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科技金融行业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金融行业科技人员的绩效管理现状
据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论坛的报告成果,人员的绩效考核没有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普遍进行的一项工作,而且极其需要制定企业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对于金融行业的科技人员而言,其绩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科技人员的绩效管理与行业的整体发展规划相分离,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能很好的调动起来,行业产品的研发效率较低。第三,对于绩效管理的结果缺乏有效利用,对科技人员的职业生涯未能进行很好规划,从而降低了科技人员对于工作的满意度,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提高金融行业科技人员的绩效水平,加强科技人员的绩效管理,增强科技人员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对于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金融行业科技人员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金融行业的普遍做法是将科技人员绩效管理的结果作为奖金评优、薪酬福利的依据,或者作为一种监督、控制科技人员的一种途径和手段,没有将绩效管理与行业的整体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科技人员一般具有较高学历和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样的绩效管理很容易使科技人员产生逆反心理、不能很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第二,绩效信息的准确性存在争议。从金融行业科技人员的绩效管理报告来看,绩效考评提出的问题较少、成绩较多,各个科技人员的绩效结果没有多大差异,绩效信息偏少,以偏概全,很难反映出科技人员的整体绩效,与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差距。绩效管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绩效信息的准确性,如果失去准确性,绩效信息就无法起到绩效管理的重任。
第三,科技人员对绩效管理不理解。目前,金融行业的绩效管理大多与科技人员的薪酬挂钩,这就导致绩效管理的目标最终是为了薪酬,而不是绩效,这样很容易使科技人员产生抵触情绪,认为绩效管理是对他们的控制和监视,是砸他们的饭碗,而不是为了取得更好的绩效结果而努力。
三、加强金融行业科技人员绩效管理的建议
一是要加强金融行业科技人员队伍建设。近年来中央政府一再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经济强国,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不单单要靠政府国家强有力的措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不仅需要从科技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更需要高度重视金融行业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在建设经济强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金融行业科技人员的潜力,在全社会培育经济强国的氛围,在浓厚的氛围中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在建设经济强国中,金融行业科技人员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要从加强金融行业的人才做起,可以从学校教育开始,增加更多金融方面的课程,培养更多金融行业方面的人才。另外,可以通过组织全国性的金融行业研讨会,让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才得到充分的交流与学习。对于金融企业的员工,要加强企业员工对金融更深层次的培训、学习。只有我们的金融行业科技人员队伍壮大了,才能更快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强国的建设。因此,政府定要高度重视金融科技人员队伍的建设。
二是要健全金融行业科技人员队伍的评价与激励机制。金融行业科技人员队伍的建设离不开一个好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因此要健全我国金融行业科技人员队伍的评价与激励机制。金融行业科技人员绩效评价的设立不单单是建立在对经验的总结及基础之上,应充分挖掘金融行业科技人员绩效评价指标的本质,从本质上进行理论的推演,一是设立符合金融行业科技人员绩效内容的指标,并能通过其评价指标对金融科技人员进行准确的考核及评价;二是建立某些指标不仅仅要从表面上内容差异,而且要从实质上反映金融科技人员不同绩效内容的指标,避免重复、繁杂的指标出现;三是要深层分析金融科技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在设立绩效评价体系时依据考核内容,将考核内容全面充分的体现在考核指标上。
三是要营造良好的组织气氛。据研究显示,组织气氛、组织制度、保障条件和组织支持是影响科技人员绩效的四个主要因素,其中组织气氛对于科技人员的绩效影响最为显著。组织气氛的主要内容包括科研单位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组织成员能够优势互补、有进取心并具备创新能力;互帮互助,能够与其他成员分享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等等;因此,良好的组织气氛的营造能搞提高科技人员的绩效结果,并对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起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行业标准;岗位能力;课程群
目前,在现代金融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业界对金融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中国金融教育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专业作为一个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方向,在实际的教学环节设计中,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协调性不是很理想,导致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能忽视一些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与环节,使学生在一些重要的理论运用与实践操作中失去学习的机会。
1.金融行业岗位设置与人才需求的新特征
在金融行业的就业信息中,我们大致可把岗位群总结为三类即客户服务类、业务操作类、管理研发类,根据以上岗位群信息和岗位任职资格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出金融行业在岗位设置、人才需求等方面出现的几点特征:
(1)营销职能在金融企业中进一步得到强化,营销型人才走俏。
(2)金融企业的人才结构呈现明显的“偏态”特征。即企业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远小于对“客户服务型”和“业务操作型”人才的需求。
(3)金融企业岗位人才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客户服务型”、“业务操作型”岗位人才供需存在较大缺口。
(4)金融企业各类型岗位之间的转换呈现一定规律性。如商业银行的业务操作类,通常遵循“会计结算岗——信贷管理岗——国际结算岗——资金交易岗”的顺序,这种规律将对金融专业科学地设置课程顺序提供参考。
2.我国高校金融专业设置的现状
2.1人才培养目标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更多的金融人才是流向市场从事各种微观的金融事务处理或各种金融服务工作,比如客户服务、金融技术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金融风险管理等,这些工作无一不需要参与者有扎实的微观金融理论作为支撑。从本科教育来看,西方国家重视人才通识教育,把培养的目标优先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使之能够成为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金融通才。因此我们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的调整培养目标。
2.2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专业主干课偏重于理论讲解, 轻实践操作,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影响择业面。
(2)教学内容体系达不到行业的岗位要求,金融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一些重复,教师对这些交叉的内容一般都没有进行很深入的沟通,也没有将之设计成重要的教学内容,结果导致这些教学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
(3)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是薄弱环节。就调查仅有50%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着重强调实验实训类课程。
(4)职业性课程偏少,不符合就业定位。根据对40余所高校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调查,在所有就业岗位中45%为金融营销岗位,52%为金融客服岗位,而无论是哪个岗位都对学生的金融职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但在课程设置中缺少体现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5)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得到很好的衔接。与金融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保险人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在课程群构建过程中应把职业资格考试与具体课程结合起来。
(6)教学师资的培养没有适时改变。由于教学计划过分关注宏观课程,以致教师的主要精力长期停留在理论讲授中,而没有及时去行业企业参加金融微观实践,导致学生对实训课程的学习不够深入、透彻。
(7)学生的成绩考核不够全面灵活。学生成绩考核往往注重理论测试而忽视了实践应用能力。
3.基于行业标准的金融本科专业课程群的构建思路
结合金融企业岗位需求与从业人员结构出现的新特征,针对目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以行业标准为导向,进行课程内容的融合,体现“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除了要处理好各课程间的相互联系也要重视综合和边缘课程的开发,加强实验实训及职业化教育课程,培养专业知识完备、操作能力强、职业素养高、能在经济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2综合金融企业员工从业能力成长轨迹和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构建课程群
3.2.1完善实验实训条件,以实践教学带动课程内容的融合
学校应重视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如投资建设模拟银行、模拟证券、保险实验室等应用型实验室,商业银行实训基地、证券实践基地等实务运作实训基地。这些实验室应以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建设原则,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供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实验条件,促进教学和科研的互联发展。金融实验教学课程的改革是以协作的精神将核心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有效的整合,减少目前课程教学环节的交叉重复,弥补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实现集约化实践教学,增强教学的系统性,将应用型教学落到实处。
3.2.2动态优化教学内容,实现金融教学体系的创新
课程群建设的最大优点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群经过内容的增删所形成的新课程群从内容到结构都会产生新的功能。常见的形式有:几门课程融合为一门新的课程,一些课程由于其内容分解到其他课程中而不再单独开设,有些课程名称虽不变但其内容和结构已更新。所以,新的课程群通过整合,减少了课程内容的重复,增加了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新知识,使课程功能更完善,从而实现了课程结构、体系和功能的整体优化。
在实践环节,增加实训教学课时,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比例力争达到1:1。实训课不同于理论课,每所高校都有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实验条件和学生基础,因此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区域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自己的实验教材。金融核心课程的一些实践环节,并不是通过软件使用来完成教学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数据库和EXCEL等基本电脑程序来系统设计相关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2.3加强校企合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课程开发环节,以行业引领和学校参与为主线,结合当地经济和金融行业的实际需求,联合相关单位开发特色课程,以突出学校办学优势,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更新调整,弥补统一课程设计的不足,更好地实现新形势下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宜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可以请业界资深的人士来学校授课和讲座,以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法规政策和前沿知识。同时学校要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联系合作单位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去企业定岗实习,写出实习报告并给予一定的学分。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可以及时反馈市场需求,增强专业的适用性;对企业而言,可以借用学校的教学力量解决人才需求,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3.2.4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根据金融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课程设置中要增加职业化课程的比例,培养兼备金融专业知识和营销技巧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既要跟踪行业人才需求的状况,也要适当考虑学生的就业偏好;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还要有一定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个人的专业特长。
3.2.5按照对证施教的要求,注重课程设置与行业标准的对接
通过对照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组织教学,成为高校特色办学的一种“内置”行为。它不仅要求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且要求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教学活动要帮扶学生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这是目前高校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是对双证制的完善和发展。
3.2.6不断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作为课程群建设主体的教师必须有能力进行课程内容的融合,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精通一门课程的内容,而要熟悉课程群的全部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学改革和教学活动。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学校要对教师培养提供平台和激励政策,其次教师自身也必须主动学习前沿性和综合性的知识。就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为例,实训环节囊括银行存款业务、信贷业务和风险管理等知识,尤其是伴随银证业务、银保业务的兴起,银行业务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要紧跟社会和行业的标准,利用和创造各种机会在提高学历和职称的同时,深入行业进行互补性知识的学习,从而加强整体师资队伍的建设。
3.2.7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改革单一的考试形式
不同学校根据对学生考核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例如《国际金融》课程考试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核占80%。其中,对平时成绩的考核方案如下:阶段性论文占40%,实训环节的汇率分析占30%,上课出勤及课堂综合表现占30%。
4.结论
探索构建行业标准的金融本科专业课程群,不仅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为了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在研究中对我们的启示是:一是在定位上坚持灵活的市场导向和行业标准,强调具体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二是在金融实验课程构建中,打破课程界限,从行业标准的视角设置一些操作性强的实训项目,提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为就业奠定基础。最后,通过发挥新课程群的功能,提高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学生提前熟悉工作岗位,为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2]卢珍菊.金融学本科专业广义实验课程群建设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0(35).
资产价格决定“风口”来临
在资产价格变动加快尤其是快速上涨时期,金融机构可以“短平快”方式获得较高收益,特别是在科技跨越式发展下,几乎所有类型机构都在努力寻找并试图抢得站在下一个“风口”的先机,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类企业。过去多年,中国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帮助包括金融在内的多个行业获得了丰厚收益。资产价格上涨应主要得益于经济的持续、大幅增长,此外,信用(主要是货币)因素对资产价格上涨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正是资产价格的上涨为中国银行业“黄金十年”创造了“风口”,银行信贷投向实体经济、投向优质资产,在投向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如房地产)中,银行获得了较好的投入产出,体现在过去十年中规模、利润和坏账等指标的持续优化。
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普遍低迷、新兴市场光环基本消失,以及各类被认为经济增速较快的代表性国家(如各种“某某几国”)失去期待,资产价格或普遍将面临较大下降风险。当然,在货币超发、汇率体系变动异常(如英国“脱欧”对全球汇率的 急速冲击)等因素影响下,国际市场资产价格变动也将呈现分化态势,在创造短期套利机会的同时,对银行业的风险冲击也将增多。一方面,分化和波动的价格走势将对银行体量巨大的存量资产收益带来负面效应;另一方面,银行业从资产价格震荡中获得的“投机”收益,远不如更为灵活的其他类型金融机构所获,如对冲基金。实际上,资本金比例极少的银行业,长远发展之路是从稳定的资产价格走势中获得风险系数低的收益,而维持稳定的资产价格走势需要稳定的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价值信心等诸多因素。
在“经济增长――资产价格――银行收益”这一链条外,目前还没有对银行盈利增长的较好系统性解释。最近两年,全球市场资产价格变动加剧,原油、大宗商品等主要资产价格经历暴跌;国内市场,房地产价格上涨波动强烈,而作为重要价格体现的股市则暴涨暴跌,当前仍停留低位。综合来看,目前影响资产价格变化的因素更为复杂,资金、增长、信心与价格的关系更不明朗,因而不会出现新的银行业增长“风口”,更何况国内普遍态势是“资产荒”。
区块链对资产价格几无影响
影响资产价格的因素很多,经济、政治、社会因素(如货币、汇率、人口等)都与资产价格变动紧密相关,资产价格变动要素也是经济金融研究的重点和市场努力找寻之所在。在诸多影响资产价格变动要素中,科技或技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几乎不存在有效逻辑,实践中也很少见到相关案例。实际上,科技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更多是对资产交易或资产价值实现的便利性,而非创造或过多增加资产价值及价格。当然,技术进步增加“无形资产”是另一问题,如在会计层面;而最近几年兴起的“互联网+”对经济金融体系中“资产”价值也无太多影响,大浪淘沙后依然更多体现为增加交易行为的便利。
区块链作为科技进步的重要最新成果之一,在技术层面的稳定性已经通过运行近七年的比特币得到体现。作为理念先进的技术,区块链的深入、完善及转化落地,必然对未来科技尤其在互联网技术层面产生重大影响甚至“颠覆”效应,借助技术进步,也必然影响到经济、金融体系等宏观层面,进而对实体经济参与者、金融机构等微观主体带来变革,这也是区块链被认为“颠覆”包括货币金融体系在内的现有经济运行系统的逻辑。一方面,区块链被认为将对货币体系、金融监管、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区块链被认为对微观银行业运行带来十分可观的正面效应,如创造新的金融产品、大幅提升运行效率、有效防控风险、提升资产交易质量等。对于前者,比特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已产生并运行七年,这被视为区块链可应用于未来虚拟货币研发的技术成熟性之证据,换句话说,区块链可以提供“数字货币”以替代现有实物货币。同时,借助区块链及数字货币,金融监管将更加精准,例如对特定资金划拨的编码将使资金只能被投向规定主体。对于后者,是区块链在银行微观层面的具体应用设想。例如,第一,点对点交易,类似基于P2P的跨境支付和汇款、贸易结算以及证券、期货、金融衍生品合约的买卖等;第二,安全记录交易信息,区块链可信、可追溯特征使其能被作为可靠的数据库来记录各种信息,如存储反洗钱资料及交易记录;第三,验证并确认各项权利,如土地所有权、股权等合约或财产的真实性验证与转移;第四,自动智能管理,如自动检测下一交易节点是否具备生效的各种环境,若满足预先设定的程序,交易会被自动处理,如自动付息、分红等。
区块链包括最近两年火热的“互联网+”本质都是去中心化。如上,区块链被认为将“颠覆”包括货币金融体系在内的现有经济运行系统的两个层面中,宏观层面的数字货币依然遥远,金融中介进而金融监管去中心化不仅目前进展不畅,甚至金融监管中心化加强的趋势“若隐若现”,如国内市场所揣测的“一行三会”将改革且方向是合并,则我国的金融监管将在适应市场变动形势下更加集中和中心化。全球层面,各国央行对可能削弱监管的区块链在宏观经济金融的运用都实为谨慎。微观操作层面,在诸多设想场景中,银行短期内还无法替代对资产、资金转移和交割的传统式审查及监控,更何况交易运行系统的研发投入巨大,区块链技术全面改造银行业系统还十分遥远。而最关键的原因有二:一是区块链作为一项技术,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的数据库,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互联网应用协议,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基础,虽然创造了比特币等“新型货币创造”实验,但新型货币长期内不会取代现有货币,因为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涉及社会、政治等综合方面;二是区块链技术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不仅尚未形成统一技术标准,而且各种技术方案还在快速发展中,对区块链技术的可扩展性,还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实践考验,现在还主要停留在原型设计阶段。从微观主体角度,对技术进步最敏感的银行业也只将区块链作为信息传输工具而研究,并不传输金融资产的价值,金融资产仍要在线下结算。综上,区块链从属性和对宏微观经济的影响层面,都几乎不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
金融与科技难以实质融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理论上科技与金融“高大上”主体的结合将产生“1+1>2”的良好效果,这也是国内理论与实务届一直致力推进的重大课题。在2013年“互联网+”概念盛行前,“科技金融”的概念在中国已经被重视和实践推进了多年,从国家部委到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等都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如政府科技金融发展规划、银行科技金融分支机构、高校科技金融研究杂志及成果等。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科技金融被认定属于产业金融范畴,主要是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落脚点是强调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强力助推,因而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更多是科技企业寻求融资的过程。在“互联网+”出来后,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被迅速提出并成为热点,大量机构声称自身具备“互利网金融”属性。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努力拓展在此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如各类网上商城等,但仍然被市场认为在此领域的进展缓慢,不符合“互利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精神。从“科技金融”到“互联网+”的演进时间轴上,“金融科技”的概念随后出现并炙手可热,被称之为“金融圈的科技革命”,体现出市场对金融与科技已然紧密结合的某种肯定性判断。
金融科技英文为“FinTech”,即Finance加Technology的缩写,FinTech是目前金融圈、互联网圈最为风靡的概念,被认为核心是用技术驱动金融创新,维基百科(Wikipedia)对其的描述是:一种运用高科技来促使金融服务更加富有效率的商业模式。无论从字面还是具体定义来看,金融科技强调科技对金融服务的帮助,且落脚点是成为一种商业模式,而此前的“科技金融”更多强调金融对科技企业提供融资。金融科技被认为通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对传统金融进行改造、革新乃至颠覆,从而提供更为普惠的金融服务,可被应用于金融领域各方面:借贷、财富管理、支付、保险、众筹、征信,甚至零售银行和房屋中介。“互联网金融”及归属于其的P2P都可被划定到金融科技概念之下,而目前区块链正是金融科技话题中“热度最高”的一个。在金融科技尤其区块链应用上,包括:美国证监会(SEC)批准在线零售商通过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发行股票计划、纳斯达克在个股交易上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发型与管理、商业银行内部成立区块链实验室(花旗银行、瑞银、纽约梅隆银行等相继成立研发实验室,重点围绕支付、数字货币和结算模式等方面测试区块链应用);在中国,平安银行加入成立于2015年9月的全球区块链联盟R3,2016年4月、5月,国内分别成立了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和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合作开展区块链在金融中可能的应用研究,但距离形成有效盈利模式仍为时尚早。
实际上,从“互联网金融”火热开始,都带有市场对科技与金融实质融合、进而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深刻期许,就像科技与制造业的实质融合将带来新的“产业革命”一样,但效果不达预期。从金融本质属性来看,是资金融通以便利交易达成与价值实现,而金融创造的价值广义上永远无法成为社会价值创造的主流。从“科技金融”到“金融科技”,虽然侧重的主体不同,但并不能代表科技与金融的实质融合,如果前提是定义“实质融合”的核心是创造全新、持续和不断增长的商业模式。因而科技进步对金融业发展的“革命性影响”缺乏依据且言之过早,区块链同样不会带来银行业营运模式的彻底性变革。
仍要保持对区块链“憧憬”
在科技与金融寻找实质融合的过程中,区块链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技术属性,其“颠覆”意义的社会属性拓展,还需要在社会认知层面和自我技术层面的不断调整和突破后,要在理念与实践皆切实达到被很多观点期许的那种“革命性”转变基础上。抛开“数字货币”等依然长远的话题,从微观层面的现实运用来看,区块链作为一项很好的中心化数据库和互联网协议,在银行业目前运营中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如在区块链技术成熟下对客户信用信息的确认将更为便利和准确,银行间业务合作的清算、对账可以实时并显著提升效率,由此一些因技术手段受限于T+1类规则的交易可以做到实时交易,高效率带来的将是交易收益的增长。作为对科技最为敏感的行业,银行业研究和试验区块链技术也是自然,更何况区块链概念自流行伊始就更多与金融业联系在一起。
但也如上文所述,银行业运行的基本逻辑,如风控理念与成熟业务模式,具有很强稳定性,这也是长期积累和投入布局的结果,虽然银行业应对市场变化作出应对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最近几年迅速布局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开展区块链合作研究,但其运行体系及逻辑并未有重大乃至根本性改变,银行业传统业务内核依然稳固。如果区块链仅是从“技术属性”角度为银行业运行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而不是从“颠覆货币金融体系”的宏大愿景出发,则区块链将不会带来银行运行模式的变革及收益模式或商业模式的重大革新,但却有助于获取效率收益。或许,作为一项互联网协议,区块链目前首要的任务也正是从技术角度提升银行现有业务模式的效率与安全系数,而在此过程中衍生出的“商业模式”也更多是由第三方技术服务商作为主体,由其承担银行业区块链应用的“技术升级外包”工作。当然,效率和安全层面的优化也会为银行带来收益,只不过相较银行从“资金融通”的核心商业模式中获得的收益,区块链目前带来的更多是一种“”收益。
关键词:科技银行;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科技保险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项目:“城市商业银行体系内科技银行发展思路研究”(项目编号:HBTFKL201523)成果之一;河北省教育厅课题项目:“河北省民间资本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Z16144)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9日
随着各地科技银行或科技支行的设立,科技银行新的经营模式不断出现。这些新的银行经营模式既与“硅谷银行”有某些相似性,又有自己的不同特点,但普遍存在经营权有限、对政府依赖性强、与风险投资合作难、风险控制及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首先,各地区已成立的科技支行往往依附于某一银行的分支机构,经营自主性较差,在科技银行业务开展难以取得短期成效的情况下,往往上级机构就会要求科技支行暂停或停办某些业务,经营方向逐渐偏离了科技银行的建立初衷,仅成为设立在高科技开发区的一家普通商业银行经营网点;其次,从各地区科技银行的成立过程来看,每一家科技银行或科技支行的建立和发展都得到了地方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一旦政策失效,或某一家科技型企业不能再享有相关的优惠,考虑到风险和收益的问题,商业银行会选择不再对其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科技银行业务就会立刻停滞;再次,国内已有的科技银行或科技支行的实践中,商业银行往往是风险和收益的主要承担人,商业银行也在寻求与风险投资的合作,但由于银行与风险投资的选择对象标准不同,对风险的认识不同以及风险和收益的分担难以取得平衡,因此双方很难达成共识,业务的合作也相对较少;最后,商业银行对于贷款风险的控制有较为成熟的机制和方法,但这些方法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并不适用。科技型企业具有经营周期长,缺乏合格的担保品,风险属性高等特点,独立的科技银行或科技支行很难完全控制和承担这些风险。商业银行更加倾向于从事风险可控且具有较高盈利前景的业务,因此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也倾向于此类业务,对于科技银行业务的发展和产品的创新缺乏有效的激励。
鉴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现有商业银行体系内通过对现有业务和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不失为现阶段解决科技银行业务发展瓶颈的过渡性措施,不论是从成本角度还是从风险管控角度来看,较为成熟的商业银行体系比独立的科技银行更加有能力承担科技银行业务带来的风险。其中,整合多方资源,借力社会资本拓展已有产品和业务领域,以市场模式来分散风险、合理划分收益并与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中探索新的合作共赢模式,将是助推科技银行业务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及地方性商业银行充分借力地方资本发展科技银行业务
城市商业银行及地方性商业银行在本地区具有人缘和地缘优势,能够充分借力地方政府平台及优惠政策,加之对当地科技型企业的了解,能够更加便捷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合作,有针对性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与地方政府科技引导基金合作,寻求科技型企业信用增级及担保的新模式,扩大科技银行业务涵盖范围,拓展业务对象。此外,针对具有地方特色或符合产业引导政策的科技型企业,创新信用增级手段,提供以地方政府或政策作为信用保证的科技金融服务。
二、建立商业银行与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的合作机制,共同提供科技金融服务
融资租赁在支持产业升级,尤其是帮助科技型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更加遵循市场化的原则,能够针对不同客户需求设计不同的产品,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为具有特殊需求的科技型企业开辟出一条更加便捷、更加经济的融资融物渠道。但是,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往往资金不够雄厚,在风险管控方面也存在漏洞,缺乏必要的资产管理经验。建立商业银行与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的合作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风险管控及投融资方面的优势,同时借助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灵活的特点,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创新科技金融产品。融资租赁公司所具备的合格抵押品可以作为科技银行贷款的抵押,解决科技型企业缺乏合格抵押品的难题。
三、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担保领域,共担科技金融业务风险
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商业银行可接受的担保。目前,具有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主要承担了科技金融业务的担保风险,但从实际需求来看,这些担保还远远不够,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有必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担保领域,以市场化运作来解决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中小型科技企业很难具备银行认可的合格抵押品,主要通过担保的方式获得融通资金,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需求金额较小,周期较短,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担保往往业务笔数多,金额小,规模较大的担保公司不愿受理,因此以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小型担保公司更加适应“金额小、周期短、回收快”的科技金融业务,由担保公司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控,能够较好地发挥其灵活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也可以解决商业银行在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管理方面人员专业性的不足,实现科技金融业务风险的共担。
四、促进与保险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科技保险产品发展科技银行业务
科技保险产品的推出对科技金融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不仅成就了保险行业的产品创新,也为科技银行业务的创新提供了可能。科技型中小企业可购买如科技企业履约保证保险、知识产权保险等产品,商业银行可针对此类科技保险产品,扩大抵质押品范围,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善知识产权质押物评估、处置和交易机制。
五、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源优势,建立科技金融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金融服务机制和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与创新创业主体多样化、个性化的融资需求存在结构性不协调。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给金融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缺乏既懂金融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其抢抓创新机遇的能力不足,在新业务新产品的创新和推广中难以实现突破,甚至出现有业务没人干的情况。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创新人才引进、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特别是针对科技金融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形成有利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集聚人才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加强现有人才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培养科技银行业务人才队伍,鼓励从事科技银行业务的人员到企业调研学习,到其他金融机构挂职和轮岗。此外,强化金融人才培养投入优先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银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开展科技金融业务及科技金融产品的专题培训,不断提升银行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业务水平,满足科技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从业人员对科技金融业务及科技金融产品的认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亚欣.对发展我国科技银行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3.2.
[2]尹振涛.推动我国科技金融发展[J].中国金融,2014.14.
中国银行业在遭受互联网金融颠覆余波未平之时,近期全球范围内对银行业更猛烈冲击的声音又此起彼伏。
2016年9月下旬,世界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经过对全球各大银行分析得出的报告,被形象喻为“银行业死亡笔记”:未来能活下来的银行只有3/5。接着,10月底在朋友圈疯传的毕马威会计事务所的一份报告更是“危言耸听”:到2030年即15年内银行将消失,全球百万银行员工面临失业。而就在10月24日,据美国财经网站Business Insider消息称,银行业的Uber时刻悄悄拉开大幕,美国大银行大幅关闭网点,美国银行、花旗和摩根大通自2015年三季度以来,总共已经关闭389个网点。随着移动活跃用户的增多,更多交易通过数字渠道完成,物理网点的重要性正在减弱。而通过数字渠道办理业务的成本,也远远小于网点渠道。网点关闭的衍生品就是银行裁员,银行员工失业。
其实,早在2015年12月初,巴克莱前CEO詹金斯就表示,全球银行业未来10年将裁减半数员工和分支机构。
事实上,不止国际机构,中国银行业协会前常务副会长杨再平先生很早就预言:未来若干年,中国20多万个银行物理性网点或不复存在。网点没了,员工何处去?裁员成了不二选择。
如果麦肯锡、毕马威计事务所的结论只是研究咨询机构的预测而已,那么美国银行业大量关闭物理性网点、欧美银行开始较大幅度裁员,则是已经进入“实战”阶段,预示着研究机构的报告并不是危言耸听。
对全球银行业最大的冲击是来自互联网金融或被欧美称为科技金融的冲击。这种冲击从业务种类看,几乎涵盖了银行所有主体业务,如支付结算业务、信贷资产业务、存款等资金来源业务、理财等中间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使得银行业束手无策,直面冲击,欧美、日本银行业尤甚。
中国银行业由于互联网金融兴起早,冲击来得早、来得快,其准备也早,并且目前银行也大都在斥巨资布局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因此,受互联网金融或科技金融冲击相对较小。不过,在科技金融领域,中国银行业似乎还在“睡大觉”。
金融科技在两大领域正在发力。
一是智能金融科技。包括类似于Siri的人工助手EVA、智能投资顾问等AI人工智能。目前,摩根大通、花旗、德银及日本银行等都在斥巨资投资智能投顾。试想,金融业高端服务的智能投资顾问都能被人工智能替代,那么还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呢?
二是数字货币领域。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数字货币,大有替代货币的趋势。各国央行都或被冲击。
从互联网金融或称科技金融对传统银行冲击的具体表现看,互联网金融或称科技金融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高效性,可以自主自由,且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约束,就能完成一切金融交易,在这一点上,传统银行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整个社会融资的多元化抢走了银行业不少地盘。同时,互联网金融直接促进了全社会直接融资的大发展,而直接融资又是传统银行间接融资的坟墓。
另外,金融科技生态的构建或使传统银行边缘化的趋势已逐渐凸显。以最熟悉的支付宝为例。支付宝已于2016年10月12日开始提现收费(支付宝转账到银行卡),其“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以后提现收费,放在支付宝里的钱怎么办?支付宝的回答是:支付宝覆盖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在线购物网站,支持几百个城市的公共服务缴费,包括酒店、便利店、餐饮、医院、出行等众多行业,还有余额宝、定期理财、买基金买保险等投资领域。可以看出,其目的在于,通过提现收费的价格手段将客户留在、锁定在支付宝营造的网络消费投资的闭环里,并通过蚂蚁积分激励机制锁定、黏住用户。
试想,当支付宝的生态圈大到只要把钱转入支付宝就可以在其生态圈内开展生产、消费、娱乐、休闲、投资等人们需要的一切支付、结算、金融消费与需求活动时,支付宝将会成为网络王国的“央行”,无形中便拥有了电子货币的发行权、掌控权,同时,还将一大部分金融交易、活动都锁定在了支付宝的生态闭环里,使传统银行被边缘化。对于银行业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可怕”的未来。
在全球性的金融科技大潮的猛烈冲击下,传统银行物理网点大幅度减少是没有悬念的,裁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就此推断出银行业消亡的结论未免草率,也为时尚早。
那么,在科技金融的多重冲击下,传统银行怎么办?出路何在?
目前,欧洲银行业及亚洲一些银行普遍采取裁员的做法来应对困境。但这种做法不是治本之策。银行业走出泥潭的出路在于拥抱科技金融,这是唯一的希望。银行业务数据化、移动互联网化、智能化是方向与出路。未来的银行一定是一个科技金融公司。就像蚂蚁金服旗下的互联网金融银行――浙江网商银行,成立之初员工300人左右,其中250人是科技人员。
麦肯锡报告显示,金融领域数字化驱动的裁员有望在3年内将利润/损失水平提高20%~30%,而股本回报率ROE也有望上升2%~3%。数字化可以扩大4%~12%的销售空间,增加交叉销售的潜力。传统银行一定要抓住金融数字化提高效率效益的杀手锏。
传统银行具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财富实力、管理经验等的积累,完全有实力把握住金融科技的大趋势,迅速转型。就拿移动支付来说,中国银行业目前已经后来居上,例如农业银行的手机移动银行客户体验越来越好,只要推介力度跟上,占领一定市场份额没有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