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育学学科体系范文

教育学学科体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教育学学科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教育学学科体系

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 学科体系 经济学 多学科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75-02

在国外,尽管高等教育学研究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但正是因为历史约定俗成的学科评判标准的存在,高等教育研究从来没有取得“学科”的头衔。在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界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希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高等教育研究变成一个独立学科。但它至今仍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委身于社会学、管理学之下。阿特巴赫曾经对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和人员培养的现状进行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就是“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它将不会成为一个单独的科学学科”。在国内尽管从高等教育学专业建立起,我国的学者就致力于将其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是否是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仍然受到许多人的怀疑。国内许多学者就其原因展开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但至今仍未形成定论。从近几年的研究文章来看,不少学者将其归因于人文科学本身建立学科体系的特殊性。

然而,作为人文学科体系的一员,经济学学科建设在近300年来却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就,成为了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其体系的严密性、知识的丰富性可与自然科学相媲美。同是人文学科,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自然也可以以经济学发展为参照,开辟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1 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科学性亟待完善规范

马克思指出,只有能够经过量化的知识才能称为科学。经济学学科之所以发展比较成熟,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立了能够量化的数学模型。整个经济学发展史,归根究底是从模型的提出到建立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大部分的经济学模型并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只是用了简单的对应关系,来阐述比较高深的原理,而高等教育学至今没有成熟的可以论证的模型理论。

高等教育学有此困境,一方面是因为其脱胎的基础教育学很少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如后人在评述皮亚杰的教育理论时,提出其在实验的过程中采取的被试有限,仅从少数几个孩子身上所得的结论的代表性令人怀疑。皮亚杰设计的问题太抽象并且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让儿童费解,因此得出的结论比儿童实际能达到的思维水平要低。再如埃里克森的研究成果,缺乏实证性研究的证实。其理论体系不够严密,思辨性多与科学性,他的人格发展各阶段的品质难以得到保证。这些完全从思辨的角度或者从少数几个被试身上得出的结论,没有大规模实证数据的支持,很难建立科学的模型并指导今后的实践。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尤其具有特殊性,但是,基于一定数据分析的研究还是有必要的。在这些方面,近几年已经有一些研究者对其做了尝试。如《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经济学角度分析》、《从经济学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的就业问题》等,力图仿照模型建立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学问题。这为今后的高等教育学科学性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目前能用数学模型解决高等教育学问题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学领域,即教育学对经济学的影响。这种趋势本身也是由于经济学本身的数字型决定的。教育经济学领域引用的数学知识已经时见回归分析、相关系数等较高级的统计学知识(安雪慧《中国三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异分析》)。完全基于高等教育学的数学分析还有待开发,这是今后研究将要注意的问题。

2 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有待整合

纵观经济学,其学科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如有针对个别经济现象的微观经济学,针对国家经济现象的宏观经济学,针对国际经济学现象的国际贸易,体系分门别类,较为成熟。每个领域下分若干钟各自独立的理论思想,这些理论思想的交互并包,促进了经济学的快速发展。而反观高等教育学,研究问题较为分散。百家争鸣的独立思想,是建立完善学科体系的前提。而成熟独立的思想,又是建立百家争鸣局面的前提。高等教育学目前可用的理论偏少,理论代表人物仅有洪堡、纽曼、布鲁贝克等区区数十人。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理论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仍然以哲学的视角研究问题。对于高等教育学是学科还是领域,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论。尽管国内理论偏向于证明高等教育学应属于一门学科,国外目前仍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领域来研究。持反对意见的研究者认为:(1)高等教育学既没有学科基础,也没有学术归属。它没有确立自己的方法论,也没有被广泛认可的理论;(2)没有广泛的高等教育学体系。

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需要有庞杂的学科理论作为基础。高等教育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尚未存在丰富的理论基础下,就尝试先建立严密的学科体系框架再进行研究的顺序无异于本末倒置。再者,现代学科以应用性学科为主,广泛应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衍生出丰富的应用技术知识体系。因此,研究者用所谓前瞻性的眼光先建立严密的科学体系在现代学科发展中已不适用。

因此,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需要耐心而细致的总结工作,并从中提炼出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并为以后的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3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经济学学科目前有专属的研究方法。如用效用函数描述消费者的经济特征,用博弈论研究经济人相互影响的策略选择问题等。如前述所见,效用函数来自于数学,而博弈论起初是哲学的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的学术研究中,研究者们逐渐发现相比哲学,博弈论更适合解决经济学的现实问题。这为高等教育学建立专属的科学研究方法提供了很大的借鉴。

伯顿・克拉克认为,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在探索高等教育复杂现实的过程中,求助于若干关系相近的学科和它们所提出与运用的一些观点有很大好处。潘懋元教授也认为,从某一门学科的观点考察高等教育,只能看到高等教育的一个侧面,只有把若干学科的各类研究观点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才能取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因此,多学科研究方法成为了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学自从产生起就决定了其地位为交叉学科,用多学科研究方法无可厚非。但造成的结果是容易与其他学科界限模糊,对于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有着负面作用。

高等教育学的具体学科研究方法目前仍然主要采取思辨的方法,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个案法、测验法、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而在实际研究中,以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个案法居多。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严格说来,高等教育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不是一种具体研究方法,而是利用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的有关学科理论、观点与方法研究高等教育理论和问题的一种范式。

这些方法大多脱胎于情报学、教育学等学科,虽然是科学研究方法,但仍然是科学研究方法中较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于多学科研究方法,近年来虽然得到了普遍应用,但其缺点仍是显而易见的:(1)多学科研究本质上仍是(多个)单一学科研究,它难以打破分散、多元的学科性研究视角之间的“坑道视界”;(2)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挟裹下,怎样既合理借鉴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医治高等教育的疑难杂症,又不会受异彩纷呈的多学科知识的诱惑而偏离高等教育研究的轨迹;(3)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知识的逻辑性和内聚性,四是如何整合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多元性。

规模且有效的研究结论一般是从个别研究现象中总结而来,但如果做不到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会始终停滞于个案的研究方法中。测验法和实验法既是教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可以是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它们日渐广泛的应用,必将会极大提升高等教育学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刘小强.学科还是领域:一个似是而非的争论――从学科评判标准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合法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9).

[2] 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关于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2(4):13-22.

[3]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7,45.

[4]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邹林.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经济学角度分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6] 武毅英.从经济学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的就业问题――有感于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3).

[7] 安雪慧.中国三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异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4).

[8] 张应强.超越“学科论”和“研究领域论”之争――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方向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10).

[9]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

[10]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

[11]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

[12] 李硕豪,贾永堂.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综述[J].理工高教研究,2005(12).

[13]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2

关键词:教育法学;理论体系;学科建设;初步讨论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140-2

0 引言

教育法学的学科建设涉及到了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教育法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进行讨论,对教育法学学科的理论定位性质内容等进行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对教育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教育法学学科体系的科学构建。

1 学科理论定位

学科群理论体系的主要范畴是学科名称,它在学科的理论产生阶段逐渐发展并形成一种理论体系。教育法学的学科性质是具有多层次的,它在二级学科中既扮演了教育学二级分支学科的角色,又扮演了教育管理学三级学科研究的角色。川如教育学的组成范畴包括在教育学的产生发展阶段逐渐形成的教育教学、师生、学校管理以及校规等因素,并以体系的状态所存在,我们所需要讨论的重点应该集中在对学科群理论以及学科理论之间的联系上,划分维度不同,其所具有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差别,以时间为比较依据,学科群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以含义为比较依据的话,学科群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多,以内容为划分依据,两者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例如将教育学学科中的教学、育德、学校管理等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就演变成了教育学学科群的分支学科内容,如教学论、德育论以及学校管理论等等,两者之间内容具有一致的逻辑关系;另外,学科群理论体系与学科理论体系两者间还进行着频繁的互动,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我们可以从理论体系角度来看,学科群中的教育法学学科与学科中的教育法学学科的构建都可以通过教育法学来完成。教育法学学科构建可以从两方面同时着手进行。首先教育法学体系需要不断的提升,这要通过学科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来完成,这其中还涉及到了充实和完善著作体系与教材体系的问题。其次可以分两个步骤来进行学科群体系的建立。第一步是可以将学科群体系进行横向的分析,分为几个具体的学科;第二步需要对教育法学学科群体系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以得到提高,还要将第一步分成的学科进行细化。

2 学科理论性质

教育法学与其相近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对教育法学学科理论性质问题进行探讨的主要方面。

教育法学对于法学来说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并行于宪法学、刑法学等等。教育法学从法律的角度来探究教育问题,对法律现象中的教育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教育法学是行政法学的一个分支,但是政法学并不涵盖教育义务与权利。同时,教育法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其并行的是教学论、教育史等学科。教学论是对教育中涉及到的教学问题及课程问题进行集中地探讨,教育史也是对教育历史发展问题的研究,而教育法学就是对教育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探究,从教育的角度来对法律进行解读。

教育法学的学科性质是具有多层次的,它既是教育学的一个二级分支学科,又是教育管理学中的三级学科研究领域。教育法学并不是教育学与法学的简单的相加得来的,而应该是两者的有机融合。教育法学同时具有教育学和法学的性质,又互相融合成为教育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教育法学的毕业生由于教育法学的这种特殊性质可以同时获得教育学学位和法学学位。我国从最近十几年开始重视教育法制建设,因此对于教育法学的研究还有所欠缺。长期以来,教育法学被认为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对其与教育学和法学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全面。

3 学科理论内容

教育法学学科是我国高校重要学科之一,其对此学科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把目光集中在对教育法现象以及教育法学学科现象的研究上。

以静态角度为切入点,对教育法现象研究的本质就是对教育法体系结构进行探讨,以动态角度为切入点,以动态的目光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实则就是对教育法的产生以及变化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对教育法从产生到实践一系列形态的表现形式的探究。就时间上而言,教育法学学科现象出现的时间比教育法现象要相对较晚,换而言之就是教育法学学科现象的研究是建立在教育法现象研究的基础上的,没有教育法现象就不会出现教育法法学学科现象。但就独立性而言,教育法学学科现象又是以独立状态所存在的,其对于教育学现象的研究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对教育法学学科现象进行研究之后,可以在研究基础上形成教育法的学科理论,从本质上而言教育法学学科理论的研究对象其实就是教育法学学科现象。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学科现象的丰富状况将会直接对学科理论的丰富状况造成影响。教育法学学科理论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教育法学的原理论与方法论,这是通过对教育法现象学的研究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另一种是在第一种情况的基础上对教育法学的原理论和方法论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教育法学学科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可以遵从四种不同的逻辑。第一种是对教育法的产生发展变化即实践形态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理论体系;第二种是从理论发展形态即理论逻辑上来进行研究;第三种是对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分别按照顺序进行研究;第四种则是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的研究,与第三种方式顺序相反。

4 学科理论形式

教育法学学科理论的形式主要是利用著作体系和教材体系对教育法进行表述而形成的一种学科理论。

按照研究者的认识研究逻辑而展开的理论体系即为著作体系,而按照学习者的认识逻辑展开的理论体系则是教材体系。这样的划分是相对的,在实际使用中著作体系与教材体系常常会混淆,这种情况普遍出现在高等教育中。

教材体系是出现在著作体系之后的,人们会在著作的参考下编写教材。高质量的教材需要丰富的著作体系为前提,并进行不断的更新,整改。在教材施工过程中,会发现一些问题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修正。从这一点来说,教材体系能够丰富著作体系的内容,并高于著作体系。著作体系教育法学的形成就是从研究教育法现象的角度对不同的著作者的认知逻辑来构建教育法的著作体系。教育法现象的形成与受教育权与教育权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展开有关,对受教育权的研究就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教育权的研究,而两者之间又是相对的关系,这就形成了以二者为中心的法律关系。

将教育法学的内容按照教材体系即学习者的认知逻辑来构建的提议即为教材体系的教育法学。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按照教育法的逻辑进行,还要从使用者的角度进行考虑。构建教育法学的教材体系有两种。第一种是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方式来进行的。再对研究者的认知逻辑进行考虑的同时,又要考虑使用者的认知逻辑,两者需要兼顾。第二种是从理论到理论,即在对教育法学学科现象进行研究的同时兼顾使用者的认知逻辑。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者将自己的一些对于教育法学的理论进行整理之后梳理成问题展示给大家,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一些建议,并且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广泛建议以推动其发展。教育法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研究,包含了有关教育学和法学的方方面面。需要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来进行理论体系的建设及学科的建设,同时要注重基础学科对于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对基础问题的把握有利于理论体系与具体学科的构建。

参 考 文 献

[1] 赵维田.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2] 李浩培.条约法概论[M].法律出版社,2013.

[3] 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M].索必成,胡盈之译,法律出版社,2012.

[4] 梁西.国际组织法(总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 学科建设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成果。职业教育学已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学科领域和研究对象,向着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发展,有了自己的学会和研究机构,也获得了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但这些都是学科发展的初级阶段,与成熟学科的标准还有差距。特别是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上有待进一步加强,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研究范式、理论体系和成熟的学派。对于职教学界的每一个研究者而言,必须有危机意识,理应高度关注这一问题。

一、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般来讲,学科建设的内容主要包含学科发展方向的选择、学术队伍的构建、学科点的布局、基地和项目建设等方面。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又因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这一学科的建设问题常常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使得今天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十分艰难和曲折。明显“滞后”可以准确形容这一学科现实的状况和窘境。这主要表现在:

1.学科方向的选择踯躅不前。学科的“方向的选择”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正如华东师大马庆发教授所言:不缺方向,缺选择。诸如,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方向究竟在哪里,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学术范畴如何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如何建构,职业教育学学科研究的着力点是什么,职业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是什么,职业教育学学科研究的动力机制和运作机制怎么确立,职业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如何界定,等等。在现有的研究里,显得共识不足,踯躅不前。因此,必须尽快明确职教学研究方向,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支持。

2.学术队伍研究能力有待提高。一个学科的强大关键在于人才,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的研究者来支撑。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队伍在数量、质量和研究水平方面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数量和质量跟不上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研究水平更是良莠不齐;队伍结构不合理,一些研究者的职业教育学科知识体系不尽完善,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素养不够高;重大学术成果偏少;而且在现有的研究队伍的主力军中以50-60岁以上的前辈级人物居多,年轻的后备力量显得后劲不足。这都对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快速良性发展造成了极大制约。

3.学科博士、硕士点建设水平和质量亟待提高。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6年11月公布的第十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来看,职业教育学博士点由4个增加到10个,硕士点由26个增加到48个(2007年职业教育学博士、硕士招生单位分别为4个和25个)。显然,这个结果是令人欣慰和赞赏的。这为今后高层次职教人才的培养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也必将对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和巨大推动作用,并能进一步缓解职业教育发展对职教学高层次人才需求短缺的紧张局面。但也引出许多问题,学位点数量只是学科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学科点的空间布局还不尽合理,水平和质量还需着力提升。

4.基地和项目建设实力薄弱。目前,全国已建成职业教育研究基地近百个,其中国家级职业技术教育学会1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家级研究所一个(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省级职教研究机构(所、室)二十多个。但不难发现,有些研究机构的研究能力和水平仍不尽如人意,研究成果为数不多,令人担忧。从项目建设来看,1983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纳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1986年,独立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组,1987年,我国第一个职业教育硕士点在华东师范大学设立。“六五”至“九五”期间,共纳入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82项,包含国家级、部委级、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原中华基金)、青年专项和青年基金等项目(后两项始于“八五”),且前两项占绝大多数,后三项为数较少。其中,“六五”期间规划列入课题一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七五”期间11项;“八五”期间增加到28项;“九五”期间增加到42项;“十五”期间已增加到78项(至2001年)。①从“五个”五年规划的立项课题中可以看出,课题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学科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其他教育类课题立项数量相比,全国教育科学“八五”期间教育类规划课题总数为592项,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组课题仅占3.9%;全国教育科学“九五”期间教育类规划课题总数达1100余项,而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组课题仅占3.5%。这说明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还是未能引起国家的足够重视,使得这一学科发展较为缓慢,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二、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学科结构的问题

关于学科结构的界定,陈燮军认为,学科结构是学科的知识纤维、理论板块、学科体系发展演进而形成的有机构成,是学科内在逻辑的集中反映,是学科时代精神的构造性体现,是学科空间分布和世态变换结合方式的选择。学科结构由学科术语、学科理论、学科方法等要素构成。②根据这一界定,职业教育学学科结构是基本成型的,“知识纤维”渐趋厚实、“理论板块”正在形成、“学科体系”日益规范。但从学科结构的构成要素来看,职业教育学学科结构又是非常不完善的,还存在许多有待深入研究和完善的地方。

1,学科术语有待进一步规范。学科术语,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单位以单义性的方式为某特殊活动领域内的某概念命名;就其内容而言,是指某意义已有解释或已确定了的技术名词的有组织的集合;就其范围而言,是指在一个专业领域内常用的全部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及它们的规则的总和。③由此可见,学科术语是一个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语言的规范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科的成熟度。就职业教育学而言,目前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问题。如用语照搬、移植过多、语言随意性大、缺乏统一的标准。

2.学科理论体系不成熟。理论体系是学科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所谓学科理论体系,是指该门学科的概念和联结这些概念的判断,通过推理、论证,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密的逻辑系统,它的建立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④从我国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职业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尚处于准备和初创阶段,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表现出“知识纤维”厚而理论成分不足。另外,职业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框架也显得单薄和粗浅,空间结构、拓展性和创新性都还不够。根据现有研究来看,主要集中于基本的理论探讨,应用性研究不够。

3.适切性的学科研究范式或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一般而言,一个独立学科形成的标志是:独立的研究内容、成熟的研究范式或方法、规范的学科体制。职业教育学学科的研究范式或方法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方法的“适切性”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学者周明星认为“职业教育学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就体现在依据职业教育问题的特殊性,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有目的地选择、加工或改造,以及由此所构成的方法系统上。如果说职业教育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那么这些已加工或改造过的便是。”⑤和震认为“独特的研究范式与方法需要寻找,但是过分强调这一点必然是徒劳的。因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乃至教育学,在学科属性上都是一门软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问题及范围较为分散,研究范式多样。因此,它除了具有实证(/描述性)的特征外,还具有规范(/预测性)和实践相关性的特征。”⑥

(二)学科组织的问题

学科其实也是一种组织,以组织的形态而存在。比如,在大学里有以学科名命名的院(系、所、室),有多种冠以学科名称的学术刊物,有冠以学科名称的学会,有作为本学科专门的研究机构,有按学科进行分类的藏书(图书资料中心)、出版目录(出版机构)以及书店的专架,有以学科名称冠名的奖金和专题系列讲座。⑦一般来讲,学科组织亦即学术组织,是由学者、学术信息、学术物质资料组成。

对于职业教育学学科而言,其学科组织建设任重而道远,还面临着诸多需要克服的难题。

1.学者问题。对于学科组织来说,学者是其核心要素,学科组织是学者的集合。因此,学科学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学者学术水平的高低。学者包括学科带头人及其领导下的学术梯队。只有一流的学者才能建成一流的学科。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很不稳定,所遇到的困境和问题还比较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而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恰恰就来自学者的学术水准。而当下,学科带头人匮乏、学术梯队跟不上、没有形成一定海拔高度的“人才高原”,成了职业教育及其学科发展的绊脚石。

2.学术信息问题。学术信息是学科组织中学者的操作对象,主要指知识及其载体以及信息交换水平,包括课程、教材、专著、论文、科研成果等的水平以及学术交流的频率和层次。毋庸置疑,从我国职业教育恢复发展以来,尤其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骄人成绩。但也有许多不足,如国家级科研规划项目同比其他教育类占有量太少,出版专著或教材仅有三十余部,高质量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偏少,学术交流的频率和层次也不能满足职教发展需要。

3.学术物质资料建设落后。学术物质资料是学者进行学术活动的基础条件,包括研究基金、设备、图书资料、学术刊物、出版机构等。它们是学科组织的物化平台,是学科活动的物质平台,同时也是学科实力和水平的象征,是学科组织建设的具体物质体现。⑧显而易见,职业教育学科学术物质资料建设是相对比较落后的,研究基金投入少,资金筹措困难,图书资料缺乏,难以独立设专架,学术刊物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专门服务于职业教育的出版机构缺乏。

(三)学科制度的问题

实际上,学科制度与学科组织两者紧密相关,相辅相成,无组织的制度不能存活,无制度的组织不能立足。

1.学科制度,即学科的规范体系。学科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它包括学者的职业化、固定教席和培养计划的设置、学会组织和学术会议制度的建立、科研基金的设立,等等。⑨

2.职业教育学学科制度建设亟待深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制度雏形已经形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早些年已经成立,并对职业教育学的学科规划产生着积极影响;相关的学科教学和科研机构正在完善,规范化的学科培养计划如博士、硕士、本科(指技师院校)、专科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正在形成,相关的基金资助的力度正在加大;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在中国科学共同体中已经基本确立。但这些都只是学科发展的初级阶段,和成熟学科的标准相比还有差距,学科制度的完善,仍有很大的空间。学科的独立而深刻的研究著作仍然少见;政府每年只有极少量与职业教育学有关的资金资助;学者的原创性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性不够;学术会议信息量和提交成果量不够,等等。

三、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走向

1.明确研究方向,丰富研究范式,夯实学科基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的研究还处于离散状态,“聚焦点”没有真正形成,这使得“学术共同体”效应不能最大化发挥。因此,明确研究方向和丰富研究范式成为了当务之急,学科发展的方向是一个学科不断前进的风向标,它关系着学科发展道路的最终抉择,而丰富独特的研究范式是搞好学科研究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学学科研究的方向应是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完善及分支学科的逐步建立,研究范式的确立应向多学科的方向前进。

2.完善职业教育学学科结构,建立合理的学科体系。完善的学科结构离不开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对于职业教育学理论的研究除了要关注传统范畴以外,还应重视现代职业教育研究的重大转变,即基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多学科的角度,来深究现代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比如,与劳动力市场若干问题研究、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模式的研究、与社会或教育公正公平问题的研究、与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以及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观、课程理论和师资培养理论模式研究等。⑩

3,改善职业教育学学科组织,加强学科制度建设。改善学科组织面貌,主要还是要从学者队伍、信息的传递与交换、物质资料等方面着手。通过学校、科研单位、各类研究机构逐步培养一支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学学科研究队伍;通过访学、学术会议、系列讲座等,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的频率和强度;创造条件并争取条件,打造出一到两种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高起点的属于职业教育的“旗舰期刊”,扩大学术影响,吸引和发表更多一流学者的优秀成果,并能挂靠或专门成立服务于该学科的出版机构。学科制度的建设必须“内外并举”,通过争取社会资源、学术会议或其他信息交流手段,建立起学术标准和规则,使之成为学者的共识。

4.建立独特的属于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是学科组织和制度的精神支柱,是学科发展中一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精神,是统摄学科组织与学科制度的灵魂。究竟何谓学科文化?“学科文化是在学科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特有的语言、理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等。”(11)“一个学科是否已发展成熟,不是看它有没有条件一流、设施完备的研究基地,或者是否有资金雄厚的项目,区别于‘研究领域’的‘学科’最重要的标志是看它是否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亚文化——学科文化。”(12)

由此可见,学科文化是基于较为完整的学科组织、学科结构、学科制度而建立的。因此,学科文化的建立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它是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它是促进职业教育学科向纵深发展,形成学科优势;推动学科间相互融合、渗透,产生新的学科;培养传承学科理念和精神的学人的必然要求。

[注释]

①李琼.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组课题研究分析报告[J].职教论坛,2006(1):21.

②③陈燮军.学科学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1:17,57,89.

④⑤周明星.职业教育学的对象、体系与范式的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5):11.

⑥和震.构建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职教通讯,2005(7):33.

⑦(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M].王禺,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04.

⑧(11)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249—250.

⑨吴国盛.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81.

篇4

关键词: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论析;建构

前言

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的《学校体育学》开始以“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为教学准绳,但其在学校体育学架构中的角色定位和指导位置,实施与“解读”都出现“蔽于辞而不知实”习惯“照猫画虎”现象。把其概念和论题,当作普适的学术资源随意引用,加剧了学习与应用的误解,悖离需要的方向。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围绕对“两论”的基本理论范式进行简要的梳理与评析,以期从一个侧面更为完整、准确地把握“两论”理念在学校体育学的本质与形态、关系与属性、理解与阐释,为科学和有效地运用“两论”提供参考。

1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辨析

1.1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结点”辨析

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学科特点,是开展学习和研究需要弄清楚的问题。这里主要对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进行一些分析,进一步明确和掌握发现问题的途径及提出问题的方式。

1.2 当前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学科分歧

由于历史和认识能力的原因,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国内外均未取得一致意见。在西方,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二元独立模式、相互交叉模式、包含模式和二元互联模式。在2006年8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上,我国学术界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问题上,也出现了“大教学论”“相互独立论”“课程与教学整合论”三种不同的主张。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大家难以取得一致观点,但是大多数人越来越倾向于赞同以下三点看法。

第一,课程(论)与教学(论)既相关又不同;

第二,课程(论)与教学(论)是相互交叉和相互依赖的;

第三,课程与教学可以分别单独地进行研究,但是不能彼此独立地起作用。

笔者赞同上述观点,并认为课程与教学分为两个学科研究有利于深化和发展。如果把课程与教学的某一般属性的科学性或社会性反逻辑的“拔高”越界与滥用规定为课程或教学的本质属性,或仅仅抓住某一方面,任意夸大,就极容易导致对其的错误理解,将不利于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健康发展。恰如廖哲勋所言,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两学科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均拥有各自的子学科群。因此,应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两学科的横向联系,透视两学科在各个横向联结处所展示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避免两者之间不必要的重复,以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断增进与把握两学科之间密切的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1.2.1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学科分歧

近些年来,国内关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有关“两论”的争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体育课程论是体育教学论的组成部分,前苏联学者一般持此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课程的范围(母系统)大于教学(子系统),体育教学论从属于体育课程论。我国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初期多数学者也将体育课程论作为体育教学论的一部分来研究。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如顾渊彦、毛振明、季浏等学者己经开始普遍地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到了开始关注体育课程论的研究,使之逐渐与体育教学论相区别,并逐步走向独立。由此笔者认为,“两论”是两个同等重要的不同领域的学科,各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领域和范围,都是学校体育学的并列下位学科,都旨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科学化进程与快速发展。

1.2.2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关系

笔者认为,“两论”是研究学校体育教育性及其发展性的学问,是现代学校体育学的有机构成部分与重要学科。它既体现为现代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重心、主题、领域、内容和方法;更体现为学校体育学思想认识和理论内容的进展,代表着学科水平的体现。就其本质而言,它们是学校体育学学者认识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形成和积累理论与实践、知识和功能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就二者根本立场和主导价值的认识关系来看,二者之间显然存有相当的距离,两者在学术范畴和概念、方法和体系、任务和对象、形成和发展方面,都具有相对自主性和独立性。就其本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来看,两者的研究指向反映着学校体育课程的彼岸性和教学的此岸性,是学校体育借以进而获取真理的动力。两者在学校体育学的学术研究和方法意义上,体现为理念研究与经验研究的关系。体育课程论的理念研究,通常关注的是研究和解决以建立正确处理学校体育课程与学生主动发展的相互关系理论。基于此,体育课程论需以课程问题为研究对象。

体育教学论的经验研究,需研究和解决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关系的问题,教与学的外部活动同学生发展的内部活动的关系问题,以及教与学统一的尺度、条件、机制、策略和方法等问题。可见体育教学论须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

就其关系来看,体育课程论的理念研究和体育教学论的经验研究,都属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都受着与学校体育学关系反映的制约,体现着学校体育学的综合性特征。因此,两者之间研究与应用的关系反映,是对立与统一的辨证规定性。既是由学校体育学教育的特殊矛盾“社会本位、学科本位、学生本位”之间的时代偏好所构成的。就其两者的哲学属性上看,体育课程论的理念研究,则更多体现为关注社会偏好和价值取向的应然研究;而体育教学论的经验研究,则更多显现为关于教与学行为和教与学关系的实然研究。两者都分别通过社会价值和认识价值,检验和提高自身的真理性和合法性。

由其学术性而知,“两论”是学校体育学中有关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与系统化,是学校体育学的两个同等重要的不同领域。两种研究反映着学校体育学理论的彼岸和实践的此岸,具有不同的研究价值、学术意义和实际功能,同属学校体育学其下位的平行学科。虽然在研究的层次上有着显著的差异,相互之间的研究任务与方法存有着一定的交叉重叠,但在指导学校体育教育性训练与科学能力培养目标的统一上却始终贯穿于全过程,并不因两者的指向不同而发生变化。表现着两者相互之间既有千丝万缕的同一联系,又有矛盾的悖离存在性。这些关系及作用涉及着学校体育发展的全局,贯穿于学校体育发展的全过程;规定着学校体育学的学术发展方向、内容、领域、功能和进程,影响着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在21世纪的今天,辨证地认识“两论”与学校体育学的这些基本关系,既是对我国引进西方体育课程论和教学论25年发展经验的分析和总结,又是正确把握学校体育学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恰如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Popper K. R.)指出:“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发展也是始于课程与教学问题,终于课程与教学问题,若没有课程与教学问题,课程与教学研究就失去了作用的对象而不能进行和发展。

综上所述,尽管人们就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的争论,至今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结论。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课程与教学;有学者则认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与教学的现象与规律。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阐述了“两论”的看法,各有千秋。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随着对体育课程与教学现象认识的深入和发展,与依据顾渊彦、毛振明、季浏学者等观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分别是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2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建构

虽然,今天的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己获得认可,也己经逐渐发展成为学校体育学中的既有基本原理、又有多层次方面技术方法体系的学科。但“两论”自我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视角,及各自研究的子学科群,至今尚未有研究见到足够的明确规定,以显豁其内涵富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学科性和应用性,成熟性与独立性的存在。那么,对于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这样一个指称非常广泛的、复杂的领域范畴,对其作出系统分类与界定以减少盲目性,就尤为重要了。

2.1 体育课程论的学科群

1989年我国正式出版了两本课程论专著:一是课程教材研究所陈侠著《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一是华东师大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为推动课程论的研究提供了比较系统的材料,对我国体育课程论的形成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在众多体育学者的筚路蓝缕之功的努力下,我国体育课程论开始成为学校体育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根据贝哈( Behar)等学者对课程论研究领域的调查,课程的知识领域主要包括:(1)课程哲学;(2)课程理论;(3)课程研究;(4)课程历史;(5)课程革新;(6)课程发展;(7)课程设计;(8)课程实施;(9)课程评价;(10)课程政策。[9]其中,技术层面的课程建构、课程发展和课程设计是公认的、传统的课程领域。笔者认为,体育课程论研究的层面:一是基础理论方面,体育课程理论领域,有体育课程概论、体育课程原理和体育课程发展;二是交叉理论方面,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和哲学的角度研究当代体育课程;三是应用理论方面,体育课程设计、体育教材编制、体育课程评价等。这个学科群应由三个层次的一系列子学科有机构成:(1)体育课程基础理论子学科群,包含体育课程概论、体育课程发展史、体育比较课程论和体育课程原理四大子学科;(2)体育课程工程理论子学科群,包括体育课程设计论、体育课程实施论、体育课程评价论与体育课程管理论,这些子学科都具有专业理论性和专业技术性;( 3)体育课程应用理论子学科群,分为体育课程开发、体育课程介绍以及体育课程标准解读等类别,这些子学科都具有应用性。随着对体育课程论的本质和结构、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门类的划分等研究任务的认识,今天的体育课程论己具雏形,作为学校体育学内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得到了重视;己逐渐走向既有基本原理、又有多层次方面技术方法体系的独立学科,初步展现了体育课程论的指导力。

2.2 体育教学论的学科群

根据学者沈小碚,王牧华在《教学论学科研究的进展与问题》的研究,认为可以把教学论研究的发展归为三大发展阶段:工具性教学理论之研究、生活性教学理论之研究和教学理论的社会学人类文化学之研究。”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论领域,其学科群可分为三个层面:(1)在体育教学基础理论方面,体育教学论史、体育比较教学论、体育教学心理学、体育教学哲学等著作;(2)在体育教学活动理论方面,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体育学习论、体育学习的原理与策略、体育教学环境论、体育课堂教育学,以及体育教学系统论、体育教学信息论、体育教学控制论等;(3)在教学应用理论方面,有体育教学方法研究、体育教学设计和体育教学艺术等。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成果使我国体育教学论学科的分化呈现一定的结构性,为我国体育教学论学科群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 结语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作为课程论与教学论下位范畴相关原理、方法的子学科,在研究的任务与范围上,在不同的层面与不同的角度上,同样存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的一体关系。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可结成互动互促的关系。从而增进两学科发展,使两学科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参考文献:

[1] 刘启迪. 课程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一第五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J]. 课程教材教法,2006 (1).

[2] 钟启泉等. 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111

[3] 黄甫全等. 高中新课程目标的研究与开发[M]. 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1-2.

[4] 李定仁, 徐继存.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5] 赵红洲等. 试论科学结构[M]. 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340-358.

[6] 廖哲勋. 我对当代课程本质的看法(下)[J]. 课程. 教材. 教法, 2006(8).

[7] 张华. 论课程实施的涵义与基本取向[J]. 外国教育资料, 1999( 2).

[8] 刘春栋. 学校体育学科的“结点”辨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08(1).

[9] 黄显华等. 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3.

篇5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说课;教材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8-0060-04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执行,在“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体育课程的理念、设计思路、目标,体育课程内容、标准、组织方法、评价等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学校体育学”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更应该体现出本学科理论及实践变化。

体育说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的一种新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规范,由于其操作性强、功效独特、实效明显,说课活动在全国中小学普遍推广并逐渐形成规模。体育说课是教师钻研和探讨教学问题,完善备课的好方法。因此,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学习和掌握好体育说课技能,以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但是,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所用的所有学校体育学教材,在其内容体系中,都没有说课的内容,造成很多高校对“体育说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大大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说课内容加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1 说课及体育说课

1987年6月底,河南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要从本区的教师中选取几位参加市“教坛新秀”评比,因临近期末,课程已经结束,无法采用传统听课评选的方式遴选,面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选几堂课,让有关教师来说一说他们的教学设计以代替听课。评比开展以后,教研室的同志都认为这种方式省时、高效、简便易行,能客观、真实反映教师的业务素质、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于是借鉴戏剧界导演给演员“说戏”一词,遂把这种教研活动取名为“说课”。1991年7月《中国教育报》上首次进行了介绍,引起教育界的关注,揭开了说课活动的序幕。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向同行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相互交流教学经验,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群体的专业化素质等为目的的一种有组织的教研活动方式或培训活动方式。说课不是对教案的简单复述,也不是对讲课过程的一般总结,而是采用讲述的方式,深入分析教材和学情等,介绍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教研活动。说课的开展有两部分,一是解说,二是评说。解说是主要的重点,主要阐明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评说是关键,由听者针对解说而进行的评价、交流和研讨。

“体育说课”是在20世纪90年代其他学科“说课”活动进行的基础上移植、借鉴开展起来的。“体育说课”是指体育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并听取评说、接受指导,达到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独立教学环节和教学研究活动。实际上,体育说课就是上课前的一种“实践演习”,是教师将备课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置于集体的讲评之中,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从其理论的角度对教学实践进行剖析的教研活动,是提高体育教师或体育专业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与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2 说课纳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改变,以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突显,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本轮改革中也受到深刻影响。基础教育改革与高校教师培养的质量息息相关,作为改革的标志,《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说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彰显其重要地位,这就使得高校在培养体育教师的过程中,加入说课知识与技能的教授成为必然要求。

2.2 学校体育学发展的需要

学校体育学是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使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紧密地结合,改革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也成为高等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为推动学校体育学教学改革,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尽快完成向专业化教师角色转换,众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方面的改革方向,一是教材结构体系由“章节式”向“板快式”转变;二是教材核心由体育教学理论向体育教学与课程理论转变;三是教学方法以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为主。为实现这种转变,将说课内容纳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是当前学校体育学改革所需要的,对学校体育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法的改进都是十分必要的。

2.3 说课理论日趋成熟,为纳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提供了可能

说课历经20年的不断发展,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不断进行实践与总结,已突破了具体操作层面的局限,从而演变成为一种集备课、上课、评课为一体,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等诸多教学环节相统一,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集中、简约地表达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思路以及教学设计,成为预测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实践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研究方式。

目前,教育界对于体育说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3方面,一是阐述说课在培养高校学生专业技能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是介绍说课的路径与技巧;三是总结说课的内容、分类、特点和应遵循的原则等。已发表不少相关论文,出版了几部专著,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学校体育学教学内容的充实提供素材。

2.4 说课兼顾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灵活、条件简单

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过分强调体育专业性,忽视基本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课程条块分割、关联不够。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既要在室外进行运动技能教学,又要在室内传授运动文化和健康知识,这对以往少有机会上讲台的体育教师是新的挑战。而在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中纳入说课内容,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改变以往注重实践课而轻理论的情况。

目前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需要开展教学实

践活动,但进行教学实践要求较高,教学要素缺一不可,往往造成学生培养过程教学实践不足。而说课具有方式灵活、管理难度低、开展条件简单的特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语言等多方面的能力。在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中加入说课内容,可以成为教学实践活动的替代方式。

3 说课纳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的作用

3.1 培养学生教学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是授课教师简明、概括地阐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门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目标、结构、策略、程序、方法等活动,是一种基于教学实践和学习化团队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从经验型走向理论型、研究型、专家型、理性化的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说课的内容涉及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课程知识,同时还展示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演讲技巧等综合素质,而且对钻研教学大纲、研究教材教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意义。通过“说课”教学,可以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备课情况、语言表达能力、理论水平、表达方法、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板书技巧、驾驭课堂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2 培养学生校本教学研究能力,促进学生角色转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校本教学研究处于校本思想中重要地位。所谓“校本教学研究”,是教师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工作的效率,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在现行有关学校体育学教材中,针对什么是教研活动、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等方面没有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完学校体育学课程后,对于教研活动无直接印象,更不知如何开展教研活动。说课的本质就是教学研究活动,在学校体育学课程中开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教会学生教学研究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共同发展。另外,学生在学习说课的过程中,往往以自己是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计方案,有利于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换。

3.3 培养学生就业和适应工作的能力

目前,各地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招聘,主要通过考试形式来招收学生就业,学生通过笔试进入面试时采用的考核形式就是体育说课,专家评委根据考生说课水平的优劣进行筛选,择优录取。这充分说明体育院系学生掌握体育说课技能的必要性。因此,在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中纳入体育说课内容,对体育专业学生实习、试讲、就业均有直接的关系。在体育专业学生中开展说课教学,可加深他们对说课的认识和了解;掌握说课的技巧和方法,从实际出发,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可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现在很多教育主管部门把过去的“优质课教学比赛”改变为“说课比赛”;体育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先进行说课,然后才试讲、试教;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晋级、晋升考试等都要以“说课”这种形式考评。体育教学改革引发教学方面一系列变化,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重要课程,应增加体育说课内容来锻炼和培养教学素养,为将来走上教学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改变学校体育学教学模式

在学校体育学课程中开展体育说课,调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教育理论的积极性,提高其具备体育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为上好体育课作好准备。在学校体育学课程中应使学生掌握体育课教学中自己应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剖析,为上课提供依据;在学校体育学课程中纳入说课内容,打破了原来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说课、同学交流、教师点评,有效建立教学反馈和师生协商机制,弥补了备课中的不足,达到修正教案、提高教案编写质量的目的。通过集体评说、学术讨论,学生能学会学习,并进行自主学习。因此,不断提高说课能力,把体育课说清、说透、说活,已成为专业培养中努力追求并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

4 说课纳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的基本设想和教学建议

4.1 基本设想

说课活动是介于备课之后、讲课之前的高层次备课活动。说课不但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还要阐明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理论依据等问题。亦可使教师在备课、讲课过程中的理论依据及难以显露的断层得以表露和填补。这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备课研究活动,可使教学准备工作逐步深化,是教师备课成果理论研讨化的充分体现,属于教研活动的范畴。考虑到说课的这一因素,说课内容纳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的基本设想为:第一,单独成章;第二,纳入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板块;第三,具体章节置于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之后,体育教学评价之前。

4.2 教学建议

说课作为学校体育学一种新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避免采用传统理论课教学方式。首先把握好内容要求,加强对说课重要性的讲解,使学生产生对说课内容的兴趣,充分认识说课对其自身发展的作用;其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要注意学校体育学课程本身内容的纵向发展,还应注重相关课程内容的关联,对相关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要加强提示与复习,真正做到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第三,教学组织上,除了进行全班学外,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演练等方式;第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说课的组织技能、答辩技能、表述技能等加强点评,与其它专业课程进行联动,与教育实习相结合来使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目前正在推进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要顺利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主要课程,应与时俱进,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与社会需要相一致,将说课纳入其教学体系,必将有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保证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安斗,周跃,刘宏,体育专业学生掌握体育说课技能的方法与实践[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8-72

[2]叶瑞华,浅议体育课的“说课”[J],福建体育科学,1999(8):38-40

[3]贾书建,说课论要[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56

[4]党炳康,浅谈体育说课[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3(2):82-84

[5]陈俊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与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一兼谈体育教育专业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策略[J],体育学刊,2005,12(1):74-77

[6]宋会君,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的完善与优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660

[7]彭代斌,王健,对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分析与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1):65-68

[8]张明伟,吕东旭,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9,16(4):48-52

[9]姜河,郭廷斌,说课的原则与程序结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0(9):37

篇6

关键字:教育转型;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一、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改革的背景

2001年,《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的出台及《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公布使得负责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师范大学经历了重大变革:师范教育转型为教师教育。《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鼓励综合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这样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一方面鼓励了综合性大学兴办教师教育另一方面强劲冲击了原师范大学的发展,使其逐步向综合性转型。师范大学向综合性大学转型,不仅是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现实需要的回应,也是学校对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发展变化的应对,更是师范大学自身发展内在规律、内在逻辑的必然要求 。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数学是师范大学传统师范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学校的转型带动数学专业转向综合性教育。数学“教师教育”与“综合性教育”如何合理兼顾成为师范大学综合化体制下数学专业发展的新课题。一方面数学专业要解决如何在原来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弘扬教师教育特色,另一方面在向综合性大学数学专业靠拢的同时要根据自身定位合理安排数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优质服务于学生和社会。

目前,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地方综合性师范大学数学本科毕业生只有一部分学生到学校就业,更多的学生要选择考研或到其他行业就业。数学专业在向“综合性教育”转型的改革实践中一定要研究好如何使数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更适应当代学生的就业形式,更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提出的高数学素质要求:不但具有深厚的数学专业知识,而且能缜密地运用数字、符号、图像及数学逻辑分析推理能力在数学相关领域触类旁通地开展探究性学习。由此,综合性师范大学本科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向多元化转型,教学模式应遵循多样性与系统性相协调原则,充分利用数学是教师教育类、理工类最基础的学科的条件积极拓宽专业服务范围,做到人才培养有的放矢。

三、数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3.1 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离培养,实行“4+0”培养模式

多年的师资培养经验和教育学科优势坚定了师范大学在向综合性发展过程中应坚守完善教师教育特色。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师范大学一般针对重点中学高水平师资培养尝试进行“4+2”的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而一般地方性师范大学则采取了“3+1”、“2+2”等不同培养方式,努力在本科四年内进行必要的教师教育改革和尝试。

天津师范大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增加非师范专业发展成为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学校将原师范类的专业教育教师及专业教育类课程全部调到教育学院成立了教师教育中心,统筹规划总体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而原师范专业则本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育人标准重新构建了培养方案。学校设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教务处、教师教育处分别负责与各学院协调学科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势,对本科生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离的 “4+0”培养模式。该模式下,数学专业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数学的学科专业教育,在4学年的学习期间,要修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达到本科毕业水平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学有余力且志愿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本科生同时还可以在2-4年级通过择优选拔到教师教育中心选修数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包括教育理念、教师职业基础理论、教师职业基本技能、教师职业体验与能力养成四个模块,同时完成教育教学顶岗实习任务即可获得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结业证书及数学方向教师资格证书。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离培养的“4+0”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不但实现了以综合的学科知识促进教师教育的教育改革理念而且也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发展提供了双重保障。

3.2. 发挥交叉学科优势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综合性师范大学可以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的相互渗透方面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前,师范大学的专业设置只是围绕着中小学的课程而设计。转型后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增加了很多非师范专业,如经济学、管理学等。可以考虑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通过优化基础课程,深化专业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等形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增强其发展后劲。

天津师大数学科学学院与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共同承办了天津师范大学2010级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实验班,该实验班学制4年,通过优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管理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组合成具有精英式平台课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加大学生掌握数学、经济或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方法的培养力度,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该实验班实行一定范围内的专业自选机制,实行独立教学班管理,配有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和班导师,1-4学期主要以优化后的基础课程及深化后的专业课程构成的平台课为主单独上课,5-8学期在确定专业的基础上进入经济或管理相应专业系统学习,毕业时根据学生所选专业分别授予经济或管理学学士学位。因为实验班是在新生入学时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选拔才产生的,所以进入实验班的学生都已对四年的大学生活进行了规划,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学习动力大,积极进取,成绩优异。#p#分页标题#e#

3.3 教学模式遵循多样性与系统性相协调原则

基于综合性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性,数学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就业需求遵循多样性原则,但不能盲目追求“高大全”,致使课程堆积,不成体系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基础主干课实行分层教学、专业选修课实行分方向培养的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性学习需求。

3.31 基础主干课实行分层教学

重视新生入学教育,数学专业负责人在新生入学后要专门结合当今数学专业的发展及就业形势引导学生进行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部分学生入学初就明确了考研的目标,迫切希望扎实深入地学习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基础主干课程,对授课内容的质量和难度提出较高需求。由此,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择优对 1-2年级数学专业主干课进行分层教学,分层快班特别聘请授课经验丰富的教授在原大纲基础上加大授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提高学习要求,为学生将来考研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分层普通班依然执行原大纲要求,使得想在其他方面发展锻炼自己的同学在时间和精力上因学有余力而成为可能。

3.32 专业选修课实行分方向培养

考虑到学生就业出口的多样性,3-4年级的数学专业选修课进行了系统的方向分类:基础数学方向、统计方向、应用数学方向等。学生根据个人学习情况及将来发展需要选定一个方向修读课程。例如:对数学有学习兴趣并想考研的学生可以修读基础数学方向,本科毕业后想先工作的学生可以选择应用性强的统计方向或应用数学方向的系列课程。通过限选、任选学分的要求,保障每个方向所修读知识的系统性,避免了学生为拿学分而盲目选课,为学生向数学高深知识研究、金融、统计、计算机等领域发展提供了知识的保障。

四、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通过对数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受益的学生在考研、数学专业学科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历史的好成绩。首届实行分层教学的07级学生考研率在20%,在考上研的学生中约有45%的学生考上了211工程高校,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专业组(天津赛区)获一等奖2名(天津市共1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2009、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全国二等奖3项,天津市一等奖10项,二等奖7项。

综上所述,转型后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可以在原有的单一的“师范教育”基础上,合理兼顾数学“教师教育”与“综合性教育”达到质的飞跃:综合化的学科平台不但促进了教师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高水平的“双专业型”教师教育人才;而且可以利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的相互渗透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教育技术 附作用 学科 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Attached Role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s Content System

YANG Yanhua, CHEN Chong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 The beginning of a specialized field, it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 role i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reform,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status and rol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 content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heoretical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major aspects. Each of which contains a number of elements. In the domai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all aspects of the role of non-educational fields (ie, the additional effec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lled attached role) carried out a systematic exposi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technology; attached role; subject; content system

进入21世纪,教育对技术的需要日益层长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开始作用于企业培训等相关的领域。教育技术在实践中的积极应用和普及,高等院校、研究所等教育技术专业的空前发展,都使得教育技术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1 教育技术作用概述

张立新(《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2009)提出,教育技术的作用可分为四个方面:支持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丰富课程与教学的内容、提供多样化方法以及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1.1 支持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

现代教育思想主张教育的民主化、个性化、国际化和终生化。而教育技术所创造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为实现教育的民主化提供了技术的保障;教育技术中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为教育的个性化提供了方法的支持;现代卫星通信和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实现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一条畅通的途径;基于网络技术的虚拟学校、网络课程、移动学习等为实现终身化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1.2 丰富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电影、电视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提供了许多鲜活的课程内容;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提供了更为广泛、多样的课程内容。

1.3 提供多样化的方法

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技术辅助教学,弥补自身的局限。同时,各种技术都可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工具,学生可以利用技术开展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

1.4 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教育技术的基本功能是助教与助学。借助教育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师教和学生学过程中的问题,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2 教育技术学学科内容体系论述

图1 教育技术学学科内容矩形层次图

教育技术学课内容体系可以分为理论研究、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三个大方面,其中每个方面又包含了若干内容。笔者根据这个内容体系做出了下面的矩形层次结构图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

从图1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教育技术学学科内容下的三大方面之下又列出了六个小的方面。而每个小的方面又包含了具体的一些内容,下面逐一进行分析以为下面系统化的作用研究做好铺垫。

2.1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方面包含了两个部分的内容,即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它的理论基础。

(1)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根据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可以把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分为:教学设计理论、媒体开发理论、教育技术利用的理论、教育技术管理的理论和教育技术评价的理论。

(2)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是一本综合性的学科。其主要汲取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系统科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科学原理。一般把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和系统科学当作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2.2 技术方法

(1)物化技术。物化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使得教育技术日臻完善,成为教育技术的技术方法之一。包括了很多种技术:媒体技术、电子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当然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也算作其中一员,都成为了教育技术学中有力的技术支持。(2)观念技术。相对于物化技术而言,观念技术也可理解为智能技术。包含了教学设计方法、媒体选择和编制方法、教学管理和评价方法、信息处理和使用方法和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就是教育技术学中的观念技术,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或方法。

2.3 实践应用

2.3.1 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的。所以,教育技术学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大体上可有在课堂教学领域的应用和在远程教学领域的应用两种。

在课堂教学领域的应用又可以分为: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模式探索(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网络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模式)、教学形式探索(情境学习、交互学习、发现学习、案例学习、研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合作型学习)和新型教学结构探索(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2.3.2 企业培训中的应用

随着教育技术学的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它开始作用于企业培训中。主要包括:绩效技术的应用、以“绩效”为中心的系统开发、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模式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管理和项目开发等。

3 教育技术学学科内容体系视域下教育技术附作用探究

根据上述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内容体系可以系统的将教育技术的作用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技术方法层面教育技术的附作用。物化技术和观念技术在教育技术方面的发展,使得理论研究层面得到了技术支持。这两种技术对教育的发展和变革起作用的同时,也从侧面促进了物化技术的进步和观念技术的范式的创新。使教育领域之外的一些领域,如心理学领域、社会学领域等。都会借鉴教育技术学方面优势的技术来为之服务。

(2)实践应用层面教育技术的附作用。教育技术在实践应用层面,无论是在课堂教学领域还是在企业培训领域。都使得这两个领域的实践经验得到了丰富的积累。其中一些具体的实践模式可能会对其它领域产生启发性的影响,甚至有直接影响。

总的来说,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教育教学和社会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还逐渐的影响着一些其他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相信,随着科技和教育技术的相互影响下的发展,不久的将来,许多新兴的研究领域将以教育技术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的榜样。这样,本文所论述的教育技术的“附”作用就可以“转正”了。

参考文献

[1] 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篇8

论文摘要:21世纪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应用数学,离不开具有应用数学专业特长的高素质人才。同时,由于新的数学成果不断涌现,新的交叉学科不断产生和发展,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也要适当引进数学和新的交叉学科的新成果,为学生学习现代数学新知识打好必要的基础。因此,高校有必要对形成现代数学基础的系列课程进行明确定位,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20世纪50年代前期,国内很多高校数学系开设的都是基础数学专业,主要沿袭苏联的培养模式,目的是培养专门的数学工作者,因此在培养模式上更注重数学基础理论的教育,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直至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21世纪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应用数学,离不开具有应用数学专业特长的高素质人才;同时,由于新的数学成果不断涌现,新的交叉学科不断产生和发展,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也要适当引进数学和新的交叉学科的新成果,为学生学习现代数学新知识打好必要的基础。因此,高校有必要对形成现代数学基础的系列课程进行明确定位,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定位不够明确

国内许多大学都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同的学校培养模式不尽相同,这在为经济社会服务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有些学校专业定位不够明确,培养目标也大多是培养能在教育、科研、经济等部门从事实际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专业定位过于全面和宽泛,造成用人单位认识模糊,毕业生就业方向不明确。

2.课程设置上针对性不强,对市场需求考虑较少

目前国内许多大学的总体办学思路是一样的,即“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有些学校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增开了《数学模型》《数据结构软件》等课程;也有的学校为与国际接轨,开设了《微分流行》等课程,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了很大改进。但总体上来说,仍普遍存在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考虑市场对人才需求及造成用人单位对课程需求不够等问题,造成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3.创新思维和技能训练不够

目前,我国的教育方式仍然是重知识灌输、轻技能培养;在课程上重理论学习、轻实践环节,重课堂教学、轻第二课堂,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很难适应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原则

一是培养模式要多元化。高校必须认识到且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给出一个明确的专业定位。这个比较优势就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边缘学科;定位就是夯实数学基础,突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和风格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模式可分为应用型和继续学习型。

二是培养方案要市场化。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并以此为依据对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同时要紧跟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严格把握四个“需要”:适应人才竞争的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

三是课程设置要模块化。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根据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按照模块化结构设置课程。

四是选课过程要自由化。在完善学分制的基础上增加选修课程,提高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尽量突出个性培养,实施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还要注意优化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措施

1.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实行宽口径人才培养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

现代科学技术所呈现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要求文理渗透、理工管相结合、学科交叉。在这种形势下,高校不仅应当进行以培养专门知识、技术、能力为目的的较宽的专业教育,而且应当进行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通识教育。因此,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的基础和拓宽专业的原则。

基于此种指导思想构建的课程体系中首先是通识教育基础课,学时在整个培养方案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的基础,体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宽口径,体现设置专门方向又不过于偏重专业方向的思想,总体上达到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宽口径培养人才的目标。

2.整合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是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前提

整合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是优化知识结构的前提。整合就是要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则是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现。

据此,高校可从分析类课程、几何代数类课程、应用数学类课程、数学教育类课程几方面进行。在课程内容改革上,把相关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理论部分作为一门选修课,使其成为对该课程内容的加深与扩展。这些选修课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既能巩固基础课程的学习,又能使自身能力素质有所提高,得到新的收获。这与当前大众教育所面临的教学要求也是相适应的。对这几类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基本理论体系和阐述方式进行再思考,改革旧的体系,吸收先进的处理方式,把若干反映当代数学发展趋势的内容纳入系列选修课。二是注重整体理论体系,强调概念的背景和实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所讲授的内容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地位、思想方法,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三是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加强有关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在传授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四是结合数学分析教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3.加强实践和实验环节是构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从教师教育模块来说,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既要处理好数学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专业课程的“学”与教育实习的“教”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如何教”的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学论等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扩展教学技能培训,增加教育实习时间,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而教学实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学科整合也是当前教学改革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可专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应用系列的选修课。

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要达到的目标

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进行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时,要突出师范教育特色,增加应用性课程,使师范生达到知识储备充足、知识结构完善,走上教师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基础教育学科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倪嘉波.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4).

[2]贾文华.对教师培养教育模式“转型”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6).

[3]赵玉苏.新时期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7,(6).

[4]赵春娟.论教师素养新内涵——来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J].教育探索,2006,(2).

[5]张奠宙,王昆扬.面向21世纪高师院校教学改革项目数学组结题会议纪要[J].数学教育学报,2001,(3).

[6]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7]卫元能.关于高师数学(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1,(2).

篇9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习质量标准;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3

2015年7月11日,由广西教育厅项目办主办关于“广西基础教育学校学生学习质量标准的研究”课题研讨会在南宁市召开,以数学为例,围绕学生学习质量标准课题中重要核心概念及学业水平标准体系构建进行探讨。

一、明确“E+2+4”的研究指导思想

本课题研究贯彻落实教基二[2013]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 “MS-EEPO有效教育”理论,探索如何确定基础教育及测评学生学业水平标准等实施。在国家教育政策上体现“2”,领会教基二〔2013〕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方向;在地域教育优势上突出“E”,解读“MS-EEPO有效教育”精髓;在研究资源上实现“4”,总课题组和3个子课题组以《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基本框架为指南,以数学学科学习质量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性研究方法构建一套科学的学习质量测评体系。

二、学生学习质量标准体系与测评研究的进展

高中组参考广州《义务教育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设计与编制》试题编制的有效思路,设想建立一套具备学业发展水平四项指标的题库。题库为测评工具开发提供思路,但标准设计和能否在短期内建立一套可操作性题库是本研究的突破口。初中组依据课程标准“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要求,重视教育公平,探索学习质量评价方式的实施,提出了以期考和作业方式进行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定性或定量、形成性或终结性评价体系。MS-EEPO体系下创设测试和实践综合评价系统保证评价多元性,具有可操作性,但具体标准有待探究。小学组用文献法将“学习质量”界定为通过学习活动而获得知识、技术、情感体验水平文化的程度。从“知识掌握”“情感态度”“学习技术”三维度进行小学四年级课堂和作业综合测评,验证知识技能测评方式可行性。综合3个子课题组研究成果,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关注测评学生的学习质量或学业水平方式,但其应达到水准的依据是什么,需要有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来支撑。

三、学习质量标准建构和学习质量测评开发之争

专家们在激烈的自由研讨之争中所反映的比较集中的问题如下:一是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的混淆。课题组研究精力都放在测评上,理解上存在模糊性;在研究逻辑顺序上,应把标准建立放在前面。二是对学习质量标准概念内涵理解不一。部分专家成员把学习质量的理解都局限在学业层面,在研讨中的评析都只考虑学业角度。

四、核心概念的厘定和研究方向、进程的再确认

经过激烈争论,专家们意识到必须在核心概念上达成共识,才能进行后续研究。以下是学业水平范围内对核心概念一致的观点。

质量: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

学习质量:从既定的学习目标出发,对学习活动过程(学业水平、学习动力、教师教学方式等)及其结果所达到的状态进行衡量,由此得知的符合程度或优劣程度,包含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

学业水平:学生对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学习质量标准:以基础教育阶段总体教育目标为导向,以跨越不同学科领域的公民素养模型和具体学科核心能力模型为基础的规范性成就标准。

学习水平标准:各学段学生在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方面所应达到的发展水平及程度。

课题研究在明晰概念的前提下,优先构建一个相对一致的学习质量的标准体系。测评工具和方法的研究是本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定位了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方向和体系构建思路。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区域性 学习共同体 中学化学 活动单导学

美国教育家博耶尔(Boyer. E)提出,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教师参与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实现整体、高效、迅速成长的快行道,是突破教师专业成长上限的重要方法。

学习共同体具有异质性、多元参与、共享观点等特点。共同体有自身的特殊性,即以学习为核心,以人的成长为终极目标。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既是一项活动又是一种态度,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生活方式。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指区域范围内同学科的教师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共同体)进行学习。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关键在于学习。通过学习改变课堂教学质效,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创建的宗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活动是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专业化为导向,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发展是教师学习共同体关注的重点。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尊重每个学生的经验、兴趣和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学”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确立清晰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尊重教师改变自身思维模式及行为的能力,学习应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教师需要不断自我反思、总结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得以实现。教师学习共同体植根于课堂教学,其主题式课例研究活动的开展能够有力地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会使学校教师形成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责任感。

从教学实际出发,由苏州市和太仓市教研员、苏州市及太仓市学科带头人、各学校教研组长、部分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教师组成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围绕课改与教学的需求,定期以合作对话的形式开展主题式课例研修活动。通过课例研究解决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课例研究本质上是一种改善教与学的行动研究。通过研究使共同体成员获得专业上的发展。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是镶嵌在实践之中的多方参与者的命运共同体。

一、促成共同愿景,激发共同学习的源动力

共同愿景是学习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的个人愿景汇聚整合而成的。区域学习共同体适合的教学愿景包含四个方面:一是要有科学的理论支撑,二要切合化学学科特点,三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四要体现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特质。为此,我们积极创建市级研修活动平台,系统学习课堂观察理论和课例研究知识,及时将所学理论知识有机融合于课堂实践之中,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网络群,便于信息及时互通,资源共享。课题主持人经常选择一些教育期刊上适合教师借鉴的理论文章,上传至网络与共同体的每个成员分享。几年来,区域共同体的教师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源动力被激发出来。

共同体的每个成员都有对当今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理想追求,能够自觉学习教育理论。通过理论学习,切身体会到学习不仅是对现有知识的获取、组织和记忆,还需重视隐性知识和实践中生成的新知识,需要关注知识的情境性、社会性和建构性,加深了对“学习是知识的建构”特征的理解。明确了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教科书的事实性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建构与理解知识、推断与整理知识,最终使学生能够理解隐含在所遇问题中的一些内在原因和规律,并学会如何去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于是,共同体成员在课例研究中亲历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研究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学生,更好地关注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解决化学学习死记硬背、浅层次徘徊的问题。共同体成员伴随着课例研究而成长,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在研究的状态下愉快地教学。

二、形成教学合力,确保共同学习的有效性

人类学习的本质在于通过各种形式获取或反思新知识与经验。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及其学的活动是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及其教的活动只是学生学习的凭借、形式和辅助条件之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关注的重心应当是“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变学会为会学。教师“教”的行为应指向学生“学”的活动和效果。或者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有意义的学习行为[1]。有意义的学习是把所学知识和先前知识进行联系,倡导一种以学生的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将他们的身体、心理、认知、逻辑和情感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要发展学生的知识,更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钟启泉教授认为,创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是课堂规范与教师研修规范的重建过程。几年来,经过持续的课堂观察,每月一次课例研修活动,逐步建构了大班课堂学习共同体,增强了师生的归属感。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借助小组合作提高了学习能力。师生间逐渐形成教学合力,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以往的学生被动学习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

三、形成教学范式,彰显共同学习的优越性

教师专业发展是靠实践性知识来保障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以及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实践智慧是缄默的,隐含于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更多地与个体的思想和行动过程保持一种“共生”关系;它是情境性、个体化的,难以形成或通过他人的直接讲授而获得,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2]。因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离不开实践。区域学习共同体能有效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察、诊断、设计改进和教学研究能力,架构一条对教师专业发展行之有效的教研并进的模式。大家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究、同伴互助、实践跟进、反思改进等主题式研修活动,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范式,彰显共同学习的优越性。

教师备课需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前概念进行教学设计形成活动单。课上学生根据活动单开展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共同提高。对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交流展示”环节中答疑解难。有时学生会受知识结构的限制,对某些问题无法解答,教师认真倾听,及时捕捉学生交流中“内涵”不足的问题,并在“交流展示”过程中进行提示点拨,引领学生深度思考,达到“提炼延伸”的目的。最后梳理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寻找规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

由于受高考模式的影响,化学课堂追求高密度、快节奏,远远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负荷。学生来不及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加工筛选,无法把握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导致所学知识被快速遗忘。为此,我们组织共同体成员借鉴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John Sweller)提出的认知负荷理论与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材料设计以及个体学习差异三个方面尝试改进课堂教学活动单的设计,对比分析,同伴互助,探讨改进策略,从而缓解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龙.影响“以学定教”效果的因素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9).

[2]王洁.从“师徒带教”到“团队成长”――基于上海市部分新教师专业成长调研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9(24).

篇11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王晓丽(1959-),女,山东滨州人,滨州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山东滨州256603)

[课题项目]本文系滨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ZXYJYXM200734)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05-02

一、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2000年正是我国师范教育由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转变时期,为满足转变的需要,国家依据各地实际,通过合并升本、独立升本等方式开始大规模向地级城市布点本科层次的高校。然而,地方本科院校建立后,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学前教育专业也不例外。首先,新建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以往的中等幼儿师范教育,它隶属于高等师范教育范畴,无论是学历层次、人才规格还是课程要求都要以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为基准。再者,它也不同于传统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其培养目标不再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师资,而是应以培养应用型的幼儿园教师为主。

培养目标的定位解决的是人才规格的问题,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才能适合幼儿园教育需求的问题。而人才规格的实现需要构建科学合格的课程体系。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虽然依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由于受传统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根深蒂固的影响,其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间缺乏统一性,导致培养出的学生让幼儿园感觉“不好使”。

二、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幼儿园工作人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及收集到的各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资料分析看,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虽然定位为以培养应用型的幼儿园教师为主,但其课程设置,基本还是沿用传统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等幼儿师范教师的课程体系。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没有从根本上把一个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通过课程体系的建构体现出来。

第一,通识教育课程中,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比重偏低。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有别于中专生的素养,即要具备一个大学生的特质,有着受过良好教育的高尚素养。这种高尚素养的形成需要通过对全面的、综合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整合内化来完成。然而,现行通识教育课程基本是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政治理论课程及计算机、英语等工具类课程,体现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所占比例偏低,难以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第二,学科基础课程中,新兴课程少。学科基础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教育理念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课程。时代在发展,学科基础课程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基本沿用了传统高师的课程门类,如教育概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而像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反映时代要求的新兴课程门类较少。

第三,专业课程重理论,轻技能。新建本科院校属于应用型大学,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应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除了让学生通过一定理论课程的学习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外,还要尽量凸显技能课程的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然而,考察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学前”冠名的理论课程占了重要部分,凸显学生技能培养的课程太少。甚至在课程的实施中,有将技能课理论化的现象,比如,乐理与视唱、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等技能性非常强的课程被安排在一个大合堂教室,几个班学生同时上课,教师以理论讲述为主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四,实践课程中,专业实践课程比重低,时间安排过于集中。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实践课程部分,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间接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运用,同时,学生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不断进行反思,以调整个人的学习、成长路径,进而获得专业化的发展。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军训、校内劳动实践、以寒暑假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及专业实践课程。其中,形成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专业实践课程课时数量少,并且时间安排不合理。专业实践课程一般包括了专业见习和实习两部分。专业见习一般放在前三年完成,多数学校安排每学年一次,每次1~3天,最多1周。专业实多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一般为6~8周,二者加起来约8~10周。这样的时间安排既集中,量又少,仍旧没有摆脱传统高校培养目标的束缚。加之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教学中仍以知识灌输、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意识。

2.各类课程间缺少相通与共融。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无论在设置理念上,还是具体实施时都存在各自为政,自说自话的现象,相互之间缺少相通和共融。比如在课程结构上,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大模块或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其自身的独立性,忽略了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缺少了应有的沟通和对话;在课程内容上,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略了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缺少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这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缺乏、应用能力不够等问题。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结构决定着教师的素质结构。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把握学生高素质、高层次的要求,又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学科和专业基础,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后劲,还要考虑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技能结构。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构建时可以做如下设想:

1.拓宽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指与专业教育课程相对应的大学普通教育课程。它着眼于塑造学生的全面素质,构建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针对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隶属于社会科学的政治理论课及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而形成学生作为未来教师综合素质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比重极低的现状,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多学科、跨专业的相对优势,拓宽课程门类,以选修课的方式加大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课程开设比重,逐步实现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不断融合。

2.增加学科基础课程中新兴课程的比重。学科基础课程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课程,本着“厚基础”的课程设置理念,在保证课程本身基础性、系统性的前提下,精选与时展相适应的新兴课程。即使是传统的学科基础课程内容,也要注重它的时代性和前沿性。

3.丰富专业课程,加强理论与技能的融合。如果将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比作树根和树干的话,那么专业课程就是树枝和树叶。在丰厚、坚实的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设门类众多的专业课程,可以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拓宽学生的就业选择、开阔学生的成长视野。专业课程是学前教师专业化的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要强调学生儿童教育理念的形成及教育和保育知识的获得。专业技能课程要强调学生从事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形成。两类课程在实施时要以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目的,强调知识、技能的促进和整合。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学前卫生学的专业知识,尝试设计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运用所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尝试设计婴幼儿活动管理、家庭指导策略;运用所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专业知识,尝试设计幼儿园综合活动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化素养,将学生送上专业化发展的轨道。

4.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实践活动既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也是缩短学生理想与现实距离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实践课程要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并且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首先,增加并合理分配实践课程的时间。教育见习的时间,可由原来的每学年象征性的见习1~3天,延长到一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组织学生分别到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见习一周,使学生对幼儿园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实习的时间,可由原来的6~8周,延长到10~12周,可分别安排在第6和第8学期,在保证学生具有充分的教育实践机会的同时,也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及个人发展成长具有充分反思的时间。其次,丰富实践课程的内容。如增加户外认识自然的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走出大学校园,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自然观,为将来学生在幼儿园开展自然科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次,增加实践课程的形式。可以以课题组的形式让学生带着课题进入幼儿园进行科学研究;也可以组织学生就学前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向学生提出要求到本地幼儿园进行观摩见习等。新建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要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构建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实践课程体系。

5.实现各类课程间的相通与共融。根据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建构和实施课程体系时必须考虑相互之间的相通和共融。首先,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大模块之间要互为因果,逻辑关系清晰、明确。其次,各门课程在内容上要相互支撑,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实践课程互为依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理论课程中派生出技能和实践课程,而技能和实践课程的学习又以理论课程为指导,做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体现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和应用性。

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既要考虑课程类型的丰富多彩,又要考虑课程实施的灵活多样;既要考虑各门课程的相对独立性,又要考虑各门课程间的相通与共融;既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又要凸显学生的个别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统一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2](美)费奥斯坦,费尔普斯.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王建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王海英.“顺应”与“引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之间关系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7(Z1).

[4]苏明强,曾雅茹.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6).

篇12

关键词:独立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184-02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核心是强调通过学习系统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它不仅注重教育的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更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重视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注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培养健全的人的过程。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必然成为实施通识教育的核心环节。通识教育最根本的理念,应是通识思维能力的培养,所谓通识思维能力即想得更深入、看得更宽阔、判断得更正确的能力。通识思维能力应包括思考力、感受力、理解力、分析力、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洞察力等的综合能力的养成,而这种能力的养成又来自将不同知识贯通的训练。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的多元化与多样化可以想见,而其在大学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由于我国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视远不如就业及实训课程。有的高校甚至不开通识课,有的即使开设,也因为师资困难、教学方法单一、考试组织困难等原因,难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独立学院学生一般具有社会活动能力较强,重视社会实践,轻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和自觉性欠缺等特点,因此独立学院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在充分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需求的基础上,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品德素养。

一、独立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困境

高校通识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方式开展,独立学院也不例外。但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在办学历史、办学经验、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大多数独立学院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都是以“应用型、实践型、专业型”人才为主,独立学院更加关注专业技能的教学模式研究改革,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创新是欠缺的。

1.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不科学。独立学院对于学校通识教育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规划,普遍存在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完整,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教育课程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大多数独立学院的通识教育流于形式,缺乏对于通识教育的深刻认知甚至还存在许多认知偏颇。通识教育实践与通识教育理念和学生培养目标之间上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基于通识教育目的的整体研究和规划,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往往较散且可选数量有限,教育课程内容随意性较大。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独立学院的通识教育质量普遍不尽理想,这与独立学院的办学时间较短、办学基础薄弱以及学校管理人员的办学理念等等是密切相关的。独立学院应尽快树立起正确的认知,适应社会需要,重视学生通识教育的培养,克服办学局限,避免问题的长期存在。

2.师资力量有限且配置不合理。实现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关键在于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力量。而独立学院在这方面往往是最为薄弱的,独立学院的教学工作较多地依赖于母体学校,尤其是处于办学初期阶段的独立学院,其大部分教师均来自于母体学校的兼职教师。很显然,集中精力选聘学校发展亟须的专业教学师资成为独立学院尤其是新创独立学院的首要任务,在专业教师队伍尚未健全之前,对于通识教育的师资建设是无从说起的。独立学院更多的做法是选择专业教师代为兼职开展通识教育,而事实上,这些开展通识教育的教师自身深受专业教育的禁锢,大都是刚走出校园的青年教师,他们自身的教学理念和知识素养与通识教育对于授课教师的要求之间尚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对于这些教师而言,投入时间和精力开展通识教育对于其自身的发展并无多大益处,导致这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不高。另外一种倾向是,独立学院往往会安排学校的行政人员,教辅人员(或者是学生辅导员兼职学生通识教育),他们同样所受的是专业教育,虽然他们在学生管理方面较之于青年教师有着更多经验,但是缺乏专业的授课训练和专门培训,对于通识教育课堂质量无法保证,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上均有待于提高和训练。

二、独立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功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需要兼顾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并重视引导学生拓展知识幅面。以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为例,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了学生修读通识教育课程课程约170课时,所占比例为总课时的6%。通识教育课程集中在第三至第六学期完成,与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共同构成学生课堂教学需要完成的必要板块。是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展知识储备,拓展知识幅面的重要依托。

2.依托不同教学手段,合理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保障科学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实现其利于学生根据社会、就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进行选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科交融、专业互通、文理渗透,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应用性、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的作用,独立学院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课程的课程类别分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和综合四大类。同时其开设形式包括课堂授课、网络视频课及通识教育学术讲座。在此基础上本项目计划通过对母体大学精品课程的引进与开发、优秀网络视频课程的甄选与利用以及通识教育学术讲座的现状调查及改进,架构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学分制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模型(见图1)。

3.严把教师聘用关卡,完善通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在课程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师资队伍的建立和完善是课程具体实施的重要保障。独立学院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充分利用母体大学优质教师资源,通识教育主要课程均由安徽师范大学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人文底蕴,保证了主要课程的教学质量。其次,加大师资引进力度,严格把好人才引进的“入口关”和“质量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大力补充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改善通识教育课程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再次,积极利用院校合作平台,聘请企事业单位中一些优秀的管理人员补充到通识教育课程教师队伍中,担任创业、就业指导类课程的任课老师,为学生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案例。

三、结束语

通识教育课程对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提升素养、提高认识的重要途径。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课程的开发、重组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独立学院应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高校专业教学的关系,打破院校壁垒,建立优质通识教育课程库,不断提升通识教育在高校育人环节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虹,徐黎悦.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实施困境与质量提升研究[J].科技视界,2014,(15):174+251.

[2]ABEER W,MIRI B.Students’Preferences and Views about Learning in a MOOC[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M,2014,(152):318-323.

[3]武宏志.批判性思维:一种通识教育中的逻辑教学[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5-14.

篇13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课堂教 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王蕾(1963- ),女,山东济南人,大连工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辽宁 大连 11603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85-0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中施行,随着《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也掀起了新一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热潮。普通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在新课改目标下也不断进行着调整。与此同时,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等也都要求必须重新适应《纲要》的精神要求。随之而来的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其改变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各个方面。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效果反应与改进的指标参照,要求也必须按照《纲要》的精神进行变革。

一、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对课堂教学进行正确的评价和“诊断”,通过评价结果所提供的信息,引导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督促学生不断进取,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以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评价是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也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了解自己的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全面发展。体育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现科学管理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对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引导和推动作用,科学的评价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20世纪末,我国对体育教学评价的研究有很大进步,也有许多积极的变化,如更新评价理念、多元化的指标内容、互动的师生主体、动态的评价方式等。但在教学实践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制定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

为了反映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实际,我们认为,评价体系标准的制定,必须在遵循教育教学理念和原则,满足教育目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要对师生双边活动进行判断,以客观反映教育实践中的成效或存在的问题。为了使评价尽可能具有现实意义,应以“全面评价”的观点和原则作为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充分考虑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制定“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课程建设进行全方位评价。具体原则有以下几点:

1.方向性原则。评价指标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锻炼习惯、顽强拼搏、团结合作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2.全面性原则。要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即对其总体效益进行评价。包括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实施和取得的效益,以及所取得的总体效果。

3.主体性原则。改变过去单纯评价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要构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也就是说,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即“以学论教”,不仅重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整个教与学的过程。

三、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设计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有相同之处,但因为体育教学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重要教学内容,因而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所不同。举例来说,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如图所示),过分注重显性效果,忽视了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学习情绪、练习积极性、优良道德品质和进步幅度等隐性效果。依照《纲要》的精神:普通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打破传统以技评和达标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以学生为本,在提高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动机,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以及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等”。同时,要注意到个体差异,争取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受益。课堂教学评价由很多要素构成,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也就是说对师生双方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预定目标的情况进行评价。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和“学”两大方面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期对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所突破。

首先是“教”的评价。教师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导,如果对其教学工作的质量给予宏观评价,内容可大致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微观而言,评价应该更加具体详细,要反映教师对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深度,科学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能力,依据教学规律组织教学过程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成效,处理师生间互动关系的结果。其次是“学”的评价。学生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如果宏观地对其学习水平进行评价,内容大致包括学生在获得知识、传递知识和运用知识,以及发展个性、增进体力、促进健康、提高主体意识、道德水平等方面的收获和全面发展状况。就微观而论,评价应具体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成绩、技术技能掌握和运用等方面,以及包括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作风与行为准则,看到学生内在的进步与发展。

根据上述思想原则,我们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现状调查与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态度。教学态度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这种心理反应倾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交往、接触和联系而有效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心理上和行为,它是保证课堂教学的重要心理因素。具体内容如下:教学态度认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2.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保证课堂教学的重要“物质”条件,包括研究《大纲》、分析教材和学生情况、撰写教案、场地器材的安排以及安全措施的检查等。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上课前,必须认真检查场地器材设置,彻底排除一切安全隐患,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具体内容如下:课前准备充分,教案撰写认真、设计合理;能及早做好场地器材的安排和安全措施的检查。

3.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师规范上好每一堂课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具体内容如下:遵守课堂常规,讲课用普通话,声音洪亮;精神饱满,有热情,有感染力,吸引学生注意力。

4.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启迪学生思想、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总和。在这方面内容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需要,重视体育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具体内容如下:教学内容充实,与教案相符;不仅教给学生运动技术技能,还要教给学生相关知识和经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人文精神。

5.教学组织。教学组织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大部分课都是在室外进行,所以受自然条件因素影响较大。具体内容如下:课的结构合理,即课程各部分内容安排顺序、组织教法以及时间分配都必须是合理的,场地、器材等资源也能充分被利用。

6.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具体内容如下:教学方法、手段多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讲解简练准确,重点突出;示范动作规范,示范位置和示范面合理;教学技能突出,教学有创新。

7.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保证,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具体内容如下: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学习情绪和积极性,练习认真刻苦。具体内容如下:能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积极性和团队协作意识等。

8.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强调要遵循体育教学原则;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给学生思考、创新的空间;能及时正确处理突发事等。具体内容如下: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体育教学原则;课堂中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能给予学生思考、创新的启迪;能做到因材施教;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具体内容如下: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体育教学原则;课堂中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能给予学生思考、创新的启迪;能做到因材施教;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

9.运动负荷和练习强度。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练习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变化和适应规律安排运动负荷。具体内容如下:运动负荷和练习强度安排合理,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符合人体机能的活动规律。

10.课堂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对象,强调教学效果。因此,在设计上,我们强调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具体内容如下: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有80%以上的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及情感体验、品质养成等方面达到预期结果;学生进步明显。

另外,我们还设计了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满意度评价内容,供学生评价教师时使用,主要分为五个方面:(1)教学态度:教学态度认真、语言表达清楚、指导及时、注重区别对待、师生关系融洽。(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丰富、运动量合理,提倡主动、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3)教学能力:专业知识丰富、技术技能纯熟、示范准确、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4)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练习自觉性不断提高;不怕辛苦、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逐渐养成;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技能水平不断提高。(5)成绩评定:教师评分公正、考试内容合理、考试形式合适、评分标准合理。

四、改革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评价指标要多元化,在实践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实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通过对普通高校延续多年的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我校制定了相对比较完整,适合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在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对同一名教师用了修改前、后两个测评表进行评价,结果有比较明显的差别。修改后的评价表更能直接反映教师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虽然表面看起来评价的内容较以前多了,但在测评时更加容易操作,也能更客观地反映教学实际情况。另外,学校把学生对教师的考评表修改为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测评表,可以更方便学生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价。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一,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但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设计的评价表,最终的结果都是只给教师打出相应的分数。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如果我们不看整个评价内容而只看分数的话,根本无法知道相同分数的老师上课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是他们的教学特色。因此,如果不是为了特殊的需要,我们可以将测评表中的各项分值和系数去掉,多去发现问题,以求不断改进。

第二,评价既然是为了检查和修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手段,那么,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使它不形同虚设,处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方,就应该经常性地得到教学活动开展情况的反馈信息。在调查和征求意见时,我们发现以前的课程信息反馈不够及时,导致教师上课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建议,课后,师生之间要及时面对面地(或通过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互相交换意见,多交流沟通,以达到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三,目前,学生在评价体育教师时,会出现态度不认真的情况,原因之一是因为学生觉得老师们上课很辛苦,不忍心给老师打低分。另一个原因是原来的评价表中的部分内容与体育教学情况有差异,让他们有些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将“百分测评”改为“满意度测评”,内容应该与体育教学更贴切,也更能反映教育实际。

[参考文献]

[1]郭泽成,周岳峰.海南省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之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Z].2002-08-06.

[3]蓝锐彬,戴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探索[J].广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12).

篇14

关键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职业体能 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215所,招生313万人,在校生965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①。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性的高技能人才,不是研究、设计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训练学生的技能,技能目标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1.职业体能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推行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在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教育,体育教育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体育一方面具有普通高校体育的共性,即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品质与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的任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又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教育教学具有定向性、实用操作性及专业性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具有其个性,即要为职业的特点服务。充分认识体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使高职院校在完成一般普通教育任务的基础上,开展适当的职业体能训练,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体能的提高,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体育的特色,因此构建良好的高职职业体能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职业体能的重要途径。

2.核心概念界定

2.1职业体能

体能又称体适能,是指身体各部位或各系统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涵盖范围较广,如速度、反应、耐力、肌力、平衡性、柔软性、协调性和敏捷性等。

职业体能是与职业(劳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及在不良劳动环境条件下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是经特定的工作能力分析后需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包括重复性操作能力、背肌承载静态力的能力、其他肌肉群能达到维持工作姿势要求的能力及人体对工作环境的忍耐程度等能力。

2.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具体化的教学系统与过程,是综合性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其为教学思想及理论指导提供基本框架和结构,这样确定的体育教学任务是相对稳定和平衡的。不同种类的教学活动是桥梁与媒介,使教学系统、过程、方法互通的途径与方式,是教育理论向教学实践的转化。教学模式具有五个特点,包括理论性、直观性、对应性、稳定性、整体优化性。而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反馈与评价、教学方法手段和程序是教学模式的主要要素。

3.构建职业体能的教学模式

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分类目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结合各职业岗位劳动(工作)时的主要身体姿态进行相对地分类,我们以以下五类为例:静态坐姿类主要是会计、文秘、行政办事员、IT行业等岗位;静态站姿类主要是营业员、酒店前厅接待、空中乘务员等岗位;流动变姿类主要是营销(推销)员、导游等岗位;工场操作姿态类主要是机械、生产线操作工等岗位;特殊岗位姿态类主要是警察、野外作业人员等②。我们根据五大类的姿势要求和特点构建职业体能的教学模式。

3.1职业体能的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促进高职五类学生更好地发展是职业体能教学应达到的目标。五类学生的职业特点是职业体能教学工作的核心,为了使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专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体育应树立终身体育观和职业体能发展观。教师是促进者,指导学生探索生活与学习,因此教师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将体育教学与职业体育进行整合,促进学生的职业性发展,达到职业体能的教学要求。教师还应对以往的教法、教材、结构及陈旧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特点和职业特点,教师应对学生的身心和职业进行充分的了解,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而特殊对待。在锻炼学生职业体能的同时,开展关于职业体能发展的各项体育活动及业课外俱乐部活动,以突出职业体能教学的实用性、专业性等特点,为终身职业体能的发展奠定基础。

3.2职业体能的教学目标

职业体能的教学目标是充分利用体育资源而促进学生健康和职业发展,目的是通过锻炼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本行职业的专业技术,提高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满足未来职业工作的需要。青年大学生在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应把着眼点放在发展未来职业工种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合作性和现代化性。

3.3职业体能的教学程序

职业体能教学有它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教学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例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对所教授的班级学生进行专业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专业特性和工作环境进行阶段性职业体能教学设计和评价。根据阶段性的职业体能教学设计进行课时计划的编写,最后才可以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均衡发展。

3.4职业体能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影响职业体能教学模式发挥效力有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首先教师不仅要有体育的专业技能(如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运动保健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还要具备职业体能技能(如海上运输专业学生应学会游泳和平衡能力、铁道供电专业应学会爬杆和悬垂能力等)。

4.结语

职业体能课程的构建,不仅要考虑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还要考虑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职业身体素质训练、职业技能运动训练、职业保健体育是高职学生健康、高效地从事未来职业的重要手段,开展职业体能教育教学是实现高职学生优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的特点与学生的优质就业是高职职业体能课程教学的宗旨,加深职业体能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与途径。发挥体育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行业、企业、职业的人才需求要素融入高等职业体育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在校就能感受职业氛围,培养职业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促进职业体能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中体育教育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职业体能教学模式,利用体育课程的特点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挥学科自身独特作用,开展不同职业特色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是今后高职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注释:

①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

②武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培养初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3.3.

参考文献:

[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

[2]武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培养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

[3]曲宗湖.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0.317.

[4]刘雪冰,黄金鹏,吕少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材体系的新构想[J],体育与科学,VOL21(125期)2000(4):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