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体育教育范文

高中体育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体育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体育教育

篇1

关键词: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一、高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点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是什么?动力,来源于动机。学生是否喜欢上体育课,对体育课的态度如何,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趋动力。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不能否定兴趣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意向、愿望、兴趣已不是他们唯一的趋动力。而且高中学生对于兴趣内涵的理解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可以说他们的体育价值观有了“转变”。

高中学生与初中以下的学生不同,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中学生的体育与成年体育、康复体育、竞技体育和单纯的娱乐体育也不相同,他们仍然需要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手段与方法全面锻炼他们的身体,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在体育课程、教材和教学中的体现。

二、高中学生的身体发展尚处于发展阶段

体育课程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的教育过程,完成体育的目标,也是完成教育目标的一部分。体育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而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本学科的主要特征。因此,制订体育课程和编写体育教材时,必须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为基础,反映其生理和心理特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高中学生的生长发育、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何呢?他们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5~19岁之间,刚进入缓慢的增长期,除少数发育指标外,大部分指标仍处于正向增长期。近几年对全国学生前后进行的近100万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测试与研究,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表明,在高中年龄段的汉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如50米跑、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斜身引体(女生)等项目的指标,除个别项目略呈平稳的下降趋势外,绝大多数项目的指标都呈缓慢上升趋势。因此,抓住高中阶段的有利时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为终生体育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要教会他们锻炼身体的方法,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打好强身健体的基础,既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也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归根到底是全面锻炼身体,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逐渐形成较为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因此,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仍是主要目标,这一基础的目标是不能动摇的。

三、普通高中的“普通”性,决定了它的“基础”性

普通高中的体育课程,不仅与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不同,而且与职业中等技术学校的体育课程也不相同。高中体育课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是否具有“普通性”和基础性?回答应当是肯定的,而且这种普通性与其它学科相比较,更具有其现实性。因为体育课程既是学科课程之一,又具有普遍性,其目标的内涵具有教育目标的基础性,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直接的、主要的关系。不论学生未来的去向如何,都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和通过体育的教育活动所获得的相关素质。即使有少数高中学生,把体育作为未来的一种职业,毕业后希望自己成为一位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或体育的管理人员,但是就学生的学习而论,也必须在学好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因材施教,通过各种途径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把普通的体育课,改成某一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将来不论做任何事情,包括做一位体育的专业人才,都必须打好思想、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基础。即使是运动技术的提高,也必须在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发展与提高。这里还必须强调指出,不经过科学选材、增加训练时间、强化训练、提供多种特殊的条件,只是通过体育课是不可能培养出专业运动员的。

四、基础教育与学科发展的关系

篇2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中之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已成为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欣赏教育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着重论述在高中体育教学当中,体育欣赏教育面临的现状以及这种欣赏教育发挥了怎样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欣赏教育;高中体育;重要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大多数老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而在当代教育中,体育欣赏教育在当代的教学中已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将重点讲述体育欣赏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高中体育教学面临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国家在教学体制改革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高中教育当中体育已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体育教育当中,由于课堂的体育器材不足、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一定程度上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在体育课堂当中学生减少了运动量。另外,在高中的应试教育当中,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较繁重,实践安排较紧凑,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学生的体育课程就相对较少,学生的身心得不到放松,学习压力较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会严重下降,不仅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体育欣赏教育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在一定层次上能够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

在我们的体育教育当中,更多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现代的体育教学当中,体育欣赏教育在高中体育教育当中的运用可以进一步使学生增强对体育的了解,能真正领悟到一些运动的技能,并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而来弥补自己在体育当中的不足,这不仅加强了自身的身体素质,还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储备,提高了运动的技能,促进了全面发展。

2.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体育课程当中,大多数的体育运动量都较大,能够很好地缓解学生疲劳,在高中的课程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科目较多,所以一定程度上学习的压力较大,而通过体育学生在某种层次上能够缓解自己在学习上的压力,在体育课堂当中,在进行体育项目的时候,学生可以用呐喊等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疲惫,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大众关心的重点问题,通过体育欣赏教育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使更多学生真正走进体育当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3.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高中体育的教学当中,体育欣赏教育更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体育欣赏教育的过程当中,在学生的体育比赛中能够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还能从一定角度上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念,指引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学生通过对比赛的欣赏,还能加强自身修养,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文明的道德素质,加强了自身的思想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作为教育者在无形中为祖国培养了新一代人才。

4.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辅助老师的合理化教学

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老师很难将复杂的知识结构与技术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有效讲解,在这一点上,教学的方法没有得到很好运用。而在现如今的课堂教学当中,体育不单单可以在室外进行运动,在当今的教学课程当中,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先进的科学技术,将体育当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更加明白体育项目的动作要领。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体育欣赏课的教学,巩固自己的理论基础,并进行相应的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全面发展自己。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教学体制中,体育欣赏教育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在高中体育教育当中实施这种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高中是学生刚步入成熟的阶段,通过这种体育欣赏教育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运动技能,在一定意义上还能辅助老师的实践课教学,体育欣赏教育在高中体育教育当中的运用不仅适用于当前的教学体系,对以后的教学体系发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江炎.体育欣赏教育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00-102.

篇3

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内部对问题进行探究学习,表面上像是延缓了教学的效率,但是由于新课改所提倡的体育教学的目标,不是给学生灌输的知识越多,取得的教学效果就会越好。因此,更应该从学生总体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应该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发现以及解决问题和获得知识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在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由于在进行内部讨论与研究时,增强学生的表现欲,学生们更加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不仅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并且还使学生在探讨问题的同时能够真正理解教学的目标。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学生在进行讨论和质疑的过程中对其创新意识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合作精神,对于学生今后与人交流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2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取体育课程信息的全部,教学的内容必须具备时效性和科学性,并且还要将男女同学分开,教学的内容不易过难,但也不能过于简单。教学内容应该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起到锻炼的作用,同时必须在教师的能力范围之内,符合实际的气候环境和以及体育器材的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的内容。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学的效果,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接受的能力等方面考虑。要求教学的内容必须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促进作用,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合理改造教学的内容。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体育教学要想做到高效,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也是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这里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指教学的场地以及教学的器材。高中体育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室内和室外教学。室内主要讲解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室外则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巧为主要内容。没有完善的体育器材,不仅使学生得不到锻炼,并且还会给教学的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及时地引进体育教学的器材,供学生锻炼使用;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可以自制一些体育的器材和道具,使体育器材发挥巨大的价值。

4结束语

篇4

关键词:高中体育;创新教育;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234-01创新是时展和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在人们生活和生产方面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开展创新教育成为学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在高中体育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仅拥有强健的体魄,同时具有满足社会和从业要求的创造能力成为每一个高中体育教师需深刻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体育教学经验的高中教师,我特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为各位教师的创新教育提供参考。

1.创新教学模式构建

1.1自主合作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提出,突出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是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尊重。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高中生在体育学习时,反对教师的独断安排,希望自己能独立学习。因此,开展高中体育教学,作为教者定位于学习主体之上,设计学生喜爱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之中,实现相互交流、扶持配合,充分发挥合作双方的优势互补。

针对学生在投篮技术上存在的不足,详细为学生讲解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动作要领、重点、难点和出手的角度,抛物线的高度等问题。这种结合学生实践基础的理论讲解,学生听起来不再枯燥、被动,使学生认识到自身投篮技术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加热爱体育教学。在实践练习之中,再组织学生相互间进行合作评价。如此自主合作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甚为明显。

1.2探究体验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对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系列创新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突出教学的"探究性和体验性",侧重于良好习惯形成与正确健康意识的树立。因此,在平时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者可积极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以笔者的具体实践为例:

1.2.1创编专刊。结合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与活动,如:奥运会、欧洲杯足球赛等,借此契机,开展体育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专刊"的创编。如此活动开展,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奥运精神与爱国情怀。

1.2.2学案研究。确立"篮球投篮技术探究学习"专题,让学生自行设计"学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者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协调。帮助学生修改筛选必要的探索问题,再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独立地深入探索,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互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揭示带球过人的动作要领。

2.形式灵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我利用尝试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学生争先恐后,有的在原地打转,有的偏离"航道",但也有的滚动自如。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说说成功和不成功的原因,老师适时、适当地加以指导,再让学生去实践,结果90%的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这就是尝试、实践的结果。

教师还可以把发现法应用于体育教学,即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的技能和动作要领。通过发现法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在助跑跨跳的教学中就采用了发现法教学。教师预先不告诉学生正确的技能概念,而向学生提问:"原地起跳跳得远还是助跑跳跳得远?"学生通过练习发现:助跑起跳比原地起跳跳得远。接着教师又引发了下列问题:"你们觉得助跑的快慢与跳的远近有关系吗?"让学生通过练习和比较,得出了最后的结论。

3.创设环境,促进学生的创新心理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心理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一生成长中的影响最大。心理环境创设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来实现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不成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自主意识,况且学生在情感方面稚嫩脆弱,因此特别需要得到成人的呵护和关爱。因此,在学生眼里,对教师的言行十分敏感,教师的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暗示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注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篇5

【关键词】高中体育;个性化;教育

现代教学课程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重视学生的技能培训以及个性化的发展,教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良好教育来塑造个性化人格,为学生能够在将来快速适应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体育教学任务除了要保证学生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合理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个性化往往表现在人的个体性格、品德、思想以及态度等与他人不同的方面,个性是区分个体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基础,个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和思维情感方式的表达,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了解,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创新能力,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个性化的培养与发展是体育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想要做好教育深化改革,就必须做好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特别是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体育技能以外,还要塑造学生的坚韧意志,以个性化发展来促使学生进行学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利用个性化精神不断进取向上,最终成为社会有用型人才。

一、重视差异化,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身体素质也不一样,其体育基础也就会不同,有的学生性格较为活泼,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有的学生则性格内向,身体较弱只埋头书本,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个性化的存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无法要求每一个学生往同一方向发展,压抑学生天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既是他们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学会认可和尊重学生差异性,并把其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及利用。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应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尊重学生的差异化,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其更好的培养自身学习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差异性引起足够的重视,盲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发展,就很难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各种实践数据都表明教师在教学中若重视学生差异性,给学生奠定了个性化的发展基础,并以此创造出与学生兴趣相关的教学课堂,则很大程度上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馈。

二、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育不是单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本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于教师课堂的教学,教学气氛浓厚的课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已经有很多体育老师都在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逐渐进行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学习,表扬个性化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意识到个性化发展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此外,还可以适当的使用情感激励法,建立体育课堂激励机制,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中自觉探寻课堂兴趣,当教师掌握了学生的个性化情况,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自主发展。也只有学生得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协调教师顺利完成体育教学大纲目标任务。

三、加强师生交流,完善个性化发展教学

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擅长于表达,对于教学课堂的很多要求与想法也因为自身的原因而无法说出,导致他们在体育课程中无法学习到自身喜欢的运动。在这个时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了解和沟通,就能够有效避免学生的这种情况。传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都只一味的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讲解,学生也习惯听从教师的讲解再进行模仿练习。这种教学方式让教师在无形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也抑制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在现今的体育教学中,特别是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来说,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进行个性化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充分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合理倾听学生诉求,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沟通,在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之后再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天性得到解放、个性得到发展,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教育的核心为了培养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高中体育教学则更应该坚持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进行相关教学。因此,想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能够有效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就必须做好高中体育教学的个性化教育工作,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让体育教学真正为我国现代教育化改革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6

(一)现代教育要求高中体育教育专业生自主学习

高中体育专业教学与现代教育整合主要从教学理念上整合,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原有知识来构建新型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将教育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之中。当前的教学要以学生作为主体,老师则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通过先进的教育技术牵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体育专业的教学中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得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出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现代教育技术要求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操作,老师可以通过选择的案例来促使学生们对案例准确而全面的理解。

(二)现代教育对高中体育专业教学的策略分析

通过现代的教育可以实现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现代教育主要使得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流程,使得学生能够认同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动作分解,然后再由学生进行自我锻炼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最后学生再进行学习的目标反馈评测,即学生对学习到的体育动作进行矫正完成正确的体育动作学习。另外学生在学习体育专业时,不断学会解决动作学习过程中的技能难题,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准确的体育动作,从而解决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动作不规范的问题。所以现代教育可以在体育专业教学中实现两种目的,一种是完成任务目标,另一种则是对基础学习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评价上的整合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体育动作要领进行教学评价,检验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教育应用水平。可以通过网络、虚拟计算机来模拟比赛竞技场景,对学生学习的体育动作进行检验,从而形成对教育效果的评价。运用网络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进行第一时间通报,使得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可以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及时反馈,然后采取纠正措施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育成绩。老师在进行评审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的评价进行自动的生成、输出评价的结果。

二、现代教育对高中体育教育专业生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对同学们专业思想教育的关注程度

学校有必要预先针对不同年级的同学,有目的地通过调整课程安排、改革专业教学方法等途径强化同学们的专业思想意识,倡导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转变同学们的专业观念,提高学生们对于高中体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让专业思想教育渗透同学们高中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帮助更多的同学树立坚定科学的专业思想。

(二)制定系统科学的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服务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在同学们中间开展新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人生职业规划讲座、专业教育实习、日常心理与就业辅导等工作,并设立相对系统、专业的专业思想教育服务部门,为培养同学们的专业思想提供切实的支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高中体育动作要领进行教学评价,检验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虚拟计算机技术模拟比赛竞技场景来对学生学习的体育动作进行检验,从而形成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三、总结

篇7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合理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只有进行合理的训练,才能将体育教学的效果呈现到最佳水平,而超过负荷的体育训练,则会使学生感觉到疲累,对学生的身体形成损害,可能有些教师会对体育教学中合理训练这个概念产生疑问,什么程度的训练是合理的,如何开展合理训练活动呢?实际上,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合理训练,需要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体育活动强度的接受能力,然后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训练活动,即为合理训练;其次,高中体育教学中只有进行合理训练,才能循序渐进地促使学生真正理解体育教育的内涵,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水平,实现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高中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展示出合理训练的重要意义。

 

一、结合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高中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理论知识学习可能会让他们感觉到疲累,体育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营造自由、轻松的环境,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提高高中生的体育水平,逐渐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为他们进行任务繁重的理论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素质检测,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训练计划。

 

以一名体育教师测验学生身体素质为例,他将对学生身体测验的内容划分不同的等级,观察学生能够达到的等级。以“跳绳”这一运动项目为例,教师将将其划分为三个等级60个/分钟、80个/分钟以及100个/分钟,在具体观察中,为了提高检测效率,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两一组,由一个学生跳绳,另一个学生计时并计数,轮流进行,直到学生测验完毕。观察学生的测验结果,教师发现女生组基本可以达到80个/分钟的水平,而男生组基本在60个/分钟这个等级。跳绳这一项体育运动重在考察学生身体的灵活度,由观察结果可以知道,女生的身体灵活度普遍比男生要好。将学生的身体素质测验结果作为参考依据,教师制定了课堂教学中的训练强度,根据体育课堂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这一目标,教师将训练的强度定在55个/分钟,男生和女生都可以完成体育训练任务。

 

由此可见,体育训练内容缺乏合理性,难以对学生形成教育意义,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对身体素质进行测验,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以及他们能够接受体育训练强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在缓解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压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高中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提供充分的保障。

二、循序渐进落实合理训练规划

 

结合高中生身体素质制定体育训练计划,主要目的是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使学生可以从体育训练中实现强健体魄、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要目标。当教师制定出合理训练计划之后,是否就可以真正落实训练计划呢?由于传统体育课堂缺乏活力的特征,使得训练计划在落实中遇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为了充分发挥出合理训练计划的重要作用,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合理训练计划落到实处。

 

依然以教师制定出的训练规划为例,教师将学生跳绳的等级水平做出了明确的规定,55个/分钟即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训练,55 个/分钟的等级对于女生来说毫无难度,对于男生来说也比较容易完成。所以,学生迅速完成了训练任务,由于难度等级不是特别大,有一些学生还产生了意犹未尽的感觉。

 

由此可见,循序渐进将体育合理训练计划落实,难度和强度合理的训练内容,使得学生迅速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从体育训练中体会到乐趣,对重新唤醒高中生体育兴趣发挥出了非常大的作用。针对当前高中生对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将体育训练内容的难度和强度调整到合适范围,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就可以让高中生从体育训练中享受到乐趣,充分激发出他们的体育学习热情和兴趣,逐步提高高中生体育水平。

 

三、走出体育课堂,与高中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体育教学课堂时间有限,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难以实现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合理的体育训练活动,可以适当走出课堂,将合理训练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高中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目标提供充分的保障。以跑步运动为例,跑步运动应该是一项长期的运动项目,跑步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肺活量和身体素质,达到强健体魄的重要目的。某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出了合理的训练计划,即每天早上慢跑15分钟,时间不长,不会耽误学生的休息时间,甚至有学生可以在上学路途中进行跑步运动,长此以往,高中生的身体素质逐步增强,也逐渐养成了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由此可见,使体育合理训练活动走出体育课堂,与高中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提高体育训练效率,也可以增强高中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对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合理训练是针对学生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制定出的体育训练计划,将其应用于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2―0068―01

一、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也理所当然地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健康的身w既是良好道德素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而且还要通过体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体育和健康不能等同,但是健康是离不开体育的,体育的功能也首先是为了健康,为了体质的增强。因此,要提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是离不开体育的,任何忽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做法是不完全的教育。

二、体育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体育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高中学生的生长发育、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何呢?他们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5~19岁之间,刚进入缓慢的增长期,除少数发育指标外,大部分指标仍处于正向增长期。因此,抓住高中阶段的有利时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为其终生体育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断地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并使其强壮,对高中学生具有现实的意义和长远的意义。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教材内容选编了相当数量的基本体操和基本活动,就是为了达到促进学生身体正常、更好地发育所安排的。

身体素质、基本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之间的关系如何呢?身体的各种素质,其中包括速度、灵敏、力量、耐力和柔韧等主要素质(还应包括主要身体素质以外的一些素质)。身体素质是人体机能能力的表现形式,它是衡量一个 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这些素质又是在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的指挥下,通过肌肉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也是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脏、肺脏)功能的反映。其表现形式是人体的各种活动水平和能力(动作的质 量),如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等能力的表现,虽然有技术、技能的问题,但其基础是身体素质水平的反映 。

另外,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新的健康观包括心理健康,为了完成某一身体活动的目标,例如,跑完1500米 的全程,除了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再如:到南极考察要经受寒冷和艰苦的磨炼以及一次又一次的科学实验等等,这一切都与顽强的意志这种健康的心理有关。

三、高中体育对学生的要求更高

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不能否定兴趣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意向、愿望、兴趣已不是他们唯一的趋动力。而且逐渐地从比较单纯地追求兴趣的心理满足向比较理性的、为了实现体育的生理的和社会的功能转化。高中体育与初中体育的目标相衔接,它要求学生在继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等几个方面都提高了要求。例如,在身体锻炼方面,从初中强调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改善为以健康状况为重点,向培养强壮型体魄,提高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方面转化。

作为课程的学科名称是相同的,但具体的内容和难度、高度却不相同。甚至个别科目的内容也是相同的,但知识的深度、广度却不相同。体育教材的内容,从运动项目和身体锻炼的手段名称来看,大体都是相同的。例如,初中有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操和舞蹈等,普通高中几乎都重新开设,继续学习、锻炼,但是其动作的难度、定量要求、熟练程度、技术和战术(如 球类教材)都有较大的提高。其中较大的差别是加大了学生对教材的选择性。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加注意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特长。

篇9

一、树立高中体育课赏识教育理念

在高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若在其中渗透赏识教育,则能够有效的满足学生的心理,让其体会到来自于教师的肯定与赞赏,进而能够更为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同时,当高中学生体会到赞赏之后,将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高中体育课当中,从而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正确的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在高中体育课当中自觉的将赏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当中,合理的组织相关体育活动,以赏识教育的相关要求改变自己的言行,为赏识教育模式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开始。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对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学习,提高对赏识教育的认识程度,把握赏识教育的真正含义,从而能够更好更快的实现赏识教育。例如,在高中体育课篮球项目的教学当中,由于兴趣爱好的差异,部分学生的篮球技术相对较好,而部分学生则对篮球技术不甚熟悉。在投篮训练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数据相对较差,这就进一步加重该类学生对篮球的反感。此时,如果教师采用赏识教育的方式,对该类学生的进步大加赞赏,从而能够帮助其树立信心,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营造高中体育课赏识教育氛围

在高中体育课的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提高赏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将该模式渗透到日常教学的当中,同时还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赏识教育的实施提供环境基础。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当学习环境较为轻松、愉悦时,则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将被大大激发,使其能够积极的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对于高中时期的学生而言,其正处于培养体育兴趣爱好的黄金时期。当教师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当中,毫不吝啬的对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表示赏识,则不仅能够有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还能够激发高中学生的浓厚兴趣。当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有着积极、乐观的情绪时,则将会使得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曾遇到几名身材占优,而技术、兴趣却相对较差的高中学生。此时,笔者将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几名技术较好的学生首先进行简短的篮球比赛,使得这几名学生能够体会到篮球比赛的精彩。这时,笔者首先对几名同学的身材进行赞赏,指出其在篮球项目当中将会拥有一定的优势。当其对篮球项目有一定的信心之后,则将会自觉的投入到篮球的学习当中。

三、实现高中体育课赏识教育手段

篇10

【关键词】高中体育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与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不仅成为培养学生健康体格的重要形式,也成为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手段着积极作用。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应该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激发每个学生的运动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在获得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爱好和特长项目,提高体育爱好、特长项目的运动水平和增进健康的能力,从而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体育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思想品质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引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从高中体育教材的内容看,体操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热爱集体及勇敢拼搏的精神。

2.培养学生强健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强健的体格做基础,学生的智力发展势必也会受到阻碍。高中生学习的任务比较繁重,精神容易疲劳,紧张的学习姿态之余,利用广泛的户外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体格,还可以让学生绷紧的神经得到疏松和休息。体育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高中生中有不少同学受到学习、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生理方面的困扰而忧心忡忡,这说明培养青少年及儿童健康的心理是当前教育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并需解决的问题 而体育课可以培养学生乐观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锻炼学生勇敢、坚毅、果断及自控能力等优秀品质。还可以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交往和协作能力, 同时树立集体主义思想。体育活动可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体育活动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今后步人社会和工作岗位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加强体育素质教育

1.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其次,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方向及遇到的问题要予以指导、点拨、肯定性与激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形成。最后,要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改变传统体育课重示范、重模仿、轻体验、轻创新的教学模式,针对教材特点大胆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如篮球三步上篮教学,可采用热身、自我展示、引导、点拨、分层教学一自我展示、评价的教学模式:如篮球裁判法教学,可采用先欣赏篮球比赛短片、提出问题、分组合作探讨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引导、归纳、评价的教学模式等等。

2.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另外,通过上体育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如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有这些素质,在体育课中都得到了发展。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3.注意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核心和教改的关键,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现有的体育教师是在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这种以往的知识结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的进行培养与提高,制定自修计划。另外应注重对他们敬业精神的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努力地钻研教材教法,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深化教师队伍监控管理机制。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大力加强对学生组织教学、训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素质教育。

总之,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体育课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行.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体育特别是素质教育的足够重视,这应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阶层所必须认识到的。体育素质教育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高中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樊鹏举,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耐力素质的训练[J],新课程:中学,2010(08).

篇11

关键词: 高中体育 责任教育 分析研究

高中生已经接近于成人,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迫在眉睫。调查研究显示,有百分之四十二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责任感弱化或缺失的现象。作为一名学生、一名社会成员、一名子女,分别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他们脑海中还没有形成清晰概念。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可以对学生的成长发挥较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中生责任意识现状分析

高中生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家庭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即使到了长大成人的时候,许多学生的脑海中还有较强的依赖思想,自己思维和行为上的独立性相对不足,责任意识淡漠,学习生活及与人处事等各个方面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责任意识缺乏既表现在生活中缺少担当,没有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集体的成员如何维护集体荣誉,如何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努力,又缺乏对青少年一代所承担的责任的清醒认识,特别是站在强大民族、建设国家这样的高度,没有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等,这些方面综合说明对高中生强化责任意识教育迫在眉睫。

二、立足体育学科特点,在课堂环节培养学生责任感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体育学科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责。培养学生责任感,要选准教学环节中的有利契机,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有效进行,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在课前准备中增强学生责任意识。体育室外课教学中,课前需要开展一些准备工作,例如将体育器械从仓库搬到操场,清点所借用体育器材的数量和登记是否符合等。这一项工作往常都是由体育课代表带领学生完成,为了让学生增强责任感,意识到这一项工作是大家的工作,并不是体育课代表和固定几名学生的工作,笔者在课前要求体育课代表排定值班表,明确哪一节课的体育器材由哪一组的学生搬运,同时完善相关手续,形成固定的值班表轮流完成这一项工作,使大家认识到为其他同学做好体育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大家应当共同分担这一项工作,共同完成这项任务。这一小小环节的运用,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增强具有教育意义。

2.在合作训练中增强学生责任意识。高中生中许多学生往往以个人为中心,他们习惯大家围着自己转,习惯获得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而对如何帮助他人及自己在集体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则模糊不清。对此,笔者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将学生分为六人小组,明确要求教师示范之后的动作训练由小组进行,各个小组之间要进行训练效果的比赛。这就将教学训练的任务落实到小组这一载体上,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合作训练,这一过程是对学生强化责任意识教育的好契机。学生要进行动作规范化训练,有的学生动作规范有的欠缺,此时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就要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主动承担起帮助小组其他成员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关心他人,也是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为了提高小组的综合成绩而努力,学生作为集体一份子的责任感和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责任感都有了显著增强。

3.在安全防范中增强学生责任意识。高中体育室外课中如果稍不留心就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对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威胁。对此,笔者充分强化安全防范教育工作,同时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在安全防范检查中提高学生责任意识。室外课进行一些项目训练之前,笔者要求学生对各方面进行检查,例如场地检查看沙坑中有没有碎砖头,跑道上有没有异物,所用体育器材中有没有损坏的现象。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因为一旦出现安全隐患,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出现伤害。要求学生仔细认真检查每一处场地、每一件体育器材,让大家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参与这一项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另外,在体育运动中的保护也是重要环节,较典型的是引入拓展训练时开展的信任背摔项目,承担托起任务的学生,每一个人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都要紧紧拉住手为背摔的学生提供强有力的保护,这是提高学生责任意识的有利契机。

4.在思想教育中增强学生责任意识。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同时也要强化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责任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强化学生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为了祖国更加强大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意识教育显得更为重要。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中国在体育发展事业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到中国体育兵团频频夺得佳绩的喜人态势,引导学生感受体育事业发展的成果。再从这一成果延伸开去,延伸到祖国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军事实力等,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发展之强大。同时也要告诫学生,祖国的未来要靠当今青少年一代去接班,你们今天的努力学习、茁壮成长就是祖国未来发展强大的有力保障,成功地将体育知识传授、体育情感渗透与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三、思考

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强化责任意识教育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教师在教育工作者要强化研究,认真分析责任教育生态,更好地开展探索。一是要将责任意识教育贯穿始终。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环节或是一节课,要将责任意识教育与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二是要切实激起学生内在的共鸣。必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增强责任感,才能真正从思想和灵魂深处受到教育。三是要注重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责任意识教育的深化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想方设法地创设情境,通过浓厚的氛围让学生增强责任感,从而强化责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瞿长华.德育工作:以责任教育为核心[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07).

篇12

高中新课改的目标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体育教育的目标应以体现体育教育的多功能为出发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目前,体育教育正处于转型期,工业时代的标准化培养目标已逐步让位于目前转型期的以培养学生成为健康的、有个性的人作为教育的重点目标。新的形式下,高中体育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比较高的教学素养,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健康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体育技术技能,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及时纠正在教学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富有创新精神,对新生事物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能够从容地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变化,尤其是新体育课程形式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变化所带来的要求,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然而,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育存在不少问题,急需得到解决,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的一些反思,请大家参考。

1. 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第二,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三,体育老师的问题。第四,体育教学设施投入不足。第五,教学方式存在问题:(1)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忽视教师主导作用;(2)只追求方式新奇趣,不顾实际教学效果;(3)理解偏差顾虑较多,未能实现五项目标。

2. 针对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校长、教师都应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课程认识,加强监督和管理。要改正视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树立健康第一、素质为先的理念,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深入细致的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实施计划并努力付诸行动中。要正确认识课程实施的复杂性,要在观念上、实施策略上、具体方法上加以变革和统筹。主管部门应该检查监督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普通高中体育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对不按国家规定要求开足体育课的学校,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学校体育课正常进行。

(2)合理有效利用教学设施。 充足的资源配备是成功实施普通高中体育新课标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应把体育基础设施、器材与设备建设纳入自身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配备一些最基本的体育器材设施,保证学校有最起码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同时积极倡导各校努力挖掘校内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以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要新,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也是一个考验,一个挑战,是很好的一次尝试。在尝试过程中肯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同时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把传统教学与新理念有机结合,立足实际,不断探索,传承创新,踏踏实实,扎根教育的第一线,在新课改中摔打,在新课改中进步。圈定位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解决同工不同酬的问题,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时代责任感,强化其在新课程中的主人翁地位。

(3)提高教师应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要客观、合理的反思自己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及时摆正自己的位置,加快角色转变的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保证新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知识能力结构,强化新课程的培训力度,加强校际间的相互交流。进一步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精神,提高教师执行新课程的能力和效果。

(4)合理设计应用教学手段。 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强化教师主导作用。 新课标呼唤体育创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能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老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师也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篇13

关键词:高中体育 素质教育 研究方法

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对体育教学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自由、散漫,其教学内容也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忽略了体育教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作为体育教师,应及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从而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一下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 教育。

二、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 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 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 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 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三、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四、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高中足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

五、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自己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课外体育竞赛。这种体育竞赛,变以前的“选手竞赛”为现在的群体竞赛,扩大竞赛参赛人员,让所有俱乐部成员都能参加。选择有组织才能、活动能力和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同学担任竞赛的组织工作,由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对待学生裁判应先培训后上岗。

篇14

在体育教学中,特长生属于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体育综合素质较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储备人才;另一方面,他们中有许多人将来要进入体育专业的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学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加以重视,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三方会商确定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目标

教师虽然承担着体育特长生培养的主要责任,但是在关键问题的确定,特别是培养目标的确定上,绝不可越俎代庖,必须要想方设法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在体育教学中采取三方会商的方式为体育特长生制定培养目标是较为常见的方法,其中“三方”分别指体育教师、家长和学生。发掘体育综合素质和技能都较好的体育苗子之后,教师应将学生和家长召集起来,听一听学生对体育特长方面的兴趣和追求,并向家长宣传参加体育特长生专门训练将会带来的巨大成效,通过三方坐下来会商的方式,进一步帮助体育特长生明确发展的目标方向,使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明确的指引。

二、因材施教制订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计划

体育特长生能够被发掘出来,都是因为其在体育技能技巧方面有一定的过人之处。与此同时,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特点又截然不同,有些学生速度爆发力非常强、有的学生在力度上占有优势等,因此,教师在制订培养计划时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通常教师在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中,都会为学生制订共性培养计划和个性培养方案。共性培养计划是指针对未来专业测试、针对高中阶段体育教学的目标而制订的共性计划,对于每一位体育特长生都适用;个性培养方案则是在认真分析每一位特长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所推出的个性方案。每一位学生优势特长是什么、存在着哪些薄弱的环节等内容都要在方案中详细列出来,进而形成特长生培养的详细计划。

三、扎实有效推进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措施

开展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要注意具体措施的有效性。在特长生训练中,教师要注意抓好三个方面。首先要开展好心理疏导、思想教育等方面工作,向学生讲述特长生选拔的意义、特长生未来发展的方向空间,使特长生充满信心地投入到训练之中。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体能状态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评估,然后据此制订运动训练计划。第三,在确定训练项目之后,要侧重在训练的难度和容量上下功夫,按照循序渐进和阶段性目标的原则安排体育训练活动,保证训练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四、科学统筹协调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空间

首先,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资源。例如,在时间上怎样统筹协调,做到既不能耽误高中生学习文化课程,又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技能项目训练。这方面需要体育教师和学校、班主任教师以及其他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在保证体育训练时间充足的同时,也不影响文化课程的学习。其次,开展体育特长生训练培养工作,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重视课后的巩固。在这一方面,教师认为课堂训练中侧重于技能技巧方法的训练,而课后则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和巩固是较为有效的训练方法。教师要重视整体训练的统筹协调,使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课后活动有效联动起来,使体育教学工作能够充分整合资源,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充分激发调动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信心

体育训练通常具有运动量大、训练反复性强、训练成果不明显等特点,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进而产生退出训练的念头。教师应在训练时留意对学生的观察,一旦发现学生出现这种苗头,就要及时给予开通和疏导。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优点长处,并加以鼓励和表扬,提升学生的训练干劲,使他们的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和提升。体育特长生的积极情感激发路径有很多种,除了进行表扬之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谈心交流活动,选择学生的兴奋点加以鼓励,向学生讲述体育专业训练对其人生的发展意义,告诉他们无论体育专长训练能否为他们多打开一条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门,也无论他们在将来是否从事体育专业发展,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特别是强健的体魄,对一个人的人生成长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通过这种心理的疏导、情感的激励,让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与训练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