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7: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摘 要: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高校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本文针对课程开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其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大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素质教育 价值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同时又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教育部于1999年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1],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作为一门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熏陶人格气质、修养的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此门课程的开设“虽不能产生明显的实际利益,但它的价值是无形的、间接的,它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伦理行为的完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学习传统文化是让我们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更好地展望未来。
一、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与大学本科毕业生相比,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支撑。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且应具有很高的素质素养。因为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培养,而一个人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会综合考量一个人的素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及人文素养的大学生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并且此类大学生在毕业后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能做出更大的贡献。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R和技术,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只有努力开拓出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学生走上社会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没有人文素养的底蕴,那么,培养的不是社会人才,而是职业的工具。高职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上。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功利性日益明显。我们过于片面地追逐教育的功利价值,似乎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学、就业、晋级、升迁等。某些大学生在所谓的现代意识的掩饰下,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淡与漠视,对传统道德表现出叛逆与背弃,物质化、功利化倾向明显,个人行为失范、个人主义现象不容乐观。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仅仅作为有用的工具培养,而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培养。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各阶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学科课程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教育人群全覆盖。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进高校课堂必是未来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现状令人担忧。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某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比重大;人文课程学时短、学分少,比重小。中国文化概论也被相应地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有的高校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理科类专业不开设。有的高校压缩课时,有的以讲座形式授课,而有的甚至不开设此门课程。笔者假期到广东的5所兄弟院校考察,5所院校均未开设此课程。在宁夏开设此门课程的高职院校也是凤毛麟角。目前,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这门课程课时的压缩使得教师讲课时倍感压力(16课时),需要讲的内容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学生不能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就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中国文化概论课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学生也就没有学习动力和兴趣。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忙于各类等级考试,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职业教育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渐渐变得陌生,而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情有独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却不感兴趣。这种盲目的崇外,使得一些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多会选择“美国文学”、“外国名著导读”等,而选修“论语导读”、“古代诗词欣赏”、“国学导读”等的较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大学生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三)学生素养低。
目前部分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偏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科学技术的精神价值,忽视能力培育过程中心灵的教化、人格的培养和科学思维的养成。因此一些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有的大学生精神无聊,沉湎于网络游戏、上网冲浪、交友聊天。因此,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3]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素质类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作用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修身、养性、立志、齐家、治国、安邦的大智慧,这些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今天仍然影响、制约着当代中国人。在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努力弘扬传统文化、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那生动的文化掌故,鲜活的文化现象,浓郁的文化情绪,深邃的文化哲理,能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因此,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涉及伦理道德、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书法、绘画、建筑、饮食等多方面,同时向大学生传授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可以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更好地为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服务。
(二)了解既往传统,认清当前国情。
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恰恰是认识过去。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同时带来因袭的重负。深入剖析传统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准确认识当前国情的必经之路。通过系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伦理道德、重和谐统一、重实际与稳定、重人文教化,以及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贵和尚中、求真务实等民族精神,对中西文化的异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等,往往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只有熟悉传统、深刻理解、把握传统,才能辨别良莠,更好地变革传统,认清传统因袭的重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培养学生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
“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渗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天人合一”思想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与自然要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际关系的和谐更为中国人所看重,重和谐和协调,不走极端,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这种思想便衍生出“亲情仁爱”、“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良传统。以“和”为内核的中国文化,构造了特殊的民族心理,孕育了中A民族博大的胸怀和豁达开朗的性格。当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民族地区,家庭孩子在一到三个之间。但是整体来说,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染有自私、偏执的毛病,待人接物时一般只考虑个人利益和个人感受,不善人际沟通,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应该说,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贵和”的和谐精神,可以将其内化在自己的行为中,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的身心人格,培养他们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综上,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更是精神的培养、生命内涵的领悟、对终极价值的叩问。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知识的积淀和经验的总结,她富含生命哲学,是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立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1):118-121.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人文社科素质 社会学 精品课程
一、相关概念探讨
民办院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我国民办高校已有二十来年的历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已有大约25 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约300 多所民办学院。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
在正视我国民办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民办教育存在的不足。民办院校无论从资金来源还是学生生源,无论从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上都有着自身特点。作为一股新兴的教育力量,各大民办高校、教育学者和社会有识之士均以积极的心态来正视存在不足,通过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
人文社科素质的缺乏是众多民办高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人文素质是指一种内在的身心品质与精神,它是做人、做事、做学问最基本的态度和精神境界,包括基本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素质和情感智慧素质,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同时,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实践、应用。有学者指出民办院校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自身的文化环境缺乏人文氛围;人文课程设置欠科学。再有,民办院校的师资主要由专职教师、母体学校的教师和社会上的教师资源组成。资源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给教师队伍的管理带来难度。同时,民办学院教师报酬与教学数量相关,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求数量略质量的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科学。《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社会科学基础,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认识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美国、英国等高等教育来看,社会学均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就我国而言,部分高校也把社会学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因此,社会学是一门非常有利提高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课程。
二、育才学院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由西南大学与重庆利昂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办,200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育才学院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内涵,努力打造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育才校园文化,始终秉承“厚学养德, 树人育才”的校训。面对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目的功利性的问题,学校领导从多角度来解决学生人文素质缺乏问题。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旨在从课堂上提高学生人文社科素养,先从管理学院开展试点,逐渐向全校推进。
社会学是一门对从业人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一个理论性和实证性要求都十分突出的专业,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既能够牢固地掌握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知识,又能很好地运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着理论够用,强化实践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原则,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授课与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与主动参与的教学手段,将社会学课程建设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育才学院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建设有着如下几点特色:
课堂讲授。旨在向学生传授该课程的基本知识,突出重点,解答难点,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开阔、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讲授内容上,教师深入研究各种教材,最终选取郑杭生教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作为主体教材,同时参考其他社会学教材与社会学经典著作,将《社会学概率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设置为十三章,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增进学生专业认识和专业兴趣,打消三本学生对“理论”的刻板效应和恐惧感,让学生初步具有社会学专业视角。
课堂讨论(社会热点、时事分析法)。社会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社会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社会能力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分析每堂课都开展,先是让学生收集相关社会问题并进行课前思考,在课堂上学生共同讨论,教师加以点评和积极引导。这一方法接近了生活与社会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学的专业视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生热情。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和辩论,用以引导学生注重自学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比如,在讲授社会角色的时候,课堂讨论实现了师生良好互动,能较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读书会。本着提高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原则,本课程特设置了读书环节。由教师为学生列出社会学的经典读本书单,组织学生共同阅读、讨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用经典理论来认识、分析社会。读书会最直接的作用是影响了学生课余时间结构。课程小组前后进行两次调查显示,通过加入读书会,80%学生增加了课后读书时间,进入图书馆或阅览室的频率由人均2次/月提高到10次/月。读书时间的增加是以看电影、玩游戏、睡觉时间的相对减少来实现的。
课后辅导。一方面,配合《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开列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定期组织读书会交流心得。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耐心指导学生申报学校科研立项,以提高他们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报告。专题报告有两个板块,一是校内专题报告,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课题,邀请重庆社会学界内专家、本校教师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这类专题报告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又能为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时提供一定的经验。如“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你准备好了吗”、“由学校到社会,你准备好了吗”这一类主题报告,报告人均从社会学专业角度出发来解读现实问题,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深入。有学生听完报告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理论这样指导实践的。二是校外板块,积极为学生创造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如参与2011年度重庆社会学界年会、社会工作年会、其他高校相关人文社科讲座等,以达到扩展学生视野的目标。
社会实践。通过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得以在校园这个小社会实践。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建设依托学院社会学系的实践条件,让学生在心理咨询室、社会调查工作室、实训室进行练习,并在校园内就学生的自身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一系列研究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培养师资。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培养学生,还要培养师资,特别是青年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着重于培养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知识体系。民办院校部分教师的素质受到学校和社会质疑,这与教师个体素质有关,同时与整个民办教育的大环境有关。通过对教师素质教育,让教师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和使命。其次是教师社会学知识理论体系的培养。从整个重庆市社会学教学系统来看,社会学科班出身的师资并不多,在民办系统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积极让教师走出去学习社会学相关理论知识是学校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如让教师参加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课程班等。
三、加强与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的思路与建议
从课程小组调查来看,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人文社会科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加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和上学期相比,学生更加关心国家大事;更加肯定诚信的作用;更多的赞成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生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二、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高。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从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来看待生活和人生。在面对人生挫折时,学会了用各种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面对社会的不公和人生困境时,多了一分理性,少了几分冲动,不再是愤世嫉俗,而是理性面对。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有所改变。学生由起初“政治课毫无作用”,到如今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体现时代性、具有实效性,能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分析社会发展规律,这样的改变也证明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建设在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上起着一定作用。
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四个学期以来,我们看到了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看到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艰难性。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要真正实现加强与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这一目标,单从一门课程的建设远远不够,应该做到:
一、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学习。人文社科素质教育不仅是公共课程的任务,也是专业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不是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年级学生的重要课程。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打造精品师资,提高教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育,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结语
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甚至可以提高到利国利民的政治高度。作为一名民办高校教师,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隋文联.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
【关键词】 艺术理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
一、高等院校设置艺术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艺术概论》课程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由于《艺术概论》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艺术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实际教学过程中,给艺术专业的本科学生授课情况较好,学生们对这门课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较高的参与热情,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近些年,我国更加大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全面开展,针对高职院校也普遍开设了艺术理论课程。然而,高职高专的学生更注重技能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对艺术理论的学习缺乏认知,不够重视。
二、高职学生学习艺术理论的重要意义
通过“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有下面几方面的意义:
1、了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各门艺术共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了解艺术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艺术观是指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一般规律及相关原理的观点,它指导人们认识、分析和判断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艺术观是世界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了解我国优秀艺术传统和外国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熟悉中外艺术史上著名艺术家和经典艺术作品,学会赏析中外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3、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理解认识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培养对各种艺术的欣赏兴趣。在掌握艺术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和熟悉若干艺术的特殊规律。
4、通过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来了解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把握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科学地认识艺术系统内部的构成规律和艺术活动的内在规律与特点。
艺术的功能展现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愉悦功能。之所以在各项功能前都加上“审美”二字,意在强调艺术的功能核心是审美。
第一,艺术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它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是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具体表现在通过对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物的内涵。学生通过这门课,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掌握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其次,艺术形象丰富借用夸张、神话传说和浪漫主义等手法得以塑造完成,当学生欣赏这些艺术形象时,因对其表现手法的探讨,从陌生不理解到完全把握艺术作品美之所在,从而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方法和途径,促使他们的感觉变得更为灵敏锐利。在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亲身感受中,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第二,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它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从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也同样重视着艺术的教育功能,认为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它起到了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首先,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它不同于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而是常常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大学生们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变得更为丰富、深刻和高尚,思想道德水平也在潜移默化得到提升。其次,审美意识提高了,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去追求美的事物,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艺术具有审美娱乐作用,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我高职院校《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艺术概论》这门课的开设,恰恰是应和了这一思想,它关注的并非单纯的艺术知识及其技能,更重要的是极力追求一种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精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艺术学习氛围,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优秀的艺术实例引导大学生去追求去体会独特的思路、丰富的情感,学生以各自不同方式表达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独特理解,促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开发,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展现。另外,通过艺术欣赏,大学生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的同时,心灵上可以得到休息,精神上得到适当的放松,从而以新的精力投入学习中。
三、加强高职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修养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艺术理论课在各高职院校却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有的待遇。在课程设置也更多的安排技术实践性强的课程,艺术理论只是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而且课时安排特别少,一周往往只限制在两个课时。正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大,学生对这门课本身的性质和内容认识更是不足,很多文理科学生认为它应该属于艺术系的专业课,与其它专业无太大联系,因此没必要去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而艺术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视技法训练而忽视理论学习。其实,学生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重实用而轻学术的现象,这种心理还可以从一些艺术院校的教学和其他情况得到确证。首先是师资对比悬殊,一些院校的技法老师往往较多,而理论教师常常不足。前些年,有些院校的理论课甚至还是技法老师代上的。很难想象,专工画画、唱歌、跳舞的老师去讲艺术史或艺术概论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那么,对于高职的学生重技能培养的同时如果能够加强以理论学术支持,最终培养应用型人才会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大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显然,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实际,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面临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因此,具有较高的审美品味和审美追求是必备的修养。
四、结语
总之,世界离不开艺术,我们的生活同样离不开艺术。作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味。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开设和普及艺术理论课程的发展和完善,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职业技能振兴发展战略研究 省略.
[2] 朱和平.艺术概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关键词: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 启示
一、中美大学素质教育比较
1.中美大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第二部分是培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即通过在大学推进素质教育,让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主要侧重人才培养的实用价值与功利目的,并且缺乏明确的规定性。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专业教育中引入文化素质的知识,并开设各种综合性的选修课程,以此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一种“人力”教育。
2.中美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比较。
美国大学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素质教育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成熟模式有:哥伦比亚模式、芝加哥模式、斯坦福大学的新模式、哈佛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简明易操作是哥伦比亚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这一模式主要由“史”和“经”两大部分构成。“史”,主要讲授从古代到今天为止的西方文明发展史,注重西方文明动态的“演变”历程;“经”即“人文经典”课,主要讲授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经典著作。芝加哥现在的素质教育减为两年,模式不变,并且内容更精干,强度也相应变大,在具体授课方式上以小班教学为主,在课程的具体内容上,都是以研习经典著作为主,在这一点上和哥伦比亚大学一脉相承。斯坦福大学的整个通识教育模式主要由三大类课程组合而成,包括文化核心课程、科学核心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核心课程,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从这三大类核心课程中选修十一门课程,然后认真研修所选择的十一门课程,才能拿到学校要求的学分顺利完成毕业。哈佛大学的素质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围绕这一终极目标设置了六大类核心课程,具体包括:外国文化、文学与艺术、历史、自然科学、道德伦理及社会分析,在具体的授课内容上以研读西方经典著作为主。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以后,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大学素质教育在实施效果方面并不乐观,纵观国内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有通才教育模式KAQ模式、SSR模式等。
3.中美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是非常严格的,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并且所有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都采取深度经典阅读的方式,而非我国大学素质教育课程“概论”和“通史”的学习方式。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由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两大类课程组合而成,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课、思想概论课、外语课、计算机课等。这些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并且一般是由学校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的,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并且课程侧重“概论”性质的讲解,并未达到一定的知识深度,表面上看,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数量繁多,但是具体实效并不理想。
4.中美大学素质教育课堂教育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积极探寻并采用有利于实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教学形式,这些形式的典型代表是课堂讲述、经典阅读、小组讨论、研习发表和独立研究等形式,其中最有特点的形式是经典阅读和小组讨论,既保证了学生基本知识的获得,又有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育形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书本教材为核心、以教师讲述教材知识为主要形式的灌输式教育。这种课堂教育形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被动学习和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对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启示
1.重新审视并确立大学教育培养目标。
第一,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目标的核心。大学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以我国大学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也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培养目标。只有如此,才能使大学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大学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培养目标多元化、个性化。只有各所大学根据本校特色和学生发展特点树立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培养目标,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元化的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发展。
2.促进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模式建设。
第一,深化对于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就必须走出一个认识误区,即“通才等于全才”。通才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除了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掌握和理解专业知识之外,综合知识既有知识深度,又有知识广度。
第二,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应当探寻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模式。大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结合本校特色,研究并确立能充分发挥本校优势的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深化大学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并取得实效。
3.改革原有课程体系。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科学合理地设置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确立大学素质教的课程,使大学素质教育课程尽量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以保障学生对于各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合理分配课程比例,使人文类课程在整个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适当的比例,并加强各领域知识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反之,不同领域知识的相互割裂,不能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各种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对于人文类课程的具体内容,应当加强内容的基础性和普适性,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识,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学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在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应当摒弃原有“概论”式的讲课方式,注重深入阅读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并围绕经典著作的阅读展开课堂讨论。
其次,积极推进“三个课堂”建设。第一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室或其他专门讲课的空间内系统讲授知识;第二课堂主要是指学生在学校内开展的一系列和学习有关的活动;第三课堂主要是指学校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素质教育使三个课堂能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相互促进,通过三个课堂整体功能的发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推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
[2]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2,(第1版),2001.3.
[3]罗执廷等.观念大冲撞――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教育革命[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9.
[4]苏鸿、胡甲刚.国内外素质教育基本理论与经验[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9.
[5]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
[6]王建平、赵云来.谁来教育中国.[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
[7]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谢维卫.素质教育途径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1996,(6).
[9]李大健.把握关键点瞄准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途径的若干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4).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人文情怀;培养;对策
高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脊梁,应全面发展担负起时代的责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大学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更需要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然而,种种迹象表明,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大学生忽视人文导致的人文情怀的薄弱或缺失,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就业与未来。
一、工科大学生人文情怀素养的现状
1、社会方面造成的人文素养薄弱或缺失
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标准比较片面,将是否是211、985高校,是否专业对口,计算机等级是多少,英语是否过了四六级,专业排名是多少等等作为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人文情怀、道德修养则不加重视。用人单位只注重现实的能力,对硬性条件之外的因素的评价与要求态度模糊。用人单位的这种对人才的要求,往往成为大学教育的风向标,影响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误导了大学生的求职观念和学习态度及目标。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文素养的忽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政策的改变,市场经济占据主导作用,人们越来越看重经济的增长,越来越看重物质生活,而忽视人文。有材料表明,城市家庭接近1/3的收入用于家庭教育支出,这种家庭教育90%是子女的义务教育,10%为家庭文化氛围支出,其中包括父母在内的整体性教育学习。家庭文化氛围浓厚与否,深深影响了子女对人文的态度。
2、学校方面造成的人文素养薄弱或缺失
教育部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是收到升学率、就业率的制约,目前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应试教育,这使得学校很难重视人文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遇到瓶颈。
中学阶段的升学率一直是教育者身上的担子,过早分科对于理科学生来说,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在内的人文学科的学习时间短,知识掌握不牢固,没有产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在分科之后的学习中,理科生也为数、理、化花费较多时间,语文、英语就被放在了一边,纵观高考语文成绩,平均分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语文作文等还会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人文常识的错误。
高等教育阶段,工科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较多,人文课程设置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必修课的学习占用了大部分学习时间,课程难度较高,且略感力不从心,无暇顾及个人兴趣及人文情怀的培养。部分高校在观念上不够重视人文教育,必修课程中除了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几乎不见人文课程。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将高等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在有限的人文课堂上,教学方法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远没有专业课实践操作有趣,使得学生失去了接受人文知识教育的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从上一点同样说明教师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如责任感、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涵养对塑造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影响着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将会带动学生学习人文学科的积极性。
同样,在工科背景下,大多数学校长期在狭隘的专业框架内培养人才,过多地注重“产―学―研”式的单纯的学科教育,以工为工,文理分离,人文教育得不到足够营养的滋润,发展缓慢。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大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使他们精神空虚、价值观繁杂肤浅,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能够满足精神需求的事物中,比如通过上网来麻木自我、逃避现实,以获得内心安宁。
3、个人方面造成的人文素养缺失
功利主义价值观导致对人文的忽视。就业难与失业率逐年攀升的严峻形式给了大学生很大的压力,压力迫使他们加倍重视对专业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理工类大学生,他们放弃了本来就不多的人文课程的学习,转而增强专业课程的学习。如此,致使一些学生重现实、轻精神;重眼前、轻久远,形成一种认识误区――人文素质远不如分数、奖学金、各种各样的证书来的有意义,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意识较弱。
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导致对人文的轻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轻文”的思想,使理工科专业学习特殊化。理工科的理论基础厚重,课程学业负担沉重。学校对专业理论基础高度重视,在教学计划上安排过紧,有些高校甚至还在缩减学时,使得学生没有空闲时间学习专业之外的知识,也让学生从思想上就把专业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专业学习,轻视人文学科的作用。
二、工科大学生人文情怀薄弱现状带来的问题
1、信仰不坚定
人文情怀是一种信仰,一种信念。当代大学生普遍信仰不坚定,思想容易随波逐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知信仰是为何物,更不了解信仰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些同学会被社会上宣传、反组织的话迷惑,不能明辨是非,陷入到思想纠结的状态,容易被蛊惑,变得萎靡不振;甚至有些同学在遭受重大打击之后产生心理变态、人格扭曲等严重现象。心理承受能力差,承受荣辱的心理素质较差,挫折心理更差。面对挫折、逆境、打击,容易走极端。
2、人格修养偏低
人文情怀的薄弱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人格修养偏低。如今在校园里可以看到,食堂等公共场合,经常会有学生不遵守公共场所的基本礼仪规范,插队、语言粗鲁、举止粗俗、随地吐痰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与大学生的身份格格不入,直接反映了人文情怀的薄弱,人格修养的缺失。
部分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不高,审美能力欠缺。集中体现在他们对待优秀传统文化与低俗流行文化的态度。他们对经典音乐充耳不闻,却沉迷于歌词低俗的流行音乐中;对经典文学作品敬而远之,却深陷于情节粗俗的言情小说中。这些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地方高校工科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的思路与对策
1.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包括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
从文化活动看,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作为正式的教育途径和渠道,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产抗拒和抵触。但是,适应青年学生心理和兴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学生还是有兴趣的。于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考虑理工科学校培养的局限性以及理工科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现有的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创造,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理工科院校中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途径的重要作用。
第一,培育校级特色文化活动。根据学校特色,如结合主题教育、形势教育、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打造学校特色文化活动。
第二,组织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书籍填充空闲时间。比如开展读书征文活动、主题读书活动、读书文化节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热爱书籍,感悟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情怀。
第四,开展人文主题讲座。如举办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主题新颖的人文教育专题讲座,形成一种讲座文化,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主动地有意识地去了解人文知识。
从文化氛围来看,文化地标是一个学校文化氛围的现实体现,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必须要有明确的文化地标,才得以体现学校的主题文化,多元文化。如依托历史景点,建立文化地标。建成文化核心,搞好文化地标的整体规划,形成辐射型文化地标,各个地标之间相辅相成,扩大文化地标的影响,发挥其最大值。在此基础上,打造精品主题校园文化。
2.依托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1)开设多种形式人文社科类课程,多元化发展
属于人文社科类课程包括中国近现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科类专业还包括大学语文等人文学科。工科学校的现实是人文类必修课少,选修课类别不全,其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有限。所以,工科高校开设多种形式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很有必要,如公选课、网络视频课、讲座等,全面覆盖文学鉴赏、艺术鉴赏、音乐欣赏、文化概论等类别,充分照顾学生,做到“有课可选、有课必选、选课必上”的要求,实现人文课程教育价值最大化。
(2)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目前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占主体,要改进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增强课堂的活泼性与趣味性,教学方法也应紧跟时代潮流,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如视频图片相结合、道具教学、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打破专业限制,拓宽教学内容。注重在专业学科中融合人文,在人文教育中补充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观察问题的能力,形成综合思维、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的认识方法。以文统理,文理相通,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向合理与完整。
(3)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实践环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概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作用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工科院校的地位和作用还很有限。学生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在理工科院校较为严重,首先学校对学生是否出席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没有明确规定,老师的课堂枯燥无味,照本宣科,这些都让学生对思政类课程失去兴趣,每逢思想政治理论课就缺席。更应该深思的是,部分思政课已沦落为学生休息、做作业、休闲聊天的场合。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远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因此,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要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采用“课内教学、小班讨论、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加大经费、师资投入,建立更全面的课外实践基地,实现课外实践活动的普及性。
(4)重视大学语文课,加强母语学习
语文课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在大学阶段其主导地位越来越弱。语文课是最能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个人人文素养的课程与平台之一,发挥起语文课的应有作用,将使培养人文情怀这项工程事半功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两者相辅相成。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本质的差别就体现在两方面:中学语文侧重于阅读理解基本能力的培养,工具性是它的主要特征;大学语文则侧重于陶冶心灵,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熏陶是它的主要任务。因此理工类学校大学语文的重点应放在解说人文内涵,重现诗文意境,把握作者人格魅力,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
在理工类大学,《大学语文》是一门公选课,学习时间短,要求低。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语文课,延长学习时间,提升大学语文地位,配备名师,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人文情怀,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如此,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也才能真正发挥。
3.建立人文制度体系,加强学生引导
(1)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标准体系
学校在学生专业知识评价标准、能力技能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标准体系,将人文素质评价纳入到个人评价中来,完善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标准。如将德育评价,丰富成以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素质评价标准。标准体系的建立对学生有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让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变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引导,推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2)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让学生自助地认识到人文素质的不足及其对未来发展的深远意义,才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人文情怀的培养。
对大学生积极引导,让其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到人文情怀对个人就业与未来的重要作用,使其从思想根本上认识到人文情怀的重要性,自发地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如阅读经典名著、参与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主动发现和克服自身不足,提升自身能力与修养,激发学习人文知识化的主动性,培养起深厚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钟采桑.构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12).
[2]姜键.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6).
[3]朱瑛.语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J].小学教学参考,2005,(4).
[4]戴跃侬.人文素质:理工科大学生成才之基[J].教育发展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