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红色旅游业的营销策略范文

红色旅游业的营销策略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红色旅游业的营销策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红色旅游业的营销策略

篇1

【关键词】红色旅游 优势 劣势 开发与对策

一、我省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深度不够,文化品位不高

资源的缺乏深度、单调、产品单一,资源的优化整合,发挥博物馆类型遵循相同的模式,很难吸引游客。“穿红衣服的一些景点、唱歌、吃饭”参加活动,但大多数只是停留的照片,食物的味道,水平低,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文化、军事文化、在抗战文化的深基坑的缺乏,在一个复合型形式没有红色旅游产品。

(二)缺乏知名品牌

河南红色旅游景观没有像延安,井冈山,韶山和其他国家的旅游产品,除了红旗渠、二七郑州革命烈士纪念塔具有更高的意识,其他本地及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影响。旅游企业小、散、弱、领导不力、缺乏品牌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核心竞争力不强。

(三)资金短缺,旅游设施落后

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在革命老区,经济水平低,财政困难,为旅游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设施、旅游住宿、交通、环境保护是不完整的发展,水电等基础设施不适应旅游业。旅游信息传递不畅,旅游市场动态是不允许的,宣传不力。旅游接待能力,综合成本。

(四)缺乏市场机制作用,产品生命周期短

一旦脱离政策支撑,游客数量将大幅减少,部分红色景区就有可能陷入门可罗雀的尴尬境地,根本上缺乏市场机制作用,产品生命周期短。

二、发展我省“红色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改变体制,完善机制

目前河南的“红色旅游”资源管理上分三类,第一类是文物,归文物部门管;第二类是纪念地,归民政部门管;第三类是风景名胜区,归建设部门管理。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将束住“红色旅游”的发展,体制问题必须有所突破。我们可以向浙江学习,尝试一条新的管理模式,实行宣传、计划、旅游、文物、民政、建设各部门携手合作,专门组建“河南省红色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统一进行联合管理。

(二)保证建设资金

根据旅游产品的属性,“红色旅游”产品属于社会公共产品,为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要求予以投资。另外,“红色旅游”事业是个效益产业,只要引导对路,宣传到位,我省“红色旅游”建设所需资金的筹措不成问题,关键是要处理好短期与长期、效率与效益的关系问题。

(三)打造“红色旅游”精品

按照“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当地的“红色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的特色,确定具体的主题,组织“红色旅游”产品的发展,结合发展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区的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旅游者和旅游线路。

(四)走合作发展之路

大力发展与外省相关景区的合作伙伴关系,努力建立双方的产品链联盟和市场开发联盟,与之形成优势互补的“红色旅游”圈和经典旅游线,形成集合性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双赢效益。

(五)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旅游环境与服务

加快基于改进公路网建设,突出景区旅游公路、步道设施、提高景区可达性、旅游安全和舒适。“创优”、“创A”的形式,增加硬件投入、美化、净化环境、加强行业管理,加强河南红色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建设、电信、对“红色旅游发展的要求,能源和生态方面”。

(六)增加营销投入,注重营销策划

“红色旅游”应立足于国内市场,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征、三维、多时间旅游营销策略。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他媒体的宣传,扩大覆盖范围,教育部门和学校,扩大红色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促销活动应该打造名牌旅游产品的味道,注意力水平。

(七)发展深度旅游

是旅游的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深度,寻找旅游活动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的精髓,对自然的审美欣赏,充分体验当地的习俗和惯例。在我省,“红色旅游”的发展应结合民俗旅游,旅游业健康,劳动休闲旅游,推出精特殊项目,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红色旅游“扩大”的活动,增加了“红色旅游”的兴趣和参与。选择典型的活动,如革命战争模拟,吸引游客参与,对游客和教育的印象,进而影响。突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点,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森林旅游设施,让游客去种树,认养树木,提高旅游风景区的身份和重游率。

三、总结

总之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必须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有机统一,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最佳结合,造福人类、泽被子孙后代。加大对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整治力度,认真解决污染问题,净化美化旅游环境,切实保护好景区、景点动植物资源,改善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和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步建立起生态型、环保型红色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1]王玉宝.河南旅游景点导游词[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李小波.红色旅游的人文精神回归[J].中国经济周刊,2005,(2):17.

[3]中办国办.中办国办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N].中国旅游报,2005-02-23(1).

篇2

关键词:红色旅游 散客心理 散客管理策略

《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红色旅游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增强红色旅游的时代感和现实感。”的确,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能有效地加快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借助红色旅游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将具有具有积极意义。但红色旅游有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对红色旅游散客的管理还的从红色旅游的特点分析做起。

1.散客旅游者选择红色旅游产品的原因

由于旅游者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观念转变,旅游者表现出对旅游品质的关注,散客旅游群体逐渐取代团队旅游,有更多的散客旅游者选择红色旅游。红色旅游主要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和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通过组织或游客自发游览、观赏而实现学习革命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增加阅历的目的。红色旅游的散客群体中,以50后和60后的老年人及其带动的90后为主,这部分旅游者选择红色革命纪念地具体原因:

1.1对革命老区情结因素

参与红色旅游的游客多带有学习中国革命和历史的目的,将旅游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来进行。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对革命纪念地、纪念物的游览、参观和学习,从而了解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学习革命前辈的斗争精神。

1.2对革命先辈事迹兴趣较浓

从对参与红色旅游的游客的问卷分析来看,大多参与的游客都喜欢在游览革命圣地的过程中能听到革命先辈的事迹,甚至重点从对具有较有影响的革命先辈逐渐转向“无名”的革命英雄。如在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战役纪念馆的旅游过程中,很多游客就对军长李守维的故事较为感兴趣。

1.3对红色旅游活动的参与过程的期望

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旅游,如以重走路为例,目的就是通过重走革命前辈所走的路线,在走的过程中体验其中的劳苦,让身心得到净化。在红色旅游中,很多游客都喜欢在途中停留化妆拍照,并观赏革命节目,品尝菜肴等活动。如在武夷山的旅游中,很多游客就对喊山与开山活动兴趣较浓。虽然喊山与开山活动和革命并无太大关联,但游客们却喜欢在这种民俗中去感受旅途中的活动气氛,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2.红色旅游活动中散客旅游者心理分析

根据红色旅游的特点和散客和团队旅游的不同分析发现,现代红色旅游中的散客自主性、心理成熟度、心理需求层次和支持承受力都明显增强。

首先,在经济基础的支撑下,红色旅游已经不是小说、影视作品所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了,更多的人以学习、丰富人生经历、丰富旅行经验来作为红色旅游的目的。在游历红色旅游胜地的过程中,他们所期待的不仅仅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观赏,而转以关注人文精神,自主性逐渐提升。在红色旅游的形式上,多以同伴或家庭为单位,选择自己心目中所向往的革命老区,选择上从受制于旅游团而具有了较强的自主性。很多参与红色旅游的游客都喜欢在旅游地小住几天,除了感受当地的文化气氛外,还积极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

其次,大多参与红色旅游的散客都具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在参与红色旅游中有不少时青年,他们希望从办公室中走出来,但又不希望落入团队的束缚中,于是更多选择“单独行动”,同时,很多老年人带领晚辈参与到红色旅游中,目的就是要让这些“温室中的花朵”在旅游的过程中去吃苦、感受革命精神,从中认识自我。从这一层面上讲,红色旅游散客的心理需求层次得到增强。

最后,散客之所以不选择旅行社或旅行团的目的,还在于其具有较好的物质经济基础,“物美价廉”的团体旅游已经不能成为游客选择的最重要的指标。更多的人喜欢在自由的支配下而化费更多的“代价”,即更多的旅客选择自助旅行并不是为了节省钱而进行,而是以追求自由而进行。

3.对红色旅游活动中散客旅游者管理策略

当散客的旅游心理发生变化,那么,旅游管理也就应随之进行调整,不然,当市场需求和旅游管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后,旅游也的发展就会受影响,甚至会出现萎缩、停滞或倒退现象。下面就根据红色旅游散客的心理提出几点相应的管理对策。

首先,转变经营观念。传统旅游管理以团队旅游管理为重点,但随着旅游管理对象的改变,旅游管理要从以“团为主”的模式转向“团散互补”的模式中,在发展团队旅游的同时,要看到市场的变化,探究散客管理的新方法。

其次,要根据散客的心理需要而提供相应的服务项目。在以往的旅游管理中,更多倾向于为团队游客提供专业服务,而对散客则有些“不闻不问”的感觉,其实,“蝼蚁尚可破堤”,散客越来越成为旅游的大流,这就需要各红色旅游机构注重根据散客的需要而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需求服务。如成立散客接待中心、网络散客服务站等。

最后,要在尊重游客自的基础上为之提供个性化服务。如私人导游,在对私人导游的培训上,要注重从专业化方向发展,因为目前的私人导游更多面对的可能就是一个或则几个游客,他们的要求会更高,服务标准会更高。当然,作为红色旅游,根据“规划纲要”来实现产业重组和发展也是大有必要的。

总之,对象在变,市场在变,旅游管理只有根据这些外在因素的变化而思考新的对策,才能有效地促进旅游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基于散客旅游信息需求的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篇3

一、川东北地区红色旅游现状

(一)游览方式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红色旅游是把红色文化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的旅游方式,红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但是多数红色旅游景区并没有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没能很好地与当地文化相融合,体展出独特的地域文化。政治活动和革命纪念日对红色旅游影响相对明显,主要表现在对机关干部、部队和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对游客难以形成吸引力。同时,红色旅游主题的单一和低水平的重复建?O,资源开发的简单化、程式化,景区建设的雷同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的参观兴趣与满意程度。

(二)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有待完善

许多红色旅游景区远离市区,存在交通连接不通畅,道路崎岖不平,可进入性差,对景区的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差等问题。多数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是不成熟的,配套服务设施层次单一,规模上和国内其他红色旅游景区相比较小,而旅游内容仍只停留在简单的观光层面。

(三)资源整合难度大

许多红色景点未能把当地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参观点基本上是分散的、单个的,缺乏统筹协调,减弱了个人的参观意愿。另外,行政区划也人为地造成了地域分割,增加了红色旅游资源地区间整合的难度,难以发挥红色旅游集群效应。

二、川东北地区红色旅游发展建议

(一)打造川东北红色旅游品牌

品牌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优质品牌的多寡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强盛与否的标志之一。红色旅游品牌建设是中国发展红色旅游的必经之路。川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极强的红色文化影响力。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加强川东北地区红色品牌的建设,大力实施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战略,不断创新,积极拓展国际国内红色旅游市场。

(二)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人文内涵

红色文化是川东北地区旅游的特色之一,但川东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也需要其他旅游内容,单靠红色旅游资源会使旅游内容单调,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因此,川东北地区红色旅游需要深度挖掘和利用川东北地区的各种文化资源,加大对革命历史、珍贵革命文献、红色故事、红色歌谣、红色文学作品的资料搜集整理,积极拓展红色旅游外延,充实川东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同时,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红色内涵、多种功能的旅游产品,以适应消费者的市场需求。

(三)区域合作以加强红色旅游的竞争力

“我国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都是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由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来开展的,这有其合理和积极的一面,但往往又造成一种割裂区域自然资源脉胳的连续性与人文资源的绵延性的不良后果。由于利益的考虑和眼光的短视,有些地区之间还采取恶性竞争的手段,从而夸大了这样一种分区,这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非常不利。”①川东北地区应走联合发展之路,打造川东北地区红色旅游特色,树立红色旅游形象,协调区域资源发展。

区域合作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红色旅游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区域合作,开发各种类型的旅游形式,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整体资源优势,有组织有规划地推动区域联动开发战略。加强区域间经验交流,开展合作旅游线路,构建红色旅游圈,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提高接待能力,丰富川东北地区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扩大川东北地区红色旅游文化的辐射范围和知名度、美誉度,抢占市场先机,共同发展,成果共享。

(四)建立区域联动机制,以解决旅游开发的区域矛盾

第一,建立灵活高效的磋商与协作机制。构建川东北地区红色旅游圈,建立区域联动机制,需要旅游管理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协商、合作与配合,制定共同行动计划,并在地区的宏观规划、信息共享、资源开发、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协调。如何建立高效机动的磋商与协作机制,有待于在以后的具体工作中不断摸索并不断完善。

第二,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可成立川东北地区红色旅游圈发展协调小组,加强对川东北地区红色旅游圈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指导推动区域发展规划实施,协调解决区域发展、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支持促进区域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统筹推动区域重大项目。五市人民政府是本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要建立川东北经济区市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工作,协商解决区域合作的具体事项。

第三,发挥五市的旅游行业协会的专业组织功能,联动旅行社开发几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在旅游市场上一炮打响,取得市场先机。相比较行政机关,行业协会更加灵活,在信息沟通、联合营销、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对企业需求把握更加准确,能及时调解红色旅游圈发展中存在的内部竞争问题。最后,联合五市行业协会建立起川东北地区红色旅游圈行业协会,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篇4

关键词 贵州 旅游目的地 市场营销 市场定位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之一的贵州,旅游发展与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目的地营销方面。作为欠发达的西部省份,而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分析当前旅游市场营销状况,做出进一步拓展市场的营销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贵州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的现状

(1)目的地市场营销观念落后。贵州的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仍沿用传统的模式,没有进行全面的市场分析,缺乏旅游产品的整合和长期可持续的营销规划仅追求短期利益。没有应用“4PS”营销、多样化营销、“CS”营销等新型营销理念来指导旅游企业的发展。

(2)产品特色不突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没有得到保护和开发,自然奇观没有得到深度挖掘,造成贵州旅游目的地产品特色不突出对旅客的吸引力度不够。

(3)分销渠道不完善。贵州是一个经济发展很落后的省份,省内市场狭窄开发省外客源市场势在必行。但由于分销渠道不完善贵州没能充分引进省外发达地区的旅游者。

二、贵州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的优劣势

(一)市场营销优势

(1)旅游资源丰富。贵州的旅游资源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享誉盛名,红色旅游资源分布亦十分可观,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屯堡文化,与酒国文化、文化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2)气候环境宜人。贵州属于亚热带高原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6度,四季如春,夏季是全国有名的避暑胜地。

(3)政策优惠。省委、省政府已经提出“加快把我省建设成为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支柱产业”的总体目标。

(二)市场营销劣势

(1)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经济、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贵州很多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交通设施。公路大多建在悬崖峭壁之上通达度较差。

(2)地理环境。贵州地处西南边陲地形封闭。又因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距目标市场远,从而导致了旅游业发展的滞后。

(3)经济发展相对滯后。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问题导致贵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落后的经济环境制约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

三、贵州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拓展市场的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1)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化产品是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市场竞争取得先机的重要手段。贵州具有很多独特的旅游资源,如织金洞、龙宫、黄果树瀑布、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突出其独特性是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的首要任务。

(2)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者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越发重视,深度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十分重要。由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让旅游产品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特别少数民族节日活动使其领悟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内涵。

(3)突出市场优势。贵州旅游资源丰富,不妨侧重打造某一方面。比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和地下溶洞奇观,这是我们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旅游优势。这样可以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取得营销的最佳效果。

(二)分销渠道策略

(1)建立联合经营。贵州属于全国欠发达地区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都是全国倒数第二。有效获取省外客源市场的重要手段是进行区域联合,首先是省内联合;其次是省际联合。经济发达地区拥有庞大的客源市场,但相应的旅游资源比较缺乏,特别是原生态的旅游资源,然而贵州刚好具有这个优势。与发达地区旅游企业建立客源共享是贵州旅游目的地获取客源的重要渠道。

(2)建立省外常驻旅行社。在发达地区建立旅行社,将发达地区的客源引入省内。有利于快速开发新型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消费需求,让省内旅游业处于主动地位。

(三)促销策略

(1)采用多形式广告促销。广告是加深旅游目的地在潜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的主要手段之一。现代旅游消费活动比实物消费更具有形象购买和形象消费的特征。贵州应该设计制作形象广告来进行品牌宣传,主要利用电视媒体进行直接、实时和广泛的宣传,还应积极开展其他形式的广告宣传,如广播、报刊、杂志等。

(2)利用网络平台。网络是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通过网络对旅游进行宣传,成本低、持续时间长、随时接受用户访问。我省要充分利用“现代武器来武装现代旅游业”建立完善官网扩大招徕“网络公民”的份额。

(3)开展活动促销。对全省少数民族节日进行汇总分析,根据少数民族节日庆典活动,扩大节日知名度,加深游客参与程度,推出高质量、文化内涵丰富、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的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贵州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学术营销策略

支持和鼓励各地区省市等其他单位来我省举办各类学术论坛,建立健全各类满足市场需求的会议研讨等相关的设施。联合支持促进旅游发展的活动和宣传。自主举办大型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或论坛活动。如举办“中国文化旅游研讨会”、“少数民族文化信仰研究高峰论坛”等。

参考文献:

[1]赵毅,叶红.新编旅游市场营销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264—289

[2]熊国保,郑玉洁.欠发达地区旅游市场营销战略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6—12.254—256

[3]何池康.浅谈云南旅游市场营销创新策略[J].旅游研究,2010—3(1),25—29

篇5

体验经济起源于美国,被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由于体验与旅游直接而天然的联系,旅游业将继娱乐业之后成为发展最快的体验经济领域。本文将从分析体验经济与旅游体验营销开始,划分旅游体验的类型,从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三个方面提出旅游业体验营销的策略。

【关键词】

体验经济;旅游体验营销;旅游体验

1 体验经济与旅游体验营销

1999年,经济学家Pine和Gilmore提出“体验经济”一词,他们认为,人类正步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是一种以商品和服务为道具,让消费者在亲身体验中,产生兴趣,唤醒需要,通过满足人们的体验而产生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最新的经济发展浪潮。

旅游体验营销是旅游体验的营销,是一种通过为旅游者提供体验来创造价值的营销方式。旅游企业在整个营销行为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感性信息的能力,通过影响旅游消费者更多的感官感受来介人其行为过程,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其注意力,从而影响其消费决策过程与结果,为旅游产品找到生存价值与空间。

2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体验的类型

根据旅游的目的不同,旅游消费者所追求的旅游体验也有所不同。旅游体验可分为五类,娱乐(entertaiment)、教育(education)、逃避(escape)、审美(estheticism)和移情(empathy)用5E表示。

(一)娱乐。娱乐是旅游体验最主要的形式,旅游者参加旅游就是为了娱乐与休闲。例如:欣赏少数民族风情,去休闲山庄或农家乐打发周末时光,参加各种旅游项目与旅游游戏等。

(二)教育。教育与旅游的结合,使旅游者在旅游中学习,在学习中旅游,例如:红色旅游,高校旅游,环保旅游等。

(三)逃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人们渴望通过旅游来忘却繁重的工作和负责的人际交往,享受一种脱离现实,摆脱烦恼的轻松状态。

(四)审美。美好的事物令人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悦,人们在旅游中始终在寻找美好的人、物、景。例如:欣赏祖国壮丽的河山,参观艺术展览馆等。

(五)移情。美国好莱坞大片《阿凡达》让张家界声名鹊起,看到张家界那鬼斧神工的“悬浮山”,让人仿佛置身于神秘的外星球。人们到电视或电影的发生地、拍摄地旅游,去追寻影片中烙在自己心底的情节。

3 旅游业的体验营销策略

旅游企业出售的应该是一种“完整的经历”,而旅游消费者正是需要用这种经历来满足自己娱乐、教育、逃避、审美、移情的需求。因此旅游营销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为消费者创造最真实的体验。将体验营销运用到旅游营销策略中,则是指旅游企业要保持旅游者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的全面顾客体验。

3.1 旅游前的顾客体验策略

3.1.1 市场细分,锁定旅游企业目标客户群体

STP营销是现在战略营销的核心,而市场细分又是STP营销的核心。要想为旅游消费者提供针对其体验需求的产品,就必须先去锁定目标客户群体,然后对目标客户群进行描述和分析,找到其心理特点、行为特点、消费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旅游体验营销策略。

3.1.2 进行系统的旅游市场调查

好的旅游体验营销策略来源于客观真实的旅游市场调查,只有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有效分析才能正确的指导旅游体验营销活动的开展。旅游企业需要对以下方面的市场信息、竞争者信息、顾客信息进行调查:目标客源最新的消费需求;目标客源的经济条件和消费能力分析;目标市场各旅行社实力和服务调查;景区本身及其竞争对手在硬件条件、服务上的差异;消费者对新的旅游产品的概念测试;新的旅游产品要素分析。

3.1.3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具有体验感的旅游广告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走远,广告是旅游消费者知晓和了解旅游企业的重要途径。旅游企业要避免枯燥的文字广告、简单的图片广告,要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制作具有体验感的现代广告。让消费者在接触广告时已经有了形象化的五官感受,唤起消费者的旅游冲动和体验需要。

3.2 旅游中的顾客体验策略

3.2.1 把游客体验作为旅游企业主题定位的核心

迪斯尼公园早在1953年的主题定位是“人们发现快乐和知识的地方”;日本鹿园使用定位——专为参加短时间、快节奏娱乐活动提供服务的公园;贝瑞农场利益定位——追求奇幻经历的主题公园。因此,定位明确、个性鲜明的主题是给旅游者带来完美体验的基础,也是实施体验营销策略的首要因素。

3.2.2 景区工作人员角色化

要想让旅游消费者获得完美的体验效果,景区不能仅仅去仿造符合消费者体验需要的环境,还要求体验戏剧化、景区人员角色化。并且不能单纯的去模仿,人员角色化不是化妆和服装角色化,还要求工作人员要了解体验环境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心理和感情同样需要角色化。

3.2.3 注意有形展示细节,获得完美体验效果

有形展示要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有些旅游企业虽然做到了整体环境和大型物品与体验效果吻合,但深究细节的时候,旅游消费者发现始终逃离不了现实的框架。比如苏州拙政园,要想让旅游者完全进入古式园林的情景,那么一草一木,一物一品都要能体现当时古式园林的原貌。

3.3 旅游后的顾客体验策略

3.3.1 建立分享平台,让游客分享旅游经历

在旅游归来的一段时间内,游客依然会沉浸在旅游经历之中,建立分享平台,让游客分享旅游经历,注重旅游归来的后续服务会加强或保持消费者的忠诚度。

3.3.2 开发具有体验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每次出去旅游总想着给亲朋好友带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可笔者发现国内多数旅游景点所销售的纪念产品都是大同小异的。开发具有体验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不仅能创造效益,而且有助与消费者长时间保持体验效果,并且向更多人群传递体验经历。

3.3.3 建立旅游者体验数据库,不断改进和提升游客体验效果

建立旅游者体验数据库可以挖掘旅游者体验性资料,深入分析旅游者心理。旅游者心理是旅游者购买行为、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旅游者心理的分析能有效的预测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设计能刺激旅游者内心情感的主题,围绕体验主题,运用战术实施工具,设计旅游体验营销方案。

【参考文献】

[1]菲力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B Joseph Pine II,James H Gilmore,《The Experience Economy》,China MachinePress,2002,5

[3] [美]伯恩德·H·施密特.体验式营销[M].张愉等译,中国三峡出版社,2001

[4]葛勇,高延冰.《“体验经济”下的营销策略》[J].市场营销,2004

[5]王亮.《浅谈体验经济与体验营销》.中国全文期刊网,2004 年4 月

篇6

这些年来,凡是去过仁(怀)习(水)赤(水)一线旅游的客人都会这样戏说:仁怀大接待,赤水大旅游。仁怀人办酒席,赤水人收钱。这些声音不外乎传递着这样一条信息:仁怀只是过境游,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目的游。发展旅游产业,仁怀人没少费功夫。早在1994年3月,仁怀还只是县的时候,决策层就有超前的大思路,将旅游业定为继酒业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来培植。同时,还将茅台作为国际旅游区来规划和实施。就在茅台酒厂集团公司二期技改投资亿元资金,配套修建国酒文化城的同时,仁怀在财政并不富有的情况下,也多方投资8亿多元,打造了诸如“美酒河摩崖石刻”、“巨型茅台酒瓶”以及“国酒门”等10多处人文景观,并夯实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可是,到“十五”期末,旅游这一产业在该市GDP比重中还占不到1%,也就谈不上对县域经济的拉动和支撑。占有神秘茅台这一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却留不住远方的客人,形不成产业,这是仁怀市在发展旅游产业中遇到的最大尴尬。难题如何破解?新一届仁怀市委、市政府班子,在总结近10年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和教训后寻找到了答案:集中全力挖掘和开发独具魅力的神秘酱香之旅。

仁怀境内旅游资源可分为绿色(自然生态)、红色(文化)、白色(赤水河盐运文化)和酱色(国酒文化)四类。这些综合性都很强,但现实的情况是绿色生态的竞争明显弱于邻近的赤水和习水,红色资源只是浅层次开发,且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不大,白色资源割据一方,力量微弱,唯有酱色资源才是仁怀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优势资源。茅台集团对仁怀市旅游业的重新定位也作出了反应,厂市通过座谈,就开发神秘酱香之旅达成了一致共识。据悉,仁怀紧紧抓住茅台酒厂集团公司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工业旅游示范点这一契机,将以茅台古镇为中心的茅台旅游圈作为龙头产品进行打造。茅台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将为游客送上神秘酱香之旅的完美体验,而市区所在地的中枢,将作为茅台旅游圈的大后方,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洽谈商务的场所。在做旅游项目的规划时,该市以酒文化为灵魂,将酱香酒文化始终贯穿于旅游产品的情景设计之中。

通过三年的改造,使其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游客在中国第一酒镇处处感受到浓浓的酒文化氛围。龙头产品是一个地区最具垄断性、带头性和标志性的旅游产品。仁怀旅游的龙头产品,是茅台酒的原产地茅台镇及其周边。为了充分利用旅游资源,该市将文化之旅和河谷生态之旅有机紧密结合。凡产美酒之地,其山水必美,把酒临风,游山玩水,别有一番情趣。对游客来说,在青山秀水中感悟酒文化无形中又增添了茅台酒是原生态的健康酒的印象。美酒与酿酒之水关系密切,对此,仁怀市决定茅台镇上的酿酒人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都要举办盛大的祭水活动,让游客在神秘的茅台河谷体验茅台酒的酿造和储藏过程,自然会产生探秘美酒的愿望。

如何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这是仁怀市和茅台酒厂决策层在开发神秘酱香之旅中思考的最为核心的问题。也就是怎样使仁怀旅游业从过去的过境游变为目的游。

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是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仁怀市将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出台奖励扶持政策,推进国酒茅台工业旅游、酒文化旅游、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建成茅台旅游古镇、“茅台国酒城”,完善四渡赤水纪念园配套服务设施,实施泛盐津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推进“仁怀市白酒工业旅游点”建设,打造“茅台故事”影视基地。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特色餐饮。努力构建以国酒工业旅游为支撑,融酒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娱乐、餐饮、购物、中介、物流、信息等完美配套的旅游目的地。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着力展示“世界第一蒸馏酒品牌”、“国酒之心”和“国酒文化之都”旅游目的地形象。

贵州省仁怀市不仅是国酒茅台的故乡,也是四渡赤水时战斗过的地方,拥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在这里留下了鲁班战斗遗址、长干山住址、明广寺鲁班战斗指挥所等众多红色遗迹。

四渡赤水中的第三渡发生在仁怀市茅台镇,是在战略转移中,从被动转为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后红危为安的关键,可以说,胜利从茅台三渡开始。。

在具体操作中,仁怀市与茅台酒厂着重从六个方面着力:一是把千年古镇茅台镇的改造以体现国酒文化为主线,以古朴、浑厚为特色,恢复传说中和酿酒相关的古迹,以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作贯穿,达到各相关景点的有机和谐。让游客体味到古镇厚重的酱香文化底蕴,使其美名口口相传,名扬四海;二是凸显参与体验的神秘酱香之旅。茅台酒历久弥香,游客不但可以体验到酿造过程,还可以在储藏过程中融入自身愿望,打造茅台集团的企业游引领仁怀降香文化底蕴茅台文化;三是旅游资源的整合。美丽的赤水河谷能够让游客体验美酒之源,悠久的古盐道能够让游客领略因商促酒的美酒发展历史,感人的故事能够让游客感受茅台酒的爱国情怀,启动仁怀镜内古盐运文化古路的打造,对在仁怀镜内红色路线(亮点梅子坳街),舒适的温泉能够让游客在品尝美酒之后放松身心;四是旅游商品的开发;五是茅台领军的降香文化、在仁怀的红色文化、历史遗留的盐运文化的品牌形象设计与营销策略;六是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与企业作用的发挥。

仁怀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为此,仁怀把植树造林作为保护国酒基地生态环境、绿化仁怀、涵养水源、富裕农民的民心工程来抓,在全市范围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造竹工程,累计投入上亿元资金,造林3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逾40%。

也就是说,仁怀如果没有青山绿水环绕的和谐生态,也就没有盛产美酒的源泉,更谈不上品牌强市和旅游兴市。仁怀苦心经营生态文明城市,目的就是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仁怀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仁怀挟“包装精品景区、提升城市形象、推介特色魅力”“三板斧”挺进旅游市场。“黔北第一胜处”怀阳洞高调亮相,四渡赤水纪念塔重新修整……同时认真落实遵义市委、政府“三百里竹廊”政策,坚持“生态包装”,神秘的赤水河已被层层翠竹染绿。

“仁怀变靓了!”这是外地游客和仁怀市民的感慨。如今的仁怀城区,大块“酒”字方砖铺就的人行路边,花池整齐、行道树飘香;街道上,宽畅整洁、市民文明有序。一个崭新的酒都呈现在世人面前。

仁怀市结合深厚历史文化的实际,以“做好酒文章,走出酒天地”为发展定位,推介特色魅力。为充分展示旅游特色,仁怀市借第二届中国酒都文化节举办酒令擂台赛,立体、全面、动感地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篇7

关键词:大别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收稿日期:2011-05-23

作者简介:汤柔馨(1992―),女,湖北宜昌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地理专业大学生。

通讯作者:江 砥(1968―),女,湖北浠水人,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的教学及研究工作。.cn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6-0081-04

1 大别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大别山旅游区是我国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经济区域,整个大别山山脉被数10座全国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环抱,它是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一块绿地。脆弱的生态条件和“两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试验区的地位决定了可持续发展应成为大别山旅游业长期追求的目标,而经济落后、文化教育事业的不发达又决定了该区域的发展应打破常规,实现跨越式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2个最基本的方面,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是前提也是基础,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可持续性是关键,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时空分布的有限性,决定了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式。发展大别山旅游业主要包含:要发展旅游业;要利用旅游业来带动大别山区的全面发展;要创造促进大别山旅游业发展。

1.1 发挥大别山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

大别山横跨鄂豫皖,涉及3省6地市39县市区,其山雄水秀壑幽,被誉为“中原第一峰”,同时它也是一座红色的山、英雄的山,而且文化底蕴也极其深厚,人文优势独特。大别山可谓名山俊俏、名人辈出、名寺闻名、名泉珍贵、名产丰饶,是一座令人称奇的旅游资源富矿,蕴藏着巨大的竞争优势。

1.2 增强旅游经济的辐射作用,扩大旅游经济的覆盖面

(1)增强大别山旅游业的外部经济效应。旅游业在从分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应尽可能为该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机会,为当地工农业产品打开销路。当然,其他产业部门本身也应适时加以调整以搭上旅游经济的“便车”。

(2)大别山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应考虑适当调整扩大其服务范围,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在中部崛起这一大的发展环境下,应服务于中部地区旅游业。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大别山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机遇,大别山也应适时予以回报。

1.3 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大别山旅游业发展

要创造促进该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政府应主要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来考量。一方面,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使大别山旅游业发展有章可循。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企业的主体地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吸引各大企业前来投资开发;另一方面,应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同行”的方针,参考国家环境资源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当地政府应积极为本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立法,坚决抵制和制裁各种破坏该区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好大别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工作,促进大别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 大别山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1 打造国际旅游品牌

大别山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将这一些列资源进行包装形成各主要资源品牌,经过包装后的红色旅游资源应具有广泛的普适性,突出强调其革命精神的震撼力,生动而不失严肃,轻松而不失崇高,使革命文化更能深入人心;生态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形成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局面;民俗文化资源以一种人民群众喜文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成为流行新风尚,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得到发扬;佛教文化得到弘扬,禅理精髓思想得到广泛的国内、国际认可;以东坡文化为首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东坡文化成为黄冈市毫无争议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城市名片,同样也是大别山旅游区的精品名片之一。

此外,从市场定位的阶段目标来看,在该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以大别山区所在的3省为主要客源地,当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以锁定3省所联系的几大经济区域为市场目标,例如,从湖北省的武汉经济圈向南到长江经济圈直至华南经济圈、向西到成渝经济圈,从河南省向北到环渤海经济圈,从安徽省向东到长三角经济圈以及沿海经济带。最后形成整体竞争力,打开国际市场。

2.2 形成可持续发展循环系统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目的,见图1。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大别山区经济发展逐步走上这样的发展轨道。通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脱贫致富,地区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大增加,旅游业成为该区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图1 可持续发展循环系统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大别山贫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并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地方政府以及当地人民有更多的资金和更大的热情投身于环境保护工作,各级政府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而生态环境的优化则会进一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人民增收,进而进入“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发展轨道,生态产业发展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区域统筹发展新目标。

当经济和生态效益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效益开始显现。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得到不断的完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催生了当地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的形成,也会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优化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对当地人文旅游资源的深度开采和挖掘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以旅游业为发展龙头该区经济社会生态事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对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2.3 大别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

按旅游资源的性质来分,可以分为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健养生旅游资源。3省6市,6个发展极:黄冈、孝感、随州、信阳、六安、安庆,在共享大别山品牌的基础上,各自拓展区域市场 。

以黄冈为例,按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以黄州为中心,以麻城、英山、黄梅为次一级中心,撑起黄冈大别山区旅游业“弓”形发展格局。黄州为“箭尾”,英山为“箭头”,直指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以及海外市场,凸显其巨大的客源市场及发展潜力。

其中,黄州是黄冈市所在地,是鄂东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同时黄州是东坡文化的聚集地,以东坡文化为首的古色文化呈现出黄州区旅游发展特色。麻城是武汉城市圈规划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其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均十分丰富,106国道是其与黄州区联系的主要干道。英山县通过武英高速与武汉城市圈紧密相连,并通过318国道与黄州区紧密联系,该县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以及保健养生旅游资源。黄梅县以京九铁路、055国道为纽带与黄州区和武汉城市圈连通,该县佛教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3 大别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3.1 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整个大别山区就旅游业的发展相比全国来说处于初级阶段,真正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最大效果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 。走政府主导型旅游开发道路,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加快旅游发展的重要经验 。针对现阶段大别山旅游发展,政府主要应履行以下职责。

3.1.1 制定政策

(1)及时出台大别山整体旅游规划方案。行政壁垒的消除、区域政府间合作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应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2)各区政府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在进行此项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合作,是入驻企业能在区域内各行政区间进行无障碍经营,扩大规模效益;另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也应渗入到此项工作中来,对于那些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企业坚决不予引入,对于中度或轻度污染的企业相应提高其征税比例并督其整改,对于绿色污染企业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并积极扶持其发展。

(3)对于景区内原有企业,政府应对那些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及破坏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四项措施。对于那些有利于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鼓励它们在与景区特色相一致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独特的发展特色,同时鼓励各中小企业联合成一个或多个大的企业集团,提高整体竞争力,带动本土企业发展。

(4)制定良好的发展规划,主动争取国家对大别山旅游资源投入以及社会各界对大别山旅游开发的资金物质等各方面的支持。

3.1.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景区实行修复整合

(1)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旅游专用公路并设旅游专线车,以增强游客的可进入性,也为物资的流通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区域内资源与区域外资源的流通,盘活整个大别山区的经济。对于已建公路,应该照例改善路面状况,提高路面质量,加大现有道路的路面养护、增加安全设施和交通标志,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增强各景区之间的通达性。

(2)修建宾馆、旅社、卫生所等基本生活服务场所,其中主要以农家乐为主,适当修建高档次的大宾馆,并对各农家旅社的卫生安全、设施安全等各项进行严格把关。加强景区供水、供电、通信、标牌、车场、公厕、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文化娱乐设施方面,一方面要注意引导一般现代娱乐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红色旅游文化、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挖掘和开发,通过适当的改造和包装使其更具有参与性,能充分体现地方和民族特色,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3)对景区资源进行修复整合。对景区内的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进行修复。加大对水土流失地区的水土治理工作,加强对滑坡、泥石流多发地段实时监测与整治工作,提高游客游览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植被破坏严重的景区加大生态修复工作,做好林区的林木保护工作以及稀有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在人文物质资源修复工作方面,对遭侵蚀建筑及重要雕塑实行大规模的维持原态的修复工作,尽量与景区生态原貌相协调;在人文精神文化资源上,对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资源、佛教文化资源进行统一包装,实施品牌战略。此外,对于一些分散的、小规模的、精致的小景点实行综合整治,整合开发,扩大规模效益。

3.1.3 确立区域核心,实施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

宏观上大别山旅游是一个综合概念、整体概念。从大别山旅游资源的种类上看,有革命的、宗教的、生态的、民俗的、历史的、养生的等等,可谓包罗万象。从大别山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来看,其雄踞鄂豫皖3省6地市39县市区。那么面对种类如此之多、分布如此之广的旅游资源确定区域“第一发展极”则成为一个现实性的问题。

通过对资源、交通、区位、旅游发展环境的综合分析比较,笔者发现,黄冈有条件成为大别山旅游品牌发展的“第一发展极”,走特色化路线优先发展,带动整个大别山的区域开发,这是大别山赋予黄冈的历史使命 。黄冈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大别山旅游资源的主体构成部分,而且黄冈市旅游业发展较早较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另外,其作为武汉“1+8”城市圈的成员之一并且位于长江经济带上,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

大别山的市场营销应与黄冈市的城市营销、区域营销整合为一体,树立“黄冈强则大别山强,大别山强则黄冈强”的一体化意识,实现形象一体化、行动一体化、甚至探索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机制 。整个大别山旅游业应以黄冈市为轴心,进行区域合作发展,六地在共享大别山旅游品牌、整体营销的基础上,要明确自身形象特色,差异化营销,以达到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

在具体营销过程中,各片区应成立专门的营销队伍、宣传部门,协调分工各部门的职能工作,各片区、各部门定时召开经验总结与交流大会,设立专项资金招纳贤才,建立人才的长久供应机制。设立大别山去旅游资源管理处和大别山旅游官方网站,适时展开民意调查,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开拓客源市场。

微观上在宣传策划中以红色旅游资源宣传为主体,多种精品特色资源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植入生态环保元素,向游客传达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大众的环保意识,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除此之外,景区纪念品也是向游客传达景区信息的“窗口”,依托大别山区特色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茶叶、板栗、花生、刺绣等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对景区资源特色进行有效宣传的同时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在纪念品所需材料的选择上,尽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易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让游客把“绿色”带回家。

3.1.4 开展绿色行动

绿色行动是可持续思想在大别山旅游业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它可以分为绿色开发、绿色经营、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这3个部分。

(1)绿色开发。在大别山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从生态、高效、绿色、环保的理念出发。合理规划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建设,在开发中把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的要求,提倡景区内游览景区外食宿,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旅游区内的各企业实行严格的控污减排力度,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实施。做好景区内村民的移民工作,将其迁入景区外,并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对当地村民进行环保教育,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构筑科学有效的生态产权保护机制,激发当地村民环保的积极性,减少生态破坏。

(2)绿色经营。在不影响游客旅游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安装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并大力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充分考虑到各景区的人口承载力和接待能力,适时通过价格机制对各景区实行“休养”政策,防止游客在某一景区过分集中而导致生态环境系统的崩溃。另外,用于旅游宣传的纸介质资料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做好可回收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景区的垃圾污染。

(3)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大别山旅游区的企业尽量聘用大别山区居民,对当地居民适度有些爱你考虑;用工惯例要为大别山民众所接受,还应培训员工对环保的重视及自觉参与绿色行动。并将大别山的绿色活动广泛推向社会,广泛征集“绿色使者”或“大别山绿色形象大使”,呼吁社会广泛参与,召集志愿者为大别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4 结语

发展旅游是解决“三农”与山区问题的最好结合点,保护环境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到大别山区旅游业发展过程的始终,不仅恢复和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可以增加大别山人民的收入,使大别山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使大别山地区经济、生态、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雪荣.建设大别山旅游经济带 促进湖北旅游经济发展[C].//韩宗杰.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 王洪滨.合纵连横,旅游与区域发展一体化[C].//韩宗杰.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4.

[3] 席建超.大别山地区旅游区域合作战略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C].//韩宗杰.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86.

[4] 蒋 芸.基于SWOT分析的城郊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9(6):17~18.

篇8

关键词:区域旅游;旅游合作;无障碍旅游区

1川黔旅游合作基础条件分析

区域旅游合作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客观需要,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恶性竞争的必由之路。四川与贵州山水相连,同属西南六省区市合作区域及川渝黔“金三角”旅游合作区域成员,两省在旅游产品建设和发展上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在对外的市场开发上有着共同的目标客源群。由于两地同属于大西南旅游区,两地的区域旅游发展有很强的合作优势和机会。川黔旅游合作的基础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雄厚的,下面将从资源概况,政策支持,交通,文化,市场等方面来分析条件的优劣情况。

1.1资源概况

川黔主要旅游资源见表1和表2: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四川和贵州的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其中大量景区是我国目前旅游的热点地区,具有极强的旅游市场吸引力。特别是2007年6月贵州荔波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中的一员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实现了贵州省世界遗产零的突破,使得贵州省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更具有资本。但是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相对于四川来说还是有较大差距。两地如何利用好这一差距,真正发挥出两地发展的潜力与实力,实现资源互补,杜绝恶性竞争,加强合作,使四川的旅游产业更强,贵州的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问题。

1.2政策支持

在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今天,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已经被广泛接受。区域旅游要得到很好的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保证。总的说来对于区域旅游的合作两地政府都持支持态度,特别是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党的十七大的顺利召开,各级政府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相当强的期望。(见表3)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作为两地发展区域旅游合作的保障。只要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政府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排除各种壁垒来大力支持两地旅游业的合作发展,就能为两地旅游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3交通,文化条件

川黔两地间的旅游交流合作需要便利的交通为前提,构筑两地间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十分重要的。从自身的交通条件来说,四川是盆地平原地貌,交通发展相对超前,各大高速公路,铁路网密集,航班四通八达。因此各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较好。而贵州地处高原,境内山地众多,铁路、公路建设成本非常高,因而许多景区交通很不方便,可进入性相对较差。游人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高,逗留时间短。所以相对于其它交通便利的省市来说,两地间的可进入性还有待加强。建议在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铁路方面增开特快列车以及旅游列车,使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成为川黔两地间更加频繁的旅游交流合作的坚实的基础。

1.4市场条件

旅游市场存在着无限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无疑会给四川和贵州的旅游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休闲消费方式。四川旅游业,贵州旅游业都将以空前的速度稳步前进,旅游活动更加大众化、社会化,这为两地的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旅游者都要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四川已经是一个较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游客会通过经验效应慕名而来。而贵州旅游的厚积勃发,使得贵州即将成为旅游者新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民营资本大力进军旅游业,使两地的旅游业面临空前巨大的融资机遇。不过与机遇并存的是挑战。由于两地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不一致,贵州旅游的开发明显晚于四川,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四川,如果没有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处理好各种问题,就可能使四川旅游业的发展停滞不前,贵州也将会进一步拉大与旅游业发达地区的差距,旅游业发展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而发展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

2川黔区域旅游合作对策研究

(1)加强旅游企业合作,建立完善的区域大旅游市场。区域旅游的合作,政府的引导是关键,旅游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却是基础中的基础。在政府的支持鼓励下,两地的旅游企业应该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共同打造和包装精品旅游线路,相互推介旅游团队,实现资源、宣传、管理、效益等方面的共享,最大限度的进入双方的旅游市场。

(2)打造具有良好社会效应的整体旅游形象。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对于旅游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吸引力,也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评判标准。所以做好形象定位与形象营销是进行两地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手段。四川在打造自身旅游形象,树立旅游品牌上是作的比较超前的。成都的最佳旅游城市的创立本身就是一个具体的旅游形象,再加上近几年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又为四川旅游的形象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近几年政府对贵州旅游的大力支持,提出了“多彩贵州”的旅游形象,并拍摄了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宣传片,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如果两地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我们就可以对外宣传两地的整体旅游形象。和谐四川:天府之国,休闲之都;多彩贵州:森林之城,避暑之都。

(3)发展品牌旅游,特色旅游,探索新的旅游热点。西南地区的旅游要发展必须具备自身的特色,才能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通过对四川与贵州旅游资源环境的分析,建议发展品牌旅游和特色旅游,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深度开发优势资源,探索新的旅游热点,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①发展红色旅游。四川和贵州都是的战略要地。四川广安的小平故里,华蓥山,泸定桥,赤水,贵州的会址,山,娄山关,息烽集中营等。这些都可以优化组合成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再加上2005年,国家对贵州旅游投资3280万元,用于安顺王若飞故居,会址,山,娄山关等红色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又进一步为两地的红色旅游合作奠定了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②青山绿水和谐生态游。四川虽然是盆地,但是同样山青水秀,有天下秀的峨嵋,“人间天堂”之称的九寨沟。贵州的山水更是极品,有世界闻名的黄果树瀑布,“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风景区。对于这些精品旅游产品进行有序合理的开发,推出合适的旅游线路,并且克服可进入性较差的问题,一定会吸引众多的客源。

③休闲避暑旅游。成都是一座休闲城市,整个城市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而具有文化特色的。贵阳素有“林城”之称,森林覆盖率很高,因此气候条件非常宜人。我们可以把休闲避暑作为一个整体来开发。

④民族风情旅游。四川和贵州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有璀璨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情、多彩的民俗、奇妙的建筑、古老的宗教等,这些珍贵的财富,是世界多彩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是两地旅游资源的“金矿”,对国内外旅游者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可以作为两地的拳头旅游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

⑤探索新旅游热点——异地养老旅游。异地养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热点。笔者根据贵阳与成都的具体情况提出可以在这两个地区试点这一旅游方式。不过笔者建议这一旅游方式可以和休闲避暑旅游相结合。四川成都的气候条件相对来说是比不上贵州贵阳的,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夏天或者冬天更适应于贵阳这样的气候。而贵阳的社区和谐文化也发展得较好,适合于老年人的融入。因此可以在贵阳建立异地养老游的定点单位,或者修建旅游养老院专门接待老人,为老人量身定做旅游线路。把四川作为重点客源地,如果发展比较好,可以向外扩大。

3结语

川黔区域旅游合作要在充分分析两地自身的优势、劣势、发展的机会和挑战的基础上,结合两地的资源优势,找准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同时把两个地区的分散旅游做成大区域的整体旅游,增强各自的竞争实力,提升整个大区域的旅游形象,才能最终实现两地旅游业的资源、利益共享的双赢局面。同时我们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在各方面的合作上推陈出新,由走在前面的四川带动后劲十足的贵州,互惠互利,实现两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锋.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陆之洋.贵州旅游现状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12):17-22.

[3]杨永德.西南旅游区域合作发展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58-61.

[4]王曦.竞争与整合-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态势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1.

篇9

从传统意义上讲,是以宣传革命思想和爱国主义传统为目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一些革命老区开始转变思想,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以发展红色旅游。随后,在全国掀起了一系列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大型活动,尤其是江西省率先提出了“红色旅游,绿色家园”的旅游口号,将红色旅游真正推入了市场经济的浪潮。其实,红色文化走向产业化已是大势所趋,而发展红色旅游就是红色文化走向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1.1红色旅游需要全新的市场规划要将红色旅游与市场相结合,就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对红色文化有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认真分析红色旅游的消费群以及做好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建设,使红色旅游在市场经济中能够长足发展。

第一,对红色旅游准确的市场定位,是红色旅游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前提。笔者认为,山西红色旅游的市场定位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展开。首先,将市场定位到山西省内。这只是山西红色旅游推广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应该继续开发和完善现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就目前山西红色资源状况而言,好多资源被搁置并慢慢消失,已经开发的资源或由于管理不善或由于资金短缺而衰落。所以,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发掘并修缮未被开发出来的红色资源,对于那些已经开发出来的景点,应该由政府牵头并组织相关人员解决问题,完善景点建设,使山西省所有的红色景点从整体上有一个完整的布局。通过对省内资源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使之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并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应再将市场扩大到国内市场。依托第一阶段形成的品牌效应与周围省市联合发展精品旅游路线,从而带动中西部红色旅游的发展。例如,陕西省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游客可以在山西感受革命根据地感受艰苦奋斗、自给自足的氛围,再到陕西感受第一代开拓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豪迈情怀。再次,将市场定位到国际市场,将山西省的红色文化带出中国,走向国际市场。对于红色旅游进军国际市场,我们都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认为红色文化只适用于对国人的教育,很少将红色文化介绍到国际社会,反而让大量的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大量涌入中国,对国人的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将红色文化上升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使山西省乃至我国的红色文化景点洋溢着浓烈的革命人文精神,增加其历史厚重感,形成高品质红色文化景点,以吸引国际游客旅游观光,不断开拓国际旅游市场,促进中国红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认真分析消费者需求,是红色旅游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点。将红色文化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最终要面对的是消费者。因此,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引入“市场细分原则”的概念。所谓“市场细分”,是指按照消费需求的差异性,把某一产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的过程。其中,每一个子市场都这有着相似或者相同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容易形成稳定的消费群。而不同的子市场之间,由于家庭背景或者生活习惯的不同则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于红色文化而言,由于不同消费群体之间文化背景或者个人阅历的不同,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不同,因此对于红色旅游的需求层面也不尽相同。例如,对于青少年而言,在红色旅游的过程中主要是了解历史事件及相关历史知识,知史而明智,通过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不易。而对于党政机关干部而言,大部分人对于历史史实已经了解,而是应该深入细致的让他们更具体更真实体会我党第一代开拓者的艰苦,切实感受党在革命岁月的顽强生命力。对消费群进行市场细分,寻求不同消费群之间的差异性,有利于在开发红色旅游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商机,更好的满足不同消费群的需求,抓住市场机遇,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第三,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是红色旅游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基础。山西本身地处黄土高原,加之红色旅游景点多处于经济不太发达的县(市),交通条件不是很便利。要形成一定规模的红色旅游产业,必须使交通、通信先行。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设成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使红色旅游的基础性条件得到解决,更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

1.2红色旅游需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近年来,旅游景点的环境保护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目前,山西省在红色旅游景点开发过程中存在两大问题,即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与资源环境保护力度不够。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主要是指,山西省许多红色文化景点由于地方重视程度不高或资金短缺等问题没有被正式发掘出来,甚至一些重要的红色景点资源由于地方大兴土木而逐渐消失。其实,好多革命老区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对于红色旅游景点的环境保护问题,一是由于当地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致使原有资源得到破坏,有的甚至打着红色旅游的幌子,大肆兴建现代化别墅,搞休闲度假村,偏离了开发的初衷和教育的目的。二是由于管理不善,景点环境遭到破坏,使得客流量越来越少。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不仅要强调科学的规划,更要重视区域红色旅游的审批工作,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组织专家学者成立审批小组,对于山西省所规划的重点开发项目,切实考察,合理规划。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检查力度,对于没有审批的景点要严格按照规章办事,不允许其动工兴建。

1.3红色旅游需要培育新型人才红色旅游产业是特殊的旅游产业,它从属于服务性行业,而服务性行业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当前,人才问题是山西省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瓶颈,它主要包括管理人才和导游人才。当代红色旅游产业既属于文化产业也属于旅游产业,这就要求管理人才既精通文化产业及开发的规律,又要了解旅游产业的特殊性。只有这样,山西红色旅游才能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笔者认为,山西省应从三方面解决人才管理问题。首先,在岗管理工作人员要经常参加职业培训,经常聘请管理方面的专家开展讲座,提高在岗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其次,加强与山西省高校的合作,从高校中遴选一些高素质管理人才,为山西省红色旅游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再次,要加强与国内外具有先进经验和先进理念的旅游机构和景点合作,为山西省引进先进的理念、知识和人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就具体景点而言,导游人才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好的导游解说员,不仅仅是单纯的背诵介绍词和历史故事,而是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情,使原有的历史故事和建筑物变得生动起来,并且能深入了解故事背后蕴含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使游客身临其境,倍受感染。因此,加强现有导游人才的培训并遴选高素质导游人才充实山西省导游队伍是十分必要的。

2、传统产业的创意化开发

近年,由于市场开放程度的扩大,传统产业在诸多新兴事物面前,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借此红色文化发展之际,利用传统产业平台打造新的红色文化,还可以给予传统产业新的生命力,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第一,图书出版业的创意化发展。改革开放到现在,山西省的图书出版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广播电视及网络的发展,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图书出版业的创意化发展势在必行。要改变红色图书严重缩水的现状,首先减少政府对图书出版业的管控力度,逐步将其推向市场,在市场中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学习市场经济规律、创新思想,才能使山西省图书出版业在各种刊物以及各种平台,鼓励专家学者和该方面的爱好者积极投稿,贡献更多更好的作品。但红色文化有着很强的政治性和道德感,不能因为过度市场化就放弃应有的政治立场和社会公德,仍应保持其积极乐观、不畏艰难的精神和态度。第二,表演艺术的创意化发展。表演艺术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它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历史上,表演艺术一直经久不衰,为观众带来视听兼备的精神享受。尤其是,近代以来灯光音响等现代元素的融入,使表演艺术中的许多创意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故事,将这些具有山西韵味的红色故事和表演艺术糅合在一起,鼓励更多的艺术家创作出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红色历史舞台剧,必将成为山西省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方向。云南省艺术家杨丽萍创作的大型舞台剧《云南印象》就是这种运作模式的典范之作,它将现代舞蹈艺术和少数民族文化整合在一起,使这部舞台剧既有现代舞蹈的力量之美又有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柔美。加上,舞美灯光的完美配合,使这部舞台剧浑然天成、美轮美奂,赢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云南印象》成功的背后,是以“原生态艺术”为卖点,借助杨丽萍本人的名人效应和成熟的市场营销策略取得成功的。这一独具匠心的艺术创意,使云南取得了社会和经济双重收益,树立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云南印象》无论是在艺术创作方面还是市场营销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第三,影视产业的创意化发展。影视业无疑是山西省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可以将山西红色文化中的传奇事件和传奇人物作为创作素材,依靠现代影视业打造出属于山西人自己的时代英雄。当前正处于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各种西方思想趁机渗透。走进电影院不难发现,好莱坞大片的上座率远远高于国产电影。更令人遗憾的是,当问及偶像问题时,周围孩子们的回答总是围绕着国内外的歌唱明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甚至还有像希特勒、本拉登等负面人物在此之列。因此,不仅是山西省整个国家都需要一个红色英雄人物来重塑被西方娱乐思想扭曲的价值观,重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如何将山西的红色英雄与现代影视结合,创作出更多的优秀影视作品,使山西省红色文化在政治和商业的博弈中找到出路,是需要各方努力和思考的问题。

3、创意服务,展现另类红色文化

篇10

(一)旅游产业高质量的总体规划亟待出台

今天的旅游产业,是一个大旅游产业的概念。大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地域上不能受行政区划的局限,在内容上不能受行业的局限,在客源上不能受国家和地区的局限。这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我国西部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同,目前的旅游市场基本上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各省、市虽都制定了本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各景区也都有整体规划,但是,由于当时对旅游产业认识的不到位,各相关部门体制上的制约以及旅游主管部门缺乏权威等诸多原因,使得这些规划整体水平不高,缺乏权威性和约束力,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今天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已经成为我国西部旅游工作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整体形象设计差

目前我国旅游市场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设计不够重视。具体表现在对旅游核心因素――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共性较大的旅游资源开发过多,而对独特性明显的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资源开发仅停留于表面的过多,个性化的深度开发较少。如溶洞资源的共性化较大,前些年却出现了溶洞开发热,溶洞景区遍地开花,且对溶洞资源的开发大多只是以浏览观赏为主,很少有其它活动项目的开发。另外,对与旅游资源特色相协调的整个旅游地的形象塑造更是缺乏思想认识、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使大多数旅游目的地形象不明显,得不到公众的认可,影响旅游资源价值的实现。

另外,旅游市场中诸如影响最为恶劣的假冒伪劣商品、旅程严重缩水等现象一直以来也都是旅客投诉的焦点,严重影响了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

(三)旅游企业规模小,管理粗放,法制意识淡薄

我国西部的旅游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旅游企业的规模却存在“小、散、弱、差”的状况,使旅游资源管理分散,条块分割,不能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发挥不出更大的效益;旅游企业不但规模较小,且管理呈粗放型,缺乏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没有在市场上形成强有力的投资主体,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力度也有所欠缺;此外,有的旅游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法制意识不强,表现为为旅游者提供虚假旅游服务信息、以贿赂手段拉拢顾客、诋毁其他同行的声誉、甚至冒用其他旅游企业的品牌等。这种现象严重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损坏了旅游企业形象,破坏了国家的法制,使旅游市场供需双方都受到严重损害,其中受害最大的是广大旅游消费者。

(四)注重削价竞争、忽视品牌营销

许多旅行社把降价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忽视品牌的营销。以云南为例,10个人的团队正常的综合服务费价格应为每人每天70~80元,但许多旅行社的报价都低于此价,特别是对偏冷路线,价格仅报每人每天30元,这一价格远远低于成本费。降价虽能刺激旅游消费,但不利于企业和产业的长远发展。最终结果只能是损害旅游企业的形象,损害旅游企业的自身利益。

(五)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亟待提高

目前互联网的应用已相当普及,而我国西部的绝大多数旅游企业,还在经营传统的旅游产品,与传统的旅游企业竞争原有的市场,缺乏借助网络经济开发适合网上交易的成熟的产品。同时,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网上支付等手段还没有找到安全便捷的解决方案,经过耐心的网上检索,最后用信用卡结算时,经常会看到“正在建设中”等对消费者来说非常不友好的提示。消费者面对精心挑选的旅游商品和电子商务服务方式,只能水中望月,镜中看花,这对旅游电子商务可以说是最大的打击。

(六)在市场营销中不注重售后服务

现代市场营销中,旅游产品是一个包含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的整体概念,它不仅要给旅游者生理上、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要给旅游者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而目前的旅游市场,大多数企业在把客户争取到之后,只为顾客提供一些硬件服务,软件服务不到位甚至忽视。媒体经常有这样的报导,一些消费者在组团旅游后,得到的不是身心的愉悦,而是抱怨满腹,消费者状告旅游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旅游旺季,这种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所在就是行业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缺乏对售前、售中以及售后服务等专业知识的充分认识,缺乏巩固现有顾客、树立企业形象、积极培养顾客的忠诚度等现代经营观念。面对日趋剧烈的竞争,这些企业只有改变观念、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只能被市场淘汰。

我国西部旅游业应采取的营销策略: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全省旅游产业的总体规划

今天的旅游产业,是一个大旅游产业的概念,因此制定全省旅游产业的总体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大连市提出了“捆绑经营”的概念,把大连的旅游产品与沈阳、鞍山、长春、哈尔滨、北京、西安等地的旅游产品整理归类捆绑销售,谓之“打联合牌”,效果显著。尽管全省各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同,但走“大旅游”的路子是必然趋势,而各自为政是不可能走出“大旅游”的路子来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必须站在全省的高度,制定一个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全省的旅游资源进行全盘的整合配置,才能打造完整的旅游品牌。其中,各市、各景区的发展规划应该以全省的总体规划为依据,服从全省总体规划的安排并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立足成熟市场,打造世界知名品牌

目前中国西部的旅游产品大部分正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如云南、四川等区域的旅游市场,基本上正处于成熟阶段,其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均比较稳定;而西部另外一些近几年新开发的旅游产品,如广西区域的旅游产品却大部分正处于投入期,成本相对要高许多,而利润却不丰厚。因此,综观我国西部的旅游营销策略,应立足于成熟市场,以新产品开发为营销先导,致力于世界知名品牌的树立。

当今时代是品牌经营时代,中国西部要想与世界潮流同步,旅游就必将与品牌同行。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应以质量为基础。选择企业名称与品牌名称并用为主的品牌策略模式,实施创品牌的名牌战略,是我国西部的旅游企业提高国际旅游竞争力的治本之策。目前我国的一些旅游企业在品牌化道路上已有所尝试,如国旅总社提出了以“统一品牌创名牌,开发产品出精品”为内容的名牌化战略,推出了“熊猫”品牌系列,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海底婚礼”。广州旅游公司也推出了企业名称与品牌名称融为一体的“广之旅”品牌。但由于品牌意识开始觉醒的旅游企业大多走的是统一品牌之路,即企业名称与产品名称合二为一、融为一体,而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往往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其品质、价格档次相差甚远,故由企业名称演化而来的品牌名称可能会模糊产品形象。所以西部的旅游企业必须借鉴同行业的品牌经营策略,走以品牌区分旅游产品的路子,在品牌策略模式上易以企业名称与个别品牌名称并用为主。如日本最大的旅行社――日本交通公社(JTB)在不断扩大其企业影响的同时,悉心培育其“展望(LOOK)”品牌。国际著名的万豪(MARRIOTT)饭店集团旗下有三个广为人知、名实相符的品牌即万豪庭园(MARRIOTT COURTYARD),万豪旅店(MARRIOTT RESIDENCE INN)以及万豪费尔菲德(MARRIOTT FAIRFIELD)。企业名称与个别品牌并用,不仅能使旅游品牌更确切地表达产品特征,有助于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形成,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品牌不断积累的好处,这样有利于消费者对品牌的知晓、品牌的联想、质量的感知乃至对品牌的忠诚。

在制定品牌营销策略时,必须注意从各个方面加强自身品牌的树立。对相关联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也必须加强。如近年来消费者经常投诉的旅游产品问题,旅游经营者必须痛下决心,从根本上遏制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规范旅游市场,打造自身的产品形象。

(三)开发新产品,推出特色产品

随着旅游产品的日益成熟,大量的竞争者也争相涌入,更好的替代产品也相继出现,这种产品最终会成为过时产品而进入衰退期。一个明智的旅游经营者在维持现有的成熟产品的同时,必然会开发新的产品。并推出特色产品,这样才会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近几年,伴随党的十六大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红色旅游”异常火爆。由于青藏铁路的开通,全国各地也迅速组建了赴旅游的专列,这也成为今年旅游业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四)关注个性化需求,开展定制营销

在传统的大众旅游时期,旅游者的需求表现为“我要参加旅游”,即愿意参加任何大规模旅游团队,进行标准化、同一化的旅游活动。而新时期的旅游者需要的是“参与体验满足我个性需要的旅游经历”。他们从被动的服从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不仅要求享受到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而且要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制作和信息服务中,获得“我喜欢的”或“单独为我定制的”产品与服务,从而使自身的个性化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为此,旅游企业要运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与目标旅游者进行互动式信息交流,并通过数据库方式建立顾客个人档案,以便在顾客生涯的全过程中,持续追踪其需求的发展变化,为其提供终身化的定制服务。

(五)借助景区文化,积极开拓副产品市场

许多旅游者都有这种体会,到了某个旅游区,总想给自己、给朋友或家人带回一些“到此一游”的纪念工艺品。虽然旅游区也有众多的纪念品,导游也千方百计地领游客去购物,但由于长期以来,旅游纪念品在国内的销售仍停留在较为原始的阶段,基本上谈不上营与销,因此与日益火暴成熟的旅游市场相比,作为旅游副产品的旅游工艺品营销如同三岁孩童在纯真中透出浓重的无知,总体呈现小地域、无品牌、产品雷同、营销手段单一的态势。湖南的湘绣企业从80年代的辉煌走到今天纷纷倒闭的境况、中国工艺精品瓷器反被西方生产的瓷器打败就是两个惨痛的教训。

旅游者决不会从旅游地购买一个在家门口随意可购买的产品带回家,因此,旅游工艺品要进行差异化营销策略,产品要有新意,有特色,体现本地的风土人情和当地的文化。当然,在工艺品的营销中,经营者必须保证其产品的质量,决不能以粗制滥造来蒙骗游客,损坏自身的产品形象。

篇11

据世界旅游组织报告显示,今后5年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约1/4的旅游产品订购将通过互联网进行。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亦十分迅速,几乎所有企业不同深浅程度的“触网”。

一、黄山旅游信息网介绍

黄山旅游信息网(http:///)成立于1999年,是黄山第一家定位于为游客提供服务的旅游网站。建站至今,黄山旅游信息网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不断扩展影响力,以出色的品牌形象与公信力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信任与支持,在认知度、普及度、影响程度等诸多方面都走在了行业的最前端。该网站分为:线路精选、接待精选、周边游、酒店预订、团队定制、国内长线、旅游指南、企业简介、网站留言这几个部分,为游客提供专业的旅游咨询、酒店预订、会议服务以及车辆、线路安排等服务。目前,该网站每天点击率超过1万人次,其中95%的访问者的停留时间超过十分钟。

但是,作为旅游网站,如何利用和依靠自身的内容和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如何依托高的知名度和点击率,利用电子商务把旅游供应商、旅游中介、旅游者联系在一起,不断改善和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黄山旅游信息网营销系统功能分析

(一)网站风格分析

将黄山旅游信息网与北京、海南旅游信息网进行对比,发现北京、海南旅游信息网在风格设计上能体现当地的旅游特色,它们都以适宜的色彩或是建筑物来反映旅游气息;黄山旅游信息网没有在哪一点上体现了当地的风格,至少应该在首页的边框上有所体现,给人先入为主的感觉,打开黄山旅游信息网的页面,看到的是黄山所具有代表性的,能让人记住的标志性建筑或是象征性事物。

(二)网站功能分析

黄山旅游信息网的线路精选部分提供了网站内部已经制定好的旅游线路,线路都已经被绑定死了,不能实现那些按照自己想法旅游的客人,虽然说的是精选,可是被选的线路都是普选,都是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旅游线路,线路都是黄山市的旅游景点。接待线路精选提供的是数十条最近热门的旅游接待线路,分散拼接待线路和团队接待线路,精选接待线路仍然没有体现出精选之处,在这些接待线路中,旅游景点都比较空乏,空间移动不大,特别是团队接待线路,不仅线路选择机会小,而且玩的都是有局限性,没有一个区域性。

(三)旅游预订操作流程分析

黄山旅游信息网预订操作模式,跟大部分的旅游网站一样,使用的旅游网络预订操作模式极为复杂,其缺点是预订不能及时展示旅游企业的实时商务,使买卖双方无法在网上进行实时性的服务交易;另外,预定中心用电话或传真向企业确认订单的费用太高,这是企业与预订的网络连接不通顺而引起的,使网络中介无法通过网络实现对订单的实时确认与管理。无法在客户、网络中介公司、服务企业这三者中间起到信息实时化沟通。

(四)旅游订单处理流程分析

只有预订能实现实时商务的展示,而且客户递交订单后能得到实时、快速的处理,则客户和旅游企业就会欢迎和使用这样的电子商务。根据这样的思路,黄山旅游信息网对订单处理的具体流程操作模式:①客户向预订中心申请;②预订中心自动发送确认单;③客户回复确认;④客户端下载订单进行处理;⑤企业向预订中心确认;⑥企业向客户确认;⑦企业把确认订单转入企业MIS中统一管理;⑧企业无法满足客户时,由预订中心向客户发送推荐邮件。

三、黄山旅游信息网区域整合思路

(一)区域旅游形象整合

旅游网站形象代表的是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是决定游客出游的关键因素之一。黄山旅游信息网的构建风格要以徽派名居为主,用徽派建筑的线条来勾勒出属于黄山的旅游网站,在黄山旅游信息网站的首页顶端建设一个“粉墙黛瓦马头墙”的感觉,在“马头墙”的屋檐下面主要是黄山各旅游景点的图片以及与其合作的景点图片。色彩可以设计成徽州建筑色彩与黄山地区的风景色彩的结合色。

(二)区域旅游资源整合

只有进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协作发展,才能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黄山旅游信息网应联动“长三角”,与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的旅游网站相连接,整合旅游资源;其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在整合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开发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精品线路,开展互补性的旅游项目;再次,开展市场调研和宣传策划,深入了解客源市场的特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发旅游资源,协作建立适应不同目标市场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区域旅游产品整合

长三角区域现有旅游产品多样,较为有吸引力的是观光旅游、城市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会展旅游、生态旅游、康体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等,这些旅游产品各地均有开发且互为竞争。黄山旅游信息网可以利用长三角这一区域推出旅游产品,如整合知名度极高的黄山、九华山、井冈山等;整合安徽、江西两省的三清山、龙虎山、天柱山、冶父山等共同开发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专线;整合有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等地宗教旅游资源共同开发宗教旅游。通过多形式的旅游线路组成,在网站上提供,可以供游客自主选择,丰富了旅游产品,进而提高点击率。

(四)区域旅游线路的整合

可以借助黄山与长三角的交通便利之处,从整个区域的角度,将其有机地串联起来。一方面,针对长三角旅游资源的类似性,开发设计一体化的专项旅游线路,如:长三角宗教旅游专线、长三角古镇、古民居、古村落旅游专线、长三角红色旅游专线、长三角商业文化旅游专线、长三角佛教文化旅游专线等。另一方面,为避免旅游项目的单调性,增强旅游者的游兴,利用长三角区域旅游资源的差异性,串联旅游产品的关联性与互补性,如:长三角长江旅游线、长三角古运河旅游线,利用带状的水体将各地的旅游产品联合起来,既有一条贯穿的主线,同时游览的项目又有差异性。

(五)区域旅游市场整合

黄山的地理优势在于与长三角地区地域相连、空间同构、资源共生、线路相连、产品互补,并互为客源市场、目标市场,同时也有着共同的海内外客源市场,这一方面带来相互之间的竞争、相互分流,尤其是旅游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分散了开发晚、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客源,这对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有条件进行市场营销整合,协作开展旅游宣传与促销。黄山旅游信息网利用营销理念、手段与长三角各城市协作营销与促销提高长三角的整体水平,共同营造良好的旅游形象。

(六)建立网友旅游俱乐部

构建一个以黄山为中心的网友俱乐部,这里将成为旅游爱好者的沙龙,旅行发烧友的寄居处,俱乐部不断推出各项活动,领导旅游时尚,让网友们在网上网下都感受到黄山旅游信息网带来的快乐,提高网站的个性。该俱乐部还可以为用户发表点评、相互交流提供场所。网民交流包括新会员推荐、结伴而行、聘请导游、旅行投诉、有机会发表、有问必答等栏目,点评包括景点点评、宾馆点评、餐馆点评、旅游俱乐部等栏目。在社区里上网者可以共享彼此所了解的信息,交流在旅程中的种种酸甜苦辣,对各景点、宾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甚至可以在网上发表信息联系素不相识的网友一同出游。

四.区域整合营销策略的实施

(一)政府与企业合作经营

政府与企业合作经营是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最佳运营模式。笔者认为,黄山旅游信息网营销系统的可持续运营必须走市场化道路,黄山市政府与黄山各企业合作经营是目的地营销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合作,实现旅游DIY

网络时代,旅游者越来越倾向于追求自助式的旅游服务,黄山旅游信息网也应该利用网络技术为旅游消费者提供这类服务。黄山旅游信息网可以满足游客的想法,在出行前,黄山旅游信息网提供游客想去的地方,游客在搜索到相关的信息之后,将自己设计的线路提交给网站,网站按其要求制作出切实可行的实际方案,将地图标识、线路安排、可选价位反馈给游客,再通过一个回合的交流,黄山旅游信息网便可为游客制作出一份具体的行程安排,最终确定出游时间。

(三)人才保障

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对黄山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黄山旅游持续发展的内动力。目前,黄山旅游人才地区分布不平衡,虽然积聚了全国众多的优秀旅游人才,从事专业旅游教育的学校较多,但是从业人员水平普遍较低,高等旅游学校仅黄山学院,大部分都是中专、素质低、缺乏高级专业人才和经验丰富的旅游从业人员,黄山市必须在旅游人才培养上进行协作。

(四)信息保障

篇12

20xx旅游社旅游营销策划方案范文1一:前言:

歌乐山风景区是重庆市重点风景名胜区,规模和接待能力都在重庆旅游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重庆旅游市场火暴的最近几年中,歌乐山风景区却显得没那么强劲。在重庆崛起,人均收入急增的宏观形势下,各旅游点加快了市场化运作,从而加快发展的脚步。歌乐山风景区也应该重新寻找有效的营销策略,在未来几年内甚至更加长远的时间里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行业特点和消费趋势分析

旅游已经从最初的集中化消费变成今天的普遍型消费,其经济效益日渐巨增。(20xx年的中国旅游市场情况)

国内旅游人数

21亿人次,比20xx年增长幅度为10.6%

国内旅游收入

1.26万亿元,比20xx年增长23.5%。

入境旅游人数

1.34亿人次,比20xx年增长幅度为5.8%;

出境旅游人数

5739万人次,比20xx年增长幅度为20.4%;

全国旅游业总收入

1.57万亿元,比20xx年增长幅度为21.7%。

据专家分析预测:

(一)今后旅游消费市场的趋势将变为以自行旅游为主体,市场转向多元化,主题细分越来越明显,消费者越玩越转。而旅游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同样重要。

(二)近距离和农村旅游高增长,特别是三农政策的出台,加速了城镇化建设,推动了消费,但同时这部分消费增长不如消费人数的增长。

(三)出境游继续增长。

(四)特色旅游将继续成为亮点。

按正常的经济规律,旅游业的发展必随着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而进步。旅游这一迅速前进的行业必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经济角色。

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重庆市在国家提出西部崛起的政策之后,经济得到飞快发展。20xx年,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7532元。

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重庆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经济实力大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文化观念的改变。他们对时尚的敏感度也越来越高,从前把旅游当成奢侈消费,渴望但不可及,现在则把旅游当成一种经历,挑战,享受自我。

重庆文化氛围总体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保守,对新鲜事物的尝试决心不够,同时对消费计算比较精细。

在重庆市,还是一红色旅游为主,歌乐山附近的旅游景区是重庆市民经常游玩的地方。可是经观察发现,歌乐山旅游景区的空间较小,而且设施简单陈旧,经常出入的是老人,小孩子,而且并不能给人以特别的体验。而瓷器口风景区距离相对较近,属于文化资源,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严肃单调,同样也缺乏自由娱乐的空间。所以,在节假日,重庆实在是一个没什么好玩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渴望挑战,追求个性,敢于释放自我的年轻群体。

红色旅游在重庆得到政府的更大支持。红岩魂纪念馆等革命景点,与重庆的历史有着很多契合点,增加了他们的关注点。

2:微观环境分析

在消费者和旅游景点的中间环节上,旅行社往往扮演着专业桥梁角色。旅行社普遍存在的诚信问题使得部分消费者无法获得旅游渠道。 学校往往处于安全考虑,禁止学生自行组织旅游,也抑制了一部分潜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季节变化影响消费者出行次数,在重庆,晴朗的天气比较少,所以在下雨天旅游人数比较少,在天气较好的时候人数比较多。

3.市场概况

根据调查显示,重庆市民在5年内每人出游3次以上者达到52%,以重庆人口2389万算。5年内出游次数为345052%=702(万次)。其中还不包括人口结构,消费能力等因素带来的变化。

重庆旅游业发展迅速,20xx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057.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0.02亿元。

未来几年内增长速度依然不减,可以说市场是巨大的,前景也很广阔。

4,总结:

我们的机会随着重庆市学生群体人数的增长和社会经济收入的增长而增加。而梅岭在年轻群体特别是学生中,已经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我们并没有很好的针对这块市场来规划,广泛的争取消费者和宣传自己,使得产品信息显得表面化。

六:我们的机会SWOT分析

在重庆市,很难找到一个短距离内兼顾接近自然和自我体验娱乐的场所。歌乐山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宽广的空间正好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地方。

优势: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空间,交通方便,接待游客能力特别是短距离路线空间巨大,团体和个人都适合游玩。游玩项目有一定的刺激和挑战性,游客自我体验度较高。

劣势:特点不鲜明,比起瓷器口的文化,歌乐山显得比较模糊笼统。景点范围广,内部管理相对协调程度较低。

机会:在经济日渐增长的宏观形势下,旅游消费也随之提高。旅游行业正受到政府大力支持。年轻群体数量的增长,对短距离旅游的刺激较大。旅游趋势走向主题细分越来越专,旅游体验越来越个性化。而在重庆市旅游市场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中,歌乐山有机会寻找突破口,拉动经济效益的提高。

威胁:来自行业内竞争对手的竞争。消费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对消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消费结构的变化则影响大众旅游需求的转移。 机会和问题:通过历年的经营数据表明,重庆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是大中专学生和部分走入社会的年轻一族。而这一群体的旅游需求并未得到很好的满足,市场潜力很大。为了挖掘这部分主力市场而又不失去剩下的消费群体,我们的定位应该在释放活力,亲近自然,主要功能是给年轻群体提供一个追求体验,自我释放,寻求挑战的自然空间,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一个在短距离接近自然,休闲娱乐的环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尽快建立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印象,强化受众对景点的认知,与其他景点形成明显差异化。

七:整合营销策略

1,STP分析

(1)市场细分

虽然旅游整体市场增长迅速,但同时个性程度也在增加。旅游市场区隔化形成趋势增强。在重庆旅游市场,高收入个人或者集体的变化对中低端旅游市场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价格浮动对消费者的经济实力要求不高。在中低收入层,消费观念改变带来的不一定是消费行为,他们渴望的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实现他们的欲望。

20xx旅游社旅游营销策划方案范文2前言:20xx年对于广东的旅游景区来说,是集体遭受了一次寒流:7月份,森美反斗乐园负责人因负债外逃,导致曾热闹一时的乐园被迫关闭;9月份,东方乐园因白云机场的集体搬迁,乐园重新调整定位而歇业;同样9月份,因遭受游客急剧下降之压力,世界大观改变发展战略,将改造成集美食娱乐、旅游购物、商务酒店等为一体的商业购物休闲中心。华南地区的一线品牌的集体震荡,也直接影响了许多二三线品牌的发展。如何在危机中求生存、求发展,是摆在二三线品牌经营者的一道思考难题。但是华南地区旅游景区的集体遭受寒流,并不代表市场萎缩。反而在这几年,随着人们的生活与物质水平的提高,国内的旅游市场份额在扩大。只要旅游项目具有可竞争性,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地大。但市场的空间大,并不是说就可以盲目地投入。现阶段,无论是对于新的市场切入者还是已经进入市场者来说,其管理、营销策略、品牌宣传,都必须有其独到的、新颖性,才能在这个相对来说竞争激烈的行业分一块蛋糕。下面,笔者想浅显地谈谈中小旅游景区如何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

市场定位

投资旅游景区的,一直以来,跟风现象非常地严重。90年代引入国内的机械乐园,曾引起新一番投资机械乐园热。作为一种新鲜的项目,当时也确实引起了消费者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少年朋友这一特殊的消费者群体,更对机械乐园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可以说,青少年这一消费群体,烘热了机械乐园这一旅游项目。也引得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这一行业。但机械乐园投资大,在项目更新上难以时时保持新鲜感。进而引发了机械乐园有闹哄哄中开张,落寂中退出的无言结局。几年时间下来,机械乐园倒闭的倒闭、歇业的歇业。这几年,随着人们享受意识的加强,久居都市,厌倦了都市熟悉的一切,倡导一种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旅游消费观念,形成一种返璞归真热潮。正因为看准这一市场前景,华南地区各地,涌现出一批新的旅游景区,如以农庄项目为主的、以户外拓展运动项目为主的,其投资热情不亚于当年引发的投资机械乐园的趋势。面对此热潮,笔者想这批新兴的景区的命运,也必然会重蹈当年机械乐园的命运。盲目跟风在各行各业中都深深地体现出来。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说明目前的旅游项目投资者在市场运作上的一种投资短见。

品牌的宣传

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品牌形象的建设已成为经营策略的重点。如何通过品牌形象的建设,培育市场、培育忠诚的消费者,是品牌建设的核心。中小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还是处于一种萌发阶段,各地区都形成了区域性品牌。而没有行业中的强劲品牌。(当然,这里所指的是中小旅游景区而言,对于象五岳、张家界等因地形地貌形成的旅游景区,对于国内的人们来说,其不需宣传,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都能了解其情况,这样又另当别论。) 中小旅游景区相对来说,投资规模小,资金不是很充足。因此,在品牌的宣传上,无法与大品牌巨额广告费投入相比。但只是掌握诀窍,把有限地资金用在刀刃上,对其品牌有效地进行宣传,还是可取的。这其中有以下几点:

1、区域广告宣传:中小景区的主要客源,是在其景区附近的人群。因此,在广告宣传上,可选择区域性的媒体,集中优势,重点突破。在媒体的选择上,也是多样性。现在每个城市,针对每个行业,都有行业的DM杂志,选择DM杂志,一方面,其有针对性,免费投递到旅游社、高档写字楼、事业单位、住宅小区、酒吧等这些具有一定消费水准的准客户手中。另一方面,DM杂志相对于公开发行的媒体来说,广告宣传费用要低一些。但对中小景区的品牌宣传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节假日,可在报纸媒体上投入广告。这样,通过DM杂志的窄众传播与通过报纸媒体的大众传播相结合,能在区域品牌宣传上,形成强劲的优势。

2、软文宣传:这就要求中小景区与媒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通过其媒体这一平台,把中小景区的游乐项目的优势、核心的业务,运用系列化的图文结合,向消费者灌输,从而引起其注意,进而产生游玩的欲望,以拉动消费市场。

3、户外广告宣传:户外的墙体广告,目前在一些城市在政策上是限制的,但失去这一宣传载体,并不是说户外的广告宣传就没有载体。我们还可以选择车体广告、候车亭广告等这一宣传载体。在选择这一类宣传载体时,也需考虑是否有针对性。一般来说,要考虑其客源量、地域性。

大卫奥格威说任何一个广告都是对广告品牌的长期投资,广告的诉求重点应具有长远性。品牌形象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因此,在品牌的宣传上,我们应进行系统性、阶段性地对品牌进行宣传。

市场开拓与营销策略

中小景区的市场目标群主要是开拓二个大的市场,一是针对旅游社,作为景区来说旅行社是主要客户来源;因此,景区在市场开拓上应把重点放在与旅游社合作渠道的建设上。如果能与各旅游社建设好合作关系,其市场份额也得到了保证。当然,与旅游社合作,关系到彼此的利润空间的问题,因此,景区在给旅行社定价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二是散客。随着旅游意识的提升,散客的也日益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为抓住这一客源,景区必须靠营销活动,才能带动这一消费群体。

在景区营销策略上,一般实行事件营销、优惠促销。事件营销因为其特殊性,常常能引起公众的注意力。如某动物世界在20xx年春节举办天启星空马戏某乐园举行生存技能大挑战。又或者有利用别人的资源和优势,比如电信进行客户推广活动、国际什么节、什么挑战赛之类的事件营销以吸引着众多的旅游消费者,这种方法也能提升品牌的形象。而优惠促销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营销手段,如实行折扣优惠,这种方式较常用,但操作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针对目标消费群体,运用有效地市场开拓与营销手段,才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提升服务质量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上,作为旅游景区一方面要提升项目与园区环境建设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也要提升服务质量的软件设施。对于前者,各旅游景区都在加大力度投资建设,但相对于服务质量提升的意识,其景区的投资者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百研资记认为对一些小型的景区的服务意识的感受总体上来说还差强人意。一些小型的旅游景区,因为其投资规模小,在人材管理运作上,考虑到成本问题,招收的一些素质不高的人,招进之后,又缺乏统一系统的培训,从而导致人员的服质意识不强,对待游客态度生硬,不懂得如何处理游客与景区之间存在的问题,从而也导致其景区的形象大打折扣。而游客对于其消费的景区的好恶,直接影响着人对人的口碑宣传。

在当今旅游景区项目处于同质的时代,其服务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景区的市场份额。因此,对于中小旅游景区,想要快速发展与景区形象提升,必须

加大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倡导一切以顾客为中心,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个景区的发展,一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但同时,也必须加强内部的管理。两翼齐飞,才能塑造品牌形象,以品牌拉动带动市场的消费,才是景区的发展之道。

20xx旅游社旅游营销策划方案范文3在惠州,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也迅速地成长起来。但是作为在旅游业中提供中介服务的旅游公司,却没能跟上其发展的步伐,不但未能从中获取暴利,而且在组织出外旅游这一块市场上也做得不是很理想。针对这一状况,我们以惠州市旅游公司为例,策划了一个营销方案。

一、市场分析

1、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随着惠州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交通工具的越来越普遍,再加上拥有天赋的旅游资源的惠州,旅游业的发展可谓是得天独厚。而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政策更是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一良好的宏观环境。

2、市场潜在力分析

除了以上的条件以外,由于惠州市是刚刚发展起来的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一下子提高起来,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这一概念深入人心,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方式,很想走出惠州,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走一走。

3、竞争者状况分析

在惠州,旅行社有三十几间之多,而且彼此提供的服务都是大同小异,区别不大。因此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每个公司能得到的市场份额都很校

4、服务分析

在惠州,旅行社提供的服务并不是很齐全,而且在广告宣传这一块却是远远落后于其它城市旅行社。

5、公司的市场表现

知名度还可以,但美誉度不高,产品价格过于偏高,品种不够多,可供选择性小,公司生存的基础在于其是国有企业,政府对其进行了大力的扶持。

二、公司诊断

该公司成立于1986年10月,已经运行了十几年之多,但美誉度却还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公司规模一直未能扩大,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该公司的发展呢?经调查研究发现:

1、经营管理粗放随意,尤其在营销系统上,没能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专业高效的营销队伍。

2、营销人才短缺,由于营销人才不足,造成只知道提供服务,却不知如何打开市场;只知道节省开支,而忘了加大对广告宣传的投入等。

3、无市场调查,任何公司如果无市场调查,就像让瞎子打前战,战果不预而知。

4、营销乏术,由于营销人才短缺,造成服务的营销水平很低,没有市场研究,无战略策划,无长远规划,营销策划不系统,广告定位模糊,力度不够,手法落后,盲目开拓市场,无重点主次等。

5、服务的包装手法太过于落后,包装的品种不够多、不新颖,很难吸引旅客。

三、战略规划

1、战略思路:与其它旅游公司划清界限,不打价格战,采取包装的手法吸引旅客,给旅客提供更多的价值。同时要与其他的旅游公司发展战略合作,使资源达到最优化的配置。

2、战略步骤:树立品牌,做地方老大;强化品牌,做广东老大;延伸品牌,挤身全国旅游公司前列。

3、战略部署:以惠城区为重点市场,延伸至周边县城,进而扩张至广东,稳住阵脚后,走向全国。

4、消费人群定位: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以家庭、学生、个人为突破口。

四、营销策略

(一)营销理念

1、品牌理念:提供安全、热情、舒适的服务,同时为您省钱。

2、营销理念:以现代的旅游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可行的营销方案。

(二)营销组合

1、旅游产品/服务组合

(1)产品组合:与其它行业不同,旅游产品有它自己的产品组合,提供的服务有旅游的路程,员工的行为、外表和制服,运输设备,以及与旅客和其他公众的沟通等。

(2)产品组合的特点:仅仅提供旅行服务是不够的,要在员工对旅客的服务态度以及活动的安排方面突出个性,以进行差异化营销。

(3)服务的延伸:除了组团旅游以外,还可以经营与旅游相关的飞机、火车等乘票的业务。

2、人

(1)员工:这类人是旅游公司生财的工具,所以对员工的选择应雇佣那些有很强的与人接触的技巧,行为比较灵活,具有感染力的人,并要激励和保留员工,加强对员工的控制以保证服务的质量。

(2)客户:这一类人是旅游公司生存的根本,如何对其细分并赋予高质量、高品质的服务是关键所在,因为客户就是上帝。

3、包装

(1)包装种类:对不同的产品应进行不同的包装,同一种也进行不同的包装,以让旅客觉得它能带给他更多的价值。具体可采用全方位包装,陪同观光包装,特别事件包装,假日包装,季节包装,非高峰期包装,团体全方位包装等不同的包装。

(2)包装定价:在考虑固定和可变成本、客户量和边际利润(最低获利点)的基础上,进行价格决策。

4、分销渠道

(1)必须与在分销渠道上担任旅游中介的各成员进行合作,如营运商、机构、旅游目的地等,以保证旅程的顺利。

(2)具体措施如下:

A.研究和选择贸易细分部分。

B.决定定位手段和市场营销目标。

C.为旅游中介设置促销组合,如贸易广告,贸易促销,交易展示和小册子等。

5、广告与促销策略

(1)广告计划

A.设置广告目标以向旅客传达信息并劝说其进行旅游,同时形成口碑广告效应。

B.聘用广告机构做广告,使广告做到有专业化的效果。

C.设置广告预算,保证广告费用不会超过预算范围。

D.考虑合作的可能,利用优势与政府联合广告活动,扩大影响程度。

E.决定广告信息策略,保证广告有创意,以便通过广告传达信息观念,影响旅客的抉择。

F.选择广告媒体时,尽量采用报纸、电视、杂志、直邮广告等多种广告媒体相结合,以使各种媒体进行优劣互补,从而保证广告达到最佳的效果。

(2)人员促销:主要面向的市场是各类旅游团体组织,通过业务人员扩大这块市场份额。

(3)销售促进和交易展示:如进行订购数量多有优惠,与其它行业合作,与他们的公共活动结合起来,让他们利用销售派发旅游券,交易展示方面,主要是举行旅游与观光交流会等以扩大影响力,对外展示公司良好形象。

(4)事件营销:塑造公司形象,提高美誉度,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

(5)公关与宣传:举行特别事件公关活动,如庆典等,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要有开展危机公关的准备,以保证能进行及时补救,从而不使公司的形象受损。

五、营销预算

1、预算能从公司得到的预算分配。

2、确定市场营销目标。

篇13

[关键词]齐齐哈尔; 特色旅游; 鹤乡; 扎龙湿地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087 — 02

齐齐哈尔风景秀丽、古迹众多、交通便捷、通讯完善,故旅游业快速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齐齐哈尔旅游景观独特。境内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是驰名中外全国最大的水禽、鸟类保护区。世界珍禽丹顶鹤就在这里休养生息,被誉为鹤乡之城。

建设齐齐哈尔特色旅游开发区,有利于加快全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利于塑造和展示地方形象,提升齐齐哈尔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保增长扩内需战略实施,增加地方财税收入,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挖掘齐齐哈尔市文化资源,推动边疆文化繁荣,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齐齐哈尔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齐齐哈尔市于2004年1月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黑龙江西部旅游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发掘并弘扬以鹤文化为重点各类文化形态,全力打造“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旅游品牌。以我市为中心的“情系黑土地”黑龙江西部旅游线路,于2007年初争创成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之首。2006年我市承办了第三届东北地区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2007年8月承办了“全国旅游行风工作会议”,为全国第一个地市级城市首次承办;2008年市旅游局被国家旅游局、人事部评选为全国旅游工作先进集体,是黑龙江省唯一当选的旅游局。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实施政府主导、旅游大项目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支柱产业地位基本确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目前,全市共有A级景区27家,省及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共9家(工业4家、农业5家)。滑雪场2家。星级饭店17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9家)。旅行社42家(国际旅行社4家,国内旅行社38家,旅行社服务网点11处)。旅游定点单位6家,其中旅游餐馆5家,旅游商品生产厂家1家。全市直接或间接旅游从业人员1.4万人。

齐齐哈尔市旅游资源品种较为齐全,类型较为丰富,涵盖8大主类,涉及到73种基本类型,资源丰度属于较好水平。依托旅游资源,目前我市已开发出 “生态游、冰雪游、休闲度假游、文化古迹游、民俗风情游、宗教特色游、红色游、工业游、农业游、都市观光游”等系列旅游产品,其中扎龙景区、扎龙温泉、明月岛景区、昂昂溪罗西亚大街其中所蕴涵的“湿地、温泉、湖泊、岛屿、江流、冰雪、文化古迹”等都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全市旅游业围绕“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城市旅游形象品牌,树立“依托文化、打造产业、接轨市场、优化环境”的旅游观念,依法治旅,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行业管理卓有成效,旅游环境不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更为完备,全市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市发展速度最快、关联带动作用最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已成为齐齐哈尔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收入平均以21%的速度增长,旅游收入占全市GDP超过8%,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齐齐哈尔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品单一,竞争力不强,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我市旅游产品仍以自然生态观光为主,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不足,旅游综合效益不高,这些对我市旅游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形成了潜在压力。

2、旅游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游客在齐旅游期间平均逗留天数、人均消费、旅游购物、娱乐消费支出比例等主要经济指标水平较低。旅游产品消费结构还有待改善,参与性旅游项目消费比例有待提高,供求错位现象较为突出。

3、旅游市场主体发展缓慢。作为市场主体的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旅游客运企业等旅游企业普遍存在“散、小、弱、差”的现象,旅游企业扩张能力不强,市场竞争意识差,参与竞争能力不足,不能适应旅游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以及专业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4、旅游从业人员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旅游行业对具备专业化、综合性、复合型的旅游专业性人才需求量较大,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服务技能还需进一步提升。

5、旅游业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旅游交通、住宿接待、旅游购物、旅游消费环境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齐齐哈尔特色旅游开发的战略

齐齐哈尔市旅游业发展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充分利用我市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优势,按照齐哈尔市贯彻落实全省建设“经济区”战略实施意见》和《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的总体要求,以整合优化、培育特色旅游产品为切入点,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原则,以打造扎龙、尼尔基斯湖风景区等龙头精品为品牌,以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为核心,以搭建营销策略平台为手段,以保障体系为支撑,坚持旅游与文化繁荣相互融合,与改善生态协调推进,与塑造城市新形象有机结合,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强化基础建设,着力打造精品景区。把我市建设成为辐射东北地区西北部及内蒙古东部的区域旅游中心,成为全国闻名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一)加快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推动全市旅游业协调发展

突出旅游业发展重点,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以扎龙生态旅游区为核心,加快开发历史古迹、民族宗教、休闲度假、生态观光、装备工业、现代农业、冰雪体育、战争遗存等旅游产品,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提高旅游城镇建设水平,鼓励开发农家乐、休闲农庄、自驾游等旅游产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

(二)推动旅游资源有序开发,构建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以旅游资源开发为基础,促进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依托城市风光、历史古迹、民族宗教、休闲度假、生态观光、装备工业、现代农业、冰雪体育、战争遗存等九大系列旅游资源,重点培育和打造扎龙湿地生态旅游区、城市观光旅游区、昂昂溪俄罗斯风情小镇旅游区、碾子山金长城旅游区、梅里斯民族风情旅游区、泰来江桥抗战遗址旅游区、讷河尼尔基斯湖旅游区、甘南现代农业旅游区、富裕湿地旅游区、克东二克山旅游区、富拉尔基工业旅游区、拜泉生态农业旅游区、依安生态旅游区、克山红色旅游区等14个特色、精品旅游项目。按照旅游资源分布、行政区域,规划建设两大旅游集合区(包括扎龙湿地生态旅游区、城市观光旅游区),有序推进各县(市)区的旅游资源开发。

(三)发挥品牌优势,加快旅游精品景区建设

(1)提高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水平,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交通、游览、安全、通讯、环保、综合管理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软件硬件建设,着力开发建设风格独特、功能完善的精品景区景点。重点完善旅游道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安全、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培训中心、旅游商品纪念品展销中心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扎龙生态旅游区要按照5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扩大游览区域,丰富游览项目,形成以扎龙为核心,带动扎龙满族村、温泉、乳业观光牧场、兵器博物馆、旅游商品展销中心等项目组成的精品旅游带。

(2)提升景区文化品位。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将旅游文化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围绕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定位,依托昂昂溪文化、辽金文化、抗战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流人文化、老工业基地文化、鹤文化及省会城市发展史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景区文化品位。

(3)加快开发冰雪旅游项目。提升冰雪旅游产业水平,叫响冰雪旅游品牌,规划建设冰雪观赏、冰雪运动、冰雪游乐、冰雪艺术等冰雪旅游项目,突出冰浇、冰雕、冰灯、雪雕等冰雪艺术景观特色,开展滑冰、滑雪、冰球、冰(雪)橇、冬钓、冬泳、雪地狩猎等旅游活动项目,开发冰雪文艺演出,建成融观光、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冰雪旅游精品。加强冰雪旅游精品建设,举办特色突出的冰雪展会。

(四)加快构筑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

(1)加快旅行社行业整合。按照建设旅游目的地、集散地的要求,提高旅行社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逐步建立旅游业务批零体系,大力扶持信誉良好、诚信经营、管理规范、实力雄厚的旅行社发展,推进旅行社集团化和国际化建设水平。

(2)大力推广地方特色餐饮风味饮食。打造旅游餐饮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规范、提升烧烤涮和满族宴、达族宴、江鱼宴、绿都宴、清真宴等地方名宴,开发新品、精品菜肴,推出原产地食品菜肴系列,形成鹤城特色饮食文化。

(3)加快旅游星级饭店和特色民居风格旅店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鼓励新建、扩建旅游星级饭店,形成以旅游星级饭店为主体、东北特色民居为补充、满足各种消费需求的游客住宿接待体系。重点加快五星级旅游饭店和适合旅游团队需求的经济型酒店建设,鼓励农民和小城镇居民开设度假型家庭旅馆。大力推进旅游星级饭店节能减排和绿色饭店建设。

(4)加快旅游购物市场建设。扶持和开发一批规模经营和成长性好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引进温州等地小商品生产经营企业,深入挖掘开发一批反映地方特色和风貌,纪念性、工艺性较强的旅游商品。规划建设齐齐哈尔市旅游商品纪念品展销中心,推进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规模化经营。

(5)推进旅游文化娱乐业发展。培育地方特色演出团队,引进高端演出人才,实行市场化运作,编排具有地方特色、吸引力强的娱乐节目。推动马戏杂技演出、东北二人转、少数民族歌舞等娱乐活动实现经常性演出,并成为旅游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加快构筑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1)建立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城市主要位置规划建设齐齐哈尔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中心集旅游咨询、散客自助游、旅游信息与查询、旅游投诉受理、导游服务、交通服务、旅游培训等服务功能。依托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的接待和咨询服务功能,设立旅游咨询网点,统一配发旅游宣传片、宣传资料。

(2)完善旅游标识指示系统。旅游景区、旅游星级饭店、购物、交通、娱乐等旅游接待部门设置规范的引导标识、多种语言服务等国际化标识服务系统。

(3)推进旅游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加快旅游信息咨询网的建设和改造,实现旅游产品信息、查询、预订等功能,完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建立健全12301语音呼叫平台,实现旅游紧急通知通告咨询和、旅游重大突发事件举报和紧急救援呼叫、旅游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旅游投诉受理、旅游资讯查询等功能。

(4)完善旅游交通配套服务设施。在通往市区、景区主要道路、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路线按照国家标准设置明显的旅游景区交通指示牌和旅游宣传牌。旅游景区交通、停车场纳入全市道路建设规划。

〔参 考 文 献〕

〔1〕曹诗图,鲁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03).

篇14

关键词:乡村旅游;武昌湖;市场;4P策略

一、旅游市场现状

近些年,旅游业对GDP的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内旅游人数每年以11%的速度递增,旅游业的收入增长也较为显著。其中,乡村旅游的发展令人惊叹,休闲农业收入的增加,不仅使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

乡村旅游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旅游产品的结构单一、不合理,缺少创意,没有充分展示自身的文化特质;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系统地培训,专业化程度低,存在管理方面的漏洞;建设资金基本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支持,没有考虑其他机构或个人的融资,导致资金链断裂,娱乐设施不健全;单一发展旅游业,不仅忽视了与其他区域景区的合作,也忽视了与农业、商业的协调发展,无法产生协同效应。

二、武昌湖简介

望江武昌湖位于望江县中部,原属于长江水系,为古雷水遗址的一部分,是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最好的淡水湖之一。武昌湖有13万亩的水面,湖水清新,资源丰富。其沿岸湿地面积达到8667公顷,1996年被省政府评为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区,栖息着国家重点保护的白头鹤、白枕鹤、东方白鹤等鸟类。望江县有黄家堰、枫岭庵、等遗址,是远古人类曾经生活的家园。21世纪初,望江县着手开发武昌湖旅游资源,建设生态文化园,其包含:生态旅游湿地、古雷池文化园、乡村旅舍等娱乐项目。经过这几年的开发建设,武昌湖的旅游配套设施虽逐步完善,但游客却寥寥无几。

三、SWTO分析

1.优势。武昌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保存完好的湿地景观,湖泊周围芦苇丛生,荷莲密布。湖内盛产鱼、虾、蟹等特色水产品。其中,细嫩透明的银鱼是望江县的特产之一,而且“武昌湖”牌清水大闸蟹更具特色,被评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是安徽省著名商标。望江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众多的古遗址,古有“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典故,且是“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孟宗哭竹、仲源泣墓成语的出处。提及安庆,想必人们都会想到黄梅戏,浓郁的黄梅腔也是望江的一大特色。在近代,指挥部旧址坐落于望江,是打造红色旅游的最佳选择。此外,香茗山的禅宗文化也是旅游的一大亮点。

2.劣势。武昌湖位于我省的一个小县城境内,地理位置偏僻,鲜为人知。政府管理滞后,没有积极地对旅游产品进行宣传和促销。目前,武昌湖的旅游产品种类少,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创新型产品。近些年,望江县引进了一些企业,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以及湖泊周围居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思不强导致湖内海藻泛滥,导致湖水水质变差,使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所下降。

3.机会。政府越来越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致力于将武昌湖建设为国家5A级旅游区,重点突出古雷池文化、三孝故里、生态湿地、挑花故乡等旅游资源。2010年,我省861项目中提到建设武昌湖生态文化园,计划投资30亿人民币。三农政策的实施也对武昌湖旅游市场的开发具有促进作用。预计2016年完工的望江东长江大桥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望江县与外界的交流,进而推动望江旅游业经济的发展。

4.威胁。地处于黄山、九华山、庐山等长江著名景区的过渡地带,与周边现有名气的景点竞争大。武昌湖不仅仅受到黄山等省内著名景点的威胁,更面临着周边县城旅游景点的竞争,如:太湖县的五千年文博园、花亭湖、小孤山等景点。望江县本身的经济落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旅游市场开发程度低。

四、4P策略

产品策略:产品的开发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改进现有产品,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游客的参与度。武昌湖生态文化园正处于投放市场初期,应实施缓慢渗透与快速渗透相结合的营销策略,以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促销,快速地将旅游产品推向市场,赢得良好的口碑。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产品,打造特色农家乐,让游客亲自体验务农采摘、划船采莲等活动。聘请民间舞狮队伍定期进行舞狮表演,园内采用独特的龙灯进行装饰,使武昌湖充满民间艺术气息。作为黄梅之乡,融入浓郁的黄梅戏元素,使游客感受本土戏剧的魅力。整合武昌湖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打造以绿色美食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弘扬传统的孝道文化,展示湿地的无限风光,将传统旅游产品和专项产品相结合。充分利用黄梅戏乡、三孝故里、挑花故乡、禅宗文化、湿地保护区等独有资源,形成以民俗风情、宗教文化、乡村体验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

价格策略:采用需求导向定价法,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了解其他地区同类产品价格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对旅游产品的价值理解制定出中低档的产品价格。在乡村旅游的淡季,采用季节折扣策略,根据季节的不同,调整景区的价格。对于集体出游的游客,当人数达到要求时,可以采取数量折扣的方式。此外,利用尾数定价法,使游客信赖产品价格的定位。

渠道策略:针对安庆市的潜在游客,使用直接分销的方式,让旅游产品不经过任何中间商转手,游客就可以直接在景区内购买旅游产品。在其他地区,则选择销售商,与旅行社进行合作,推出相应的旅游套餐。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使用互联网营销,建立网上商店向顾客展示旅游产品,实现网上订购、网上结算,开展O2O模式,达到激发潜在市场的目的。

促销策略: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广告也伴随着信息无处不在。武昌湖旅游产品的促销,首先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让潜在的顾客了解景区的信息,从而吸引更多游客的注意。其次,通过营业推销的方式,使从业人员在接待游客的同时销售自身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此外,销售促进也是一种行之有效促销方法。如:赠送游客制作精美的挑花产品;组织小规模的竞赛,奖励获胜者免费的农家美食;对集体购票的游客赠送当地土特产等。

五、促进市场开发的其他措施

1.网络营销。作为新的市场营销理念,网络营销倍受企业的重视。武昌湖生态文化园可借助网络营销策略,设计虚拟景区和手游,组织一些网游俱乐部,策划网上节庆或竞赛活动,开展事件营销。建立网络社区,通过网络对景区进行宣传,提高景区吸引力。联合周边的其他景区,如:天柱山、花亭湖、小孤山,开展网上旅游促销活动。同时,发表微博,不断更新景区旅游产品的图片,通过粉丝效应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开拓潜在市场,提高游客的忠诚度。

2.开拓新兴市场,关注老年旅游。我国正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极速增长的老年人口使社会需求进一步扩大。面对这一广阔的市场,武昌湖应制定相应的旅游产品,吸引老年人前往,让他们体验儿时的农村生活。设计一些较为舒适、慢节奏的产品,如:乘舟采莲、休闲垂钓、品尝美食等,划分出一个老年度假中心,举办一些关于老年人的养生讲座和交流座谈会。针对老年人这一特定的目标客户群,与旅行社合作,极力宣传老年旅游产品,推出老年休闲度假三日游。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度假场所的同时,重视服务的质量,添加人性的关爱,让老年人感觉旅游的乐趣。

3.产业链的整合。武昌湖生态文化园的建设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利用湖内盛产的鱼、虾、蟹等水产品,以及农家自产的鲜果蔬菜,烹制出特色的美食。不仅可以让游客品尝到望江的绿色食品,拉动武昌湖餐饮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不断挖掘望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销售高档的礼盒银鱼、精装挑花、手绘明信片、黄梅戏服等产品,逐步带动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

六、结语

现阶段乡村旅游业的市场发展不规范,整个行业内规则混乱,景区的市场开发问题亟待解决。望江武昌湖不仅要对现有的产品进行一系列地调整,而且应不断创新其他旅游产品,开辟出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打造属于皖西南的风情村品牌,是武昌湖进入游客视野中的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

[1]石美玉,孙梦阳.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