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实施路径范文

德育实施路径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03

德育实施路径

篇1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路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幼儿园是幼儿人生起航阶段,有效的德育将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能够确保幼儿掌握好人生的航向,也将为幼儿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之源,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新时期接班人。

1营造德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实施德育

1.1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幼儿园要重视德育环境建设。首先,重视幼儿园硬件环境建设。幼儿园是幼儿园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将对幼儿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这就需要幼儿园能够重视育人环境建设,通过优化校园设施建设,使每一处雕塑、每一面墙壁、每一扇橱窗等能够发挥德育功效。其次,重视幼儿园班级环境建设。班级环境建设不仅体现出这个班级的文化水平,也直接对幼儿的思想品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幼儿园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使班级环境体现出浓厚的德育氛围,为幼儿德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1.2创设德育学习情境:幼儿园德育课程实施要重视创设生动的德育情境,提升德育的有效性,成为提升幼儿园德育的有效路径。一方面,善于利用课堂德育资源。幼儿园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德育资源,对幼儿实施德育,例如发挥幼儿榜样、教师德育资源优势,通过树立幼儿“德育标兵”,发挥幼儿的榜样作用;教师也要善于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德育榜样。此外,创设生活化德育情境。幼儿园德育课堂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德育课堂的有效性离不开生动的情境,这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与需求。幼儿园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德育情境,调动幼儿生活积累,促使幼儿进行德育迁移,提升德育效率。

2借力家园互动,在家园合作中实施德育

幼儿园德育的实施仅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方形成合力,尤其要借力于家园互动,发挥家园互动的德育优势。2.1家园德育资源共享: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这就需要借助家园互动,实现幼儿园与家庭德育资源共享。一方面,家庭要积极向幼儿园输出德育信息。家长要及时将幼儿在家表现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及时地掌握幼儿德育发展信息,以实施有效德育;一方面,幼儿园教师要主动对家长实施家庭德育指导。家长受学历、学识影响,德育水平层次不齐,不少家长在实施德育时,方法简单粗暴,教师的介入将有助于提升家长家庭德育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与幼儿园德育形成合力。2.2家园德育实践互动:目前德育说教味道比较强,缺乏有效的德育实践。幼儿园要基于家园合作,推动家园德育实践互动。首先,积极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幼儿园在德育实践互动中要发挥主动性,积极推动家长进园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开展诸如“家园共话成长”实践互动,不同邀请家长走进德育课堂,参与幼儿德育学习互动,而且要邀请家长共话幼儿德育发展,推动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以及师幼之间广泛的德育交流与互动,家长可以畅所欲言交流家庭德育经验,倾听幼儿德育需求等,提升德育实践互动的有效性。其次,积极推动教师进家庭活动。教师进家庭是传统的德育路径,尽管微媒体为家园德育互动创造了便捷的路径,但是家访具有其他德育途径所不具备的“亲和力”优势,幼儿园要继续深化教师进家庭活动,建立长效、常态化家访机制,让教师带着目的进家庭,带着收获出家庭,使家庭德育与幼儿园德育形成有效合力。

3推动学科渗透,在课程整合中渗透德育

构建开放性德育课程体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幼儿园要积极推动学科渗透,将德育与其他幼儿园课程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在课程整合中渗透德育。3.1德育与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与幼儿园其他学科的渗透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机的渗透,不能简单地将德育与学科教学叠加起来。教师要基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加强学科与德育整合意识,寻找德育与其他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的整合点,将德育有机渗透在其他课程教学内容中,改变传统说教的形式,做到在无痕中渗透德育,提升德育的渗透力,从而提升幼儿园德育效率。3.2德育与学科实践渗透:实践是强化德育体验的重要手段,幼儿园除了要开展好常规德育实践活动外,还要基于德育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视角,将德育实践与学段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借助于其他学科德育实践机会与平台,拓展德育实践实施路径。例如将德育与幼儿园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德育实践与体育实践教学结合,在培养幼儿抗挫力、毅力等体育学习品质中,优化幼儿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通过实践体验使幼儿更好地实现德育知识内化。总之,幼儿园德育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要进一步提升德育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幼儿园德育任务的紧迫性与幼儿园德育形势的严峻性,不断开拓德育路径,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重视环境建设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善于借家园互动之力,推动德育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开创幼儿园德育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新华.浅谈幼儿园开展德育活动的有效路径[J].考试周刊,2016,(43):183-183

篇2

关键词 高校 生态德育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3.030

Analysis on the Path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ONG Yunzhi, LI Chong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reserve forces in all aspects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moral quality is significant,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quite a number of problems have not been effectively resolved, such as th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vestment is not strong, th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path is not clear.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it is imperative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system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system.

Keywords colleg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path

1 何樯态德育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我国面临资源压力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现状,这就必然要求全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而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道德意识就必须通过多种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来进行。

关于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最具有代表性且符合我国国情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同时人还具有社会属性,是高于自然的社会存在物,但人仍然应该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①

在我国学术界,鲁洁最早提出生态教育相关概念,指出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以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②刘惊铎与王磊首次明确地提出“生态德育”概念,即: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共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整体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与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③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被逐步纳入进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生态德育也成为新时期的德育观,如刘惊铎与权利霞在理论层面对生态德育进行定位,认为生态德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活动、新的德育观,同时也是对人际德育的一种超越。④王聪认为生态德育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并提出一些将生态德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⑤

在生态德育目标方面,李青春认为学校的生态德育价值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生态德育的导向价值、生态德育的规范价值、生态德育的协调价值、生态德育的发展价值、生态德育的审美价值。⑥朱国芬与李俊奎提出生态的五大价值目标:个体机制目标、社会价值目标、审美价值目标、自然价值目标与实践价值目标。⑦

在生态德育内容的方面,戴和圣将生态德育内容总结为:道德原则增加、价值观重建、行为习惯新要求、道德理想树立、制度建设、进行全民化与终身化的生态德育。⑧叶穗冰将生态德育内容总结为四个方面:知识教育、意识教育、规范教育、习惯教育。⑨

2 国内外生态德育实施现状

2.1 我国生态德育

当前我国生态德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层面,符合国家实际的本土化实证研究不足,从学术研究成果上来看,相关文章大多侧重于对生态德育的概念内涵的研究与必要性论证等方面,而对促进生态德育实际效果的实证分析不够充分,导致对策研究缺乏,而相关的评估机制也并不多,研究成果较少因而无法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影响力比较有限。

从现有的研究可见,大多数学术文章并没有课题项目的支持。这也反映了大多数的研究者并没有相应的研究经费支持。而生态德育相关的环境教育涉及到多个学科,如环境工程学、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跨学科综合研究不仅对研究者素质要求极高,而且需要有力的团队带领与经费支持。

C观国内外高校生态德育现状,当前我国高校缺乏相应配套的完善的生态德育机制,与生态德育相关的指导思想缺乏全局性,教学思路缺少指向性,价值取向不具备同一性,如从相关课程的设置到社会实践等的实际操作层面的实践较少,而生态德育又不能仅仅依靠知识层面的教育,必须深化到价值观层面的教育,当前我国的相关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不成熟。

2.2 国外生态德育

通过对相关文献与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可将国外生态德育实施现状特点总结为:系统性、时代性与适应性相结合、渗透性与行动性并行、法制化等。

建立系统化的生态德育体系: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系统化的学校生态德育收效颇丰。澳大利亚在学校教育各个阶段都把生态德育作为必修课程,形成了完整的系统教育,从而形成人人环保的社会风气;德国的生态德育则注意引导儿童亲近自然,从而使其得到生态德育的启蒙;在具体的教育目标方面,日本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生态德育教育活动,如由文部省出版的教师专用指导资料中明确指出学校的生态德育目标为:使每个人都了解环境问题,习得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并提高相关判断能力与思考能力,从而形成积极态度与负有责任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在生态德育的实施则分为三个阶段:(1)亲近自然,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自然的感知能力;(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态教育,加深理解,形成具体认识;(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能力,并能够合理地判断环保问题。

生态德育体系突出时代性与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国情为基础并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学校的生态教育目的与价值观,针对性较强;(2)从社会的发展新趋势与新需要出发总结经验,不断提出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3)顺应生态教育内容的更新,增加学校德育课程。(4)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生态教育,提高工作效率。

生态德育过程重视隐形渗透性与行动性:在当代国外学校生态德育课程中,隐性课程逐步得到重视,集中讲授灌输的方式得以改变,通过充分发挥隐形教育的渗透性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生态德育。另外,校内外生态教育活动与实践活动也促进了学生养成环保习惯。如,英国设置不同类型的户外学习、建立生态教育实践基地以便学生进行自然学习。

生态德育法制化:制定法律法规已成为当前国际生态德育的发展趋势。美国通过制定《国家环境教育法》等为生态环保教育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依据与保障。⑩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学校将生态德育的内容加入学生准则中,如《与学生有关的社会准则》等,并且遵照健全的法律法规与准则等严格执行,使得生态德育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3 增强高校生态德育实效性的实施路径

根据陶行知“知行合一,生活德育”的德育理论,高校进行生态德育建设应该特别注重实行,将生态德育的氛围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生态德育的氛围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从增强高校生态德育实效性的实施路径上来说,应该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熏陶等多方面内容。

3.1 教学路径加强高校生态德育意识的培养

设置生态德育相关课程。要加强培养高校生态德育意识,应该首先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我国幅员辽阔,各高校所在地区各有特点,应注意设置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实践课程等。

建设专职生态德育教师队伍,教师的生态文明意识与专业水平是实现生态德育目标的前提,更是课程有效进行的动力,因此,应该着重强化教师队伍的生态德育意识,并组织专业团队,重视教育方法的研究,坚持生活与课堂结合,实践与理论共行。

3.2 体验路径丰富大学生生态德育感知

德育最终要落在实践上,高校应重视学生社团力量,多组织校内生态德育主题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校外生态德育社会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学生的生态德育心理与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校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建立生态德育基地,培养学生生态环保的责任意识;社区参观调查与野外实习等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带动社会群体生态环保意识的形成,从而达成学校与社会的动态结合,继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与行动力。

3.3 体制路径保障生态德育运行机制的完善

由国外生态德育实施经验可知,如果生态德育缺少制度保障,那么生态德育工作极易进入疲软状态。生态德育已被纳入国家教育计划之中,因此高校应该以制度的形式来确保生态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以完善制度来保障生态德育的有效顺利实施。公平公正的生态德育评价体制也有助于生态德育实效的提高,因此应注重建立具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与强化功能的评价体系,不断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提高生态德育水平,从而提高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效性。

生态德育已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成为了当代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开始进入高校教育的实践层面。针对高校生态德育中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两手抓意识与实施两方面的管理,通过课堂、实践与体制保障等全方位提高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效性,并通过路径建设提高高校生态德育的整体水平。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210.

② 鲁洁.试述德育的自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13-14.

③ 刘惊铎,王磊.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1998(5).

④ 刘惊铎,权利霞.生态德育的理论架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⑤ 王聪.生态德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经济视角,2011(2).

⑥ 李青春.生态德育理论研究概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⑦ 朱国芬,李俊奎.生态德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支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⑧ 戴和圣.推行生态道德教育提升素质健全人格――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的新课[J].南平师专学报,2007(3).

篇3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其特点决定了德育在高职教育中的特殊地位,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力加强和创新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一、当前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 

 

1.是新时期高职学生特点的客观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主要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职高、技校、中专的对口生组成。高职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积极的、进步的,但由于社会经济体制转轨大环境的影响,生源的多样性、文化基础的差异性,及其所处年龄段(大致在17-24岁)正是思维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部分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思想道德素质欠缺,行为习惯不良,甚至有时会惹是生非,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和创新高职德育工作,强化以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 

2.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内在需要 

一些高职院校认为:高职院校的培养时间短,应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专业素质上,让学生有一技之长,思想政治教育属务虚。由于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德育经费投入不足,德育教师的培养及保障机制不健全,部分德育工作人员教育理论素养不高,育人观念和育人水平不适应德育环境的变化,工作方法简单、途径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往往习惯于简单地运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学生,而不能较好地运用情感与心理辅导的技能加以疏导。这些德育认识上的偏差和德育途径和方法上的不适应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效果。 

3.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育要发展,就必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在加强技能培养的同时,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就业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在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学生赢得岗位、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将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当作事关高职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以职业为出发点,针对职业要求和市场需要,围绕专业开展德育工作。 

 

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径 

 

1.以创新德育理念为先导,构建德育创新起点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德育理念的提升是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提和逻辑起点。一是德育工作应打破自我封闭形式,走开放式的德育之路,使家庭、社会与学校协调一致,构建“三教合一”的教育模式,通过多样且广泛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二是德育工作者作为学生德育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三是注重互动和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德育不可缺少的渠道和途径之一,德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2.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空间 

第一,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要坚持全面性、广泛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原则,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努力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并以校园网为依托,建立学生德育教育网络体系和网络工作平台,整合校园网络信息资源,形成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不断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第二,利用网络优势改进教学方法。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要积极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一些认知性德育内容应尽量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加以呈现,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活泼,还可以将先进模范的事迹、有关专家的辅导、德育教育科研成果等资料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引入课堂教学,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第三,建立健全监控、管理机制。要提高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和良好的网络道德。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夯实德育教育基础 

当前,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总体说来是健康的、积极的,但由于受生活环境、学习目的、新的师生关系等影响,难免会使部分学生产生一些心理困扰,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他们非智力能力及其潜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从人的内心出发,以尊重“人性” 为教育起点,根据不同年级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开展,能提高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有其独特的育人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时期德育工作中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一要通过专职、兼职结合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要加强机构建设,健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中心。二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化知识普及、人格教育和危机干预。着重从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加强指导,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增强自信心等为重点内容。同时,通过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三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专业教学之中。在学科专业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四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通心理咨询网站。 

4.以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素质为保障 

时代的发展变化对高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政治坚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第一,提高德育工作者理论和业务水平。学校应加大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并在政策、人员安排和培训经费方面予以保证。要建成学习型组织,倡导终生学习理念,在学识和技能方面不断提高。要创造条件组织德育工作者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实际,了解国情,了解企业对人才规格、职业道德、职工素质的要求和标准,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第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建设,形成群体示范效应。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导向、评价和激励等制度,实现对德育工作者的严格要求,督促他加强自身修养,通过提高职业道德认识、培植职业道德情感、坚定职业道德信念、锻炼职业道德意志和培养职业道德行为,使教师在思想境界、个人品德、文明习惯和敬业态度等方面都能成为学生表率。第三,重视德育工作者信息素养的培养。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德育教育的意识,学会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释难,不断提高驾驭网络的能力。第四,保障德育工作者在学校的地位。应在全校营造重视、尊重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学校领导、教职员工都应真正关心、理解德育工作和德育工作者。 

 

篇4

关键词:中职生活 生活化德育 审美化 价值意蕴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01-01

一、相关概念解释

“生活化德育”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对于具体的概念解释也是各不相同,但是一般来讲,主要指的是道德教育应该从实际的道德生活中去学习,重视道德的实践,而不是过去那种抽象化、书面化、政治化、教条化的空洞说服教育,也不是只注重书面知识的考查与德育知识的传授,而是把德育放回到生活中,回到其最终产生的地方。它看重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去体验道德,从而认识到道德价值与意义,让学生自己与生活进行交流,去感受的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不是过去那种道德概念,进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道德的作用与力量,自觉地去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体验道德的魅力。在整个生活化德育的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一个主动的地位,有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过去被动的局面,增强了实践性,符合道德的实践性特征,很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教育。

“价值”一词指的是客观体对主体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德育审美化”一词是在《道德的审美特性与德育审美化》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来的,在文中的观点看来,道德教育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的活动,应该也必须对道德教育实行审美化,这是文中的主要观点。其后德育审美化开始成为一个研究领域。之所以提出道德教育审美化这样的一个观点,是为了区别于以往的道德功利化观点,前者认为道德教育的双方在这一活动中是美的享受,是在感受人格的魅力,而不是利用道德去达到自己的功利性目的。把生活化德育与德育审美化结合起来理解,其意思就是把美学上讲的原理运用到中职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并且这种教育是以生活为基础的,由此而形成这样一种通过运用美学原理以生活中道德的审美感染力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道德、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方式。至于说到其价值意蕴,指的实际上就是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有利于社会与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与作用。实现路径指的就是此种教育方式所带来的好处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实现,下文将对其带来的好处和实现路径一一展开论述。

二、中职生活化审美德育的价值意蕴

中职生活化审美德雨的价值意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有利于改变当前道德教育功利化的现状。由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正在逐渐向市场化转型,使得教育的功利化在不断加强,但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公益性的,是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方面,商业化只是少部分学校,而不是大部分,许多承担着公共服务责任的学校也开始走向功利化教学。其主要表现在许多学校把德育活动只是当作学校扩大生源、或者说是应付基本教育课程的一种手段和形式,审美化教育将会对这一现象有所改观。

2.实现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将会有助于改变当前道德教育中忽视学生主体,教育内容空泛、脱离实际的现状。就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现状来说,其内容过分的教条化,只是书本上知识的一些罗列,考试也只是纯知识性的考察,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也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感受不到道德的真正价值,甚至以鄙夷的态度来看道德课程的学习,况且这种脱离生活的教学也是和道德的实践性相违背的,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将会解决以上所说问题,提高中职的教育的整体水平。

3.实现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将有助于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良好的道德规范是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之一,而一个好的道德规范与其青少面的教育分不开的。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加强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教育的,将有助于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道德高尚的人才,并且这些人才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将传播其良好的道德风尚,给他人树立一个好的模范,这将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

三、中职生活化审美德育的价值意蕴的实现路径主要由以下几条

1.建构德育审美化体系

建构德育审美化体系,涉及的内容包括德育审美化的目标、内容以及方法。德育审美化的实现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德育审美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就会在德育审美化的过程中向着共同的方向而努力,不至于在教育过程中出现冲突;其次有了目标,就要有具体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的方式,教学内容中就涉及到具体生活场景的设置,具体的实践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怎样去完成,这就涉及到学生是否该合作去完成,怎么分组,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否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会进行深入的交流还是该作为一个旁观者或者组织者等等。

2.在中职生活化审美德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别该怎么做

德育的审美化不是单读的学生该做到什么和老师该做到什么,这两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同时发挥作用的,应该都是审美化教育的获益者,只是各自担任的角色不同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是活动的实际参与者,学生需要主动积极的参与进去,认识自身道德行为的特点,认识到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在此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该用自身的行为来让学生感受到人格的魅力,感受到道德之美,然后学生的兴趣与主体性才能被激发出来,进而去模仿和创造,去创造出属于学生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把对美的创造与发现作为人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肖蓉,伍自强,王小元,杨智勇.大学生活化德育审美化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J].江苏高教,2011,04:116-118.

[2]王哲峰.中等职业学校生活化德育管理模式的建构与实践[D].浙江工业大学,2007.

[3]张鹏.德育审美化研究的发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39-42.

篇5

作者简介:王仁波(1963―),男,山东龙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一、引言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法宝”,也是决定其事业成就的基础支撑。但就现状来讲,高职生群体仍然存在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诚信等道德素质问题,这些不仅成了高职生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阻力因素,也影响了职业教育整体精神风貌建设,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有效解决。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1职业道德教育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具体地说,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教材内容滞后,专业性也不强。现实中,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合适的职业道德教育专用教材,部分学校选用了本科相关教材,但因为高职与本科院校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教育缺乏针对性;还有部分学校沿用了之前的教材,导致教育内容滞后,与社会实际脱节。此外,高职院校相关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过于教条式,缺少实践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不仅职业道德教育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从事这类教育的教师也多是临时抽调,不具备职业道德教育的专业水平,再加上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甚少,最终导致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总体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2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认知能力欠缺

职业教育具有生源复杂,学生学习能力与逻辑思考能力不高且心理素质较差等特点,学生极易因为学校问题产生自卑心理。这些特点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 “功利主义”。高职院校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轻视职业道德的教育,不认真理解、把握其内涵价值,只重视考试分数,急功近利,将所有精力用于与日后工作直接相关的课程。二是“利己主义”。职业道德教育是爱岗敬业、诚实信誉、合作团结等意识的综合,对其不重视使得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以一己私利为优先考虑,对于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的重视度日渐减弱,最终影响了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和个体健康发展。

3职业道德教育监督考评机制缺位

我国对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从近年连续颁布的各种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法律法规可以得知。但是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监督力度却是少有的,甚至是缺乏的。现实中,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考评机制是单一的,无疑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从社会企业角度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日后将成为各行业的生力军,企业应积极参与到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监督中去,但现实中却鲜有企业真正做到了监督者的角色;而从学校角度分析,高职院校虽然认识到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却没有在教育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正如上文所述,关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仍然是传统和片面的,“灌输式”教育令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最终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此外,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考评方面通常也只采用文字考试一种,以分数定结果。上述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有序开展和效用的发挥。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

1打造积极上进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发展和学生的素质提升。实践亦证明,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有积极影响,能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氛围,是提高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的重要教育路径之一。具体可以通过现实举办的各种活动和竞赛等方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也可以通过虚拟网络平台等媒介进行持续影响,采取灵活多样的构建方法使得校园文化的发展具有新的活力;或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推动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同时,也让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获得全新的发展和创新动力。

2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的教育具有目的性强的特点,即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能够明确未来的职业。对此,高职院校通过对已知职业的了解,可以提前为学生制订和实施符合岗位与行业要求的学习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迅速地融入工作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在“十八大”首次提出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奠定方向的重要指示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更是劳动者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融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们职业道德的培养,此举更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3结合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树立优良道德品质与情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劳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它不仅包含着儒、道、佛等思想体系,更包含了大量有关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的内容。此外,传统文化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无论是教育原则、教育理论还是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都能在其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元素。与此同时,传统文化所推行的“知行合一”思想,其中“知”是指对于道德的认知,“行”是指将对道德的认知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知行合一”就是将认知和实践相结合,某种程度上与今人所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存在着一致性。就学生道德教育而言,“知行合一”即意味着不要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更加注重实践,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养成。由此,在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利用,对于扩展其教育深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调整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等措施,以彻底改变目前“重理轻文”“重视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忽视人文科学发展脉络”的教研现状,加强对教师文化素质的培养,构建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以坚实的教研力量带动全体职校生素质的提高。

4引入并普及校企合作模式,践行职业道德教育新理念

高职院校学生是企业未来的生力军,必须引起企业重视,加强与学校合作,参与到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去,做好全面指导和监督工作。而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及胜任工作,则应当积极参加岗位实习,深入企业一线岗位,接受专业技能训练,积累工作经验。换言之,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关联性是不可分割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充分运用企业提供的教学与实习机会,在实际工作中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而在企业实习的过程是学生了解岗位特点和职责、熟悉企业文化、积累实际操作经验的最佳途径,也是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所以,只有企业、学校紧密合作,共同协作,帮助学生拓展职业规划,才能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双赢”目标的实现。

篇6

    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格规格。我国的德育目标以理性为主导,致力于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培养。这样的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超越了现实生活,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实际。虽然我国自古便强调“圣贤”和“君子”的培养。但古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上下中华五千年,有谁可以称为无过的“圣贤”。人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体,本身充满了矛盾,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情感,在一生中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圣贤”是不存在的,我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目标,而且这样的目标是如此的不显示。

    二、德育方法僵硬,知性不一

    德育方法很多,但知性化的德育内容,使德育工作者专注于道德知识的教学,认为道德与科学知识一样是可以像自然知识来“教学”和“学习”的。尤其是实践中,相当多的教师仍以说服教育法为主要方法,使德育流于单向传递既定的价值准则,宣扬道德知识。

    三、解决的方案

    1.德育功能人本化

    就像上文所说,德育的功能主要有二,一为社会性功能,一为个体性功能。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德育的这两个功能。个体性功能为其本体功能,而社会性功能则为其衍生功能。个体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性功能的发挥,而社会性功能的实现也要以个体性功能的发挥为中介。这就要求我们我们在实施德育的工程中,关注个体功能的发挥,实现德育对个体的生存、发展和享用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习者理解个体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习者完整的精神生活,健全的人格,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能顺应当前时代潮流的人才,进而实现德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社会功能。

    2.德育目标现实化

    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既要高于现实,又一定要扎根与现实,不能脱离现实。制定德育目标也是一样的,要具有一定的理想性,要向人们表明什么是至善,以便使人们能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但更重要的是,道德目标应有现实性,应更多地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3.德育内容生活化

    “知识是美德的必要前提,而知识本身不是目的”。所以,我们的德育内容要走出知性化的窠臼,走向生活世界,构筑丰富多彩的内容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求学网委员会提出的求学网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给我们指明了生活化的德育内容的方向:一是对学生健康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合理的消费方式的引导,引导学生学会生存;二是对学生积极的学习生活和和谐的交往生活的指导,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且教给他们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三是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生活,而且这部分内容要“生活化”,即尽可能地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可以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在活动中掌握有关原理,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切忌教条化、说教化;四是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的关注。

    4.德育影响合力化

篇7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存在较多问题,面临的危机也较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一种积极的姿态面对各种危机,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走向卓越的关键。我们认为,在当下,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需要着重强调四方面内容。

1.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关键是要使其正视现实,能够悦纳自我,对自己有正向的认同。

(1)悦纳自我

与一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不同,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较低。由于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普遍轻视,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身原因,难以悦纳自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无法自豪地跟外人提起自己的学校,因为这意味着告诉别人,他们是被普通高中抛弃的人。这种在自我认同上的自卑心理,既会导致学生个人的身心不健康,又会限制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平等而正常地交往,还会导致对所学的专业和学校的排斥,从而对个人的学习动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正视现实

一个无法悦纳自我的人,很难以大度、包容的积极心态悦纳他人,即“乐群”,也很难做到尊敬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工作岗位,即“乐学”和“敬业”,而这两方面都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所以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首先要重视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视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现实,并超越这些偏见,充分认识自身的独特价值和使命。此外,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不能只局限于个人谋生的小气象。毕竟,从根本上说,个人价值不能用所学习的专业和所从事的职业来衡量,而应以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为标准。当个人确立起这种具有大气象的人生价值观后,才能悦纳自我,坦然认同自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份和自己所在的学校。

2.职业幸福观的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职业幸福感的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职业与人生价值之间的关系。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一个很大问题在于没能有效引导学生确立成熟而理性的职业幸福观。成熟而理性的职业幸福观教育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职业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的价值和幸福在于职业本身而非职业之外。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对于接受教育的一个非常功利的认识是:上学为了好工作,好工作为了高收入,高收入意味着幸福的生活。不可否认,一定的物质基础是获得幸福的重要条件。但是,他们恰恰忘掉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任何职业和收入阶层都存在幸福和不幸的人。如果学生以这种肤浅的幸福观来对待当下的生活,他们很有可能不仅当下不幸福,未来也无法体会到幸福。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其个人幸福的实现是以职业成就为基础的,而不在于职业之外的东西。二是人生价值和幸福的实现需要以一定的幸福能力为根基。之所以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幸福差异巨大,主要源于个体幸福能力的差异。学生只有使自己的职业创造活动符合其人生目的,并合乎社会道德法则时,才具有获取职业幸福的能力,才有可能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职业幸福。为此,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劳动的观念,劳动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也是个体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3.职业敬畏感的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职业敬畏感的教育,其核心就是让学生树立必要的职业敬畏之心。

在从事某个职业时,每个人都有选择某种工作态度的权利。有的敷衍了事,马马虎虎;有的精益求精,不惜精力;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想着更轻松的高薪工作。然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同的职业态度所产生的结果或回报一定是差异巨大的。当选择敷衍了事等消极的工作态度时,被职业抛弃就在所难免,因为对职业的轻视必然遭到职业体系和职业中人的轻视甚至抛弃。基于此,带有信仰性质的职业敬畏感的教育,对于个体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增强职业自律意识和能力等,都是非常必要的。“敬”既意味着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负责,遵守职业的技术性要求和道德要求;又意味着“精”,业不精的人有可能败坏这个行业和整个职业群体。“畏”,即把职业当成一种践履个体生命价值的存在,意味着对人性的基本的尊重。当一个人拥有了对职业的敬畏感和真诚信仰时,才会自然地把职业与生命融为一体,专注职业、热爱职业,在职业活动中获取更多的幸福体验。

4.职业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职业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其核心是帮助学生认识个体职业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对于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入学就意味着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更早地接触和选择职业。然而,职业是什么?仅仅是谋一己之生存吗?没有由众人组成的社会及其需要,不可能产生那么多的职业,职业依社会而生,同时对其他职业的兴衰存亡产生着程度不同的影响。不同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未来会进入不同的行业,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职业完全有可能异化成为损人利己者的舞台。制造、贩售假冒伪劣商品,对弱势群体漠不关心,都是缺乏职业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一个具有职业社会责任感的人,首先,应当是在本职业上掌握更多相对真理或规律的人,能够胜任所在行业;其次,应当将心比心,尽量关怀他人的处境和利益;再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职业存在发展的基础;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即能够自觉承担其职业的社会责任,把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为做好上述四方面的德育工作,我们认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需要努力做到六个方面。

1.转变学生观

教师转变学生观念,努力去除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刻板印象,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氛围。

要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教师必须转变已有的学生观,主要是改变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刻板印象,学会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如果教师总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是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差,那么教师的这种偏见定会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有意无意地透露出来,势必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和负面的暗示,而这种暗示对学生的影响往往大于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因此,在学校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氛围,是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关键。要形成这样的氛围,关键在于教师和学校领导的以身作则。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中等职业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努力实现职业训练与人格培养的有机统一。

(1)塑造个体健全人格

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就业技能培训的重任,也担负着塑造个体健全人格的责任。如果中等职业教育只有技能培训而无人格养成,那么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样的中等职业教育最多是一种职业训练而不能称之为教育行为。教育的价值属性决定了其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乃在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公民。因此,以培养个体健全人格为目的的德育教育,必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2)德育教育必须被强调

就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看,德育教育无论从社会层面、家庭层面还是个体层面,都应被强调。从社会层面看,当前中国的很多社会问题,例如,食品安全、建筑安全等,其产生固然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但是,其中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从业者的道德素养存在较大问题。从家庭角度来看,现在很多家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物质财富增多而亲情关系淡漠,家庭成员皆沦为赚钱机器,家庭的精神港湾功能逐渐被金钱世界所腐蚀,这大多与从业者缺乏最起码的敬畏心和道德良知密切相关。从个体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个个体都深陷于各种外在的物欲追求中,工作与个人是一种相分离、相对立的境地。工作不是个体自我实现的途径,而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受之控制和压迫的谋生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幸福根本无从谈起。实际上,一个人幸福与否,关键在于他的本质力量是否能够得到相对较大的实现,而一个人的本质力量主要是在他所从事的职业中获得实现的。因此,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就成为个体获得幸福的重要前提。一般而言,具有较高职业幸福感的人生,大多是将职业作为事业经营的人生。因此,个体才能克服种种外在条件的限制,始终保持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必然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分不开。

3.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和成功体验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和成功经验,使学生学会悦纳自我。一个人对自我的悦纳总是建立在不断成功的基础之上。一般而言,成功体验越多,自信心就越强,从而逐渐建立起对自我的积极认同。这要求学校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真诚的关怀和鼓励学生。教师应善于在集体活动(例如,郊游等)和日常生活(例如,谈心等)中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二是加大教学培训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展示学习效果的平台。三是使学生看到自身价值和努力学习的美好前景。例如,北京某中等职业学校的美容专业在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拿到3个一等奖。此外,他们的美容专业课被北京市列为中等职业教育精品课。他们的毕业生被很多大品牌的美容美发企业录用,大有供不应求之势。总之,“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第一步。

4.提供更多的校外实地服务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地服务,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既获得自我肯定,又树立社会责任感。

校外实地服务至少有两方面重要意义:一是提供了学生社会体验的平台,二是提供了学生自我反思的机会。当学生在校外实地服务中看到自己的劳动带给他人和社会幸福时,他也能够从他人的幸福中获得被认可、被尊重的体验,强化对自我的正面认同。而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技能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时,则有可能产生学习动机,以提高专业技能或进一步深造。总之,在校外实地服务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劳动的真正价值。

5.开设必要的生命哲学课程

学校应为学生开设必要的生命哲学课程,以提高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从而增强自我的职业自律。

职业是生命的载体,对职业的敬畏心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如何体会生命的敬畏之心?可以通过直接感受各种生命现象来体会生命的敬畏之心,也可以通过对生命哲学层面的把握来体会生命的敬畏之心。学校应通过专门的生命哲学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发现生命的关联性、体会生命的美感和感悟生命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我的职业自律。在生命哲学课程的教学方面,诸如于丹的《论语》心得等内容,均可作为重要的授课资源。

6.培养学生的规范规则意识

学校应从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细节做起,培养学生的规范规则意识。

篇8

一、传统、有效的学校教育路径。

上个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其中青少年的道德滑坡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家长和政府都将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学校上。

(一)加强学生道德教育。

东方和西方国家分别在学校努力推行以东方传统价值观为中心的德育和以西方价值观为中心的德育,两类实践活动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指向。一方面,各国积极探索、研究德育理论和实施方法,例如,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方法论,体谅理论等,都强力支撑了德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德育资源也处于相互借鉴的动态过程中。

(二)加强学校的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的内容受到各国政治理念、制度影响的程度较大,国外公民教育在学校的实施路径日益分裂为两个发面:一方面,坚持公民教育思想一元化。即坚持以本国的政治思想为中心,设置公民教育的学科和课程,学生接收到的即为能最直接转化为其内在思想的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公民教育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实施路径的多元化是由多元文化决定的,多元文化论者艾利斯·马瑞恩·杨(Iris Marion, Young)认为,现今社会乃是一个多元异质的社会,任何强调单一的认同,将不符合人与族群间的多元的需求。

(三)学校在具体的实施上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设置完善的显性和隐形课程。第二,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在儿童道德养成时期教授基本的道德观念;在青少年时期,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判断力;在青年时期,以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塑造学生的道德、政治观念和精神。

二、大众传媒传播路径。

(一)静态传媒传播路径。

静态的传播媒介是指书籍、报刊、报纸和期刊等以静态文字为载体并可以长久保留的传播媒介。“对于政党领袖来说出版物是他们争夺、维护和巩固权利的强有力攻击,是领袖扩大自己于大众心目中影响的再合适不过的手段”.统治阶级以两种方式主导报刊的意识形态走向:第一,掌握国内的主要新闻报刊,新闻行业沦为统治阶级的“喉舌”.第二,减少对新闻业的干预,但资产阶级财团掌握。例如,作为全球新闻事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的美国,虽然其主要报刊不由政府直接掌控,但也隶属与各大财阀,并且其报刊系统十分完善,时刻不停地在向大众宣传资产阶级价值观。

(二)动态传媒传播路径。

动态的传播媒介是指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无线电话等以图像、声音和视频为载体进行传播的传播媒介,动态传媒的传播受众主体范围为全球。在国内,首先是执政党占领广播和电视节目的高地,例如,美国总统每周发表政治演讲,英国女王也会在传统国家节日时发表演说。其次,电视和网络中的娱乐节目充斥着大众媒体中的“自由市场”,以较轻松、愉快的娱乐节目向群众灌输价值观念。在对外传播方面主要有两种方式:首先,强势文化不断向世界范围内输出冲击着造成对弱势文化。其次,充分利用网络强大的功能。例如,全球流行的社交网站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将亿万网民纳一个网络平台之中,借助于网络快速的传播速度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产生的缓冲区,加之一定的争端观念主导,为某种价值观念传播提供了“沃壤”.

三、特色的宗教教育路径。

“宗教与政治历来是密不可分的,各个利益不同的阶级都会利用传统宗教作为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国外推行宗教教育有两方面特点:其一,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德育;其二,剥夺宗教教育的主体地位,将其内容通俗化。

(一)国外学校的宗教教育。

在美、法、日、韩等国,国家禁止公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但允许私立学校进行,不过,随着时的展,管理也变得相对宽松。第一,学校范围内的宗教教育会开设相关的课程。第二,把宗教教育内容融合在其他的课程之中。第三,以宗教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例如,美国按照“宗教道德规范途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督教人格和自律能力,通过“核心课程”(commoncore)培育基督教精神和美国精神。英、德、意、西和新加坡等国,在不同程度上规定其公立学校必须进行宗教教育,例如,英国女王是英国教会的首领,该国的教育体系是与宗教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大纲紧跟时展,适时修订。德国每个地区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社会层面的宗教教育。

各国积极在社会层面针对大众群体进行一些宗教引导和教育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保障宗教人士的合法宗教活动。

每一个宗教都有自己的教条、教义和宗教仪式,宗教教义会通过各种方式内化为教徒的内在道德规范。第二,适当引导非宗教人士认识、接收某些宗教观念。例如,许多国家电视节目中都会开设宗教频道,广播宗教知识和理念;将历史性的或者重要的宗教建筑作为旅游景点,使人们产生向往。总之,社会层面的宗教教育方法不一而足,宗教教育是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实施宗教教育的路径也正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路径。

四、家庭德育路径。

“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的发展,从较低的形式进到较高的形式。”家庭德育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外家庭教育有两种:一种是指传统的家庭教育,另一种是“家庭学校”模式。

(一)传统、典型的家庭教育路径。

传统的家庭教育主要由家庭和社会价值观主导,东方和西方差异很大。受儒学的影响,东亚文化圈之人文观和价值观主导下的家庭德育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道德规范、礼仪次序等规范方式。二是,针对孩子的成长过程,采用全程式的德育内容和方式。西方文化圈之人文观和价值观主导下的家庭德育极其重视对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德育,只有通过实践,道德观念才会内化为内心理念。除此之外,西方各国家长对孩子德育各有特点。例如,美国家长从小将孩子视为“独立”的人,给其灌输

平等、独立的意识,锻炼动手能力;英国家庭德育具有浓厚的传统道德意识,将“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和守信”的道德观寓于“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之中。 (二)“家庭学校”路径。

“家庭学校”教育的出现是西方教育哲学的产物,这种教育提倡家庭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让孩子脱离学校。例如,该种教育有两种典型的教育方法:一种是“自然学习”(Natural Learning)方法,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需求,父母积极参与,充当教师角色,组织有益的活动,不花大把时间“教学”;另一种是“非学校化教育”(Unschooling)方法,该教育法是指将教育寓于生活中。两种方法都倡导孩子从实践中学习,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示范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法的体现,随着接收这种教育人群范围的不断扩大,“家庭学校”的培养路径日益成为培养孩子道德养成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有效路径。

五、借鉴与启示。

关于如何看待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一方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在发扬民族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典型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学习和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和路径,是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思想领域渗透的必须。

篇9

>> 民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与工作机制研究 医学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探析 高等教育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探析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乃教育的根本任务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考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困境之三维度解析 孙清云: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 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研究述评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探索精准德育路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思政工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措施研究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现代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2010-07-29)[2013-05-02]http:///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5]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6] 贾凤姿.思政教育重在立德树人[N].光明日报,2013-3-25(16).

篇10

潍坊外国语学校自2001年建校就高度重视教育科研,用科研引领教学改革。下面我就以《品格教育的校本化实践与创新》为例,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我们的校本研究。从三个方面汇报:

一、 项目背景-----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国家层面来讲,德育很重要;从现实层面来看德育有问题存在着“软、浮、虚、乱、散”尴尬的现状,所以德育需求解。秉承这一理念,建校伊始,我校就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1.我们从四个视角出发,引领德育教育。“德育即生活、生活即德育”。建设和谐、平安校园、开展养成教育。

采取五大举措精细管理实施德育教育。

时间进入到2008年,反思学校的德育工作,从四个方面发出了:

恰在此时,潍坊市根基教育课题实验启动,作为实验校之一,我们的品格教育校本化研究借助东风顺利起航。这是根基罗盘。

根基教育是以品格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是以12种核心品格为基本教育内容,立足起点、瞄向终点的养成教育。与我校“为明天准备民族素质”的核心理念相契合,与“与世纪同行,与国际接轨”学校特征相契合。这是根基教育的核心理念。

二、项目实施-----往下扎根  向上结果,接下来我从全面准备、全面铺开、全面推进、全员育人四个方面介绍课题的研究路径。

1.我们制定方案、组建团队、培训师资、创设氛围 立项建队,做了全面准备。

2.明确内涵,广辟蹊径,全面铺开

有了顶层设计,全员培训,那么开发支持性工具作为抓手就至关重要了。课题组成员在多次调研、多次切磋、多次实践之后,历时两个月汇编了《根基教育》手册,内容涉及根基教育基本内涵、品格定义、研究团队、根基课程、品格歌曲等方面。

重点介绍一下我们研发的根基教育“九化”路径,让品格塑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九化路径分别是:

有了路径,根基教育就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实施阶段。本着落实落实再落实的原则组织系列教研提升、经验分享活动。

以学科化落实为例,把品格教育整合融入全部课程,在教学中加以传递,让品格内容在不同领域叠加累积,不断强化。这是我们研发的学科品格培养序列。

我们在学科教研中把落实品格教育作为重要一环进行研究,常规听评课活动,也加入“学科品格渗透”环节的评价,组织学科品格渗透案例评选。我们老师听《四舍五入》后是这样评价的:

3.三大流程,科学实施,全面推进

品格的养成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具有层次性、渐进性、序列性。我们制定周流程、月流程、年流程,全程导行助推品格教育有序开展。

周流程是以学生在校一日流程为抓手得以落实。

月流程分为品格发布、品格活动、品格评价三个板块。在月复一月的实施过程中,大家对流程越来越熟悉,关注点越来越细节化,于是我们又组建了三个教研小组进行细化研究。以达到:

这是每月一品“专注”品格展示活动:从品格解读到行为识别,从身边小事到名家示范,内容丰富。极大地调动学生、家长、老师的参与性。孩子们一口气背诵了那么多“一专天下无难事”的名言警句,生动形象的演绎了专与精的故事。这是训练专注力的舒尔特方格,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

九路径三流程形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品格培养链条。品格教育大普查活动,帮我们形成问题清单,保证持续推进。

2014年的普查汇总:对推进路径赞赏有加,但是对部分核心品格也提出了质疑,于是我们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小学生守则,重新修订,让品格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根基教育我们也正式更名为品格教育。这是普查表,这是调整后的核心品格。

4.三大激励,持续发力,全员育人

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使品格教育的最高目标以“果”的状态呈现。(1)激励学生(2)激励班级 (3)激励公众

三、项目成果-----向美而生,美美与共  6

   向美而生,美美与共,我们的研究终于结硕果了。

1. 成果辐射,教育分享    

品格教育散发着光和热,魅力无限,使得兄弟学校争相效仿,我们的研究成果辐射到相关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奥体幼儿园的品格教育从有习惯有品质的一日流程、家庭融入、行为识别等方面展开;西园小学专项植入了六条路径建设品格学校的研究;坊子恒信学校整体推进;滨州的学校也多次取经,我们倾囊相助。

十多年的坚守,品格教育融入骨髓,不论是九化路径还是三大流程,老师们都融会贯通智慧实施,特别是班级文化建设“1121”活动让优秀品格内化涵养、外显素质。

2.汇编教材,资源共享

品格教育让我校师生一举一动都烙上品格印记。万事俱备,就缺系统的校本教材了,于是品格教材的编写工作就这样开始了——我们在摸索中前进,历时半年时间,品格教材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并在全区范围内共享使用。这是我们品格教育教材的五大板块:

有了前期的积淀,教材编写四步走:

许老师这样说:“当家人都进入梦乡时,我还在为一幅合适的情景图狂搜不止,当我写出中意的文字、找到合适的素材、设计出有新意的品格活动时,兴奋无以言表!这正是我们品格团队的精神写照。

有了校本教材,下一步就是打磨课堂引导学生走向知行合一。

品格课堂不同于常规的学科课堂,我们更重视体验与感悟。我们成立“课堂打磨团队”,每周一下午围绕“三个一”进行研讨。

在一遍遍的磨课过程中,我们构建了四环节课堂流程:

我们的品格课堂淡化说教,追求情景;活化教材,追求深度,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具备以下特质:  

3.动能转化,成果畅享

历经十年的实验,终于被上级部门推荐参加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评选需提供大的文本总结、提炼创新点,制作视频,整理佐证材料等。

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底蕴不够,文采欠缺。忙忙碌碌推进中,无主无次,缺乏创新点。提炼水平不够,散落的珍珠很多,找不到串起的那条金丝线。

这个过程是充实的。茫然无措中首先领导要高度重视,其次成立团队精心梳理。重要的是专家指导,高屋建瓴的定位、高深的理论,高湛的提炼水平、高明的思路梳理,会让我们茅塞顿开。

这个过程是幸福的。当欣赏着我们一番梳理总结后的成果也惊呆了:原来在这个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收获了这么多成果,满满的都是自豪,过去的那点辛劳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做一个项目会让我们成长很多,因为我们既学会了做,更学会了反思。

篇11

关键词:校外活动;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

一、中小学生校内社会责任感养成存在的问题

1.1学科教学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难以落实。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初中的大纲中九年级第一课安排了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小学的思想政治课也包含了丰富的公民教育。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对学生的责任感知识和行为进行全面教育的责任。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思想品德课的课时少,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少,纸上谈兵,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其它学科往往由于本身的教学任务,而容易忽略社会责任教育的渗透[1]。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有德育的义务,都可以利用该学科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即使是数理化等学科也蕴含着很好的责任教育的资源,例如,化学学科可以在学生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处理好危险的化学药品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2 教师实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动力不足。长期以来,中学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学德育的发展。社会责任感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它基于个人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需要相应的教育激发,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与价值。然而,在“中考”指挥棒下,教师绝大部分精力需要投入到学生的智育发展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只是偶尔联想到了,才会穿插教育。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通知等越来越多,所有文件的最终“目的地”都是学校。这种过多的行政干预进一步分散了教师的精力,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投入更少。

二、在校外活动中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1 按照认识过程引导。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和成长环境影响,校外活动中其应认识和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自我责任,建立对生命的珍惜感和对自然的敬畏感;认识家庭责任,建立对父母、亲友的知恩感;认识他人责任,建立对同学的尊敬感,认识集体责任,建立对社区的荣誉感;认识社会责任,建立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义务感;认识国家责任,建立国强民富的使命感等。这些社会责任在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生身上表现是不相同的。就是在同一学生身上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在不同学习阶段也会存在差异。但是按照中小学生认知规律,他们对社会责任和道德情感总有一个由低到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可按认识顺序进行培育和养成,还需因人、因时、因地区别对待[2]。

2.2 遵循行为规律养成。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本质上是行为养成的问题,一般经历以下阶段:接受认识阶段,在学校授予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知识,让社会责任感被学生所认知、认同,形成内心体验;动机形成阶段,通过个体内在心理活动,催化为思想动机,形成内在的驱动力;行为选择阶段,内在的一系列动机支配行为选择,外化为自主行为;习惯养成阶段,行为经过多次重复,形成良好习惯;个体意识形成阶段,在行为实践过程中,性质相同的习惯有机结合,转化为个体的倾向性,形成个体意识,赋以责任内涵,也就是责任意识,渗透道德情感,就转化成社会责任感。可见,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经过内化和外化的两次转化,先由教育者施加培育影响,内化为学生个体责任意识,再由学生个体责任意识外化为服务社会的责任行为。而这两方转化还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社会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实际效果,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实践,不断修正养成计划,以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从而开始新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过程。

2.3 选择有效途径实施。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路径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相互结合的,可以以一个养成路径为主,同时结合其它路径一起实施,取得整体有效的育人效应。校外教育者要认真选择好以下路径:

一是认知教育的路径。认知是和认同、体认相联系的,一般是通过课堂讲授、参观访问、实地体验获得的。认知是指对社会责任感的知识、理论的了解和把握,属于学习范畴;认同是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可和确信,属于价值评价范畴;体认则是在体验中深化认可,属于实践范畴。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可选择多种路径实施,提高养成效果[3]。校外教育者要多在体认工作上下功夫。

二是道德情感培养的路径。校外教育者可根据中小学生认识特点和实际状况,可选择感恩教育为切入点,通过相关活动,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报恩师长、报答社会、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从而对道德情感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是行为养成的路径。行为养成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培养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校外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基地,让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承担责任。

三、结束语

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和养成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校外的社会教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该认真研讨,积极探索新时期教育的新特点和规律,探求新的教育方法,配合学校、家庭建立良性循环的教育机制,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篇12

用这一标准衡量、评价南京市石鼓路小学“立美修德——立美教育中儿童道德成长的实践研究”,专家将其推荐为精品课题是有眼光的。石鼓路小学用扎扎实实的研究,具体而深刻地诠释了精品课题的标准,为我们竖立起精品课题的样式。

从选题来看,石鼓路小学的“精心”主要体现在:一是基于对当前未成年人道德现状的积极审视,形成的立意是:“从现实生活出发,站在立美的高度,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方式的现代转型”;二是基于对传统德育模式创新的追求,“注重传统道德资源的活化”,“从关注认知发展到更加关注美感与德性品格的培育和发展”;三是对儿童道德发展有效途径的寻求,“立美修德站在生命哲学的高度,努力地把德育引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审美世界”,让儿童在“立美”生活的大课堂里获得道德生长。选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针对性,同时从中明晰了“修德”与“立美”之间的本质联系,寻找到德育新的生长点,这一生长点具有突破与创新意义。不仅如此,通过“立美”来“修德”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更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而揭示了教育的规律,对研究和实施有效德育更具普遍意义。

从设计来看,石鼓路小学的“精细”主要体现在:紧紧围绕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而设定研究目标、设计并安排好研究内容。一些学校在设定研究目标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研究目标过大,缺少适度的设定,很难达成;过多,缺少聚焦,研究中难以把控;不准,没有把握住研究的根本目的和要达到的要求,难以实现课题研究应有的目标。“立美修德”课题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目标中三个关键词语,形成了三个核心范畴:研究立美与修德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究小学立美修德的操作框架与实践路径;促进学生在德育文化理念下的道德成长。这三个关键词语,揭示了最终目的——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设立了三个具体目标——理论上探求立美与修德之间的关系,实践上探求操作框架与路径,文化上探求德育文化新理念,层次清楚,层层推进。这样的目标准确、鲜明、集中、适度。研究内容是为达成研究目标服务的,是对研究目标的支撑。一些学校在设计安排研究内容时,容易产生的问题是:与研究目标不匹配,缺少支撑性;不周全,随意,缺失结构性;内在逻辑不清晰,缺少一致性;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这些问题“立美修德”课题研究也较好地解决了:立美修德的现状研究——立美修德的本质研究——立美修德中儿童道德成长的基本特征研究——立美修德的关系研究——立美修德指导纲要的研制——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这是“内容链条”,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前四个内容属于基础性研究,指导纲要研制属于整体建构研究,实施策略是实践性研究,校本课程开发是具有重点和特色的研究。当然,其中,关系研究与实施策略的研究,其位次还可作调整。

就操作来看,石鼓路小学的“精当”主要体现在:一是操作策略的确立——加强学习、校本实施、调整修正。值得注意的是石鼓路小学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时、适当调整研究的方向,从开始的美育研究拓展到整个素质教育研究。这样的拓展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但拓展不能随意,必须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石鼓路小学正是这样。二是操作维度的确立。值得肯定和赞赏的是他们把握了横向、纵向和实践、评价四个维度,而且各有侧重:横向维度重在全方位打开,纵向维度重在全过程浸润,实践维度重在全员参与,评价维度重在审美化评价。当然,这四个维度,尤其是实践维度与横向、纵向维度,以及评价维度是不是在同一维度上,有没有交叉,值得推敲。三是操作平台的确立。比如立美修德的七个板块:美言美德、美境美德、美行美德、美画美德、美文美德、美课美德、美师美德等。七个板块就是立美修德的平台,跨学科、超时空,全方位、立体式,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操作性还体现在全过程的推进,从一月到十二月,月月有内容,月月有重点。实施既是具体的,又是创新的,因而凸显了亮点和特色。这样,在研究内容合理安排的基础上,操作为研究目标的达成提供了保证。

就呈现来看,石鼓路小学的“精彩”主要体现在:一是实践概括系统的创新,二是理论提升观点的深度,三是呈现方式的多元,四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实践概括系统的创新,他们概括为德美并重的思路、德育“非指导性”方式以及德育的生成。“非指导性”方式的运用,点出了立美与修德的特性,在“无痕”的教育中让学生成了道德发展的主体,因而有了更主动的生成。理论提升观点的深度,主要表现在对立美与修德关系的叩问。经过研究,他们认为,“儿童是美的”,“儿童就是美”,“与儿童的美相呼应,要求教育也应该是美的……用美的方式育美的儿童,那就不是追逐时尚的作秀之美,而是顺乎儿童本性的理性之为”。对于立美修德,他们形成了三个基本途径:内摹仿、移情与心理距离的缩短。这三个基本途径自然地把立美与修德联结在一起。至于研究成果,研究报告已作了概括和介绍。其中,我以为校本读物《寻找阳光》、《袋袋书》以及《暑期道德实践作业》,尤为值得肯定,而“立美教育项目研究所”的成立,从更高层次上给予课题研究高度评价。

篇13

1.“大思政”视域下高校音乐德育模式的构建 

2.论音乐欣赏课在大学生德育培养中的功能及实施途径 

3.高校音乐德育功能的实现与研究 

4.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初探 

5.音乐教育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6.发掘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论一种可能的德育方法与途径 

7.论音乐的德育功能 

8.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9.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10.谈如何在小学音乐中实施德育教学 

11.论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12.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德育方式研究 

13.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14.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的渗透研究 

15.高校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点和作用 

16.论我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德育内涵及功能 

17.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18.试论音乐的德育存在  

19.依托流行音乐的美育功能 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 

20.高校音乐课程的德育渗透研究 

21.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课程论审视 

22.在音乐课堂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渗透 

23.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开发及多样性 

24.论音乐的德育属性  

25.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问题研究 

26.小学音乐学科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27.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途径  

28.浅谈中学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29.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30.让无痕化的德育渗透于音乐教育中 

31.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施途径 

32.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音乐教学为例

33.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德育课内容为主体,将音乐融入课堂教学

34.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德育的魅力——浅谈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35.浅谈中学音乐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  

36.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37.音乐对改善高校德育课堂之现状的作用研究  

38.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开发 

39.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因素  

40.寓德于乐 以乐养德──谈音乐的德育功能和方法 

41.试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42.音乐与德育教育关系解析 

43.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内容的体现

44.小学音乐学科中德育渗透的措施分析

45.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路径

46.学校德育与音乐教育整合的意义探析

47.音乐小天地唱出大道理——小学音乐教学渗透德育

48.强化音乐教育在德育中的助剂作用,增强道德教育实效 

49.试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50.试论高等院校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51.以美育德——论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及其实效性研究 

52.音乐的德育功能  

53.研究生德育中的音乐素养培育途径及作用探析——以上海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为例 

54.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55.浅谈音乐学科的德育功能  

56.学校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方略分析 

57.浅论音乐的德育功能  

58.高职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  

59.论述高教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60.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61.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 

62.增强音乐学专业课程德育功能的对策 

63.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64.让无痕化的德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  

65.给德育插上音乐的翅膀——让音乐成为德育的有力辅助手段初探 

66.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  

67.流行音乐教育应用于德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68.浅议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69.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70.将音乐引入高校德育课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1.德育在音乐艺术教育中的渗透思路探索 

72.试论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73.新课标视角下德育思想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74.浅谈音乐教育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 

75.德育在音乐艺术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76.谈音乐欣赏课的德育功能 

77.浅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78.高雅音乐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渗透作用思考 

79.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途径 

80.论中专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81.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82.德育功能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83.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84.音乐院校体育教育中实现隐性德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

85.“以和为美”——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86.音乐,化腐朽为神奇——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的德育功能  

87.寓教于“乐”——浅谈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

88.隐性教育在音乐艺术院校德育中的应用研究——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例  

89.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90.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渗透  

91.音乐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92.音乐教育中的德育作用论

93.音乐教育的德育作用探析  

94.音乐的德育功能 

95.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96.让德育走进音乐课堂  

97.让音乐成为小学德育课堂的营养剂 

98.浅谈音乐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99.试论音乐在德育中的功能  

100.浅谈音乐教育在德育中的艺术魅力  

101.论生态德育在音乐课程中内涵与策略 

102.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103.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作用 

104.论音乐教育中的德育价值和审美价值

105.浅谈音乐教师的德育意识 

106.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07.例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种方式  

108.试析高校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109.完善高校音乐教育对德育作用的对策建议

110.浅谈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1.吴地传统音乐的当代德育价值  

112.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探析  

113.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114.浅谈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15.让“生成事件”成为音乐课堂德育的鲜活教材 

116.加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德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 

117.高校音乐教学德育树人的内涵研究 

118.如何加强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119.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120.德育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121.从救亡音乐谈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122.浅议在音乐教育中开展德育工作

123.浅析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124.论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落实

125.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研究

篇14

 

1.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方略

2.高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

3.新媒体时代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

4.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6.提高班主任德育素质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7.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特点与实施策略

8.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与分析

9.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

10.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11.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与对策

12.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分析

13.试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4.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

15.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16.提高职业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探讨

17.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18.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浅析

19.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经验与思考

20.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调查

21.浅谈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2.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构建与提升

23.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系统化分析

24.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16条原则(下)

25.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研究

26.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27.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研究

28.用系统化的理念引领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

29.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

30.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31.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

32.浅谈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时机把握

33.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34.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分析

35.探讨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36.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16条原则(上)

37.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微探

38.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39.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40.新形势下提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措施研究

41.润物无声用爱心播种希望——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

42.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43.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

44.如何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策略研究

45.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

46.正能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积极心理学解读

47.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48.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

49.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

50.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谈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51.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52.班主任德育方法探讨

53.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54.关于改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举措的探讨

55.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讨

56.关于高中班主任德育创新工作探讨

57.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58.促进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探索

59.新形势下提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措施探讨

60.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与德育教育方式解读

61.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研究

62.以爱的视角谈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63.浅谈技工学校班主任德育预设

64.应用网络平台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

65.网络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66.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方略

67.浅析初中非班主任教师德育职能弱化现象

68.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探讨

69.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讨

70.探讨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71.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72.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探究优先出版

73.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分析

74.浅析提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75.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76.关于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思考

77.春天只做春天的事——浅谈技工学校班主任德育预设    

78.浅谈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79.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80.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要注重创新

81.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82.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83.班主任德育的时代境遇与突破路径

84.传统的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反思

85.当思想品德课教学遇上班主任德育工作

86.试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87.浅析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

88.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研究

89.浅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90.问题解决取向心理咨询理念在班主任德育工作应用

91.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后进学生转化之我见

92.班主任“德育失效性”探析

9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路径探究

94.试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95.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的研究与分析

96.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97.浅谈技工学校班主任德育预设

98.班主任德育工作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