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劳动力情况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3: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劳动力情况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劳动力情况分析

篇1

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为4800多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为3200多万人,目前仍有6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进一步开发转移。1.转移就业取得新成就。截至2013年10月底,河南省实现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90万人,其中75.6万人省内就近就业,占新增转移就业总数的84%;14.4万人输出省外,占新增转移就业总数的16%。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660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523万人,占转移就业总量的57.26%;省外输出1137万人,占转移就业总量的42.74%。省内转移就业人员累计超过省外输出386万人。从表1看出,近五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省内外人数变化情况看,一是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在逐年增加,在人力资源方面支撑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区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自2011年起,省内转移就业人数开始首次超过省外,出现了拐点。表明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省内就地就近就业;三是政府需要为转移就业人员解决就业、社会保障、权益维护以及子女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任务更加繁重。2.人员结构出现新变化。据统计,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中,男女比例由1.4∶1变为1.3∶1,女性外出务工比例略有增加。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49%,50岁以下的占8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转移就业总数的60%。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占转移就业总数的43%。目前,全省技能培训的任务还很繁重。3.非农产业人员呈现新特点。据统计,目前省内转移就业1523万人,其中约48%跨市县转移就业,52%在本县域内就地就近就业;省外就业1137万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长三角350万人,珠三角350万人,京津地区200万人,东南沿海100万人,中西部地区100多万人。他们主要集中在电子加工、服装加工、制造及建筑、服务业等二、三产业中,分别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的53.8%和35.9%。在非农产业的人员比重越来越大,但面临的和谐稳定任务越来越繁重。4.自主创业呈现新局面。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在资金、场地、信息、技术等方面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了优质服务,特别是近几年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小额担保贷款为抓手,大力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农民工回乡创业人数逐年增多。从表2看出,目前河南省累计回乡创业人数达98.2万人,带动近330万人就地就近就业,回乡创业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回乡创业农民工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的生力军。5.劳务收入实现新增长。近些年来,河南省外出人员劳务收入持续提高,年均增长19%左右。2010年全省劳务收入总量为1980亿元,人均8379元;2011年全省劳务收入总量为2340亿元,人均9493元;2012年全省劳务收入总量为2810亿元,人均10934元。(见图1)年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左右,已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6.产业集聚区就业成为主阵地。近年来,由于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势头强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新局面。据统计,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就业人员中,60%的从业人员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可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已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阵地。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层服务平台较为薄弱。目前河南省不少乡镇人力资源基层服务平台在机构人员、设施配备、功能服务、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用工信息不共享、不对称的现象,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服务。二是河南省虽有6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但多以年龄偏大、文化和技能偏低,且以45岁以上中年妇女和55岁以上男性群体为主,对他们进行转移就业开发难度较大。三是技能培训补贴标准低,效果质量不佳。由于培训补贴标准偏低,且兑付补贴资金程序复杂,再加上用工企业门槛不高,导致农民工参加培训和培训机构承担培训的积极性不强、培训效果质量不佳。四是农民工融入城市还存在体制机制。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制体制的存在,致使河南省农民工特别是长期在外居住务工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获得就业、社会保险、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城市户口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待遇方面,还存在许多体制性、机制。

三、对策与建议

篇2

莱芜市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状况

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679095人。其中文盲44664人,占6.58%;小学文化程度186493人,占27.46%;初中文化程度360646人,占53.11%;高中文化程度80078人,占11.7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7214人,占1.06%。

全市农业从业人员402296人,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10.11 %,小学占36.78 %,初中占47.85%,高中占5.05%,大专及以上占0.21%。

全市共有农业技术人员1313人,其中,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585人。按职称分,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104人、340人和869人。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65281人。其中,文盲占0.78%;小学文化程度占10.50%;初中文化程度占73.88%;高中文化程度占13.4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6%。

以上情况表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绝大部分农民缺乏工商、劳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规知识,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较差,外出务工往往处于弱势、被动地位,合法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所以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培训基本情况

2009年以来,为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莱芜市积极开展了全民就业创业培训,通过发放“培训券”的方式,组织城乡劳动者免费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将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及其他劳动年龄内的农民作为重要群体,纳入了培训范围,取得了“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效果,走出了一条“政府买服务、群众得实惠”的就业创业培训新路子。

1、健全就业创业培训体系。为了全面做好全民就业创业培训工作,2009年初,我市制定出台了《莱芜市全民创业培训实施办法》,明确了包括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技能培训、返乡农民工技能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在内的全民就业创业培训实施计划,明确了免费培训的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财政、监察、农业、教育等部门相继联合制定了“培训券发放、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管理、培训补贴标准、培训资金审核拨付”等一系列具体实施办法,形成了从发放培训券、报名、开班批复、实施培训、监督检查、鉴定考核、培训资金申报、审核拨付全过程的培训体系。

2、建立凭券免费培训制度。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村劳动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我市实行了面向返乡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及其他有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发放培训券,凭培训券免费参加培训的制度。培训券实行实名制发放,一人一券,不能转让,当年有效。农村劳动力凭培训券自主选择定点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报名参加培训。培训券由定点培训机构收存,连同鉴定考核证书等资料一起作为申请培训资金的重要资料。

3、建立社会化培训体系。按照培训机构自愿申报、集中审核审查、实地现场考察、综合分析评估、向社会公示、公布的办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监察、财政、教育、审计六部门对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培训设施、培训师资、培训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了市职业技术学院、市高级技工学校、市就业训练中心等22所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市内定点培训机构,同时,在市外认定了3家高校、职业院校作为市外定点培训机构,建立了社会化的培训体系。同时,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定点培训机构区域布局和劳动者培训需求,建立了定点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4、建立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开班申请批复制度。定点培训机构招收学员后,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送开班申请、培训计划、学员花名册,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财政局审核批复后开班培训。二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与审计、财政部门联合组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集中抽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开班申请学员信息随时随机进行电话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培训单位纠正。三是建立“考培分离”的考核制度。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准确,规定考核工作由市职业能力鉴定中心负责,本人凭身份证入场考试,经与开班申请学员信息核对无误后,入场参加理论和操作考试,防止替考现象的发生。四是健全培训实名制管理制度。在培训报名、发放培训券时,详细记录培训学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在开班申请、培训、考核、培训资金申请等各个环节均附有培训学员详细信息,并依托劳动99三版信息系统,实现培训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五是健全培训资金审核、拨付制度。定点培训机构在结业考核结束后,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审计等部门报送培训资金申请审批表、学员培训券、考核合格学员花名册、考核合格学员的职业资格证书、考勤表等资料,作为审核的主要依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审核审计组,采取审核培训鉴定资料、核实培训对象等方式,对各定点培训机构申报资金的各项数据进行多方面的印证核实,按照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数拨付培训资金,确保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

5、灵活开展培训提高质量。为保证培训质量,除要求培训机构严格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培训计划外,还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一是开展创业模拟实训。改革传统的创业培训模式,在全省率先引进全球模拟公司的创业模拟实训系统,建立了山东(莱芜)赢在起点创业实训基地,采取创业知识培训与创业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开展创业实训,提升了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并在基地设立了创业孵化室,免费提供电脑、互联网、电话、办公桌椅等办公条件,面向、经销、广告、信息技术、创意产品等楼宇型项目,2年内免费使用,进行创业孵化。创业指导中心为培训学员提供项目开发推介、小额贷款担保、开业手续代办、员工招聘代办、劳动保障事务、优惠政策协调落实、创业跟踪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初步建立了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孵化、创业指导“三位一体”的创业实训服务模式。二是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为有效解决培训机构城乡分布不均、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不方便这一矛盾,指导有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到偏远乡镇、村设立流动培训点,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共开办电气焊、缝纫、烹饪、农业实用技术、创业培训等专业流动培训班270余个,培训学员11915人。三是开展定向培训。指导定点培训机构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向式就业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的紧密结合。莱城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羊里培训基地,根据九羊公司的用工需求,开设电工、电气焊、冶炼、计算机等专业,先后培训劳动力620人,全部被九羊公司招用;钢城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开设的行车工专业,先后培训行车操作工126人,较好地满足了当地钢铁生产加工和钢铁物流企业的用工需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培训愿望的劳动力资源较少。各类失业人员绝大多数都已通过打工、灵活就业、临时性就业等发方式实现了就业,真正处于无业状态的失业人员较少,加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执行上刚性不够,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够强。二是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中高级技能培训难度较大。劳动者只要具备了初级技能,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就很难终止工作再去参加中高级技能培训或者因为人数较少,难以开展。使得培训深度、质量等都不能很好适应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需要

对策建议

1、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按照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要求和我市就业创业工作的需求,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农村劳动者全部纳入就业创业培训范围,发放培训券,组织他们免费参加就就业创业培训,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本着规范调整、优化提高的工作思路,在继续开展初级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对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开展中、高级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培训层次,更好地发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

2、进一步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对各定点培训机构进行绩效考评,在此基础上,健全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机制,适时补充符合条件、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培训机构和专业,有计划地淘汰培训数量少、培训质量差、社会反映差的培训机构,优化培训机构数量和专业结构。认定一批能够具备开展中级工和高级工培训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具有初级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参加中高级的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

篇3

调查近年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员需求数量规模大,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不容盲目乐观。

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是金字塔的人才结构模型的塔基,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需要大量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工业化迅速推进,服务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农业比重持续下降,中国经济开始崛起,并出现向发达国家趋同现象。

2001至2020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特别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最终完成新型工业化,使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服务业也将加速发展,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持续上升。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迅速下降。21世纪的头20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经济起飞中后期,对受过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技能和技术与管理素质的人才将会有巨大的需求。这就需要数以亿计的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从而对中级的人力资源开发产生巨大的需求。在这一阶段,经济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是我国实现经济崛起或者经济追赶的重要时期,此后,中国经济发展就将进入成熟期。

部份经济发达地区调查已表明,有就业愿望的中职毕业学生就业率基本上都是100%。原因主要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就业机会的绝对数量在增加。但企业“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在逐渐“退烧”,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才有时比大学教育出来的人才更能胜任某些岗位。许多动手能力强的初中毕业生其实有充分的理由选择中职,走上高级技能型人才发展之路,而不是读普通高中,挤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的独木桥。

中职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形势仍不容盲目乐观。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测算出我国人口变化趋势,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预计到204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8亿的高峰,根据学龄人口数量的统计,每年新生劳动力有七、八千万人,这些新生劳动力将有相当大的部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转移到城市,经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后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作。我国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使得中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中等职业教育是典型的就业教育,中职毕业生必须以本地区、行业的劳动力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自身成为生产、管理、技术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专门人才,适应日益激烈的劳动力就业竞争市场的需求。

总之,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会直接制约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这就是著名的“奥肯定律”。根据这个规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金字塔的模型,越是基层的人才需求量越大,以培养中初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无疑成为就业市场最大的供应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中职人才,创造了许多地区中职生95%以上的高就业率奇迹。虽然,我国目前中初等教育就业人才需求数量大,但是近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且所针对中职学生提供的岗位工作条件较差,工资收入较低,中职生毕业后往往频繁更换岗位、就业并不稳定。

第二,劳动用工单位更看重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品德

按照旧式工厂中工人等级晋升的惯例,一个初级工成为中级工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中级工成为高级工要七到八年的时间,这样的人才成长速度明显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求学三年之后,就能够通过劳动部门的考核达到中级技工的水平,中职毕业生通过一部分学校开设的两年制高级技工班的学习就可以考取高级技工等级证书,再加上高等职业学校的深造,一个高技能人才约五年左右就可以快速打造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优势突显,但劳动用工单位更看重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品德 。

曾有地区的中职教育主管部门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解劳动用工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在校学习成绩、思想品德修养、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社会活动能力、职业技能等13项指标的重视程度,按非常重视、比较重视、不太重视、不重视等四个层次进行选择。结果表明,在“非常重视”的选项中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占78% ;“诚信品格”,占69.2% ;“实践和创新能力”,占65. 6%;“专业技能”,占49.2%。显然,用工单位更看重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品德。

第三,信息社会要求中职劳动者具有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

篇4

关键词 差额法 城市劳动力 农村迁移劳动力 工资差异 工资歧视

一、户籍歧视介绍

根据劳动经济学对歧视的定义,它是指由于个人具有某一群体的特征,而遭到的系统性的不公正对待。例如,我们把城市劳动力市场上,依据户籍制度划分雇员群体并实行不同待遇的行为称之为户籍歧视。户籍歧视包括两种情况,一种为统计性歧视,是指雇主在确定就业岗位和工资水平时,由于获得的雇员信息不完全或不确定,而根据群体的特征来代替个人特征帮助自己做出选择。例如,如果雇主相信,一般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生产率会低于城市的劳动力,即使在没有对特定个人户籍有偏见的情况下,他也会做出对农村劳动力不利的决定。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户籍歧视则完全来自于“偏好性”,也就是说,雇主在确立岗位或工资水平是完全依据户籍的不同来制定标准,而削弱其他个人特征的作用。事实上,户籍歧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形式被规定下来的,雇主被迫接受,是一种劳动力市场制度性歧视。

二、户籍歧视的实例差额法分析

(一)农村迁移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特征比较

我们抽取2007年几个发展水平相似的省市的企业,得到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小时工资平均值约为6.57元,城市劳动力的月工资平均值约为14.38元的结论。在分析差额时,本单位工作年限对于解释收入差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事工作的时间越长,工资收入就会越高。当然受教育年限也是影响工资收入的相当重要的变量,受教育年限越长,工资收入会越高,并且年龄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年龄越大,工资收入会越高。由以上因素,简单构造出农村迁移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特征比较表(参见表1)。

(二)计量经济分析

对上述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首先对模型中使用的变量做一个简单的解释,我们预期非农工作年数对工资收入产生正方向的影响,但是工作年限对收入的影响可能并不是线性关系。随着工作经历的延长,他对工资的收入影响会越来越小,所以其平方项系数为负,以及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年龄对工资收入有正方向的影响,图表分析如下(如表2):

三、差额法分析

我们以农村迁移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的情况说明,Wa与Wb分别表示城市劳动力和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工资。现在假定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假定城市劳动力与农村迁移劳动力拥有同等时间的工作年限、年龄和受教育年限,此时城市劳动力的工资为w2,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工资为w1,工资差额为w2-w1;第二种情况是假定城市劳动力本身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年龄和受教育年限高于农村迁移劳动力的,此时,城市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为w1,此时城市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为w3,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为w1,且城市劳动力的工作年限与受教育年限都高于农村迁移劳动力的,此时工资差额w3-w1;

我们的理论认为,在w3-w1的差额中,我们排除了因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的不同造成的合理差额,再排除了教育年限不同造成的合理差额,以及年龄不同造成的合理差额,但是w2-w1的部分无法解释,属于收入歧视造成的不合理的工资差额。

根据差额法所计算的结果,工资差额中有(w3-w2)/(W3-w1)是受教育年限,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年龄不同所引起的工资的差别,(w2-w1)/(W3-w1)是歧视造成的。

再参考上述计量分析的结果,也就是说,对于城市劳动力和农村迁移劳动力在同一职位而表现出的工资差异,75.94%的比例是合理的。源于城市劳动力有较高的受教育年限,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年龄水平,但有24.06%的比例是不合理歧视造成的。上述事实证明,收入歧视行为是存在的,并成为导致不平等工资收入的一部分原因。

四、户籍歧视的后果及改善措施

首先,户籍歧视不仅会对被歧视者――农村迁移劳动力产生影响,也会对做出歧视行为的雇主造成损失;其次,如果长期存在歧视性政策,必然会形成一种扭曲的激励机制。当农村迁移的劳动力在城市感受到的相对贫困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会重新迁回或回迁,这可能造成城市化进程无法向前。最后,当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歧视和扭曲非常严重,农村迁移劳动力感到的相对贫困意识非常强烈时,他们还可能会对政策不满,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因此,消除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对于农村迁移劳动力的歧视性政策,消除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现象,使农村迁移劳动力融入城市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对于一个城市的健康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都非常有必要。所以在提高外来劳动力工资水平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为其提供培训等手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建立更规范的用工制度以保障外来劳动力的合法权益,降低外来劳动力的受歧视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

五、结语

本文分析将城市劳动力和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工资差异分解为人力资本贡献部分(本单位工作年限、受教育年限和年龄)和歧视部分。差额法的分析表明,农村迁移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并进一步指出,工资差异中人力资本因素大约占到75.94%,而歧视因素大约贡献工资差异的24.06%。政府应该在改善就业市场上的户籍歧视这一现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尽量减少对农村迁移劳动力的歧视,加快培育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篇5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供给;供给结构;经济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8-0025-05

一、引言

作为农业大国,合理解决“三农”问题是“十二五”时期的首要工作,作为农业增产、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劳动力供给应给予重视。认识当下农村劳动力供给现状,把握农村劳动力供给特点,分析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从就业供给类型划分,农村劳动力分为三类:一类是供给城市发展劳动力:二是本地非农劳动力,三是农村需要耕地劳动力。第一类供给城市发展劳动力受输出与回流双重因素影响,供给出现不规则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对城市发展劳动力供给影响明显;第二类本地非农劳动力,供给行业属性为二、三产业,这一群体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非农产业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合理调整做出了贡献:农村需要耕地劳动力长期从事一线农业生产与劳动,这一群体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本文研究的主体。

“十二五”时期中国社会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劳动力供给也出现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学术界对农村劳动力供给程度和供给现状的争论。从供给程度看,齐明珠(2010)认为人口发展将在“十二五”期间及以后面临诸多挑战,劳动力供给规模将在“十二五”期间面临转折点,届时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但杨静(2012)认为未来年劳动力供给依然充足。从供给结构看,姚上海(2009)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供求状况已经跨入“刘易斯转折区间”、“总量无限、规模供给”阶段即将结束,将由“全面过剩”转向“结构性短缺”,并发展为“全面短缺”,劳动力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稀缺性资源;焦克源等(2012)扩展修正“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研究认为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福利收益以及其他非经济收益等预期收益下降导致城市农村劳动力供给缺口,到2020年劳动力供求缺口达到10%以上的局面仍将维持。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刘勇(2010)认为当前劳动力供给处在正常波动范围内,新一轮农村劳动力供给潮流仍会出现;从供给现状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问题时呈现出从绝对过剩向相对紧缺转变、供求关系从长期“供过于求”向“总量过剩,结构短缺”转变。然而,大多数学者在分析农村劳动力供给问题时仍有不足:一是农村劳动力供给结构定性分析深入,理论模型清晰,数量方法先进,但农村劳动力供给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劳动力供给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二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区域差异性大,较为突出的矛盾是东部沿海城市供给能力严重不足,都市“民工荒”与农村劳动力供给剩余的尴尬现象依然存在。哪些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供给还没有定论。

二、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特征

对比1996年和2006年全国两次农业普查结果,可以揭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变化和结构特点。

1.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结构特点

一是农村劳动力供给下降趋势明显,供给能力不足。从全国来看,1996-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量从6.89亿上升到7.64亿,增加0.75亿人,增加了9.8个百分点;但农村劳动力供给量却从4.2亿下降到3.48亿,减少0.72亿人,减少数量占全国农村劳动力供给量的20.6%,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供给能力不足,下降趋势明显;从地域划分来看,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从1996年的1.49亿急速下降到0.95亿,减少0.54亿人,减少量占农村劳动力供给量的56.8%,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供给极其匮乏,东部沿海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民工荒”问题依然存在;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从1996年的1.55亿快速下降到1.02亿,减少0.45亿人,减少量占现有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的51.9%。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中部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出现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大量的农村户籍劳动力资源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供给量有所增加,从1996年的1.2亿人增加到1.24亿人,增加量占现有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的3%,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逐步向西部地区集中。见表1所示。

二是农村劳动力供给中女性比例呈上升趋势,成为农村劳动力供给的主力军。纵向比较来看,1996年农村劳动力供给中女性占41.56%,2006年上升为53.2%,比例增加了12.64%,每年以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上升;从横向比较来看,女性农村劳动力供给比例超过男性,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主力军,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供给中女性所占比例为53.2%,男性占46.8%,比男性多出了6.4个百分点,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员居多。另外,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接受过义务教育,41.1%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小学教育,接受初中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供给比重最大占45.1%,这就意味着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以初中小学为主。见上表2所示。

三是农村劳动力供给以中青年为主,劳动年龄外农村劳动力供给增加,由原有的生产辅助劳动转变为农村劳动力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村劳动力供给年龄构成表明:中青年劳动力占总供给量的62.2%,这一群体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主体;劳动年龄外农村劳动力(60岁及60岁以上,以及2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约占16.5%,其中,超过劳动年龄的劳动力占8.8%,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成分构成中,劳动年龄外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很大,这些群体由原有的辅助劳动力转变为主要劳动力,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延长的结果,同时,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村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留守老人”问题严峻。

2.农村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变化

图1为1952-201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变化情况,从图可以看出:1952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变化总体处于“倒U”型波动态势,波动幅度大,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快速上升期(1952-1975年),这一时期表现出农村劳动力快速增长的特点。1990年供给量为17317万人,到1975年上升至29456万人,13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增加了12139万人,每年约以1000万人的增速上升,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国家“上山下乡”政策将大量的城市劳动力指引到农村,导致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增加。

第二时期:低层缓慢增长期(1978-1990年),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供给表现出低层缓慢增长特点。有两个时间段值得注意:一是农村劳动力从1975年的29456万人快速下降到1978年的28318万人:二是农村劳动力供给从1989的33225万人飞速增长到1990年的38914万人,这两个时间段是特殊的,排除在外。其他1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仅增长了4917万人,每年增速不到500万人,这一情况出现可能是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与户籍限制放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结果。

第三时期:快速下降期(1991-1995年),1991年供给数量达到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历史最高值39098万人,随后开始出现劳动力的快速减少,到1995年快速下降到35530,减少了3558万人,每年大约以1000万人的速度下降,与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第一时期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二是由于国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提高节育手段,自然生产率下降引起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减少:通过第一时期和第三时期劳动力供给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国家政策引导着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

第四时期:缓慢增长期(1997-2002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出现缓慢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1997年供给量为34840万人,2002年缓慢增长到36640万人,这一时期增加了1800万人,增长平缓,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逐步进入劳动年龄,农村劳动力供给出现增长。

第五时期:急速下降期(2003-2011年),农村劳动力供给呈现出急速下降的特点。2003年农村劳动力供给为这一时期的最高值36204万人,随后出现连续八年的急速下降,平均每年大约减少1100万人,到2011年农村劳动力仅为26594万人,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减少是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结果。从这一时期看出农村劳动力供给趋势下降明显,供给情况令人担忧,农村经济实行规模经营的策略势在必行。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是一种新型的多元统计数据分析方法,1983年由伍德(S.Wold)和阿巴诺(C.Albano)等人首次提出。该方法是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三种分析方法优点的结合体。该方法的主要研究思路是不直接考虑因变量Y与自变量X的回归建模,而是对变量系统中的信息重新进行综合筛选,从中选取若干对系统具有最佳解释能力的新综合变量(又称为成分),用它们进行回归建模。该方法的关键技术在于成分提取。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优于主层次分析,该方法提取的成分能概括自变量系统的信息,又能解释因变量,尤为重要的是能排除自变量间多重相关性的干扰,提高建模的准确性。

2.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影响因素较多,包括人口基数、宏观环境、微观主体和自然条件等方面,这些因素对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均不相同:有些因素指标是可测的,有些因素指标很难量化,要想全面分析非常困难。本文利用1990-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以《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快速汇总结果的公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快速汇总结果的公报》为参考,选取部分定量指标分析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

从劳动力供给来源看,人口是劳动供给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人口是经济的外生变量,在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中,劳动供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因此人口是模型中不可或缺的变量;从宏观环境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劳动力供给:从微观主体来看,农村劳动力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业,农村劳动力的有效供给离不开收入的支撑。结合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选取5个影响农村劳动力供给因素作定量分析:(1)农村劳动力来源于农村人口:x1为农村总人口数;(2)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衡量指标:x2为农村国民生产总值;(3)农村劳动力收入指标:x3为农村人均纯收入;(4)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最具代表性:x4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5)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现假设农村劳动力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种植业受到自然条件影响,x5为耕地面积。以上5个因素为解释变量。将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记为y,作为被解释变量。

四、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

篇6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土地资源处置方式;土地流转

中图分类号:F30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6010105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农业比较收益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土地征用的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到城市寻找非农就业机会。由此出现了许多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村土地出现撂荒现象,一些地方因为农户处置土地资源过程的不规范出现了矛盾冲突等。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户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其依法承包的土地资源。依常理看,农民进城务工从事非农生产后,其身份就发生了变化,由唯一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户变成从事非农务工的兼业农户,他们对其所承包土地的态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他们自身实际出发有的会由家庭成员耕作,有的由他人代耕,有的会采取土地转包的方式,有的不做任何处理任土地荒芜。但是,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其处置土地资源的方式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正确、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妥善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农村土地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迄今为止,专门从事定量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与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方式的文献较少,较多的研究倾向于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关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如刘卫柏、黄祖辉和邵彦敏等。刘卫柏和李中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指出农村存在土地利用粗放、土地撂荒现象,由此提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1]。黄祖辉和王朋在对浙江56个行政村及社区农户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已具有方式多元、工作规范和价格合理化特点,但滞后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介服务组织的无序以及形式的分散严重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提出完善产权、推动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建立散户到中介到大户的土地流转新模式[2]。邵彦敏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村人口流动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已有研究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某些影响[3]。但是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解决,急需改进和完善:一是农村土地流转只是拥有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处置其土地资源要素的一个可能的选择方式;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多少只是反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的一个指标,如果仅以此作为唯一指标有可能对研究结论的准确程度产生影响;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的数据一般为一定范围和特定区域的数据汇总而来,而难以准确反映每个劳动力的具体特性。即这种汇总数据难以反映单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土地流转具体状况,汇总数据与个体之间难以一一对应。

湖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又是人口大省,同时湖南省内西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及梯度分布的格局与全国的格局基本类似。因此,本文以湖南省2 536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数据资料,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试图解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二、概念阐释与数据来源

1.概念阐释

本文所指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户籍在农村,男性在16―65岁,女性在16―60岁,进城务工或者在户籍地替他人从事务工时间累计在半年(含)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专门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非农概念仅指狭义范畴,也就是说文中所指的农业仅包括农村种植业,农村种植业以外的各种类型均视为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种植业从事非农产业务工的情形,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予以研究。从时间视角来看,就个体情形而言,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务工的时间越久,转移状况就越好。就一定区域如地区或村集体内的劳动力整体而言,从事非农务工劳动力占该地区或村集体劳动力的份额越多,劳动力转移状况就越好。从空间视角来看,在其他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劳动力离其村庄越远,其转移状况就越好。因此,本文选取异地转移情况、非农务工时间及家庭劳动力转移程度作为考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的研究指标。

在本文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的方式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其所耕种土地所采取的方式。如果按照处置土地资源要素的社会化程度大小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家庭成员耕作、他人代耕和土地转包等。其实土地撂荒也可以视为一种土地资源处置方式(实地调查中有53人对其耕种的土地未作任何处理,任其荒芜),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笔者不认同这种人为土地撂荒行为,因此在后续分析中不予考虑。

2.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学生暑期实践的问卷调查。2011年7―8月,笔者组织中南大学商学院的一百多名学生对湖南省14个市的76个县区、308个乡镇、58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社会调查。暑期实地调查涉及的农户有3 087人,受访对象中有2 536个农户对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的方式做出了明确回答。因此,本文以这些做出明确回答的农户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样本相关情况如表1所示。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比率分析

1.劳动力转移情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分为本地务工和外地务工两种情况。本文中的本地务工指在同一县域内的就业;外地务工是农村劳动力离开居住地,离开其所属县域到外地务工就业。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在本地务工的以家庭成员耕作为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的首选,所占百分比高达71.56%,相应地比选择外地务工的高出2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本地务工劳动力将其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和土地转包的百分比要明显低于外地务工的,低出的百分点分别少2.74和23.10。因此,在外地务工的农户更容易采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方式来处置其承包的土地资源。笔者认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本地务工劳动力的务工地离其居住地不远,个人兼顾和家庭成员耕作比较容易;与此同时,在本地务工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外地务工而言低一些,非农务工收入少一些,他们更愿意采取兼业的方式耕种其承包的土地。

2.非农务工时间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

根据表3可知,非农务工时间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关系是:随着非农务工时间的上升,采取家庭成员耕作方式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少,采取由他人代耕或者将土地转包这两种方式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换言之,非农务工时间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社会化水平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从几种不同方式的非农务工时间差异也可予以佐证。在选择家庭成员耕作时,非农务工平均时间约为7.70个月;在选择他人代耕时,非农务工时间平均约为9.60个月;在选择土地转包时,非农务工时间平均约为10.80个月。导致这种情形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务工的时间越长,那么,他们从事农作物种植的时间就越有限,因而就越有可能将土地转包或由他人代耕。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务工时间越长,其非农务工收入就会越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就会减轻,越倾向于采取转包的方式处置其所承包的土地。

3.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其处置土地资源的方式

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是指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家庭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根据表4可知,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关系比较复杂。从家庭成员耕作方式来看,各组数值变化趋势不明显,差距不大。虽然选择由他人代耕的农户所占比率同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相关系数为正,但选择土地转包的农户所占比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之间相关系数却为负。由此可知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对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影响程度不高。其原因可能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不如非农务工时间和转移情况两个指标。从调研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务工时间平均为9.80个月,那么,每个农村劳动力仍然还有2.20个月时间可以从事农作物种植,因此他们有比较大的自由度选择其土地处置方式。在人均耕地面积不多的情况下尤为明显。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土地处置方式社会化程度不会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的增加而提高,下文的计量模型回归结果也充分予以证实。

四、计量分析

1.模型选择及变量阐释

考虑到实地调查数据的特性,本文拟采用最优尺度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进行计量分析。之所以这样考虑是由于因变量为数值型时可以采用一般的线性或非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但对自变量中的分类变量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而本文的问卷调查中包含许多选择性选项,数据基本归于分类变量范畴。如果采用线性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如果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4],尽管理论上行得通,但现实结果不理想,往往难以对分类变量进行很好的阐释。据此借鉴Leiden University of Holland 的一个Dtss课题组最优尺度回归分析计量模型[5],该模型允许其变量为不同类型的分类变量。通过非线性变换对原始分类进行转换,经由反复迭代得出最佳回归方程,充分体现出处理分类变量的特殊优越性。采用该模型处理实地调查数据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假设自变量为转移情况、非农务工时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因变量为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由此可得如下计量方程:

式(1)中:M为处置土地资源的方式,N1为劳动力转移情况,N2为非农务工时间,N3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α1、α2、α3为相应自变量的系数,μ为随机误差项。各个变量的赋值情况如表5所示。

2.计量模型回归分析

运用SPSS15.0对实地调查数据进行最优尺度回归,得到如下计量方程:

计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计量模型的确定系数为0.261,计量模型调整后的确定系数为0.260,表明该模型总体的拟合度较好;计量模型的P值小于0.001,表明在统计上有意义;变量N1、N2、N3变换前后的容忍度都比0.100要大,表明其没有共线性问题。从回归方程相关数值(如表6所示)可知:方程的相关系数皆为正,表明转移情况、非农务工时间、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在计量模型变量N1、N2、N3的重要性指标值中,非农务工时间最重要,劳动力转移情况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排最后。

通过最优尺度方法拟合的计量回归方程式(2)具有如下经济意义:在其他因素保持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外地务工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比本地务工高0.129;从事非农务工时间越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要素方式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其他因素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增加一个月的非农务工时间,其处置土地方式的社会化程度就会相应提高0.465;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的数值越大,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社会化程度就越明显。其他因素保持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每增加一个标准单位,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就会增加0.077。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非常明显。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转移情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之间相关关系为正,也就是外地务工者倾向于采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方式处置其土地承包经营权[6]。二是非农务工时间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正,也就是非农务工时间越久,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也会影响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的方式,与社会化程度的相关关系同样为正,较前二者而言相关性相对较低。因此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7],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土地流转方式诸如土地转包等才能顺利推进。因此,就地方政府而言,在对待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方式问题上,各地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引导,逐步推进,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农户的个人意愿,防止一切形式主义和行政命令,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刘卫柏,李中.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运行绩效与对策[J].经济地理,2011,(2):300-304.

[2]黄祖辉,王朋.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8-47.

[3]邵彦敏. 农业人口流动与农村土地流转[J].人口学刊,2007,(4):36-39.

[4]刘卫柏.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中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分析[J].求索,2011,(9):81-83.

[5]江明生.农村征地中政府责任的缺失与加强[J].理论探索,2010,(5):118-120.

篇7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100-02

一、改革以来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数量增长特征

改革以来,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数量日益增长,1997年,农村劳动力到外省就业人数为1 488万人,2003年这一数字为4 031万人,增加了2 543万人,增长1.7倍,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及其增长情况(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蔡、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年,183页。

在全部跨省就业农村劳动力中,进入到东部就业的数量远远大于进入到中西部地区的数量,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跨地区①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较大部分集中于东部地区。不仅如此,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东部聚集的趋势依然突出,2005年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为10 038万人,其中流入东部地区的就业比重高达70.3%,并且在中西部地区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中,有多达4 077万人进入到东部地区,约占中西部地区已转移劳动力的45%(国家统计局 2006)。2006年,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为10 568万人,其中转移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比重为70.1%,因而,随着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东部地区的外出农村劳动力主要选择在本地区内就业,而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则主要外出到东部地区就业。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的较大比重就业于东部地区。这似乎表明,对于中国各地区而言,农村劳动力如果较多在某一地区转移就业,则将会促进该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从而形成与其他地区明显的经济差距。因此,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东部地区就业必将快速推进东部经济增长,从而导致其与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日益拉大。如果上述结论成立,则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转移就业将是促进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不断强化的重要因素。下面将对此进行实证检验。

二、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促进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及说明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转移流动性较强,就使得相关的数量统计以及流向统计比较困难,缺乏长时期的连续统计,因而不能形成时间序列分析。这样,考虑到可利用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及特征,这里将运用面板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转移数据将用1995―2000年间30个省份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数据表示,其中,1995―1997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数据库》,其余来自《中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网》,重庆数据并入四川。地区经济差距将用30个省份1995―2000年的人均实际GDP变动情况表示,相应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重庆数据仍然并入到四川。

2.计量模型的建立和结论

一般地,用面板数据建立的模型通常有三种,即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当数据中所包含的个体成员是所研究总体的全部时,即个体成员之间的差异可以被看做是回归系数的参数变动时,则固定效应模型就是个合理的面板数据模型(高铁梅,2006)。由于这里将检验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因而样本数据包括了所有省份,所以应当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这里将使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来进行分析,这样,给出面板数据模型的表达式:

yit =i + xit + it i = 1, 2, …, N; t = 1, 2, …, T(1)

(1)式中,y为各省市的人均实际GDP,x为各省市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入数量,i表示截面,t为时期。为误差项, α、β为待估计参数。将相关数据代入此模型中,得到表3的估计结果:

根据表3的估计结果来看,模型的解释程度很高。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转移确实对流入省份的经济增长形成明显的促进效应,但对不同省份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从模型本身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则转移到东部省市的农村劳动力越多,对东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和突出,从而加速东部经济增长,相应地,转移到西部省市的农村劳动力越少,则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小。这样,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跨省转移到东部省市,将明显加快东部经济增长,并形成与西部省市的经济差距。所以,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转移促进了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

三、本文主要结论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但由于劳动力再配置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别,导致其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促进效应是有差异的,即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要强于对西部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应导致了东西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拉大。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再配置也是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动,根据现有文献资料看,农村已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多是年轻人且具有一定教育程度,但是由于地区间人力资本流动方面的调查统计资料十分缺乏,因此无法进行具体分析,这将是本文分析的缺憾,因而,本文所作的分析仍然是初步的,需要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蔡,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孔泾源,胡德巧.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区域经济;空间联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现象,并使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这一现象的区域性特征,也使我国区域间经济水平产生了较大差距,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这一情况还在日益恶化。对此,我国相关人员也应对劳动力资源及其流动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良好掌控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联动作用,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劳动力流动情况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3年,我国劳动力流动规模已经增长了约12倍,从原本的1912万人已经升至24500万人。流动劳动力数量已经占据我国人口总和数量的18.01%。由此可见,我国流动劳动力数量较大,且其规模还在持续增长。同时,我国劳动力流动情况总体呈现三方面特征。第一,我国流动劳动力,主要以青年人口和中年人口为主。第二,大多数流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都在小学、初中、高中,高中以上学历的人数,在流动劳动力中占比较少。第三,流动劳动力以男性为主,且男性流向区域多为中部地区,女性则偏向东部地区。从各区域劳动力流动情况来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规模自1995年后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劳动力流动规模却在逐渐缩小。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地区的流动,也给东部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二、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联动分析

(一)劳动力的流动受区域经济增长所影响

首先,一个区域本身经济增长较快,便会因其与其他区域较大的收入差距和便利的交通等优势因素,吸引大量的劳动力进入这一区域。例如上海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回归值为1.89,而公路覆盖率影响回归值为-0.43,收入差距影响回归值为3.29。由此可见,上海市本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收入也相对较高,收入差距较大,而这种收入差距,正是吸引劳动力的主要因素。

其次,一些区域也会为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而有意识的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增长。例如在我国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东部地区也曾经为了获得充足的人力资源,而运用优先发展战略,为劳动力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大大增加了劳动力个人及家庭的收入,从而促进更多的劳动力向东部区域流动。

(二)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联动,可以通过函数公式予以分析。其中,Y为生产总值,L为从业人员,α和β分别为劳动力弹性和资本弹性。以相关专家学者针对上海市所作出的空间联动分析为例,可知基于劳动力经济贡献率公式,能够获得上海市从2010年~2015年的外来劳动力经济增长贡献率。其中,2010年外来劳动力经济增长贡献率为0.25,2011年贡献率则提升到了0.29,2012年依旧有所提升,为0.61,2013年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01,2015年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更是达到了1.27.由此可见,外来劳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劳动力流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三、空间联动有效掌控对策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要想实现对劳动力流动情况的有效控制,我国政府还应尽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尽可能的为劳动人口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公平的发展机会,从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发挥其引导作用,注重宏观管理,构建统筹区域发展机制,我国劳动力流动方向主要朝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因而,我国政府还应进一步促进“城乡集聚效应”的发挥,从而为区域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以满足其发展需求。同时,还应注意产业布局的科学性,尽可能通过有效政策,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如采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

(二)健全劳动力流动调控相关制度

对劳动力流动现象的控制,也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予以支持,因而,我国还应积极构建劳动力流动调控相关制度,确保相关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首先,我国应对二元户籍制度进行优化,消除农村户口与非农村户口的差异性,使劳动力的流动,更加符合实际的市场情况。同时,这一制度的优化,也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原则,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应适当扩大户口迁移范围,拓展流动劳动力的流动空间,确保其能够在流动过程中,保障其生活收入稳定。

其次,应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在对劳动力流动情况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也需要为劳动力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从而充分满足当前社会需求。例如完善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同时,应构建系统化的流动劳动力管理系统,实现对流动劳动力的统一管理,从而随时了解我国劳动力流动情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提升劳动力资源效率的同时,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四、结论

当前我国劳动力流动速度较快,流动规模相对较大。且据相关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联动效应,为通过劳动力的流动,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应尽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为劳动力流动控制提供完善、有效的制度支持。从而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樊士德,姜德波.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2(2):27-38

篇9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马尔可夫链;转移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099-02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GDP总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均GDP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山西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然而山西省农业生产条件差,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弱,全省粮食生产年际间波动较大,目前全省有35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317万贫困人口,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不仅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而且进一步影响了山西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山西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提供了动力,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和文化素质。而当前山西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地区差异、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顺利转移,并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这些目标对于当前山西的实际情况而言,有很长的路要走。长期以来,山西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立足现实,寻找适合山西省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文章通过调查山西省晋南地区部分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利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山西省剩余劳动力2009年外出务工从事产业和外出务工从事地域做出了预测。对寻找适合山西省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解决山西省三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参考价值。

一、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以农业为主。2005―2007年,山西省农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约为650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5 %。虽然山西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农业为主,但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并呈持续减少状态。

山西省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大约占所有外出务工人员的75%。山西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是农村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人群,他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农村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明显能够较好地实现转移。2005―2007年,农村低文化素质人员逐年下降,高素质人才逐年增长。山西省外出就业的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居多。到2008年底,山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50岁以下的中青年劳动力所占比重达90%,其中77.1%在40岁以下。在转移的劳动力中75.3%是男性劳动力。

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县内和市内,只有接近1/3的外出务工人员会选择离家较远的省外,从全国劳动力转移平均情况看,山西省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域局限性比较大。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与全国相比,山西省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国家平均数,这与山西省是工业省份密切相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采矿业、制造业为主。其次为批零贸易业、社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再次是建筑业。

三、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趋势预测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

文章数据来自2009年春节期间对山西省晋南地区抽样调查问卷,样本采集长治、临汾、运城、晋城四个地级市的农村地区,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其中涉及农村流动劳动力的问卷163份,问卷有效率为81.5%。问卷对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支出等,根据本文需要,详细调查了外出务工人员2007年和2008年外出打工从事的主要行业,2009年和2010年计划外出打工从事的行业,2007年和2008年打工的地域,2009年和2010年计划打工的地域。为下文的模型建立提供了数据基础。

(二)马尔科夫链模型介绍

马尔科夫方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一个运行系统的状态和状态的转移。应用马尔科夫方法计算分析的目的,就是根据某些变量的现在状态及其变化趋向,来预测它在未来某一特定期间可能出现的状态,从而提供某种决策的依据。它的基本方法是用转移概率矩阵进行预测和决策[1]。

(三)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趋势预测实证分析

1.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流动趋势预测分析。按农民工产业流动的方向, 可以将其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个类别。第一产业包括蔬菜种植、瓜果种植、粮食物种植以及其他农业类,第二产业包括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工业技术等,第三产业包括美容美发、家政服务、酒店服务业、烹饪技术、伤病护理、商业经营销售等[2]。通过对晋南地区农民工流动情况的调查,我获得了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产业流动的一般倾向(见表1)。

我们可由表1 中数据得到农村劳动力产业流动的转移矩阵:

()(式1)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0.04×0.07+0.66×0.06+0.30×0=0.0424

0.04×0.82+0.66×0.91+0.30×0.03=0.7054

0.04×0.11+0.66×0.03+0.30×0.76=0.2522

解得:(0.04240.70540.2522)

这个分布表明,经过一段时期后, 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动的概率将会趋于稳定,各产业所占比例将分别为4.24%、70.54%、25.22%。

2.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域流动趋势预测分析。按农民工地域流动的方向,可以大致分为流向村外县内、县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四种类型。通过调研,我们获得了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地域流动的一般倾向(见表2)。

我们可由表2 中数据得到,农村劳动力地域流动的转移矩阵:

()(式2)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0.20×0.49+0.24×0.06+0.30×0.05+0.26×0.03=0.1352

0.20×0.27+0.24×0.61+0.30×0.03+0.26×0.10=0.2354

0.20×0.20+0.24×0.10+0.30×0.85+0.26×0.03=0.3268

0.20×0.04+0.24×0.23+0.30×0.07+0.26×0.84=0.3026

解得:(0.13520.23540.32680.3026)

这个分布表明,经过一段时间后,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向村外县内、县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流动的概率将会趋于稳定,概率分别为13.52%、23.54%、32.68%、30.26%。根据我们预测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动方向仍以省内工业发达城市和省外为主。

小结

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动所占比例将分别为4.24%、70.54%、25.22%。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向村外县内、县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流动的概率将会趋于稳定,概率分别为13.52%、23.54%、32.68%、30.26%。通过建立模型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上符合山西省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因为调查的片面性和数据的准确性,预测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但预测结果对政府制定政策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素玲,刘俊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分析[J].经济观察,2006,(6):78-81.

[2]邓大孙,孟颖颖.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趋势的预测[J].统计与决策,2008,(15):94-96.

Forecast on a Tendency of Surphus Rural Labor Force Shift in Shanxi province based on Markov-chain

TIAN Xin-cui, BAI Xian-she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aiyuan 030024,China)

篇10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引言

据统计,2009年,湖南省城镇人口为2980.89万人,农村人口为3919.31万人。劳动力转移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省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期现象,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积蓄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作为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剩余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我省经济发展,加速我省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展的内在要求。

劳动力能否实现顺利转移,是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结果。但是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多以定性为主,定量分析的指标体系不够全面。另外,对于湖南省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仅仅限于在省内转移的情况,而忽略了转移到外省的劳动力的影响因素。据《湖南年鉴》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湖南省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是约一半人数在省内转移,省外的主要迁入地分别是广东、海南、福建。本文在选取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四个省发展的综合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通过量化四大影响因素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将相应指标的关联度计算出来,分析出影响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显著性因素,并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劳动力的转移。

1.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1湖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

根据《湖南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湖南省现有农村劳动力数量为3017.50万人,其中转移劳动力数量为1210.3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的40.11%。

2009年末湖南省农村从业人员为2759.94万人,从行业分布来看,传统的农林牧渔业仍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从业人员1684.13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61.02%;非农行业中,工业的从业人员较多,占从业人员比重的13.25%。

1.2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根据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上提供的资料显示,湖南省农村劳动力呈现以下特点:

(一)转移劳动力的素质有所提高。2009年,“百万培训工程”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人数为61.1万人,加强了对转移劳动力素质的培训。同时,外出就业劳动力中高中及大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数占劳动力外出总人数的比重由2007年7.9%提高到2009年的15.3%,提高7.4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由2007年的62.6%下降到59.4%,下降3.2个百分点,表明了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二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三产业人数逐步上升。2007年至2009年期间,二产业就业的劳动力人数下降28.79万人,占外出就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由63.8%下降为61.0%。三产业就业人数三年间增加17.89万人,占外出就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由35.8%上升到37.7%,正好验证了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出现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

(三)“离土离乡”模式有所改变,省外就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湖南财政一直大力进行农村综合开发财政投资,2009年,共投入11.3亿元。而且各种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购置补贴的投入补贴额为78.56亿元,促使土地增收幅度增大,使得农民更多地选择在省内转移。

2.指标分析与建立模型

影响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众多,由于统计资料限制等原因,本文选取十二个影响指标(2000~2009年的数据),参考卢亚丽(2005)[5]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以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参考数列,选取城乡人均收入比、平均受教育年限等相应指标作为比较数列,分析在众多的影响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其影响程度最为显著的因素。

2.1指标选取

2.2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在经济因素的5个指标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反映的是城镇居民收入对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拉力影响。二三产业产值在GDP所占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化的进程和所能容纳的劳动力的空间大小。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的比值,反映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释放的快慢程度。农村非农行业产值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也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居民固定性生产原值能从一定程度上衡量农村劳动力本身的经济情况。

一直以来,制度因素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很大的阻碍,制度因素指标主要包括户籍因素、劳动就业制度等因素。本文在借鉴陈宗胜(1999)[12]、金玉国(2001)[13]基础上,设定非国有化率,即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总产值,城市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在劳动力自身因素的两个指标中,农村劳动力数量反映了劳动力数量供给的多少,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教育年限是根据刘巍(2003)[14]提出的第一种办法,以学制年数视为受教育系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6,高中文化程度12,初中文化程度9,小学文化程度6,文盲0。从而核算出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在农业生产条件因素的三个指标中,以农用机械总动力来衡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以劳均耕地面积、有效耕地面积来反映农村的基本情况。

据湖南年鉴上的统计资料显示,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省内转移和向省外转移,而转入的省外地主要是广东省、海南省以及福建省。因而在上述提出的量化的指标中,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之和、非国有化率和城镇化率的核算为该四省(包括湖南省)的平均值,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其指标对转移劳动力的影响程度。其中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数据的核算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其余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湖南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海南统计年鉴以及福建统计年鉴。

3.实证分析

将中国统计年鉴等年鉴上的数据通过计算或者直接取得,将其数据标准化,利用Excel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多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如下:

3.1四类影响因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灰色关联次序

在四大类因素中,农业生产条件因素(0.6992)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经济因素(0.6787),制度因素(0.6441)排在第三位,排在最后的是劳动力自身因素(0.5947)。这样的分析结果是合理的,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省,近年来,湖南省财政支出大力支持农村的发展,包括新农村建设,使得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尤其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促使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促进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其次是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要求的提高促使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来提高收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已经下降到第三位,这与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的自由度不断扩大、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宽松的发展政策是息息相关的,也反映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国情。排在最后的是劳动力自身因素,在前三的都是影响劳动力的外生因素,由此可见,对劳动力转移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外生因素,而非内生因素。

3.2各类影响因素内部指标的灰色关联次序

在农业生产条件因素中,其内部指标的灰色关联次序依次是:农用机械总动力(0.8296)、劳均耕地面积(0.6592)、有效灌溉面积(0.6119),说明在农业生产条件因素中,农用机械总动力是该影响因素中的优势因素,也是整个指标体系中的优势因素。这反映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机械化水平的推广和普及减轻了劳动力负担,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极大地促进劳动力的转移。

在经济因素中,其灰色关联度最高的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0.7858),说明在经济因素中,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最大,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越高,释放的劳动力数量就越多,释放的速度也越快,加速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的关联度也很高,城乡收入差距拉动劳动力转向非农业,正好验证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在制度因素中,城市化率(0.6596)比非国有化率(0.6286)的影响程度要大,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环境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农村劳动力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在劳动力自身因素中,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农村劳动力数量(0.5696)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供大于求的现象,湖南人口数量众多的情况下,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0.6198),反映了劳动力的一般人力资本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但相对于外生因素而言,劳动力的内生因素的影响并不如外生因素带来的效果强。

4.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各指标对劳动力转移作用方式以及影响的关联程度的大小,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在此提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性建议。

1. 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在农业生产技术上的支出,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水平,使得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释放富余劳动力,促进劳动力转移的进程。

2.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容量。特别是湖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具有竞争优势,一方面可以吸引农村低成本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专业,优化产业结构。

3.积极发展民营经济

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吸纳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和主要载体,使之有效地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推动非国有化的过程,特别是发展本省的民营经济,促使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从而减少转移成本,促进城市化过程。

4.消除制度障碍,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从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制度因素在影响劳动力转移的过程正在淡化,历史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度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制度创新成为了必然。应该进行农村产权制度的创新,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保障,可以依法进行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会促使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障碍减少,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得城市化率提高。

5.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教育支出力度

劳动力素质低下,一直是阻碍劳动力流向高收益部门的限制因素。通过加大教育经费的支出力度,强化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可以增加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但是,政府应该针对相应的市场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进行针对性地培训,使劳动力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转移。

参考文献:

[1]卢亚丽.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2005.

[2]陈宗胜.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篇11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全省“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为指导,以落实全省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化管理为目标,对全镇辖区内每个劳动者建档立卡,切实摸清底数状况,掌握劳动力基本信息,了解培训意愿,摸清就业需求,落实培训政策,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对劳动力建档立卡,全面、准确地掌握本地区劳动力资源状况,为全镇劳动力培训供需数据分析和评估,为技能培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进一步增强培训就业的针对性、有效性,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范围对象

劳动力建档立卡范围对象:镇域内196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出生的城乡各类劳动力(包括县户籍、本市外县户籍在县工作或生活的劳动力)。

三、工作目标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3月底完成全县贫困劳动力建档立卡;6月底完成农村劳动力的建档立卡;8月底完成城镇劳动力的建档立卡;10月底建成全县城乡劳动力档案;11月底我县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与省同步上线测试运行。

四、实施步骤

根据“统一标准体系,统一信息系统、统一更新标准”要求,按照“查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原则,全面铺开全镇建档立卡信息采集工作,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前期准备阶段(3月24日-3月31日)

1、动员启动

成立全镇实施“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并召开全县实施“劳动力建档立卡”动员会。对市县下发推送我镇的采集数据信息任务进行分解。

2、人员培训

组织所有信息采集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规范经办流程、采集内容、指标口径等内容,培养一支懂政策、善沟通、会宣传,优质高效的数据采集队伍。

3、宣传引导

各村(居)委、各企业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播、微信等媒介在村、街道、集市、社区、居民小区进行广泛宣传,张贴劳动力建档立卡公告,使建档立卡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信息采集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经费保障

县财政局负责保障全县劳动力建档立卡登记信息采集经费和工作经费,将宣传、培训、信息数据整理、网络建设、入户采集设备、统一标识等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信息采集经费按每采集一条0.5元计算。县人社局要加强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建立与省、市平台对接的信息系统设备。

(二)全面实施阶段(4月1日-8月31日)

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以各村(居)委、各企业为采集单位,组织专人挨门逐户地对每个劳动力对象进行线上或线下采集。主要将本辖区范围内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社会保险、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求职等信息进行采集,并录入到全省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管理系统。

疫情期间:先行线上采集,采集渠道依托“民生”APP、人社微信公众号等采集渠道。

疫情结束:各村(居)委、各企业根据分解下达的数据信息完成采集任务,全面开展入户调查采集,填写《县劳动力建档立卡登记表》,完善信息,完成入户登记信息的录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录入的合格信息导入至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管理系统。

2、数据更新。劳动者可通过“民生”手机端、人社微信公众号等采集数据渠道对变动信息进行自主更新。通过建立健全劳动力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实现采集数据可核查、可追溯、可问责,确保采集数据真实准确及时。

3、数据应用。通过劳动力建档立卡,提供劳动力个人信息的管理服务,为全镇提供劳动力产业分布、人员结构、求职趋势等数据;为人社业务经办提供劳动力基本信息、求职意愿和就业服务跨地区共享;为劳动力提供“订单培训、菜单培训、滚动培训”等优质、精准的培训、就业服务;为全县精准扶贫提供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搬迁劳动力实名信息、就失业信息、培训就业需求等动态监测和数据分析服务;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享受均等化服务提供支持;建立数据管理使用制度,对数据更新、安全、开发、服务全流程进行监管。

(三)分析总结阶段(9月1日-10月31日)

  1、归档总结

各村(居)委、各企业要做好对劳动力建档立卡资料的整理工作,要将所有入户登记资料和纸质表单按照档案规定进行归档管理,并将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总结上报镇领导小组办公室。

 2、分析评估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对全镇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的汇总、统计和分析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数据动态管理机制,开展采集数据分析运用,对工作全过程进行总结评估,上报县政府和市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领导组。

五、组织领导

劳动力建档立卡数据采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业务量大,为保质保量完成此项工作,特成立镇实施“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镇实施“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促协调,各村(居)委、各企业要建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为推进建档立卡工作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

(二)强化宣传培训。各村(居)委、各企业要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加大宣传力度。要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内容、采集方法、填报说明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位劳动者,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组织采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建档立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三)注重协调配合。派出所要准确及时提供全镇劳动力、暂住人口基本信息;各村(居)委、各企业要按照分解任务,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定确实可行的“线上采集+线下组织”方式,切实发挥好基层各类工作人员力量,有组织地做好线上线下采集信息工作,确保按期完成采集数据输入任务。

(四)明确时间节点。各村(居)委、各企业要严格按照任务时间节点开展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确保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从4月1日开始每周五将本周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村(居)委、各企业要在6月底完成农村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任务。

篇12

国民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当中,国民经济的增长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劳动力的配置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国民经济

前言:

要素生产的效率、要素投入数量的多少等,都会对经济产出的规模产生直接的影响。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将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适当的转向非农业,能够使劳动力配置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更快增长。因此,在国民经济增长当中,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做出的贡献,应当进行细致的研究,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更加科学、合理。

一、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作用

在不同部门当中,对于劳动力的配置,可以进行如下假设:在一个国家当中,包括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城市地区是现代经济部门,主要进行非农业经济活动。农村地区是传统经济部门,主要进行农业经济活动。在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之间,如果政府完全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那么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中的劳动力市场就会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同时都能够保持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如果在这两个地区之间,对于劳动力的流动没有限制,在自由流动的作用下,二者的劳动力市场就会相互融合,从而形成统一的全国劳动力市场。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当中,产业或地区之间的薪资待遇差异,是不同产业和地区之间劳动流动的根本性原因。而这种差距反过来可以通过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得以消除。此时,在不同产业和地区之间,劳动力就能够得到相对均衡的配置状态[1]。在二元经济结构当中,为了研究城市与农村劳动力市场从封闭转变为开放,假设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会产生费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之前,由于城市地区缺乏劳动力,因此薪资待遇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充足,因此薪资待遇相对较低。在劳动力市场开放之后,由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薪资待遇的差异,因此,农村劳动力会向城市流动。此时,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减少,因此薪资待遇会逐渐上升。而城市地区由于劳动力增加,因此薪资待遇会逐渐下降。理论上说,当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薪资待遇达到相同的时候,劳动力的流动就会停止。在福利方面,由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无论是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都会发生变化。由于劳动力的流入,城市地区的工资率下降,因而企业的福利将会增加。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流出,使得工资率上升,也会带动福利的增加。因此,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作用下,社会总福利的水平将会显著提高。

二、不同部门劳动力配置边际生产率的测定

在不同部门劳动力配置的边际生产率估计当中,通过相应函数的建立,能够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会给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GDP的研究当中,应当将其分解为农业和非农业的GDP,并且分别进行生产函数的建立[2]。在农业GDP当中,主要是农业物质、土地、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函数。而在非农业GDP当中,主要是资本、非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函数。在非农业的劳动力投入当中,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农业与非农业GDP的综合,等于全国GDP,所以,可以综合这些因素,进行方程组模型的联立,从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定。在这种函数模型当中,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评估,需要对农业劳动力的投入进行准确的计算。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处理情况,能够直接影响到农业劳动力投入的计算。对此,可以假设农村劳动力具有同质性。这样,农村专业劳动力与未转移的劳动力的生产率相同,就能够进行准确的计算。此外,可以对农村劳动力的同质性进行验证。根据相应的统计检验,如果证明该条件为真,则说明农村专业劳动力与未转移劳动力的生产率相同,因而农村劳动力总量与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之差,就是农业劳动力的投入。而如果统计检验的结果为假,则说明农村转移劳动力与未转移劳动力之间的生产率不同。那么就需要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利用生产率差异系数进行调整,然后在按照上述方法计算。

三、函数模型的结果评估

从农业GDP的生产函数估计结果当中,能够看出,所有的结论与之前分析的结构基本一致。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农业GDP的发展来说,农业物质投入所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土地面积和劳动力投入等因素,这种情况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十分吻合[3]。正是由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量十分巨大,使得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非农业GDP的生产函数估计结果中,也与之前的分析结果一致。对于非农业产出来说,资本的投入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就劳动力投入来说,其对非农业GDP的影响要高于农业GDP。通过函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非农业国民经济增长来说,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对于农业国民经济增长来说,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对此,要想真正评价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名经济增长的贡献,还需要对二者之间的净效应进行计算。同时,这也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与未转移劳动力之间边际生产率的比较[4]。通过对比计算发现,无论是在中西部地区还是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都会对劳动力生产率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所以,由此证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十分良好的贡献,并且能够同时促进农业和非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的提升。

结论: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当中,国民经济的增长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劳动力的配置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中的转移,能够有效平衡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劳动力分配,从而使二者的劳动力生产率和工资率得到合理的优化与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国民经济增长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比较的再研究张建君;经济评论2006-07-15

2、中国经济失衡根源在于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的缺陷基于人的发展经济学视角巫文强;改革与战略2010-06-20

国民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总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创新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创新国民;经济管理

1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比较习惯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外乎是物资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物资资源的流动,货币资金的存取等来进行经济管理,管理内容也仅在于资金的运作、物资的调动,劳动力也是这些运作和调动中的一个内容。这样的国民经济内容单纯以物质和资金流动来当做主线。因为传统的粗放经济模式,人们对于物资的需求比较高,占的比重也比较多,而如今有了变化,因此需要对内容理念进行创新。

2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1)政府组织的变革

政企分开以及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领域,由民营企业进入其中,参与竞争,给民众创业提供条件,给经济创新提供基础,清除创新路上的阻碍,提供便利。尤其是政府组织的领导,应该要打破行政垄断,让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如果政府在经济领域过度的活跃,乃至于与民众争夺利益的时候,那么就不能够让经济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从民众可以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中退出来,对民众组织进行扶植,建立社会公共经济组织,促使民众组织得到健康的发展。

(2)国民经济管理组织中的社会自组织生长起来

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立第三部门来对法治经济秩序责任进行承担,能够帮助政府缓解负担,同时提升了经济的民主性,对法治社会的完善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也是国民经济管理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实现的目的。社会自组织系统是必须存在的,企业和国家之间形成的社会自组织系统能够确保国民经济管理的正常运行。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组织除了注重上下级关系之外,微观主体活力也是其关注的焦点,希望能够将微观和宏观主体聚合能量给无限放大。

(3)权利平衡和分割的组织结构

政府进行国民经济管理是利用其行政身份,而当其职能发生了转变之后,其有了更多的责任,因此,新的国家经济管理组织中,权利应该划分得更清楚,防止相互之间的推诿现象,避免责任无法追究的情况发生。

3结语

总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创新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4-0009-06

收稿日期:2009-12-18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和国内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广东省政府推出了“双转移”战略。“双转移”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这将可以解决产业结构落后的东西两翼、北部山区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减少对外省劳动力的过度依赖。产业转移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推动力,劳动力转移又为产业转移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劳动力是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珠三角等地的企业员工主要来自农村富余劳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结构、素质和流动情况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生产、发展和集聚等动态变化。

一、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

(一)国内外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研究

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其流动因素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拉尼斯、费景汗认为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先决条件是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产品总量的增长;托达罗理论认为,劳动力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动机主要受城乡预期收入差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托达罗的动态失业模型和哈里斯一托达罗模型均认为劳动力转移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剧城市的失业问题。李丽辉(2007)认为工资率差距是决定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力量,而技术进步差异才是决定劳动力流动的终极因素。蔡(2005)指出在农民转移不充分、外出打工收入赶不上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并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敖荣军(2005)认为地区制造业发展状况是影响区域劳动力迁移流向的重要因素,劳动力一般会流向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吴兴陆(2005)则指出传统习惯对外出务工人员选择是否要迁移仍然有较强的影响力。姚晓荣(2004)认为旧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只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外部原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才是制约其转移的关键因素和深层次障碍。

(二)新经济地理中心一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其典型模型就是中心一模型。该模型以“D―S”分析框架、“冰山交易技术”、“演化”和“计算机”为特征,这一模型认为大部分经济活动最终会集聚在中心区域,而劳动力流动是导致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的基本因素,地区间劳动力流动是经济活动集聚的推动力。克鲁格曼基于包含运输成本的贸易模型,建立了包含劳动力流动的空间经济模型(没有人口迁移约束),其基本分析框架包含两个部门(农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具有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经济系统。农业部门的特点是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生产单一同质的产品;制造业部门的特点为垄断竞争和报酬递增,生产许多差异的产品。两个部门分别使用劳动力这一种资源,但是农业雇佣劳动力要素不可流动,而制造业工人可以自由流动;农产品无运输成本,而制造品则存在运输中的“冰山成本”。在满足运输成本足够低、制造业的差异产品种类足够多和制造业份额足够大这三个条件时,经济的演化就有可能导致制造业“中心”和农业“”这样的格局。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劳动力向中心迁移有两方面力量:一是本地市场效应,即中心提供的工资率远高于区域;二是价格指数效应,在人口集中的中心劳动者价格较低,使得工人的真实工资升高,为了追求高真实工资劳动力会主动向中心迁移。这两种力量分别是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属于劳动力向中心迁移的向心力;而促进劳动力向迁移的离心力是市场拥挤效应,即抑制向中心迁移的趋势。当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所产生的向心力大于市场拥挤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在本地区集聚形成“中心”;反之,经济活动会向等其它地区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样本分析

(一)农户劳动力调查的样本基本信息描述

本文是基于2008年底展开的一项关于农户劳动力情况的问卷调查,样本主要是广东省的农村地区,共获得有效问卷754份,调查农户的基本信息如表1。问卷调查显示,调查的劳动力主要是以中青年人为主,他们的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人均收入以3000元以下(占比重51.86%)为主。

(二)样本中农村劳动力。情况分析

问卷调查中显示,农村家庭中劳动力人数占家庭总人数的比重为49.4%,其中男女劳动力的比例为53.32%:46.68%;这些劳动力的年龄大都是在36岁以上,所占比重为53.27%,他们的文化程度主要是以初中文化水平为主,其比重达到64.09%,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占29.85%,还存在6.06%的小学文化和文盲,这说明农村中劳动力的教育文化水平普遍的不高。另外,农村中现有69.14%的劳动力已经外出务工,农村中已经外出打工劳动力的去向主要是选择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其所占比重达到52.94%,选择留在本地区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为40.46%,有6.6%的人选择其他地区,这说明珠三角地区对当前广东省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比较大,因为珠三角这个“中心”地区的工资水平还是远远高于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工资水平。另外选择本地区的劳动力还是不少,这对发展本地产业很有利,只要本地产业发展起来了,将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留在本地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意愿分析

问卷调查(表2)显示,在珠三角企业迁入珠三角的欠发达地区的“本地”后,当地农村劳动力中愿意留在本地打工的人数比例为71.35%,导致留下来的首要因素是家庭因素。其中,为了更好地兼顾家庭的因素的比重占86.43%,减少打工开支的因素占23.42%,看好转移来的企业的因素占10.59%,其他因素占3.9%。不愿意留在本地打工的人数比例为28.65%,其主要原因是担心本地的收入不如珠三角地区。其中,收入因素占72.22%,其次是担心企业前景不好的因素占16.20%,其他因素占12.96%。由于问卷中所设的原因比较少,因此,根据问卷显示,劳动力是否外流主要考虑的是家庭和收入这两个因素,此外,打工中开支问题、珠三角地区转移来的企业是否前景好等因素对劳动者是否外流的影响还不是很大,这说明从珠三角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所产生的吸引力还不大。

由此可知,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欠发达地区,劳动力愿意留在迁入企业打工的人数虽然居多,但这并不是迁入企业能对当地产生“向心力”所致,

而是由于家庭等非经济因素,即迁入企业并未形成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愿意选择外出的劳动力人数比例较少,因为这是针对留在家乡并未外出的农村劳动力所作的意愿调查, “收入因素”反而说明了劳动力由向珠三角这个中心流动的真正原因是由于珠三角企业产生的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所构成的“向心力”所致。

三、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基本情况及特点分析

2008年广东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中0.3%转向第一产业,42.8%转向了第二产业,56.9%转向第三产业,主要向经济发展较快的珠三角地区转移,以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出为主。据统计,改革开放近30年间,广东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一直徘徊在1500万~1600万人之间,目前,广东省还有550万农业富余劳动力可以转移,另外每年农村新增劳动力约55万人。广东经济发展了,但本省大量劳动力仍滞留在第一产业,据统计农民工对广东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25%(何雄浪、李国平,2007),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各产业吸收劳动力情况(如表3),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说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增加大于农业产值的比重的幅度,当前,广东省还存在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出来,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都为正值,但是变化不大,说明二、三产业有能力继续吸纳一部分劳动力,由此看来产业升级带动就业结构变化并不明显。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单向流动

根据人口流动规律和追求收益最大化目标,劳动力总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移,劳动力转移总是从边际效用低的区域流向边际效益高的区域。目前,广东省城乡及各地区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劳动力流向主要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经济率先发展的珠三角地区,引进外资兴办企业以及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向心力”强,极化作用明显,吸纳了本省欠发达地区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而很少有劳动力由珠三角地区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迁移,这主要是因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远远比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好,能够提供比较多的就业岗位。

(二)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以年轻人为主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军中,一个典型的特征是以年轻人为主。如表4所示,年龄在16~40岁的占85%以上,其中21~30岁占的比例最高,他们是农民中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在个人素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一般都处在活力最强的年龄时段,尤其是具有很强的经济活动能力,接受新事物快,市场意识强,还有一定特长,他们是农村中最具有生产性的劳动力,同时他们的平均受教育水平高于农村劳动力的总体受教育水平。因此,他们比较愿意外出务工,是农村劳动力中流动的主力。

(三)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劳动密集型行业

农村劳动力主要转移在制造业、社会服务业及其他等行业,如表5所示,70%的外出就业农村劳动力分布在这些行业,其中制造业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些行业具有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技术低等特点,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就业性别看,男性相对集中在建筑、采掘、制造等劳动强度大的部门,这主要是这些行业对体力的要求,因而男性劳动力比较多;而女性相对集中在电子、服装、玩具、餐饮服务业等劳动时间长的部门。这些行业中劳动力流动性强,缺乏长期稳定性。因此,劳动力流动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加上受文化素质的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四)欠发达地区的现有农村劳动力以女性为主

2007年,在农村转移劳动力队伍中,男性比例占58.6%,而女性比例占41.4%,产生差异的成因除性别差异外,主要由于城市本位主义观念、城市就业某些工作岗位的限制等,加之农村劳动力本身素质造成的就业选择范围比较狭小,致使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大多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脏、累、苦、险等重体力活,而这些工种和岗位主要需要年青力壮的男劳动力,使得在转移劳动力中男性数量明显要高于女性数量,因而造成更多女性劳动力留在了农村。

四、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机制、转移难点及原因分析

如图1,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珠三角地区集聚,产生珠三角地区的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因此,珠三角地区对周边产生了“向心力”,提高了企业间交易的效率,上下游企业获得了规模经济,使产品的种类增加,由此而形成对劳动力需求也相应的增加,吸引了周边地区大量的劳动力向珠三角这个“中心”区域集聚,并进一步促使企业规模扩大,经营能力提高,增强了珠三角地区企业的集聚效应,集聚效应又促使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又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不断的迁入,如此累积循环,这就加速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流动的流量和流速,加剧了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动的长期性和依赖性;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单向流人珠三角地区已经长达三十年之久,形成珠三角周边地区农村劳动力向珠三角流动的惯性或“路径依赖”。

(二)转移难点

1 改变单向流动惯性的难度大。珠三角地区的崛起,对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产生了强劲的拉力,形成了劳动力习惯性地向珠三角地区集聚;但是粤东、粤西及粤北山区面临工业化进程的缓慢,自身又因为拉力存在不足,很难吸引劳动力流入当地。因此,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欠发达地区仍是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劳动力单向惯性流动的难度比较大。

2 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程度低,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小。大城市不可能大量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必然会转移到中小城镇,但是中小城镇企业规模小,结构单一,导致系统不完善,如中小城镇的城市间快速交通系统、区域共同开发系统、资源共享管理系统、教育共用应用系统、大型体育与文化设施共享系统等的缺失或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也会不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3 欠发达地区现有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有效劳动力投入严重不足。2000~2007年,农村中男劳动力的比例一直占50%以上;然而,由于农村外出就业的主要是中青年人,这些人中男劳动力比女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大,这就造成农村中剩下的主要是小孩、老人和妇女。而在这些人中又只有妇女才是劳动力,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现象,使得农村有效劳动力投入不足。

4 欠发达地区现有农村劳动力适应企业生产的能力差。广东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不合理,绝大部分处于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掌握劳动技能程度较低,政府的专业技术培训少,因而面对竞争激烈的企业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难以达到企业需要的标准,很难做到尽快适应企业的需求。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07年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

业培训的只有16.1%,有83.9%的人没有受过专业培训,这就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三)主要症结

1 珠三角地区的“向心力”仍然强劲。珠三角地区的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所产生的向心力的长期作用,吸引大量劳动力惯性地单向流向珠三角,这是主要原因。

2 珠三角地区的“离心力”尚未明显出现。尽管大量的劳动力在珠三角造成了人流的过分集中,加剧了珠三角地区人口稠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和社会治安混乱等城市病现象,但市场拥挤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并未明显出现。其原因一是企业的产业链保证了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的长期存在。尽管珠三角地区很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但企业长达30年的不断发展中已经在这块具有明显政策和地理优势的区域建立了自己的产业链和生产经营网络,企业的后向与前向联系紧密而默契,这些都为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提供了保证。二是企业的转移成本大,这也是抑制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出去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访谈和调查中发现,企业最不愿意失去的是企业因搬迁所损失的社会关系网络成本和企业正常的运行成本。企业不愿意转移,自然在企业打工的劳动力要转移就成为空话。三是向欠发达地区搬迁的企--业其工人往往不能随行。这是由于工人工资的刚性要求规律和工人长期工作和生活所产生的根植性所致。

3 欠发达地区的“向心力”还未明显产生。欠发达地区短期难于产生向心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也长期低下,产业发展缓慢,经济势能小,短期内难于培育集聚企业所需的各种必需条件,缺乏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不能有效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也是重要原因。

五、促进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和合理转移的对策

(一)优化和完善投资环境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招商引资就没有吸引力、集聚力。其中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完善硬环境就是要促进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功能的齐全;完善软环境就是大力优化经济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融资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根据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实行相关的优惠措施,拓展招商引资的门路,发展好配套产业和相关产业,以便吸引更多企业来欠发达地区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二)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目前广东省内边远山区仍然聚居着不少人口,那里生存条件恶化,有学者提出,可以尝试将这些地区的人口集体搬迁到城镇,进行适当的人口聚居,加快城市化进程,一方面能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集中耕地面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减少农村因住宅占用的耕地面积,保证农业耕地面积的稳定,使农业总产值随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丁元,2004)。另一方面城市功能的建设,更利于产业的集中和发展,大中城市有较强的扩散和辐射效应,可通过资本输出、技术转让、信息传播、产品转换等方式,带动周边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中城市市场潜力大,就业机会比较多,更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可吸收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但是,这种方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搬迁成本大,不易操作。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作为一种思路考虑。

(三)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当地亟需的优质劳动力资源

广东省目前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水平仍然普遍不高,这与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强省呈现明显的反差,根据2008年广东统计年鉴,农村劳动力中81.3%只接受过初中以下的教育,84%的人没有受过专业技术的培训。由于农村中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不多,制约着他们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因而当面对不断变化和竞争日趋激励的市场竞争,对劳动者要求“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时候,农村剩余劳动力显然是难以适应这样的要求。此外,从农民自身来讲,很大一部分农民乡土观念浓厚,习惯于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对劳务技能培训认识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亟需建立相关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建立有利于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机制

篇14

论文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调查研究,对策建议

 

一、安康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安康市辖9县1区,209个乡镇。全市总面积23529平方公里,山地面积21764平方公里,占92.5%。2004年末总人口29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0万人,城镇人口44万人。全市17-50岁农村适龄劳动力154.7万人,剩余劳动力73万人。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50.1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3.65万人,增长37.4%,外出从业人员占乡村劳动力资源的35.33%。近5年,全市累计劳务输出93.8万人次,实现36亿元。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额的60%来自外出务工。2005年劳务输出工作又有新发展,劳务输出规模达到45.5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7.2万人,组织培训11.6万人对策建议,实现就收入18亿元。

劳务输出成为安康农民增收、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2、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分析

近年来,围绕做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市县两级农业、劳动保障、统计等部门先后多次组织专题调研,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历次调查的问卷调查情况,安康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劳动力转移主要流向省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

(一)60%的外出从业人员在东部地区务工

目前城乡及地区依然存在很大差别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由农村向城市流动。从流向来看,主要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据统计全国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的70%流向东部地区,安康转移的劳动力中流向东部地区为60.61%,中部地区为12.15%,西部地区为27.24%,具体情况见表一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表一:安康市外出从业人员地域构成(%)

 

 

 

2005年上半年

2004年

2003年

1、东部地区

60.95

60.61

59.82

2、中部地区

19.82

12.15

11.61

3、西部地区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