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校教育的特点范文

高校教育的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校教育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校教育的特点

篇1

【关键词】德国 高校创业教育 制度环境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近半个世纪以来,创业教育在德国各高校中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研究和创业教育体系,从而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创业,为推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介绍德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发展过程,从中学习和借鉴创新能力培养和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以有助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德国高校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构建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的基础框架。德国在推动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实践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首先,成立以大学为依托结合中小企业发展为一体的研究机构,开展创业和创新方面的研究。

其次,1978年成立创业文献数据库(ELIDA)。该数据库已发展为拥有超过22000种资料,出版以创业专题为主的系列读物①。

再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大学建立创业教育的教授席位制度。首先在商贸和手工业培训为主的非全日制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然后在全日制大学正式开创业教育课。据统计2002年创业教授席位在德国高校增加到39位,创业研究的领域逐渐从工商管理专业扩展到其他专业,形成了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基础,结合各高校特色的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体系。如波茨坦大学偏重艺术设计的创新培训课程,柏林洪堡大学的高新技术创业理念培训,科特布斯大学的专业创新课程等。

强大的社会创新力量与高校相结合。首先,德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的大力支持。许多大型企业,如西门子、大众、拜耳等公司定期举行创意大赛,项目众多。从公司研究课题到社会公益创业等项目吸引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参加,有利于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创新的动态和前沿技术的发展状况。

其次,从资金上对大学生的创业和高校创业教育给予支持。从1999~2001年,德国政府投入了4200万马克支持高校创业教育②。同时各大高校在政府支持下成立创业基金,创办创新公司。根据经济业发展合作组织的调查,为了促进洪堡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把高新技术和知识一站式转化到市场,柏林洪堡大学于2005年自筹资金成立创业服务公司,到2008年收益已经达到450万欧元③。其合作伙伴包括:柏林Adlershof科技园、Juelich研究中心、柏林公共发展银行、技术培训中心、伯克利的TTB西门子等。

莱比锡大学自2006年成立创业中心,年平均投资50万欧元,另为生物技术和制药每年追加26万欧元的创业活动基金。到2011莱比锡大学年已成立250个公司,近3000名大学生和员工参加了此次项目④。投资方为欧洲社会基金、联邦经济和技术部、萨克森州立经济、技术和交通部、萨克森州科学和文化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使高校的创业教育得到发展,也为企业带来新的创新研发思想,有利于促进产一学一研的良性循环。

创业教育注重针对性和实践。德国发展创业教育促进了微小企业的创办,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力促进技术创新和公益创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首先,德国的创业教育针对性强。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知识基础选择不同的学校,如职业培训中专学校,职业高等学校或综合性大学。职业培训学校和职业高等学校注重培养一技之长,更多进行生存性创业教育,而在综合性大学创业教育更注重结合所学专业进行的创新理念和商业模式运作,对创业精英和高质量的创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柏林工大的大学校园孵化器便是促进这种知识转化的一个很好的实证。一些大学生毕业生富有创意的高科技设计或作品,或者市场定位准确的商业运作模式,都可以得到进驻孵化器的机会。进驻的创业团队从商业计划书策划到创办企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如商业运作或技术支持等问题,都可以得到大学校园孵化器导师的指导和支持。这样有针对性扶持成立的公司技术含量比较高,创新性强,走出孵化器时,有些创办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有些通过并购或重组转化到大公司,还有一些把知识产权出售给有意愿的公司。

其次,德国教授非常重视创业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对创业教育的目的及创业教育应担负的社会责任有深刻的理解。以柏林自由大学为例,Faltin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面向学校和社会定期开办创业培训和年度创业峰会。他从自己创业经历中分析影响创业的因素,剖析在创业过程中各种创新理念形成的原因和模式,认为创业教育要强调创新思想的产生,充分挖掘创业者的创新潜能,形成创新理念并运用到商业模式中。这种强调创新理念,并培养人们在实践中发掘创业机会和创新思想的教学方式,深受大学生和社会创业人士的欢迎和肯定。

注重宏观和微观创业环境建设。宏观的创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⑤。在优化经济创业环境后,初创企业享有平等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信息透明,银行低息或免息等;在政治环境方面私有财产权和专利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在创业文化氛围方面也有很多尝试和努力,例如强调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培养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冒险精神;表彰长期致力于创业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并产生积极社会影响的学术精英,柏林自由大学的Faltin教授曾获得德国总统表彰。

另外银行和大型公司积极成立投资基金,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一个能够融合经济、艺术和社会活动为一体的创新企业家精神文化,最终成为人类创造文明史上的核心价值之一。”⑥这也是大学创业教育对人类文明发展应完成的使命之一。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两种类型,在注重构建宏观社会创业环境的同时,德国的校园创业环境也得到优化和保护,从而对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起到了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的作用。

创业孵化器定期组织创业知识讲座和创业培训,随时对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进行技术和法律等多方位咨询,大学生在创业阶段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如入驻柏林工业孵化器的大学生每月有2600欧元的生活费(是柏林地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3倍多),这对创业和微小企业的发展起到制度支持和法律保障。

德国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构建和完善创业教育基础框架。首先,加强对微小创新企业的研究,对开展创业教育十分必要。因为微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正是创业教育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如果缺少对微小企业的研究,创业教育便会缺乏针对性和实战要求,使创业教育陷入盲目性。

其次,通过在大学建立创业教育教授席位制度,保证创业教育研究和教学质量。因为人的创造性是不能像具体技能和技巧那样教授和传授的,要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及创业实践体验;加强与有实力公司的横向联系。

再次,德国不仅在创业教育领域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的教授席位制度,通过成立创业研究论坛促进创业研究,还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完善与专业课程相适应的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了国家政策和机制建设与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的架构和衔接。我国目前在这些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需要不断完善创业环境,促进国家政策和机制建设与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的架构和衔接,为创业教育的发展开出一片沃土。

最后,政府应鼓励和支持高校采取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加强各学科间的融合,推动创业教育研究的发展。高校不仅要研究生存创业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研究机会创业的质量和持续发展问题,包括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和公益创业等课题的研究,逐步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基础框架。

培养创业文化环境。国家和经济发生深远变革是因为创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领导方式⑦。创业社会文化环境有助于提升创业机会开发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整个社会的创业意识;二、创业示范作用;三、特殊的文化理念。一些学者认为一方面创业活动发达的地区,由于创业者受到共同创业价值观的相互影响,更多的人勇于参加创业实践,从而促进创业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创业的社会赞许性有助于有创业理念和价值观的人成就自己的创业⑧。我国的温州模式就是成功的范例,由于受到永嘉文化思想的影响,温州人利用其独特的社会资源和各方面的优势,成功发展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地区私有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加强创业文化的培养?

首先,建立一个能够融合经济、艺术和社会活动为一体的创新企业家精神文化,不仅需要强调创新改革,还需要全体社会力量长期的培养和发展。这包括社会对创业文化价值观的赞许,对创业失败的接受和创业信息的共享。

其次,政府需大力扶持建立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包括资金支持、政策支持、资源共享和机会平等,注意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规范性,以推动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

再次,高校要营造一个由社会组织、高校与社会企业跨界合作的创业教育模式。例如,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专业竞赛、科研活动、创业设计竞赛活动,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对参赛作品进行跟踪辅导,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营造创业教育浓厚氛围。

注重实践,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高校创业教育核心目标是培养大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创业教育的宗旨之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即培养大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⑨。

高校创业教育不能等同于以创业开公司为目的创业培训。接受创业教育不是无奈之举,而是为人生开创更大的发展空间做好准备;创业成功可以带动就业率,但创业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仅仅提高就业率而设立。对创业内涵的理解是个导向问题。对创业理念和内涵理解不够,会直接影响创业教育的质量和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高校的创业教师对于“什么是创业”、“为何要进行创业教育”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应有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去看待。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创业教育应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第一,借鉴德国高校创业教育经验,大学生入学开始就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建立融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第二,重视创业教育与高校的专业特点相结合,突出高校的创业特色。虽然我国不乏知名高校为此做出不懈努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特色和模式,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中心、上海复旦大学的创业中心等。但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应普遍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加强技术创新,注重理念创新和商业运作模式的融合。

第三,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各院系特点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选修课,增设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创新思维培养》、《创业学》等课程。根据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设计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从普及到筛选,再到重点扶持,把生存创业和机会创业教育区分开来,对于有创业冲动和潜质的学生进行精英式培养,满足创业启蒙和创业实践的不同需求,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规划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四,努力培养有高新技术和商业运营模式的创意,促其成功。由于我国创业教育的教授席位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需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多渠道集结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力量。选聘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投资专家、管理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各种类型的创业经验与教训。邀请社会力量加入到创新和创业过程中,参与项目的选题和合作,选拔出部分应用性强的成果,通过改进、提高、推广并最终走向产业化,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也有利于造就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第五,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加强对创新能力、内趋力、冒险精神和超前行动力等心理特质的培养,鼓励具有创业素质的大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结语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面对缺乏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建设,师资力量匮乏,大学生参与度和成功创业率低等诸多问题,还需要一个长期改进,完善的过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借鉴德国的创业教育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加强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创新研究,促进社会创新力量和高校间合作,逐渐走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

【注释】

①④Heinz K. A study on the Stat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t German Speaking Universities and Polytechnics. http:///DWD/_621/upload/media_1450.pdf

②王森:“德国政府支持大学创业-EXIST 计划概要”,《全球科技经济望》,2002年第3期,第30页。

③Universiti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Criteria and Examples of Good Practice. http:///cfe/leed/43201452.pdf

⑤Scott Shane:2003“A general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the Environment Context of Entrepreneurship ”, p.147

⑥ Faltin G.Creating Culture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y,2001,2(1):pp.132-137.

⑦李丽:“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评析”,《高教探索》, 2012年第4期,第57~61页。

⑧PARSONS,TALCOTT,and KROEBE,A. L.,(1958),“The Concepts of Culture and of Social Syste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3,p582-p583.

篇2

【关键词】爱国教育内容 特点 启示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广东生态发展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挖掘与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编号GD10XMK05)阶段性成果。韶关学院2011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中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 编号[2011]38-11)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09-02

健康、理性的爱国之情来源于科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熏陶。因此,科学设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成功的关键。美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成功,学习借鉴其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设计方面的经验,有利于提高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

一、美国高校爱国教育内容的特点

1.培养民族自豪感与忧患意识相结合。

民族自豪感是指民族国家的成员对自己身为该组织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民族自豪感既是民族自信的体现,也是人们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的精神动力。

美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建国到现在美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在经济领域、科技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巨大的成就无疑成为美国人自豪的资本。美国高校通过相关课程充分展示美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大学生对美利坚民族以及美国社会制度的自豪感。美国高校的民族自豪感教育颇有成效,美国大学生大都有一种“我作为美国人是幸福的,是值得自豪骄傲的”民族自豪感。[1]

美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区别于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的同时,非常重视危机感教育,刻意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美国高校非常善于利用国际上的一些大事警示大学生以及美国社会。例如,1957年,前苏联率先实现载人卫星上天。美国社会尤其是美国高校对此非常震惊,反省本国教育制度、科技制度存在的问题,制定教育、科技振兴规划。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竞争对手。美国对此惊呼“民族在危机之中”。美国高校还喜欢唱“美国衰落论”的调子,动不动就说美国实力已经下降,甚至断言到某某年美国就会没落。

美国高校批评甚至夸大美国存在的问题,其目的不是贬低或反对美国,而是要提醒大学生:美国虽然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美国必须保持警惕、保持国力、保持霸业,才能最终保证美国的利益与权威不受损害。

这种把培养民族自豪感与忧患意识相结合的做法,既能保护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又可防止国民的狂妄自大心理,有利于培养国民健康、理性的爱国情感。

2.培养美国精神与强化美国社会制度认同感相结合。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即人们常说的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就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2]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美国社会在两百多年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念,即所谓的美国精神。这种美式价值观念既是美国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也是美利坚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宣传和培养美国精神是美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美国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美国人不喜空谈,讲究务实,做事脚踏实地;不因循守旧,勇于开拓创新。美国社会还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只有拼搏梦想才能成真。

二是个人主义与独立精神。个人主义是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美国社会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认为个人与社会相比处于更本位、更中心的地位。与个人主义密切相关的是美国人崇尚独立精神。美国家庭在孩子还小时就开始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社会也把独立视为正常人的一种重要品格。因此,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美国人大都具有强烈的独立精神。

三是自由、民主、平等。美国人崇尚自由,反对束缚;主张民主,反对专制;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反对特权。

美国高校非常注重向大学生宣扬美国精神,无论是课程教学还是学生活动,处处渗透美式价值观念。

对本国社会制度认同与否直接影响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美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大学生对美国社会制度的认同感。公民教育是美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介绍美国政治制度和宣扬美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是公民教育的主要目的。美国政治之类的课程介绍政府及其职能,例如政府应当由人民来选,政府应当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政府应当保护民权,政府应当为大众的福利而工作。美国高校教师告诉大学生;美国政府的上述特征使其为实现民主、自由、人权提供了切实的制度保障,换而言之,美国社会制度体现了美国精神,因而值得人们维护。

3.培养权利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

个人主义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使得美国社会非常强调个人权利,因此美国高校非常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公民课等相关课程告诉学生作为一个美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当你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救济。历史课等课程会介绍美国人权发展史,告诉学生要珍惜自己的权利。由于美国学校与社会都非常重视培养人们的权利意识,所以美国人大都具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国民普遍的权利意识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家制度对国民权利的保护要求。一个公民享有充分权利的国家,人们自然会更加热爱她,因为这样的国家大家觉得安全和温暖。

受基督教新教传统的影响,美国人在重视个人权利的同时,又非常强调个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美国高校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高校教师教育大学生:个人享有一系列的权利,但同时也要承担一系列的责任。例如,尊重生命,包括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尊重别人的权利,无论是人身权还是财产权;遵守公共规则;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等。履行自己应当履行的责任既是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又是自己权利得以实现的保障。

二、启示

美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设计非常科学,效果也很显著,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成就与忧患并举。美国高校教师在展示美国成就培养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并不隐讳美国存在的问题,甚至故意夸大其词,意在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往往喜欢讲成绩,很少讲甚至有意回避我们存在的问题,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只讲问题不讲成绩容易让人悲观失望甚至产生民族虚无主义,但只讲成就不讲问题则让人狂妄,两者无疑都不是理性的爱国主义。我们应该既要展示成就,也要直面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理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是觉醒和智慧的表现。因此,在培养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我们必须直面并且重视国家存在的问题,培养人民的忧患意识,唯有如此,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健康的发展。

第二,弘扬民族精神与强化国家制度认同感相结合。美国高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非常重视将弘扬美国精神与强化美国社会制度认同感相结合。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虽然也讲民族精神和介绍国家制度,但是两者往往是分离的,好像没有什么关联。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而国家制度则是我们价值取向的制度表达与保障。因此,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一方面要向大学生熏陶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要向大学生介绍我们国家制度蕴含的民族的价值理念,换句话说,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制度符合我们的传统与价值追求,从而增强他们的国家制度认同感。

第三,权利与义务并重。美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重视权利意识与责任感的统一。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则非常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而较少讲个人的权利。公民有忠诚、热爱、服务国家的义务,国家则有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权利的责任。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如果公民都不履行义务,国家就无法正常运转;国家如果不尊重和保护公民的个人权利,公民不可能热爱、忠诚国家。因此,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关键词]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  特点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理论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的基本原理,研究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总之.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理论的实质,探索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研究;二是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理论,就无所谓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以及如何对待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理论教育是以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理论体系,包活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人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篇4

一、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定位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定位研究,是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把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与其它类型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形式区别开来,找到其确切定位,才有可能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过程,创办出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分类较多,如有根据专业性来分的专业音乐教育与非专业音乐教育(曾琳2005.2);有根据教育层次分的研究生音乐教育、本科音乐教育以及专科音乐教育(杨柳2003)。但上述分类均是以单一的指标来进行划分的,而且只从宏观上进行了一个粗略的划分。本文尝试从综合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学校类型等指标入手,把高等音乐教育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而且各个子系统中又包括完整子系统的结构模式(图1)。其中系统Ⅰ和系统Ⅱ在文献中经常使用;系统Ⅲ是笔者根据当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实际概括而成,它包括高等专业院校音乐教育、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教育、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四大类。在这四大类中,除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外,其它类型的音乐教育都与特定的高校类型相对应,而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则是涵盖多种高校类型的非专业音乐普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从图1(见下页)可知,在系统Ⅰ、系统Ⅱ和系统Ⅲ中,虽然各自的划分标准不一,但它们相互之间是交叉的。图1(见下页)显示,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属于系统Ⅰ的专业音乐教育,也属于系统Ⅱ中的本专科教育;但在系统Ⅲ中,它与高等专业院校音乐教育、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教育、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都不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主要特色在于它以市场为价值取向,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它与高等专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学术价值取向、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教育的师资培训价值取向,以及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的通识教育价值取向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特色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它以市场需求为价值取向。具体来说,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具有如下主要特色:

(一)培养目标的综合性

我国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的综合性方面主要有如下表现:首先,高职院校的定位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多样化。高职院校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其目标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与综合性,单一的或高深的培养目标难以应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其次,培养目标体现社会性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音乐既要表现时代精神,也要体现艺术个性,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既充分接触社会,体现社会发展的脉动,同时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艺术的个性特色。最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体现技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高职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目标要充分体现技能性,具备实际应用能力。但艺术的真正底蕴在于其内在的素质,高超的技能来源于对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艺术素质修养,同样是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

(二)培养规格的应用性

我国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在培养规格上着重于应用性。应用性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线,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目标之一。基于这种定位,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也充分体现市场的变化趋势,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注重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培养的人才能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需要。我国当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培养过程的应用性体现不够,培养的人才直接应用到社会中仍需要一个较长的培训过程,因此加大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实习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二是培养艺术通才。艺术通才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是有机统一的,应用性要求在学习的内容上宽泛,即所谓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但在专业上并不要求过于高深,学生具备多学科的基础知识,然后以某一特长为主要发展方向,培养一种“多学科、复合型、圆锥式”的人才类型(胡建华2003.12)。

(三)培养模式的多元性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培养模式的多元性,单一的培养模式显然不利于完成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按人才成长的规律有机组成的一系列教育过程的统一,它本身也是柔性的,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我国传统的高职音乐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基于专业教育的思路,在适应性上滞后于时代要求,在结构上过于刚性,新时期的社会变革要求重构我国高职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模式将以柔性化、综合性和个性化为基本特征。

1.柔性化

柔性化对应的词是“刚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社会的变化已超越了常规的时间计量单位,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变化的要求,传统的刚性培养模式显然力不从心。因此,重构柔性化的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提高其社会适应性、跟上时展要求的根本要求。

2.综合性

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现了综合性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宽厚的知识储备,有广阔的文化视界,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要求音乐专业学科内容的综合,如专业知识(如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历史、音乐教育等)与相邻专业基础知识(如影视、戏剧、舞蹈等)的综合,专业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如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文学等)的综合,也就是说,逐渐消融知识之间的人为划分,合理重构知识结构,弥合知识之间的裂痕。

3.个性化

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柔性化是统一的,它本质上是要求“因材施教”。在高职音乐专业教育过程中,由于音乐专业教育的特殊性,体现个性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性化,是指在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允许个体表现自己独特的禀赋,按个体的兴趣爱好与才艺特长,营造有利的成长空间,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在制度上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潜隐的“政策性保护”(事实上,艺术系已存在的一些特殊规定,如对英语要求的降低,录取中文化分数单独划线等)。(四)培养对象的普及性高职院校接收的学生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它与高等专业音乐院校或高师音乐专业院校的“高门槛”入学标准不一样,在入学的门槛上较低,也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精神,在培养对象上具有普及性。但是,从高等音乐教育总体结构来看,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虽然具有普及性质,它与高等院校的普通音乐教育的普及性还是明显不同的。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普及性是相对于专业音乐教育而言的,它一方面有利于让更多的学生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训练,受到专业音乐教育的熏陶,另一方面也体现社会发展对艺术通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可以培养出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通才,这正是体现其特色的关键所在。如何把高等音乐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机衔接起来,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到高等音乐专业教育的训练,这正是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巨大发展空间所在。

(五)培养效果的即时性

我国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在培养效果要体现即时性。与其它类型的高等音乐教育不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人才的就业方向是社会艺术团体,学生在踏出校门之时,也是检验其培养效果之际。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要尽量缩短学生就业的“过渡期”,培养一种“上手能用”的专业技术人才。基于上述要求,高职院校的培养过程充分注重学习与社会的紧密接触,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习,边学边干,在做中学。此外,课程内容的设置也要与实际操作紧密相联,避免纯粹的理论教学模式,课堂学习既要高于实践操作,但也不能脱离实践操作,真正做到“在课堂中找理论,在实习中找答案”的培养效果。

篇5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分子生命科学 教学改革

一、引言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已经渐渐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了生命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这门科学通常被称为“分子生命科学”。分子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前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同时,分子生命科学又因其内容的复杂性、高度抽象性等特点,和数学、化学及物理学等课程一起被列入了基础学科的范畴,使人一听感觉很有意思,但是一学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头痛不已。本文试从职业学校分子生命科学的教育现状、教育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分子生命科学教育的现状

1.分子生命科学教学内容的选择。

分子生命科学的研究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即使是教师也不可能了解所有的新信息,所以,也就不了解选择何种适当的教学方式;而作为学生,他们因缺乏背景知识,无法理解足够的网络信息进行选择性学习。所以,面对铺天盖地的分子生物信息,大部分学生要么不感兴趣,要么敬而远之,不知如何入手及如何分析。

2.概念的理解和推理的困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学校在教授分子生命科学的时候,都是将分子生物学单独列出来讲,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方面不利于联系宏观现象,另一方面,不容易理解其中的概念,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推理,听不懂老师讲授的内容,所以往往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干脆就逃课,最后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死记硬背的现象。

3.实验经费不足,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

分子生命科学的实验操作基本都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所以,要想真正进行系统、综合的分子生命科学的实验的话,不但需要许多仪器,而且在这些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一些试剂、酶、菌种等材料要么有毒、要么价格不菲、要么不易保存等,这些因素一方面因为安全问题束缚了分子生命科学实验的开展,另一方面,因为高校实验经费的不足,导致一些实验只能在课堂上讲授,而不能使学生动手操作。

4.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在网络如此便利的现代社会,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演示,也能够弥补因现实条件所限造成的教学缺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师的精力和知识体系的问题,往往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

三、分子生命科学教育的特点

1.教学内容涉及面大。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分子生命科学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会越来越广,需要用到很多学科的知识,这对于本科生来说学习起来并不轻松。

2.概念难于理解、内容缺乏想象。

在分子生命科学的学习中,概念的多重意义和变化也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分子生命科学发展迅速,其中的基本概念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了原有的意义或变得更为详细。另外,分子生命科学的内容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事件,并且经常使用特殊的符号。在学习特定知识的时候,经常用到该领域的语言,这使学生一方面因缺乏感官的刺激,另一方面因特定语言难记而感到厌倦。

3.教学设备需更新,教学经费要充足。

对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真正掌握分子生命科学技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不但需要他们熟知理论知识,而且要将理论知识和原理熟练地运用到实验中。但是因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即使是校方注意到分子生物实验对本科教学的重要性,也往往有心无力,致使本科教学设备落后,教学经费严重不足。

4.部分内容的讲授需借助网络资源。

一个生命科学的概念,大部分涉及集群的过程,而这又涉及复杂的生物物理,生化,生态现象。为了解新兴的概念,学习者必须通过复杂的信息空间进行筛选,区别对待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特别是难于理解的生物学概念,如自然选择、进化、变异、分子重组等,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解决学生学习的困难。

四、对教育研究与教学的启示

1.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确定讲课的核心内容。

由于分子生命科学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并且分布于不同的课程学习中,因此,应该编制一本适合学生学习的分子生命科学丛书,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单独把分子知识列在一起,作为一门新的学科。

2.科学规范地界定概念,通俗易懂地教授知识。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推理困难已成为科学教育研究的主要焦点。目前也有一些高校正在采取措施,以缩短实践和分子生命科学教学之间的差距。所以,在分子生命科学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应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使学生更轻松地进行学习。

3.构建合理网络平台,增强网络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向教育领域的渗透,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媒体教学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分子生命科学的教学和研究中,要利用网络视频发挥关键作用,从而改变学生关于分子生命科学现象的抽象思维方式,这样更有利于教学和科研的研究工作。

4.重视分子生命科学领域中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

虽然目前核物理等学科给人们带来有利的一面,但是也存在安全隐患。科学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分子生命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的日益紧密,人们对在哲学和伦理问题上产生了争议。

总之,分子生命科学核心内容的确立,概念的理解,利用网络进行虚拟实验及知识的传播和伦理道德的研究是本文在分子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关注点。建议在高校进行更多的研究活动,了解学生对分子生命科学新概念的理解和学习的情况,建立分子生命科学大学科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利用分子生物知识为社会服务。

篇6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特点;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28-02

一、突发事件研究概述

高等教育突发事件的处理,近年来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研究者们的研究兴趣,对校园危机以及相应应对政策的著作也颇多,当中最权威的是美国教育学者Lerner等所著的《校园危机反应实战指南》。针对美国的校园中较常出现的自杀暴力、滥用药物、怀孕试婚、车祸幸存者、骚扰等突发危机事件,将其归纳为“急性精神创伤”(AcuteTraumaticStress),Lerner等学者在此书中展开了相关的对策研究以及指出如何对教育机构管理者进行有效培训。最初,国外关于高校危机、突发事件等领域的探索研究,都源自公共关系学科的分支——校园公共关系,比如:面对办学成本上升、公众期待提高、学生人数减少、政府支持度走低、媒介恶意报导等美国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激化,美国的著名学者卡特里普、森特等在1952年从公关角度提出了一些适用性对策,美国学者库姆斯也在20世纪80年代末从宏观角度研究了世界高等教育危机并大声呼吁寻求对此问题的重视。中国学者周贝隆作为国内较早重视校园公共突发事件研究的学者,在1994年也提出了“中国教育的危机”这一概念。受研究角度和自身环境的影响,国内最早研究高校突发事件的学者主要分为两类:从校园公关角度出发研究的公共专家,如熊源伟、袁传荣等;从实际管理经验出发,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寻求发展的大批学校实务工作者。由于理论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研究成果较少,即使国内学者认识到了突发事件对高校声誉和形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影响,也很难得到更为深入的处理方法和研究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比如能维护社会稳定、为教学科研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应对高等院校中发生的突发性危机事件,既有技术管理问题,更存在着思想教育、心理异常防控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党的优良作风建设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优势,在应对这一系列校园危机时发挥着积极独特的作用。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趋向于多样化,各类社会化问题不断出现。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群体有着其自身所处环境产生的特殊性,具有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征。信息网络传播渠道日益发达,学生对国际社会热点问题更敏感,高度信息化下学生受不良信息影响程度加深,扩招后的校园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脆弱化,等等。还有,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问题日益突出,贫困生承受比一般大学生更重的经济社会压力,部分同学甚至觉得自己失去人格尊严,各种心理障碍以及极端行为都极易产生。只有在深入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1.突发性。高校突发事件的首要特征是突发性。极小事件以偶然发生的形式,造成或可能产生的后果让人猝不及防,难以预料,措手不及。从量表到质变的过程中,外界干扰和内部诱导因素都不可测、不可知。因此,高校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和偶然性是无法避免的。它一旦发生,影响力势必使在校园内迅速扩散,使师生和学校陷入慌乱当中。

2.危害性。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和恶果,给高校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影响。大学生群体由于其心智相对不够成熟却又相当敏感易触动,突发事件容易引起群体性恐慌,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安全稳定,这是高校突发事件的另一特性。一旦遇到负面效应极强的突发事件,极易被社会上别有用心的人唆使摆弄,加深危害程度,并向政治敏感问题演化,最终威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偏差。

3.客观性。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偶然性的背后都存在一定的必然性。突发事件的酝酿、出现、发展、蔓延和爆发这一过程,不断会有信息传递出来,这些信息都能为高校管理者和决策人提供一些线索资料,因此,高校突发事件及其原因和背景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突发事件又是可以把握和预测的。

4.扩散性。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比其他群体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社会反响,由于高校师生作为社会上的高知识、高素质群体,有着标杆的作用,而突发事件的“涟漪效应”使其极易扩散蔓延到社会其他角落,引起相应的连锁反应导致一个或几个继发事件的发生。加之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渠道高度发达,网络媒体反应迅速,高校突发事件蔓延扩散途径多样化,速度也更快。

5.敏感性。绝大多数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嗅觉敏锐、好奇心强,对新事物的反映和接受能力极快,参与事件的能力也很强,这是高校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文化组织而产生的特点。一旦高校发生突发事件,这些有知识、有理想、充满热情的青年学生极易被卷入;同时,由于他们从小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尽心保护,社会实践经验和危机意识都相对较缺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形成和确立的过程中,缺乏对突发事件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这也是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一个特殊性所在。

三、高校突发事件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稳定。突发事件,容易使人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某种病态的人格行为,集中表现为不信任、茫然无措、恐慌和行为失常,人人都有一种危机感,人与人之间不能正常交往,导致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危机状态中。这也是由社会心理学角度得到的正常结论。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井然有序的教学生活安排往往由于外界干涉或学生自我不适应而被打破,影响了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思想稳定,甚至会产生对自己、学校、国家和社会的怀疑、不信任。如“非典”在北京等地急速蔓延期间,恐慌出现,许多学生未经学校同意就擅自离校、返校等等,心理活动表现出病态的人格行为,这些行为又造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2.激化了高校潜在的矛盾。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贫困生总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当前已达到了在校生总数的20%左右。贫困生比率过高是学校和谐稳定发展的隐患。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急速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伴随着社会发展出现就业难度加大现象,就业压力给很多大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负担,就业问题积压成疾极易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高校安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招生和就业方面的利益关系导致的各种问题,都能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时,起到激化高校潜在矛盾的作用。

3.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面临考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管理者和执行者,面对突发事件时,更要沉着冷静,细致观察前因后果、敏锐预测事态发展动向、迅速正确作出决策解决问题以及及时掌控学生思想动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有效地采取防范措施。其次,要对学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同时对学生进行现实案例教育,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三,面对突发事件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快速决策、妥善处理、稳定人心,为处理事件赢得宝贵的缓冲时间,避免高校的突发事件在不可控制情态下进一步扩大。

四、高校突发事件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契机

高校突发事件不仅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机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这一“非常态”带来的契机,找出引起人们产生共鸣的事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在社会常态下难以企及的教育效果。

1.高校突发事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机遇。高校突发事件在给社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能充分利用突发事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能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例如1999年发生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一些高校以该事件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分析原因有以下三点:其一,该事件为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爱国舆论环境,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更易被受教育者接受;其二,有些道德品质在危难而紧迫的背景下更容易凸显,突发事件的发生就为这些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巩固和强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其三,人们对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所获得的感受其影响更为深刻。

2.高校突发事件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防患于未然的危机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有助于建立起嗅觉灵敏、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预警和信息反馈机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及时把握社会的思想动向和在校学生的心理动态,如何才能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苗头和根源,如何才能超前预测并及时发现潜藏在社会生活中的暗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是对其工作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极大考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科学化发展,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角度解决高校突发事件,还需要思政工作者的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 西部高校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研究生群体特征及思想概况

自1978年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始恢复研究生招生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我国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在校研究生已经成长为一股人数庞大、分布广泛、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力量。归纳起来,目前研究生的群体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源结构复杂,价值取向多元化

随着招生政策的调整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生源结构日趋复杂,由过去主要以本校应届生为主,到现在的外校应届生、辞职考研人员、在职学习人员、同等学力者与本校应届生平分秋色的局面。研究生在教育背景、社会阅历、婚姻家庭、年龄结构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在面对社会问题及思想波动时的个体差异也很明显。他们的主体意识高度觉醒,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在价值行为的选择上表现出更为多元的倾向,这就构成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挑战。

2.政治修养欠缺,集体主义观念淡化

尽管研究生大都受过多年的理论教育,但是他们尚未真正形成以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不能用辩证、全面和历史的方法去看待问题。为数不少的研究生不具备客观、正确地分析评价政治的能力,并且普遍存在模糊和错误的政治观。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有些研究生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底线,道德评价采用双重标准,知行难以自觉统一的问题,并进而对科研人员所应具备的严谨求实的科研道德素质产生冲击,表现为部分研究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缺失以及科研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失范等。

3.独立意识强,思想教育难度大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更具独立性,强调运用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作为高知识群体,他们经常接触学术研究的最前沿,思想开放,善于独立思考,对于所获得的信息大都要通过内在思考才可能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信念。由于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研究生在对待外部世界问题上都有自己有相对独立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判断。并且他们已经历过大学阶段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和情感上不愿接受研究生阶段的“再教育”,因而对政治理论学习存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这也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西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1.生源地以西部为主,生源结构与质量都不尽如人意

西部地区目前的经济水平和教育质量与东部发达地区还有差距,这使得西部高校在研究生招生时缺乏足够吸引力,无法招揽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踊跃报考西部院校。由于生源地以西部地区为主,导致生源结构与质量都不尽如人意。虽然近些年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已获得历史性突破,但西部基础教育及高中阶段教育总体质量不如东部等发达地区是不争的事实,受其影响,西部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也要逊于发达地区,由此导致西部高校研究生在科研及就业上相对发达地区院校的研究生处于劣势,这对学生的心理自然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由此也加大了西部地区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压力。

2.教育投入不足,地域经济对教育支持力弱

西部各省的社会经济水平总体赶不上东部发达地区,虽然西部大开发工程实施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加以扶持,但西部教育的资金、人才缺口依旧很大。2007年西部12省区中央及地方教育经费投入总计1900亿元,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的19.36%,平均每省区投入158亿元,还不到同期江苏省教育投资的四分之一,仅相当于广东省的18.29%。由此造成西部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资金投入难以保证,研究生的科研经费和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对学校及教育体制难免更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同时总体较弱的经济实力、和较低的工资导致科研学术资助及毕业生就业的本地安置能力较弱,学生毕业后对投身西部建设缺乏热情,毕业后争相涌向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谋求发展。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争取具备条件的研究生毕业后能够留在西部工作,既要“教得好”还要“留得住”。这“去”与“留”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也成为决定西部社会发展速度的关键一环,由此进一步加大了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3.为抢抓机遇快速追赶,“唯科研至上”的负面影响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逐步转向产业化、信息化、集团化,社会资金与教育实体间的利益关系趋向多元,校园网络开始大范围普及,大规模的院校兼并重组对教育资源配置做出了重新调整。为了抢抓这一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西部高校通过多方动员、积极谋划、突出重点,在业务教学及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同时高速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思想政治工作关注不够、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工作方式传统,方法简单,专业德育队伍建设也不完善;研究生培养中重学术研究、轻思想教育,唯科研成果至上又进一步导致人才培养方向的偏颇。

三、加强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

针对以上三方面的特点与困难,加强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本着立足自身潜力,积极开拓渠道,扩大教育实效的原则进行。在这之中要重点搞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校园文化活动的操作性和参与性都较强,实效性好,很适合西部院校开展研究生德育教育。在这方面一些西部院校已经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如西北大学的“黑美人艺术节”、四川大学的“学生社团文化节”、西北工业大学的“航天科技文化活动月”等校园文化活动,无论是组织筹划还是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水准,已朝着精品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二是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在校研究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教育素材丰富的有利优势,积极帮助由应届本科直接考上的研究生增加社会阅历,对已有一定社会阅历的在职或辞职读研人员加强指导,为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热点及个人思想问题提供思想上和政策上的指导,使其能够坚定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

三是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互联网以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优势已经在高校科研、管理及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又使得网络很容易为各种有害信息所利用,所以要切实加强大学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西部一些高校已经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如西南交通大学的“扬华素质网”、兰州大学的“萃英在线”、西南政法大学的“红歌网”等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对各校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是要努力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研究生由于生源结构复杂,很多学生在学习、科研的同时还担负着家庭、工作的担子,负担过多既影响了学术科研工作的开展,还容易使学生背上思想包袱,并进一步对其价值取向和学术态度造成不良影响。西部高校家庭生活困难学生较多,加之研究生高昂的学费,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加大对生活、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帮扶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服务,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留在基层、留在西部、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五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管理体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通过完善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加大激励和保障力度,科学规划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专职研究生德育队伍的文化修养和业务素质深造,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与研究生生活、科研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和改进西部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西部实际,准确把握西部地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充分利用地域现有优势,克服当地教育经济基础薄弱的不利因素,积极寻求投入低、实效好的工作途径,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西部社会经济进步和民族复兴大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静.积极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新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9,(9):39-41.

[2]方燕.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8):4-7.

[3]贺翔,王超,黄晓颖.加强和推进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和方法[J].中国科技创新导报,2009,(2):8.

篇8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特点;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时代的发展促使高校的教育管理发生了变化,在当前阶段,高校的教育管理也呈现了新特点,而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这种改变,急需进行调整。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对其进行分开讨论。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

教育管理理念更加多元化

近些年来受思想开放与西方思潮的影响,教育管理理念也不断的发生改变。与之前的高校教育管理相比,现代的教育管理理念更加多元化。现在的高校教育管理有“校本”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流程管理理念等多种的管理理念。

“校本”管理理念:校本管理指的是将学校作为基础或者将学校作为本位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强调的是将教育管理的重心下移,而把学校作为进行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具有独立性的法人实体,以此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校本”管理这一概念引自国外,最初开始在美国推行。在该管理理念下,教育管理需合理对学校技术、设备、人员等资源进行分配,将学院作为一个独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使每一个学院都有极大的灵活性,能够适应教育管理的目标,也可适应学生的需要,是一种外控转内控的管理方式。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教育管理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人进行管理。管理人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因素是影响教育管理的第一要素。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下重视的是人的作用,教育管理理念也应以人为本。

流程管理理念:流程管理理念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型管理理念,最开始是应用在企业管理中,后逐渐被应用至教育管理。流程管理理念应用到教学管理中强调的是教育管理的计划性与有序性并要求实行“物”“人”管理的有机结合。

管理手段日益现代化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科技的进步,学校的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日常工作开始采用办公系统、教学开始应用多媒体、学生开始进行网络学习、很多学生的活动方式从篮球之类的户外活动变成了dota之类的网络游戏……教育工作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教育管理方式也发生变化。现在,过去那种通过常规检查或者考核等为主要方式的管理模式已经被淘汰,高校的教育管理手段日益现代化,各种先进设备与管理工具被应用到管理工作中。

管理环境更加人文化

随着人们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重视管理环境人文化的建设。通过人文环境的熏陶而使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校园管理环境人文化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建设能够陶冶情操的文化环境,二是引导型的文化环境。建设能够陶冶情操的文化环境比如绘制具有向上教育意义的绘画浮雕等、创造宁静优美的校园环境等。引导型的文化环境有进行名人事迹的展览、先进事例的报道等。

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具有以上这些特点,那么高校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这些变化提升自身的管理效果呢?

应对高校教育管理变化的策略

教育管理是一个贯穿于教育工作始终的活动,管理活动的进行要严格的遵守相关制度,并建设好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高校内文化的熏陶,促使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转变形式主义为自我约束,保证管理质量的稳步提升。设计一个陶冶情操的校园文化环境,例如师生在草坪、长廊、雕塑、绿地这些审美文化环境中时,会有耳濡目染的效果。那些反映学校向上精神、校训的石头雕刻,也会丰富学校内涵,给师生一种目标上的、价值上的正面导向作用。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正确的目标,催人奋进、不断进取。例如清华大学塑造的闻一多雕塑,复旦大学的鲁迅雕像。

推进现代化教育管理手段的建设,建立先进的教育管理制度

推进现代化教育管理手段的建设是加强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工作与学生生活的现代化要求管理手段也要向现代化发展。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在保证原有成绩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的水平。同时,还要着力打造与现代管理理念相适应的先进教育管理制度,通过管理手段与管理制度双方面的建设来带动管理的前行。

改进教育管理原则

高校要加强教育管理适应时代变化还需根据现代教育管理的特点,改进教育管理的原则。在进行现代教育管理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持续创新原则。管理与被管理的主体都是人,人的活动对管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教育管理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把高校大部分的管理权力下放到学院,甚至是学生,让学生承担起一定程度上的管理权。为此,需要高校摒弃原来的那种受上级命令来管理的方式,运用好各自的权力,能够站在战略目标的角度上看待教育管理,转变过去专注某个方面的教育管理为对学校教育的所有方面管理。积极地协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实施激励手段,调动起辅导员和学生骨干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及热情。教育管理部门需要深入以人为本理念,履行好自己职能,给广大辅导员关怀和帮助。

建立起健全的评估系统

评价活动的开展是根据教育目标与价值观为依据,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然后据此做出判断。通过评估,学校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自身不足之处,便于进行弥补改进。但并不是任何的管理评价都可达到以上效果,有效的管理评价需先更新评价观念。学校要充分论证,引进与现实发展状况相符的理念,构建实效性强的评价系统。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要发挥评估系统的作用,评价主体必不可少。在过去,评价的主体一般是管理部门或者是行政部门,评价主体单一。但是进行评价的主体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受个人喜好与他人影响较大,容易做出与实际相差较大的评价。现代的评价体系要克服这一点,通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来最大程度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价主体多元化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多人、多部门进行评价。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健全的评估系统还需要注意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可通过专业性的评价机构或者全国性的评价机构来进行评价,或者协助设计评价体系。学校自行组织开展评价时,要注意采取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从多视角展开评价,保证评价的真实有效。

结论: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高校教育受时代与科技的影响正处于发展变化中。教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对学校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时代与科技的变化赋予了高效教育管理新的特点,高校也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措施对自身的管理活动进行优化,使其满足这些特点并能发挥更大效果,达到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乐燕. 浅论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与策略[J]. 教育界, 2012(13)

[2] 徐楠 金璐. 创新教育与高校教育管理改革[J].天津市教科学报 ,2009(04)

篇9

[关键词]美国中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特点

[作者简介]周素勤(1977- ),女,河南漯河人,重庆三峡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庆 404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形势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10087)、重庆三峡学院2011年度第一批教授(博士)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中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ZZ-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116-02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即通过教化或教育把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转化为人们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从而唤起人们强烈的聚合心理,并将这种聚合心理上升为共同信念和奋斗目标。①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提高国民向心力的重要手段。虽然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存在根本差异,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也大相径庭,但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一些具体做法对于优化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

1.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确保个性发展和个体利益为核心价值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美国人普遍认同并内化为价值判断和为人处世的标准,这也正是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丰富,并能够根据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期间,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要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美国意识”以及进行广泛的废奴宣传工作。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则主要是激起大学生对美国参战的支持以及鼓舞士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冷战期间,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进行教育和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冷战结束后,随着国内外局势的不断演变,美国继续适时地调整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以最大限度地为国家、社会服务。

2.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灵活多样。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倡导并遵循个性化原则,在尊重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的基础上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引导。这样的教育理念贯穿于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全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其教育方法的灵活多样。一方面,美国始终坚持使用公开的、直接的教育方法,通过公民教育、历史教育、政治法律教育等课程向学生灌输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另一方面,美国开始侧重采用隐蔽性、渗透性极强的感染启发法、心理咨询法、参观考察法等,引导学生自我感知、自我意识、自我教育。此外,美国高校从“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出发,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道德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进行情感体验、获得经验认知,并在生动的情景与平等的交流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增强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3.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载体多元化。第一,利用总统竞选等政治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第二,借助宗教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美国政府十分注重实现宗教与政治的结合、宗教与教育的结合,其密布全国的宗教组织通过开展各类宗教活动进行国家意识与民族精神的教育,巧妙而隐蔽地把国民的转化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政府的顺从。在美国,有的大学还设有教士、牧师办公室,随时接待学生,还有专职牧师负责向外国留学生传教。②第三,通过参加唱国歌、向国旗和纪念碑敬礼等日常公民教育活动灌输爱国主义思想。第四,通过参观各种各样的纪念馆、博物馆、国家公园、展览馆、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场所,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与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第五,通过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慈善工作等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网络化。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非常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不仅着力抓好学校这一主阵地的建设工作,还努力调动政府、家庭、社会、大众传媒以及各种政党、宗教团体积极参与,已经形成了一个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教育网络。政府着力将报纸、书籍、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打造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有力工具,通过它们宣传官方的政治道德信息以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式等,从而强化了受教育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内化。

二、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突出政治性,理直气壮地开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然而,目前仍有一些人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颇有微词,认为这是无聊的、无用的、无需学习的课程。之所以如此,除了受社会转型期大环境的影响以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看作纯粹的政治课而否认其科学性外,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理由就是认为美国大学没有思想政治课,但美国却是当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美国虽然标榜和鼓吹思想多元化,事实上却固守资产阶级思想一元化且意识形态化趋势日益凸显。因此,我国高校也必须理直气壮地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淡化论”等思想。

2.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丰富且不断根据形势变化和社会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也应在掌握意识形态发展、传播规律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这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对高校学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这既需要我们坚持理论的一元指导地位,提高其同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较量的能力,也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于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积极借鉴其他意识形态中的合理因素,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保持足够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3.以学生为本,加强受教育者的参与性。与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肯定个性、尊重个性发展,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相比,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更偏重于教育的系统性和知识的传播性,教学方法仍以灌输为主。其结果是,课堂教学往往沦为教师单方发送信息的“独角戏”,学生则只是信息的“接收器”而已。因此,应当在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校内外实践活动并为其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感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魅力并提高认同度。

4.加强渗透性,注重运用隐性教育方法。相比较而言,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偏重于隐性教育手段,我国则主要采用显性教育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多采用直白式的灌输,媒体上也是铺天盖地的宣传说教,而让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去体验、提高的隐性教育却非常薄弱,教育效果自然是难如人意。这就需要我们花大力气改进教育方法,加强渗透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继续采用灌输式理论教育方法的同时,积极采用心理暗示、感染启发、参观调研等隐性教育方法;要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目标渗透到专业课教学、教学管理和日常服务中,渗透到媒体宣传和社会环境中。

5.坚持系统性,打造“五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引导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并成为其行动向导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任务。这一目标的实现,单靠高校自身的努力根本无法完成,还需要政府、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就当前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来说,家庭、社区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力量还未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阵地网络化的经验启示我们,党和政府必须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包括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个人在内的综合性立体化教育网络,形成合力,提高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注释]

①李飒.中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比较研究[DB/OL]./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2&CurRec=1&recid=&filename=2008028698.nh&

篇10

关键词:高校 新形势 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来就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今天,党和政府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已经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敌对势力借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加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我国的思想阵地面临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紧迫感。

一、明确内涵,进一步把握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思想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社会转型带来的的新变化,给我们今天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其广泛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包括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众多改革。从客观的角度来讲,事物的发展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深入研究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并认真探索其规律,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发展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首先,我们要了解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

(1)今天,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已经出现明显的的多样化,这已经让新时期的人们在价值观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其实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来讲,会对人们在效率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以及自立意识的增强上产生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所谓的“社会存在”,也会让今天的人们在价值观念等思想意识上发生变化和产生影响。

(2)今天人们在生活追求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美德也开始在一些人头脑中发生淡化现象。随着社会的深刻变化,社会成员的生活追求在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影响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生淡化,人们在幸福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发生严重扭曲。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找出这个规律和特点,及时纠正师生的错误思想。

2、其次,我们要了解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挑战。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宏观环境提出的新挑战。主要是三方面的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二是科技全球化的挑战。三是市场经济的挑战。

(2)学校周边及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以前学校四面围墙,学校生活远离了社会,学生的信息渠道单一,上学不用缴费,毕业不用愁分配。而现在就业方式双向选择,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新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既要看到改革的必要性,又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利益调整要引导师生积极而有效地反对“西化”、“分化”的图谋和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

(3)师生思想特点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挑战。今天的广大青年学生,已经学会了在思考中选择,又在选择中思考。虽然在政治观念上是积极、健康的,在思想上大多数人还是向上的,但是思想特点的变化已经表现的十分突出。他们的时代精神尤为明显,传统的东西在思想上保留得越来越有限,更多的表现为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主体意识等,所以今天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科学精神、理念信念、公德意识、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等多方面去加强和研究。

二、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教师和青年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对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来自外部及内部的一系列挑战,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不良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对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创新教育方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重视教育的成效性,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保障。

1、要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有关理念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提供新的切入点。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的多种合理需要,调动其积极性,逐步提高其需要层次,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具有紧迫性和必然性。第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结合的紧迫性。

篇11

当代大学生思想极为活跃,个性张扬,同时又存在诸多这样或那样急待关注的心理问题。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要实现人才强国,培养对国家有利,对时代有益,对家庭有贡献的大学生,需要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容建设。

一引导大学生思想进步

大学生思想进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首要内容。人的思想必然产生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的思想不是真正的思想,人的自我意识涵盖价值的实现,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生存及生活的意义等范畴,因此,引导大学生思想进步就是引导并促成其全面素质的发展。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进步一方面要着力在在其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上,引导他们去探索生命的最终意义和价值;一方面要着力在社会层面的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的共同理想与价值观上,使其生成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支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科学方法,直接影响其个人成才和价值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既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做好引导大学生思想大学生思想进步,使其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人。

目前,大学生群体中独自子女不占少数,一般来说,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自我接纳障碍存在比较普遍,具体来说就是在独立性、勤俭节约等方面存在缺陷。这些大学生或者深受父母长辈的溺爱,自理能力较低;或者家长无暇顾及,只是本着“重智轻德”思想不断给予压力,使其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要打破这一定式,除了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和学校生活上多加以关心之外,还需要与家庭建立配合。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使得家长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早已精疲力竭,孩子一上大学许多父母自以为长舒一口气,但是,大学生的人际沟通障碍解决特别需要家庭教育发挥作用。所以,思想工作还必须紧密及时地与学生家长沟通,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要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思想上全面进步。

二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

人的全面发展不等同于单纯的个体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还必须具有鲜明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伦理尺度,道德是人格素质的核心元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立足大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通过切实有效的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道德认知,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激发丰富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培养坚定的道德信念,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当前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工作需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引导,有些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自身辨析能力尚弱,自控能力较差,在没有引导的前提下不能正确分辨善恶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这就需要大学思想工作加以引导,工作中还需要注重方法,因人而异,使其偏离的道德观念得以走上正确的方向。

2.纠错,当代大学生生长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世界里,呼吸着轻松无羁的自由空气,思想观念很容易想当然地自由化,只知道追求所谓自由,而不明白所有视域下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由是会被剥夺的。对于思想道德层面出现问题的大学生,一定要明确地指出错误,纠正心态督促其改正,因为对于几个个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忽视,微观上可能导致几个人的思想品德指向问题,如果放任发展,最终会造成一个群体的社会问题。

3.示范,在加强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工作的同时,还应在教师队伍相应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包括网络用语都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一代学子。这里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一个自身道德水平不高的人即使满口仁义道德也没有说服力,不能使人真正感同身受,更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其次,根据普遍哲理对事物发展的看法,社会中任何事物都有其与时俱进的品质,道德也不例外,不加强自我学习就无法开展工作,守旧落后的道德标准对于学生只能是一种缚束,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除了在大学校园一直贯彻的尊师重道,团结同学,尊老爱幼等道德要求外,当前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还特别需要关注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内容,在学生毕业之前对其灌输职业道德理念指的是:敦促其努力掌握专业技能,使其能够胜任岗位;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把心态摆正不犯政治与经济错误;灌输其善待他人与奉献的优秀品质,使其能够和同事和谐相处克己奉公。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定位人生

1.尊重大学生的成才和展才需求,关心和包容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差异,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展式自我的意识,做到因材施教。针对部分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没有人生目标自怨自艾的情节要多加以鼓舞,发现其独特的闪光点,帮助其重塑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对于那些不能认清自身“资本”,心态自负的学生在不打压其积极性和成才心态的前提下,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找准人生定位。

2.要对于大学生存在的价值观误区充分关注并有针对性地一一纠正。人生价值蕴含了人对于社会的贡献、责任以及社会对人的尊重、满足两重含义,针对“奉献意识弱、索取意识强”的错误观念,要加强思想教育与政治学习;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大学生群体还出现了“追求奢侈享受,摒弃艰苦奋斗”的错误观念,加之部分社会媒体的误导与渲染,这股不正之风渐入人心。对于享乐主义危机,大学校园中更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面典型,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新时期大学生有理想追求,但动机趋向功利化。针对拜金主义观念要加强引导而不是盲目打压,要帮助学生树立“立足社会需求,实现个人价值” 的正确价值观,教育学生把个人奋斗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增强自我意识与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把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放在首位,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关系。

四关注大学生权益的维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生存状况的变化和大学生权益意识增强的现实背景,尊重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积极创设必要条件促进大学生权益维护的实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1.要强化教育者的服务意识,全力维护大学生应享有的权益,保障大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发展状况、所学专业发展前景、师资队伍水平等基本情况的知情权,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在学校资金、管理人员相对充足的条件下,为毕业生提供与市场接轨的实习基地或产业园区,让学生接受社会教育的同时获得合法的劳动保障。

篇12

关键词:双语教学;历史背景;师资力量;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221-0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既懂业务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青睐。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以提高外语(尤其是英语)运用能力为目的的中国双语教学开始发展,得以积极的展开。

《朗文应用语言词典》中,双语被定义为“能掌握和使用两种语言”,而“双语教学”则被定义为:“在学校中采用第二语言或者一种外语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和学”。根据教学方法,双语教学可分为浸入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和迁移型双语教学[1]。

具体来说,高校双语教学可以被定义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在除语言课以外的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以一定的比例同时使用汉语和某一外国语(主要是英语)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2]。

高校作为教育发展的较高阶段,其双语教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特殊的属性。

一、历史背景

从全球范围来看,语言不仅是一种常用的交流工具,同时也代表着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因此,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不仅是国际交流的需要,更是增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相互了解的桥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9年的一次面向21世纪的全球教育论坛中就提出,让各国学生学习一门比较通用的外语,而且尽可能多学几门。从国家个体来看,出于政治目的而实施双语教育比较成功的国家有加拿大、美国和新加坡。

为了维护加拿大国内英裔和法裔两大民族间的平等、和谐,加拿大于1965年在魁北克省圣・兰伯特_设了第一个沉浸式双语班级,并取得成功。如今,这一双语教育模式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的双语教育实践。

有着大量移民的美国,为了帮助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更好地融入美国文化,美国国会于1968年发起组织了双语教学。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美国有近40所学校进行了这种教学实验。1968的双语教育法则被看成是美国双语教育的里程碑[3]。

独立后的新加坡于1966年开始正式实施双语教育。到1987年,新加坡的中小学已经全部实行了以英语为媒介语、母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育计划[4]。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于2001年由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到2007年,教育部更是明确要求“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这项政策的出台,显然是看到了各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师资水平不高等问题,从而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但从已有的历史描述看,当前尚未有成熟的理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国外双语教学(最终形成双语教育)是从中小学开始的,而我国的双语教学是从高校开始的。要求一个从小习惯以母语学习知识的大学生用英语学习新内容,本身就是一项新的挑战。其次,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国情只与新加坡相似,能够从国外借鉴的经验不多。因此,在实施双语教学的十几年时间中,出现了各种研究、各种实践和各种讨论,但都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理论和切实可行的方案。所以,起步晚(不只是时间上晚,教育阶段也比较晚),没有(目前也无法制定)强制性的双语教学政策,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成为目前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历史背景。

二、师资力量

许多研究在分析高校双语教学时,总认为我国双语师资严重不足。事实上,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开始阶段,高校师资相对中小学来说,应该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从语言角度来说,很多教师有国外留学经历或具有博士学位,他们的英语基础并不差,只需经过短期培训,完全可以胜任双语教学。其次,双语教学本身不是单纯的英语教学,实行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教和学的国际化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直接了解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素质;高校教师有机会掌握国际教育发展新动态,跟随和适应国际教育新变化,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以上两点,都可以利用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介得以实现。

所以,高校教师本身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以实施双语教学,同时其坚实的学科背景和广阔的学术视野也使得实现国际化教学有了保障。而且,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些都是中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有利因素。

三、学习主体

从参与双语教学的意愿来看,在世界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未来的信息交流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因此,学好英语成为社会的普遍需要。所以,更接近社会生活的大学生,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对双语学习有着更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篇13

关键词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绩效薪酬;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1-0075-04

人事部和财政部于2006年共同颁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了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的薪酬分配制度,高等学校是典型的事业性单位,高校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因此,基于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科学地构建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薪酬体系尤显重要。

一、高校教师职业特点

(一)高校教师职业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价值

高校教师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将附着于自己身上的经验、技能、判断等高深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奉献出来,并促使这些潜在的知识转化为他人及组织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高校教师的职业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价值。

(二)高校教师职业智力高度密集,前期投入大且存在较大风险

高校教师职业属于智力高度密集型的职业,其学历要求至少是硕士,甚至有些大学要求必须是博士,或是要有国外留学经历等,而要达到上述要求,需要高校组织和高校教师付出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高校教师职业具有专用性,其职业技术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这使得高校教师在人力资本投资上必须承担较大的风险。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以知识为核心的职业技术更新不断加快,其效用和价值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个人投资具有高风险性。

(三)高校教师的职业成果价值难衡量

高校教师的职业劳动是培养人,而人是有差异性的,因此高校教师的职业成果很难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又由于高校教师的科研过程难以控制,科研成果特别是软性的科研成果很少有明确的衡量标准,这就导致高校教师的职业成果虽然相对具体,却很难准确衡量。

(四)高校教师职业有很强的非货币化倾向

从具体形态看,高校教师的工作任务主要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不是仅仅为了获取货币化薪酬;从抽象层面看,高校教师承担的任务是对知识的创新、整合和传播,更体现不出货币化薪酬。因此,高校教师职业都是耗费大量脑力而获得精神产品,其追求有很强的非货币化倾向。

综上,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准确界定其绩效和薪酬,科学构建高校教师绩效薪酬体系。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绩效

绩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仍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对绩效这一概念有三种理解:一是将绩效视为结果。该观点认为绩效实际上就是指行为的结果。如伯纳丁(H.J.Bernardin,1992)认为,绩效理应被定义为员工辛勤劳作的结果,它一定是与组织战略目标相关联的管理体系中最为关键的部分[1]。二是将绩效视为行为。该观点认为,绩效是指组织或个体在工作场所的行为。如墨菲(Murphy,1990)指出,绩效是与一个人在其中工作的组织或组织单元的目标有关的一组行为,简言之,绩效就是与目标相关的行为,也就是说绩效是行为,只是这一行为一定是与目标相联系的行为[2]。三是将绩效视为综合体。该观点认为绩效就是结果与行为过程的综合。如伯姆瑞(Brumbrach,1998)主张,绩效就是指行为和结果,行为是从事工作的人在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的过程中的外化形式,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果,并且能与工作任务的结果分开进行判断[3]。从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绩效应该是高校组织或高校教师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是指人力、物力、时间、精神等,产出是指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的完成情况,高校教师的绩效就是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行为过程中而逐步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称,它是行为和结果的必然统一[4]。

(二)薪酬

薪酬一般是指单位对其员工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与创造所给予的相应回报,它包括货币化和非货币化两个部分,前者指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直接货币性收入;后者指单位给予员工的职业安全、自我发展、晋升机会等方面的非货币化补偿[5]。从时间上看,薪酬这一概念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并不长,20世纪90年代以前更多地使用“工资”这一概念,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始引入“薪资”这一说法,薪资成为中国人长期使用的工资和薪水整合了的一个概念[6]。90年代中后期,各行各业甚至政府广泛使用“薪酬”这一概念,从此,中国长期使用的经济学的“工资”概念逐渐演化到“薪资”进而发展到“薪酬”这一管理学范畴,这是一个由经济学向管理学的飞跃,人们开始更多地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报酬这一问题。工资这一概念是经济学研究的概念,经济学关注的主要是工资的性质及其决定机制问题,更多地体现为劳动报酬的货币化;而管理学所关注的主要是薪酬的分配效率及其支付途径,更注重研究薪酬的激励作用问题,更多地体现为劳动报酬的货币化和非货币化的统一。在高等教育领域,高校教师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多地追求着精神文明,其劳动报酬的意义更多地体现为精神上的满足,这应该通过非货币化的薪酬形式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薪酬比工资更科学、更符合实际,它是货币化与非货币化的统一。

(三)高校教师绩效薪酬

就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的高等学校(包括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总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取向对自己所追求的绩效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因此,高校教师绩效必须要遵从高等教育的自身规律和高等学校自身特定的价值取向。遵从高等教育自身规律的绩效应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物质层面的绩效、行为层面的绩效、制度层面的绩效和精神层面的绩效。物质层面的绩效是高等教育绩效的表层部分,是高等教育精神绩效的物化形式,高等教育的物质绩效往往能够折射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绩效的静态体现。行为层面的绩效主要是指在从事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它是以人的行为为表现形态的高等教育的绩效表现形式,是动态存在形式,它同样折射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制度层面的绩效就是高等教育在生成和发展变化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法则和章程,它规定了高等学校组织成员在共同的组织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并以书面契约或心理契约的形式存在,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它同样能够折射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精神层面的绩效是指高等教育组织全体人员共同信守的组织愿景、基本理念、价值取向、道德风气等,它是一种内隐性的绩效,前三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外显性的绩效,高等教育的精神绩效本身就代表了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高等教育完整的绩效表现形式,并且是由外到内逐层加深,呈纺锤形状态。针对高校教师的现实情况,确定其绩效就应该是高校教师能给组织带来什么价值,是物质的价值还是行为的价值,是制度的价值或是精神的价值,绩效薪酬也就是要充分体现出高校教师在上述方面所创造的绩效。因此,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就是高等学校根据高等教育的目标,遵从高等教育自身的绩效规律并基于高校组织一定的价值取向,结合实际形态,为激励高校教师所给予的货币化和非货币化报酬的总和。

三、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体系的合理构建

《200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规定: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薪酬制度,岗位绩效薪酬由岗位薪酬、薪级薪酬、绩效薪酬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

依据文件精神,高等学校的薪酬体系必须呈现出“基础薪酬(岗位薪酬+薪级薪酬)+绩效薪酬+津贴补贴”的形式。但是对照高等学校实际情况,由于历史性的原因,其目前薪酬的主要形式是:“基础薪酬(岗位薪酬+薪级薪酬)+基本岗贴(岗位津贴+绩效津贴)+其他补贴”的形式。对于两者可做如下比较分析:基础薪酬(岗位薪酬+薪级薪酬)与文件规定相对应,即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薪酬部分,它是固定薪酬,其变动必须根据国家政策文件规定执行。其他补贴与文件规定的津贴补贴相对应。按文件规定:津贴补贴分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这部分资金属于国家财政支付,完全可以在高校学校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基本岗贴直接对应了政策中所提到的绩效薪酬。于是,所谓的基本岗贴就是国家规定的绩效薪酬,那么它就必须符合文件对绩效薪酬之规定: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超课时补贴和科研补贴也应该属于绩效薪酬范畴,可把它们统称为教科研补贴,教科研补贴也是与教师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科研课题(项目)配套资金,在平常的绩效薪酬中没有完全体现,但是却能在课题(项目)的申报开始和结题时集中表现出来。

综合上述,高校教师绩效薪酬体系建构过程中,应将这三个部分包含在绩效薪酬中。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应包括基础性绩效薪酬和奖励性绩效薪酬两部分。基础性绩效薪酬主要反映履行高校教师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工作业绩的完成情况,如果对应现实的高校教师的绩效薪酬结构则更接近于岗位津贴;奖励性绩效薪酬反映特殊的、重大的、突破性的贡献,可以对应现实中高校教师基本岗贴中的绩效津贴和教科研补贴两项,因为这两项都是针对不同的高校教师所做出的不同的业绩而给予的相应的薪酬。绩效薪酬具体结构见表1。

(一)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子系统间的横向关系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子系统间的横向关系是指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各要素的组合,即绩效薪酬体系中各项目所占的整体结构的比例,就表1而言就是基础性绩效薪酬和奖励性绩效薪酬的比例。根据相关文献和资料的调查,基础性绩效薪酬和奖励性绩效薪酬的比例一般为7∶3,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因为如果按照这一比例计算,基础性绩效薪酬必然成为第二个所谓的高校教师的岗位薪酬,这将无法真正起到绩效薪酬的激励作用。所以,薪酬比定为3∶7较合适。只有这样,在高校教师完成自己本身必须完成的绩效后才更可能地去关注其他的规定,从而达到高绩效、高水平地完成学校目标。

(二)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子系统内的纵向关系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子系统内的纵向关系是指绩效薪酬体系中不同岗位、不同绩效的薪酬水平等级,即高校教师不同职称的绩效薪酬水平,这里主要强调的是高校教师不同职称的基础性绩效薪酬即标准性绩效薪酬,因为奖励性绩效薪酬必然要求打破职务、职称的限制。它主要包含:一是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的基础性绩效薪酬即岗位津贴应该确定什么样的标准,即职称间确定怎样的差距。二是同一个职称内是否可以进一步确定等级标准,即是否可以确定1~4级教授。所谓教授中的层级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应事业单位薪酬套改的13级之需要而定的,教授是国家赋予高校教师的专业技术等级职称,其内部级别是根据教师的具体贡献确定的,应属于绩效薪酬的范畴之内,这种贡献完全可以从奖励性绩效薪酬中充分体现出来,而没有必要从基础性绩效薪酬来体现。为此,在层级内的教授绩效总体排位情况将会动态地对应13级而获得国家给予的相应岗位薪酬和薪级薪酬,为教授晋级打下基础,因此,必须要设立相应级别教授的考核标准,而这种考核标准仅和教授晋级相联系而不作为奖励性绩效薪酬的发放依据。因为基础性绩效薪酬在完成教授的标准后就已经发放,在此基础上的一切绩效薪酬都会体现在奖励性绩效薪酬中。

参考文献:

[1]Bernardin.H. J.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Customer-based Performance Content Development and Appraisal [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992(2):81-102.

[2]理查德·S·威廉斯.业绩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01-102.

[3]梅红,宋晓平,吴建南.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的评价要素与模型构建[J].科学管理研究,2007(3):89-92.

[4]蔡晓旭.基于CORPS模式因子分析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绩效评价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7):53-57.

[5]郑淑萍,宋军.略论高校新型薪酬体系的构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20-223.

[6]曾湘泉.薪酬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molument System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Based on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ZHAO Shi-qian, SHI Wan-b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819, China)

篇14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音乐育人;高校素质教育;德育功能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形式,也是高雅的艺术行为。能够给人一种美的力量,是人类精神的财富和文明的标志。音乐的类型多样,人们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感触也呈现出不同感知。优美的音乐能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让人感受到正能量地传递。在现今的大学音乐教育中,资源分布不均、课程被其他专业课替代、授课结构单一等问题依然很普遍。音乐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其内在的“育人”功能也随着音乐教育的深化而逐渐的突显出价值。针对大学生的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的方面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德育”功能进行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论证大学生德育的渗透。文笔稚嫩,见解肤浅,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国家音乐艺术教育的水平是这个国家人文发展水平的主要代表之一,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追求也逐渐地增大了需求与高度。中国传统音乐在近些年被逐渐重视起来,在一些古老传统的音乐文化被重新讲解重新诠释的时候,中华民族整体的音乐素质,尤其是大学生的音乐素质也随之被重视起来。用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能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美以及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来创造美。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媒介,可以在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的同时使中国传统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成才教育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国乐中蕴含的中国文化融入音乐情感体验之中,让大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一些正确的音乐方法,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进步。雷华在《求真尚美明德教化———对高等院校普及高雅音乐的思考》1一文中曾经说到:“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是两种并存的艺术形态,两者都体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只是由于创作者和欣赏群体的不同,才有了满足不同需要的不同的形式。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可以塑造人格美、才能美和行为美,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种艺术形态相互借鉴与渗透,它们并非相互对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取长补短,并在不同历史阶段甚至可以进行有条件的转换。”

二、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内涵与特点

(一)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音乐艺术品种非常丰富。这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音乐善于抒发人的情绪,表达人的思想,与人的生存与成长紧密相连。音乐是声音符号,它是一门通过听觉来影响大脑神经的艺术。节奏和旋律是音乐中基本的两个要素,中国传统音乐分为声乐、器乐两个大部门。爱乐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的共性。音乐实际上是带有个人特色的,每一曲音乐的创作都体现着作者当时的心情以及思考,更体现着当时年代的背景。中国传统音乐中就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优秀品格,这些传统音乐中带着时代的印记,也带着中国人的优秀血脉。正如开篇所说,音乐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意识,从而影响人格,从发觉大学生兴趣和潜力开始,在不断地日积月累的影响下,讲中国传统音乐中蕴含的优秀内涵提升为一种心理品质。这种品质在形成之后具有稳定而持久的特点,像毅力、耐心等影响人的一生。对于大学生的音乐教育除了以培养一些优秀的人格从而激励大学生学习为目的之外,更是以其本身作为大学生反映情感以及价值观的一个途径为目的,通过释放情感,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特定的精神内涵,从而反映现实生活,同时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音响结构形式。

(二)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特点及影响

中国传统音乐蕴含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感染力极强,在音乐育人过程中运用传统音乐一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上学习效率。当代大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接触远不及西方流行音乐,而大多数大学生在有机会接触中国传统音乐后,大多都是新奇且崇敬的,所以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在育人教学中有一定的优势。二是可以潜移默化的将中华文化融入到学生的人格中。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语言方式,长时间接触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意识中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再加以老师在音乐内涵上的讲解及引导,学生很容易就成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人格的人。

三、高校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实施

(一)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欣赏课、讲座的开设

学习音乐的重要方式是欣赏与品鉴,是大学生接触音乐的最直接的途径。从欣赏、品鉴中国传统音乐上讲,大学生是可以并且应该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的。除了一些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以外,也是不能摒弃西方流行音乐,在现代生活中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流行音乐共同品鉴能得到更加深刻地认识。在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要感受成品音乐的美感,更要挖掘其创作时运用的音乐手段及使用乐器。培养学生养成感受与鉴赏音乐的习惯以及在欣赏音乐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使用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使大学生们在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美感的基础上,讲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相当水准的评析能力带入其中,通过对音乐的分析完成对自我人格的分析,从中得到德育上的进步。在中国传统音乐育人这一点上,除了注重当今大学生对与中国传统音乐的感受、鉴赏,将一般的感性理解提升为一些结构性理解之外,最需要注重的就是最后能否达到将这些感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在感受、鉴赏中国传统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地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不同情感层度上的音乐旋律或节奏,而在生活中遇到相似感情时,通过随意性的创作或是潜意识中的模仿将情感通过音乐表达出来,从而使得大学生可以达到自己为自己塑造音乐人格的程度,这才是音乐育人的真正目的。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基础,所以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和普及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大学是一个人三观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有着强大的求知欲,并且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人格有非常强的可塑性。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者,在这个阶段中应该有意识地给大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接触优秀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机会,给他们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展示舞台,这对塑造他们的高雅的情操、优良的性格人格以及健康的审美观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而中国传统音乐往往都是流传下来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须的更是急需的,所以开设音乐鉴赏课在大学生中的实践是非常及时且有效的。

(二)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名家或文艺团队的讲座以及演出

德育教育工作者可以定期且长期地邀请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名家到校进行讲座,或是邀请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出团队到校进行演出。首先,名家们对于音乐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专业的文艺团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更具有感染力。在大学生德育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如果定期接受名家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讲解,不断地接受专业团队演绎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熏陶,那么学生有很大的几率可以学会通过音乐来排解、释放情绪。比如通过听一曲二胡名曲《赛马》摒除自身不求进取的想法,像奔驰的马儿一样鼓励自己上进,或者是通过听一曲琵琶名曲《春雨》平复自己心中的燥乱或是不安稳的心态,使得自己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以及学习。这些都可以使得大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甚至改变自己。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就是一项很有成效的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实践。天津师范大学的双周音乐会更是极大地响应了这一活动号召。它通过每两周一次的专业团队到校演出或是由校内各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的专业比赛,给学生们接受中国传统音乐熏陶的机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培养了学生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同时也使他们的德育品格得到了提升。

(三)中传统音乐相关社团的组建

组建民乐团等蕴含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社团,并且给予校方支持,给这些社团一些参与学校音乐活动展示的机会,给他们提供一个战士的平台。以民乐团为例,可以在纳新时让有演奏基础的学生加入进来,通过平时的定时排练以及演出机会,锻炼社团成员的舞台表现力以及正确情绪的表达。在提高演奏技巧的同时着重强调情感的表达,促进社团往更专业的水平发展。根据学校活动的情况、其他艺术类社团的合作情况以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形式的接收情况,可以将一些中国传统声乐歌曲、中国传统舞蹈与中国传统民乐相结合。这样的“育人”方式既发挥了社团成员们的特长,又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更能让大学生接受。培养一系列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较高水平社团在校内不定时进行演出,也可以提高中国传统音乐在大学生中的群众性。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除了传统的音乐知识的讲座、学习等,也应该调查并采用大学生普遍接受地方式进行传播以及普及。上文中提到,在一些情感充沛的时候,大学生往往会随意的、无意识地通过模仿或是创造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冲动,而大学生的这种音乐冲动应该得到表现。中国传统音乐育人教育就是需要大学生的无意识的创造性思维,需要大学生学会用音乐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音乐育人就是要把学生这些点点滴滴的音乐思维及表达汇集成音乐的海洋。如果大学皎月工作者可以在社团建设中引导社团成员通过改编一些名家作品,将属于大学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加入到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中,使得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成为表达大学生这一阶段的情感的作品,并且可以在大学社团中以音频或视频的方式传递下去,经过每一届大学生的改进,为每一届的大学生展示带有大学生特色的传统作品,这才是将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研究真正做到了实处。

(四)群众性中国传统音乐相关活动的开展

构筑文化平,建立一些中国传统音乐学习相关的基础性设施。在校园广播或一些群众性较强的平台上加大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丰富节庆文化,以传统节日和重大节会活动为契机,加大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所占节目的比率,将其通过与现代的灯光视频等高科技业务相结合的方式展现给大学生。举办音乐厅文化,以音乐厅为载体,积极邀请优秀的文艺团队到校进行演出,在通过微信平台推送以及在校园内张贴海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并采取抢票形式观看演出的情况下调动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建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展览室,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常年向校内学生免费开放。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多地涉及合奏、音乐感觉这些在音乐育人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因此中国传统音乐育人教育应增加其群众性,面向全校同学开展义务的相关音乐理论教授课堂或举办露天式的开放式尝试舞台都是德育教育实践中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音乐育人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实践是有必要的、急需的且有效的。中国传统音乐育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能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自身的不良情绪,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品格。通过中国传统音乐“育人”,除了能加强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意外,因为能激励当代大学生群体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对社会有贡献的新鲜力量。所以这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需要的,也是我们是社会,我们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需要的。我国的大学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及其成果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更决定着大学生成材后对于社会的影响。传统音乐的影响形式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一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进而影响其人格的形成,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在大学生音乐育人的教育工作中,中国传统音乐相较之下更高效、更有特色、更有针对性地影响着中国大学生们。所以教育工作者们在高校的中国传统音乐“育人”德育教育工作上,更应该努力钻研,不断找寻更适合大学生、更适应时代新发展的教育方式。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优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将优秀作品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改进,将大学生群体引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中,使大学阶段德育教育地位越来越突出,从而使得大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在今后的每一个时代新发展中发挥其通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接受的优秀熏陶及培养,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毛琳女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雷华.求真尚美明德教化———对高等院校普及高雅音乐的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03).

[2]傅仲斌.普通高校音乐自主学习教学基本模式的实践[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04).

[3]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山版社,2004.

[4]李文娟.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的审美教育———让学生从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体验音乐情感[J].大众文艺(理论),2009,(22).

[5]张桂玲.浅谈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01).

[6]王巧.音乐欣赏及其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9).

[7]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