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范文

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

篇1

近几年,海尔高层对外发出的声音并不多,他们一直在潜心进行商业模式的锻造和打磨。在本文中,海尔的掌门人张瑞敏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就海尔采用的“倒三角”组织结构、虚实网结合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业务流程等环节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企业的时代

企业具有时代性,只有不断地抓住机遇,才能实现持续发展,这意味着与顾客需求同步的重要性。在过去信息不流通不对称时代,企业相较于消费者有较高的议价能力。然而现在由于顾客可以在网上查询相关产品的所有信息,导致企业变成了被动方。企业唯有动态地调整本身产品来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而没有倾听顾客声音的企业,只有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这个话题与全球变局、领先者的责任和创新是密切相关的,全球变局就是从传统经济时代进入到互联网时代,这对所有企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如果我们不能适应这个挑战,不在互联网时代具备企业的竞争力,不要说成为一个绿色公司,连企业的生存也非常困难。

我们现在用的商业模式基本都是过去传统经济的商业模式,在现代互联网时代显然不适应。比如说制造,过去,全世界对中国企业的评价就是大规模制造,非常有竞争力。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必须从大规模制造改变为大规模定制。一字之差意思相差却非常大,大规模制造的时候,一个型号抓住一个订单可以生产几十万上百万个产品。但是,大规模定制可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生产量是几十万个型号。

确切地说,现在是企业和用户的主动权改变了。过去传统经济下,主动权在企业手里,我生产什么,用户就被动接受什么。但是现在的主动权到了用户手里,用户现在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所有的产品、所有的价格,用户可以自主做出选择。这个时候不是以企业为中心,而是以用户为中心,这是非常大的改变。如果你不能改变,还抱着低成本、大规模制造不放,那肯定是不行的。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

企业的营销十分重要,传统经济下营销的优势在哪里呢?就是价格+广告。如果是广告的标王,有价格的优势,肯定在市场上有优势。但现在不行了,从价格的优势卖产品,必须改变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卖服务上,还是靠广告、靠低价,不可能有长久的竞争力。

互联网时代,给用户带来的非常重大的两个标志:第一个就是移动服务,第二个是社交网络。这两点使得营销完全改变了,移动服务可以移动交费。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很多企业做得非常好,比如说苹果公司,它自己生成的不是科研驱动,是用户体验驱动,所以创造了一个奇迹。宝马的7系列车,没有设计出来之前,就在网络上和用户进行互动,这样在没有设计出来之前就明白了用户的需求,还积累了用户资源。另外像亚马逊全流程的用户体验,包括儿童买一个玩具都能帮你选择,给你提供一个服务方案,甚至这个儿童长到一两岁再提供什么产品都想到了,这和原来的卖产品不一样了,变成卖服务方案。就是说如果你能够提供和用户分享信息的更好方式,就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和用户之间不是信息不对称,而是变成了信息对称。如果企业和用户不能使信息对称,而是停留在不对称的局面上,企业一定是失败的。

探索“三个一”

其实企业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创造新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很大的机遇。就海尔自己而言,几年以来一直在探索创造新的管理模式。到现在为止,有很多曲折也有很多失败。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成功,但我们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所做的总结起来就是“三个一”:一个商业模式,一个机制,一张表。

所谓一个商业模式,就是创造以用户为主的商业模式。创新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我们把这个创新就叫“人单合一”的创新。“人”就是我们的员工,“单”就是用户的需求,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叫“人单合一”。在企业,所有资产负债表里面,不管有多少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不管资产有多大,都不会增值一分钱。说到底,只有人是最可能增值的。所以说员工是最重要的,把员工和用户的需求联系起来,这个“人单合一”就非常重要。过去我们在做这个商业模式的过程中,把组织结构给颠覆了。为什么这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全世界所有的企业都是金字塔形的,和部队一样,最高领导在上面,一层层下来,最下面的是员工。现在变成一个倒金字塔,员工在最上面,领导在最下面,一层层倒过来,这就使得领导从过去对员工的指挥者和监控者变成了是员工创造用户资源的支持者和提供者。这样做了之后,原来的结构就全颠覆了,因此我们还在探索阶段,也出了很多问题。但是这个方向是对的。

去年10月,我专程到美国旧金山和迈克尔•波特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他非常肯定我们的创新探索,他认为,中国的企业应该这样走,否则的话将来会有很大的麻烦。因为中国企业管理上学习的都是西方的,但不是西方的管理理论,更多的是西方的管理工具。现在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应该自己创造出一套新的管理理论、新的管理工具。另外,美国的著名商学院沃顿商学院关注跟踪我们的探索也好几年了,他说 ,这就要知道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是什么。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是契约理论,就是合同,一个是委托人,一个是人。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合同,委托人是谁呢?就是所有者,人是管理者。所以,所有者给管理者期权。我们要重视互联网时代的要求,管理者不是高层的几个管理人,而变成所有的员工,是所有员工和用户之间的合同。所以他们对这种思路也比较认可。

所谓一个机制,就是让每个员工充分发挥活力,简单一句话,就是把大公司做小,把小公司做大。所谓把大公司做小,就是小到这个单位可以直接和用户接触,直接创造需求。比如原来的营销,是全国一个大的市场,一层层下来,现在扁平化,中间全去掉,到了最基层就是以每个县作为基层单位,在城市就是以每个社区作为基层单位,就可以创造用户需求。而把小公司做大,就是给这个小公司充分的授权,使它能够自主创造用户需求,就像一个组织一样。

篇2

首先谈谈对题目的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不同于互联网商业模式,不光适用于互联网企业,也适合各行各业;介绍商业模式创新,不同于介绍商业模式本身,主要是谈创新不同在什么地方。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中心是围绕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主要涉及环境和系统两方面的问题,前者相当于如来佛掌心,后者相当于孙悟空。

因此我的报告也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时代驱动因素,主要谈激发创新的环境变化有哪些,相当于如来佛掌心上的变化;二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趋势,主要谈企业系统本身的变化,相当于孙悟空的竞争力上的变化。

一、商业模式创新的时代驱动因素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面向变化的内部反应,受制于环境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环境变化,才有什么样的模式变化。企业如果只是象孙悟空那样埋头提高自身竞争力,抬头一看会发现没有跳出如来佛掌心。如果如来佛掌心变了,竞争力就自提高了。互联网带来的变化,有相当一部分已超出了竞争力本身,属于舞台的改变。因此,首先要看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企业需要选择什么样的舞台来发挥竞争力。我把这类环境的变化,归纳为如来佛的五大掌纹变化。

1、企业内外融合引发产权变革

首先从现象说起。互联网上非常流行按使用收费,看似不起眼,实际背后酝酿着一场产权革命。它彻底改变了企业竞争力的实现方式。

产权环境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环境。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孕育不同的竞争力。工业化的产权制度被称为现代产权制度,互联网的产权制度是现代之后的更“现代”的产权制度。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产权制度主要是围绕所有权与经营权展开;互联网的产权变革,却是围绕所有权本身展开,在所有权内部发生了核裂变,产生出支配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按使用收费,就是按其中的使用权收费的意思。前提是支配权已经分离出来。

从互联网实践看,云计算(女NSaaS)是这样,软件支配权不收费,按服务中的使用权收费。这产生了支配权与使用权分离这种奇怪的新现象。回顾历史,我们赫然发现,在古罗马法时代,人类是把支配权与使用权完全分开的。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以来,支配权与使用权就一体化了。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人们很少想到在这里作产权变革的文章。而恰在工业化完成后,支配权与使用权又神奇地分离了。苹果公司从这种产权核裂变中,释放出5600亿美元的竞争力。

这种产权裂变,与互联网是什么关系?我们看到,在工业化时代,以租代买,曾是所有权内部支配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例如中远集运变拥有为控制,不买船,而租船,曾成功避开了金融危机风险。但是,马斯基租给中远集运船,同一个船不能同时租给两家。这是以租代买没有引起产权变革的原因。

但苹果公司不同,平台和开发工具不象船,可以零成本复制,一下就复制四五十万次。这就改变了竞争力的条件。出现了STORE(重资产)与APP(轻资产)的分离。苹果不进行两权分离,重资产只能给内部开发者使用一次,产生一次增值收益;而进行两权分离,可以零成本让外部开发者免费使用四五十万次,只要其中一个零头的使用产生了收益,从收益中回报30%给苹果,苹果的现金就超过了美国政府。

可见,互联网产权变革的前提,是对应支配权的生产资料(固定成本、重资本)可以零成本复制。这就是生产力改变带来生产关系的调整。

2、垄断竞争融合引发市场结构变革

互联网带来的第二个竞争力背景上的变化,是出现了新的市场结构。在工业化条件下,市场只有三种市场结构,即完全垄断、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但互联网带来第四种市场结构,这就是新垄断竞争结构。其特点是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即平台自然垄断,应用完全竞争。典型如苹果的APP STORE。STORE是垄断的,而APP是完全竞争。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等,基本都是这个模式。互联网免费模式,就是以新垄断竞争结构为前提才得以成立的。

新垄断竞争与张伯仑时代的垄断竞争的区别,就在于老的垄断竞争不区分平台和应用。没有出现平台免费而增值业务收费的竞争方式,而是采用品牌和广告来进行差异化运作。

3、规模范围融合引发企业战略变革

互联网带来的第三个竞争力背景上的变化,是出现了新的企业竞争战略。竞争战略是竞争力的基本面,竞争力在孙悟空层面,竞争战略在如来佛掌心层面。互联网创新出一种波特没有识别出来的,教科书也没有的基本竞争战略。这就相当于把如来佛掌心改了。不在一个平面竞争了。

这涉及钱德勒的范围经济与波特的差异化战略结论相反的问题。前者认为越多样化,成本越低;后者认为越多样化,成本越高。互联网的实践证明,钱德勒是对的,更符合互联网条件。由此产生了低成本差异化这种波特完全不认可的新战略。互联网企业基本是在低成本差异化这个基本面上设计竞争力模式的。跟传统企业好象京剧《三岔口》一样,各打各的。

4、平台应用融合引发企业模式变革

互联网带来的第四个竞争力背景上的变化,是产业与企业之间的业态发生的变化,产生了平台基础业务与应用增值业务的分离,以及分离基础上的相互融合的业态。如阿里巴巴平台与网商店主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对竞争力背景的直接改变,是出现了商业性的准公共产品提供者。

5、线上线下融合引发业务模式变革

互联网带来的第五个竞争力背景上的变化,是以020为代表的线上线下融合。在为一对一营销服务的大数据业务支持下,数据业务将日益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业务。出现各行各业传统业务零增长,而数据增值业务高速增长的新竞争景观,如电信业出现的形势。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趋势

这一部分本来分为三个小部分,没有篇幅展开了,只介绍其中一个部分的结论。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林林总总,这些年看下来,看出一个规律来。可以用来概括各式各样的互联网模式(不包括没有发挥互联网所长的模式)背后的总的原理。

典型的互联网模式,第一个创新点,在于调节企业的报酬递变状态。一种是报酬递减(马儿跑得快,全在多吃草),一种是报酬递减(张乐平:《马儿不吃草》)。调节方法是,将初始固定投入缩小,边际投入加大,一定是报酬递减(或不变),这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结论;但如果反向调节,扩大初始固定投入,缩小边际投入,一定是报酬递增,这是新增长理论的结论。免费模式,就是这一规律的体现。QQ用较大的免费平台,中间通过API,与较小的诸多收费增值业务对接。

篇3

新的时代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挑战促进新的发展模式。不论是IT企业还是传统行业,大都已经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潜在的无限商机,但商机背后蕴藏的不仅有金子,更有陷阱,比起立即准备一箩筐麻袋装金子,不如丢掉麻袋,先寻找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金矿”。

都有什么金矿?

互联网包罗万象,发展模式从不讲单一某一种,移动互联网亦如是,甚至更为丰富。这里通过移动互联网几种较为典型的商业模式,大致描绘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以战略、发展、用户为中心的“金矿”轮廓。

1、战略:APP增值模式

APP增值模式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基础免费+增值服务”,利用变现及后期加大投入。“免费”本身便自带推广功效,具有吸引人气的魔力,但浸“免费”市场多年的我们早已意识到免费背后潜藏着“吸钱”工具,即增值服务。举两个简单例子:QQ即时通讯免费,但增值业务收费;运营商手机免费,但内容和应用收费。当然“免费”本身是昂贵的,采用免费模式除需配套增值服务外,还需要通过广告等方式增加盈利,以支撑“免费”本身。

此种模式多适合刚起步的创业型公司,因其可较快速增加用户量,促进用户增长率提升,扩大市场份额,有助快速形成一定的商业规模。不过APP增值模式因前期需要最大程度地“免费”,需要耗费大量成本,如若失败,有可能血本无归。

2、 发展:平台模式

平台模式是开放盈利渠道的一种方式,是商家建立自身生态最重要的一环。现今,移动端最广为人知的平台有苹果的ios系统、谷歌的安卓系统以及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这些平台通过“互联网+终端”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成为商业、消费和服务的大型平台。不过,为增加本系统的产品吸引力,相应的企业又建立了基于本系统平台应用上的产品市场,最终形成或开放、或封闭的生态圈。以苹果为例。苹果基于自身应用平台,制定了严格的交易规则和惩罚措施,创造较良好的商业发展环境,使开发者选择借助这个平台获得收益,并促进平台的良性发展,从而吸引到更多开发者,使苹果自身硬件的价值大大提升,带来更多用户。更多用户使用苹果的产品,又使得开发者的收益大幅提高,吸引更多开发者入驻这个平台,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软件、硬件以及服务都将成为营收与利润的来源,建立移动端的软件应用,是维护商家产品生态链的关键一步。不过基于建立生态需要成熟的硬件以及丰富的内容支撑,目前此种模式仍只是属于硬件以及内容巨头们的专利。

3、 用户:电商模式

电商模式是通过智能终端更便捷地查找、选择、比价以及最终购买商品和服务。其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O2O模式呈现新的特点。移动互联网使O2O的入口更为宽阔,预装、应用商店、社交媒体、工具传递、官网、网盟都成为O2O入口的开拓者,通过合作(免费导入)、买量、自建资源等形式吸引大批用户进入入口。用户进入后,商家从用户的喜好进行分类、细化,满足用户信息分享、知识获取以及安全需求,同时提高用户的参与感,满足用户的情感与成长需求,给予用户极佳的用户体验,以此促进用户完成支付环节,形成优质的用户群体,而优质的用户资源正是O2O模式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的关键。

一般,传统电商模式只适用于已在互联网上做出规模的电商延伸产业链,如亚马逊、淘宝等,但随着与O2O相关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成本下降,O2O的开发门槛日益降低,O2O很有可能成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但叱咤风云多年的万达在开辟O2O市场时也曾受挫,所以O2O有风险,选择仍需谨慎。

由“人”出发的淘金之路

相对PC端互联网而言,移动互联网可随时随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即以“人”为出发点。不论选择何种商业模式,其发展根本中心仍是考虑“人”的需求,只有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求,才可真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淘金之路上越走越远。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移动互联网对网络社交的变革。移动互联网对网络社交的改变源于移动端具有PC端不具备的功能,如“摇一摇”这种重力感应功能。这些功能为网络社交的形态演变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移动互联网使用户受喜好影响自然分类,形成丰富又统一的各社交圈,圈中的用户通过分享在不知不觉中为商家打通出新的入口,引入更多的商机。

1、用户粘着:粉丝效应

就如上文O2O模式中所讲,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用户成为“成败”的关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圈,用户再进入商家入口后,更可能成为“粉丝”,而相对普通用户,“粉丝”更能带来高用户价值。这也是如小米之类的企业新贵喜欢谈“粉丝”的原因。

在建立自身粉丝群方面,仍是以苹果最为突出。“果粉”的疯狂常被人拿出来调侃,但不得不说,“果粉”是众多企业对苹果羡慕嫉妒恨的关键。试问,有几家敢夸口新产品刚上市便可保证非常可观的销售量?粉丝之所以是粉丝,便是其有着极高的忠诚度,以及近乎盲目的追捧,这种在平日看作是负面的特质在商业中便转化为极为珍贵的资源。

2、有效生产力:分享、传递

移动互联网在社交方面的优势使其较PC端具有更为突出的渠道优势。社交圈最为普遍的交流方式之一是分享,用户社交圈形成之时所自然赋予的兴趣属性使用户的分享行为具备了目的性。用户也许是“给同好看”“给需要的朋友看”这种单纯的信息传递的目的,但当分享过程完成,这一行为同时又被赋予了“打通入口”“集聚粉丝”等商业目的。

3、 创新动力:满足需求

满足人们需求,进而推进创新动力,是移动互联网各商业模式共同的发展源泉。移动互联网依托手机作为媒介,较于PC端更易融入人们生活的细枝末节。不论是O2O、B2C等各种商业模式,都可通过这深度的融入形式,更加深入地挖掘用户需求,从而展开更垂直、更完善、更全面的服务。

各个企业都喜爱谈创新,其实通向创新的道路很单调,也很简单,那就是:不断发现需求,满足需求。上文提到的用户粘着、有效生产力也均需基于满足用户需求之上才可展开。

篇4

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颠覆性的改变工业革命所形成的经济形态和增长模式。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与共享性等特征使得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与身处不同地域范围的人随时随地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由此产生的时空距离的缩短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企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消费者权力上升的挑战。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方便了消费者获得市场信息。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供过于求,市场的支配力量逐渐由企业向消费者转移。消费者权力的上升驱动企业资源配置从以工业时代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制造过程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原本为直线的价值链逐渐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圈环式价值创造单元转变,市场部门、研发部门、制造部门等各个价值创造环节都直接与消费者进行对接,企业与消费者实现价值的共创共享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价值个性化的挑战。消费者权力的上升也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更加充分自由的表达自己个性化的价值主张;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促进了多元价值的传播,推动市场进入价值个性化时代。消费者在社会阶层、价值观念、审美趣味、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得到彰显,大众消费正在向分众消费深入发展,市场正在裂变为难以计数的“碎片”,“碎片化”的市场反映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如何应对不断发生的市场裂变,充分挖掘快速裂变的消费者需求,已经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的主体人群,他们追求真理,不畏权威、独立自主、热心创造,具有实现个人价值的强烈愿望,与企业传统的标准化岗位设置相比,他们更热衷于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如何尊重知识员工个性化的价值。提高他们的生产率,已经成为21世纪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最大挑战。

网络传播效应的挑战。网络传播有独特的效应和规律,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对社交网络的信任往往超过传统媒体和广告,商品和服务一旦获得网络一代的青睐,需求往往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当某公司以充满艺术的手法将照片转变为MTV音乐视频的服务出现在FACEBOOK上时,需求的急剧增长迫使该公司不得不将位于亚马逊网络上的服务器数量从50台增加到3500台,亚马逊技术负责人对此心有余悸的说“你可以给我无限的资金,但是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在72小时内部署如此众多的服务器”。网络时代,好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够创造需求,而且往往是引爆需求,这样的网络传播效应要求企业能够敏捷高效的满足需求,对企业的动态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规模协作的挑战。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大众共同参与经济活动的新时代,从免费的因特网电话到公开的软件资源,再到全球外包平台,这些新的低成本合作的基础设施使得资源整合可以轻易突破企业和国家界限,分布在全球范围的千千万万的个人或企业能够同步进行发明、生产、销售活动,知识生产者所形成的巨大的自组织网络将会挑战传统公司,成为生产主体。这种大规模协作能力的出现奠定了新的商业规则,要么掌握和利用这种能力,要么就被市场无情淘汰。如何将企业彻底地置身于全球化的大环境当中,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和能力的整合与配置,建立一个全球协作大平台,如何把握大规模协作带来的商业机遇,如何充分释放内外大量资源的创新潜力,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无法回避的命题。

总体上看,互联网时代商业环境的变化已经广泛触发了企业商业模式的调整与变革,旧的组织结构和层级制无法产生竞争所需的灵活性、创造力和分享机制,对传统商业流程“零星的改革”已经无济于事,只有战略性的、企业级的、贯穿整个价值链的深度变革才能使企业真正获得制胜的先机,最终的获胜者将是那些创造大量知识并将知识快速转化为消费者价值的企业。

海尔“以自主经营体为基础的人单合一管理”的内涵

以自主经营体为基础的人单合一管理是指以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和创造用户价值为目标,依托先进信息系统,通过构建能够对市场需求快速响应又各有分工的三级三类自主经营体,形成市场需求拉动的、数以千计的自主经营体之间环环相扣的、以契约为纽带的自主经营网络;并通过建立以战略损益表、日清表、人单酬表为核心的“人单合一”核算体系,将市场需求逐级逐类分解为每个自主经营体和每个员工的自主经营目标,使得每个自主经营体和员工能够自我激励、自我驱动,在为用户创造价值中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原创性的建立起一套由市场需求拉动的、敏捷高效的、全员自主经营的商业模式,其中,自主经营体、人单合一的机制和一体化的信息支撑平台是三大核心要素,市场拉动的价值创造网络是其外在表现形式。

自主经营体

自主经营体是以创造并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以相互承诺的契约关系为纽带,以共创价值并共享价值为导向的自主经营团队,它是实施人单合一管理的基本单元。

自主经营体的组建和解散完全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当企业发现某一市场需求时,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设立一个经营目标,并启动组建程序,由有能力的员工公开竞争进入自主经营体;如果市场需求消失,自主经营体就随之解体。

篇5

(没有边界的互联网时代,唯有融合思维可成就新商业模式)

作者简介

鲍勃·罗德(Bob Lord)睿域公司全球CEO。他起初是一名工程师,后对营销产生了浓厚兴趣。他领导着阳狮集团旗下世界上非常大的数字网络。鲍勃是TED社区的活跃分子,参与创建了Nantucket项目。

雷·维勒兹(Ray Velez)睿域公司全球CTO。他负责软件开发周期研究,从软件的构思到首次推出,他都全权负责。他和花旗集团、福特汽车公司、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都有合作,曾在剑桥技术合作公司(Cambridge Technology Partners)工作过。

内容简介

大数据和创意的大众化,互联网思维的发展,下一代科技的呈现,使得身处这个时代的大小企业都不得不快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未来的赢家恰恰不是那些能很快掌握时髦术语的公司,而是专注于消费者体验的公司。

本书作者来自世界特别大的数字营销机构、移动互联网时代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商业模式创新者—睿域公司。鲍勃·罗德曾任睿域公司全球CEO,雷·维勒兹是睿域公司全球CTO。两位作者指出,在这个消费者说了算的世界,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将营销和科技完美“融合”,进而创造出极致的客户体验。

《大融合: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既分析了思科、奔驰、谷歌、微软、亚马逊、苹果等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合实例,也给普通企业画出了商业融合的路线图,解释了云计算、大数据、普适计算、API等在融合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本企业未来生存手册,论何种类型的企业,只要还希望产品营销做得更好、经营获得成功、生意持续兴旺,那么必读此书。

目录

第一部分融合=科技+营销+大数据

第一章没有边界的互联网时代:

新媒体、新科技和新创意的碰撞

互联网时代前后的媒体

互联网时代前后的IT技术

互联网时代前后的创意

别让组织结构妨碍消费者体验

融合型商业模式的五大准则

第二章站在大数据平台,讲好品牌故事

广告狂人之死与创意科技师之生

科技引发创意大爆炸

合作与众包

让品牌意识成为服务意识

第三章大数据创造极致体验

奥巴马如何用数据守住白宫

企业在大数据运用方面任重道远

大数据如何帮你获得三位数的投资回报率

不要站在亚马逊模式的对立面

利用大数据做好定位

第四章云催生绝妙创意

抓住云的真谛

那些著名的云服务提供商-从亚马逊到谷歌

云的两大优势-便宜、快捷

云的第三大优势-催生创意

用云来处理云的问题

第五章营销成为商务,商务成为营销

商店已死,商店万岁

零售商面临的挑战

保持消费者体验的一致性

大型零售商如何创新

中小零售商如何创新

第六章新媒体,新挑战

被移动设备宠坏的顾客如何使用媒体

广告预售阻碍媒体策略创新

智能化广告与原生广告

转变媒体策略,用好新媒体

第七章下一波机遇藏在普适计算之中

未来,可穿戴电子产品将融入生活

被连接的家

基于科技的创意改变生活

企业如何抓住普适计算带来的机遇

/第二部分商业融合路线图/

第八章植入融合思维

融合颂歌

找到有远见的领导者

灵感击毁一切

建一艘大船

画出自己的路线图

运用可视化技术,同时算好账

第九章改变企业结构

首席数据官的成长

自下而上的解决方案

创建跨部门的项目组

在营销和IT部门内设立新职位

奔驰如何处理营销与IT部门间的合作问题

建立合作的文化

第十章改变工作流程

改变评估方式

改变规划模式

改变预算方式

像软件公司那样思考

改变薪酬体系

第十一章敏捷方法实现融合

个体与交互胜过过程与工具

可以运行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

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我们如何使用敏捷方法

与海外团队协同工作时,敏捷方法必不可少

如何开始使用敏捷方法

最后的思考

致谢

后记:

篇6

商业模式的范围非常广泛,它蕴含于公司中的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与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还包括对其他公司的收款政策、合作方式等一系列的规范。商业模式的含义是指公司在选择经营方式及经营对象时的商业标准与规则,简单的来说就是确定公司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赚钱。商业模式这个概念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经贸公司研究的最新视角,虽然所有的公司都要选择经营的对象和经营的方式,但是,以前的公司的都不研究商业模式,他们主要致力于研究如何降低公司成本以及如何的加大公司的销售额。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这才让更多的公司开始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了。

二、我国传统经贸公司的经营现状

1.经贸公司规模增速缓慢

虽然,目前我国经贸公司的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但是扩大的速度已经明显的下降了,市场前景堪忧,以我国经销大宗物资的经贸公司来说,以前,我国非常重视发展重工业,经销石油、钢材的公司不断崛起,而且产品供不应求,然而现阶段,重工业市场基本饱和,经营这些大宗物资的商贸企业就面临着商业转型,只有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才能保证经贸公司的稳定发展。这就充分的说明了我国商贸行业的商业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传统模式的弊端正在逐渐显现,经贸公司必须要不断研究新的符合时展的商业模式。

2.经贸公司的销售地点相对集中,分布范围不广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二线城市的经贸公司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重要的大城市对于经贸公司经销的商品已经逐渐的饱和了,经贸公司想要扩大公司的销售量非常困难,而现阶段公司在大城市的生存成本却在不断的上涨,这给经贸公司带来了很大的销售压力。然而,在我国的一些三线、四线城市中,对经贸公司产品的需求却在逐渐的增加,再加上这些城市的生存成本比较低,经贸公司在这样的地方具有更多的发展空间,经贸公司销售地点的过于集中以及对于大城市的过分重视,在某种角度上看,是制约公司发展的。经贸公司想要提高产品销售额,要加快对于我国三线、四线城市销售渠道的开拓,扩大公司产品销售的广度。

3.经贸公司的运营风险不断加大

传统的经贸公司都是资金密集型公司,公司需要大量资金来保证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转,一些公司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采用赊销的财务政策,为了得到更好的产品资源,有些时候对于供应商提供预付款,这使得经贸公司的资金全部外流,资金回收速度缓慢,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资金成本,还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运营风险,不利于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三、经贸公司对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的适应策略

1.开发网络贸易的渠道

经贸公司是经济流通环节中的中转站,不能对贸易行业的发展产生主要的影响,但如果经贸公司能够和经济流通的终端环节联系起来,那么经贸公司将对我国的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互联网就为这一设想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经贸公司可以通过网络开发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贸易渠道,根据消费者的反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这不但节省了中间中转环节的费用,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经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降低了产品价格,让广大的消费者从中得到了实惠。经贸公司应该从两方面拓展网络渠道:首先,经贸公司可以在网络上设立销售网点,然后再以连锁经营的形式不断的拓展经贸公司的交易渠道。连锁经营不但能够扩大销售规模,还能不断降低经贸公司的交易成本,它是经贸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其次,经贸公司还要建立与销售体系对应的配送体系,完善的配送体系对于销售体系有很好的辅助作用,销售做的好,配送也必须跟上,让消费者在感叹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惊叹于送货的速度。良好的配送体系,让消费者为产品加分不少,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2.加强经贸公司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增强公司应变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经贸公司要高度重视自身发展与时展的脚步是否同步,公司内部要不断整合资源,不断提高公司的应变能力,为互联网时代下剧烈的商业竞争做好准备。经贸公司管理层要高度重视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现在社会不是降低产品成本,加大产品销售额就可以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时代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市场商业信息实现了共享,本公司能找到价格低廉产品供货渠道,其他的公司同样也可以找到,然而一旦经贸公司的产品比别人的产品售价贵,那么消费者就会选择售价低廉的产品。在这个资源共享的时代,经贸公司想要得到长足稳定的发展,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研究既符合时展,又和公司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商业模式。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经贸公司就要根据互联网的特点,研究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同时,经贸公司还要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司员工的职业素质,增强公司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公司提高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

3.发展经贸公司的电子商务业务

电子商务对我国的经贸公司来说是一次重大的革命,经贸公司依靠电子商务这个平台,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市场与银行,方便消费者购买商品,同时,还能扩大经贸公司的销售半径,以前的经贸公司要在城市中设立很多的销售网点,而且很多时候会忽略小城市的消费能力,造成大城市产品供不应求,小城市产品供需紧张,现在通过电子商务这个平台销售商品,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只要网络到达的地方,都是公司的客户,都可以购买公司的商品,享受公司的服务,这是经贸公司发展的全新方向。我国的经贸公司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在网上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直接面对消费者,把公司产品分类展示在网络平台上,对商品进行详细的介绍,方便消费者了解商品。第二、经贸公司可以依托电子商务形成产品批发市场,只要进货数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可以享受批发价格,方便大宗商品的交易。第三、经贸公司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要实行网上销售与网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网上的宣传,带动商品的知名度,加大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从而提高公司产品的销售额。

篇7

一、小众化业务需要激增

二、O2O模式呈现新特点

三、用户运营与变现模式正在发展

四、移动社交呈现新局面

1、社交的本质与群体意识

2、移动社交不只是PC端到移动端的简单延续

五、用户的喜好与极致体验日益重要

六、从受众到核心粉丝的过程转换

篇8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现代农业产业链;商业模式解构

在现有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互联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互联网也在农业产业链的各环节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现代农业化的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都有互联网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其具体的一些作用点。

一、“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基础分析

外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内在优势是不断促进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经济现在正处于需要进行转型升级的一个背景,而现代农业应该怎样做出转型,跟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一)农业生产规模的提高,需要得到互联网技术的支持随着相关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土地集约化是农村粮食生产的一个主要趋势。土地的流转已经进入了非常规范的状态,所以农业生产经营将会更加规模化,而如果规模化经营成了当下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趋势,那么将会使得原有的粗放型农业生产得到改变。与传统的规模较小的农业生产相比,规模化的经营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以及需要大批量的采购农用物质,而在这时如果引入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将会给以上这些过程提供很多的便利,并且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也因此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政府对于信息化农业的发展重视程度较高我国现代农业主要面对的两大重要问题是粮食以及食品的安全问题。首先是粮食安全方面,因为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损害,而相关的农业资源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紧缺,所以这给粮食安全问题带来了很多的挑战。相关会议指出,粮食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要保证粮食的绝对安全。目前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相对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而人均所拥有的土地数量也相对降低,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种植以及养殖的效率,就必须要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这也是保证粮食安全问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方法。各级政府都对农村电商的发展有非常高的重视,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来积极地配合农村电商的发展,积极地鼓励农民群众利用电子商务来实现产品的交易,并且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进一步地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不断的推广电子商务在农村中的应用。在“互联网+”农业技术不断推广的现在,其中一个最大的阻碍因素就是物流问题,但是相关政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扫清了前方的障碍,为其发展过程创造了非常良好的条件。

(三)农村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高,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基础农村已经完全具备了基础信息设备,这些设备在不断地完善下,已经相比从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并且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乡村信息化基础设备的建立,目前关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项目已经全面开展,覆盖了大量的乡镇地区,而农村地区的群众拥有计算机的人均数量也在不断提高。并且随着手机的普及化,能够利用手机来进行上网的农民群众数量也在不断提高,并且关于农业信息的采集,农业农村部也开阔了很多的渠道,设立了大量的采集点。这些信息采集渠道以及采集点的覆盖范围非常广阔,能够基本上满足农业人员所需要的农业信息需求,为他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从以上可以看出,当下农业互联网的发展所需要的一些资源以及信息采集渠道都已经基本完善。很多新兴的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农村农业行业中,比如说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但是从总体上来讲,农业生产的总体情况还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发展只能依靠传统的一些技术。但是在实际上,数据分析以及云计算等新兴科技早就已经在农业方面进行了应用与探索,而且这些技术手段都在不断地完善中,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地丰富,而这些技术所能发挥的效果也更加的明显,对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虚拟网络中的经济与实体之间的融合是当下信息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下农村网民数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根据相关的数据表示,农村网民的数量正在不断地提升,其覆盖率越来越高。并且在未来的这几年中,农村地区很有可能成为当下中国网民规模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手机慢慢地也将成为普及互联网技术以及促进农村地区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媒介。而农村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高将会给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带来非常重要的优势,使得互联网与农业之间能够实现更加有效的结合。同时也能够解决农村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基础问题,为今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便利。

二、“互联网+”背景下对于农业产业链的具体影响分析

(一)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化农业产业要想得到真正的规模化必须要制定土地的流转制度,通过制度的实施过程来进一步地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向更加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这种传统的生产模式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把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也推动着自身的收入及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的发展,农业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必须要有现代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能够进一步的推动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也会进一步的推动农业金融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政府政策扶持“互联网+”的农业发展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最终的保障,现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经济的发展也给食品的安全和粮食的安全带来了一些威胁,目前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粮食的安全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现有农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目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水平非常低,现有的人均土地占有量非常的少且发展不平衡,为了进一步地使这些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提高粮食的安全问题。目前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进一步的推动农村电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互联网技术来积极地鼓励农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各种政策的实施也为农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互联网技术带动农业发展农业产业链的活动主要包括了农业的生产流通等一些其他的工作流程,互联网是现有农业操作流程的核心关键点所在,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农业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各种各样人才进入到农业发展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地改变农业市场的现行效率,互联网技术可以进一步地推动农业产业链的转型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结构进行改善。

三、“互联网+”推动农业产业链经营模式改革的具体体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计算机系统已经在各个领域和专业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业产业链也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互联网技术进步地推动了现有农业产业链形成了一定的商业模式,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市场发展的可能性。

(一)农业产业链的生产资料模式随着我国土地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运行,我国现有的土地经营模式朝着更加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新型的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地扩建和形成的过程中,这种经营模式的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业产品的供给量,农业产业链的生产资料模式也在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链市场比较广阔,且市场发展前景很好,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化肥、饲料这些种类的农业附属产品销量也在不断地增长,因此也带了一些经济效益,随着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进一步地推动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这种新型的金融模式也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也会进一步地对农业信息系统进行完善,进一步地把现有的农业生产商朝着一个更加综合型的农业服务平台进行转变。这种转变更加有利于农业市场的进步和发展。农业产业链的生产资料模式的改变也为农业市场的进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农产品营销向农业电子商务模式转变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营销方式也在向农业电子商务模式转变,农业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农业电子商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结构模式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各种权利分配不平衡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具体体现就表现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小型零售规模比较多,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农业生产流程太过繁琐和复杂,传统的农业产品的生产流程非常的复杂,各种销售及分售模式极度的不平衡,农业的很多批发商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出现这种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产品的营销与现有的商业体系不符合,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随着现有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各种产品的生产模式都在不断地拓宽和发展,这种新型的市场模式也进一步的对消费者的利益进行了保障,这种新型的消费模式能够进一步的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三)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业金融模式运行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农业生产链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金融业也处在不断地成型及发展的历史时期,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比如说信用的缺乏也会导致现有金融行业开展比较困难,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依靠互联网的数据能力,用互联网的技术进一步增强金融行业可信度。第二,对于一些小型的借贷金额方式,这种新的借贷方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利息比较高且管理比较困难,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利用一定的方式来构建一个更加社会化、微型化的平台来解决。第三,仅仅依靠信用来维持担保抵押的方式在实行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可以推荐一种新的方式来实行,比如说可以用一个第三方的机构来做一个监督管理的中介者,通过一个基层的担保点来实施担保过程中的各个活动,通过实际的活动来开展租赁等各种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对农民的利益进行更切实的保护。

四、“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各领域的经营模式变革

农业生产市场的主要特点是发展空间大,现有产业比较落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非常常见,因此,现有的农业产业被互联网技术改变的可能性非常大,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提高农业产业的信息化程度,现有的各种新型经营主体的成立也都进一步的预示着农业互联网时代已经慢慢地到来,互联网技术正在对农业产业链进行一个全新的构建,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链正在进行一个全新的变革,互联网技术在推动着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在进行全新的布局,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农业产业的生产规模模式。

(一)农业生产资料服务平台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资料服务平台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随着现有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的推进和改变,我国的土地流转速度和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变,农业产业也不断地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这种新型的生产规模模式也为产品的工艺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国的农业物资市场发展非常的迅速,一些化肥种子等农业产品的销售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技术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技术所创建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也有利于进一步的激发农村产业的活力。这种新型的经营模式也会进一步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产品,更加丰富的农业产品物资供应方式和渠道,更加优秀和优质的服务方式和技术,这种新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也会进一步的推动我国农业物资向更加商业化的方向转型和发展。我国目前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尚未形成一个固定的方式和模式,现在比较成熟的经营模式主要是第三方的网络销售平台模式,与国外的一些发展经验相比,国内的模式仍旧存在很大的漏洞,国外的现有农业产品的销售模式有更加一体化的服务能力,因此,我国的农业企业的模式也应当进一步地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大背景下的现代农业物资企业发展将会朝着更加一体化、专业的方向发展。

(二)农业服务企业更好的发展互联网是一种新兴的信息革命技术,互联网的出现构建了信息化生产的主要模型,互联网能够真正地实现所需要的交流和沟通,对各种农业生产信息进行传递。农业信息化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将传统的劳动力工作方式转变为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控制的生产模式。这是一种更加高效的生产模式,这种新型的生产模式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结合也为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国传统的农产品加工模式主要包括零售、批发等。传统的加工生产模式利润比较小且难度比较大,在这种传统的生产模式下,一些小中型的农业生产者甚至没有选择的权利,消费者是被动的购买产品,很多消费者的利益不能够得到最有效的保护。产生这种现象的最真实原因就是农产品的属性与信用的流通模式之间不协调,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尽快建立一种更加新型的销售流通模式,互联网技术的到来标志着这种新型模式的建立,互联网技术带来了更多的新型技术和设施,为新型模式的建立带来了技术性的支持,这种新要素的出现和设施的建立也为产品的流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篇9

【关键词】互联网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一、互联网金融的模式

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模式:一是通过新技术挖掘客户信息同时进行信用风险的管理。例如:“好贷网”是以金融产品比价搜索的模式;“京东白条”是以电商平台构建贷款主体信用评估;“安融惠众”是采用第三方信用评估的模式。二是以点对点直接交易作为基础模型记性金融资源配置。例如:“温州贷”、“盛融在线”等是依托P2P贷款;“众筹网”、“淘宝”是典型的众筹融资;“余额宝”等采用的是理财产品销售。三是以第三方支付为基础的资金转移模式。例如:“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在线”等依靠第三方余额支付系统;“微信支付”、“易宝支付”等采取网银通道支付P2P资金托管;四是以传统金融机构来搭建电子商务以及金融服务的综合平台的金融机构创新性互联网平台模式。这种模式常见在中国工商银行的“融e购”、中国农业银行的“E商管家”、中国银行的“中银易商”等产品中。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吉林省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路径

吉林省金融发展相对落后,主要原因在于金融总需求量不大,与东北三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差距较大。吉林省2014年GDP总额为13803.81亿元,增长6.50%,低于全国GDP增长率7.4%。自2014年4月份起,吉林省各项存款增速开始明显回落,6月份各项存款虽然有所反弹,但是由于下半年股市上涨,导致货币市场基金、理财产品、网络金融等金融产品持续抢占银行存款,存款增速仍未扭转整体下滑的趋势。截至2014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1%,增速同比下降5.2%。针对吉林省金融的特点,商业银行快速、合理的发展就要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展开,根据自身需要与特点,计划可行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同时,从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与建设出发,创新模式,从而推动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发展,增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一)积极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创新互联网金融业务

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渠道是客户获得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核心,这个渠道需要有顶层的规划和设计,需要有统筹的建设与部署。那么如何合理的利用互联网作为新技术,并且发展网路理财等发展方向、创建创新服务与平台、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商业银行特有的组织形势以及传统的金融构架和互联网的构架,将其有机的进行融合起来,建立一个属于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银行专有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要遵循金融发展的规律以及互联网发展的要求以及性质,在这样的构架体系当中,才能使得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有效进行。在有先进的、多渠道的业务平台的基础上,还可以对客户的需求给出及时的反馈,例如开展集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短信银行为一体的移动银行业务,使其功能齐全、安全便捷、覆盖面更广、服务更优。商业银行应在传统网点的基础上优化布局、调整业务品种、提供新产品新理念和服务模式。

(二)实现信息共享,引领客户需求

客户的感受是互联网金融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服务性的特殊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中需要占据主动地位,那么就必须要重视客户的感受。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要不断的用数据去挖掘客户的需求特点、搜集客户的数据、掌握完整的经营图谱,利用分析手法来解读客户,这样有利于商业银行洞察每一名客户的喜好,如果能够在客户自身并未察觉的前提下,挖掘出客户的潜在需求,那么就会使客户感受到“想客户之所想”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可以更好的提供商业银行的金融需求,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三)着眼营销加强服务能力

在开展互联网金融的今天,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平台、营销渠道、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等开展特色营销,来巩固和加强客户关系、服务能力,并且能够实现迎合客户、稳定客户和服务客户。商业银行可以借助社交网络平台、通讯媒体等新兴技术,展开商业银行户客户之间的开放式交流,实现互惠共享的管理模式以及网络营销。商业银行结合自身特点以及已有的产品类型和客户群体,拟定标准化、定制化等方向,为客户提供智能化服务,提高产品技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商业银行的技术部门也应探索与媒体、平台等互联网模式的战略合作,增强营销能力。

三、结束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还没有颠覆传统金融的发展脚步以及商业银行的发展态势。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技术不断更新互联网金融也会倒逼商业银行不断的进行创新与改革。对于吉林省而言,起步晚,发展慢,受环境的影响的因素较多,发展的脚步与速度不能与发达地区一直,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入与技术不断完善,吉林省商业银行的创新也会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开展进行,为我国的金融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宏畅.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模式研究《观察》,2015.(05).

[2]贾清琳.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研究《金融观察》 2015.

[3]张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研究《信贷经济信息》2015.(01).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挑战 措施对策

基于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的发展,二者在有机结合中开始向传统金融领域发展发起挑战的信号。与商业银行等传统弓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发展运行模式具有信息处理效率高、透明度高等特点,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尤其特定的原因,对商业银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讨论对哪种金融方式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只能是从根本上找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挑战的原因,从根源上采取对策降低风险,促进金融行业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互联网发展金融行业相关业务的一种发展模式,与直接投资与银行间接投资为主导的传统资本市场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是金融行业一种全新的业务发展渠道,也是其行业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这种金融模式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业务效率,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那些较为传统的信息中介不再发挥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技术。线上融资、网络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两种主要形式,网络支付比线上融资的出现还要早,线上融资属于是后起之秀,以电子商务信用与电商平台作为基础,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基于这些存在的特点使得线上融资这种金融方式在互联网金融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金融方式适用于短期小额信贷的发放,因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因此在小微型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到广大年轻用户与个体创业人员的青睐。同时互联网金融还具有强大的安全保障,信息透明度高,对交易信息能够及时掌握,通过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可快速完成业务的处理,将供需双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双方都能及时掌握交易信息,实现对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风险管控的能力。强大的信息平台能够对物流等环节精准分析。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行业在长期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很多国家地区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现状来看,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断涌现出新型机构,市场规模在发展中得以扩大,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例,自从二零一一年五月其中央银行第一次进行下发支付牌照以来,迄今为止一共发放了七次支付牌照,持有牌照的企业数量达到二百多家。根据二零一三年的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统计显示,全年实现交易额为十七多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将近40%,全行业在现有格局下进入稳定增长时期,未来还会继续以30%之多的增长率继续增长。

与商业银行相比,相对而言互联网金融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第一个优势是业务运行网络化,以信息系统平台操作代替了大量的人工操作,大大节约了人力,不需要设立经营网点,运营成本低,准入门槛也不是很高,不需要太多的资金规模。第二个优势是业务经营信息化,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中的应用,以集中化的形式处理分散的企业与个人信息,将信息数据资源区别开来。第三个优势是业务竞争自由化,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自由发展的形式缩短业务链条,为新业务的发展推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第四个优势是业务交易大众化,这种发展运行模式更容易受到民众的青睐,不需要经过太多繁琐的交易流程,而且易于操作,吸引了大批客户。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一)受到存贷利差变窄等因素的影响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资金线上流动,实现了资金的周转,多少会对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存贷利差会相应地变窄,商业银行主要是存贷款的利息中盈利,存贷利差变窄势必会影响到盈利。商业银行为了发展中间业务,实现转型发展,降低业务风险,在发展中会遇到重重阻碍。

(二)严重削弱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原有优势

商业银行与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相比,国有商业在资金等四个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成本低廉,几乎为零,利用这种成本几乎为零的金融模式创造更高的价值,更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青睐,因此信用与作业成本的作用日益突显,优势越加明显,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越加震慑力,在这其中商业银行的资金资本就会显得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不占据优势,政策红利优势也不再明显。

(三)金融服务改革困难重重

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将会逐渐代替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就会缩小,所获得的盈利成本也会大为缩水,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银行就会失去很多客户。客户大多数被垄断,切断了银行获取客户信息的线索,不能掌握客户信息,难以开展金融服务改革。

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的措施对策

(一)以客户为中心改造经营模式

作为一种新型发展运行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改变了客户的消费习惯与模式,那么商业银行为此应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改造经营模式,逐渐提升价值创造与价值方式的实现[3]。为此商业银行应建立方便与客户联系的沟通交流机制,通过与客户交流中了解到其需求,使其充分表达出对金融服务的看法,银行根据客户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与客户的消费习惯等需求,开发具有创新意识的金融产品,为其提供符合需求、多样化与优质化的金融产品;快节奏生活的客户对金融业务的需求要求快速、方便快捷,银行对这样的客户金融业务的提供,应对业务流程进行简化,对服务模式进行优化改善,促使金融业务具有快捷的特点,从而满足客户需求,如在新客户认证方式上,商业银行对客户身份证件进行审核,并将印鉴进行预留保存;依靠互联网平台,对业务的开展加大宣传力度,节约经营、营销成本,避免网点扩张,发展线上具有创新意识的金融产品,运用多年来积累的信用基础,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满足客户对风险的需求,树立品牌战略,通过在业务宣传中提升金融产品的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激烈的交易市场中占有一定的市场规模。

(二)在实现共享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其实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都属于金融行业,两者存在产生摩擦矛盾的竞争关系是一种必然事件,如果能够从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寻找可以融合的结合点,将两者优势互补,双方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一方面通过电子平台实现交易,获取客户资源,通过交易信息了解广大客户的需求,商业银行与企业发展合作,加强协调运转,彼此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交叉销售,最大限度地节约信息成本;一方面加强物理网店的建设,目前在沿海大城市中有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广泛分布,从数量上来说不是很可观,为此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用户建立物理网店,商业银行建立全覆盖的物理网店,完善在结算等业务,不断从中积累经验。

(三)在树立长远目标基础之上培养综合型人才

对互联网金融加大认识,虽然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并不能说明商业银行的发展出路被切断,应该加深对二者的认识,进行对比,从比较中寻找到二者的共同之处,在某些方面加强合作。在融合发展中树立互惠共赢的长远目标,在应对挑战的同时寻求合作,做好长期策略,重视后期服务环境要素的建设,并做好规划,按照规划指引长期建设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规划,将业务发展改革持续进行下去;在坚持长远目标进行规划建设的同时,注重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将开发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展内容,在人才招聘时侧重于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对现有人才合理分配,根据对现有人才的了解,加强在互联网与银行机构的知识培训,使其知识能力优势互补,同时具备互联网与金融机构方面的知识,为其提供对知识能力具体应用实践的机会。

通过上述可知,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展开了论述。第一部分中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点,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加深了印象,第二部分阐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互联网金融处于发展阶段,在社会持续发展中其发展也将会取得巨大的进步,最后两个部分论述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与应对挑战的措施对策,为其应对风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途径。既然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为此要结合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态势有全面的认识,全面掌握发展动态信息,做出细致分析,采取多种措施使二者协调发展,形成共同进退的意识。

参考文献:

[1]赵骞.不断前进才能永不言败――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财经界(学术版),2014.

篇1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金融发展 创新与挑战

作为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影响了人的工作和生活,也对商业银行金融机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挑战,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互联网金融现状及商业银行现状,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阐述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弊端,并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进行论述。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商业银行如何加强互联网金融的重视并拓展自身互联网业务,做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作为新兴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发展吸引了众多目光。尤其是支付宝余额宝等软件相继崛起之后,引发了诸多舆论和评价。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了人的工作和生活,对商业银行金融形势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但互联网金融在带来快捷便利的金融条件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相对应的风险控制及监管机构还不够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用户信用评价如何进行有效控制,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焦点。

(2)研究意义。以商业银行受互联网金融影响为课题,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冲击进行深入研究,对比国内外金融发展现状,找出商业银行金融存在的问题。同时,着重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应对手段,对商业银行更好的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促进金融业和银行业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格局的改变及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近况。著名学者Greenbaum认为,随着社会资产的不断增长,人们对金融的需求不断提高,对金融结构产生了严重的刺激也催生了新生业务发展,如互联网金融等。著名学者Klafft与linetal对金融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互联网专业化程度较差,导致互联网信贷风险持续升高,国外网络借贷公司通过贷款小组的方式做专门指导,目的是降低违约风险,借助互联网联名担保降低违约概率。学者Davis与hengetal则认为,贷款组织者是中介形式的,通过信息匹配搜集及监控,完成市场资金需求的供给双方的协调合作。同时,互联网金融贷款业务的增长对社会资金总量的需求极为旺盛。

(2)国内研究近况。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新兴事物,因此,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金融影响也刚刚显现出来。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学术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较少。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对于银行业的影响与监管备受重视。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诸如余额宝这样的软件都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2014年,中国银行副行长易纲在“两会”上指出,要支持余额宝等金融产品的创新行为,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对风险和防范风险。目前,余额宝等金融产品带来了诸多争议,主要针对其流动性和价格波动等风险。姚文平在2014年从互联网金融本身以及战略监管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突破性进展,认为商业银行要冷静应对互联网金融,要从冲击入手,找到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的动力和可创新之处。同时强调,商业银行金融要与互联网金融联合,形成有效战略联盟,促使双方共赢。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

(一)传统银行金融模式与互联网金融的对比

(1)互联网金融注重创新。金融交易门槛降低,体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平等性和开放性。2013年,余额宝领衔互联网金融行业,受到支付宝客户资源的影响和资金沉淀,让余额宝有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客户可以通过余额宝像支付宝账户转账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理财门槛降低至一元钱。吸引了大批的年轻人和白领投资者。到目前为止,余额宝的用户使用数量已经突破了八千万。

传统商业银行进入客户群体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及政府机构,由于渠道和金融门槛的没有及时拓展,导致客户很难享受到金融服务,很难购买到金融产品。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个人能择优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服务,提升了社会大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以银行理财为例,在银行够慢理财产品的起步价是五万元,首次购买则需要柜台面签,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五万元的起步资金仍然是很高的门槛。多数中小投资者对此望洋兴叹。互联网金融在此时为中小投资者打开低门槛的理财之门,立刻受到网民和使用者的追捧。

(2)互联网金融注重共享与透明。在交易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注重透明度及共享协作。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利用自身积累的数据对客户进行评价及指导,客户可以再透明公开的金融平台上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服务。也可以说,互联网金融供给双方都很容易获得资源,使得信息不对称等不良现象较少,削弱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而在传统金融模式中,交易双方经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等不良现象,使用金融服务的客户很难从银行获得资金,也很难找到融资项目。尤其是近年来,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信息查询评价渠道差债,获得信息成本较高,在权衡收益和经营风险之后,银行主动放弃了小企业融资客户。

(二)金融脱媒加剧

随着在线理财产品、第三方支付以及网络信贷等网络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对商业银行金融模式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客户逐步向门槛较低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在金融业务竞争激烈的同时,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逐渐畏缩不前,2014年1月,中央银行金融披露数据显示,在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影响下,我国银行存款流失严重,仅在1月份,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数额减少了9400亿元。同时,互联网金融更种猪利率化,银行的理财手段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如果随着余额宝的浪潮推出类似产品或发行高收益型的金融服务来满足金融市场发展,则会变成变相吸收存款,增加了银行自身经营成本的同时,也会造成利率倒滑现象。但如果不推出相对应的金融产品,银行存款流失会更加严重,银行将面临经营破产风险。

(三)金融创新提速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一部分企业开始不断向互联网领域发展。如苏宁、腾讯、京东及阿里巴巴等商业巨头,以及人人贷、陆金所等网络融资平台也相继提出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目前,互联网金融共包括五种模式:第三支付环境下支付结算、电商小贷及网络融资贷款、非实体货币虚拟交易、基金证券等金融渠道产品网络销售、法律援助以及金融咨询等其他渠道。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速度与互联网发展共同进步,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储蓄、支付、借贷以及理财结算等金融业务。我国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享受国家政策,并在金融结构下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下,商业银行部门垄断的金融体系得到冲击。2014年,中国银行副行长易纲在“两会”上指出,要支持余额宝等金融产品的创新行为,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对风险和防范风险。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信号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是最有利的发展契机。如果商业银行部及时在金融理念上创新,势必会造成互联网金融占据市场较大比重。而商业银行最终失去金融主动权。

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关系将十分复杂。既是商业对立的竞争关系,又是相互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面对复杂的双边关系和形势,商业银行有必要才去应对手段和积极的执行策略。

(一)加快转型与创新

互联网金融在带给商业银行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时,也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转型启发。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外部形势及内部形势复杂、金融脱媒不断深入以及客户需求不断提升等发展环境,导致商业银行压力巨大。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快金融结构创新发展,跟上时展脚步加速内部转型的同时,用全新的金融理念和积极的金融服务手段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重视中小企业融资,充分发着中小企业客户蕴藏的潜在能量,降低借贷门槛,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壁垒。结合互联网技术及科技技术,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在拓展业务空间的同时增加新的金融服务和新的产品,吸引客户目光。

其次,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注重客户体验和客户需求,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提出的要求。加快负债业务转型,使得银行金融业务更趋向于百姓趋向于大众,使得金融服务发展能满足金融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大推进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升收益。

(二)加强业务合作

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完善了风险管理体系,具备了丰富的产品,掌握海量客户的资金流动信息和客户基本信息,如何能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记性有效合作,进一步掌握客户物流信息,通过数据技术,创造出更适合大众发展,更能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使得金融管理结构的创新能能适应金融企业健康发展。

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合作,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第三方平台及互联网金融发展,依赖于传统银行金融本质。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完善客户网络体验权限和网络服务水平。由于互联网金融吸引中小企业的特点是高校快捷。如,平安网上信贷与拍拍贷、人人贷,最快贷款到账为二十四小时,最慢时间为三天。这真是商业银行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商业银康可以通过互联网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便捷的资金提供方式,积极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竞争之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面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要冷静应对风险,利用自身的政策优势和资本优势,不断改变风险管理模式和金融服务思维,通过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形成全新的利润增长方式。目前,我国传统金融格局尚未打破,领衔金融市场的依旧是商业银行,这与政府扶植和多年经验有直接关系。但是,商业银行也要冷静面对形式,努力寻找自身不足,积极拓展融资改革与融资渠道,合理利用自身资源,以服务社会大众为本源,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联合互联网金融企业,为客户带来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开创传统与网络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谌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中国农村金融,2012,(24).

[2]潘意志.阿里小贷模式的内涵、优势及存在问题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2,(03).

[3]赵向阁,熊晓轶.电子商务在保定市县域经济外向型发展中的应用――以阿里巴巴网站为例[J].中国商贸,2010,(22).

[4]陈筱彦,魏嶷,许勤.运用高频数据衡量订单驱动市场的买卖价差[J].经济论坛,2010,(04).

[5]蔡雪飞.浅谈互联网上的金融与银行[J].科技经济市场,2010,(01).

[6]阮思阳.电子商务认识误区的澄清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问题[J].改革与战略,2011,(01).

[7]李勇.政府主导市场化进程的金融发展模式――以开发性金融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0,(10).

[8]杨凌云,徐学庆.论金融模式的差异及模式的转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9]黄燕.现阶段的中国金融模式刍议[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10]吴晖,孙宏.从内部银行到财务公司――关于企业集团金融模式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10,(01).

篇12

2009年底,摩根士丹利《移动互联网报告》,宣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自此,大量企业和团队开始关注并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但由于移动互联网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介入该领域的企业遭遇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其中,商业模式不清带来的挑战尤为突出。

为什么移动互联网企业会面临商业模式的困境?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及竞争环境的改变是这些企业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要真正实现突破,移动互联网企业应从商业模式的原生态、持续性和生态化三个方面入手。

保卫“原生态”战略优势

移动互联网企业面临的最大瓶颈就在于,抄袭完国外的模式后,却不考虑应用的本地化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缺乏“原生态”。

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企业大都采取“模仿”国外同类型企业的做法,其商业模式通过C2C(Copy To China)简单移植到国内市场,这导致企业经营没有或缺少原生性,从而陷入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困境。例如国内模仿美国签到服务Foursquare的大量移动互联网企业,目前就面临用户规模不足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国内人际交往模式跟国外的不同。

除了企业在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时需要注意原生态定位,一些先于其他企业进入该领域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也应该考虑强化商业模式的原生态,避免被山寨。例如2G时代知名的3G门户和UC浏览器,它们在WAP时代很好保持了领先性,也具有一定的原生性,但随着3G时代到来,大量的互联网企业介入该领域而使得它们的商业模式被山寨,从而陷入到市场丢失、用户体验不突出等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困境。

对一个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讲,模仿或构建全新的商业模式,应该尽量保持商业模式的原生态,应结合自身的资源与能力,形成与竞争对手或者山寨企业不同的差异化特征。

小米手机是保持商业模式原生态的成功案例。一方面,小米手机模仿苹果采取自行设计并寻找代工的方式,针对中国市场特点确定了2000元以下的定价,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特的产品定位;另一方面,小米手机放弃了苹果专卖店加网上销售的方式,简化为网上销售的模式,成功降低渠道成本;最后,小米手机在移动应用方面进行布局,推出了手机操作系统MIUI和聊天工具米聊,但它没有贸然投入巨资到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而是采取较为低调的示弱手段。

如果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原生性较好,可以使企业具有一定的差异化,留下大的改善提升空间,时间也比较充裕,不过这并不说明企业可以坐等成功的延续,而应该对产品及服务不断改善,强化原有商业模式定位带来的优势。

持续创新提升产品杀伤力

但并不是说,将一个国外的商业模式抄袭过来并做好本地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个商业模式想要不断成功,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新。

介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建立基本的商业模式后,应通过持续改进产品提升价值,为保持商业模式竞争力提供更多的元素,避免竞争对手介入自己的核心领域,导致同质化竞争的升级,影响企业盈利的实现。

苹果公司是从核心持续改善产品的最佳案例。在推出iPhone和iPad核心产品后,苹果不断为现有产品提供升级产品,为了强化核心产品价值,苹果还建立了软件生态系统,持续改善硬件产品的用户体验。正是通过不断改善的商业模式,苹果有效避免了竞争对手低价竞争的挑战。反观传统手机厂商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由于缺乏围绕核心产品改善的策略,纷纷陷入了商业模式困境。

号称最大手机厂商的诺基亚,虽然跟随苹果商业模式也推出了软件策略,但由于三心二意的应用没有强化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反而拖累公司丧失了发展方向。美国领先的手机制造商摩托罗拉也在去年落入了互联网公司Google手中,成为了Google的附属品,这也跟摩托罗拉缺乏围绕核心持续改进的策略有关。

不仅智能手机公司难以避免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困境,纯粹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也时有失败的案例。在WAP时代处于领先的3G门户曾经获得IDG大量的投资,但由于管理团队没有及时围绕核心改善产品,而是通过多方出击的方式介入到大量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使得其商业模式缺乏延续性,导致3G门户目前成为一个被遗忘的移动互联网企业。

从移动互联网实验室重点跟踪的50个移动互联网案例来看,大部分移动互联网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得竞争优势,避免被对手山寨,削弱了自身的差异化优势。研究及实践证明,产品或服务生态化是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可行方式。

善用“生态化”制胜法宝

最后,当通过持续的创新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后,如果想要做大做强,就需要由单一的产品覆盖到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

大部分企业经营者非常羡慕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的江湖地位,期望在移动互联网复制类似的竞争优势,避免简单的价格竞争。要达到腾讯类似的江湖地位,移动互联网企业应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认识商业模式的构建和创新。

苹果是构建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最典型的成功案例。苹果通过提供核心的硬件产品及软件服务,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在竞争对手跟随提供硬件产品和软件服务的情况下,苹果仍然有能力避免竞争对手挑战其竞争优势。例如,苹果的平板电脑iPad虽然比竞争对手亚马逊的Kindle Fire贵一倍,但其市场份额仍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这不能不归功于iPad加iTunes及App Store形成的生态系统。

类似苹果的成功还不多见,例如目前还不清楚模仿苹果的小米手机能否获得成功,但期望生态化的移动互联网失败案例随处可见。

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一直想引入社区化运营模式,并且还尝试建设了一个无线音乐微博平台,但最终也在集团公司统一运营移动微博的收缩策略中不了了之。

对于中国移动的创新项目移动MM、飞信以及无线城市,目前据称也处于生态化转型阶段,其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为什么苹果生态化策略获得了成功,而其他企业鲜有成功案例?

两个方面的原因阻碍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生态化的实现。一方面是企业或者业务负责人并没有清晰的生态化意识和思路,仅仅是感性地认为应该模仿苹果生态系统的做法,采取开放的模式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但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中国移动的无线城市生态化尝试。另外一方面,即便这些移动互联网企业坚定了生态化发展策略思路,但他们往往低估该策略所需要的资源能力,并且对生态化进程也过于乐观,从苹果生态系统演进进程来看,自从苹果2008年开始生态化建设,也是花了近3年的时间才真正成型。

篇13

作家刘墉曾写过这样一则故事:几个学生结伴登山,中途因天气突变,不得已急忙返回,却苦于找不到下山的路。幸好当地老乡及时赶到,他们才得以安全下山。返回的路上,其中一个学生对老乡说:“我们其实也知道方向,只是不熟悉道路而已!”老乡不客气地回答:“方向可以帮助你找路,但并不等于路!你还是走不出来!”

这则故事,也正形象地反映了时下无数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转型时的情形:面对互联网大潮的猛烈冲击,大家都知道未来必然要向互联网转型,但要真正做到转型成功,需要具体的路线图才行。《互联网思维2.0》一书,详细地解析了互联网转型需要采用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产品模式、营销模式等等,给企业探索转型之路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

在互联网时代,采用符合时代潮流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立足的先决条件。日本也有很多高精尖技术,为什么索尼、松下会一直衰落呢?原因在于,这些企业认为技术比商业模式重要,所以长期以来他们一直埋头钻研新技术,而忘了创新自己的商业模式。从1998 年到2007 年,成功晋级《财富》500 强的企业有27 家,其中有11 家认为自己成功的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时代,有生命力商业模式有“长尾”型、平台型、免费型、线上线下型(即O2O)等等。

“长尾” 型商业模式有世界著名服装商ZARA 的例子。ZARA 开创了一种称为“快速时尚”的商业模式,其特点是“快速、少量、多款”,每年推出上万款服装,并且款式与时尚同步,“进货快、销货快”,大大减少了需要打折处理的存货,款式更新快加强了新鲜感。

免费型商业模式,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商业模式。过去,一家传统企业,如果把99% 的产品免费送给别人,仅1% 的产品收费,那么,该企业注定难以生存。不过,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这么做再正常不过了。比如谁都可以免费使用QQ,同时QQ 也提供一些需要用户付费的增值服务,仅QQ 秀里就有蓝钻、绿钻、黑钻等。即使有3% 的用户每月花10 元钱来购买,对于拥有6 亿QQ 用户的腾讯公司来说,每个月也会有可观的收入。

篇14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供应链;商业模式;对策建议

一、引言

在现代科技信息推动下,互联网经济时代悄然到来并实现了高速的发展,并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对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提出了跟高水平的要求,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需求。互联网经济对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优化了外部宏观环境、提供了新理念和方法、强化了持续创新能力。但是,在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缺乏完善的规划和至、各方的参与度较低、缺乏专业化人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促进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经济对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了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宏观环境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为各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互联网经济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与传统经济的有效结合,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合发展新模式。而供应链商业模式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互联网经济为其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使得供应链商业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撑,使其创新发展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外部环境中,进而可以有效转变传统模式的不足,更加高效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提供了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新理念和方法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创新需要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作为支撑,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正是充分融合了新发展理念和方法之后才形成的全新发展模式。在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能够充分借助其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互联网经济为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使其能够摒弃传统模式的影响,顺应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着眼长远制定全新的商业模式,进而加快整个供应链的发展步伐。

(三)强化了供应链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能力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互联网经济发展逐渐成为主流,整个市场需求处于快速发展变动中,因此供应链商业模式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适应和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传统模式的影响下使得供应链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不足。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创新基础上,其发展充分融入了创新理念和方法,因此可以为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提供有效的创新支持,使其可以借助互联网经济的诸多优势不断进行自我创新,并顺应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持续提升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创新性发展。

三、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一方面,大部分企业缺乏对互联网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认识,没有给予其必要的重视,不注重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在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各个环节中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在软硬件设备、人员配备、内部环境等方面都没有给予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支撑。

(二)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制度安排一方面,对于供应链商业模式在互联网经济下的发展还缺乏有效的发展规划,主要是对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缺乏有效的认识和预测,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眼光,存在短视行为,进而使其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另一方面,发展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难以紧跟其发展趋势,因此在制度上缺乏先进性,进而难以发挥对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保障作用。

(三)各方的参与度贡献度不高各方的积极参与是供应链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也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当前,在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各方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均较低,很多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对自身的重要影响,将其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模式,与自身发展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不愿意参与到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中。同时,虽然在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中有部分企业参与进来,但其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贡献度相对有限,使得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

(四)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团队互联网经济是知识经济时展的代表,人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为关键的资源,人才也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和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还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团队。一方面,各企业不注重对现有岗位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其专业技能和知识体系得不到有效提升,限制了其专业能力,因此难以发挥内部专业人才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中,没有从外部引进专业化人才,现有人才团队得不到有效补充,外部先进技术和理念难以流入,因此使得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进程缓慢。

四、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融入到各行业企业的发展中,因此在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必须要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要充分提升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将其视为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关键,促使管理者之间进行积极对话和合作,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营造出良好的应用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快应用信息技术的步伐,在软硬件设备、人员配备、内部环境等方面都要进行及时更新,创新发展理念和方法,形成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全面顺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趋势加速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

(二)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制度安排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发展规划和制度作为保障,以此确保其顺利实施。一方面,要以互联网经济发展为基础,树立长远的发展规划,根据供应链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对供应链中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和高效利用,确保其商业模式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要对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发展制度,对商业模式发展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规定,确保其整个发展过程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制度层面的保障作用,促进供应链商业模式的持续发展。

(三)提升供应链各方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需要提升各方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因此在互联经济下不仅要提升供应链各方的参与度,还要提升其贡献度。一方面,要对互联网经济在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宣传,积极邀请有实力的企业作为主导,充分吸纳各企业成员的参与,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提升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规模效应,降低发展成本和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另一方面,要对供应链各方的职责进行严格的划分,对其在促进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客观的考评,鼓励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借助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机遇,提升促进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能力。

(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化人才团队建设是促进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的内容进行有效设计,定期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关于互联网经济和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方面的培训,提升其专业化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可以充分发挥内部人才对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商业模式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供应链中各企业要通过充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外部引进一批专业化的互联网经济和供应链发展方面的人才,实现对现有人才团队的有效补充,为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发展建立强大的人才库。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