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作为实施公民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历史学科融合着历史史实、社会经济、人文地理、政治状况等多种学科内容,所以初中历史在课堂目标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都要有着新的课程标准。历史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综合性,突出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养成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好习惯,是每个历史教师将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根据多年历史教学实践经验,简要谈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些想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充分通过课堂展示
历史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达到全面的能力状态。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有宽阔的历史视域,最后还要有丰富的人文情感。在不断充电自身专业历史知识的同时,要积极提高课堂教学技能,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流露真情,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历史学科的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再现还原,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切忌照本宣科地念书,用一支粉笔一张嘴结束一节课。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提起听课的兴趣,只有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通过内心自然的情感流露,通过讲课过程中语调、节奏等各方面的变化,带给学生亲切的教学体验。比如在教授郑和下西洋一课时,可以在学习完后跟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在郑和的身上可以看到哪些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然后与分组的学生一同讨论,增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最后的讨论和交流,学生们好像已经坐上了郑和下西洋的航船上,兴致完全高涨,课堂的和谐氛围让历史课堂效率迅速提高。
(二)精心设计,创造历史形象课堂
由于初中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理解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更多的时候,形象而生动的图片或者多媒体动画,更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这样精心设计的图片或者动画展示,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历史事件的时候,通过视频演示,加上指示会意,通过一些新奇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同时,通过有血有肉的形象教学,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转贴于
二、开拓创建新颖的历史课堂教学
(一)改变教师地位,由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传道者的身份为学生所熟悉。事实上,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教师应当更多地担当起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教学的目的不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给学生,而要启发他们去主动寻求知识的逻辑和组织关系。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提供给学生一个有效的知识平台,并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动态。初中历史教学必须给学生一个主动探索的机会,通过教师亲身参与、指导,与学生交流沟通,来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过程。
(二)开放式教学,提供学生更加广阔的空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传接方式的,过于单一和被动,使得大多数学生只能一味被动接受知识灌输,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教育效果的下降。我们的历史教学课堂应当是自主合作、开放沟通的,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能全部给学生包办了事,要让学生有机会去自主学习,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主动探究新的知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通过活跃的课堂和愉快的氛围,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供给学生表演、讨论的参与机会,让他们有更广阔的空间来展示自身能力。
(三)因材施教,实行分层分段教学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历史课堂教学,这是符合教学发展规律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课前预习到课后复习,从课堂教学到课后辅导,都是层次性要求的教学过程。通过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同样得到学习进步的信心和乐趣,这是每个历史老师喜闻乐见的事。因材施教,是要抓住历史事实的发展轨迹,并介绍现实来讲课,而不是空洞的说教。通过将历史与时政热点结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明智明理,这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应当努力的方向。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跟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密切相关。只有教师的素质水准提高,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取得新课改后历史教学发展的新境界,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秉承.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应用与评价[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2] 金绚辉.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做法[J]. 学苑教育,2010,(01)
关键词:初中历史;角色转换;主动性;教学效率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活泼的初中学生,他们好表现,喜欢就课堂上的某句话或某件事发表评论,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够长,思维发散。因此,常规课时异常活跃;活动课时浑水摸鱼;受批评时或狡辩、或强烈抵触;批改作业时,看到的是应付了事,甚至是空本子。面对这种种状况,我不断寻找原因,调整方法,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做出以下分析:
一、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为什么初中历史课堂会出现如此多的不和谐现象?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中考指挥棒的作用。江西省的历史中考为开卷考试,卷面满分50分,与政治合卷,这就决定了学生的重视度不够,公开场合称其为小科目,私底下,学生都称历史为副课(与主课相对),其言下之意可想而知。第二,受历史学科特征影响。历史学反映的是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又不能通过实践感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提问较少,授课内容较多,留给学生主动思考的时间少。教师教得枯燥单调,学生学得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客观因素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上述现象,那么,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
二、解决方法
【关键词】体会;历史;教学
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这种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的几个特点: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这是我们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的一个基本性质。其普及性与基础性便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能够让学习这门课的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所谓发展性也是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来说的,因此教学中又要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个性和变化性,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的教育打下基础,为学生进入和适应未来的社会打下基础。
1转变教师、学生观念
在新课改的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中学历史课堂的效用,教师学生都需要全新的转变。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观念上应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和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象;改变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差异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向教育的个性化转变。学生要转变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增加课外多渠道的阅读;正确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首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性,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保护好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到长久的保持,做到乐意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其次,要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促进师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第三,要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关注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社会调查、收集、分析、筛选信息,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进行学习实践活动,解决问题。
第四,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探究欲,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既定的教学案。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智水平,克服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第五,要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模式,把学生带到各种情境和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学生通过一次次的历史综合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历史课程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亲和力,使历史课程成为学生沟通社会的桥梁,使学生由“自然人”逐步演变成“社会人”。
3注意多层次、多方面的联系
历史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时间跨度大,涉及地区广、国家多,历史发展变化有错综复杂,但历史事件有着时空的发展,历史现象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明确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把握历史知识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引导学生明确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成为发展能力和提高历史认识的过程。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注重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注重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
4调整、整合教材内容
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整合。历史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历史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在历史教学中,既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只凭历史教材来组织教学内容,更不能受制于教材设计顺序,按教材内容顺序来安排教学顺序。只要我们不违背教材和课标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就可以因地制宜的对“原版教材”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处理”和“整合”。教师可根据课标的单元要求的详略以及班级实际情况,把几课时合为一课时或把一课时分成几课时进行“板快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不同的历史教学授课内容设计成不同的课型。对教材内容处理要生活化,教师只有把教材与生活中相关的素材密切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一个好的历史教师需要从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让历史与学生生活靠近,逐步填平过去与现在的鸿沟,使每个学生都能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针对不同授课内容,设计不同活动,让历史课堂“活”起来。在中学的历史课堂上,学生接触到的更多的是文字材料。教师不可拘泥于某种教材,要注意灵活多样,因时制宜,科学有效的使用教材。教师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应当注意文字材料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比如,静态的文字、图片、图解、图示、历史年表、历史地图、文字表解、统计表等和动态的动画、录像、投影、幻灯、影片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积极性。
5提升人为、科学精神
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体现了人文精神,并且在新编的历史教材中也把这种人文精神从形式到内容加以落实。在新的历史教学改革中,历史教师不再是任何有文化的人就可以充当的职业,新的历史课程对历史教师的水平、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有所提高。除了知识结构层次的专业化以外,历史教师还须具备许多教师必备的技能与素质。历史是一门人文色彩非常浓厚的学科,这决定了作为一名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当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人文背景以及对历史执着的热爱和独具特色的思维习惯。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熟练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个性差别、兴趣爱好等个人背景,能够用教师的技能与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为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付出自己的智慧与心血。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具备反省教学的能力和教育科研的能力,这些能力才是教师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标志,同样也是历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
参考文献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1.历史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虽然我国已经大力推行新课程的改革,但是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不仅教学模式单一,而且历史课堂教学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历史知识进行高强度记忆,或者是照本宣科要求学生直接在课本中划出重点内容,以此来达到考试过关的目的。譬如在这一历史知识教授中,绝大部分教师仅把的过程大致宣讲一遍,然后就重点讲解该事件中考试的知识重点,致使学生对仅仅只有个简单认识,不能深入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往往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浇灭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并且制约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2.初中历史教学缺少良性的课堂互动。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元素,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然而,在当前我国大部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仍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互动,上课时只有教师在讲课,学生并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这些都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3.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节。
历史并非单纯的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一种记录,更是让人们通过对历史的研究达到引以为鉴的目的。然而,当前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是想脱离的,大部分学生不理解研究历史知识的真正意义,不明白所学到的历史知识有何作用,除了应付考试外,根本没有学习的动力,所以导致大部分初中学生缺乏最基础的历史知识与社会常识。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对策
1.加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要培养出符合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建设需求的人才,因而,陈旧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桎梏新时期初中历史教育对我国人才的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对历史课堂教学予以变革,通过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譬如,教师在某一历史知识教授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就这一知识予以内部探讨,然后回答教师对该知识点的提问,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更为深刻。其次,教师也可以采取历史角色扮演的课堂教学模式。当教师教授完某一历史知识时,鼓励学生扮演该历史事件的角色,在课堂上再次演绎,不仅使得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变得更为活跃,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在有趣的历史角色表演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2.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合理地创设课堂问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历史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要合理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理解接受能力相结合,适当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对该问题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散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以“”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指出参与此次变法中的主要人物,此后让学生对的结果进行探讨,为什么此次变法如此快就惨遭失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研究与探讨,此时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都被激发起来了,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共同地探讨此次失败的根本原因。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活动;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逐渐转变。经过不断总结,教师发现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历史,感悟历史,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历史素养。
一、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意义
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是以教学课堂为媒体,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创新性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形式。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以教学活动促进教学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是为了让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创造性、开放性以及自主性。
二、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1.确定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主题
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该确认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主题,这是必要的准备工作。在中学历史教学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各个教学目标的性质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所以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教师和初中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也可以提高课堂质量。在历史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在课堂上应该开展怎样的活动还有怎样开展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前也有所准备。教师在课上准备开展的教学活动主题也应该同初中历史课本密切结合起来,同历史的实际相结合,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讲授“中国古文化发展”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古代生活图片或者生活环境来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2.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新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结合史实、真实的图片来增加历史课的真实性。因此教学都是以人为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要像教材一样贴近学生。形象性和生动性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教师可以根据课后的探究与活动及每一单元的活动课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华夏之祖”,可以让学生通过收集、选择古代神话故事素材来讲述神话故事,培养学生不畏艰险的劳动、正直无私、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高贵品质。实践证明,教师只要善用教材内容进行历史知识拓展,根据学生本身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就能开发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
3.抓住历史活动的特征
历史课堂活动有几个基本特征,只要抓住这几个特征才能使学生学到更多历史知识,要想掌握它首先要了解它。一是历史性。初中历史活动的主题,一般都是与历史史实相关,因为历史知识要结合历史事件,因而历史活动应当与教材相结合。初中历史活动课的主题均取自于初中历史教材,活动课的内容都与一个历史事件或是某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有关系。综合以上可以知道,初中历史活动课具有历史性特征。二是多元性。初中历史主要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部分,在历史课本上,我们也能看出初中历史是一门多元化的学科,涉及了方方面面的知识。三是兴趣性。初中历史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历史的学习而言,历史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增加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其在历史的学习上有极大的动力。所以在活动中教师要牢牢吸引学生的兴趣。四是自主性。历史活动应反映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自主选择与主动投入,着重自我显示聪明才智,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成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
4.历史活动要与历史知识相结合
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完成教学目标,还要求教师还原历史,这是对历史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对历史史实产生真实的情感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教学语言进行正确使用,即无论是在课程导入还是在对主要和重点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都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来为学生描述历史史实,让学生觉得历史知识贴近生活,形成轻松无压力的氛围。举个例子,教师在讲述我国时期的历史时,教师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为学生列举战争时期各个事件、战役,并以此来形成一个详细的,具有代表性的“大事年表”,同时以“年表”为基础通过语言进行富有感染力和带入感的描述,从而使学生这个主体融入教师授课过程中所建构的历史大环境,从而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行培养。学生也能根据教师所讲的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5.关注学生个体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没有被动方一说,因此,教师要在过程中时刻对学生的各种反应进行关注,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法,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表现进行学习方法的调整。学生既是整体又是一个个个体。因而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班级学习进度,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历史,更好地为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历史素养的培养服务。与此同时,不同的学生又是各个不同的个体,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人具有差异性。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班级主体对学科的感受,又要关注各个学生个体对学科的接受能力。教师要时时刻刻以人为中心,为学生服务。总而言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学习历史的好办法。历史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提高一定的文学素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历史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历史活动让学生能得到感情的释放当然能更好地学习历史。学生也要思考一下这样的活动课对于自身的影响。只有这样,历史活动课才会开展得更加有意义。
作者:颜清忠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导入技能 导入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于历史这一人文学科的历史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前导入是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入”就像是一首乐曲的“引子”①,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入,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望。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而言,刚刚接触这门全新的课程,课前导入如何?对于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历史知识至关重要。因此,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个人对导入技能的一些看法。
一、导入技能的概述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上课一开始时的一种教学行为,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的认知准备,促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期待和参与需求,从而使学生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②。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前导入是首要环节,也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历史这一学科特有的性质,课堂导入直接影响本节课的教学质量。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会将遥远的历史拉近学生,贴近现实生活,有效地把学生带入历史学习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会引导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建立起与新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③。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技能的几种常用方法
导人方法的正确选择,会使整个历史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可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导入方法的选择尤为关键。通过笔者近来的观察与总结,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更适合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导入。
1.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即通过复习旧课或原有知识对新课进行教学导入的方法④。这种导入方法可以使学生从以前学习过的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中,这样不仅回忆、复习了旧知识,而且对所要学的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复习导入法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一点,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旧知识,并不仅仅是指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而是要与所学新课相关的一些知识,对新课学习有一定帮助的知识。
比如,我们在讲《王安石变法》一课时,就可以采用这种导入方法。在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商鞅变法》一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秦朝商鞅进行一系列的变法措施使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之后的宋朝有一个人也进行了一种变法?为北宋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就是王安石。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北宋,领略一下王安石是如何进行变法,使积贫积弱的北宋得以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内容:王安石变法。”老师正确引导学生从以前学过的商鞅变法过渡到今天要学习的王安石变法。
2.设置悬念导入法。这种方法就是在上课一开始,老师就有目的地设置悬念,提出一些与本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好奇心,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例如,在讲这一课时,老师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老师讲:“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5月4号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说道:“五四青年节。”那你们知道五四青年节是怎么来的吗?是为了纪念,那什么是呢?就这样老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激起他们对本课的好奇心。老师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效果事半功倍。
3.热点事件导入法。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如远程教育、网络课堂、翻转课堂、微格等已经广泛普及中学历史教学。学生了解新闻时事也是极其方便的,我们可以利用当前热点话题进行历史课堂的教学导入,利用热点话题进行新课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与当前热点相结合使遥远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例如我们在讲《》一课时,可以利用去年我国举行的“中国人民70周年纪念日”盛大阅兵进行本节课的导入。现在的初中生兴趣比较广泛,对于当今国事也比较关注,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当前的热点事件进行新课导入。
4.故事导入法。相对于枯燥乏味的阅读历史课本,学生更愿意听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因此,历史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以讲故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可以用于历史课堂教学的故事有很多种,比如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古代神话传说等。利用有趣的故事进行课堂导入要尽量简单化,导入时间需合理,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从故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进入本节课的教学中。
5.影视导入法。如今大家都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比较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历史典故已经通过众多影视作品逐渐呈现出来。现在网络,电视已经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把有价值的一些影视作品带入历史课堂中,把学生的兴趣变为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动力。
比如现在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历史教师在讲有关秦国的历史时,就可以以这部热播的电视剧作为历史课堂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影视导入法对于初中生这个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导入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一些比较难的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课前导入方法有很多种,历史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需要决定选用哪种方法。但是笔者认为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上这几种方法更为合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上仅仅是笔者的个人观点。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的积极作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意味着,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课前导入极其重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入技能的合理运用有如下积极的作用。
1.一个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会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望,同时将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将遥远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在课堂一开始,要将学生从课间闲散的状态中迅速拉回课堂中,一个精彩的导入设计是极其有必要,它将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3.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前导入不仅会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我们学习过的旧知识,而且会为我们即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埋下伏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对后续的历史学习有积极的影响。
4.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会为学生清楚地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即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
导入技能的有效运用,会使整个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轻松学习历史。
四、课堂导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导入技能的合理运用使日常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对于导入技能的使用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入要控制好时间。初中一节历史课是40分钟,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如果课堂导入时间过长,则会影响这节课教学内容的整体完成进度,最终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2.导入要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服务,简单明了。导入的设计必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针对性强。
3.导入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课堂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课的教学中。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设计导入应该针对学生实际问题进行精心设计。
4.课前导入方法应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与设计,并且要紧扣所要讲的教学内容,不能偏离主题,要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和容易接受、理解的材料。
5.导入要具有启发性,与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对历史知识的强烈好奇心。
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课堂导入环节的不断更新和优化。课堂导入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将关系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我们务必特别关注导入技能的研究,不断加强课堂导入的训练和方法的选择,努力提高整体课堂教学质量。
注释:
①陈辉.中学历史教学论新探(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15.
②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94.
③陈辉.中学历史教学论新探(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15.
④陈辉,中学历史教学论新探(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16.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陈辉.中学历史教学论新探(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朱汉国,郑国林.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叶小兵,姬秉新.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夏辉辉.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田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案的设计[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2013.
[8]华裕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探讨[J].考试周刊,2009(4).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对策
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注重实效性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它不再仅仅是依靠教师单向的支配灌输,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开放性、启发式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追求课堂讨论与交流以及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那么,如何来设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就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营造浓郁的课堂教学氛围
1.合理营造民主和谐、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要求积极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这就摒弃了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着眼点。所谓的“师道尊严”在今天已经没有生存的土壤,而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和谐相处,同时要允许学生畅所欲言、无拘无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与教材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例如,在《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这一课中,有的学生认为科举制度好,有的则认为不好,有的认为利弊共存,作为教师不要立刻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要充分尊重他们的理解,并适时地进行引导。另外,历史教学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不仅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初中历史课堂注入了活力与新鲜的血液。因为它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创造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这种技术具有信息多、容量大、趣味性强的特点以及声音、图像、文字集于一体的特征,所以它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来作用学生的感官、积极调动多样感官的参与,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锻炼其应用历史思维的能力。在《石窟艺术宝库》《书法与绘画》以及凡是涉及疆域地图的课中,都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将抽象的、干涩的知识变得更为生动、形象、直观,利于学生掌握。
二、改善学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学习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关键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由想象,使见仁见智的个性得以发挥,探究人生意义和社会的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扩散思维,从而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独立思考。新课改强调教学要从“会教”到“会学”的转变,注重教学效能。“教师教会了什么”要向“学生学到了什么”转变。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行为,将教师硬性传授转变成学生思考表达、讨论、发表见解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在教师尽量少的暗示下进行思考分析。在《繁荣和开放的社会》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举办诸如与历史内容相关的小故事会,例如魏征的故事、文成公主的故事、科举的故事等等,通过这种“故事会”,学生会对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关系等问题有一个比较好的理解。
三、注重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创新历史教学的评价方式,摒弃传统的以“成绩”取人的弊病,即采取整体性、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机制,将评价落实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我们要把学生的各个方面都纳入评价的体系中来,不要仅仅局限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同时,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实施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分出学生的优劣、好坏,其旨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这种评价没有终点,它始终成为下一阶段评价的起点和依据。可以说,好的教学评价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
随着本次《2011历史课程标准导读与课程实施》的学习,认识到新课标强调知识获取的过程,倡导对历史学习的体验与感悟,在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情感价值观,而“创设情境是解决问题、构建新知的前提”。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新课程理念实施的重要途径。
所谓教学情境,即指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和情感的氛围与环境。采用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具体教学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优化认知过程,构建历史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具体、形象、生动是教学情境的显着特征。初中学生正是形象思维成熟、抽象思维发展的时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思想活跃,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正符合初中学生这种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由于历史史实具有很强的过去性,学生不可能亲身经历和感受。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往往能把历史事件的全貌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历史的亲近感、真实感,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时候,实施历史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历史教师的关注和青睐,有力地推动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动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但有些老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大体表现为:一是在一堂课中,创设情境太多太杂,学生面对情境中丰富的历史信息而无暇思考分析,导致情境的无效创设;二是创设情境中蕴含的有效信息量太少,无以促动学生的深层思维;三是情境的创设未能切中课堂的重点难点,情境创设走偏了课堂;四是情境的创设脱离学情(即学生的实际水平状况),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怎样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教师要认真准备,不能在课堂上临时发挥
教师备课要认真仔细,认真推敲每一环节如何精炼恰当的创设情境引入,无论是引用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还是应用多媒体创设声像情境,抑或是学生的角色扮演,都应作周密的计划与安排,否则创设的情境失真,也就起不到情境教学应有的生动形象效果,导致情境创设的无效。
二、情境创设要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能否突出,难点能否突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创设历史情境,就是为了帮助解决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情境的创设要能突出教学主题,紧扣教学的重难点,否则情境的创设只能是流于形式。如在《秦的统一》一课的教学中,把大量时间用来展示秦灭六国的军事战争的壮观场面中,而未能在本课的重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上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情境创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常用的历史情境有实物情境、问题情境、运用多媒体声像情境等等,但无论哪种情境的创设,都不能使学生只做“听客”和“看客”,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中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展示个性,展示综合素质,建立起“我能学”的自信心,实现“我会学”的信念,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有用学科,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鲜活、生动、有趣的课堂。
四、情境的创设应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
我们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启发性、诱导性、探究性,要蕴含一定的思维深度,富含激发学生想象的信息,以此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并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情境信息,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如我在教学《同仇敌忾,抗战到底》一课时,首先播放电影《血战台儿庄》片段,学生很快就置身于血与火的战争场景中,然后要求学生观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并找出日军进攻的方向,接着启发提问:日军向徐州进军的目的是什么? 徐州保卫战的指挥官是谁?徐州战略要地在哪里?
最后要求学生归纳分析,敌我双方争夺台儿庄,血战台儿庄的重要意义。在这一情境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学习情绪被充分激发出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情境的创设应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精确切入
[关键词]初中历史 低效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86
为改变初中历史课堂的低效化现象,本文以北师大版(七上)《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为例,试从联系生活实际、构建知识体系、渗透问题、注重启发等方面,寻求应对之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出于应试的目的,历史课程被无限压缩,其趣味性、情节性、逻辑性大打折扣。于是,学生不得不依靠死记硬背来应对,这样一来,学科吸引力自然削减。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参与感”,让学生观察、思考、评判历史事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现实生活来学习历史。比如在《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问:从当今中国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我们可以对中国“北轻南重”的经济格局一目了然,历史上也是这样的吗?从“南蛮”这个词汇可以看出,相对于中原地区,南方曾经是不开化不发达的地区。那么,从何时开始南方经济得以发展?这样联系当前城市热点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对历史问题产生深入探究的热情。
二、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整合
历史内容的章节之间、单元之间有较强的内在联系性,然而初中生的思考能力有限,往往不能抓住历史之间的内在逻辑来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为此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从“民族关系”“战争”“制度”等方面,进行专题性的知识体系构建,或者归纳某章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比如在《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中,对“南方经济发展概况”的小结,可以放手让学生来探讨。古代经济发展主要是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部门。农业方面:三个先进的农业生产区已形成;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农产品商品化。手工业方面:出现了冶铸业(灌钢法);丝织业重心开始南移。商业方面:商业城市形成与繁荣;海外贸易港口建立。教师可对商业的“海外贸易”向“南方商人船队远航”等方面做适当拓展。
三、渗透问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引导
历史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思考与质疑,是学习主体全身心的投入。高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问题渗透,让学生处于积极思考之中,提高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单从孤立的知识点来看,]有什么太难的问题,也不容易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本节课共分为“人口南迁”“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三个板块,学生所以选择或者按朝代的更替来梳理,或者从民族分裂对峙等主线来把握,或者从经济发展方面来思考。这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重点是什么?可以从标题内容或从练习题来思考,不难发现“南方经济的发展”是重点。那么,为什么先要介绍“人口南迁”“淝水之战”等内容?学生联系当今许多年轻人去北上广拉动当地的GDP的案例,通过思考与讨论认识到:北方常年战乱,导致大量人口南迁,为不发达的南方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与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淝水之战,在前秦与东晋之间展开,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南方士族的一场战争,东晋的胜利有效地阻止了少数民族的南下,为南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注重启发,提高引导艺术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新教材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探究学习。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关键。我经常用一些诗词导入新课、突破重点、难点、总结课堂。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马上就能完成学习状态的转换,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用诗词导入新课,使历史课堂熠熠生辉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的授课过程中。所以,要提高历史课教学的实效,导入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有一些诗词导入新课,从而使整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序幕。比如在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主题《秦朝的统一》这一课时,我就借用了的《沁园春・雪》中的下阙诗词导入新课,歌词出现采取了配乐朗读的方式,在学生听全词的时候,我就把下阙给学生写在黑板上:“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借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学生听完全词后,我就用彩色粉笔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划出来并分别给学生作解释。在笔下的几位古代帝王,秦始皇是首位,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看看秦始皇有哪些功绩值得放在首位呢?从而带学生一同走进了《秦朝的统一》这一课。
二、用诗词突破重点、难点,使历史课堂诗意盎然
诗词往往是历史的缩影,应用诗词,重温历史,可以有效地点燃学生的激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在讲“”时,我用了《共青团之歌》,“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青春点燃未来”。一曲激情澎湃的青春之歌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激起了学生久违的青春自豪感。在熟悉的乐曲当中我们开始追述青年节的由来,由此导入新课,学生从一开始就兴奋起来。
还有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的情况。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利用佛教欺骗和麻痹广大人民,当时许多皇帝、王公、贵族和大臣都大力推崇佛教,因此出现了佛寺遍布各地,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县丰实。”则以典型的视角描绘了开元盛世的景象。“暖风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反映了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苟安江南的情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对项羽的评价,李清照用项羽至死不肯过江东、有英雄的骨气来讽刺南宋统治阶级苟且偷安江南一隅、醉生梦死、歌舞不休、不思进取的行径,但她没有看到项羽败亡的必然性。
可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诗词,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感,而且还可培养学生历史领悟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从而达到寓学于乐,轻松学习历史的效果。
三、用诗词作总结,使历史课堂诗兴悠远
新课上完后,我常用一些诗词作总结。比如在学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上册的《左宗棠和》,我就用“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来总结左宗棠,赞美左宗棠在新疆创造的伟大功绩。《》的签订,台湾的割让,中华民族在流泪、流血。我就用了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性;教学新理念
初中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门基础课程,它通过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当前我们提倡主体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就是其学习主体性的基础。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倡创新精神,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他们发展的根基,是他们求知、探索的原动力。可以说没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没有学习的创造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历史教学的艺术性呢?下面谈谈我在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灵活教学,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和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应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必然性,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多措并举,满怀信心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应采取多种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注重学生的思想活跃,态度积极,从而使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其次,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以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熟悉教材,扩大知识面,增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是最基本的。但是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仪仅停留在兴趣上。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这种客观存在要产生既有形又无形的一种力量、一种威势、一种信心,这就是一种人格魅力。要有人格魅力,在智力素质方面,要有深厚的业务功底,对教材有驾轻就熟的水平,对知识有旁征博引的能力及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有才气,这最重要的是展现在课堂上。教无定法,同样的课题、同样的课堂,不同的教师,其精彩度、影响力绝对不一样。
再次,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培养善于驾驭课堂能力,可以通过像央视《实话实说》节目那样,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沟通心灵,也可以像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里的大师一样潇洒自如,妙趣横生;在非智力素质方面,包括教师的风格、气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一提到这个老师就信心百倍,激情饱满,以此来吸引学生要比浅层次的兴趣教法更为有力。
三、勇于创新,积极培养教育教学新理念
教学可以说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然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既然是艺术,就要不断创新。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讨论、问答的方法、模拟、竞赛、游戏、角色扮演、历史课本剧编演等方法教学活动,还可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的石器、竹简、泥制活字等。此外,课堂上可以运用直观性、动态性强多媒体辅助教学。科学的、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教师应在充分掌握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参观博物馆,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等,使学生自觉的、多方面捕获历史信息,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在设计教学上要注重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磁性化;激趣化;诗意化
在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积极摸索新课导入的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恰似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意义。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丰富多彩的课堂导入策略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兴高采烈的进入新课学习,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那么,怎样徐徐拉开“帷幕”让学生饶有兴致的参与知识探究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磁性化导入是顺利拉开帷幕的金钥匙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可见,新课导入时一定要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譬如,我在讲授《》时这样导入:“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浓黑的烟雾绵延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弥漫纷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全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 如此情景的描述,既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又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力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呢?再如在讲述《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时,我这样导入:“在一部电视剧里,描写秦汉之际,刘邦的妻子即后来的吕后, 因躲避兵乱逃进一座尼姑庵中的故事, 同学们想一想编剧、导演犯了什么错误?”学生针对上述问题普遍感到疑惑:编剧好像没错的,因为吕后是女的,当然是躲进尼姑庵呀!这似乎符合情理,但不符合历史史实。如此磁性化的导入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学习,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油然而生。
二、激趣化导入是吹响师生互动的冲锋号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 实践证明:惊奇和疑问是兴趣的渊源,因此,学生只有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探索。譬如,我在讲授“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时,设计了一个问题链:“人是猴子进化来的吗?人与类人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外貌与吃住是怎样的?”学生面对以上问题欣喜若狂深入历史的隧洞中去探寻其中的奥秘,从而成功的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他们在逐步获得成功的前提下继续参与知识探究。这个例子也进一步佐证了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
三、生活化导入是开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比较渴望获得认可与欣赏,喜欢表现自我。所以,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许多学生为了能在课堂上有所作为,他们会特别注意积累平常生活的知识经验,挖掘这些经验的知识内涵,从而使他们体验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譬如,我在讲授古代希腊的内容时,就开门见山的发问:“体育大家都很喜欢吧,那你比较喜欢哪一个项目?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与希腊有何关系?”话音刚落,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起来,同学们对这个话题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整节课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
四、诗意化导入是把学生带入“大观园”的导游
不管是唐诗,还是宋词,其精炼、生动和优美语言让学生普遍亲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导入,既可以巩固复习语文基础知识,又可以营造活泼欢快的氛围,能有效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之弦,使其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譬如,我在讲授丝绸之路时,自己先朗诵几首与之有关的不朽诗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学生在欣赏类似的诗句中初步感知了丝绸之路神秘飘渺,从而更要有兴趣的探讨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基础。再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时,就请学生集体背诵、感悟的七律《》,作者只用短短的56个字就高度概括了艰苦卓绝的路,数不清的险山恶水,在等革命家的眼里只不过是“细浪、泥丸”。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加深了对学习的内容初步了解,而且为战士不畏艰险、以苦为乐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所感染、膜拜,也让学生轻松地记住了途中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等知识点,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有效的提问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快速形成历史学习的逻辑思维,对于他们历史成绩的提高也有着莫大的帮助。初中生正处于一个不大不小的年龄,他们活泼可爱,如果强制灌输给他们理论上的知识恐怕达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在初中历史教育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合理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妙趣所在。我们需要引导初中生们体验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其实践能力。积极为初中生们创设情景,以便于提问的展开,让同学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精心设计学习情境,要讲求难易结合、层次分明,选择一些有趣的话题,带领全班同学们一起讨论,讨论之后老师提出提前准备好的问题,由学生回答。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开展提问环节的基础奠定。如何具体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事情。其实这件事说来也非常简单,只要我们可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然后抛出问题,提问这个环节就可以进行的自然而然。例如在学到美国南北朝战争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播放一段《乱世佳人》的电影片段,大家都知道,这个影片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作品,而且故事的背景就是南北战争。选取合适的片段,如片首斯佳丽在参加聚会,午休时偷偷溜出去听到了一群男人在谈论对战争的想法。让同学们看完这个片段,老师就可以提问这样的问题:从电影片段里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原因是什么?当时美国南部的经济、政治状况是怎样的?这样一来,同学们很自然地就去思考这两个问题,比直接提问的效果要好很多。
二、根据情况适当提问
根据情况适当提问是指老师在提问前要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根据这些状况提出适合其回答的问题。同学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成绩、课堂活跃度等方面。有些同学对历史兴趣比较大,学习动力就高,成绩高一些,在课堂上也有自信发言或与老师讨论交流。也有一些同学,接受知识比较慢,成绩相对低一些,因此自信心不高,不敢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或者举手回答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做到因人而异,开放提问。成绩差一点的学生更需要得到老师的重视和鼓励,切不能心存偏私,只向成绩好的孩子提问。老师要根据被提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其回答的问题。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对于成绩相对较低的同学,要加以照顾,可以先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其参与课堂提问。那么对于成绩较高的同学,可以提问一些扩展性思维的问题,重点在于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兴趣,积极思考。有的时候,一道历史问题可以根据所占角度的不同,有不同的见解,对于有不同见解的同学,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而对于没有回答对问题的同学,千万不能斥责,要帮助他们分析是哪一步出现了错误,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总而言之,就是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提问中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例如在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老师提出: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这些问题考验的是同学们的发散思维,老师也可以让学习程度相对好一点的同学来回答,当然也需要鼓励成都不好的同学认真思考。
三、有目的性地提问
一、备课环节的现状分析
有研究表明,教师授课前精心备课、课前认真计划和组织教学,学生在课堂中更能注意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节省教师在课堂组织和管理上的时间,大大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率。相反,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干扰越多,组织教学进行课堂教学管理时间也越多,学生就越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而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更多老师课前备课却不够“用心”。
我还是用实例来说话。我们曾经就“大变革的时代”这一课进行过同课异构教学研讨。
第一位老师先介绍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是生产力的重大变革。随后指出,除了铁农具和牛耕之外,生产力发展的另一个重大表现就是兴修水利――都江堰。讲授第三子目时教师是这样过渡的: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大发展,大量农田被开垦出来,私田开始出现,而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修也使得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商鞅变法就是对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这样的讲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时间上的错误认识,即铁农具、牛耕以及都江堰的修建都是在商鞅变法之前,三者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这基础上,生产关系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发展了的生产力。
然而历史却并非如此。公元前361年商鞅开始变法,秦国开始强大,强大后的秦国于公元前316年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李冰修建都江堰是在秦灭蜀后的公元前256年。
另一位老师就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她在教学设计中把都江堰的内容放在了商鞅变法之后,整个课堂教学的线索就变成了: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商鞅变法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生产关系的发展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秦灭蜀后修建了都江堰。这样的设计不仅线索清晰,学生不会产生概念或时间上的错误认识,而且对于7年级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然而遗憾的是,能够这样精心处理教材的老师太少了。
从目前岳麓区初中历史教师的备课情况来看,历史老师备课的内容基本上是对教材内容的机械复述,没有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需要出发很好地挖掘教材,从而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分析
从教学实践活动的本质上来看,教学实践活动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的交往活动,是教师和学生(所有学生而不是某几个学生)在特殊情境中的一种自主探究,也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活动。这种交往应该具有互动性和互惠性,是师生间、生生间一种动态的交流,并通过这种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从而达成共识,获得共同提高和进步,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同等重要,失去任何一方的教学都失去了教学的本义。
我在调研中发现,60%的老师一堂课讲授时间占去30分钟左右(一节课45分钟),学生活动时间仍然限于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或者是课后做练习,课堂的讨论基本上也是流于形式。
三、教学形式的现状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学资源。”为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进行了重大变革,设计了很多教学环节和学生活动,如历史剧表演、辩论、讨论、模拟记者招待会等应有尽有,然而这些活动的有效性却让人担忧。
记得有位老师在上“伐无道,诛暴秦”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要求学生分组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每组高呼一次,最后全班高呼一次。高呼完后,学生分组讨论高呼后有什么感想。这样的教学似乎是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然而具有戏剧性的是,讨论快结束的时候,有位同学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什么意思啊?”大多数同学面面相觑,没有几个人能正确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无论是讨论、辩论、历史剧还是课堂问题探究,任何一项学生活动,我认为都应该建立在学生对所要谈论、辩论、表演和探究的事件、人物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前段时间,媒体在讨论陆毅等人是否能演好三国人物时,就提出一个观点:他们对三国这一段历史太不熟悉,无法把握好人物性格特征。演员如此,学生何尝不是这样呢?而纵观当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师在学生刚刚触及到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马上就会安排来一个讨论、辩论或历史剧表演或者来一个探究。没有深厚的历史知识作为支撑,这样的讨论也好,辩论也罢,流于形式难道不是情理之中的事么?
四、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1997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针对我国现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0%的教师和同事谈论最多的是基础知识传授和思维能力的培养,30%的教师与同事谈论最多的是解题技巧,只有10%的教师与同事谈论学生个性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树立与养成。10年过去了,现在情况怎样?我想,如果再进行一次这样的调查,情况应该不会好太多。
如我们讲授科技史部分时,常常还是停留在罗列我国哪一历史时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这些成就早于世界多少年等,而对科学家的奋斗事迹介绍甚少。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奠宙所指出的,我们“不能仅限于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比西方早多少年,不必在古代科学成就的‘早迟’上下工夫,主要介绍中国科学技术的长处和短处。”是啊,我们有张衡的地动仪,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有祖冲之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有《本草纲目》,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地震仪并不在中国,最先进的医学也不在中国,最优秀的数学家也不在中国,甚至,中国还没有获得哪怕是一项诺贝尔奖!科技史教学没有使学生从我国古代优秀的发明家身上吸取科学创新的精神,没有激发学生树立奋发图强、复兴中华文明昔日繁荣的意识,光知道躺在昔日荣光上沾沾自喜。难道我们不该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缺了灵魂?