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范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篇1

摘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的方面很多,要主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需要共同作用才能正确的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本研究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特征、 教育理念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基本要求。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价值观;能力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此时期也是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涉及到很多个主、客观方面因素。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有几个特点:整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实践性教育,三者缺一不可成为一个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坚持的原则要确立整体教育观,核心要素不能丢,主体性与主导性结合起来。在方法上,知识、能力与价值观培育三者相结合,对全体学生既要公平统一,又要做到因材施教,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于一体,使学生协调发展。

一、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因为是一种整体性教育,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结构上来看是具有整体性。第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应该是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与价值观培育相结全,只有这样,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才具备一定的功能。第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性教育是当前和以后对大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生活思想水平的主要环节。

2、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体能力,教育要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重点。第一,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与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密切相关的,从学生的本质出发。第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育也是以学生为本,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教育要满足大学生的个体需要。

3、实践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只所以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典型的实践性,是因为:第一,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对人教育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教育是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在不断的实践中,让他们形成符合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基于此,这种实践活动是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的。第二,在内容上民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在内容上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不仅有理论的,更有实践操作方在的。第三,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思考

1、确立整体教育观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成效性离不开整体教育。整体教育观,就是既包含着整体性的又有广泛意义的教育思想。学校教育不仅向大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也是培养人的重要手段。所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的最终任务。无论缺少任何一级的教育,缺少哪一部分的教育都是不是完整的教育。实现中国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与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知识、能力培育和价值观培育相结合这是整体教育观的基本要求,深刻内涵是要求知识、能力教育与价值观教育三者合理搭配,应该处理好,偏向哪一个也不完整。

2、注重核心要素的培养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指价值观教育。我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目的根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价值观作为核心要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要以价值观为核心。第二,上面所述的知识是能力和价值观的基础,反言之,价值观又是知识与能力的方向所在。第三,我们知道价值体系是规范的调解体系,一切规范 都能在价值中找到基础。判断规范是不是有效,应该以相关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所以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方面的传授以提高能力,更要重视核心要素――价值观。

3、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目的就是主体性形成与完善。不同的学生在同一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是人具有不同的主体要素。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人的主体性时,具有主导性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求把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与主导性教育想结合,所谓的主体性教育是指把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和个体思想政治水平相结合,而主导性则主要是要求大学生所达到的社会主导 的思想政治目标。从中可以看出,前者是注重现实,而后者看的是理想性与可实现性。

三、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途径

从上述可基本看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要注重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统一培养,还要有一个思想政治统一的标准与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家庭、社会、学校一起努力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1、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相结合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而且也必须以知识讲解为基本形式,如果大学生没有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能力,那么,他们就不会判断立场,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不会辨别是非,不能解决问题。而价值观的培育则是指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领悟能力,能与其他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与相互表达理解。知识是材料,形成一定的能力能源,没有知识不会有能力,思想也不会存在。知识更是价值观的基础,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不是相当我的想象,只有一定的经验与事实才能形成价值观,知识越多,价值观才会更正确、更先进,更合理。所以教育中不能兴有理论没有实践,只有三者统一,才能使大学生形成较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

2、全体学生统一标准与发展个性相结合

思想政治素质有一个标准的统一规范,但也不失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对全体学生的标准是统一的,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因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是要符合人性的普遍性,虽然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是总是有人有着共同的普遍性。所以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时,总是要照顾到学生的共性特征,它必须为什么又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呢,这一点我们不大好理解。因为无论规定做得多么详细,总不能满足个别人的发展需要。虽然存在着这样的缺陷,但也不能阻碍我们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目标中要重视个性的发展教育。坚持统一标准,这是对大学生的共同教育目标,所有的大学生必须要达到这样的标准,但是,这并不是否认对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反过来说,对学生的个性方面的教育有共性的一面,没有个性哪来的共性呢?在这一点上,所说的标准统一其实质上就是对不同层次个性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反向审视这些标准,做到统一与个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满足所有学生的思想水平提高。

3、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协调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有一个复杂的环境,一般讲这个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三个方面共同作用才能形成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但是,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有着不同的作用,既有优势,也有缺陷,需要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当前,社会、学校与家庭三方面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有机系统。但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提高需要大环境的共同作用,这个过得是复杂的,在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都有很多的限制与条件。我们要把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相系起来,协调一致,共同作用于大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何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2]金菊.新世纪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08)

[3]张汉志.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控手段探析[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4(04)

[4]李伟东.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嘉应学院学报. 2004(04)

篇2

关键词: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实证调查

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思维活跃、思想丰富、易于纳新、擅于创新等特点,与普通专业的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区别。了解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形成的原因,对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合格的艺术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据此,笔者编制了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办法,对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两所高校艺术类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0份,回收率为90%。调查问卷共设计45个题目,涉及基本政治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状况,思想道德状况,心理品质状况,学习动机和专业兴趣状况,社会公德状况六个方面。调查发现艺术生中普遍存在某些思想政治问题。

1.基本政治态度状况――生活追求现实、理想信念淡薄

调查显示,大部分艺术生有入党打算,但近半数学生的入党是为了找工作。艺术生生活追求过于现实,缺乏理想信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生通过专业实践或演出表演等机会与社会接触较多,他们更能感受到社会竞争的激烈,也更容易被社会上金钱至上、生活奢靡、注重享受等负面效应感染。另外,艺术生由于长期接受艺术专业教育,普遍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特别是“两课”的学习,造成艺术生大多缺乏理论素养,看问题较主观,对政治缺乏敏锐性,对社会的认识和鉴别力不够,常把复杂的政治问题简单化。所以,必须加强艺术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状况――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

调查显示,过1/3的艺术生认为“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是名望、权力财富和自由度。这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以自我为中心,以实现个人目标为人生价值取向。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艺术生不喜欢与他人合作,喜欢单干。这部分学生个性张扬,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缺乏合作意识。有个性、有主见对艺术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意义的,但创新创业的成功绝不可能基于个人的努力,所以要培养艺术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思想道德状况――思想过于开放,社会责任弱化

超过1/3的艺术生对“校园里情侣们过分亲昵的行为”和“婚前”持无所谓态度。这反映出部分艺术生思想过于开放,在恋爱和婚姻中极易放纵自我。这不仅会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应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

调查对“购买、使用盗版软件、书籍”的态度时,近半数的学生表示赞成或无所谓。这反映了他们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和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所以,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政策和法制教育,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心理品质状况――个性发展自主,自我认知片面

对问题“当你做某事时,是否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有1/3的学生回答偶尔在意或根本不在意。在回答“你如何回应别人眼中的‘艺术生都很另类’”问题时,仅四成的学生认为不觉得艺术生另类,这说明部分艺术生个性发展自主化的倾向比较明显。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非坏事,但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调查还发现,部分艺术生存在自我认知过低或过高的心理。这会影响艺术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所以,要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5.学习动机和专业兴趣状况――专业兴趣浓厚、文化基础薄弱

当问及“你认为艺术生要不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时,有62.96%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只有22.22%的人认为“很有必要”。在问到“你最想在大学几年里得到什么时”,有85.19%的学生回答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可见,艺术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很不重视。这种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应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6.社会公德状况――易受不良影响,追求生活刺激

在回答“你怎样看待大学生‘傍大款’现象时”,有47.22%的人认为“很正常”,有23.15%的人认为“无所谓”。艺术生对这一社会不良习气的认同,说明他们易受社会不良道德观、价值观影响。当回答“你是否能接受当今社会上一些比较前卫的思想和行为时”,有75.93%的人表示“能接受”,只有6.48%的人表示“不能接受”。可见追求刺激,贪图享受等不良风气对艺术生影响很大,很易沾染打牌、抽烟、性混乱等不良恶习。所以必须强化社会公德教育。

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影响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发生了根本变化。受西方文化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学生经受不住社会的诱惑,容易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造成理想信念淡薄。

(2)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部分艺术生尚未形成成熟的思想政治观念,不具备正确的鉴别能力,片面追随和被动接受网络信息,容易形成错误的思想政治观念。

2.学校因素影响

(1)高等教育改革的负面影响

高等教育的改革,特别是“招生并轨,收费上学”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改革给学生的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使学生的学习更注重功利性和实效性,造成重专业轻文化的学习取向。

(2)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①高校艺术类专业普遍存在思政队伍缺少培养,思政教育不够重视,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②学校、家庭、社会缺乏有效沟通,不能构成系统的育人体系。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效果差。

3.家庭因素影响

艺术生的家长普遍给学生较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家长过度的放纵,造成部分学生个性过分张扬。同时,由于艺术生从小有艺术特长,家长的期望值高、进入大学后,面对优势不在的现状,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在自我认知和评价方面出现阴影。另外,部分艺术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进入一所不理想的大学后也容易产生自卑感,影响其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评价。

4.专业因素影响

艺术专业教学很注重个性化发展,强调创作的灵感。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艺术生往往表现为强调自我,我行我素。再加上学习方式的单独化,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更追求个性化,因而容易养成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从个人才能的发挥、个人利益的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且艺术专业教学较少组织团队活动,致使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容易滋生个人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周园,田玲.《试论新时期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科技资讯(学术论坛).2006,(34).

[2]杨兰英,夏少君,甘霖.《艺术类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6).

[3]何甜.《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14).

篇3

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1.从积极影响方面来分析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提升,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但是,近年来兴起的大众媒体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知识,也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这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不足,缓解了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单调、乏味的问题。尤其是大众媒体所关注的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这不仅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教育素材,而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大有助益。同时,教师可以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平台不断充实教育信息,开阔学生的教育视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另外,大众媒体改变了大学生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所采用的教育方式比较落后,一般只是采用上课的方式或者开展讲座、会谈等方式,在教育的过程中忽略了受教育对象自身的特点,没有关注受教育者的不同需求,教育的实施更多是以教师的教育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交流,教育的实施效率比较低。而大众传媒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教育方式,通过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传媒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可以极大地激发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兴趣,增强教师的亲和力,为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供了广泛交流的平台,拉近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高效开展。

2.从消极影响方面来分析

大众媒体传播的方式与内容的日益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该说,近些年来我国的大众传媒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大众媒体数量日益增多,其中包括各个层次的电视台、不同类型的报纸杂志、种类繁多的省市电视台以及形式多样的网站等。一方面,虽然大众媒体的数量增长很快,但是大众媒体的质量却良莠不齐。如一些媒体为了追求关注度,将低俗的内容进行传播,这些低俗不良的媒体传播内容,在客观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大众媒体的市场化倾向严重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实效性。自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大众媒体也以市场化作为发展方向,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大众媒体的一些不良倾向也逐渐显现出来,一些不良媒体为了迎合市场需要,获取更大的利益,吸引观众,不惜用一些不良的信息、低趣味的节目哗众取宠,以此作为扩大发展的手段。在这样的状况下,一些虚假新闻、人为的负面炒作等不好的内容屡禁不止。一些大学生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下,思想产生了变化,这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健康产生了影响,同时对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带来了非常大的消极影响。

二、解决大众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消极影响的对策

1.提升大众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质

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我国大众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知识是比较丰富的,专业能力也是比较强的。但是,现阶段我国大众媒体行业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显然是不够的,一些从业者职业素质不高的情况比较突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一些大众媒体的从业者也把实现经济目标作为从业的重要目标,他们在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坚守职业道德底线,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大众媒体的相关主管部门重视培养大众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教育大众媒体从业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善职业道德体系建设,增强大众媒体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加紧制订有利于提升大众媒体从业者整体素质的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大众媒体从业者的队伍建设,保证大众媒体为净化社会环境承担应有的责任,以此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更好开展。此外,还要重视对大众媒体从业者进行定期培训,通过有效培训提升大众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质。

2.学校与家庭要形成合力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73-02

2005年1月17日至18日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我国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丰富知识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大学生素质培养

大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心理素质等。大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各种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其他素质,作为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关学生素质的培养必须得到重视。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政治意识不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社会责任感不强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处于和平发展时期,大学生普遍缺乏政治常识,不能客观合理看待一些发生的事情,容易偏激,感情用事,发表一些不合适的言论。平时自我管理能力较弱,贪图享乐,他们一方面看不惯社会上不道德现象,一方面则做着一些考试作弊等不道德的事情。另外,由于缺乏对我国的社会的认识,对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不高。

(二)知识结构不完善,创兴能力不足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是课本教授为主,轻社会实践,学生普遍缺少动手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同时在平时学生的评价中重分数,轻人文,导致部分学生只注重本专业的知识,不注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客观上削弱了大学生进行创新的物质基础。

(三)心理素质不高

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一部人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平时没有受过什么挫折,稍一有些困难,就退缩下来,逐渐变得自卑,压抑,缺乏自信,严重者甚至变得自闭,严重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据统计,在我大学生中“抑郁”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可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大学生出现以上情况不禁让人担忧,在校大学生能否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否后继有人,我国的伟大复兴能否顺利实现。所以我们应该给予重视。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应嘎怎样解决呢?实践表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主要的有效手段。

二、大学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根本方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后继有人,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对此紧抓不懈。大学必须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最为放在第一位,而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方向正确的重要途径。大学思想政治主要以下内容和作用。

(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1、开设“哲学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

要培养大学生的素质,必须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学习哲学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只有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之后才能有足够的克制力来保证自己不受一些有害思想的侵蚀。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2、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宣传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是学校领导和学生交流的一个平台,理应成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具有强大的优势:首先,他又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其次,活动的开展都是学生自动自发组织和完成。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重要性

1、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3、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创新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等。但思想政治素质是其中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要坚持以人文本,贴近生活,贴近实践,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大学生的大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以及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思想政治教育决定素质教育的方向,是学生思想政治方向正确的保证

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下转第75页)(上接第73页)育保证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其他素质也有着促进作用。只有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使学生进入社会以后,才能有效地抵制社会中各种不良思想的侵害,成为经济建设的有用人才;才能不断地打破思想和方法局限,创新发展。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但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关键是要有大量的创新型的人才,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经济建设的接班人,是否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和素质关系着我国创新性国家建设的成败。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不仅包括学生的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还包括其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等。因此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观念。创新素质是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又起着什么作用呢?据笔者分析,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

创新动机是个人或组织根据社会需要引发的一种创新动力,并由此引发的一些创新意愿和愿望称之为创新意识。创新动机是创兴意识产生的源泉,没有创新动机就没有创新意识,价值观念在创新动机的产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有大学生树立起创造价值,为人体提供服务的观念,才会有创新动机,高效的思想素质教育就有着引起这种引起人们创新动机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形式及发展需要,以及知识创新在我国目前经济社会中的巨大作用。

(二)树立创新的思维模式

科学的创新思维模式是指采用现代化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工具,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到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思维模式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只要学生拥有了创新思维模式就能在原有的材料之上,采用新的方法和工具创造出满足人们及社会发展需要的东西来。这可能是新技术、新产品、性方法、新工艺、新思想。马克思本身就使用自身发明的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写出了资本论不是吗?现代社会的方法论,认识论对我们今天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仍然有着巨大的作用。只有学生们能够拿起马克思的认识论、方法论这一重要武器才能不断突破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限制,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只要我们能够打破就有的思想观念,就不怕没有创新的思维模式。

(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创新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理想教育等,在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和树立科学的创新思维模式的同时,它还起着引导学生创新方向上的追求的作用,高速学生创新不是90后们在网络及生活中的标新立异,那不是创新,大学生应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才能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创新性人才,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创新成果。为国家和世界服务。

五、总结

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大量的具有高素质人才,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我们应不断解放思想,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程刚,金一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途径的探索\[J\].高校理论战线,2009,(01):41-42.

\[2\].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Z\].2008-05-04.

\[3\].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Z\].2005-01-17

\[4\]姜大伟,李慧娜.论高校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篇5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宿舍管理 脱节 整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宿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两项重要内容,它们彼此联系,互相影响。认真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合理有效地整合两项工作内容,可以提高大学生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应然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宿舍管理提供有效的思想先导。

宿舍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是引导和规范学生宿舍行为的重要途径,包括宿舍安全、卫生、纪律、人际关系、学风等方面的管理。由于学生宿舍是学生各种思想、习俗、性格、习惯等汇集地,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为宿舍管理提供有效的思想先导,为宿舍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在宿舍管理工作中,我们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日常生活状况,使学生充分了解宿舍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促进大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二)宿舍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优化的实施环境。

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应当具有的重要素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整个教育环境之中。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将宿舍管理工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宿舍管理工作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优化的实施环境。宿舍是大学生最基本而又相对固定的“场所”。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空间,他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会几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且彼此间会相互影响。宿舍管理工作可以建立规范的学生宿舍制度,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化的实施环境。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脱节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为宿舍管理提供有效的思想先导,而宿舍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优化的实施环境,两者的应然联系于此可见一斑。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宿舍管理工作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

(一)宿舍教育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

不论是在观念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宿舍这块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一定程度上都被冷落了。就观念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重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教育或针对学生个人进行单独教育,而没有将宿舍这个特殊的小集体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人们常认为宿舍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由后勤的宿舍管理人员去做。对现代教育思想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就实践而言,学生工作教师即使有意识去宿舍做思想政治工作,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他们无法持续而入地开展此项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专注于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所以就更难做到去宿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宿舍教育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宿舍育人功能的发挥,也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在宿舍管理中淡化。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学生宿舍管理方式由学生工作部门管理改变为由后勤服务部门管理。虽然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宿舍硬件设施建设和管理效率,但是它在强化学校管理职能的同时却削弱了学校的教育职能。后勤管理部门开展宿舍管理工作时往往只重视宿舍安全、卫生和违章行为等方面的管理,使宿舍工作浮于表面,疏于教育。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在宿舍管理中被淡化了,宿舍管理的育人功能未得到正常发挥。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建议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宿舍管理工作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对两项工作进行整合,以提高大学生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制度改革――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开辟道路。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背景下,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有效整合,必须首先在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为两者的整合工作开辟道路。

具体而言,首先在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方面要增加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将入到整个宿舍管理工作范畴之中,从制度上明确宿舍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为思政人员进入宿舍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其次,在学生工作管理制度方面,也应专门对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正式规定和明确要求,并将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独作为一个考查项目纳入学工教师工作考评和奖惩体系,提高学工教师对于宿舍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激励他们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方法,自觉提高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二)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积聚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是一项需要多方面力量相互协调配合的系统工程。打造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有效整合积蓄力量。

在队伍建设方面,首先我们应该壮大学生工作队伍,不仅要确保有专门的学工教师负责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要吸引更多的人员加入到这个工作队伍中来。任课教师、班主任甚至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学生都是可以担任宿舍导师、宿舍辅导员。其次,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传授这方面工作的理论意义、特征、原则、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等,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再次,为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搭建工作交流平台。这里讲的交流平台,包括各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平台;他们与学校宿舍管理人员的沟通平台;他们与其他高校学校思政教育人员和宿舍管理人员的交流平台等。只有搭建广阔的交流平台,才能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广泛交流工作经验,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

(三)手段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保质增效。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工作最终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不仅取决于相关制度的完善程度和专门工作人员的队伍状况,还取决于工作手段是否得当。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取得实效,我们需要积极创新工作手段。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手段创新。

第一,建立专门的师生互动网络平台,即通过互联网整合两项工作,运用同一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宿舍管理工作。这种工作方式适应网络时展潮流,深受学生欢迎,而且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第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宿舍管理人员进行合作,将包含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书刊、杂志等宣传片带进宿舍,借助纸质媒体间接地进行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带领学生走出宿舍,以宿舍为单位,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关于文明宿舍建设、思想政治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宿舍活动,这种方式能够拓展工作空间,寓教于乐,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的整合。

参考文献:

篇6

大学生素质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任务的完成,教育内容的实施,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和重要环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明晰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按素质教育内在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中出现的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承载体,还是其内容实现的重要保证。对它的研究及取得的理论成果不仅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一个由各种资源组成的系统,对其建设的好坏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其开发利用程度越充分,收到的整体效益就越明显。因此,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素质教育

2010年7月,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勾划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轨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将由此而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和必然趋势。

素质教育有丰富的内涵,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经过20多年来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对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素质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它是在人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把知识经过内化和升华而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高素质是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等方面,这几个方面相互依存。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为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提供条件;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和灵魂,主导着其他素质的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诸方面素质。

三、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选择利用的,能承载和传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内容: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资源必须是能够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第二,必须成为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中介形式。无论是何种形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都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桥梁和纽带,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影响大学生思想以及大学生传达信息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定联系方式。第三,必须承载并传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作为一种工具形式,总要承载一定的具体内容和信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目的、愿挚和认识,并传递给大学生。大众传媒、文化活动等之所以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因为它们能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

四、二者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决定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提升和保障素质教育备方面的成果。党的十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十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些论述,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有利于提升和保障素质教育各方面的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是部分和总体的关系。素质教育是由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诸多因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担负着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在素质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素质教育是部分与总体的关系。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受教育者“德”的实践活动。离开了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培养就无法实现,就会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素质。

五、如何在大学生素质教学中改进和加强素质教育

首先,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各学科的科学文化教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科学文化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让学生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力。另一方面,各学科文化课学好了,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分析问题、辨别是非、辨别真伪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就易于接收科学的思想和理论,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其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项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第三,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使学生全方位接受教育。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穿于教师的言行之中,发挥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作用。只有实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素质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马尔琴科.国家与法的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素质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开展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困难虽然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各大高校的极大重视,但这一问题是复杂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也是复杂的。对于一个问题的产生,内因往往是占据主要地位的,因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最关键还在于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与他们是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联系。当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都极为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甚至超过于对文化知识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即使到了博士在读期间还在延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仅限于课堂上。

尽管如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各大高校的开展仍然遇到了许多问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存在着脱节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据了解,就业问题在高校开展政治思想的相关课程中,所占比例极小,在教材中的篇幅也十分有限。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地位

1、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前提

大学生就业素质包括各个方面,其基本的出发点在于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的确立与思想政治教育就形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来看,大学生所接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大学生的就业素质,还能够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精神、智能、心理等多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可以说,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对其他各方面的素质发挥着潜在却又深远点作用,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是以思想政治素质为前提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使得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为社会主义输送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

2、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核心

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时代的发展往往要求大学生能够具备更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而不仅仅是文化素质。”有才无德是小人,有德无才是庸才,有德有才是人才,无德无才是废才。”可见,即使是有了再多的才能,思想政治素养不过关,一样得不到重要。这是源自古时的话,但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实用性。大学生在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同时,更应当注重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因为文化素养依赖于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而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的提高又受着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极大制约。可以说,思想政治素养决定了大学僧最终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行为方式。显然,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人,相应地能够具备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企业愈发看重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而不仅仅是工作能力。尤其是在国际竞争中,要求我们要把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放在首位。同时,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更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文化、信息都发展迅猛的当前,在面临经济全球化压力的今天,我们更应当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正确指导思想的大学生。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

1、有利于开发大学生潜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心理素质

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开发大学生更多的潜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智力因素是由人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则是指情商、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六个方面组成。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提升大学生对非智力因素,是在先天生理条件对基础上,在个体与社会环境及教育交互作用对过程中形成的对个体就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所有心理品质总和。因而,开展思想正式教育能够是大学生在相对确定的智力因素下,极大的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潜能。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随之而来的是高等教育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这些政策的改变,使得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面临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就业难成为困扰他们的一大心理难题,甚至许多大学生因为就业压力自杀。这些问题都归根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所致。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完杀案大学生就业人格特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大学生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等人格特征。与此同时。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渠道,运用校园文化、心理咨询和社会资讯等多种载体,还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优良个性心理品质的养成,提高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进一步发展,挖掘出每一个大学生的最大潜能,提高就业机率。

2、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于现当代的大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能否在这个激烈就业环境中获得生存,创新意识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不但要具备知识技能,还要求大学生有不断创新的能力以求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而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境界,还可以有效激发人们的创作欲望。强调创新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催生创造灵感。还可以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端正大学生的社会态度,从而引导他们不断的推陈出新、革故创新。

3、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这一时期的许多大学生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也越发明显,与之相反的是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越发淡薄。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自我认知。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加强对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爱岗敬业,即使在失业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快速的找准自己的位置,重新找到工作。

4、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掌握文化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能够培养大学生运用观点和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学习专业知识更为高效的方法与技巧。这样的思维方法能够把大学生从固有的、老套的方法中解放出来,运用创造思维学习知识。这样的结果是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够看到每一个知识点的整体面貌从而更加快速的掌握。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大力推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在引导政治方向、激发学生精神动力、塑造学生个体人格和调控学生品德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就业形式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在各高等院校迅速展开,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必须注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存在脱钩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一是群体自我发展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群体自我管理上的制度不规范、自我教育上的主动性不够、自我服务上的能力不足等。如一些大学生社团还没有建立较为严格或科学的群体规范和管理制度,有的虽然有一整套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但在实际中并没有去严格执行。二是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一些大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及变化情况不了解或了解不及时、不全面,一些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素质上的不适应。为此要从各方面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的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是大学生成功就业前提和基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就业的忧患意识,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提前进行知识能力准备,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避免出现因目标不明确、所学专业限制、动手能力低下等导致就业难同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欲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典型示范、相关素质培养鼓励大学生自身创业.开辟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2.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部分大学生在道德上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诚信意识、法制意识淡薄。反映在就业过程中,更改学业成绩、获奖证书造假、随意毁约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随意跳槽,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给用人单位造成很大损失。这些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公众形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大学生的这些现象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主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爱岗敬业,为他人做出表率。

3.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大学生就业是关系着家庭、学校、社会的重问题,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家庭要发挥好基础教育作用。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很重大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念和就业选择。作为家长,应该首先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认清形势,与时俱进,要帮助子女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符合自身兴趣爱好、契合社会实际需要的就业目标,教育子女适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其次,学校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拓宽到高校的每一位就业工作者、班主任、专业任课教师身上。鼓励这些主体利用不同渠道向学生宣传国家就业政策、分析整体就业形势及专业就业形势,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再次,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应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要宣传自愿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建功立业的优秀大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勇于竞争、敢于创新的创业典型。要弘扬在平凡岗位上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创造不平凡人物的典型事迹。要营造整个社会诚实守信、脚踏实地、互助合作、勇于奉献的良好氛围。

2.重视大学生群体的正面作用。大学生群体的正面作用主要是指通过群体的教育、管理等活动去正面影响群体成员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正面作用容易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个体所理解和掌握,因而群体的正面作用的发挥很充分。同时重视大学生群体的负面作用,就是要重视发现并尽量克服这种负面作用,而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群体正面作用的效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有效度。

3.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群体发展和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是因为理论认识不清或不到位,有的是因为理论上的认识没有有效地转化为对实践的指导等,这些都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相脱节。优化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逐步改变这一脱节现象,一方面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完善理论,并不断地用新的理论去指导新的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大学生群体理论来指导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实践。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理论来指导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运用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指导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的实践。超级秘书网

在科学的思想方法的引导下,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出发,重视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断的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为今后的工作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会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黄朗,黄含.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环境,河南社会科学,2009,(1).

篇9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 大学生 宿舍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宿舍是学生集体生活的场所,是在校学生学习、休息、娱乐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组织纪律、集体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等诸多方面培养的主要阵地。这块阵地管理的好坏,对大学生的品德、情操、身心健康、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劳动观与良好的人际交往、正确的竞争观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决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资金和后勤资源的不足,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大规模的高校后勤社会化。经过几年来的摸索发展和不断改革,高校的后勤社会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行后勤社会化的高校摆脱了后勤资源不足的沉重压力,进入了良性发展的阶段,社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后勤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减少了学校非教学资金的投入,为本校的教学投入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学生生活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明显加强。可以说,这项改革的深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

但是,随着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深入,学生宿舍的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也增加了难度和复杂性,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深入学生公寓,不断改进和加强对公寓的管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时展的要求。

一、社会化后,学生宿舍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管理体制不够顺畅,职责划分不明确。

许多高校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学生宿舍由后勤公司进行管理,从管理权限来讲,他们只能对学生住宿及宿舍管理过程中的财、物进行管理,对学生住宿进行服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住宿环境,而对学生行为管理权力十分有限,更谈不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当中出现的违反学校纪律但对宿舍或公寓设施没有任何影响的行为时,出现有时想管,但不敢去管;有时该管,但不愿管。长此以往,就容易出现学生管理部门或管理者与后勤集团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当中的“两层皮”。这种情况,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学生自我管理功能缺乏,道德缺失反应明显。

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功能缺乏表现在学校对学生宿舍管理中学生参与意识较差;学生对宿舍纪律、卫生、文明先进评比等各项工作反应不够积极。 同时,大学生的宿舍由学校负责管理变为由物业公司管理,学生的角色转变很快,在公寓内由学生变为消费者,游离了道德规范和校规校纪的约束,表现为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对物业管理的挑剔,对物业服务的不满。

3、传统管理方式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不适应。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以营利为目的提供服务的后勤公司,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不再是不对称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命令者和服从者的关系,而是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与传统的高校后勤体制相比,高校后勤组织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学生作为独立的民事行为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决定接受或不接受,接受何种服务以及选择谁来服务。因此,传统的依赖高校管理权在后勤服务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后勤组织与学生之间的新型关系,必须从内容、形式、机制、载体等方面深化改革。

其次,传统工作体制和机制难以适应公寓化管理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公寓化管理的直接结果是打破了宿舍成员组成中的统一格局,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呈现出多元化、分层化的趋向,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加大。传统的以院系、班级为单位组建的党团组织离散化、空壳化,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分院系、分年级、分班级、分宿舍的有针对性的工作规划,变成系统的管理控制。

4、个别学生具有逆反心理。

针对当前社会现实状况和学生实际情况,很多高校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制定了较细致的公寓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许多规范大学生行为的条款。然而,也正是这些条款使部分学生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不愿遵守公寓管理制度,不愿服从公寓管理人员的管理与教育,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公寓虽三令五申,一些学生仍然我行我素。有的晚归,有的违章用电,乃至酗酒;有的赌博、偷盗、甚至打架斗殴,无视校纪国法;有的乱泼乱倒,缺乏起码的公德等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稳定,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才培养,对高校公寓化改革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5、宿舍文化建设薄弱。

学生公寓已不仅仅是学生居住的场所,更成为育人的重要阵地。但由于开发商在建设公寓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公寓没有学习、活动的场所,对宿舍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精力、资金不够,致使宿舍管理下作用薄弱,宿舍文化建设出现空白,导致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侵入宿舍,并形成低级、庸俗的宿舍文化,使宿舍文化的各种功能产生负面效应。学校也把校园文化、党团活动放在了校园内,公寓的文化活动、集体活动等很少,学生感觉不到大学的氛围,常常很孤单,这也是导致行为失控的一种原因。

6、对社会化后思想政治工作的轻视。

部分学生工作者对公寓这块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有模糊认识,认为后勤社会化了,学生宿舍由后勤公司进行管理了,从而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

二、 加强学生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高校以培养人为目标,那么大学生公寓管理就要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方针,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素质教育,积极加强和改进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1、充分认识学生宿舍管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宿舍是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文明、优雅的学生宿舍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学习,还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操的形成。因此,可以说做好学生宿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加强宿舍管理,既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又能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所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公寓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反映出一所学校校风、校纪的优劣,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将工作的重点向公寓倾斜,深入到学生之中,做到服务要热情,教育要动情,管理要到位。

2、明确责任,转变工作机制

大学生公寓的管理肩负着服务、育人的作用,后勤公司和学校必须通力协作。学生公寓的管理机制应以学校管理为主导,后勤公司管理相辅助。学校、后勤公司、学生在学生公寓的租赁关系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各方不应仅凭着一种默契和游戏规则办事,而应制定相应的制度作保证,使各方遵照执行。后勤公司提供价廉优质的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学校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后勤公司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为学生营造优雅的生活、学习氛围;学生遵守公寓的管理办法,做合格的居住者。

转贴于 3、建立良好的学生社区(宿舍)文化氛围,寓思想教育于宿舍文化建设之中。

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对于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因此,应高度重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通过在学生公寓设置宣传橱窗或宣传栏,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竞赛活动,如“文明宿舍评比活动”、“最佳床头设计活动”、“宿舍装饰比赛活动”、“我爱宿舍”征文比赛等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爱国、爱校的热情,提升学生公寓的生活品位,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的开展。

4、齐抓共管,做到服务、管理、自律三线合一。

(1)齐抓共管,提高文明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学生宿舍的管理,是一个需全校多方协调配合的系统工程。要将学生宿舍管理好,做好学生宿舍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只依靠后勤公司或学校的某个部门,只有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才能做到密而不疏,管而不漏。

(2)构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律线”。学生公寓工作中学生是主体、是内因。建立一支学生自我管理队伍和民主监督机构,让部分优秀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服务,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在宿舍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才能最终达到管理目的。

7、把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德育考评。

把学生在生活区的表现,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学籍考核的内容,作为评优、评定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的重要依据。探索具体的考核方法和途径,合理确定分值,使考评准确、真实反映学生在公寓中的表现,真正起到导向作用。在考评中,吸收公寓管理等部门参与,实行一票否决制。

此外,把学分引进学生公寓,把学生在公寓中的表现列为思想品德课的实践环节。学生在公寓中的表现,由任课教师、楼长、辅导员和学生干部负责考核,考核内容为: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内务卫生、安全意识、团结友爱、文化建设等。考核采取检查、抽查、突出问题记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每周统计,每月汇总。公布出每学期成绩,作为思想品德课成绩的一部分。

8、积极推进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

把学生党团组织建到公寓,积极探索在公寓建立学生党、团组织,扩大覆盖面、增强辐射力的具体形式。既可以在现有校、系(学院)、年级、班学生党团组织体系的基础上,以寝室为单位建立学生党团小组,也可以根据公寓规模的大小,以一幢或几幢公寓为单位建立学生临时党团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宿舍”,设立“流动红旗”,张榜公布学生党员名单,让其身份公开化,建立双向的监督机制。

总之,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于新时期学生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求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学生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把学生公寓建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张勇:透析公寓化管理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学海》2003.5

[2]王长虹,周俊明,张郁江:加速高校后勤改革探索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科技与进步对策》,2000年第17卷第2期

篇10

尽管近些年来大学生志愿活动发展较快,但是在这中间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略的问题,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大学生志愿者的表现让世界也为之称道,但是许多大学生并理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愿、利他、不计报酬”的志愿活动精神,而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有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也只是搞“形式主义”,“走走过场”,另外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常由各级党团组织负责组织,这种行政化管理方式对于大学生个体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是一种束缚,也导致大学生社会志愿精神的缺乏。

二、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我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束缚了人民公民意识的产生,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公民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增强,然而大量计划经济痕迹的残留,都在严重限制着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很大一部分人错误地理解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含义,过分强调个人所得而忽视了社会公共利益,认为自由竞争就等同于争取个人利益。与此同时,在西方世界所谓的自由与民主的感染下,大学生未能够对民主和自由有理性和系统的认识,容易受到一些别有用心势力的煽动和蛊惑,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思想上陷入误区,这种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

首先,就当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普遍现状来说,一些教师的自身素养有待提高,很多高校的教学队伍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内容上安排的不够合理,教学手段也较为落后,有的老师一味地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研究中,而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仅仅是走过场;其次,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片面理论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多数老师习惯于理论灌输,然而大学生素质教育如果只是一味地重理论而轻实践,就会让素质教育仅仅存在于理论之中,而缺乏实践的功效。

3、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

新时期的大学生,其民主法治意识、自主意识和诚信意识等,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然而一些大学生时常陷入了迷茫状态,对于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一些大学生内心十分抵制脱离实际的、空泛的说教与形式主义的理论,在生活中则表现出冷漠的情绪;一些大学生在面对未知而复杂的社会生活时,习惯并倾向于通过他们自身独立的分析和判断,去重新认识自己所看到的社会全貌。很多大学生严重缺乏社会奉献精神,在择业的过程中普遍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社会责任感与时代感较为匮乏,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希望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但是对于社会缺少了解,思想观念中还伴随着强烈的现实感,对于承担社会义务更是缺少意识与决心。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1、树立全新的公民教育理念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即是指人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与权利对等的义务,权利不能脱离义务而单独存在。对于权利的行使,之所以会呈现出一种无限制、无政府、无约束的状态,就是因为一部分人在权利的行使中过分追求权利而忽略了其中的义务,这与我国法治社会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要让大学生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培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社会公正彰显着公民伦理与公民社会的现代化的基本方向,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理念之一,社会正义这一理念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都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通过平等的心灵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大学生,让师生在公民素质这一方面共同进步。

2、建立科学化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在理论教学中用空洞的说教阐释书本,对于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情感和实际需要缺乏针对性,导致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并没有深入人心,高校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想学生之所想,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问题,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自发的价值追求。与此同时,在学习空间之外,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也应被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重视,高校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的将其思想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具体活动之中,运用文化娱乐活动、校园媒体等资源,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时时了解大学生的心声,强化与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得大学生素质教育这一理论性的教学深入大学生生活之中,与大学生切身利益挂钩,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3、提高大学教育者的素质

高校思政老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窗口和平台,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在于数量众多的高素质老师,一个具备较高道德水平、高尚人格素养以及扎实基础知识的老师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育者来说,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最基本的要求,重中之重要使大学生素质教育转化为高校思政教育者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在思想上要做到深刻认识,在行为上要做到为人师表,在大学生中间发挥表率作用、模范作用。

4、建立学校、社会与家庭为一体的多途径帮促模式

篇1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素养;大学生

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社会权益被公民所平等的享有,同时,法律也规定了其必须担负相应的责任。对于大学生这种社会栋梁来讲,更是需要对法治内涵充分理解,提升个人法律意识,对于外界的各种不良诱惑,能够自觉抵制,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意义

1.1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大学校园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充满积极的正能量,方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其中,法律素养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需要积极开展法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通过学习相应的法律知识,培养法律素养,能够知法懂法,学会利用法律来维护个人权利,对社会上的各种负面因素,能够自觉抵御,从而维护校园环境。

1.2提升素质,完善素养。

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仅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还需要有高尚的思想素质,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应试教育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往往只注意学习文化知识,没有足够的法治意识,无法分辨复杂社会中的是非。而大学教育过程中,借助于一系列的法治教育,包括《法律基础》等,促使学生对基本的法治常识积极掌握,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提升。高校大学生不仅能够对本专业知识积极掌握,还可以培养法治理念,提升道德素养与综合素质,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

1.3增强法律意识,提升个人实力。

正能量的新型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十分需要的,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重视法治教育实施的紧迫性,遇到了问题,能够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对国家个人的利益合法维护。

2、现阶段大学生法治素养发展的现状

2.1法制意识不强,容易出现犯罪问题。

大学生与书本知识接触较多,且有着较为简单的社交圈子。家庭及学校的双重保护,其没有足够的法治意识,往往采取单纯的心思及狭窄的视角来处理社会问题,外界的不良因素很容易影响到他们,导致有多样化犯罪行为出现。部分大学生进入校园接触的学生有差异化的家庭背景,产生盲目攀比心态,如果自我挥霍需求无法满足,就会出现盗窃行为;而具有较高知识和技术的大学生犯罪行为,往往会给社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

2.2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走上错误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在不断增强,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是也有诸多的不良社会因素出现,制约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我国开始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将依法治国理念切实实施下去,逐步出台和完善了法律条款,但是部分人员为了获取较大利益,依然会打球,导致法律权威性受到影响;依然无法彻底杜绝非法谋取权益等不法行为。

3、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

3.1依据学校教育,营造法治氛围。

高校法治教育的实施,专业性较强,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学生的政治道德及法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指导其参与社会建设及经济建设。在这种情况,学校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师资,借助于专门培训,促使教师的法律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对法治常识阅览场所进行构建,通过阅览,来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3.2优化网络环境,营造传媒环境。

互联网时代下,要求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互联网的优势和弊端。职能部门需要发挥作用,对网络环境严格监管,避免社会成员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将良好的传媒环境构建起来;此外,高校也需要定期经常的组织讲座,引导学生能够对网络正确看待,对于那些不良的信息,能够自觉抵制;要积极学习法律文化知识,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便从内在拒绝腐败信息腐蚀。

3.3将法律指导实践开展下去。

大学生将法治知识理论掌握之后,还需要通过实践来科学检验,以便促使其了解这种理论知识是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将知识转化为切实能力。学校及社会各类团体,需要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如高校对法律审判场所进行模拟,学生融入到情境当中,扮演相关角色,这样大学生得到了锻炼,能够将法治知识践行下去。

3.4增强个人修养。

大学生要充分考虑未来的社会实践,要想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就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情操。因此,在校期间内,学生需要对法治方面的知识积极学习,充分重视法律素养的意义,不断努力,提升个人思想政治水平。针对外界的各种不良诱惑和侵蚀,大学生需要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掌握的法律知识灵活运用,对外界诱惑自觉抵制,要一直坚持乐观积极的精神,努力学习思想和马列主义,对现阶段社会上出现的腐朽思想及时总结。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高校大学生,其法律素养及道德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中,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建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法律素养提升的必要性[J].纺织服装教育,2015(10)

[2]陈颖.思想政治课视野下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7)

篇1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宿舍建设;宿舍专职辅导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宿舍建设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课在近几年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就总体而言,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效还有待加强。而我国各高校各院系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虽然近年来数量不断增加,但远远达不到规定的比例。辅导员通常身兼数职,一个辅导员带三四百个学生甚至是上千学生,加上许许多多的常规性事务性工作,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更谈不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宿舍建设的必要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多数学生一天大概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是在宿舍里面的。学生宿舍是课堂的延伸,应当被赋予育人功能。但我国高校教育常常忽略了学生宿舍的管理与教育功能,只是单纯地把它当做是一个日常休息的场所,因此大多将学生宿舍归入到学校后勤的管理当中。而近年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学生宿舍更多直接将管理维护功能外分给物业公司,以物业公司管理为主的学生宿舍管理模式只是负责其硬件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而忽视了宿舍管理的软件建设。另外,现在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完全学分制,学分制的大背景弱化了原本班集体的概念,甚至是弱化了院系的概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应该往学生宿舍扩散,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原先的院系教育和班集体教育。学生在宿舍内部的时间长,而且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是90后独生子女,宿舍内部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但由于院系辅导员无法时刻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宿舍,因此往往无法及时发现问题。

三、宿舍建设的方式方法

(一)以宿舍专职辅导员配置为主体,深入开展宿舍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设置宿舍专职辅导员,是补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白的好方法,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学生宿舍建设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宿舍专职辅导员是辅导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学生宿舍的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他们和一般意义上的宿舍管理者不一样,也与一般的以院系划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所区别。在我国的部分高校,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深入开展宿舍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实行了高校宿舍专职辅导员制度(有的亦称为社区辅导员,公寓专职辅导员等),积极推进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和服务,另一方面也为师生间的交流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性。另外,宿舍辅导员可以深入学生宿舍,关心和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通过观察、谈心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学生有问题的同时也可以找到辅导员进行咨询,能有效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二)积极推广学生自管、自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靠教育者的言传身教,而且更需要大力推广学生的自我管理,积极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的目标,可以以宿舍专职辅导员为主要组织者和指导者,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为骨干,通过设立党员模范宿舍和宿舍区域的业主委员会等形式,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组织、参与宿舍的自管自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宿舍内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生自管、自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大突破,充分体现了育人的功能,是向重德育实践教育的转换。

(三)积极开展宿舍文化建设,营造宿舍文化氛围。宿舍活动是形成良好宿舍文化的重要基础,是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宿舍专职辅导员要以宿舍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区域为活动空间,开展以积极向上的思想和行为为指导的宿舍文化活动,营造宿舍文化氛围。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还可以促进学生宿舍的精神文明建设,赋予宿舍文化一种全新的内涵,真正发挥学生宿舍的“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渗透到宿舍文化创建活动中去,学生在良好的宿舍氛围中潜移默化,从而全面提高素质。

四、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宿舍管理社会化过程中,宿舍管理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因此造成了各部门职责不清,互相推诿。宿舍专职辅导员的配置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学生宿舍这一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空白,但由于现在辅导员与学生人数的配置比例还是远远达不到要求,宿舍专职辅导员的配置比例更是悬殊,往往一个辅导员要管理一个宿舍区域一两千个学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显得极为有限,管辖范围较大,与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另外,由于宿舍专职辅导员并没有直接管理某一院系的具体学生,所以学生与宿舍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也无法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具体信息。学生宿舍辅导员自身也常常感觉到力不从心,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因而学生公寓辅导员不能安心工作。我们不应忽略了宿舍专职辅导员这一群体对精神激励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应该真正体现辅导员的职责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孝永.构建高校和谐学生社区的模式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1).

[2] 周法军.创新公寓管理模式,发挥宿舍育人功能——我院公寓管理实行专职辅导员制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22):172,166.

[3] 曾丽青.高校学生公寓辅导员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00-102.

篇13

Abstract:Domitory in the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place where students study and live.Nowadays its character is changing.It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how to make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dormitory and to lauc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y.This issue wants to explore the biodiversity functions of domitory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researching the character changing of it.

关键词:高校宿舍功能思想政治教育

Key words:universitydomitoryfunc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作者简介:李慧君, 1982年生,女 ,汉族,山东省聊城市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

在当前各高校已纷纷转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新的历史环境和形势下,学生宿舍也开始面临着新的角色转变,其功能已不能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休息的场地,而应不断扩展宿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多样化路径,将学生宿舍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宿舍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集学生生活、休息、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场所。[1]学生宿舍不同于校园其他场所的特殊性在于,宿舍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隐秘和自由的环境。在宿舍里,学生的个体活动可以享有较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言行举止各个方面都会呈现出一种随意、自由、宽松的氛围。同时由于宿舍内群体居住的特性,学生宿舍内的各项活动又会产生一种群体性和个体之间相互影响潜移默化的效果。

针对高校学生宿舍的特点,以宿舍为阵地开展各项活动尤其是将宿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一方面有助于充分利用学生宿舍的有利条件,发挥宿舍相较于校园其他活动场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校教学场所之外的各个方面,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探索高校学生宿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多样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实行党建活动进宿舍,将党建工作与学生宿舍各项工作相结合

学生宿舍是拓展学校党建工作的可利用性场所,通过在宿舍区建立党建活动室的做法,为开展面向学生党员的党建活动提供相应的场所。在宿舍区内设立党建活动室,一方面可以使宿舍党建工作成为学院党建工作的有效的延伸,另一方面使宿舍成为党建工作的一个坚强阵地,充分发挥其引导人、团结人、凝聚人的作用。同时成立以楼层为单位相对集中的宿舍党小组,使学生党员在宿舍区内的组织性能得到有利的发挥。

在宿舍区内开展党建活动,可以有效地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各项组织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带动其他学生遵守宿舍区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整洁、文明、和谐、有序的宿舍文化氛围。

二、 推行心理健康教育进宿舍,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

学生宿舍特有的个人性、隐秘性、自主性的特点使得生活于其中的大学生比在其他场所更容易凸显出其隐藏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通过在宿舍区建立心理咨询室,使学生了解到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及时向咨询室的专家和老师寻求辅导。[2]

学生宿舍同时也是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主要场所,生活于同一个宿舍中的成员之间感情往往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容易敞开心扉,倾诉自己内心的烦恼和郁闷,借助于室友的开导和帮助,学生的心理障碍可以得到更有效地排除。

三、 以宿舍为单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宿舍文化生活,营造活泼、生动的宿舍文化氛围

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宿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学校创建最佳的教书育人环境,促进了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在宿舍区内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积极融入集体生活之中,减少和排解内心的孤独感,活动中的积极参与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展现,帮助学生认知自我,感受集体的力量和参与其中的乐趣。[3]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宿舍这个个人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的选择参与某项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充分释放自己的活力和创造性,独立行动、自由思考,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引导学生认知自我,培养健康向上的文化趣味。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营造了浓郁的宿舍文化氛围,同时也为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为促进宿舍文化乃至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创造了条件。

高校宿舍的多样探索是基于高校宿舍的特点提出的,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是由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组成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已经形成大学校园内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能否充分利用学生宿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考验一个学校内涵建设能否全面长足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化和普及化,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从各个层面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媛媛.浅析大学生宿舍文化育人功能及理论基础[G]中国电力教育.2009(6)

篇14

关键词: 大学生 宿舍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后勤社会化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改革,学生宿舍管理社会化是其中的核心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原来以学校―系―班为主要形式的垂直管理体系,将会逐步向以学区为主的社会化管理体系转变,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对一所大学来讲,必须建立起既具有本校特色又具备现代化特征,高雅健康的,以宿舍为中心,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的良好宿舍文化,这会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时,它在整个校园文化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宿舍文化的涵义及其特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宿舍全体成员依据宿舍的客观条件,在从事各种可能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宿舍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宿舍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根据对大学生宿舍的观察,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部结构大体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表层宿舍文化。主要指宿舍的内部设施、布局结构;第二层为中层宿舍文化。主要反映各种规章制度。如学生的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情况;第三层为深层宿舍文化。主要指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

大学生宿舍文化从精神文化方面来看,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性。

(一)感染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宿舍成员这一特殊群体在感情及情绪相互交流相互感染中形成的心理上的认同,其感染性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二)倾向性

倾向性是指宿舍成员受他人的心理感染而形成自己的判断;遵从、模仿他人,再现他人的行为和意见,从而形成统一的看法或行为,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外部特征,对同一事物抱有相同的看法或喜好等,这些都是宿舍文化倾向性的具体表现。

(三)动态性

大学生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心理、情绪等方面易变。如思维跳跃跨度大、涉及领域广、转换节奏快等,这些都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四)潜在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规章制度等外部力量完成的,而是通过宿舍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物质环境,于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二、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增强适应能力

多年来,应试教育忽略了对学生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新生入学时,有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适应环境慢,面对新的环境,表现出无所适从、紧张焦虑的状态,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导致犯罪。而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能够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之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适应环境,为毕业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二)形成优良学风

大多高校班级没有专用教室,宿舍便成了大学生专业学习的重要场所,因而,宿舍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无疑会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产生积极的影响。宿舍成员都勤奋自勉、努力钻研、互帮互学,良好的学风就会成为主流,低级趣味和不良的思想行为将被摈弃。

(三)陶冶道德情操

优美的宿舍文化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使大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如沐春风,日益陶冶自己的性情,净化自己的灵魂,体味人生的意蕴,有利于提升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优化心理素质

宿舍是大学生自我表现和情绪宣泄的良好场所。大学生年龄相仿,文化素质接近,阅历相似,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互动。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往往能使大学生产生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减轻由于学习、生活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如果宿舍群体和睦,个人的喜怒哀乐愿意向大家袒露,并能在宿舍群体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心理、情绪上的不满得到宣泄和调节,便能享受到真诚而自然、丰富而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消除宿舍成员之间的成见、偏见和对立情绪,这无疑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提高交际能力

宿舍是大学生之间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场所。一个文明优雅、融洽和谐、团结友爱的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应该是非常和谐的。人际交往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修课,而宿舍是一个小社会,是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践场所。和谐共处、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培养集体观念

宿舍的文化氛围,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起着促进作用。宿舍精神能够激发宿舍个体对宿舍群体组织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个体自身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从而使个体目标整合为宿舍总体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建立健全宿舍管理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1.建立宿舍文明公约,消除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方式,提倡文明健康的言行举止;2.学校要把大学生在宿舍里的表现进行量化,列入学校对大学生的德育考核内容;3.建立正常的信息反馈和对话机制,学校或公寓管理部门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力争求得相互间的理解,加强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控制与引导。

(二)积极推进宿舍管理创新

对宿舍进行人性化管理是宿舍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一要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的工作队伍;二要提高服务水准,及时提供情感、专业、文化、协调、环境、特色鲜明而贴心的服务,可以使管理措施得到学生的理解,促进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实。一些高校成立了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不仅架起了一座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而且对培养大学生的自治、自主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德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成为学校实现宿舍文化育人职能的重要阵地。

(三)注意宿舍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实效性

宿舍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一般来说,一个大学生的宿舍,都是大于三年的存在单位,在这超过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一个宿舍的成员朝夕相处,多数情况下,都会产生比较深厚的感情,都不会轻易也不愿意调动宿舍,是一个较为长期的整体。以宿舍、寝室为单位的文化建设,不能只注重表面,应以学生能否从中受益,效果如何为出发点,注重宿舍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四)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价值导向

大学生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又对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将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尤其是在文化呈多元化的今天,对大学生宿舍文化价值导向的正确引导,就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生宿舍文化要尽力满足青年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审美要求,正确的态度是发现肯定它的价值,并加以引导,使宿舍文化朝着丰富多彩、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五)提升宿舍文化的层次和艺术品位

宿舍文化建设在内容、形式、目标等方面都要紧紧围绕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来确定。构建宿舍文化的内容体系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实践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消遣文化与创造性文化的关系,突出创造性文化建设。即使一些浅层次的消遣性文化活动,也应寓教于乐,引导大学生从单纯的兴趣满足中升华出来,自觉地从娱乐中感受到艺术熏陶;二是处理好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在大学生宿舍里,从宿舍的布置到宿舍的中心话题,都应大力倡导高档次、高品位的文化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杨松桃.高校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及结构[J].理论月刊,2001.5.

[2]林俐.论大学生宿舍文化[J].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梁超群.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浅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