学旅游景区的价值、观感、评价不仅由地学资源本身所获得,也通过资源本身的美学价值发现、景区优美环境营造、旅游者舒适游感等因素获得。一个重视资源所蕴含的美学价值的发掘和实现的地学旅游景区,通常会比不重视此项工作的景区更具有品味和竞争力,也更能获得旅游者的好评。四川九寨沟景区本身的资源禀赋已属难得,堪称世界一流,同时管理者在游道设计、观景点设置、景点说明、服务保障等方面特别注意九寨沟山水美学价值的凸显,从而让旅游者获得与资源特异性相匹配的审美体验;黄山景区将黄山迎客松和俊秀奇峰作为营造景区审美视觉体系的中心元素,以此引领景区的建设,同样带给了自己不同凡响的声誉。相比而言,拥有不差上下的资源禀赋的张家界景区,在这方面显然还有提升的空间。

(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篇14

关键词:生态乐园;规划理念;和谐;当涂县

Abstract:Eco-Eden is a kind of amusement park characterized by ecology. Eco-Eden is people yearning for beautiful to nature. A perfect, harmonious, ecological and steady ecological paradise, its external form should accord with the aesthstic law, inside structure and whole function should accord with the ecology principle. Dangtu Taibai Eco-Eden carries on rational planning and design with the ideas, such as harmony, ecology,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aesthetics, etc., have offered visitor a place, one the visitor harmony and blend with nature.

Key words:Eco-Eden; Idea of planning; harmony; Dangtu

中图分类号:TU98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6-0105-03

城市日益繁华,而越繁华就越远离自然的温馨,生活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城市里,人仿佛是生活在半空中的动物,疲惫的身心日积月累,不再有能力敏锐,不再有能力回忆。积累了一定财富的人们,假期带着家人远离城市的繁华,回归到大自然的宁静,这是所有人向往。于是乎,以自然景观为欣赏主体的生态型游乐园便应运而生。

1生态乐园

生态乐园并不是一种全新创造的类型,而是面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生态乐园是指以生态学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建立起来的、为本地居民及外来游客提供游览、休闲、娱乐等体验性和参与性活动为主体,以生态性为特色的游憩境域。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有机会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并在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和发自内心的喜悦。生态乐园的最大特征就是在满足公众游览、观光、休憩等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顺应(或恢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充分考虑和利用生物之间的空间需求、生存竞争、食物链等。此外,生态乐园还包括一些节能、环保、高效益、低维护等内容。因此,一个完美、和谐、生态稳定的生态乐园,外部形式应该符合美学规律,同时,其内部结构与整体功能更应符合生态学原理。

2当涂县太白生态乐园概况

2.1 地理位置

太白生态乐园位于当涂县太白镇东北部,距镇所在地2km,距当涂县3km,距马鞍山市15km,距芜湖市15km,距南京50km。经镇西部穿过的205国道和芜宁铁路与马鞍山和芜湖市相连,经镇东部穿过的沿江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太白生态乐园仅距1.5km,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开发前景良好。(图1)

2.2 自然概况

太白生态乐园东至沿江高速公路西侧的机耕路,西至花山,南至新太路,北到姑溪河,总面积约224.72hm2。

太白生态乐园地属长江下游水网地区,为姑溪河和青山河交汇处,西南有青山河和花山、北有姑溪河,东有青山森林公园。园区中部龙湖面积为54. 78hm2,水面开阔,莲花成片,龙湖四周为呈梯田状的耕地,层层叠叠,与呈南北走向的青山和花山相接,以充满自然野趣的田园风光为园区的基本特征。

园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风明显、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平均气温15.7℃,无霜期233天,年平均降水量1087.6mm,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18.4KJ/m2。冬、夏季长,园区地处冲击平原,土壤肥沃,是较好的农业生产用地,为生态乐园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园区东连省级青山森林公园,西接花山,南临青山河、北临姑溪河,地处“山”“水”之间,既有山之伟岸,又有江南水乡之风韵。“秀丽中显壮观,淡雅中含悬殊”,一副“两山夹一湖”的优美山水画卷。中部为龙湖,水域开阔,水体由浅至深,层次分明,并由堤埂分割,浅水区生长着各类水生植物,特别是大面积的荷塘,为生态乐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

2.3 功能定位

太白生态乐园根据目前“生态旅游”的兴起以及太白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园区的功能定位于以自然山水为依托,以“走龙路、游龙湖、赛龙舟、吃龙虾、住农舍”为特色,集观光、度假、娱乐、科普教育,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园区。

2.4 功能布局

根据太白生态乐园资源条件,功能定位,将该乐园分为6个功能区,即商务服务区、水上休闲观光区、农耕园、花卉盆景园、生态果园农家乐景区、新农村示范小区。(图2)

3规划理念解读

太白生态乐园在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和谐、生态、人居环境、景观美学等理念,在设计中体现“以水为脉、以绿为衣、以人为本”,营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游乐境域。

3.1 和谐理念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辞海》:“和,即和睦,协调。如和衷共济。”《现代汉语大词典》:“和谐:如气氛和谐,色彩和谐,旋律和谐等等,表示配合适当之意。‘和谐’,强调彼此融洽不矛盾,互无不利影响;‘协调’强调彼此相称,一致而有利于共同的发展,行动或存在。”和谐就是系统与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各元素的相互协调。首先在太白生态乐园的规划设计中,始终遵循“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在岸线的处理上,景区景观的规划上使人与自然相互交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园区的规划设计在保持原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基础上充分挖掘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资源,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再次,园区的建设就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良好的环境是园区获得经济效益的支撑基础之一。因此,在园区的规划过程中,始终把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之一,努力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此外,与毗邻的青山森林公园、李白文化园、谢公祠、园艺挑花园紧密相连,充分协调,共同形成环大青山旅游链,实现园区外部之间的和谐。

3.2 生态理念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是一种集观赏、感受、研究、洞悉大自然于一体,又不破坏大自然的旅游形式,一种以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1]。因此,在规划中根据园区内地形地貌,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有的水体、树木、草、农用地和湖泊岸线等自然资源。在区域的功能布局上也充分体现了尊崇自然、塑造高品位观光休闲环境的规划理念。规划做足生态文章,充分发挥园区内的自然特色。

水上观光休闲区将湖泊作为自然的交通载体,让城市居民忽视已久的船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从而再现新的江南水乡生活面貌。农耕园的规划保留基地东部和北部耕地,发展生态农业,种植优质、高产农作物,保持其现有的田园风光。让游人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满足游人向往农村、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生态果园以种植桃树为主,种植枇杷、葡萄、柿树、石榴、草莓等适地果树为主的多品种果园,在种植方法上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利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实现生态平衡,使果品成为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农家乐休闲度假村是充分利用太白生态乐园内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展展示乡土风情、体验农家生活的新型乡村旅游项目。在花卉盆景园,主要进行盆景制作、室内盆景展览以及异地(包括国外)名花名果引种、花卉生产,创建一个既供观赏又进行生产的园区。在商务服务区和新农村示范小区的建设上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住宅建筑、服务设施、景观小品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在具体细节上注重生态化的设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

同时,在旅游活动中通过景观小品等途径向广大游客传播生态旅游的知识,宣传生态保护的意义,使游客通过对生态景区的观光旅游后,获得生态保护的知识,增强生态保护的意识。这样,才能使旅游的增长转化成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

3.3人居环境理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注重的是自己的生活品质,在满足各项物质条件过后,将会更需要良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居民在深深厌倦了水泥丛林的拥挤和居住环境的恶化后,空前地渴望与来自大自然的诸多元素进行亲密接触,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因此,在太白生态乐园的宾馆和新农村示范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始终贯彻“自然、生态、自由、健康”的休闲式生活准则,体现环境对人的关怀,追求心情的释放与自然属性的回归,使住区环境、建筑形态、建筑群轮廓线等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空间形象,深化和升华人居生活文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中遵循“人、建筑与自然的共存与融合”这一基本主旨,重点突出生活区内空间环境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原始生态水域、注重利用周边丰富的山水资源;利用地形组合成的高低错落,变化有致的住区景观效果,营造居住区内部与外部景观体系,形成步移景异的视觉空间效果,创造生活区特色鲜明的居住品质和良好的水域概念农村生态住宅形象。在使游人与住户充分享受到绿地、山水、空气、阳光的同时,细致设置景观小品、铺地、游泳池、灌木、草坪等,丰富人们交流场所的艺术性。

3.4景观美学理念

景观美是太白生态乐园的生存基础。因此,太白生态乐园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了景观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园区内的各个景区景观规划与设计。在景点和景区的布置上采用我国古典园林“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手法,在风景视线的设计上采用“隐”、“显”和“半隐半显、忽隐忽显”的手法,在导游线的规划上,采用三段式(序景―起景―发展―转折――转折―收缩―尾景)的处理方式以及采用曲直结合的游览路线形态,使各个景点景区有机串连起来,形成独特的景观意境空间。使久居嘈杂都市的人们,在心理上靠近大自然的单纯、安详、合理、永恒,感受生命的美好,给予其以心灵的关怀。

4结语

生态乐园的形成,是社会经济条件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充分体现了人们向往自然、尊重自然、享受自然的“生态”思维观。是人类在遭到自然报复后,开始从“人定胜天”观念中觉醒,从人居于自然之上到看成自然的一员,再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形成“天人共生”自然观的发展过程。我们期待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感谢项目负责张峰所长及设计人员赵红琳、陶丰收、周迪、邓文奎等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参考文献:

[1] 张廷毅,黄观志. 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经济地理[J]. 1997.17(2):108-112.

[2] 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当涂县太白生态乐园总体规划.2007.9.

[3] 周玉明,徐明编著. 景观规划设计[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12.

[4] 朱向红主编.景观设计[M].广东:南美术出版社.2006.12.

[5] 钟林生等著.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